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试论为什么健全和发展民主集中制是在党的根本制度中是最核心的问题
试论为什么健全和发展民主集中制是在党的根本制度中是最核心的问题。(40分)
建党80多年的实践充分证明,党的制度建设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对于维护党员权利和集中领导,保证党员在重要问题上的统一行动,始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民主集中制作为党的制度建设的重点,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和党内生活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是实现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必不可少的制度保证。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这既是对民主集中制与党的制度建设辩证关系的科学阐述,也对新时期加强党的制度建设提出了根本方向和具体指导。
一、健全民主集中制成为制度建设重点的原因分析
党的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包括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党的制度大致包括组织制度、领导制度、工作制度、生活制度等内容,对于党的制度建设而言,每一项制度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必不可少。然而,民主集中制作为制度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制度建设的地位作用不同,民主集中制是制度建设的核心内容和主要部分,因此,必须把健全民主集中制作为党的制度建设的重点。
第一,把健全民主集中制作为制度建设的重点,是由民主集中制在党的各项制度中的重要地位决定的。民主集中制在党的制度体系中居于统领地位,其它制度的职能都源于民主集中制的要求,蕴含和体现了民主集中制的精神,都维系于民主集中制这条红线,是民主集中制在党的建设的不同角度、不同范畴、不同领域的具体表现形式。其一,党的组织制度是民主集中制在组织工作中的具体运用。党的组织机构是根据民主集中制基本规律设置的;党的组织发展工作是在民主集中制指导下开展的;干部管理的过程同样是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的过程。其二,党的领导制度是民主集中制在党的领导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党的领导机关是按照民主集中制设置的,《党章》明确规定:党的各级领导机关都由选举产生,这本身就是一个民主集中的过程;党领导过程中的决策工作就是一个广泛发扬民主,集中群众正确意见的过程,组织实施则是从群众中来又到群众中去,接受实践检验、接受群众监督的过程。其三,党的生活制度是民主集中制在党内日常活动中的具体实施。党内生活制度离不开民主集中制关于“四个服从”的基本内容;《党章》规定了共产党员的八项权利和八项义务,关于党员权利的规定,就是充分发扬党内民主的问题,关于党员义务的规定,就是维护党内集中的问题。其四,党的工作制度是民主集中制在党的管理事务中的具体展开。民主集中制是形成党的工作科学运行机制的基本依据。民主集中制明确规定了党员与党员领导干部之间、党员领导干部之间、党员与组织之间、领导干部与组织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的基本关系,它为党的工作正常运行理清了头绪,为党的管理科学化打下了基础。
第二,把健全民主集中制作为制度建设的重点,是由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功能决定的。我们知道,制度更具有稳定性,这是我们不断加强制度建设的根本原因。制度为什么具有稳定性,究竟通过哪一项制度的哪一项功能来实现稳定性?正确理解这一问题,仍然需要从民主集中制在各项制度中的特殊功能入手。民主集中制在维护稳定性方面具有非同寻常的功能。作为党的一项制度,民主集中制除了在保障党员正当权益,维护党的集中统一,保证决策科学等方面的具体功能之外,还具有十分重要的“维系”功能,这既是民主集中制的基本作用,也是制度建设“稳定性”的集中体现。因为党的领导作用最终是靠党的组织系统的工作来实现的,组织自身的状态——结构合理、内部关系正常、功能健全,是系统稳定有序的表现,是党赖以生存和发展并完成其历史任务的坚实基础。一个结构失衡、内部关系紊乱、功能不全的病态组织系统必然是涣散的和软弱无力的。民主集中制通过统领党的各项制度,维系党的组织系统的合理结构,维系党的组织系统内部的正常关系,维系党的组织系统的特定功能,使它们构成结构稳固、相互协调、运转有序的有机整体,从而保持党的各项制度和运行机制不因领导人的变化而变化,不因领导人的注意力和看法的变化而变化,实现党的建设“硬件”、“软件”的稳固、统一、协调。
第三,把健全民主集中制作为制度建设的重点,是由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决定的。贯彻落实好民主集中制,无论对于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还是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都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求真务实的创新实践,不断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向前推进,在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方面探索和形成了许多新鲜经验,党的各级组织在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然而,必须看到,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面对改革发展稳定的艰巨任务,面对党员队伍结构新的变化,在各种不同类型的党组织中,党的民主集中制建设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成为党的制度建设乃至党的建设的“梗阻”。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民主不够和集中不力的问题同时存在。有的一把手对集中情有独衷,习惯于搞一言堂,口头上讲的是民主集中,实际上搞的是独断专行;有的常常是书记先拿出主意,再让大家“民主通过”,走走过场了事。有些党员干部在贯彻民主集中制问题上采取实用主义的态度,无视组织纪律,自由散漫,在对待上级和下级、集体与个人的关系问题上,一切以个人或小团体的利益为转移;有的把民主作为用来对付上级的对策,把集中作为用来对付下级的手段,把自己排除在民主集中制制度之外。二是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存在着偏差。一些领导班子团结意识淡漠,名利思想严重;工作配合不好,分工变成分家,分权变成拆台;有的则互相插手,互相扯皮,彼此推诿。三是在党委议事和决策机制方面仍然存在“做表面文章”的现象。有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不完善,有的虽然有议事规则,但形同虚设,不严格按程序行事,有的党委全委会不按期召开。民主集中制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已经影响到党的其他各项建设的顺利进行,必须把健全民主集中制作为党的制度建设的重点。
二、健全民主集中制需要科学理解和把握的三个关系
民主集中制贯彻落实得好坏除了与制度、体制及机制相关外,还与广大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对民主集中制内涵及外延的认识有着密切关系。如果对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和运行机制把握不准、认识片面,实践中难免出现问题和偏差。树立科学正确的民主集中制观念需要正确把握三个基本关系。
一是正确认识党内民主中的“民主”与民主集中制中的“民主”的关系。一些人把党内民主中的“民主”与民主集中制中的“民主”视为同一事物、等量齐观,在谈到党内民主时,以为侧重的是民主,在谈到民主集中制时,则以为侧重的是集中。这样的认识导致在落实民主集中制过程中出现偏差:在领导干部和群众的关系上,强调先群众民主,后领导集中;在党委会内部的关系上,强调先委员民主,后书记集中。这就等于把“民主集中制”看作是“民主”和“集中”一前一后两个过程的机械相加,并且把领导者个人和书记个人看成是“集中”的主体。这些认识割裂了“民主”与“集中”辩证统一的关系和内在有机的联系,并且由于把领导者个人和书记个人看成是“集中”的主体而极易导致民主集中制扭曲变形为个人集权制。党内民主与民主集中制中的“民主”是两种不同性质的范畴。党内民主作为党内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它表明党的民主性质,是对党的性质的一种内在本质规定,属于政治范畴,它与党的性质紧密相连;而民主集中制是组织原则,属于组织范畴。党内民主这一政治原则要比民主集中制这一组织原则更根本、更具有基础性,处于更高层次和更高地位。如果把它们放在同一层次上,甚至把民主集中制置于高于党内民主的地位,就会本末倒置。
二是正确认识“服从多数”与“服从真理”的关系。坚持民主集中制最根本的初衷在于努力达到决策的科学性,按照自然及社会发展内在固有的规律性来办事,最终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即服从多数——服从真理——维护多数(多数人的根本利益),服从多数是手段而不是最终目的。应该说,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服从多数与服从真理是能够统一起来的,然而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的,真理在有些情况下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的,虽然这并非常态,但我们也不能因此完全不警惕、不关注、不重视这些“非常态”,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尽量避免因形式害内容、因手段害目的现象的发生。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到“少数服从多数”这一原则既有量的要求,又有质的规定,是质与量的辩证统一,避免简单化的倾向。《党章》明确规定:“如对重要问题发生争论,双方人数接近,除了在紧急情况下必须按多数意见执行外,应当暂缓作出决定,进一步调查研究,交换意见,下次再表决;在特殊情况下,也可将争论情况向上级组织报告,请求裁决。”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把服从多数与服从真理割裂开来的机率。另一方面,要在服从多数的基础上尊重少数,充分重视少数人的意见,分析少数人意见产生的出发点和形成原因,反复进行比对,不能以少数服从多数为借口,对少数人的意见不听取、不分析或者另眼相看,置之不理。然而,无论如何,如果意见一经形成决定或决议,就必须严格执行,不能再以“真理”与“少数”为理由拒不执行或者消极怠工。
三是正确认识“少数服从多数”与“全党服从中央”的关系。“四个服从”中“少数服从多数”是最基本、最一般、最本质的原则,其他几个原则虽然也是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重要原则,但它们是由少数服从多数决定的,派生出来的。一些人认为,全党与中央应该属于“多数”与“少数”的关系,因此,“全党服从中央”就成为“多数服从少数”。应该说,从表面上看,全党处于数量上的绝对多数,而中央则是相对的少数,然而这两者却是不矛盾的。因为“中央”是在全党的范围内由民主选举,按照少数服从多数原则产生的,“中央”所做的决议、决定(即让全党要服从和执行的东西)同样是在一定的范围内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做出的,这就决定了中央的代表性比任何地方或部门的组织以及每个组织成员都大得多,这个原则直接或间接地体现着“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换言之,“全党服从中央”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中央代表全党”的目的。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在具体的组织实施过程中,如果把“中央服从全党”作为一条原则的话,那么就失去了组织应有的价值,丧失了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功能,完全成为一句空洞的、无意义的话。
三、对新时期健全民主集中制的对策思考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这充分说明两点,第一是对民主集中制这一制度价值上的充分肯定。民主集中制作为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是科学的、合理的、有效的制度,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必须长期坚持的根本制度。第二是对民主集中制未来发展方向提出的具体要求。“健全”不是“表面修补”,不是“改头换面”,更不是“彻底变革”,而是根据不断发展变化的实际以及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加强和改善相关的制度体制和运行机制,而不是在基本原则、基本理念和基本价值取向上进行重大变革。具体而言,新时期健全民主集中制应该在以下四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要不断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党的代表大会制度是党内的“政体”。党员通过党的各级代表大会及其选出的各级委员会行使在党内当家作主的权力;党员在党内的权力主体地位,必须通过代表大会体现和实现。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又是党内最基本的民主制度,其他如选举制、任期制、罢免制、党委制、报告制等,都依赖和服务于代表大会制度。因而,坚持和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包括党代表产生制度、党代会召集制度、党代会常任制度、党的委员会向党的代表大会报告工作制度,以及代表大会自身的工作程序和制度等),充分发挥它在党内“最高权力机关、决策机关和监督机关”的权威作用,是健全民主集中制的重中之重。
二是要理顺和规范党内权力关系。党的代表大会及其选出的委员会权力、权威不到位、党的领导者个人尤其是“一把手”的权力却过分集中,是党内民主发展和民主集中制贯彻的根本障碍。理顺和规范党内权力关系,应以保障党员权力主体地位和党内权力科学配置、相互制衡和公正有效运作为重点,安排好党内权力的赋予、切割、划分、行使、监督和终止方面的配套制度和程序。要规范党内权力授受关系,明确党代表的权力是党员授予的,党的委员会的权力是党的代表大会授予的,前者必须向后者负责并报告工作且接受监督;要扭转实际存在着的权力“倒置关系”,明确并确保党内权力的正常关系,即:全体党员权力>党代会的权力>全委会权力>常委会权力>书记个人权力;要改革“议行合一”的党委领导体制,明晰划分党内立法权(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使之分别对应于党的代表大会、党的委员会和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
三是要健全民主集中制的监督机制。民主集中制离不开强有力的监督。目前在相当一部分党委班子中,不讲民主、个人专权的状况还很突出。这当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党内的监督机制不健全,对破坏民主集中制的行为缺乏有效的防范、制止和纠正。要增加党委活动的透明度,让广大党员进行有效监督;要完善保护党员民主权利的条例,使党员在同违背民主集中制行为作斗争时不致遭到打击报复;要改进和完善纪检体制,使其对同级党委具有充分的监督权,能够对同级党委班子成员破坏民主集中制的行为及时进行制止、纠正和惩处;要完善有关党纪处分规定,充分考虑违纪成本等因素,使一些党员干部因破坏民主集中制所付出的代价大大高于从中所得到的好处。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防止或减少违背民主集中制现象的发生。
四是要建立推行民主集中制的工作机构。民主集中制贯彻得好不好,关系到其他各项建设的顺利推进,关系到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目前,党的各级组织部门都没有专门分管民主集中制的工作机构,使得这项关系党的建设全局的重大工作,没有专门人员管理,即便上级下去检查工作,往往很少检查民主集中制的执行情况、党委书记民主作风情况、党委委员作用发挥情况。因此,各级组织部门要探索建立民主集中制工作机构的新路子,其主要任务是为党委结合实际制定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具体政策提供方案,定期检查执行情况,总结交流实践经验。有了这样的机构,就会有人专门负责,长期坚持不懈,使得这项工作经常化、制度化,就会抓出成果。
第二篇:民主集中制是国家机构和党的根本组织原则
民主集中制在实践中的运用
一、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理
民主集中制是国家机构和党的根本组织原则
民主集中制包括民主和集中两个方面。民主是的基础,集中是目的,民主集中制是要使民主和集中二者辩证地统一。
民主是充分发表、听取各方面意见的过程,集中是将科学的、符合实际要求的东西,通过集中形成统一的意志,作为共同的行动准则的过程。
在民主过程中,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集体利益服从国家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暂时利益服从长远利益。(部长会要求个人、部门、所里利益要至少掌握平衡,如果你不能掌握平衡,甚至将个人利益大于部门、所里利益的时候,你的意见很可能是自私的,符合个人利益很可能不符合部门利益,符合部门利益不符合很可能全所利益)。
在集中的过程中,要求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个人服从集体、全党服从中央。(我的意见不被彩信就不行,大不了就不干了,为了捍卫民主哪只能不干了)。民主集中制的实质就是极少数人对大多数人的绝对服从。党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理论根基。即使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该真理只要没有经过民主集中制的议决程序也要绝对服从大多数人的意志,该真理有时会因民主集中制的议决程序而被暂时压制。真理要给人们认识理解时间,有时真理要经过局部实践去检验。
二、民主集中制的两种决策方式
民主—集中,集中—民主—集中。均为先有民主后有集中,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决策方式不同,在同一历史时期也因客观情况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方式,特别是创造性的理论在用民主集中制议决时,往往采取集中—民主—集中的方式,先由少数人提出创造性的理论的观点,然后交由全员学习、研究、讨论,进行完善、补充、修改,最后形成共同遵守的行动纲领。
三、民主集中制的基础
社会物质财富的丰富程度和贫富两极分化程度决定着民主集中制的实施质量,社会物质财富越丰富,人们参与民主政治的广度和积极性越高,人们基本的衣食住行都难以解决,就会集中精力去谋取生活条件,客观上难以参与民主政治,少数思想境界高的人参与民主政治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民主。贫富两极分化严重,富人与穷人之间很难达成一致意见,各有所思、各有所想,官员为少数者、富人为少数者,穷人又无暇参与或无热情参与民主政治,那么经过民主集中制确定的行动纲领只是少数权贵者利益和意志的体现,难以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民主集中制。这是民主集中制存在的经济基础。民主集中制的实施质量,受全民精神文明程度和思想境界高度的限制,只有人们真正地做到将国家利益大于集体利益、集体利益大于个人利益的时候,才能够真正实现民主,民主受自私自利者和现有利益集团者的挑战程度越低,集中的决策才能够更客观,实施的行动纲领越彻底,所以全社会精神文明程度高是民主集中制的政治基础。
民主意见来源于调查研究,即群众路线,面向群众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做到从表至里、深入浅出研究事物的本来面目,首先要认识事物的全面性,其次要认识事物的特殊性,最后衡量利与弊。分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找出问题的本源,并提出解决办法。才会使民主意见全面、正确,才能克服主观意见、不负责任的意见、阿谀奉承意见、应付的意见、人情意见,维护少数人利益的意见等,调查研究是民主意见来源的唯一正确方法。
四、实现民主集中制,反对各种不利现象
1、独断专行、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中国经历了多年的封建社会,“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思想,封建帝王专横跋扈的做法,使中国人形成独断专行、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封建帝王思想,民主集中制的决议是体现大多数人利益、整体利益,少数个人意见不被采纳,所以独断专行不符合民主集中制的议事原则。
2、争权夺势。
民主集中制原则的实践,是议事场所,是追求正确性场所,不是争权夺势场所,争权要争取给大多数人谋利益、要主动、监督实施行动纲领,争权的目的不是追求说了算,追求私人利益,权力是多数人赋予的,要求权力者对多数人尽义务。
3、唯利是图。
民主集中制争取给大多数人谋利益,包括政治经济生活等诸方面,往往私人利益会做出牺牲,参与民主决策是为了维护自我利益,只要与自我利益相抵触的就反对,与自我利益相符合的就支持,是不对的。
4、拉帮结派。
民主议事总受到小集团利益的左右,小集团是少数人由于某种共同利益结合在一起,挑战大多数人、集体、国家利益,小集团利益群体中往往是不分民主意见是否正确、客观,只要是符合小集团利益的就支持,甚至明知是错误的,因符合小集团利益就强行维护,小集团利益是破坏民主集中制较严重的手段。
5、自私、个人私情。
民主议事也时常受到自私、私情的挑战,自私、私情往往是不分民主意见是否正确、客观,只要是维护了自己或所谓朋友、自己人的利益就支持,否则就反对,民主意见是建立
‘公 ’字基础之上的,要抵制自私、私情的干预。
6、奴隶思想
民主议事需要发表独立的见解,广泛发表意见,不受权贵的左右,不受傲慢的左右,不受关系的左右,阿谀奉承、听之任之、不深思、不负责任的做法不是民主,而是表面民主,是假借民主,实为集中。
7、批评与自我批评
民主集中制以多数人的利益、意志作为行动纲领,少数人意见被搁置,对正确性意见要褒扬,对错误的意见要批评,民主意见者要善于接受批评、善于自我批评,正确的意见要经过正反论证后产生,真理需在在争议和实践中冶炼,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民主集中制原则实现不可去少的程序。反对不接受批评和所谓的“老好人”、反对打击报复。
8、自由和纪律
在允许自由、广泛发表民主意见的同时,要注意组织纪律,民主、自由不是无限度的要受组织程序和党纪、国法的限制,防止假借民主、自由违反组织程序和党纪、国法。
9、民主监督
民主集中制行动纲领的确立目的是实施,实施者要受各方面监督,首先纪律检查部门要依章主动监督,敢于监督,表扬和处分相结合,纪律检查部门不要成为领导者处罚人的被指挥者,全社会的民主监督是监督最广泛、最有效的监督形式。
10、民主集中制的局限性
民主集中制不能解决私有财产所有权问题、不能解决科学问题、不能解决技术问题,民主集中制是建立在经济基础和精神文明基础之上的,民主要受经济基础和精神文明程度的限制,每个国家和群体民主程度不同,同一国家和群体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民主程度也不同,所以民主要与经济基础和精神文明程度相适应,与经济基础和精神文明程度相适应的民主才是正确的民主。
益清律师事务所党支部
2013年1月25日
第三篇: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
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只有坚决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才能充分调动党组成员和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发挥集体的智慧,增强党的纪律和战斗力,确保党的决策的正确和有效实施,使我们的事业顺利前进。只要从思想上解决了认识问题,就有了贯彻民主集中制的基础。具体地讲,我们通过党内民主生活的方式,不断强化民主集中意识,提高思想觉悟。
一是加强中心组学习。几年来,我局除了坚持每月开展4次的政治学习外,还始终坚持中心组理论学习制度,并根据不同时期的不同特点,适时变换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2006年还把中心组学习的范围由局党支部成员扩大到中层干部。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坚决不搞形式主义,不搞学习上的“一言堂”,克服了过去那种学习上的“一份文件一张报,从头到尾一个调。几人请假几人溜,剩下几人在睡觉”的现象,充分发扬民主,积极展开讨论,大家踊跃发言,谈认识,谈实践,谈问题,谈方向,通过学习、讨论,班子成员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从而增强了局党党组及个人的思想理论水平和决策能力。
二是开好民主生活会,严肃党的组织生活。党内民主生活会是我党的优良传统,是一种认真总结思想认识,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积极组织形式。能坚持开好领导干部的民主生活会和党员民主评议会议,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主动查找自身不足,不文过饰非、不表扬和自我表扬,真正把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开成团结帮助的会议。我局党组在对待民主生活会的问题上始终坚持态度端正,组织规范。每次组织召开民主生活会前,党组都要召开会议,认真研究部署民主生活会的具体事宜,然后加以组织落实。党组成员都要认真准备好自己的汇报材料,打印下发各个科室,深入听取群众意见;同时向县里各有关单位发出征求意见函和征求意见表,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对我局的意见和建议;民主生活会的主要内容是谈存在的问题,目的是纠正班子思想和行为上的偏差和失误。在民主生活会上,大家畅所欲言,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有的问题一次谈不拢,下来可以开展谈心活动,加强沟通,互相帮助,达到统一。这里强调的是,班子领导是民主生活会的主要对象,一定要起模范带头作用,要善于听取不同意见,有时甚至是很刺耳的批评意见。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民主生活会效果。
二、实行集体领导,保障民主集中制健康运行
发扬党内民主,是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的前提和基础,也是保证党的决策正确和执行有效,实现党的正确领导的重要条件。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它的核心内容就是集体领导。
集体领导是党的最高组织原则,也是我们党在领导制度上不同于其他政党的重要区别,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民主集中制原则在党组工作中的具体化,就是“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这十六字方针既有原则和纪律,又有方法和程序,是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的一个重要原则,也是提高决策水平和领导水平的关键。集体领导贯彻的好坏,主要取决于党组书记自身的表率作用,党组书记必须具有很强的集体领导观念,善于充分调动党组一班人的积极性,运用集体的智慧开展工作。否则,集体领导就无法实现,民主集中也就无从谈起。这一点我本人有深切体会。为了保证集体领导得以实施,我们坚持了这样几点:
一是党组书记带头开展调研。党组书记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党内外群众的意见,既是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的先决要求,也是保证正确决策的前提。因此,在决策重大问题前,作为党组书记,要带头深入实际,掌握第一手材料,做到心中有数。每年,局党组成员都要用三分之一的时间到企业、工商个体户进行调查研究。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和纳税人接触、沟通,才能了解真实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才能写出完善的、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在集体讨论时,要注意听取党组成员的意见,修改、补充、完善自己调研得出的思路或方案。如果做不到这些,对所议事情不明就里,就很难做到正确决策。当然,作为党组书记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对所有的事情都亲自过问和处理,但如果对重大问题心里没底,脑中空空,仅凭经验和想象拍脑袋搞决策,在实践中是没有不失败的。这方面我们的教训并不少,很值得总结和研究。
二是合理分工,相互合作。坚持集体领导,在实际工作中要处理好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的关系。没有集体领导,就难以把握正确的方向,做出科学的决策;没有严格的个人分工负责制,党组决策就不可能得到有效贯彻,集体领导就徒有其名、流于形式。作为党组书记,在处理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的关系时,一方面要强化集体领导意识,自觉地置身于集体领导之下,一切重大问题的决策权归于党组;另一方面,在决策实施中,要按照分工切实履行好个人的职责,集体决定了的事情,就要分头去做,各负其责,决不能互相推诿。这几年,我们班子成员始终能够认真坚持和贯彻执行这一原则,思想上合拍,工作上合力,严格执行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工作制度,做到分工不分家。我局班子成员一正两副,共3人。作为班长,做好分工,发挥集体智慧和力量,实现效益最大化,这是我的职责,切不可把手伸得太长,管得过宽。具体业务由两名副职去做,我只在宏观上给予把握。局领导班子之间互相互信,副职会及时向局长汇报情况,局长也会及时进行检查和指导。副职不汇报就失去了控制,弄不好会出事;但如果正职插手太多也会让人反感,会失去积极性,工作同样搞不好。2007年7月,我局党组开展了争创新和县“十佳文明单位”活动,成立了以局党组书记、局长任组长、分管负责人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争创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亲自抓,党支部统一领导,各科室齐抓共管、各负其责,全局各族干部积极参与的创建工作运行机制,效果很好。但并不是有了这样的分工就完了,如果大家只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只扫门前雪,那还叫什么领导班子?还叫什么集体领导?所以班子内部还有个协作、配合的问题,大家互相支持,互相提醒,互相补漏,真正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三是完善党组内部的议事和决策机制。健全和完善党组内部的议事和决策机制是党组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的一个关键环节。党组内部的议事和决策机制不健全,对重大问题界限不清,办事程序混乱,党内生活必然不正常,必然影响内部的团结,削弱凝聚力、战斗力。有了完善的党组内部的议事和决策机制,党组成员之间就可以加强了解,减少分歧,增强团结,形成合力。建立和完善党组内部的议事和决策机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会议制度。几年来,我局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规范了决策程序,逐步建立健全相应的工作制度,对集体领导的议题范围、工作程序及要求、违规处理等做出了具体明确的规定,使大家执行起来有所遵循。简单地讲,凡涉及税收任务、重大活动、人事安排、经费开支、基本建设等重大问题,坚持集体领导的原则,充分酝酿、协商和讨论,最后通过会议决定,并且记录在案,而不能自己或少数几个人决定。会议决定时要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而不搞个人专断,更不能把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当然,上会前我们都会先沟通,基本形成一致,会上一般不会出现大的分歧。只有这样,才能把党组集体凝聚成坚强的领导核心。2007年地区地税局下达我局的税收任务6000万元,税收任务增长比例是历年来最高的一年,与2006年计划数相比增加了4000万元,增长了3倍。面对这样的工作压力,我们班子成员开会讨论,大家都发表意见,就任务怎么完成,指标怎么分解,工作怎么落实,实行什么样的措施等问题进行反复商议,最后达成一致,从而保证了任务的顺利完成。这给了我们一个启示,只有班子成员之间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支持,遇事多商量,才能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完成。
四是敢于和善于集中。江泽民同志指出:“主要领导既要有魄力,善于在发扬民主的基础上果断拍板决策,又要尊重别人的意见,善于集思广益,实行正确的集中。”对党组书记来说,发扬民主、集思广益与善拿主意、科学决策不是互相矛盾,而是辩证统一的。党组书记必须正确处理好与党组成员之间的关系,把自己看成班子的一员,充分发扬民主,平等议事,集体决策。同时,又不能把自己等同于一般成员,尤其是在关键时刻,必须担负起主要责任,发挥核心作用,在党组需要就某个重要问题做出决定时,要敢于和善于集中。比如,每年下达任务,会产生一些分歧;在考核评优中,意见也有不统一的时候;在培养选拔干部中,会有不同声音,等等,这种情况下,矛盾就会集中在党组书记这里。这时候就需要果断而科学的决策,该拍板就得拍板。群众反对独断专行的领导,群众也看不起“黏糊蛋”式的领导。关键时刻,你自己都没了主见,你让群众怎么办?2005年局党组提出了“建一流的班子,带一流的队伍,创一流的业绩,树一流的形象”的总体奋斗目标,决心在三年时间里让税务工作“一年大变样,二年上台阶,三年创一流”。当时,群众不理解,甚至班子内部意见也不统一,不少人怕苦怕麻烦,不愿自加压力。最后经过反复思想工作,基本统一了领导班子的思想,由书记拍板决定,干!
党组一定要有权威,这样才能有效地组织、发动群众,做出的决策才能得到很好落实。权威不是自封的,而是在坚决执行中树立起来的,这就是现在所说的执行力的问题。在这方面党组书记的作用非常关键。一个有权威的领导集体,党组书记必定有很高的威信,有威信才能把大家团结起来,整个班子才有凝聚力、战斗力,领导核心作用才能充分发挥。党组书记如果遇事不敢果断决策,不敢负责任,就会失去威信,班子其他成员也不会拥护、配合。今年,我们又提出了创建全国精神文明单位的目标,任务十分艰巨,工作量巨大,决策过程依然不轻松,但我们凭着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毅然做出了决定。我们就是要给自己增加压力,干出一番事业来,都说人生能有几回搏,我们还能搏几回?
五是积极推行党务公开。为确保民主集中制的有效落实,根据地区局地税局“两权监督”具体实施办法,结合我局实际,围绕税务经费、固定资产、基建、大宗物品采购、干部选拔任用、劳动工资、核定税、税收减免缓审批、稽查案件定案等方面,我局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了职责范围、有关程序、违规责任,使民主集中制原则融入到税收执法权和行政管理权的各个方面,做到制度化、规范化,并实行民主公开的办法,人事任免和评先选优一律进行民主测评和公示,保证了行政事务的透明度。
三、加强自我修养,提高综合素质
党组书记是一班之长,在领导班子中处于核心地位,在坚持民主集中制中起着关键作用。当然,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道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为了带领大家齐心协力搞好工作,当好“负责任”的“班长”,我有这样几点体会:
一是以清醒的头脑,正确把握集思广益与果断决策的关系。敢于负责任与发扬民主,集思广益与科学决断是辩证统一的。我自认为自己学历并不高,也并不比别人聪明多少。我们不是诸葛亮,也做不了诸葛亮,能做半个刘备学会用人就不错了。所以决策时,我总是鼓励其他成员积极发表意见,运用“个别酝酿”的办法于事前沟通思想,认真听取其他成员和各方面的意见,尤其是在重大问题上进行充分讨论,广开言路,悉听众议,不搞“一言堂”,以保证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同时,还必须做到遇事有主见,善于从众说纷纭的意见中筛选出正确的意见加以集中,形成正确的决策,真正在重大问题上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
二是以清晰的思路,正确把握集体领导与分工负责的关系。常常有这样的现象,什么事大家都管,就都管不好,都管就等于都不管;什么都想管,就什么也管不好。尤其是一把手,你的工作中心并不在于你具体做了些什么,而在于你怎么运筹帷幄,凝聚和发挥大家的智慧和力量把事做成。作为书记,当然要有强化集体领导的意识,处处维护集体领导的权威,把一切重大问题的决策权归于党组。同时也要站在全局的高度,通过抓大事、抓根本、抓主要矛盾,带动全局工作。当然,在处理重大问题、突发事件时做出决策,有一定的风险,作为“一把手”,决不能绕着矛盾走,一定要迎着矛盾上,把党和职工群众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勇于承担风险,要敢于负责任。三是以宽广的心胸,正确把握“班长”与“成员”的关系。书记的责就是要集中大家的意见和智慧,把每个党组成员的积极性最大程度调动起来,发挥整体功能,而不是唱“独角戏”,跳“单人舞”,必须注意提高“领班”的艺术技巧。怎么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呢?毛主席讲:“风物长宜放眼量。”我的体会是大事讲原则,小事不计较。那么,什么是大事,什么又是小事呢?事关党和国家利益、事关集体和大局利益的事就是大事,而个人的事,小节方面的问题,枝节方面的问题,我认为是小事。“一把手”要善于扬长避短,倡导班子成员以诚相见,相互学习,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在大是大非面前不回避,不退缩,不让步;同时要懂得人性都有弱点,眼界宽阔,胸襟宽广,团结一致向前看,求大同,存小异,该让的就让,该放的就放,有时候眼睛瞪得太大未必就好,倒不如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好。
总体来说,不断学习,加强自我修养,提高领导素质,时时用党的纪律约束自己,时刻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做到“有廉”,慎权,慎微,慎欲,慎独,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带动班子成员,切实履行民主集中制,才能形成一个有力的战斗整体。
第四篇:实事求是是发展党的思想路线最根本的哲学命题
实事求是是发展党的思想路线最根本的哲学命题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最早把“实事求是”上升为一个哲学命题,赋予它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内涵的是毛泽东同志。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一、牢牢抓住实事求是这个最根本的哲学命题,恢复和发展党的思想路线,推动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的新飞跃,为引导全党继承创新、开辟未来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现在,我们党已经有了实践证明正确的前进目标和政治路线,它的内容正随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产生和实践进一步充实和完善。党的思想路线,正在党领导人民与时俱进的奋斗中,进一步展现自己的活力。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把党肩负的历史任务和党自身建设的目标联系起来,适时确立新时期党的建设的主题,为开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指明了前进方向。党的十五大进一步提出:要把我们党建设成为用邓小平理论武装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领导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至此,关于新时期我们党的建设的主题,概括得更完整更明确更富有时代特征。
三、创造性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制定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坚持联系基本路线建设党,保证党的政治建设沿着正确的轨道发展。全面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邓小平的一贯思想。我们只有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辩证统一,使经济上的繁荣活跃和政治上的安定团结互为条件、互相促进,才能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带来全面地顺利地向前推进。
学习“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心得体会
陈波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要求。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国内外条件下,我们党要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必须大力加强执政能力建设。这是关系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关系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课题。只有不断解决好这一课题,才能保证我们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我们党从保证党和国家的事业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高度提出的一项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战略任务。我们要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紧密结合起来,实现伟大事业和伟大工程的互相促进,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促进和带动党的各方面建设,保证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不仅如此,还要切实抓好理论武装工作,不断把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引向深入;切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增强各级领导班子的活力;切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切实转变各级干部的工作作风,不断提高坚持求真务实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二OO七年十月十一日
认真学习“三个代表”心得体会
陈波
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党的建设,必须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穿于党的建设的全过程,落实到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要着眼于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广大党员干部、指导党务工作的实践,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不懈地抓好党的思想建设;着眼于形成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共产党人。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实践是不断发展的,人们对规律的认识也是永无止境的。正确认识和自觉运用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对我们党的发展壮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具有决定性意义。我们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都高度重视在实践中探索和认识这三大规律,并坚持用取得的成果指导实践,不断开创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新局面。探索、认识、运用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必须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过程。我要认真学习邓小平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密联系实践发展,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坚持不懈地探索、认识、运用这三大规律,不断把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推向前进,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不断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向前进。
二OO七年三月三十日
第五篇:政治纪律是党最根本最重要的纪律
政治纪律是党最根本最重要的纪律
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纪律严明是全党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的重要保障,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在党的纪律中,政治纪律是最根本、最重要的纪律,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是遵守党的全部纪律的基础。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对严明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作出明确规定,提出具体要求,这为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永葆党的先进性纯洁性、提升党的凝聚力战斗力,解决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提供了遵循。
党的纪律是刚性约束。政治纪律是全党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政治行为方面必须遵守的规矩。但是,一些党员干部却无视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为了自己的“仕途”,为了壮大自己的“队伍”,搞任人唯亲、排斥异己的有之,搞团团伙伙、拉帮结派的有之,搞匿名诬告、制造谣言的有之,搞收买人心、拉动选票的有之,搞封官许愿、弹冠相庆的有之,搞自行其是、阳奉阴违的有之,搞尾大不掉、妄议中央的也有之,有的人甚至已经到了肆无忌惮、胆大妄为的地步。而这些问题往往没有引起一些地方和部门党组织的注意,有的发现了问题也没有上升到党纪国法高度来认识和处理,导致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破坏党群干群关系,恶化政治生态,给党的事业带来极大损害。
党的纪律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中国共产党是靠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纪律严明,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是克服各种艰难险阻、战胜各种风险挑战的重要法宝,也是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力量所在。对党员,纪律是“带电的高压线”;对党组织,纪律是生命线。守住了纪律,党员个人才能不触雷、不踩线,党组织才更有凝聚力、战斗力。每一个党员对党的纪律都要心存敬畏、严格遵守,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违反。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要坚决同一切违反党的纪律的行为作斗争,使各项纪律真正成为党员“带电的高压线”、党组织的生命线。
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必须维护党中央权威。这就要求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全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始终保证全党令行禁止。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不是一个空洞口号,而是一个重大政治原则。党员干部要增强“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做到表里如
一、知行合一,落实在各个方面、各项工作中;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既在大是大非问题上立场坚定、旗帜鲜明,也在生活小节和平常小事上守规矩、作表率,真正做到令行禁止,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
严明党的政治纪律是全党的共同任务。党的各级组织要担负起执行和维护纪律的主体责任,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坚持纪律面前一律平等,遵守纪律没有特权,执行纪律没有例外。党的各级组织和纪律检查机关要加强对严明党的政治纪律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和问责,对责任落实不力的坚决追究责任,防止和纠正“宽松软”的问题,推动管党治党不断走向“严紧硬”,形成全党团结一心、奋发进取的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