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比较文学考试题
△分析东西方文化思维的利弊,举例说明:东西文化不同,其根源在于东西思维方式不同,西方主分析(analytical),东方主综合(comprehensive)。这种思维的不同,不但潜藏在或表现在哲学思想上,表现在人文社会科学上,而且也表现在科学技术上。
所谓分析,就是对自然界的一切东西,分析了再分析,穷追不放,一直想分析到极微处,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所谓综合,是给人一个综合的概念,让人们了解:整体观念,普遍联系。既见树木,又见森林,综合看上去似乎有点含混、模糊,其实是让人能把握整体轮廓,不给人以支离破碎的印象。△<美> 亨利·雷马克(Henry Remark):“比较文学是超出一国范围之外的文学研究,并且研究文学与其他知识及信仰领域之间的关系,包括艺术(如绘画、雕刻、建筑、音乐)、哲学、历史、社会科学(如政治、经济、社会学)、自然科学、宗教等。简言之,比较文学是一国文学与另一国或多国文学的比较,是文学与人类其他表现领域的比较。”这里的“比较”不限于一般方法论意义,而是一种建立在两重意义之上的观念:
1、一国文学与另一国或多国文学之间的比较---在学理上不完全正确,因为国家是一个政治地域概念,跨国家并不等于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从国家发展史来看,美国是一个由世界多国移民整合的新兴国家,由于特定的国家组成结构,在这方地域上,国家意识远远重于民族意识。
2、文学与人类其他表现领域之间的比较---这样大大拓宽了比较文学的研究视域,学科之间的交叉研究被称之为“科际整合”(interdisciplinary)。因此,在科际整合的理论视域下,追寻文学与艺术、哲学、宗教、心理学等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所交叉的共性,成为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的一个重要方法论。
△比较文学是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的文化研究。跨民族最为根本,跨民族和跨学科最为重要。
△到了20世纪,特别是二战后,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信息化的时代随之到来,交通工具、通信工具实现现代化,整个地球连成一个整体,被看作“地球村”,世界经济走向国际化整体化。分居不同国家的各个民族的人类比以往任何时候更深切感到相互之间的密切联系,闭关自守的状况被打破,各国人民的命运休戚与共,世界正以其错综复杂的优势整体的面貌呈现在人们眼前。进入“全球化”时代,文化的发展来到了多元共存的时代,人们的思维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全球化意识和综合性思考,成为当代人们思维方式的重要特征。·许多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应运而生。文学的发展也出现全新的情况:任何一种民族文学都卷入世界的潮流之中而不能孤立存在;民族文学之间、各种文学流派之间相互碰撞又相互影响,形成多元共存的格局;文学研究的原先状况已不相适应,人们需要打破旧有观念,在更广阔的领域里研究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
天涯若比邻的空间感觉的改变,主要是自近代以来的科学---技术革新推动的,特别是20世纪后期新的通讯媒介---主要是大众的电子传播媒介和互联网---令人瞩目的成为推动全球化过程的动力。全球新闻直播、E-Mail、信息高速公路仿佛已经消融了国家和文化的疆界,使原来的空间和地点的概念失去了实在感。同时,现代媒介还引发了非物质的流动,价值观念的交流的变异和政治文化的网络化、透明化。全球地域联结的加强表现在现代的世界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休戚与共。经济技术的全球化以及随之而来的思想、观念、意识的快速流通和碰撞,显示我们一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
△为了进行文学交流,各民族文学的代表都要以世界文学为背景,以他种文学为参照系,在比较之中重新认识自己,更好的了解他人,以便发扬自己优秀的东西,借鉴与吸收他人的对自己有用的东西。当前正是文化交流空前频繁的时代,我们要引进、吸收和学习外国的东西,同时也要走出国门,为世界文学作出贡献。比较文学正是我们与世界沟通的桥梁。我们要在比较研究中揭示民族文学的特性,向世界展示它的价值,我们也要在比较研究中了解各国文学的精华,给我们的借鉴活动找出一些可遵循的规律。比较文学还要探讨人类文学的共同规律。一切文学研究的目的都是为了探讨文学创作、文学活动、文学历史等一切文学现象的特点和规律。
总体文学(又译:一般文学)---愿意指文学的问题、原则、源流、运动等,是诗学和美学的总称,实际上就是文学理论、文学基本原理的研究,不过它要求从多国的文学现象中探讨一般规律。在这个意义上,它与比较文学是互相联系的。打破各种界限,首先是国家、民族、语言的界限,把文学视为一个整体,从这样的角度研究文学现象,探讨其中的规律,这不仅是“比较”的实质,还是总体文学追求的途径和目的。
囿于人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受到的种种限制,人们只能在自己所处的文化背景和种种条件之下,根据自己的认识范围和认识水平来进行研究,求取结论。
时代、国情、意识形态的差异,造成了各国的、各个时期的文学理论,不论在观念方法上,还是在术语上,都有很大差别。当放眼世界,试图探求人类文学共同规律时,就会发现这些差异自然要求通过比较来寻求共识,也就是从比较文学通向总体文学。
针对目前世界文化格局中愈演愈烈的文化文化或文明冲突,我们看到比较文学恰恰是致力于不同文化体系的文学之间的相互理解,提倡不同文化体系之间的相互尊重与宽容,主张通过平等对话的方式来探讨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比较文学研究的生命力就在于其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文化本质主义,主张与异己的、异质的文化进行对话与交流。所以,对话是比较文学研究的应有之义。
国别文学或民族文学研究中的一元视角容易导致独尊己国文化,或因不了解他国文化而引发不同文化间的误解。而提倡对话与了解的比较文学为避免灾难性的文化冲突提供了恰当的研究视野,是异质文化之间的关系向着积极建构性的方向发展。在对话的过程中,大家都必须以世界文学为语境,在比较之中重新认识自己和“他者”的文学与文化。可以说,没有互为他者的文化参照,没有从多远视角对自身的深入认识,也就没有不同文化之间的互识、互补和互证,当然也就不会有新文化的生成。
因此,为了避免文化冲突,实现文化间的沟通与理解,就必须通过对话来解决人类在文学乃至文化方面所遭遇的共同问题。作为对话中介的比较文学,其重要性非但没有因世界文化的日趋多元化而减弱,反而在跨异质文化的比较中进一步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以平等的对话达到人类文化和谐共处的理想。
21世纪的文化研究的发展需要一种打破传统界限并具有开阔视野的研究,比较文学正以其开放性,边缘性和综合性的特点,恰逢其时的成为文学研究中的显学。可见,比较文学的迅速发展是时代的需要与历史的必然,正如季羡林所言:这种发展是合乎规律的,顺乎时代潮流的,沛然不能抵御的。
△19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比较文学才正式诞生,其标志是:
1、比较文学杂志的出现
2、比较文学理论著作的问世
3、比较文学作为一门正式的课程进入高等学校的课堂
4、比较文学学位论文、学术专著与工具书的出现
△促使国际比较文学界进行反思和探索、推动比较文学向更新更高的阶段前进的三股潮流: 理论大潮。60年代以来,西方各国出现了所谓的“诗学复兴”现象,大批理论著作问世,各种新的文化理论和文学理论,诸如现象学、阐释学、接受美学、符号学、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新历史主义等接踵而至,这股理论大潮冲击着西方的学术界,也影响着比较文学界。2东西比较文学的兴起。
3、“文化研究”的热潮。1994年第14次(埃德蒙顿)大会,议题为“多元文化语境中的文学”,讨论的中心明确指向了文学与文化的关系。下设六个分题(文化的民族个性、外国与本土的相互影响、文学类型语言和文化、文学与其他文化表现形式、区域研究、比较文学与多元化研究的方式与方法)以及大会筹备组关于议题的说明中,更是一再强调“文学对文化的表现以及文化对文学的影响”。大会的主题报告由法国学者伊夫·谢佛莱尔担任,题目为《比较文学与心态史:竞争还是合作?》论证了文学研究与心态史学相互结合的必要,并提出“语境化”研究,指的是对文学外部条件的研究,其目标必然要指向社会的文化的背景,实际也就是指向文化研究。△比较文学对象的基本属性:跨越性、可比性、文学性
△传统的影响研究把影响的过程划分为放送、传播、接受这三个方面,要求对这三方面进行具体研究,描绘出“经过路线”。△渊源学:这是从接受的角度来研究某一文学作品的外来影响,研究它的题材、主题、思想、风格乃至艺术技巧等的来源。研究者追根溯源,精心考证,探求他们的放送者,揭示其间的因果关系。文学作品的这些因素的渊源有的来自口传,有的来自书面,有的来自印象(听觉的或视觉的);有的是直线式的单体的联系,有的则是群体式的圆形的联系,有的是直接的,有的是间接的,甚至是辗转而来的。研究者必须做精细的考证工作,一点一滴的找到事实根据。
△形象学(imagologie),是研究形象的学问。比较文学意义上的形象学,研究的是在一国文学中所塑造或描述的”异国“形象。比较文学形象学与一般意义上的形象研究的差异在于,它研究的是“他者”的形象,即“对一部作品、一种文学中异国形象的研究。”它的研究领域不再局限于国别文学的范围之内,而是在事实联系的基础上所进行的跨语言、跨文化甚至跨学科的研究。
△在中国数千年的文学史和文论史中,形成了一整套文论基本范畴和核心概念,如“言”、“象”、“意”、“道”,又如“虚”、“实”、“气”、“韵”、“神”等,它们作为中国人观察、思考现实人生及文学现象的有力工具,其中积淀着丰富的中国艺术精神。借鉴现代研究成果,对这些概念范畴进行整理,并通过具体的批评实践,使其话语功能在言说中得到还原和创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理清中国传统文论的内在逻辑构架与精神内蕴,然后我们就可以进入中西诗学之间的对话。
△1993年,北京大学、暨南大学、四川大学三个博士点被国家教委批准招收比较诗学博士研究生,其中北京大学为比较文学博士点比较诗学方向,暨南大学为文艺学博士点比较文艺学方向,四川大学为文学批评史博士点比较文论方向,目前,三个博士点招收了一批相当有实力的比较诗学博士研究生。△族群研究中的关键是“属性”(identity)的问题。所谓“属性”,就是对自我本质、身份、地位的追寻、确认或建构。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想哪里去?我属于哪里?我在什么位置上?换言之,所谓自我的“属性”,就是对自我与“他者”差异的界定。属性不仅是个体的,也常常是集体的、社团的,因此,就有自我属性、性别属性、阶级属性、族群属性、民族属性、国家属性、文化属性等不同的层次。
△接受研究可以阐明一个民族在接受了域外作家、作品、文艺思潮的影响后,形成的艺术气质、集体意识、精神风貌和文化心态,以及接受者个人在接受影响后再创作时,所表现出的艺术个性等诸多特点。接受研究还可以考察到一个接受者国家的时代风貌,一个接受者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的变化。接受研究还可以考察一位作家、一部作品在国内外被接受的情况。△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对“比较文学”学科发展的意义。
全球化时代的来临对以语言——地域为界定标准的“民族文学”概念构成了挑战,而比较文学则被放置在一个更加开放的多元文化语境下。民族文学带有其独特的地域性、文化的同质性和原生性。比较文学则以其跨民族、跨文化的概念首次对各自为政的“孤立主义”的民族文学提出了异议。“比较文学将从一种国际的视域研究所有的文学,在研究中有意识地把一切文学创作与经验作为一个整体。”全球化的多元语境再次使民族这种“想象的社区”和民族文学的构成边界成为问题,同时也给比较文学的未来发展提出了新课题。因此,深入理解全球化造成的文化格局的演变,研究相应的文化策略,对于比较文学研究的未来至关重要。△一个比较文学学科研究者或一个现代人需要具有怎样的知识结构与能力储备? 比较文学是文艺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文艺学是美学、哲学与心理学等的一种综合性研究学科,对各种文化现象如文学作品、建筑、绘画等艺术形式的一般规律进行研究。通过对比较文学的学习,可以掌握关于文学作品的几个重要特征与分类如主题学、渊源学等。学习了本课程后,认为在全球化时代,一个现代人应具有以下的能力结构与知识储备。第一,应具有探究事物本源、了解问题起源的意识。正如比较文学概念中的渊源学着重于研究某一文学思潮、流派、作品的外来影响,其主题风格、艺术技巧等的根源一样,作为一个现代人,我们也应该具备了解事物本源,发现其影响因素的能力。第二 应该具备深入细微现象,并从微小事物中发现一般规律,得到启示的能力。课程中主题学的母体研究即是如此。母体是文学作品中最小的具有传承性的文化单位,是关于人的基本行为、精神现象以及周围环境与人群的相反反映的基本概念,对母体的比较研究是文化研究中具有代表性的研究。现代社会中,在细微现象中寻找出规律,解决问题也是很重要的。第三,应该学会在不同事物与现象之间找出共同点与一般规律。如课程中的类型学研究方法。在现代社会中,两种距离遥远与空间不同的事物间极有可能存在有“显性的相似”或“隐形的遥契”。因此寻找宇宙与人性对比,西方与东方不同中的差异与一般规律是可以即小见大,以特殊见一般的。第四 全球化意识。正如政治经济文化在当今世界中的牵一发而动全身或蝴蝶效应一样,各民族、文化,科学与人文之间是相互影响与相互制约的。一个现代人必须掌握最先进的传播手段,以期把握最新的普遍规律,并从各种文化比较,甚至宇宙的大局看问题,方能避免坐井观天,对事物的走向具有一定预见性,以更加适应或改造客观世界。△比较文学的不同学派所研究的范畴各有什么不同?
【version1】※法国学派与影响研究
1、法学学派的形成与主要理论主张:法国学派又称“影响研究学派”,戴克斯特第一次使用实证主义的方法科学地论述文学史上的重大问题,为此后的法国学派树立了榜样。在 20 世纪 20 年代,法国学者的研究方法和学术观点上升成为系统的理论,同时,他们的研究工作在国际上得到了普遍承认。巴尔登斯伯格的学术成就为他赢得了世界声誉,也为法国学派赢得了世界声誉。
第一个系统阐述法国学派观点的是梵·第根,《比较文学论》一书中,详细探讨了比较文学的研究范围、内容和方法,总结比较文学发展的历史和理论。继承和发展了梵·第根的理论,确定法国学派体系的是伽列和基亚。在孔德的实证主义哲学背景下,法国的比较文学学者一开始就强调影响研究,他们从渊源、借代、模仿、改编等方面去考察作家作品之间的联系,并力图用实际材料证明这种关系是确实存在的事实联系。
法国学派的局限:首先,没有走出“欧洲中心论”的藩篱,研究范围局限在欧洲文学内部,同时,对影响的强调也在另一个层面上局限了法国学派的视野——没有渊源关系的作家作品被排除在学者们的考察范围之外。其次,法国学派强调事实联系,但这种联系并不总是能够获取的,影响也并不是总能够明确把握的,法国学派有时会陷入烦琐考证的泥淖。
2、影响研究的理论依据和主要内容:法国学派所提倡的影响研究是比较文学最早的研究方法,后来则成为最主要的研究方法之一。它的理论依据在于,各国文学的发展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影响的。一个完整的影响研究就应该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1)誉舆学---是从影响的发送角度所进行的研究,它包括四个方面:一是集团对集团的影响。指一国文学对另一国文学的影响。二是集团对个体的影响。指一国文学对异国作家的影响。三是个体对集团的影响。指一个作家对一国众多作家的影响。四是个体对个体的影响。指个别作家作品之间的影响。
(2)渊源学---是从“接受者”出发,去追索“发送者”。渊源按其表现形态可分为三种。印象的渊源:指作家旅居国外时所得到的感受。口头的渊源:是一种不见诸文字的渊源。书面的渊源:借助于作家的生平、日记、回忆、书信等外部佐证的渊源研究。(3)媒介学。可分为三种:
1、个人媒介又可分为三种:“接受者”国家中的个人媒介者、“放送者”国家中的个人媒介者和 第三国中的个人媒介者。这些媒介者都致力于将一国的文学翻译介绍到另一国去。
2、环境媒介则指文学社团、文学沙龙、国际会议、官方的机构以及开放的城市等,他们在各国的文学交流中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媒介作用。
3、文字媒介史媒介学的研究重点。它主要是指译文。
※美国学派与平行研究
1、美国学派的形成及基本主张:美国学派及平行研究强调把没有明确的渊源关系的文学、文化现象之间的研究,它突出了对文学的本位意识和审美价值的关注,拓宽了比较文学的领域,但同时也容易导致研究泛化倾向,带上研究者主观印象色彩。
作为一个学科,比较文学在 20 世纪初叶在美国建立起来,但真正的繁荣是在 40 年代末。1960年,美国比较文学协会成立。美国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韦勒克、雷马克、奥尔德里奇、列文等。他们在批评法国学派的基础上逐步建立了自己的理论体系。
韦勒克《比较文学的概念》、《比较文学的危机》,他认为:艺术品绝不仅仅是来源和影响的总和,它们是一个整体。只有把文学史、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综合在一起,比较文学研究才会像艺术本身一样,成为人类最高价值的保存者和创造者。
雷马克《比较文学的定义和功用》为比较文学定义(P174),它包含两层意思:第一,比较文学是超出国界的文学研究;第二,比较文学是跨越学科门类的文学研究,这是美国学派和法国学派的根本区别所在。
美国历史的特殊性和文化的多元性是该学派得发建立的现实前提,短暂的历史使得美国文学很难具有像欧洲文学那样巨大的影响,因此美国学者对平行比较的兴趣自然会超过对影响研究的兴趣;美国文化虽然广受欧洲文化的影响,但它同时又是多元的、兼容并蓄的,因此也更能够在理论层面上平等地关注“欧洲中心”之外的文化。法国学派是实证主义和唯科学主义影响下的产物,而美国学派则基本上是以新批评作为自己的理论武器的。美国学派实质性的主张在于,使文学研究得以合理地存在的主要依据是文学作品,所有的研究都必须导致对那个作品的更好的理解,而法国学派关注的只是文学的边缘性问题,是对文学文本的忽视。美国学派的跨学科研究始终以文学为中心,而法国学派关注作品与政治、宗教等门类的外部联系是把文学消融在其他学科中了。、跨学科研究的主要内涵、理论根据和具体方法 : 内容:平行研究是指将那些没有明确直接的影响关系的两个或多个不同文化背景的文学现象进行类比或对比,研究其异同,以加深对研究对象的认识和理解,归纳文学的通则或模式。平行研究还包括对文学与其他学科如哲学、宗教、心理学等之间的比较研究。
平行研究的理论前提是不同的国家、民族、时代的文学存在着共同的文学规律,这使文学具有了“可比性”。人类社会虽然千差万别,但人类的基本生活需求、情感、心理和思维结构等等却有着许多共通之处,这就使得反映与表现它们的文学具有了超越时空的相似性。
“平行回现论”:人类存在着“共同想象”,它超越时空,使得毫无借贷关系的文学现象有着相似之处,因此无需在事实联系之上强行寻找根据(日尔蒙斯基)。
平行研究可以是主题、题材、情节、人物、文体风格、艺术手法及其他形式问题的比较研究,也可以是作家作品、文学类型、思潮流派等的比较研究。、平行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 :(1)明确契入点,限定问题范围(2)透过表面现象,深入辨析同异(3)突破认知“模子”,实现超越与汇通(4)坚持文学本位,明确学科界限 ※俄国学派与历史诗学研究
民族性的种种诉求:俄国比较文学发展历程。通过比较文学的叙述表达民族性诉求,强烈的民族主义意识和用比较视野判断文学问题的传统,最终促成了比较文学在俄国的形成.1959年,高尔基世界文学研究会“各民族文学的间相互联系和互相影响”:一方面对韦勒克的《比较文学的危机》和美国的平行研究进行意识形态式和解读,但不是完全拒绝了解西方比较文学进展;另一方面把俄国比较文学实证性的诗学研究传统进一步缩减为文学关系研究。(两位重要人物:康拉德,阿列克谢耶夫)
需要说明的是,苏联比较文学发展历程在相当程度上还是继承了民族学术遗产。因为学术传统之深厚的影响力,民族身份辨认问题在后冷战时代变得更为重要,因而俄国比较文学在 20 与 21 世纪之交超越了经济萧条和政治动荡的局势而持续发展、繁荣。、以历史诗学研究表达民族性诉求:俄国比较文学特征
试图通过文学研究确立俄罗斯文化在境内的权威性和作为帝国主体文化的合法性,是俄国文学研究中的重要目的和开拓性领域所在。俄国打破了比较文学一定要跨国界的限制,而且这种突破不是学者的兴趣所为,而是基于俄国文化生成过程的复杂地理因素和文明结构。研究俄国(苏联)文学(文化)与斯拉夫各民族国家文学之间的关系,成为俄国比较文学研究的另一个重要选题。俄国文学与西方文学之间的关系问题是俄国比较文学研究中又一重要问题,即使是冷战时期这种研究也没有停止过。特别是,还扩展了研究范围,不限于文学联系,而是扩展到俄国与西方之间的文化影响与借用,在俄国文化与古希腊罗马文化、拜占廷和东正教、德国文化(包括德国古典哲学、马克思主义和尼采)等重大问题研究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俄国比较文学切切实实打破了研究空间上的欧洲中心论、研究价值观上的西方中心主义之藩篱,很切实地把东方文学纳入其中,一方面是因为俄国文明的构成跨欧亚大陆,文化身份兼东西方所致;另一方面为了突出对抗西方文化而有意识加强对东方文化研究,外加自 1960 年代以来因为美国平行学派试图扩张西方价值观,导致试图成为东方阵营中心的苏联就更加注意东方文学问题,不仅如此,还强烈要求打破西方比较文学限定的时空界限。
局限:把本土民族文学纳入世界文学的范畴,放大自己民族价值观的普遍意义;民族性诉求使得该学科具有明显的现实性价值和地域性特征,并且在不少具体问题研究上卓有成就,同时也在整体上限制了其成果能够普遍被融入世界比较文学进程之中。
俄国比较文学研究的内容:(1)俄国比较文学把 18 世纪以来知识分子透过比较视野印象式判断俄国与西方之间的文化关系问题具体化、学术化和理论化,从而更严谨地表达着民族性诉求;(2)系统确定了比较文学研究体系,即对历史上彼此有共同的两种或若干种文学现象的研究、对各国文学中进行比较类型学研究、研究不同国家文学之间的关系等;(3)构建一套极有价值的研究理论,包括确立历史诗学作为比较文学研究的理论基础、创造了与“影响”并列的“借用”概念、比较类型学作为重要方法、“文学与科学”和“文学与其他艺术”等问题。
※中国学派与阐发研究
1、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特点:跨文化---和西方比较文学显著不同的是,在西方影响下发展起来的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由于比较文学是从西方传入,这使中国学者具有特殊的国际学术视域,同时,灾难深重的祖国又赋予了中国学者以强烈的民族文学意识,因而中国比较文学从一开始就跨越了中西文化的辽阔地域和复杂多样的文化内涵,在异质文化之间的剧烈冲突与相互交融中展开。中国在历史上与其他文化的相互影响,使中国学者的比较文学研究带有另一个鲜明的地缘性特点,即重视东方各国之间的比较研究。
2、中国学派的折衷精神---中国比较文学研究学派的两个特点:一是采取不偏不倚的态度,不独承认法国学派和美国学派的优点,并且加以吸收和利用。第二,它不是强调而是淡化世界比较文学研究中的学派差异,使之具有广泛的包容性,自觉意识到各种方法和学派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一般说来,在研究直接受西方影响而发生和发展起来的中国现当代文学领域,由于事实上的联系已经发生,所以中国学者更多的是使用了法国学派的影响研究法。在涉及中西古典文学比较研究领域,由于事实上的联系并没有发生,所以基本上是使用美国学派的平行研究方法。
3、中国学派的阐发研究
王国维是中国文学研究从古典向现代转换过程中的里程碑式的人物,他的《〈红楼梦〉评论》开创了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一种主流样态而具有标志性的意义。
内容:是以西方文学理论来评论中国文学创作实践,这是一种简便易行、具有强烈的可操作性的方法,也是中国古典文学批评在面临“五四”以后的白话新文学已经失效时,所必然采取的一种补救方法。、中国学派的意义与局限
意义: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崛起具有重要意义,它带着中国文学独特的自身经验和传统跨入世界比较文学领域,使国际比较文学研究走出了过去法国学派和美国学派囿于同质的西方文化的地域圈子,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西方中心主义,使比较文学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国际范围的比较文学,跨文化和阐发法是中国学者对世界比较文学研究范式上做出的重要贡献。
局限:(1)阐发研究实际上乃是在平行研究基础上衍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研究方法,在本质上仍然没有超越美国学派所倡导的平行研究的范围。(2)一个学派是否能够真正成其为学派,不是可以自封的,而是需要学界的广泛公认。中国派尚未得到国外公认。(3)国内外学界还存在着这种观点,即认为现在已进入全球化阶段,各国之间的文学互动性显著增强,中国已经错过了建立学派的历史阶段,现在提倡建立自己的学派是历史的错位,因而很难再建立自己的学派。
【version2】※法国学派的基本观点可概括为如下四点:
1、提倡影响研究方法(强调比较文学是国际文学关系史)
2、崇尚实证,重视依据
3、不重视作品的美学欣赏和文学批评
4、局限于文学范围内的研究,局限于欧洲各民族文学的研究 ※美国学派的基本特征:
1、重视较文学研究“文学性”,注重作品的文学欣赏和美学分析
2、高扬无影响、无实证的平行研究
3、提倡不仅跨国界,而且跨学科的比较研究
※俄苏学派(又称“俄苏历史比较文艺学学派”)俄苏学派经历了“历史比较学派”到“历史类型学研究”的发展。
俄苏学派基本特征:
1、坚持历史类型学研究的传统,侧重在文学现象与社会发展内在联系的研究
2、他们较早注意东方文学与东西方文学比较研究
3、他们不认为比较文学是一门独立学科
※中国学派(阐发研究与跨文明研究)
阐发研究---
1、最早提倡者:提出比较文学中国学派主张的是一批港台学者如朱立民、颜元叔、叶维廉、胡耀恒、李达
三、古添洪、陈鹏翔等。古添洪、陈鹏翔在《比较文学的垦拓在台湾》(1976年)一书中提出:“我国文学,丰富含蓄;但对于研究文学的方法,却缺乏系统性,缺乏既能深探本源又能平实可辩的理论;故晚近受西方文学训练的中国学者,回头研究中国古典或近代文学时,即援用西方的理论与方法,以阐发中国文学的宝藏。由于这援用西方的理论与方法,即涉及西方文学,而其援用亦往往加以调整,即对原理与方法作一考验,作一修正,故此种文学研究亦可目之为比较文学。我们不妨大胆宣言说,这援用西方文学理论与方法并加以考验、调整以用之于中国文学的研究,是比较文学中的中国学派。”
2、反对意见:以阐发研究为核心建立中国学派的设想提出以后,批评者认为,它落入了西方中心主义的窠臼之中,在这一框架下,西方文论是准绳,中国文论和中国文学则沦为它的注脚。
3、调整与修改:近年,陈鹏翔对“阐发研究”的架构进行了一些调整和修改,他提出了以“阐发研究”为基础建立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三个步骤:
一、模仿和套用西方理论和方法;
二、考验、调整、修正以及扩大西方的术语、理论模式;
三、发掘新的理论模式,找出文学创作的一般法则和共同规律。他的基本设想仍然是以西方文论为理论依托。
4、“双向阐发说”:在阐发研究方面,一些大陆学者对港台观点作了不少修正与补充。陈惇、刘象愚提出了“双向阐发研究”,试图纠正陈鹏翔等人仅用西方文论阐发东方文学的偏颇。
5、中国学派阐发研究的意义和价值:阐发研究事实上显示了中国近现代文学研究要汇入世界(确切地说是西方)文学研究大流的努力,这是中国文学现代化的重要策略。阐发研究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是一种东西方直接对话的方式,它的价值是,在国际语境中凸现了东方文学的存在。
跨文明研究---
1、理论的提出:曹顺庆认为:“所谓‘中国学派’的核心观点,就是打破‘西方中心’的观念,倡导东西方文学的平等对话和跨文化的比较研究”。——曹顺庆《比较文学中国学派基本理论特征及其方法论体系初探》
研究方法:曹顺庆认为,中国学派则将以跨文化的双向‘阐发法’,中西互补的‘异同比较法’,探求民族特色及文化根源的‘模子寻根法’,促进中西沟通的‘对话法’及旨在追求理论重构的整合与建构法等五种方法为支柱,构筑起中国学派‘跨文化研究’的理论大厦”。曹顺庆后来将“跨文化”改为“跨文明”
【version3】※法国学派与影响研究:在这一学科具有开创性的学者是戴克斯特;在该学派形成过程中,巴尔登斯伯格是第一个系统地采用严密考证方法研究外国文学对法国文学影响的学者;第一个全面阐述法国学派观点的是梵·第根。
影响研究的理论依据:各国文学的发展都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影响的。
※平行研究的内涵:平行研究是指将那些没有明确直接的影响关系的两个或多个不同文化背景的文学现象进行类比或对比,研究其同异,以加深对研究对象的认识和理解,归纳文学的通则或模式。平行研究还包括对文学与其他学科如哲学、宗教、心理学等之间的比较研究。平行研究的理论根据:
1、平行研究的前提是不同的国家、民族、时代的文学存在着共同的文学规律,这使文学具有了“可比性”。
2、弗洛伊德、荣格、弗莱等人的心理学研究成果也为平行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3、俄国比较文学理论的先驱维谢诺夫斯基提出、日尔蒙斯基进一步完善的“平行回现论”,也为平行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
平行研究的具体方法:主题方面、题材方面、故事情节方面、人物方面、文体风格方面、艺术手法及其他形式方面、文学类型思潮流派方面
※中国学派与阐发研究“阐发研究”,就是以某种文学理论阐释另一种文学现象的方法。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特点:跨(异质)文化 / 折衷精神/ 阐发研究
△影响与接受研究及类型学的内容
【version1】接受理论---又称接受研究、接受方法,是本世纪60年代西方文学研究中一种新兴的方法论。因为它首先产生于德国南部的康斯坦茨,又称康斯坦茨学派。接受理论在德国兴起后,很快传播到了英语国家的瑞士、波兰、法国和前苏联,其后又传到了英、美等国。近年来,我国对这种理论也进行了评介和运用。
接受理论主要阐述作者、作品和读者之间的关系,强调读者对作品接受理解的意义,它自觉地有理论地把读者在鉴赏文学作品过程中的创造性提高到与作者创作过程中的创造性同等的高度,并把创作过程和鉴赏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相互联系,互为条件、彼此影响推进的完整的文学过程。
接受理论主要观点可归纳为这样几个方面:
1、任何一部文学作品的社会意义和美学价值只有通过阅读才能实现;
2、读者在完整的文学过程中不是被动的反应环节,而是积极地、能动地反作用于作家作品。一方面,作家为读者创作作品,作品影响读者;另一方面,读者在鉴赏过程中表现出种种信息又反馈给作家,从而创造作家、影响作家。
3、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既要受到作品的制约,又要受到读者自身主观条件的制约,这两种制约表现在审美的全过程。
4、接受理论把文学的接受分为社会性接受和个人接受两种形态。影响研究
1、定义:所谓“影响”,就是一种事物对另一种事物发生作用,引起后者的反应或反响。
2、影响研究的范围:影响研究的范围可大可小。大则可以研究一个民族文学或者一种思潮和运动给予另一个民族文学的影响。小则可以研究一个民族的作家和作品对另一个民族作家和作品的影响。
3、影响的过程,“启发—促进—认同—消化变形—艺术表现”是影响的全过程。影响,有时表现为全过程,有时表现为其中的某些环节。
4、影响的分类(1)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2)正影响与负影响
5、影响的方式:个体对个体;个体对群体;群体对个体;群体对群体。
接受理论与影响研究
接受和影响是同一过程的两面。首先,由于“接受屏幕”和“期待视野”不同,来自影响者的文学作品或现象在接受者的文化环境中会被选择、改造和重新定位,使其发生超越原先的文化境遇的畸变和新的生长。其次,对外国作品的接受往往可以作为一面镜子,反映出接受者的不同个性。
2、接受和影响的模式:目前我国比较文学研究中最常见的接受和影响的模式有两种,一种是X作家和Y作家,或X作家在Y国。
【version2】影响研究
1、影响研究:指以历史方法处理不同民族文学间存在的实际联系的研究。它的根基在于各民族文学的相互接触和交流。
2、特点:影响研究强调实证和事实联系,凡是缺乏事实依据的推测或判断均不属于影响研究的范围。
3、影响研究的途径:对于传播的方式,研究者也应给予重视。可以从影响的放送、接受、传播途径这三个方面来研究。
4、影响研究的步骤:影响存在的提出→材料的搜求和考订→假设的证明→影响的深入研究 【举例简要说明文学影响的一般过程。文学影响是一个非常复杂而多样的过程,它首先往往发端于一种心理或思想的启发,某种外来的东西突然照亮作者长期思考的问题而给予一种解决的新的可能。除文学方面的启发外,对作者思想方面的启发也很重要。如果说“启发“往往是在寻求中不自觉的偶然相遇,那么影响的第二步“促进”,就是有意识地寻求、理解和加强。“促进”之后,会有一个认同的过程。“消化变形”是文学影响中必不可少的。文学影响最后要通过文学“表现”出来。因此“启发—促进—认同—消化变形—艺术表现”是文学影响的全过程。不过实际的文学影响,有时表现为全过程,有时为其中的某些环节。】平行研究
1、平行研究:就是要将那些“相似”、“类似”、“卓然可比”,但是并没有直接关系的两个民族(或几个民族)文学,两个(或多个)不同民族的作家,两部(或多部)属于不同民族文学的作品加以比较,研究其异同,并导出有益结论。
2、特点:扩展了比较文学的研究空间。对于中国比较文学有着特殊的意义。
3、平行研究有两个方面与影响研究不同,第一,由于尚未发现或者根本就不存在作家作品之间的“事实联系”,所以从一开始就比较异同,然后进行价值和审美判断,最终导出结论。第二,平行研究打破了时间、空间、质量和强度方面的限制。平行研究通常包括了对文学的主题、题材、人物、情节、风格、技巧,甚至意象、象征、格律的比较,此外还包括文学类型、文学史上的时期、潮流、运动的比较,自然也包括对作家、作品的全面比较。
阐发研究
阐发研究包含了下述三方面的内容:
一、文学理论对文学现象的阐发,即用一种恰当的外来理论模式解释本民族文学中的某些作品或文学现象,或者反过来,用本民族文学中的某种理论模式解释外民族文学中的作品和文学现象。
二、理论对理论的相互阐发,即把不同民族文学的观念、理论、方法相互发现,相互印证。
三、在跨学科研究的范围内,阐发研究是以别的学科对文学做出阐发,或者用别的学科的理论来解释文学中的各种问题,而不是相反。
2、中国台湾学者首先提出“阐发研究”这一名称,但尚有不周密、不完善的弊端。
特点:阐发研究决不是单向的,而应该是双向的,即相互的。完全以自己的民族文学模式去衡量解释别的民族的文学不仅是不明智的,也是粗暴的;完全按别的民族文学的模式来衡量、解释自己的文学,也同样是幼稚的、卑怯的。阐发研究由于往往是在文化传统差距很大的两种或数种民族文学之间进行的,必须对要采用的理论或模式,对要阐发的对象作具体分析,切实研究阐发的可行性。一个较为成功的例子是以结构主义的方法,从语言结构入手分析杜甫的《秋兴》。文学理论方面的相互阐发是阐发研究的重要领域。如钱锺书的有关阐发研究。在阐发研究中,研究者还要尽可能作出评判,导出结论。接受研究
接受研究把重点放在研究作家作品对不同民族的广大读者(听众、观众)产生的作用。接受理论认为------任何阅读和理解都是一定时空的活动,都具有历史性。正是历史距离使过去时代的作品对今天的读者呈现出不同的面貌,产生各种理解的可能性。接受理论还认为------任何阅读与理解都是以读者个人头脑中已经存在的某种意识结构为前提的。正是这种先入为主的见解构成了阅读和理解的个人色彩,产生了因人而异的理解和解释。接受理论认为------传统阐释学关于重建作者意图的要求在实际批评中不仅是不可能的,也是没有必要的。接受理论还认为------作品本身为阅读和理解的多样性提供了基础。读者的阅读实际上是一个填补不明确点的过程,暗含的读者(伊赛尔提出)重点 :作品本文允许读者根据历史和个人的不同理解,以不同的方式对作品做出,作品本身的结构已经暗含着读者可能做出种种解释的可能性,这个“暗含的读者”是一个“理想的读者”,他可能对作品做出完满的各种各样的解释。但真正的读者在实际的阅读和理解过程中,只能完成“暗含的读者”的某一方面的作用,而排除了其他方面的可能性,可见,任何真正的读者的作用都无法与“暗含的读者”相比拟,它的作用的实现是一个选择性的过程。
【version3】影响研究:影响研究是比较文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也是最早形成的一种研究类型,法国学者为这一研究类型的理论方法的建立做了重要贡献。他们研究发掘出许多鲜为人知的材料,丰富了人类文学遗产,填补了研究空白。但是法国学者主要研究欧洲各国文学的联系,研究范围比较狭窄,研究的重心放在资料的发掘、考证上,对文学的内部规律和审美特征的研究重视不够,给这种研究带来明显的不足和局限。
影响研究:在国际视野下,研究世界各民族文学之间的事实联系和互相影响。影响研究的范围可大可小,如:中国文学对日本文学的影响,中国三十年代的李金发、戴望舒等诗人受法国象征主义的影响等。
平行研究:在国际视野下,将世界各民族文学中那些“相似”、“类似”、“卓然可比“,但是并没有直接联系的两个民族(或几个民族)文学,两个(或多个)不同民族的作家,两部(或多部)属于不同民族文学的作品加以比较,研究其异同,并导出有益的结论。如:郭沫若(《凤凰涅pan》《晨安》、《地球,我的母亲》)与惠特曼《飞鸟集》,鲁迅《狂人日记》与果戈里的《狂人日记》。阐发研究:研究文化系统迥异的诸民族文学,包括文学理论对文学现象的阐发,即用外来理论模式解释本民族文学中某些作品或文学现象。如《白鹿原》中的魔幻主义手法的运用,认真阅读教材《现代文学专题研究》。接受研究:在国际视野下,重点研究作家作品对不同民族的广大读者(听众、观众)产生的作用,如:《钢铁是怎样练成的》对中国读者的影响,《玩偶之家》对中国观众的影响等。研究的目的:从国际视野中对文学及其所涉及的一切进行重新的价值判断和审美思考。接受理论的基本内容 提出者:德国康斯坦玆学派的青年理论家姚斯(Hans Robert JAUSS),依萨(Wolfgang Lser)观点:论证文学的两面性:①对于不识字的人或完全没有文学欣赏经验的人来说。作品只是一件白纸黑字的作品。②只有有欣赏能力的人,懂得如何阅读文学作品的人,文学作品才成为可以从中获得美感享受的“审美对象”。
从实践层面看接受美学理论的合理性:文学作品欣赏和其它艺术门类的欣赏具有不同的特点。接受过程不同:绘画、雕塑是“并时、瞬间呈现”;文学作品则须通过想象间接呈现在人们的意识之中。被欣赏对象的虚实不同:绘画、雕塑通过视觉和认知,对象是实际存在的;阅读文学作品,其欣赏对象是读者通过想象构筑并最终“呈现”于脑海的。被欣赏对象的状态不同:绘画、雕塑是静态的、一成不变的,具有客观性;而文学作品中形象则是动态的,它和欣赏者的文化心理、生活经历等密切相关,具有主观性。
总之,文学作品的欣赏过程具有主观性,创造性和广阔的想象余地。那么,处在不同文化体系中的人,接受不同的文化作品,而诠释的人又不同,所以,人们受到的影响也就不同。如中国《红楼梦》,西方的《茶花女》等。文学作品接受的实现及特点。一部文学作品被读者所接受的前提是这个读者所具备的“接受屏幕”。
接受屏幕是指读者所生活的纵的文化历史发展与横的文化接触面所构成的坐标之中。这个坐标在读者身上所构成的独特的文化修养,知识水平、欣赏趣味、个人经历等。这个屏幕决定了他欣赏作品时,那些可以被接受的会和他发生共鸣,那些可以激发他想象的便加以创造,那些被排斥的则会视而不见等。2)“接受屏幕”不同“期待视野”不同。期待视野是指读者在阅读理解之前,由读者阅读经验所构成的思维定向或先在结构。这种思维定向或先在结构对该作品呈现方式、意义结构等的预测和期望。读者的“期待视野”对作品的解读起着重要的作用,他总是按“期待视野”把作者提供的框架变成自己。
“期待视野”的特点:① 随文化系统以及时代精神和风尚的变化而变化。② 作者和读者互相影响。作者影响读者的“期待视野”,而读者的“期待视野”影响作家的创作。本节总结:1)在接受美学看来,文学是一种框架(艺术空筐),它能最大限度的激发读者的想象,使他体认到对象之直接感知又无法呈现的那些方面。2)文学价值体现在纸外。3)创作受读者“期待视野”的影响。4)创作本身包含接受过程。5)文学史在更大的程度上成了被接受的历史。6)垂直接受(历史发展)和水平接受(同时并存),决定了作品的深度和广度,也决定了不断变化的文学作品的价值。传统的影响研究
什么是比较文学研究中的“影响”?一般意义上的“影响”包括:①模仿:侧重于放弃个性而依从别人的做法。②同源:写同一个故事但不一定发生影响。如郭沫若的《王昭君》和曹禺的《王昭君》故事同源。③借用:虽然被借用但不一定受影响。④流行:虽然也曾一度被接受且流行但不一定留下影响。比较文学意义上的“影响”:指一些外来的东西被证明曾在这位作家身上或他的艺术作品身上产生一种作用,这种作用在他自己国家的文学传统里和他个人的发展中是找不到的。也不会产生的。同时,这是一个有生命的移植过程,并通过其艺术作品表达出来。例如:鲁迅 影响发生的条件:
两种不同文化体系之间大规模的文学影响常发生在一国的美学及文学形式陈旧不堪,而急需一个新的崛起或一个国家的文学传统需要激烈的改变方向和更新的时候。如:中国历史上三次大文学冲击即:①魏晋时期佛教进入中国 ②五四时期西学进入中国 ③20世纪二十年代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的冲击。发生于一种思考长期悬而未决,没有答案。这是外来的思想会给人以启发。如:庞德的意象派诗歌受中国诗歌的影响;尼采对鲁迅的影响。影响发生的流程:启发——促进——认同——消化变形——表现。接受理论与影响研究 传统影响研究的弱点:1)和文学内在的文学性无关,只研究作家与作家、作家与思想家之间的交往属外缘研究。2)文学发展主要决定于文学本身的内部规律,似乎与文学作品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不大。
接受理论对影响研究的影响或作用:强调作品本身文学的形成就必须包含作品所处的“历时性”和“共时性”的相互制约的背景。文学性实际上不可能脱离这个相联系之网而独立。在接受理论看来,研究文学作品之间的相互联系,正是研究内在的文学性形成的一个重要方面和重要内容。
接受的特点:1)由于“接受屏幕”不同,一部 作品在本国和外国的被接受的状况也不同。如:《小儿黑结婚》中的“三仙姑”,中西方学生读后感受就不同。(误读也是一种接受)外国文学作品的接受可反映出接受者的不同个性。如:郭沫若、冰心、王统照、徐志摩等。通过关于接受的研究可以考察一个时代的变化,时代需要什么,人们就接受什么。如:①尼采的被20年代中国知识分子接受 ②唐代诗人寒山之诗之被60年代美国青年接受
接受具有“反射”作用。即接受者在接受其他文化影响而返观自己的文化,从而有所启悟。负面影响的正面作用。即接受者力图挣脱别人影响从而抗拒、抵抗而踏出的新路。如:灰阑记——《高加索灰阑记》,《玩偶之家》——《伤逝》。
接受理论为比较文学研究者提供了编写完全于过去体制的新型文学史可能。这种文学史将以“创造”、“传统继承”、“引进”三要素组成。
4、接受与影响的多种模式:1)X作家和Y作家形式。如:鲁迅与尼采
2)X作家在Y作家形式。如:玛雅可夫斯基在中国 3)以作家为中心,不同文化中作家与作家。如:鲁迅与尼采 4)作家与不同文化体系中的作家群之关系。如:①鲁迅与英国摩罗诗派 ②寒山与美国“跨掉了一代” ③郁达夫与日本私小说。5)某作家在其他文化区的影响。左拉的《卢贡·马卡尔家族》对中国茅盾的影响;莎士比亚的《冬天的故事》与汤显祖《牡丹亭》中的景色描写;李金发的《微雨》与法国象征派;冰心的《繁星》与日本的俳句;朝鲜的《春香传》与中国文学同类主题的比较。※类型学研究:
一、“类型学”中的“类型”,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题材类型、主题类型、人物形象类型、故事情节类型、体裁样式类型、作品结构类型。它是一个特定的概念,特定的研究领域,指的是时空不一的文学现象在诗学品格上的类似、遥契、相近和相合。在世界文学进程中,那些彼此之间并无直接接触,或虽有接触而并未构成主要动因的不同民族、不同国度、不同文化圈、于不同时代以不同语言从事创作而产生的文学现象,由于艺术意识、艺术思维、艺术品质上的相通而呈现出共通的诗学特征。这些共通的诗学特征是文学的历史进程中的客观存在的,在美学上是富有价值的,并由于其内在的联系而构成了一定的体系。
基本途径:首先,一定的文学类型与一定的社会历史进程相联系,按人类历史进步的规律,世界上所有民族大致都要经历相同或相似的发展阶段。不同民族在其发展的相同或相似阶段,便形成了一定的文学类型。这是文学类型形成的主要原因及主要方式。
其次,文学类型之间的相互影响也是文学类型形成的重要方式之一。在类型学看来,影响总是有某种机缘的,而不是偶然的。在这一前提下,类型学研究者认为,相同或相似文学现象之间更容易发生影响,这种影响被类型学称为“汇流”。汇流不仅表现在文学思想和文学运动方面,同时还表现在某些文学类型的形成上。比如中国文学中小说文类的形成,就包含了文学史上的几次文学汇流。
佛经故事与中国传统小说的汇流以及近现代西方小说文体与中国传统小说的汇流等。今天的中国小说在小说观念、叙述技巧以及取材等方面,都已经深受印度文学及西方文学的影响。影响还存在着另一种情况,即当某一文化中的文学缺少某一文学现象时,比如某一文类,这时一种既有的文学类型完全可能被借用,从而在某一文化中形成一种新的文学类型,这种情况特别表现在某些文体的形成过程中。比如中国现代文学中出现的“十四行诗”体,话剧等。
三、基本理论:“借用说”与“影响说”
类型学的主要理论基础来自比较文学俄苏学派所提出的“借用说”与“影响说”。
所谓借用说指的是不同民族的神话、传说、故事、歌谣中的类似现象,有的因为它们出于同一渊源,由于情节流传而被另一民族采用。借用不是毫无根据的,总是以借用一方的特殊需要为基础,借用的前提条件不是接受者方面的空缺,而是相近的思想流派和类似的艺术形象的汇流;
借用也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一个积极的再创造的过程。外来的被借用的材料要想融入另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就需要对其进行一番重新理解和加工改造。这里说的“借用”相当于一般比较文学所说的接受与影响。
所谓影响说,是指有些文学现象彼此之间存在着间接或直接的、起源上的依存关系和相互联系,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某种相同或相似的特点。
四、类型学研究的目标:通律---类型学研究的根本目标是寻找文学的共同规律。正如赫拉普钦科指出的,“文学的类型学研究与文学史的比较研究不同,它要求弄清的不是文学现象的个别独特性,不单纯是它们的相似特点,也不是联系本身,而要求揭示那些能够使人们谈论某种文学的和审美的共同体,谈论某一现象属于一定类型和种类的原则和因素。这种从属关系经常也在文学事实之间不发生直接联系时表现出来。”赫氏进而还提出了类型学研究的两条原则:(1)全面考虑整个文学以及它的各个方面的特点;(2)运用同一的研究原则。这两种原则基本上体现了类型学研究的目标:揭示文学的通律。
类型学研究方法论:
(一)类型学的基本单位
1、社会结构(赫氏说和涅氏说)
2、共同类型系列(涅氏说)
(二)类型学相似的基本特征---共通的诗学品格
类型学的相似指的是诸种文学文本之间所共有的诗学品格,或者说它们与历史上形成的某一种诗学类型在品质上与特征上有共通之处。因而不能受主观趣味或个人的阅读经验的主宰,更不能与由形象思维的联想机制而产生的“类似”、“相仿”、“雷同”等相提并论。据此,若是将普希金的《鼠疫流行时节的宴会》与加缪的《鼠疫》加以比较,将佛教的语言与卡夫卡小说加以对比,或是在《源氏物语》与《追忆逝水年华》之间寻找相似点,那就谈不上是“类型学”比较,因为他们并没有什么类型学的相似。
(三)“类型学相似”的诸种形态---
1、“显性的相合”(1)涵义:“显性的相合”指的是一些旗号相同、纲领相近、精神相通的文学思潮、文学运动、文学流派在诗学品格上的显然相合。“显性的相合”又被称作“历史性的”相似,其生成基于相应的历史文化时代、相近的社会历史条件或历史文化氛围、美学传统等。(2)实例及研究实践举隅:自文艺复兴以来欧洲各大文学思潮、文学运动、文学流派在诗学类型上的相似,就属于“显性的相合”。梵第根对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德两国浪漫主义运动的研究是一个突出的例子。2.“隐性的遥契”
(1)涵义:“隐性的遥契”是指看上去并不相干、文化时空相去甚远的作家之间、民族文学之间、文学时代之间,在诗学风骨上的遥相契合。“隐性的遥契”又称“非历史性”相似,其基础是人类心灵的共通性,即因为隐含有内在相通与契合而形成。
(2)实例及研究实践举隅:1宏观方面:中国魏晋时代、德国早期浪漫主义、俄罗斯“白银时代”。研究者发现这三者虽属不同的文化圈,但却体现出历史转折、社会动荡、思想激变、文化转型时期文学演进发育所共通的轨迹。
2微观方面:俄国的安德烈耶夫、瑞典的斯特林堡、意大利的皮兰德娄。符·凯尔迪什对这三位作家进行比较,发现了他们在诗学品格上拥有“类型共同性”,即在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两大阵营、两大体系的对话中进行创作,既承受两者的抗衡,有蒙受两者的渗透,但最终并未投入任何阵营而执著于中间地带耕耘。
《西厢记》与《伪君子》是中、法文学史上著名的古典戏剧作品。虽然创作年代前后相距三百多年,但是由于艺术意识、艺术思维、艺术品质上的相通,它们在诗学特征方面表现出了隐性的遥契。具体可概括为:王实甫和莫里哀通过文本意指结构的相似传达出共有的自由理念,即婚姻关系上的两情相悦与人际交往上的平等共处。它们是人类生命本体意义的呈现,也是人类生存的理由和依据。
类型学研究的视界要求——“超越激情”与“历史主义” 类型学视界对历史时空和文化时空的“超越”,是比较文学的应有之义,但“超越”是有限的,它要受“历史主义”的制约。
六、类型学研究的前景:类型学研究在比较文学学科中是很有开放前景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类型学研究促进比较文学学科进一步开拓视野---类型学研究从一开始就拥有相对比较广的涉及范围,似乎有着涵盖一切在未曾有直接接触和相互影响条件下产生的类似的文学现象的比较研究的可能。
2、类型学研究显示出对“可比性”的深切关怀.类型学坚持其研究对象要具有共通的综合性的诗学特征,不是简单的只有一两个类似,并且这些诗学特征在文学史上是客观存在的,它们有着内在的联系并可构成一定的诗学体系。
3、类型学研究对比较文学对象的时空拓展---类型学的研究对象具备时空不一的特点,包括在不同的文化圈、不同的国度(民族)、不同的时代(时期)。
4、类型学研究有助于明确比较文学的原旨——追求共通的诗学规律。类型学的目标是对文学通律(即文学现象的内在底蕴)的追求,这也有助于我们理解比较文学的原旨。【another version】
一、类型学的主要理论基础来自俄国比较文学派所提出的“借用”与“影响”。所谓借用说指的是不同民族的神话、传说、故事、歌谣中的类似现象,有的因为它们出于同一渊源,由于情节流传而被另一民族采用。所谓影响说,是指有些文学现象彼此之间存在有间接或直接的、起源上的依存关系和相互联系,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某种相同或相似的特点。
二、形成类型说的两种基本途径:首先,每一种文学类型都代表着文学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它的出现总是有所开拓,对现实有新的领悟和艺术再现。其次,文学类型之间的相互影响也是文学类型形成的重要方式之一。在类型学研究者看来,相同或相似文学现象之间更容易发生影响,这种影响称为“汇流”。
三、类型学研究的一般理论背景:理论内在实质是运用社会学方法来研究民族间文学的关系和国际文学的总体现象。它又与一般社会学研究不同,它对文学独特的审美特征和自身规律忽视,找到一个独特而统一的 角度,即从文学类型与社会关系的演变入手,既突出了文学的主体,又扩大了文学研究的容量。
四、类型学研究的目标:通律(1)全面考虑整个文学以及它的各个方面的特点;(2)运用同一的研究原则。类型学研究的这两个原则基本上体现了类型学研究的目标:揭示文学的通律。
△中华书局1979年出版的钱钟书的巨著《管锥编》可以视为中国比较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朱光潜的《诗论》(1942)主张“用西方诗论来解释中国古典诗歌,用中国诗论来印证西方诗论。”
△法国学者梵·第根的《比较文学论》(1931)是比较文学权威的入门书。△比较文学学科身份成立于19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
△美国学者韦勒克的《比较文学的危机》一文见于1958年美国教堂山召开的第二届国际比较文学会议,被称为美国学派的理论宣言。△吴宓于1924年在东南大学开设的中西诗之比较是中国第一个比较文学性质的讲座。△比较文学的研究客体涵盖了:材料事实关系、美学价值关系、学科交叉关系三种不同的类型。
△1886年英国学者波斯奈特出版《比较文学》一书,首次对比较文学的方法论进行广泛研究,是第一部系统的比较文学理论著作。
△比较文学的“四个跨越”是指: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和跨学科。△正是基于对全球化引发的文化同质和文化多元的考虑,人们提出了既涵盖全球,又包含本土的全球地方化,即所有全球范围的思想和产品都必须适应当地环境的方式,而那种洞悉全球与本土的辨证关系的思想被称作全球地方主义。
△鲁迅于1907年写下《摩罗诗力说》一文---是一篇较为成熟的现代中国比较文学专论。△比较文学研究的基点---本体就是比较视域。
△钱钟书的《谈艺录》(1948)提出“东海西海,心理攸同;南学北学,道术未裂。” △比较文学的“文学”既不是指宽泛的“大文学”,也不是指“纯文学”,而是指文学研究。△1984年,中国第一部比较文学理论专著---康华、孙景尧《比较文学导论》出版。△丹麦学者勃兰兑斯的六卷巨著《十九世纪文学主流》显示出较为成熟的比较文学研究特色,从而被公认为比较文学的必读书目之一。
△1877年匈牙利学者梅恣尔创办了第一份比较文学刊物《总体比较文学报》。
△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王国维第一个尝试用西方文学理论来分析中国文学,如用叔本华的美学阐释《红楼梦》,写下《红楼梦评论》。△中西方诗学不同的发展观:1)纵观西方的思想发展史,一种新的理论的产生和存在往往是以否定过去的理论为基础。西方整个理论史是流派纷呈、多元并立,呈现出“替变式”的发展轨迹。2)反观中国古代诗学理论,常被喻为“滚雪球”式发展,即许多时代的许多人围绕着同一个传统轴心,共同推动,聚沙成塔,如“意象论”。
△比较中西戏剧艺术特征及悲剧:1)艺术特征:a.风格的“写意”与“写实”。西方戏剧的“写实性”是指西方戏剧舞台真实感十分浓厚,演出环境力求给人以逼真的现实感受,符合生活的真实。B.结构的线状与网状,中国戏剧结构多为线状,即脉络清晰,矛盾冲突是直线式发展,如《赵氏孤儿》,西方戏剧较为复杂,常常是多条线索,相互勾连在一起,形成网状结构,如《威尼斯商人》。
悲剧:a.西方悲剧大多直面苦难,矛盾冲突具有不可调和性,一悲到底,充满悲壮之感。如古希腊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亚里士多德称赞它是“十全十美的悲剧”。B.中国悲剧大多化悲为喜,形成独特的“大团圆”结局。
△比较文学学科的发展历程:1)以影响研究为主要特征的法国比较文学以其丰硕的成果证明了比较文学的科学价值,为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比较文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而确立了它在学术界的地位。2)20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代的拓展阶段。韦勒克的《比较文学危机》标志着美国学派的兴起。3)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转折阶段。A.比较文学和文学理论的争论,合理的态度:兼收并蓄、取长补短、相辅相成、共同发展。B.东西方比较文学的兴起,构成了此阶段比较文学领域的一股新动向。C.比较文学还出现与比较文化日益结合的新趋势。合理态度:立足于比较文学的“文学性”,同时注意引进比较文化来促进比较文学的深化,推动比较文学的发展。
△概述中国比较文学日趋兴盛的表现:1)建立了专门从事比较文学研究与专业人才培养的系所,创办了专门的比较文学刊物,成立了各级比较文学协会,并与国际比较文学研究的大潮逐渐接轨合流。2)产生了大量高质量的比较文学研究成果。3)编辑了多种比较文学教材,建立“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要求日趋激烈。
△简要说明译介学中的创造性叛逆(以林译小说为例):1)林译小说:林纾近代著名古文家、翻译家,不懂外文的翻译家。2)误译:a.无意误译:语言理解转换失误及文化背景知识的缺乏。B.有意误译:译者为了迎合本民族读者文化心态和接受习惯,故意不用正确手段进行翻译,而是采取删节、补充和改写。策略:1)林纾删掉他认为的冗长的环境描写或中国读者不了解的西方事物以及他认为不恰当的描写。2)加入注释,介绍国外文化背景知识,解除读者阅读障碍。3)根据中国审美观及读者阅读习惯,对某些意象进行中国化改写。△举例简要说明文学与宗教、哲学、心理学、艺术等的跨学科关系:1)原始思维的互渗律是支撑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的有效学术理论。比较文学的学科交叉表现为交叉互渗、边缘整合及整体观照三种形态,并借此形成了以文学为中心的与其他相关学科连接的多维意义链,如拉斐尔《雅典学院》。2)存在主义文学以观念文学而著称,提供了用文学艺术的形式表达深刻哲理思想的典型范例。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大致有三点:a.存在先于本质b.自由的选择c.世界是荒诞的。存在主义哲学有很强的文学性和艺术性:a鲜明的哲理和寓意思辨性b.主观感受真实性原则c.极限境遇与自由选择。3)文学与心理学: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潜意识理论在文学批评中的运用: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潜意识中有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倾向。儿子爱母亲、拒斥父亲,女儿则爱父亲、排斥母亲。“俄狄浦斯情节”。4)文学与艺术:文学与绘画,如《神曲》及其插图。
△结合比较文学中的形象学理论评析电影《大地》:《大地》深刻刻画了中国人在中国背景下的生活。1)《大地》是一部塑造中国形象最具体的小说赛珍珠将中国的恋土情结和家庭观念作为《大地》的主要内容。《大地》真实反映了中国的情况,打破了近代以来西方人对中国固定的负面看法,向西方人展示了中国勤劳质朴、尊老爱幼、正直诚实的农民形象,而并非他们眼中认为的麻木不仁、愚昧无知。2)19世纪至20世纪初,欧美国家关于中国的负面形象。中国是个落后“僵固”、充满“奇装异俗”的国土。赛珍珠以其在中国不同阶层生活的经历,以其对中国文学和文化的深入了解为底蕴,满怀同情在《大地》等作品中塑造了有血有肉、富于真情实感、勤劳朴实的中国农民形象和他们的家庭生活,从此替代不少其他一些西方作家笔下的华人家教徒和“不可思议的东方人”的形象,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重要影响。3)重塑中国形象的重要作品,阿兰的命运是当时中国妇女形象的代表。阿兰的命运是悲剧性的,这不仅是来自威权意识的压迫,更来自阿兰自我意识的缺乏,而对那些不公的待遇只是默默承受,但读者对于她主要是同情和怜悯,而不是像19世纪西方人那样对所谓“吊眼”“小脚”的“小女人”产生厌恶和鄙视,阿兰的处世智慧也否定了西方人视中国女性只是“没有灵魂的存在,是一种提供肉体和快乐尤物”的看法。赛珍珠包括《大地》在内的诸多作品影响了欧美几代人对中国的看法。
△母题和主题?举例说明二者之间的关系:1)母题的含义有两种:一是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的人类的基本行为、精神现象以及人类关于周围世界的概念,诸如生死离别、季节、海洋、山脉、黑夜等。二是“叙述句”的最小基本单位,是对时间的最简的客观归纳,如“农夫被蛇咬”的主题是对事件的一种主观的价值判断,由一个母题可以抽绎出不同的主题,如“主母反告”的故事。2)主题是母题的具体体现,而母题则是潜在的主题,是主题赖以生长的基础,同时它又在主题中获得再生。
第二篇:比较文学经典笔记(精选)
下面的内容可以出单选题,也可以出填空题或判断题。必须熟记
1.比较文学作为专用术语,在法国最早使用的是魏尔曼。
2.某些作品在国外的影响超出在本国范围内的影响,这种现象是超越影响。3.创作小说《变形记》的现代奥地利作家是卡夫卡。4.比较文学最本质的特点是可比性。
5.中国西藏被外国作品描绘成世外桃源,这在比较文学影响的类型中属于虚假影响。6.法国著名结构主义代表人物是罗兰.巴特。
7.比较文学不是文学,而是一种文学研究。8.法国学派运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是影响研究。
9.“打鬼借钟馗”的道理在比较文学影响的类型里属于反影响。
10.与跨学科研究有关的模糊数学,其创立者是查德。(模糊数学是美国应用数学家查德于1965年创立的。)11.法国是举世公认的比较文学的发源地。
12.严复在《天寅论译例言》中提出“译事三难,信达雅”的主张。(信:忠实于原文,达:表达通顺,雅:文辞典雅。)13.西藏地区流传的著名民族史诗是《格萨尔王传》。
14.当前中国学者较为认同的一种比较文学的定义:比较文学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的文学研究。15.比较文学是民族文学或国别文学与总体文学之间的中介与桥梁。16.在影响研究中重点研究放送者的是流传学。17.精神分析学的创立者是奥地利学者弗洛伊德。
18.存在主义的创始人是19世纪丹麦哲学家克尔凯郭尔。19.将比较文学称为历史--比较文艺学的是俄苏学者(前苏联)。20.俄苏学派的特点主要是强调“类型学”,它实际上是法国学派和美国学派的综合。21.“中国学派”一词最早见诸文字的时间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22.为《中国大百科全书》撰写比较文学条目的学者是乐黛云。23.开办第一个比较文学讲座的法国学者是魏尔曼。(比较文学之父)24.率先提出阐发法的是台湾学者古添洪。
25.中国翻译史上最早的翻译家是东汉人安清(安世高)。
26.先进的文学与后进的文学之间正常、互益的影响是正影响。27.受白居易的闲适诗影响最大的日本古典名著是《源氏物语》。
28.受《一千零一夜》中框架式结构影响的意大利名著是薄伽丘的《十日谈》。29.总体文学又被称为一般文学。
30.第一部英译的中国小说是《好逑传》。
31.第一部法译的中国剧本是《中国悲剧赵氏孤儿》。
32.意识流小说名著《尤利西斯》的中文翻译家是天津的金隄。33.基亚认为比较文学正确的定义应该是国际文学关系史。34.在影响研究中重点研究接受者的是渊源学。
35.法国作家司汤达描写爱情与革命冲突的主题的小说是《法尼娜.法尼尼》。36.西方翻译史上,第一位翻译家是安德罗尼科斯。
37.将希伯来文和希腊文《圣经》译成德文的宗教改革家是马丁.路德。(自他以后欧洲国家开始了大规模的翻译活动)。38.高尔基称文学为“人学”,认为文学是表现人的。39.日本现代表现“徒劳”主题的著名作家是川端康成。
40.受荷马史诗《奥德修纪》影响的意识流小说名著是《尤利西斯》。41.在《比较文学》一书中确定并使用英文“比较文学”一词的英国学者是波斯奈特。42.率先提出“平行研究”的是美国学者。
43.外国来华的和尚想要翻译佛经,需借“外书”来附和“内学”,这种方法称为“格义”。(外书:中国道家,儒家学说中哲理上的名词术语。内学:佛教教义中类似或等同的概念。)44.将中国元代李行道的杂剧《灰阑记》改编为《高加索灰阑记》的外国作家是德国的戏剧大师布莱希特。45.在《比较文学论》一书中提出“总体文学”的学者是梵.第根。46.最早提出“世界文学”一词的学者是歌德。47.荷兰唯物主义哲学家斯宾诺莎的名言:任何规定都同时是否定。48.京师同文馆成立于1862年。(是中国最早的翻译机构)
49.欧洲第一位翻译家是安德罗尼科斯,将古希腊的《奥德修纪》译成拉丁文(罗马文字)。50.《圣经》被译成1884种不同的语言和方言,并具有了全球性质和影响。51.文学与艺术包括文学与绘画和文学与音乐。
52.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提出原型理论,这种理论的核心是“集体无意识”。
53.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学科,在西方发展较早,19世纪三四十年代先后在法国和德国形成。
54.中国翻译事业始于东汉元嘉元年(公元151年)。第一位翻译家是安清(安世高),他将《佛经》译成中文。55.17世纪初,徐光启和利玛窦合译了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
56.近代,中国第一部较全面系统的语法专著《马氏文通》的作者马建忠,第一个深入探讨了翻译理论,并提出了“善译”的主张。
57.作为一种哲学的社会思潮,结构主义出现在存在主义之后,是对存在主义哲学的一种反拨。
58.法国结构主义代表人物罗兰.巴特,在《论拉辛》一书中,对拉辛剧本的情节进行了高度抽象,分析出一个公式:A爱B,而B不爱A,A对B拥有全权。
59.在“变形”作品中,人变成某种动物,实际上是人类发展到文明阶段后,一种返祖心理的反映。60.从跨文化角度,重新审视文学这一社会现象,是21世纪比较文学发展的总趋势。以下内容可以出多选题,名词解释或简答题。
1.比较文学的一般性质有:可比性,开放性,宏观性,理论性。
2.钱钟书的比较文学定义:钱钟书认为“比较文学”作为一个专门学科,则专指跨越国界和语言界限的文学比较。3.法国学者卡雷的比较文学定义:比较文学是文学史的一支,它研究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作品之间的关联,它格外注重被研究对象之间的事实联系。(此后,人们将持有这种观点的学者称为法国学派)4.乐黛云的比较文学定义:比较文学是文学研究的一个分支,它是历史的比较研究两种以上民族文学之间互相作用的过程,文学与其它艺术形式以及其它意识形态相互关系的学科。
5.平行研究题材学主要有神话传说题材和民间文学题材两大类。6.美国学者雷马克的比较文学定义:雷马克认为比较文学是一国文学与另一国或多国文学的比较,是文学与人类其它表现领域的比较。
7.季羡林的比较文学定义:季羡林将比较文学的定义严格划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比较文学指把不同国家的文学加以比较。广义的比较文学指文学与其它学科的比较。包括文学同社会科学的比较,及文学同自然科学的比较。8.在影响研究中,影响的类型主要有:虚假影响,单向影响,双向影响,直接影响,间接影响,正影响,反影响,负影响,回返影响,超越影响。
9.法国学者基亚的比较文学定义:法国学者基亚指出,比较文学并非比较。比较文学实际只是一种被误称了的科学方法,正确的定义应该是:国际文学关系史。
10.正影响:正影响就是先进的文化,文学与后进的文化,文学之间的正常,互益的影响。11.题材学:平行研究中的题材学主要研究同一题材在不同的民族文学中的不同形态及其文化历史。研究的重点在于神话传说和民间文学的相同题材上。
12.平行研究:平行研究指把并无直接关系的不同民族文学,在主题、题材、文体、情节、人物形象、风格特点等文学内部的诸多方面,实际存在的类同和差异作为研究重点,经过推理分析,得出某种规律性,理论性的结论。平行研究是美国学派提倡的重要方法。13.双向影响:两个民族文学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的现象就称为双向影响。这种影响较为普遍。如中日文学,中法文学,英美文学等。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双向影响不仅是普遍的,而且是绝对的。
14.单向影响:一国文学单方面接受别国文学的影响,而没有或不可能产生反影响的现象就是单向影响。这种现象较为罕见。如古希腊文学对罗马文学的影响。中国古代文学对越南文学,朝鲜文学的影响等。单向影响是相对的,它只存在于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内。(当代中越文学,中朝文学就是双向影响了。)15.平行研究的主要内容有:主题学,题材学,文类学,比较诗学。
16.影响研究中的渊源学,根据法国学者梵.第根的分类,渊源的方式有:笔述渊源,口传渊源,印象渊源,直线式渊源,集体渊源五种方式。
17.跨学科研究的范围主要有:文学与自然科学,文学与哲学,文学与心理学,文学与宗教,文学与艺术。
18.流传学:流传学是以放送者为研究的起点,以接受者为研究的终点,探求一件作品,一位作家,一种文化,一种国别的文学在国外的成就,声誉,反响的学问。其研究的核心是放送者对接受者的影响。
19.跨学科研究:跨学科研究是研究文学与周边学科的关系。通过这种关系的研究,来反观文学,找出文学自身的某种规律。它具有边缘性的特点,专门探求文学与其它学科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范围是文学与周边学科之间的交感区域。
20.影响研究:影响研究是比较文学最早的研究方法,它奠定了比较文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基础。影响研究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民族文学,包括作品、作家、文学思潮等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作为研究的重点。它是法国学派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
21.平行研究中的文类学研究的重点是缺类研究,文学风格研究和不同文体比较。
22.回返影响:一国文学中的某些因素,为某个外国作家所接受,并产生了巨大影响,这种影响回返的现象就是回返影响。
23.前苏联的翻译理论研究,形成两种学派。一是语言学派,认为翻译属于语言学研究的范畴,主张在两种语言转换的过程中的“等值翻译”,以语言学家弗道罗夫为代表。另一种是文艺学派,认为翻译属于美学范畴,是一种文学创作,但要服从“反映原文形式和内容统一”的要求。以翻译家加切奇拉泽为代表。
24.渊源学:渊源学又称源流学。是一种典型的比较文学影响研究的方法。它是从接收者的角度,去探求放送者即输出影响者。一个作家或一种文学在主题、题材、人物、情节、风格、语言等方面曾经吸收和改造过的外来因素。即溯本求源,顺藤摸瓜,揭示出接受者与放送者之间的某种因果关系。
25.影响:美国学者奥尔德里奇认为,影响是一种存在于某一作家的作品中的东西。如果这个作家没有读过某个前辈作家的作品,这种东西是不会存在的。
26.媒介学:媒介学是研究不同国家和民族的语言文学之间,产生影响这一事实联系的具体途径、方法、手段及其因果规律的学问。
27.平行研究中,主题学研究的主题有:1)爱情与义务冲突的主题。2)不相识的父子相残的主题。3)大家族盛衰史的主题。4)描写战争的主题。5)描写人总有一天会被赶出乐园的主题。6)描写生死恋的主题。7)描写反咬一口的主题。8)描写市民心态的主题。9)描写英雄的主题。
28.比较文学影响研究中的媒介学,一般把媒介者分为个人,环境和文字材料三大类。
29.比较文学跨世纪的现状与特点主要有:1)理论化倾向。2)东西方比较文学研究趋向。3)中外文学关系史的研究。30.一般文学:一般文学是指为了找出具有普遍性的规律,对所有的文学现象所进行的全面,综合性的研究。总体文学又称一般文学。
31.总体文学:总体文学又称一般文学,是由法国学者梵.第根在《比较文学论》中提出的。它是指为了找出具有普遍性的规律,对所有的文学现象所进行的全面,综合性的研究。
32.民族文学:民族文学是指在多民族国家中,那些保持着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传统与民族语言文字的民族,它们遵循共同的美学标准,所保留下来的具有本民族特质的书面与口头文学。如中国的汉族文学,藏族文学等。33.比较文学中文学与心理学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文学与精神分析,文学与意识流两方面。
34.弗洛伊德潜意识理论认为,组成人的心理状态的系统有:潜意识系统,前意识系统和意识系统。
35.存在主义作为一种哲学流派,正式形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代表人物是马丁.海德格尔和卡尔.雅斯贝斯。36.20世纪50年代存在主义发展到顶峰。法国存在主义文学代表作家主要有:萨特,加缪,波伏瓦。
37.比较文学的美国学派,用平行研究和跨学科研究的研究方法研究比较文学。他们不注重事实联系,而注重文学作品本身的美学价值。(比较文学界的美国学者不都是美国学派)
38.存在主义文学和存在主义哲学是合二而一的。其主张是:1)人的存在先于人的本质。2)自由选择。3)世界荒谬。39.日尔蒙斯基的比较文学定义:在俄苏,比较文学又被称为历史--比较文艺学。前苏联学者日尔蒙斯基认为:历史--比较文艺学是文学史的一个分支,它研究国际联系和国际关系,研究世界各国文艺现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既吸收了法国学派和美国学派的成分,又提出了“类型学”的新观点)
40.法国学派:法国学派是比较文学学科史上最早形成的学派。法国学派用影响研究的方法研究比较文学,把不同国家的文学和作家之间的相互影响作为研究的重点,注重事实联系。巴登斯贝尔是法国学派形成期的领袖人物。(法国学派的学者不都是法国学者,其它国家的学者也可以用法国学派的研究方法研究比较文学)
41.中国学派:中国学派一般公认是港台学者先提出的。中国学派用阐发研究的方法研究比较文学,认为比较文学是跨越异质文化界限的研究。
42.论述到比较文学定义的日本学者有:野上丰一郎 认为比较文学的目的是研究各国文学作品的相互关系的学科。大塚幸男 认为比较文学是一门以国际间的文学交流为研究对象的学问。43.个别影响:个别影响指一个作家或一部作品对接受者的影响。如白居易的闲适诗对紫式部的《源氏物语》的影响。但丁的《神曲》影响了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
44.总体影响:总体影响指一种民族文学或一种思潮和运动所给予接受者的影响。受影响的接受者可以是整体,也可以是个别的作家,作品。(如象征派诗歌是欧美文学中出现最早,影响最大的诗歌流派,它影响了中国现代文坛的一批诗人,戴望舒,郭沫若,艾青,徐志摩等)
45.影响研究中流传学研究的核心是放送者对接受者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包括:总体影响,个别影响,技巧影响,内容影响,形象影响。
46.技巧影响:技巧影响指放送者所制造的或改进后的文体,艺术形式,创作技巧等一些艺术表现形式影响了接受者。(如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中的框架式结构和讲故事的手法,影响了英国乔叟《坎特伯雷故事集》,意大利薄伽丘《十日谈》)47.内容影响:内容影响指作品的主题,题材及思想内容对接受者的影响。(如古希腊荷马史诗《奥德修纪》中个人漂泊冒险的主题,影响了笛福《鲁滨逊漂流记》,而主要情节结构和人物又影响了乔伊斯《尤利西斯》)48.比较文学学者中法国学者主要有:基亚,卡雷,梵.第根。
49.比较文学学者中美国学者主要有:雷马克,奥尔德里奇,韦勒克。
50.美国现代著名翻译家奈达认为,翻译不仅是一种艺术,一种技巧,一种文学的再创作,而且还是一门科学。51.英国翻译理论家泰特勒提出了著名的三大翻译原则。第一,译文应完全复写出原作的思想。第二,译文的风格和笔调应与原文的性质相同。第三,译文应和原文同样流畅。(这三大原则是好的译文必备的条件。它们的次序不可随意颠倒,当三者不能兼顾时,第一条是不能牺牲的原则。)52.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影响研究,平行研究,跨学科研究,阐发研究,接受研究。53.接受理论的代表人物是伊瑟尔和尧斯。
54.20世纪60年代中期,原联邦德国的康斯坦茨大学的五位年轻教授提出的“接受理论”被称为“康斯坦茨学派”。55.阐发法:阐发法是指用不是本国的文艺理论来解释本国的文学。阐发法用于比较文学研究,就是阐发研究。如用西方的文艺理论来解释中国文学。阐发法是20世纪70年代由中国的台湾学者首先提出来的。
56.王国维用西方文艺理论评价《红楼梦》,对阐发研究有开山创始的意义。
57.格义:早在汉代,从外国来华的和尚想要翻译佛经,往往需要借“外书”来附和“内学”。即借用中国道家和儒家学说中哲理上的名词术语来解释佛教教义中类似和等同的概念。这种方法被称为格义。58.法国学者梵.第根提出比较文学研究的三个环节:放送(流传学),传递(媒介学),接受(渊源学)。59.比较文学的学派主要有:法国学派,美国学派,俄苏学派和中国学派。
60.比较文学学科发展中的特性主要有:边缘性,跨界性,包容性。
61.重点研究放送者的形成流传学,重点研究传递者的称为媒介学,重点研究接受者的是渊源学。
62.主题学研究的分类有:母题研究,主题研究和人物研究。
63.比较诗学:比较诗学中的“诗”是指广义的文学,而不是单指诗歌。“诗学”指广义的文艺理论。比较诗学就是对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艺理论的比较研究。对中国学者而言,比较诗学是对中西,中东诗学进行比较研究。64.中国翻译理论主要有两种主张,意译和直译。
65.弗洛伊德提出人的精神人格分为三个层面:1)本我,按快乐原则行动。2)自我,按现实原则活动。3)超我,按至善原则活动。
66.文字材料媒介:是媒介学中最重要的一种媒介。是指将外国文学译介到本国的译本和评介文字。中国的东西到外国主要靠文字材料作媒介。67.集体渊源:也称“圆形研究”。指一个作家不是受一部外国作品或一国文学的影响,而是受到许多外国文学作品的影响。它是以一个作家为中心,探讨他受益于外国文学的一切事实联系。
68.文学与宗教:西方文学主要受到犹太教和基督教的影响。东方文学主要受到佛教和伊斯兰教的影响。中国文学主要受到佛教的影响,间或也能发现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影响的痕迹。
69.接受研究:接受研究不仅把一个民族的作家作品对外民族的影响作为研究的重点,而且把本民族对外民族文学的接受作为研究的重点。
70.缺类研究:比较文学文类学中的缺类研究,它研究一种文体为何在这个国家里有,而在其它国家则没有,或者即使有这种文体的形式,而其实质或表现形式又相差甚远等。
71.给比较文学下定义的中国大陆学者有:杨周翰,乐黛云,钱钟书,季羡林。
72.杨周翰是中国大陆最早提出比较文学定义的学者。认为一个民族的文学与其他民族的文学比较,才能显出其特点来。把文学与其他文艺领域进行比较,从中发现一些文学发展的共同规律。
73.直接影响:一国或民族的文学影响到另一国或民族的文学,其间没有插入媒介者,这种影响就是直接影响。(如贾平凹的《晚唱》受到契柯夫小说《套中人》的影响。日本古典名著《万叶集》模仿中国的《诗经》写成。)74.间接影响:一国或民族的文学影响到另一国或民族的文学,其间经过了其他作家或作品作为媒介,这种影响就是间接影响。(如印度佛典文学影响了中国的志怪小说、传奇小说,而这些志怪、传奇小说的内容和形式又影响了日本的物语文学。印度佛典文学对日本的物语文学的影响就是间接影响。)
75.反影响:一国文学希望从反面得到自己所需要的外国的影响作用,指那些借批判外国文学,从反面支持本国文学的某种趋势与意图。也就是“打鬼借钟馗”的道理。
76.负影响:指一国文学在外来影响刺激下,所产生的新的文学流派和思潮。往往被用来反对本国的固有传统或当时占统治地位的理论和文风。这就是文学中的负影响。
77.曾经提出过“世界文学”一词的有:歌德和马克思和恩格斯。
78.将纪君祥的元杂剧《赵氏孤儿》译成法文的耶稣会教士是马若瑟。
79.形象影响:形象影响指文学作品所塑造的艺术形象在接受国度的流传与影响。(如浮士德形象在欧洲的影响,被不同国家的不同作家涂上不同的色彩,赋予了不同的个性。)
80.环境媒介者:主要指文学团体,沙龙集会和国际会议所促成的一种特殊的文学交流环境。它使接受者与放送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得以实现。P112 81.个人媒介者中的“接受者”国家的媒介者,他们是外国作家作品的翻译者、介绍者。如德国的马丁.路德把希伯来文和希腊文的《圣经》译成德文。
82.个人媒介者中的“放送者”国家的媒介者,指那些定居国外或长期寄居国外的本国学者。如在中国居住了38年的耶稣会教士,法国人马若瑟将中国元杂剧《赵氏孤儿》译成法文,在法国及欧洲广为流传。
以下内容可以出简答题或论述题。1.举例说明什么是超越影响?
答:某些作家作品在国外的影响,超出了在本国范围内的影响,这种现象就是超越影响。如英国女作家伏尼契的小说《牛虻》在英国不被人重视,可在中国、苏联却影响深远。又如中国唐代诗人寒山在中国并不著名,但在日本一直享有崇高声誉,后又在美国被尊为诗圣。清代小说《金云翘传》经越南著名作家阮攸的再创作,成为越南家喻户晓的名著。
2.举例说明什么是虚假影响?
答:某些作家有意用虚假的异国题材内容,给自己的作品增加审美情趣,为读者制造某种假象,以便影响他们的审美意向,这种现象就被称为虚假影响。如英国作家希尔顿在《消失的地平线》中把中国西藏描绘成“香格里拉”式的世外桃源,人间乐园,曾引起人们对那种恬静生活的美好向往。又如意大利作家普契尼改编的歌剧《图兰朵》,写中国公主图兰朵用猜谜语的方式公开征婚,凡是没有猜对的求婚者,都将被残酷的杀死。在这个纯属外国人臆想中的中国故事里,一个温良恭俭让的公主变成惨无人道的暴君。这是那些对中国文化、中国道德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的外国作家才会臆想出来的情节,这些都属于虚假影响。3.举例说明缺类研究在中国文学研究中的意义。
答:采用比较文学的方法进行中国文学中的缺类研究,由于是从国际角度进行观察,从历史深层进行分析,从而获得了以往传统研究难以发现的新的认知。如关于中国有无悲剧的问题,有关学者各持己见,至今无定论。朱光潜在《悲剧心理学》中阐明的观点是中国没有悲剧。王季思在《中国十大古典悲剧集》的前言中指出中国是有悲剧的。朱光潜得出中国没有悲剧的结论,其中一个重要的论据是中国戏剧结尾总是大团圆。用比较文学的方法,从国际角度进行观察,我们知道,高乃依的代表作《熙德》就是以主人公罗狄克和施曼娜的谅解团圆为结局的,但此剧仍被誉为古典主义悲剧的奠基之作。可见,即使是用西方传统的悲剧理论来衡量中国的戏剧,也不能做出中国绝无悲剧的偏颇结论。因此,对中国文学进行缺类研究,对于我们正确的认识我们民族的文学,正确认识我们民族文学在世界文学中的地位,以及对于中国文学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4.简述:从《赵氏孤儿》到《中国孤儿》。
答:法国伏尔泰的《中国孤儿》是受中国元杂剧《赵氏孤儿》的影响写成的。
中国元杂剧《赵氏孤儿》主要展现春秋时代晋国奸臣屠岸贾对忠臣赵盾由嫉恨到多次陷害,最后诛杀赵氏满门三百口的历史。核心是由搜孤、救孤造成的一系列悲剧冲突。
经伏尔泰改编后的《中国孤儿》中,搜孤、救孤的悲剧冲突为次要的,虚构了成吉思汗和伊达梅之间感情与理智的悲剧冲突。表现理智与天才对盲目、野蛮的暴力所具有的优越性,强调道德的力量。中国的《赵氏孤儿》,通过屠岸贾这一形象表现正义与邪恶的冲突,从而歌颂正义具有战无不胜的力量。伏尔泰的《中国孤儿》,由于成吉思汗这一形象的转变,而突现了爱情与理智的冲突,赞扬了道德在理智中所表现出的巨大力量。
在《赵氏孤儿》的结局中,屠岸贾罪有应得的死于赵氏孤儿之手,这种暴力复仇的结局符合中国人的审美需求。在《中国孤儿》的结局中,成吉思汗幡然悔悟,表现了理性的胜利,符合法国古典主义的美学准则,给人以一种感情净化后的畅美。
伏尔泰《中国孤儿》对元杂剧《赵氏孤儿》的改编,并不是他对原作的误读和曲解。而是对原有题材进行筛选、过滤后,有意识的再创作。表现了他对《赵氏孤儿》剧中搜孤、救孤的悲剧冲突和暴力复仇的结局进行了“不同形式的反映”的美学抉择。
5.简述比较文学学科建立的标志。
答:比较文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正式形成于19世纪30、40年代。1829年被誉为比较文学之父的法国学者魏尔曼开办了第一个比较文学讲座。此后许多大学相继开设了比较文学讲座。出现了比较文学的专门杂志,比较文学书目和比较文学的理论专著。这些都是比较文学学科建立的标志。
6.简述比较文学研究的意义。
答:1)比较文学为文学研究开拓了领域,开辟了新的探索途径。2)比较文学可以确定民族文学或国别文学在世界文学中的地位,进一步促进各国间的文化交流。3)比较文学研究可以加深对文学本质的认识。
7.简述主题与母题的关系。
答:主题与母题的关系是复杂的。母题的数量相对有限,而主题的数目就难以数计了。母题往往呈现出较多的客观性,而主题则大多带有较强的主观色彩。8.简述神化传说题材研究。
答:本来没有神话,神话是人造出来的。当原始初民对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还不能做出符合实际的解释时,就创造了神话。可是在所有的神话中,都说人是神造的。形成了人造神,再在神话中由神造人。东西方古代都有关于造人题材的神话,体现了荣格所说的集体无意识。
9.简述民间文学题材研究。
答:在民间文学方面,如有关“灰姑娘”的题材,已形成一个具有世界性的民间故事网络和系统。据英国学者统计,这个故事在欧洲和近东就有345种大同小异的传说。鞋子成为这类题材的关键道具,据鞋择偶成为一种题材学研究。10.主题与主题学。
答:主题是指文学作品主要的思想内核的结晶和升华,是文学内部的东西。主题学是指同一个主题,同一个问题在不同国家或民族文学中的不同表现。11.简述中西文艺理论的比较。(比较中西诗学的异同)
答:1)相同:中西文艺理论都是在对文学作品的分析评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不同:中国的文艺理论(尤其是古代的文艺理论)不够系统完整,有即兴评论的特点。西方的文艺理论相对而言比较系统完整,有经院式批评的特点。2)相同:中西文艺理论都认为文艺是反映现实生活的。不同:中国古代文艺理论注重表现说,强调文以载道和儒家宣扬的教化作用。西方文艺理论盛行模仿说,强调文学作品对现实生活的逼真再现。
3)相同:中西文艺理论都认为文学创作有灵感。不同:西方文艺理论认为灵感是先天的。诗人的创作欲望主要来自神灵的启示和帮助,灵感一来,诗就出来了。中国的文艺理论认为灵感是后天的,是感发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
4)相同:中西文艺理论都强调文学要反映人的思想感情。不同:中国学者认为在表达思想感情的时候,要有节制,要有度。西方学者认为宣扬个性,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不需要度。
5)相同:中西文艺理论都强调文艺作品对人的教育作用及审美作用。不同:受宗教影响,西方强调“寓教于乐”、“惩恶扬善”,出于基督教的思想。中国文论则主张“劝善说教”、“善恶有报”,含有佛教思想。
(此题的第二,第四,两条重要。)
第三篇:比较文学参考书目
主要参考书目
1,比较文学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学科史:
马克斯、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克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72年 歌德著、朱光潜译:《歌德谈话录》,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 梵第根著、戴望舒译:《比较文学论》,商务印书馆,1937年 基亚著、颜保译:《比较文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 韦斯坦因著、刘象愚译:《比较文学与文学理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 约斯特著、廖鸿钧等译:《比较文学导论》,湖南文艺出版社,1988年 布律内尔等著、黄惠珍与王道男译:《何谓比较文学》,上海社科出版社,1991年 谢弗雷著、冯玉贞译:《比较文学》,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 卢康华、孙景尧著:《比较文学导论》,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 陈惇、刘象愚著:《比较文学概论》,北京师大出版社,1988年 陈惇、孙景尧、谢天振主编:《比较文学》,高教出版社,1997年 乐黛云等著:《比较文学原理新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张铁夫主编:《新编比较文学教程》,湖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 王向远著:《比较文学学科新论》,江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 北京师大比较文学研究组选编:《比较文学研究资料》,北京师大出版社,1986年 昂热诺等主编、史忠义与田庆生译:《问题与观点》,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年
2,比较文学的众多研究与实践
陈寅恪著:《寒柳堂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今明馆丛稿初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钱钟书著:《管锥编》,中华书局,1979
《七缀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朱光潜:《诗论(增补本)》,三联书店,1984 季羡林著:《中印文化关系史论文集》,三联书店,1982 朱谦之:《中国思想对于欧洲文化之影响》,商务印书馆,1940 杨周翰著:《攻玉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 张星琅:《欧化东渐史》,商务印书馆,1936 李达
三、罗钢主编:《中外比较文学的里程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 郁龙余编:《中西文化异同论》,三联书店,1989年 安田朴著、耿昇译:《中国文化西传欧洲史》,商务印书馆,2000年 谢天振著:《译介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 乐黛云主编:《中西比较文学教程》,高教出版社,1988年 方平著:《三个从家庭出走的妇女-比较文学论文集》,外国文学出版社,1987年 范存忠著:《英国文学论集》,外国文学出版社,1981年 蒋述卓著:《佛经传译与中古文学思潮》,江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 古添洪、陈慧桦编著:《从比较神话到文学》,东大图书公司,1977年 王润华著:《中西文学关系研究》,东大图书公司,1978年 孙景尧著:《沟通-访美讲学论中西比较文学》,广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 李万钧著:《中西文学类型比较史》,海峡文艺出版社,1995年 曹顺庆著:《中外比较文论史》,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 周发祥著:《西方文论与中国文学》,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年 迈讷著、王宇根等译:《比较诗学》,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 刘若愚著、田守真等译:《中国的文学理论》,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 王宁编:《新文学史I》,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 余虹著:《中国文论与西方诗学》,三联书店,1999年 蒙华主编:《比较文学形象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弗里著、朝戈金译:《口头诗学:帕里-洛德理论》,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巴赫金著、哓河等译:《巴赫金全集》,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 《南词必览》,《评弹艺术》第13集,江苏曲艺协会编,1991年 周良:《苏州评弹艺术初探》,中国曲艺出版社,1988年
3,比较文学研究索引及其专业刊物
①[美]亨利·雷马克编著:《比较文学参考书目选注》。这是作者一一阅读并精心编写的国际学术界最富有学术价值的比较文学论著的书目选注。对选目中的每部论著的内容、特点、成果与不足,都用最简短的文字作了比较公正的评述,这对我们鸟瞰整个比较文学界的全貌,无疑是很有帮助的。中译本见孙景尧编选:《新概念、新方法、新探索》,漓江出版社,1987年。
②威斯坦因编:《1968-1977年比较文学书目》。该书目可使我们了解六、七十年代国际学术界在研究些什么课题。中译本见孙景尧编选:《新概念、新方法、新探索》。
③张文定、温儒敏编的《中国比较文学研究资料目录辑录(1919-1985)》,收入《中国比较文学年鉴》。该目录收集了2500余条资料目录,国内比较文学方面的绝大部分论著、译著和论文几乎都予收录。对我们了解国内比较文学的历史与发展,极有助益。
④《港台比较文学论著目录》。该目录对我们了解港台学者在比较文学方面的进展情况,作为参考与借鉴,也是很有帮助的。
⑤李达
三、刘介民于1994年编成的《二十世纪中外比较文学研究索引》,分成中文、英文两部分,中文收录了6457条、英文为1924条。是迄今为止,国内收录最多也分类较为合理规范的一部中外比较文学专门索引。王向远主编:《中国比较文学论文索引(1980-2000)》,江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 《中国比较文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东方从刊》,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外文化与文论》,四川教育出版社 《中外文学》,台湾中外文学月刊社
4,英文参考书目
Bassnett, Susan..Comparative Literature: A Critical Introduction.Blackwell Publisher, 1993.Chevrel,Yves.Comparative Literature Today: Methods & Perspectives.The Thomas Jefferson U.Press.Kirksville: 1995.Eoyang,et Eugene Chen.The Transparent Eye.Honolulu :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3.Gifford,Henry.Comparative Literature.Routledge & Kegan Paul Ltd.N.Y.: 1969.Wolfreys, Julian Ed.Literary Theories: A Reader and Guide.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1999.J.Clements, Robert.Comparative Literature: As Academic Discipline.The MLA,1978.Cornelia W.Moore & Raymond A.Moody ed.Comparative Literature East and west: Traditions and Trands, U.of Hawaii Press, 1989.Etiemble,Rene.Comparaison n’est pas raison(1963)/The Crisis in Comparative Literature,translated, and with a forword, by Herbert Weisinger and Georges joyaux, Michigan State U.Press,1966.Bernharmer, Charles ed,Comparative Literaturein the Age of Multiculturalism, The JohnsHopkins U Press,1995.Stallnecht, Newton P.et Frenz, Horst ed.Comparative Literature: method & Perspective.Southern Illinois U.Press, 1971.P.Friederich, Werner The Challeng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nd Other Addresses.The U of N caroline Press, 1970.Wellek, Rene.Concepts of Criticism.Yale U Press, 1963.Wellek, Rene.Discriminations: further concepts of criticism.Yale U Press, 1970.Wellek, Rene.The Attack on Literature and other Essays.The U of N caroline Press, 1982.Wellek, Rene.Austin Warren.Theory of Literature.3rd ed.Penguin Books Ltd, 1963.Koelb, Clayton et Noakes, Susan ed.The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on Literature: Approaches to Theory and Practice.Cornell U.Press, 1988.Abrams, M.H.A Glossary of Literary Term, 5th ed.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Inc.1988.Bullock, Alan, Stallybrass, Oliver et Trombley, Stephen.The Fontana Dictionary of modern thought.London : Fontana Press, 1988.Yokota-Murakami, Takayuki.Don Juan East/West : On the Problematics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Albany, 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8.Stoler Miller, Barbara.Ed.Masterworks of Asian Literature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A Guide for Teaching.N.Y.: ME Sharpe, Inc., 1994.Barricelli & Gibaldi, Interrelations of Literature, M.L.A., 1982 E.Miner, Comparative Poetics, P.U.P.,1990
Revue de litterature comparee Comparative Literature Studies Canadian Review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 World Literature Today Yearbook of Comparative and General Literature
第四篇:比较文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比较文学:比较文学诞生于十九世纪末期,以人文关怀为宗旨,以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的文学研究为手段,通过全球文学的交流、沟通、对话、互溶、互补、共建来谋求改善文化生态和人文环境,为传播新的人文精神和建设人类的多元文化而架桥铺路,从而为实现尊重、理解、宽容、和谐的合理化社会作出贡献的对不同民族的文学进行比较研究、也对文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进行比较研究的新兴学科。
2、影响研究:影响研究是比较文学的基本研究类型之一,它是研究不同民族的文学之间相互渗透、影响的史实的研究类型,以影响的超国界存在说、影响的事实联系论、影响的历史意识论、影响研究即对创作的理解论为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影响的具体内容、影响的方式和影响的过程等。其价值在于发掘各民族文学相互影响的史实,还文学发展的本来面目;帮助人们从新的角度认识文学现象,但受制于“事实联系”,研究对象有限;考据费时费力且其成果没有理论价值、普遍意义。
3、流传学:流传学是以放送者为研究起点,以接受者为研究终点,探求一件作品、一位作家、一种文体或者一国文学在国外的成就、声誉、反响的学问。这种研究范围广泛,但是研究的核心是放送者对接受者的影响。
4、渊源学:渊源学也称源流学,从影响接受的角度研究某个民族的文学的内容与形式的外民族来源,主要包括文学作品的主题、题材、思想、人物、情节、语言、风格及艺术技巧等。
5、媒介学:媒介学是指一国文学对另一国文学,一个作家对另一民族、国家文学产生影响这一事实的途径、方法和手段及其因果关系的研究,包括个人媒介、团体媒介、环境媒介、文字媒介、现代传媒五个方面的内容。
6、译介学:译介学从比较文化的角度出发研究文学翻译,是比较文学的一个分支。译介学的研究范畴:翻译造成的原文信息的失落、增加、变形现象、翻译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两个方面,指将外国文学译介到本国译本及评介文字。在比较文学中是指对文学交流中翻译的研究,以前是从媒介学出发,而目前则越来越多是从比较文化的角度出发来对翻译(尤其是文学翻译)和翻译文学进行的研究。
7、平行研究:平行研究是探讨没有明确的事实联系的不同民族的文学之间的同异关系的研究类型。美国学派推崇的一种主要的研究方法,以不同民族的文学之间没有事实联系,也会存在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现象,造成“可比性”的理论为基础,采用逻辑分析、审美批评的方法,研究比较研究对象内容或形式方面的 “同”与 “异”,进行文学、文化“寻根”工作,探讨文学规律,开拓了比较文学的研究领域,但也存在主观臆断性问题的问题。
8、接受研究:接受研究是影响研究的延伸,是研究某民族的文学作品被外民族读者理解、接受情况的研究类型,以康斯坦茨学派开创的接受理论为基础,采用逻辑分析、审美批评、考据统计、心理研究等方法研究作家作品对不同民族的广大读者(听众、观众)产生的作用,接受研究帮助人们在新的视野中认识民族审美观念、文化文学传统及其发展变化,认识接受者的文学个性。
9、阐发研究:阐发研究是用不同文化体系中的理论话语互释文学现象的比较文学研究类型,以中国古代的阐释学为基础。在1976年由我国台湾学者古添洪、陈慧桦最先在《比较文学的垦拓在台湾》中提出,以跨文化、有效性、双向性、开放性为原则,包括文学理论对文学作品的阐发、文学理论对文学理论的阐发、用其他学科的理论阐发文学现象三个方面,有助于民族文学之间的沟通、民族文学之间的互补。
10、包括用外来的(本民族的)文学理论来阐发本民族的(外来的)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不同民族文学理论的相互阐发和别的学科及理论来对文学进行阐发、解释文学现象。阐发研究是一种双向的、相互的阐发,通过具体的、细微的研究来说明基本道理。
11、文类学:文类学也叫文体学、体裁学,属于文学范畴内的比较研究。它指对各民族文学的分类标准、各种文类在不同民族文学中的发展演变及其手法、特征风格以及缺类等现象的比较研究,探讨在跨语言、跨文化的背景中各种文类超越国界、语言界线的流传、影响、变异等。
12、主题学:主题学是十九世纪德国民俗学者在研究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题学指对不同民族的文学处理同一主题及其相关因素(题材、情境、母题等)在不同时代、不同作家手中的处理和演变和其在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语言文学中的各种表现形态及其产生和发展的原因、过程、规律和特点的情况的研究,属于文学范畴内的比较研究。它主要包括了题材研究、情境研究、意象研究、母题研究、主题研究五个方面的内容。
13、情境:“情境”有时是作品情节中的一部分,有时是整个情节的浓缩,指特定时刻的人际关系和人与环境的关系。它是一种典型的人生境遇,在这种境遇之中蕴含着一定的戏剧性冲突因素和审美规律。包括三个因素:第一,特定环境——人物活动的具体时空;第二,特定的情况——事件;第三,特定的人物关系。
14、母题:母题是文学作品中最小的叙事单位和意义单位(未经抽象并具客观性的最小故事因素、不能再分的最小叙事单元或一般话题)。作为素材的核心单元,它是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的人类基本行为(如“复仇”、“叛逆“)、精神现象(如”爱“、”恨")和关于周围世界的概念(如“高山”、“流水”),其中包含具有传承性的文化因子,在文学史上被完整保存并不断复制。在文学作品中,母题是较小的单位,主题是较大的单位(若干母题组合起来才能表达主题,如复仇、忧郁、延宕、乱伦、篡位等多个母题组合形成了《哈姆莱特》的主题);母题是客观的,主题是主观的;母题相对有限,主题无限(作者从不同的创作意图出发对母题进行不同的组合、具体化,形成不同的主题)。主题研究研究不同民族的文学对同一主题(包括主题人物、主题意象)的处理情况。
15、比较诗学:比较诗学是比较文学学科理论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指对不同民族的文学理论进行的比较研究。它以跨文化体系的诗学的可比性、跨文化体系的诗学的差异性为理论基础,对概念、范畴、命题的比较研究以及整体的比较研究。相对于传统的个民族文艺理论研究而言,比较诗学更关注一种跨民族、跨文化的文学本质规律的探索,并在这种跨越中阐述不同文学理论各自所具有的特征。
16、意象:意象是不同民族文学中具有某种特殊文化意蕴和文学意味的物象,分为集体意象(原型意象、文化意象)与个人意象。它可以是视觉形象,也可以是听觉、嗅觉、触觉、通感形象;可以是客观存在物如日月星辰、山石云泉等,也可以是想象物,如妖魔鬼怪,神灯宝石。
第五篇:比较文学复习
比较文学
比较文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诞生于19世纪70年代的欧洲,其标志是学科理论和方法的逐渐确立,学术团体和一批专业研究队伍的涌现,以及专业学术著作和专业刊物的纷纷出版。
18世纪的欧洲掀起了“中国热”,当时,伏尔泰接触到马若瑟删节并译成法文的元杂剧《赵氏孤儿》,把它跟欧洲的同类剧作进行了比较,并改编和创作了《中国孤儿》一剧,影响很大。
1877年匈牙利学者梅茨尔创办《比较文学学报》。1886年英国学者波斯奈特出版专著《比较文学》。1897年法国戴克斯特在里昂大学创办第一个比较文学常设讲座“文艺复兴以来日耳曼文学对法国文学的影响”。
综观中国的比较文学研究,可以分为“中国古代的比较文学研究”、“中国比较文学的建立”与“中国比较文学的兴盛”三个阶段。
中国比较文学的兴盛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建立了专门从事比较文学研究与专业人才培养的系所,创办了专门的比较文学刊物,成立了各级比较文学协会,并与国际比较文学研究的大潮逐渐接轨合流。
2、产生了大量高质量的比较文学研究成果。
3、出现了大量研究比较文学的成果,编辑了多种比较文学教材,建立“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要求日趋强烈。
“四个跨越”中跨民族与跨学科:
1、跨民族是衡量比较文学研究成立的重要标识。强调民族文学是比较文学研究展开的基础,因为从民族学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来审视,每一个民族所秉有的语言与文化是唯一性的,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另一个民族的两种最基本的生存标识。文学研究的视域一旦超越了民族的界限,就必然跨越了语言与文化的界限,于是文学研究主体的视域便可能维系在两个民族文学之间的关系上,跨民族、跨语言与跨文化是连接在一条意义链上的。
2、跨语言是衡量比较文学研究成立的标识。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是文学沟通创作主体与阅读主体的媒介,民族之间与文化之间的最主要分水岭又在于语言的差异,民族文学之间的影响与接受也是通过语言来完成的。如加拿大文学、美国文学、澳大利亚文学与英语文学虽然用英语撰写,又如海外华文文学的写作虽然操用的是汉语,但由于在某种程度上跨越了国界、文化与民族,仍然可以进行比较研究。
3、跨文化是衡量比较文学研究成立的标识。在跨越东方西方文化系统下展开的比较文学研究,一定跨越了民族与语言。但是欧洲一些民族和国家在信仰上共同隶属基督教文化系统,那么对这些民族和国家的文学进行双项的比较研究,虽然同属一种宗教信仰文化系统下,但这种比较研究也跨越了民族、语言,比较文学在这里同样可以成立。如法国文学与德国文学同属于欧洲基督教文化体系下,但法德文学比较研究是建基于两种不同民族、不同语言与 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而展开的。
4、跨国界是衡量比较文学研究成立的重要标识,但不是唯一性标识。对于由一个民族构成的国家,如法国、德国,跨国界就是跨民族,但是对于统一于一个国家下的多民族文学进行比较研究,这也属于比较文学研究范围内,如把汉族文学与藏族文学进行比较研究,并且统一于一个国家下的两个民族仍保留着自己独立的语言与文化。
5、跨学科是衡量比较文学研究成立的重要标识。比较文学的跨学科研究室美国学者雷马克在《比较文学的定义与功能》一文提出来的,80年代以来,追寻文学与艺术、哲学、宗教、心理学等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所交叉的共同规律,成为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的一个重要方法。跨学科研究大大拓宽了比较文学的研究领域,这最终也使比较文学研究走向了视域更为开阔的文化研究。
比较文学的跨学科研究有着自身的学理要求,表现为三个规限:
1、和文学做交叉比较研究的这个领域,其必须是一个与文学相关的、独立的学科,并且这个学科有着自己的系统性。
2、跨学科研究必须是把双向知识汇通后,在比较研究的视域与思考中形成一个融会贯通的自洽体系,这个自治的体系最终呈现在研究成果中,形成汇通双方又不同于双方的第三种学术立场。
3、文学与相关学科的比较研究,也必须是在跨民族、跨语言与跨文学的条件下才可以成立。比较文学是以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与跨学科为比较视域而展开的文学研究,在学科的成立上以研究主体的比较视域为安身立命的本体,因此强调研究主体的定位,同时比较文学把学科的研究客体定位于国族文学之间与文学及其其他学科之间的三种关系,材料事实关系、美学价值关系与学科交叉关系,并在开放与多元的文学研究中追寻体系化的汇通。
法国学派所提倡的影响研究是比较文学最早的研究方法,后来则成为最主要的研究方法之一。以欧洲为例,历史上各国之间大规模的文学交流就至少有三次;文艺复兴时期,启蒙运动时期,浪漫主义运动时期。
影响研究的对象既然是不同民族文学与不同国家作家之间的相互关系,它的研究内容就不难确认。梵.第根认为,任何一个影响研究都必须沿着“放送者”、“传递者”、“接受者”这条路线追根溯源。具体来说,从“放送者”出发,研究一部作品、一位作家、一种文体或一种民族文学在外国的影响,这种研究被梵.第根称为“誉與学”;从“接受者”出发,探讨一位作家或一部作品接受了哪些外国作家作品的影响,这被称为“渊源学”;从“传递者”出发,研究影响是通过什么媒介和手段发生的,即“媒介学”。
一个完整的影响研究应该包括“放送者”、“传递者”、“接受者”三个方面:
1、誉與学。包括四个方面:一是集团对集团的影响,二是集团对个体的影响,三是个体对集团的影响,四是个体对个体的影响。(1)集团对集团的影响是指一国文学对另一国文学的影响。如法国文学对德国文学的影响,中国文学对日本文学的影响,17世纪诞生于法国的古典主义文学思潮,几乎影响了当时的整个欧洲文学。俄国古典主义遵循法国古典主义的一些基本法则,推崇古代希腊罗马文学,尊重理性、强调三一律、要求语言典雅等。研究各国之间的文学思潮、文学运动的流传和影响,会使人们更好地认识世界文明史上许多带有普遍意义的现象。
(2)集团对个体的影响是指一国文学对一个异国作家的影响。中国文学曾影响了许多日本作家,如茶传龙之介的《杜子春》扩展了唐李复言的《杜子春传》,《仙人》源于《聊斋志异》卷四的《鼠戏》一篇。
(3)个体对集团的影响是指一个作家对一国的众多作家的影响。受挪威戏剧家易卜生《玩偶之家》影响,20世纪初中国文坛相继出现了一大批反映争取恋爱自由、个性独立、妇女解放、反对传统礼教和封建道德的小说,如胡适的《终生大事》、鲁迅的《伤势》、茅盾的《创造》等。
(4)个体对个体的影响是指个别作家作品之间的影响。如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学说对20世纪的西方文学产生了广泛影响。
2、渊源学。按其表现形态可分为三种:印象的渊源、口头的渊源、书面的渊源。
(1)所谓印象是指作家旅居国外时所得到的感受。如歌德曾两次漫游意大利,他接触了丰富多彩的人民生活,研究了古代的艺术遗迹,逐渐从“狂飙突进”运动中解放出来,走向了古典主义。
(2)口头的渊源是一种不见诸文字的渊源。一个偶然听到的故事、一次谈话、有时会成为一位作家的某段文章,某一本书,甚至全部著作的基础。(3)书面的渊源也是必要的,可以作为一种有益的帮助。
3、媒介学。分为三种:个人媒介、环境媒介、文字媒介。(1)个人媒介又可分为三类:“接受者”国家中的个人媒介者、“放送者”国家中的个人媒介者和第三国中的个人媒介者。这些媒介都致力于将一国的文学翻译介绍到另一国去。(2)环境媒介指文学社团、文学沙龙、国际会议、官方的机构以及开放的城市等,它们在各国的文学交流中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媒介作用。
(3)文字媒介是媒介学研究的重点。法国作家小仲马的《茶花女》曾对多部晚清中国小说产生影响,如钟心清的《新茶花》、何诹的《碎琴楼》。
美国学派及平行研究强调的是没有明确的渊源关系的文学,文化现象之间的研究。美国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韦勒克、雷马克、奥尔德里奇、列文。
平行研究是指将那些没有直接明确的影响关系的两个或多个不同文化背景的文学现象进行类比或对比,研究其异同,以加深对研究对象的认识和理解,归纳文学的通则或模式。缺类研究,即一种文类为什么一国有而另一国无。
平行研究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明确切入点,限定问题范围。
2、通过面现象,深入辨析同异。
3、突破认知“模子”,实现超越与汇通。
4、坚持文学本位,明确学科界限。
主题和母题的区分:母题是对事件的最简归纳,主题则是一种价值判断:母题具有客观性,主题具有主观性:母题是一个基本叙事句,主题是一个复杂句式:主题是在母题的归纳之上进行的价值判断,因此,一般来说,母题是一种常项,主题则是变量。
题材是主题或母题所赖以寄身的事件。主题学范畴内的题材专指在民族文化间具有共通性的典型事件。题材研究主要考察一种题材在不同文化语境中的流传演变或者某种类似的题材在不同文化语境中表现形态的异同。
典型人物形象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原型形象,一种是类型形象。原型形象一般是指保存于神话或传说中具有民族特性的人物形象。类型形象一般指的是某种性格与个性。
意象是当人在以审美理想观照事物时意识中所呈现的形象,也就是“意中之象”。意象是一种符号,一种蕴含了个人审美情趣和文化倾向的表现符号。
社会集体想象物指的是全社会对一个异国社会文化整体所做的阐释。
比较文学形象学研究可以分为文本外部研究和内部研究两部分。
比较文学形象学的文本内部研究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是词汇,第二是等级关系,第三是故事情节。
套话历经时间的积淀,凝集了强烈的感情色彩和丰富的历史内容,成为了解异国异族的重要媒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