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鞋业现状分析
中国鞋业现状分析
弗里德曼发出的“咒语”:“谁能正确解释中国的改革和发展,谁就能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对于中国制鞋企业,不妨套用这句话:谁能帮助中国鞋跳出危机,谁就是制鞋业的王者。
世界制鞋业中心行将转移,失去“皇冠”后的中国制鞋业凭什么去支撑后续的发展?困境始现,而中国制鞋业的自我救赎才刚刚开始。
辉煌历史的背后是尴尬
纵观中国制鞋业的发展,用“突飞猛进”一词来形容无论如何都不为过:据统计,1985年中国生产16亿双鞋,10年后的1995年达到了57亿双,20年后的2006年达到了90亿双,2007年这一数字即将再次刷新。
中国制鞋业以平均每年23%的速度增长,大大高于中国GDP的增长速度。近年来,中国每年生产各种鞋更是占到了世界制鞋总量60%,成为世界最大的鞋业制造基地,并呈现产业集群式发展状态:一是以广州、东莞等地为代表的广东鞋业基地,主要生产中高档鞋;二是以温州、台州等地为代表的浙江鞋业基地,主要是生产中低档鞋;三是以成都、重庆为代表的西部鞋业基地,主要生产女鞋;四是以福建泉州、晋江等地为代表的鞋业生产基地,主要生产运动鞋。
还有一串闪光的数字值得中国制鞋业去夸耀:世界第二大鞋类消费市场,占全球消费总量的22%,仅次于美国;世界上最大的鞋类出口国,鞋类出口占世界出口总量的53%以上。
但自我欣慰之后,冷静思之,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个事实:中国制鞋业的荣耀其实是得益于世界制鞋业的变迁。制鞋行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行业,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欧美发达国家的制鞋业因鞋类生产占用劳动力多、人工成本不断增加、利润逐渐减少等原因,难以在国内生存下去,因此转而向海外开拓新的生产加工基地。他们要选择人工成本相对低廉的国家和地区建立鞋的生产基地。由于这种原因,世界鞋业的重心从欧洲和北美转向远东。由于这种产业转移,使得中国制鞋工业发展迅速,中国大陆成为世界鞋业转移的集中地。
现在的问题是,“世界制鞋中心”这一皇冠中国能戴多久?这个问题实际已经有了明确的答案:2007年,世界制鞋业已经呈现向越南、印度、巴基斯坦等劳动力成本更低廉的国家转移的趋势。
“世界制鞋中心”这顶皇冠被转移给另一个接力者后,中国如何保持自身的发展优势?历史做出了不同的回答。当早期的世界制鞋中心从意大利、西班牙转移到日本、台湾、韩国等地后,意大利就不断地进行产业升级,以及品牌建立。如今,在制鞋的数量上虽然已经不占优势,但意大利的制鞋技术和意大利的鞋品牌仍然是最端鞋的代名词;而当世界制鞋中心从日本、韩国等地转移到中国后,韩国制鞋业却一直满足于OEM加工。等到产业优势丧失时,韩国还没有创立任何在国际上叫得响的品牌。目前,韩国在世界制鞋行业中已经毫无分量。
而如今,中国制鞋业也面临着“交棒”的可能,居安思危,如何在中国的产业优势丧失之前树立几个国际化的品牌,是历史赋予中国鞋业领袖品牌的重任。
中国鞋业救赎进行时
无疑,面临产业转移给制鞋企业带来的发展危机,中国制鞋业必须进行改变,别无选择。
事实上,中国家电业在发展初期也同样面临着制鞋业的困难,但新技术尤其是芯片技术的发展,中国家电业正在世界家电市场树立起品牌,争得一块蛋糕。制鞋业如果想在世界制鞋市场分得一杯羹,必须实现同样的转化。
中国家电行业向来竞争激烈。曾经,在经历过概念战、价格战、服务战后,我国家电业的利润率仅在2%-3%之间,已经像刀片一样薄了,因此才有了家电业界“卖彩电不如卖白菜”的说法。
而伴随着冰箱、热水器、洗衣机、MP3、MP4等各类大小家电产品的新标准出台,中国家电业开始进行一场更有积极意义和含金量的“标准战”。
而目前全球消费电子强国美国、日本、韩国等来看,一两年前就已经针对全球消费电子的技术发展,制定出与U有关的国家战略框架。U是Ubiquitous(无所不在),也是Unite(融合)、Universal(普及)、User(用户)和Unique(独特性)的意思。以韩国为例,由于近些年来宽带和数字融合趋势已经模糊了产业界限,韩国信息通信部就提出了新的消费电子产业战略,这个战略最终指向建立“U-Korea”,即信息化无所不在的社会。
2006年6月,伴随着海尔U-home体验中心的成立为中国的U时代到来吹响了序曲。业内观察人士指出,U战略已经成为IT、家电等消费电子厂商下一步争抢的制高点。来自国内权威部门的预测也表明:未来10年,中国因U战略而产生的相关市场规模将超过3000亿美元。对于一些规模、实力相对雄厚的家电企业而言,U战略已经成为他们规划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利器。
学习“家电”好榜样——没错!但中国制鞋业该向家电业学什么呢?当然是学习其智力型变身。
其实,中国制鞋产业的创新意识早已经开始觉醒。上世纪80年代时主要靠锤子、剪刀和缝纫机等比较原始的生产模式已经通过合资引进先进生产设备和技术,或者通过自主研发,走上了技术创新之路,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中国制鞋业觉醒的标志之一是与国际制鞋品牌合作,实施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机制,实现由OEM向ODM的转化。
中国加入WTO以后,市场的大门正式向世界敞开,在共同的市场竞争平台下,单纯靠低价产品及花色品种赢得市场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以品牌支撑的企业核心竞争力成为决胜市场的重要武器。
在这一背景下,中国一些制鞋企业凭借自己的研发水平和管理能力,与国际一流企业合作选择了一种创新型合作方式——ODM,即来单设计加工,就是利用自身研发力量,对国际客户的需求进行自主性设计,最终满足客户需求。ODM与OEM的本质区别是在来单加工过程中加入了设计过程,并根据自主设计对产品进行合理定价,从而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掌握了定价的主动权,提高了价格,由单纯的机械式加工转变为创造性生产。
这一贴牌方式的转变使得这些制鞋企业通过与国际知名公司在设计过程中的交流,迅速掌握了世界各国流行趋势,从而提高了企业的研发设计能力,使自身设计水平迅速跻身国际名企行列。
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则成为中国制鞋业觉醒的又一标志。在品牌成为消费价值主要取向的今天,一些有实力、有眼光的制鞋企业把发展的重心投向了打造自主品牌、提升产品品质。他们以科技进步为先导,注重技改投入,引进高级人才和先进技术以促进产品的升级换代。
近年来,中国制鞋企业纷纷借助国内高校、科研机构技术力量,创建省级、国家级企业或行业研发中心,加大产品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攻关力度,研究开发出不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个性化产品,一些企业甚至已经成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起草单位。
一个皮革接缝技术,每年就能为国家节省皮料22.9亿平方英尺,折合人民币高达573亿元,你信吗?但这是事实。日前,在由国家科技部委托中国轻工业联合会首次开展的“2006年度中国轻工行业科技发明奖及科技进步奖”评审中,这项由亨达集团研发的“皮革无缝粘接技术”被授予中国轻工联合会科学技术发明三等奖,亨达成为全国第一家获此荣誉的制鞋企业,也成为此次评选中唯一获得科学技术发明奖的青岛企业。
是什么秘密让这个传统的企业取得如此高的成就,并且超越传统企业的桎梏?其董事长王吉万称:关键是“智力型”转型。
寻找中国制鞋业的“芯片”
世界制鞋业借鉴的经验显示,目前我们传统的制鞋业到了向“智力型”转型的时期。新技术尤其是芯片技术的发展让中国家电业逐渐摆脱了初期的发展瓶颈。那么,帮助中国制鞋业转型的“芯片”又在哪里呢?百丽、亨达、奥康、森达、红蜻蜓们是否会改变中国鞋的明天的命运?
案例研究
数年研究亨达后,我们透过亨达智力型变身的“三模式”,或许能“研发”出拯救传统制鞋业后续发展的“芯片”。
智力型的技术研发模式
传统的制鞋之路究竟能走多远?这是一个考验亨达也是考验整个行业的严峻问题。
在亨达,平均每一天,有14款新鞋试制,7款新鞋上市(这个速度在国内皮鞋产业是稀有的),亨达集团同时参与制定的行业及国家技术标准竟高达16个,现在还拥有63项国家专利,申报专利171项,并先后有150多种产品获得省级和国家技术大奖。
“技术创新”是亨达董事长王吉万的“首席工程”。亨达成立了自己的技术中心,这个技术中心已被认定为省级技术中心,目标是国家级技术中心。技术中心下设科技信息部、研发一部、研发二部、研发三部、研发四部、计算机中心、科技成果转化部、培训部、实验室、检测室、档案室、资料室、新材料室等部门。
对于技术中心,亨达是舍得投入的:办公场所有2000多平方米,每年将经营收入的6%投入科技开发,并购置了先进的开发和实验仪器设备,目前其检测试验条件在国内同行业处于领先地位。
“技术中心在公司整个技术创新活动开展中,处于核心和枢纽地位,起到领头和带动作用,推动了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转化进程。”王吉万这样理解技术中心的功能。
为了技术中心最大潜力的运转,亨达专门成立了技术委员会和劳动竞赛组织委员会,由总经理亲自担任技术委员会主任和劳动竞赛委员会主任,负责抓全公司的技术创新工作。
所有这一些,王吉万清醒地认识到,品牌最大的价值在于不断创新并成为消费者心目中的常青树,而专利技术、科技创新和掌握标准则是这一核心价值的根本体现。
拥有专利和技术标准之所以成为超一流跨国企业跑马圈地、争夺市场最犀利的武器,关键在于标准往往和专利捆绑,标准的垄断使企业的利润真正最大化。被标准淘汰还是成为标准的制定者,王吉万曾经彷徨过,而今他牢牢把握着这个“首席工程”,丝毫不敢懈怠,因为他时刻担心失去“饭碗”。
智力型的管理模式
一个企业是否有活力,关键在于是否能形成一种竞争与激励并存的机制。只有在良好的竞争与激励的环境下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才能得以充分发挥。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亨达目前已经形成了调研、规划、激励、实施、转化投产的完整的创新流程体系。这种机制已经从技术研发部门延伸应用到整个公司,在集团范围形成了浓厚的创新氛围,为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制度保障。
在亨达,每一位员工都对这些内容不会陌生:《科研课题管理办法》、《新产品研发管理规定》、《科研经费管理规定》、《技术中心分配激励机制》、《安全生产责任制》等制度,正是这些制度的出台和有效实施,才使技术创新活动有规可循,有章可依,确立了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增强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
在加强职工教育培训制度上,亨达集团采用了三线联动的方式。一是认真搞好岗前培训。公司每年都要拨专款,由技术部门组织对新入厂的职工进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和生产技术培训;二是扎实搞好岗中培训。为使培训、生产两不误,工会根据培训教材内容,采取集中培训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理论学习和现场观摩相结合的方法,使职工既学习到比较系统的理论知识,又在互动交流中掌握了实践经验,提高了实际业务水平;三是请技术专家到公司讲课或组织相关人员到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培训学习,培养造就了一批技术拔尖人才,他们已经在各自的岗位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通过丰富多样的培训形式,激发了全体员工的创造热情和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职工创新、创造潜能,为企业实现技术进步,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打下了良好的人力资源基础。
在亨达集团的《创新管理规定》中,建议性创新可享受一次性数额奖励;能够带来直接经济效益的创新,可按效益提成予以奖励;对于可复制性创新,公司不但会给予重大奖励,还会将其以创新人名字命名,从而做到精神、物质双激励的效果,而奖励数额也从数千无至几十万元不等。这样的奖励政策,极大的提高了员工创新的源动力,达到了“人人参与创新、事事可以创新”的效果。
智力型的市场营销模式
在营销管理上,亨达集团按照“耐克模式”建立了“没有围墙的工厂”,在广州、泉州、温州、成都等中国制鞋产业前沿城市建立研发生产基地,并通过自营、合作、加盟等多种方式,在全国建立了3000多家专卖店和店中店,形成了多层次立体式营销网络,由过去的中间粗两头细、以加工为主的“枣核型企业”,变成了两头粗中间细、以品牌运营为主的“哑铃型企业”。
在国际市场,亨达在世界时尚之都意大利建立了研发中心,直接接轨国际前沿流行信息和科研资讯,并与当地及国际领先的鞋业企业,共同合作项目开发,成为亨达创新大脑的主动脉。
在自我研发的同时,亨达通过与世界第一女鞋品牌NINEWEST(九西)、美国派诺蒙、日本HUSKY等国际一流公司的合作,迅速吸收其一流的制鞋技术和研发理念,并在与其专家的交流学习中,将研发成果进行二次研发,转化投产,适应国内市场的需求,从而增强了企业吸收、转化、再创新的能力。
没错,20年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制鞋业享受到了快速发展带来的快感,但历史的车轮已经发生了变化,制鞋业也在发生着变化,产业升级的需要,劳动力转移的现实,让制鞋业这一中国传统的行业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
没有过时的行业,只有过时的企业。王吉万说,把中国鞋业定位为夕阳产业是个极大的战略型错误,中国的制鞋业完全可以通过技术创新、品牌运营等实现产业二次升级。这,也是有志于中国鞋业不断发展的中国企业家们不断努力的方向,而亨达,就是其中的一员。
对于行业的领跑者,我们受其激励、循其踪迹,但我们也关注它的背影,由此对其伟大和平凡之处进行多重解构,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我们深信,对领跑者,顶礼膜拜才是一种伤害和误读;对背影的观察和提问,反而会是一种真实的还原。
因此,亨达从传统的制鞋业向智力型方向的转移给更多的行业、更多的企业提供了深刻的借鉴。
广东制鞋业现状与未来发展态势
------------------------------www.xiexiebang.com 2004年6月1日 13:50 邹燕琼
在世界鞋业的版图中,广东制鞋占据着重要的位置。目前,中国的年产鞋量已占全球产量的6%左右,而广东年产鞋量、年出口量和出口值又占全国一半左右。广东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鞋业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
广东制鞋业天时地利人和
广东堪称全球鞋业最活跃最具潜力的地区之一。广东目前具有一定规模的制鞋企业有五、六千家,年产量达30多亿双,出口外销总额达到47亿多美元,产销总量占全国近一半,均为全国之冠。
同时形成了以东莞、深圳、广州、中山、南海、顺德、鹤山等珠江三角洲的企业为龙头,逐步伸展至粤东、粤西两翼,如惠东、潮州、揭阳、吴川、茂名等。庞大的鞋业带在制鞋业生产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鞋材制革业、制鞋机械、五金配件、化工原料等相关行业的配套发展,广东各地鞋材、鞋机生产企业达3000多家,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制鞋业及相关行业从业人员达200万人以上。
广东鞋类出口为全国之冠,全省鞋类出口外销总额从1990年的4.8亿美元增加至目前的40多亿美元。2002年,广东鞋类出口数量达20.38亿双,占全国出口总数的46.2%,出口总值达47.8亿美元,占全国出口总值的43.1%。今年1-8月,广东鞋类再创新高,据海关统计,全省鞋类出口达15亿双,占全国出口总数44.89%,比去年同期增长9.51%,全省鞋类出口总值达36亿美元,占全国出口总值的43.2%,比去年同比增长14%。
广东制鞋业的发展优势和潜力
广东制鞋业的发展优势和潜力是巨大的,目前的发展态势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1)珠三角作为全球制鞋重镇的基础优势正在进一步强化和优化,各类生产厂家稳固发展;
(2)广东制鞋业以珠三角为中心向边缘和东西两翼扩张,如广州荔湾区、白云区在打造中国鞋业皮具名城,鹤山准备推出制鞋工业园,惠东鞋业提升档欠和扩张,潮州、揭阳仙桥建设粤东制鞋基地等;
(3)广州的鞋业市场发展趋向高档次和规范化,配套功能日趋完善,鞋业内销外销的“窗口”功能日益明显,目前越来越多省外和少外品牌进军广州鞋业市场;
(4)广东鞋类外销出口持续稳定增长,预计今后会继续扩大。
第二篇:温州鞋业现状调查报告
温州鞋业现状调查报告
据温州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08温州市累计出口鞋5.28亿双,比上年(下同)下降1.4%,价值26.78亿美元,同比增长14.4%,出现量跌价扬。据温州海关分析,2008年出口鞋平均单价比去年同期增长16%,呈现出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良好势头,但与国外名牌皮鞋几十甚至上百美元一双的价格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鞋类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仍主要靠低价策略。2007年7月1日起,国家将鞋类产品的出口退税率下调两个百分点,对利润率已很低的制鞋企业来说,出口退税税率的调整进一步压缩企业利润,加大了企业的经营压力,导致出口意愿下降。此外,人民币的持续升值,新《劳动合同法》开始实施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温州制鞋业成本优势逐步丧失,企业利润空间被挤压,这对本来就是靠薄利多销的制鞋企业带来了较大的冲击。目前,为帮助包括鞋类企业的众多中小企业抵御金融危机,国家规定自2008年12月1日起将鞋的出口退税率由11%提高到13%。12月份温州市鞋出口量也出现回升,但该政策的刺激作用能否长期持续,仍然需要长期关注。
鞋革行业是浙江省的一大支柱产业,温州是浙江最主要的鞋革生产基地,素有“中国鞋都”之称。目前温州鞋出口由于成本上涨、贸易壁垒等因素,可谓内忧外患、今年形势不容乐观。欧盟反倾销措施变相延长将影响今后出口。欧盟于2006年10月起对中国的皮鞋实行了为期两年的反倾销措施,该措施本应于2008年10月到期,但08年10月4日欧盟对中国皮鞋启动了“日落复审”(即期满复审,指在反
倾销措施实施届满前的合理时间内,调查机关应利害关系方申请发起或调查机关主动发起的复审程序)。这就意味着欧盟从中国进口的皮鞋等产品征收为期两年的16.5%反倾销税将再延长12至15个月,这使得反倾销措施得以变相延长,对温州皮鞋出口企业继续不利影响。“中国制造”声誉受损,影响廉价鞋出口。在连续发生从中国进口的“毒”沙发和“毒”鞋造成消费者过敏案件后,法国12月6日宣布,从12月7日起将禁止进口含有二甲基甲酰胺的中国产椅子和鞋类。这一禁令将严重影响中国鞋对法国的出口,并且一旦法国这一禁令被其他国家效仿,将进一步恶化中国鞋类产品的出口环境。“环保壁垒”依然困扰温州鞋出口。当前,以欧盟和美国为代表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凭借其自身的技术和经济优势,以保护环境和保障人身安全为由,不断制定苛刻的涉及安全、环保、卫生等方面的技术标准和环境标准,对我国鞋产品出口进行限制。如输欧的劳保鞋要取得欧盟CE安全认证标志,对制鞋用皮的PCP残留量要进行严格测定等。此外,备受关注的美国《消费品安全改进法案》于2008年8月14日正式生效,其中对出口美国的童鞋的技术指标做出硬性规定。诸多技术壁垒的存在造成温州鞋出口难度不断加大。业内人士认为,温州鞋企除了推行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积极开拓新兴市场,还需加大质量、设计等方面的研发投入,增加产品附加值,同时加强行业协会作用,建立进出口监测预警系统,敦促企业自律,规范出口市场秩序。
众多温州民营企业主反映,2010年他们的销售额增长不少,但利润却大幅下降,甚至有的比金融危机时还要差。温州中小企业协会会
长周德文说,现在大量传统中小企业毛利润率只有1%到3%,“生存压力比金融危机时还要大。”两年前金融危机时,众多温州企业外销锐减,致使一些企业关闭、停产半停产。2010年的情况有所不同,去年大量温州传统企业的经营压力,主要来自劳动力成本上升、原材料价格上涨、人民币升值等。在无力转型升级背景下,一些企业只能选择“离场”。据有关部门统计,2010年温州2000多家企业被吊销营业执照,其中半数为制造及与制造关联的企业。尽管这比2008年该市注销3000多家企业要好一些,但“利润大缩减”依然令企业形势严峻。销售额增长,利润下降。温州市服装商会会长、浙江奥奔妮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晨爱说,去年1至11月,温州30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产值达264亿元,同比增长30%多点,出口也增长了20%以上,但是企业普遍反映“利润已经很少很少”。在温州的“中国鞋都”,一家鞋革企业负责人指着一个车间说,这里原来有14条生产线,现在已经停掉4条,主要原因是招不到工人。他说,原来工人工资为1200元/月,现在涨至1500-1800元/月,即便如此还是招不到足够的工人。据了解,目前温州企业普遍缺工,以成衣、制鞋企业为例,普遍存在10%-20%的用工缺口,农民工根本不存在大规模的失业问题。而工业用房的租金除了在2009年略有下降外,2010年和2009年同期相比依然有5%以上的涨幅。再加上,原材料上涨20%左右,温州鞋革企业利润已从原先的8%,下降至现在的2%至3%都不到。在企业利润大缩减下,税收还有增加迹象。一位温州行业协会负责人说,为完成税收任务,一些部门人员要求企业预缴下一的税款,出于
无奈一些企业只好先缴了。“税负压力比较大。”该负责人认为,目前中国企业税负水平在全世界名列前茅,超过了大部分的发达国家。另外,节能减排、加息等,也在增加企业生产成本。去年9月中旬,温州市有关部门对全市129家骨干工业企业运行监测显示,三季度与二季度相比,只有33.3%的企业盈利实现增长。一位温州市工商部门人士分析,去年由于各项成本上升,服饰、鞋革等制造企业,“增订单反倒降利润”的现象相当普遍,并影响到与制造企业相关联的贸易等相关企业,不少企业难以为继。在被吊销营业执照企业中,制造及关联企业就占了半数,如鹿城区在被吊销营业执照的500多家企业中,服饰、鞋革等企业及关联企业就达300多家。“在销售价格难以提升下,企业只能自己承担成本上涨压力。”喀麦隆中国商品城创办者吴建海说,与生产企业利润下降不同,现在他的商贸利润比金融危机时好一些,但远远不到金融危机前的水平。之前一位南非温商说,因为杀价严重,商品贸易利润已经很低,服装、鞋、帽利润率已不足2000年时的1/10,甚至更低。另一个现象是,与温州产品外销紧密相连的义乌小商品市场,也出现了许多民营企业有订单不敢签的尴尬状况。
第三篇:泉州鞋业产业现状范文
泉州鞋业产业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经历艰苦创业,泉州鞋业从无到有、由小到大、从家庭作坊式经营向现代化管理迈进,鞋业产业整体素质和效益迅速提升,成为泉州市最具竞争力的传统优势产业和最具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目前,泉州已成为全国制鞋的主要基地和世界旅游运动鞋生产基地之一,在内外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较强的影响力。泉州鞋业产业的基本现状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总量较大,已经成为泉州市经济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源
从总量来看,全市共有鞋类企业4000多家,2003年全行业总产值292.08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139.48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6.37%和32%,我市运动鞋、旅游鞋的产量已占全国总产量的四分之一强和总产量的近五分之一。
(二)产业链比较完整,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分工协作体系
泉州鞋业从鞋的配件、鞋楦、鞋底、鞋跟、吹塑到包装盒等均有专业厂家生产,涌现出一批规模化鞋材生产企业,形成了社会分工、自主配套的一条龙生产协作群体。晋江陈埭鞋材市场是我国著名的三大鞋材市场之一,具有包括门类齐全的鞋机、五金、化工、鞋材等在内地的完善配套体系:晋江安海皮业、惠安百崎橡胶业现已成为福建省最大的制革基地、集控区和全省主要橡胶、鞋底生产地。由于产业链较为完整,泉州鞋业具有成本优势,从而带来整体竞争优势。
(三)产业布局比较集中,区域化格局较为明显
泉州市制鞋企业主要分布在晋江、石狮、惠安、南安等地,且各地的鞋类产品分布层次分明、各有特色,区域化格局比较明显。晋江是泉州市最主要的鞋业生产制造基地,有鞋业生产经营企业3000多家,年产量7亿多双,产值近200亿元,拥有“安踏”、“爱乐”、“亚礼得”三个鞋类中国名牌,2001年被中国轻工联合会命名为“中国鞋都同”。石狮现有制鞋企业260家左右,主要生产皮鞋、旅游鞋、时装鞋,规模以上企业较多,涌现出“富贵鸟”、“豪德盛”、“木林森”等一批著名产品,其中“富贵鸟”于2001年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惠安现有制鞋企业600多家,是著名的鞋底生产地。
南安现有鞋业企业170多家,以中童鞋为主打产品。目前,泉州市已经形成了以晋江为基地,连接石狮、惠安,向南安、丰泽、鲤城等周边市区延伸的区域发展格局,形成了以旅游鞋、休闲鞋为主导,并向皮鞋、鞋材、鞋机扩展的产业组合构架。
(四)产业稳步升级主,整体素质和竞争力不断提高
首先,企业的规模和档次不断提升。2003年全市规模以上鞋业企业实现总产值139.4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2%,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占全行业总产值的47.8%。其次,制鞋技术装备和生产流水线。第三,品牌意识不断加强。全市制鞋企业获得中国驰名商标2件(分别为富贵鸟和安踏),中国名牌产品5个(分别为富贵鸟皮鞋、安踏、特步、爱乐、亚礼得旅游鞋)。此外,泉州市制鞋企业还拥有福建省著名商标6件,福建省名牌产品8个,泉州市知名商标20件。
(五)产业体系健全,各类专业市场基本形成
经过多年的发展,泉州鞋业已经形成比较健全的市场服务体系,供产销链条完整,较为完善的鞋材、鞋机、成品鞋等生产与销售市场已经基本形成。在晋江鞋业重镇陈埭镇形成了长达数公里的“鞋材一条街”,年交易额超过20亿元,是华东地区规模最大的鞋材市场之一。从1999年起,晋江已经连续举办了六届国际鞋业博览会,客商遍布国内上百个城市和二十多个国家与地区,鞋博会已成为泉州鞋业对外交流合作的窗口。在晋江设立的福建省鞋业质检中心即将投入运行,方便了制鞋企业的质量检验和认证。
(六)产业高度外向,优势初步显现
经过多年的发展,泉州鞋业已经基本实现由内销为主向外销为主的转型,鞋类产品60%打入国际市场,除远销东欧、中东、南美、北非外,相当部分产品已开始进入北美、西欧等发达国家市场。2003年泉州市鞋类出口量已占福建省的1/
2、全国的1/8,在全国五大类出口基地中仅次于广东东莞市,位居全国第二。据泉州检验检疫部门统计,2003年泉州市共出口鞋类73291万双,货值151398万美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30.57%和24.98%,鞋类产品已成为泉州市仅次于服装、塑料制品和机电产品的第四大出口产品。
二、目前泉州鞋业产业存在的问题
虽然泉州市鞋业产业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制约着泉州鞋业产业向更高层次发展。
(一)行业恶性竞争严重
近年来,由于市场供求矛盾突出,加上泉州鞋业缺乏行业引导和自律,整个行业的恶性竞争愈演愈烈,企业间的相互杀价、互挖人才,假冒、仿冒他人产品,生产中偷工减料等行为时有发生,这些恶性竞争行为,损害了泉州鞋业的整体利益和声誉。
(二)企业研发力量不足
泉州鞋业产来从总体上看企业规模普遍偏小,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相对落后,缺乏高级管理、研发力量偏低,近90%以上的企业没有开发新技术和新产品,许多企业只能停留在模仿上。泉州鞋类设计的基础性研究非常薄弱,缺少支撑鞋业发展的技术中介服务机构和具有行业技术权威的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无法去攻克行业的公共或关键技术。由于研发投入不足,泉州市鞋类产品的附加值低,很容易面临其他地区或企业的竞争威胁,不具有长期的竞争优势。
(三)熟练工人严重不足
鞋业企业属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但近年来,泉州市鞋业企业招工难度普遍加大,熟练技术工人严重不足,生产旺季工人缺乏的问题更突出,造成企业生产的不稳定。企业熟练工人不足的原因主要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企业为追求成本的最小化,不注重改善工人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工人的福利待遇;二是中介服务体系不健全、信息渠道不畅通,使得劳动力中介机构没有发挥人才中介的服务功能。
(四)企业整体竞争力偏低
泉州市制鞋企业规模普遍偏小,组织结构和管理制度相对落后,产品档次低,污染严重、效益低下,尽管已经拥有一批上规模的知名企业,但是年产值上亿元的企业为数不多,企业之间尚未形成专业化分工、社会化生产的格局,企业的规模优势尚未形成,整体竞争力低下。
(五)产业发展空间不足
由于载体建设滞后,缺乏整体规划和布局,许多企业在发展中普遍受到生产用地不足、基础设施不配套等问题的困扰,几家规模大、产值几千万甚至上亿元的龙头企业不得不外迁,或者在外地设立分厂,拓展发展空间,削弱了泉州鞋业的整体竞争力。
此外,泉州市制鞋企业还存在通关环境欠佳、行业协调不足、融资环境不良等问题。
三、发展泉州鞋业产业的对策
泉州鞋业要在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必须着力提升整个产业的水平和层次,政府在这一过程中应该对整个产业加以支持和引导,提高泉州鞋业的市场竞争力,实现泉州市由鞋业制造大市向强市的战略转移。具体措施及时对策为:
(一)规划建设鞋业产业区,构建泉州湾鞋业基地。在体制框架方面,实施“分步走”战略,突变行政区划障碍,构建泉州湾基业基地;在产业框架方面,着力构造以鞋业为主导,以龙头企业为突破口,拥有完善的相关配套产业体系的特色工业园区。
(二)大力培养和造就专业人才和产业工人队伍。具体为大力培养、造就、引进专业人才,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和管理,规范企业用工,加强各类人才的软环境建设。
(三)切实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包括加快组建鞋业技术研发和质检中心,鼓励企业引入高素质的职业经理人,引导企业重视战略管理等,以提高企业的生产经和管理效率。
(四)进一步优化鞋业发展的宏观环境,包括优化政策环境、加强行业管理和优化企业制度创新环境等。
入世后我国鞋业应对欧盟反倾销问题分析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发布时间:2010-08-04 11:55:39
今年3月,欧盟委员会批准对中国皮鞋反倾销初裁方案,决定从4月7日起,6个月内对产自中国的皮面皮鞋实施4.8%19.4%的临时性反倾销税。受此影响,今年以来,我国皮鞋制品出口大受影响,并波及上游制造业。统计显示,上半年,中国皮革工业出口全面下滑,出口107亿美元,增幅下降1.2%。据泉州市外经贸局透露,1-7月晋江市对欧盟出口鞋类产品同比下降4.5%。在泉州市两大制革基地同时也是全国主要制革基地的晋江市安海镇可慕皮革制造城、泉港区普安皮革集控区,最近3个月产量大幅下降,同比减产二至三成。
8月30日欧盟委员会提议,对从中国进口的皮鞋征收16.5%的长期反倾销税,以取代目前的临时反倾销措施。虽然该项提议尚未经全体成员国批准,欧盟成员国内部对具体的反倾销力度也存在分歧,但泉州恒泰鞋业、石狮市富贵鸟鞋业的代表等业内人士表示,中国产皮鞋将难逃反倾销的冲击。
福建省外经贸厅进出口公平贸易处建议更多的企业勇敢地站出来,成为应诉反倾销案的主体。据悉,自欧盟委员会提出反倾销措施以来,中国已有100多家鞋企加入应诉,让欧盟委员会始料不及,也让国家商务部深感欣慰。企业的积极应诉,给欧盟施加了不小的压力,政府和行业协会也便于配合企业。由于欧洲客户多数早在年初就下订单,所以,欧盟委员会的几次反倾销措施表面上还没有对该企业皮鞋出口造成明显影响,出口总量也没有下降。目前是欧洲的客户承担了反倾销的损失,因为他们还抱有希望,等待双方加大谈判力度的结果。对于此前传闻的所谓“中国鞋一进欧洲,当地鞋厂纷纷倒闭”一说,中国制鞋企业表示驳斥说:“有没有中国鞋进欧洲,欧洲鞋厂一样要倒闭,因为欧洲鞋厂在成本上无法与中国、越南及其他国家的鞋厂相比,欧洲鞋厂成本太高昂了。”
此次反倾销案,外贸公司和中小鞋企形势严峻,而大型、高档鞋企所受的影响不大。欧盟的反倾销税实际上对有实力、有品牌的鞋企是有好处的。一方面,企业和政府要积累经验,双方配合,有手册预案应对,从容应对;另一方面,为有效防止个别出口企业的不正当低价恶性竞争。
第四篇:东莞鞋业的现状以及出路
面对倒闭潮,东莞鞋业的出路在何方?
东莞,一个冠有“世界鞋都”美名的城市。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鞋业生产基地,拥有鞋业企业1500多家,配套企业2000多家,相关贸易商、采购商等1500多家,从业人员200多万,年产鞋15亿双。全球65%左右的高档鞋或名鞋都出自东莞,仅运动鞋就占了全世界运动鞋产量的1/4,其中耐克、阿迪达斯等世界名牌运动鞋多产自东莞。中国皮革协会发布的相关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年产鞋约130亿双,占世界总产量的六七成,其中出口近100亿双。,“世界上每十双鞋,就有一双来自东莞”,这是一句常常被东莞人挂在嘴边的话。
然而,在今年东莞市外经贸局公布了一组数字,今年1-6月份,东莞累计关停企业261家,同比少5家。2008年东莞市关停企业865家,2009年为657家,2年为585家。虽然从2008年金融危机到现在,企业的关停数量逐年下降,但近期作为该市重要产业的制鞋业发生数家大中型鞋企关闭或搬迁事件,令人格外关注。订单减少,成本递增,利润逼窄,出口受阻,企业遭逢了几十年一遇的发展困境:少数加工型企业经受不住冲击而被迫关门;部分企业迫于生存无奈,而裁员降耗。近期,东莞大中型制鞋企业如安加鞋业、联运鞋业、飞利达鞋业等公司已关闭或搬迁,惠丰鞋业、麦斯鞋业、永盛鞋业等多家鞋企正在大范围缩小生产规模。东莞制鞋业正在经历严峻的市场考验,多家鞋厂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这就是东莞鞋业的现状。
东莞从一个素有“世界鞋都”称号的城市到如今众多工厂的纷纷倒闭,究其原因,到底存在着什么问题呢?国际上,反倾销等贸易保护措施频发,国际经济、贸易环境日益恶化;出口市场过于集中,易引发贸易摩擦。国内,企业面临着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上升、原材料价格上涨、退税率下调、加工贸易政策调整等一系列的问题以及产业结构中深层次问题和矛盾都影响和制约着鞋类出口。在东莞,市场不规范、营销方式落后。生产企业规模较小,不注重产品的开发和质量,行业意识不强;只是单纯的以代工、贴牌为主,未能有效建立起东莞自主品牌,出口增长以数量为主、整体利润率低。
压力重重,前路茫茫,东莞鞋业以后的路该如何走呢?
在东莞,企业赚的是最低端的加工费,利润很少,承受的风险很大。因此东莞制造企业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方向:提升价值链分工地位:从劳动密集的低附加价值环节到附加价值更高的环节。具体而言:
一、伸延价值链,发展上游零部件配套,形成产业集群优势;
二、加大研发力度,从OEM向ODM发展,获取技术创新的超额利润;
三、延长服务价值链,发展仓储、物流,鼓励发展自主品牌、建立国际销售渠道。
鞋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当地政府的重视与支持!更离不开地方政府的前瞻性规划和政策引导!于东莞政府来说,东莞政府应该:
1,东莞政府要给予鞋业充分的关注、理解和支持,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研究机构,也包括企业在内,加强鞋业发展规划的研究,把创东莞品牌作为一个重大的科研项目来抓。尽量控制无为的低价竞争和盲目的发展,做好科学发展的文章,使之方向更明,措施更加到位,取得共识,减少弯路。
2、政府部门要制定相应政策,支持鼓励并引导企业创立自主品牌,尤其是支持企业去争创国际知名品牌。出台相关法律法规保护自有品牌。严厉打击恶意侵权仿冒。同时也应制定,例如皮鞋出口价格底限等,以免引起外国企业对中国皮鞋的反倾销提案。3企业的发展,融资难是一大问题。政府应该多出台一些支持性的政策来帮助企业这一问题。银行信贷机构也应该雪中送炭,而不要锦上添花。适度降低银行借贷门槛。
4,努力推进鞋业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努力打造“世界鞋业(亚洲)总部基地”的产业升级,致力于建造一个国际新型鞋品、新型材料、先进技术、先进工艺、创新设计进入中国市场的高端承接平台,也是国内鞋业产业转型升级,产品更新换代,品牌孵化的高端服务平台。5.转型升级,人才是关键,东莞有关部门应出台相应的政策去引进和培养大批高素质的人才,创造优越的环境以吸引人才的到来,并给予其足够的空间和支持让其发展。
摆脱鞋业危机,重新焕发生机,究其根本,最主要的还是需要企业的自身努力。因此,企业自身应:
1.注重研发,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创立自主品牌。
品牌是企业竞争力的标志。一个成功的品牌为企业带来的产品溢价和影响力,往往是任何有形资产所不能比拟的。东莞可以制造世界上最好的鞋,但却没有自己的品牌。这不得不说是一种痛。因此企业应坚定树立国际品牌的决心,不能安于长期代工的地位;创立品牌,培育品牌,是鞋业企业市场竞争的主要手段。鞋类企业要在研发自主品牌方面多下功夫,只有自主研发才是企业的出路,没有技术永远受制于人。一方面,总结学习国际上品牌运作的成功经验,并学以致用,在人力、财力、物力上加大投入。加快研发新材料,推出新产品,创出新品种,使鞋产品从物美价廉走向物美价格适中;另一方面,加强技术创新,采用国际技术认证组织生产,积极推行产品质量体系、环境体系认证和产品质量安全环保认证,提升产品档次,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加快升级换代。另外对于一些中小企业来说,做品牌推广首先的成本就是要有相关的市场份额,相当量的销售额才能创立品牌的。因此亦可尝试中小企业联合共创品牌。
2,加强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同时,在做好出口贸易之外,还要走好内销的道路。相信越来越多的企业正越来越深切地感觉到,贴牌和代工的生产方式,“受制于人”的程度太大,特别是美债欧债危机发生后,海外需求疲软越来越明显,同时,我国是一个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大国,鞋子的需求市场十分巨大。因此对于东莞鞋业来说,抓住国家刺激国民消费内需的政策机遇,扩大内销,接一些国内品牌的订单,实现销售渠道多元化成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并且国内订单是以人民币结算的,就规避掉了汇率方面的风险。
3,客观评价当前的形势,充分利用东莞“世界鞋都”的地形优势,整合各方面的可用资源,抓住契机,积极利用政府、协会与行业技术创新平台,借助产业集群升级平台的优势,实现企业技术、人才引进和产品集中推介和订单的广泛交易。
严冬过后很快就会是春天的来临,相信东莞鞋业在熬过这一个寒冬之后,会重新焕发生机,在下一个春天中继续茁壮成长。让世界鞋都的美名传遍全世界!!
第五篇:中国物流现状分析
专题一
中国物流现状分析
一、前言
中国物流市场历经二十几年的发展,现阶段就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条件而言,政府、企业、学界、包括环境的积极性基本上都已经具备,但是由于中国物流发展时间确实比较晚,同时由于企业本身的资金实力限制,很多企业不能真正的发展起来。并且还存在着一些痼疾,需要及时的调整并予以更正。物流产业的发展重点反映在物流企业的各种状况上面,但是物流企业的发展在现阶段而言并不是特别乐观。基本情况还是维持在一些低水平操作的基础之上,在低水平操作基础上进行着重复建设、过渡竞争等等恶性循环的操作手法,一直为业界所诟病。要想了解中国物流的发展就必须要先了解中国物流企业的现状,现状基本如下:
二、中国物流企业的现状分析:
1、多、乱、散、小的状况依然没有太大改变:
1.1、多:我国的物流企业具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统计具有相关物流功能的企业约70余万家,当然关于这个数字的准确性不在我们的考证范围之内,然而这充分说明了中国的物流企业(或者叫运输企业、仓储企业、货代企业等等)如过江之卿一样数不胜数,在这些企业里面服务水平的高低更是鱼目混珠,令人难以分辨优劣;
1.2、乱:中国物流企业的混乱来自于各个方面,其中来源混乱导致服务水平、管理水平的混乱。对于中国的物流企业来源可以说是外国队(外资企业)、混成旅(中外合资企业)、国家队(国有企业)、地方队(地方国有企业)、民间团体(民营物流企业)齐上场,由于大家的来源不同、资金不同、服务客户不同,因此导致价格体系极其混乱,最后给人的印象是这个行业整体混乱;
1.3、散:中国的物流市场散乱的主要表现在于物流产业的领导、管理部门以及管理能力散乱,在这里体现最为明显的就是针对物流产业没有任何一家国家部门能够对整件事情负责,每次召开会议,少则五、六个,多则十多个国家,最后总是政出多头,让物流企业有如无头苍蝇一样乱撞而不得其门,而且各个政策之间经常产生冲突;而作为地方政府更是本着各自的利益问题不能为物流企业提供综合的全方位的服务,导致各地物流水平发展不一致,从而为客户很难提供一致的服务;
1.4、弱:中国物流企业头的弱小是勿庸置疑的,像2004年中国物流百强的第一名中远物流一年的流水额不过24亿元人民币,而末尾企业的流水额不过达到1700而已;即使是从中国整体物流的发展来看,即使包括海运,我国海运巨头中国远洋也才是今年才开始刚刚够世界500强的门槛,而像UPS、FEDEX、马士基等企业早已经进入了世界500强俱乐部。
2、中国物流发展的误区:
虽然说中国的物流发展水平以及中国的物流企业基本上还是处于多、乱、散、弱的阶段,但是有很多企业并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而且还在做着一些令人感觉疯狂的举措:
2.1、贪大:规模巨大对于物流企业是必要的,但是我国的很多物流企业为了追求规模庞大而不顾企业本身的实际能力,盲目扩张,可想而知在管理水平、操作方法极其低下的时
候,这时候很容易出现问题,因此此时唯一的结果就是使企业资金链断裂,人才流失,最终企业迅速垮台;
2.2、求全:业务功能全面,企业全方位发展和成长是每个物流企业梦寐以求的事情,但是这也要看企业自身的发展阶段、定位、资金、人员等公司整体实力。只有企业的各方面成熟的前提下发展综合性业务才有可能促进企业腾飞,否则还是将本行也做专、做精更为稳妥;
2.3、摸高:现阶段,我国的物流企业易名成为时尚,大大小小的运输、仓储等公司纷纷改成物流公司,并且很多的物流企业不切合实际的提出一些新的名次,在本阶段根本不可能的情况提出一些飞跃式的发展目标,令人眼花缭乱,很多的企业式目标直指综合物流、现代物流、第三方物流、供应链管理,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宝供物流提出要做供应链的链主,而安得物流在人才、管理水平、行业经验欠缺的状况下提出要做第四方物流,这样的提法虽然能使人耳目一新,但是对于企业的危害也是致命的;
三、解决方案.物流企业要走联合重组之路,向规模化、产业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大企业或成功的先行者要主动对中小型企业进行业务指导,有可能的话使之发展成为自己的配送中心;中小型企业也要转变观念,联大靠强,通过改造,做一个有效益的区域性的配送中心。通过重组联合,加强横向联合,打破部门、地区、行业和所有制间的界限,在物流领域形成一批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大型物流公司,为货主提供全程化、专业化、优质的物流服务,克服物流市场集中度低的缺点,提高企业的竞争实力和经济效益。
总之,企业物流已经成为企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证,而21世纪头20年是中国物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如果中国的物流企业能在这一时期抓住机遇,突破制约物流发展的瓶颈,壮大自己的力量,必将快速健康有序的发展,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的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