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销商与厂方业务员之间的博弈(模版)

时间:2019-05-14 07:19: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经销商与厂方业务员之间的博弈(模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经销商与厂方业务员之间的博弈(模版)》。

第一篇:经销商与厂方业务员之间的博弈(模版)

经销商与厂方业务员之间的博弈

糖酒快讯 2007-06-06 07:48

随着竞争的加巨,市场操作模式的多样化,业务员与经销商的关系也越来越复杂。

顾客就是上帝!这是所有厂商都天天挂在嘴边上的话。部分业务员顺理成章的理解为---经销商就是上帝!经销商才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在他们眼里厂家,经销商还有自已的利益完全是一致的,只要有了销量大家都赚钱,销量从哪里来?废话!销量当然众经销商那儿来,只要经销商打款进货,产品就有销量,自己就有业绩。怎么让经销商进货呢?当然是靠客情关系了!没听说嘛---酒量大销量就大!天天跟经销商一起吃喝玩,看着比亲兄弟还要亲。

往往吃完饭经销商就会拿出一张市场费用申请。吃完人家嘴短啊,也不管有没有此项费用把字一签:“行你去做吧。”过几天经销商就拿着票据和报销单找到了业务员,也不知道能不能批下来就打肿脸充胖子,看都不看清楚就大笔一挥签了名,签完名还挌下一句话:“费用批下来请我喝酒啊!”这类业务员平常无所事事,一到了月底就天天往经销商的办公室里跑:“X哥或X总,您这个月还没给公司回款了吧?”经销商:“回款?我现在仓库还一大堆货呢,现在根本就走不动,我进这么多货干嘛,货卖完了我自然会打款!”业务员:“哎呀!X哥啊这个月你可一定得给兄弟帮帮忙,我这个月任务还没完成呢,就差10万了,您也不用多打,打10万款就够了。”经销商:“光进这么多货,销量现在就这么一点,卖不出去怎么办?”业务员:“这你有什么好担心的?产品过了期我们公司管换,又不会让你有损失,你就当帮兄弟一个忙吧,先把这个月的回款任务完成了,不就这么点货嘛,这样吧下个月我多给你两万元的市场费用总可以了吧.”经销商:“我可真受不了你,这次我就帮你一回吧!你自己说的事可别忘了啊!”业务员把胸脯拍的砰砰响:“放心,我什么时候说话不算了?”

就这样月复一月,又到了月底,经销商一看库存还十几万,自己花了近10万的市场费用没报下一分钱,而市场的月销量去连4万都不到.经销商蒙了,找业务员,业务员东躲西藏不露面。经销商急了无耐之下告到了厂里,结果业务员被辞退,厂商都承担了巨额损失。这样的案例经常在我们的身边发生,可为什么会导致这样的结果呢?从此类业务员身上我发现以下几点:

1.只会做人不做事. 2.眼中只有回款没有市场,只有经销商没有消费者.

3.哥们义气害死人,跟经销商空许诺,为了达成业绩开空头支票,杀鸡取蛋.

4.根本就不懂市场是怎么炼成的

5.跟该公司的领导指导思想有直接关系,天天只跟下面要销量而不是市场指标,鼓励下属努力工作又不教给业务员怎么做,对员工只有一句话不管黑猫白猫,捉着耗子就是好猫---只重结果不重过程.

还有一类业务员是把自己当成是经销商的“上帝”。小B是国内某大公司的区域经理,小B的市场操作经验非常丰富,从产品上市到资源整合利用、通路开拓、分销渠道管理、销售团队打造等样样都做的很到位,市场销量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可以说小B是个难得的干将。可是越来越多的经销商开始对小B不满,甚至一个样板市场的经销商年年换。为此小B对自己的工作进行了反思。很快小B发现了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小B发现自己过于骄傲,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我们公司有强大的品牌号召力,优质的产品,一流的服务,成熟先进的市场操作模式,雄厚的资金实力,谁做我们的经锁商谁赚钱,谁‘不听话’就收拾谁。“做工作非常专断,很少考虑经销商的感受。比如:

1.为了打击竞品,阻止其它品牌入市,小B要求经销商降低了出货价又加大了促销力度,结果销量上来了,经销商没利润了。

2、为了使市场服务更细致,小B要求经销商增加了送货车辆及业务员,经销商的经营成本又提高了。

3。看见销售额提高了,小B又提高了经销商的销售任务,而且必须按时按量的回款,这样经销商的资金角度库存压力又加大了。

4、对于“不服从管理”的经销商就一个字---换。结果搞的人心慌慌。

5。小B从来不接受经销商的吃请,觉的经销商请客吃饭肯定都是有目的的,而经销商们去这样想---我好心请他吃饭他从来不给面子是不是对我有意见啊?

第二篇:厂方代表怎样与经销商打交道

厂方代表怎样与经销商打交道

许多经销商在与厂家打交道时往往不知道怎样讨好厂家,给人的感觉整个就是一个弱势群体。就算这个经销商身家上千万、过亿元有时也得忍气吞声来自厂家的“欺压”,更有许多经销商前期辛苦打市场,待市场稍有好转,经销权却易帜换人了。真正如国美、苏宁般的经销大鳄在国内毕竟还是屈指可数的。

气就气在许多经销商并没有弄明白个中的缘由,还在年年上演“苦情戏”,把自己搞得很受伤。那么,经销商究竟怎样跟厂家打交道才能得到厂家的青睐,不至于让自己受伤呢?

一、协助厂家做好市场规划并每年取得预期目标

只有对自己的市场不了解,对厂家的产品不了解的经销商才会被厂家忽悠,盲目接产品,然后又莫名其妙被更换,成为厂家的开路先锋却并不能享受丰收后的果实。经销商接产品时一定要先了解市场,看看厂家这个产品在自己所在市场的未来发展趋势,最好是带着厂家的这款产品走访一下自己关系好的二批商或生意伙伴,听听来自市场一线最真实的声音;也可以让一些同行的厂家驻地代表帮助自己参考,或者到临近已经有运做该款产品的经销商处去拜访、考察,总之,了解得越多越好。

真正做市场的厂家是很喜欢经销商这样做的,对市场负责就是对厂家负责,没有哪个厂家愿意自己的产品像流星,莫名其妙起来又莫名其妙消失。一旦了解清楚所接产品就要协助厂家拿出具体的市场开发规划,分阶段做,越详细越好。厂家一般也有自己的市场开发规划,但他的这个规划是共性的,是针对厂家的全国市场或者重点市场做的,有时并不适应你所在市场的需要,如果你照搬执行,市场的起势可能就没有那么快,或者根本就不可能会起来。更何况你的规划与厂家有冲突时,把矛盾摆在前面就避免了以后合作过程中再来扯这些事要好得多,也更能得到厂家的理解,还树立了一个非常懂市场的经销商形象。

规划做得好就要实现规划中的预期目标。很多经销商在忽悠厂家投入时吹得天花乱坠,一旦厂家照其所说投入后却又没有让市场冒出半点水花,根本不是他事先所忽悠的描绘,这样的经销商就算市场最后被厂家强行运做起来了也难逃被更换的命运。你的规划和你的最终预期目标实现总是八九不离十,厂家才会认可你是真正懂这个市场、懂这个产品情况的经销商。

二、保持与厂家高层的定期沟通和汇报

许多经销商因为经常与驻地经理打交道,一年也难得见上一次厂家高层的面,也就忽视了与厂家高层打交道这个环节。如果你这个市场能够有非常多的亮点,也许会让高层更多地

来拜访你、更多地关注你,但你前期的运做支持又怎么得到高层的重视呢?全国市场那么大,真正非常有亮点的市场毕竟还是少数,所以,保持与厂家的高层定期沟通和汇报就显得很有必要。怎么沟通?

1、学会用电子邮件。把你对市场的看法、市场的现状形成文字发给厂家高层;如果市场上存在问题,就要拿出你自己解决这个问题的方式方法供高层参考,而不是问高层领导怎么解决问题;

2、学会发信息。年节期间的祝贺信息要发,平时的市场信息更要发;

3、偶尔打打电话。这种电话就不要提问题了,因为电话里面真正能够解决问题的非常少,你的电话就是经常邀请高层到自己的市场走走、看看,他来不来是他的事,你的邀请很重要,会让他觉得你很需要他,有一种被满足的感觉。同时,他真正有时间来你的市场时,你还怕你的一些问题不会得到解决?

有些经销商认为与高层打交道就是要送礼、要送红包,这是非常错误的一种思想。如果你与高层形成了这种关系,实际上是给自己上了一道紧箍咒,是很不划算的,除非你想做短期经营,在这个厂家捞两笔就收手,否则,你难保不掉入陷阱出不来。

因此,我们提倡的是一种健康的交往方式。

三、力争成为厂家的重点市场和重点产品代理商

成为厂家的重点市场才会有机会成为当地品类经营的前三名,打牢自己的市场,赚取更多的利润,赢得厂家更多的市场支持。厂家的支持毕竟是有限的,以中国From EMKT.com.cn市场的物大地博,指望所有的市场都能够起效,无异于痴人说梦。成为厂家的重点市场有哪些条件呢?

1、你的市场容量够大,厂家的投入有足够的产出回报;

2、你有专业的团队配合厂家的投入。关投入没有人去执行,这种投入很轻易就打了水漂,而依赖厂家临时组建团队来执行,因为磨合问题,市场的启动就没有那么快;

3、驻地经理是厂家认为能够担当重点市场操盘的理想人选;

4、你的网络资源很好,有一个较好的平台。譬如自己的直控酒店较多,自己的下线网络、支持自己的核心网络较多,能够一声召唤就愿意跟随自己走的,愿意帮助自己接货的饿分销客户较多等;

5、你的信誉度很好。与其他的厂家合作时没有什么不愉快,现在的其它品类合作厂家给予你的评价较好等。

一旦有机会成为重点市场就要把握机会,给到厂家理想的回报,这样,你接下来再度成为重点市场才有可能。年年都是厂家的重点市场你就是想不赚钱都不行,这个时候你不赚钱就意味着厂家没有回报,是两厢情不愿的事了。

而成为重点产品代理商主要是基于市场起来后厂家的分产品经销策略来说的。市场未起来前,厂家一般不会动这个心思,市场一旦起来,基于市场风险和进一步整合市场优质经销资源的需要,厂家一般会拿出新的产品招募新的合作经销商。这种事情,你不要去阻拦,更不要背后使拌去搅和这种事情,市场不是一个人可以独吞的,有人帮你一起来守这个市场,你要感谢人家才对。你需要把握的就是尽可能成为厂家在该市场的重点产品代理商,每年需要重点运做和投入的产品要想办法牢牢抓在手里,市场的大头在你这里,又有这么多经销商朋友帮助你一起运做这个市场,你还担心什么呢?难道你想让那些优质经销商资源去经销竞争品牌与你发生正面冲突?

这个问题想得通的经销商才有机会做大,也才能够真正得到厂家的喜欢和支持。

四、处理好与厂家驻地经理的合作关系

这个问题许多经销商都想得到,也是这么做的。但处理好与驻地经理的关系不是你请他吃两餐饭、送两条烟就能处理好的。怎么办?

1、帮助驻地经理每年完成厂家下达的任务是最重要的。没有哪个驻地经理任务没完成会有好脸色给经销商看的。

2、多在厂家领导面前表扬驻地经理的勤奋、能干、会做市场。驻地经理在厂家领导心 目中的地位越高,你得到的支持和好处就越多,你就是要帮助驻地经理在厂家面前讲得起话。

3、驻地经理的一些小费用主动帮助其承担。每个驻地经理都有一些难言之隐,有些费用可能自己开口说做了,结果到厂家领导那里时又不能报批,这个时候的经销商就不要逼迫他,还可以主动帮助他承担,只要有机会,驻地经理就会还你这个人情。

4、形成定期沟通机制,帮助驻地经理解决市场问题以及与自己公司的协调。

驻地经理一心一意帮助自己做市场能够赚钱的还是自己,驻地经理最多得到的就是一个发展,如加薪、晋级等,因此,双方的合作越好对双方的利益就越大,而彼此之间的冲突就完全没有必要了。

但对于某些不做市场、贪得无厌的驻地经理经销商也绝对不能姑息,要积极向厂家举报并收集证据进行检举,除非你不想做这个产品了,否则你就不要与自己的经销权和直接利益过不去。

五、帮助厂家做好售后服务,配合厂家处理好当地职能部门的关系

经销商如果认为服务只是厂家的事情,那问题就大了。做服务一是可以直接树立在消费者心目中良好的经销形象,一是可以增加回头客,带来直接的经济利益。另一个就是帮助厂家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在厂家的印象分大增,自己谋得利益的机会也大增。

优秀的经销商还有自己独立的售后服务部,尤其是家电行业。那种出了问题就往厂家身上推的经销商是最愚蠢的。

我认识的一个经销商在一次职能部门抽检产品时被告知产品存在一点小问题,要按照要求罚款。这个经销商当时立即就把这个问题往厂家身上推,也没有出面去协调,结果等到厂家来出面处理时,被相关职能部门狮子大开口开罚单,虽然后面几经协调,厂家在这件事上还是处于被动,受到了一定的损失。如果这个经销商当时主动一点,以自己的身份积极协调,就不可能让厂家受到很大的损失,因为职能部门对经销商的处罚和对厂家的处罚是截然不一样的,这已经是一个“潜规则”。近段时间,厂家找了个理由把这个经销商给更换了,我估计这个经销商到现在还没弄明白自己被更换的真正原因。

六、理顺与厂家相关职能部门的关系

厂家的职能部门也很多,譬如广告部、策划部、市场督导部、财务部、计划部、物流部等,经销商如果不注意这些职能部门的协调,表面上来看,关系不大,实际上关系大得很。随便说几点大家就明白了:

1、财务部的协调不好,你那些可松可紧的费用也许就没有没有了;

2、广告部的预算是有限的,他可以投放在你这个市场,也可以投放在别的市场,广告拉销的道理你不可能不明白吧?

3、市场有了倒货,督导部说没空过来,就算过来了他说查不出来是哪里的货?你去看着别人赚钱吧;

4、物流部说车子紧张,汽油加不到,你急需的货被别的市场发走了;你不急需时,你的仓库又被塞得满满的;

5、你报的计划被计划部告知货物没有了,因为他把你的计划调配给其他的经销商和市场了;

6、策划部的方案里你需要分摊的费用总是多些,因为你的市场特别。

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你说你要向厂家领导投诉,你拿证据出来啊,领导不可能认为自己的团队就都是这样不可救药了,那不是打他的耳光吗?因此理顺与厂家相关职能部门的关系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了。怎么做?

1、抽时间拜访。去厂家办事时顺便到相关职能部门走动走动;

2、配合驻地经理协调这些职能部门的关系。驻地经理知道这些职能部门的嗜好,不妨在不违背原则的前提下投其所好;

3、职能部门来自己的市场公干时再忙也要抽时间陪陪以显重视,最好一起吃餐饭,聚聚,顺便了解一些厂家其它市场的情况。因为从这些人嘴巴讲出来的东西有时比驻地经理讲出来的还真实可靠;

4、多协助这些职能部门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七、做厂家的独家代理

我这里所说的独家代理不是说独家代理厂家的所有产品,事实上这样的厂家还是很少的,也是不现实的。我说的独家代理是指自己经销的行业品类就只做这个厂家的,没有竞争厂家的产品。譬如,经销商经销的白酒就只有一个厂家的,也许这个厂家在这个市场上还有其他的经销商,但你经销的白酒就只有这个厂家的。

经销商这样做的好处就是能够集中精力把自己经销的品类做成所在市场前三名,在获得市场影响力、赚取足够利润的同时,也能够得到厂家更多的支持。对这样的经销商厂家一般都会倾力支持,扶持经销商做大做强,因为厂家没有后顾之忧,不担心资源被竞争品牌借用。之所以许多经销商做不到这一点就是因为赌了一口气,认为厂家可以找多个经销商,我就可以接多个产品。当然,也有经销商是自身认识不清楚,认为多接产品就能够多得到资源,这种小聪明在正规厂家那里是不受用的。

八、不贪污、截留厂家的市场费用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经销商贪污厂家费用好象是理所当然的事了,因为“地球人都知道”!其实,真正靠贪污厂家费用做大的经销商实在是太少了。经销商要明白一个最基本的道

理,你的市场如果没有费用也能够运做好,这样的好事可能就不会轮到你了,尤其是市场启动和发展阶段,贪污的费用越多,市场成功的可能性越小,市场不成功,你能得到的好处又有多少呢?弄请了这个道理,经销商不要贪污、截留费用就好理解了。

当然,随着市场的日趋成熟,大力度的促销往往对市场是一种伤害,这个时候经销商能够多争取一点费用支持,会做的经销商就会把多余的费用转化成自己的利润,同时也能够按照厂家要求完成期初的市场任务。

举个例子,娃哈哈在某市场已经是高度成熟的产品了,这个经销商为了迎接春节旺销向厂家申请一次5%的渠道促销力度,预计做300万销售。按照厂家理解,5%的促销力度可能属于正常,因为其它市场也是这么做的,所以就批复了。经销商拿到批复后,把这种力度进行了转换和截留,一是5%的促销品用自己经销的其它产品替代,采购价加上返利就已经赚了一笔;二是自己所在的市场因为高度成熟,为了价格体系稳定,经销商把力度缩减到3%或4%,力度缩减后市场照样可以实现300万的销售,而且市场情况更稳定;经销商节约下来的1~2%就成了自己的利润。对于这种贪污、截留厂家一般都是睁只眼闭只眼。要想杜绝,除非厂家的驻地经理有很好的市场把关意识或者批复报告的领导对该市场相当了解,在报告阶段就给恰住了,否则,经销商的这种小聪明往往都是很管用的。

经销商与厂家打交道是一门深奥的学问,不同的阶段、时代打交道的手段、方法也不一样,关键是经销商自身要具备良好的市场掌控能力和公关应对能力,这样在与厂家打交道时就能够游刃有余。

第三篇:小业务员如何与大经销商相处

一、调整好心态,预防逃避心理的产生。由于每一个行业都有强者和弱者,而工厂的实力在特定时期也会处于不同的层次。因此,小工厂的业务员会因到处碰壁产生唯唯诺诺害怕交往的心理,中型工厂的业务员也会因为经销商过于强大产生不愿或没必要“干预”的退缩念头,其实,这是错误的。记得我在2003年经销一大家具品牌,双方之间采用强强联合的方式:工厂派出最强势的业务员,充分发挥工厂的监督与引导职能,我也亲自主持市场的营销和推广,于是销售业绩突飞猛进,不到10个月便超额完成了双方的原定计划,年终该业务员也顺利提升为全国品牌经理。但自第二年工厂对业务员调整后,销售业绩便出现了大幅度下滑,事后调查发现:该业务员一直认为大经销商不好交往所以不愿交往,于是总找借口说经销商很强,没必要他的多此一举。殊不知,越大的经销商可能存在的问题越多,因为他们要做的事太多,你不关心和不提醒,经销商的注意力可能就转移了。因此,业务员必须明白:注意力决定成交率,大经销商更需要督促和提醒。

二、提升自我谈吐魅力,增强说话技巧。现在工厂的业务员,不光是工厂指派的监督员,更应是真诚的合作伙伴,应具备站在不同角度分析事情的能力。任何单方面强硬的要求不光达不到预期的目的,甚至会引发经销商的严重反感。我曾经与一位工厂业务经理合作,其对工作非常认真负责,但就是一根筋,只会站在工厂单一角度考虑问题,从不过问经销商的投入产出比,于是,过多的投入要求引起经销商抵制,最后形成对峙,这是非常忌讳的做法,合作是要达到双赢不是单赢,因此,说服经销商投入不能强迫,也不能措词过于生硬,应晓之以情,动之以理!

三、提高专业水平,打造强势业务形象。一个业务员是否拥有很强的专业知识、对经营环境是否非常熟悉,是否拥有良好的市场分析及洞悉能力,是构成大经销商认可业务合作伙伴的重要因素。我们知道,大经销商太多是名门正派,如果一名业务人员在大经销商面前显得碌碌无为,那么合作必定出现大问题。因此,工厂在选定业务员与大经销商合作时,一定要选择有能力的人去管理,因为里面不光有互相认可的成份,更有强者之间的博弈!

只与强者对话,只与强者过招,这是大经销商喜欢的游戏规则。当然,这并不只是身份对等的问题,更是寻求放心合作的战略要求。所以,如果不强势不专业的业务员,最好别伺候大的经销商!如果想伺候,请先将自己变得更加强大再说!

第四篇:企业战略之间的博弈与协同关系

双赢

供应链上企业间的关系,可以分为二个方面:一是为了共同的利益与目标,企业间应该合作与协同,以达到产品供应链安全、可靠、高效,保证供应链上所有企业的共同利益;二是在尽可能公平的环境下,各企业应争取自己应有的地位与权益,同时,承担自己应担的责任。各企业之间也存在博弈问题,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抨击。

供应链合作关系可以定义为供应商与制造商之间,在一定时期内的共享信息、共担风险、共同获利的协议关系。

协同学的创立者,联邦德国斯图加特大学教授、著名物理学家哈肯(Haken),提出协同的概念,1976年系统地论述了协同理论,发表了《协同学导论》,还著有《高等协同学》等等。协同论认为,千差万别的系统,尽管其属性不同,但在整个环境中,各个系统间存在着相互影响而又相互合作的关系。其中也包括通常的社会现象,如不同单位间的相互配合与协作,部门间关系的协调,企业间相互竞争的作用,以及系统中的相互干扰和制约等。协同论应用于生物群体关系,可将物种间的关系分成三种情况:1,竞争关系;2,捕食关系;3,共生关系。每种关系都必须使各种生物因子保持协调消长和动态平衡,才能适应环境而生。当今企业与供应商、生产商、销售商、顾客的合作关系越来越密切,企业间的竞争不再是原来那种单个企业的竞争,而是一条供应链与另一条供应链的竞争。在这种竞争环境下,任何企业都不可能完全孤立地长期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和取得长期效益。企业要想保持持续竞争优势就必须与不同组织和企业进行合作,形成各种社会关系来获取和交换各种知识、信息和其它资源,实现优势互补、知识和信息共享、风险分担、利益共分,获取持续竞争优势。显然,战略合作关系必然要求强调合作和信任。实施供应链合作关系就意味着新产品/技术的共同开发、数据和信息的交换、市场机会共享和风险共担。在供应链合作关系环境下,制造商选择供应商不再是只考虑价格,而是更注重选择能在优质服务、技术革新、产品设计等方面进行良好合作的供应商。供应商为制造企业的生产和经营供应各种生产要素(原材料、能源、机器设备、零部件、工具、技术和劳务服务等)。

如今的竞争已转变为供应链之间的较量。制造商与供应商传统的那种对立关系已经成为企业长期发展的障碍。博弈论是研究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的决策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也就是说,当一个主体的选择受到其他人、其他企业选择的影响时的决策及其均衡问题。合作博弈是指在人们的行为发生相互作用时,当事人能够谈判协商达成一个具有约束力的协议,它强调的是团体理性、效率、公正、公平。对于制造商和供应商来说,如果企业单纯从自身利益的理性出发必会使自己陷入″囚徒困境″。为此,双方必须以一种协调的方式运作,将链上的其他企业看成是合作伙伴,而不是视为竞争对手,通过设计一种新的机制——合作模式,只有合作模式才有可能创造双赢的局面,为企业带来更高的收益,维持长期稳定健康的发展,才能实现供应链合作双方的共赢。

所以,我认为企业供应链上的关系是以合作为主,竞争为辅。

参考文献:

1.中国论文网《如何构建供应链联盟中合作伙伴的战略关系》刘红丽20008-08-072.《协同学导论》 哈肯 德国 1976

3.张鹏,云庆夏.供应链合作伙伴的博弈分析与评价选择[J].情报杂志,2005

第五篇:业务员怎么和经销商沟通

一个问题摆在业务员和经销商之间,就是代理的商品进场之后怎么提升销量?进场以

后业务员销售绩效、个人利益怎么评判测评?

这就谈到业务员和众多经销商间“群臣博弈”,即如何看待决策和执行的分歧,思维的异同?如何找到沟通的“支点”?

诚然,对业务员而言,商品分销规格、卖场促销、卖场陈列、缺货管理、生动化组织无法可循,但是如何将产品最大限度的“请”出去,也要靠八面玲珑的沟通哲学……

沟通,有多深就能走多远

6月29,吉林xx实业公司专程到江苏考察,同时带来准备上市的主打产品x热垫。

考察3个月,有了意向,想进好x超市。占当地30%市场份额的好x超市要厂方提交

2.5万元的入场费,在6月底厂家业务员小v与经销商张经理在跟超市负责人谈了4个钟头,连续4小时办公室都烟雾弥漫……

在争执过程中双方面红耳赤,各自都为各方利益考虑。小v和张经理这是的态度一致对外,2人思维高度统一,双方沟通痛并快乐着,他们坚持,自己的x热垫,整个毛利只有15 元/盒,加上人员工资、管理费用等外,利润所剩无几,如果每次交上大笔入场费用的话,利润哪里来?超市的负责人按照小v和张经理的说辞核计了一下,最后也就让了一步。

上述案例,业务员和经销商间的沟通不存在利益上的分歧,相反,他们的利益是一致对外的,所以,沟通起来比较顺畅。

去年11月份,深圳x眼保健产品无锡市场业务员李小姐和经销商申经理谈代理合同,可能再过半个月,这位拥有20多家药店、商朝终端网络资源的老申就准备打款进货了。

18号下午,签约前2个小时,因为李小姐承诺的厂家支持中含宣传物料(易拉宝、展板、软文等)的条件不太符合实际,因此申经理打了退堂鼓。面对尴尬局面,李小姐沉住气,及时和总部商务部取得联系,反馈这个情况,当时,总部给小李吃了个定心丸。这样,小李就变被动为主动,不慌不忙的解释说,因为印刷推迟的原因,导致物料晚3天到江苏,并让代理商一定要相信厂家。老申指出,就算我们相信你可以提供物料,但如何确保厂家可信度?

李小姐当场做了个令双方都满意的决定:对方可以先只叫一半代理费,3天后若物料如期抵达无锡,再将余款打进厂家账户。如果无物料支持,则算厂家违约在先,可起诉,老申思量,ok!

双方几经周折,经过几番深入的沟通互动,2小时后,合同如期签约。

其实,双方在争一个问题,就是厂家到底可信与否,如何给业务员和经销商都吃下定心

丸。当核心问题解决了,其他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

试想:如果李小姐不做出上述承诺和解决方法,结果会怎样?我们认为,要么降价,要么失去一个准经销商!

随着营销时代到来,现代渠道、商超渠道费用问题、回款问题、销量问题等等越来越严重的摆在了业务员和经销商面前,因此,沟通中的矛盾和问题增多。

现在经销商有几种,一种其实不想多交费。其中有一个是天津v企业零售商,他曾顿悟,说不应该接二连三收钱,有时在和厂家业务员沟通时候,常常没有得出任何解决问题方法。所以上车买票变成了下车补票,补票比买票还要贵!

为什么厂家老是收钱,为什么十年前他没有说要收钱,十年后一味的收钱,怎么像个无底洞?现在为什么这个问题很重要。我们刚才说我们寄希望于第三方的协会,寄希望于政府帮助我们制定法则。然而,这种状况一时间很难实现。

费用定位,不能承受之重

比如说前面提到的x热垫厂家和经销商,做当地的超市,想不道进场价格高。然而超市企业,他对厂家的费用收钱定位不熟悉。通常,超市企业认为这个经销商或者是这个厂家过来,到超市过来纯粹是为了做铺货,或者是做广告效应。如果产品很不幸被那一方认为在卖场做,最主要是想做广告,或者是做铺货效应的话,这个时候采购经理会认为是把卖场做一个广告平台,这个时候他的目标费用可能会使他所预计产品所有的毛利或者是所有产品所有的销售。

费用怎么办?想方设法和经销商交流,努力寻找降低费用开支的“落脚点”,毕竟是毕不小的开支,和经销商、超时展开拉锯战,据理力争,有板有眼,相信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终将获得一个满意的结果。

有个德国品牌的保健产品,中国一年的销售是1000多万,整个卖场收发的费用是300万,德国企业还在继续做。德国企业中国区代表就说产品如果在电视台做广告,可能受众很不稳定,他现在刚进中国,他的目标消费核心群体主要是中老年人群,所以他认为即使一年花300万在中国第一卖场还是值得的,如果这个费用拿去做电视广告可能只有很短的时间,而且受众不明确,所以他认为是值得的。这种情况下,如果不是这样想的,就不要让超市接受它,否则就麻烦了。

因为双方利益的存在,费用定位上的分歧就无法避免。大小业务员都要逐个去交涉,要心平气和,要谦谦有礼。虽然,费用定位,不在自己能力承受范围之内,但主动改变高费用局面却是自己能够去做的,暂不论结果如何。

方略启示1:牵扯到费用定位问题时,因为不是业务人员力所能及的事情,所以不用轻易承诺或向经销商表态,应及时向总部反应,以求第一时间获得最大、最有价值的信息。切忌,业务人员不要发生越级行为,否则造成的后果是自己所不能承受的。

涉及双方利益的沟通博弈

我们一手操盘的x阿胶口服液,在常州州超市的价位高于苏州,厂家业务人员和经销商沟通起来讲究策略,围绕利润展开,价位高的,自然和经销商约定给他们高的赠品支持,而苏州地区价位偏低就在赠品支持力度上较低。因为超市一直向厂家要费用,一个很主要的原因就像x热垫一样,产品进场费用较高。这种情况下,业务经理得了解一下整个品类的平均毛利水平。比如说整个平均毛利水平是15至16%之进,而自己产品毛利偏低。

怎么办?因为谈判到最后毕竟代理商是一级、二级经销商,又不能得罪他,又不想厂家利益受损,只能用一些方法去弥补。所以这个时候,他的老板是看重他的结果,不管怎么做。所以费用有没有可能变成一种通过商品利润来弥补。因为零售商关心的是关于在我们这个厂家为什么老是问我们要费用,因为他认为我们产品利润太低。这个时候就建议我们经销商和厂商的业务人员,可以了解一些超市怎么样来提升利润的方法。

我们在苏南营销策划x补肾胶囊,考虑到x肾宝、x邦、x补肾益寿胶囊基本上占了市场95%以上,而我们的经销商代理x补肾胶囊同时也做他们的老牌产品,但是也费用相差很大,当时怎么谈判?闹得很僵。谈判我们的业务人员始终不愿意给大量赠品支持,他们要个交代,一定要有结果出来,如果没有结果,经理很可能面临换岗或者是下岗,所以有个提升经营我们商品的利润,也可以向大家交代。

我们这来看一个例子:

AA产品是高单价,或者是日化里面有可能是大包装的,或者是礼品装的,单价很高的。那么超市一般不是很愿意去卖这些高端的产品,因为这种东西他感觉到不是很好卖。

这个时候整个谈判的过程就是业务人员怎么样去说服对方来提升高单价产品的销售。因为零售商这个产品可能占48%的销售,这个可能提升整个利润水平提升就很快。也就意味,这个产品销量每增加1%,经销商可以增加4%。所以企业和经销商达成协议的话,就是把原来的费用转变为怎么样去扶持这些能够带来利润产品的销售,双方构成一个小组而做出这个事情。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改变产品及销售定位的时候,可以提高利润水平。

方略启示1:业务人员沟要适可而止,谈判尽量采取不卑不亢的态度,据理力争,在不违反原则问题同时可以灵活对付一切沟通策略。努力促使双方达成协议,尽最大可能维护厂家利益,获得双方的尊重。

面对商圈和业态的沟通博弈

从经销商、业务人员、厂家及终端(药店、商超)多方分析产品的营销策略,可以发现问题:跟终端谈判的时候,注意采用什么方略?业务人员和经销经理有什么异同的观点及立场?

经销商、厂家及终端主管天天待在办公室,业务员却不是。业务人员是需要在各个店之间跑动。所以,业务员所了解的东西,跟采购主管、经销经理了解信息的不一样。所以,在和经销商、超市沟通交流时就很难,得耐下心来前前后后不辞辛苦的解释一番,结合我们专家团队的实战经验,简单介绍一些方略启示。

方略启示2:注意沟通技巧的运用,比如,说法尽量直奔主题,少打圈圈,有就说有,没有就老实的说没有!当然,该模糊的也要说出个意见来,比如在赠品的支持上尽可能获得总部的支持,然后给经销商一个肯定的答复,但是,数量可以暂时不明示。

业务员说产品不好做,换来利润更加不容易,因为到处要动嘴,处处要亲历亲为,否则,业务人员拿什么服务厂家,拿什么信息来和经销商谈判?要主动花心思去了解零售上竞争的问题所在。经销商关心了解的是商圈,而业务人员则侧重关注了解的是业态行情。如果你是经销商,那么你肯定要向厂家去要很多很多的市场数据。而每一个厂家都有很多的市场数据,这些数据可以间接从业务人那里获得,而无须向厂家“买”!只要沟通到位,业务员乐意奉送。业务员需要把沟通语言翻译成经销商的语言,而经销商同样要虚心倾听业务员的想法。可见,良好的沟通,需要娴熟的方法和技巧,也可以反败为胜。

WTO后,整个竞争的态势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从业务员到经销商思维和职责都发生变化,经销商的奶酪已经被人动了,而做为基层业务人员,压力也相应增加,我们认为化解压力不是没有出路,巧妙委婉的向直属主管学习倾诉,是有效办法。

当然,终日面对和自己打交道的经销商,排解压力的出路是在沟通中寻找平衡的“支点”,这就要拿出属于自己的一套沟通哲学来!

下载经销商与厂方业务员之间的博弈(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经销商与厂方业务员之间的博弈(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业务员如何发展经销商大全

    厂商之间的关系到底该如何定位呢? 我多次在培训课堂上提出这个问题,学员的回答大多是厂商之间是“鱼水关系”、“夫妻关系”,甚至在一次公开课上有个老总级别的学员回答:“经销......

    业务员开发经销商心得体会

    业务员开发经销商心得体会 昨天在办公室看公司的文件,里面有提到业务员在开发经销商时的情形。从我个人看来,里面的套路基本是正确的,但是关键的几点还是偏于理论化,于是依着前......

    渠道业务员和经销商说什么

    渠道业务员和经销商说什么? 和经销商的搏弈是渠道业务员最重要的工作内容,争取到互惠双赢是我们的目标之一。作为渠道业务员,我们经常被要求“能说、能做、能思考”。“说”就......

    经销商内部管理及业务员培训教材

    《经销商内部管理及业务员培训教材》之新产品如何推广?方成是一个快速消费品知名企业的一名销售经理,刚刚负责西安市场,接到总部要求加快一种新产品推广的通知,总部制定了严格的......

    叙利亚问题-叙利亚问题起因及大国之间博弈

    叙利亚问题-叙利亚问题起因及大国之间博弈 初探叙利亚问题及大国之间博弈 “阿拉伯之春”是指自2016年12月阿拉伯世界一些国家民众纷纷走上街头,要求推翻本国的专制政体的行......

    执行公司之间的相互博弈

    执行公司之间的相互博弈 [ 执行天地 ] 谈到执行这个词,其含义为贯彻施行,实际履行。主要说的是执行某一个命令或者某一项任务。执行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最终的结果,因此我们常说执......

    业务员与经销商接洽的攻心策略

    业务员与经销商接洽的攻心策略 1、 拜访客户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样品、样本、名片), 穿着要得体,语言要文明。 2、 如看到对方比较忙,先不要打扰他,以免引起反感。一 定要观察周......

    经销商喜欢哪四类业务员

    经销商喜欢哪四类业务员我到市场看望经销商时,经常听到他们跟我说,XX业务员“对经销商和市场不负责任”、“从不顾客户的感受”、“始终站在厂家的一边”、“不诚实、不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