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比较文学论文(鲁迅与契诃夫的比较研究)
摘要:比较文学中关于契诃夫和鲁迅的比较之多,笔者从两位文学大师的作品入手比,试图比较分析两者创作的异同点。如创作的手法,作品
情感的倾向,人物的塑造等等。
关键词:鲁迅 契诃夫 比较 文学 狂人 讽刺
鲁迅文学与契诃夫文学的比较
鲁迅,一个为众人皆知的名字,一个近代文学的奠基人。其作品以无穷的魅力风行了大半个世纪,从《阿Q正传》到《孔已己》、从《药》到《狂人日记》,从《彷徨》到《呐喊》,再到《朝花夕拾》鲁迅先生始终如一地践行着自己的名言,‚横眉冷对千夫子,俯首甘为孺子牛‛以及‚寄意寒心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千古名言‘。他一生都为改变整个民族的命运忙碌着。年轻时看到整个民族病弱的状态激发了他学医救国的志向,后来在日本学习过程中认识到中国人是病在思想上,因此弃医从文,决心用自己手中的笔改变中国人的思想。他的精神可以用三个字来形容——民族魂,他就是有思想、有民族大义、思想开放进步,时代造就的伟大的文学家鲁迅。
他是19世纪末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与法国莫泊桑、美国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契诃夫;他说‚人的一切都应该是美的:容貌、衣裳、心灵、思想;人的智慧上应当是明豁得,道德上应该是清明的,身体上应该是清明的‛。他也曾和鲁迅一样关注人类的精神世界‚知识分子,偶然遭受一两次痛苦,便会觉得这个刺激过于强烈,便会大叫起来;可是广大的群众,无时无刻不受着痛苦的压迫,即便感
便麻木了,他们在大街上或者在住宅中所能看见的,只有沉默的人们,毫无声息地在活着动着他们到了过于痛苦的时候,反而只吹一声口哨。‛他就是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契科夫。
-契诃夫与鲁迅都是我们所熟悉的作家,虽然他们生活的年代相近,但却是在两个完全不同的国度,两个完全不同的文化背景,然而,他们的小说创作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甚至人称鲁迅为“中国的契诃夫”.苏联作家法捷耶夫说过:‚在同情并怜悯小人物但同时又了解他们的弱点这一点,鲁迅和契诃夫是相似的。‛
郭沫若为纪念契诃夫逝世四十周年曾专门著文,认为‚鲁迅与契诃夫的极类似,简直可以说是孪生的弟兄。假使契珂夫的作品是‚人类无声的悲哀的音乐‛,鲁迅的作品至少可以说是中国的无声的悲哀的音乐。他们都是平庸的灵魂的写实主义‛。他感觉前期鲁迅在中国新文艺上所留下的成绩,‚也就是契珂夫在东方播下的种子‛。
同一个地球,不同的地域,两个不同国籍的人,去碰撞出无数火花,向人们昭示着他们的共同与不同。
(一)契诃夫和鲁迅笔下的‚狂人‛
契诃夫和鲁迅在创作中都有一个共同的人物,那就是‚狂人‛。契诃夫笔下的‚狂人‛诞生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初,他笔下的狂人与众不同的是,都是一些睿智的学者、思维活跃、具有超
越时代的意识,可以说他们都是俄罗斯思想界的先驱,是俄罗斯这个巨大的沉闷的套子里的最坚决破坏者。
鲁迅受契诃夫影响至深。鲁迅的整个创作内容和艺术风格都受到了深刻的影响。《狂人日记》和《第六病室》有着十分相通之处。如《第六病室》里病人格罗莫夫的心理,处于《狂人日记》的狂人的感觉,他们对周围的环境作出相似的、病态的、恐惧的反应。一个是被虐狂一个是迫害狂,可以说这一疯、一狂都处于同一个历史时期‚封建社会‛
但是由于东西方传统和文化的不同鲁迅的狂人在侧重上却各有不同,这都与本民族特有的文化习俗和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契诃夫的小说有着鲜明的道德取向,也正如其自己的宣称,道德上的败坏意味着愚蠢和美感的幻灭。中国也有自己的道德伦理但并没有建立自己的真正的精神信仰,而是一种孔孟之道的强烈的理性道德,这种儒家所提倡的传统的伦理道德范畴体系有一个严重的缺陷,那就是缺乏以人为本的到的尊严和价值尺度。用它来规范人,让人会变得冷漠而自私、虚伪。批判吃人的传统文化机制变成了鲁迅文章的根本。
(二)契诃夫和鲁迅的讽刺艺术
其二者的讽刺不是简单的嘲笑,而是深入人灵魂的致命一击。鲁迅与契诃夫讽刺艺术的相同点:
通过小人物,用讽刺来挖掘生活的真实。如《阿Q正传》中的阿Q形象,以及华老栓的肉血馒头,无不是对当时下层人民的无知和讽刺,他们用深邃的眼光来审视这个世界,他们用笔作刀锋将那隐藏在常见的一般生活里的丑陋本质曝光于世人,他们的一生都在与丑恶的庸俗的社会现实在斗争,揭露着人性的弱点。他们的文章不会去猎奇,而是选取生活中的小事来挖掘深刻的人性。正如鲁迅所说:‚‘讽刺’的生命是真实,不必有曾经有的实事,但必须有会有的实情。‛艺术本身就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作品‛,艺术的完美与深刻更在于他以其独有的方式表达着自己想要表现的真实。无论是契诃夫的奥楚蔑耶夫、普里希别叶夫,还是鲁迅笔下的华老栓及七大人,都是在通过生活中常见的小事情小人物在彰显深刻的主题。
讽刺的程度他们都表现得恰到好处,做到了讽刺尖锐,但从不尖酸刻薄。
鲁迅的一生都在寻找病态的社会根源,他‚叫喊于生人之中‛,他希望所谓的‚生人‛能被自己的‚呐喊‛惊醒,他希望能疗救病态的社会和扭曲的人性。契诃夫在写作上他致力于揭露庸俗和市侩习气。他们讽刺的共同点是都在嘲笑、鞭挞着‚不合理的、可笑的、可鄙甚至于可恶‛的社会现象,以唤起人类正常的精神心理。
契诃夫与鲁迅短篇小说讽刺艺术的不同点:(三)表现手法上的不同。
契诃夫侧重于漫画式的手法。如契诃夫的作品《装在套子里的人》,作者运用夸张的手法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漫画版的主人公别里科夫,那诡异的装束足够读者笑个半晌‚在顶晴朗的天气也要穿雨鞋带雨伞,而且一定要穿着暖和的大衣,把里暗藏在竖起的衣领里,戴黑眼镜,穿羊毛衫用棉花堵上耳朵眼‛,这一切都仿佛是一张精彩绝伦的漫画,把一个总是限制在陈规旧俗圈子里、不越雷池半步的沙皇专制制度维护者的丑态赤裸裸的暴露了出来。
鲁迅采用的是中国画中的手法就是白描的形式进行讽刺。他用高度凝练的笔墨,朴实无华的表现生活,对丑恶的现象揭露无疑。如在《祝福》中,写到辛亥革命后封建制度仍然笼罩下的旧中国农村小镇鲁镇的生活,他将主人公的生与死都安排在一个特定的节日里,也就是在辞旧过新年的冬天,祥林嫂在别人的‚祝福祭祀‛中,在‚毕毕剥剥‛的鞭炮声中悲惨的死去了。在环境的鲜明对比下,深刻的揭露了像四叔一样的封建卫道士对祥林嫂一类人的残害,从而直接的揭露了文章的主旨。可以说祥林嫂身上所发生的并不一定真的是一个人的遭遇,他将多个人的遭遇集中的、典型的反应在一个人身上,但是我们必须要承认一点,其实祥林嫂身上的这些事情是中国很多妇女遭遇的一个集合体,可以说鲁迅先生的白描艺术,真正的反应了艺术源于生活却又比生活更高、更集中、更典型的规律,让文学作品在高度凝练的笔墨下达到至高的境界!
(四)批判的深度和尖锐不同。
由于写作手法的不同,总是让我们感受到契诃夫的漫画式的主人公在给予我们的总是一种滑稽的表演和快乐的享受,之后才是对社会的一种剖析。而鲁迅的作品在写作的时候我们总能从其主人公的人物形象上找到自己的影子如《阿q正传》里的阿Q,我们在阿Q的自我宽慰和嘲解中感受到那似乎就是在写自己,在阅读中无形之间就在进行着自我的反思和觉醒。
(五)契诃夫和鲁迅笔下的‚忧郁情结‛
‚忧郁情结‛是指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阴郁、苦闷、彷徨、悲愤的艺术氛围。他是作家创作的一个整体情绪的表现,鲁迅及契诃夫的作品中都有这样的情结存在,下面试以例来阐述:
环境描写的忧郁。
鲁迅的作品中的环境描写始终都是处于一种阴冷的灰暗的感受和色彩中,小说《故乡》中说‚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缝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阿!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其中‚萧索‛‚冷风‛‚阴晦‛‚呜呜响‛‚苍黄‛ 没有一些活气。通过对故乡阴冷天气和萧条景象的描写,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渲染了萧条的气氛,烘托了作者悲凉的心情,为下文目睹故乡人的变化,心生悲哀作铺垫。在这样的典型环境中我们感受到了鲁迅对社会的由于不满苦闷和彷徨。
契诃夫的环境忧郁体现在人物生活背景的灰色和阴冷。契诃夫小说中的背景多为牢笼、拘留所、精神病院,狭小的空间、令人压抑的办公场所等等,在《第六病室》中作者是这样描写的‚那些尖端朝上的钉子、院墙、小屋本身都带着阴郁的、罪孽深重的特殊模样‛这样的忧郁的场所是契诃夫为他的作品中的人物所设臵的最合适的生存环境。
人物的忧郁情结。
除了环境的由于外我们还感受鲁迅小说中人物的由于,你看那个迂腐的被人打断腿的,又懒且偷的孔乙己满载着别人的嘲笑;那个迷信麻木而又悲苦的华老栓,还有自我麻痹的自欺欺人的阿Q,我们发现在每个人物身上都有其自身的忧郁也有鲁迅对国民性的担忧。
契诃夫的作品中的人物大多数是孤独凄凉、自轻自贱、敏感多疑、冷漠内向、谨小慎微、对任何事物缺少信心的。他们似乎总有派遣不完的苦闷,总是烦躁忧郁。
结局的忧郁和迷惘。
契诃夫的小说在结局上试图表现作品中人物的出路和对生活的希冀,但是由于作者本人在思想上的困惑和当时社会的黑暗结局却总是让人迷惘和忧郁的,《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伊凡在看到别里科夫的死之后呢自己也认识到了不能这样的生活下去,然而在结尾处他却并没摆脱自我的由于和苦闷,最后只能成为一个‚梦醒了无路可走的人‛
鲁迅的小说人物最终的结局也都是悲哀的,祥林嫂的悲剧的一生也未换来圆满的结局,最终仍然被这样一个黑暗的社会吞噬。
不同国度、不同的社会,不同的地域和民族风俗,但却成就了两个在小说创作上异常相似的人物。无论是说契诃夫小说的传入影响了鲁迅,还是说鲁迅在为自我国家的解放苦苦的挣扎与奋斗着,我们必须承认,二位伟大的小说创作家都在为我们所谓的人性弱点奋斗着,为我们民族的崛起,灵魂的清灵在贡献着自己的毕生力量,再此,我们为两位文学大师敬礼!
参考文献:
[1]鲁迅与中外文化的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1986 [2]契诃夫论文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8 [3]李广宏 契诃夫《第六病室》中的话语权利[J] 广西社会科学 2004(2)110-115 [4]汪晖 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M] 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0:78-80 [5]徐家荣 不同国度的两部—狂人日记[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2):34-38
第二篇:鲁迅与比较文学(定稿)
鲁迅与比较文学
徐晓云
摘要:二十世纪前期的中国作家与比较文学结缘的,鲁迅是极为重要的一人。他不但从中外文化比较入手提出了自己的基本思想,而且始终以比较的眼光看待各种文化现象以及自己所从事的各种文化活动。本文主要从西方哲学、文学两个方面对鲁迅的影响展开论述。
关键词:鲁迅 比较文学 进化论思想
二十世纪前期的中国作家与比较文学结缘的,鲁迅是极为重要的一人,受西方哲学、文学的影响,他不但从中外文化比较入手提出了自己的基本思想,而且始终以比较的眼光看待各种文化现象以及自己所从事的各种文化活动如创作、翻译、批评与研究等。
一、西方哲学对鲁迅的影响
在中国思想史上,严复是“认真地、紧密地、持久地把自己与西方思想关联在一起的第一个学者”(史华兹语)也是最早从总体上对中西文化进行比较的思想家之一,他抓住了西方近代文化的命脉,将西方文化精神归结为“以自由为体,民主为用”,在思想上为后人吸收西学开辟了方向,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们影响很大。
鲁迅的思想深受严复影响,他在南京与日本求学期间系统读过严复翻译的《天演论》、《社会通诠》等许多著作,并且接受了西方近代的社会科学和文化思想,尤其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思想。《朝花夕拾·琐记》中谈到,他在南京城南,花500文钱买了一部白纸石印的厚书——《天演论》。翻开一看,—— 哦,原来世界上竟还有一个赫胥黎坐在书房里那么想,而且想得那么新鲜?一口气读下去,“物竞”“天择”也出来了,苏格拉底,柏拉图也出来了,斯多噶也出来了。……
一个新鲜奇异的世界就这样被打开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唤起了鲁迅的生命自觉意识,引导他进入高层次的思考,西方“新学”成为鲁迅智慧与激情的原动力,表现为激进的思想、奔放的感情以及强烈的行动欲望。
1902年,鲁迅留学日本,作为“西学东渐”的中转站,日本也是中国有志之士探求救国救民真理,开展进步革命活动的“自由港”。日本的七年求学生活使鲁迅广泛接触西方的哲学与文学,形成了他以文学救国的思想。对于西方文化鲁迅奉行的是著名的“拿来主义”原则,在进化论中他接受了历史发展的观点,而摒弃了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从而保持了一个思想家的自主与独立。更重要的是鲁迅将自己接受的哲学思想转化为实践,在进化论“青年必胜过老年”的观点影响下,几十年如一日的支持青年的进步,真正做到了“俯首甘为孺子牛”。可以说进化论对鲁迅的影响是任何一种思想学说都无法比拟的,它不仅成为鲁迅世界观的基础,而且为他的中外文化比较提供了一个基本框架。
二、西方文学对鲁迅创作的影响
鲁迅非常重视文学比较,对世界文学的介绍、摄取与融化,是鲁迅文学活动的重要内容,也是形成鲁迅独特的思想、文化素质的重要因素。《摩罗诗力说》与《文化偏至论》是鲁迅介绍、评价外国文学作家、作品的重要论文,也是中国近代比较系统的评价西方文艺思潮的论著,他认为“国民精神之发扬,与世界识见之广博有所属。”一个民族能否获得文化上的自觉,关键在于能否与其他民族文化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反观自身。地域的阻隔,农业文明造就的封闭环境使中国人一直以文明古国而自诩,在对西方文明缺乏了解的情况下,盲目自大;在被西方列强的枪炮攻破了国门之后又一味的妄自菲薄。鲁迅认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在总体上是一个普遍进化的过程,也是各种文化竞争、优胜劣汰的过程,近代中国在国际竞争中的失败不仅仅是军事、政治、经济的失败,也是文化竞争的失败。它表明中国文化本身存在着某些缺陷,不仅仅是器物制度上的,更主要是在人的精神层面,即国民精神。据许寿裳回忆,1902年鲁迅在日本弘文书院读书时,就常常与他讨论“怎样才是理想的人性?”“中国国民性最缺乏的是什么?”“原因何在?”等问题。他们一致认为中国人缺乏的是“诚”和“爱”,后来又将劣根性归结为“瞒和骗”“卑怯”。认为“中国人的不敢正视各方面,用瞒和骗造出奇妙的逃路来,而自以为正路,在这路上,就证明着国民性的怯弱、懒惰而又巧滑。”徐旭生与鲁迅讨论时认为中国人最大的毛病是听天由命与中庸,大约是惰性的缘故。鲁迅回答说“这不是由于惰性,是由于卑怯性。”“遇见强者不敢反抗,便以中庸这些话来自我安慰。倘他有了权力别人奈何他不得时,则凶残横恣,宛然如一暴君,做事并不中庸。”对国民性的批判在创作中是揭示了国人精神的贫弱、人格的萎缩,最显著的是阿Q式的精神胜利法。《阿Q正传》是最早被介绍到世界去的中国现代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自立于世界文学之林的伟大代表。
同时中国国民的愚昧、麻木需要“別求新声于异邦”,把那些能够真正纠正中国文化本体偏枯,激发个体精神力量的东西引进来。新文化运动本质上是企求中国现代化的思想启蒙运动。陈独秀在《新青年》发刊词中提出“人权、平等、自由”的思想,大力倡导民主和科学精神,而各种报刊和杂志争相译介西方近代的各种文艺理论特别是人道主义,进化论和社会主义思潮,由此刷新了中国旧文化的面貌。鲁迅认为西方文明的根底在于人的个性与精神,中国要与列强竞争,关键是立人。“是故生存两间,角逐列国是务,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凡事举,若其道术,乃必尊个性而张精神。”从“人的精神”层面揭示中外文化的本质区别,主张中国人应该在继承自己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学习世界先进文化,“五四”新文学基于启蒙精神,呼唤人的觉醒,追求个性解放,对国民的愚弱状态进行深刻剖露,鲁迅是其中最重要的奠基人和最杰出的代表。
挪威戏剧家易卜生的《玩偶之家》中娜拉的出走被当时的青年认为是勇敢的反抗,鲁迅对这种反抗无疑是赞美与支持的,“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伤逝》中子君的话曾经风靡一时。鲁迅的深刻在于他不仅写出个性主义的可贵,而且指出了个性主义的脆弱。1923年12月26日鲁迅在为女子师范学校学生做演讲《娜拉走后怎样》时说:“钱,高雅的说吧,就是经济,是最要紧的了,自由固不是钱能买到的,但能够为钱而卖掉。„„娜拉或者也实在只有两条路:不是堕落,就是回来。”《伤逝》中的子君就是中国版的娜拉,她的命运形象地回答了出走的结局,批评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个性解放的不彻底,鲁迅对于小资产阶级妇女的命运思考比易卜生来得更实际更深刻。
作为二十世纪的世界文化巨人,鲁迅创造了融民族性与世界性于一体的具有独特个人风格的文学。贯通古今,学贯中西的深刻学养使鲁迅的作品取得极高的艺术成就,受果戈里、契诃夫、安特莱夫、拜伦的影响,他将现实主义与象征主义、浪漫主义手法交互使用,形成了一种融描写、叙述、抒情、讽刺、议论于一体的艺术风格,因此成为现代文学“散文体小说”“抒情诗体小说”的开创者。在小说结构方面,也表现出中西皆用的态度,在《呐喊》与《彷徨》中近代西方小说的“横切式结构”约占三分之二,而古典小说的“直缀式结构”则不到三分之一,可以说鲁迅的创作是深受外国文学影响又完全具有民族特点的创作。
在全球化时代,民族文学走出封闭奏响世界文学华彩乐章的历史背景下,重温鲁迅对于比较文学研究的贡献具有着现实的意义。通过对现代文学史上中外文学交流历史的回望,我们不仅了解了中国现代文学之路的泥泞与艰辛,而且重新认识了西方文化与文学影响下的民族作家与作品,从而为比较文学在中国的进一步研究与发展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参考。
参考文献:
1. 鲁迅 著《坟·文化偏至论》 2. 鲁迅 著《坟·摩罗诗力说》 3. 严家炎 著《鲁迅作品的经典意义》——《鲁迅作品集》序 4. 杨兹举 著《荒原野狼 鲁迅》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作者简介:徐晓云,女,1968年出生,河北张家口人,副教授,研究方向:古代、现当代文学。工作单位:宣化科技职业学院。
第三篇:契诃夫与鲁迅小说主题之比较
契诃夫与鲁迅小说创作主题之比较
新中初级中学罗春兰
鲁迅与契诃夫虽然各自所处的社会环境、文化背景以及民族心理特征不同,但是他们的作品却呈现共同的特征。契诃夫小说常从冷静客观的角度分析问题,文章短小精悍、含而不露。中国许多现代作家都受到契诃夫的影响,鲁迅更是以其犀利的文风继承和发扬了契诃夫的冷静笔触。黑暗的社会环境,使契诃夫和鲁迅在作品都充满了对劳苦人民的同情和对黑暗现实的鞭挞。他们的小说创作主题的相似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对社会底层小人物的“哀其不幸”
契诃夫和鲁迅小说中的很多人物来自社会底层,他们是大多数普通人民的代表,作者对他们寄予的多是同情和哀怜。
如契诃夫的《凡卡》《渴睡》《哀伤》《苦恼》等作品中的人物都是被社会恶势力挤压到连一点微小的愿望都不能实现,他们在残酷的社会里讨生活,他们艰难地挣扎只为了能活下去,但这点基本的生存要求也被无情的现实撕得粉碎。《凡卡》中凡卡悲惨的遭遇和他永远也寄不到爷爷手中的信;《苦恼》中只能向老马诉苦的老人„„
鲁迅《祝福》中的祥林嫂,就是“吃人”的封建礼教的受害者。她丈夫去世后,婆家要把她卖掉,但受封建礼教迫害的祥林嫂誓死不从。守节不成反而受到礼教的惩罚,儿子死后,她几近崩溃,最终受尽嘲笑和折磨孤独地死去。勤劳、淳朴的祥林嫂始终逃不脱悲惨的命运,《明天》中的单四嫂子、《颓废线的颤动》中的母亲,都有着和祥林嫂相似的悲惨命运。还有《故乡》中中年闰土的悲惨命运,尽管闰土勤劳、朴实、为了生存努力劳作,但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使其陷入悲苦境地,生活一日不如一日。
底层人民是黑暗社会最直接、最深重的受害者,他们出身贫困,没有受过教育,更不懂得反抗,残酷的社会现实使得他们只能挣扎着生存。压榨使他们贫困,贫困使他们无知,无知又加剧了痛苦和贫困这个恶性循环的锁链葬送了无数可怜的灵魂。自幼就亲眼目睹过农民和城市贫民悲惨生活的契诃夫和鲁迅,深知人民的痛苦。他们对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创作,表现了他们对受压迫、受剥削、受歧
视的劳苦大众的深切同情。
二、对奴性十足且麻木不仁的人“怒其不争”
“怒其不争”这一群体,是契诃夫和鲁迅小说创作的大多数,他们同样是生活在社会下层的劳动人民,他们有机会作出一定的反抗,但他们没有,而是麻木顺从、奴性十足。
契诃夫的《小公务员之死》即是这样一个悲剧。小公务员在看戏时打了个喷嚏,唾沫星子溅到了前座将军的头上,将军大人并没有在意,但小公务员却三番五次去向将军道歉,唯恐将军大人不肯原谅他而对他施加惩罚,不利于他今后的发展。从此胆战心惊,惶惶不可终日,不久就一命呜呼。在当时黑暗的社会,官吏的暴虐统治造成了卑微的小人物的畏惧心理,可悲可叹!
鲁迅小说代表作《阿Q正传》中的阿Q就是这种愚昧、麻木、沉默的国民人性的集中体现。阿Q没有“资产”,住在土谷祠中,拷给别人打零工为生,但他却瞧不起和他有着相同地位的小D,他没有社会地位明确的意识,为了摆脱卑微的困境,他只能在想象中把自己抬高到高于别人的地位上,并不懂什么叫反抗。小说《孔乙己》中的孔乙己,读了点书,不肯与劳动人民为伍,又不肯靠勤劳为生,在“偷”的生活中得过且过,最终落得一个悲惨的结局。他的命运令所有人同情,也包括作者,但作者寄予的更多的是“怒其不争”。还有咸亨酒店的那些愚昧麻木的看客,那些笑声,也是鲁迅“怒其不争”这一群体的人物。
阿Q与小公务员同样都是社会中卑微的小人物,他们不愿低人一等,却和所有可悲可叹的小人物一样不从自强的途径去追求平等。他们或强忍着被压迫,或用“精神胜利法”自我安慰,最终都难逃悲惨的结局。这一类人使契诃夫和鲁迅讽刺的主要对象,为的是警醒麻木沉睡着的国民。契诃夫的《跳来跳去的女人》《文学教师》,鲁迅的《药》《长明灯》等都对这一类小人物的庸俗丑恶进行了有力的抨击。
奴性十足的小人物是当时黑暗社会群体的代表,官僚统治、物价飞涨、等级观念、失业等都是造成小人物奴性心理的原因。他们比起备受践踏的社会底层的小人物来,上有反抗的力量却不反抗;有力气却不劳动,只想得过且过;看到和自己同样出境的人非但不同情,反而幸灾乐祸。他们目光短浅,可叹可恨。因此,作家对他们最强烈的感情就是——愤怒,对他们的麻木的愤怒;对他们在麻木中
忍受,在麻木中自我满足的愤怒。“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使契诃夫和鲁迅“忧国忧民”的最大体现。对社会的强烈责任感和对人民的深切同情使契诃夫和鲁迅创作的很多小说人物形象都是关于奴性十足的小人物的,他们希望借文学来改变国民麻木愚昧的心灵,用精神的武器来鼓舞和警醒世人,一起来反抗黑暗的社会现实。这也是鲁迅弃医从文的主要原因。
三、对腐朽黑暗的社会现实的无情揭露
借文学作品来揭露当时的社会现实,这是十九世纪批判实施主义作家作品的主要特点。《第六病室》是契诃夫揭露黑暗现实的一部力作。阴暗又充满令人窒息气味的第六病室,是俄国现实制度下的罪恶缩影。“被虐狂”格罗莫夫实际上是一个有头脑的人,被当做疯子关进第六病室之前,他抨击过社会时弊,被丢进病室后,他还清醒的驳斥拉京医生的“懒汉哲学”和“托钵僧精神”。契诃夫通过对格罗莫夫这一人物的塑造告诉读者,在沙皇专制的俄国,动脑筋和爱思考的人被认为是“疯子”,而能洞察专制制度罪恶的人却恰好是这些“疯子”。契诃夫通过对格罗莫夫的描绘,成功地揭露了沙皇专制统治的荒诞无情。
与之极其相似的是,鲁迅也以《狂人日记》为开端,结束了他早期著译后的十年沉默期,开始了另一个思想和文学活动期。《狂人日记》写出了一个独自觉醒者的发现、苦斗和挫折。“狂人”同格罗莫夫一样被认为是“疯子”,他要“诅咒”和“劝转”“吃人的人”。“狂人”越是深刻地认识到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越是反抗这种礼教,周围的人越是把他视为一个不值得理解的“疯子”。正因为如此,他所有的努力才会归于失败。
契诃夫和鲁迅通过格罗莫夫的“被虐狂”行为和“狂人”的一系列叛逆行为,向读者展示了一幅社会生活的残酷画卷。通过阿Q曾把希望寄托在革命上,可最终却被糊里糊涂地砍了头;通过祥林嫂无奈地把希望寄托在来世,却被封建的贞洁观念给扼杀;通过凡卡把希望寄托在一封根本寄不出去的信上等小人物毫无意义的抗争行为,突出人物的悲剧色彩,深刻地批判了统治阶级的残暴和虚伪。作家希望借此来警醒人们认识到自己身处的落后、愚昧又残害人民的无情社会。契诃夫和鲁迅,同广大人民一样身处黑暗统治的阴影下,手无寸铁又充满对国家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充满对人民的同情和对统治者的痛恨。在这种状况下,文学是他们表达自己,抨击敌人的唯一武器。尽管契诃夫是含蓄的,鲁迅是犀利的,但这种精神的武器却有着一样的目的,就是抨击封建制度的落后,指出要创造新生活的出路就是要推翻封建统治这个黑暗的堡垒。
契诃夫和鲁迅处在相似的社会背景下,怀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用冷静而深刻的洞察力把对社会的不满倾诉于笔下。契诃夫毕其一生和庸俗势力斗争,在揭露庸俗事物方面坚决有力。鲁迅则始终关注国民性的改造,对农民和知识分子的愚昧、麻木和自视清高、无所作为痛加针砭,对封建思想文化毒害之深有明晰的洞察。他们对社会的批判是严肃而有韧性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热烈而又执着的。契诃夫和鲁迅,一个是含蓄的冷静,一个是犀利的冷静,尽管文风不同,但思想主题却是一致的;对国家、对人民的爱和忧虑都是沉痛的。作家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其创作的精神力量却是无限的,契诃夫和鲁迅正是认识到这一点,将强烈的责任感化为精神的力量,给沉睡的祖国和人民以警醒和震撼。
第四篇:比较文学论文
天津理工大学比较文学结课论文 姓名:韦丽
学号:20112478 年级:2011级
浅析《饮酒》和《茵纳斯弗利岛》两首诗所体现的中西方文化 摘要
《饮酒》的作者是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辞赋家陶渊明,这首诗是诗人以酒为题,写出其对现实境遇的不满和对田园宁静生活的喜爱向往。可以说,陶渊明的诗在艺术上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极高的造诣,开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新的境界。而另一首《茵纳斯弗利岛》的作者则是爱尔兰诗人、剧作家和散文家威廉·巴特勒·叶芝。这首诗被称为叶芝早期唯美主义浪漫风格最具代表的名作,全诗以朴素的笔触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对城市生活的厌弃,渴望去过真正的生活。两首诗可谓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时又各自保持其特点,充分体现了中西方文化的不同魅力。关键词:《饮酒》《茵纳斯弗利岛》文笔特色中西文化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茵纳斯弗利岛
叶芝
我就要动身走了,去茵纳斯弗利岛,搭起一个小屋子,筑起泥巴房; 支起九行云豆架,一排蜂蜜巢,独个儿住着,茵阴下听蜂群歌唱。
我就会得到安宁,它徐徐下降,从朝雾到蟋蟀歌唱的地方;
午夜是一片闪亮,正午是一片紫光,傍晚到处飞舞着红雀的翅膀。
我就要动身走了,因为我听到,那水声日日夜夜轻拍着湖滨;
不管我站在车行道或灰暗的人行道,都在我心灵的深处听见这声音。
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世称靖节先生,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辞赋家。曾做过几年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他是田园诗派创始人。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量写饮酒诗的诗人。在他的饮酒诗中大多是以“醉人”的语态或指责是非颠倒、毁誉雷同的上流社会;或揭露世俗的腐朽黑暗、反映仕途的险恶;或表现诗人退出官场后怡然陶醉的心情;或表现诗人在困顿中的牢骚不平。我们今天所要比较的这首《饮酒》则是表达作者对田园风光的无限热爱,更是对所过的闲适隐居生活的喜爱。该诗以比喻的手法隐晦曲折地表达了作者对晋王朝的覆灭流露的无限的哀惋之情。虽然他已隐居多年,但诗中依然透露出他对世事不能忘怀的精神。而威廉·巴特勒·叶芝,爱尔兰诗人、剧作家和散文家,著名的神秘主义者,是“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的领袖,也是艾比剧院的创建者之一。叶芝的诗受浪漫主义、唯美主义、神秘主义、象征主义和玄学诗的影响,演变出其独特的风格。对于《茵纳斯弗利岛》这首诗,叶芝在其《自传》里有过这样批评:“我已开始放松节奏,以避免雕饰及其所引起的俗众感情,但我仅仅偶尔且模糊地理解到我必须只用普通句法为我特殊的目的服务。要是这首诗再晚两三年写,我就不会在第一行用‘我就要动身走了’。”诗的结尾运用倒装句,以自然舒缓的抒情节奏,融情于景,使意象与情感水乳交融,显示了他就精湛的写作艺术。
本文我们要比较两位诗人的两篇诗作的异同及所体现的中西方文化。第一章浅析《饮酒》与《茵纳斯弗利岛》两首诗的不同 1.1 两首诗作者所受文学影响不同
隐居躬耕最接近于其理想生活。两晋以来,诗歌往往带有显著的道家色彩,特别是玄言诗更是玄理之境的象征。“南亩”人迹罕至正是适于遁世隐居之所,陶渊明在此体会到了“荷蓧丈人”悠然自得之心,这更使其隐逸躬耕之心得到了进一步的确证,他在自然与现实中建立了联系,因此田园、隐居也就成了其归隐之想的实践方式,他在其中保全了其真淳朴素的本性。因此,陶渊明的诗歌就与魏晋以来玄学思潮有密切的关系,与田园隐居躬耕的生活相融合,具有真实的现实体验。而叶芝受浪漫主义、唯美主义、神秘主义、象征主义和玄学诗的影响,演变出其独特的诗风,所做的诗也尝试营造梦幻般的氛围。在许多诗中叶芝尝试将诗歌和宗教观念、情感结合起来。其诗作通常取材于爱尔兰神话和民间传说,语言风格则受到拉斐尔前派散文的影响。在该诗中,叶芝凭着他那能创造神话的想象力,将生活中许多平凡事件化为美妙的诗句,创造出具有叶芝风格的象征主义。艺术与自然的关系在叶芝的这首诗中得到了深刻的表现。1.2 两首诗各自的描述不尽相同
陶渊明的这首诗意境可分两层,前四句为一层,写诗人摆脱尘俗烦扰后的感受,表现了诗人鄙弃官场,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后六句为一层,写南山的美好晚景和诗人从中获得的无限乐趣。表现了诗人热爱田园生活的真情和高洁人格。从而让我们明白人生的真正意义,那就是人生不应该汲汲于名利,不应该被官场的龌龊玷污了自己自然的天性,而应该回到自然中去,去欣赏大自然的无限清新和生机勃勃。
而叶芝诗的前两节是诗人对茵纳斯弗利岛的景物以及他在那居住后的生活的设想性的描写,他构想自己在那个岛上的生活必定是宁静舒适的,必定能给他的心灵带来安宁,从这些构想中可以看出诗人对生活在茵纳斯弗利岛的渴求。诗的最后一节诗人将内心的渴求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甚至听到茵纳斯弗利岛对他的召唤,感受到水声拍打湖滨的声音对诗人到来的盼望。1.3两首诗的写作背景不同
陶渊明少年时代受家庭和儒经的影响,怀有兼善天下,大济苍生的壮志.但由于东晋门阀制度森严,庶族寒门出身的人,不可能突破门阀士族对高官权位的垄断,在这样的情况下,陶渊明的理想是难以化为现实的。加之他所处的东晋末年时局动荡,宗室内部的斗争、军阀对政权的野心,不断引起血腥的杀戮乃至激烈的火拼。这种社会**不仅给人民带来灾难,同时在社会上层也造成严重的不安感。这使陶渊明的政治雄心不得不有所消减,因而走上了归隐之路。而19世纪中叶的爱尔兰处于一个动荡的年代,苦难的爱尔兰民族挣扎在贫穷失地的边缘。为了摆脱英国殖民统治,民族运动风起云涌。在这样动荡的历史背景之下,出现了著名的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以叶芝为代表的文学家们通过诗歌、戏剧、小说、散文等多种表现形式,借助神秘主义、象征主义、意识流等多种表现手法,以爱尔兰的本土题材为表现内容,旨在深层次地挖掘爱尔兰的民族传统,从而弘扬爱尔兰民族精神,振兴爱尔兰民族文化。第二章《饮酒》与《茵纳斯弗利岛》两首诗的相同点 2.1 两首诗所体现的语言风格相同
《饮酒》全诗以平易朴素的语言写景抒情叙理,形式和内容达到高度的统一,无论是写南山傍晚美景,还是或抒归隐的悠然自得之情,或叙田居的怡然之乐,或道人生之真意,都既富于情趣,又饶有理趣。景、情、理交融于一体。虽出语平淡,朴素自然,却也寄情深长,托意高远,蕴理隽永,耐人咀嚼,有无穷的理趣和情趣。
《茵纳斯弗利岛》全诗风格与《饮酒》一样朴实,精确。将隐居地描述得真实可感、生动具体。同时对不同时辰的美景的描写,展示诗人心灵的静美,使诗的整体结构跌宕起伏,于严整中又有变化。
总的来说,两首诗以自然舒缓的抒情节奏,融情于景,使意象与情感水乳交融,从音、形、意多方面体现出诗人精湛的艺术功力。2.2两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情感相同
两首诗共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陶渊明所作将其归隐生活的一些场景和生活的自然环境以简练的笔触描绘出来,充分反映了他酷爱宁静和自由的田园生活,厌恶官场的的虚饰和诈伪的思想。叶芝所作也没有直接赞美茵纳斯弗利岛的诗句,但描绘岛上的景物以及诗人在岛上的生活图景,就可以使读者感受到诗人对茵纳斯弗利岛的钟爱。诗的结尾,诗人写自己感受到岛对自己的召唤,更是体现诗人这种钟爱之情的深切和真挚。
第五篇:比较文学论文
《孔雀东南飞》与《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悲剧比较
鲁迅曾在《再论雷峰塔的倒掉》中曾写道:“悲剧是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由此,我们可以得知,悲剧所反映的一些历史和感情都比喜剧多且真实。而我国历史上的悲剧相对较少,而且有些有些悲剧已经失去历史真实,所以对于悲剧,我们更应该正视。
在我国的历史上有许多描写爱情悲剧的诗歌、小说、剧本等,最让人熟知的便有《孔雀东南飞》,当然还有《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两部作品都是通过描写爱情的发展来反应历史和爱情观等方面。而在西方历史上,最让我们所熟知的爱情悲剧不外乎英国莎士比亚的《 罗密欧和朱丽叶》。那么,中国的《孔雀东南飞》和英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有什么相似性和不同点吗?
首先尖锐的矛盾 冲突:《孔雀东南飞》是在我国封建社会时期创作的,它主要描写的是嫁给焦仲卿的刘兰芝在婆家的生活。从文章前面的描写中得知刘兰芝是一个有才有貌且很勤快的女子。在婚后她也孝顺婆婆,善待小姑。那为什么她的婆婆会对兰芝产生那样嫌弃的想法。这就是矛盾的所在。在文章中焦仲卿的母亲希望儿子能娶一位能对儿子仕途有所帮助的媳妇,同时,因为兰芝婚后一直无所出等原因,让焦母对兰芝产生了嫌弃。《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创作背景也是在封建时代,由于凯普莱特和蒙太古两大家族之间的利益矛盾,导致了罗密欧和朱丽叶之间不能在一起。主人公都想追求他们的爱情理想,但是却都处于被压制的地位。中国的封建家长的权威和英国的封建家族的利益。他们所反映的便是自由,人性与限制,反人性的矛盾。
其次,他们的结局具有相似性。《孔雀东南飞》中由于焦仲卿与刘兰芝他们无力反抗父母兄长的安排只能选择“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和“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罗密欧与朱丽叶》中两人也是因为无力改变两大家族之间的矛盾,不得不分开,朱丽叶在神父的安排下吃了“假死药”,而不知情的罗密欧却以为她真的死了,在吻了朱丽叶之后服毒自杀,而假死的朱丽叶看到了心爱的人已死也没有活着的念头,拔出了罗密欧的剑刺向了自己。死亡终究是悲凉凄惨的,是我们所不愿看到的结果。但是当现实再也不能容许男女主人公那美好的合乎人性的爱情理想实现的时候,那么这种死亡就是对刻薄寡恩的现实的最大反叛和抗拒,我们不能说他们无视生命,只是他们不愿让生命在无爱的境地和违背人性的环境中苟延残喘,所以他们才坦然无畏地选择了死亡,显示出人物不屈于压力,不肯苟且的坚韧与顽强,高贵与充满尊严。无论是刘兰芝和焦仲卿,还是罗密欧与朱丽叶,都以那灿烂的毁灭来证明爱情的崇高、专一和难于逆转,以他们短暂却耀眼的人生,定格在历史和人心的深处,使人看到大胆追求自由理想幸福爱情的人性之美与青春之光,看到封建伦理道德的罪恶和卑鄙。双方的矛盾冲突最终还是不可调和,而弱小的他们只能死亡来结束他们之间不可调和的冲突。第三,主人公死后,双方家长的相似性。焦仲卿与刘兰芝的死亡让他们两家人有了悔不当初的想法,于是有了“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而《罗密欧与朱丽叶》中同样也是相似的反应。两人的死亡让两家的父母完全清醒了过来,消除了以往的积怨,却再也唤不回儿女的性命。两家人为他们在城中为他们铸了金像来纪念他们。另外一方面,中国和西方的爱情悲剧却也有不同。
《孔雀东南飞》中的悲剧原因在于封建思想的牢固。中国历来的儒家思想深刻侵入了世人的头脑。兰芝面对婆婆对她的指责不能反驳体现的儒家思想顺从公婆,焦仲卿对母亲的顺从则表现的是子女对父母的顺从。因为这种无条件的顺从思想才导致了兰芝被遣回娘家的命运。而被遣回家的兰芝更没有说话的权利,中国古代妇女的地位一直低下。更有“三从”之说: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由于兰芝父亲早亡,所以她只能听从兄长的安排。而正是这些禁锢的封建思想才导致了他们两人之间的悲剧无法更改。
显然《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悲剧与中国有很大差别,他们追求自由,希望能将人从那封建中世纪的神的统治与禁锢中解放出来。他们勇敢而无畏,寻求各种方式追求想要的东西,即使结局也是死亡,但他们曾经为之努力过,他们的悲剧不同的。
最后两篇文章的作者关注了现实人生,有了世俗愿望。即使只能展示刘兰芝与焦仲卿充满苦涩与悲凉的一生,只能以魂化双飞鸟这样的想象情节来表达自己善良却无奈的祝福。而《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作者却以将那时候新兴的人文主义作为思想武器,颂扬尘世的欢乐和幸福,追求个性解放和人格尊严,是以在他笔下的这罗密欧与朱丽叶所展现的青春与爱情巨大的力量不但冲破了封建伦理势力和家族利害的包围自由地恋爱、结合,而且还让两大家族和解,让温情代替冷膜,爱的春风消融恨的坚冰,从而显示了人文主义理想的胜利。这都显示了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新光明的出现。
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作品展现了相同的不为世俗所困的爱情悲剧,生命有限,追求不朽。激发我们积极向上去追求我们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