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比较文学影响研究
比较文学影响研究
11级文教系汉本班 张灿松 51103010017 影响研究是比较文学的传统研究方法之一。
影响研究在前者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那些被接受的“异域”文学的影响,即侧重在对域外文学的借鉴、模仿,以及素材源泉等事实联系的梳理,研究视点集中在作品上
19世纪末到20世纪50年代,以法国学派为中心,以影响研究为主要内容,跨出了比较文学学科建设的第一步。此期以法国学者维耶曼、梵·第根、基亚等为代表。1931年梵·第根出版《比较文学论》,这是一部全面阐述法国学派的著作,被誉为法国学派的集大成之作,多年来被当成是比较文学入门的必读书。他明确了比较文学的研究范围、目的及经过路线,强调“精细和准确考据”的研究方法,而忽视审美批评和赏鉴赏在比较文学中的作用。该书出色地总结了法国比较文学研究的成绩和经验,建构了比较文学的理论体系,不失为一部重要的比较文学著作。
法国学派将比较文学作为一种文学史来研究,注重各国作家及作品之间确实存在的事实联系;以影响研究为主要特征的法国学派以其丰硕的成果证明了比较文学的科学价值,并为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比较文学成为一门真正独立的学科,从而也确立了它在学术界的地位。
一、何谓影响
(一)定义和特征
影响是一种渗透在艺术作品之中,成为艺术作品有机的组成部分、并通过艺术作品再现出来的东西。
外来性:影响无法从本民族文学的传统和作家个人的各种因素作出解释,因此,它是外来的。
隐含性:这是指影响的存在不是一种显在的形态,而应是融入到现有的作品之中的。影响表现为一种精神渗透,它消融于作家的创作中,因此不着痕迹。
二、何谓“影响研究” 定义:
对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之间有事实联系的、相互影响的文学现象进行研究,涉及到流传学、渊源学、媒介学等内容。
影响研究的传播方式:
直接和间接影响。所谓直接影响,是指作家直接接触和吸收外国作家或作品中的影响;所谓间接影响,是指作家通过一个或数个中介吸收外国作家作品的营养。
影响研究传播过程:
还可以从影响的放送、接受、传播途径这三个方面来研究。
放送端可以研究作家作品如何对外民族文学产生影响,某件作品在国外流传和演变的情况等。
接受端则可研究作家借鉴、模仿、改编外民族作家的情况及作品的外民族渊源等。影响研究的传播途径:
有翻译、评论、外国文学的译介者、评论者及传递影响的旅人、书刊、社团、沙龙等多种媒介的研究。
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进行研究,都应该以事实为核心,但仅仅停留在事实的考证、筛选上的研究,只能是影响研究中的初级阶段。将重点放在对作家的创造性研究上,力图作出理论上的分析。
第二篇:比较文学的研究范围
比较文学的研究范围
在比较文学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研究范围不断扩大,研究对象屡遭质疑,并不时传出比较文学危机的警报。特别是最近十多年来,随着文化研究在西方的勃兴和在中国的传播,出现了大量关于文学与其他文化领域之间相关问题的研究,比较文学领域因此显得更为庞杂。但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学科,厘定大致的研究范围仍是必需的。
第一节 比较文学与相关概念
在讨论比较文学的研究范围之前,我们不妨将比较文学与民族文学、世界文学、总体文学等其他传统文学概念作一比较,从外延上了解比较文学的性质。
一、民族文学
民族,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说法,是历史上形成的人们的稳定的共同体,一般使用共同的语言,居住在共同的地域,过着共同的经济生活,具有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①。英文中的nation在有些情况下既可翻译成“民族”,又可翻译成“国家”,这说明这两个概念有重合之处。根据斯大林的观点,“民族不是普遍的历史范畴,而是一定时代即资本主义上升时代的历史范畴”。这种现代民族的概念经常与政治联系在一起,在这个意义上,民族与国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离开国家的保护,民族在国际社会和国际组织中不仅得不到承认,甚至连基本的生存权利也难以保障。但从文化和现状的层面看,民族又不完全等同于国家,因为世界上有些国家是多民族的,例如中国、俄罗斯就是多民族的国家;同时,一个民族也可能分散在若干国家,如中东、东非的阿拉伯民族和欧亚大陆的斯拉夫民族等。应当承认,在民族的划分上,有关政治、地缘等方面还存在交叉、变化的现象,但这些问题并未构成对“民族”这个定义的否定,“也没有严重到足以混淆民族文学研究和超出民族文学界限的研究”①。
民族文学指某个民族内具有传统联系的文学,该文学必须具有区别于他种文学的性质。日本学者大琢幸男在《比较文学原理》中将民族文学定义为“一种具有一国风土人情、民族性及传统等特征的各个国家的文学”②。民族文学虽风格各异,但最根本的一点是它们来自同一文化传统。在欧洲,赫尔德被认为是确立民族文学观念的先祖。在《关于近代德国文学的片断》一文中,他认为民族文学应该是民族的,其标志便是独特性,因而民族文学不应在古希腊经典作品中去寻找源头,而必须到日耳曼民族起源中去发掘,一国文学艺术同该国风土、民族文明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
美国学者韦斯坦因指出:“‘民族文学’这一术语应该从和比较文学有所关联的角度来界定,因为从本质上说,民族文学指那些形成比较文学基础的基本单元。”③从比较文学的角度看,民族文学是研究一国本身的文学,比较文学则是超越国界的文学研究。《诗经》与《楚辞》的比较,李白与杜甫的比较,《红楼梦》与《金瓶梅》的比较,虽然用的是比较的方法,但仍属于民族文学的范围。换句话说,民族文学内部的比较不属于比较文学的范围,比较文学最根本的一点是跨越国界。在比较文学研究中,民族文学是基本单元,是研究的支撑点,比较文学则是超越民族文学范围的跨国界的文学研究。
二、世界文学 “世界文学”一词首次出现于1827年歌德与爱克曼的谈话中。歌德说:“我们德国人如果不跳开周围环境的小圈子朝外面看一看,我们就会陷人上面说的那种学究气的昏头昏脑。所以我喜欢环视四周的外国民族情况,我也劝每个人都这么办。民族文学在现代算不了很大的一回事,世界文学的时代已快来临了。”21年后的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再次使用了“世界文学”这个概念。此后,“世界文学”一词在不同情况下多次被使用,归纳起来,大致有三种不尽相同的含义。
世界文学的第一种含义指全球文学,即通过对许多国家的文学思潮、流派、运动、作家、作品的评述写出的一部世界文学史,用韦勒克、沃伦的话说,“似乎含有应该去研究从新西兰到冰岛的世界五大洲的文学这个意思”①。
世界文学的第二种含义指“伟大的”、“经典的”作品,或者说世界公认的最好作品,如《奥德赛》、《神曲》、《浮士德》、《包法利夫人》等,这里世界文学变成了“杰作”的同义词,变成了文学作品选。雷马克即持这一观点,“世界文学主要研究经过时问考验,获得世界声誉并具有永久价值的文学作品”,以及当代获得极高评价的当代作家作品②。
世界文学的第三种含义即歌德所倡导的世界文学。歌德希望人们冲出民族文学的狭小圈子,放眼世界各国文学的广阔天地,通过文学交流来增进各民族和国家间的互相了解。韦勒克、沃伦对此进一步解释道:“这是一种要把各民族文学统起来成为一个伟大的综合体的理想,而每一个民族都将在这样一个全球性的大合奏中演奏自己的声部。”③
在世界文学的这三种含义中,歌德提倡的“世界文学”概念与比较文学有一定关系,他主要强调各国文学之间的关系。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比较文学史家将歌德的世界文学构想视为比较文学产生的思想渊源之一。与歌德对世界文学的憧憬相比,比较文学有自身的理论体系和原则方法,强调从比较的角度去研究。同时,比较文学坚持民族文学的个性和差异性,它将通过对本国文学与外国文学的审视和认识,追求文学和文化上的对话和共处。
三、总体文学
总体文学(或一般文学)是法国比较学者用于区别比较文学的一个概念。梵.第根指出:“地道的比较文学最通常研究着那些只在两个因子间的‘二元的’关系。”“凡同时属于许多国文学的文学性的事实,均属于总体文学的领域之中。”按照梵.第根的说法,研究两种文学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比较文学,而总体文学研究超越国家、民族、语言界限的那些文学运动、文学思潮、文学体裁和文学风尚,例如浪漫主义在很多民族文学中都有反映,总体文学着重研究其在多种文学中的传播、发展和流变。有人打了个形象的比喻,“民族文学是在墙里研究文学,比较文学跨过墙去,而总体文学则高于墙之上”①。
梵·第根的这种分法遭到美国学者的反对。雷马克在《比较文学的定义和功用》一文中说:“梵·第根的定义至少引出一个问题。像他那样把比较文学规定为两个国家的比较研究,而两国以上的研究则为总体文学,这不是武断而且机械吗?为什么理查生和卢梭的比较算是比较文学而理查生、卢梭和歌德的比较就算是总体文学呢?难道‘比较文学’这个术语就不能包括任何数目国家文学的综合研究吗?”②从法美学者对“总体文学”概念的争论可以看出,不同时代、不同环境中的学者对比较文学的范围有不同见解。在我们看来,雷马克对梵·第根的批评是正确的,因为后者把超越两国以上的影响研究和无影响的类同比较划入“总体文学”的范畴是一种机械的划分,将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国家的文学比较归人总体文学实际上是缩小了比较文学研究的范围。韦勒克指出:“我们无法有效地区分司各特在国外的影响以及历史小说在国际上风行一时这两种事情。比较文学莉总体文学不可避免地会合二而一。”③历史发展正如韦勒克所预言的那样,特别是近50年来,比较文学早已超越了原来的界限,向总体文学发展,如果再区分比较文学与总体文学已经没有多大实际意义,总体文学已经成为泛称的“比较文学”这一学科的组成部分。
第二节 比较文学的研究范围
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学科,与文艺学中的三个分支——文学史、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相比,有其自身的研究范围。文学史、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这些分支学科尽管其研究的侧重点不断变化,并在各自的领域中不断探索和创新,但主要是围绕文学本身展开的。文学史的任务是梳理和评价各个时代的整体文学状况和突出的文学成就,文学批评侧重对当下文学实践活动的分析和评价,文学理论则研究文学的本质、范畴和文学活动的一般规律,文艺学的这些学科很少在意不同民族文学之间的关系。可以说,各国文学之间的关系是传统文学研究特别是文学史研究的盲点,而这一盲点恰恰是比较文学关注的焦点。
比较文学要求人们从国际的角度观察文学现象,用面向世界的胸怀去认识和研究各国文学的关系与文学的普遍规律和特征,并通过文学推进不同文化间的理解和互补。不仅如此,比较文学还打破学科界限,研究文学与人类其他思想领域之间的关系,从而了解人类文化的规律和特色。正因为比较文学研究领域的特殊性,所以比较文学能够发挥其他学科难以发挥的作用。具体而言,比较文学的研究范围主要包括两点:一是跨国界,研究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文学关系;二是跨学科,研究文学与其他艺术形式、其他意识形态乃至自然科学之间的关系。‘
一、跨国界的文学研究
如上所述,传统的文学研究只限于一国文学的研究,而比较文学则打破时空的界限,研究不同民族、语言、文化之间的文学关系。在比较文学研究中,国际文学关系是其研究的重点。
1.研究各国的文学、文化间的联系和交流
这类研究强调的是不同国度文学之间的联系和借鉴,如基亚所说:“比较文学工作者站在语言的或民族的边缘,注视着两种或多种文学之间的题材、思想、书籍或感情方面的互相渗透。”①这类研究包括作家、作品在其诞生地以外的国度的流传、接受和所产生的影响等情况,也包括国际文学运动的起源、传播和演化以及媒介的作用等。
比较文学最初主要研究欧洲各国之间的文学关系,如今已扩展到完全不同的文化背景之间。如唐代文学与日本早期文学的关系,19世纪俄罗斯文学对法国文坛的影响,苏联文艺理论对我国文艺理论的影响,西方现代派文学对我国当代文坛和作家的影响等。就中国的比较文学而言,它既要研究外国文化和文学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也要了解中国文化和文学在外国的流传状况,由此将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联系起来。
2.研究各国文学和文学理论之间的规律和异同
在相似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不同民族会有相近的发展水平、类似的思想情感和心理特征,这使不少民族文学之间尽管在相互隔绝的状况下也会出现惊人的类似。我们可以把两种不同传统的文学对某个问题的不同处理作对照性考察。例如,14世纪意大利作家薄伽丘的《十日谈》和我国清代艾衲居士的《豆棚闲话》都不约而同地运用了“框架结构”,即一群人在某个固定的地点,一个接一个说故事。环境遥隔的作者不约而同地运用了同样的叙述结构,这一相似是令人惊叹的,而这种结构方式上的相似只能通过社会生活现象的类同来说明。不仅如此,这两部作品在内容上都表现出某些意识形态的异己因素,表现出边缘人对当时主导意识形态如王权、宗教的对抗和消解,为我们重新观照历史提供了一种“被压抑的声音”。
二、跨学科的比较研究
跨学科研究(interdisciplinary approach)是美国学派提出来的。作为比较文学研究的扩展,跨学科研究是一种在保持文学主体性的条件下,探讨文学与其他学科关系的一种科际性研究。其目的是把文学置于一个广阔的历史、文化和学科背景下,通过考察文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和作用,使文学的本质内涵得到充分的展示,从而更好地揭示出文学发展的方向。1.探讨文学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关系
文学与艺术的关系是多种多样的,也是非常复杂的。研究文学与艺术的关系可为我们提供无数的研究课题,如文学如何吸收其他姊妹艺术的营养,文学与其他艺术之间的对抗和消长等。这种研究既可以总结出文学之不同于其他艺术的独特规律,也可以通过了解其他艺术和表现方法对文学的渗透和影响,以寻觅文学发展进化的踪迹。例如,从起源上看,许多艺术种类是相互联系的,中国古代的诗、乐和舞是合在一起的,中国文学史上每种新诗体的出现,如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词、曲等,都不同程度地受到音乐的影响。文学与绘画、雕刻乃至建筑艺术等也都存在相互启发的关系,后现代主义最初就是从建筑艺术发端的,后来这种思潮逐步渗透到文化的各个方面。每种艺术在发展过程中都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其他艺术的影响,由此形成技巧、功能、效果的相互借鉴、交错,这些研究大大拓展了比较文学的研究领域。
2.探讨文学与其他意识形态的关系
文学本身属于意识形态的一部分,意识形态的其他部分如政治、宗教、哲学、道德对文学都有着或大或小的影响,有时这些影响还是直接的甚至决定性的。例如,文学与哲学的关系一直非常密切,伟大的文学作品必然在某些方面包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法国作家加缪说:“伟大的作家必然是哲学家。,’在中国,“文以载道”的“道”就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核心。当今人文社会科学各个领域的研究成果.则直接运用到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之中,例如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索绪尔的现代语言学观念等对文学和批评产生深刻的影响,极大地深化了人们对文学的认识,并促进了文学研究方法的更新。
现在这种跨学科研究又有了新的变化和发展,时间、空间、种族、性别、阶级等多维因素开始进人比较文学领域,并占据越来越大的比重。3.探讨文学与科学技术的关系
文学与自然科学在许多方面有着明显区别,这是不言而喻的,但科学与文学的关系并不是互相隔绝的,而是互相渗透且错综复杂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如何影响和改变文学的内涵和面貌,包括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是比较文学不可忽视的问题之一。科学的进步、科学精神的提出,更新着文学观念,为文学的创造带来新的天地,我们在后面谈到的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对文学创作时空观的影响和改变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文学中的想象力也会给科学的发展带来启发,科幻小说、科幻电影所展示的未来物象在一定程度上也刺激了科学家的灵感,同时也给人诸多启示。此外,科学也会造成对文学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扼杀,乃至对人性的摧毁,这些又是我们需要警惕的。简言之,比较文学就是要突破各种学术研究的界限,“打通”整个文化领域,使文学研究进人综合性研究的新阶段。
专栏1
世界文学主要研究经过时间考验、获得世界声誉并具有永久价值的文学作品(如《神曲》、《唐·吉诃德》、《失乐园》、《老实人》、《维特之烦恼》等),或者不那么显著地,研究在国内获得极高评价的当代作家(如福克纳、加缪、托马斯’曼等),这类作家当中不少只是名重一时(如高尔斯华绥、玛格丽特·米切尔、莫拉维亚、雷马克等)。比较文学却不受这种限制。已经完成的有启发性的比较研究,还有许多可以完成的这种研究,都是以二流的作家为研究对象的,这些作家往往比大作家们更能代表他们时代的局限性特色。
[美]雷马克:《比较文学的定义和功用》,张隆溪译,见张隆溪选编《比较文学译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9页。
专栏2
假如的确存在某一题目的“比较性”难以确定的过渡区域,那么我们将来必须更加严格,不要随便把这种题目算做比较文学的范围。我们必须弄确实,文学和文学以外的一个领域的比较,只有是系统性的时候,只在把文学以外的领域作为确实独立连贯的学科来加以研究的时候,才能算是“比较文学”。……一篇论莎士比亚戏剧的历史材料来源的论文(除非它的重点放在另一国之上)。就只有把史学和文学作为研究的两极,只有对历史事实或记栽及其在文学上的应用进行了系统比较和评价,只有在合理地作出了适用于文学和历史这两种领域的结论之后,才算是“比较文学”。讨论金钱在巴尔扎克的《高老头》中的作用,只有当它主要(而非偶尔)探讨一种明确的金融体系或思维意识如何渗进文学作品中时,才具有比较性。
[美]雷马克:《比较文学的定义和功用》,张隆溪译,见张隆溪选编《比较文学译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6页。
进一步阅读
1.[德]爱克曼:《歌德谈话录》,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2.[美]韦勒克:《比较文学的名称与性质》,黄源深译,见于永昌、廖鸿钧、倪
蕊琴选编《比较文学研究译文集》,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3.张隆溪、温儒敏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比较文学论文集》
第三篇:比较文学学习、研究参考书目
一、比较文学原理、专题研究论著
比较文学史
(法)洛里哀著
商务印书馆
1931 比较文学论
(法)梵·第根著
戴望舒译
商务印书馆
1937 比较文学与文学理论
(美)乌·韦斯坦因著
刘象愚译
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7 比较文学导论
(美)弗·约斯特著
廖鸿钧等译
湖南文艺出版社
1988 什么是比较文学
(法)布吕奈尔等著
葛
雷等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9 比较文学引论
(罗)亚历山大·迪马著
谢天振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1 比较文学原理
(日)大眆幸男著
陈秋峰等译
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5 比较文学导论
卢康华
孙景尧著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4 比较文学原理
乐黛云著
湖南文艺出版社
1988 简明比较文学
孙景尧著
中国青年出版社
1988 比较文学概论
陈忄享
刘象愚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8 中西比较文学教程
乐黛云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8 比较文学探索
孟昭毅著
吉林大学出版社
1991 比较文学史
曹顺庆主编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1 比较文学方法论
刘介民著
天津人民出版社
1993 比较文学
陈忄享
孙景尧
谢天振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比较文学原理新编
乐黛云等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 世界文学发展比较史
曹顺庆主编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1998 1997 比较文学学习、研究参考书目
比较诗学
(美)厄尔·迈纳著
王宇根等译
中央编译出版社比较神话学
蔡茂松著
新疆大学出版社
1993 比较故事学
刘守华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5 译介学
谢天振著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 超学科比较文学研究
乐黛云
王宁主编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9 比较文学研究类型
赵毅衡
周发祥著
花山文艺出版社
1993
北京大学出版独角兽与龙——在寻找中西文化普遍性中的误读
乐黛云
勒社
1995 文化传递与文学形象
乐黛云
张
辉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文化类同与文化利用——世界文化总体对话中的中国形象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0
1999
(美)史景迁著
廖世奇等译 比较文学与当代文化批评
王
宁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0 管锥编
钱钟书著
中华书局
1979 谈艺录
钱钟书著
中华书局
1984 七缀集
钱钟书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 诗与真·诗与真二集
梁宗岱著
外国文学出版社
1983 译余偶拾
杨宪益著
三联书店
1983 攻玉集
杨周翰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3 论契合——比较文学论集
王佐良著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
季羡林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1 比较文学与小说诠释
周英雄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0
二、比较文学论文集
比较文学译文集
张隆溪选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2 比较文学论文选集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印
1982 比较文学论文集
张隆溪
温儒敏编选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4
1986 比较文学论文集
朱维之
方平等著
南开大学出版社
1984 比较文学译文选
刘介民编
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4 比较文学研究译文集
干永昌等编选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5 新概念·新方法·新探索——当代西方比较文学论文选比较文学讲演录
深圳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编
陕西师范大学东方文学比较论文集
卢蔚秋编
湖南文艺出版社
1987 白之比较文学论文集
(美)西利尔·白之著
微
周等译
湖南文艺出版社
1987 中外比较文学译文集
周发祥编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1988 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垦拓——台港学者论文选
黄维木梁社
1998 面对世界——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第三届年会暨国际学术讨论会会
贵州省文化厅
贵州省比较
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0
中国比较文学学
北京大学出版
漓江出版社
1987
1987 多元文化语境中的文学——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第四届年会暨国 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乐黛云
张铁夫主编
湖南文艺出版社
1994 迈向比较文学新阶段——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第六届年会暨国际 学术讨论会论文选
曹顺庆主编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0
三、中外文学类型比较研究论著
中西文学类型比较史
李万钧著
海峡文艺出版社
1995 中西比较诗学
曹顺庆著
北京出版社
1988 中西比较诗学体系
黄药眠
童庆炳主编
人民文学出版社中西艺术的文化精神
张
法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4 中西美学比较
朱希祥著
中国纺织大学出版社
1998近代中西美学比较
卢善庆主编
湖南出版社
1991 中外文论比较史(上古时期)曹顺庆著
山东教育出版社中国文论与西方诗学
余
虹著
三联书店
1999 中西比较文艺学
饶芃子等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9 西方文论与中国文学
周发祥著
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7 国外中国古典文论研究
王晓平等著
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8 中英比较诗学
狄兆俊著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2 拯救与逍遥——中西方诗人对世界的不同态度
刘小枫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8 中西诗鉴赏与翻译
辜正坤著
湖南人民出版社
1998 中西戏剧比较教程
饶芃子 主编
暨南大学出版社
1989 中西戏剧比较论稿
蓝
凡著
学林出版社
1992 中国现代比较戏剧史
田本相主编
文化艺术出版社
1993 文化精神与小说观念——中西小说观念的比较
白海珍
汪帆1989 中西小说比较
饶芃子等著
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4 世界文学格局中的中国小说
应锦襄
林铁民
朱水涌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
四、中外文学交流与比较研究论著
中西交通史
方
豪著
岳麓书社
1987 中西文化交流史
沈福伟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5 中外文学交流史
周发祥
李岫主编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9 中外文学因缘——戈宝权比较文学论文集
戈宝权著
北京出版社
1992 沟通——访美讲学论中西比较文学
孙景尧著
广西人民出版社
1991 中外文学跨文化比较
曹顺庆主编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中西文学关系的里程碑
(捷)马立安·高利克著
北京大学出
版社1990 中西文化深层结构和中西文学的思想导向
肖锦龙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5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8 1991 母语的魔障——从中西语言的差异看中西文学的差异
张卫中1998
中外比较文学的里程碑
李达三
罗钢主编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7
安徽大学出版社
中国文学对外国文化的选择
张荣翼
杨从荣主编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 人之镜——中西文学形象的人格结构
邓晓芒著
云南人民出版社
1996 高唐神女与维纳斯——中西文化的爱与美主题
叶舒宪著
中国 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7 生命之树与知识之树——中西文化专题比较
高旭东著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89 孔子精神与基督精神——中西文化纵横谈
高旭东等著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89 《庄子》与现代主义
张
石著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89 比较文学与中国古典文学
徐志啸著
学林出版社
1995 中西文化碰撞与近代文学
郭延礼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9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史论
于语和
庾良辰主编
山西教育出版社
1999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与世界
陈元恺著
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7 五四新文学与外国文学
王锦厚著
四川大学出版社
1996 比较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
乐黛云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7 走向世界文学——中国现代作家与外国文学
曾小逸主编
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5 二次大战的中外文化交流史
黄俊英著
重庆出版社
1991 鲁迅与中外文化的比较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鲁迅研究室编中国现当代文学与外国文艺思潮
赖干坚著
海峡文艺出版社论中西哲学精神
(美)成中英著
东方出版中心
1991 中国之欧洲
(法)艾田蒲著
许
钧
钱林森译
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4 中国哲学对欧洲的影响
朱谦之著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9 中国文化对欧洲的影响
王
宁
钱林森等著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9 中国对德国文学影响史述
卫茂平著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6 中德文学研究
陈
铨著
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7 关于“异”的研究
(德)顾彬著
曹卫东编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 德国的汉学研究
张国刚著
中华书局
1994 中国文化在启蒙时期的英国
范存忠著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伏尔泰与孔子
孟
华著
新华出版社
1993 法国作家与中国
钱林森著
福建教育出版社
1995 法国当代中国学
(法)戴仁主编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 中国对法国哲学思想形成的影响
(法)维·毕诺著
耿升译
商务印书馆
2000 俄国文学与中国
智
量等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1
1991 1997 1995
1986 20世纪中俄文学关系
陈建华著
学林出版社
1998 中国文学在俄苏
李明滨著
花城出版社
1990 普希金与中国
张铁夫主编
岳麓书社
2000 中国传统小说在亚洲
(法)克·苏尔梦编
颜保译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1989 中国文学在东南亚
饶芃子主编
暨南大学出版社
1999 中印文学关系源流
郁龙余编
湖南文艺出版社
1987 中印文化关系史论文集
季羡林著
三联书店
1982 比较文化论集
金克木著
三联书店
1983 中日古代文学关系史稿
严绍璗著
湖南文艺出版社
1987近代中日文学交流史稿
王晓平著
湖南文艺出版社
1987 中日民间故事比较研究
于长敏著
吉林大学出版社
1996 中日比较文学论集
赵乐生生等主编
时代文艺出版社
1992 水边的婚恋—《万叶集》与中国文学
(日)中西进著
王晓平译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5 智水仁山——中日诗歌自然意象对谈录
(日)中西进
王晓平著
中华书局
1995 源氏物语与白氏文集
(日)丸山清子著
申非译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1985 中日现代文学比较论
王向远著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8 中日启蒙文学论
何德功著
东方出版社
1995 觉醒与挣扎——20世纪初中日“人”的文学比较
秦弓著
东方出版社
1995 中日战争与文学——中日现代文学的比较研究
(日)山田敬三学出版社
1992 日本白桦派与中国作家
刘立善著
辽宁大学出版社
1995 鲁迅、创造社与日本文学
(日)伊藤虎丸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古代中朝文学关系史略
陈蒲清著
湖南人民出版社
1999 中国古典小说在韩国之传播
(韩)闵宽东著
学林出版社
五、中国比较文学发展史与资料集
1898-1949中外文学比较史
范伯群
朱栋霖著
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3 中国比较文学简史
徐志啸著
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6 中国比较文学源流
徐扬尚著
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8 中西比较文学手册
廖鸿钧主编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7 中国比较文学年鉴(1986)
杨周翰
乐黛云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7
比较文学研究资料
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研究组编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6 中国比较文学研究资料(1919—1949)北京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
1995
东北师范大1989
第四篇:比较文学——浅析托尔斯泰对茅盾的影响
浅析托尔斯泰对茅盾的影响
一.背景简介 1.时代背景
19世纪的俄国解放运动正如火如荼地展开,而进步的俄国作家呼应着解放运动的浪潮,他们自觉地用手中的笔进行反封建反专制的斗争,表现出鲜明的民主意识、人道精神和历史责任感。俄国作家、批评家和俄国文学这种为社会、为人生的宗旨,很自然地得到中国新文学的先驱者们的接受。
中国新文学的先驱者们做了积极地选择和扬弃,身处战乱中的他们具有强烈的危机意识和救亡意识,将文学看作是治疗社会病痛、改造民族灵魂的良方妙药。
2.托尔斯泰简介
列夫· 托尔斯泰是十九世纪世界文学的泰斗,生前与东方,特别是与中国的关系是很密切的。他对受帝国主义侵略的中国人民曾给予关切与同情。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托尔斯泰成为世界文学的巨匠, 并非是偶然的现象。这首先是来自于托尔斯泰的文学生涯和创作实践中始终贯串着一条叛逆贵族阶层投身劳动人民的革命民主主义精神的红线。托尔斯泰出身于贵族,他曾过着奢华的生活。但当他参加了军队,与下级兵士、穷苦山民和受害百姓有了交往,思想情感才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他悔恨过去堕落的生活,于是开始探索人生和艺术的真谛。与此同时,他才写小说,以“真诚和严肃”的态度认识和对待人生和文学。因此,在西欧文学出现严重粉饰现实或陷入唯美主义的困境时,他坚持艺术为“人民”,文学对人生、对社会有积极改造作用的主张。
3.茅盾简介
茅盾是中国新文学作家的代表之一,1919年4月,茅盾在《学生杂志》上发表《托尔斯泰与今日之俄罗斯》,这篇文章比较全面而系统地反映了托尔斯泰的生平、思想、创作及他和俄罗斯文学的关系以及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他在文章中写道:“托尔斯泰以生活之二要素为劳动和爱,人必简易耐劳而温和,人必受于人者少而报施多,分群众之利少而群众之利多,必以能服役为乐。”突出强调了托尔斯泰的道德学说,并给予完全的认可,明确地把其引为中国文学家的道德楷模。
二.托尔斯泰对茅盾的影响的方面 1.“为人生、为社会而文学”的心灵默契
托尔斯泰曾说:“我整个心灵所热爱的、我着力要描绘出其全部的美的,过去、现在以至将来都永远美妙动人的主人公——这就是真实。”可见托尔斯泰的文学创作是为社会而创作的,强调的是真实。
托尔斯泰在他的一系列伟大作品里充分实践了他的“为人生”、“为社会”、“为大多数” 的文艺思想。他的小说具有鲜明的自叙传的特色。《童年·少年·青年》, 实已显示了作者要与本阶级决裂, 自我批判和“忏悔”的端绪。《战争与和平》、《安娜· 卡列尼娜》、《复活》等作品, 作者通过主人公安德烈、彼埃尔、列文、聂赫留道夫等典型人物形象的塑造, 既揭露了社会人生的黑暗和矛盾, 表现了某些生活本质, 成为时代的镜子, 又能在其中表现“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思想情绪, 向黑暗制度发出最强烈的控诉和抗议, 通过各个主人公曲折复杂的精神道德面貌和生活道路的精细剖析, 积极探索人生的意义。这几部作品都突出地表现着普通人的命运和“人民”的主题。托尔斯泰从来就是为反映人民疾苦和情绪, 探求人生真理而写作的。
茅盾接受托尔斯泰的影响并不是被动的,他的内心趣味更接近社会活动,其价值观念与传统文化重实用伦理的精神保持有深刻地内在联系。茅盾的创作内容中将忠于生活、忠于现实和忠于人民、忠于党的革命事业始终统一在一起。他多次申述自己本不是文学家, 只是党的社会工作者。但当他在特殊环境里不得不操笔写作的时候, 他也没有忘记从生活出发, 忠于现实的文学本质。所以当有的评论者把他与自然主义作家左拉的创作方法等量齐观时, 他深有感慨地说:“我自己来试作小说的时候, 我却更近于托尔斯泰了”,“我是真实地去生活、经验了**中国的最复杂的人生一幕——受着生活执着的支配,想以我生命力的余烬从别方面——发一星微火” 茅盾20多年的创作生活, 尽管经历了曲折, 但是他始终是适应和服务于党和人民的革命事业。因此, 茅盾曾在回顾了自己创作历程后说过一段意味深长的符合实际的话: “我所能自信的, 只有两点,一、未尝敢‘粗制滥造’;
二、未尝要为创作而创作,—换言之, 未尝敢忘记文学的社会意义”。这正是托尔斯泰精神的体现。显然茅盾是努力继承并发展了托尔斯泰的执着地“ 为人生” , 热诚地“为社会”、“为大众”的精神。这是他从托尔斯泰身上学习的最大成果之一。
茅盾的《子夜》就是很典型地接受了托尔斯泰影响的例子,《子夜》讲述了20世纪30年代初的上海,近乎以写史的态度创作小说。它以民族工业资本家吴荪甫和买办金融资本家赵伯韬的矛盾、斗争为主线,生动而又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
2.“规模宏大的史诗”偏爱
托尔斯泰艺术创造的最主要的特色和本质是史诗的广阔和雄伟。这是他奠定“世界文学巨匠”地位成为对人类艺术发展具有划时代意义之原因所在。自从他的《战争与和平》在欧洲发行,他的名字震动和征服了世界文坛,被英法等欧洲国家的文学家、评论家称为“我们时代最伟大的作家”。托尔斯泰崇高地位的确立,不在于他创作了某些脍炙人口的著作,而在于他的文学创作在反映生活的深广度和艺术创新上为人类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这都取决于作家的文学意志和创作视野的大小托尔斯泰的创作视野雄浑广阔,他的小说以宏大的规模和视野,从各个方面反映了俄国整整一个世纪的历史风云和社会生活的变化。例如《战争与和平》就以库拉金、罗斯托夫、鲍尔康斯基和别朱霍夫四大贵族家庭的生活为情节线索,气势磅礴地反映了十九世纪初到二十年代俄国社会的重大历史事件。
在艺术风格和艺术技巧上,茅盾受托尔斯泰影响最深厚的所在,是他继承并发展了托尔斯泰博大精神的现实主义传统,具有美学上的远大宏伟的雄心壮志和艺术上的深遂广阔的创作视野。
茅盾早就注意和欣赏托尔斯泰创作的史诗的广阔与宏伟。他赞扬托尔斯泰“才气纵横”、其小说“局面之宏大、思想之缜密、惟英之司各德差为近之”, 那“五彩缤纷”的热闹场面、“回旋开合、纵横自如”的精密结构, 是托尔斯泰“得荷马之真趣”的艺术结晶。茅盾的创作性格上有一种脾嗜, 他说过“我喜欢规模宏大、文笔悠肆绚烂的作品”。
他所写的很多作品,都是规模宏大的,即使是段短篇小说如《林家铺子》也具有长篇小说的特点,即时间跨度大、人物关系复杂、反映社会深刻。也许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使作品缺乏一定的可读性,读者需要细细琢磨小说内容才可读懂。
综上所述,托尔斯泰对于茅盾小说的影响是深刻的,他们之间不仅在题材内容上有着惊人的默契程度,在技巧风格上也同样类似。因此,茅盾深受托尔斯泰创作的影响。
第五篇:比较文学中的平行研究
比较文学中的平行研究
1960年美国比较文学学会成立,标志着美国学派的正式登场,这时期的代表人物有雷马克、艾德礼、勃洛克等。其中雷马克在1962年发表的《比较文学的定义和功用》中全面阐述了美国学派的观点,他认为,比较文学是一国文学与另一国文学或者多国文学的比较,是文学与其他表现领域的比较,艾德礼在1969年发表了《比较文学论文选集》,书中更是清晰地提出了“平行研究”的主张。美国学派的观点打破了法国学派的局限,是对法国学派只注重影响研究的继承和发展。
平行研究是一种超出国界的文学研究,但它与影响研究不同,他不强调研究的放送、流传、媒介等问题,他是对没有事实联系的不同国家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进行比较研究,论述其异同,总结出文学发展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同样,对文学与其他学科,包括艺术、哲学、历史、宗教、自然科学等之间进行比较研究,从而揭示出人类知识体系的共通性及文学的独特性也算是平行研究。平行研究强调不同国家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的比较,以及文学与其他学科的比较,两者的比较必须具有可比性,比较结果是总结出文学作品的美学价值及文学发展具有的规律性的东西。
比较文学平行研究包括类型学、主题学、文体学和跨学科研究。类型学研究的目标主要是研究世界文学发展中产生于不同时空、文化、民族、语言背景下的文学现象,对彼此之间并无事实联系,或者虽有所接触而并未构成其内在动因,却往往存在着或明晰或隐微的共通处和契合点进行联类比照,在寻觅整体文学演讲通则和规律的同时发掘出相似类型表象下深层次的文化差异。类型学的基本研究范畴有内容题材、人物形象、表现手法和思潮流派四个方面。主题学研究的是不同国家、不同文明中的不同作家对相同主题的不同处理,它既属于实证性影响研究,也是对并无事实联系的不同文学之间的相同主题进行比较研究。主题学强调的是不同国家的作家对相同母题、情境、意象、题材的不同处理。主题学研究范畴主要是母题研究、情境研究和意象研究。比较文学平行研究的文体学是从跨国家、跨文明的角度,研究不同国家、不同文明如何按照文学自身的特点来划分文学体裁,研究各种文体的特征以及在发展过程中文体的演变和不同文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文体的平行研究主要针对诗歌文体比较、戏剧文体比较、小说文体比较和散文文体比较。跨学科研究是以文学为一端,以其他艺术门类、学科为另一端,在对其相互关系的梳理中,一方面揭示在人类文化体系中不同知识形态的同质与异质,另一方面彰显文学之为文学的独特性。
陶潜《闲情赋》“美目传言”的诗句与马利诺、奥维德、塔索等人十分相似,《圣经》中著名的“泼水难收”之喻在从《左传》开始的中国文学中有二十多个相仿例子,“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形象在维吉尔、但丁、德国古民歌和邓南遮的作品中反复出现,济慈的自书墓志铭文意在元謓、白居易的诗中即可读到,西方亦有“雁字”,而中国也有“自恋狂”形象。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衣》故事早在北朝旧籍中就分明记载,《列子》的杞人忧天寓言在格列佛游记中重述,老哈姆雷特的鬼魂与袁枚笔下的鬼一样闻鸡而缩,而《西厢记》中老夫人以“兄妹之礼”阻女婚事的故伎在英法文学中几度重演。
平行研究包括直接比较与间接比较。直接比较是指作品与作品、理论与理论的比较;间接比较即一国理论与他国作品的比较、其他学科理论与文学作品的比较等,他实际上是通过理论使作品与作品或者使作品与自然、与社会现象构成相互比照的关系,由于涉及移用某种理论,因此又可以称它为移植研究。平行研究主要由类比和对比两种方法构成,即辨别其中的类似或差异,以及异中之同或者同中之异,重点是求类同。平行研究的具体对象包括主题、文体、风格、技巧、原型、神话、思潮和文学史等等。它的主要关注点在文学性上,力图通过求同辩异,把握文学发展、艺术创作、文本结构等当面的规律以及作品的审美特点和价值。元杂剧《赵氏孤儿》是一部历史剧,有关的历史事件记载最早见于《左传》,戏剧讲的是春秋时期晋国贵族赵氏被奸臣屠案贾陷害而惨遭灭门,幸存下来的赵氏孤儿长大后为家族报仇的故事。2010年陈凯歌的电影《赵氏孤儿》在贺岁档热卖,未曾想在十八世纪元杂剧《赵氏孤儿》早已经漂洋过海传到了欧洲。它首先由耶稣会士马若瑟译成法文。1735年,其译稿被另一位耶稣会士杜赫德收进了由其主编的四大卷《中华帝国全志》的第三卷中,只是这份译稿已非元杂剧《赵氏孤儿》的本来面目,原剧本以歌唱为主,此法却变成以对白为主。伏尔泰在这部书中读到了马若瑟翻译的中国悲剧《赵氏孤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将之改成了一部法国式的悲剧。伏尔泰对原作进行了大量改动,仅仅保持了它的基本情节,成为了一部五幕剧,一个豪强要杀死一个孩子,一个他仇家的遗孤,人们藏匿了孤儿,用另一个孩子代替,使其逃脱了魔掌。将伏尔泰改变了的剧本退后两千年,来到十三世纪的成吉思汗时代,鞑靼征服者成吉思汗攻占北京,将皇族赶尽杀绝,只留下一个孩子,朝臣张惕和他的妻子竭尽全力挽救帝国继承人,用自己的孩子代替了皇子,依靠伊达梅救活了两个孩子。在中国原剧中没有女角色,但是在伏尔泰改编的剧目中女主角却是一个重要角色,她的爱情也是一个主线,导向剧终。伏尔泰在剧中不断强调中国人民崇高的道德,突出其道德的庄重与温情。伏尔泰以此剧表达他对中国的看法,并通过这部剧表达他自己关于历史和社会生活的哲学。可以看出,原著《赵氏孤儿》与改编后的《中国孤儿》两个作品虽然在形式等方面有所不同,但是仍然可以看出,它们在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等方面都有异曲同工之妙,充分体现了平行研究的相关原理。
美国学派提出的平行研究的方式极大地拓宽了学科领域,使比较文学在方法论上得到了突破性的进展,也使学科进一步体制化。美国学派的代表人物力图扩张比较文学学科的范围,他们突破了影响研究的束缚,将没有事实联系的国与国之间的文学对比纳入比较文学的研究范畴,他们还将文学与人类其他知识表现领域之间的学科交叉关系作为比较文学的重要研究内容,而且还表现在跨学科上。在跨越性得以拓展的同时,比较文学的可比性原则也具备了更为丰富的内涵,类同性和综合性成为比较文学研究的学理旨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