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比较文学研究中的文学误读现象
比较文学研究中的误读现象
汉教六班 李若文 20110511449 比较文学中的误读,是指接受者按照自身的文化传统、文化观念、思维方式去解读另一种文化的载体——文学作品时出现的差异性阐释。岳黛云先生认为:“由于文化的差异性,当两种文化接触时,就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误读。所谓误读,就是指把文化看成文本。”
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文学误读中的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性。文学作品的形态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民族文学传统的沉积,而语言的差异又使得要在目的语中重现原语作品的形态几乎是不可能的。如中国的五律、七律、词都是中国古典文学传统的瑰宝,特别是其工整的对仗、铿锵的音韵、整齐的格式、固定的语调起伏,这些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学的独有财富,要完整地移植到他种语言是几乎不可能的。英语文学的十四行诗、斯宾塞体、具象诗等,也是如此。下面我们是我们组找出的几个例子,一是对于唐诗人韦应物的两句七言诗“春朝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可谓千古名句。英国汉学家宾纳译为:On the spring flood of last night's rain.The ferry-boat moves as though someone were poling.张今在《文学翻译原理》中指出,这两行译文因用“似有人”译“无人”,两者反映的画面一动一静,违反同一律。同时,原文的对仗、节奏在译文中都未能保留下来,英语读者无法欣赏到原文具有的艺术魅力。而王守义与约翰·诺弗尔合作出版的《唐宋诗词英译》,该版本将以上两句译为: spring sends rian to the river it rushes in a flood in the evening the little boat tugs at its line by the ferry landing here in the wildness it responds to the current there is no one on board 王译将原文的两行变成了7行,原文的14字变成了40字。尽管译文同样传达出了一种安静、古朴、淡雅的画面,但原诗的简洁与韵味已荡然无存,即使熟悉中国古典文学的英语学者也很难体悟到原文的影子,尤其是原诗的形态美。王译应该是“中西合璧”的成果,在汉语理解与英文表达上应没有问题,但是,形态的改变让人看到的只是原作的“变形”和对原作的“误读”。请看珍妮.凯莉翻译的《围城》中的两个例子: 你们孙家人从上到下全像那只混帐王八蛋的哈巴狗。
(Every last one of your Suns is just like that god damned lit—tie—egg of a Pekingese.)指着那些土馒土(Pointing to the coarse steamed bread)。“混帐王八蛋”和“土馒土”都是中国文化中很鲜明的特有 词汇,既通俗,又寓意独特。但译者在翻译时,“忠实地”译为: “the gooldamned little turtle~gee of a Pekingese”和译者可能认为“哈巴狗”和“馒头”是汉语中特有的鲜明形象,而加在前面的形容词仅起到修饰作用,只是没有考证而直译。这会让译语读者坠入云里雾里,想破脑袋,也不知所云,更别提建立一个异域的形象。所以在翻译时,庞德误读了一些具有典型文化内涵的词语,在译唐朝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时,把“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句译成:
But you,Sir,had better take wine ere your departure, For you will have no friends about you When you come to the gates of Go.我们知道,这是一首著名的送别友人去西北边疆的诗,其中“阳关”在中国历史上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它位于河西走廊,北与玉门关相对。自汉代以来,一直都是内地通往西域的门户,其战略地位极其重要,许多王朝都把这里作为军事重地派兵把守。在文学作品中,“阳关”被文人骚客反复吟颂,具有了丰富的文化意义。在中国读者心中“,西出阳关”唤起的是遥远、大漠、悲壮等联想。庞德把“阳关”误译成“gates of Go”,使该词背后蕴藏的文化意味荡然无存,中西方这种语言上的差异,使英美读者也难以从词汇表面体会到中国读者心中的那份感受。
从广义上来讲,所有异质文化间的文学翻译都会在某种程度上产生“误读”。对“文化误读”进行研究,加强文化交流、增进异质文化之间的对话,有助于揭示不同文化的特征,更重要的是,它能帮助我们认识在跨文化、文学对话中,外国文学是怎么通过本土文化的“过滤”而传播和产生影响的。
第二篇:浅析比较文学研究中的翻译与误读
浅析比较文学研究中的翻译与误读
[摘要]在比较文学的研究当中,由于文学作品的翻译涉及到两种不同文化的差异,因此翻译不再单纯地是两种不同文化间文字符号的转换,在翻译过程中会出现一些误读现象。本文侧重了解阅读过程中产生的误读含义及其产生的原因,阐述了翻译误读对跨文化交流和世界文学发展的积极和消极作用,为了促进跨文化交际和世界文学的发展,我们应该慎重对待误读。
[关键词]翻译;误读;文学
[中图分类号] I0[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918(2017)07-0183-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7.07.085
[本刊网址] http://www.xiexiebang.comparative Literature
JIANG Xu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Jixi Heilongjiang 158100,China)
Abstract: In the study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as a result of the translation of literary works involving two kinds of different cultures,so the translation is no longer simply the change of words between two different cultures.There are some misreadings in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This article focuses on understanding the meaning and causes of misreading,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rol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world literature.In order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world literature,we should be treated with it caution.Key words: translation;misreading;literature
(?任编辑:章樊)
第三篇:浅谈从传播心理学角度看新闻传播中的误读现象
浅谈从传播心理学角度看新闻传播中的误读现象
论文关键词 传播心理学 舆论监督 新闻误读
论文摘要 本文以传播心理学角度出发,以2010-8-19日报道《别克撞上大货车 户县县长正好路过施救一家三口》和2010-4-26日报道两篇报道为例,首先讨论社会中新闻传播过程中的信息误读现象,主要通过传播心理学四种效应作为研究方法进行分析新闻在传播过程中为什么会产生误读,以及产生误读后会造成什么后果,从而论及中国市民阶级社会、网络媒体舆论监督不断壮大的同时,提供并且开设相应的信息检查和辟谣窗口的必要性。
2010年8月19日西部网(陕西新闻网)发布了一则新闻——《别克撞上大货车 户县县长正好路过施救一家三口》,讲述了陕西西安市户县县长张永潮因检查县区农业工作驱车出门,在路上正好遇见交通事故发生,亲自下车对事故中的一家三口进行紧急的支援救治。但在近日,有用户在新浪微博中发布当时网页的新闻图片,称“县长赶赴车祸现场后,让随行人员装成车祸死伤者以便拍照”。通过新浪微博辟谣窗口于2011年11月18日15:04分发布微博辟谣,证明真相,注销发布虚假信息的用户账号。2010年4月26日《青年时报》发布新闻《26岁女交警被碾断胳膊续:肇事车套用副市长车牌》,讲述女交警张昂在西安西华门十字检查违法奔驰越野车时,被拖出约20米后甩在马路上,该车从她胳膊上碾过后扬长而去。在2011年11月14日,有用户发微博,称“前日,西安警花张昂拦截高官车辆手臂被碾断,肇事车号牌属于陕西华阴市副市长”。经查,该信息有多处不实,案件实际发生于去年4月,肇事车辆系套用副市长车牌号,车主是公安部B级逃犯,新浪微博辟谣窗口于2011年11月15日13:24,已注销微博用户账号。
诸如此类的民生新闻,有时候是真实正面的新闻宣传报道,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经过一些传者的加工制作又成为新的“新闻”在坊间流传,成为不实流言,其中还有相当一部分影响力大于原新闻,更有一些名人也被牵扯其中,随着中国市民阶级舆论监督群体的不断壮大,网民数量不断增多,微博运用广泛,众多网友对这样的不实信息大多没有做出深入的了解调查,很容易造成错误信息传播扩大,误读的情况屡见不鲜,为什么会出现误读这样的情况呢?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应该做到哪些方面的改进,是否应该在各大网站或者公共媒体机构中设立相应的辟谣窗口呢。
一、新闻传播的信息误读现象出现
信息在传播的过程中或多或少的,在一定程度上会遭到扭曲,信息中也会混入噪音,影响传播的效果,甚至让传播结果往刚好对立相反的方向发展,之前传播目的达不到。传播过程中,信息被噪音干扰有多方面原因,噪音在通道中产生各种影响,造成信息表达意思出现偏差,对受众造成不良影响。在社会化信息高速发达的今天,信息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越来越快,这样的不实信息或者经过改编已经扭曲的信息在经由受众的传播后波及范围更广,影响程度更深。
在《别克撞上大货车 户县县长正好路过施救一家三口》此篇报道中,户县县长这样一个职务头衔就是一个新闻卖点,这一地方政府要员职务头衔在人们心中有一个大致的社会印象,这类人员平时的行为和做法在人们心中会留下一个刻板标杆。作为县长,是一个国家政府工作人员执法行政者的形象,人们往往愿意看到的反而不是这样的正面信息,负面信息对受众的吸引力更大,给信息的扭曲提供了心理准备和动机。
作为一件发生在2010年8月19日的助人为乐事件,试想,主人公若不是户县县长或许关注度不会这么高。正是这样的高关注度的新闻才有形成更多更广传播效果的可能,因此流传次数比同类“助人为乐”新闻更多,在传播过程中受到影响和“改编”的可能性更大。在传播平台上,各个社会受众的心理关注程度受到自己知识水平和自身行为感受的影响,受到刺激物的影响,对自己看到的新闻进行心理加工和期待,传播心理学中的启动效应正是如此,人们认识新闻并不只是单方面接受,而是根据新闻本身的事实结合自己的实际心理和已有知识。
二、受众的心理改变与再次固守
(一)受众的心理改变
这样的误读多是在感官和明确文字刺激下形成的,新闻图片中,县长救助的姿势和身边围观的群众,加上拍摄的角度,以及近几年的社会传闻渲染,加上社会舆论背景。经过读者自身实际经历和思考,渐渐地产生了误读的苗头,自身启动效应就会慢慢产生出作用,读者内心的作用会自发的扭曲新闻,逐渐受众信息固着,不愿意相信真相。让新闻更加的符合自己内心的想法,逐渐将内心塑造的真实和真相剥离开来,前者能更好地和自己的内心需求融合为一体,得以保留。后者不能,则经常被减少甚至抛弃。
根据这样的一种现状,例如当下传播范围广、速度快的网络媒体微博软件平台的维护管理单位更应该引起重视,有足够充分的准备让谣言止于一定群体、一定范围。时刻提醒自己作为管理者身上的责任,切实做好把关工作。
参考资料:
[1]微博辟谣的微博-新浪微博.[2]《传受者心理互动的功能与模式——大众传播心理学》,刘京林,2006年10月版.[3]《传播中的心理效应解析》,刘京林等编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5月第1版.[4] 陕西新闻网_《别克撞上大货车 户县县长正好路过施救一家三口》.[5]《青年时报》官网_《26岁女交警被碾断胳膊续:肇事车套用副市长车牌》.论文来源及知识扩展阅读:http:///lunwen/
第四篇:小学语文--小学语文多元解读应警惕“误读”现象
小学语文(论文)
小学语文多元解读应警惕“误读”现象
永康市大司巷小学
吕丽恒
【摘要】 本文就现阶段语文课堂出现的“多元解读”演变成“多元误读”现状进行剖析,将“误读”现象分为以下三种:自由无度、游离文本、本末倒置。根据现状透视,提出教师解读应尊重教参,多元发散应理解在先,难点解读应关注背景,评价引领应规范恰当四条策略。以期在语文教学中真正实现有效的“多元解读”。
【关键词】 多元解读 多元误读 发散思维
“多元解读”是新课改实施以来语文教学中出现的高频词。语文课程由过去强制灌输的“一元解读”到如今倡导的“多元解读”,体现了现代教学的价值观。然而,由于对“多元解读”一词理解的偏差等种种因素,在近十年的课改教学实践中,我们不断看到曲解、误解文本现象发生,语文教学再次陷入繁琐低效的困境。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尊重学生的个性解读,鼓励学生不同角度的认知以实现解读的多元化,同时也要警惕因为对“多元解读”、“独特体验”的过度追捧而走入另一个极端——“多元误读”。
一、现状透视
通过一段时间的跟踪调查,笔者认为,当前的语文教学“多元误读”现象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误读现象一:自由无度
语文教学中常有教师把“多元理解”与“别样声音”画上等号,在探究讨论过程中,只要学生有“不同的声音”就当成课堂生成的资源,当做“新解”来肯定。这样的教学,表面上打着尊重学生对文本独特体悟的旗帜,实际上是无限制的放任学生的奇谈怪论,这种自由无度的误读最终导致阅读教学荒腔走板。
误读现象二:游离文本
按李海林先生的说法,“游离文本”指的就是仅仅从文本中的某一素材或要 素出发,将文本 “破碎”了,然后拾起某一“碎片”,以该“碎片”作为“引子”,将其镶进另一个意义结构中,创造别一种意义结构。如此,还美其名曰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体现了“新课标”要求的进行探究学习和综合性学习的精神。实际上,这种做法完全漠视文本自身存在与其呈现的意义,不顾文章的逻辑链,将文本搞得零碎不堪,这样的解读再怎么多元也是片面的,脱离文本整体的。
误读现象三:本末倒置
专家指出,从阅读教学的角度来看,学生所“说”的,既有可能是“感受性阅读”,也有可能是“误读”,还可能是个人的“独白”篡位。不顾文本原有的整体倾向,以现代人的“非语文”观念读解文本,并对文本作逆向思维,这种误读现象可以称之为“本末倒置”。如从环境保护角度批判武松打虎,从现代法制立场说鲁达知法犯法,从现代优生学的立场说曹雪芹缺乏优生优育常识,从现代教育方法出发说《背影》中的父亲婆婆妈妈,不能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此类说法悖离文本思想视点,故而显得荒谬。
二、观点阐述
这种种误读现象的出现是社会日趋多元化,学生思维日趋活跃、个性化所不可避免的。对此,教师一方面要构建和谐民主的课堂生态环境,热情地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另一方面,教师要学会多层次、多角度倾听,对讨论过程中生成的课堂资源做出正确判断,不能捡到篮里就是菜。作为阅读客体的文本虽然存在着“空白”和“不确定性”,但必然会有许多显性的、鲜明的“规定性”,总会有个“作品视野”范围。正确把握价值观导向,才能引导学生真正做到“多元解读”。
三、策略构建
(一)教师解读应尊重教参
当前,语文界掀起了一股重新解读新教材中传统篇目的热潮,如《语文学习》中的“重读”栏目、《语文教学通讯》中的“多元解读”栏目、《语文教学参考》中的“教材分析与研究”、“备课参考”栏目均刊载了大量观点新颖、大胆的文章,令人耳目一新。重读之风兴起,是教师思想不断突破僵化框框,表达自己声音的体现,然而,在重读背后,也有不和谐的声音。尤其是一些年轻教师,为了 体现自己思维的独到而以否定为乐,凡是传统的说法,否定了之,不顾自己的观点是否太多标新立异,过分张扬自己的个性,甚至在课堂中把这种无法站住脚跟的思维渗透给学生,使得学生的解读也信马由缰、误入歧途。
笔者认为,多元解读也应多元有界。尽管快捷方便的资料查阅给我们教师提供了许多文本解读的捷径,但是教师在备课时的解读必须尊重教参。教参是各界优秀学者、专家、教师所提供的比较适合学生理解和掌握的解读角度。细读教参,不难发现,教参的解读角度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既有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又有现代元素的体现。教参中的文本解读也是多元的。如《杨氏之子》一文,教参的解读不仅仅停留在杨氏之子“机智聪明”这一层面,也提出“尊敬长辈”“文明礼仪”等,应该说是相对比较全面的解读。因此,教师在追求自我独特的基础上切莫抛弃教参,好好向教参的编者学习,潜心领悟教参所提供的参考资料,融会贯通并深入浅出,长此以往分析解读,教师的解读才能走向真正的多元。
(二)多元发散应理解在先
根据“多元误读”现状的剖析,笔者发现,来自学生的许多“误读”的声音都是由于对文本不理解造成的。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此话不无道理。有些教师在教学中没有给学生潜心阅读文本的时间,在匆匆扫读课文之后,既追问学生对文章人物的看法,对文章描述事件的分析,这样囫囵吞枣的阅读只能导致学生的解读停留在肤浅、单薄的层面。
如在教学《人物描写一组——“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一文时,有位教师出示描写“凤辣子”的衣着装饰“这个人的打扮与众姑娘不同„„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一段,让学生自由读,然后问:你觉得“凤辣子”是一个怎样的人?学生回答漂亮、美丽,教师给予肯定,其余学生纷纷效仿,美若天仙、楚楚动人、清新靓丽等一系列形容美的词不禁思考脱口而出,而教师亦一律肯定。试问,这种平面的换词式的解读是否就是“多元”了呢?为什么学生的理解都只在“美”这一层面移动?笔者认为这与学生缺乏理解性的阅读有关。其实这段文字就连读正确都要花不少功夫,如“金丝八宝攒珠髻”“赤金盘螭璎珞圈”等词的读音和断句就是一个难点,怎可在学生随意自由读之后就匆匆提问呢?
另一位教师在教学这段话时就处理得相对比较到位,教师先示范朗读,在示 范中强调字词的读音,接着让学生通过两三次的练读做到读正确。随后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学生从“凤辣子”的饰品去看,学生认为“凤辣子”是喜欢打扮得“珠光宝气”“集珠宝于一身”,不管是头饰、裙饰还是服饰,都似在炫耀自己的“华贵”与“地位”。再引导学生观察“凤辣子”的相貌,学生从一双“三角眼”,两弯“吊梢眉”,含威不露的“粉面”,未启先笑的“丹唇”中不仅读出她的美丽,也体会到美丽的外表下隐藏着刁钻和狡黠。由此可得,只有在深入的阅读理解基础上,学生才能做到精彩的多元解读。
(三)难点解读应关注背景
《夸父追日》作为一篇经典课文,它的主题是十分鲜明的,它所展示的,是中华民族对光明的执着追求,是宏大志向,巨大的力量和气魄的体现。然而,许多学生以现代的角度去审视课文时却对夸父的这种做法嗤之以鼻,“太阳从东方升起在西方落下”是正常的,如果夸父真的追到了太阳把它固定在天上永不落下,那不是没有白天和黑夜之分了吗?没有黑夜我们还怎么睡觉怎么休息呀?类似的解读层出不穷。诚然,学生以这种科学的角度去解读文本提出质疑我们可以理解,但不能迁就于学生的这种思想。我们的教育,如果让学生小小年龄就对这些应该讴歌并汲取的宝贵营养财富不屑一顾,那么,这样的解读越多元越精彩,对学生的思想造成的混乱和伤害反而越大。谁都知道,这是一个神话故事,神话是一种想象的创作,并非真实生活就一定存在,它的意义就在于“意义层面而不是事实层面”,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这个神话想告诉人们的是那种对光明的追求锲而不舍感天动地的精神,如果硬要拉到现实中进行比照,那就失去了神话的价值,也不利于学生的精神的滋养。笔者认为,当学生产生类似案例中的解读时,教师可以还原神话故事的创作背景,体会上古时期人们对于光明的追求和对火的渴求,让学生阅读古籍《山海经》中的描述:“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桃)林。”通过古文阅读让学生体会远古时代人们向大自然竞胜的精神足矣。
(四)评价引领应规范恰当
有位教师在执教《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最后一个环节,安排学生说话:最喜欢哪个人物,为什么。一学生说:“我喜欢白骨精,白骨精很会想办法,三次 变化不同模样来蒙骗唐僧,而且她遇到挫折锲而不舍,一次失败再来一次。”此言一出,居然受到许多学生的随声附和。面对学生如此个性又振振有词的回答,若以“你的想法真独特”来评价,想必学生之中会有更多“白骨精”的支持者,教学就会如脱缰的野马,学生的思维会更离奇。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固然应该,但这位学生的感受显然是脱离了文本和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绿色评价理应及时对学生进行健康引导。
且看这位教师如此接招:“白骨精是很会想办法,三次变化不同模样来蒙骗唐僧,然而,任其再怎样变,始终逃不开孙悟空的火眼金睛;白骨精是很顽固,但孙悟空一次又一次识破了白骨精的诡计,所谓‘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兵来将挡,水来土淹,’你们说,谁更有高招?”这一评价重新把学生引到“正途”上来,学生又变成了“孙悟空”的忠实拥护者,教师借机引导学生扣住文眼“三打”深入品析,逐层体会中使文本的灵魂人物“孙悟空”形象更加丰满。评价不仅仅是对知识正确与否的判断,也是对学生价值观的一种引领。当学生的思考游离了主题,学生的思维偏离正轨,教师应充分运用自己的教育机智,坚持健康引导,这样既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又体现了现代教育的规范与导向。
钱梦龙指出,阅读教学不但要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更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那种忽略文本的暗示或提示、随心所欲毫无限制的解读,对阅读教学的损害不亚于标准答案。《淮南子》的“佳人不同体,美人不同面,而皆说(悦)于目;梨橘枣栗不同味,而皆调于口”,可以看成是对“多元有界”的一种形象表述。总而言之,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一千个哈姆雷特还是哈姆雷特。把握好解读的“度”,守住解读的“届”,才能真正实现有效的多元解读。
【参考文献】
[1]谢道权.看多元解读“打靶说”.江苏教育.2006(5)[2]韩 军.韩军与新语文教育.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3(8)[3]赵厚玉.语文教育学的现代阐释.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5)[4]杨再隋.呼唤本色语文,净化教学理念.学术报告.2006(11)[5]崔 峦.全国第六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总结发言.发言稿.2007(3)
第五篇:比较文学研究中的问题发现9
《比较文学研究中的问题发现》评讲之九
2011年11月16日星期三
武建民:《送你一颗子弹》:“大众”有大众的渴望,“小众”有小众的话语,“精英”有精英的追求,“民众”有民众的活法,不能强求一律,不能强求一体,地球是圆的,世界是多元的,西方是一个地域,东方也是一个地域,不能象阿Q一会站在未庄人的角度说三道四,一会又站在城里人的角度评头品足,二边都是“优点”,又二边都有“缺限”。有“公理”吗?谁是“公理”的判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