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察委立案、留置、移送司法程序指引

时间:2019-05-14 06:03: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监察委立案、留置、移送司法程序指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监察委立案、留置、移送司法程序指引》。

第一篇:监察委立案、留置、移送司法程序指引

监察委立案、留置、移送司法程序指引

转自:悄悄法律人

监察体制改革全国全面试点已铺开,各地都陆续转隶成立监察委。监察委成立后,对监察对象的职务犯罪问题如何立案、留置、移送司法都一团雾水。今天雷剑自行研究一套指引供各地参考。

一、立案

1、立案条件。经过初查,已掌握被调查人部分涉嫌职务违法或者职务犯罪的事实和证据,需要追求政务责任或刑事责任的,应当立案调查。

2、立案程序。(1)调查部门制作《立案调查请示报告》报监察委主任批准并提请监察委委务会议集体研究决定。如果监察对象是同级党委管理的对象,应向同级党委请示(一般应书面请示报告)。(2)决定立案后,开具《立案决定书》,并向被调查人宣布并制作笔录,通知被调查人所在的单位。对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决定任免的人员,应向人大常委会通报。(3)报上级监察委备案。

二、留置

1、留置条件。《国家监察法》(草案)有相应的规定,可参照,在此不予展开。由于留置需要上级监察委审批,因此在报批材料中,已经有证据基本上能证实犯罪事实(如果单证,审批可能通不过)。

2、留置程序。(1)审批程序。需采取留置措施的,制作《留置措施采取审批表》和相关证据材料报本级监察委委务会议集体研究决定,然后报上一级监察委批准(无须开委务集体会议,可以相关分管领导审批)。如果被调查人是本级党委管理对象的,应向本级党委主要领导报告(可口头)。(2)留置决定作出后,开具“留置令”向被调查人宣布,并及时将被调查人送至留置场所留置(这里是否及时送至,应启动监督程序进行上下级监督,像以往公安机关部分案件,往往出现刑拘后不及时送至看守所的情况,导致在非办案点非法讯问出现刑讯逼供等现象),从进入留置场所开始应对被调查人进行实时监控录像。除提取证据、外出就医等经批准外,不得将被调查人带离留置场所非监控外区域。(3)一般在24小时内通知被调查人家属及所在单位。如果是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应及时向所在的人大机关和政协机关通报。并在24小时内对调查人进行讯问形成笔录。(4)留置期间应保证被调查人基本权利,主要是要保证一天六个小时以上的睡眠休息(饮食时间另外),另外应该内部规定不能夜审,可设置不能超过当天夜晚23点、24点。还应有医护条件定期对被调查进行身体健康指数检测是否适合继续留置。(5)严禁先留置后审批,对非法留置应一律查处,尤其是上级监察委要把好关。(6)留置解除。调查部门提出解除留置措施的意见报监察委主任审批,出具《解除留置措施通知书》办理出留置场所手续,交接时应有被调查人单位相关人员、亲属在场。如果是因为案件移送检察机关,被检察机关作出逮捕或者取保候审等刑事强制措施的情况,留置措施则自动解除。

三、移送司法

1、邀请检察机关提前介入。对疑难复杂案件,三家可能会发生分歧的情况,可邀请检察、法院进行论证(以审判为中心,类似于公安刑事案件,遇到疑难复杂并且三家可能会有争议的情况下,邀请三家提前讨论,减少分歧)

2、监察委的案件审理部门对案件内部审理后,向本委委务会议提出政务处分意见、纪律处分意见(党纪也立案的情况)、是否移送检察机关的意见。需要移送检察院的,先将被调查人党纪处分、政务处分作出。移交检察院前,让调查部门制作《起诉意见书》,主要领导审批后由监察委案管部门将案件材料和《起诉意见书》移送至当地检察院案管部门。当然移送之前,需要两家相关业务部门领导提前沟通协调。

3、检察机关在收案后先及时审查作出是否对被调查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这个审查犹如审查逮捕措施,但又跟以往不同。此阶段并非单独的审查逮捕阶段,监察委也不是报捕,而是移送起诉。因此检察机关在收案后,就意味着进入了审查起诉阶段,只不过在这个阶段中,划出一定的时间段,比如7天内完成对被调查人是否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的审查。对构成犯罪的,作出决定逮捕或者取保候审等刑事强制措施。如果检察机关作出逮捕决定的,应该将犯罪嫌疑人及时带至看守所进行羁押。附监察法草案第二次修改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加强对公职人员的监督,实现国家监察全面覆盖,深入开展反腐败工作,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制定本法。

第二条 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监察工作的领导,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构建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中国特色国家监察体制。第三条 各级监察委员会是行使国家监察职能的专责机关,依照本法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进行监察,调查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开展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

第四条 监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监察机关办理职务违法犯罪案件,应当与司法机关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监察机关在工作中需要协助的,有关机关和单位应当根据监察机关的要求依法予以协助。

第五条 国家监察工作坚持宪法法律至上,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权责对等,从严监督;惩戒与教育相结合,宽严相济。

第六条 国家监察工作坚持标本兼治,保持高压态势,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深化改革、健全法治,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加强思想道德和法治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不想腐的自觉。第二章 监察机关及其职责

第七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委员会是最高国家监察机关。省、自治区、直辖市、自治州、县、自治县、市、市辖区设立监察委员会。

第八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委员会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产生,负责全国监察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委员会由主任、副主任若干人、委员若干人组成,主任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副主任、委员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委员会主任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委员会主任每届任期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相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委员会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并接受监督。

第九条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监察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由主任、副主任若干人、委员若干人组成,主任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副主任、委员由监察委员会主任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县级以上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主任每届任期同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相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和上一级监察委员会负责,并接受监督。第十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委员会领导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的工作,上级监察委员会领导下级监察委员会的工作。第十一条 监察机关依照法律履行监督、调查、处置职责:(一)对公职人员开展廉政教育,对其依法履职、秉公用权、廉洁从政从业以及道德操守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二)对涉嫌贪污贿赂、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权力寻租、利益输送、徇私舞弊以及浪费国家资财等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进行调查;(三)对违法的公职人员依法作出政务处分决定;对履行职责不力、失职失责的领导人员进行问责;对涉嫌职务犯罪的,将调查结果移送人民检察院,依法提起公诉;向监察对象所在单位提出监察建议。

第十二条 各级监察委员会可以向本级中国共产党的机关、国家机关、经法律法规授权或者委托管理公共事务的组织和单位以及所管辖的行政区域、国有企业等派驻或者派出监察机构、监察专员。监察机构、监察专员对派驻或者派出它的监察机关负责。

第十三条 派驻或者派出的监察机构、监察专员根据授权,按照管理权限依法对有关单位和行政区域的公职人员进行监督,提出监察建议;依法对公职人员进行调查、处置。第十四条 国家实行监察官制度,依法确定监察官等级设置、任免、考评和晋升等制度。第三章 监察范围和管辖

第十五条 监察机关对下列公职人员和有关人员进行监察:(一)中国共产党的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机关、人民政府、监察委员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各级委员会机关、民主党派各级组织机关和各级工商业联合会机关的公务员,及参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的人员;(二)法律、法规授权或者受国家机关依法委托管理公共事务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三)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四)公办的教育、科研、文化、医疗卫生、体育等单位中从事管理的人员;(五)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从事集体事务管理的人员;(六)其他依法履行公职的人员。第十六条 各级监察机关按照管理权限管辖本辖区内本法第十五条规定的人员所涉监察事项。上级监察机关可以办理下一级监察机关管辖范围内的监察事项,必要时也可以办理所辖各级监察机关管辖范围内的监察事项。监察机关之间对监察事项的管辖有争议的,由其共同的上级监察机关确定。第十七条 上级监察机关可以将其所管辖的监察事项指定下级监察机关管辖,也可以将下级监察机关有管辖权的监察事项指定给其他监察机关管辖。监察机关认为所管辖的监察事项重大、复杂,需要由上级监察机关管辖的,可以请求移送上级监察机关管辖。第四章 监察权限

第十八条 监察机关行使监督、调查职权,有权依法向有关单位和个人了解情况,收集、调取证据。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如实提供证据。监察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对监督、调查过程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应当保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伪造证据、隐匿证据或者毁灭证据。第十九条 对可能发生职务违法的公职人员,监察机关按照管理权限,可以直接或者委托有关机关、人员,进行谈话或者要求说明情况。

第二十条 对涉嫌职务违法的被调查人,监察机关可以要求其就涉嫌违法行为作出陈述,必要时向被调查人出具书面通知。对涉嫌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等职务犯罪的被调查人,监察机关可以进行讯问,要求其如实供述涉嫌犯罪的情况。第二十一条 在调查过程中,监察机关可以询问证人等人员。第二十二条 被调查人涉嫌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等严重职务违法或者职务犯罪,监察机关已经掌握其部分违法犯罪事实及证据,仍有重要问题需要进一步调查,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监察机关依法审批,可以将其留置在特定场所:(一)涉及案情重大、复杂的;(二)可能逃跑、自杀的;(三)可能串供或者伪造、隐匿、毁灭证据的;(四)可能有其他妨碍调查行为的。对涉嫌行贿犯罪或者共同职务犯罪的涉案人员,监察机关可以依照前款规定采取留置措施。留置场所的设置和管理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三条 监察机关调查涉嫌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等严重职务违法或者职务犯罪,根据工作需要,可以依照规定查询、冻结涉案单位和个人的存款、汇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配合。冻结的财产经查明与案件无关的,应当在三日内解除冻结,予以退还。

第二十四条 监察机关可以对涉嫌职务犯罪的被调查人以及可能隐藏被调查人或者犯罪证据的人的身体、物品、住处和其他有关的地方进行搜查。在搜查时,应当出具搜查证件,并有被搜查人或者其家属等见证人在场。搜查女性的身体,应当由女工作人员进行。监察机关进行搜查时,可以根据工作需要提请公安机关配合。公安机关应当依法予以协助。第二十五条 监察机关在调查过程中,可以调取、查封、扣押用以证明被调查人涉嫌违法犯罪的财物、文件和电子数据等信息。采取调取、查封、扣押措施,应当收集原物原件,会同持有人或者保管人、见证人,当面逐一拍照、登记、编号,开列清单,由在场人员当场核对、签名,并将清单副本交财物、文件的持有人或者保管人。对调取、查封、扣押的财物、文件,监察机关应当设立专用账户、专门场所,确定专门人员妥善保管,严格履行交接、调取手续定期对账核实,不得毁损或者用于其他目的。对价值不明物品应当及时鉴定,专门封存保管。查封、扣押的财物、文件经查明与案件无关的,应当在三日内解除查封、扣押,予以退还。

第二十六条 监察机关在调查过程中,可以直接或者指派、聘请具有专门知识、资格的人员在调查人员的主持下进行勘验、检查。勘验、检查的情况应当写成笔录,由参加勘验、检查的人员和见证人签名或者盖章。

第二十七条 监察机关在调查过程中,对于案件中的专门性问题,可以指派、聘请有专门知识的人进行鉴定。鉴定人进行鉴定后,应当写出鉴定意见,并且签名。

第二十八条 监察机关调查涉嫌重大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根据需要,经过严格的批准手续,可以采取技术调查措施,按照规定交有关机关执行。批准决定应当明确采取技术调查措施的种类和适用对象,自签发之日起三个月以内有效;对于复杂、疑难案件,期限届满仍有必要继续采取技术调查措施的,经过批准,有效期可以延长,每次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不需要继续采取技术调查措施的,应当及时解除。第二十九条 依法应当留置的被调查人如果在逃,监察机关可以决定在本行政区域内通缉,由公安机关发布通缉令,追捕归案。通缉范围超出本行政区域的,应当报请有权决定的上级监察机关决定。

第三十条 监察机关为防止被调查人及相关人员逃匿境外,经省级以上监察机关批准,可以对被调查人及相关人员采取限制出境措施,由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对于不需要继续采取限制出境措施的,应当及时解除。

第三十一条 涉嫌职务犯罪的被调查人主动认罪认罚,有自动投案、真诚悔罪悔过,积极配合调查工作、如实供述监察机关还未掌握的违法犯罪行为,积极退赃、减少损失,具有重大立功表现或者案件涉及国家重大利益等情形的,监察机关经集体研究,并报上一级监察机关批准,可以在移送人民检察院时提出从宽处罚的建议。

第三十二条 职务违法犯罪的涉案人员揭发有关被调查人职务违法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的,或者提供重要线索,有助于调查其他案件的,监察机关经集体研究,并报上一级监察机关批准,可以在移送人民检察院时提出从宽处罚的建议。第三十三条 监察机关依照本法规定收集的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被调查人供述和辩解、视听资料、电子数据等证据材料,在刑事诉讼中可以作为证据使用。监察机关在收集、固定、审查、运用证据时,应当与刑事审判关于证据的要求和标准相一致。以非法方法收集的证据应当依法予以排除,不得作为案件处置的依据。

第三十四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审计机关等国家机关在工作中发现公职人员涉嫌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等职务违法或者职务犯罪的问题线索,应当移送监察机关,由监察机关依法调查处置。被调查人既涉嫌严重职务违法或者职务犯罪,又涉嫌其他违法犯罪的,一般应当由监察机关为主调查,其他机关予以协助。第五章 监察程序

第三十五条 监察机关对于报案或者举报,应当接受并按照有关规定处理。对于不属于本机关管辖的,应当移送主管机关处理。

第三十六条 监察机关应当严格按照程序开展工作,建立问题线索处置、调查、审理各部门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工作机制。监察机关应当加强对调查、处置工作全过程的监督管理,设立相应的工作部门履行线索管理、监督检查、督促办理、统计分析等管理协调职能。

第三十七条 监察机关对监察对象的问题线索,应当按照有关规定提出处置意见,履行审批手续,进行分类办理。线索处置情况应当定期汇总、通报,定期检查、抽查。第三十八条 需要采取初步核实方式处置问题线索的,监察机关应当依法履行审批程序,成立核查组。初步核实工作结束后,核查组应当撰写初核情况报告,提出处理建议。承办部门应当提出分类处理意见。初核情况报告和分类处理意见报监察机关主要负责人审批。

第三十九条 经过初步核实,对涉嫌职务违法犯罪,需要追究法律责任的,监察机关应当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办理立案手续。监察机关主要负责人依法批准立案后,应当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确定调查方案,决定需要采取的调查措施。立案调查决定应当向被调查人宣布,并通报相关组织。涉嫌严重职务违法或者职务犯罪的,应当通知被调查人家属,并向社会公开发布。

第四十条 监察机关对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案件,应当进行调查,收集被调查人有无违法犯罪以及情节轻重的证据,查明违法犯罪事实,形成相互印证、完整稳定的证据链。严禁以威胁、引诱、欺骗及其他非法方式收集证据,严禁侮辱、打骂、虐待、体罚或者变相体罚被调查人。

第四十一条 调查人员采取讯问、询问、留置、搜查、调取、查封、扣押、勘验、检查等调查措施,均应当依照规定出示证件,出具书面通知,由二人以上进行,形成笔录、报告等书面材料,并由相关人员签名、盖章。调查人员进行讯问以及搜查、查封、扣押等重要取证工作,应当对全过程进行录音录像,留存备查。

第四十二条 调查人员应当严格执行调查方案,不得随意扩大调查范围、变更调查对象和事项。对调查过程中的重要事项,应当集体研究后按程序请示报告。

第四十三条 监察机关采取留置措施,应当由监察机关领导人员集体研究决定。设区的市级以下监察机关采取留置措施,应当报上一级监察机关批准。省级监察机关采取留置措施,应当报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委员会备案。留置时间不得超过三个月。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延长一次,延长时间不得超过三个月。省级以下监察机关采取留置措施的,延长留置时间应当报上一级监察机关批准。监察机关发现采取留置措施不当的,应当及时解除。监察机关采取留置措施,可以根据工作需要提请公安机关配合。公安机关应当依法予以协助。第四十四条 采取留置措施后,除有可能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等有碍调查情形的,应当在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留置人员所在单位和家属。监察机关应当保障被留置人员的饮食、休息和安全,提供医疗服务。讯问被留置人员应当合理安排讯问时间和时长,讯问笔录由被讯问人阅看后签名。被留置人员涉嫌犯罪移送司法机关后,被依法判处管制、拘役和有期徒刑的,留置期限应当折抵刑期。留置一日折抵管制二日,折抵拘役、有期徒刑一日。第四十五条 监察机关根据监督、调查结果,依法作出如下处置:(一)对有职务违法行为但情节较轻的公职人员,按照管理权限,直接或者委托有关机关、人员,进行谈话提醒、批评教育、责令检查,或者予以诫勉。(二)对违法的公职人员依照法定程序作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政务处分决定。(三)对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的,按照管理权限对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直接作出问责决定,或者向有权作出问责决定的机关提出问责建议。(四)对被调查人涉嫌职务犯罪,监察机关经调查认为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制作起诉意见书,连同案卷材料、证据一并移送人民检察院,依法提起公诉。人民检察院依法对被调查人采取强制措施。(五)对监察对象所在单位廉政建设和履行职责存在的问题等提出监察建议。监察机关经过调查,对没有证据证明存在违法犯罪行为的,应当撤销案件。第四十六条 监察机关经调查,对违法取得的财物,依法予以没收、追缴或者责令退赔。对涉嫌犯罪取得的财物,应当在移送人民检察院依法提起公诉时随案移送。

第四十七条 对监察机关移送的案件,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起诉决定。人民检察院经审查后,认为需要补充核实的,应当退回监察机关补充调查,必要时可以自行补充侦查。人民检察院对于有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不起诉的情形的,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依法作出不起诉的决定。监察机关认为不起诉的决定有错误的,可以要求复议。

第四十八条 监察机关在调查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等职务犯罪案件过程中,被调查人逃匿或者死亡,有必要继续调查的,经省级以上监察机关批准,应当继续调查并作出结论。被调查人逃匿,在通缉一年后不能到案,或者死亡的,由监察机关提请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定程序,向人民法院提出没收违法所得的申请。

第四十九条 监察对象对监察机关涉及本人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作出决定的监察机关申请复审;对复审决定仍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级监察机关申请复核。复审、复核期间,不停止原处理决定的执行。复核受理机关审查认定处理决定有错误的,原处理机关应当及时予以纠正。第六章 反腐败国际合作 第五十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委员会组织反腐败国际条约实施工作,统筹协调与其他国家、地区、国际组织开展的反腐败国际交流、合作。

第五十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委员会组织协调有关方面加强与有关国家、地区、国际组织在反腐败执法、引渡、司法协助、被判刑人的移管、资产追回和信息交流等领域合作。第五十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委员会加强对反腐败国际追逃追赃和防逃工作的组织协调,督促有关单位做好相关工作:(一)对于重大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等职务犯罪案件,被调查人逃匿到国(境)外,掌握证据比较确凿的,通过开展境外追逃工作,追捕归案;(二)提请赃款赃物所在国查询、冻结、扣押、没收、追缴、返还涉案资产;(三)查询、监控涉嫌职务犯罪的公职人员及其相关人员进出国(境)和跨境资金流动情况,在调查案件过程中设置防逃程序。第七章 对监察机关和监察人员的监督

第五十三条 监察机关应当接受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监督。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听取和审议本级监察机关的专项工作报告,根据需要可以组织执法检查。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举行会议时,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或者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可以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就监察工作中的有关问题提出询问或者质询。第五十四条 监察机关应当依法公开监察工作信息,接受民主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

第五十五条 监察机关通过设立内部专门的监督机构等方式,加强对监察人员执行职务和遵守法律情况的监督,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监察队伍。

第五十六条 监察人员必须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忠于职守、秉公执法,清正廉洁、保守秘密;必须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熟悉监察业务,具备运用法律、法规、政策和调查取证等能力,自觉接受监督。

第五十七条 对于监察人员打听案情、过问案件、说情干预的,办理监察事项的监察人员应当及时报告。有关情况应当登记备案。发现办理监察事项的监察人员未经批准接触被调查人、涉案人员及其特定关系人,或者存在交往情形的,知情人应当及时报告。有关情况应当登记备案。

第五十八条 办理监察事项的监察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回避,监察对象、检举人及其他有关人员也有权要求其回避:(一)是监察对象或者检举人的近亲属的;(二)担任过本案的证人的;(三)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与办理的监察事项有利害关系的;(四)有可能影响监察事项公正处理的其他情形的。

第五十九条 监察机关涉密人员离岗离职后,应当遵守脱密期管理规定,严格履行保密义务,不得泄露相关秘密。监察人员辞职、退休三年内,不得从事与监察和司法工作相关联且可能发生利益冲突的职业。

第六十条 监察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被调查人及其近亲属有权向该机关申诉:(一)留置法定期限届满,不予以解除的;(二)查封、扣押、冻结与案件无关的财物的;(三)应当解除查封、扣押、冻结措施而不解除的;(四)贪污、挪用、私分、调换以及违反规定使用查封、扣押、冻结的财物的;(五)其他违反法律法规、侵害被调查人合法权益的行为。受理申诉的监察机关应当及时处理。申诉人对处理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级监察机关申请复查,上一级监察机关应当及时处理,情况属实的,予以纠正。

第六十一条 对调查工作结束后发现立案依据不充分或者失实,案件处置出现重大失误,监察人员严重违法的,追究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第八章 法律责任

第六十二条 有关单位拒不执行监察机关作出的处理决定,或者无正当理由拒不采纳监察建议的,由其主管部门、上级机关责令改正,对单位给予通报批评;对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理。

第六十三条 有关人员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其所在单位、主管部门、上级机关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依法给予处理:(一)不按要求提供有关材料,拒绝、阻碍调查措施实施等拒不配合监察机关调查的;(二)提供虚假情况,掩盖事实真相的;(三)串供或者伪造、隐匿、毁灭证据的;(四)阻止他人揭发检举、提供证据的;(五)其他违反本法规定的行为,情节严重的。

第六十四条 监察对象对控告人、检举人、证人或者监察人员进行报复陷害的;控告人、检举人、证人捏造事实诬告陷害监察对象的,依法予以处理。

第六十五条 监察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理:(一)未经批准、授权处置问题线索,发现重大案情隐瞒不报,或者私自留存、处理涉案材料的;(二)利用职权或者职务上的影响干预调查工作、以案谋私的;(三)违法窃取、泄露调查工作信息,或者泄露举报事项、举报受理情况以及举报人信息的;(四)对被调查人逼供、诱供,或者侮辱、打骂、虐待、体罚或者变相体罚的;(五)违反规定处置查封、扣押、冻结财物的;(六)违反规定发生办案安全事故,或者发生安全事故后隐瞒不报、报告失实、处置不当的;(七)违反规定采取留置措施的;(八)违反规定限制他人出境,或者不按规定解除出境限制的;(九)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行为的。

第六十六条 违反本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十七条 监察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依法给予国家赔偿。

第九章 附 则

第六十八条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展监察工作,由中央军事委员会根据本法制定具体规定。

第六十九条 本法自 年 月 日起施行。行政监察法》同时废止。

《中华人民共和国

第二篇:申诉和申请再审立案指引

申诉和申请再审立案指引

一、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可以提出申诉和申请再审

1、原审违反法定程序的,可能影响案件正确裁判的2、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裁判的

3、拟以定罪量刑的证据不确定、不充分或者证明案件事实的主要证据之间存在矛盾的;

4、原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不足的

5、原裁判依据的主要事实被变更或撤销的

6、同一法律事实或相同的法律关系在实际处理上出现了两个以上互相矛盾生效判决的

7、原裁判适用法律、法规确有错误且足以影响裁判公证的8、原裁判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的

9、有证据证明调解违反自愿原则或调解协议的内容违反法律的规定

10、有证据证明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

二、具有以下未能合法参与审判事由的可提出申诉和申请再审

1、应当为原审被告人指定辩护人而未指定的

2、辩护人未合法获得辩护权或者代理人未合法的获得代理权的基础上作出的裁判

3、刑事案件剥夺原审被告人辩护权的

4、未经合法传唤或者所做传唤无效,以致当事人或者代理人未能出庭而作出生效裁判的

5、未能合法送达一审裁定文书而致当事人丧失上诉权的

三、提出申诉或申请再审,应当直接向人民法院提交以下材料

1、申诉书或再审申请书正本一式三份,并按被申请再审人的人数提供副本

2、证明申诉人或申请再审人是合法申请主体的材料

3、申诉或申请再审所不服生效法律文书

4、在法定期间内申诉或申请再审的证据

5、与申诉或申请再审理由有关的证据

6、申诉人、申请再审人以及被申请再审人的联系地址和联系电话

7、委托代理人的授权委托书

8、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

四、申诉书或再审申请书应载明的内容

1、当事人名称及基本情况

2、申诉或申请再审所依据的生效法律文书的名称、案号、该法律文书生效的时间,及主要内容

3、有具体的申诉或申请再审的请求、事实和理由

4、以新证据申诉或申请再审的还应当说明原审未提出该证据的原因、新证据的来源、获得新证据的时间、以及新证据足以推翻原裁判的理由。

五、申诉或申请再审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本院不予受理。

1、申请主体不合格

2、申请超过期限

3、裁判未发生法律效力

4、本级人民法院或上一级人民法院已经基于该申请人的申请驳回申诉或再审申请的,或已经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过的5、一审判决后当事人未上诉而申请再审的

6、人民法院依照督促程序、公式催告程序、破产还债程序审理的7、人民法院依照特别程序审理的选民资格案件

8、人民法院裁定撤销仲裁裁决的或驳回申请撤销仲裁裁决的9、人民法院裁定不予执行仲裁裁决或驳回不执行仲裁裁决申请的10、人民法院判决、调解解除婚姻关系和确定抚养关系的

11、人民法院作出的财产保全和先予执行裁定

12、依照有关的法律、司法解释规定其他不能申诉或申请再审的六、注意事项:

1、申诉或申请再审的请求和理由在案件受理后不得变更或增加

2、当事人向同一人民法院只能提出一次申诉或申请再审,当事人对驳回申诉或申请再审仍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申诉和申请再审

3、申诉和申请再审人在法院审理案件期间可以撤回申诉或再审申请,撤回申请的不得再以相同的理由或请求事项提出申诉或申请再审。

第三篇:招标管理效能监察操作指引

招标管理效能监察操作指引

第一部分、基本概念

(1)招标投标概念。招标是一种有序的市场竞争交易方式,也是选择交易主体、订立交易合同的法律程序。

(2)招标投标原则。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

(3)招标投标特性。竞争性、程序性、规范性、一次性、技术经济性。

(4)招标方式。公开招标(非限制性竞争招标)、邀请招标(有限竞争招标)

(5)工程建设项目招标内容。一包括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新建、改建、扩建及其相关的装修、拆除、修缮等;二包括与工程建设有关的货物,是指构成工程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且为实现工程基本功能所必需的设备、材料等;三包括与工程建设有关的服务,是指为完成工程所需的勘察、设计、监理等服务。

(6)行政监督职责分工(发改委牵头;工信、住建、交通、铁道、水利、商务等部门分工负责;财政部负责政府采购;监察机关对有关监察对象实施监察。)

第二部分,招投标管理效能监察业务流程和方法

“五步”、“四查”、“三纠”、“一建”:

——“五步”——一查项目来源、二查前期准备、三查投标开标活动、四查评标过程、五查定标及合同谈判。

——“四查”——查合法性、合规性、合理性、时效性。合法性检查包括:包括项目的合法性,招标方、投标方和评标三方的合法性;合规检查包括:对招标投标活动的招标、投标、开标、评标、定标活动过程的检查;合理性检查是对招标文件公平、公正和公开性检查;时效性检查是对招标法规定的六个时限进行检查。

——“三纠”——纠正招标过程中存在的不作为、违规作为和拖延作为。

——“一建”——促进企业改进和完善招标管理方式。

一、审查项目招标申请批复

(一)审招标项目合法性

1。查批准条件——原则是谁批准(审批或核准)的项目,由谁批复招标(招标范围、方式、组织形式)。2。查必须招标范围——两大类,五小类; 3。查四个规模标准——金额四档; 4。查批准权限——分中央和地方;

目的是——防止规避公开招标。

(二)分清三种形式,查规避招标 1.邀请招标的条件

2.免于招标的条件和范围:

一是可以不招标的建设项目(4种情形)

二是可以不进行招标的工程施工项目(6个方面)

3.重新招标的条件和范围

重新招标:是一个招标项目发生法定情况,无法继续进行评标、推荐中标候选人,当次招标结束后,如何开展项目采购的一种选择。所谓法定情况,包括于投标截止时间到达时投标人少于3个、评标中所有投标被否决或其他法定情况。

原则上:投标人少于三个,或者所有投标被否决的,招标人应当依法重新招标。

二、招标前准备环节的监督检查

(一)招标方条件(分清招标组织方式,查招标人资格)

总的要求是查:资格来源、范围、事项、大小 招标人是依法成立的法人和其他组织,包括处主招标和代理招标。

主要工作程序:一是制定招标工作计划。明确招标内容、范围、时间、资金额度等。二是确定招标组织形式。招标人自行组织招标或委托代理机构招标。三是落实招标的基本条件。包括招标人、项目有关审批(核准、备案)、资金、土地、技术设计资料等。四是编制招标方案。

1.招标代理机构(四查)

一查资格:是依法由有关政府部门认定资格、资质。同时具备两个能力:一是编制招标文件能力;二是组织评标能力(具有专业技术力量、类似招标经验、3名招标人员、熟悉法规)二查范围事项:从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工信部、住建部条条管理查发证代理资格范围和事项。

三查资质等级标准:分甲级、乙级和暂定级三级 甲级工程招标代理机构可以承担各类工程的招标代理业务。

乙级工程招标代理机构只能承担工程总投资1亿元人民币以下的工程招标代理业务。

暂定级工程招标代理机构,只能承担工程总投资6000万元人民币以下的工程招标代理业务。

招标代理机构不得无权代理、越权代理和违法代理;不得接受同一招标项目的投标咨询服务。不得涂改、出租、出借、转让资格证书。

四查代理合同,看有无非法干涉指定代理机构。查合同约定的收费标准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防输送利益、铁路工程事件)

(二)查招标文件的公正性(资格预审文件和招标文件)

1.查文件的编制和发布是否规范(使用三种标准文本),防止信息不完整。

《标准施工招标资格预审文件》、《标准施工招标文件》、《标准设计施工总承包招标文件》

2.查文件内容有无不公正。如无地方保护、行业垄断、企业封闭现象。(提供不同样信息;设臵不合理商务、技术、资格条件;设臵不合理的加分指标)

3.查发布媒体是否规范(“三报一网”,不同媒体内容要一致)

4.查招标公告发布时间是否满足(不少于20天);资格预审文件或者招标文件的发售期不得少于5日;

提交资格预审申请文件的时间,自资格预审文件停止发售之日起不得少于5日。

(三)查资格预审委员会(评委)的合法性。——与审查评标委员会及其成员组成的标准一样。

1.评委的产生方式是否合规(专家库、随机抽取); 2.人员构成是否符合要求(单数,取少5人;三分之二专业人员,从事相关领域工作满8年并具有高级职称或者具有同等专业水平)。

3.是否回避。

1)投标人或者投标人主要负责人的近亲属;

2)项目主管部门或者行政监督部门的人员;

3)与投标人有经济利益关系,可能影响对投标公正评审的;

4)曾因在招标、评标以及其他与招标投标有关活动中从事违法行为而受过行政处罚或刑事处罚的。

4.抽取时间:《进一步规范机电产品国际招标投标活动有关规定》第21条规定:“抽取评标所需的评审专家的时间不得早于开标时间48小时,如抽取外省专家的,不得早于开标时间72小时,遇节假日向前顺延;同一项目评标中,来自同一法人单位的评审专家不得超过评标委员会总数的1/3。”

五5.审是否公正合理(资格审查有排斥、限制;评标不公正)

资格后审的应当在开标后由评标委员会按照招标文件规定的标准和方法对投标人的资格进行审查。

(四)文件澄清与修改(招标人)

1.主动澄清与修改。招标人应当在提交资格预审申请文件截止时间至少3日前,或者投标截止时间至少15日前,以书面形式通知所有获取资格预审文件或者招标文件的潜在投标人;不足3日或者15日的,招标人应当顺延提交资格预审申请文件或者投标文件的截止时间。

2.异议与答复(潜在投标人或者其他利害关系人)

一是对资格预审文件有异议的,应当在提交资格预审申请文件截止时间2日前提出;

二是对招标文件有异议的,应当在投标截止时间10日前提出。招标人应当自收到异议之日起3日内作出答复;

三是作出答复前,应当暂停招标投标活动。

(五)查标底编制(要点是封闭、保密)

1、工作地点封闭条件及安全性是否符合要求。

2、手机是否全部集中寄存,住房电话及网线是否拆除。

3、是否学习编制纪律有关规定并签订《承诺书》。

4、对外通讯联系是否执行“批准、登记、监听”规定。

5、编制人员是否发生离开工作现场外出的情况。

6、是否发生除公司分管领导、招标部门负责人及编制人员以外的人员进入驻地的情况。

7、审定后的标底方案是否经双方领导签字。

8、密封存放的方案是否确认即是审定方案,编制单位负责人及监督人员是否都在密封处签字。

9、编制人员是否在开标后才取到手机并离开驻地。

接受委托编制标底的中介机构不得参加受托编制标底项目的投标,也不得为该项目的投标人编制投标文件或者提供咨询。

(六)查踏勘项目现场

1.查单独行动。招标人不得组织单个或者部分潜在投标人踏勘项目现场。

2.查保密情况。组织踏勘项目现场应当注意保密各潜在投标人身份。

(七)查投标人资格(见资格审查)

查对投标人的限制是否公正 1.投标不受地区或部门限制

2.与招标人存在利害关系可能影响招标公正性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参加投标。

3.单位负责人为同一人或者存在控股、管理关系的不同单位,不得参加同一标段投标或者未划分标段的同一招标项目投标。(违反前两款规定的,相关投标均无效)

三、开标过程监督

监察人员应重点监督招标单位的各项活动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招标投标活动的一般原则,过程是否规范。(步骤全不全、顺序对不对、标准够不够)

(一)投标过程。监察人员应检查投标箱,并需同招标单位一起对该投标箱加封。在投标方投递标书时,监察人员应查验招标单位委派的接标人的身份和投递标书人的身份,对投递标书人所送标书的密封情况进行检查,并做出记录。如果标书是通过邮寄方式投送的,则应记录收到标书的时间。监督投标人将符合规定条件的标书投入投标箱,在投标箱投标口密封并加贴条。

(二)开标过程。

一是提前到场,查看现场是否满足开标条件; 二是与监督人员见面,做好衔接和分工; 三是提醒会议准时进行。(《招标投标法》第三十四条规定,开标应当在招标文件确定的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的同一时间公开进行;开标地点应当为招标文件中预先确定的地点)。

四是检查投标商到场情况;在开标会议中,监察人员应当查验投标方代表的资格证件和身份证明,对现场参加投标最终少于三家的标段,采取三种处理方式:

(1)不对该标段唱标,密封退回投标商,下次重新组织招标;

(2)不对该标段公开唱标,改走议标程序;(经批准后)

再次检查投标箱的密封情况,监督投标箱的启封,检查标书份数和密封情况,并宣布检查结果。

五是宣读招投标纪律; 六是监标程序:

①监督投标商抽签(或按投标时间先后)决定开标顺序。

②监察人员检查投标文件是否密封完好并宣读检查结果、当众拆封。

③监督人员对投标人的身份进行审查,看他的法人授权与其出示的身份证是否相符,宣布法人授权是否有效。

④唱标人员宣读投标人名称、投标保证金、投标价格等。

⑤记录人员填写“开标记录”,请投标方代表和监督人员签字确认。

6.填写监标情况表,并签字。七是对无效投标文件的处理。

根据我国有关招标投标的规定和招标投标活动的一般原则,投标方所投标书,如具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属无效:

(1)逾期送达的或者未送达指定地点的;(2)投标方不具备投标资格;(3)投标书没有报价;(4)投标书未密封;

(5)投标书未加盖单位公章及法定代表人未签字;

(6)投标书未按规定的格式、内容和要求填写;

(7)投标书书写潦草,字迹模糊不清难以辨认;(8)在一个招标项目中,投标方投报两个或多个标书,或有两个或多个报价,又未书面声明哪一个有效;

(9)未按招标文件要求提交投标保证金的;(10)其他不符合招标文件要求的情况。主要是未按招标文件的要求提交投标保函或担保文件。

四、监督评标过程 一查人员组成; 二查封闭环境; 三查保密制度; 四查评标情形; 五查独立评审; 六查评审结果与记录。

《招标投标法》第四十条规定,评标委员会应当按照招标文件确定的评标标准和方法,对投标文件进行评审和比较。国务院对特定招标项目的评标有特别规定的,从其规定。通常运用的评标方法主要有三种,即价格评标法、综合评标法和打分法。

监察人员应查验评标组织成员的资格,核实其身份。对与投标方有利害关系的评标组成员,应让其回

避。监督标底的开启,公布标底。监督评标委员会按照招标文件规定的原则、标准、程序和方法进行评标、定标。

(一)监督召开评标委员会会议

1、参与讲解《评标大纲》。

2、强调评标纪律。

3、对评委进行通讯和住宿上的限制。《招标投标法》第三十八条规定,招标人应当采取必要的措施,保证评标在严格保密的情况下进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影响评标的过程和结果。

(1)在住宿上进行限制。(2)在通讯工具上进行限制。

(二)对评审的监督

1、商务与技术评标是否分开。

2、澄清和答疑的方式是否规范。

3、是否有干扰评标的现象。

4、评委是否履行职责。(1)评委到场情况。(2)态度是否端正。

(3)打分是否合规。①在形式上是否符合要求;②是否有倾向性打分。③是否有抄袭现象。④对于明

显未响应标书的投标文件是否仍进行评标。⑤是否按照《评标大纲》进行评审。

5、打分的统计、汇总。

(1)是否按事先确定的评标公式进行计算;(2)计算结果是否准确。排名顺序

检查评标的原则和办法是否存在与招标文件中的评标原则不一致的情况。

五、监督定标和合同谈判

(一)监督定标

1.督促招标领导小组会议是否及时召开; 2.检查是否根据评标委员会提出的评标报告及推荐的中标候选人顺序确定中标人;

3.如与评标委员会推荐意见不一致的,是否有充足的理由并形成书面意见。

(二)监督合同谈判 1.监督内容

一是招标人与中标人是否存在不按照招标文件和中标人的投标文件订立合同,或者招标人与中标人订立背离合同实质性内容协议的情况;

二是参加合同谈判的公司人员是否符合规定人数(不得少于3人);

三是中标价是否与合同价一致;

四是50万元以上的合同项目,在签订合同的同时,是否一并签订规范的廉政合同。

——监督的方法及手段

1、监督人员参加合同谈判会议,就合同谈判过程及有关内容进行现场监督,不参与谈判工作;

2、做好监督记录。

六、时效性检查

招标法规定的时限不得任意突破。

(一)15天 《招标投标法》第23条规定:招标人对已发的招标文件进行必要的澄清或修改的,应当在招标文件要求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至少15日前,以书面形式通知所有招标文件接受人。

(二)20天 《招标投标法》第24条规定:招标人应当确定投标人编制投标文件所需合理时间。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自招标文件开始发出之日起至投标人提交投标文件截止之日止,最短不得少于20日。

(三)30天 《招标投标法》第46条规定:招标人和中标人应当自中标通知书发出之日 起30日内,按照招标文件和中标人的投标文件订立书面合同。

(四)5天

国家经贸委等七部委制定的《评标委员会和评标方法暂行规定》第52条规定:招标与中标人签订合同后5个工作日内,应当向中标人和未中标人退还投标保证金。

(五)30天 国家经贸委等七部委制定的《评标委员会和评标方法暂行规定》第40条规定:评标和定标应当在投标有效期结束日30个工作日前完成。不能在投标有效期结束日30个工作日前完成评标和定标的,招标人应当通知所有投标人延长投标有效期。

(六)15天 《招标投标法》第47条规定: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招标人应当自确 定中标人之日起15日内,向有关行政监督部门提交招标投标情况的书面报告。

第四篇:国资委监察工作总结

2007年监察室在市纪委、监察局和纪工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充分发挥纪检监察工作的职能作用,结合十七大精神,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融入到国资监管工作的各个环节之中,起到了强有力的保障作用,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一年来监察室工作从五个方面总结如下:

一、以学习为重点、大力开展反腐倡廉教育

1、认真传达贯彻上级纪委指示精神,落实工作部署。一是认真传达贯彻了市纪委二次全会精神。2月8日市纪委二次全会闭幕,就及时将会议精神向委党政主要领导作了汇报,并将会议精神传达到机关全体人员、国资公司、国投公司中层以上干部中,为今年的反腐倡廉工作开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二是认真传达和贯彻了中纪委《关于严禁利用职务上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若干规定》。按照市纪委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我委在6月15日和6月18日分别召开机关全体人员会和出资监管单位负责人会议,学习中纪委《若干规定》,传达省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发放自查自纠申报表、并反复强调有违反规定的在组织上给出的从宽期限内主动说明问题,县级干部的自查表报市纪委备案,科级以下党员干部的自查表统一由监察室保存备案,以示负责。

2、形式多样地开展反腐倡廉教育。一是在去年学习《党章》、《党纪处分条例》等党内法律的基础上,今年,在党工委的领导下,改进学习方式,要求在机关内分专题发言,7月6日以“转变机关作风、扎实工作”为重点作中心发言,通过相互交流,加深了印象,提高了学习的效果;二是在市国资委网站上开辟纪检监察工作专栏、将《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试行)》、“四大纪律、八项要求”、“三个不得、五个不准”、“八个坚持、八个反对”,孟建柱书记告诫各级领导干部算好“七笔帐”等内容放到网上,时刻提醒系统内全体干部职工增强勤政廉政意识。

二、健全反腐制度,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力度

1、落实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责任制。根据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吉办字[2007]37号文件要求,将我委负责牵头和协助的有关内容,结合领导分工,落实到分管领导,明确承办科室、协办科室,以党工委文件形式下发到各科室和出资监管单位,抓好贯彻落实。

2、按委《关于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的实施细则》的精神,在出资监管单位分别开展了2次党性党纪教育活动;制订了《吉安市国资委领导干部诫勉谈话制度》、《吉安市国资委查办案件工作制度》以及《吉安市国资委领导干部廉洁从业考核办法》。

三、认真处理群众来信来访,加大信访初核力度

1、畅通信访举报渠道,认真做好信访初核工作。今年以来,共接待职工群众来信来访10多件,接待上访职工数30余人次,绝大多数是改制企业职工对自身利益问题方面的要求。我们对符合政策规定的一些要求,都能积极联系协调有关部门解决,如企业办学校移交当地管理后,教师待遇不一致问题,最后都得到了妥善处理;对一些老上访户,我们做到了不厌其烦,耐心细致的解说工作,努力维护社会的稳定和谐。对反映有关企业领导人员经济问题的3个信访件,已经初查核实了2件,并对电厂、电视机厂的二位企业负责人进行了诫免谈话,纠正了滥发补助奖金和接待福利费用偏高等问题。

2、尊重事实,服务企业。一是与检察院协调和沟通,对检察院办案中、发现副食品公司、回收公司企业改制资金公款私存问题进行解释,取得他们的理解,退回要没收的改制资金20多万元,既为企业排忧解难,又避免了企业改制资金损失。二是我们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对工业公司总经理张武程受留党察看处分,到期后按照本人要求及国资公司的请示,根据受处分人对错误的认识和悔改表现,经到该单位考察了解核实后,办理了恢复党员权利手续。三是今年9月,对国有企业资产运营公司下属百货公司门面仓库出租实施监督,纠正了原来的协议出租,改为竞价出租,租金由原来的5.3万元/年,增加到19.1万元/年,净增收益13.8万元/年。

四、治理商业贿赂,开展对不正当交易行为自查自纠工作检查

1、自查自纠,不走过场。一是公布投诉、举报方式。为动员、方便群众反映和举报商业贿赂问题,我委设立了举报电话一部,举报投诉箱一个,监察室对外公布了举报电话及电子邮箱等投诉、举报方式,各出资监管单位都设立了举报电话、举报箱。二是调查摸底,确保实效。治理商业贿赂工作转入自查自纠阶段后,我委要求监管单位和科室严格按照《实施方案》,结合自身实际,制定自查自纠工作方案,认真开展全面的调查工作。在治理商业贿赂自查自纠阶段,共有5个出资监管单位,6个职能科室进行了自查,自查率达100%。

2、突出重点,扎实推进。为了加大工作力度,在纪工委的领导下,多

次派人到有关出资监管单位督查,掌握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的情况,重点了解产权交易和资产处置、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设备物资采购和营销费用等环节的自查自纠工作,对自查自纠中发现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及时进行整改。通过自查自纠检查评估,全体干部从思想上提高了对依法查处商业贿赂案件和为什么要开展不正当交易行为自查自纠工作意义上的认识,进一

步增强了全体人员自觉抵制不正当交易行为的意识,强化了依法经营理念,建立和完善了相关工作制度及内部管理制度。

五、以民评工作为契机,大力开展“树部门良好形象及作风建设年”活动

1、认真开展了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按照全省、全市的统一部署,在市民评办和省国资委民评办的领导下,我委以解决损害出资人利益、企业利益和职工合法权益的突出问题为重点,通过认真研究,成立机构、制订方案、自查自纠,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建议,认真梳理,制订整改计划,落实整改措施和责任,建立长效机制等一系列工作,从6月份开始至10月结束,我们克服了人员少、工作量大、工作要求高等困难,做到了规定动作一个不少,全部到位,还根据自身的实际,选择了一些自选动作,保证了民评工作扎实推进,不走过场,顺利地通过省国资委的验收。这次活动的开展既促进了国资监管工作的开展,同时也树立了国资监管队伍廉洁、高效、务实的良好形象。

2、在机关开展了“树部门良好形象及作风建设年”活动。为了配合市直部门的形象测评和省国资委部署的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转变机关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严肃机关工作纪律。经委行政会研究,从6月10日开始到12月底止在机关开展一次“树部门良好形象及作风建设年活动”,成立了领导机构,制定了实施方案,提出了“四查四看五不准”的具体要求,这次活动特别受到了省国资委民评办好评,并在民评简报上通报表扬。

2007年,市国资委的纪检监察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同时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但与上级纪委的要求相比、与兄弟单位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查办案件工作没有取得较大突破;二是由于国资委是新组建单位,各种关系还没有理顺,出资监管单位的领导班子最近才配齐到位,致使有些工作难以展开等。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研究解决。

2008年,监察室的工作将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在市纪委监察局、党工委的领导下,按照上级纪委的工作要求,结合单位自身实际,在教育、制度、监督、惩处和自身建设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努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为国资监管工作开展提供有力的政治保证。

第五篇:申请再审立案指引及需提交的材料[范文]

申请再审立案指引及需提交的材料

一、申诉主体

1、民事案件的申诉主体

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上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或者当事人双方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提出证据证明调解违反自愿原则或者调解协议的内容违反法律的,可以申请再审。

2、刑事案件的申诉主体

刑事案件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但是不能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

3、行政案件的申诉主体

行政案件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确有错误的,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或者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申诉,但判决、裁定不停止执行。

二、申请期限

1、民事: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六个月内提出,涉及《民事诉讼法》第二百条第一项、第三项、第十二项、第十三项规定的情形,自知道或应当知道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

2、刑事:对刑事案件提出的申诉的,申诉人在刑罚执行完毕后两年内提出。

3、行政: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两年内提出。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行政赔偿调解书,提出证据证明调解违反自愿原则或者调解协议的内容违反法律规定的,可以在两年内申请再审。

三、申请再审或申诉应当提交以下材料:(一)再审申请书或申诉状(被申诉人+1份);

(二)证明再审申请人或申诉人主体适格的材料;(三)原审判决书、裁定书等法律文书;(四)证据材料(被申诉人+1份);

(五)认为再审申请人或申诉人需要提交的其他材料。

四、再审申请书或申诉状应当写明以下内容:

(一)再审申请人或申诉人以及被申请人的基本情况(地址、电话和联系方式);

(二)再审申请或申诉的具体请求;

(三)再审申请或申诉所依据的生效法律文书的名称、案号和该法律文书生效的时间,以及该生效法律文书的主要判项;(四)证明再审申请或申诉是在法定期间内提出的事实根据;(五)申请再审或申诉的理由和依据;

(六)以新证据申请再审或申诉的,应当说明新证据的来源和获得新证据的时间和方法。

五、当事人向本院申请再审或申诉,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本院不予受理:

(一)再审申请或申诉超过法定期间的;但刑事案件可能对被告人宣告无罪的除外;

(二)再审申请人或申诉人主体不适格的;

(三)经本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裁判后仍不服,继续申诉的;

(四)人民法院依照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和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审理的案件;

(五)人民法院依照特别程序审理的案件;

(六)人民法院裁定撤销仲裁裁决和不予执行仲裁裁决的案件;(七)人民法院判决、调解解除婚姻关系的案件,但当事人就离婚案件中的财产分割问题申请再审的除外;(八)裁定中止或终结诉讼的;

(九)执行中的裁定、财产保全和先予执行裁定、中止或终结执行裁定;

(十)同一主体以相同理由或相同请求,向相同法院重复申请再审的;

(十一)刑事附带民事案件中仅就民事部分提出申请再审或申诉,但有证据证明民事部分明显失当且原审被告人有赔偿能力的除外;(十二)依照有关法律、司法解释规定的其他不能申请再审的情形。

下载监察委立案、留置、移送司法程序指引word格式文档
下载监察委立案、留置、移送司法程序指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广东省中山市劳动争议仲裁立案指引(范文模版)

    广东省中山市劳动争议仲裁立案指引 (作者:罗圣安) 特别说明:本文系作者根据广东省中山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及下属各仲裁庭的仲裁立案实践编写而成,是作者本人的工作总结,仅适用......

    申请撤销(劳动)仲裁裁决立案指引000范文

    申请撤销(劳动)仲裁裁决立案指引 1、当事人到我院申请撤销劳动仲裁裁决案件,是指当事人不服晋城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和各县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裁决的案件。 2、用人单位......

    监察委和纪检委区别(合集五篇)

    监察委和纪检委区别: 1、纪检委是党内机构,由人代会产生。职能是执行党内监督,监督党员干部,党务机关。 2、监察委是国家机构,由党代会产生。监督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行为进行......

    关于劳动保障监察案件撤销立案事项的通知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文件 关于劳动保障监察案件撤销立案事项的通知劳社厅发〔2005〕1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 根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和《关于实施......

    漯河纪委监察委2018部门预算公开

    漯河市纪委监察委2018年度部门预算公开 目 录 一 、部门基本情况 (一)主要职能 (二)部门预算单位构成 (三)人员构成情况 二、2018年度部门预算情况说明 三、名词解释 附件: 2018......

    【聚焦】监察法中的留置等人身强制措施如何完善

    【聚焦】监察法中的留置等人身强制措施如何完善 完善监察法中职务犯罪调查制度的八项建议(四) 完善人身强制措施规范监察委所办案件在强制措施上的协调衔接,主要涉及留置措施的......

    监察法(草案):关于监察对象和留置对象的困惑及完善建议

    监察法(草案):关于监察对象和留置对象的困惑及完善建议 问:《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试行)》践行最难? 答:学思践悟后体会:《监督执纪工作规则(试行)》第四十六条、......

    2018年衡阳市纪委、市监察委公开选调(范文)

    2018年衡阳市纪委、市监察委公开选调 工作人员资格审查合格名单 一、市纪委、市监察委(综合) 62人 邓谭微 何娣 侯 岚 程建铭 贺海平范宏亮 周 艺 文湘琳 李春花 李旭东 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