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课堂达标训练 训练·提升作业 3.16
圆学子梦想
铸金字品牌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课堂达标训练┃训练·提升作业
一、选择题
1.南澳岛是历史上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史载:“郑和七下西洋,五经南澳。”明朝之所以能实现大规模航海,其主要原因是()A.海上交通发达 B.明朝前期国力强盛 C.指南针用于航海 D.造船技术发达
2.亚非许多国家和地区至今还保存着不少同郑和有关的遗迹,这是中国航海家郑和下西洋的历史见证。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A.促进中外民间经济交往 B.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C.销售中国的手工业品 D.促进中国的海外贸易
3.下图是明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②代表的历史事件是()
A.明朝建立 B.迁都北京 C.郑和下西洋 D.明朝灭亡
4.今年(2013年)是郑和下西洋608周年,608年前,郑和从何处出发,开始第一次海外航行()A.福州 B.广州 C.泉州 D.刘家港
5.“中国海军为和谐海洋亮剑/中华勇士/铁血儿男/无畏征程/早有郑和六百年/
圆学子梦想
铸金字品牌
D.人民起义抗倭反明
10.澳门自1999年回归后,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1553年,攫取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的殖民者是()A.荷兰 B.日本 C.英国 D.葡萄牙
二、非选择题 11.史海泛舟 材料一
材料二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戚继光
(1)根据材料一,请你谈谈为什么说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不得照抄材料)(2)郑和下西洋有何意义?
(3)郑和下西洋与戚继光抗倭有什么本质区别?
圆学子梦想
铸金字品牌
松弛,他们经常到我国沿海进行抢劫、烧杀活动,严重威胁了沿海居民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历史上称之为倭寇之患。因此,戚继光等人领导的抗倭斗争,其性质是一场反抗外来侵略的战争,是正义的民族自卫战争。鉴于此,戚继光被赋予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是当之无愧的。
8.【解析】选D。本题旨在培养学生的情感价值。‚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则明确地表明戚继光为驱逐倭患、保卫海防、拯救百姓于水火,而并非追求个人功名的崇高爱国精神。
9.【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居民数千‘少壮守阵,老稚妇女运砖石’‛,说明了当地人民群众抗击倭寇的积极性非常高,显而易见,抗击倭寇,平息倭患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一致要求。
10.【解析】选D。从16世纪开始,一些欧洲殖民者相继来到我国沿海地区,进行侵略活动。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进而霸占了整个澳门。1999年,离开祖国四百多年的澳门才回到祖国的怀抱。D符合题意。
11.【解析】本题立足于郑和下西洋的基础知识考查。第(1)题依据材料一从时间、次数、人数和规模方面比较得出结论。第(2)题属于识记层面的问题,链接所学知识回答。第(3)题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郑和下西洋反映的是中外和平交往,戚继光抗倭反映的是抗击外来侵略。
答案:(1)时间长(早)、次数多、人数多、船队规模大。
(2)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交往,扩大了明朝的影响。
(3)郑和下西洋是友好和平往来。戚继光抗倭是抵御外来侵略。
第二篇:课堂达标训练训练·提升作业2.13
圆学子梦想铸金字品牌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课堂达标训练┃训练·提升作业
一、选择题
1.(2012·怀化学业考)有西方学者曾说:“直至18世纪中叶,在中国刊印的书籍比在世界上其余地方所印刷的总数还要多。”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北宋哪一技术的发明和普及()
A.造纸术B.火药C.活字印刷术D.指南针
2.2012上海国际印刷周以“绿色展示未来,数字凝聚智慧”为主题,展示了高新技术产业对传统印刷业的提升和改造。我国最早的活字印刷术比欧洲要 早()
A.500年B.1000年C.约400年D.700年
3.右图是中国南极科考队在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
设立的标志“华夏苍穹”,雕塑最上部是中国古代
发明的指南仪器——司南。下列对司南以及指南针的解释正确的是()
①司南最早发明于商代
②司南是最早的指南仪器
③唐朝时,制成了指南针
④宋元时期,指南针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③④
4.(2012·昆山模拟)以下图片中哪一项发明为新航路开辟提供了有利的航海技术条件
()
5.宋代史书记载:“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对此材料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宋代的航海完全依靠指南针来辨别方向
B.我国劳动人民最早知道了磁针指南的作用
C.指南针在宋代用于航海事业,但只是辅助作用
D.指南针是我国古代水手最早发明的6.史载“„„又造突火枪,以巨竹为筒,内安子窠,如燃放焰绝然后子窠发出,如炮声,远闻百五十步。”它描绘的是我国“四大发明”中哪一项发明的应用()
A.造纸术B.印刷术
C.指南针D.火药
7.历史影视作品是对历史事实的艺术加工,其情节必须尊重历史事实。下列情节与史实不相符的是()
A.汉朝时,人们过节放鞭炮
B.科举考试时用纸答题
C.宋朝时,远航的船上装有指南针
D.元朝时,阅读活字印刷的书籍
8.四大发明在向西方传播的过程中,作出贡献最大的是()
A.日本的遣唐使B.意大利传教士
C.阿拉伯人D.中国航海家
9.(2012·连云港模拟)英国作家培根说:“这三样东西,改变了世界面貌。第一种在文字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又引发无数变化。这种变化如此之大,以至于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宗教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他说的“这三样东西”不包括()
A.“麻沸散”B.印刷术
C.火药D.指南针
10.(2012·盐城模拟)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博士曾说:“每当人们在中国文献中查找任何一个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主要焦点集中在宋代。”我国宋代重大科技成就有()
①造纸术的发明②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③指南针的广泛使用④火药的广泛使用
A.①②B.①③C.①②③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却变为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为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创新精神发展的必要前提的最重要的推动力。”
——马克思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三幅图片分别代表了我国古代的哪三大发明?
图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这三大发明有何重大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科学技术的认识。
答案解析
1.【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解答本题应明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北宋”“刊印的书籍”。A造纸术发明于西汉,改进于东汉,B火药明确记载于唐朝,D指南针发明于宋朝,主要用于航海,C活字印刷术由北宋的毕升发明,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故选C。
2.【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判断能力。北宋时期,平民毕升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术,中国的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了约400年。
3【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图和再认再现史实的能力。早在战国时期,人们就已制成司南,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宋朝时制成了指南针,宋元时期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拓展延伸】由于司南体积大、不易磨制、磁性小、转动不灵活等局限性,没能广泛使用。经过长期实践和努力研制,聪明的中国人终于在北宋发明了一种新的人工磁化法,这就是用天然磁石摩擦钢针,钢针就磁化为指南针。这种磁针磁性大,使用方便,因此得以广泛使用。直到19世纪现代电磁铁出现以前,多种多样的磁性指南仪器都是以这种磁针为主体,只是在磁针的形状和装置方法上有些变化。
4.【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分析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指南针为新航路开辟提供了重要条件。A是造纸术,B是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D是火药,这三项均不符合题意。C是罗盘针,是早期指南针,符合题意。
5.【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辨析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题干中的材料。材料的大意:在茫茫大海上航行要辨别方向,夜晚观察星星,白天观看太阳,阴雨天气则观看指南针。可见,指南针在宋代用于航海事业,但只是辅助作用。
6.【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知识的识记运用能力。唐初发明的火药,到宋元时广泛应用于军事,出现了突火枪等武器。
7.【解析】选A。本题创设情境,考查四大发明的相关知识。鞭炮是用火药制成的,火药在唐朝才出现,故汉朝时人们过节不可能燃放鞭炮。纸是在西汉时发明,东汉时改进,科举制创立于隋朝。指南针在北宋时发明,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北宋时发明活字印刷术,故B、C、D符合史实。
8.【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向西方传播”,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通过阿拉伯人传播到欧洲和世界各地。
9.【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题干中的关键信息。从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在文字上”“在战争上”“在航海上”等,可知改变世界的这三样东西应指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10.【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分析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宋代科技成就。造纸术的发明最先发生在西汉时期,不符合题意。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的广泛使用、火药的广泛使用都是宋代科技成就。故选D。
11.【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第(1)题根据相关图片可确定相关内容为我国古代的三大发明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第(2)(3)题考查学生的理解、概括和运用能力,以所学知识为出发点,培养学生善于思考、总结、归纳的学习习惯,提高知识迁移能力。
答案:(1)图一:活字印刷术(或印刷术);图二:指南针;图三:火药
(2)预兆了资产阶级社会的到来;推动了科学的发展和创新;是我国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的卓越贡献。(任意答两点即可)
(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等。(言之有理即可)
【知识辨析】
《中国古代文化发展阶段示意简图(部分)》 文明的勃兴
昌盛文化承上启下文化高峰灿烂繁荣(先秦时期)(秦汉时期)(三国—南北朝)(隋唐时期)(宋元时期)
第三篇:课堂达标训练卡(科学)
四年级科学学科学生课堂达标训练卡
1、推和拉可以使物体的()发生变化,推和拉都是()。
2、推和拉是物体作用的两种形式,()是使物体移开或移动的力;()是强行将物体拉向自己的力或拖力。(选择)
A.推B.拉
3、(判断)推和拉的力是由大小之分的。()
4、(判断)推和拉可以改变一个物体的运动方向。()
5、(判断)推力比拉力大。()
四年级科学学科学生课堂达标训练卡
1、推和拉可以使物体的()发生变化,推和拉都是()。
2、推和拉是物体作用的两种形式,()是使物体移开或移动的力;()是强行将物体拉向自己的力或拖力。(选择)
A.推B.拉
3、(判断)推和拉的力是由大小之分的。()
4、(判断)推和拉可以改变一个物体的运动方向。()
5、(判断)推力比拉力大。()
四年级科学学科学生课堂达标训练卡
1、推和拉可以使物体的()发生变化,推和拉都是()。
2、推和拉是物体作用的两种形式,()是使物体移开或移动的力;()是强行将物体拉向自己的力或拖力。(选择)
A.推B.拉
3、(判断)推和拉的力是由大小之分的。()
4、(判断)推和拉可以改变一个物体的运动方向。()
5、(判断)推力比拉力大。()
第四篇: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册课堂达标训练 训练·提升作业 1.4
圆学子梦想
铸金字品牌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课堂达标训练┃训练·提升作业
一、选择题
1.右图是一幅反映英美关系的漫画,画的是一群英国殖民者正在宰杀一只会下金蛋的北美鹅。这幅漫画反映的主题是()A.英国压制北美经济的发展 B.英国帮助北美建立国家 C.北美盛产会下金蛋的鹅 D.英国在加拿大建立了殖民地
2.见右图,这是一尊手握步枪的民兵铜像,它矗立在美国一个村镇中心,美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正是这个小村庄的民兵,为美利坚的独立奠定了第一块基石,请你猜猜,这个村镇是()A.波士顿 B.约克镇 C.来克星顿 D.萨拉托加
3.他为自己设计的墓石上刻有以下谦逊的墓志铭:“_________,《独立宣言》的起草人,《弗吉尼亚宗教法案》的起草人,弗吉尼亚大学的创建人埋葬于此。”横线上“他”的名字应是()A.华盛顿 B.拿破仑 C.林肯 D.杰斐逊
第五篇:7达标训练
《背影》同步训练
一、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差使()奔丧()蹒跚()簌簌()拭()妥贴()踌躇()栅栏()狼藉()箸()
2、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衰弱 悲哀 妥帖 差使 B.惨淡 栅栏 钩留 颓唐 C.晶萤 交御 奔丧 狼藉 D.簌簌 赋闲 典质 踌躇
3、选出加粗字解释完全正确的一组()
A.变卖典质(抵押)
赋闲(失业在家)妥贴(恰当,合适)B.颓唐(失败的样子)勾留(短时间停留)不能自已(控制,抑制住)C.琐屑(细小而繁多)惨淡(凄惨暗淡,不景气)家中光景(时光)D.举箸提笔(筷子)迂(言行守旧,不合时宜)触目伤怀(心)
4、对下列句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表现了父子相互体谅和照顾,尤其是父亲对儿子的深切关怀)
B.“进去吧,里面没人。”(与上文的“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相呼应,表现父亲对社会世态的不满和无奈)
C.那时真是太聪明了!(表现对“我”当时不理解父亲的自责)D.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父亲想替儿子做的事已做到了,尽管人很累,他心里觉得踏实)
5、在下文横线上填一句话,既曲折批评售货员的夸大其辞,又表达自己对鞋的质量的怀疑。
售货员说:“先生,买双皮鞋吧。它的寿命将和您一样长。”
顾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根据所给的拼音,为下列多音字组词
1、差:chā()chāi()chà()
2、奔:bēn()bân()
3、栅:zhà()shān()
4、丧:sāng()sàng()
5、禁:jīn()jìn()
三、根据所给的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乱七八糟的样子。________
2、纷纷落下的样子。________
3、凄惨暗淡,不景气。________
4、不幸的事接连发生。________
5、因为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________
6、看到心里感到悲伤。________
7、感情聚积在心里不得发泄。________
8、细小而繁多(的事)。________
四、阅读理解。
父 亲(乔黎明)
又该去上学了,我急忙收拾东西。
“要好多钱?”父亲坐在门槛上,问我。“要一百五。”我小声答。“够不够?”父亲问。我本想说:“不够”,但迟疑了一下,终于说:“够。” 父亲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说:“我这里有两百块,你都拿去。到学校去要舍得吃,不要节约,该用就用。有个三病两痛的,要及时看,不要拖。听到没?” “嗯。”我一边接钱一边答。
“到学校去要专心读书,听到没?每回都拿恁多钱,你晓得农村挖两个钱不容易。今天的钱还是你爸爸昨天晚上到人家那儿去借的。”母亲在一旁说。
“你说些啥你?你看你说些啥。明娃都恁么大的人了,他自己还不晓得专心读书?这还要你紧说?钱,让他拿宽绰点,吃得好点,我看也没啥不好。家里没钱,没钱还有我哇,我晓得想办法。只要他好好读书,我砸锅卖铁都送!”父亲盯着母亲说。母亲就无话,去忙她的活路。
那时晨光正照着父亲那因过度劳累而过早苍老的脸。我鼻子陡地一酸,有些想哭。
“东西收拾好了没?”父亲问我。“收拾好了。”我小声答。
父亲就进屋背起我装满东西的背篼,说:“走,我送一下你。” “哦,你还有啥东西忘在屋里头没?” “没有啥了。”
一路上都无语。我觉得父亲的脚步就踏在我的心扉,沉沉作响。我一直都低着头跟在父亲身边,没敢看父亲,怕父亲那一脸的岁月会碰落我的泪水。到了街上,父亲一看车还没来,就放好东西,然后对我说:“你等着车,我去卖了辣子马上就来。”
等了一会儿,车没来;父亲背着一个大背篼来了。“车还没来?”父亲问我,满脸的汗。“没来。”我小声答。
“你的辣子刚才卖多少钱一斤?”有人问父亲。“唉,便宜得很,才三块多点。”父亲答,一脸的苦。
我觉得有些东西在我眼眶里滚动,忙努力忍了忍,终没让它们滚落下来。又等了很久,车还是没来。街上的人都开始吃晌午饭了。我已饿了。“饿了么?”父亲问。还没容我回答,父亲又说:“你看好东西,我去给你弄点吃的来。”说着朝一个饭店走去。
不大一会儿,父亲就给我端来了一大碗热气腾腾的肉丝面。“咸淡合适不?”父亲望着我,问。“合适。”我一边吃一边答。
我吃完了才想起父亲也没吃午饭,就说:“爸爸,你也去吃一碗吧。” “我不饿,早饭吃得多。”父亲说。似乎还想努力笑一下,终没笑成。说完就拿过碗要去还。忽然,父亲又问我:“吃饱了没?” “饱了。”我发觉我的声音有些嘶哑,忙别过脸去。又等了好一阵,车还没来。
“恁迟了,还没车,怕你上学要迟。”父亲说,一边朝车来的方向望。“爸爸,你回吧,我一会儿自己上车。”我劝父亲。
“那哪儿得。你恁多东西,一会儿车来了你自己能上?”父亲笑着说,“还是我多等会儿。”
“那你去买点东西吃?”我望着父亲说,几乎是恳求。
“那要得,我去买个锅盔吃。”父亲说着就向近旁的一个锅盔摊走去。锅盔很便宜,五毛钱一个。
父亲拿起一个锅盔正要付钱,车来了。父亲忙放下锅盔朝我跑来,一边说:“不买了,反正我可以回去吃饭;快,你快上车。我来放东西。”父亲说完就背起我的背篼往车顶棚上吃力地爬。我的泪水一下子就涌了出来„„
我晓得还有十几里山路等着空腹的父亲一步一步去量。我晓得父亲为了送我读书硬戒了吃了十九年的烟。我也晓得我为了所谓的面子,曾多次伤了父亲的心!(选自《散文》1998年第7期)1.给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
门槛()宽绰()陡地()便宜()2.如何理解“我觉得父亲的脚步就踏着我的心扉,沉沉作响”? 3.本文通过哪几件事,表现父亲对我的爱? 4.作者几次写到自己的眼泪表达了什么心情? 5.描述一下父亲的性格特征。
6.如果你是文中的儿子,你有什么话想对父亲说?
参考答案:
一、1、chāi sāng pán shān sù sù shì tuǒ chïu chú zhà jí zhù
2、D A.帖—贴 B.钩—勾 C.萤—莹 御—卸
3、D A.典—当 B.颓唐—失意的样子 C.光景—情形、境况
4、B
5、我可不相信我会死得这么快!(本题属发散性思维的题目,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二、1、差:差别;差使;差不多
2、奔:奔丧;投奔
3、栅:栅栏;栅极
4、丧:奔丧;丧失
5、禁:弱不禁风或者情不自禁;禁止
三、1、狼藉
2、簌簌
3、惨淡
4、祸不单行
5、蹒跚
6、触目伤怀
7、情郁其中
8、琐屑
四、阅读理解。
1、kǎn chuî dǒu pián
2、父亲如此辛劳却还要我读书,我觉得既受感动又心情沉重。
3、①因操劳过度面色苍老;②借钱供儿子上学;③空肚子送儿子去车站;④给儿子买热汤面,自己去买锅盔。
4、感激。
5、善良、勤劳、吃苦耐劳、为供儿子读书不惜一切代价。
6、比如:“爸爸,放心吧,我一定努力读书,考上大学,不辜负您对我的期望。然后和你一起偿还家里的债务。”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