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医患关系现状的多维思考节选(09年期刊)

时间:2019-05-14 06:12: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对医患关系现状的多维思考节选(09年期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对医患关系现状的多维思考节选(09年期刊)》。

第一篇:对医患关系现状的多维思考节选(09年期刊)

二、医患关系恶化的社会及心理成因分析

1.医患双方角色意识的差异与归因偏差: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在人们的工作条件、工作经验和他们所持的态度及价值观之间存在着某种函数关系。医疗实践证实,不少医患冲突是医患双方对医疗行为所具有的不同角色意识导致对相同间题不同的归因所引起的。由于医患双方专业分工、专业知识背景差异及各自权益的不同,面对同一个有争议的诊疗结果,就存在归因的认识性与动机性偏差。医方的角色意识形成的主导思维是:是否符合专业的标准,是否是疾病的演化趋势,是否是技术水平与设备性能的问题。而患方的角色意识产生的主导思维则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的权益是否受损,医方是否有责任,怎样才能获取最佳补偿。医方从专业标准角度归因为正常的诊疗结果,而患者却可能归因为医方诊疗的失误或事故,片面的追究医方责任。另外,双方的社会知觉偏差(虚假一致偏差),患方过高、过急的诊疗期望,疾病造成的情绪、行为失常,也是产生医疗纠纷的常见原因。(偏对方观点)

3.医疗服务补偿行为引发的积怨:医疗卫生改革滞后,医疗服务收费标准未体现技术服务价值,医疗服务补偿不足,是目前医院普遍遭遇的难题;以高新仪器的过度配置和利用,药品的不合理使用,弥补医疗服务补偿的不足,是目前医院经营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据有关资料统计,1999年我国县以上综合医院平均急诊人次医疗费用中药费占59.9%,平均每名住院病人医疗费中药费占47.2%,远远超过了世界上多数国家药费收入比例控制在总收入30%以内的水平。设备与药品的不合理使用,不仅造成了医生过分依赖仪器检查的负性职业心理,也造成了卫生资源的严重浪费,并伴生出医疗服务价格的增长。医疗服务价格的显著提升,使单位和个人日感负担加重,从而引发对医疗服务的怨愤。

4.卫生资源分配不公对大众负性情绪的催化作用:在中国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随着市场机制配置资源作用的增强和调节收人分配范围的扩大,经济利益结构分化和收人距迅速扩大已是不争的事实。„„这意味着社会财富日趋向高收人者集中,两极分化日趋加大。另据有关资料显示困,目前我国已出现了大约2500万个富裕的城市家庭。„„在市场机制下,卫生资源分配取决于消费者的收人水平,收人差距的两极分化,必然导致卫生资源的分配不公。高收入者可以获得较多、较高质量的卫生服务,而低收人则相对获得较少、较低质量的卫生服务,以致形成高收人一高保健一高健康„„,低收人一低保健一低健康„„,良者越良、劣者越劣的循环状态。另外,在现实社会中,社会地位差异造成医疗消费的不公也是不争的事实。据某地区13家医院医疗费用的调查显示川,1997一姗1年间门诊诊疗的费用人次比指数,厅局级干部为2.3叨,最高达到2.997,而一般干部仅为0.751,最高也仅为0.869,可见差距之大。由于经济与社会地位差距产生的医疗消费悬殊日趋超出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由此引发社会群体对社会公正信念的质疑。据1996年武汉市的调查显示,34/的市民认为自己处在一个不等的社会当中困。贫困阶层和弱势群体面对疾病、失业、贫困、腐败等社会问题,加之医疗机构存在的体制、机制弊端或不良的经营行为,价值趋向裂变,心态失衡,情绪处在一个负性状态,以致引发紧张的医患关系,酿成医患之间的冲突。从一定意义上讲,转型社会无序的利益分化造成的卫生资源分配不公的社会问题,社会中广泛弥漫的“仇富情节”及一种与社会不满联系在一起的分层意识是医患关系恶化的重要催化剂。

6.医疗主体对患者的平等主体意识滞后:目前,患者在医疗过程中的主体平等地位和知情同意权已被许多立法所确认。在医疗过程中,患者主体逐渐以新的理念定位现时的医患关系,他们日趋要求医患之间的平等主体关系、相互尊重关系、参与合作关系。因此,在医疗过程中,医疗主体如果缺乏对现行法律和现时医患关系特点的清晰认识,仍以“家长”自居,缺少对患者主体权利的充分尊重,缺少对医患关系改善与医疗纠纷预防的主动意识和行为,就会为医患关系埋下隐患。(偏对方观点)

7.相关法律法规建设的滞后:目前,对医患关系的性质与调整的适用法律,诸子百家未成一统。对医疗纠纷的处理,医法两家难成共识。对医疗行为中经常面对的知情同意权的法定主体序位,履行告知范围、标准、要求、界定,医疗特权的范围、免责等问题,都尚缺乏明确的法律条款或相关的司法解释,以至于医疗主体在医疗行为与医疗纠纷的司法实践中时常遭遇困惑或尴尬。(这一点能挂钩吗?好像不能„„)

三、医患关系改善的公共理性思考

1.医患关系现状是现实社会问题的外显反映:医患关系是一个以医务人员为主体的群体,同一个以患者为核心的群体之间的群体关系,是以医患双方在医疗过程中发生、以现时社会经济和意识形态为背景而形成的一种社会关系和两个平等主体间的法律关系。综观医患关系恶化的成因,我们认为,目前我国医患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实质上反映的是社会群体在经济状况、价值趋向、文化修养、心理状态、道德水平、法律法规等多方面的矛盾与冲突,从一定意义上讲,是现实社会问题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反映,而并非某一主体或某一方面的原因所能涵盖的,制度缺陷,法律缺席,道德与文化乏力等社会的硬件、软件的不合格,也许才是最根本的原因。因此,将医患矛盾的主体原因归责于医疗主体是缺乏公共理性分析依据的,对医疗主体也是不公正的,期望依靠医疗主体的单方努力根本改善的观点是偏颇的。

2.医患关系的改善需要经历漫长而艰苦的过程:在我国,社会转型初期中的不规范特征,财富分配关系的恶化、失业、贫困、腐败等社会问题的存在。同时,由于医患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的是一个民族几千年传承的“家长式”习俗文化的改变,而习俗文化与现代观念的碰撞是一个痛苦与漫长的过程,因此,医患关系的矛盾将会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持续突出,医患关系的调整与改善也将经历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

3.医患关系的改善有赖于国家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每一个社会现象的发生、发展和变化,都要受到各种各样具体条件的制约,医患关系是随着社会变革而演变的,医患关系的改善涉及整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意识、个体社会化水平等多元因素。因而,医患关系的改善,仅仅依靠医疗主体加大自身完善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有赖于国家卫生行政管理加大、医疗改革加快、财政补偿合理、法律法规完善、教育普及提高、媒体理性传播、社会大众道德控制水平提升等全方位的努力,有赖于医事主体双方及全社会的关注与通力改善。

„„

第二篇:一名医学生对医患关系现状的思考

作为一名硕士一年级的85后医学生,我每次跟同学谈到当前中国医患关系的时候都不自觉的浑身战栗,这种不自觉的恐惧让我担心,是不是大多数医学生也如我一样,如果真的是这样,那我们以后要以怎样的状态面对患者!我一直以来都害怕去医院,无论是在学医之前还是之后。包括我在内,大多数患者都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医院里的每一位医生,在很多人的眼里,医生是一个这样的群体:接待病人面无表情、看病草草了事、滥开化验单乱收费、开的药很贵、收红包、没有同情心、不负责任……是披着白衣的狼!

据说以前患者很尊重医生,那时的医疗条件有限,医生也远没有现在这么多,看病比现在难得多,那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现在这种状况呢?下面是以我浅显的见识来进行的分析。

医患关系的双方主体是医生和患者,我们分别来谈谈。

先说医生,一个医生的培养至少要10年。拿我来说,经过严酷的高考,阴差阳错的选了医学专业。学医大学本科要读五年,而且只读到本科是远远不够的,要想找到好一点的工作必须要读研究生,这样三年又出去了,也就是说,当我在学校努力学习医学知识的时候,报考其他专业的高中同学哉悠哉悠的逛街谈恋爱;当我苦苦地在医院实习的时候,他们已经自己出去实习赚钱;当我抱着考研书籍在自习室奋斗时,他们已经毕业找到稳定的工作;而现在我还在花着父母的钱读硕士时,他们已经开始赚钱养家。等到我硕士毕业能不能找到好工作还要看家里有没有门子或是出不出得起钱,就说很顺利的找到了一个不错的工作,还要在医院当两年住院医生,拿很有限的基本工资,能养活自己就算高的了,然而医学的道路没有尽头,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担起家里的重担,让父母歇一歇……还有人说医生收红包,什么什么,说的难听点儿,花了近三十年父母的钱,赚点钱孝敬父母不可以吗?医生也是人啊!

在医院实习的时候,我接触过很多医生,他们都是我的好老师,也都是好医生,将己之所学教授予学生,用心给患者看病,对着医院的用药指南为患者选药,以节省每一分钱。他们每天都很忙,门诊一天要看近百名患者,看的快了患者说你不负责任,看的慢了后面等的患者有在抱怨,一坐就是几小时,不夸张地说真的是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如果是外科大夫就更累了,手机要24小时开机,晚上睡得正香时一个电话就得去医院做手术,一连几个小时。更恐怖的是连台手术,更更恐怖的是一连好几台,不仅需要长时间的站立,还要集中精神缜密地思考手术操作过程,一点疏忽就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正常人站几个小时就会很累了,何况还要思考!所以干外科的大部分医生时间久了都会有下肢静脉曲张,而且基本上没有时间照顾家人。

我实习时遇到一个肿瘤外科的女老师,她大概三十五六岁,每天在科室里忙,几乎每天都有手术。她说她从来都没参加过儿子的家长会,更没有带儿子去旅游过,她家的生活基本上是婆婆照料的,她在家里从不做饭。作为一个女人,能拼成这样,我真是服了。说实话,我很喜欢外科,希望通过自己的手让病人康复,但外科压力太大,太累,外科医生没有自己的时间,这也是我为什么没有选择外科的原因。

再说说患者。有句话说得好,‘有啥别有病,没啥别没钱’,是的,谁也不想生病,不仅身体痛苦,还要花钱去看。但是,人活在世上,吃五谷杂粮,谁都不能避免生病。虽然现在我们国家的医疗水平已经相当领先,但是医疗服务发展极不平衡,在一些偏远山区没有医生,缺乏基本的药物,生了病只能靠自己的免疫力,扛过去,活下来的算是命大。还有就是看病贵,虽然现在国家出台了很多医疗保险,但对于广大低收入的人来说还是看不起病的。

在农村,如果家里有一个人患了绝症,那么这一家人多年来的所有积蓄会一下子花完,甚至会赔上祖上传下来的三间平房!这样还不能保证可以把病治好,想象一下这家人以后的命运是何其的悲凉!再比如,一名偏远地区的患者,坐了一整天火车来到大城市看病,好不容易找到了医院,医院说要先挂号,排队挂号等了两个小时!终于可以看病了,跟医生交代病情,医生开医嘱,出来一看前后不到十分钟!谁的心理能平衡啊!即便是医生水平很高,这也太草草了事了!又如,一个花季少女,得了不治之症,他的家属不惜一切代价要救活她,花光了所有钱,还借了外债,但人还是走了,你让家属如何能平心中的悲愤啊!人财两空的家属,怒气要跟谁去宣泄,当然是主管医生!患者家属不懂医学知识,只看到了结果,最后倒霉的当然是医生!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医患双方其实都是弱势群体,各自都有难处,但为什么有难处的双方不能有话好好说,非要动用暴力呢?!看看媒体上报道的各种消息,看到时让人心寒啊。先不评论是不是属实,当你去医院时你会让一个只盯着你的钱包的大夫给你看病吗?当你坐门诊时,你会好好的给一个专门来挑事儿的患者看病吗?人心对人心,如果医生的家人生病了找他看病,他本人会是什么态度;相对的,如果你的孩子学医了,你觉得你的孩子会是一个黑心的医生吗?

很多研究医患关系的学者,对于当前医患关系紧张原因,共同支持的一个观点就是医患之间沟通不协调。在这个问题上,医生要负主要责任,因为患者根本不懂医学知识。在接诊患者时要像对自己亲人一样的耐心和细心,只有这样医患之间才能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桥梁,来更好的解决问题。当然,不能以过于严格的要求每个医生都做到这样,医生工作本来就很累,没有足够的时间面面俱到,更何况并不是每个医生都善于言辞和交际。

对于协调医患关系,新闻媒体的作用是绝对不能忽视的。医患关系和谐的新闻多一点,负面报道少一点,对于增加患者对医生的信任有很大帮助。现在电视媒体上有很多普及健康知识的节目,但毕竟不是主流,人们看电视是用来休闲的,没有生病的人一般不会关心这类节目。我觉得可以办这样一档节目,娱乐和普及健康知识并存,内容又通俗易懂,吸引观众来观看,这样帮助人们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的同时,也间接上节省了医生的时间。

当然,造成当前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绝不仅仅是医患沟通问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解决这一问题也不是只依靠医疗主体加大自身完善就可以,必须依靠国家卫生行政管理的加强、医疗改革的加快、法律法规的完善、社会大众道德水平的提高等全方位的努力,有赖于医患双方及全社会的关注与通力改善。作为一名医学生,我会用医学生誓词来严格要求自己,做好自己的本分,将来用心去对待自己的每一位患者,只为健康所系,生命相托。医患关系的问题是时代发展中出现的,当前已经发展到亟待解决的时候。虽然困难重重,我依然相信,在不远的将来通过我们这一代人共同努力,这一问题一定会得到圆满的解决.

第三篇:医患关系现状

医患关系

一、医患关系概念:

医患关系系是医务人员与病人在医疗过程中产生的特定医治关系,是医疗人际关系中的关键。著名医史学家西格里斯曾经说过:“每一个医学行动始终涉及两类当事人:医师和病员,或者更广泛地说,医学团体的社会,医学无非是这两群人之间多方面的关系”。医患关系在医疗活动中由技术性关系和非技术性关系两大部分组成。非技术性关系是指求医过程中医务人员与病员的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关系,在医疗过程中对医疗效果有着无形的作用。

二、医患关系的基本模式:技术性医患关系有三种基本模式。

1.主动与被动型:医师完全主动,病员完全被动;医师的权威性不受任何怀疑,病员不会提出任何异议。

2.引导与合作型:医师和病员都具有主动性。医师的意见受到尊重,但病员可有疑问和寻求解释。

3.共同参与型:医师与病员的主动性等同,共同参与医疗的决定与实施。医师此时的意见常常涉及病员的生活习惯、方式及人际关系调整,病员的配合和自行完成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三、医患关系现状:

融洽的医患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当前的医患关系却不太和谐。据中国消协的资料显示[1],1996年医疗投诉月医疗投诉发生数为2 164件,1997年为10 117件,1998年为11 175件,1999年为22 125件。在3年多的时间里,其增长幅度接近10倍。近年来,医患关系成为热点,它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医患冲突不断发生,医疗纠纷呈逐年上升趋势,2005年6~7月,中华医院管理学会对全国270家各级医院进行调查,全国三甲医院每年发生的医疗纠纷中要求赔偿的有100例左右,二级医院每年发生的医疗纠纷要求赔偿的有20例左右。(2)医疗纠纷以医疗过失为主转变为非医疗过失为主。(3)处理难度越来越大,对其处理以行政为主体转变为以法院为主体。(4)医疗纠纷易于引发社会的反应,人的生命健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1

并构成了社会各界关系的焦点。(5)医疗纠纷的赔款额越来越高。刑事案件增多,个别地区甚至发生杀害医生的恶性事件,患者疾病久治不愈,患方伤害医生的事件时有发生。以救死扶伤为天职的医务人员,一直为人们所敬仰,为何这些年的从事环境、医患关系却急转直下呢?深入探究,既有医疗体制方面的原因,也有医患双方的问题。

四、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主要包括政府的、社会的、医院的、患者的四方面,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简述:

1、医院重程序服务轻人文关怀。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重仪器检查、治疗等客观操作,无意中把患者“物化”了;现行的医学教育方式缺乏人文教育,导致一部分从医人员素质低下、自身修养欠缺;诊疗流程设置不科学造成“三长一短”现象。

2、少数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低下,服务不到位,对患者治疗不精心,存在“冷、硬、顶、推”等现象;收受红包、回扣等不正之风的蔓延,导致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信任度降低。

3、医患沟通不畅。部分医务人员的沟通意识不强,态度不积极,技巧不熟练。

4、医疗资源匮乏且配置失衡。占全球人口22%的中国,医疗资源仅占全球的2%,而且医疗资源配置严重不均衡,80%在城市,20%在农村。医疗保障覆盖面小,45%的城镇人口和80%的农村人口基本没有医疗保障。

5、社会处在转型期,过高的医疗费用让不少患者不堪重负,少数乱收费、开大处方、滥用大型检查设备的现象又激化了这种矛盾。

6、患者对医疗服务期望值过高。公众的医学知识相对缺乏,对医疗行业、医学科学的认知不足,对医疗工作的高风险和局限性理解不够,对承担救死扶伤责任的医务人员寄予过高的期望,超出了目前医学发展的实际水平。

7、部分媒体推波助澜。部分媒体片面地把医患关系定位为简单的消费关系,片面地指责医院,加重了患者对医生的不信任。

五、改善措施:

1政府增加对卫生事业的投入政府要加大卫生事业的投入,优化资源配置,进一步完善财政补偿机制,保证定项补助经费的到位,以支持医疗机构持续健康的发展。切实减轻患者医疗

2负担,药品以“零利润”供应患者,保障中、低收入阶层的医疗服务需求。实行医疗服务多样化,加大吸纳民间资本的力度,让更多的民营医疗机构从事高端医疗服务,满足高收入阶层的医疗服务需求。

2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完善卫生法规、创建良好的社会环境,在医疗活动中,医生行医和患者就医都受到法规的保护和制约,这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把医患关系纳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运用法律手段调节医患关系,解决其冲突性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任何违反法律规定,在医疗机构闹事的行为都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使医患双方都能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维护良好的医疗秩序。如果执法部门在执法过程中出现不作为行为,也应当承担相应责任。另外,医疗事故鉴定涉及多个部门,多重管理难免会出问题,容易产生矛盾。建议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和司法部门把医疗事故鉴定程序统一起来,消除各级医学会鉴定和司法部门鉴定不一致的问题。

3医院强化管理服务引导医患关系最终走向和谐、走向双赢,完善医疗机制,加强医德医风的建设,规范医院医疗过程中的诊断、治疗记录,并严格执行努力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寻求解决危害人类健康的有效方法,提高确诊率和各种急诊抢救的成功率,提高医务人员的人文素质,尊重患者的权利,尊重生命的尊严,给患者更多的亲情关怀,避免不必要的冲突。例如:医生对于同一病例,往往可以提出多种诊疗方案,如果医生采取参与-协商或是指导-合作的新型医患模式,根据患者、疾病的个体情况切实设计出不同的治疗方案,提供给患者知情、同意、选择的权利,则必将有助于缓和医患矛盾。

4发挥新闻媒体的正面效应以公正、全面的立场,对医疗纠纷与冲突进行客观的报道与评价,从而成为沟通医务人员和患者心灵的一座桥梁,新闻舆论具有透明的特征和广泛的影响力,可以对医疗机构和人员行为起到监督和约束的作用,特别是新闻媒体对医务人员“收红包”、开大处方、医药回扣等不良现象的揭露,客观上推动了卫生部门医德医风的建设。

第四篇:医患关系现状

一、医患关系现状

医患之间缺乏信任和理解,近年来,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患矛盾日趋激化。说到“看病难、看病贵”,每个患者都有许多话要说,“回扣”、“红包”等不正之风也在群众中造成了相当恶劣的影响。另一方面,据中国医师协会2004年《医患关系调研报告》显示:将近3/4的医师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不能得到保护,认为当前医师执业环境“较差”和“极为恶劣”的达60%之多。每家医院平均每年发生医疗纠纷66起,发生患者打砸医院事件5起以上,打伤医师5人;北京医师协会对北京市71家二级以上医院的统计表明:近3年共发生殴打医务人员事件502起,致伤、致残90人。日趋紧张的医患关系严重冲击着医疗服务市场,医护人员流失现象越来越严重,转行的逐年增多。调查显示,一半以上的医务人员不愿让自己的子女报考医学院校。

二 医患矛盾的主要原因

1、医院重程序服务轻人文关怀。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重仪器检查、治疗等客观操作,无意中把患者“物化”了;现行的医学教育方式缺乏人文教育,导致一部分从医人员素质低下、自身修养欠缺;诊疗流程设置不科学造成“三长一短”现象。

2、少数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低下,服务不到位,对患者治疗不精心,存在“冷、硬、顶、推”等现象;收受红包、回扣等不正之风的蔓延,导致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信任度降低。

3、医患沟通不畅。部分医务人员的沟通意识不强,态度不积极,技巧不熟练。

4、医疗资源匮乏且配置失衡。占全球人口22%的中国,医疗资源仅占全球的2%,而且医疗资源配置严重不均衡,80%在城市,20%在农村。医疗保障覆盖面小,45%的城镇人口和80%的农村人口基本没有医疗保障。

5、社会处在转型期,过高的医疗费用让不少患者不堪重负,少数乱收费、开大处方、滥用大型检查设备的现象又激化了这种矛盾。

6、患者对医疗服务期望值过高。公众的医学知识相对缺乏,对医疗行业、医学科学的认知不足,对医疗工作的高风险和局限性理解不够,对承担救死扶伤责任的医务人员寄予过高的期望,超出了目前医学发展的实际水平。

7、部分媒体推波助澜。部分媒体片面地把医患关系定位为简单的消费关系,片面地指责医院,加重了患者对医生的不信任。

第五篇:医患关系现状分析

医患关系现状分析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19期

作者:刘虎子

【摘要】目前医患关系紧张,医患矛盾也在逐步升级,本文旨在通过对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进行分析,包括医方因素、患方因素和社会因素,找出矛盾存在的根源,并加以分析,并提出解决办法,以化解医患矛盾,解决医患纠纷,改善医患关系紧张的局面,构建和谐社会。【关键词】医患关系

医患纠纷

医患矛盾

近年来,我国医患纠纷频发,双方冲突频繁且部分走向极端化,从正常的医患关系走到言语暴力、肢体冲突甚至发生恶性事件,医患矛盾逐步升级。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发生患者捅死一人、致伤三人事件后,某网站设置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的投票栏结果显示:6161投票人次中有4018人次选择了“高兴”,占到了的65%。据报道,2006年我国内地共发生9831起严重扰乱医疗秩序事件,打伤医务人员5519人,医院财产损失超过两亿元。其他资料也显示我国医患关系正面临一个前所未有的境地,成为了一种社会问题。

目前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医方因素,二是患方因素,三是社会因素。

一、医方因素 1.医务人员自身问题

1)人是社会的人,人在社会上生存,必须要有经济作为支撑,没钱是不能生存下去的,各个行业中都有人在“逐利”,医务人员也是人,所以存在个别医务人

员有“逐利”现象,所以存在“乱开药、乱检查、过度医疗”等问题,导致患方认为医务人员是为了经济利益给自己看病,一旦结果不好,势必酿成纠纷。2)医疗信息不对等,医务人员都是受过多年医学教育,见过很多的疾病和患者,而患方可能仅仅是因为有了本次的患病经历,才来就医,才来和医务人员打交道。对双方来讲,都是陌生人,是因为疾病把双方联系在一起,如果没有疾病,双方可能永远不会有交集,所以只有对疾病的认识达成共识,才能建立互信关系。而个别医务人员在与患方沟通中没有做到充分的告知、沟通,导致患方未能从医方获得足够的关于自身疾病的资料,而是通过其他渠道,如熟人(可能是医务人员)、网络等,这样获得的知识往往是片面的,一旦与医务人员的解释有出入,势必增加对医方的不信任,处处提防。

3)患者首先是人,其次才是“病”人,医学模式已经从传统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了,一个疾病的救治,除了医疗干预外,心理干预也尤为重要。患者从一个正常的社会人变成了一名需要仪器检查、药物甚至手术治疗的患者,而患者家属则从一个正常的社会人变成了一名陪侍人,脱离了原来工作岗位,每天在医院跑来跑去,取结果、取药、买饭、喂饭,还得承担各种各样的风险签字义务,心态会有很大的变化,此时,医务人员如果对患方人文关怀不够,不能通过及时有效地沟通、安慰、安抚来化解心理“心理”危机,如果再有言行不慎,无异于火上浇油,引发危机。4)医务人员首先是人,其次才是医务人员,是人就会犯错误,但是由于医务人员面对的是活生生的生命,所以他们的错误被视为“零容忍”,就是说一点错误都不能犯。一点点的错误对患者来讲可能就是致残、致死的通知书,也是医患纠纷的导火索。【精欧医管专业提供最具互动价值的医患沟通培训】

2.医学本身局限性和风险性问题

医学是个不完善的学科,它永远跟在疾病的身后,注定了它的滞后,注定了它的局限和由之而来的风险。医学就是一把双刃剑,在治病的同时又造成新的损伤、副作用乃至于死亡,但是人们往往忽略了这个道理。医学研究的是复杂的、存在许多未知信息的人, 而每个人的个体差异很大,经常会出现不可预料的结果。

医学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一个医生的成长过程也是不断充实,日趋全面的过程,可是人们却要医生成为完人,不能出错。作为医生,面对了大多数人的生老病死,他们更知道生命的价值。自然规律注定死亡是必然的,不可抗拒的,但是患者把不想死亡的希望或者说是重担压在了医生身上,这就就需要医生做 “逆天而行的事情”,这肯定是不可能的。

二、患方因素 1.维权意识增强

随着社会的进步,法制的进一步健全,信息化的推进,患者的维权意识在不断加强,当他们认为自己权益受到损害时,就会积极维权,保护自身的各项权益,但是由于各种因素所致,他们维权的手段不是法律武器,而是采取极端的或是原始的方法,形成各种各样的不良事件。2.“仇富”心理

中国人几千年都在追求的“等贵贱,均贫富”,当有些人把自己的财富张扬于世时,人们对他们会出现以仇视为主的复杂心态。现在,患方从各种渠道获得的信息都是医院有钱、医生富有,更何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物价上涨,各种费用,包括住院费、检查费、药费等都在增长,患者,尤其是危重患者,在医院必定会

花费一笔不菲的费用,更加剧了“医院有钱、医生富有”的观念。在患方眼中,医方就是他们眼中的那个“富”,对财富的眼红是一种心态的存在,只是人们往往会自觉地找到平衡这种心态的理由。而在医患关系中,一旦医方出现问题,“贫富差距”、“均贫富”的思想就会冒出来,患方就会出来要钱。曾经有一起纠纷,患者家属就说:“你们医院那么有钱,就是你们没问题,给我们一点能咋地?” 3.求财心理

现在社会上老人倒了,路人怕被讹诈,不敢搀扶,导致延误救治,甚至死亡。这是过去人们举手之劳的事情,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答案是:个别人心理扭曲,为求钱财,不择手段。“我知道你们医院没有错误,但是就得给我点钱。“医”生没错,我不找他,就找医院。“要的少了,当时应当多要点。”“就给了这点钱,亏”大了。”多么不合逻辑,多么荒谬,但是这就是事实。

原先多数纠纷患方都是要讨个说法,医方也往往是对患方做出解释,最多给予当事医务人员行政和经济处罚了事,而现在,患方多数不拿到经济赔偿决不罢休。通过辱骂、动手打人、设灵堂、放哀乐、聚众闹事甚至砍杀等手段。有的人陈尸医院,以刚刚死去的亲人为筹码,给医方施加压力,“我知道,一旦拉走就要不下钱了。“我们老家有个人在医院死了,就给了十万。””将悲痛化成了“要钱”的力量,此时,求财压倒了亲情,索赔占了上风。先不说医院有无过错,患方此种做法实在是可悲,我们的孝道在此荡然无存。

三、社会因素

1.媒体宣传偏差,负面报道导向

大量针对某个行业、某个人群报道负面新闻,会使民众对这个行业、人群失去信心,甚至仇视。负面新闻信息的破坏、瓦解、煽情功能非同一般。有的节目

内容,不是你家着火,就是他家撞车,要么兄弟反目,要么夫妻成仇,均是负面新闻,但是收视率很高。

近年来,关于医疗行业的负面新闻屡见报端,主要原因是媒体也需要生存,负面报道更能吸引读者眼球,更能引起轰动效应,媒体在事件中无形中起到了炒作的作用,有的媒体不尊重医疗卫生规律,妄下结论,给公众造成错觉,使得公众认知出现了偏差、失实。另外,有少数媒体为求利益,甚至出现虚假报道。

医疗事件负面报道强劲的冲击力和影响力已经导致民众对医疗行业的对立,甚至是敌对,不然就不会出现前面提到的65%。2.处置力度不够,做“坏人”成本较低

现在虽然出台了多项规定来合理处置医患纠纷,但是由于个别部门在具体操作时处理不当,想采取息事宁人的方法,但往往是只站在患方角度出发,而对医方考虑较少,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患方的“气焰”,反而不利于事情的解决。

患方在采取的不理智行为对医院的正常秩序和声誉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害,但是医院在事后得不到弥补,患方也往往得不到追究。长此以往,患方宁愿做“坏人”,因为他的成本低,一旦闹事成功,就会得到数目不菲的补偿、赔偿,大闹大赔,小闹小赔,不闹不赔,而即使最后患方“无功而返”,也往往只要不十分“出格”,就不用担心被追究。

3.“医闹”队伍形成,专业人员指点

随着医患纠纷的增加,“医闹”作为一种奇怪、扭曲的行业也出现在我们面前。“医闹”并不是患者本人或家属,而是借炒作医患纠纷进行商业运作获利的第三方,他们受雇于患方,采取各种方法,以严重妨碍医疗秩序、扩大事态、给医院造成负面影响的形式给医院施加压力,从中牟利。他们往往是医患矛盾的导火索,许多医院的院门口,尤其是太平间门口,活动着一些人,他们一见到有人哭诉,便会上前打听,挑起患者家属怨气,从中渔利。他们是社会的阴暗面,是社会不稳定因素之一。

据说,“医闹”分为承包制和提成制,承包制就是患方的期望值以上的部分归“医闹”所有,提成制就是在所获得的金额中提成。“医闹”也在不断地专业化,有如此为生的群落存在,医患纠纷何尝不越演越烈呢? 4.补偿机制不足

好多纠纷患者家庭都比较贫困,借钱来医院看病,不管病情如何,期望值很高。一旦出现不好的结果,往往不为患方所接受,其实由于医学的局限性,这种结局是在所难免的。

从处理纠纷中可以发现,部分患者家属其实他们心里很清楚患者的出路,他们并不是接受不了患者死亡的结局,而是接受不了人财两空的后果,“投入”未获得“产出”,钱花了,人没了,对于许多家庭来讲,即使医保、新农合等给了相关补偿,结果还是已经倾家荡产,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没有出路,只好抓住医院,能得一点是一点。

“我没有钱了,你们说咋办?”振振有词,医院能咋办?治呗。治好了还好说,治不好麻烦就更多了。有一起纠纷,患者车祸入院,肇事方逃逸,患者家属把患者扔到医院,扬长而去,结果医院垫资将患者救治成功,这时候家属来了,说效果不好,向医院索赔,此种行径,于理何容。

不管我们愿不愿意面对,医患矛盾已经成为不可回避的社会问题。2009年全国医疗机构(不包括村卫生所)接诊36亿人次,近年来更是不断增加,这就意味着全国平均每人要到医疗机构3-4次,如此庞大的人群中如果有65%的人对

医疗机构不满意,那会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情。既然是社会问题,那就不是一方所能解决,而是医患双方以及全社会应当齐心协力,才能从根本上缓解,甚至是杜绝医患纠纷。在许多国家,也会出现医患纠纷,但是在纠纷发生后,患方不会找医院,而是直接去找第三方合情、合理、合法地来解决。【精欧医管专业提供最具互动价值的医患沟通培训】

要想解决目前医患关系紧张现状,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医务人员要自律,不断提高业务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水平,做好向患方告知、与患方沟通的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及时化解纠纷。

其次,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强荣辱观教育,缓解医患双方的对立情绪,树立医学事业的神圣感和崇高感,提高医务人员的社会地位,不要再将医患矛盾这一正常社会现象歪曲和夸大。

最后,要加大对此类事件的处置力度,多部门(医疗、公安、民政、保险、媒体等)协作,最好是能成立一个相关机构进行联动,做到及时合理地处理,从而有效地将纠纷化解在萌芽之中,构建和谐社会。

下载对医患关系现状的多维思考节选(09年期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医患关系现状的多维思考节选(09年期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医患关系现状分析

    医患关系现状分析 2010-09-19 09:22:03 责任编辑:海峡医界网主编 来源: 浏览次数:19565 近年来,医患关系颇为紧张,患方敲诈、辱骂、殴打医务人员,围攻医院,有甚者故意将医务人员致......

    对当前医患关系的多维思考及对策(调研文章--覃伟凇)

    对当前医患关系的多维思考及对策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 区卫生局党组成员、纪检组长覃伟凇医患关系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人际关系,其表现形式及内涵必然随着社会......

    医患关系的思考

    近年来,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患矛盾有激化趋势是不争的事实。 医疗纠纷数量明显上升,但和医疗事故并不成比例。这反映技术问题不是主要原因,而是有深刻的社会根源。中国医患关系......

    换位思考医患关系

    换位思考医患关系 又一次走进医院,走进心内科病房,空气中依然弥漫着熟悉的化学味道,我们一行人走到护士站,找到当天负责带我们的护士老师,简短交流后我们被分到不同的病房。同其......

    医患关系现状与对策

    医患关系现状与对策医患关系现状与对策 医患关系是指以医疗职业为基础,以道德为核心,并在医疗实践活动中产生和发生的一种人际关系。狭义的医患关系是指病人与医生的关系,广......

    关于医学生对医患关系看法的调查和思考

    关于医学生对医患关系看法的调查和思考 一.导言: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医患关系呈日趋紧张之势,医疗纠纷数目不断攀升。而近期频现媒体的天价医疗费事件、一天25小时收费,患方敲......

    对医患关系的调查报告

    对医患关系的调查报告 对医患关系的调查报告1 调查时间:20xx年8月1日-20xx年8月20日调查地点:上海市各大医院调查目的:了解医患关系产生的原因和怎样建立和谐医患关系调查对象:......

    医患关系的现状与原因

    At present, the tense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is the fact that does not dispute.Cause both external factors, hospital and the hospital internal factors.Ex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