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深入实施标准化战略的若干意见

时间:2019-05-14 07:27: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深入实施标准化战略的若干意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深入实施标准化战略的若干意见》。

第一篇:关于深入实施标准化战略的若干意见

关于深入实施标准化战略的若干意见

甬政发〔2010〕80号

2010-09-10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宁波市政府办公厅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为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动我市标准化工作科学、全面、协调发展,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特提出以下意见,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充分认识实施标准化战略的重要意义

标准与标准化是经济和社会活动的技术依据和必须遵循的准则。当前,标准化作为科学技术传播与创新成果产业化的桥梁和媒介,已经成为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和城市发展战略性资源与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深入实施标准化战略,既是新形势下标准化工作的必然趋势,也是全面加强新时期标准化建设的客观要求;既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也是当前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发展、惠民生的紧迫任务。

我市全面推进和实施技术标准战略以来,标准化工作得到长足发展:标准化工作机制有效建立,技术标准创新成果不断显现,农业标准化建设全面发展,工业标准化水平持续提升,服务标准化领域逐步拓展,标准化服务能力日趋增强,对提升重点产业、提高经济运行质量、促进社会和谐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我市现有的标准化发展水平尚未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需求,标准化工作整体意识、参与程度、管理能力、标准水平、工作绩效与新的形势还不相适应。

当前宁波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重要转型和加快发展时期,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实施标准化战略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把标准化战略作为城市和产业发展重要战略认真加以组织实施,努力开创我市标准化工作新局面。

二、指导思想与工作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实施“两创”总战略,围绕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坚持自主创新、协调融合、服务发展的方针,以标准化推动科学创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建设创新型城市发挥积极作用。

(二)基本原则

1.坚持科学发展、自主创新原则。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重点,突出地方和行业特点、优势,科学规划和实施标准化战略,推进全市标准化建设科学发展。以技术创新为基础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准体系,以管理创新为基础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标准化管理模式,营造标准化创新的氛围与环境。

2.坚持市场引导、企业主体原则。以市场为导向,着力提高标准与市场的关联度,增强标准的先进性和适用性。充分发挥企业、行业协会、科研院所在标准研制和实施中的主体作用,使其成为标准科研、创新和实施的主力军。

3.坚持重点突出、全面推进原则。以我市特色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公共服务、民生服务等领域为重点,强化标准引领和规范产业发展、社会服务的导向和保障作用,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全面推进农业、工业、服务业及公共管理、社会事务等各行各业标准化工作,促进标准化政策与科技、经济、社会发展政策有效融合。

4.坚持政府统筹、整体协调原则。以政府统一规划、宏观统筹为引领,形成政府组织决策、行业主管部门牵头、社会组织实施的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促进标准制订与标准实施、标准实施与产业发展的整体协调,提升标准在全社会的实施和应用水平。

三、发展目标与重点任务

(一)发展目标

到2015年,建成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企业自主、社会参与、各方协调的工作机制;市场主体标准化创新活力和能力明显增强,具有产业基础的知识产权转化为标准的比例不断增加;重点行业标准体系、标准化服务体系与监督体系更加完善,标准在全社会的推广实施和应用水平得到提升;标准化政策与科技、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协调融合,基本满足重点产业、社会事业协调发展需要;标准化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与发展形势相适应,标准化工作整体效能和对经济社会的贡献率大幅提高;全市标准化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继续走在全国同类城市前列。

(二)重点任务

1.着力增强标准化创新能力。坚持标准化战略与知识产权战略、品牌战略协调发展,形成产、学、研、检各方标准研制的创新体系。注重标准化与科技创新、科研成果转化、品牌建设、产业优化升级有机结合,创新“技术、专利、标准、品牌、产业”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引导企事业单位积极参与国际、国家标准化组织、活动和标准制修订,依靠自主创新的技术与成果,研制和培育一批反映“宁波智造”、具有国际国内竞争力的创新标准,抢占标准制高点,引领产业发展。加强标准化研究机构、标准化技术组织、标准化中介机构、各领域标准化专家队伍和标准化公共平台建设,创新标准研究和推广实施的服务体系。运用科学先进的标准化理念、方法和手段推进管理创新,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管理水平。至2015年,申报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15个以上,参与国际标准制修订8项以上,主持国家、行业标准制修订50项以上,争创“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4个以上。

2.着力夯实企业标准化基础。加强对企业标准化工作的分类指导,推动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根据企业发展战略需要建立健全以技术标准为主体,管理标准、工作标准相配套的企业标准体系和与市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相联接的企业标准化动态管理平台,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夯实企业标准化技术基础。加强企业标准化组织机构与队伍建设,引导企业加大投入,与企业、院校、科研机构联合,结合技术研发、市场营销等活动开展技术标准科研与制订,将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转化为标准,制订高于国家、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提高按标准组织生产、检验的能力。加快推进企业尤其是进出口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步伐,把采标工作寓技术改造、产品研发、标准研制、市场营销等工作之中,主动跟踪和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强化企业标准化主体意识,落实企业产品标准制订与实施的义务与责任,建立企业执行产品标准登记制度,实行动态跟踪管理。深入实施“技术标准自主创新工程”建设,开展“技术标准自主创新示范企业”评选与表彰活动,激励企业增强标准化创新意识与创新热情。至2015年,企业重点产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比例达80%以上,新增各级“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1000家以上、“技术标准自主创新示范企业”80家以上。

3.着力深化农业标准化建设。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特色现代农业、农业产业基地、生态观光农业的要求,全面加强农业生产过程标准化管理,推动农业区域化种养殖,实现农业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管理、产业化经营。加强农业标准化组织体系、标准体系、示范体系、推广体系、追溯体系、检测体系、监督体系、政策体系建设,形成科学的符合我市重点农业发展需要的标准体系。提高农业标准示范区建设质量和效益,扩大标准化建设基地与带动农户的规模,建立农业市场主体、科研机构、行业协会和技术推广组织与人员共同推进农业标准化的工作机制。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贸易效率为目标,加强农业科研成果转化,加快农业标准创新体系建设,开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产品生产和农产品的流通、市场经营、信息管理等标准研制和推广。引导农业生产经营者树立标准化意识和品牌意识,提高标准化管理水平,争创按标准组织生产、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特色农业品牌。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展农村社会化服务和生活服务标准化工作,结合乡镇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开展农业标准化示范乡镇等试点工作。至2015年,创建国家、省、市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150个以上,农业标准化示范乡镇试点20个以上,制修订地方农业标准70项以上。

4.着力提升制造业标准化水平。以我市特色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产业基地建设为重点,加快重点产业、产业集群建立以国家(行业)标准为主体、企业标准为补充、与国际先进标准接轨、引领我市重点产业和产业集群健康发展的标准体系。以技术标准创新为重点,强化标准化在科技创新、技术进步、产业提升、品牌培育等方面的导向和保障作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以产业共性、关键性、前瞻性技术开发为重点,加大区域内自主创新技术标准的研制力度,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实现标准化工作与产业发展同步推进。注重相关部门资源整合,加强对国外技术贸易壁垒的预警、分析、评议和对重点产业经济影响程度的研究和控制,整体增强我市应对工作的反应和处置能力。建立以政府为推动、市场为导向,产业(企业)联盟为基础的“政府+行业协会(联盟组织)+企业”的产业集群联盟标准推广模式,鼓励行业协会、龙头企业和产业联盟、技术联盟、联建科研检测机构等组织创新运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制订、推行联盟标准,促进产业链延伸、整合和提升,打造产业集群品牌。在重点发展的产业集群和产业基地(园区)中,开展以标准创新、品牌培育、质量诚信、技术攻关、节能减排、服务平台建设项目等为内容,以制订推广联盟标准为载体的产业集群标准提升工作,提升产业集群整体质量水平与竞争力。至2015年,龙头企业具有产业化基础的知识产权转化标准的比例达50%以上,制订实施重点(集群)产业联盟标准20项以上,完成重点(集群)产业标准提升项目40个以上。

5.着力拓展服务标准化领域。继续深化传统服务领域标准化工作,重点开展我市服务业发展重点领域和现代服务业产业基地标准化建设,充分运用标准化技术手段、管理方式和经营理念,提升服务行业发展速度、质量和能级,推动服务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大力发展服务业标准技术组织,鼓励标准化研究机构和服务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服务组织建立市服务业通用与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建设本领域标准体系和地方(联盟)标准的研制与推广,充分发挥技术组织和专家在推进服务标准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引导服务业认真贯彻执行相关国家、行业、地方标准,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建立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包括服务基础、服务保障和服务提供等内容的标准体系并有效运行,提升服务质量、能力与竞争力。在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和新兴服务业相关领域开展服务行业、区域、企业标准化试点示范工作,不断扩大试点范围,发挥试点示范带动作用。开展“服务标准化示范单位”评选活动,表彰奖励服务标准化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至2015年,完成国家、省、市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40个以上,争取成立各级服务专业标准技术委员会15个以上,制修订市级以上服务标准80个以上。

6.着力推进社会事业标准化工作。围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发展低碳经济要求,落实和制订推广资源开发与循环利用、能源结构优化和高效利用、生态保育和环境保护等标准,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围绕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基本目标,促进社会安全领域标准化工作,建立推广科学预测、有效防控、高效应急的社会安全标准体系。围绕城镇化与城市发展建设需要,推进城镇建设与管理、城市功能提升、资源综合利用、生态人居环境等标准化工作,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围绕提高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目标,加强行政管理、城市管理、社会保障等事关民生的社会事业领域标准化工作,进一步规范政府工作程序,不断提高工作绩效,推动和谐社会建设。至2015年,形成一批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政府公共管理标准体系和推进项目。

7.着力强化标准化的实施与监督。广泛开展标准化知识普及教育,增强全民标准化意识,积极倡导以标准为依据的创新、生产、服务、管理等行为。充分利用产业政策、市场准入、认证认可、生产许可、质量监督、检测检验、评审评价等手段,强化标准特别是强制性标准的实施与监督,依法查处不按标准或无标生产的行为。鼓励有关部门、行业组织制订、贯彻实施与国家、行业、地方推荐性标准相配套的规范性、政策性文件,加大标准的推广与实施力度。在农业、工业、服务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循环经济等领域开展标准化试点、示范工作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推广成果,探索标准化推广实施的新模式。

8.着力完善标准化服务体系。加强市标准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充分发挥其标准信息与研制、标准化咨询、培训与评价、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等工作的主导优势,以及其对社会标准化中介服务机构的协调、辐射、带动作用,为企业、社会提供准确、便捷、权威的标准化服务。鼓励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检测检验机构和行业协会等组织,建立或联合建立标准化服务机构,面向社会开展标准化科研和咨询服务,组织开展基础性、通用性技术数据研发,形成共建共享机制,提高标准科研水平。支持行业协会开展标准化工作,依托其管理资源和技术优势,组织实施重点产业、产业集群标准化提升有关项目,帮助企业开展标准化工作,充分发挥其在标准化活动中的组织协调作用。加强有关部门、科研机构、行业协会和企业标准化工作的协调融合,形成服务网络。积极推行政府行政服务、服务外包、智慧城市标准化工作,建立完善标准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绩效与贡献评价体系,提升标准化工作整体效能。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进一步加强对深入实施标准化战略工作的领导,将市推进和实施技术标准战略工作联席会议调整为市标准化战略工作领导小组,协调全市标准化战略组织实施相关事项,重点负责全市工业领域标准化工作;保留市农业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农业领域标准化工作;成立市服务业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负责服务业领域(包括社会事务管理)标准化工作。各领导小组要加强制度建设,制订年度计划,明确责任分工,强化领导小组之间工作的协调与配合,确保农业、工业、服务业标准化工作一体化运作。加强标准化管理部门与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科研院校之间的协调配合,健全统一管理、分工负责、运行顺畅、监督有力的标准化工作管理体制。各县(市)区都要结合各自实际,制订实施意见,明确目标任务,建立、完善相应的组织机构、工作制度和保障措施。

(二)加强政策扶持。研究制订我市“十二五”标准化战略发展规划。各地、各部门、各行业组织要把标准化战略列入本地、本部门、本行业发展规划及制定实施产业政策、科技进步、人才培养等工作之中;加强标准化政策与科技、产业、对外贸易、社会事业发展等政策的结合,充分运用财政、税收、金融、科技、政府采购等政策措施,加大对标准化公共服务平台、标准化机构和标准化工作的扶持力度;把实施标准化战略工作相关政策纳入本地、本部门经济社会发展政策调整范围,发挥标准化的导向与保障作用。各行业主管部门应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行业标准化建设。积极拓宽标准化工作资金投入渠道,建立企业、社会、政府等多方投入的机制。

(三)加强教育培训。加强实施标准化战略工作的重要意义和标准化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开展标准化专题宣传活动,提高标准化在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中的认知度与普及率。广泛开展企事业单位标准化人员教育培训,提升相关人员的标准化意识和业务技能,提高标准制订质量和推广应用能力。建立完善各专业领域标准化技术组织和专家队伍,加快建设标准化工作人才库,努力培养国际和国家复合型标准化专家。支持高等院校和培训机构开设标准化课程,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联合培养标准化专业技术人才。总结推广标准化工作的典型经验,表彰在实施标准化战略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

(四)加大奖励力度。市政府每年安排专项资金900万元,其中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实施标准化战略专项资金各300万元,用于实施标准化战略的奖励和推进工作。各领导小组办公室要会同财政部门研究制订具体的奖励(补助)管理办法,并对专项资金使用组织开展绩效评价。各县(市)区政府也要结合当地实际,研究制订和完善奖励办法,加大对实施标准化战略成效显著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的奖励力度,并重点奖励上级未奖励项目,努力避免重复奖励。各相关部门、科研机构和行业组织应安排相关专项经费用于标准化战略实施工作,充分发挥各级财政、部门专项资金的导向、激励和绩效作用。

二○一○年九月十日

第二篇: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标准化战略意见

琼质技监标函„2010‟12号

海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关于征求《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标准化战略意见》

(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

各有关单位:

实施标准化战略是服务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对我省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做好我省实施标准化战略的准备工作,我局代拟了•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标准化战略意见‣(征求意见稿,见附件),现印发给你们征求意见。请于6月25日前提出意见或建议,以信函、传真或电子邮件的形式报送我局,以便进一步修改完善。联系人:陈诗帆;电话:65310955;传真:65310955;电子邮箱:chenshifan@126.com

二〇一〇年五月二十一日

海南省人民政府

关于实施标准化战略的意见

(征求意见稿)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

为落实中共海南省委五届六次全会通过的•中共海南省委海南省人民政府贯彻实施†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决定‣,充分发挥标准化对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技术支撑作用,推进服务业转型升级,进一步提升服务品质、产业整体水平和竞争实力,现就实施标准化战略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实施标准化战略的重要意义

标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是产业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核心要素,是实现产品、服务和管理与国际接轨的手段。标准化工作是各领域应对社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技术依据,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有效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实施标准化战略,提升标准化水平,有利于规范市场秩序,提高服务、产品和工程质量,保障人身健康安全,提升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建设和谐社会;有利于推动和引领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科学发展;有利于促进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增强我省企业市场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建设创新型海南。因此,海南要建设国际旅游岛,打造有国际竞争力的旅游胜地,必须加快实施标准化战略。

二、实施标准化战略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国家标准化战略,紧紧围绕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总体要求,以提升服务品质、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国际竞争力为目的,以促进标准的研制、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推动标准的实施、强化对标准实施的监督为着力点,以建立健全市场导向、企业为主、政府引导、广泛参与、协调统一、面向国际的推进机制为保障,充分发挥标准化在提高城市科学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保障公共安全等方面的政策导向和技术保障作用,促进海南经济和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国际接轨。加快标准体系建设、采用国际标准和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步伐,有效应对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国际化的挑战,全面提升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

2.政府推动。各级人民政府加强宏观指导和政策协调,调动部门、企业、院校、科研单位和中介组织积极主动参与标准化工作,引导全社会重视,关心和应用标准化手段。

3.市场引导。以市场为导向,密切标准化与市场的联系,根据市场要求确定标准化发展的重点方向,着力提高标准与市场的关联度,不断增强标准的适用性。4.企业为主。以企业为主体,充分发挥企业的主力军作用,通过加强企业标准化工作,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三)工作目标。

1.总体目标:到2020年,我省标准化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市场主体参与标准化活动的能力普遍增强,全社会标准化意识显著提高;建立先进的技术标准体系,服务标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标准的适应性、有效性和竞争力明显提高;实施和应用标准的水平进一步提高,标准与法规、规章更加协调配套,支撑法规、规章有效实施的作用明显,标准化工作对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促进作用充分显现。

2.具体目标:到2015年,全省服务产业、新兴工业等优势产业的重点技术标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争取旅游国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或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落户海南,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和工作组在海南的数量达到10个;2010-2015年,每年培育一批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单位,每个市、县不少于2个,在一些传统和新兴的服务行业全面执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到2015年,服务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标准;到2015年,全省各市、县建起农业标准化示范体系,其中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达到80个,热带水果、无公害瓜菜、畜禽产品、水产品等优势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达到90%以上,到2020年,培育海南名牌农产品80个以上。2010-2015年,每年制定服务业、农业、环保、新能源、安全、卫生、资源节约(节水、节地、节能)和地理标志产品等方面的地方标准50个左右。到2020年,地方标准总数达到1000个左右,建立起科学合理、适应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需要的安全保障体系。

三、实施标准化战略的重点任务

(一)加强标准化技术基础工作整合全省科研院所、技术机构、中介组织和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标准化技术力量,组建或承担服务业的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和分技术委员会(SC)及工作组(WG),引进和培育一批国内知名品牌的标准化中介服务机构;扶持一批标准化专业团体做大做强,培养一支标准化人才队伍,引进国际标准化人才,鼓励和推荐我省标准化人才在国际国内标准化组织担任职务。建立国内先进的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扩大和深化“海南质量网”的服务功能,建立起涵盖国际标准化资源、地方标准化资源、WTO/TBT/SPS资源、标准文献服务资源等的服务系统,为全社会提供标准化服务。鼓励建立标准化服务机构,面向全社会为标准制修订和标准实施工作提供服务。

(二)加快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步伐将主导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作为采标工作重点。大中型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和进出口企业要按照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组织生产和管理;在新建项目、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时,企业要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鼓励以出口产品为主的大型企业、龙头企业和具有技术优势的科研院所实质性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

(三)全面推进服务标准化工作建立完善全省服务业标准化协调推进机制,形成全省各部门共同参与、协调推进的良好工作环境;健全国际旅游岛服务标准体系,加快房车、游艇、潜水旅游、高尔夫等海南特色旅游产品和服务标准的研制,形成覆盖旅游业六大要素、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旅游服务标准体系;强化服务标准的实施推广,在抓好三亚市开展国家旅游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的基础上,每个市、县培育2-3家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单位,如围绕推动品牌琼菜建设开展琼菜标准化试点,设立一批服务外包标准化试点项目;在旅游、公共服务、中介服务、餐饮、交通运输、现代物流等重点服务行业大力推行国际先进的标准化管理和国际质量认证;加快完善全省公共信息标识和导向标志的设置和管理,推行规范的多语种公共信息标识,提升海南旅游形象;将服务标准化知识纳入海南省旅游职业学院、各类旅游培训学校的教学内容,将公共信息标志等标准化基础知识纳入学龄前儿童教育以及中小学生教育的教学内容,提高全社会对服务标准化的认知度。

(四)大力加强农业标准化工作围绕海南成为全国菜篮子基地和农产品出口加工基地,大力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建立比较完善的涉及种养殖、生产加工和流通的农业标准体系、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农产品质量认证体系。突出抓好重要农产品(瓜菜、水产)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方法、农产品市场准入技术要求、农艺技术规范、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等标准制修订;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建立标准化体系,积极创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每个市、县建立2—4个精品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通过示范引路,带动广大农民按标准组织生产;推行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制度和终端产品质量认证,实现与国际认证标准的接轨,引导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者树立品牌意识,把推行农业标准化和开展良好农业规范(GAP)认证、创建品牌农产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等工作结合起来,争取农产品出口企业要率先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逐步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与国际标准的接轨,提升热带农产品的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

(五)积极推进新型工业标准化工作围绕应用软件、生物制药、海洋技术等新型产业,抓好该领域的标准制定和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引导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积极推动我省该领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制定成为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走技术专业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国际化的标准运作模式,在技术创新、专利申报、标准制订、品牌创建方面推出一批成果,带动我省新型工业核心技术标准的形成和发展。

(六)着力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水平积极引导各主管部门,推动地方法规、政府规章与标准的衔接和有机结合,有效利用法规、规章引用标准的形式解决微观性、定量性、技术性问题,充分发挥标准对法规、规章的技术支撑作用,提高法规、规章和标准实施的有效性、协调性。积极探索在教育、卫生、人口、劳动保护、社会保障等重点民生领域开展标准化试点工作,通过标准化手段提高相关政府部门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七)大力开展资源节约标准化工作严格贯彻实施资源节约和节能减排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引导科研院所和重点企业研究制定和推广农村沼气、畜禽养殖业废弃物综合利用、蔗渣利用、中水回收利用等方面的地方标准;抓好高消耗行业能耗、水耗定额和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的建设,并使其成为加强资源监管、保护环境、调整产业结构、评估重大工程立项、指导重大项目引进、规范企业用能行为、实行节能工作问责制的重要技术依据;以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沼气利用、建筑节能、污水处理为重点领域,推行生态工业园或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工作。

四、实施标准化战略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配合。各级政府要加强对标准化战略实施的组织领导,坚持把标准化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出台相应政策和措施,全力推动标准化战略的实施。各有关部门要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司其职,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标准化战略的实施:质监部门要加强对标准化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导,发展改革、工信、科技等部门要落实标准化发展规划、资金支持和奖励措施,农业、农垦、林业、海洋渔业等部门要大力推动我省农业标准的实施,公安、交通、文化、教育、旅游、商务、水务、国土环境资源、住房和城乡建设、卫生、海关、检验检疫、安监、食药、供销等部门,要做好本部门、本行业标准化战略的实施工作。各大、中型企业特别是重点企业和科技创新型企业,要设立专职机构负责标准化战略的组织实施。

(二)加大资金投入,建立财政、社会、企业共同建设标准化的投入机制,形成标准化战略激励机制。各级政府、财政要安排专项经费,用于实施标准化战略及对企业实施标准化项目的资助与奖励。有关标准化项目的资助、奖励额度以及建立标准化战略激励机制,拟按照以下规定执行:

⒈对国际标准研制中的主要起草单位,给予80万元的一次性资助,参与标准起草的,给予50万元的一次性资助;

对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研制中的主要起草单位,分别给予20万元、15万元和10万元的一次性资助。

⒉对承担国家级、省级、市级标准化科研项目的单位,分别给予50万元、30万元和25万元的一次性资助。

⒊对承担国际标准化组织专业技术委员会(含分技术委员会、工作组)秘书处工作的单位,给予50万元的一次性资助;对承担国家、省级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含分技术委员会、工作组)秘书处工作的单位,分别给予20万元、10万元的一次性资助。

⒋对承担国家、省、市级标准化示范(试点)项目的单位,根据项目的实施年限,按给予8万元、6万元、5万元资助。

⒌对获得“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的项目,分别给予最高8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⒍对获得“采用国际标准标志”的产品,每项给予2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同一单位每年的奖励额度不超过5万元。

⒎建立科技部门与标准化管理部门的协调工作机制。加快科研成果和自主知识产权向标准转化进程,促进科研成果产业化。要将重要技术标准的研制成果纳入省级科技进步奖励范围,将各级标准列入省科技进步奖评定范围。

(三)加大宣传和人才培养力度。要切实抓好标准化的宣传教育和知识普及工作,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互联网等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开辟专刊、专栏、专题,普及标准化知识。支持以质监、科技、行业主管部门为主体,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技术研发中心为骨干的培训网络,多渠道开展标准化培训工作。实施标准化继续教育工程,努力培养一批复合型标准化专业技术人才;鼓励有条件的大专院校开设标准化课程,设立标准化专业。通过标准化工程师资格制度的实施,吸收和培养一大批标准化人才,从中选出并建立海南省标准化专家人才库。鼓励标准化人才积极参与国内外标准化活动,建立引进、选拔国际标准化人才机制,培养一批国际标准化专家。

(四)加强责任落实。省政府对实施标准化战略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把实施标准化战略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根据•意见‣的要求,提出本地、本部门实施标准化战略的具体方案。本战略实施中期,要组织专家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并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和海南经济社会发展整体要求,对战略指标和实施对策进行相应的调整。本战略实施后期,要组织由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企事业单位以及各界专家参加的评估小组,对战略量化指标的实现和各项战略措施的效果进行综合评估,强化对各地、各有关部门实施标准化战略工作的考核。

第三篇: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标准化战略的意见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标准化战略的意见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厅,各直属机构:

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全面提升我省产业整体水平和综合竞争力,加快建设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进程,促进农业现代化,进一步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结合我省实际,现就我省实施标准化战略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实施标准化战略的重要意义

标准化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标准化在推动技术进步、提高产品质量、促进产业发展、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扩大国际贸易、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进一步做好标准化工作具有重要、深远的意义。

近年来,我省的标准化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推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企业标准化意识不强,标准化在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提高产品质量、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增强企业效益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不够;标准体系不健全、不完善,标准整体水平偏低,不能全面覆盖我省的主要行业和重点产品;创新能力不强,自主创新技术、专利转化为标准的程度不高;标准化人才队伍匮乏,没有形成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标准化人才队伍。这些问题导致我省产品质量总体水平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名牌产品数量不多,资源能源消耗过度,环境污染严重,已经成为影响和制约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瓶颈”。因此,各级、各部门必须高度重视标准化工作,通过大力实施标准化战略,加快建立标准化工作综合协调机制,在战略决策、工作定位、政策措施等方面不断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为构建和谐山西奠定坚实基础。

二、实施标准化战略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中心任务,以优势技术领域和特色产业为突破口,建立符合市场经济发展和经济全球化需要的标准体系,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的制定,鼓励企业研制创新标准、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努力提高标准总体水平和全社会的标准化意识。

(二)基本原则

坚持政府推动的原则。实施标准化战略是一项全局性、战略性的工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一定要统一思想,加强宏观指导和政策协调,大力推动标准化战略的实施。

坚持市场引导的原则。实施标准化战略一定要以市场为导向,密切标准化与市场的联系,为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提供技术支撑。

坚持企业为主的原则。实施标准化战略要以企业为主体,充分发挥企业的主力军作用,通过加强企业标准化工作,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坚持国际接轨的原则。实施标准化战略要面向国际市场,加强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工作,有效应对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国际化的挑战,全面提升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

三、总体目标

到2015年我省标准化工作要实现的总体目标是:建立适应经济建设和技术发展需要的标准化工作模式和运行机制;提高我省的标准化自主创新能力,形成以企业为主体,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为技术依托,中介服务机构为桥梁的技术标准研究、制定、推广实施体系;培养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的标准化人才队伍;培育一大批研制先进标准、采用先进标准的优势企业群体;建立一个较为完善的标准信息服务平台,构建技术性贸易措施预警机制;建立先进的企业标准体系、农业标准体系、服务标准体系和社会公共管理标准体系,全面推进名牌战略,加快质量立省实施步伐。

具体目标是:

到2010年,我省的煤及煤化工、材料工业、装备制造等行业一批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要争取制定国家标准、国际标准。到2015年,我省承担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和分技术委员会(SC)及工作组(WG)的数量达15个以上,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行业标准30个以上,在制定国际标准方面有所突破。

到2010年,全省各个县(市、区)都要建立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优质强筋小麦、小杂粮、玉米、蔬菜、干鲜果等优势农产品和生猪、肉牛、肉羊、牛奶、肉鸡、鸡蛋等畜禽规模养殖场标准化生产覆盖率达到80%以上。到2015年,全省大宗农产品、畜禽产品基本实现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培育省级、国家级涉农产品品牌100个以上。

到2010年,我省主要工业产品采标率达到70 %以上,2015年达到80%以上,届时,全省大宗农产品安全指标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比率达到50%以上。

2007-2010年,每年培育一批服务业标准化示范单位,在一些传统和新兴的服务行业全面执行服务质量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到2015年,形成全省比较完善的现代服务业标准体系。

2007-2010年,制定农业、环保、能源、安全、卫生、服务和资源节约(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地理标志产品等方面的地方标准200个左右。到2015年,地方标准达到800个左右。

加快我省在全国产销量位居前列的冷鲜肉、老陈醋、白酒、奶制品等食品的标准体系建设。2010年初步建立食品安全、食品卫生及食源性疾患、疾病控制及生物安全和安全生产、环境保护标准体系。到2015年,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适应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安全保障标准体系。

四、实施标准化战略的主要任务

(一)加强标准化基础工作

一要加大地方标准制修订力度。要加快制订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的地方标准发展规划,各行业和部门要按照规划的总体要求,提出本行业的标准体系框架,起草制订相关地方标准。特别是加快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的标准制修订工作,并做好标准的发布、实施和监督工作。二要加快我省标准信息服务平台建设。质监、商务、科技、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等部门要在整合资源的基础上,建立重点行业技术性贸易措施预警工作信息库,搭建全省贸易技术壁垒、动物与植物卫生措施(WTO/TBT-SPS)预警服务平台,对产品主要出口国设置的技术性贸易措施和市场准入等情况进行相关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评估,为企业主动应对国际市场变化提供支持。三要积极开展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工作。推动我省优势企业承担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工作,为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积累经验、培养人才,积极跟踪和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制修订,及时将自主知识产权融入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二)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工作,确保食品安全,加快农村经济发展

要从发展现代农业、保障食品安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高度来认识和推进农业标准化工作。要以主导农产品、特色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为重点,加快建立和完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相配套的农业标准体系。要把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相结合,发挥国家、行业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典型示范作用,积极推广“公司+基地+标准+农户”模式,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把示范区建成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和推广高新技术的“中间试验场”。要加快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促进优质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推进农业品牌化发展,培育更多的标准化农产品、山西名牌农产品、中国名牌农产品,争取培育世界知名的农产品品牌。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立并完善企业标准体系,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鼓励农产品出口企业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实施“良好农业规范(GAP)”,扩大农产品出口。通过实施农业标准化,将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纳入标准化轨道,实现食品质量安全关口前移,确保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的质量控制,为社会提供安全健康的食品。

(三)强化企业标准化工作,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要将标准化工作作为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全面提升企业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围绕我省“八大支柱产业”和“三个方阵”大企业、大集团,在煤及煤化工、材料工业、装备制造业、生物医药、高新技术等重点行业按照《企业标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等系列国家标准的要求,大力推动以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标准体系建设,全面推进企业标准化管理。要把技术创新标准作为战略竞争的重要手段,进一步加强高新技术创新项目、专利项目的技术标准制定,提升标准中自主知识产权的含量和比例,促进科技创新成果的快速产业化,加快创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缩短技术创新周期,降低创新成本,推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比较优势产品的企业标准上升为地方标准、国家标准乃至国际标准。努力实现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全球化。大中型企业、出口企业的产品要按照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组织生产和管理,积极采用国际和国外先进标准,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

(四)着力推行服务标准化,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

加强服务业标准化工作,在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旅游、文化、商贸、卫生、通信、金融、交通运输、新兴服务业和现代物流等社会公共服务行业,广泛开展以提高服务质量、优化服务环境为目标的服务标准化工作,制定一批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服务质量标准,逐步建立和完善重点突出、层次分明、科学适用的服务标准体系。积极创建服务标准化示范单位,发挥示范单位的典型带动作用,以点带面,整体推进,达到“选准一个项目,规范一个行业”的目的,努力提高全省服务业质量信誉水平,争创服务业名牌。用标准化手段提高服务质量和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推动优秀旅游城市、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园林城市的创建。

(五)加快节能减排标准体系建设,为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技术支撑

围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标准制修订工作机制,加快节能减排创新技术成果向标准化转化,集中研发和大力推广节能、节水、节材、节电等方面的技术标准。尤其要以煤炭、冶金、化工、焦化、电力、建材六大耗能、耗水行业和高耗能、耗水双百企业为重点,抓好高消耗行业能耗、水耗定额和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的建设,并使其成为加强资源监管、保护环境、调整产业结构、评估重大工程立项、指导重大项目引进、规范企业用能行为、实行节能工作问责制的重要技术依据。加快建立科学、规范、统一的循环经济生产过程控制标准,大力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标准化体系建设,实现污染源治理源头控制和过程控制,切实提高资源利用率。

(六)加强安全标准化,维护人民生产生活安全

在生产领域积极推行安全标准工作,建立严格的安全标准市场准入制度。结合我省实际,加大在煤矿安全、金属和非金属矿山安全、特种设备安全、电网安全、危险化学品管理等方面国家强制性标准的贯彻实施力度,建立和完善以标准保安全的长效监管机制,提升安全管理的整体水平,预防重大事故的发生。特别要在与人民群众健康息息相关的食品安全和消费品安全领域,做好相关标准的研究制定,大力推广以国家标准为主体,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为补充,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并重的食品安全和消费品安全标准体系。同时,标准化工作要向社会公共管理领域拓展,建立涉及自然灾害防治、消防、疾病控制、环境保护等公共安全突发事件预防和救援的技术标准体系,有效维护人民生产生活安全。

五、实施标准化战略的主要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对标准化战略实施的组织领导,增强责任感,把标准化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成立相应的机构,出台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全力推动标准化战略的实施。省人民政府成立由分管副省长任组长,发展改革委、经委、科技、财政、农业、林业、水利、商务、卫生、环保、旅游、质监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山西省实施标准化战略领导组,办公室设在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要对标准化战略的实施进行组织、协调和指导。发展改革、财政、科技和相关职能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确保标准化战略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确保地方标准的制(修)订资金支持和科技奖励政策得到落实。工业、农业、文化、旅游、商务、环保、卫生、安全和社会公共服务等主管部门,要做好本部门、本行业标准化战略的实施工作。

(二)加强政策引导

各级财政部门应对实施标准化战略给予经费支持,加大对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基地)建设、地方标准制(修)订、采用国际标准和社会公共服务标准化工作的经费投入,并根据财力和工作需要列入预算;科技部门要将先进的地方标准、企业标准纳入科技成果鉴定和科学技术奖评定范围。要加强对政府采购活动的标准化审查,优先选择我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产品和项目。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筹措资金,对科研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通过原创性自主知识产权能够形成国际标准或国家标准的项目和企事业单位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制(修)订以及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的重点项目予以资助。

(三)加强队伍建设

标准化人才队伍是标准化工作快速健康发展的基础。要构建以质量技术监督、科技、行业主管部门为主体,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技术研发中心为骨干的培训网络,多渠道开展标准化培训工作。实施标准化继续教育工程,努力培养一批复合型标准化专业技术人才。有关大专院校要积极探索标准化在校教育,开设标准化课程,条件具备的可设立标准化专业。逐步建立我省标准化专家人才库,鼓励标准化人才积极参与国内外标准化活动,培养更多的国际标准化专家。

(四)加强责任落实

省人民政府对实施标准化战略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实施标准化战略工作的领导,切实把实施标准化战略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根据本《意见》的要求,提出本地、本部门实施标准化战略的具体方案,由省实施标准化战略领导组办公室统一汇总,出台考核办法和细则,并会同有关部门对各地、各部门实施标准化战略工作进行严格考核,考核结果作为省人民政府对地方和部门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对实施标准化战略工作进度快、做出显著成绩的,省人民政府将予以表彰;对实施标准化战略领导不重视、实施进度缓慢、工作无起色的,将通报批评;对因实施标准化战略不力,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监察机关要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及规定进行责任追究。

(五)加强宣传力度

各地媒体要通过采取开辟专刊、专栏、专题等形式加大对标准化知识的普及宣传力度,特别要加大对实施标准化战略活动的宣传力度,及时宣传报道实施标准化战略的重大活动,重点宣传各地、各部门、各企业在实施标准化战略中的经验及成效,引导消费者和全社会积极参与标准化战略实施工作。开展主题鲜明、形式新颖的“世界标准日”、“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科普日”、“科普周”等主题活动,形成企业重视标准,新闻媒体宣传标准,社会、百姓关注标准的浓厚氛围。

二○○七年九月十二日

主题词:经济管理 标准化△ 意见

抄送:省委办公厅,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省政协办公厅,省高法院,省检察院,各人民团体,各新闻单位。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07年9月13日印发

2008-03-31 印发

第四篇: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标准化战略的意见

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标准化战略的意见

文号:赣府发〔2009〕12号发文日期: 2009年04月30日

------------------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整体水平和综合竞争力,充分发挥标准化在国民经济中的技术支撑作用,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结合我省实际,现就实施标准化战略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实施标准化战略的重要意义

标准化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标准已成为国际经济、科技竞争的重要手段,以标准化手段为主要内容的技术性贸易措施,正成为当前国际贸易非关税壁垒的主要表现形式,标准也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战略目标之一。实施标准化战略是推动技术进步、提高产品质量、促进产业发展,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扩大国际贸易的重要举措;是在新形势下推动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科学发展抓项目”活动的重要手段,是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江西崛起新跨越的重要保障。

二、实施标准化战略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中心任务,以优势技术领域和特色产业为突破口,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的制(修)订,鼓励企业研制创新标准、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努力提高标准总体水平和全社会的标准化意识,迅速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发展水平;建立符合市场经济发展和经济全球化需要的标准体系,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政府推动、社会参与原则。以发展经济、壮大产业、应对挑战为目的,加强对标准化工作的组织领导、宏观指导和协调监督,充分调动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中介组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全社会重视、关心和参与标准化工作,营造标准化工作良好环境。坚持企业为主、市场引导原则。以优势产业为依托,充分发挥产业在标准化工作中的基础作用,发挥企业在技术标准研制中的主体作用。以市场为导向,推进标准化与市场的联系,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支柱产业和重点产品开展标准化工作。通过加强标准化工作,提升产品竞争力,增强产业抗冲击力,带动全省经济社会的发展。

坚持技术创新、国际接轨原则。以技术创新为重点,实现优势特色产业关键技术的突破,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和产品,形成一批具有核心技术和专利技术的产品,促进“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全球化”,全面提升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

(三)工作目标。

到2015年,我省标准化工作要实现的总体目标是:建立适应经济建设和技术发展需要的标准化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政府推动,企业为主,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为技术依托、中介服务机构为桥梁的技术标准研究、制定、推广实施体系;培养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的标准化人才队伍;培育一大批研制先进标准、采用先进标准的优势企业群体;建立一个较为完善的标准信息服务平台,构建技术性贸易措施预警机制;基本建成重点突出、结构合理、适应市场需求、支撑我省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的新型标准体系;实现我省标准总体水平的跨越

式发展,成为国家技术标准创新的一支重要力量。

具体目标是:

到2010年,我省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行业标准80个以上,在制定国际标准方面有所突破。到2015年,我省承担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和分技术委员会(SC)及工作组(WG)的数量达20个以上,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行业标准200个以上,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3个以上。到2010年,建立国家级、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200个。

到2015年,建立国家级、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350个,培育国家、省级名牌农产品60个以上。到2010年,我省重点领域工业产品采标率达到85%以上,2015年达到90%以上。到2010年,每年培育一批服务业标准化示范单位,在一些传统和新兴的服务行业全面执行服务质量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到2015年,形成全省比较完善的现代服务业标准体系。到2010年,新增地方标准200个左右。到2015年,地方标准达到1000个左右。到2010年,初步建立食品安全、生物安全、食源性重大传染病控制、疾病控制和安全生产、环境保护标准体系。到2015年,建立健全科学合理、适应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安全保障标准体系。

三、实施标准化战略的主要任务

(一)加强标准化基础工作。加大地方标准制定力度,以信息化建设、推进产业升级和建立完善安全标准体系为重点,积极组织制定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的地方标准。加强企业标准管理,规范企业产品标准备案管理,特别是食品标准备案工作,按照国家规定逐步实行标准备案人员资格证书制度,提高企业产品标准水平。加强食品标准化工作,建立完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检验检测体系和认证认可体系,切实加强食品标准研究工作,尤其要做好食品中有害物质限量检测方法标准的研制,不断提高对不法分子坑害消费者行为的应对、查处能力。

(二)加快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步伐。把主导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作为采标工作重点。大中型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和进出口企业要按照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组织生产和管理。在新建项目、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时,企业要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支持以出口产品为主的大型企业、龙头企业和具有技术优势的科研院所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

(三)积极开展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工作。推动我省优势企业申请组建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和分技术委员会(SC)及工作组(WG),为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积累经验和培养人才,形成龙头企业积极跟踪和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制(修)订工作的机制,及时将自主知识产权融入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四)建设国家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标准化示范基地。加快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标准化示范基地”的建设步伐,建立光电子、新材料新能源、机电、应用软件和生物医药五大产业集群技术标准体系,促进标准与专利技术结合,推动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在技术创新、专利申报、标准制订、品牌创建方面推出一批成果,促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技术推向国际,带动具有我国核心技术标准的产业形成和发展。

(五)加强企业标准化工作。引导工业企业按照《企业标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等系列国家标准要求,继续大力推动以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标准体系建设,充分利用通用化、组合化、模块化等标准化工作有效形式,全面提高企业的现代管理水平和安全保障水平。中国名牌产品、省名牌产品生产企业以及食品生产企业、高危行业企业、省重点企业和科技创新型企业要积极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

(六)加快农业标准化进程。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为重点,以农业

增效、农民增收为目的,建立完善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相配套,技术先进、结构合理的农业标准体系。按标准净化农产品产地环境,严格农业投入品管理。以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为抓手,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推动农业标准化与农业产业化的有机结合,加快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名牌农产品。农产品出口企业要率先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要推广“公司+基地+标准+农户”等生产经营模式,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农业标准化中的带头辐射效应,积极实施“良好农业规范(GAP)”,探索培育“标准化农产品”品牌途径,发展精品农业,扩大优质农产品出口。

(七)积极推进服务标准化工作。坚持把标准化管理理念应用于服务业,在服务业开展标准化活动,以建立健全服务标准体系和推动服务标准的实施为手段,充分发挥标准化在提高服务质量和推动第三产业发展的作用。重点选择旅游、社区管理、餐饮、美容美发等开展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扩大服务标准覆盖范围,加快推进服务标准体系建设,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质量,促进我省第三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用标准化手段提高服务质量和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推动优秀旅游城市、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园林城市的创建。

(八)加快节能减排标准体系建设。围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标准制(修)订工作机制,加快节能减排创新技术成果向标准的转化,集中研发和大力推广节能、节水、节地、节材等方面的技术标准。尤其要以钢铁、有色、煤炭、电力、石化、光伏、建材等耗能、耗水行业企业为重点,抓好高消耗行业能耗、水耗定额和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的建设,并使其成为加强资源监管、保护环境、调整产业结构、评估重大工程立项、指导重大项目引进、规范企业用能行为、实行节能工作问责制的重要技术依据。加快建立科学、规范、统一的循环经济生产过程控制标准,大力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标准体系建设,实现污染源治理源头控制和过程控制,切实提高资源利用率。

(九)提高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手段。商务、质监、科技、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等部门要在整合资源的基础上,建立我省重点行业技术性贸易措施预警工作信息库,搭建贸易技术壁垒、动物与植物卫生措施(WTO/TBT—SPS)预警服务平台,对产品主要出口国设置的技术性贸易措施和市场准入等情况进行相关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评估,建立符合产业自身特点的统一权威标准信息数据库,增强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为企业主动应对国际市场变化提供支持。根据我省出口产品的产业结构及特点,建立快速反应的贸易技术壁垒预警体系,加强国外贸易技术壁垒信息采集,面向社会提供最新国际贸易技术壁垒信息,规避贸易技术壁垒的风险。

四、实施标准化战略的主要措施

(一)加强标准化战略的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加强对标准化战略实施的组织领导,坚持把标准化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出台相应政策和措施,全力推动标准化战略的实施。成立江西省标准化战略领导小组,由分管质量技术监督工作的副省长担任组长,宣传、发改、财政、国资、工信、科技、交通、农业、林业、文化、旅游、商务、环保、卫生、供销、质监等部门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办公室设在省质监局。市、县(区)也要成立相应工作机构。质监部门主要负责实施标准化战略的组织、协调和指导。宣传部门要牵头做好标准化战略的宣传工作。发改、财政、国资、工信、科技等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确保实施标准化战略的发展规划、资金支持和科技奖励等激励政策得到落实。农业、林业等部门要大力推动我省农业标准的实施。交通、文化、旅游、商务、环保、卫生、供销等部门,要做好本部门、本行业标准化战略的实施工作。各大中型企业特别是省重点企业和科技创新型企业,要指定有关机构负责标准化战略的组织实施。

(二)加大标准化工作的资金支持力度。建立标准化工作专项经费,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对标准化工作投入。各级政府要制定标准化资金支持补助政策,地方标准制定要有专项资金保障。重点扶持科研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通过原创性自主知识产权能够形成的国际标准或国家标准项目。对承担或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制(修)订的单位,承担筹建国际、国家及江西省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工作组)的单位,承担国家和省级标准化重点科研项目的单位,国家级和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单位,服务标准化试点单位,国家良好农业规范(GAP)认证试点企业,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的企业等予以资金支持。各相关部门要在项目资金中划出一部分用于标准化工作。

(三)加快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按照国家规定建立标准化工程师资格制度,构建以质监、科技、行业主管部门为主体,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技术研发中心为骨干的培训网络,多渠道开展标准化培训工作。实施标准化继续教育工程,努力培养一批复合型标准化专业技术人才。有关大专院校要积极探索标准化在校教育,开设标准化课程,条件具备的可设立标准化专业。通过标准化工程师资格制度的实施,吸收和培养一大批标准化人才,从中选出并建立江西省标准化专家人才库。鼓励标准化人才积极参与国内外标准化活动,培养更多的国际标准化专家。

(四)建立标准化战略的协调和激励机制。建立科技部门和标准化管理部门协调的工作机制,出台相关政策,引导和鼓励科研单位、生产经营企业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标准研制。承担重大产业研发项目和创新产品项目的单位要把标准制定和科技项目研究同步进行,加快科研成果和自主知识产权向标准转化进程,并按标准组织生产,促进科研成果产业化。要将重要技术标准的研制成果纳入省级科技进步奖励范围,将各级标准列入省科技进步奖评定范围,标准文本正式批准发布后,视同同级刊物发表的学术论文。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把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工作纳入本地、本部门发展规划和计划,对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项目,优先列入高新技术产业化、工业结构调整、科技发展等计划。加强对政府采购活动的标准化审查,优先选择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的产品或项目。对在标准化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五)加强责任落实。省政府对实施标准化战略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把实施标准化战略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根据《意见》的要求,提出本地、本部门实施标准化战略的具体方案。省标准化战略领导小组办公室要研究制定考核办法和细则,加强对各地、各有关部门实施标准化战略工作的考核。

(六)加大对标准化工作的宣传力度,积极开展标准化示范县、示范园(景)区建设活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互联网等,加大宣传力度,开辟专刊、专栏、专题,普及标准化知识。对在标准化工作中涌现出的典型企业要加强宣传,以点带面,引导企业走标准化管理和质量效益型道路。组织好“世界标准日”、“科普日”、“科技周”等重大宣传活动,提高全社会标准化意识。加快标准化示范县建设,推动县域工业、农业、服务业标准体系建设,通过示范工业园区、示范景区建设,在区内全面有效推进标准化工作。

第五篇:有关深入实施商标战略意见

江苏省人民政府文件

苏政发〔2010〕115号

省政府关于深入实施商标战略的意见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

为全面增强我省商标创造、运用、掩护和治理能力,充实发挥商标战略在促进经济生长方法转变中的重要作用,加快品牌强省建立步调,制定本意见。

一、重要意义 商标战略是以商标创造、运用、掩护和治理为主要环节的经济生长和企业经营战略,是国度知识产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长品牌经济的核心和要害。改造开放以来,我省在扩大商标注册量、培育高知名度商标、运用商标无形资产、生长品牌经济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与加快转变经济生长方法要求相比、与我省在全国的经济职位相比、与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迫切需要相比,另有一定差距,自主商标拥有率偏低,高知名度商标数量不多,商标培育掩护力度不敷,市场主体商标意识亟待增强,商标在提升企业、财产和区域核心竞争力中的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各地、各有关部分和宽大企业要充实认识深入实施商标战略是调解经济结构的重要举措,是实现自主创新结果市场代价的有力手段,是提升财产条理的有效途径,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在要求,以强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采取扎实有效步伐,进一步加大推进力度,全面提高我省商标战略实施的整体水平。

二、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生长观,紧紧围绕加快转变经济生长方

法,促进财产结构优化升级,以提高全省经济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以企业、财产和区域品牌建立为主线,以大幅提升商标国内国际注册量、大力大举培育高知名度商标群体、全面提高商标运用和掩护能力为重点,以构建有利于商标战略实施的法制情况、政策情况和市场情况为保障,着力完善“政府推动、部分联动、企业主体、社会参加”的运行机制,全方位推进商标战略的实施,努力把我省建立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品牌强省。

三、主要目标 到2015年,全省商标战略实施的政策保障机制、事情推进机制、大众办事机制根本形成,商标确权、培育、运用、掩护和治理能力全面增强,品牌自主化、高端化、集聚化、国际化水平显著提高,商标战略在知识产权战略体系中的职位越发重要,与全省经济社会生长政策的结合越发紧密,在提升全省经济核心竞争力中的作用越发突出。

(一)商标注册——商标国内国际注册、地理标记商标注册总数在2009年底子上翻一番,即:国内注册总数40万件以上,通过马德里体系国际注册总数1500件以上,地理标记商标总数80件以上,定牌加工企业自主商标拥有率达80%以上。

(二)商标培育——行政认定驰名商标总数300件以上,著名商标总数达3000件以上,建成70个省级财产集群品牌培育基地,其中,20个省级财产集群品牌示范基地。

(三)商标运用——商标作为企业无形资产的代价载体和增

值东西,在推动企业品牌经营中的核心作用充实体现,在企业市场营销、股权作价、融资贷款、产物延伸、品牌塑造等方面的直接作用全面体现,在信用建立、技能创新、质量治理等方面的促进作用日益突出。

(四)商标掩护——商标权益掩护机制不绝完善,部分协作和区域协作水平显著提高,商标领土掩护力度明显增强,国际掩护渠道根本创建。确保企业商标投诉复兴率达100%,商标行政案件当年处理惩罚率达90%以上。

(五)商标治理——行政指导和羁系力度不绝加大,企业商标治理能力明显增强,驰名、著名、知名商标企业均创建完善的商标治理制度。商标专业协会建立进一步增强,商标中介办事根本实现范例化、标准化。

四、重点任务 (一)大力大举推进财产品牌建立 1.加快推进农业品牌创建。深入开展“一镇一品”建立,积极推广“公司(农民专业相助社)+商标(地理标记)+农户”的生产经营方法。指导100家范围以上农产物生产(包罗养殖、加工)流通企业开展商标订单经营,力争全省每个乡镇有一个以上较高知名度的涉农品牌。

2.深入推进产业品牌创建。全面落实省传统财产升级、新兴财产倍增筹划,重点推进省确定的12个重点财产和6大新兴财产企业品牌建立。选取60家行业领军企业创建品牌创建指导办事

点,力争每个重点财产和部分新兴财产实现新增5件驰名商标和10件著名商标。

3.大力大举推进办事业品牌创建。以省办事业提速筹划为指导,重点扶持50家范围型生活办事业企业开展品牌连锁经营,资助50家技能先进型生产办事业企业和6家省级办事外包基地完善商标战略筹划,创建知名品牌。

(二)分类指导区域品牌生长 1.提升苏南地区品牌优势。着力培育高新技能财产、高端制造业、现代办事业和新兴财产企业知名品牌群体,积极扶持和掩护传统老字号品牌,选择优势加工企业大力大举培育出口知名品牌。苏南地区驰名、著名商标企业品牌产物销售额、利润和税收,力争到达本地范围产业企业相应指标总额的40%以上。

2.壮大苏中地区品牌范围。着力培育优势特色财产知名品牌,不绝提高知名品牌产物销售额。引导企业充实利用知名品牌资源,通过开展商标连锁、贴牌许可等手段扩大市场份额,提升品牌附加值,力争使10家驰名、著名商标农业企业品牌产物销售额到达5亿元以上,20家驰名、著名商标产业企业品牌产物销售额到达10亿元以上,10家驰名、著名商标办事业企业营业额到达5亿元以上。

3.加快苏北地区品牌培育。加大对苏北地区企业品牌生长的政策扶持力度,增强对行业主干企业和中小企业的品牌跟踪办事,勉励其主动承接财产转移,加快企业品牌生长。以苏北地区

特色财产为依托,创建品牌生长梯队。重点指导50家农业财产化龙头企业开展品牌培育。新增驰名商标20件、著名商标200件。

4.推动沿海地区品牌崛起。大力大举培育新能源、口岸物流、环保、新质料等财产知名品牌和高效农业品牌,依托临港财产基地和重大项目建立,加快临港特色财产知名品牌集聚。力争连云港、盐城、南通市的驰名、著名商标总数在2009年底子上翻一番,分别到达40件和500件。

(三)加紧培育特色经济品牌 1.大力大举培育地理标记知名品牌。积极支持地理标记商标注册,实现地理标记商标总数翻一番。创建地理标记资源储备库,开展地理标记形象识别优化事情,范例地理标记使用治理,增强地理标记掩护,进一步提升地理标记产物品质和品牌代价。力争培育5件地理标记驰名商标、10件著名商标。

2.努力打造团体商标品牌。勉励地方特色财产通过行业协会申请注册团体商标,以“团体商标+企业自主商标”联合标注的方法,会合打造地方特色财产的大众品牌,促进团体商标品牌与行业主干企业商标品牌配合生长。力争培育40件团体商标,认定10件著名商标,积极资助申报认定驰名商标。

3.协力做强财产集群品牌。创建健全财产集群品牌培育基地事情指导机构,支持基地企业组建专业行业协会,勉励企业采取产物差别化战略,增强知名品牌产物配套能力,把财产集群品牌培育基地建成商标战略实施的先行区、会合区和示范区。支持

基地企业争创驰名、著名商标,力争主干龙头企业驰名商标到达50件、著名商标到达500件。

(四)积极打造国际知名品牌 指导企业积极申请商标国际注册,使用自主品牌拓展国际市场,提高自主品牌产物出口比重,支持我省优势财产和企业在境外创建有影响力的知名品牌。引导优势企业通过商标国际注册、跨国吞并、品牌收购、品牌推广等方法实施商标国际战略,逐步把我省外贸本钱优势和产物质量优势转化为品牌代价优势,提升自主品牌国际影响力。全省出口型驰名、著名、知名商标企业在主要出口国均拥有自主商标。

(五)着力增强企业品牌竞争力 从技能创新、产物质量、市场营销、信用治理等方面着手,大力大举提升品牌竞争力。勉励企业开展产学研联合和自主研发,提升品牌技能内涵;健全质量监控、计量检测、标准治理等制度,夯实品牌质量底子;打造企业文化和产物特色,扩大品牌市场影响;增强企业信用体系建立,维护品牌良好形象。

五、保障步伐 (一)增强组织领导。创建省商标战略实施事情领导小组,省人民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相关部分卖力人为成员。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统筹协调全省商标战略实施事情,研究制订全省商标战略实施筹划和政策步伐,协调解决重大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工商局,卖力全省商标战略的组织实施、联络协调、督

查指导、绩效考核等事情。各成员单位要各负其责,密切配合,齐心协力做好相关实施事情。各级人民政府要增强对商标战略实施事情的组织领导,创建相应的领导体制和事情机制,深入推进商标战略实施。

(二)完善扶持政策。将商标战略纳入“十二五”生长筹划,统筹摆设,完善各项扶持政策。增强对商标战略实施的财务支持。增加省级商标战略实施专项经费,主要用于商标重点掩护、治理培训和品牌形象宣传、品牌培育基地建立、大众办事平台建立。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大对商标战略实施的财务投入。积极扶持知名品牌企业做大做强。政府采购在同等条件下应优先采购驰名、著名商标企业的商品和办事;驰名、著名商标企业在国度重点支持的高新技能领域内开发新产物、新技能、新工艺所产生的用度,按规定在盘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加计扣除;优先扶持驰名、著名商标企业创建国度级、省级企业技能中心;勉励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和小额贷款公司面向驰名、著名、知名商标企业开展商标质押贷款。对品牌培育基地内知名品牌企业在土地供给、融资贷款等方面优先摆设。

(三)健全掩护体系。完善企业自我掩护、行政掩护和司法掩护有机结合的商标掩护体系。引导企业牢固树立商标掩护意识,努力提高商标自我维权水平。加大商标行政执法力度,严厉查处商标侵权行为,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将商标侵权信息纳入信用体系征信范畴,推进企业信用体系建立。重点增强对高

知名度商标的域外掩护,切实提高维权效能。强化行政执法构造之间、行政执法构造和司法构造之间的协调配合,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相衔接的信息共享平台,健全区域联合执法与协作机制,有效打击违法犯法行为。支持企业开展商标外洋维权,创建企业外洋商标维权投诉协调机制,流通外洋维权投诉和救济渠道。支持资助驰名、著名、知名商标企业在海关总署治理知识产权海关掩护存案手续,低落企业维权本钱,提高掩护效率。

(四)范例治理办事。完善企业商标治理制度,切实增强企业商标自我治理能力;制订企业商标治理事情范例,在全省驰名、著名、知名商标企业中全面实行商标范例化治理。强化商标大众办事,通过创建信息办事平台、完善商标信息库、组建专家照料团等形式,积极为企业品牌建立提供信息咨询、战略指导、执法援助等办事;积极生长商标署理、评估、咨询等中介办事机构,切实范例中介办事行为;增强商标专业协会建立,充实发挥其自我教诲、自我治理、自我办事的作用。

(五)重视人才培养。强化对领导干部的培训,提高其组织实施商标战略的能力;强化对企业家的培训,提高企业经营商标的能力;强化对企业商标治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商标培育和运用的能力;强化对商标中介办事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处理惩罚商标事务的能力;强化对商标执法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依法行政的能力;强化理论研究和国际交换,提高商标战略实施的决策办事能力。

(六)营造良好气氛。加大宣传力度,发动全社会力量积极参加商标战略实施事情,努力形成推进品牌建立的良好社会气氛。遍及开展商标知识普及性教诲,积极引导消费者树立康健的消费理念,弘扬以尊重和掩护商标专用权为荣的道德民俗。充实利用大众媒体的流传和导向作用,增强对实施商标战略优秀企业、财产集群和典范事例的宣传报道,大力大举推广商标战略实施乐成经验,引导企业运用自主品牌开拓市场,提升竞争力。

(七)强化督查考核。创建商标战略实施的统计考核体系,强化目标任务的剖析落实,将商标申请数、注册数,商标国际注册数,地理标记申请数、注册数,驰名、著名商标认定命,驰名、著名商标企业对地方经济生长的孝敬度,品牌培育基地生长等指标列入考核内容。定期督查商标战略实施重点事情完成情况,并以适当形式予以通报。遍及开展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县(市、区)和示范企业创建运动,不绝把我省商标战略实施事情引向深入。

二○一○年九月二十五日

主题词:经济治理 工商 商标战略△ 意见

抄送:省委各部委,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省政协办公厅,省法院,省查察院,省军区。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0年9月26日印发

下载关于深入实施标准化战略的若干意见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深入实施标准化战略的若干意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宝安区实施标准化战略奖励操作规程

    宝安区实施标准化战略奖励操作规程 第一章总则 一、为贯彻落实《宝安区关于创新引领发展的实施办法》(深宝规〔2018〕3号),规范该实施办法中各项资助措施的组织实施,提高区科技......

    关于实施全域旅游战略的意见

    重庆市万盛经开区党工委、管委会 关于实施全域旅游战略的意见 (2015年11月5日)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民旅游休、闹纲要(2013-2020年)》《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

    车间标准化管理实施指导意见

    车间管理标准化实施指导意见 (征求意见稿)一、正确理解和认识车间标准化管理 1、标准化管理,就是将企业运行中的每一项具体工作、每一个工作细节都以规范的制度和数据予以要求,......

    社区用房标准化建设实施意见

    加强社区用房标准化建设 为进一步规范社区用房功能设置和推进社区用房标准化建设,充分体现社区服务居民群众和以人为本的服务宗旨,把社区建设成为党组织、居民自治组织和社区......

    关于党支部标准化建设的实施意见

    关于党支部标准化建设的实施意见为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要求,推动党支部落实管党治党的主体责任,市直属机关工委决定在“提升党的建设质量提升年”中开展党支部标......

    深圳市实施标准化战略资金管理办法5篇

    深圳市实施标准化战略资金管理办法 2010-03-03 信息来源: 【字体:大 中 小 】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我市实施标准化战略资金的使用、监督和管理,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实施标准化战略意见的通知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实施标准化战略意见的通知(青政办〔2007〕95号)西宁市、各自治州人民政府,海东行署,省政府各委、办、厅、局: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关......

    2010-广播影视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意见

    广播影视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意见 根据《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为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大幅度提升广播影视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