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智慧农业发展对策研究(推荐五篇)

时间:2019-05-14 07:47: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宁波智慧农业发展对策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宁波智慧农业发展对策研究》。

第一篇:宁波智慧农业发展对策研究

宁波智慧农业发展对策研究

任丽娟

张要杰

摘要:智慧农业是农业发展方式的一次深刻变革,对智慧宁波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宁波智慧城市建设三年多来,智慧农业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总体上仍处于初级阶段,需要进一步从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着力建设与智慧城市匹配的智慧农业生产运营体系,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型升级。

关键词:智慧农业;农业发展方式 中图分类号: F3 文献标识码:A 作为全国首批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宁波已经走在了全国智慧农业发展的前列,未来前景可观。但在推进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多问题。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智慧农业,对实现宁波农业发展方式的战略转型意义重大。

一、宁波发展智慧农业的重大意义

(一)智慧农业是宁波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宁波作为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又是首批智慧城市建设试点之一,其智慧农业的发展水平带有更广泛的代表性,其建设成就具有更广泛的影响力,不仅可以进一步提升宁波城市形象,塑造城市品质,也是进一步加快对内对外开放合作的重要支点。

(二)智慧农业是构建宁波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环节

目前宁波市正处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发展阶段。作为利用现代信息、物联网等技术手段对传统农业进行全方位改造升级的智慧农业,不仅可以创造出巨大的产出,而且可以引致一系列关联产业的发展,特别是相关的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从而进一步优化提升宁波市的产业结构,打造更加现代化的产业体系。

(三)智慧农业是推动宁波农业发展方式转型、提升农业竞争力的战略需要 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进一步加速的背景下,智慧农业的提出与广泛应用将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农业的弱质特性,推动农业发展方式真正意义上实现现代化。宁波作为沿海发达地区,工业化、城镇化处于中后期阶段,在智慧农业的发展上抢占制高点,从而全面提升农业竞争力,既有可行性,又有必要性。

(四)智慧农业是实现宁波农民长期可持续增收的重要保证

作为沿海发达地区的宁波拥有发展智慧农业天然的技术、资本、人才、市场和制度优势。因此,不失时机地发展智慧农业,加速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是彻底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民可持续增收,最终推动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重要保证。

二、宁波智慧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宁波智慧农业建设已取得初步成效,但与真正的“智慧”相比还有巨大的差距,仍存在以下问题。

(一)智慧农业发展缺乏整体规划 从具体的实施情况看,基地建设、项目落实、资金筹集仍然存在某种程度的脱节现象,农业各个产业链各环节之间缺乏有效衔接,产业融合推进速度较为缓慢,智慧化程度还不高,特别是在农业电子商务、农产品数字物流配送、网络营销上应用面不广,发展不快。其主要原因在于缺乏一个从中长期角度进行整体谋篇布局的战略性规划。

(二)智慧农业技术尚不够完善

在农业信息采集方面,用于农业生态环境和动植物生长监测的传感设备种类不全,功能不完善,精确度和灵敏度不高,体积大小不合适。在农业自动化控制方面,远程调控设备自动化程度还不高。在农业智能化决策支持方面,数字化模型,智能专家系统大都没有建立完整,且缺乏统一的标准,使计算机分析缺乏参照。此外,物联网感知节点上数据高效传输及功耗问题有待攻关。

(三)高成本制约智慧农业发展

发展智慧农业需要投入巨额的资金。但是,由于农业物联网相关监控设备和技术研发时间比较长,投入成本较高,短期内难以获得预期经济效益,因此国内设备和技术提供商往往是望而却步。另一方面,进口设备价格比较昂贵,只能适用于一些高价值的农产品使用,对大多数本身价值不高的农产品来说,增加的成本相比之下显得过高。限制了智慧农业的发展。

(四)商业模式有待进一步探索

目前从物联网示范应用情况看主要是依靠各种渠道的政府资金进行支撑。今后大面积的推广必须引入市场机制。远程农业专家诊断系统等物联网技术在一些发达国家已得到商用,但在我国商用的案例很少。目前宁波智慧农业多数项目的市场盈利状况并不是很好,市场开发明显不足,缺乏符合我国国情的商业模式借鉴。

(五)存在人才匮乏、部门分割现象 智慧农业是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需要强大的人才支撑,但目前宁波市农业管理部门、生产经营主体、农业企业以及大中专院校普遍缺乏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电子信息化复合型的人才。

三、相关政策建议

(一)制订智慧农业战略规划,开展顶层设计 智慧农业是一个长期的综合性系统工程,应详细制定智慧农业发展规划,一是宁波市智慧农业发展的总体规划;二是各县(市、区)智慧农业发展的实施规划;三是各乡镇的智慧农业项目布局规划。确定具体建设目标和任务,制定相应扶持政策,并建立稳定的专项资金筹措及投入机制。

(二)加大研发力度,加快智慧农业技术创新步伐

在充分发挥政府财政资金引导作用的前提下,积极创造条件引导民间资金投入智慧农业相关技术研发,或通过政府购买的形式,对开展智慧农业技术研发的企业予以支持。可组建专门的技术力量,充分利用科研院所和企业的研发团队(小组),开发应用于智慧农业的专项或共性技术。政府应在税费减免、企业注册、风险担保等方面给予研发企业一定的优惠和扶持,并提供充分的知识产权保护。

(三)创新体制机制,为智慧农业发展创造制度环境 在农地的经营规模上,应跳出原有框框,加快推进小规模家庭经营向种养大户、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公司等法人(自然人)经营转型,推动农地流转,创造智慧农业发展的规模经济基础。在农地经营的期限上,也应进一步解放思想,赋予农业经营者长久的经营权限,不必再汲汲于特定的承包期限,使智慧农业的发展获得永续经营的制度基础。在城镇化策略上,应进一步放开落户限制,加快推进“市民化”进程,为愿意留在农村、经营农业的农民创造更好的经营条件。

(四)建立试点示范,稳步推进智慧农业向更深层次发展

智慧农业建设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要突出重点,把那些实力较强的农业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作为探索发展智慧农业的主体,试点示范,稳步推进。应结合宁波市传统特色农业产业布局和发展前景,合理规划、重点建设一批应用示范区。同时积极探索有效的商业模式,在智慧农业物流发展上,应加快拓展和利用电子商务网络销售平台和农产品电子物流等渠道,建立宁波市名优农产品销售网上旗舰店及智能化物流配送中心。

(五)构建智慧农业人才储备体系,开展人力资源培训 应坚持引进与培养相结合的原则。短期内,应以引进人才和充分挖掘现有人才潜力为主,特别是农业专业与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的复合型人才。中长期,应把培养本土人才作为智慧农业建设的重中之重。操作上,可依托在甬高校,开设相关专业,设置专门学院,坚持应用型人才与研究型人才并重的原则。也可采取与国外大学联合培养、出国进修等方式,加快推进相关人才建设与储备。同时,应着力培养培训职业农民,引导大学毕业生、农村优秀青年投入到智慧农业发展项目中去,改变目前农业发展的老龄化局面。

参考文献:

[1]彭程: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农业发展策略研究[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12(3)。[2]周国民:浅议智慧农业[J],农业网络信息,2009(10)。

[3]中共宁波市委 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智慧城市的决定(甬党〔2010〕14号),2010年11月。

作者简介:任丽娟,宁波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三农问题、贸易

张要杰,宁波工程学院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农村发展理论与政策

项目名称:宁波智慧农业发展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13WT12)宁波市智慧城市规划标准发展研究院项目

第二篇:江西省有机农业发展对策研究

江西省有机农业发展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1-8-21信息来源:中国集体经济 作者:莫似园

摘要:江西省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产地之一,但农业发展面临着资源和环境的巨大压力,农业生 态经济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发展有机农业有助于改善消费者的饮食健康状况和食品安全,有利于提高农民的收入,促进江西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分析了江西省有机农业的发展现状及其有 机农业发展的主要优势,从而提出了江西省有机农业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江西;有机农业;发展对策

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统 领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江西省作为农业大省必须大力发展有机农业,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推进农业市场化与国际化进程,突破绿色壁垒对农业发展的制约,协调统一经济、社会和生态三效益,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江西省有机农业的发展现状

江西是全国传统农业大省,农业在全省经济中历来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自2001年江西省委、省政府确立了“依托全省丰富的生态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重点抓好绿色农产品的开发生产和深度加工,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的思路后,江西省政府围绕“三个基地,一个后花园”(即把江西建设成为承接东部产业 转移的基地、优质农副产品供应的基地、劳动力输出的基地和旅游观光的“后花园”)的战略构想,提出“既 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可持续发展思路。在这些政策的指导下,江西绿色(有机)农业产业化发展 呈现逐年递增趋势。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数量连续8年均保持两成以上的增速。截至2007年底,绿色食品 产品数量达916个,比上年增加205个,继续位居全国前列;全省有机食品数量415个,比上年增加94个,连续5年位居全国第一。

二、江西省发展有机农业的优势

有机农业产业化发展是现代农业的前沿,是一种全新的生产方式和理念。有机农业产业化走的是 “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模式,是建立在专业化、区域化、规范化、制度化基础上的契 约性经营,是贯彻我国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农业方针所应达到的最高标准。江西的有机农业 之所以发展平稳,关键在于江西省具备了有机农业发展的制度优势、基地优势以及组织成本优势。

(一)制度优势

江西重视发展传统农业,为有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制度环境。新制度经济学认为,良 好的制度能够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激励机制。江西素有发展农业的传统,农业在江西的经济总量中具有 举足轻重的作用。2001年,江西省政府确立将发展绿色(有机)食品产业作为全省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 成部分,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绿色(有机)食品产业的发展。不仅如此,当地政府还从资金 支持、技术推广、市场开拓等各环节为农民分担发展中可能出现的风险,保护了农民的利益。

(二)基地优势

江西的生态环境良好、生产基地优越,为有机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了较好的基础条件。目前,全 国最大的有机绿茶生产基地、最大的绿色有机茶油基地、最大的绿色有机矿泉水和纯净水基地以及国家环 保总局认定的江南唯一的“全国有机食品生产基地”都在江西。截至2006年上半年,农业部公布的首批创建 国家级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名单,江西省有23个县的25个基地列入创建计划,占全国基地总数的 29.8%,列全国第1。可以说,江西有机农业生产基地的发展规模非常适合产业化经营需求。

(三)组织成本优势

从江西有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情况来看,其成本优势较明显:第一,有机农业生产基地都是建在 远离污染的生态园区,生产基地周边环境较好,缩短了有机转换期的时间,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所在地 的农民一般没有使用化学、农药的习惯,这使生产出来的有机产品和普通产品在产量上不会有较大的差距。第二,相对于华东其他地区,江西有充裕的劳动力,劳动力价格一般为20元/天,远远低于上海等发达城 市的劳动力价值。第三,中绿华夏有机食品中心江西分中心(COFCC)的认证标准已经与国际接轨,同几 家世界闻名的国际认证机构达成了协议,凡通过COFCC认证的有机食品,可“一次认证,颁发四个有机证书”,即获得中绿华夏有机证书、瑞士SGS有机证书、日本OMIC有机证书、绿色食品AA级有机证书,从而大大 降低了企业的认证成本。

因此,无论从产业组织还是从生产成本来看,江西实行有机农业产业化经营均具备较好的市场竞 争条件。

三、江西省发展有机农业的对策及建议

尽管江西有机农业取得了较快发展,但也存在较多不足。例如,江西省工业基础薄弱,导致有机 产品科技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不高;有机农产品市场开发力度不够,品牌竞争力不强;有机农业发展遭遇 人才瓶颈,相关生产技术较为缺乏;有机农业产品市场不健全,有机食品生产流通体系还未完全建立等。针对上述问题,江西在发展有机农业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加强以下几方面:

(一)强化有机农业的技术支撑与制度创新

加快有机农业技术的研究、示范和推广,要加大生产力,必须抓好、抓实,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加快新产品开发,提高绿色、有机食品原料加工利用转化程度,使粗加工产品向精深加工产品转变;单一 产品向系列化产品转变;利用农业推广站,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培训,切实提高绿色、有机品生产者的科 技素质和科技应用水平。政府应制定优惠的政策扶持有机农业发展,在税收、贷款上制定一些优惠政策,适当给予绿色、有机食品的生产企业一些补贴;要重点加大对标准制修订、监测检验体系、质量认证体系、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以及示范基地建设的投入;各地可以借鉴一些其他省区在引导、扶持政策方面好的 做法,采取多样化的方式增加投入。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广泛争取和吸引社会各方资源,参与有机食品 开发,并积极争取更多的国家支持。

(二)强化有机农业的产业化运作

做大做强本地有机产品品牌,增强有机产品的社会公信力。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和市场存在的 可能会导致消费者的逆向选择,尤其是目前有机食品的高额利润已经吸引了不少非正规的假冒伪劣食品混 淆有机食品市场,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因此,从长远来看,应在已有基础上,顺应现代农业发展趋势,以区域发展为框架整合资源,做大做强有机产业龙头企业,打造区域品牌,增强有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提高有机产品的社会公信力,增强消费者的购买习惯和对品牌有机产品的信任度,从而实现企业和有机农 业的“双赢”。

(三)抓好创建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工作

迅速扩大示范辐射能力按照“品种特色化、基地规模化、经营产业化、生产标准化、投入科技化” 的“五化”要求,积极创建全国的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县(场),创建全国的绿色农业示范基地县。根据江西省规划,到“十一五”期末,江西省绿色食品、有机产品总数将达1200个以上,绿色食品、有机产 品环境监测面积(含山林、水面、耕地)达5000万亩;完成销售收入200亿元。为完成这一目标,江西省 将围绕提升产业素质和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发挥资源优势、生态优势、区位优势,突出抓好重点产品、重点产业和重点地区的绿色食品、有机产品开发与管理,建设一批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壮大一批 加工规模大、经济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大型绿色食品、有机产品龙头企业集群。

(四)调整政府行为加强宏观调控,加大政府支持力度,提高财政支农水平

现阶段,我国农民自发组织优质农产品生产的能力仍然较差,要把有限的财政支农资金用于关键 环节的扶持上,使优质农产品生产形成一种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在农民培训、优质农产品生产协会 启动、知名品牌的创建等环节上给予必要的扶持。由于农民承担风险的能力较弱,对一些开拓性的工作往 往心存疑虑,通过在关键环节的扶持,降低农民的风险成本,使农

民的发展有一个较高的起点,等发展成 熟后,逐步减少支持力度,让其自我发展,缩短优质农产品市场化发展的进程。

(五)支持有机农业发展的金融政策

有机农业技术性强,有很高的条件限制,而且发展有机农业都需要相当长的转换期,一些企业和 农民有意愿发展有机农业,但是又担心发展的收益问题,因此需要政府进行宏观调控,采取相应的金融政 策保障有机农业生产者的利益。

主要应该发展有机农业的目标与对策,从信贷政策、农业保险和资本市场运作等方面对有机农业 进行调控。一方面应尽快实现信贷政策的三个转变,实现扶持数量型农业向有机农业的转变,按农业结构 调整规划来确定信贷政策,在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上做好扶持工作;实现由支持初级农产品加工 向综合型、种养加、贸工农等内外结合的有机农业产业方面转变,支持农业走专业化、规模化发展道路; 实现由支持粗放型、密集型产业项目向高科技、高附加值、高商品率、高效益出口创汇的有机农业转变,大力支持开发名、优、特、新的农产品,不断增强有机农业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建立江西省有机农业风险保障体系。首先,建立有机农业风险保障机构。研究和制定江西省开展 有机农业风险保障的计划和措施,确定风险保障的范围和项目,组织和协调各相关部门进行防灾、承保、理赔等有机农业生产风险管理,监督保险双方履行各自职责,研究和促进有机农业风险保障机制的改革和 完善,对有机农业风险资金实施监管。其次,制定农业风险保障的地方性法规。明确有机农业风险防范和 政府在开展此项工作中应发挥的职能作用,避免政府支持有机农业风险保障工作的随意性,提高农民的风 险保障意识,建立一个有利于有机农业持续发展的保障机制。再次,建立有机农业的风险准备金。准备金 只能用于有机农业保险受灾后赔偿,不能挪作他用,要单独立账、独立核算,结余留存,逐年滚动积累。

依托农垦和龙头企业的优势,建立有机农业的资本市场,推进有机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资本市 场筹资,把一部分城市居民手中分散的资金集中起来,汇小成大,集液成裘,直接转化为发展有机农业的 资本;也可以通过发行债券、股票等多种直接融资手段,为有机农业类上市公司进行产业化投资提供有力 的资金支持,这是有机农业产业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和崭新模式,利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进行有机农业产 业化经营,不仅可以分散投资风险,减轻政府与银行的压力,具有融资额度大,成本低、操作灵活等优点,可以有效地促进经营机制和经营理念的转变;还可以凭借资金优势和成功经验,通过收购兼并,资产重 组和产权交易等手段进行资产重组和改造,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益,获得低成本、超常规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明林,黄国勤.江西省无公害食品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对策[N].江西农业大学学

报.2002(1).2、方颖,卞新民.我国有机农业健康发展的对策研究[N].环境导报(南京),2003.3、江西农业发展现状概述[DB/OL].中国江西新闻网,2009-07-25.4、绿色农业是江西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DB/OL].大江网,2007-02-12.5、江西:打造绿色产业品牌[DB/OL].品牌万里行网,2006-07-25.6、杜相革,王慧敏.有机农业概论[M].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1.7、张明林,黄国勤.江西省无公害食品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对策[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2(2).8、陈双溪,魏丽等.发挥区域资源优势调整江西农业产业结构[J].江西气象科技,2002(3).9、郑斌,张平.绿色农业为江西现代农业领航成为亮点和优势[N].江西日报,2008-04-22.(作者单位:宜春学院学生工作处)

第三篇:滨州市设施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滨州市设施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要:设施农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形式,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本文主要介绍了山东省滨州市设施农业的发展现状及所发挥的作用,文章中还指出了设施农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设施农业发展现状对策

山东省滨州市是一个农业大市,是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的主战场,近几年,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紧紧抓住黄河三角洲开发这一历史机遇,以建设“高效生态”农业为目标,强化措施,把设施农业作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突破口和实现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跨越的重要措施来抓,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园区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总体来讲,滨州市的设施农业产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初步进入全面提升的发展阶段。

一、滨州市设施农业发展现状

(一)基本情况

滨州市地处山东省北部,黄河下游,总面积9454平方公里。目前,全市辖6县4区,总人口377.92万,其中,农业人口257.45万,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市。2010年农作物播种面积为61.41万公顷,农民人均纯收入7194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00.41亿元,其中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达9.42亿元,拥有农机总动力546.21万千瓦。蔬菜、瓜类播种面积达4.4万公顷,产量达222.36万吨。

(二)设施农业情况

滨州市设施农业主要有设施种植业和设施畜牧业两大类,设施种植的品种主要有蔬菜、瓜类、食用菌等,截止2010年底,全市蔬菜种植面积为3.34万公顷,拥有各类大棚13.6万个,其中:连栋温室50个,日光温室2.52万个,塑料大棚2.17万个,中小拱棚8.92万个。

(三)设施农业装备情况

各类设施农业装备达到3.2万台(套),其中:温控设备为32台(套),光控设备为4台(套),二氧化碳施肥设备为3002台(套),灌溉设备为16393台(套),自动卷帘设备为12536台(套)。

(四)设施农业发展的几种形式

主要有中小拱棚、塑料大棚、日光温室和连栋温室四种形式。

中小拱棚:指以塑料薄膜为全覆盖材料,以竹片为支架,两端直接插入地下,形成的小拱形简易保护设施。采用竹架结构,造价低,不受地形限制,不需要特殊的基础建设投入,一个一亩地的拱棚投资在2000至5000元不等。

塑料大棚:指以塑料薄膜为全覆盖材料的拱形单体温室,一般跨度在6.0~12.0m,脊高2.4~3.5m,长度在30~100m以上。每亩大棚投资在5000-10000元左右。日光温室:指前坡面以塑料膜为覆盖材料,并配有活动保温被,其它三面为围护墙体的温室。采用机械构建厚土墙体,竹木拱架结构,是越冬生产园艺产品的主要温室型式。温室跨度一般为6~10m,脊高2.6~3.5m,长度多在60~80m。每亩温室造价在1-1.5万元。

连栋温室:指温度、湿度、水肥等生长条件可控的现代化整体连栋温室。包括玻璃连栋温室、PC板连栋温室、塑料连栋温室。这种类型标准较高,投入大,资本回收期较长。温室内水分、温度、湿度自动调节,通风、加温、覆盖、滴灌等设备齐全,适宜各种设备配套和种养殖高产出、高效益产品。

二、设施农业发挥的作用

1、设施农业的发展,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设施农业是一项高投入、高产出的产业,设施农业的收益高于种粮收益,正在逐渐成为吸收农村劳动力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支柱,丰富了市民的“菜篮子”,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据统计滨州市的设施种植总面积达16万亩,通过设施农业生产的农业产值达26.4亿元,占全部农业总产值的15.6%。从亩均产值来看,以日光温室为例,亩均年产值达1.51万元,远远超出种粮的产值。

2、设施农业的发展,拓宽了农业结构调整的路子,推动了传统农业向现代高效生态农业的转变。设施农业的发展加快了露天农业向设施农业、粮油作物向经济作物调整的步伐,实现了一季生产向多季生产,一季增收向四季创收的跨越,像店子镇积极推广的五彩椒—小西瓜—五彩椒的“三种三收”种植模式的试种成功,为今后大面积推广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

设施农业的发展还带动了蔬菜、花卉和菌类产业的兴起,进而促进了农业由单一的粮、油种植向粮、油、菜、花卉等多样化、高效益方向的转变,种植业结构不断优化,品种增加,质量提高。

3、设施农业的发展,加快了农业科技的推广。近几年,滨州市农机部门采取多种措施,大力示范推广大棚种植、灌溉、植保、微耕等新机具、新技术,开展设施机械的购置、安装调试、操作、演示、故障维修等方面的技术服务,成效显著,使得设施农业科技含量越来越

高。为了加快设施农业的发展步伐,2011年的农机购置补贴产品目录共12个大类40个小类166个品目,机具型号达到4940个,比上年增加了1883个。其中,抗旱排灌机械、菌类生产机械、温室保温被等首次被纳入补贴范围。

4、设施农业的发展,增强了农业抗灾防灾的能力。设施农业的发展,较好地解决了农村特别是农业区干旱缺水、积温不够、自然灾害频繁的突出问题,农业的整体抗旱防灾能力增强,农业效益成倍提高,为旱涝保收、稳产高产创造了条件。

此外设施农业的发展,带动了生产方式的转变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使广大农民打破了传统的生产模式,冲破了自然条件的限制,带动了农业生产方式由传统、粗放型向精细、集约型转变,使农民尝到了甜头,得到了实惠,市场意识、竞争意识、效益意识明显增强,思想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设施农业整体装备差,高档连栋温室很少,已有大棚温室的机械装备不足,机械化水平有待提升,且设施农业的科技含量不高。虽然设施农业面积发展迅速,但设施农业机械化水平还比较落后,设施农业的设备、技术更新换代缓慢,自动化水平低,大部分劳动量还是靠人工来完成,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我市设施农业主要是以简易中等水平的塑料大棚、日光温室为主,高档次、设施环境可控程度、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强的连栋温室所占的比重还很小。一旦遭遇灾害性天气,生产难以保障。另外尽管市面上有些设施结构,但由于不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栽培方式和栽培品种,更重要的是高出农民的购买力,因而农民仍旧习惯采用简单低廉的设施结构。

2、前期投入大,资金筹集比较困难,制约了设施种植和养殖规模。发展设施农业一次性投资较大,特别是连栋温室和日光温室,前期建设不仅有建造成本,还有水、电、路等配套设施建设,资金数额较大。从我市的情况看,目前设施农业所需资金,政府投入仅占1%左右,基本上需要农户自筹。尽管设施农业是高产高效农业,一亩设施农业的效益相当于大田作物的十倍以上,但是规模小、相关设施不配套已成为制约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

3、农民品牌意识、环保、生态意识淡薄,农产品的知名度不够高。设施农业优点之一是能够生产出高档绿色产品,尤其是在信息化时代,一个强有力的品牌可以带动一方经济的发展。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设施种植产业既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同时又面临新的挑战,特别是有机产品和绿色产品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尽管政府部门对此问题高度重视,但广大种植户在此方面却意识不强,或者有意识而缺乏落实,使得在我市种植的蔬菜不得不贴牌种植外销。

4、设施农业技术储备不够。设施农业涉及机械工程、农艺栽培、自动化、信息化、声、光、电等诸多领域,内容广泛。但目前设施农业科研项目少,相关机具的研发滞后,制约了设施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同时,掌握相应技术的专业人员少,缺乏系统的技术推广网络,设施农户得不到有效的技术培训和专业指导,致使一些先进的技术及设备难以推广应用。

四、加快设施农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1、抢抓有利时机,促成我市农业的二次崛起。发展设施农业,走生态农业之路,是进行农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方向,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滨州市是农业大市,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应当抢抓黄河三角洲开发“高效生态”的特点,认真分析形势,充分利用政策,尤其是在我市被科技部批准为“滨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成为全国第三个省部共建的农业园区的时机,根据农业规划,建造、建成一批代表区域性农业发展的示范园区,加强政策扶持。把设施农业建设纳入农业发展的总体规划,进一步明确发展目标、工作重点和推进措施,尤其注重发挥农机部门在发展设施农业中的龙头作用,明确职责,增加投入,强化手段,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

2、按区域分别规划设施农业的发展战略。对于已有基础的设施农业基地,应在现有设施的基础上发展档次较高的设施模式,对已进行设施生产的经济水平一般的县区、乡镇,应认真总结经验,巩固发展,逐步对现有设施条件进行改造升级,提高设施农业效益。无论是哪一类,在设施农业发展上首先要注意总结自己的经验,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设施农业,并把主攻方向放在改进提高现有设施水平和加强管理上,千万不可脱离实际,盲目发展。

3、制定设施农业发展的具体扶持政策。一要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技术,积极争取更多的设施农业技术装备、生产、加工机具进入政府补贴目录,加大对农户购买装备机具的补贴力度;二要围绕设施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环节,帮助、引导农户进行小额资金贷款,扶持设施农业发展。三要设立专项奖励资金,主要用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扶持高档园区、特色园区的标准园建设;二是完善设施配套建设和基础建设;三是扶持农民合作组织、行业协会建设,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也可以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鼓励示范创新,促进设施农业由数量规模型向科技效益型转变。

4、注重科技创新。加大对设施农业机具科研开发的支持力度,将设施农业机具作为国家科技支撑计划、948项目等重大科研项目的内容,组织协调高等院校、地方科研院所及生产企业,集中力量进行攻关,力争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和机具。同时,对生产急需、农民欢迎、经济效益好的重点项目和成果,安排专项资金实施科技成果转化,着力提高设施农业的规模和效益。

5、健全组织推广体系。设施农业涉及种植、园艺、植保、畜牧、林果、渔业、机械及科研生产诸多领域,为加强组织协调,应当建立统一的组织管理机构,健全和完善设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支持建立设施农业示范基地,定期培训在一线工作的技术人员,提高推广服务能力。

6、加强设施农业从业人员的技术培训。设施农业是农业高科技的产物,囊括了当今农业先进技术的主要内容,而我们现有的从业人员,基本上都没有经过专业、系统的学习,这就造成了设施农业从业人员凭经验管理和经营。目前很多栽培品种只是从大田生产移入大棚温室栽培,产品的品质、产量和病虫害抵抗能力都存在很多问题;设施内的栽培技术多半是沿用的大田栽培技术,标准化水平不高。因此可以通过举办阳光工程设施农业专题培训班的形式来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宋立成 李明刚)

第四篇:农业企业化经营模式及发展对策研究

农业企业化经营模式及发展对策研究

[摘要]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农村地区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30年来这种模式促进了农村发展,保持了农村稳定。然而随着我国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地区的发展面临新的挑战,传统的经营模式在促进经济发展、应对市场化方面有些力不从心。因此,探索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成为时代的要求。昌吉市大西渠镇在这方面作出了艰辛的探索,创立了“支部+公司+协会”模式。文章着重以哲学的视野来分析这一模式的现实根源和经验不足问题,力图对这一模式的实践价值作出恰当的分析,对于完善发展这一模式有所帮助。

[关键词]“支部+公司+协会”模式;经济体制;生产关系;哲学思考

[基金项目]“新疆大学世川良一优秀研究生”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戴秀玲,新疆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研究生,新疆乌鲁木齐,830047

[中图分类号] F30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10)02-0072-0002

一、大西渠镇基本情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昌吉市大西渠镇距离昌吉市新区4公里,是位于天山北坡一个以乡镇工业为主体、以高效农业为基础、以商业服务为纽带的近郊大型综合集镇。全镇面积187平方公里,总人口1.56万人,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70%,农业产值占工农业生产总值的40%,2008年实现镇域生产总值4.6亿元,畜牧业实现产值6000万元,种植业实现产值7500万元,财政收入实现250万元,农牧民人均年纯收入达到5879 元[1]。

二、传统经济体制困境的哲学分析

(一)传统体制的根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构成一个整体,即社会的生产方式。在生产方式中,在生产关系这个统一体内,作为内容的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经常处于不断发展之中。作为形式的生产关系则是相对稳定的因素,一定的生产关系一经确立之后,在一定时期内则保持相对不变。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各自特征,决定了一定的生产关系在历史发展中既具有一定质的稳定性,又具有迟早发生变革的必然性。因此,生产方式的更替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可以说,在新时期农村经济发展陷入困境,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某些环节和生产力的发展逐步不相适应,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逐步发展的结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地区在废除不适合农村生产力发展的人民公社体制以后,建立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经济体制。这一体制的核心是维护农民一家一户的包干到户的经营模式,从而在当时的情况下可以最大程度地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在实行这种体制的初期,确实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据统计,1983年,“包干到户”的生产队有576万个,占总数的98%。粮食总产38728万吨,增产9%。棉花463万吨,增产29%。1984年,粮食总产40731万吨,增产5%。棉花625万吨,增产34%[2](P135)。然而,相对稳定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促进了经济发展的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逐步落后于生产力。具体体现在:

1.与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适应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的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突出体现在:农业机械特别是大型农业机械的运用;单位种植面积所需劳动力的减少,农民大规模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粮食产量的大幅度提高,2004年,我国粮食产量突破9100亿斤;农民的科技水平和文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1999年,我国在农村地区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①。

在这种情况下,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客观上要求建立一种适应其发展的新的经营模式。这种模式应该具有如下特征:经营权从一家一户向集体转移,使之有利于大规模应用农业机械、大规模普及农业科技;有利于在提高农民素质的情况下,减少农业劳动力的数量,降低人力成本;实现规模种植的市场化、专业化。旧有的体制不能适应这种发展,因此进行变革成为必然。

2.与适度规模经营不适应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强调的是农民以户为单位的经营自主权。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业的科技水平、市场化程度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客观上要求实现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采用大农业的经营模式,实现规模经营、集约经营,以此来降低采用先进农业科技的成本,实现农产品生产的标准化。另外,适度规模经营可以发展特色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和致富。各种农副产品的加工生产客观上要求经营规模的扩大、生产经营权的集中,而旧有的体制无法适应这种变化,结果促进农业发展的作用逐渐减弱,最终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二)传统体制落后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与时俱进

马克思主义认为,作为生产方式中最活跃的因素――生产力是不断发展的,因此生产关系必须不断地进行变革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假如生产关系长期保持不变,就会由原来的促进作用变为阻碍作用。

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迅猛发展的现实相比,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则保持了相对的稳定,没有进行相应的变革。在长达30年的时间里,农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经历了乡镇企业的崛起、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农业的升级等巨大的变迁。

然而,在这种情况下,我国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农村经营体制却没有发生相应的变化,并且在1998年,我国农村改革20周年之际,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进行了强化,承诺保证农民的土地承包权至少30年不变。

这样,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旧有体制的矛盾逐渐尖锐起来,最终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阻碍。进入21世纪,我国从2000~2003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只比上年增长2.1%、4.2%、4.8%和4.3%,可见这种体制在促进农业发展方面的乏力[3]。

因此,面对快速发展的农村经济和农村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市场化程度低、农业集中程度低、集约化程度低、科技水平低的特殊困境,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必须进行相应变革。而昌吉市大西渠镇在这方面作出了艰辛的探索,创立的“支部+公司+协会”模式,则是在坚持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对这一模式的大胆创新和突破。

三、“支部+公司+协会”模式的哲学分析

(一)“支部+公司+协会”模式的基本情况

农业是大西渠镇的农牧业增收的基础产业。镇政府用工业的组织形式培育市场主体,移植工业社会化生产方式组织农业生产,采用工业技术手段推动农产品加工,运用企业销售策略搞活农产品流通,参照企业整合来增加农业投入,全面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创新抓农业、抓农村工作的思路和方法,探索出了“支部+公司+协会”的新型农村产业化经营模式,即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协会为纽带的“三位一体”新型农村经营管理模式。通过支部抓产业、公司抓投资、协会抓服务,把党的组织领导、政策引导、发动群众的优势与企业具有的市场、资金优势和专业协会的技术、信息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找准了农村党的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结合点,走出了一条新路。

(二)“支部+公司+协会”模式的哲学思考

1.充分发挥了人的主体作用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实践中的存在。在实践活动中,人把自身之外的存在都变成了自己活动的对象,变成了自己的客体。在这种实践活动中,调动主体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主体所蕴涵的“人的自然力”所运用的知识和经验即智力和智慧因素对于实践活动的开展和顺利进行无疑具有很大的作用。

在“支部+公司+协会”模式中,该镇将农民组织的协会纳入模式的决策和执行主体中,利用农民土地入股、参与分红等方式激发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使农民在促进自身利益实现的同时也实现了共同富裕。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决定力量。要发展农村经济必须发挥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该模式发挥了农民在养殖、种植、畜牧方面的优势,人尽其才、地尽其利,最大限度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而促进了农民的增收、农业的发展。据统计,2006年该镇畜牧业实现产值6000万元,同比增长10%;种植业实现产值7500万元,同比增长11%;农牧民人均年纯收入达到5879元,同比增加610元[4]。这在全国农民增收只有6%的情况下,无疑是个奇迹。

2.坚持了与时俱进,进行制度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解放思想是实现认识提升的重要手段。制度创新是各项创新中具有基础性地位的活动。制度创新可以带动其他各个方面的创新。

大西渠镇在改革之前也面临着发展的困境。随着2005年农业税的取消,农村基层收入锐减,农村基层组织的运行受到了很大的冲击,运转困难。在传统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无法解决这个难题。另外,村级差距扩大,镇域范围内的发展不平衡问题已经凸现,成为一个发展难题。

因此,该镇在坚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情况下,创造了“支部+公司+协会”模式,在产业发展上,以更大规模的集约经营,带动农民的共同富裕,以企业化的运作模式促进农业的市场化。该模式是打破传统思维,进行制度创新的结果。

通过对于“支部+公司+协会”模式进行哲学思考,我们可以发现该模式实际上是我国农村地区在探索解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矛盾的一次尝试,是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一次完善。至于其在新疆范围或者全国范围内的示范意义还不能轻易下结论,但是它却可以看作一次体制的创新。

[参考文献]

[1]中共大西渠镇委员会.大西渠镇实现“支部+公司+协会”农村新型经营运作模式,解决三农问题的实践[Z].2006.[2]凌志军,马立诚.呼喊――当今中国的五种声音[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3]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国政治发展进程2005年[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6.[4]郭新.大西渠镇实行“支部+公司+农户+农村”新型运作模式的探索和实践[J].综合调研,2005,(3).

第五篇:山西省农业保险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山西省农业保险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要】山西省作为中部农业大省,自然条件恶劣,这些外部条件给农业经营者们带来大量经济损失,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亟需农业保险的支持和保护。本文从山西农业保险的现状研究入手,结合山西农业的具体情况并通过理论和实际的分析,找出了山西农业保险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就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及建议,进一步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推进策略。

【关键词】农业保险存在问题对策及建议

山西省作为中部农业大省,自然条件恶劣,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亟需农业保险的支持和保护,但由于我国社会保障体制尚不完善,目前,农村的自然灾害补救渠道主要依赖国家财政转移支付,农业保险的实施力度不够,因此,大力发展农业保险,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险制度,对于保障农民利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深远意义。

一、农业保险的基本理论

农业保险是农业生产者以支付小额保险费为代价把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灾害所造成的财产损失风险转嫁给保险公司的一种制度安排。农业保险就是以农业为对象的一种保险。

二、山西农业保险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山西农业保险发展现状

山西省自2007年恢复农业政策性保险业务以来,在政府的支持和推动下,农业保险有了一定的发展。截至2011年,全省农险保费收入达到4144万元,较2007年增加了39.16%,受益农户43498户次。政策性种植业保险的开办为稳定山西省种植业生产,分散和降低种植业生产的自然风险起到积极作用。在商业性农业保险方面,山西省积极探索各种经营模式,相继开办了林木火灾保险、小麦种植、玉米种植、收获期农作物火灾保险、塑料大棚蔬菜种植保险、烟草种植保险等农业保险业务,为各类经济种植业的稳健发展提供了有力地支持。总之,山西省农业保险的深入开展,对于稳定山西省农业生产经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促进农民增收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山西农业保险发展存在的问题

(1)有效需求不足,阻碍农业保险健康发展。概括地讲,造成山西省农业保险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农民保险意识较为淡薄,存在侥幸心理;二是农民家庭收入偏低,难以支付相对较高的保险费用,导致农业保险的潜在需求难以转化成为有效需求;三是保险金额较低,与农民期望有差距;四是承保品种少,保险覆盖面不够宽;五是保险责任范围与农民要求有差距。

下载宁波智慧农业发展对策研究(推荐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宁波智慧农业发展对策研究(推荐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国有机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我国有机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吴斌 (河南农业大学,郑州,450002) 摘要:有机农业是我国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发展方向。我们必须认识和把握有机农业的发展趋势和内在意......

    宁波发展海洋高技术产业研究

    宁波发展海洋高技术产业研究 发布时间:2011-11-11信息来源:中国国情国力 作者:农晓丹 海洋高技术产业主要是指那些具有高技术含量、高资金投入与高收益的现代高端海洋产业,主要......

    发展生态智慧农业大有可为

    发展生态智慧农业大有可为 ——武汉金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推行“订单生态智慧农业运营模式”纪实 武汉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武汉金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提供......

    决策建议稿:宁波智慧城市建设路线图研究

    宁波智慧城市建设路线图研究 决策建议 智慧城市建设路线图是一种指引人们达到智慧城市建设目标的含有图片的说明性文档,是对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建设目标、时间跨度、复杂任......

    农业合作社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合作社作为一种组织农业生产经营的有效制度安排,在推动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等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省农业合作社发展迅速,初步解决了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

    成都市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成都市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发布时间:2011-8-21信息来源:中国乡村发现网作者:苏文明 于代松 陈国先 贺刚一、都市农业概念界定随着我国经济增长与科技进步,都市农业不......

    成都市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成都市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苏文明 于代松 陈国先 贺刚 一、都市农业概念界定随着我国经济增长与科技进步,都市农业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舒惠国[1]认为,都市农业是......

    发展低碳农业对策研究(共五篇)

    发展低碳农业对策研究在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紧缺的情况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模式已日益为社会各界所重视。从目前看,对低碳经济发展研究的视野主要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