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十六大以来重大战略思想的思考
对十六大以来重大战略思想若干基本问题的思考
马雅伦
2007年08月09日10:19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提 要] 十六大以来重大战略思想是最新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治国理政的最新指导思想;其最具独创性和中国化的内容至少有八个方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十六大以来重大战略思想的主题;贯穿十六大以来重大战略思想的活的灵魂和精髓,就是求真务实、科学发展、以人为本;十六大以来重大战略思想作为新的历史起点上党的最新指导思想,其名称应当冠之为“科学发展观”;党的指导思想的名称,有抽象和具体之分与广义和狭义之别。
[关键词] 十六大以来 重大战略思想
基本问题
思考
思考之一、十六大以来重大战略思想的理论地位问题。
笔者认为,一事物在整个事物中的地位,是由该事物在整个事物中的功能和作用决定的。一事物对整个事物的发展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那么,该事物在整个事物中就处于最高和最核心的地位。理论的地位也不例外。理论是实践的先导,十六大以来党的重大战略思想在指导十六大以来新的历史起点上的各方面建设实践中起了决定性方向性的先导作用,特别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理论和毛泽东思想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已经和正在努力把人与物、经济与社会发展等关系国家前途命运和党的生死存亡的一系列重大关系的运行发展往和谐的良好状态调整。在十六大以来重大战略思想指导下,改革开放20多年来积累和逐渐暴露出的诸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已经和正在逐步化解。十六大以来的成功建设实践证明,十六大以来重大战略思想是最新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治国理政的最新指导思想。把十六大以来重大战略思想正式确立为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最新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和宪法,是建设实践的新呼唤、是人民群众的新要求和新期待、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选择。
思考之二、十六大以来重大战略思想作为新的历史起点上党的最新指导思想,其最具独创性和中国化的内容有哪些方面?
2006年8月15日胡锦涛在学习《江泽民文选》报告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世界在变化,中国在前进。客观实践的发展变化,对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和推进理论创新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江泽民同志曾经语重心长地说过:“实践没有止境,解放思想也没有止境。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要突破我们。这是社会前进的基本规律。用发展的观点对待马克思主义,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这就是按规律办事,也是对待马克思主义唯一正确的态度。”学好用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实践中继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而神圣的使命。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紧密结合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提出以人为本、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等重大战略思想和重大战略任务,就是我们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取得的重要成果。今后,我们一定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继续推向前进,在思想上不断有新解放、理论上不断有新发展、实践上不断有新创造,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放射出更加耀眼的真理光芒。
笔者认为,要搞清楚十六大以来重大战略思想最具独创性和中国化的内容,必须以胡锦涛在学习《江泽民文选》报告会上的这一段讲话精神为依据。以此为依据,笔者认为,十六大以来重大战略思想作为新的历史起点上党的最新指导思想,其最具独创性和中国化的内容至少有以下一些方面:
(一)求真务实,科学发展、以人为本;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经济制度;
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制度;
3、反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经济政治的和谐的观念形态文化;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四)建设创新型国家;
(五)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六)推动建设和谐世界;
(七)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
(八)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完善社会管理。
思考之三、十六大以来重大战略思想作为新的历史起点上党的最新指导思想,其主题层面的内容是什么?
笔者认为,党的指导思想,就其主题层面的内容而言,一般是指的社会理论,包括党欲创立的社会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以及反映该社会经济政治的观念形态文化。十六大以来重大战略思想作为新的历史起点上党的最新指导思想,其主题层面的内容应该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十六大以来重大战略思想在社会理论层面最具独创性和中国化的内容;是十六大以来重大战略思想在其主题层面的内容;是十六大以来重大战略思想的精华;是十六大以来重大战略思想的华彩乐章;是新的历史起点上最新的中国化的科学社会主义或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包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经济制度理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制度理论、建设反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经济政治之和谐的观念形态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之于十六大以来重大战略思想,就如同科学社会主义之于马克思主义;新民主主义之于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于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胡锦涛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望远镜和显微镜,观察新世纪新阶段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社会整体运行发展状态后,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考虑,对党的社会建设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创新,即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创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创造性的回答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究竟应该把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整体运行关系调控在什么样的状态?怎样把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整体运行关系调控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良好状态?”这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党领导的中国社会和体制变革面临的新的首要基本问题。
笔者认为,指导思想这种最高层面的理论创新,最根本的是要创新社会理论,特别是要创新人类社会赖以维持运行发展的制度体制机制等规则理论。因为这一理论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特别是对人类社会赖以维持良性运行的制度体制机制等规则理论的探索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主要是着眼于对维持人类社会良性运行的根本性制度规则理论的发展创新,以期让绝大多数劳动者能够在体现公平正义的制度体制机制等规则下,心情舒畅的愉快劳动,幸福快乐的生活,自由全面的发展。毛泽东和邓小平深谙马克思主义这个精义,遂创立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理论。胡锦涛继承了毛泽东和邓小平创新党的指导思想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创立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指导思想这种最高层面的理论创新,如果在作为主题层面的社会理论,特别是社会制度理论上没有重大突破,其独创性和中国化的内涵就会略逊一筹。既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对新的历史起点上的党的社会理论的重大创新,那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理所当然是十六大以来重大战略思想在主题层面的内容,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在十六大以来重大战略思想中处于主题性地位。
思考之
四、贯穿十六大以来重大战略思想的活的灵魂和精髓是什么?
笔者认为,贯穿十六大以来重大战略思想的活的灵魂和精髓,就是求真务实、科学发展、以人为本。
思考之五、十六大以来重大战略思想作为新的历史起点上党的最新指导思想的冠名问题。
笔者认为,十六大以来重大战略思想作为新的历史起点上党的最新指导思想,其名称应当称为“科学发展观”。因为“科学发展观”是十六大以来重大战略思想在灵魂和精髓层面的内容,人们耳熟能详,家喻户晓。同时,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新世纪新阶段新的历史起点上的时代主题。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主题的科学发展观博大精深的内涵,集中体现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科学发展观率先从方法论的最高层面创造性的回答了新世纪新阶段新的历史起点上党领导的中国社会和体制变革面临的一系列关键而又重大的新的基本问题,诸如“新世纪新阶段新的历史起点上,执政的中国共产党究竟应该谋求构建什么样的中国社会和世界发展状态?”等等。对这一新的基本问题,科学发展观的回答很明确,即“新的历史起点上,执政的中国共产党要谋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世纪新阶段执政的中国共产党要谋求推动构建和谐世界。”可见,科学发展观所说的“发展”,是指的广义的发展,而不是仅仅只指狭义的发展。科学发展观是着眼于调整人与物、经济与社会、城市与农村、东部与西部、工业与农业、人与自然、中国与世界等诸多重大关系的运行状态来谈发展问题的,所以,科学发展观所说的“发展”,首先直接涉及调整和改革国内各群体之间获取经济等各种利益的体制机制等规则,通过规则的调整和改革,使各群体同甘共苦、共建共享。所以,科学发展观完全可以涵盖十六大以来重大战略思想的所有内容,应当把十六大以来重大战略思想冠名为科学发展观。制度体制等规则是社会制度理论范畴的内容,社会制度理论是党的指导思想之社会理论关键而又核心的内容。科学发展观从方法论的灵魂和精髓层面体现出的战略思维和世界眼光以及大爱情怀,使其作为新的历史起点上党的最新指导思想的具体名称,当之无愧!
思考之
六、党的指导思想的名称,有无抽象和具体之分与广义和狭义之别?
笔者认为,党的指导思想的名称,有抽象和具体之分,广义和狭义之别。抽象或广义的名称,应当统称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具体或狭义的名称,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等。抽象或广义的名称,比较适用于研究;具体或狭义的名称,则比较适用于直接指导实践。就是说,用于研究的指导思想的名称可以是抽象的。比如,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用于直接指导实践的指导思想的名称,则必须是具体的。比如,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等。直接指导实践的具体指导思想,具有阶段性和与独创性或集成创新的特点;用于研究用的指导思想,则具有超阶段性和概括性特点。具体的直接指导实践的指导思想,在方法论层面蕴涵和反映着抽象的指导思想,抽象的指导思想则在形式和内容各个方面涵盖着具体的指导思想。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独立统一的,在方法论上一脉相承,在具体内容上又有各自独创性和中国化的内容。
笔者认为,党的指导思想的形状,犹如一串彩珠。总名称总范畴总概念,可以称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子名称子范畴子概念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等,连接贯通这串彩珠的金丝线,就是作为方法论的活的灵魂和精髓,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等等。子名称子范畴子概念,首先表明了党的新的指导思想的内容和名称形成发展的具体性和阶段性;同时表明历届领导集体和核心在其所处的历史阶段作出的理论贡献。学习研究和表述中究竟是使用具体的子名称子范畴子概念呢,还是使用抽象的总名称总范畴总概念呢,要视具体研究对象及其涉及的相关问题而定。
理论的功能作用在于指导实践,对实践没有指导作用的理论,尽管其结构框架设计独特,文字表述美妙动人,也只能供酒足饭饱又有闲情逸致的人把玩,是没有实际使用价值的。没有实际使用价值的理论,是没有价值的理论。所以,我们完全没有必要为具体的指导思想越来越多,表述越来越来长而担心。作为实践先导的具体指导思想,只要能解决国强民富问题、能解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腾飞问题、能解决巩固党的执政地位问题,则长长一串,颗颗璀璨,多多益善。
(责任编辑:赵晶)
第二篇:十六大以来重大战略述评之三
市场经济:跨越发展的中国创举(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十
年回眸·重大战略)
——十六大以来重大战略述评之三
“东方新神话”;
“照耀全球经济信心的灯塔”;
“唯一打破经济学教科书常规的国家”……
在世界眼里,“2002—2012”这一看似普通的历史单元,已成为新中国历史上跨越发展的重要时期。
是什么让中国巨大的发展潜能喷薄而出、财富像泉水般涌流?是什么让社会主义生命力凸现,重新激活了人们对社会主义的全新想象?
不同的人或许有不同的答案,但有一个认识已成为共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造就了中国大地上波澜壮阔的时代巨变。
昨天,我们实行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伟大创举,是中国对世界的历史性贡献。
今天,我们深化改革开放,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走向复兴的“中国道路”提供着良好的“体制环境”。
体制环境更完善
市场经济体制的支柱愈益坚实,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实现着亘古未有的结合
只有回首过去,才知道自己已经走出多远。
轻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里程碑,我们分明可以看到那清晰的“三大步”:
30多年前,改革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打开。从“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到“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再到“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我们对市场经济的认识一步步加深,改革沿着市场取向一步步推进。
20年前,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们党做出了历史性的抉择,改革从此奠定了更明确的方向。
10年前,党的十六大宣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并提出到2020年,“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十年风云际会,十年风雨兼程。今天,中国的“体制环境”逐步走向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支柱”正愈益坚实。
市场主体更富活力——过去,国有企业被比作低效、愚笨的“大恐龙”;现在,大多数国企实行了股份制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治理结构,成为上市公司。国有企业,分明是腾跃太空的“中国龙”。
“股改上市后,国有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不仅„形似‟,还做到了„神似‟,”十八大代表、中国建设银行董事长王洪章说,“如今,建行的董事们在讨论一些议案时会争得面红耳赤,表决时有人投弃权票和反对票。由于董事会不能干预具体经营,我担任董事长8个多月来,没批过一分钱贷款,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
市场体系更加发达——过去,连一盒火柴的价格都要国家制定;现在,95%以上的商品和服务价格由市场决定。过去,人们不知股票为何物,首家股份制企业北京天桥百货公司为推销股票,不得不宣布,买他们的股票5年后可以“还本”,每年有5.4%的“利息”;现在,中国股市市值已跃居世界第三,股指的涨落牵动着亿万百姓的神经。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正向我们走来。
宏观调控体系更趋成熟——过去,政府通过指令性计划直接干预经济;现在,财税、金融等间接调控工具登台亮相,熨平经济波动,助力又好又快。
收入分配和社保体系更为健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我们从过去的家庭保障和单位保障,跨越到今天的社会保障,百姓的“安全网”越编越结实。
最令人瞩目的是,“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在相互的化学反应中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从这两个“不等式”中,我们认识到,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并非相互排斥的磁铁南北极;
向市场经济要效率,向社会主义要公平——从这两个“等式”中,我们进一步认识到,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完全可以像磁铁相吸般紧密结合。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市场配置资源的有效性,两种优势的叠加、融合,将释放出惊人的制度能量。
这十年,“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正实现着亘古未有的结合。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决不是搞“私有化”,而是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公有经济与非公经济正携手向前。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非只讲效率、不讲公平,而是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既鼓励先进、促进发展,又注重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非不要宏观调控,而是既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又注重加强和改善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每一次危机,都是对制度优势的考验。当国际金融危机黑云压城、世界经济一片肃杀时,中国经济在“看得见的手”的有力托举下,不仅率先回升,而且逆势攀升,四年间人均GDP翻了一番。外媒感叹:“„新版中华经济体制‟展现了它强大的应对能力,中国似乎生活在另一个星球,置身于西方国家遭受的全球危机之外。”
市场经济是人类的精巧发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则是中国的卓越创造。这一体制将有限的人、财、物以最优方式分配到社会生产的各个领域,有利于实现效率提高、财富增进和公平正义。
“中国这些年来所发生的一切,是任何计划都计划不出来的。”有人这样评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创造的奇迹。
我们从“濒临崩溃”走向“世界引擎”。这十年,中国经济总量翻了两番,全球排名推进四位,已跃居世界第二。建三峡大坝、修青藏铁路、办奥运盛会、走浩瀚太空……“中国实力”耀眼迸发。
我们从“温饱不足”走向“全面小康”。这十年,中国农村的脱贫人数,相当于整个法国的人口数量,中国人民过上了宽裕、体面、有尊严的生活。
我们从“沉闷僵化”走向“充满活力”。人们思想解放、观念更新、市场意识苏醒、发展机会增多……中国社会,从来没像今天这样充满朝气和活力。
改革开放是动力
改革开放的深度与广度,决定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的程度
“体制环境”的完善程度,取决于改革开放的深度与广度。
10年的探索实践,再次验证了“改革开放每前进一步,新的体制机制就健全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就推进一步”的真理!
国企健体、民企松绑——改革让微观主体“活力四射”。
国企改革中的每一次决断取舍,都是对原有体制的“削骨蚀肌”。断腕之痛愈深,奋起之势愈强。这十年,中央企业从196家调整重组为117家,资产总额从7.13万亿元壮大至28万亿元。“减”的是数量,“增”的却是竞争力、控制力和带动力。
“非公经济36条”、“新非公经济36条”、“新非公经济36条实施细则”,“重复”的是条数,“变化”的却是“玻璃门”、“弹簧门”的逐渐打破。“英雄不问出处,创业不问体制”,千万家非公企业正以自己的生机和活力,汇聚成新时期的“清明上河图”。
十八大代表、三一重工董事长梁稳根讲起了这样一个故事:十年前,三一面临着诱人的市场机遇,但就是缺少资金、“没米下锅”。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三一申请上市。“民营企业上市,那不是天方夜谭吗?”面对怀疑,梁稳根也做好了吃闭门羹的准备。没想到一路绿灯,只花了一年多就登陆股市,筹资9.6亿元,三一的混凝土机械销售额一下增长了30倍。“当上市铜锣敲响时,我深深感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面前,民企和国企是平等的!”
要素价格市场化、市场范围扩大化——改革令市场体系“血脉畅通”。
居民阶梯电价方案实施、成品油价格调价周期缩短、天然气价改试点启动……市场化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轮廓渐次清晰。
城乡统筹、户籍改革,实现劳动力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知识产权市场从小到大,“技术”在流通中体现价值……市场化的资源配置,范围日益扩大。
少管制、多服务、重监督、强调控——改革给政府与市场“划清边界”。
这十年,国务院部门共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2183项,占原有总数的60.6%;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本级共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36986项,占原有总数的68.2%。政府职能,正从“划桨”变为“掌舵”,从“全能”变为“有限”,从“管制型”变为“服务型”。
提高收入、完善保障——改革为收入分配和社保体系“补上短板”。
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项社会保险制度基本建立、逐步完善,以最低生活保障为重点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形成,织就世界上覆盖人口最多的社会保障“安全网”。
开放与改革密不可分。开放也是改革,是对传统自我封闭体制的改革。
多哈会议一声槌响,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入世意味着接轨成熟的市场经济。从此,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视野更广、标准更高、压力更大、动力更足,成果也更丰。
“在入世形成的强大的竞争倒逼机制下,国有银行背水一战、实施股改,中小银行也纷纷变革自强,中国银行业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十年前,中资银行还担心„狼来了‟;十年后,外资银行惊叹将„与龙共舞‟!”十八大代表、中国人寿保险集团董事长杨明生回忆起这场硬仗时依然心潮澎湃。
坚持改革不动摇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不断在制度建设和创新方面迈出新步伐
一家外国报纸曾这样提醒来华公民:“买东西要看找回的是不是假币,坐出租车要警惕司机绕路。但迄今为止,成功发射载人飞船的国家只有3个,中国是其中之一。” 的确,我们为市场取向改革带来的“中国奇迹”感到振奋,但也与一些“成长的烦恼”不期而遇。收入差距扩大、看病难、上学贵、房价高、诚信缺失、贪污腐败……面对种种不尽如人意的现象,一些人将其归咎于改革开放,认为这些问题与市场经济相伴相生。
其实,这些问题,有些是改革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新问题。收入差距扩大,是告别普遍贫穷、奔向共同富裕道路上的“烦心事”。通过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做大发展“蛋糕”,我们能缩小差距、扭转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有些问题,是由于改革不到位造成的,也只有深化改革才能解决。在一段时间内,与经济领域的改革比,社会领域改革相对滞后。但重要的是,这样的局面已现“拐点”,医疗、教育、住房等社会领域改革正风生水起。
还有些问题,与市场经济没有必然联系。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不是无序经济;是法制经济,不是腐败经济。腐败,往往是体制转轨时期的权力寻租。遏制腐败,要靠深化改革,靠政府职能转变。
种种问题的存在并不意味着市场取向改革的方向出了偏差。相反,这些问题相当程度上是改革不到位、措施不完善的产物,也只有依靠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才能解决。
今日中国,坚持改革开放是人心所向,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大势所趋。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来审视,完善“体制环境”的任务依然繁重。
来自中国农业银行的十八大代表叶又升认为,当今中国,经济总量上去了,但传统发展模式已难以持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极为迫切;非公经济不断壮大,但制约其发展的制度性障碍并未完全消除;商品市场较为成熟,但要素市场发育不足,影响了资源配置的优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但还存在经济调节越位、市场监管缺位、社会管理错位、公共服务不到位等问题。
而我们距离“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只有短短8年。处于“深水区”、“胶着期”的市场化改革,越往前推,触及的矛盾就越深,碰到的阻力就越大。
“我们必须毫不动摇推进改革开放,永不僵化、永不停滞,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信心百倍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和风险”,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又一次吹响了进军号。
改革开放之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路,我们将继续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第三篇:全面准确地理解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的内在联系
张磊:全面准确地理解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的内在联系
2006年07月18日10:24 【字号 大 中 小】【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张磊
人民网北京7月18日讯 为进一步把学习研究宣传科学发展观引向深入,7月18日上午9:00“《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网上座谈会”在人民网召开。本次座谈会由中宣部理论局主办,人民网理论频道承办。
会上,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办公室副主任张磊做了主题发言。
以下为发言全文:
各位网友好,这个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对于我们深入学习领会科学发展观,学习领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战略思想,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里面我就我的学习谈一些体会和大家进行交流。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实践的发展给理论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党的创造能力大大增强,理论创造步伐明显加快,显示出了旺盛的理论创造活力,形成了一系列重大的理论成果。这些成果对我们的事业发展发挥了非常明显、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我们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创新性国家、走和平发展道路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这些重大战略思想之间是什么关系呢?我理解它们是统一的。首先它们统一于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时它始终围绕“发展”这个主题,这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最重要的主题。同时它又是对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它们从不同方面,不同领域展开,彼此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科学发展观是贯穿其中的一条主线。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强调加强民主、法制、公平公正、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使社会主义总体更加明确,使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三位一体,深刻体现了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紧密联系,整体推进,发展布局的要求。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强调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深刻体现了社会主义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要求。提出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倡导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深刻体现了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根本要求。
提出建设创新性国家,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作为国家的重大战略,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深刻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和发展途径的要求。提出“走和平发展”道路,把科学发展和对外和平发展结合起来,把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结合起来,通过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通过自己的发展促进世界和平,深刻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要求。
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强调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强的领导核心,深刻体现了伟大事业与伟大工程的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的要求。
总之,这些重大战略思想,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了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规律的认识。
重大战略思想贯穿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精神,第一,他们贯穿了“以人为本”这个本质和核心,都是我们党从维护和实现发展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提出来的。也都要把维护和实现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根本准则和根本标准。都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第二都贯穿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无论是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性国家,都要求总揽全局、科学规划、统筹兼顾、系统协调,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都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核心内容,也是全面发展的要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也要紧紧围绕贯彻社会主义发展观,要以科学发展观来检验。
第三、都体现了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这个实质。实现又快又好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实质,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根本要求。小平同志曾经说过“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最重要的就是坚持我们的根本发展战略。”我理解这个“根本发展战略”灵魂就是要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又快又好的发展,所以我们党的一切工作,一切战略,一切理论始终都是围绕这个目的,就是更好的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
《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充分体现了十六大以来中央提出的一系列新的思想、新的理论,把这些创新性的成果作为科学发展观最重大战略思想不可缺少的有机部分进行了展开和阐述。《读本》的第六部分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进行了重点的阐述。第七部分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进行了重点地阐述。第四部分,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性国家进行了重点地阐述。第五部分对走和平发展道路进行了重点地阐述。
总之整个《读本》就是对十六大以来,中央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进行全面、准确的概括和阐述。我们学习科学发展观,学习十六大以来中央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就要牢牢把握这些重大战略思想的内在联系,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是统领、贯穿其中重大战略思想的主线,其他重大战略思想是科学发展观在各个方面各个领域的展开,掌握了科学发展观,就掌握、理解和把握其他重大战略思想的根本,同时只有深入学习其他重大战略思想,才能更深刻、更具体的把握科学发展观,谢谢各位网友。
第四篇:十六大以来我国依法治国的重大发展
坚持和推进依法治国,走中国特色的法治之路 ———十六大以来我国依法治国的重大发展 2007年09月11日07:53 [我来说两句] [字号:大 中 小] 来源:法制日报
———十六大以来我国依法治国的重大发展
编者按
当“依法治国”在今天已为人们耳熟能详的时候,当法治的力量逐渐改变我们生活的时候,回味十年前的伟大决策不禁让人心生感慨;同样,在今天人们满怀信心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向富强、民主、文明的和谐社会迈进的时刻,回首我们曾经的足迹,才能更加有效地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
为此,从今天起,我们陆续推出纪念依法治国十周年,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系列评论,敬请关注。
社评
本报特约评论员 袁曙宏
今年既是1997年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正式确立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10周年,又是2002年党的十六大对全面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作出新部署5周年。十六大以来,我们党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在新的起点和高度进一步推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向深层次发展,在确立法治理念、坚持依法执政、完善法律体系、推进依法行政、保障司法公正、建设法治社会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就。
一、确立法治理念———提出和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法治保障,为进一步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指明了前进方向
2005年年底,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全局出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在认真总结中国法治建设实践经验、借鉴世界法治文明优秀成果的基础上,作出了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重大战略决策。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规律、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的规律、对以法治保障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规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更加全面的把握。从时间顺序上看,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重大决策,是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之后作出的,它们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内在逻辑联系。
一方面,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既反映了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科学发展观落实到法治建设领域内的具体体现;也反映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目标,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具备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强调以依法治国为其核心内容,以执法为民为其本质要求,以公平正义为其价值追求,以服务大局为其重要使命,以党的领导为其根本保证,这五个方面的有机统一,深刻而准确地抓住了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灵魂和关键,它与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核心理念,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强调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的核心要求,在本质上是完全一致的。
另一方面,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既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法治保障,又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法治基础。在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急剧转型的时代大背景下,我们需要更加重视运用法治来促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制度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我们只有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和满足人的全面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各个方面都纳入制度化、法治化、程序化的轨道,坚持以人为本、公平正义,为科学发展提供行为规则,为和谐社会提供法治基石,才能真正走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也才能真正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美好的愿景变为光辉灿烂的现实。
总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法治建设领域内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法治建设的最新理论概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提出和确立,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一步注入了动力和指明了方向。
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关键是要在全社会特别是领导干部中培养自觉学习法律、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权威、严格依法办事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十六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率先垂范,带头学法,自觉守法,领导立法,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带领全国人民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2002年12月,胡锦涛同志担任总书记后第一次出席的公开活动就是首都各界纪念宪法施行20周年大会,他在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深刻指出,实行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全面贯彻实施宪法,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一项根本任务,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要长期抓下去,坚持不懈地抓好。2003年3月,吴邦国同志在十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指出,本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将继续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作为根本任务,争取在本届任期内,基本形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2003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第一次全体会议上郑重宣告,本届政府履行职责要严格遵守和执行宪法与国务院组织法,并把依法行政作为新一届政府工作的三项基本准则之一。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履新后高度重视带头学习法律。从2002年12月到2007年5月,在新一届中央政治局41次集体学习中,第一次学习的内容就是法律,学习内容和次数最多的也是法律。在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组织和带动下,牢固树立、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活动在全国普遍展开,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二、坚持依法执政———确定依法执政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执政的基本方式,与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相呼应,抓住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核心和关键
自新中国成立之后,党与法治的关系就成为整个法治建设的核心问题,事关整个法治建设兴衰存废的大局。这一关系处理得好,则法治兴;处理得不好,则法治衰。党严格守法,则法治存;党不守法,则法治废。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这一经验影响着我国依法治国的道路、模式和进程。
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明确指出:“依法执政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执政的一个基本方式。”党依法执政基本方式的提出,是我们党从通过革命夺取政权到领导人民执掌政权的历史性选择,是从在封闭条件下实行计划经济到在改革开放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的时代性要求,是从党对国家和社会高度集中的一元化领导到对国家和社会的法治化领导的体制性呼唤。从1982年我们党提出“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到1997年十五大第一次把依法治国确认为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到2002年十六大报告提出要提高依法执政能力,再到2004年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把依法执政确认为党执政的基本方式,这既反映了我们党在领导与推进法治建设历程上的不断探索和深入思考,更反映了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治国执政方式的与时俱进和制度创新。
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既在中外共产党执政史上第一次解决了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问题,也是中外法制史上一个没有先例的重大法治创新,它突出体现了执政党在国家法治建设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关键性。无论是依法治国还是依法行政,其前提、核心和关键都要求党必须依法执政;否则,实现法治就只能是纸上谈兵。因此,党依法执政的提出,将对依法治国和依法行政产生深远影响。历史必将证明,以我们党提出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和依法执政的基本方式为标志,中国共产党将领导中国人民从开元建国、致富强国步入制度治国、制度执政、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新时代。
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历史性跨越,具有长期性、根本性、全局性和复杂性。要从制度上真正落实依法执政,要求我们党在执政方式上应当实现三大转变:即从主要依政策执政向主要依法律执政转变;从强调严格遵守法律执政向既严格遵守法律、又主动创制和运用法律执政转变;从加强自身制度建设与领导国家法治建设分头实施向二者同步推进,统一于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转变。
三、完善法律体系———加大力度制定和修改在我国法律体系中起支柱性作用的法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构建了制度框架
依法治国的基本前提是有法可依,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首要环节是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2003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了5年立法规划,确立了在本届任期内基本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立法目标。
为实现这一立法目标,四年多来,我国的立法工作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把保护和发展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与落脚点,取得了显著成就:一是对宪法进行了重大修改,为我国法律体系的完善奠定了宪法基础。2004年颁布的宪法修正案共14条,修正条文数是现行宪法四次修改之最,其主要内容包括完善土地征用制度、保护合法的私有财产权、保护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权益、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尊重和保护人权等重大问题。二是制定了监督法和行政许可法,对健全和完善制约公权力、转变政府职能的法律体系具有关键性作用。2003年颁布的行政许可法,对设定行政许可的权限、行政许可的实施机关、实施程序、许可费用和法律责任都作了明确规定,全面规范了行政审批权力,推动了政府职能的转变;2006年颁布的监督法,以对“一府两院”的监督为中心,以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群众切身利益、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为监督重点,对监督原则、监督主体、监督对象、监督范围和监督程序等都作了相应的规定,较好地规范了国家权力的行使。三是制定了物权法,根据宪法的规定和原则,对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等重要物权制度作了系统和明确的规定,是平等保护公有财产权和公民私有财产权、全面规范财产关系的民事基本法律,对健全我国的民事法律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四是制定和修改了一些刑事、经济、商事和环保方面的重要法律,使我国刑事法律体系更加严密,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法律手段更加完备,商事法律和环保法律更加健全。
总体上看,十六大以来,我国的立法工作坚持保护公民权利与规范公共权力相并重,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得到了切实贯彻;坚持立法决策与改革进程相统一,加大了立法力度,遵循并反映了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坚持科学立法与民主立法相结合,扩大了公众的参与程度,立法质量有了较大提高。预计到2008年初,我国现行有效的法律将达到230件左右,包括宪法及相关法,行政法、民法、商法、社会法、经济法、刑法、诉讼和非诉讼程序法共七大部门的基本法律都将制定完成,与之相配套的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也将基本健全。一个以宪法为统帅和根本依据,部门齐全、数量适度、体例科学、质量较高、内在统一、外在协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将基本形成。
四、推进依法行政———明确了用10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实现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与依法治国、依法执政相配合,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构建主体工程
2004年3月,国务院颁布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作为我国第一部全面规划建设法治政府蓝图的纲领性文件,是今后10年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总章程,在推进依法行政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标志着法治政府建设开始步入系统化、规范化和程序化的新阶段。《纲要》颁布之后,各地区、各部门普遍制定了落实《纲要》的实施办法或实施细则,为《纲要》的贯彻执行奠定了良好基础。总体上看,十六大以来,本届政府把依法行政作为各级行政机关应当遵循的基本准则,重点围绕解决依法行政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在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
一是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各级政府继续改善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方式,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认真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全面清理了行政许可项目、依据和实施主体;健全了应急管理的体制、机制和法制,提高了预防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信息公开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各级政府普遍实行了政务公开。
二是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的决策机制逐步形成。各地区、各部门建立健全了重大事项决策集体讨论、专家论证、社会公示和听证、决策效果评估、决策失误责任追究等制度,完善了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三者有机结合的决策机制。
三是制度建设质量显著提高。截至2007年5月15日,国务院共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交法律议案28件,制定颁布行政法规122件,制度建设速度进一步加快,质量进一步提高,针对性、可操作性进一步增强。
四是行政执法行为得到规范,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取得成效。各地区各部门所执行的法律、法规和规章,明确了执法主体和职权,完善了执法程序。
五是防范、化解社会矛盾的机制趋于健全。完善了信访和人民调解制度,加强了各种防范、化解社会矛盾的方式、制度之间的衔接、配合和整合,推进了矛盾纠纷调处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社会矛盾、纠纷和群体性事件高发的态势开始缓解。
六是对行政权的监督和制约进一步加强。各级政府更加重视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政协监督、司法监督、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加强了行政复议工作,四年多来各级行政复议机关共解决行政争议20多万件;加大了法规、规章备案审查力度;强化了监察、审计等专门监督;推行了行政问责制,加大了对失职渎职案件的查处力度。
七是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观念和能力普遍增强。广大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学法、尊法、信法、守法的氛围逐步形成,依法决策、依法办事的自觉性明显增强,运用法律管理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事务,妥善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能力显著提高。
五、保障司法公正———围绕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大力推进司法体制改革,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司法保障
健全的司法体制是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司法保障,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制度依托。十六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推进司法体制改革,于2004年底发布了《关于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的初步意见》,明确了司法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和目标任务,为司法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
目前,各项改革平稳推进,改革举措取得实质性进展。一是重点改革和完善了民事、行政案件强制执行体制、司法鉴定管理体制、刑罚执行体制、劳动教养制度和律师制度等,切实解决了司法领域中存在的一些重点、难点问题,逐步健全和完善了司法体制。二是改革和完善了诉讼制度,将死刑核准权统一收归最高人民法院行使,改革了民事、行政案件审判监督制度,建立了民事、行政案件再审之诉制度,建立和完善了羁押工作制度,集中清理纠正了超期羁押问题,切实保障了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三是改革和完善了基层人民法庭工作机制和诉讼收费制度,明确了人民法庭可以直接受理的案件,开展了巡回办案,加大了司法救助力度,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打官司难、打官司贵的问题。四是改革和完善了检察监督体制,加强了对诉讼活动、侦查机关刑事立案、刑罚执行和侦查取证等活动以及司法人员渎职行为的监督,建立健全了查办职务犯罪工作报备报批、讯问职务犯罪嫌疑人全程同步录音录像等一批规范办案程序、严格监督制约、保证办案质量的制度,加大了对司法权的制约和监督力度。五是改革和完善了司法干部管理体制,切实加强了党对司法队伍的领导,对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工作人员实行分类管理,设立单独的法官、检察官职务序列,并改革了法官、检察官职业保障制度、初任法官、检察官选拔、任用制度,司法队伍的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
六、建设法治社会———在全体公民中进行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法律教育,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三位一体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
现代法治是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三位一体的有机整体,三者需要共同推进,同步建设。如果我们只重视建设法治国家和法治政府,不重视建设法治社会,法治国家和法治政府都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缺乏根基和基础。
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在推动依法治国的进程中,高度重视人民群众在法治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培育和建设以现代公民为主体的法治社会。2003年颁布的行政许可法,确立了对公共事务治理先市场、再社会、再政府的制度安排逻辑,大大扩展了社会自治的空间;2004年颁布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对行政决策、行政立法、行政执法、纠纷解决和行政权监督等环节的公民参与途径都做出了明确规定,进一步健全了公民参与法治建设的制度安排。与此同时,我国坚持不懈地开展全民普法教育,“四五”普法规划的目标已经顺利完成,“五五”普法规划的工作已经全面启动,公民的法治观念和法律素质都有了很大提高,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浓厚社会氛围正在逐渐形成。这些都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奠定了良好的社会基础。
作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的法治建设充满着旺盛的生命力。十六大以来我国法治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表明,如同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快速发展是一个世界性的经济奇迹一样,中国法治建设的快速发展也必将成为一个世界性的法治奇迹。而要实现这一法治奇迹,就必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法治规律与中国国情的创造性结合,坚持自上而下政府推动与自下而上公民参与的创造性相结合,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相互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历史将会证明,这是代价最小、速度最快、成功系数最大的中国特色的法治化道路,也必将是一条理性之路、智慧之路、前进之路。
作者系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
第五篇:十六大以来文化建设成就
十六大以来文化建设成就
时间:2011年10月28日 09时32分 来源:求是理论网 作者:
字号:『 大字体 中字体 小字体 』 我要评论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始终把文化建设放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重要战略地位,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同发展,推动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我们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形成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开辟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确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坚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发扬广大人民群众和文化工作者的创造精神,推动优秀文化产品大量涌现,丰富了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坚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创新文化发展理念,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健康发展,大幅度提高了人民基本文化权益保障水平,大幅度提高了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坚持发展多层次、宽领域对外文化交流格局,借鉴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不断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向世界展示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崭新形象和我国人民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我国文化改革发展,显著提高了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显著增强了国家文化软实力,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
(根据《关于<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摘引)
重大意义
时间:2011年10月28日 09时34分 来源:求是理论网 作者:
字号:『 大字体 中字体 小字体 』 我要评论
《决定》用“四个更加”、“四个越来越”、“三个关系”集中阐述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重大意义。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社会主要矛盾。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既要让人民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又要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我们必须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自觉把文化繁荣发展作为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重要内容,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基本要求,进一步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精神需求、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为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有力舆论支持、良好文化条件。
全党必须深刻认识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关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关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要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准确把握当今时代文化发展新趋势,准确把握各族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在科学发展道路上奋力开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
(根据《关于<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摘引)
四个“更加”
时间:2011年11月01日 13时05分 来源:京华时报 作者:
字号:『 大字体 中字体 小字体 』 我要评论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
(根据《关于<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摘引)
四个“越来越”
时间:2011年11月01日 13时06分 来源:京华时报 作者:
字号:『 大字体 中字体 小字体 』 我要评论
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根据《关于<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摘引)
三个“关系”
时间:2011年11月01日 13时08分 来源:京华时报 作者:
字号:『 大字体 中字体 小字体 』 我要评论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关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关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根据《关于<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摘引)
八大突出问题
时间:2011年10月28日 09时34分 来源:求是理论网 作者:
字号:『 大字体 中字体 小字体 』 我要评论
我国文化领域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既具备许多有利条件,也面临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我国文化发展同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完全适应,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是:一些地方和单位对文化建设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认识不够,文化在推动全民族文明素质提高中的作用亟待加强;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更为紧迫,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任务繁重;舆论引导能力需要提高,网络建设和管理亟待加强和改进;有影响的精品力作还不够多,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引导力度需要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城乡、区域文化发展不平衡;文化产业规模不大、结构不合理,束缚文化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尚未根本解决;文化走出去较为薄弱,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需要进一步增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急需加强。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必须抓紧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
(根据《关于<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摘引)
三个“准确把握”
时间:2011年10月28日 09时50分 来源:求是理论网 作者:
字号:『 大字体 中字体 小字体 』 我要评论
我们必须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自觉把文化繁荣发展作为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重要内容,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基本要求。
我们要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准确把握当今时代文化发展新趋势,准确把握各族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在科学发展道路上奋力开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
(根据《关于<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摘引)
四个“以”
时间:2011年10月27日 19时48分 来源:求是理论网 作者:
字号:『 大字体 中字体 小字体 』 我要评论
《决定》以四个“以”论述了我们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也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基本要求: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根据《关于<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摘引)
长期目标
时间:2011年10月27日 20时45分 来源:求是理论网 作者:
字号:『 大字体 中字体 小字体 』 我要评论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是要着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不断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的新局面,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阶段性目标
时间:2011年10月28日 10时34分 来源:求是理论网 作者:
字号:『 大字体 中字体 小字体 』 我要评论
按照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到二〇二〇年,文化改革发展奋斗目标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推进,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进一步弘扬,公民素质明显提高;适应人民需要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精品力作不断涌现;文化事业全面繁荣,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全面形成;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充满活力、富有效率,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开放格局进一步完善;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发展壮大,文化繁荣发展的人才保障更加有力。全党全国要为实现这些目标共同努力,不断提高文化建设科学化水平,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打下坚实基础。
五个“坚持”
时间:2011年10月27日 20时48分 来源:求是理论网 作者:
字号:『 大字体 中字体 小字体 』 我要评论
《决定》在总结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方针,就是“五个坚持”:
(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确保文化改革发展沿着正确道路前进。(这强调的是文化改革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
(二)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统一,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这强调的是文化改革发展的根本性质)
(三)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这强调的是文化改革发展的根本目的)
(四)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遵循文化发展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加强文化法制建设,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强调的是文化改革发展的根本要求)
(五)坚持改革开放,着力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以改革促发展、促繁荣,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提高文化开放水平,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积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切实维护国家文化安全。(这强调的是文化改革发展的根本动力)
六项重大举措
时间:2011年10月27日 20时52分 来源:求是理论网 作者:
字号:『 大字体 中字体 小字体 』 我要评论
《决定》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实现到2020年文化改革发展奋斗目标,围绕各地区各部门各方面普遍关注的重点问题,从6个方面作出工作部署、提出重大举措。
第一,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
第二,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
第三,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第四,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第五,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构建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
第六,建设宏大文化人才队伍,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关于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
时间:2011年10月28日 13时34分 来源:求是理论网 作者:
字号:『 大字体 中字体 小字体 』 我要评论
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是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根本保证,也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内在要求。必须从战略和全局出发,把握文化发展规律,健全领导体制机制,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增强领导文化建设本领。
《决定》从4个方面作出工作部署。
(一)切实担负起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政治责任。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重要位置,深入研究意识形态和宣传文化工作新情况新特点,及时研究文化改革发展重大问题,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掌握文化改革发展领导权。
(二)加强文化领域领导班子和党组织建设。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选好配强文化领域各级领导班子,把政治立场坚定、思想理论水平高、熟悉文化工作、善于驾驭意识形态领域复杂局面的干部充实到领导岗位上来,把文化领域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强领导集体。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筑牢思想防线,确保文化阵地导向正确。各级领导干部要高度重视并切实抓好文化工作,加强文化理论学习和文化问题研究,提高文化素养,努力成为领导文化建设的行家里手。
(三)健全共同推进文化建设工作机制。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工作体制和工作格局,形成文化建设强大合力。
(四)发挥人民群众文化创造积极性。人民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最深厚的力量源泉。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为广大群众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者提供广阔舞台,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引导群众在文化建设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推广大众文化优秀成果,在全社会营造鼓励文化创造的良好氛围,让蕴藏于人民中的文化创造活力得到充分发挥。
(根据《关于<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摘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