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政治制度论文
班级:行管11-1 学号:22110896 姓名:宗亚辉 得分:
论强化人大代表的参政议政能力
一绪论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是国家主人的地位,决定了人大代表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主导地位,这一制度在中国确立,是中国近代政治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为指导,经过长期实践检验而做出的正确选择.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它是在我国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符合我国国情,适合我国革命和建设需要的政权组织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产生,是中国政治制度史上一次最伟大的变革,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经历了长时期的实践与摸索,经历了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形成了工农兵代表会议制度,参议会制度和人民代表会议制度,建国初期又采取了政治协商会议的过渡形式。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大会议召开,通过了我国的第一部宪法,用根本大法形式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确认下来,标志着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全面确立,随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完善,发展到今天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成为民众表达民意,当家作主的主要途径.二研究意义
人民代表大会作为人民当家作主主要途径,通过从地方到中央从从选拔人大代表作为人民表达民意的代表,所以人大参政议政的能力就决定了中国民主政治的水平,决定人民的意愿能否实现。人大代表的职责主要包括:一是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法参加行使国家权力;二是密切联系原选区选民、原选举单位和人民群众,听取和反映他们的意见和要求;三是在自己参加的生产、工作和社会生活中,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四是协助本级人民政府推进工作。人大代表是人民选举产生的,由人民派往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利益和意志,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管理,行使国家权力,决定国家大事。国家的大政方针,要经人大代表充分讨论、表决后才能实施;国家的法律法规,要由人大代表决定通过后才能公布生效;国家机关的人事决定权由人大代表行使,国家的一切大事都要通过人大代表的具体活动才能实现正确的决策。这些都说明,人大代表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体,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具主导地位,负有神圣的历史使命,享有崇高的政治待遇,受到全社会的尊重。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代表法颁布实施以来,各地人大积极探索实践,代表工作不断改进和加强,代表作用逐步得到重视和发挥。从人民代表会议代表的产生看,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代表产生方式的多样性,是人民代表会议制度的一个特色,也是人民代表会议区别于人民代表大会的根本所在。具有广泛性的特点,由于人大代表从不同阶级产生,也就决定了人大代表素质的参次不全,有必要对人大代表的参政议政的能力进行研究,找出人大代表的优缺点,为进一步发展中国民主制度努力.三对人大代表素水平的研究
不可置疑,我国的人大代表随着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其参政议政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但是还有不少代表的素质低下,人大代表与国家权力机关的工作要求相比,与所担负的责任义务相比,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需要和人民群众的期望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和不足。一是基本素质不高,部分人大代表文化水平偏低,法律知识欠缺,社会阅历不丰,议政能力不强。有的出席人代会,“见面拉拉手,会上拍拍手,表决举举手,散会挥挥手”。有的议事漫无边际,人云亦云,空洞无物,无的放矢,缺乏对事物的分析能力,谈不出真知灼见。甚至有的当一届代表,一次言不发,一条建议不提,使自身的存在形同虚设。二是责任意识不强。有的把当代表仅仅看成是一种地位和荣誉,没意识到当代表所担负的责任和应履行的义务,把代表开展活动当作社交的手段,热衷于交际应酬,招摇过市。有的只片面强调权利,不同时履行义务,开会举手,散会抄手,遇事缩手,为民代言、为民办事的主动性、积极性不高。少数身为领导干部的代表,往往以工作忙为由,不参加或很少参加代表活动。有的甚至把代表工作看成是一种额外负担,尽量回避,不愿作为。三是工作方式单一。有的代表仅限于一年出席一次人代会,不懂得运用视察、调查、询问、提出建议等人大特有的工作方式来参政议政。四是联系选民和原选举单位不够。有的当了一届代表,除在选举前与选区的选民见过一次面外,当选后石沉大海,与选区和选民失去了联系。有的间接选举的代表甚至一次也未与选举单位见过面。选区或原选举单位的意愿是什么,一无所知,很难体现“代表”二字。这些代表难于胜任本职工作,他们不能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这极大地严重影响和削弱了人民当家作主、行使管理国家权力的作用,严重影响了国家权力机关的权威。同时人大代表在履行职责、行使权力中经常遇到的障碍(1)信息不够。代表在审议报告、讨论问题时,常常不知说什么或者发言抓不住要害,点不中穴位。其主要原因是掌握的信息不够,了解的情况不完整、不深入,深层次的问题抓不住,影响人大的监督效果和代表作用的发挥.(2)代表兼职,参加代表活动时间少。由于代表本职工作任务繁重,保证参加每年的人代.这些都严重影响人大代表参政议政的能力.四当前部分人大代表素质不高的原因分析
(1)代表意识不强,认识存在偏差,工作热情、积极性不高。
代表本身对人大代表的地位、作用认识不足,角色意识不强,因而在参加代表活动、履行代表职责时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1]人大代表仅把代表资格当作一种荣誉,忘记了选民对其的信任和委托,履职积极性不高,联系选民少,对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关心不够.人大代表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决定了人大代表应该具有被社会所认同的超群素质,许多代表在这方面树立了典范。但是,由于现实工作中对代表的当选条件和代表当选后的参政议政活动等往往缺乏全面考核和严格要求,习惯以代表思想品质、现实表现、群众关系、工作需要等作为代表的当选条件,而实际上不同程度地忽视了对其社会政治行为能力的考核;习惯以传统的有计划按比例分配代表名额,或把人大代表的政治身份等同于行业的先进生产者、劳模、强人、明星;习惯于在强调代表先进性、广泛性、代表性和代表构成的方方面面的同时,把人大代表作为荣誉型、照顾型予以安排,致使一些人大代表缺乏责任心和使命感,参政议政能力低当人大代表的代表意识不强,工作中没有热情,缺乏积极性,他的参政议政实际效率会大打折扣,没有参与的欲望,就不会有正常的表现。(2)知识、能力不够,不是专职化代表。
目前我国各级人大代表都是兼职的,有各自繁重的本职工作,特别是相当一部分代表,有的担负着重要领导职务,有的挂名着多个社会头衔,有的还与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职务相交叉,代表工作无暇顾及。甚至有时人大组织的代表活动,也因为参加者都是领导干部而在群众眼里走了味。代表来自社会的各行各业。代表从当选到正式行使职能、发挥作用的过程,是一个逐渐认识和提高的过程,代表的能力也需要通过培训和学习逐步提高。然而,目前人大代表中兼职代表数量多,知情知政者少,议政能力较低。由各级政府官员兼任代表违背“职业不相容”的任职原则,这就使得当选代表的素质难以培养和提高。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为代表知情知政提供服务工作还不够,大会为代表发言提供的机会不充分。由于多种原因的共同作用,代表对国家政策、法律法规不熟悉,对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情况不了解,碰到具体问题吃不准、拿不下,因而开会审议报告时,有的代表既无言可发,又提不出议案、建议和意见;有的想说都不知怎么说。另外,代表不发言,也有没有机会的原因。每次讨论都是党政领导代表发言的多,占用时间也长,一般代表很难争到发言的机会。
(3)选举方式不完善,没有竞争机制。选举方式上,一些代表候选人主要来自于组织的指定而不是选民或代表的提名,当选的代表不是靠自身的竞选纲领和能力素质赢得选票,势必对代表资格的珍视程度和履职热情不会太高,选民或代表也会逐渐失去对选举的兴趣和对作为人民代表责任的感知。
为提高人大代表选举的民主性,真正选出能胜任人民代表重任的高素质代表,建立代表选举的竞争机制势在必行。
(4)缺乏监督,无法制约他们。
目前,我国法律对监督、罢免代表的规定过于笼统、原则化。代表履职时也不存在具体的法律义务规定、工作标准和考核体系,一些不作为的人大代表只要不触犯法律,就不会被罢免。由于选民和原选举单位对代表履行职务的情况不明, 加之对代表进行监督缺少明确可行、具有约束力的具体规定, 实际上很难进行监督。当我们对行使权力的人大代表没有监督权的时候,就是最可怕的时候,没有了监督,他们也就没有了压力。代表法对代表受原选区选民或者原选举单位的监督作了明确,但在监督的方式方法上没有规定,实践中无所遵循。长期以来,人们往往偏重代表的权利而忽视代表的义务,注重代表的任前选举而放弃代表的任后监督,习惯于安排代表工作而淡化对代表工作绩效的考核考察。即使是负责代表工作的人大以及选举人,也往往对代表的工作熟视无睹充耳不闻。由于缺乏对代表的监督机制,致使一些代表产生干好干坏都一样的思想,乐得清闲,远离是非,不思作为,不愿作为,安安稳稳当太平代表。
(5)是社会支持不力。
部分群众甚至领导干部、执法人员对代表的地位作用认识不够,对代表的活动尊重、支持、配合不够。有的地方对代表经费常年没有兑现;有的党政领导对代表的约见视同群众信访;有的国家机关对代表提出的建议、批评、意见办理敷衍塞责;侵犯代表权利的行为时有发生。
五提高人大代表参政议政的对策研究
第一,引入竞争机制。人大代表只有具备较强的代表意识和执行职务的能力,才能不负于法律赋予的崇高地位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当然应该是各个行业、各个民族、各个方面的侥侥者,但同时又更为重要的是,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必须具备适应国家权力机关工作需要,能够胜任所担负工作的能力。要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进一步加强人大建设的要求出发,加强对代表当选条件的宣传,让选民优中选优,真正把那些政治素质好,参政议政能力强,具有代表性,为大多数群众信赖的人选为人大代表。要逐步推行代表竞选机制。目前,干部选拔和村委选举已经试行了竞选,取得了好的效果,代表的竞选可以先从县乡直接选举中进行尝试。一些代表参政热情不高,议政能力不强,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自己当选代表有组织安排,靠平衡照顾,轻而易得。实行竞选,可以促使代表主动思考问题,努力兑现承诺,增强责任心和使命感,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第二,建立专职人大代表制度。以代表作为专门的工作职责和内容,享受相应的工作报酬和待遇,承担相应的工作责任和义务,且没有其他工作。专职人大代表的选举产生不再局限于诸如劳动模范,体育明星,科技标兵,政府要人等人物。参加选举的候选人人大代表只要具备良好的道德修为和为选民服务的思想意识,掌握了相关宪法和法律知识熟悉人大议事规则和程序,擅长政务活动都可以成为人大代表。实行专职代表制以后,人大代表将成为一种职业,有其单独的财政预算。人大代表在行使职权时,不会再有诸如“丢饭碗”的后顾之忧。专职人大代表将成为一种常设机构,如同人大常委会一样有它固定的办公地点,它能够比较集中地讨论各种提案,避免兼职代表体制下,人大闭会期间,人大代表力量过于分散,不能及时有效地向人大常委会提出质询和建议。人大常委会与人大代表不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而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专职人大代表制有利于选民对人大代表实施监督专职人大成为一种职业后,违反法律法规或不能正确履行代表职务时,选民依法有权罢免其选举的代表,人大代表则面临失业的问题,这有利于加强人大代表的服务责任意识,有利于人大代表真实反映选民的呼声,不会出现人大代表因为有双职而置选民的监督于不顾,避免了人大代表消极行使权力或滥用权力。建立专职代表的意义:有利于改变代表的利益动机缺位;有利于克服人大自身组织结构的不足;有利于加强人大自身参政、议政的能力;有利于根除人大权威的虚化。
第三,建立对人大代表进行培训的制度。培训的内容包括党和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的方针、政策;必要的法律知识;人民代表享有的权利及应履行的义务;人大制度的有关问题;人大行使权利的基本程序;民主、法治观念的基本内容;我国的政治制度,等等。参加培训应规定为人大代表须尽到的义务,人大代表当选后在任期之内必须参加由人大组织的这种培训,以提高他在任期之内履行职责的能力。今后考虑人大代表人选,在重视专业素质的同时,还要看是否热心参政议政。只有专业素质,不热心参政议政,不宜做人大代表;没有专业素质,只热心参政议政,也不是理想的人;大代表;既有专业素质,又热心参政议政,才是最佳的八大代表的人选。搞好培训是提高人大代表素质的关键。人大工作不同于其它工作,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譬如提议案,需写案由、案据、解决问题的方案以及要多少人联名提出才能有效等问题,就有很强的规定性
第四,建立和完善代表监督激励机制。一是代表执行职务情况通报制。二是奖励制度。对执行代表职务好的代表,进行评优表彰,授予荣誉称号。三是代表向选民述职制度。四是代表辞职制度。除代表法有关规定外,对“无为”、“不为”的代表进行有效监督,限其整改,必要时劝其辞职,切实畅通代表“进出口”渠道。
六总结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大代表又是这项根本政治制度中的最重要因素,人民代表是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基础,我们只有提高人大代表参政议政的能力,才能保证人民的意愿得以体现,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促进中国民主政治的进程。人大代表的基本素质和参政议政的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切实完善中国人民代表制度。
第二篇:中国政治制度史论文
中国近代政治制度史论文——浅析中国近代军——绅政权
浅析中国近代军——绅政权
摘要:军——绅政权的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权组织形式,军阀统治的形成有其一定的历史原因和其发展历程。军阀时期的统治中心是分散的,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也产生了变化。军阀统领和士兵的关系多半是靠军饷来维系的。派系分裂和地区分裂明显,内政外交在军阀时期处理的也是十分混乱的,各派军阀在利益的驱使下互相勾结与斗争,逐渐演变为列强统治中国的爪牙。军阀混战,列强侵略,军阀纷争破坏了生产,破坏了新生事物的发展,阻碍了中国的进步。在军阀时期社会思潮的两大趋势是军阀所代表的保存旧秩序的思潮和激进的知识分子所代表的建立新秩序的思想。
关键词:军—绅政权军阀士兵
一、中国近代军阀的产生。
军——绅政权是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权组织形式,它影响着中国的内政外交,在中国政治制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中国近代军阀的的产生原因及历程。
中国近代军阀的形成开始于北洋军阀时期,而北洋军阀的产生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与迫切的现实要求:
(一)1840年鸦片战争中清政府战败,中国开始丧失国家主权,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封建统治阶级与人民大众的矛盾也日益得到激化,1851年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则是这种矛盾激发的结果。太平军的英勇作战最终将清政府的八旗军和绿营兵的实际战斗力削弱,转而清政府开始依靠汉族地方势力来与太平军对抗。清政府号召各地的士绅组织地方武装即所谓的团练。这样一来,一些封建军阀集团开始初步形成。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曾国藩的湘军和李鸿章的淮军都起到了极大地作用。
(二)甲午中日战争中,日本军队采用西方新式武器武装军队,采取先进的编制和战术整合军队,这使得日本军队在与清军作战中表现出巨大优越性,这正与清军的腐朽落后形成鲜明的对比。军队综合实力对比的强烈,以及甲午战争中清政府的战败,更重要的是封建统治受到严重的威胁,这些都大大刺激了清军将
领和清朝统治者,他们也逐渐意识到有目的的改革军队,编练新式军队的必要性。于是,清廷连发上谕,决定“参酌中外兵制”,改练新军,并指令成立“督办军务处”,以恭亲王奕訢为首,庆亲王奕劻为会办,李鸿藻、翁同龢、荣禄、长麟会同办理。同时,命令淮系官僚胡燏棻在天津具体负责编练新军。1895年袁世凯小站练兵,揭开了清军编练近代化的序幕,在中国近代军制史上是一个重大的转折。
(三)袁世凯以新建陆军督办的身份来到小站后,在定武军的基础上,再招募步兵2250人,招募骑兵300人,总计2300人,并改定武军为新建陆军。从当时的社会现实,我们可以看到,新建陆军从一开始,就依附于西方列强,这种由列强一手装备和训练的军队,只能成为列强侵略中国和控制中国的更强有力的工具。1901年,清政府决定废除绿营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共编练三十六镇新式陆军,袁世凯为了掌握更多的军事实力,加紧谋求新军编练权。到1905年,袁世凯已把北洋陆军编为六镇(相当于师)。这支拥有全国最精良装备的六镇新军,共约七万余人,除第一镇是旗兵,袁世凯不能完全控制,其余五镇都是由袁世凯一手培植起来的武装。在编练新军的过程中,袁世凯还创办了一批新式陆军学堂,如行营将弁学堂,北洋武备速成学堂,保定陆军小学堂。通过这些学堂,袁世凯把培训军官的权力紧紧抓在自己手中,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北洋派系观念的中下级军官,作为他属军的骨干的力量。同时袁世凯还在保定创办巡警局,以赵秉钧为总办。赵秉钧创办了巡警学堂,组织巡警队,不久,京津一带的警权也掌握在袁世凯手中。他还以推行“新政”为名,极力插手教育、路矿、通商、外交、财政等事务,控制了直隶、山东、河南、东北等一大片地盘,使北洋集团成为清末统治阶层中实力最为雄厚的一个军事政治集团。
(四)在辛亥革命后,袁世凯以阴谋手段夺取了政权,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和临时政府北迁,标志着辛亥革命成果落到了大军阀、大地方、大资产阶级的手中,中国开始进入了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时期。经过制造“宋教仁案”和镇压二次革命,袁世凯认为政敌已除,更加嚣张,一步步向独裁和复辟帝制迈进。但在护国运动的影响下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反对呼声导致袁世凯复辟帝制以失败告终。
(五)北洋军阀集团并没有因其首领袁世凯的病死而消亡,在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集团产生了大分化,各派系利益立足点不同,混战了十年之久,其后,有的又演变为国民党新军阀,继续参与中国政坛的搏斗。
二、军——绅政权的简单定义
军阀是中国共产党人沿用共产国际的定义,用阶级分析的方法,说明军阀是依附于帝国主义又得到地主阶级援助的军人,这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产物。把军人和地主合成一个统治集团,比较符合中国当时的政治经济情况。毛泽东也曾做出过这样的定义:“脱离群众的(工,农,小资产阶级),以军队控制政权,离开无产阶级的领导,如象国民党军队所走的军阀主义的道路一样。”中国从所谓的绅士或地主政权建立之后,实际的政权基础是绅士和军人的联合,那是绅——军政权。
但是在一九一二年以后,军人的势力不断壮大,中国的行政机构从上到下,也变成了军人领导绅士的政权。北京的总统,总理,国务院,国会受军人操纵;各地方的县长,乡长也受军人的操纵。这种政权我们叫作“军——绅政权”“。
“军——绅政权”存在于中国近代民族主义觉醒以后的军队和军阀,这些军阀和“军——绅政权”不保卫国家主权的完整,对民族主义也不是十分重视,而且他们的指挥和管理系统一直是不统一的。在军饷方面,他们自筹军饷,拥有防区或行政区,强迫行政区筹集军饷。
三、军——绅政权的表现
政权形式的转变是在一定的社会状况下进行的,社会阶级的分化,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政权的统治阶级的变化,当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失败并付出沉重的代价的时候,满洲贵族统治阶级也开始寻求维护政治统治的途径,进行了新政的施行,在变革中统治阶层的各个阶级也发生了分化,呈现出了离心的倾向,分化成了许多集团和派系,有的与工商阶级相结合,要求民主立宪的现代化;有的加入了军队(新军等),与工人群众相结合,要求共和;有的则与秘密结社联络来推翻清政府(如一九零六年的萍浏醴起义);但大部分都继续停留在原来的位置,继续拥护清室,保存了绅士的政权,企图安定社会局面,维护满洲贵族的统治。阶级分化形成的集团和派系,慢慢发生作用,一步步将清王朝的统治推向终结。
辛亥革命使中央和地方的政治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辛亥革命以前,中央政
府是从州县,省,到北京,一个统一的行政系统的最高点,当然同样包括全国的军事系统,财政系统。此时的军队由国家政权统一领导,军饷方面由国家的财政统一调配。但在辛亥革命以后,各省的表现也不一样,有的省份宣布独立革命的态度也十分坚决(如在军人势力强大的湖北,云南,山西,江西等省份),形成了典型的军人领导的军——绅政权;有的省份却对革命持观望的态度(如江苏,福建,浙江等省份),军队实力则显示的较弱,则形成了绅士领导的绅——军政权。但就全国革命的形势而言,军人日益在政治上占居首要地位,军人也不再是绅士阶级的附庸,也不再是驯服的政治斗争的工具,而变成了政治斗争的主角。既然中央和地方已经有了明显的分离,那么一系列的问题也出现了,财政方面的矛盾已经显现出来。军饷的匮乏加深了中央和省的矛盾。
在军阀割据的时代,各省之间的差别很大,各省的地理区位因素不同,经济发展状况不同,军队建设实力不同,南北方的军阀势力也迥异,具有各自的地方特色。各派军阀采取的军事政策,政治政策,军权与绅权的相互关系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所以在军阀割据的时代,不可能轻易就有一支统一中国的新的政治和军事力量。在军阀统治时期,各派军阀为了争夺土地,供给军力,当然从大的方面来说,为了在各派军阀中鹤立鸡群,统一全国,军阀们发动了许多次战争。如我们所知道的直皖战争和两次直奉战争,这些战争给全国人民再来了沉重的灾难,造成了人力物力财力的损失,而且纷争越来越多,争夺地盘也越来越严重,相对的军队给养问题也日趋严重。
在军——绅政权的军阀间,就如何解决地盘争夺,军饷军需的问题,逐渐出现了一种省联合自治的趋势,虽然既有支持者也有反对者,但确实产生了联省自治,并在一定程度上作用于历史事件,联省自治是具有相同利益的军阀将势力联合起来对抗共同的敌人。但在实际上来说,这都是自私的,他们不顾人民群众的生活疾苦,而形成更大范围的军阀割据,造成新一轮的混战,反而不能解决实际的土地,资源,养兵等问题,进一步加剧了政局的动荡。
在这个时期,军阀和士兵的关系也是十分微妙的。在国内**,纷争剧烈,田赋增加,战争破坏,经济萧条的年代,义务征兵制不可行,反而募兵招兵制具有很大的可实施性。贫苦的农民,生活陷入困境小工商业者,以及迫于生活的土匪等均成为了士兵的主要来源。当然经过正规军事教育的士兵也占据大多数。在募兵制下,军饷军需的满足与否就成为连结士兵和军阀统领的纽带,当士兵得到应得的钱财时,自然英勇作战,否则则不然,矛盾严重时还会引起兵变。裁军也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问题,必须要做好裁军的各项工作,否则则会造成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退伍士兵加入土匪行列,造成暗杀事件等。I
在分崩离析的时期,存在着正式的和非正式的组织和关系网,我们称之为派系。在军队和政治方面都存在着派系,他们的共同点是:派系是以人事关系为基础的,人事关系是以领袖为中心的,当人事关系变了,以它为基础的派系也就瓦解了,具有极强的不稳定性。派系存在多个,而且各方所持观点态度也不尽相同,这就造成了派系的纷争,造成一些军事活动。各派系内政外交态度不同,既由于自身利益立足点不同,也由于帝国之义支持的不同。中国处在分崩离析的时期,就使得各帝国列强必须跟地方派系势力交涉以达到照顾他们在华利益,因此各国不得不支持地方派系势力。派系的意见往往不可能一致,这也就造成了内政方面的分歧,也不可能有统一的政治观点和军事策略。中国由军——绅政权决定内政,当然也要由他处理外交问题,如一九一七年中国参加欧战,皖系扩军备战,又造成国内派系势力的纷争。针对巴黎和会上是否签订《巴黎和约》,各个派系之间也是持不同的态度,亲日集团皖系则主张签订和约,而安福系则表示反对和会对山东问题的决定。
中国要富强统一,必须消除种种造成中国分崩离析的衰弱原因。在军——绅政权的控制下,各个派系都力图制定自己的宪法,约法,其制定的内容,程序也不尽相同,甚至是相互矛盾的。军队不尊重宪法,而按自己制定的军法及统领的命令行事,完全从派系的利益出发,孙中山的护法也是依靠军——绅集团,而他们又是不尊重先宪法的,是违背社会法约的,相反人民的自由则遭到了约法的束缚。
中央的财政和地方的军费。中央则依靠大量举借内债和外债来填补空缺,而地方政府则由军——绅政权向劳苦的农民,工商,金融,来索取军费军需。农民在军阀时期受到了军——绅政权的剥削,生活日益困苦得不到保障,当有一支力量将他们组织到一起的时候则形成摧毁军—绅政权的力量。在城市里知识分子阶层反对军——绅政权,主张改革,而且这股势力日益与农民的势力相融合,来反对军阀的统治。
在军阀统治时期,社会的思潮是怎样的呢?军阀所代表的保存旧秩序的思潮和激进的知识分子所代表的建立新秩序的思想,是这段时期中思潮的两个主导趋势。
在军——绅政权的统治下,民主政治,社会改良,基本民权都成为不切合实际的空想。推翻军——绅政权唯一有效的方法就是武装革命,但在北伐中虽然取得了胜利,但实质上并没有改变内战与分裂的现状,仅仅是在蒋介石的统一下的,继续的派系分裂。军——绅政权的派系分裂和地区分裂。派系的分裂象征着传统与现代化的矛盾;地区的分裂象征着既得利益不能调和,养兵的问题得不到解决。地区的分裂表现在派系之争,联省自治等方面,派系的分裂表现在内政外交之争,立法约法之争。这些斗争挑动了许多内战,内战使中国陷入长期的产业衰落局面。
中国在军——绅政权的统治时期不能捍卫中国的主权,而且就实际情况而转变为外国统治中国的爪牙。军——绅政权对内对外政策的施行,内战、重税、对中国原始产业及新兴事业产生了极大的破坏,阻碍了中国的进步。
结语
以上是我关于军——绅政权的一点认识,首先从近代军阀的产生讲起,然后有讲述了军——绅政权的下的各个阶级的分化以及中央和个地方的关系,明白了在军——绅政权下的中国是多变的,内政多变,纷争内战不断,外交多变,随帝国主义的利益而不断发生变化,军阀是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爪牙。在军阀时期社会思潮的两大趋势是军阀所代表的保存旧秩序的思潮和激进的知识分子所代表的建立新秩序的思想。军阀混战,列强侵略,军阀纷争破坏了生产,破坏了新生事物的发展,阻碍了中国的进步。但总体来说军——绅政权的军阀统治是历史不可逆转的趋势,他是中国统治史上的一个特点,在中国政治史上留有深刻的印迹。参考书目:
【1】《军绅政权》陈志让 广西师大出版社
【2】《毛泽东选集》
【3】《辛亥革命》
第三篇:中国政治制度
《中国政治制度史》大纲
答案在课后作业和模拟作业
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1.中国政治制度史的定义及研究对象.2.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特点。1.名词解释:年号、庙号、陵寝号 2.皇帝为了行使统治权,设置了哪些行政机构? 3.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的历史作用。4.清代雍正帝密建皇储制度的历史作用。5.皇帝制度的特点。1.叙述秦汉三公九卿制。2.评述隋代三省六部制。3.评述明清六部制。4.辅政制度发展变化的原因和规律。5.职官制度的发展规律及其特点。1.秦汉郡县制度及其影响。2.叙述明清里甲和保甲制度。3.中国古代地方行政体制的利弊和特点。1.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发展变化。2.中国古代谏诤制度的特点。3.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作用。1.秦至清鸦片战争前赋税制度的演变。2.名词解释:两税法、一条鞭法、摊丁入亩。1.名词解释:湘军、淮军 2.清末行政机构的改革表现在哪些部门。3.简述清末教育制度的改革。1.南京临时政府成立的历史意义。2.南京临时政府总统制的特点。3.北洋政府责任内阁制的特点。4.南京政府国民党***的特点。5.名词解释:五院制。6.苏维埃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原则。7.叙述抗日民主政权性质。8.抗日民族政权参议会制度的基本原则。9.解放区人民政权军事管制委员会的主要任务。1.南京政府公务员的考选和铨叙制度。2.简委叙述苏维埃政权干部制度。3.抗日民族政权选拔干部的标准和干部考核内容。4.解放区人民政权在干部选用上有哪些值得注意的做法。
第四篇:西方政治制度论文
英美政治制度的比较综述
[摘要]:英国创立的第一套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体系被誉为西方政治制度的源泉与典范;美国则在吸收、借鉴英国的基础上,形成了当代资本主义国家中最为完善的政治制度。通过对英国的政治制度与美国政治制度的比较,了解与把握英国与美国在宪法制度、议会制度、选举制度、政党制度、政府体制各方面的知识。
[关键词]:英美
政治制度
比较
政治制度是关于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及其运作以及有关国家政治过程的一系列规则和安排,它包括国家的政体形式、国家结构,包括依据国家宪法和法律建立的国家权力机构及其运作规程,包括与国家政权相联系的组织以及社会一切政治参与行为规则。通过对英美两过政治制度的比较,可以更全面的了解西方各国政治制度的特点。
一、英国与美国宪法的比较
近代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以来,其政治制度是以宪法为基础构建起来的。当代世界的文明国家几乎都有一部立国治国的根本大法,这就是宪法。现代意义的宪法是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17—18世纪的英国、美国等主要西方国家首先产生了宪法,在这些宪法中体现了资产阶级长期反对封建专制主义斗争的政治经验,确立了现代国家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这些制度原则为宪法的概念注入了全新的内涵,使宪法产生了它的基本特征。
(一)、从宪法表现形式和创制程序上来看,英国是不成文宪法、柔性宪法,美国是成文宪法、刚性宪法。
英国宪法并没有一个单一的权威性文本载体,在这个意义上它被广泛描述为“不成文宪法”。不成文宪法则不具有成文的法典,其宪法规范是通过在历史演进中形成的一系列的具有宪法性质的文件表现出来的。英国因为实行不成文宪法制度,它的宪法规范都散见于各种普通立法中,甚至散见于判例或管理中,所以,它实际上就没有特殊的宪法制定、修改程序,均采取普通立法程序,宪法也就是典型的柔性宪法。
与英国的宪法是一部不成文宪法、柔性宪法相比,美国宪法则是是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而且也是一部刚性宪法。美利坚合众国宪法,通称美国联邦宪法或美国宪法。它是美国的根本大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美国宪法规定实行联邦制,肯定了以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相互制衡为原则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规定立法权属于美国国会,并规定了国会的组成;行政权属于美国总统,以及规定总统产生的办法;司法权属于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并规定最高法院的组成;各州的相互关系和义务;宪法修正案提出和通过的程序;联邦宪法和按照宪法制定的法律为全国最高法律;这部宪法表明,美国在世界上第一次创造出既不同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民主共和制,也不同于议会内阁制的总统制,使美国成为一个具有全国统一的中央政权的联邦制国家。这种政治体制和国家结构形式为欧洲国家乃至后来许多国家宪法的制定起了重要的示范作用。而美国宪法的特点:三权分立、联邦体制、宪法至上、人人平等。
(二)、英国宪法保有封建残余,美国宪法没有封建因素。英国革命最终以资产阶级和封建地主的妥协而结束,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在这个过程中充满着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的斗争和妥协,通过斗争和妥协又制定了一些宪法性文件。以上这些宪法性文件确立了议会至上,法治和公民权利自由保障等宪法原则,这不仅为英国宪法奠定了基础,而且对其他各国也有深远的影响。而美国则不一样,它是在进行反对英国殖民统治、赢得了独立的战争之后制定的。1776年7月4日大会通过了《独立宣言》,宣布北美的殖民地从此“成为自由独立的和众国”,解除与英国的一切隶属关系,完全废除英国国之间的一切政治关系。由于革命的彻底,所以基本没有留下封建的因素。
(三)、英、美宪法的基本原则不同。
英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议会主权、分权原则、责任内阁制和法治原则。议会主权又称议会至上,议会至上是议会主权的体现。英国议会的权力在法律上具有最高性,永久性和权力不可分割性,具体讲议会主权是指议会具有创制法律的垄断权;法院必须执行议会通过的法律;议会以外的任何机关或任何个人都无权宣告议会通过的法律无效;议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在国家机关中处于最高地位,政府由议会产生,向议会负责,并接受议会的监督。英国宪法的另一个原则就是法治。“法治”原则的字面含义是“法律的统治”,是现代宪法广泛采纳的基本原则。它强调的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不得有超越法律的特权,政府必须在法律明确规定的权力范围内活动,不得滥用权力侵犯个人自由和权利。
美国宪法的主要原则是:联邦主义原则、三权分立,互相制衡的原则、民主原则。联邦主义原则是在当时要建立一个单一制国家条件还不具备,但国内外的条件又要改变各州不团结,中央软弱无力的局面,于是便采用一种折中的办法,即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三权分立原则是指立法权由议会掌握,议会成员选民选举产生,总统无权解散议会,议会在任职期间也不能因与总统政见不一而对他投不信任票,推翻总统。行政权由总统掌握,总统由选民选出选举人再由选举人选出总统,总统只对选民和联邦宪法负责,他不对议会负责,总统组成内阁,内阁成员不得兼任议员职务,不得参与国会立法问题的讨论和向议会提出议案。司法权由法院掌管,联邦法官终身任职,法官进行审时,不受总统和议会的干涉。
二、英、美选举制度的比较
选举制度是当代西方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选举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代表或国家公职人员的原则、程序和方法,是各种选举法律规则的总称。
英美两国的选举制度是以普选制实现权力委托的,实行普选制是两国政治制度的共同特征,但由于两国的政治经济条件和历史传统不同,两国实行的普选制也有所区别。
英国的普选制实际上只是公民选举下院议员的制度,代议机关中的国王和上院都是非选举产生的。根据宪法惯例,内阁政府由议会的多数党组成。正是采取这样的选举办法,选民选举下院,下院多数党组成政府,使得英国的代议制政府成为典型的内阁责任制政府。它产生于议会,并对议会负有直接的政治责任,对选民负间接的政治责任,前者表现为议会的倒戈权,后者表现为首相有权请求国王解散议会,重新大选;若选举失败,则由反对党上台;若胜利,则继续执政。加上两党轮流执政的原则,他们可直接影响公民的普选,这就保证了英国代议制政府的稳定性。
美国普选制实行的范围,与英国明显不同,不仅国会两院的议员,而且作为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的总统及副总统,都是由公民直接产生的。美国总统及其领导的行政机关,对国会不存在任何关系。它们只有到选举的时候才各自向选民负责。平时都只对联邦宪法负责。因此,它们之间,仅仅是宪法上规定的相互“制衡”关系
在竞选活动方面,英国的选举制度和选举活动比较简单,在选举权方面不存在法律障碍,不必通过文化测试,不必付选举税,也没有居住期限,没有反对选举的社会和种族压力。在美国总统竞选中,美国总统是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而且选举程序复杂,花费经费多,历经六个阶段:第一阶段:预选(初选);第二阶段:正式提名(全国党代会);第三阶段:总统候选人展开竞选;第四阶段:总统大选日投票选举产生“选举人”;第五阶段:宣布选举结果(选举人团正式选举总统);第六阶段:当选总统宣誓就职。过程又耗时和耗钱。
三、英美政党制度的比较
政党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制定的有关政党的各项制度规范的总和。政党是代表一定阶级、阶层或集团的根本利益,为实现某种政治目的,特别是为了取得政权、保持政权或影响政权而建立的一种政治组织。英国与美国都是两党制,(一)它们有以下共同的特点:
1、两大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长期居统治地位。
2、两大政党势均力敌,享有平等执掌政权的权利和机会,两党轮流执政,无主从之别。
3、两大党通常是一党在朝,一党在野,但彼此的矛盾和冲突建立在不危及现存政治制度的基础上。
4、定期的议会和总统选举为两大党和平接管政权提供了合法的机会。
(二)但是也存在不同之处,有以下方面
1、两国在两党制的表现形式有差别: 英国:
(1)独特的反对党制度。(执政党与反对党)
(2)内阁成员为同党议员。(组织政府,实行相容原则)(3)政党通过议会选举轮流执政。(政府更迭的方式)(4)两党有不同的阶级基础。美国:
(1)不存在执政党与在野党的严格区别。
(2)政府由在选举中获胜的总统组织,非本党成员可以入阁,但政府成员不得是国会议员。
(3)政府的更迭不取决于国会选举,而决定于总统选举。
(4)两党壁垒并不森严,两党的社会基础没有明显的差异。两党差别呈缩小和模糊化趋势。
2、两国国两党制的组织特点上有所区别: 英国:
(1)两党议会内党组织均由领袖和议会党团组成,是党的领导和决策机关。(2)两党议会外组织。由中央事务机构和选区基层党组织组成,主要为议会内党组织服务。
(3)两党组织比较严密,权力比较集中,有较严格的党纪约束。美国:
(1)两党组织松散,权力分散。
(2)缺乏党纪约束,没有党纪制裁。党员入党、退党自由,也可随意变更党籍或跨党投票。
3、两国的两党之间的意识形态分歧程度不同。美国的两党之间在意识形态上 不像英国那样存在分歧。在美国,虽然两党各自竞选纲领并不相同,但两党对国内重大问题的认识基本一致。
四、英美议会制度的比较
西方国家的议会议员是西方国家公民通过选举委托自己的政治代表参与国家政治决策的重要场所,是实现主权在民原则的现实途径和主要表现形式。英国和美国都是实行民主代议制,议会的组成都是两院制。但是也存在着诸多不同。
英国议会被誉为“议会之母”。议会是英国政治的中心舞台,是典型的议会内阁制。议会是英国的最高立法机关。政府从议会中产生,并对其负责。英国的国会为两院制,由上议院和下议院组成。上议院是英国最高司法机关,议长由大法官兼任。和下议院相比,上议院的权力相对有限,保留着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司法权,有权审查下议院通过的法案,并通过必要的修正案,英国议会制度又称议会内阁制,内阁的首相为议会中多数党的领袖。由于内阁要对议会负责,这要求必须有一种关系纽带处于议会于内阁之间,所以首相的产生必须在大选中获得下议院半数以上议席的选举 国会是美国最高立法机构,实行“两院制”,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参议员由各州直接选举产生,国会议员可以连选连任,没有任职年限的限制。国会的主要权力是立法权,除此之外还享有财政控制权、监督权、人事权、国会自治权、弹劾权等权力。国会两院在权力上相当,但职责各有侧重,如提出征税议案的权力属于众议院,参议院不得提出。
美国国会跟英国议会相比,权利收到很多方面的制约。由于美国实行的是三权分立原则,国会的权利在很多程度上受限于总统与司法部门,它并不样英国议会那样是国家的权利中心。
五、英美政府机制的比较
(一)英国式实行内阁制政府制度的国家。在这样的政府的制度下,中央政府是首相领导下的全体政府大臣的总称。英国中央政府机构体系主要有枢密院、内阁办公机构和政府各部组成。
美国中央政府即联邦政府,由总统、副总统和各部长组成。美国政府是由大选获胜的总统为政府首脑,并有他提名成员,经参议院批准,组成以总统为中心的行政机构。美国中央政府机构体系主要有:总统办事机构、内阁、政府各部和独立机构组成。
(二)英国与美国的内阁有着本质的区别:
1、英国内阁是一个集体决策机构,实行集体负责制,美国内阁则只是总统的一个咨询。顾问机构:
2、英国内阁成员必须是议会议员,对议会负责,议会有权投不信任票,而美国内阁成员都注意总统的态度,对总统负责,因为是总统雇用了他,也可以解雇他。
3、英国政府部一级机构设置没有固定数量的规定,各界政府可根据需要设置。而且各部长地位也不完全一样,可分为核心内阁部长、一般内阁部长、不入内阁的部长、国务部长、政务次官等等。美国联邦政府各部是直接从事联邦行政管理事务的主要政府机构。各部也实行首长责任制。各部长由总统提名,经参议院批准后任命,部长对总统负责,与总统共同进退。
(三)英国与美国政府首脑不同
英国政府首脑是首相,有下院多数党领袖担任,具有以下权力:重大人事权、最高决策权、领导内阁和政府权、控制议会运作、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
美国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和武装部队总司令,拥有比英国首相更广泛的权利:外交权、军事权、司法权、人事任免权、行政领导权。总统直接领导政府工作,做出决策,监督政府运作。
通过对英美两个政治制度的比较我们可以了解到,西方的政治制度注重主权在民、法治分权制衡的原则。在此原则下,政治制度主要规定了各国公共权力的分配和公共权力的运行,在于为促进公共利益的分配,达到国家体制运行的最优化。因为良好的政治体制不仅可以有效处理公共事务、化解公共危机,更为重要的它能够规范权力的运行,协调和制衡各方的权力,从而使国家处于稳定的状态。
参考文献
[1]南丽.君向俊杰.孔兆政.比较政治制度.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李晨棻.谭融.外国政治制度.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3]田为民.张桂林.外国政治理论与实践.北京: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4]吴大英.西方国家政治制度剖析.北京: 经济管理出版社
[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研究所.与人大代表谈西方议会制度.北京:人民出版社 [6]唐晓.王为.王春英.当代西方国家政治制度.北京: 世界知识出版社 [7]董秀丽.美国政治基础.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8]比尔·考克瑟(英).当代英国政治.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9].刘杰.当代美国政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第五篇:西方政治制度论文(定稿)
20世纪美国经济政策转变的理论基础
【摘要】对20世纪美国经济进行分期,共分为了20世纪初到1929年,1929年到1971年,1971年到20世纪末这三个阶段,并对其每个阶段的经济特征进行描述,以及采用了何种理论作为基础来实行经济政策。文章对亚当斯密、凯恩斯和哈耶克的经济思想进行了详细阐述。
【关键词】 市场经济 政府干预 经济理论 制高点
20世纪初期,人们在对国家实行哪种经济方式进行着大讨论。一些国家对全球化开始担心,并怀疑自己能否从中获益。人们在思考这种新的经济制度能否给人类带来更大利益的同时,也在探寻着新的模式,到底是什么控制了全球经济的制高点,是市场调节还是政府控制,还是二者兼有。
随着各国经济问题的暴露,凯恩斯和哈耶克两位经济学家互相对立的经济理论也应运而生。凯恩斯帮助各国政府计划他们的经济,从而为保卫自由做出了贡献。反之,哈耶克认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是对自由的威胁。所以,在过去的100年中,经济思想争论的核心内容是经济到底是该以市场或价格为基础还是以政府计划为基础。经济自由究竟是政府控制下的相对自由还是依靠市场调节的完全自由呢?我们不得而知。
20世纪的美国经济政策,可以分为三个不同阶段,分别采用了三种不同的经济理论观点。接下来就按照时间阶段来对20世纪美国经济政策转变的理论基础进行更深层次的阐述。
一 20世纪初期到1929年
美国在20世纪初期,经济飞速发展。银行资本集中程度高,银行资本与工业资本还结合起来形成了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美国的垄断资产阶级操纵了国家的经济命脉,从而也左右了国家的政治生活,美国在此基础上变成了典型的托拉斯帝国主义。在此期间,政府采取的是自由放任式经济模式。这种模式受亚当·斯密《国富论》的影响,《国富论》一书的重点之一便是自由市场,自由市场表面看似混乱而毫无拘束,实际上却是由一双被称为“看不见的手”(invisible hand 无形之手)所指引,将会引导市场生产出正确的产品数量和种类。举例而言,如果产品发生短缺,产品的价格便会高涨,生产这种产品所能得到的利润便会刺激其他人也加入生产,最后便消除了短缺。如果许多产品进入了市场,生产者之间的竞争将会增加,供给的增加会将产品的价格降低至接近产品的生产成本。即使产品的利润接近于零,生产产品和服务的利润刺激也不会消失,因为产品的所有成本也包括了生产者的薪水在内。如果价格降低至零利润后仍继续下跌,生产者将会脱离市场;如果价格高于零利润,生产者将会进入市场。斯密认为人的动机都是自私而贪婪的,自由市场的竞争将能利用这样的人性来降低价格,进而造福整个社会,而提供更多产品和服务仍具有利润的刺激。当然,针对垄断的形成,亚当·斯密持反对意见,《国富论》中记有这样一个典型观察:“同行人很少聚会,但是他们会谈不是策划出一个对付公众的阴谋就是炮制出一个掩人耳目提高物价的计划。”
这种理论给20世纪初的美国插上了经济腾飞的翅膀,银行业的发达,给那些贷款提前消费的人开了绿灯。人们开始预支生活,享受生活。内需的不断扩大,经济的繁荣,将美国经济推上了一个顶峰。
二 1929~1971美国经济大萧条及后续发展时期
1929年10月24日,那个黑色星期四,在历经10年的大牛市后,美国金融界崩溃了,股票一夜之间从顶巅跌入深渊。一周之内,美国人在证券交易所内失去的财富达100亿美元,农场主为了销毁“过剩”的产品,把牛奶倒进密西西比河。当时纽约流行一首儿歌: “梅隆拉响汽笛,胡佛敲起钟。华尔街发出信号,美国往地狱里冲!”1929年上台的胡佛总统曾在竞职演讲中向民众许诺:家家户户锅里有两只鸡,家家户户有两辆汽车。然而好景不长,他所信奉的自由主义的经济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社会的潮流,成为了一张空头支票。在此之前,享乐之风盛行,相当一部分人终日沉醉于物质享乐之中,而精神生活则体现出浮躁和粗鄙,以至于许多美国历史学家把这时的美国称为精神上的“饥饿时代”或“疯狂的20年代”。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自由主义的放任自流已经过时。美国需要一种新的经济学理论。这种新经济学要承认危机和失业,但不要承认危机和失业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要论证资本主义制度可以防止危机和失业,而不要只是空泛议论;要攻击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制度,而不允许任何转向马克思、转向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潮存在和蔓延。于是凯恩斯主义就应运而生,开始成为政府理论。凯恩斯主义主张政府的宏观调控干预市场的自由调剂。凯恩斯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
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即扩大政府开支,实行财政赤字,刺激经济,维持繁荣。
凯恩斯主义是将对经济的调控权交一部分给政府,让政府掌握一部分裁夺经济的权利。政府掌握了对国家具有战略意义的经济部门,如铁路、石油、煤矿等行业,并对银行加以规范,以此来调节经济。美国采取“新政”改革措施,很快占领了经济的制高点。强化金融管理力度,以工代赈,注意发展民族工业,重视农业。以上几个措施很好的扭转了美国的经济,解决了大量的失业人员,稳定了社会的动荡。人们开始相信明天还会有更加美好的生活,对未来也充满了预期。
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为经济危机后的美国树立了一面大旗,美国在其理论的领导支持下,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以凯恩斯主义为标榜,带领美国经济攀登一个个高峰。
三 1971年到20世纪末
在美国经历了辉煌的30年之后,又不可避免的遭遇到了经济危机。不得不说,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矛盾是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发生的根源,并且不可避免。凯恩斯主义解救了20世界30年代的美国大萧条,却在此时显得束手无措。
中东一次又一次的石油危机,煤矿工人大罢工等一系列的不安定因子让人们开始对凯恩斯主义进行怀疑,政府的控制压抑了一些企业的活力,让他们不能更好的放手大干一场。过多的计划带来的是更多的束缚,越来越接近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的成分。经济的滞涨带来了大量的失业和高物价,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困难。如何在控制失业的同时抑制通货膨胀?基斯·约瑟夫又将自由市场理论搬上了学术舞台,他抨击混合经济,认为控制价格上涨就是抑制了竞争。美国民众在大萧条时期希望政府能够像保姆一样照顾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此时却有更多的人想要政府放松对经济的管制。
被世人搁置了很久的哈耶克的市场主导的经济理论终于能够在他本人的有生之年登上历史舞台。20世纪30年代,哈耶克在和凯恩斯在经济理论上的论战中惨败,逐渐淡出世人的视野。而在70年代,人们在面对这让人头疼的经济状况束手无措时,开始渐渐关注到哈耶克的理论。他的《通往奴役之路》一书被翻译成20多种语言出版,风靡一时。哈耶克在书中阐述道,所有的集体主义社会,从希特勒的国家社会主义到斯大林的共产主义,都无可避免地会迈向专制极权。哈耶克主张,实行中央计划的经济体制必须有一个小团体(统治阶级)决定资源和产品的分配和发放,由于没有市场机制和自由价格机制,这个小团体无从得知正确的情报,也因此根本无法做出正确的决策来分配资源和产品。对于经济计划在实践上的不同意见、加上中央计划者在分配物资上的不断失败,最后将导致计划者开始运用高压的强迫力量以维持计划的实行。哈耶克进一步主张,社会大众会感觉计划的失败是因为国家权力不够、无法有效推行目标所造成的,这样的感觉会使大众开始投票支持中央集权,并会支持那些看似“可以让计划付诸实现”的“强人”攫取政治权力。哈耶克主张,在经过这一连串的恶化后,一个国家将会无可避免地转变为极权主义。对哈耶克而言,“通往奴役之路”代表了国家进行中央计划的开端,随著自由市场制度的瓦解,所有个人的经济自由和人身自由都将化为乌有。
在哈耶克的眼中,计划经济是严重违背自由市场竞争的。在计划经济中,我们每个人只是其中受支配的一个奴隶,没有属于个人的自由。这显然是对个人的人权的极度不尊重,也会导致经济活动的效率低下。无论如何,私人财产对于政治自由和经济效率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与此同时,英国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作为哈耶克的忠实崇拜者,正在英国进行着大刀阔斧的改革,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美国总统里根借鉴英国改革经验,在美国实行了大胆的改革,先使通货紧缩,然后采用提高利率的手段让民众将钱存到银行,以此来降低物价,缩小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里根的经济主义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1 良好货币的概念;2 消除控制;3 谨慎的税率;4 控制政府开销。我们不难从他的这些措施中读出哈耶克的思想。消除对市场的控制,给予市场充分的自我调节的自由。谨慎的税率,是对政府权力的一种限制,政府不能再像从前那样对企业和个人进行绝对控制,要制定适当的税率,既能保证国家必须的财政收入,也要不压抑人们生产工作的积极性,以此来提高生产力水平。控制政府开销,在政府财政收入一定的情况下,控制政府开销,可以将省下的钱用于投放市场,刺激经济。里根繁荣,在于对哈耶克经济思想的成功运用。
时代在变化,没有一成不变的政策,也没有市场和政府谁对谁错之分。经济学家们的理论为改革提供了思想基础,作为舵手的人们,只有在合适的时候选择
合适的方向,才能将一国的经济驶得更远。不仅美国如此,世界亦是如此。
【参考文献】
《美国经济危机》Murray N.Rothbard
《论美国的经济和社会秩序》(美)保罗·巴兰(Paul A.Baran),(美)保罗·斯威齐(Paul M.Sweezy)著; 南开大学政治经济学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