第一篇:印刷中的环境污染问题与对策
防止污染,治理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加入WTO以后,企业融入世界经济潮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在要求。近年来,国内外对印刷包装环保要求越来越高,面对现实印刷 业该如何应对呢?防止污染环境保护原则是要正确使用各种化学药品,既要在源头上减少废弃物,同时也要促进减少生产过程中各种化学药品对环境的影响。在印刷企业中,原稿、胶片、印版、油墨、润版液、上光液和印机洗涤液等构成了印刷 工艺过程的组成部分,是印刷的重要因素。它们有的组成了印刷成品的一部分,有的作用完成后变成固体的、液体的、气体的废弃物留在了印刷车间或进入环境。我们对此进行分析,以利于有效地控制各种因素对环境的污染。首先要寻找使用安全的产品来减少或避免环境污染的途径,同时也要找到目前不得不使用的化学药品的合理使用方法,来控制其用量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一、印刷过程的主要污染来源
首先是油墨。目前印刷行业中广泛使用的还是传统的溶剂型油墨,溶剂型油墨由颜料、连结料、溶剂、填充剂和辅助剂组成,所用的溶剂主要是芳香烃类、酯类、酮类、醚类等有机溶剂,这些溶剂大都具有毒性,会污染所包装的食品、药物和化妆品等物品;且具有挥发性,有较浓的刺激性气味,会污染环境并影响工人的身体健康;有机溶剂易燃易爆,存在着生产安全隐患。
第二是润版液。润版液是保证印版空白部分形成亲水盐层的必要条件,目前胶印机上普遍采用的是酒精润版系统,异丙醇是润版溶液的添加剂之一。相对于传统的水润版系统来说,这种润版方式可大大减少水的用量,又避免了因水过量引起的纸张变形和油墨的过量乳化,从而大大提高印刷 效果。但是,由于异丙醇挥发后产生的醇蒸汽有毒,有不良的气味,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有害的影响,许多发达国家规定异丙醇在工作场地的阈限值仅为每立方米 200——400毫升;而且,异丙醇排放物还会污染环境,异丙醇是一种光化学氧化剂,它与存在地面附近的其它痕量气体一样,受阳光照射会形成臭氧,从而导致所谓“夏季烟雾”现象,光化学烟雾会刺激人的眼睛和呼吸系统,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和植物的生长,因此,异丙醇是一种对环境、人体均有害的化学品,在印刷中减少其用量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第三、胶片和废定影液。目前印刷中用得最多的还是胶印,而胶印中用以制版的多半还是通过照排机出胶片制成PS版来上机印刷。胶片是银盐感光材料,里面含有银离子,而定影后的废定影液里也含有大量的银离子,这些物质若直接进入环境中,重金属银离子能污染自然水体而造成对环境的危害,同时,胶片的片基是高分子化合物,在环境中极难降解而污染土壤。
第四、塑料覆膜。塑料覆膜因其耐折、耐磨、可保护印刷品、增加光泽且成本低而备受出版商和消费者的青睐,但是,塑料覆膜无法降解而成为白色污染,覆膜后的纸张无法回收而造成资源浪费,同时,覆膜过程中使用了甲苯、天那水等有毒的挥发性溶剂,会危害工人的身体健康和污染环境。
第五、油性上光材料。上光工艺是印刷 品后表面整理加工的一种工艺,经过上光可增加印品表面的光泽度、光洁度和挺度,起到保护印品、增加美观的作用。但是,油性上光材料使用的稀释剂主要是甲苯,而甲苯是有毒的挥发性物质,人体吸入一定量的甲苯会导致呼吸系统和血液系统发生病变,因此,油性上光工艺不符合环境保护要求,尤其是药品、食品等商品的包装物和儿童玩具、儿童书籍等更不宜使用油性上光工艺。
第六、塑料印刷废品。随着印刷包装业的快速发展,塑料等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印刷越来越普遍,印刷厂产生的塑料印刷 废品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固体污染物,由于它们的水不溶性和在自然界中极难降解,若直接进入环境必然造成危害。如果将废弃物就近烧毁,会产生大量的二噁英等毒性很强的气体,在极低浓度下二噁英能使人和动物发生畸变,而且是一种强致癌物质,会严重污染周围的空气。因此,塑料印刷废品必须经过合理的处理。
二、开发绿色环保印刷的基本对策
第一、大力研制和开发水性油墨、UV油墨等一些新型的符号环保要求的油墨。水性油墨是世界公认的环保型印刷材料,由于水是极性物质,根据极性物质与极性物质相溶的特性,水性油墨中就不含或含有极少量的有机溶剂了,因此,水性油墨的最大特点是减少了VOC(有挥发物)的排放量,从而避免了大气污染,改善了印刷作业环境,有利于工人的身体健康。它可以完全消除溶剂油墨中某些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的危害和对包装产品的污染,特别适用于食品、饮料、药品等卫生条件要求严格的包装印刷 产品。此外,它不仅可以降低由于静电和易燃溶剂引起的火灾隐患,而且还可以减少印刷品表面残留的溶剂气味。
第二、发展和推广柔性版印刷。柔性版印刷除了自身的优势和技术进步外,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它符合了环保和绿色包装的要求,可以广泛使用无毒、无残留溶剂、无环境污染的水性油墨和UV油墨。
第三、开发研制和提高无水胶印、无醇印刷 工艺。无水胶印是一种没有润版液的胶印印刷工艺,由于没有润版液,也就没有有机化合物的挥发等无益环保的一系列问题。无醇印刷是将酒精润版液中的异丙醇用乙醚类、乙二醇及其它添加剂的混合物来代替。这种酒精替代品挥发性小,燃点高,无刺激性,对工人的身体健康、对生产安全都有益处,是一种环保型的印刷润版液。例如,国外已经研制出一种叫SubstifixHD的醇代用品,经过广泛试验证实它是一种没有不良气味、不危害身体健康、不会污染环境的物质,同时,开始出现油墨乳化现象的时间比采用异丙醇慢,不会有油墨渗入润版系统,印刷 速度也毫不逊色于醇类印刷,是一种经济和对环境安全的产品。
第四、发展无胶片直接制版工艺技术(干片成像)。干片成像不用经过传统胶片的曝光和冲洗过程,也不需要显影机,自然也就不用相关的设备和操作过程,尤其是不使用任何化学药剂就可成像,对环保极为有利,被称为是“绿色”成像技术。
第五、研制和发展水性上光工艺。塑料覆膜和油性上光都会给环境造成较大的危害,而水性上光使用的稀释剂是无毒、无味、无污染的水,从对环境保护和对人类健康方面来看,水性上光工艺无疑是具有优势的。
第六、利用环保技术处理废气、废物。对印刷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弃物进行专门收集,对其中的纸张等有价的物品进行回收利用,对胶片、塑料薄膜等难降解危害环境的物质,由垃圾回收站统一回收进行资源化处理或卫生填埋。在现阶段由于工艺等原因,还不得不使用各种带有污染性的印刷材料,如油性油墨、油性覆膜、油性上光等,它们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有毒气体,可以通过抽风吸附、吸收、催化燃烧等方法进行处理,降低工作环境中有害气体的浓度,减轻对工人的伤害,同时也减轻有害气体对环境的污染。
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和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大力研制开发环保型印刷 材料,改进印刷工艺,发展和推广环保印刷工艺,已成为二十一世纪行业研究的确良要课题。目前,我国印刷产业在环保科技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应增大对印刷环保产品和工艺研究开发的投入,搞好科技推广工作。笔者相信,只要不断地研究实践,绿色印刷在不久的将来将会在我国普及,绿色印刷 产品将与我们的生活同行
第二篇:印刷中的环境污染以及治理问题
印刷中的环境污染以及治理问题
在印刷企业中,原稿、胶片、印版、油墨、润版液、上光液和印机洗涤液等构成了印刷工艺过程的组成部分,是印刷的重要因素。它们有的组成了印刷成品的一部分,有的作用完成后变成固体的、液体的、气体的废弃物留在了印刷车间或进入环境。我们对此进行分析,以利于有效地控制各种因素对环境的污染。首先要寻找使用安全的产品来减少或避免环境污染的途径,同时也要找到目前不得不使用的化学药品的合理使用方法,来控制其用量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一、印刷过程的主要污染来源
首先是油墨。目前印刷行业中广泛使用的还是传统的溶剂型油墨,溶剂型油墨由颜料、连结料、溶剂、填充剂和辅助剂组成,所用的溶剂主要是芳香烃类、酯类、酮类、醚类等有机溶剂,这些溶剂大都具有毒性,会污染所包装的食品、药物和化妆品等物品;且具有挥发性,有较浓的刺激性气味,会污染环境并影响工人的身体健康;有机溶剂易燃易爆,存在着生产安全隐患。
第二是润版液。润版液是保证印版空白部分形成亲水盐层的必要条件,目前胶印机上普遍采用的是酒精润版系统,异丙醇是润版溶液的添加剂之一。相对于传统的水润版系统来说,这种润版方式可大大减少水的用量,又避免了因水过量引起的纸张变形和油墨的过量乳化,从而大大提高印刷效果。但是,由于异丙醇挥发后产生的醇蒸汽有毒,有不良的气味,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有害的影响,许多发达国家规定异丙醇在工作场地的阈限值仅为每立方米200~400毫升;而且,异丙醇排放物还会污染环境,异丙醇是一种光化学氧化剂,它与存在地面附近的其它痕量气体一样,受阳光照射会形成臭氧,从而导致所谓“夏季烟雾”现象,光化学烟雾会刺激人的眼睛和呼吸系统,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和植物的生长,因此,异丙醇是一种对环境、人体均有害的化学品,在印刷中减少其用量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第三、胶片和废定影液。目前印刷中用得最多的还是胶印,而胶印中用以制版的多半还是通过照排机出胶片制成PS版来上机印刷。胶片是银盐感光材料,里面含有银离子,而定影后的废定影液里也含有大量的银离子,这些物质若直接进入环境中,重金属银离子能污染自然水体而造成对环境的危害,同时,胶片的片基是高分子化合物,在环境中极难降解而污染土壤。
第四、塑料覆膜。塑料覆膜因其耐折、耐磨、可保护印刷品、增加光泽且成本低而备受出版商和消费者的青睐,但是,塑料覆膜无法降解而成为白色污染,覆膜后的纸张无法回收而造成资源浪费,同时,覆膜过程中使用了甲苯、天那水等有毒的挥发性溶剂,会危害工人的身体健康和污染环境。
第五、油性上光材料。上光工艺是印刷品后表面整理加工的一种工艺,经过上光可增加印品表面的光泽度、光洁度和挺度,起到保护印品、增加美观的作用。但是,油性上光材料使用的稀释剂主要是甲苯,而甲苯是有毒的挥发性物质,人体吸入一定量的甲苯会导致呼吸系统和血液系统发生病变,因此,油性上光工艺不符合环境保护要求,尤其是药品、食品等商品的包装物和儿童玩具、儿童书籍等更不宜使用油性上光工艺。
第六、塑料印刷废品。随着印刷包装业的快速发展,塑料等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印刷越来越普遍,印刷厂产生的塑料印刷废品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固体污染物,由于它们的水不溶性和在自然界中极难降解,若直接进入环境必然造成危害。如果将废弃物就近烧毁,会产生大量的二噁英等毒性很强的气体,在极低浓度下二噁英能使人和动物发生畸变,而且是一种强致癌物质,会严重污染周围的空气。因此,塑料印刷废品必须经过合理的处理。
二、开发绿色环保印刷的基本对策
第一、大力研制和开发水性油墨、UV油墨等一些新型的符号环保要求的油墨。水性油墨是世界公认的环保型印刷材料,由于水是极性物质,根据极性物质与极性物质相溶的特性,水性油墨中就不含或含有极少量的有机溶剂了,因此,水性油墨的最大特点是减少了VOC(有挥发物)的排放量,从而避免了大气污染,改善了印刷作业环境,有利于工人的身体健康。它可以完全消除溶剂油墨中某些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的危害和对包装产品的污染,特别适用于食品、饮料、药品等卫生条件要求严格的包装印刷产品。此外,它不仅可以降低由于静电和易燃溶剂引起的火灾隐患,而且还可以减少印刷品表面残留的溶剂气味。
第二、发展和推广柔性版印刷。柔性版印刷除了自身的优势和技术进步外,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它符合了环保和绿色包装的要求,可以广泛使用无毒、无残留溶剂、无环境污染的水性油墨和UV油墨。
第三、开发研制和提高无水胶印、无醇印刷工艺。无水胶印是一种没有润版液的胶印印刷工艺,由于没有润版液,也就没有有机化合物的挥发等无益环保的一系列问题。无醇印刷是将酒精润版液中的异丙醇用乙醚类、乙二醇及其它添加剂的混合物来代替。这种酒精替代品挥发性小,燃点高,无刺激性,对工人的身体健康、对生产安全都有益处,是一种环保型的印刷润版液。例如,国外已经研制出一种叫SubstifixHD的醇代用品,经过广泛试验证实它是一种没有不良气味、不危害身体健康、不会污染环境的物质,同时,开始出现油墨乳化现象的时间比采用异丙醇慢,不会有油墨渗入润版系统,印刷速度也毫不逊色于醇类印刷,是一种经济和对环境安全的产品。
第四、发展无胶片直接制版工艺技术(干片成像)。干片成像不用经过传统胶片的曝光和冲洗过程,也不需要显影机,自然也就不用相关的设备和操作过程,尤其是不使用任何化学药剂就可成像,对环保极为有利,被称为是“绿色”成像技术。
第五、研制和发展水性上光工艺。塑料覆膜和油性上光都会给环境造成较大的危害,而水性上光使用的稀释剂是无毒、无味、无污染的水,从对环境保护和对人类健康方面来看,水性上光工艺无疑是具有优势的。
第六、利用环保技术处理废气、废物。对印刷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弃物进行专门收集,对其中的纸张等有价的物品进行回收利用,对胶片、塑料薄膜等难降解危害环境的物质,由垃圾回收站统一回收进行资源化处理或卫生填埋。在现阶段由于工艺等原因,还不得不使用各种带有污染性的印刷材料,如油性油墨、油性覆膜、油性上光等,它们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有毒气体,可以通过抽风吸附、吸收、催化燃烧等方法进行处理,降低工作环境中有害气体的浓度,减轻对工人的伤害,同时也减轻有害气体对环境的污染。
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和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大力研制开发环保型印刷材料,改进印刷工艺,发展和推广环保印刷工艺,已成为二十一世纪行业研究的确良要课题。目前,我国印刷产业在环保科技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应增大对印刷环保产品和工艺研究开发的投入,搞好科技推广工作。笔者相信,只要不断地研究实践,绿色印刷在不久的将来将会在我国普及,绿色印刷产品将与我们的生活同行。
第三篇: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与解决对策浅析
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与解决对策
关键词:农村环境污染原因对策
摘要:近年来,随着解决快速我国农村的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尤其是农村的环境问题,严重制约着农业、农村走向现代化的进程。农村的环境问题已是刻不容缓、急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文主要对农村环境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对问题提出一些见解。
造成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农民的环保意识较差,重视程度不够。环保意识问题是导致污染产生的根本原因。一是农民的环境意识不强,温饱即足,只顾眼前利益,没有长远打算,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在处理环境与经济关系时,片面强调眼前和局部利益,没有将科学发展观真正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对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危害性认识不足。二是相当部分企业环保意识淡薄,在利益驱动下,在防治污染上消极对待,有的甚至闲臵污染处理设施搞偷排。三是农村环保宣传教育力度不够,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总体不强,许多群众往往会对涉及自身利益的环境违法行为进行举报或投诉,而对自身破坏或影响环境的行为缺乏自我约束。
2.环保资金投入不足,治理力度不够。当前农村环保工作主要靠县市级环保部门,乡镇级环保组织机构标准不健全,落实工作还是以县市环保部门为主,使农村环保工作在工作质量和效率上大打“折扣”,很难将各项环保方针政策落到实处。环保投入不足,导致环保
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环保队伍自身建设难以跟上形势需要,环保机构设臵滞后,缺乏有效的手段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3.农业面源污染严重。农药、化肥及农膜的大量使用,使农产品的污染居高不下,“白色污染”有增无减。农民盲目追求农产品单产,超量或不科学使用化肥,使农产品质量降低;过量或滥用农药,使粮食、果蔬等农产品受到污染,同时还影响到有益生物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致使生态失去平衡;大量使用地膜或塑料大棚,使农作物,早结果,早上市,但不容忽视的是,大量使用地膜,又不进行清理或科学处理,长期使用,对土壤十分有害,造成了农用地膜污染严重。城镇、农村及农业污染日益加重,农业面源污染比重逐步上升。
4.农村生活垃圾和畜禽粪便污染。农村生活垃圾不能得到有效处理,生活垃圾在沟渠、村头路边,随意乱倒堆积,成为新的污染源。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养殖专业户越来越多,规模逐渐扩大,但是,大多数养殖专业户对畜禽场排放废弃物的处理和贮运能力不足,畜禽产生的固体粪便随意露天堆放,不能进行及时有效的无害化处理,臭气四溢,粪水横流必然会导致疾病传播,威胁到人体健康。
农村环境污染整治的几点建议:
1、坚持环境保护基本国策,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农村环保工作的合力。
归根结底,造成农村环境污染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人的重视不够,必须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农村环保工作。各级领导要重视,要把
广大农民群众发动起来,从教育百姓、提高百姓思想认识和环境意识入手,使老百姓树立可持续发展与绿色农业意识。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村环境保护知识宣传教育,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提高农民的环境意识,调动农民参与农村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广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帮助农民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
2、切实加大农村环保投入,进一步提高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效能。各级组织要将环保投入列入本级财政支出的重点内容并逐年增加,加大对农村污染防治、生态保护的资金投入,重点解决所辖地区污水和生活垃圾的处理。一是要切实把农村环境保护作为财政支持和保障的重点,制定“以奖促治、以奖代补”等激励政策,加大对乡镇、村两级资金投入。二是要大力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农村环境保护。农村环境保护的最终目标是要持续改善农村环境状况,提高农民生产生活环境质量。因此农民的主体作用必须充分调动起来,在政府政策引导和财政资金“以奖代补”支持下,主要依靠农民自身力量,大力开展“三池一改”,以及庭院绿化、美化、生活污水垃圾处理、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等工作。三是要积极争取中央和省、市环保专项资金支持。现在从中央到地方,各级财政都将持续加强农村环保投入,我们要把握机遇,积极申报项目,努力争取上级专项资金支持。
3.加大对农村环境的综合管理和整治力度。
要建立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转运设施,完善管理机制清理垃圾。对所有农村产生的生活垃圾,定期集中进行全面清理。建设县级生活垃圾填埋场,设臵农村生活垃圾桶点(垃圾中转站),配备环卫机具等作业设施、设备,组建保洁队伍,建立起“组保洁、村收集、镇运转”的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清运体系和集中处臵机制。加大农村环保执法力度,对污染和破坏农村环境的违法行为,依法查处。防止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中的污染项目向农村转移,坚决控制发生新的污染和破坏生态的现象。通过设臵环保投诉举报热线、信箱等渠道,认真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维护群众享受良好环境的合法权益。
4、全面推进村镇“清洁工程”,着力整治农村环境。
推进农村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的调整,完善农村污水、垃圾处理等环境基础设施,认真做好应用水源地保护、畜禽养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垃圾、畜禽养殖污染无害化处理技术,实行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发展使用清洁能源,建立健全农村环境保护长效机制。努力实现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生产技术生态化、生产过程清洁化、生产产品无害化。大力发展农村循环经济和推行清洁生产,积极推动乡镇企业结构调整,鼓励发展技术含量高、物耗少、污染轻、效益好的产业和产品,把产业结构调整和推广清洁生产工艺、实用治理技术、发展环保产业结合起来。
5、加强农业科技的攻关和推广,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加大先进农业生产技术的科研攻关力度,积极推广先进的耕作技
术,实现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生产技术生态化、生产过程清洁化、生产产品无害化。开展生态农业建设是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的有效途径。全面推进农业标准化,大力发展农村循环经济和推行清洁生产,积极推动乡镇企业结构调整,鼓励发展技术含量高、物耗少、污染轻、效益好的产业和产品,把产业结构调整和推广清洁生产工艺、实用治理技术、发展环保产业结合起来。
6、整体推进,以创促建,促进全市农村生态环境尽快上一个台阶。
进一步加强指导农村小康环保行动的争创工作。要把创建生态县(市)、环境优美乡镇以及小康村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组织领导、措施落实和实绩考核等,层层落实责任,形成良好的创建氛围,促进农村生态环境尽快上一个新的台阶。同时,把“优美乡镇、洁净村庄、环境新居”等方面的农村小康环保建设列入乡镇重点工作,以有效推动了农村小康环保活动的深入开展。
第四篇:浅析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及改进对策
浅析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及改进对策
学
院: 经济管理学院
专
业: 工商管理
班
级:
1001 班
姓
名:_王春娥___________ 学
号:_100130117________ 联 系 电 话:_***______
内容摘要: 农村环境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支持者一直是城市污染的消纳方。长期以来,由于工业化程度低、人口密度较小、环境容量较为富余,我国农村环境问题并不显著。近年来,我国在城市环境日益改善的同时,农村污染问题却越来越严重,在工业化、城镇化程度较高的东部发达地区的农村尤为突出。各种污染不仅影响了数亿农村人口的生活,而且威胁到他们的健康,甚至通过水、大气污染和食品污染等渠道最终影响到城市人口。本文 通过论述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为促进农村与城市同步发展,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关键字:农村 环境污染 对策
正文:
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刚刚起步,农村环境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支持者一直是城市污染的消纳方。但许多地方的环境状况还无法让人乐观,除了污染和资源破坏严重这一根本原因外,环境保护措施成效不显著也是一个重要因素.环境保护没有与当地自然生态实际相结合,也没有充分认识或是误解了保护环境与生态学知识之间的关系.缺乏生态学理论指导的环境保护措施一旦在实践中被大规模地普及应用,不仅收不到显著的成效,而且极有可能出现一些违背自然规律,甚至造成严重后果的做法.因此,在环境保护进程中迫切需要实现环境和生态的有效保护与恢复.一、农村的环境问题
(一)、农村垃圾亟待管理
农村垃圾包括村民生活所产生的废弃物、建筑工程垃圾、工厂垃圾、道路清扫的垃圾等,所含成份复杂,数量巨大。这些垃圾是农村的主要污染源,破坏了农村的生态环境,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长久以来,人们已经习惯于将垃圾随意地丢弃于宅前屋后以及“六边”:公路边、铁道边、溪河边、村边、田边、池塘边。我们只要到农村去走走,就不难发现一堆又一堆散发着恶臭的垃圾长期堆积在上述地带,严重污染人们的生存环境,大片的生活垃圾暴露堆放,既污染水源,又有碍观瞻。
(二)、陈旧陋习导致坑塘、河道污染 由于人们对水环境的观念淡薄,陈旧的陋习导致农村生活环境的脏、乱、差现象较为突出。临河而建的农村住房及其拥有坑塘的村落。河道坑塘就成了人们心目中天然的垃圾箱了。加上农村使用石油液化气逐渐普及,原本作为燃料的稻草等被大量扔入河中,导致河道淤塞,河水污染。
(三)、缺少一支健全的保洁队伍和规范的垃圾处理场所
搞好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必须建立一支素质好、责任心强、能吃苦耐劳的保洁队伍。去年至今年“双月会战”以来我镇范围内花了大力气实施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置工作。虽说各村都成立了自己的一只保洁队伍,但保洁员缺乏正规的培训,思想意识还不能真正放开,认为保洁工作是一项不够体面的工作,所以工作缺乏主动性。同时,由于农村住宅分散,面广量大,也给硬件设施建设和环境卫生的整治工作增加了难度。
二、农村环境问题存在的原因
一是农村生活垃圾数量与日俱增,垃圾成分越来越复杂,处理难度越来越大。在垃圾随意丢弃点,我们看到这里的垃圾主要是一些难以再回收利用的塑料制品如食品包装袋、白色餐盒以及电池等。目前农村尚未有对这些垃圾的专门处理办法,主要是混合收集,混合处理,对土地、空气和地下水都会有很大的污染。
二是垃圾处理方式较为原始。从处理办法来看,目前旱塘村主要有三种处理方式:简单堆放、简易焚烧和简单填埋。简单堆放,不仅占用了土地,也影响环境,容易造成空气污染、病源滋生地等问题,还影响了村容村貌;简易焚烧容易造成空氕污染;最后,简单填埋的垃圾随着时间的推移,混合垃圾腐朽、发酵后释放出危害人体健康的气体,以及垃圾的渗透液对水体和土壤的污染,都会影响到农作物的生长和地下水,最终通过食物链影响危害人体的健康。
三是农村地区环保资金短缺。我们所查的地区镇村两级财政都不具备支撑农村垃圾处理的能力。
三、农村环境问题的解决对策
“十二五”规划中特别提到: “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必须增强危机意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提出一下对策:
第一,因地制宜,建立各具特色的垃圾收运处置模式。在农村垃圾处理上,可以采取不同模式的农村垃圾处理体系,如按照农村特有的生态环境走生态处理之路,每日生产的餐厨垃圾、煤渣、果皮等,可以通过统一收集之后,集中分拣,然后用生态处理的办法消纳垃圾。这样不仅节省了大量的垃圾处理费用,减轻政府和农民的负担,也大大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使群众受益。此外,对塑料制品和电池等难以处理的垃圾,采用“户集、村收、镇中转、县处理”的模式,最大限度地改善农村卫生环境。最终形成多种垃圾处理办法相结合,走~条农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新路子。
第二,财政扶持建立农村基本保洁制度。农村垃圾处理需要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持续支持,如县级财政落实专项资金,配置专门的保洁员和固定数量垃圾桶、垃圾车等,才能保证卫生长效保洁机制的建立。
第三,创新管理,逐步完善农村垃圾处理处置考核评价机制。村、镇管理中设置一定的奖惩机制,并积极开展垃圾处理和改善农村环境的宣传教育活动,开展一些如“星级清洁户”的评比活动,激发大家对环境保护的热情,形成良好氛围。
第四,做强做大“文化旅游新村”,以经济发展带动环保理念的提升。可充分利用各级资源的多重优势,对现有经济条件进行再开发,再挖掘,将“文化旅游新村”这个品牌做强做大,文化做长做久。在创品牌抓经济的同时,加大力度宣传环保知识,使村民自觉养成关注环境的习惯。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不是一句空话。我们相信,在市县党委和政府大力支持下,在农村和村民共同努力下,环境问题将不会成为问题,农村的环境明天将会更加美好。
第五篇:燃煤电厂的环境污染问题及对策
燃煤电厂的环境污染问题及对策
摘要:目前,我国电力工业的能源结构主要是以燃煤为主,电力工业中燃煤是我国污染物排放的主要大户。电力工业的高速发展将对我国的资源和环境带来巨大的影响。我们防治污染,落实节能减排,坚持可持续发展,加大环境保护工作。
正文:我国火电装机容量占总装机容量的78%,其中95%以上是燃煤电厂,根据有关国际机构和专家分析,我国二氧化碳年排放量已超越美国,居世界第一位。从长远看,我国一次能源构中以煤为主状况将长期存在,电源结构也将在未来几十年以煤电为主,2000年以后新建的燃煤电厂占绝对数量,服役时间还很长,进一步提高效率的空间越来越小,未来电力二氧化碳的减排压力将越来越大。
火电厂生产电能的全过程中,各种排放物对环境的影响超过一定限度而造成环境质量的劣化。这些排放物包括燃料燃烧过程排出的尘粒、灰渣、烟气;电厂各类设备运行中排出的废水、废液,以及电厂运行时发出的噪声。
火电厂污染物分为固体的、液体的和气体的几类以及噪声,主要有以下6种。
①尘粒:包括降尘和飘尘。主要是燃煤电厂排放的尘粒。中国火电厂年排放尘粒约 600万吨。尘粒不仅本身污染环境,还会与二氧化硫、氧化氮等有害气体结合,加剧对环境的损害。其中尤以10微米以下飘尘对人体更为有害。一般燃煤电厂的飞灰尘粒中,小于10微米的占20~40%。
②二氧化硫(SO2):煤中的可燃性硫经在锅炉中高温燃烧,大部分氧化为二氧化硫,其中只有0.5~5%再氧化为三氧化硫。在大气中二氧化硫氧化成三氧化硫的速度非常缓慢,但在相对湿度较大、有颗粒物存在时,可发生催化氧化反应。此外,在太阳光紫外线照射并有氧化氮存在时,可发生光化学反应而生成三氧化硫和硫酸酸雾,这些气体对人体和动、植物均非常有害。大气中二氧化硫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据1988年估计,中国每年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硫(包括火电厂的排放)为1700万吨左右。全国 189个环境监测站的监测结果表明,中国遭受酸雨污染的农田已达4000万亩,每年造成的农业经济损失在15亿元以上。减少火电厂排放的二氧化硫至关重要。
③氧化氮(NOx):火电厂排放的氧化氮中主要是一氧化氮,占氧化氮总浓度的90%以上。一氧化氮生成速度随燃烧温度升高而增大。它的含量百分比还取决于燃料种类和氮化物的含量。煤粉炉氧化氮排量为440~530ppm;液态排渣炉则为800~1000ppm。二氧化氮刺激呼吸器官,能深入肺泡,对肺有明显损害。一氧化氮则会引起高铁血红蛋白症,并损害中枢神经。
④废水:火电厂的废水主要有冲灰水、除尘水、工业污水、生活污水、酸碱废液、热排水等。除尘水、工业污水一般均排入灰水系统。80年代中国灰水年排放量有6亿多吨,其中一部分PH超标,灰水呈碱性。个别电厂灰水中还有氟、砷超过标准,还有部分灰水悬浮物超标。灰中的氧化钙过高还会引起灰管结垢。
酸碱废液主要来自锅炉给水系统。不同的锅炉给水处理系统排出的酸碱废液量不同。阴、阳离子处理系统要排出40%左右的酸碱,移动床排出20%。另外,酸洗锅炉的废酸液一般都排入中和池,中和以后再排出。
热排水主要是经过凝汽器以后排出的循环水,一般排水温度要比进水温度高 8℃。如热水排入水域后超过水生生物承受的限度,则会造成热污染,对水生生物的繁殖、生长均会产生影响。
⑤粉煤灰渣:是煤燃烧后排出的固体废弃物。其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氧化铁、氧化钙、氧化镁及部分微量元素。粉煤灰既是“废”也是“资源”。如不很好处置而排入江河湖海,则会造成水体污染;乱堆放则会造成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⑥噪声:火电厂的噪声主要有锅炉排汽的高频噪声、设备运转时的空气动力噪声、机械振动噪声以及电工设备的低频电磁噪声等。其中以锅炉排汽噪声对环境影响最大。排汽噪声最大可达130分贝(A)。
防治污染的措施
基本原则是以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为依据,对各类污染源和污染物采取综合的防治技术措施。
防治大气污染主要有以下一些措施。①采用高效率除尘器。如电除尘器的效率高达99%,最高可达99.9%。在静电除尘器的直流电压上叠加25千伏左右的脉冲电压,还可进一步提高除尘效率。②采用高烟囱。将剩余的尘粒排入高空加以扩散,以降低尘粒浓度。美国采用了世界最高的烟囱(368米)。但是,过分加高烟囱并非有效的防治方法。因为高烟囱虽可降低污染物的近地面浓度,但却把污染物扩散到更大的区域。③采用除硫技术。如利用吸收剂(石灰等)、吸附剂(活性炭)或催化剂(氧化钒)除去烟气中的二氧化硫。按工艺流程,除硫系统可分干式和湿式两种。将烟气除硫系统与回收硫的综合利用相结合,还可回收硫黄、硫酸或硫酸铵等副产品。④防治氧化氮污染的主要措施是从锅炉的设计和运行方面设法减少氧化氮的形成。例如,减少过剩空气量,利用烟气再循环来降低火焰温度,以及采用逐步向炉内供给空气的分段燃烧法等。
防治水污染要综合考虑各种污水的产生、水量和水质的控制,污水输送集中的方式,污水处理装置的设置和处理方法,以及污水经人工处理后的排放和回收利用,水体、土壤等自净能力诸因素,进行全面规划,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水污染的综合防治包括人工处理与自然净化(土地处理、水体自净等)相结合,无害化处理与综合利用(如利用火电厂排放的热水流入水库以发展养殖业,但同时避免热污染)相结合,以及在可能条件下推行闭路循环用水系统,发展无废水或少废水生产工艺等。总之,要综合考虑水资源规划、水体用途、经济投资和自净能力,运用系统工程方法,采用优化方案解决水污染的问题。利用火电厂的粉煤灰(它本来也是一种污染物)净化污水是一个明显的综合利用实例。粉煤灰经过酸处理并加以活化后,和石灰及少量聚合电解质一起使用,可清除大部分工业废水和城市废水中的污染物。
粉煤灰渣的处理和利用自20世纪20年代开始为世界各国所研究,取得许多成果。美国已将粉煤灰列为12种重要的固体原料之一。日本、丹麦等国的煤渣已全部得到利用。中国自进入60年代以来,对粉煤灰的研究和利用也取得较大的进展。粉煤灰用于农业,可改善土壤的物理结构,提高地温和保水能力。粉煤灰含有磷、钾、镁、硼、钼、锰、钙、铁、硅等植物所需的化学元素,适量施用粉煤灰能促进植物的生长,增加产量,还能提高作物的抗病能力。在工业方面,粉煤灰和煤渣可用来制造砌筑砂浆和墙体材料等。从煤渣中还可回收能源,例如利用炉渣(其中含碳)烧制粘土砖,可节省燃料。此外,中国近年在利用火电厂的液态渣方面也取得进展。采用增钙技术可使煤渣成为水泥和墙体材料的优质原料;钙增加后可吸收煤中的硫,生成硫化钙,成为渣中的活性组分,并可减少排入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增钙液态渣工艺与煤粉炉排灰工艺相比,渣的利用价值高,节约用水,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有利于环境保护。但这种工艺需改用立式旋风炉,并要求使用优质煤,因而难以广泛应用。火电厂的粉煤炭数量很大,出于技术经济条件的限制,还不能全部利用,需要堆存一部分。因此,火电厂在选择厂址时,即应预先考虑设置可堆存10~20年的贮灰场。可根据电厂所处的地理位置,选择附近的小沟、洼地、废河湾、煤矿塌陷区修建贮灰场。它的底部要有防水防渗设施。贮灰场要妥善管理,在已堆满的灰场上覆土造田,植树种草,或进行表面药物处理,防止粉煤灰飞扬。
噪声污染是局部性的和无后效的。当噪声源的声输出停止后,污染立即消失,不留下任何残余物质。因此,噪声的防治主要是控制声源和声的传播途径,以及对接收者进行保护。例如,对炉膛、风道共振引起的噪声,采用隔声板可取得降噪10~20分贝(dB)的效果;对进气、排气噪声,安装微孔消声器可降低10~30分贝;对机械转动部件动态不平衡引起的噪声,进行平衡调整可降低10~20分贝;安装隔声罩可使电机噪声降低10~20分贝。
电力发展水平仍然较低,发展仍然是首要任务。尽管我国的电力工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从人均来讲仍然处于较低水平。2006 年,我国的人均电力装机容量仅为0.47 千瓦,人均用电量约2149 千瓦时,人均生活用电量仅为246 千瓦时。从人均电力装机水平来看,大致相当于美国的1/7,日本的1/4,韩国的1/3。我国正处在工业化过程,电力工业的持续较快速发展是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发展仍然是我国电力工业的首要任务。不断增长的电力需求与环境、资源矛盾在较长时期内仍然突出。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格局在短时期内不会改变,以煤电为主的电力工业结构格局也在未来二三十年内不会改变。一方面,电力发展受着煤炭资源分布、开采、运输和水资源的制约,同时,燃煤产生的大气污染物的控制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在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逐步得到控制之后,烟气中的重金属等污染物的控制将会提到议事日程,而对电力工业影响最大的二氧化碳的排放将是制约电力工业发展的最大障碍。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不仅直接影响到电力工业的发展,也必然对国民经济的总体平衡产生重要影响。节能减排是电力工业发展的永恒主题。电力工业的资源消耗水平和环境保护水平不论与自身的潜力比还是与国际先进水平比都有一定差距。虽然电力工业的结构调整不断取得进步、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污染控制的能力不断增强,但是与世界先进水平比,仍然有较大差距。煤电比重过高、核电及可再生能源等比例过低、机组平均容量偏小、热电(冷)联产比例小、污染治理设施的稳定运行效果差等问题仍然是困扰电力工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电力行业的节能减排管理能力不足。虽然近几年电力体制改
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实事求是讲,电力节能减排的管理能力有所下降,已经难以适应国家节能减排的要求。虽然电力行业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管理职能由政府宏观调控部门管理,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也成立了专门的环境和资源管理部门配合环境保护部门做了大量工作,但从实际效果看,节能减排的基础工作薄弱,研究工作大为滞后,节能环保管理及监管职能实际上处于缺位状态。通过市场手段促进节能减排的力度不够。
措施建议 提高认识,坚定不移地贯彻中央关于节能减排的决策和部署。首先,电力行业是能源转换行业,但在能源转换过程中,转换效率的高低和污染控制的好坏,对资源和环境都产生重要影响。我国的电力行业不论从能源的转换效率看还是从污染物的控制情况看,与国家法规要求比、与人民群众日益对环境质量改善的需求比、与我们的潜力比、与世界先进水平比,都有较大差距。因此,国家把电力行业列为节能减排的重点行业之一是完全正确的。其次,由于电力工业的基础性和公用性,做好电力节能减排工作,不仅是电力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全社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再次,由于电力工业是全国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部门,因此,电力行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任务更为艰巨和迫切。电力行业应进一步提高对节能减排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关于节能减排的决策和部署上来,在认识到减排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重要性并且逐步做到有效控制的同时,还应充分认识到二氧化碳排放对电力工业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与制约,充分认识到控制燃煤产生大气污染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强规划,积极推进电力结构调整。根据电力工业的特点,节能减排尤其是减排二氧化碳,最大、最有效的措施是调整电力结构,因此,规划的节约是最大的节约。长期以来,我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发电装机中75% 以上是煤电,核电和可再生能源发电比重过低。在煤电机组中,能耗高、污染重的小火电机组比重过高。因此,要调整电源结构。首先,要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有序开发水电、风电、太阳能。进一步完善节能减排机制。按照国务院电力体制改革方案确定的方向和目标,坚定不移地加快推进市场化机制的发展,充分发挥以市场为基础的节能新机制,积极探索综合运用价格、财税、信贷等的经济手段,推进低成本节能减排措施。例如改进发电调度方式,加快电力市场建设,推进排污权交易和发电权交易等。通过改革,促进贯彻落实能源发展战略,使电力发展在节约的前提下,基本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电力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效率接近上世纪末国际先进水平,形成有国际竞争力的电力设计、制造、建设和运营管理体系。强化依法监督和管理。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不断完善有关电力环保与资源节约方面的法律、法规,将节能减排的理念、指标、制度以及行业监管职责等通过法制化的形式予以确定。要切实落实电力行业节能减排的政府管理职能和各方职责,完善执法体系、监督体系,加强依法监督和管理,促进企业依法治理污染,完成节能减排目标和任务。
可持续发展思想首先是建立在提高对环境与发展之间关系的认识水平之上的。可持续发展就是“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我国全面小康建设的一个指导思想就是实施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环境保护,提高全社会环境水平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电力工业的发展,再也不能并且也不可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了。同时应看到,在我国出台一系列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对包括火电厂在内的工业污染源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的新形势下,电力企业加大环境保护工作的投入,如增建脱硫装置、加大灰渣综合利用率等,除能带动相关环保产业的增长从而有利于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外,还有可能变被动为主动,实现有利于自身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