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叙事性教学案例2(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4 07:49: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四年级数学叙事性教学案例2》,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四年级数学叙事性教学案例2》。

第一篇:四年级数学叙事性教学案例2

四年级数学上册叙事性教学案例

――找规律

红枫三小:黄金华

情景引入,探索规律

师(多媒体呈现主题图):小朋友,在这幅图上你看到了什么? 生:兔子、蘑菇、大树、„„

(在试上的时候我是没有安排这一个环节的,因为我觉得这样会打乱学生的思维,刚刚已经认识了“间隔排列”,如果直接问学生,“在这幅图上你有没有发现和刚才我们看到的这种‘间隔排列’呢?”可能效果会好一点,学生的思维会连贯一些。但是有一个问题出现了:学生对图上的事物的称呼是五花八门。这又给下面的教学带来了麻烦,所以,为了统一名称,我在正式上课是又加了这个环节。)

师:在这幅图中你有没有发现和我们刚才看到的这种“间隔排列”呢?(给学生充分观察的时间)

师:把你的发现和同桌的小朋友交流一下。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兔子和蘑菇是间隔排列的。(师随即板书:兔子 蘑菇)师:你能不能数一数,兔子有几只,蘑菇有几个?(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在兔子、蘑菇的后面板书:8 7)

师:排在第一的是谁?最后是谁?那蘑菇是排在什么地方的呢?(根据学生的回答在兔子的上面写了“中间物体”,在蘑菇的上面写了“两端物体”。)师:你还发现了什么?

(这时,出现了一个小插曲:有的学生受导入中游戏的影响,对兔子耳朵的颜色较起了真。还有的学生对兔子的耳朵的方向和穿的衣服的款式动起了脑筋。这显然不是我想要的结果。我很匆忙的说:“哦,这些不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就这样搪塞了过去。事后我又看了看我了我的课件,明白这个课件的确有问题,当然,我在这节课中的教学机智还是很不成熟的。最起码我可以让学生再仔细看看,让学生在错误中生成新的教学资源啊!可惜我没有把握住。)

(还有两个即手帕和夹子,篱笆和木桩方法上是差不多的,主要是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发现,参与交流,让更多的学生能体验到发现的乐趣。)

师:请小朋友横着观察一下每一组中两种物体的数量,它们有没有什么共同的地方?把你的发现和小组里的小朋友交流一下。注意,要让他们能理解你的意思。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兔子比蘑菇多1,夹子比手帕多1,„„ 师:你能结合它们的位置说一说吗?

生:排在两端的兔子比排在中间的蘑菇多一个。„„

我这样设计的意图是:

1、让学生自己观察图,自己发现其中的规律,比老师一条一条地呈现,更赋予思维的空间和思维的广度。

2、让学生通过我的引导和观察感受到:兔子(夹子、木桩)是排在两端的,而蘑菇(手帕、)是排在中间的。因为这节课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明白: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如果两

端物体是一样的,那么排在两端的物体的个数要比排在中间物体的个数多一个。所以,我觉得要让学生明白个数的规律,首先要让学生感知排列上的特点。只有具备这种特点的排列,它才具备这种数量上的规律。在教学过程中我一直就强调了两端物体是一样的。

现在我也有这样的思考:

1、这样的强调是否有用,我是不是干脆搞一个反例,如再出示一个不是两端一样的例子:兔子、蘑菇、兔子、蘑菇。让学生从直观上再次明白:原来不是所以的间隔排列都有数量上的规律,还得有个前提,那就是得两端的物体必须是一样的。

2、教师通过有序的板书,一下就将无序的数据整理清楚,对学生思维的发展是不是又定了方向?

摆出规律,验证规律

师:是不是所以这样的排列都具有这样的规律呢?让我们一起用小棒和圆片来摆一摆。

(课件出示实验要求,请一名学生读一读。)

学生活动,汇报实验的结果和发现。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浪费了很多的时间。由于前面的学习,很多学生已经不用摆圆片就已经知道该怎么填写表格了。后来我想,其实在这个环节我根本就没有必要把学生的思维再定在“摆”上,我可以这样对学生说:“刚才我们已经通过老师提供给你们的图中找到了规律,发现了规律。那你能不能自己也来想些方法来验证我们发现的规律呢?你可以摆,可以动笔画„„”如果这样的话,我想,在课堂上就不会出现“老师布置,学生完成”这样的一幕了。学生在某种程度上就成了操作员了,而不再是发现者和创造者了。

四年级数学上册叙事性教学案例

――找规律

红枫三小:黄金华

第二篇:五年级数学叙事性教学案例

五年级数学叙事性教学案例

――分数的基本性质

红枫三小:黄金华

一、情景引入,激发探究欲望

1.(出示马师傅分饼的工作照)看这是谁,他在干什么?对,这是上周五马师傅给101班在校吃午饭的小朋友分饼的情景。马师傅做了三张同样大的饼,他把第一张平均切成4块,分给第一个小朋友1块;把第二张平均切成8块,分给第二个小朋友2块;把第三张平均切成12块,分给第三个小朋友3块。这时前两个小朋友不高兴了,猜一猜,为什么?

2.三个小朋友分得结果到底如何?同学们小组合作,用你们喜欢的方法动手分一分。建议组长先分工,每人负责分一张,然后比一比。

3.哪组愿意到前边汇报?(各小组用不同方法汇报分的结果)

4.听了同学们精彩的汇报,我也忍不住想参加,欢迎吗?你们帮我解说。(边说边演示课件)通过实验三个小朋友分到的结果怎样?这三个分数有什么关系?读出来。

(板书:()=()=()

5.三个小朋友分得的相等,那么他们分剩下的部分又有什么关系?怎样表示?

(板书:()=()=()

二、反思

1.通过学校食堂的马师傅给101班在校吃午饭的小朋友分饼这一情节,调动学生思维的火花,使学生猜想出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很自然地创设出学生迫切要求往下探索的要求。

2.通过小组合作做实验,学生从不同方面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形成了宽松愉快的学习气氛,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方面,培养了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

五年级数学叙事性教学案例

――分数的基本性质

红枫三小:黄金华

第三篇:四年级数学教学案例

四年级数学下册数学广角教学案例

闫大学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第117---118页例

1、例2。教材简析:

“植树问题”是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的内容。在本节课里,学生第一次接触到“植树问题”,根据课程标准的精神,学习的主要任务定位在“能将植树问题推广到生活中的其他问题中,学会通过画线段图来分析理解题意。”数学的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本册安排“植树问题”的目的就是向学生渗透复杂问题从简单入手的思想。设计思路:

本课教学分四大环节:

一、常识引入:请同学们伸出右手并张开,数一数,5个手指之间有几个空格?在数学上,我们把空格叫做间隔,也就是说5个手指之间有几个间隔?4个间隔是在几个手指之间?

二、引导探究,发现“两端要种”的规律

(一).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为了保护环境,我们需要种很多树,那种的树之间都有间隔。那么我们现在种8棵树,这中间有几个间隔呢?同学们画画,算算。

接着,通过创设在公路中间绿化带中植树的现实问题情境。

1、同学们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理解题意。

指名读题,从题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理解“两端”是什么意思?

指名说一说,然后师实物演示:指一指哪里是这根小棒的两端? 说明:如果把这根小棒看作是这条绿化带,在绿化带的两端要种就是在绿化带的两头要种。

算一算,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反馈答案。

方法一:100÷5=20(棵)

方法二:100÷5=20(棵)20 +2=22(棵)方法三:100÷5=20(棵)20 +1=21(棵)

师:现在出现了三种答案,而且每种答案都有不少的支持者,到底哪种答案是正确的呢?咱们可不可以画图模拟实际种一种?如果从图上一棵一棵种到1000米,数一数,是不是就能知道到底谁的答案是正确的了呢? ①画图实际种一种。演示:我们用这条线段表示这条绿化带。“两端要种”,我们从绿化带的这头开始,先在头儿上种上一棵,然后隔5米再种一棵,再隔5米再种一棵,再隔5米再种一棵,照这样一棵一棵的种下去„„

师:大家看,已经种了多少米?(25米)这么长时间才种了25米,一共要种多少米?(100米)要一棵一棵一棵一直种到100米呀?!同学们,你有什么想法?(太累了,太麻烦了,太浪费时间了)

师:老师也有同感,一棵一棵种到100米确实太麻烦了。其实,像这种比较复杂的问题,在数学上还有一种更好的研究方法,大家想知道吗?这种方法可不是一般的方法。大家听好喽,这种方法就是:遇到比较复杂的问题先想简单的,从简单的问题入手来研究。比如:100米的路太长了,我们可以先在短距离的路上种一种,看一看怎样种?画一画,简单验证,发现规律。

a.先种10米,还是每隔5米种一棵,画图种一种,看种了多少棵?比一比,看谁画得快种的好。(板书:2段 3棵)

b.跟上面一样,再种15米看一看,这次你又分了几段,种了几棵?(板书:3段 4棵)

c.任意选择一段距离再种一种,看这次你又分了几段,种了几棵?从中你发现了什么?

(板书: 2段 3棵;5段 8棵;7段8棵。)

d.你发现了什么?小结:你们真了不起,发现了植树问题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规律,那就是:

(板书:两端要种:棵树=段数+1; 其实段数也就是间隔数,那么植树棵数=间隔数+1)

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a.小黑板出示:前面例题

问:应用这个规律,前面这个问题,能不能解决了?那个答案是正确的? 100÷5=20 这里的20指什么? 200+1=21 为什么还要+1? 师:这个“秘方”好不好?

通过简单的例子,发现了规律,应用这个规律解决了这个复杂的问题。以后,再遇到“两端要种”求棵树,知道该怎么做了吗? 通过按老师要求画,学生对棵树和段数的关系已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然后让学生再任意画一画,种一种,更丰富了学生的感性材料,为学生顺利发现并总结规律打下了基础。

应用规律,解决问题。验证前面例题哪个答案是正确的。这样一方面巩固刚发现的规律,另一方面使学生认识到植树问题的规律不仅仅能解决植树的问题,还能解决生活中很多类似的问题。

(二)解决实际问题

运动会上,在笔直的跑道的一侧插彩旗,每隔10米插一面(两端要插)。这条跑道长100米,一共要插多少面彩旗?(学生独立完成。)问:这道题是不是应用植树问题的规律解决的?

师:看来,应用植树问题的规律,不仅仅能解决植树的问题,生活中很多类似的现象也能用植树问题的规律来解决。

小结:刚才,我们应用发现的规律,解决了一个实际问题。我们已经知道,“两端要种”求棵树用段数+1;如果“两端不种”棵树和段数又会有怎样的关系呢?(本环节通过为学生设计困难,让学生想出有复杂问题从简单入手,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自由设计,然后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得出“两端要栽:棵数=间隔数+1“的关系,体现教学方法的开放性。)

三、合作探究,“两端不种”的规律 1.猜测“两端不种”的规律。

猜测结果是:两端不种:棵树=段数-1 师:到底同学们的猜测是不是正确呢?我们还是用前面学习的方法,举简单的例子画一画,种一种。

要求:每人先独立画一段路种种看;然后4人一组进行交流。你们组发现了什么规律?

2.独立探究,合作交流。

3.展示小组研究成果,发现规律,验证前面的猜测。

小结:同学们太了不起了,通过举简单的例子,自己又发现了“两端不种”的规律:棵树=段数-1。如果“两端不种”求棵树,你会做了吗? 4.

做一做。

在一条长2000米的路的一侧种树,每隔10米种一棵(两端不种)。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学生独立完成)

师:同学们注意看,这道题发生了什么变化?将“一侧”改为“两侧” 问:“两侧种树 ”是什么意思?实际要种几行树?会做吗?赶紧做一做。

小结:今天我们研究了植树问题的两种情况。发现了两端要种:棵树=段数+1;两端不种:棵树=段数—1。以后同学们在做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分清是“两端要种”还是“两端不种”。(探讨“两端不种”的规律,充分放手让学生自己讨论研究,用同样的方法从简单问题入手,让学生获得“两端不种”的规律:棵数=段数-1,学生尝试运用新获得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四、回归生活,实际应用

1. 一根木头长8米,每2米锯一段。一共要锯几次?(学生独立完成。)8÷2=4(段)4—1=3(次)

问:为什么要—1?这相当于今天学习的植树问题中的那种情况? 2.

我们身边类似的数学问题。

看,这一列共有几个同学?(4个)如果每相邻两个同学的距离是1米,从第1个同学到最后一个同学的距离是多少米?如果这一列共有10个同学呢?100个同学呢?

②这一列还是4个同学,如果每相邻两个同学之间的距离是2米,从第一个同学到最后一个同学的距离是多少米呢?

3.在一条路的一侧种树,每隔6米种一棵,一共种了41棵树。从第1棵树到最后一棵树的距离是多少米?(练习的设计从多个方面进行应用,让学生针对不同的问题,采用线段图加以分析,让学生深入浅出的理解问题,在头脑里建立数学知识模型,达到学习的高境界——举一反三,灵活应用。)

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不仅发现了植树问题中两端要种和两端不种的规律,而且还学习了一种研究问题的方法,那就是遇到复杂问题先想简单的。植树中的学问还有很多,有兴趣的同学,课下可以查阅有关的资料继续研究。

第四篇: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案例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案例

----大数的认识

(1)100000省略万后面的尾数

简便的写法是()

A.1万B 10万C 100万

(2)两位数与三位数最小的积是()

A、100000 B、10000 C、1000

(3)5600乘50,积的末尾有()个0。

A、3 B、4 C、5

(4)508×40,它们的积是()

A、2320 B、20320 C、2032

先让学生去猜想,再笔算验证。

师:大家表现得真不错,我们继续前进吧!

3.第三关:设计广场,请你当小小设计师。

()×()=2400

这里学生的兴趣高涨,个个争当设计师。

师:完成了数学王国的旅程,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四、师生小结,畅谈收获。

案例分析

这是我校创新教学改革示范课,得到了一致地好评,关于这个案例我们可以思考下面几个问题:

1.既然教学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为什么没有从一

般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中引入?

2.为什么出示材料是书中的例题却当作练习讲?书中的例题是已经提出问题的,而本节课却让学生自主提问题,学生问题基础上筛选出例题中的问题?

3.为什么这节课改示范课中学生能全员参与、全神贯注呢?回顾这节课,这节课最大的亮点是巧用知识迁移,学生自主建构认知。知识迁移属于心理学范畴,它指的是先前的学习对以后的学习所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由旧知识向新知识的迁移。

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牢固掌握已学的知识,并用这些知识去分析、探讨相似内容的知识,即用已知来探讨未知。本节课并没有复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而从口算乘法迁移到笔算乘法,小组讨论口算方法和笔算方法进行类比,把过去遇到的知识技能用到将来可能遇到的情景中去,关注了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认知水平,是课新程理念最好的体现。

二、对知识由理解向表达的迁移。

很多人有一种错误的认识,认为表达是语文学科中的事,与数学无关。其实不然,理解是掌握知识的前提,而表达则是掌握知识情况的标志。对知识和技能来说,理解知识是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首要条件和前提,而对知识、技能的表达则是人们是否真正理解、掌握知识的一种重要标志。任何人都不会否认这样的事实:如果一个人不能将知识表达出来,是不能算是对知识已经理解和掌握的,尽管对知识的表达方式不尽相同。本课并没有直接出示例题中的问题,让学生自主提问题,给学生一个表达的机会,较好的解决了许多学生似懂非懂、思路不清晰的问题。

三、由理论知识向实践的迁移。

数学活动有三个层面:直观感知层面、认识理解层面、结合生活综合运用层面。学生通过学习理解、掌握了一定的理论和知识,而学习掌握知识技能的目的在于在实践中加以运用。在综合运用层面,本课创设了数学王国的情境,以数学王国为主线,让学生经历了数学门诊、选择超市、设计广场三个画面,课堂的趣味性浓了,实现了理论知识向实践的迁移。尤其是设计广场这一环节,真的是波澜起伏,孩子们通过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相互促进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师生间情感体验的迁移。

新课程提倡建立多元化、共同参与的激励性评价模式。上课一开始,一句话的课前组织教学,“同学们格外有精神,老师可带劲呢!”,把学生的无意注意转变为有意注意,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课堂中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未知欲,实现了师生间情感体验的迁移。由于本节课对数学活动进行了精心设计和有效引导,巧用知识迁移,让学生真正经历了探索和发现的研究过程,学生参与到了认知的自主构建中来,不仅学到了数学知识,接触到了一些研究数学的方法,而且还获得了成功的体验。这不就是我们新课堂教学所追求的吗?黄铎堡小学魏广东

2011.11

第五篇: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案例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案例

姓名:杨俊

神池县大严备学校

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关系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54页例3 教学目标:

1、使用权学生理解、掌握“速度”的含义,并学会用统一符号表示速度。

2、使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时间、速度和路程之间的关系,并能应用它解决问题。

3、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扩大认知视野,使学生感受人类创造交通工具的智慧和自然界的多姿多彩。

教学重点:理解速度的概念,掌握速度时间与路程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构建数学模型:“速度×时间=路程”

突破方法:通过解决简单行程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构建数学模型。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课件出示交通工具的时速图片,介绍学生未知的交通工具(陆、海、空)的运行速度,介绍自然界一些动物(鸟类、爬行类)的运行速度等等。

2、你还知道哪些运行速度呢?

二、探究新知

1、建立“速度”概念 ⑴自学课本第53页的内容

⑵学生试写,初步建立“速度”的概念。

像以上“每小时行多少千米”、“每分钟行多少米”、“每秒行多少米”„„都是速度,人们为了更辊简明、清楚的表示速度,采用统一的速度表示法,如:

特快列车的速度是每小时160千米。可以写成160千米/时 小林行走的速度是每分钟60米。可以写成60米/分。

人们为了用起来方便,把每小、每分钟或每秒行驶的路程(单位时间内所行驶的路程)叫做速度。

每小时、每分钟表示单位时间。单位时间可以是每秒、每分钟、每小时、每日、每月等。

⑶学会速度的写法

你发现速度的表示法都是怎样写的?

师生交流后发现:“/”线左边表示路程,用的是长度单位,“/”右边表示的是时间,用的是时间单位。

如“普通列、车的速度是每小明106千米,可以写成106千米/时。

⑷即时练习

在我们生活中还有物体在运动,师出示: ①燕子飞行的速度是每小时120千米。②声音传播的速度是每秒340。

③光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大约是每秒30万千米。你能分别写出它们的速度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学课文内容,初步理解“速度”的概念,建立“速度”概念,然后结合教师的引导、交流发现,速度的简便写法,并通过练习的形式,进一步巩固速度的写法】

2、教学例5 :掌握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 ⑴出示例5 一辆汽车的速度是70千米/时,4小时可行多少千米? 李老师骑自行车的速度是225米/分,10分钟可行多少米? 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 学生反馈情况,教师说明要求。⑵列式计算

这两道题都已知速度和时间,求所行的路程

求汽车2小时可行多少千米,也就是求2个80千米是多少;求李老师10分钟可行多少米,也就时求10个性225米是多少?因此都用乘法计算。

80×2=160(千米)225×10=2250(米)

⑶讨论:你发现速度、时间与路程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观察以上两个解题算式,想一想算式的每一个数量表示什么?

如:80 × 2 = 160千米 ﹕ ﹕ ﹕ 速度

时间

路程 225 × 10 = 2250米 ﹕ ﹕ ﹕ 速度

粉时间

路程

现在你能用一个式子来表示速度、时间与路程之间的关系吗? 生发现并汇报,师板书: 速度×时间=路程

师:同学真棒!那么,你能根据这一关系式写出两个除法关系式吗?

生思考交流并汇报:

路程÷时间=速度

路程÷速度=时间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简单的行程问题,探索出速度、时间与路程的数量关系,培养学自主探索发现及归纳能力,从而有根据地建立这一数学模型,而不是凭空产生,由具体过渡到抽象的一个过程,同时让学生写出另外两个关系式,发散学生的思维】

三、巩固练习

1、你能写出它们的速度吗?

⑴猎豹奔跑每小时110千米,可写作(⑵蝴蝶的速度是每分钟500米,写作(⑶声音传播的速度是每秒钟340米,写作(2、指导学生完成练习八第6题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下载四年级数学叙事性教学案例2(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四年级数学叙事性教学案例2(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案例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案例1.初步理解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能正确地计算长方形的面积. 2.在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中,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及动手操作和解决实际问......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案例

    《三角形的分类》教学案例分析 一、案例背景 《三角形的分类》不仅是小学几何知识学习得基础,也是新课程教材中“空间与图形”领域内容的一部分。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案例(★)

    四年级数学上册:《画角——用量角器画角》教学案例 肥西县桃花工业园中心校 段红霞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学会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并会用一副三角尺画一些特殊度数的......

    三位数乘两位数叙事性教学案例[大全5篇]

    三位数乘两位数叙事性教学案例 红枫三小 黄金华 为了使学生更好的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发现更多的计算和估算策略,能把计算和估算融会贯通, 我设计了以下的教学思路。......

    数学广角教学案例2

    《数学广角》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操作、验证等活动,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 2.培养学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合作学习的习惯。 教学......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2

    “国培计划(2011年)”宁夏农村中学置换脱产研修班 教育案例二 中学数学组 银川十四中 关晓辉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如今的老师,已经远远不是传授知识、讲授道理的......

    小学四年级数学统计教学案例

    小学四年级数学统计教学案例 方案:统计喜欢哪种活动的人数。教学片断如下: 师:六一儿童节就要到了,我们班要搞一个活动。这里有四项活动,它们分别是 抢凳子、拍皮球、夹沙包、考......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规范学生作业——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严谨性 二街第二小学李仁敏 在几十年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我常常遇到这样的学生,在完成数学作业时,体现出极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