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比较文学试题
二、填空题
1、法国最早的比较文学家是(布吕纳介)
2、作为中国比较文学在新时期复兴的重要标志,钱钟书的比较文学巨著(《管锥编》)
于1979年出版。
3、整体的放送者可以是一国文学的整体,也可以是一个时代的文学,还可以是一个文学流派和(某种思潮)。
4、形象学作为比较文学的一个分支,是从法国比较文学家(卡雷)开始的。
5、根据季羡林先生的观点,诗学发达的一共有三个大的地区,一个是中国,一 个是(印度),还有一个就是今天欧洲的广大地区。
6、每一篇艺术作品都有(主题),但是不一定都能纳入某个母题。
7、影响研究又可分为三个类型,即誉舆学、渊源学、媒介学,这是把影响当作一个(输送过程)来进行分类的。
8、自发性质的比较文学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古罗马)。
9、鲁迅的长篇论文(《摩罗诗力说》)亦是中国近代一篇重要的比较文学论文。
10、个别的放送者可以是一个作家,也可以是一个作家的(某部作品)。
三、判断题
1、比较文学既研究国与国、民族与民族文学之间的关系,也研究其他人文学科和 自然科学对文学的影响。(对)
2、中国元代的戏剧《赵氏孤儿》在欧洲流传的过程十分复杂,要弄清这一过程需 要收集大量的实证材料。(对)
3、作家接受影响往往都是有意识的。(错)
4、“形象学”就是研究一国文学作品中所反映出来的外国人的形象的学问。(错)
5、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所谓“气”的概念,其含意很复杂,它有时候指人的主观才 情,有时候指作品的风格,有时候指一种似乎先天存在的神秘的本体。(对)
6、文学翻译中的“归化”现象,就是尽量地用译语国的文化和审美习惯将原作国的 文化和审美习惯“吞没”。(对)
7、作为美国学派的一个重要代表,雷马克认为,比较文学既要研究文学之内的相互 影响和关系,也要研究文学以外的学科和知识对文学的影响。(对)
8、《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人物形象保尔在中国家喻户晓,类似的情形属于内 容放送的一种。(对)
9、在欧洲文学中,不同时代的作家,有很多借用圣经中和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和故 事来进行创作,而在中国则很少这样的情形。(对)
10、“套话”和“一般表述”总是反映了外国和外国人的客观实际。(错)
四、名词解释 1.“母题”
所谓“母题”指的是主题中的最小单位,它好比是主题中的“基因”,能够从中生发出许多主题。
2.“缺类研究”
缺类研究是文类学研究中的一个方面,它研究在其他民族、国家中有的一种或某几种文学体裁为什么在有的民族、国家的文学中没有或缺乏,从而找出背后隐藏的原因。
3.世界文学
所谓“世界文学”是指世界各民族的文学打破了原来的各自封闭的状态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且各民族的文学成为世界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世界各民族能够共同享有。
4、“信达雅”
“信达雅”最早是严复提出来的一个翻译标准。所谓“信”即是要求翻译外国的作品要尽可能地忠实于原意。“达”是指要尽可能地要用本民族的语言把外国原著的意思晓畅地表达出来。“雅”是指翻译的语言不仅要能把原意传达出来,而且要“美”。
5.“亲缘关系”
比较文学中的亲缘关系是指在两个民族或多个民族之间,它们的文学有过交往,并且对它们的文学产生了实际的影响。
6.阐释学 阐释学是中西比较诗学中的一个术语,它指运用西方的文学理论来对中国古代的文学理论进行阐释。
7.“套话”
“套话”是形象学中的一个术语,它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一些习用的称呼来指代外国或外国人。这种称呼往往表示了人们对外国的一般看法。
8、“期待视野”
所谓“期待视野”就是指读者在阅读作品之先就已存在的一种“意向”,这种预先就存在的意向会决定读者在阅读作品时的判断和取舍。
9.节译
节译就是翻译者根据自己的意图,在翻译外国的文学作品时加以删削。这种删削往往体现了译语国与原作国之间在审美习惯、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差异。
五、简答题
1、为什么读者对译作的接受比对本国文学的接受具有更大的“叛逆性”?
答:读者对文学作品的接受往往受到其主观的意向或者说其“期待视野”的影响,而其主观的意向和期待视野又受到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审美习惯等因素的制约,读者在接受译作时,由于其主观意向和期待视野与原作产生更大的差异,因此,他接受译作会比接受本民族的文学作品产生更大的“叛逆”。
2、对外国的想象本身虽然往往荒诞不经,但为什么对形象学研究来说,它仍然是很有意义的?
答:这是因为形象学的研究并不关心一国民众的想象是不是准确地反映了外国的实际,而是主要研究在一国民众对外国的想象中所反映出来的他们的文化、心理、愿望等。因此,有些对外国的想象虽然荒诞不经,但它们仍然揭示了民众的心理和文化习俗、愿望等,所以它们仍然是很有意义的。
3、中国当代比较文学有哪两个主要研究领域?
答:中国当代比较文学有两个主要的研究领域,一是中西比较诗学的研究,一是中国现当代文学与西方文学关系的研究。
4、誉舆学与渊源学有什么区别?
答:影响研究中的誉舆学(流传学)是从影响的放送者的角度来进行研究的。它主要研究放送者是谁、放送内容是什么?以及接受国对它们的反映。而渊源学是从接受者的角度进行研究的,主要研究接受者接受了国外文学的哪些因素,对他的创作、作品产生了什么实际影响。
5、什么是誉舆学中的“框范影响”?
答:誉舆学中的框范影响是指外国文学作品中一种整体的环境描写方法和整体的环境氛围对接受者的影响。在这方面,愈是奇异的环境对接受者的影响就愈大。
6、什么是“文体化”仿效?
所谓“文体化”仿效,指的是渊源学中作家接受外来影响的这样一种情形:即作家仿效他喜爱的外国作品的整体风格和情调来进行创作。他创作出来的作品,具有他接受的外国作品的整体风貌和情调,但不能具体判断他模仿了谁。
7、什么是比较文学的跨越特性?
答:所谓比较文学的“跨越”特性是指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或范围必须是超越一个民族、国家的几个或多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学之间的关系。另外,学科的跨越也包括在“跨越性”之内。所谓学科“跨越”指研究文学以外的学科对文学的渗透和影响。
8、为什么“母题“具有很强的滋生主题的能力?
母题之所以具有很强的主题滋生力,是因为母题反映的都是人类的一些基本问题,基本人性。这些问题是我们在任何时代都会面临的,我们的人性也不会随着时代、环境的改变而改变。改变的往往只是形式,而本质则是差不多的。所以,我们通常说,母题是主题中的基因,是主题中的最小单位,就是说它是最基本的、最恒定的主题因素。从这些基本因素出发,往往能产生很多的互有差异的主题。
六、分析题
1、运用文学的“四要素”的理论,分析下面曹丕的《典论论文》的一段话中“气”的含意。
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至于引气不齐,巧拙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
在上面曹丕的一段话中,在好几处运用了“气”这个概念,根据文学的“四要素”的理论,这些有关“气”的概念的含义是不一样的。在第一处的“气”中,“气”是针对作品而言的,它指的是作品的一种整体的风格、气韵。而在第二处中,“气”指的则是作家的一种创作个性或者说作家的某种气质。而在“引气不齐”中,“引气”指的是作家运用这种天然的创作个性和才气的能力。它与第二处的“气”相近,但仍然有细微的差别。
2、运用“文类学”的理论,分析中西悲剧的主要区别。
中西悲剧由于受到各自的文化背景和审美习惯的影响,呈现出了一些很重要的差异。这些差异主要表现在:一,表现在悲剧的结局上。西方悲剧为了唤起一种崇高感,给人以心灵的震撼,悲剧的结局往往是以主人公的毁灭而告终;而中国的悲剧为了给人以心灵的安慰,则往往将悲剧的结局处理为“大团圆”式的结局。第二,表现在悲剧人物的处理上。西方悲剧的人物往往十分丰满,他们既有着美德、又有着个性与过失、还有着强烈的内心冲突;而中国悲剧的人物则相对显得单调,他们往往缺少个性和内心冲突,悲剧的产生往往只是由于善恶冲突的结果。第三,表现在悲剧的内心上。西方悲剧类型十分丰富,有命运悲剧、性格悲剧、伦理悲剧等。而中国的悲剧则差不多都可以纳入伦理悲剧的范畴中。
3、请分析《蕾米亚》和《白蛇传》在母题、主题、情节、人物几方面的相似和差异及其原因。
首先我们来看母题的相似,这两个故事的母题都是写一种奇异的爱情(人兽、人妖、人狐、人蛇等等都属于这一母题)。另外,它们的主题都表现了青年男女对浪漫爱情的向往以及社会传统道德对这种爱情的扼杀。在情节、人物上,它们也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是人和蛇化成的女子邂逅相爱,都是在相爱后被社会传统道德的化身发现而遭到扼杀。当然,它们之间也有一些差异,例如在中国故事中,有青蛇这一形象,这一形象实际上是中国传统的“红娘”形象的变种和化身,极具有中国的传统特色。另外,在中国,尽管白娘子被压在雷峰塔下,但最后还有一个虚幻的美好的结局(即所谓“白状元祭塔”和天帝惩罚法海和尚等),但在西方确实一个地道的悲剧结局。这表明了中西对于悲剧的不同态度。另外,人物也有不同,除了上面提到的“青蛇”以外,在中国充当道德化身的是“和尚”,而在西方则是“哲学家”,在中国男主人公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书生”,而在西方则是一个哲学家的弟子。这种人物安排的不同,结局的不同,表现了中西对于人生的理想、对于社会的认识,以及审美心理和习惯等方面的不同。
第二篇:《比较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附:标准答案
一、填空(共计30分,每空1分。)
1、存在于不同文化中 不同文学之间
2、文学理论 文学批评 文学史
3、文学运动 文学题材 文体和技巧
4、寻求对某些共同问题的相同或不同的应合
5、文学与艺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跨学科研究
6、认同 离异
7、危机和断裂 重组和更新
8、逻辑学范式 现象学范式
9、和而不同 多元并存
10、互为主观 互为语境 互相参照 互相照亮
11、关于各门学科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比较的研究
12、自然(包括自然人体)人类社会群体和个人主观意志感情 人文现象
13、文学观念
14、文学与思想观念的关系
二、名词解释(共计30分,每题5分。)
1.诠释学:诠释是理解并解释一件事,一句话或一个字,对其意义进探讨。对意义进行探讨是一门学问,在西方是一门很重要的学问,叫“诠释学”或者“阐释学”。2.结构主义:即把一个作品放在很多作品当中,撇开具体现象,找出其本质联系来寻找意义。结构主义的源头可以上溯到现代语言学的创始人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1935年,布拉格学派提出“结构主义”一词。50年代在法国兴起,60年代广泛流行于欧美许多国家,在60年代,结构主义远远超过了文学理论的范围,渗透到社会科学各个领域。3.互动认知:认为主体和客体并非截然然两分,客体并无与主体认识完全无关的、自身的确定性。主体和客体都是在相互的认知的过程中,发生变化,重新建构自身,共同进入新的认知阶段。这种认知方式研究的空间是一个不断因主体的理智、激情、欲望、意志的变化的而变化的、开放的、动态的空间。
4、虚静:“虚静”是我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重要理论范畴,其源头最早可追溯到老庄道家思想,老子曰:“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庄子曰:“夫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万物之本也。” 后来的陆机、朱熹则就明确地从创作论层面上阐说了虚静观。陆机在讲艺术构思时强调“收视反听,耽思旁讯”,虚静观对文学创作方式强调的是由内而外,虚静的目的也正是为了自内而外地不受干扰地纵情想象万象万物,做到“神与物游”,“意静神旺”正如苏轼所说的“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
5、情境:西方文论强调的则是由外而内地寻求能以表现“内在心灵需要的特殊个体”,黑格尔把这种“特殊个体”称为“情境”。他认为:“情境一方面是总的世界情况经过特殊化的具有定性,另一方面它既具有这种定性,使艺术所要表现的那种内容得到有定性的外现”,并强调说:“艺术的最重要的一方面从来就是寻找引人入胜的情境,就是寻找可以显现心灵方面的深刻而重要的旨趣和真正意蕴的那种情境”。
6、名、类、旨、辞、言:“名”指“托象以明义”中的象,即外在的物象;“类”指事类,即物象所包含的事实;“旨”即抽象遥含义;“辞”指辞章文饰;“言”是能准确表现的语言。
三、简答题(共计40分,每题8分。)
1、欧洲现代文学主潮是什么?它们有哪些基本特征?
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是工业资本主义社会的三大主要文学思潮。它们的基本特征是: ① 浪漫主义:浪漫主义者力图捍卫的是一些正在遭到资本主义摧毁的基本人类价值:自我,个性,精神艺术,爱美,自然。他们要肯定心灵和自我,否定资本主义的功利主义现实,追求和表现遥远的理想。他们采取有机主义的、整体论的认识和思维方式,认为普遍异化和分裂成碎片的资本主义现实终将被克服,和谐的新世界将会被达到。他们重视想象和幻想,使用隐喻的、神话的语言来主观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渴慕。可以说,浪漫主义是对于资本主义现实的第一次主观的批判和反抗。
② 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不同,现实主义者为自己提出了另一种任务:分析、理解和表现复杂的资本主义社会关系,揭示金钱这个最大的神秘之物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活动机制。在他们这里,分析和理解成为首要任务。他们大多接受机械论的整体观,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制度是不同部分的组合,要表现它们,就必须进行准确的观察,并通过叙述方式将各种因素组织在一起。在这里,写实的、客观的、自我隐退的语言取代了浪漫主义的主观的自我的语言。可以说,现实主义是“科学地”分析和理解资本主义现实的初次尝试。
③ 现代主义:现代主义者放弃了现实主义者的努力,他们具有这样一种基本信念:世界和生活是破碎的,不可理解的,必须弃绝现实,转向内心,在内心中寻求获救的可能。他们像浪漫主义一样关注自我,但却把浪漫主义的自我扩张变成为现代主义的自我龟缩。他们期待个人的获救,却不像浪漫主义那样充满历史乐观主义精神。个人的痛苦、焦虑和渴望成为他们的主题,表达这种心理经验的语言则极为个人化,令人费解。因为似乎只有这样才可以传达独特的个人体验,使之不致被已遭污染,已遭异化和物化的大众语言所吞没。现代主义可以说是浪漫主义在资本主义较晚近的历史发展阶段中的继续。
2、鲁迅的创作方法体系由哪些因素构成? 鲁迅的创作方法体系是以现实主义为主体,融合了浪漫主义和象征主义的因素在内的一个有机整体。现实主义排斥浪漫主义的脱离现实的空想,为浪漫主义的主观抒情和自我表现提供了写实基础,同时排斥了象征主义的神秘和隐晦;浪漫主义为现实主义提供了强烈的主观感情,使写实的纯客观性受到削弱,大胆的自我表现和严峻的现实描写统一在一起;象征主义使现实主义没有堕入平板与单一的困境,提高了写实的哲理深度与多义性,把一般的写实上升到象征的境界。
3、五四时期,人们对浪漫主义的吸收集中于哪些方面? 五四时代反传统的个性解放和精神解放的普遍要求,使得浪漫主义的反抗和革命精神成为一致的注意焦点:浪漫主义反抗古典主义的压抑,反抗对个性的束缚,追求自由与解放。
4、五四时期,人们对现实主义的理解是什么?
五四时期,新文学倡导者们在批评了自然主义“尊重客观”,“从事批评而不出主观的见解”的弊病的同时,提出现实主义创作要有“主观的见解”,即作者必须提出自己的明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现实主义及其变种自然主义期待的是一种纯粹的、非价值判断的客观主义,但这显然不合中国新文学作者的口味,因为他们的终极关注是充满了“痛苦”和“问题” 的人生,是“为人生”和“改造人生”。这就决定了五四时代的写实主义必然是一种人道主义色彩很浓的现实主义。文学研究会的“描写社会黑暗” 的倾向和“血和泪的文学” 的提倡,正是这一时代对现实主义的特定理解在思想和创作方面的具体表现。
5、新文学受现代主义影响具有什么特点?
中国新文学创始时期受现代主义思潮影响的作品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丧失目标、意义和价值标准的苦闷,和返回个人内心甚至潜意识。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都拥有历史乐观主义信念,相反,现代主义的出发点却是绝望。由于历史条件所限,在五四时期,西方浪漫主义思潮和现实主义思潮都未能充分地实现自己的全部内在可能性:现代主义从一开始就与上述两大思潮共同发生综合的影响。中国新文学创始者们的矛盾处境是历史地注定的:当他们需要乐观主义和坚定的信念时,他们耳边时时响起现代主义的绝望的音乐;但当他们陷于绝望时,他们又忘怀不了浪漫的激情。
第三篇:比较文学考试试题
比较文学中“文学”单指文学研究,不包括文学现象。比较文学属于文学研究,是文学研究的一个分支。P3
1、比较文学不等于文学比较。(并非任何运用比较方法来进行的文学研究,都是比较文学。)P4
2、美,亨利·雷马克的《比较文学的定义与功用》:比较文学是一国文学与另国文学或多国文学的比较,是文学与人类其他领域的比较。P4
3、“比较”的真谛,在于跨越和打通既定的界限;比较文学的本质在于它是一种跨(民族、国家、学科)界限的文学研究。P5
4、跨文化,不仅意味着超越民族文化,还超越文化体系。P6
5、比较文学“四跨”: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P7
6、比较文学“跨越性”这一本质特征:(1)“四跨”中,跨民族是最根本的,是判断一项研究、一篇文章是否属于比较文学的最基本标准。
(2)“四跨”含义广泛,既指比文的研究视野,也指比文研究对象的必备特性,也可指比文的特殊视角和特殊方式,甚至是评论者的心态。
(3)四跨中,除了跨学科外,其他三跨相互联系,内容重叠,各有所指。
(4)这里的“跨文化”指跨越文化体系。
(5)必须把握好“跨越”的限度,不然会学科边界模糊。P7
7、民族文学:在某个民族文化土壤里产生的具有自己独特历史传统和民族特色的文学,受制于本民族的文化背景,由本民族的政治、社会历史、心理等条件决定,反映本民族的审美心理和审美品格。
8、国别文学:按国家这样的政治实体和组织形式形成的文学。
9、世界文学:(1)指一系列文豪巨作的文学作品和文化遗产,如《神曲》等,经过时间考验并获得世界声誉和永久价值。(2)一种未来的理想哲学,在马克思和歌德心中,“世文”指人类文学发展的一个新的理想阶段,各民族文学成为人类共同财富。(3)全世界各民族各地区各时代的文学创作的总和及对他的评价。
10、总体文学:又称一般文学,专门研究许多国家中共同发展的问题,如综合研究在理查生和卢梭影响下欧洲伤感小说的发展问题。
11、最早使用“比较文学”一词的是诺埃尔和拉普拉斯,编选文论为《比较文学教程》P15
12、比较文学正式诞生的标志:(1)比文杂志的出现。梅茨尔的《总体比较文学报》。马克斯·科赫的《比较文学杂志》1887、《比较文学史研究》1901。(2)比文理论著作问世。波斯奈特《比较文学》是世上第一部比文理论专著,标志了比文时代的正式开始。(3)比文作为正式课程进入高等学府。(4)比文学位论文、学术专著与工具书的出现。戴克斯《卢梭与文学世界主义的起源》,法国第一部科学的比文专著。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P15
13、梵第根的《比较文学论》。
梵第根明确地把比文的研究范围定为两国文学之间的相互关系,把研究目的规定为发现作品之间的影响和假借及其“经过路线”,也就是“影响研究”。研究方法上,他强调“精细和准确”的考据而排斥审美批评和鉴赏在比文中的作用。
他出色地总结了法国比文的成绩和经验,建立了完整地比文理论体系。P17
14、卡雷和基亚是继梵第根之后法国比文发展的又一主要贡献者。P18 15、1958年教堂山会议,韦勒克的《比较文学的危机》(记作者和书名)对对法国学派进行怎样的批评?
(1)首先批评法国学者的影响研究的狭隘性。限定比文作品只研究来源和影响、原因和结果,沙文主义思想导致。(2)批评法国学者的实证主义。过度强调事实,讲考证,只求事实的研究方法。(3)将本意为反对狭隘的民族主义的文学研究变成了记文化账,违背了比文的初衷而陷入民族主义和文化扩张主义的泥潭。(4)不赞成梵第根把比文和总体文学分开,把美学判断排除在比文之外的做法。P19
16、美国比较学者主张打破限于事实联系的影响研究,开展各国文学之间无事实联系的平行研究。P20
17、艾田伯的《比较不是理由》,提出“比文是人文主义”,主张“将历史方法与批评精神结合起来,将案卷研究和本文阐释结合起来,将社会学家的审慎和美学家的大胆结合起来。”P24
18、古添洪、陈慧桦主编台湾第一本比文论文集《比较文学的恳拓在台湾》P31
19、古添洪的《中西比较文学:范畴、方法、精神的初探》中提出“阐发法”P31 20、李达三的《比较文学研究之新方向》。后来古陈李三人提出“中国学派”设想P31
21、中国比文复兴开始的标志:1979钱钟书的《管锥编》
中国比文全面复兴的标志:1985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正式成立。P33
22、比文对象的基本属性:跨越性(先决条件)、可比性(关键条件)、文学性(本质属性)。P47
23、“莎比在英国”和“李白与杜甫”属于两种民族文学间的比较研究,不具备跨越性,不是比文的研究对象。(判断)P43
24、可比性是决定文学现象与文学问题能否成为比文的关键,也是关系到比较研究能否正常进行并取得科学价值的关键。P43
25、具有可比性的文学关系/进入比文研究领域的文学关系:亲缘关系、类同关系、交叉关系。构成了比文的客观基础P44
26、文学现象之间的相似点并不等于可比性。P45
27、比较文学研究类型:影响研究(法国学派)-平行研究(美国学派)-历史类型学(苏俄学派)-阐发研究(中国学派)
28、影响研究:是比文最早的研究方法,奠定了文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基础,是研究各民族文学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阐明相互影响联系的事实。
29、平行研究:对没有事实联系,却在二者之间发现了诸多类似因素的不同民族的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进行研究。包括对文学的思潮、主题人物风格等的比较,重点是发现和辨析其间的异同,探讨其内在联系,研究文学的共同规律和民族特性。
30、由于比文内部的体系使其分为比文分文学范围内和比较研究和跨学科研究两大部分。跨学科研究包括文学与其他艺术门类以及宗教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研究,文学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之间的关系的研究,文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关系的研究。P48
31、影响研究:主要指一个民族文学的演变过程,或一个作家作品中展现出来的外来因素,这种因素从本民族的传统和作家本人过去的创作中无法解释;外来因素经过吸收消化进入民族文学之中,参与了民族文学和艺术创作发展的过程,并成为其有机组成部分。P48
32、影响研究由于研究角度不同而分出三学问:
(1)流传学。站在“放送者”角度对某个民族文学的作家作品文体,甚至整个民族文学在国外的声誉反映或影响,进行研究。(2)渊源学。从接受的角度来研究某一文学作品的外来影响,研究它的主题题材思路风格或艺术技巧的来源。(3)媒介学。对不同民族文学之间产生影响这一事实的途径方法手段极其因果关系的研究。P49
33、误读是一种正常的甚至是不可避免的现象,有时甚至有意而为之。P50
34、平行研究是对那些没有事实联系的不同民族的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进行研究,比较异同,并在此基础上引出有价值的言论。
35、平行研究四方面P50:
(1)文类学。对于文学种类、文学体裁的比较研究。(2)主题学。研究同一主题在不同民族文学中的不同表现形态及其形成原因。(3)比较诗学。对各民族的文学理论的比较研究。(4)形象学。当前欧洲国家比文的研究热点,专门研究一个民族文学中的他民族(异国)形象,文学作品如何构造他种文化现象,P51
36、苏联的“历史类型学”创始人:维谢洛夫斯基的《历史诗学》。
提出了比文研究的“历史类型学”研究的观点的是:日尔蒙斯基的《比较文艺学与文学影响问题》P52
37、影响研究与平行研究的区别:
(1)研究的对象。影究关注不同国家文学之间有实际交往的影响联系事实,忽视无交往联系的各种文学现象关系研究,范围比较狭隘。行究涉及并无实际影响联系的各文学间、文学与其他学科间的关系研究,范围广泛。(2)研究的目的。影究研究影响的“出发点”“终结点”和影响的“经过路线”,溯源求根,以求得“同源性”事实联系。行究强调在相似性中揭示文化上的差异,注重文学与其他学科关系的功能性规律,上升为理论新识。
(3)研究的方法。影究崇尚实证,重视考据与资料的发掘与整理,更具有文学史研究的特点。行究注重美学分析与其他学科理论方法的综合运用,更像文学理论和文学批判的研究。
39、阐发研究是一种民族文学的理论和批评方法去解释另一民族文学的理论和作品,可以使理论对作品的阐发,也可以是理论和理论之间的相互阐发,其他学科与文学之间的相互阐发。阐发研究是近代以来中国比较学者的创造。P53 40、阐发研究的核心是跨文化的文学理解,因而具有普遍意义。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相互的。P54
41、比文史上两种基本的研究方法:实证的方法和审美批评的方法。即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P57
42、文学分类--三分法:抒情类、叙事类、戏剧类。
四分法:诗歌、小说、戏剧、散文。
“文学体裁分类新构想”(童庆炳):再现类、表情类、表意类。P72
43、文学体裁的“缺类”现象:一种文类在某国或某民族文学中有而在他国或他民族文学中没有。如,中国没有史诗和悲剧。P73
44、一般的主题研究与主题学的区别:一般的主题研究探究的是某一作品或某一人物所表现的思想,重点在于研究对象的内涵;主题学研究探究讨论的是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不同作家对同一主题、题材、情节、人物典型的不同处理,重点在于研究对象的外部-手段和形式。(判断)
45、母题和主题的区分:母题是最小的语义单元,多个母题组成主题。母题具有客观性,主题具有主观性。主题是抽象的,母题是具体的。主题的数目是无限的,母题的数目是有限的。P86
46、题材是主题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47、假如研究者把他的眼光仅仅局限于某个题材在民族文学或国别文学框架内的演变史,那么这种研究只是传统意义上的“题材史”研究,而不是比文主题学。
48、“创造性叛逆”的提出者:埃斯卡皮。P106
49、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的主体仅仅是译者。×读者和接受环境同样是创造性叛逆的主体。√P107 50、译者创造性叛逆主体的四情况:
(1)个性化翻译。“归化”表面现象是用极其自然、流畅的译语去表达原著内容,但深处却程度不等地存在一个译语文化“吞并”原著文化的问题。“异化”译语文化“屈从”原著文化的现象。
(2)误译与漏译。绝大多数(不是全部)的误译与漏译都属于无意识型的创造性叛逆。
(3)节译与编译。节译与编译都属于有意识型的创造性叛逆。
(4)转译与改译。都属于特殊型创造性叛逆,共同点是使原著经受了“两度变形”。转译,又称重译,指借助一种语言去翻译另一种语言的文学作品。P109
51、文学翻译是一种再创造。P110
52、形象学研究的是在一国文学中所塑造或描述的“异国”形象,如“晚晴文学中的西方人形象”“战后日本文学中的美国人形象”P120
53、首先明确提出形象研究原则的是让-马丽·卡雷,被视为形象学的奠基人。
54、社会总体想象物的两极性:文学异构的异国形象都处于想象实践的这两极之间。凡按本社会模式,完全使用本社会话语重塑出的异国形象就是意识形态(美化本土文化,贬低异国文化)。凡用离心的、符合一个作者(群体)对相异性独特看法的话语塑造出的异国形象则是乌托邦形象。P127
55、大题:有关比较文学可比性的问题(影响研究、可行性研究、自己的看法等。)
第四篇:川大考研比较文学复试试题
1997年试题:比较文学
一. 解释(5×6=30)
1. 比较文学 2.影响研究 3.平行研究 4.跨学科研究 5.诗学
二. 简答(2×15=30)
1.民族文学与文化传播 2.文学的可比性
三. 论述(任选两题)(2×20=40)
1.文学术语的可迁移性
2.简要下列学者的学术贡献(任选一人)艾布拉母斯(M.H.Abrams);巴赫金;刘若愚(James Y.liu)韦勒克(Rene Wellk)
3.浅议庄子的语言观
2001年试题:
一. 写出下列人物的一部代表著作(写出该作的中英文名称皆可,每题3分,共15分)。
1. 基亚:2.韦勒克3.王国维4.钱中书5.乐黛云
二:填空(每题3分,共15分)
1.比较文学早期的两个主要学派是()和()。
2.歌德提出“世界文学”的时期是()世纪。
3.“比较诗学”一词的英文是()。
4.Multiculturatism可译成中文的()。
5.跨学科研究主要指()。
三. 答(每题15分,共30分)
1.什么是文学的“误读”?
2.什么是比较文学“中国学派”?
四. 论述(任选两题,每题20分,共40分)
1.“文化人类学”对比较文学研究的影响。
2. 浅议“西方中心”与“和而不同”。
3. 谈谈你对比较文学发展趋势的看法。
2002年试题
一. 写出下列作品的作者(10分)
1.《诗学》2.《诗艺》3.《比较文学的危机》4.《道与逻各斯》
5.《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6.《管锥编》7.《悲剧的诞生》8.《十九世纪文学主潮》
9.《心理学与文学》10。《抽象与移情》
二:名词解释(20分)
1.比较 2.文学 3.影响研究 4.类比研究
三。判断下列说法的对与否,并简述自己的理由。(30分)
1.比较文学应注意研究不同国别文学的艺术特点和技巧。
2.比较文学应注意研究不同国别文学之间的相互影响。
3.比较文学应注意研究不同国别文学背后的民族精神。
四.试论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的关系。(40分)
2008四川大学比较文学专业复试笔试试题(回忆版)
一 填空(20分)
1《伊利亚特》中希腊和特洛伊双方武功最厉害的两名战将名字
2/3列举席勒的美学著作和戏剧作品各一部
4《草叶集》作者《白鲸》作者
5列举狄更斯的两部作品
6789《追忆似水年华》作者《等待戈多》作者
10《管锥编》作者
二简答(40分)
1《圣经。旧约。创世纪》中的人物形象
2波德莱尔《恶之花》的美学意义
3《罪与罚》中男主人公形象
4什么是“社会总体想象物”
三论述(40分)
1简述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论争的观点,并陈述自己看法
2选一个20世纪文学作品中的人物进行形象分析
比较文学概论名词解释资料格式:
比较文学作为一个学科形成于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形成和进一步发展的中心在法国(梵·第根等人)。
法国论学派:将比较文学看作“文学史”的一支,研究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作家作品之间的相互关系,强调“事实联系”的实证主义方法。
教堂山会议(06年名词解释):比较文学发展史的一个转折点,会上,传统的比较文学观点受到批评,韦勒克宣读了《比较文学的危机》,阐述了美国学派的观点,从而引起了国际上历时十余年的辩,导致比较文学在理论上更趋成熟,促进学科的健康发展。
美国学派:将比较文学看作一种文学研究,涵盖文学史、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三个方面。既包括“事实联系”的文学关系研究,也包括无事实联系的跨国界文学研究,还包括对文学与其他学科的比较研究。比较文学:一种开放式的文学研究,具有宏观的视野和国际的角度,以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界限的各种文学关系为研究对象,在理论和方法上,具有比较的自觉意识和兼容并包的特色。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是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界限和跨学科界限的各种文学关系。
外国文学史试题
1997年外国文学史试题
一. 名词解释(每题分,分)
1.荷马式比喻;2.《约伯记》;3.普罗旺斯诗歌;4.玄学奇喻(metaphysical conceit);5.巴罗克风格;6.拜伦式英雄;7.后期象征主义;8.新小说
二. 简答(每题8分,共16分)1.狄更斯小说的艺术特色。
2.表现主义文学的艺术特点。
三. 论述(共60分)
1.比较索福克勒斯的《俄底浦斯王》和莎士比亚的《麦克白》中所表现出的命运观念。(18分)
2.分析《喧哗与骚动》叙述方式中视点的运用。(18分)
3.比较俄国文学中描写“多余人”的作品(任选一部)和加缪的《局外人》。(24分)
1998年外国文学史试题:
一. 词语、典故解释(20分)。
1.阿基琉斯的愤怒 ;2.《新约》; 3.神瓶;4.《〈克伦威尔〉序言》;5.再现人物;6.路旁的老橡树;7.死者葬仪;8.葛利高里·麦列霍夫;9.魔幻现实主义;10.莫莉
二. 简答题(30分)
1.左拉与自然主义
2.卡夫卡的《变形记》的寓意
三. 论述题(50分,每题25分)
1.多余人形象系列
2.“黑色幽默”的艺术高潮
1999年外国文学史试题
一. 名词解释。
1.骑士文学;2.狂飙突进运动;3.散文体喜剧史诗;4.社会问题剧;5.表现主义
二. 简答
1.古希腊三大悲剧家的主要创作及其艺术风格。
2.《威尼斯商人》的主题
三. 论述题
1.圣经与基督教思想对欧洲文学的影响。
2.比较意识流小说的心理描写与传统小说的心理描写的异同。
2000年外国文学史试题
一. 填空(每题分,共分)
1.古希腊著名悲剧诗人()著有《俄底浦斯王》。在这出悲剧中,悲剧主角由于不可抗拒的命运而杀掉了(),他成了国家的牺牲。
2.但丁的《神曲》以恢弘的气势描写了基督教神话中的地狱、炼狱和天堂,其中带领史诗中的但丁下地狱的人是(),带领他进天堂的人是()。
3.《堂·吉诃德》的作者是()世纪的小说家,他在构筑这部长篇小说时借鉴了()的故事结构和叙述方式。
4.歌德的《浮士德》取材于()世纪关于浮士德的传说,是一部著名的浪漫主义()。
5.俄国作家陀斯妥耶夫斯基的小说《罪与罚》的男主人公是(),女主人公是()。
二.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20分)
1.七星诗社;2.狂飙突进
三. 简答(每题10分,共20分)
1.史诗;2.感伤主义文学
四. 分析(每题30分,共60分。报考英美文学方向的做1题和2题,报考俄苏的做1题和3题,报考比较文学方向的做1和2题。)
1.试析莎士比亚的悲剧《哈姆雷特》中的悲剧人物哈姆雷特王子的形象,并探讨其悲剧结局的根源。
2.法国小说家巴尔扎克的作品《高老头》中描写了一个外省青年拉斯蒂涅的形象,与巴尔扎克同时代的法国小说家司汤达在其小说中也塑造了一个外省青年于连·索黑尔的形象,试比较这两个人物形象,并分析他们的异同和意义。
3.俄罗斯伟大的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的重要作品(《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中有一些著名的描写自然风景的段落,试举几例并加以分析。
2001年外国文学史试题
一. 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感伤主义;2.湖畔派;3.纯诗;4.跨掉的一代;5.黑色幽默;6.复调小说
二. 简析(每题10分,20分)
1.索福克勒斯《安提戈涅》的悲剧性。
2.莎士比亚《奥赛罗》中伊阿古的性格。
三. 论述(50分)
1.卢梭“回到自然”的思想对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
2.西方现代文学“反英雄”形象与传统文学形象的比较。
2002年外国文学史试题
一. 解释(每题5分,共25分)
1.大学才子派;2.歌特式小时;3.拜伦式英雄;4.意识流小说;5.俄国文学的“白银时代”
二. 简答(每题10分,共20分)
1.《鲁滨逊漂流记》在西方小说史上的地位和意义。
2.《红与黑》的心理描写艺术。
三. 论述(共55分)
1.比较哈姆雷特和堂·吉诃德的思想性格。(25分)
2.分析《尤利西斯》对《奥德修记》神话模式的运用及其主题的关系。(30分)
川大比较文学复习问答三十三题
1、比较文学的定义是什么? 比较文学的定义:比较文学是以世界性眼光和胸怀来从事不同国家、不同文明和不同学科之间的跨越式文学比较研究。它主要研究各种跨越中文学的同源性、类同性、变异性、异质性和互补性,以实证性影响研究、文学变异研究、平行研究和总体文学研究为基本方法论,其目的在于以世界性眼光来总结文学规律和文学审美特性,加强世界文学的相互了解与整合,推动世界文学的发展。
2、简要谈谈比较文学的可比性。
比较文学的可比性是比较文学得以存在的立身之本,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同源性。在以同源性为突出特征的影响研究的可比性中,影响的种类、影响的途径和接受的实证性方式就成为法国学派比较文学具体的研究内容。除此以外的一切比较文学研究,由于缺乏同源性,法国学派均否认其属于比较文学。由于在法国学派那里可比性已被人为限制到很小的领域内,显而易见,这并不是比较文学可比性的全部。
(2)、变异性。出自同源的文学在不同国家、不同文明的传播与交流中,在语言翻译层面、文学形象层面、文学文本层面、文化层面产生了文化过滤、误读与“创造性叛逆”,产生了形象的变异与接受的变异,甚至发生“他国化”式的蜕变,这些都是变异学关注的要点,在这里,差异性成为可比性的核心内容。
(3)、类同性。比较文学发展到以平行研究为特征的美国学派时,影响研究的束缚便得以突破。可比性的内容得到进一步拓展,类同性和综合性作为平行研究可比性的特征凸现出来。平行研究的对象是彼此毫无直接影响和亲缘联系的不同国家或民族间的文学。因此,类同性所指的是没有任何关联的不同国家的文学之间在风格、结构、内容、形式、流派、情节、技巧、手法、情调、形象、主题、思潮乃至文学规律等方面所表现出的相似和契合之处。而综合性则是立足于文学,以文学与其他学科进行跨学科比较的一种交叉关系。因此,平行研究的可比性就在于类同性与综合性。
(4)、异质性与互补性
异质性与互补性的可比性主要是从跨文明平行研究和总体文学研究的角度来说的,因为,法、美学派均属于同一欧洲文化体系的比较文学学科理论,而随着比较文学发展到以跨文明研究为基本特征的第三阶段,异质性作为比较文学的可比性又凸现出来。在跨越异质文化的比较文学研究中,如果忽略文化异质性的存在,比较文学研究势必会出现简单的同中求异和异中求同的比较,前者使得中国文学成为西方观念的注脚本,而后者则是一种浅层次的“X+Y”式的比附。因此,在跨文明的比较文学研究中,“异质性”是其可比性的根本特征。但“异质性”必须与“互补性”相联系起来。换句话说,研究异质性是为了达到互补性。异质性的内容包括文明原生性、独立性,只有明确意识到这种特征的存在,东西方对话才能得以进行,东西方文学才能实现互补。由于多元性是跨文明比较文学研究的基本观念,由此才能在中西比较文学及东方文明之间(如中国与印度等)文学比较研究中使被比较的对象互为参照,从浅层次的同异比较向深层次的文化探源发展,为实现交互性和总体性奠定基础。交互性则是在上述基础上,对被比较的对象进行互释、互证、互补式研究,这样最终才能达到总体性。由互补性而达到的总体性原则可以说是对比较文学发展的最高层次的探索,也可说是对比较文学诞生初衷的最彻底回归。
上述四类可比性,有时是交织在一起的,在具体比较研究中,不应机械地强行分割开来。
3、什么叫流传学?试分析它的特征及研究范围。
流传学也称誉舆学,是传统的影响研究模式之一。1931年,法国比较文学学者梵·第根首先将它引入了比较文学学科理论,使之成为比较文学实践中的一种被广泛应用的基本方法。它的主要特点就是从给予影响的放送者出发,去研究作为终点的接受者的“他者“情况,包括文学流派、潮流、作家及文本等在他国的际遇、影响及被接受的情况。
就本质而言,流传学是“实证性”的“文学关系”研究。因此,其特征表现为研究方法具有实证性,研究对象是文学关系。首先,流传学研究的“文学关系”是多元文学关系。梵·第根对这一点有经典的阐述,他把这种关系限定在“两国文学间的相互关系上”。他说“地道的比较文学最通常研究着那些只是两个因子间的‘二元的’关系。”美国学者也认同这一点,韦勒克就认为:“‘比较文学’的另一种含义限定于对两种或多种文学之间的关系之研究。”流传学正是在这样的基点上,沿着从“放送者”、“传递者”到“接受者”的经过路线,着重研究作家、作品(包括文学思潮和流派)对欧洲其他国家的影响、流传和变化,实际上就是在寻找放送者和接受者之间的“文学关系”。这就决定了流传学研究的多元文学关系特性(同时也奠定了其跨越性,即跨文明和跨国界性之基础)。
其次,流传学具有实证性。这是与它研究的对象不可分离的。因为其研究的对象是“文学关系”,而这种关系只有建立在事实性基础之上才能成立,否则就无所谓“关系”。所以注重事实,搜集确凿的资料,然后对材料进行审慎细密的考证,是流传学研究的必然途径和方法。这就形成了流传学研究的本质特征——实证性。
再者,这种研究既然是以“事实”为依据,就必然要强调一种强烈的历史意识,既注意文学现象、观念、作品、文类的纵向发展、流变,又要注意这种传承流变与横向的各种关系。
流传学的特征也同时决定了它的研究范围。那就是在考察构成影响的“经过路线”中,从放送者出发去研究作家、作品及文学思潮等对他国文学、文学创作者的影响。其范围大致可以把它归纳为:接受者国家和作者对作为放送者的外国作者的认识和评价、接受者通过什么方式、途径受到何种影响,及影响的内容和过程,等等。
4、举例分析交叉影响和循环影响的双向互动性。
中国元曲《赵氏孤儿》在欧洲的流传,就是比较文学发展史上交叉影响和循环影响的双向互动的典范。它先是经历了在英法两国的流传与接受,约两个世纪以后它又“返销”中国,即1990年天津人艺又把作为西洋话剧的《中国孤儿》搬上舞台。于是作为起点的中国古代戏剧作品《赵氏孤儿》,经历了在法国、英的改编和再创造,最后又返回到它的故乡。《赵氏孤儿》在中、法、英三国的流传中就存在着两种方式:一是双向互动直线式交叉影响。英国人通过法国而认识中国文化。曾经有学者指出,英国剧作家谋飞的《中国孤儿》是根据伏尔泰的改编剧本创作的,在角色、场景和台词上不少地方与伏氏相同或相似,但谋氏之作在结构上更多的是直接取材中国的《赵氏孤儿》。可见,作为放送者的《赵氏孤儿》在英国人那里变成了接收者,即它接受了法国的《中国孤儿》和中国的《赵氏孤儿》的影响,形成了它与法国、中国戏剧之间的互动,呈现出一种交叉影响和互动关系。二是双向互动的循环交流。从中国的《赵氏孤儿》到伏尔泰的《中国孤儿》,直至再返回中国,这既是一种循环互动,也有交叉影响。如果说,伏尔泰的《中国孤儿》是“请中国人”给“法国人上道德课”,那么20世纪末《中国孤儿》回到“娘家”,就是“请法国人给中国人上艺术课”,-—《中国孤儿》不仅以全新的面貌再现舞台,而且“反转来影响着我国艺术家的戏剧意识和戏剧思维,即作为放送者的中国又变成了接收者。
5、文化过滤的定义是什么,它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文化过滤指文学交流中接受者的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文化传统对交流信息的选择、改造、移植、渗透的作用。也是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发生影响时,接受方的创造性接受而形成对影响的反作用。文化过滤肯定了文化在传播过程发生变异、变形、转化的合理性,以及接受者对文化的误读的不可避免性。这一认识论上的转变是与20世纪上半叶的学术话语和学术生态联系在一起的。如接受美学的兴起,确立读者在文学交流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又如,以海德格尔、伽达默尔等人的“哲学解释学”,主张“在理解中所发生的过去只是过去和现在的一种调解和转化,它们都超越了认识者的有意识控制。”这些理论不仅给文学理论研究带来了新的气象,而且也刷新了传统的比较文学影响研究,更为文化过滤的合理性提供了理论根基。
6、文学变异学研究的内容是什么?它与文化过滤之间的关系如何?
文学变异性作为一种研究范式进入人们的研究视野之中,其主要内容有:(1)语言层面变异学,即文学文本在语言的迻译过程中的交互影响以及彼此赋予对方以“新质”。(2)是民族国家形象的文学变异研究。任何一种形象,都是个人或集体通过话语或书面的途径而被制作的,有时通过口头传说,有时通过新闻媒体,有时通过文学作品。它所展现出的异国空间,有可能是理想化的,展现的是一个乌托邦;也可能是“妖魔化”的,描绘的是一个活地狱。实际这是形象制作者自身的种种社会的、文化的、意识形态的范式。(3)文学文本变异学研究重视可比性结构的整体和综合研究,源于比较文学对接受概念新的理解。如果过去的影响研究只研究A如何影响B,很少研究B对于A如何接受,那么文学变异学下的接受研究则更重视对接受的历史语境、现实语境、文化语境的研究。这样一来,文学就和社会连在一起,文学就与社会心理、民族审美特质和文学性连在了一起,从而使接受研究走出传统的二元结构研究的窠臼,使文学研究在跨文明的语境下真正实现其具体性、变异性和为我性。(4)文化变异学研究。在跨异质文明的语境下来探讨文学关系,其研究的视点不仅仅体现于跨越语言界限的变异上,“人们所看到的外国”人、物、印象及整体文化在“制作者”作品中的形象,以及接受者视野介入后对被接受对象的调适、修正乃至变异,我们更应该重视这些变异底里的深层原因和促使发生变异的内在规律。
那么,文学变异学研究与文化过滤之间的关系概括起来就是:文化“模子”的不同造成接受屏幕的限隔,透过屏幕的接受必然是一种文化过滤,而过滤就意味着接受的过程必然要留下什么或扬弃什么,它既不是简单的原文学文本主体的被动接受,也不是本我文化主体的简单归化接受。总之,文化过滤是跨文明语境下贯穿于文学交流和对话过程中的制约机制,也是决定对话和交流之结果和表现的前提条件,而变异性则是文化过滤的显性表现和具体体现。
7、为什么说译介学属于文学变异性研究?
影响研究注重的是以实证的方法描绘出文学影响的路线,而深受语言学转型之后的欧洲理论影响的译介学却并不试图通过探幽发微或缜密考证来指出误译对目标文化的影响。影响研究的理论前提之一是将源文化视作主体,目标文化视作客体,以原文为中心,而仅把翻译作为工具;而译介学却恰恰相反,它的前提是误读和误译,因此翻译必然产生变异,值得深究的是这些变异产生的原因及历史文化语境。可见,译介学既然不同于媒介学,也就不应再囿于影响研究的框架之中。因此,继续突破影响研究的范式,从文学变异学的视角研究翻译问题,不仅会促进译介学的发展,同时也对更新比较文学的学科体系具有积极意义。故本教材不仅将译介学纳入文学变异性研究的框架之内,而且从这一全新视角出发,重新界定译介学。我们认为,译介学是比较文学中研究语言层面的变异的分支学科,它关注的是跨语际翻译过程中发生的种种语言变异(即“创造性叛逆”)现象,并探讨产生这些变异的社会、历史以及文化根源。
8、译介学的翻译理论研究与传统译论有什么不同? 传统译学始终建立在对“原文”、“译文”的本质化定义之上,原文和译文之间的等值关系被认为是颠扑不破的,因此忠实、准确被视为评判翻译的基本原则。而70年代兴起的翻译研究,由于受到后结构主义、解构主义等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欧陆理论的深刻影响,激烈批判传统译学本质主义的翻译观。翻译研究不仅积极肯定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更进而提出翻译对原文的“不忠”是绝对的、必然的,而且这种“叛逆”与“不忠”往往携带着重要的文化意义。因此,翻译研究不再将翻译的准确性作为自己要关注的问题,不再以忠实为标准对译本进行价值判断,不再将指导翻译实践、确立翻译规范作为自己的任务,不再沿袭“作者中心”与“原文中心”的传统思路,而是转向以译者、译文为中心,将翻译问题语境化,探讨充满误读、误译的翻译如何影响目标文化,产生种种误译的社会历史、文化的机制。
9、什么是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
“文化转向”是翻译研究两大主将勒菲弗尔和巴斯内特共同提出的,即翻译研究所要关注的就不仅仅是语言问题,它必须在更广阔的历史文化视野中展开自己的讨论。而作为比较文学分支的译介学则更自觉地践行着转向文化的理念。换句话说,译介学的前景正在于如何通过对文学翻译问题的研究进一步思考异质文化之间交流的深层问题。勒菲弗尔和巴斯内特所提倡的“文化转向”特指转向文化研究(Cultural Studies)。他们还明确提出“转向文化”的方法就是要去研究翻译过程中复杂的文本操控是如何发生的。文化研究的介入为译介学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
10、简述比较文学形象学的研究范围与内容。比较文学形象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围绕注视者、他者以及注视者和他者的关系来展开。注视者是当代形象学研究的重心。他者形象既然是注视者借助他者发现自我和认识自我的过程,那么,注视者在建构他者形象时就不能不受到注视者与他者相遇时的先见、身份、时间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构成了注视者创建他者形象的基础,决定着他者形象的生成方式和呈现形态。比较文学形象学和他者形象指涉的范围虽比一般文艺理论涉及的形象范围狭窄,但他也并不仅仅指涉人物形象,他存在于文学作品以及相关的游记、回忆录等各种文字材料中,像异国肖像、异国地理环境、异国人等,就都可以纳入比较文学形象学他者的研究范围。他者形象既然是注视者建构出来的,那么,他就不可能是他者现实的客观再现,而往往是注视者欲望投射的产物。由此可见,每一种他者形象的生成总是伴随着注视者自我形象的建构,二者相互发现、相互证明、相互补充。具体而言,二者之间又大致构成狂热、憎恶和亲善三种特异的关系。
11、简述形象学中的注视者与他者的关系。
(1)狂热。在这种关系形态中,注视者建构的异国形象已完全被理想化,具有浓厚的天堂般的幻象色彩憎恶。
(2)憎恶。在这种关系形态中,在憎恶心理的驱使下,注视者在极力丑化、妖魔化他者形象时,也建构了一种凌驾于他者之上的无比美好的本土文化的幻象。
(3)亲善。它与“狂热”要求的对他者的完全顺应不同,也与“憎恶”要求的对他者粗暴的同化不同,它认为他者处于与注视者既不更高、也不更低的地位,二者构成一种相互尊重、平等对话、交流的关系。
12、接受学与接受理论的关系辨析。
接受理论的产生,极大冲击了文学研究的各个领域,革新和创造了一批新的研究范式。作为文学研究一支的比较文学,从这一理论中看到了发展自己的机遇。接受理论对读者在作品实现过程中主导地位的肯定,对读者接受规律的研究,正好契合了比较文学研究中影响的放送路线中对接受者的关注,比较文学和接受理论在这里找到了它们的契合点。二者的结合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学研究范式——接受研究。
比较文学中的接受研究以接受理论为基础,接受学从接受理论中吸收了诸多理论养分,二者在理论认识方面不乏共性,都注重读者在阅读中的作用,都认为作品的意义是在读者的参与下建构起来的,但二者又有所区别。接受理论极为重视读者在文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强调读者在文学活动中的中心意识;而接受学更注重读者对文本的理解和阐释本身。接受理论将读者视为重要的研究对象,但却并没有设定限制。它可以是同质的,也可以是异质的。
13、接受学对传统的比较文学理论有何突破与创新?
比较文学接受学的出现,扩大了比较文学的研究领域,丰富了比较文学的研究范式,为比较文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无论是对比较文学研究本身,还是对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接受学的确立有利于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建设。以前的比较文学论著大多是以法国学派、美国学派和中国学派为主要板块来建构学科理论体系的,再进行历时性理论描述时无法兼顾一些带有共时性特征的理论问题,如对接受研究的归类就是如此。国内的比较文学学者在承认“接受”有别于“影响研究”的同时,仍将接受研究视为影响研究的一个分支,以至于目前国内比较文学论著和教材在“接受学”的归属安排上比较混乱,不切合接受学的研究实际。明确地将比较文学接受学纳入文学变异学范畴,可以消除目前的混乱状况,也为接受学在比较文学学科理论框架中找到了合适的归属。其次,接受学打破了传统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仅仅将理论关注点放在作家作品上的偏颇,从文学作品接受者的角度,研究读者对文本的接受,作品意义的生成和接受的多样性和历史性。
再次,接受学的求“异”思维,有助于推进和深化比较文学研究。比较文学研究中求“同”是基础,有助于探求人类文学的共同规律。但是,求“异”更为重要,通过对“差异”和“变异”的探讨,可以发现作为比较对象的各种文学的民族特性。
14、什么是文学的他国化?
文学的他国化是指一国文学在传播到他国后,经过文化过滤、译介、接受之后的一种更为深层次的变异,这种变异主要体现在传播国文学本身的文化规则和文学话语已经在根本上被他国——接受国所化,从而成为他国文学和文化的一部分,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文学的他国化,文学的他国化研究就是指对这种现象的研究。因此,文学的他国化现象与文化过滤、译介及接受等过程中发生的文学的变异的最本质的区别就在于,在文学他国化的过程中传播国的文化规则和文学话语方式改变了。所以,我们说,文学的他国化是比译介学、接受学以及形象学更为深刻的变异层面,文学的传播、译介、接受还仅仅是他国化的初步或序曲。
15、文学他国化必须立足的基点是什么?为什么?
文学的他国化必须立足于接受国的文学传统和民族欣赏习惯,否则,文学的他国化是不可能实现的。文学他国化必须以接受国文学的文化规则、话语方式亦即思维和言说的方式为基础。如中国的寒山诗在美国的遭遇就是典型的文学他国化的现象。文学他国化必须立足于接受国的原因还在于,文学被他国化以后必然会参与到接受国本国文学的更新与再创造,如果不立足于接受国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文化规则就只会出现我们前面提到的对传播国文学的全盘照搬和生搬硬套,这样,文学的他国化不仅不可能发生,还会使得接受国的文学失去自身的文学品格,从而也就无法在世界文苑立足。
那么,在文学的他国化过程中,接受国如何以本民族的文化规则和思维方式为主呢?首先就是接受国必须充分认识到本国文学传统的重要性,尊重本国的文化规则和话语言说方式。其次,接受国在坚持本国文学文化规则的基础上,结合本国文学和外来文学的特点,对外来文学进行本土化的改造。再次,文学的他国化研究还应该注意,文学的他国化必须与接受国当下的语境或者说是文学要求结合起来。一种文学能不能被接受国他国化,或者说是在何种程度上的他国化,这与接受国的文化语境和文学需求有关。
16、请谈谈俄苏学派历史类型学研究的特色与局限。俄国比较文艺学之父、“历史诗学”奠基人亚历山大·维谢洛夫斯基认为,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人类生活方式、社会模式和文化心理在一定历史阶段存在着结构相似性,文学发展规律与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相一致,应当运用历史的比较的观点去研究各民族文学在世界文学发展过程中相同或相似的东西,维谢洛夫斯基的这种历史诗学理论对日后以日尔蒙斯基、康拉德、赫拉普钦科等为代表的独树一帜的俄苏比较文学历史类型学研究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关于俄苏学派历史类型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康拉德做出了全面和细致的说明,认为其大体可以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1、由某种历史共同性的因素而产生的一些现象,如十九世纪法国、英国、俄国、欧洲其他国家以及亚洲某些国家的古典现实主义文学的类型学相似;
2、各国文学在没有任何历史共同性甚至产生于不同历史时代、彼此缺乏任何联系的条件下所产生的相似性现象。俄苏学派的历史类型学研究旗帜鲜明地反对“欧洲中心论”,重视东西方文学之间的比较研究,认为真正的总体文学必须把整个人类文明的文学全都纳入研究的轨道,其学术视野远比美国学派弘通。俄苏学派在联系中国、日本、波斯等东方文学与西方文学进行比较研究方面做出了许多有益的工作,不过,以维谢洛夫斯基、日尔蒙斯基等为代表的俄苏学者一般都将东西方文学比较研究的重心放在了类型学的相似上面,而相对忽略了对于其内在差异性的考察。
17、跨文明语境下的类型学研究遇到了哪些新问题、产生了哪些新变化?请举例说明。随着比较文学研究发展进程中欧洲中心论的步步失势和瓦解,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西方学者意识到突破单一欧洲文化体系局限的重要性,在打通类型学相似的前提下强调研究对象的“异质性”——这是跨文明语境下类型学研究的新特色。如果我们不能清醒地认识并处理中西文学中的异质性问题,就很可能使异质性相互遮蔽,而最终导致其中一种异质性的失落。这种“异质性的失落”的危机在中国的东西比较文学类型学研究中大致有两方面的体现。一是一度颇为流行的被称为“X+Y式”的东西方文学的浅度比附,把西方文学思潮流派或文学理论中一些特定的类型学术语牵强生硬地套用来阐发中国文学——这是中国东西方比较文学研究中存在的另一个严重问题。以求同思维为中心的比较文学研究摸式,针对广义上同属单一文明范畴之内的西方文学时有很实际的应用性,然而,当我们将比较文学的研究视野投向不同的文明体系中的文学比较时,就会发现除了一些基本的文学原则大致相同外,更多的是文学的不同,更多的是而对同一个文学对象而形成的不同的文学表达形式或观念的变异,跨文明语境下类型学研究的重心已由相似性转移到了差异性之上。在《东西比较文学中“模子”的应用》一文中,叶维廉提出东西方各有自己的思维、语言和文学模子,文化模子的歧异以及由之而起的文学模子的歧异,我们必须先予正视,始可达成适当的了解,在进行跨文明研究时,必须放弃死守一个“模子”的偏执态度。
18、什么叫主题学研究?试叙述主题学发展历程。主题学是不同国家的不同作家对相同主题的不同处理,是对并无事实联系的不同文学之间中的相同主题进行比较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文学发展中带有规律性的东西。
主题学的产生主要是德国的民俗学研究。法国学者梵·第根总结了德国学者的民俗学研究方法。主题学在美国的发展作为里程碑的是1968年美国著名学者哈利·列文发表的专论《主题学和文学批评》。美国著名学者韦斯坦因在其专著《比较文学和文学理论》中专门辟出“主题学”一章。对主题学的历史、内容和形式作了全面论述。之后弗朗索瓦·约斯特在其专著《比较文学导论》中对主题学专门进行了深刻论述。很快,主题学在美国比较文学学界立住脚,许多学者并将之纳入平行研究范畴之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成为了目前比较文学学界十分热门的研究方法之一。
主题学在国内的发端也是民俗学。1924年,顾颉刚在《北京大学歌谣周刊》上发表《孟姜女故事的转变》文章。其后,顾颉刚又整理出版了三册《孟姜女故事研究集》,加上我国其他学者出版的一些对民间传说人物的研究,开辟了国内主题学研究的先河。70年代以来,我国的主题学研究日趋活跃。80年代以来,我国主题学作为比较文学学科的一部分得到了深入的发展。
主题学在发展中也遭到国内外学者的质疑。意大利著名学者克罗齐、法国比较文学奠基人阿扎尔、代表新批评派的美国著名学者雷纳·韦勒克等提出了质疑。但就在上述学者的一片质疑声中,法国、美国的主题学研究仍然逐渐发展为比较文学的一个领域。主题学的领域为许多学者提供了资料来源。作家们从来是思想史和感情史最直言无忌、最有说服力的阐释者,比较文学无须陷入民俗学和空泛的广博,就可以在其中找到结实的机会为思想史和感情史做出贡献。
19、什么叫主题学研究的母题研究、情境研究、意象研究?略举例分别说明。母题是文学研究中最具有特色的范畴。母题是一篇文学作品中较小的单位,文学作品的主题常常通过若干母题的组合表现出来,母题具有客观性。倘若将母题与主题相比较的话,其主要差别就是:母题是具体的,主题是抽象的;母题具客观性,主题具主观性;母题是基本叙事句,主题是复杂句式。比如同样展示战争的两部电影文学作品《红日》与《珍珠港》,前者的主题是通过解放军打垮国民党王牌师的事件,宣扬了革命战争的正义性。后者的主题是通过日本军国主义偷袭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的事件,渲染了战争摧毁人性美好的东西。而前者后者的母题就是两个字:战争。这样分析电影文学《红日》与《珍珠港》各自的主题母题,其差别十分清楚了。这里所说的母题“战争”是一种客观存在,也是该两部作品中小到不可能再分的组成部分。而“革命战争的正义性”及“摧毁人性美好的东西”就具有主观性、抽象性及复杂句式特征了。
情境有时译作形势、局面。在比较文学中,情境指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学作品常见的一种典型的格局。“文革”时期文学作品中都存在种种典型的格局。比如:正面人物大义凛然,气势上永远压倒反面人物。英雄人物的男性往往没有女人,他们只爱事业。英雄人物的女性往往是不爱男人爱武装。各个民族都一样,革命事业压倒一切。对这些情境进行研究,特别是着力探讨这些情境怎样从一个国家(民族)传入另一国家(民族),从一个作家笔下传到另一个作家的笔下,目的都是要揭示出这些情境中的具体变异及其过程,寻觅到这些情境的鲜明的时代色彩、民族特征和个人风格。
主题学中的意象,指某一民族、某一国家中具有的特定意义的文学形象或文化形象。它们在历代文学中都具有深层意义。主题学中的意象可以是一种自然现象,可以是一种动植物,可以是一种想象中的事物,而这些自然现象动植物及想象的事物,在不同民族文化里有着截然不同的含义。山,其文化意象在中国人心中有崇高的含义。形容一位伟人往往称之为巍巍的高山,视之有“高山仰止”的敬佩之意。然而,山在爱尔兰文学作品里却成了一个具有威胁性的形象。主题学中的意象研究就要着力于探讨同一意象在不同民族文学中的文化的内涵,比较其变化与差异,揭示出各民族作品中的深层意蕴。特别重要的是,要通过同一主题不同意象或同一意象不同主题的研究,去探讨各个作家的民族文化心理及各民族的审美情趣之差异,这是意象研究的目的所在。
20、比较文学文体学研究对象和文体划分标准是什么?
比较文学文体学研究实际上就是比较文体学的研究,即从跨国、跨文明的角度,研究如何按照文学自身的特点来划分文学体裁,研究各种文体的特征以及在发展过程中文体的演变和文体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比较研究体系。在比较文学文体学研究中,最基本的问题就是文体的划分。在中西方对文学文体划分标准是不同的:西方自柏拉图开始,就逐渐形成了各种划分方法,最易接受的是文体划分的三分法,即把文学文体划分为抒情类、叙事类、戏剧类。在中国,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特有的因素,中国一直是以有韵文和无韵文来划分文体的,直到“五四”之后,在西式话语的影响下,才有了后来的三分法(抒情类、叙事类、戏剧类)和四分法(小说、戏剧、散文、诗歌)的提出。
21、中西方戏剧文类比较有何异同?
首先,西方自亚里士多德起就将戏剧作为最主要的文体受到重视、得到推崇,并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剧作家和评论家。而中国传统文学、文论一直是以“有韵之文”和“无韵之笔”来划分文体,所以诗与文一直被视为文学正宗,而戏剧与小说均被视为“小道”,受到压抑。直到清末民初,戏剧才在王国维等人的倡导下成为正宗。
其次,从历史上看,西方有着很强大的叙事传统,而中国有着很强的抒情诗歌传统,因此,中西传统戏剧在形式上最大的区别在于中国传统戏曲以歌诗为主,而西方传统戏剧则以对白为主。在结构上,西方逐渐形成戏剧的“三一律”理论,而中国传统戏曲的时空结构是开放的,在艺术表现形式上,它的地点是可以流动的,而时间的长短也是依照故事的需要,是没有限度的。
第三,中国与西方的戏剧发展轨迹不同。大略来说,西方戏剧从文艺复兴到十九世纪末,越来越向写实的对话戏剧发展。同时,歌剧、芭蕾剧、哑剧等都成为独立的形式,而不被认为是戏剧正统了。相反,在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自宋元、经明清以来,一直保存着它的特色,依然以歌舞、象征、风格化的演出艺术为主。到了二十世纪,中西方戏剧都发生巨大的转向,开始朝相反的方向发展,出现了文化交汇的局面。
22、如何界定异质性,如何认识异质性在比较文学跨文明研究中的重要意义?
所谓异质性,是指不同文明之间在文化机制、知识体系、学术规则和话语方式等层面表现出的从根本质态上彼此相异的特性。这种彼此相异的特性在不同文明的文学中都可得以体现。例如中西文论之间的异质性。任何一种文明都会有自身独特的品格,不同文明体系的文学自然也各有特色,表现出鲜明的异质性来。面对这种异质性,面对异质文学之间彼此激荡的局面,我们应该认识到异质性他者存在的重要价值,在对话中达成互识、互证和互补,进而促发文学新质的形成,促进世界文学的发展。
在当今时代,体认不同文明间文化差异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异质性成为比较文学跨文明研究不可规避的题域合情合理;在跨文明的视野中进行异质性研究,是中国学者立足于国际文化的当下语境,审时度势而采取的一种文化策略;在跨文明比较文学研究中,异质性成为比较文学可比性的主要内容,但研究异质性的最终目的在于达成不同文明和文学间的互补性,将不同文明间的异质性和互补性结合起来,以求得不同文明系统的文学之间相互融会、整合和共同发展。
23、探讨文学的跨文明互补与融会可以从那些具体研究途径入手? 我们要在异质性的基础上求得互补,进而达到某种总体性,将不同文明的文学共冶一炉,融会贯通,探索异质文化与文学的共同文学现象与规律,并进而建构起具有更大阐释能力的世界性和全球性理论框架。异质文明间的互补和融会,是比较文学跨文明研究逻辑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比较文学在新的发展阶段注重异质性研究的必然结果。对于不同文学之间的这种互补和融会,跨文明研究提供了以下几种具体的研究途径:归类法、附录法、引证法、混用法和融合法。具体如下:
归类法:在文学的比较研究中采取归类的方法,也即站在总体文学的高度,将异质文明中的文学现象加以类分,并归结为若干理论问题,加以对比研究,进而达到特定的融合。曹顺庆《中西比较诗学》一书就是采取这一方法进行研究的成功范例。
附录法:我国著名学者王元化先生的《文心雕龙创作论》就很典型地采用了这种方法。这种方法在研究某种文明体系的文学问题时,以“附录”的形式将不同文化背景中可以与此问题相类比的对应文学观念列出,以进行对比辨析。通过“附录法”,不同文明体系的文学观念一并呈现出来,在一个宏阔的视野中,正文部分对特定问题的论述详尽深入,附录所列内容全面而清晰,这为我们比照不同文明文学提供了便利,也利于我们在较高层面上探寻共通的文学规律。
引证法:钱钟书先生在《谈艺录》和《管锥编》中所采用的“引证法”也是文学在研究异质文明之间互补与融会的一种有效途径。在研究文论时,“引证法”要求我们以某种文论的研究为主,而在研究过程中,将不同文明体系与此相关的例证和理论论述加以引证,从而把异质文明中的文论融为一体。
混用法:将不同文学的各种观念、范畴、术语等汇于一处,熔铸成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这种异质融会的途径打通了不同文明体系的文学之间的“隔”,它不分古今与中外,将各种文学观念和理论融会到一个体系之中。朱光潜先生在其《诗论》中就大胆地尝试了这种方法。
融合法:宗白华在《美学散步》中,将诗、画、书法、音乐和建筑等各种艺术门类融为一体,从具体作品欣赏和分析入手,杂糅中西而又以中国诗学精神的剖析为主,揭示出文艺审美活动中具有本质特征的东西,也成为观照异质文明互补和融会的一种有效途径。
24、何谓跨文明阐发研究?
跨文明阐发研究作为比较文学研究的一种重要类型,它是指运用生成于甲文明中的文学观念或其他学科知识来阐释、研究生成于乙文明当中的文学作品、文学理论;或者反过来,用生成于乙文明中的文学观念或其他学科知识来阐释、研究生成于甲文明当中的文学作品、文学理论。当然,这种研究也可以同时存在于多个文明之间。
25、跨文明阐发研究有哪些主要研究方式? 我们依据阐发过程当中相关对象的不同,可以把跨文明阐发研究分为四种主要方式:作品阐发、理论阐发、科际阐发和综合阐发。所谓作品阐发,实质上就是一种跨越文明界限借用文学理论的文学批评活动。所谓理论阐发,主要是指不同文明之间文学理论的相互镜鉴、相互发明。跨文明科际阐发,与我们通常所说的跨学科研究略有不同,它指的是跨越文明界限地借用其他学科理论来展开对于文学作品或文学观念的分析、阐发。综合阐发,主要是指将两种或多种不同文明中的文学作品、文学理论、文学现象甚至是其他学科知识不加分割地结合在一起触类旁通地加以研究。
26、跨文明阐发研究有哪些学术功能? 首先,跨文明阐发研究具有一种文化、文学新因素的促生功能,从而可以刺激原有文化、文学的新发展,使我们渐趋委顿的文化传统被激活、更新、再生,逐渐又繁荣发展。
其次,跨文明阐发研究能够铺就中国文学走向世界、融入世界的通途。跨文明阐发研究能够打通文明间的壁垒,开启文化交流的通道,从而能够把中国丰富的文学资源引入到世界文学的宏大视野,使其能够参与到世界文学的活动中来。
27、跨文明阐发研究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跨文明原则,具体包括两个方面递进的含义:第一层含义是强调阐发研究所涉及的对象必须是不同文明之间的文学问题;第二层含义则是强调在研究当中必须要有自觉的跨文明意识、差异意识。
对等互动原则,与跨文明意识、文化差异意识密切相关。它要求坚持文明之间的平等对话立场,强调不同文明文学之间的平等地位,反对一方理论对另一方文学的垄断与独白。具体说来,就是要求阐发的对等性和互为主体性。
有效性原则,针对的是阐发研究过程当中理论与对象之间的契合性问题。在进行阐发研究的过程当中,我们不论是用本国的理论模式去阐发西方的文学,还是运用西方的理论模式来阐发本国的文学,都必须小心谨慎,都必须对所要采用的理论模式,对所要阐发的对象作具体细致的分析,以确保阐发的可行性、有效性。
28、什么跨文明对话研究,其特征是什么? 所谓跨文明对话研究就是立足多元文化立场,探讨不同文化体系之间的文学和文论的互相理解与互相沟通,实现异质话语的平等对话。跨文明对话研究就是以异质性话语进行平等对话。因此,其特征表现为异质性、平等性。
29、什么是跨文明对话研究的主要方式? 如何展开异质话语的平等对话,这是跨文明对话研究的核心问题。这个问题又可细分为对话前提问题、对话途径问题与对话原则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跨文明研究的其他方法(如跨文明阐发研究等)都从不同层面触及到这些问题。但围绕这些问题,并只以这些问题为中心而展开的跨文明对话研究,其主导研究方式有:共同话题的对话、共同语境的对话、话语互译的对话、杂语共生的对话与激活的对话等五种。
30、比较诗学与诗学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比较诗学和诗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从联系来看,诗学和比较诗学都是以文艺理论作为学科的中心,都在探讨文学的基本规律。但是,二者的区别也是很明显的,首先,诗学和比较诗学研究的对象不同。诗学是以文学实践为对象。通过研究总结文学的经验,而后上升到理论的层面做出阐释,建立一套话语体系。而比较诗学则是以各文明的诗学为对象。在世界各文明中形成了各有千秋的种种诗学体系,它们都是人类文化的宝贵财富,都在一定的语境中对文学做出了探讨,但这其中的差异也或大或小。怎样沟通呢?这就是比较诗学的任务,让各种诗学互识、互解、互补,以期在将来能够在多元化的基础上构建一种一般诗学(共同诗学)。其次,诗学和比较诗学研究的范围不同。诗学一般是在一个文化内部进行的,而比较诗学必须要求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文化与文明中展开。如西方的诗学体系是欧洲文化和北美文化内进行的,这两种文化实际上也是属于同一种文化。比较诗学就必须在不同文化与文明之间进行,当前广泛引起学界重视的中西诗学的比较研究就属于比较诗学的范围。最后,诗学和比较诗学研究的方法不同。诗学常常运用的是归纳推理的方法,而比较诗学则更多的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比较诗学的‘比较’,不同于一般学术研究的比较。
31、简要说说比较诗学的发展状况。
目前学界一般认定比较文学史经历了三个阶段,即法国学派阶段、美国学派阶段和跨文明化阶段。
早期的法国学派以实证主义作为本学科方法论的基础,把比较文学仅仅区限在寻找不同文学之间影响的事实联系,排除比较文学研究中综合的方法,也就是排除文学的美学内涵,在这样的观念的支配下,比较诗学自然不可能产生。1958年,美国学派要求拓宽比较文学研究的领域,将研究的范围扩大到无事实联系的多种文学现象之间,甚至可以将文学与其他知识领域加以比较研究。在这种观念的支持下,比较诗学的产生成为比较文学发展的必然结果。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比较诗学成为西方学者在比较文学研究中的重点,这种学术潮流也影响着全世界各地的一大批学者从事这一领域。
我国的比较诗学溯源应该从清末的王国维算起。王国维1904年的《红楼梦评论》可以算是中国比较诗学的开端。1908年发表的《人间词话》,借鉴了西方的主客观相分的方法研究中国传统诗学。继而鲁迅的《摩罗诗力说》(1908年)也是一篇重要的中西比较诗学论文。1942年朱光潜的《诗论》在会通中西学理和整合中西诗学理论的基础上,寻求中西美学和诗学的共同规律。此书在中西比较诗学史树立了一座新的里程碑。
海外华裔学者刘若愚的《中国的文学理论》(1975年美国芝加哥大学出版)是海外第一部中西比较诗学的代表作。他继承改造了阿布拉姆斯(M.H.Abrams)《镜与灯》(The Mirror and The Lamp)中所提出的艺术四要素理论,建立了一个分析中国传统文学批评的概念结构和理论框架。叶维廉的《比较诗学》1983年在台湾东大图书有限公司出版。叶维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与刘若愚类似,主张比较诗学的基本目标就在于寻求跨文化、跨国家的“共同文学规律”、“共同的美学据点”。
1949年到1979年,由于政治等原因,中西诗学比较研究在中国大陆是一片沉寂。1979年后,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中西比较诗学研究在中国大陆再度兴起,以钱钟书的《管锥编》的出版为标志。
80年代中国大陆第一本较为系统的中西文论比较研究专著是曹顺庆的《中西比较诗学》(1988年)。本书注重中西比较诗学的文化探源,绪论中从中西文化背景中探寻中西诗学差异的根源,并在各章中都有追索。90年代初中西诗学比较研究的重要成果是黄药眠、董庆炳主编的《中西比较诗学体系》。该书比较了中西文论的文化背景,并辨析了中西诗学的理论形态的差异。由文化背景比较进展到“范畴”比较,力图揭示中西诗学诸范畴之间同中有异、异中有同或相互发明之处。上个世纪80——90年代,中西诗学比较研究涌现了大量的论文和论著。
32、跨文明的语境下怎样开展比较诗学的研究?
比较诗学的研究途径是多层次的,根据比较诗学的学术实践,主要的比较的方法有:(1)诗学术语、概念、范畴研究
中西诗学在中国的现代之前基本是两个完全独立而封闭运行的理论体系,很少相互影响,各自都有自己的一套思维模式和话语方式,各有不同的概念、范畴作为其理论的基石。通过术语、概念、范畴比较,我们才能看出它们异中之同或同中之异,加深对它们的理解,发掘出它们的含义。比较中西诗学的术语、概念、范畴,可以研究某个术语、概念、范畴,也可以研究范畴群;相似的范畴可以比较,相反的范畴更可以进行比较研究。(2)诗学著作的比较研究
中西的文艺理论史上的诗学著作在思维方式和论说话语上有很大差异,这是不容否认的事实,但是我们只要找到对话的平台,就会发现它们讨论的对象有许多共同和联系之处。这样看来,诗学著作的比较研究就是比较诗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我们可以就中西的两部著作进行比较研究,也可以一部中国古代的著作为依据广泛地和西方其他的理论进行比较,也可以从总体上对多部著作进行系统的比较,从宏观上把握不同诗学体系的特点和实质。
(3)诗学文类比较研究
通过文类来开展诗学的比较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办法。西方诗学是亚里士多德根据戏剧定义文学而建立起来的,由于戏剧主要是人的生活的再现,所以亚里士多德自然而然地总结出,文学是对人类行为和生活的一种摹仿,因而形成了影响西方两千多年的“模仿说”。除了西方诗学是建立在戏剧文类之上外,其他各文明的诗学都是建立在抒情诗的文类之上,形成了“情感——表现”的诗学。由于东西方原创性诗学所依赖的文类不同,我们通过跨文化与文明的比较,才能够看出二者在整个体系上存在着的差异。从这一点上看,西方的诗学也不是超时空的绝对标准,我们需要改变那种以西方诗学为中心的偏见,把世界各文明的诗学都看作是我们所追求的一般诗学所必需的理论资源。
(4)诗学话语比较研究
所谓话语就是人类在把握世界时用以表述自己的情感、观念或理论的一种抽象的观念性的物质媒介。话语和语言的不同之处在于:语言所关注的是“说什么”,而话语关注的则是“怎么说”和“如何叙述”。话语系统则是特定话语的不同的构成模式。无论是一个理论家还是一个文化体系都有其各自独特的话语系统。也就是说,话语系统是区别一种学说、一个学派或一个文化体系的最为关键最具标志性的特征。中国古代诗学话语体系就迥异于西方诗学话语体系,具中国的民族特色和气质,是难于用西方那种诗学话语系统简单对接或传述的。一般地说,中国古代诗学是一种诗性的诗学话语,西方诗学是理性话语。
(5)诗学文化与文明研究
诗学文化与文明研究是基于文化精神分析的方法,它把诗学比较放在古今中外的历史文化与文明的背景中,追求的是返本开新、融贯中外的理论超越。诗学比较如果仅限于狭义的文本而不顾及广义的历史文化背景,单就个别学说或概念范畴进行比较,难免失之偏颇。这就需要把研究放在历史文化背景以及具体的语境中去操作,真正的做到沟通和相互理解,互识、互证、互补,全面地探求它们本源性的理论内核,从而实现比较诗学的最终目的,就是发现人类的共同“诗心”,也就是通过诗学的比较,发现文学艺术的本质特征和共同规律,进而建立具有国际意义的、现代形态的一般诗学。
33、文学人类学的定义是什么,它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范式包括哪些方面?
文学人类学,顾名思义就是文学和人类学两个不同学科的交叉与结合。具体而言,它体现为自觉运用和借鉴人类学的视野和模式,对各时代、各地区、各族群的各类文学作品、文学现象进行比较研究,提炼和总结人类文学普遍的内在模式、结构、规律,并在本体论层面上进一步追问和反思“文学”的含义。
文学人类学研究的对象,一般从媒介的角度区分,可分为文字文本和口头文本(包括仪式文本)。文字文本,顾名思义是指由文字符号组成的文本,包括传统文学研究关注的作家作品,还包括其他一些文字印刷品。口头文本一般指不依赖文字传递由一个族群文化集体流传下来的史诗、歌谣、仪式、舞蹈等;同时,它还必须包括史诗、歌谣、仪式、舞蹈等在展演过程中的具体情境,即时间、环境、人物身份、仪态„„也就是说,口头文本是一个文化事项被表演出来的动态过程。
文学人类学研究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原型批评”对书面文学的总体研究、“三重证据法”对书面文学的跨文明研究以及口头理论对口头文本的立体研究等。
比较文学概论名词解释
比较文学作为一个学科形成于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形成和进一步发展的中心在法国(梵·第根等人)。
法国论学派:将比较文学看作“文学史”的一支,研究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作家作品之间的相互关系,强调“事实联系”的实证主义方法。
教堂山会议(06年名词解释):比较文学发展史的一个转折点,会上,传统的比较文学观点受到批评,韦勒克宣读了《比较文学的危机》,阐述了美国学派的观点,从而引起了国际上历时十余年的辩,导致比较文学在理论上更趋成熟,促进学科的健康发展。
美国学派:将比较文学看作一种文学研究,涵盖文学史、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三个方面。既包括“事实联系”的文学关系研究,也包括无事实联系的跨国界文学研究,还包括对文学与其他学科的比较研究。
比较文学:一种开放式的文学研究,具有宏观的视野和国际的角度,以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界限的各种文学关系为研究对象,在理论和方法上,具有比较的自觉意识和兼容并包的特色。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是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界限和跨学科界限的各种文学关系。
跨民族意味着:一,把比较文学与民族文学的研究加以区别,强调不同文化之间的比较,跨民族的根本意义在跨文化。二,一个多民族国家之内的各民族文学之间的比较研究也在比较文学范围之内。
各种文学关系:包括事实联系(实际存在于两个或多个民族文学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影响)
价值关系(有些文学现象,虽不存在实际的联系,但其相同和相异具有某种可比性和研究价值,它们之间的内在价值联系)
交叉关系(文学和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包括相互影响、互相阐发等关系)
比较文学的性质:文学研究的一支,是一门独立的学科,而不单纯是一种研究方法。它具有特定的研究领域,一种强烈的自觉的比较意识,研究工作中的比较的立场,超越各种界限,在不同参照系中考察文学现象,贯穿始终的、须臾不可缺少的比较的方法。
比较文学的特征:开放性、宏观性。开放性:比较文学最根本的特征。比较文学是一个巨大的、不断运动的开放体系,它的开放性有三层意思:
1,不受时间、空间以及作家、作品本身地位高低、价值大小的限制。只要它们之间存在可比性、能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2,比传统文学研究具有更宽泛的内容,是一个作家、作品、读者、世界四极相互运动的宏大模式。
3,在研究方法上以比较分析法为主兼容并包,并且具有迅速接纳(人文、社科、自然科学)新思想、新方法的敏锐和自觉,这一点在当代具有相当大的优越性。
宏观性:从国际的角度俯视各种文学现象,进行宏观的比较剖析,具有宽阔的视野和宏大的胸怀。
国别文学:按国家这样的政治概念相区别的文学。民族文学:按民族区分的文学。是比较文学的出发点。世界文学:歌德最先提出的一种文学发展的美好远景。总体文学:诗学或美学的总称,实际是文学理论的别称,没有规定一种比较的研究方法。可比性:指跨越性文学现象中,由于实际存在的各种内在联系,而具有的比较研究的可能和比较研究的价值,是比较文学学科的理论根基,是客观存在而又有待我们发掘的。
比较文学的目的和功能: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文学的本质和文学文学发展的动因,对文学作品的影响、意义、价值进行研更好地探讨文学规律,促进文化交流,促进民族文学的繁荣和推动世界文学进步。《管锥编》:钱锺书所著,1979年问世,标志中国比较文学的复兴,从具体作品和具体的文学现象出发,寻找具有普遍意义的艺术规律,在中西文学和中西文论的阐发研究方面具有独到见解,为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比较文学的基本类型:影响研究、平行研究、阐发研究和接受研究。
影响研究:比较文学的基本研究类型之一,早期实践中的唯一类型,以一种强烈的历时意识通过广泛搜集材料,对事实和进行严密考据、分析、归纳,来研究各民族文学之间建立在事实基础上的、超越国界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包含着对艺术创作活动本质的理解。
平行研究:将“类似”的、可比的,但没有直接关系的属于两个或多个不同民族的文学、作家、作品加以比较,研究其异同,得出有益的结论,注重作品的内在因素和美学价值,要求研究对象具有“可比性”和“文学性”。
阐发研究:比较文学中的一种研究类型,最先由我国台湾学者提出,包括用外来的(本民族的)文学理论来阐发本民族的(外来的)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不同民族文学理论的相互阐发和别的学科及理论来对文学进行阐发、解释文学现象。是一种双向的、相互的阐发,通过具体的、细微的研究来说明基本道理。
接受研究:研究作家作品对不同民族的广大读者(听众、观众)产生的作用,即一部文学作品被外民族读者大众接受的情况,是受到接受美学影响的、充分考虑读者的参与作用的研究类型。
文学范围内比较研究的若干领域:神话和民间文学的比较研究、文类学、主题学、媒介学、形象学、思潮流派比较研究、比较诗学等。
文类学:对于文学形式的各个种类和类型以及文学风格的比较研究,通过历时的和共识的方法,了解文类发展的历史和基本特征,认识作家的独创和文学的民族传统、民族特征。
主题学:通过对同一题材、主题、母题、情节、人物、意象在不同民族的文学作品中的不同表现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以及流变的历时,研究不同作家对它们的不同处理,以及这种流变和处理的根源。
媒介学:比较文学研究中对文学交流过程中起传递作用并实现文学交流的人和事物——媒介的研究,分为对个人媒介、团体与环境媒介以及文字材料媒介的三大类研究。
形象学:脱胎于影响研究,是比较文学学科中的一个门类,研究某国文学作品中的异国异族形象,关注作家在作品中如何理解、描述、阐释作为他者的异国异族,探索异国异族神话的创造过程和规律,分析其社会心理背景以及深层文化意蕴。
“套话”:在形象学中,套话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时间内反复使用、用来描写异国或异国人的约定俗成的词组。是他者形象在文本中的最小单位,是在民族心理定势推动下一种不由分说的表述,标志着对“他者”的凝固看法。
比较诗学:比较文学中的一个研究领域,专指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体系的文学理论的比较研究,用更广阔的研究视野和国际角度,以自觉的比较意识,超脱本民族文化体系的“模子”,站在更高的层次上探求人类文学的“共同规律”。(对中国学者来说,最重要的是中西比较诗学。)
第五篇:05年川大比较文学考博试题
2005年比较文学 一,名词解释(3*6=18)1,社会总体想象物 2,主题学
3,比较文学的美国学派 4,悲剧《俄狄浦斯王》 5,古典主义文学
6,《19世纪文学主流》
二,简答题(11*2=22)
1,试描述中国学者对文学人类学的探索。
2,试分析《日瓦戈医生》中主人公与时代的关系。三,问答题(30*2=60)
1,以比较文学双向阐发的观念和方法分析若干作品。2,以具体作品为例说明现实主义对小说艺术的贡献。
06年川大比较文学
一,名词解释(4*6=24)
1,主题学;2,基亚;3,文化误读;4,索福克勒斯;5,《神曲》;6,浪漫主义 二,简答题(13*2=26)1,异质比较法与平行研究的区别。2,古希腊悲剧的命运观。三,论述题(25*2=50),第2、3题为选作题 1,举例阐述流传学研究的若干方法。
2,仔细阅读材料一,写不少于1500字的评论,须自拟题目。(麦克白,第二幕第二场)
3,仔细阅读材料二,写不少于1500字的评论,须自拟题目。(托尔斯泰,舞会以后)
07年川大比较文学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
1,Oedipus Complex;2,hermeneutics;3,feminism;4,社会总体想象物;5,套话;6,《尼伯龙根之歌》;7,《荒原》;8,迦梨陀娑;9,《美狄亚》;10,《万叶集》 二,简答题(每题15分)1,简述比较文学的可比性。
2,简析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基本特征。三,论述题,每题25分。
1,以具体作品为例论述《圣经》对西方文学的影响。2,试论当代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进展。
05中国文学典籍 a 一,填空,每题2分 1,《十三经》(写出各经名);2,《四书五经》;3,《二十五史》;4,《老子》共__章,共约__字。5,《文心雕龙序志》所说“文之枢纽”是__篇。二,名词解释,每题2分
1,易有三名 2,反切 3,《诗经》四始 4,《春秋》五例 5,《十翼》 三,简答题。第1题4分,第2、3各3分 1,《古文尚书》比《今文尚书》多出哪些篇? 2,《说完解字》所提“六书”是什么? 3,《尔雅》是一部什么书?
四,解释下列加划线的词语。每题1.5分 1,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论语 述而》 2,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离骚》 3,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第一章》 4,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 尽心上》 5,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中庸》 6,至于操斧伐柯,虽取则不远,若夫随手之变,良难以辞逮。《文赋》 7,情发于声,声成文谓音。《毛诗序》 8,诞真之隘巷,牛羊腓(fei)字之。(《诗经大雅生民》)9,秦始皇有会稽,渡浙江,梁与籍具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史记项羽本纪》
10,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沦五藏,澡雪精神。《文心雕龙神思》 五,标点(15分)
从“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周旋于闾里均之于谈笑耳。” 五,论述,40分
1,试论《周易》与《文心雕龙》之关系。(10分)2,简论《诗经》(含《毛诗序》)对中国诗歌发展的影响。(可以只谈一个方面,如作家,作品,或只谈文论;也可谈某一时代,如唐代,宋代,乃至现当代;也可谈意象,主题,手法,语言等。)30分
05年b卷
一,填空,每题2分
1,写出《尔雅》各篇篇名:
2,写出《文心雕龙》中的《十篇篇名》 3,写出《十三经》各经经名 4,写出《二十五史》各史书名
5,《庄子》共多少篇?__其中内篇是哪七篇? 二,名词解释,每题2分
1,三代易名;2,三皇五帝;3,《十翼》,4,《春秋》三传;5《说文解字》所说“六书” 三,问答题,每题4分 1,《文心雕龙序志》云:“五礼资之以成,六典因之致用”,请问“五礼”、“六典”是指什么? 2,《文心雕龙情采》云:“是以衣锦 衣,恶文太章; 象穷白,贵乎反本。” 请解释之。
3,请问《大戴礼记》与《小戴礼记》的异同是什么? 4,《古文尚书》是什么时候形成的?如何被考定为伪书的? 5,“诗言志”一语最早出自何典?
四,解释下列加下划线的词语,每题1分。
1,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周易系辞下》 2,谨痒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梁惠王上》 3,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庄子逍遥游》
4,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尊而抔饮,而土鼓,犹若可以致其敬于鬼神。《礼记礼运》
5,或操 以率尔,或含毫而邈然。《文赋》陆机 6,若乃河图孕乎八卦,洛书 乎九畴。《文心雕龙原道》
7,爰及江表,微波尚传,孙绰,许询,桓、庾诸公诗,皆平典似《道德论》。钟嵘《诗品序》
8,夏四月,费伯帅师城郎。不书,非公命也。《左传隐公元年》 9,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离骚》 10,薄言往,逢彼之怒。《诗经北风柏周》
五,标点。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六,论述题,40分
1,从《文心雕龙辨骚》看汉代关于楚辞的论争。15分 2,试论《庄子》对中国文学的影响。(可以从思想、文论、美学、文风、手法、语言等方面选取一个方面进行论述。)本题25分
06年中国文学典籍
一,填空,每题2分 1,《春秋》所记鲁国十二公是: 2,汉代传《诗》的四家是: 3,《毛诗序》所说“六义”是:
4,《文心雕龙序志》所说“文之枢纽”是__等篇。《文心雕龙》全书上编共_篇,下篇共_篇。
5,钟嵘《诗品》共收_位诗人,分为_品,其中曹操为_品,沈约为_品,陶潜为_品。
二,就下列著作和作者之间做选择,写出正确的作者和著作,每题1分 1,五经正义
1,朱熹 2,文心雕龙箚记
2,何晏 3,诗集传
3,郭庆藩 4,论语集解
4,王逸 5,庄子集释
5,李鼎祚 6,周易集释
6,郝懿行 7,史记正义
7,段玉裁 8,楚辞章句
8,孔颖达 9,尔雅义疏
9,董侃 10,说文解字注
10,张守节 三,解释下列加下划线的词语,每题1分 1,乃命义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尚书尧典》 2,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论语述而》 3,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孟子梁惠王章句上》 4,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老子》四十一章 5,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庄子齐物论》 6,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犹犬羊之。《论语颜渊》
7,自夫子 述,大宝咸耀。于是易张十翼,书标七观,诗列四始,礼正五经,春秋五例,义既极夫性情,辞亦匠于文理。《文心雕龙宗经》
8,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藩黍捭豚,尊而抔饮,而土鼓,犹若可以致其敬于鬼神。《礼记礼运》 四,标点,10分
“其后诸侯力政不统于王恶„„春秋左氏论语孝经皆古文也其于所不知盍阙如也。”
五,论述题50分 1,《周易系辞》说,“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试结合语言哲学或文学理论对“言意”关系作一论述。20分 2,试论《楚辞》对中国文学的影响。(可以只谈一个方面,如对某个作家的影响,对某些作品的影响,对文学思想的影响,对风格、文体的影响,以及对某时代、手法、语言等方面的影响等等,不拘一格。)30分
07年中国文学典籍 一,填空,每题2分 1,《十三经》:2,《二十五史》;3,《周易》八卦是哪八卦,请写出八卦名 4,《文心雕龙》共多少篇?请写出其中十篇篇名;5,春秋五例: 二,阅读下面一则寓言,然后按要求作答,15分 《庄子天道》里的一段话。
1,加上标点,5分;2,解释其中带点的字,5分;3,就其寓意作简要说明,5分。三,问答题,每题5分
1,请问《古文尚书》是什么时候产生的?怎样被考订为伪书的?《古文尚书》比《今文尚书》多出哪些篇?
2,请问《大戴礼记》与《小戴礼记》的异同是什么? 3,《礼记中庸》说:“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大学》说:“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朱熹《四书集注》:“隐,暗处也;微,细事也,独者,人所不知而已所独知之地也。”谈谈你对“君子慎独”的理解。4,《毛诗序》云:“颂者,美圣德之形容。”试联系《诗经》内容进行说明。
5,《尔雅释亲》说:“妇称夫之父曰舅,称夫之母曰姑。”试解释其原因。四,论述题。50分
1,分析《诗品序》的文学思想。10分 2,试论孔子对中国文学的影响。4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