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既有建筑抗震加固方法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既有建筑抗震加固方法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唐曹明 研究员,现任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研科技股份公司建筑设计院结构总工程师,从事建筑结构抗震防灾研究及工程设计工作,负责和参加过全国政协礼堂加固改造工程(1.7万平方米)、北京东方银座地下部分结构加固方案技术可行性、山西省政府高层住宅楼——佳泰花园抗震技术和国家博物馆加固改造工程(19万平方米)等重大工程的设计和咨询。系《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修编、《非结构构件抗震设计标准》、《配筋和约束砌体结构抗震技术规程》及《建筑震后评估、修复和加固技术规程》参编人员。
地震具有巨大破坏力,能在瞬间使大量建筑物破坏或倒塌,并引发各种次生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带来破坏与恐慌,是迄今人类尚难以抗御的自然灾害。我国地处全球两个最活跃的地震带,是地震多发国家之一。由于地震发生的具体时间、地域和震级大小均很难预测,正如陈肇元院士所说,为了尽量减轻地震造成的损失,目前能够采取的最现实和有效的措施,只能是通过设计和施工,使建筑物与各种重要基础设施具有足够的抗震能力。
当前我国既有建筑面积超过400亿平方米,其中很大部分建成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已分别进入了“老年”和“中年”期。限于当时的经济、技术条件,设计标准偏低,绝大多数既有建筑存在着抗灾能力弱、运行能耗高、使用功能差等问题。如何避免风灾、地震等自然灾害对这些建筑造成的破坏甚至威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如果将存在问题的既有建筑全部拆除会产生大量建筑垃圾,一拆一建既不经济,又对环境造成污染,也不符合我国政府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是对其进行合理改造和加固,在仅增加少量投资的前提下,提高既有建筑物的综合抗灾能力,防止强震作用下倒塌或不至于粉碎性倒塌以提供一定的生存空间,或不至于很快倒塌以提供足够的逃生时间。如遭遇不可预见的特大地震,将倒塌的房屋数量和生命财产损失降到最低,将被动救灾的费用降到最少。我国抗震加固工作发展历程
不论是新建工程的抗震设防,还是既有工程的抗震加固,震害调查与研究一直是工程抗震理论的基础,也是工程抗震措施成功与否的检验标准。1966年在河北省邢台地震的震害调查中,一些民房采取了简单加固方法却大大减轻了震害,从而打开了专业人员通过抗震加固提高既有房屋抗震能力的思路。之后,北京、天津地区首先开展了部分房屋的抗震普查与鉴定,1968年编制了京津地区一般民用建筑、单层工业厂房、旧建筑、农村房屋及烟囱、水塔等的抗震鉴定标准(草案)和抗震措施要点,并在京津地区开展了抗震加固的试点工作。
1975年海城地震以后,在当时国家建委京津地区抗震办公室领导和组织下,我国工程抗震的技术人员很快编写制定了《京津地区工业与民用建筑抗震鉴定标准》(试行),于1975年9月正式实施。京津两市的部分房屋立即据此进行抗震鉴定与加固,开创了我国抗震加固工作的先河。尽管这种加固措施相对简单粗糙,但使用经济,符合当时国情,经加固的房屋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中经受了考验。1976年唐山大地震以后,在总结大量震害经验的基础上,迅速开展应急性质的结构抗震加固技术研究,1977年12月颁布了《工业与民用建筑抗震鉴定标准》TJ23-77以及为配合该标准的实施而编制的《工业建筑抗震加固参考图集》GC-01和《民用建筑抗震加固参考图集》GC-02,成为指导全国建筑抗震鉴定与加固工作的规范文件,标志着我国抗震加固工作已从局部地区试点推进到全国,也标志着抗震鉴定与加固工作已成为防震减灾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步进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具有里程碑的意义。1977~1978年间,不少单位先后进行了夹板墙、组合柱、外加构造柱、外加圈梁和钢拉杆、砖墙裂缝修复和墙体压力灌浆等项目的试验研究,并于1978年12月在成都召开了首次全国抗震加固科研成果交流会,会后编制了《民用砖房抗震加固技术措施》,这对提高砖房抗震加固设计质量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1980年后,抗震加固技术研究不断深入,并列入国家抗震重点科研项目。全国22个设计、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相继开展了556项足尺模型试验研究,提出了46篇试验研究报告。在此基础上,于1985年编制了《工业与民用建筑抗震加固技术措施》,同期冶金部编制了《冶金建筑抗震加固技术措施》,并在本系统内应用。这段时间内的试验规模和研究深度,均标志着我国抗震加固技术的研究已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1994年12月1日,建设部正式颁布实施了《建筑工程抗御地震灾害管理规定》,该规定指出,“对列入城市近期改建、企业改造计划的房屋、工程设施和设备可不进行抗震加固,对临时性建筑不进行抗震鉴定、加固,除此之外,凡未经抗震设防的房屋、工程设施和设备,均应按现行抗震鉴定标准和加固技术规程进行鉴定和加固,以达到应有的抗震能力。”这是我国第一次将抗震加固以行政法规的名义加以规范、规定。
1996年6月1日,《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95正式实施。1997年2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该法第二十条规定:“已经建成的下列建筑物、构筑物,未采取抗震设防措施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抗震性能鉴定,并采取必要的抗震加固措施:①属于重大建设工程的建筑物、构筑物。②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筑物、构筑物。③有重大文物价值和纪念意义的建筑物、构筑物。④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建筑物、构筑物。”这是第一次将抗震鉴定与加固工作写进法律,明确了既有建筑进行抗震鉴定与加固的范围,充分体现出抗震鉴定与加固工作的重要性,表明抗震鉴定与加固工作已进入法制化的轨道。1999年3月1日,《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JGJ116-98也正式实施。
2008年12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于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修订通过,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防震减灾法的修订,是在总结法律实施10年来的经验基础上,为适应经济社会和防震减灾事业发展需要,对法律制度进行全面的修改和完善。
2009年6月5日,《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2009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自2009年7月1日起实施;6月18日,《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JGJ116-2009也相继发布,自2009年8月1日起实施。这两个规范性文件的颁布,总结了近年来建筑结构抗震鉴定和加固的经验,是我国最新的科研成果和工程经验总结,标志着我国在抗震鉴定与加固领域仍处于世界前列。
抗震加固常用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经过几十年的科学研究和对工程实践经验的总结,我国基本形成了层次配套、概念清楚、要求明确、易于掌握的建筑结构成套鉴定与加固技术。下面分别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和钢结构等几种常见既有建筑的抗震加固方法逐一总结、分析,并对地基基础常用加固方法做一说明。
钢筋混凝土结构。直接加固梁、柱构件的方法。当钢筋混凝土梁受弯承载力不足时,可采用增大截面、外粘型钢、粘贴钢板或纤维复合材、钢丝绳网片-聚合物砂浆外加层、增设支点以及外加预应力等方法加固补强;当钢筋混凝土柱受弯承载力不足时,则可采用增大截面、外粘型钢、钢丝绳网片-聚合物砂浆外加层以及外加预应力等方法予以加固;当梁、柱构件的受剪承载力不足时,可采用增加箍筋、包钢板箍、粘贴纤维箍、钢丝绳网片-聚合物砂浆外加层以及缠绕钢丝等方法进行加固;当受压区混凝土强度偏低或有严重缺陷时,可采用置换混凝土法对构件进行加固。粘贴纤维复合材和钢丝绳网片-聚合物砂浆外加层两种加固方法,是近年来随着对加固工程中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开展广泛的研究后发展起来的新技术,轻质高强,加固不增大结构体积,所增加的结构自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施工工序简单,可用小型工具操作,因而可以在传统技术无法施工的有限作业空间内实施;施工污染小、无噪声,且施工进度快、工期短。尤其是钢丝绳网片-聚合物砂浆外加层法还很好地解决了加固后的耐久性、防火以及耐高温性能等问题。
改变结构受力体系的方法。通过在框架原有围护墙及分隔墙位置增设一定数量的剪力墙或在框架柱两侧设置翼墙,使原来的柔性框架结构改变为框架-剪力墙结构或壁式框架结构;当建筑物需要较大敞开洞口(如学校、商场等)时,也可采用在原有框架中新加支撑,使原柔性框架结构改变为框架-支撑结构。该方法通过改变结构抗侧力体系,降低原有框架分担的地震作用,在减少加固原框架梁、柱工作量的前提下提高结构抗震能力,达到抗震设防要求。该方法关键在于解决好新增墙体或支撑与原框架的连接问题,确保新增抗侧力构件与原框架能共同工作。因这种加固方法基本上能保证不影响建筑使用功能,保持原建筑风貌,且结构加固工作量相对较少,缩短工期,理论成熟,施工工艺简单,所以是目前提高既有建筑抗侧力能力的一个重要方法。全国政协礼堂、北京火车站和国家博物馆老馆等加固改造工程均采用过此种加固方法。
卸荷方法。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公共建筑,其内部分隔墙及外围护墙基本是较重的砖墙,这些分隔墙一般是按建筑功能要求布置,其平面分布往往不对称,造成结构平面质心与刚心不一致,导致地震作用增大,同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扭转效应也随之增大。鉴于此,将原较重的砖墙换成轻质隔墙,卸去荷载,既能减轻地震作用和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扭转效应,又丝毫不损伤原结构,对改善既有建筑的抗震性能,实乃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在国家博物馆老馆加固改造工程中,就曾将上、下层位置不对齐,高大厚重的粘土砖分隔墙换为轻质隔墙。
取消建筑物间的伸缩缝,将原来相互独立的单体结构连成整体的加固方法。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公共建筑,不少是由伸缩缝分成各自独立的单体结构,但这些伸缩缝宽度均较小,不能满足现行抗震规范对防震缝最小宽度的要求,地震时相邻房屋互撞导致破坏甚至倒塌。各个单体结构分别加固,施工空间小,难度大,若对部分单体结构采取在伸缩缝处设置钢筋混凝土抗震墙,将两个甚至多个单体连成整体,从整体上综合考虑结构加固方案,这样不仅能减少加固工程量,而且易于实现。
消能减震方法。这种方法是在结构的适当部位附加耗能减震装置,小震时减震装置如消能杆件或阻尼器处于弹性状态,建筑物仍具有足够的侧向刚度以满足正常使用要求;在强烈地震作用时,随着结构受力和变形的增大,让消能杆件和阻尼器首先进入非弹性变形状态,产生较大的阻力,大量耗散输入结构的地震能量并迅速衰减结构地震反应。极强地震能量的主要部分由控制装置来耗散而非借助主体结构的塑性变形来耗散,从而使主体结构避免进入明显的非弹性状态而免遭破坏。另外,控制装置不仅能有效地耗散地震能量,而且可改变结构的动力特性和受力性能,减少由于结构自振频率与输入的地震波的卓越频率相近引起共振的趋势,减少结构的地震反应。如采用消能支撑的结构,其结构频率的变化主要依赖于支撑体系刚度的改变(支撑体系刚度的改变可以通过耗能元件的变形来实现),而不同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其频率的变化是依赖于结构自身损伤引起的刚度变化。作为非承重构件,消能元件的损伤过程也是保护主体结构的过程。这种被动控制技术能兼顾抗侧刚度的提高和抗侧能力增大,特别在大震时能有效减少地震能量的输入,明显降低结构侧移,达到控制结构地震反应的目的。该方法结构简单,无需外部能量输入,无特殊的维护要求,且对原有建筑布局影响甚小,故在公共建筑的抗震加固上应用前景广阔。北京饭店、北京火车站和国家博物馆老馆改造等工程中都有应用(见图1、2)。
砌体结构。面层或板墙加固方法。当房屋抗震承载力不足时,可根据原砌体实际情况及强度相差大小分别采用水泥砂浆面层、钢筋网砂浆面层、钢绞线网-聚合物砂浆面层和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墙加固方法。其中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墙加固方法最为常用,如当既有多层砌体房屋的层数超过规定限值需改变结构体系或原有墙体抗震承载力差得较多时均首选该加固方法。尤其是喷射钢筋混凝土,除了增大断面外,还能填补砌体结构中的孔洞、缝隙、麻面等,施工速度快,加固效果易得到保证。
增设抗震墙加固方法。当房屋抗震承载力不足且建筑使用功能允许时,对局部强度过低的原有墙体可拆除重砌并增设抗震墙,重砌和增设抗震墙的结构材料宜采用与原结构相同的砖和砌块,也可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
外加圈梁-钢筋混凝土柱加固方法。当房屋的整体性不满足要求时,在建筑专业许可的情况下,可采用外加圈梁-钢筋混凝土柱加固房屋。该方法唐山地震后即由工程技术人员提出并应用于砌体结构加固工程中,施工便捷,加固效果易保证,只是对建筑立面有所影响。
隔震加固方法。当对房屋加固后抗震性能要求较高时,可采用隔震方法进行加固。隔震支座具有很大的竖向刚度和相对较小的水平刚度,在非灾害荷载作用下,隔震支座处于弹性状态,变形很小,可以完全满足上部结构较高的加固目标;在灾害荷载(大震)作用下,由于支座的水平刚度较小,支座发生较大的变形,进入塑性状态,此时整个结构体系的基本周期很大(相对于固定基础的结构),结构受到的地震作用也相对很小。图3为传统抗震结构与隔震结构地震时建筑物的反应。事实上,隔震结构体系在大震作用下,上部结构的运动类似于置于隔震支座上的刚体运动,整个上部结构完全处于弹性状态,可以达到结构的正常使用或立即入住水平(见图4)。该方法用于既有建筑抗震加固在美国、日本等国家已有成功的工程实例,不仅可用在砌体结构中,也可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中。如美国对盐湖城大厦、洛杉矶政府大楼等几十栋建筑就是采用此法进行加固;日本对一些办公楼、机场等大型公共建筑也是采用此方法,效果都十分明显。
钢结构。直接加固柱、梁、屋架构件的方法。在尽量卸荷的情况下,直接对截面进行补强,如用钢板或型钢通过焊接或高强螺栓与原柱连接;在翼缘上加焊水平板、垂直板、斜板或型钢等加强钢梁正截面强度;在腹板两侧加焊钢板增大钢梁抗剪强度;增设支撑以减小柱的计算长度;增设吊杆或下支撑构件减小梁跨度;采用预应力筋、撑杆构架、构件再分式等方法加固屋架。
改变结构受力体系的方法。同钢筋混凝土结构加固措施一样,通过在框架原有围护墙及分隔墙位置增设支撑或剪力墙,使原柔性框架结构改变为框架-支撑结构或框架-剪力墙结构,让新增支撑或剪力墙成为主要抗侧力构件,从而大大减小原来框架所受的地震作用。卸荷方法。
消能减震方法。消能减震装置是因两端产生相对速度或相对位移而导致滞回变形或摩擦从而实现耗能,相对运动速度越快或位移越大,产生的阻尼力越大,耗能就越多。一般来说,结构越高、越柔、跨度越大,耗能减震效果越显著。所以耗能减震加固技术适用于多高层钢结构及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尤其是屈曲约束耗能支撑,在受拉和受压两种状态下都能达到屈服,克服了普通支撑受压屈曲的问题,是一种集抗侧力和耗能为一体的消能减震装置。在日本,每年有一半的屈曲约束支撑用于各类建筑抗震加固中,通过测算,屈曲约束支撑为抗震加固最为经济与便捷的加固手段之一。
地基基础加固。在既有建筑物抗震加固和改造中,常遇到原有基础面积不够的问题,若处理不当会造成浪费或不能保证上部建筑物的安全。为此,应根据加固目的,结合地基基础和上部结构的现状,从预期效果、施工难易程度、材料来源和运输条件、施工安全性、对邻近建筑和环境的影响、机具条件、施工工期和造价等方面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和比较,选定最佳的加固方法。
加大基础底面积方法。该方法适用于当既有建筑物的地基承载力或基础底面积尺寸不满足设计要求时的加固,可采用混凝土套或钢筋混凝土套加大基础底面积。加大基础底面积的设计和施工应符合《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技术规范》JGJ123-2000第6.2.1条的规定。
当不宜采用混凝土套或钢筋混凝土套加大基础底面积时,可将原独立基础改成条形基础;将原条形基础改成十字交叉条形基础或筏形基础;将原筏形基础改成箱形基础。该方法因施工简单,所需设备少,因而得到较多的应用。
微型桩方法。微型桩一般是采用压力灌浆的方式灌注水泥砂浆或水泥浆而成,一部分浆液渗入桩周土体(特别是对于粗颗粒土),与普通灌注桩相比,桩与桩周土体结合更紧密,因此,桩侧阻力及桩端阻力均比普通钢筋混凝土灌注桩要大得多。与其他方法相比,微型桩具有承载力高、沉降量小、所需施工场地较小、能穿透各种障碍物、适用于各种不同的土质条件等优点,同时桩孔孔径小,对基础和地基土几乎都不产生附加应力,施工时对原有基础影响小,也不干扰建筑物的正常使用。
加深基础法。该方法适用于地基浅层有较好的土层可作为持力层且地下水位较低的情况。可将原基础埋置深度加深,使基础支承在较好的持力层上,以满足设计对地基承载力和变形的要求。当地下水位较高时,应采取相应的降水或排水措施。
此外,还有石灰桩、注浆加固等方法,最为常用的是加大基础底面积和微型桩两种加固方法。抗震加固前沿技术研究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建筑类型的多样化,性能结构抗震设计已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新建建筑如此,既有建筑的抗震加固更不例外,而且随业主、使用功能的变更,其要求将更加迫切,这为性能结构抗震设计在抗震加固领域的应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美、日等发达国家都已将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概念应用于建筑物加固中,我国也已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现正在进行“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基于性能的建筑抗震加固设计研究”工作。
1994年美国洛杉矶北岭地震和1995年日本阪神地震的震害经验为世人展现了建筑抗震技术的新出路,隔震和消能减震技术在大地震中经受了考验,表现出对建筑物和工程设施极好的保护功能。人们从采用隔震和消能减震技术而幸免地震破坏、保持完好功能的建筑物和工程设施上,看到了这种技术的生命力和极其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因此,工程结构隔震和消能减震技术已成为国际工程抗震界关注的热点、前沿问题。近十几年来,我国在隔震和消能减震技术方面也开展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周云教授在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耗能减震加固结构的特性,提出了基于性能的耗能减震加固结构整体设计理论框架,给出了设计中各关键环节的子框图,较为清晰地展现了设计的基本过程,为以后的研究工作指明了方向。当前抗震加固工作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当前全国各地都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中小学校舍抗震加固工作,由于量大面广,任务重、时间紧,参与检测、鉴定和加固设计的单位多,尽管这些单位和人员大都具有资质和职业资格,但不少设计单位的技术人员对新建筑的设计熟悉,对抗震加固设计的特点以及加固施工中应注意事项不清楚,之前很少甚或从未接触过加固工程,故这里稍作说明,以期引起重视。(1)仔细阅读规范条文及说明,弄清来龙去脉,准确理解其真实含义,有针对性地采取对原结构损伤小、施工便捷、工期短等易于实现的加固方法,经济合理,避免千篇一律大面积地加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建造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屋盖学校教学楼,抗震横墙间距一般为9~11m,大于《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2009表5.2.2规定的最大间距,但超过值均在4m以内。鉴定、加固设计时,不一定要通过在原有预制钢筋混凝土圆孔板上增加现浇钢筋混凝土叠合层,将原来的装配式楼盖改变为装配整体式楼盖,使横墙间距满足规范要求,而应该根据建筑物的实际情况,结合墙体等竖向构件的加固,使结构抗震能力满足国家现行有关规范、标准的要求即可。对砌体房屋的楼、屋面预制板进行大面积凿毛是非常困难的,若处理不当,将不但达不到预期的加固效果,反而适得其反降低了原结构的抗震能力。
(2)抗震加固的内涵是结构加固而非单个构件补强,因此在加固设计时,首先应考虑整体性结构加固,尽可能地保留和利用原有构件,减少不必要的拆除和更换,使加固措施发挥综合效应,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构件加固。
(3)不应存在局部加强或刚度突变而形成新的薄弱部位;同时,还应考虑结构刚度增大而导致地震作用效应增大的影响。
(4)把握关键,突出重点,新旧结合面的处理至关重要。加固设计应与实际施工方法紧密结合,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新增构件和部件与原结构连接可靠,新增截面与原截面粘结牢固,形成整体共同工作;并应避免对未加固部分以及相关的结构、构件和地基基础造成不利的影响。(5)严把材料质量关。加固材料的性能和质量应符合有关规范的规定。
目前国内对于各类结构的加固方法很多,这些方法各有其适用条件,这就要求必须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技术经济的综合分析,充分考虑各种方法实施的难易程度、施工影响面及投资等因素,优化决策,采取最优方案,使加固既能保证结构安全,又经济合理。
性能结构抗震设计理论将对工程抗震产生持久而深远的影响,深入研究性能结构抗震设计理论在抗震加固中的应用,具有明确的现实需求,会对抗震加固技术起到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
隔震和消能减震技术是通过调整结构动力特性的途径,减小结构在地震中的振动反应,从而保护结构以及结构内部的设备、仪器、管线和装饰物等不受损坏。尽管该技术仍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的阶段,但到目前为止,该技术在美国、日本、新西兰及我国等许多国家已被应用在多项新建和抗震加固工程上,有些已经受到了实际地震的考验,表现良好,技术和经济效益非常明显,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文/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唐曹明
第二篇:桥梁加固的主要方法及应用
桥梁加固的主要方法及应用
采取加固的方法提高桥梁承载力、抗弯能力、抗剪能力、荷载等级等是最经济、最简单和最适用的措施 ,依据不同的桥梁现状和加固要求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本文主要介绍工程中常用的几种方法 ,以与同行交流。
桥梁加固改造的技术途径及设计原则
1.1 主要技术途径
桥梁加固一般是通过对构件的补强和结构性能的改善来恢复或提高现有桥梁的承载能力,以延长其使用年限 ,适应现代交通运输的要求。其改造的主要技术途径有:加强薄弱构件、增加辅助构件、改变结构体系、减轻恒载、加固墩台及基础等。
1.2 加固方案确定原则
一般认为满足以下条件 ,加固方案才基本可行:比重建新桥可以节约大量的投资和材料 ,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桥梁经加固改造之后 ,无论结构性能、承载力还是耐久性方面都能达到使用要求;桥梁的下部结构具有足够的潜力[1]。
桥梁加固的几种常见方法
2.1 加大截面加固法
加大截面法 ,也称为外包混凝土加固法 ,是用增大混凝土结构物的截面面积和配筋进行加固的一种方法。这种加固方法要求被加固的桥梁下部结构能够承受更多的自重 ,能够提供更高的承载力。通常情况下 ,以加厚桥面板或加大主梁的梁肋宽度为主。
2.2 预应力加固法
预应力加固法是采用外加预应力的钢拉杆对结构进行加固的方法 ,适用于要求提高承载力、刚度和抗裂性及加固后所占用空间小的桥梁。可分为预应力拉杆加固和预应力撑杆加固 ,其中预应力拉杆加固主要用于受弯构件 ,以梁身为锚固体 , 通过预应力张拉对梁的受拉区域施加外力 ,以抵消结构本身的自重 ,减少车辆荷载作用下的应力 , 能够减少梁体出现过多的裂缝 ,以及减小裂缝宽度。预应力撑杆加固主要用于桥梁下部结构的轴心受压墩柱 ,但在实践中桥梁墩柱加固也很少采用这种方法。
2.3 外部粘钢加固法
外部粘钢加固法是一种采用化学粘结剂将钢板直接粘贴在混凝土构件表面 ,使之与构件形成受力整体 ,以提高承载力、增大延性、刚度和满足正常使用要求的加固方法。
2.4 粘贴 FRP 加固法
粘贴 FRP 加固法[2]是采用高强度或高弹性模量的纤维复合材料 ,用专门配置的粘贴树脂或浸渍树脂粘贴在桥梁混凝土构件表面 ,使之与原构件形成整体共同受力的加固方法。
目前 ,结构工程中常用的 FRP 材料有玻璃纤维(GFRP)、碳纤维(CFRP)和芳纶纤维(AFRP)3 种,其中以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应用更多。本文着重概述采用 CFRP 的加固方法及实际工程应用。
碳纤维布纤维方向分为单向和双向2 种 ,其中以单向布应用为主。碳纤维布具有高的强度重量比和刚度重量比率、良好的抗疲劳性及高的耐久性、耐腐蚀、热膨胀系数低等特点。
当被加固的桥梁结构处于特殊环境时 ,应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其他防护材料。目前 ,粘贴碳纤维布加固方法往往辅以裂缝灌浆、封闭等方法。
与其他加固方法相比 ,碳纤维布加固技术的优势主要体现在:高强高效 ,可设计性强;基本不改变原结构外观 ,不会对原结构造成损害;运输储存、施工更方便、快捷 ,容易保证施工质量而且后期维护费用低;其化学结构稳定 ,在耐候性、腐蚀性以及抗疲劳性能等方面更加突出。但应用此法对桥梁进行加固时 ,应充分考虑纤维的方向布置 ,合理的材料连接方式、连接尺寸、连接位置粘结材料的性能指标。尤其是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一定要按正常的施工程序进行 ,否则会影响桥梁加固效果。
应用实例
某桥于上世纪 70 年代初建成:上部构造为4 孔跨径 L = 16.8 m 的少筋微弯板工字梁组合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梁结构 ,无横梁 ,桥面净空为净-7 m + 2 ×0.25 m ,下部构造为钢筋混凝土双柱式灌注桩墩及重力式桥台。
原桥上部构造采用 1966 年 1 月出版的《少筋微弯板与工型梁组合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上部构造试用图纸》,设计荷载为汽-13 ,拖-60。
3.1 加固前病害调查
在确定加固方案前 ,对旧桥现状进行了全面调查 ,全桥主梁 4 ×5 片。根据实际损坏情况 ,对2~4 孔的 15 片主梁、微弯板、支座、桥墩(台)及附属结构进行了细致的检查。
3.1.1 主梁
施工质量较差 ,各部位尺寸沿跨径不一致。单根主梁最多发现裂缝 51 条 ,裂缝宽度最宽为4mm。有竖直裂缝 ,也有斜裂缝、水平裂缝 ,斜裂缝与水平方向夹角为 40~80°。竖向裂缝主要分布在主梁腹板下部(主要在跨中8.5m 范围内)且下宽上窄;斜裂缝主要分布在端部 4 m 范围 内;水平裂缝主要分布在梁端。主梁局部钢筋外露 ,产生锈蚀。
3.1.2 其他
微弯板施工质量较差 ,底部非常粗糙,局部有细微裂纹。支座为钢板支座 ,钢板锈蚀严重 ,有大块蚀块脱落。支座附近主梁砼有压碎现象。1 号桥台锥坡破损 ,3 号桥墩发现一处空洞现象。部分栏杆倾斜 ,泻水孔堵塞 ,桥面上梁间隙较大,车辆通过时振动大、噪声大。
3.2 加固设计
根据调查情况 ,笔者主要针对主梁进行加固设计。
主梁采用 CYMAXL3002C 碳纤维片材进行加固 ,主要性能指标有:设计厚度0.167 mm;抗拉强度标准偏差 40 MPa;抗拉强度标准值
4108 MPa;抗拉强度平均值4233 MPa;弹性模量236 GPa。计算中 ,考虑到碳纤维片材与主梁砼之间的密合性 ,对材料的抗拉强度设计值取用折减系数 0.8。经计算 ,主梁跨中底部碳纤维材料厚度需 0.25 mm ,故采用 2 层。加固设计见图1 所示。
3.3 加固要点
(1)支座更换 采用 5 个液压千斤顶将整孔梁一端整体同步顶起 ,更换支座。将梁体顶升后,取出原锈蚀支座 ,将墩台支承垫石处|考试|大|和梁底面清洗干净 ,去除油垢用环氧树脂抹平。支座垫石建议采用树脂砼 ,以迅速增长强度 ,加快施工进度。
新支座安装前应进行全面检查和力学性能检验, 安装过程中不能碰撞新支座。新支座重心对准梁的计算支点 ,使支座受力均匀。
(2)裂缝处治 裂缝宽度 < 0.2 mm 时采用表面涂抹修复,裂缝宽度 > 0.2 mm 时采用化学灌浆修复。
(3)碳纤维材料粘贴 施工时应从梁底至梁肋顶部方向进行。先对混凝土表面作清洗处理 ,配置并涂刷底层树脂、配置找平材料并对构件表面进行清平处理、配置并涂刷浸渍树脂或粘结树脂。粘贴时碳纤维布应与砼表面完全密合 ,粘贴完毕再对其表面进行防护处理。
3.4 评定
对原有桥梁进行汽220 荷载的静|考试|大|载试验 ,测定加固后桥梁控制截面的应力(应变)、挠度等技术参数 ,鉴定其承载能力[3]。
由所测数据分析看出 ,碳纤维加固少筋微弯板工型组合梁的方法切实有效 ,经加固后的主梁具有一定承载潜力。
结语
本文介绍了当前旧桥加固的几种主要方法, 着重探讨了碳纤维材料在旧桥加固中的应用。通过具体的加固实例 ,说明经过碳纤维布加固的桥梁构件能大幅度提高梁板的抗弯、抗剪性能 ,并能提高桥梁构件刚度和延性 ,起到抑制开裂和降低挠度的作用。相信这种新材料、新工艺经过更多的工程实践检验和完善,会有更大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蒙云.桥梁加固与改造.重庆 : 重庆大学出版社 , 1989.3~8 2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碳纤维片材加固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北京:中国技术出版社 ,2003.2~3 3 交通部第二公路勘察设计院.公路旧桥承载力鉴定方法.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1988.30~39
第三篇:地源热泵研究与应用现状
地源热泵研究与应用现状
应用现状:
一、世界地源热泵应用现状
地热发电已在世界27个国家开展,总装机容量达到了10751MWe,年发电利用67246GW·h,平均利用系数为72%(一年中有72%的时间在工作)。近五年内增长最大的美国530MWe、印尼400MWe、冰岛373MWe、新西兰193MWe。地热发电装机容量和发量世界排名前十位的国家是:美国、菲律宾、印尼、墨西哥、意大利、冰岛、新西兰、日本、萨尔瓦多、肯尼亚。印尼近5年的快速发展使其排名从2005年的第四位升为第三位,与墨西哥对换了位置。地热直接利用在78个国家,总设备容量达到了50583MWth,年利用热能121696GW·h,平均利用系数0.27。利用热能量的世界排名前十位的是:中国、美国、瑞典、土耳其、日本、挪威、冰岛、法国、德国和荷兰。在2005年世界地热大会统计中,瑞典因大力发展地源热泵,从2000年的第十位跃升至第二位;这5年其热泵发展减缓,与美国对换了位置,美国升为第二名[3]。
二、中国地源热泵应用现状
进入21世纪前后,受国际地源热泵开发大发展的影响,我国开始了地源热泵工程的实践,山东富尔达公司开始生产地源热泵(压缩机部件靠进口),北京、辽宁辽阳、济南、浙江宁波等地开始了一些试点工程。
地源热泵工程在我国的大发展在2004年以后。2004年全国地源热泵工程供暖(有的含制冷)总面积767万m2;至2006年发展至2035万m2,年增长率超过了60%;2007年更飞跃发展至3800万m2,在新的基础上仍然完成年增长率80%以上。这种供热(有的兼含制冷)面积的统计法是我国的习惯,国际上按设备的供热能力统计,则2007年我国已达约1900 MWth装机容量,这个数字已经进入世界五强之列,其前面的排序是美国、瑞典以及德国和法国。
在全国地源热泵的大发展中,沈阳市走在全国首位,其地源热泵的发展规划是:在2006年9月312万平方米的基础上,2007年已完成新增面积1500万m2,2008年计划增加1700万m2,2009年和2010年还将发展各1800多万m2。
北京市紧随其后,至2007年底北京累计完成各类地源热泵项目逾500项,新增超过300万m2,供暖(有的兼制冷)总面积超过1100万m2,利用浅层地能的功率约550 MWth。项目遍布城区、近郊区和远郊区县。北京市计划至2010年达到总面积3000万m2,即每年增长约600万m2。
另外,地源热泵在我国华北、东北、西北、南方以及西藏高原都有应用,它们组成了不同温度级别提取浅层地热能的应用,这些工程实例代表了地源热泵在不同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下的应用及适用性[4]。
展望:地源热泵技术作为一项新技术,目前已取得很大的发展,虽然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但应用前景非常广泛。中国由于国土辽阔,近地表低温地热资源丰富,加之人口众多,采暖和制冷工业的基础相对薄弱,将来需求量无可比拟而被国外学者认为是世界上直接利用地热潜力最大的国家。在未来的日子里,中国面临着巨大的能源和环保压力,中国的经济要保持较高速度的增长,同时又必须考虑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因此要求调整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地源热泵技术以其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突出优点,已成为空调供暖工程优先选择的方案之一。[5]
[3] 供热制冷,2010:60-61 [4]供热制冷,2010:62-63
[5]裴侠风,地源热泵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展望[J],制冷与空调,2004,(3):76-78
第四篇: 抗震设计方法研究的论文
摘要:
文章阐述了抗震设计方法的转变,并介绍了两种不同设计方法的优缺点,对能量分析方法在抗震结构计算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推覆分析方法;结构能量反应分析;地震动三要素;耗散能量
目前世界各国的抗震设计规范大多数都以保障生命安全为基本目标,即“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设防水准,据此制定了各种设计规范和条例。依此设计思想设计的各种建筑物在地震中虽然基本保证了生命安全,却不能在大地震,甚至在中等大小的地震中有效的控制地震损失。特别是随着现代工业社会的发展,城市的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变成了人口高度密集、财富高度集中的地区,一般的地震和1995年的日本阪神地震,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严重的震害引起工程界对现有抗震设计思想和方法上存在的不足进行深刻的反思,进一步探讨更完善的结构抗震设计思想和方法已成为迫切的需要。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美国地震工程和结构工程专家经过深刻总结后,主张改进当前基于承载力的设计方法。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J.P.Moehlelll提出了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理论;日本建设省建筑研究院根据建筑物的性能要求,提出了一个有关抗震和结构要求的框架,内容包括建议方案,性能目标,检验性能水准等:我国学者已认识到这一思潮的影响,并在各自研究领域加以引用和研究,如王亚勇、钱镓茹、方鄂华、吕西林分别发表了有关剪力墙、框架构件的变形容许值的研究成果,程耿东采用可靠度的表达形式,将结构构件层次的可靠度应用水平过渡到考虑不同功能要求的结构体系,王光远把这一理论引入到结构优化设计领域,提出基于功能的抗震优化设计概念。
我国现行的结构抗震设计,主要是以承载力为基础的设计,即用线弹性方法计算结构在小震作用下的内力、位移;用组合的内力验算构件截面,使结构具有一定的承载力;位移限值主要是使用阶段的要求,也是为了保护非结构构件;结构的延性和耗能能力是通过构造措施获得的。结构的计算分析方法基本上可以分为弹性方法和弹塑性方法。当前在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和研究中广泛地采用底部剪力法和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等。这些方法没有考虑结构屈服之后的内力重分布。实际上结构在强震作用下往往处于非线性工作状态,弹性分析理论和设计方法不能精确地反映强震作用下结构的工作特性,让结构在强震作用下处在弹性工作状态下工作将造成材料的巨大浪费,是不经济的。
随着人们认识的提高,结构的地震反应分析设计方法经过了两个文献的转变:(1)静力分析方法到动力分析方法的转变。2)从线性分析方法到非线性分析方法的转变。其中动力分析方法就经过了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到时程分析法、从线性分析到非线性分析、从确定性分析到非确定性分析的三个大的转变。作为一种简化实用近似方法,目前的推覆分析方法(Push—overAnalysis)受到众多学者的重视。它属于弹塑性静力分析,是进行结构在侧向力单调加载下的弹塑性分析。具体做法是在结构分析模型上施加按某种方式(研究中常用的有倒三角形、抛物线和均匀分布等侧向力分布方式)模拟地震水平惯性力作用的侧向力并逐步单调加大,使结构从弹性阶段开始,经历开裂、屈服直至达到预定的破坏状态甚至倒塌。这样可了解结构的内力、变形特性和能量耗散及其相互关系,塑性铰出现的顺序和位置,薄弱环节及可能的破坏机制。这种方法弥补了传统静力线性分析方法如底部剪力法、振型分解法等的不足并克服了动力时程分析方法过程中,计算工作量大的问题,仅用于近似评估结构抵御地震的能力。但是,传统的推覆分析方法基本上只适用于第一振型影响为主的多层规则结构,对于高层建筑或不规则的建筑,高阶振型的影响不容忽视,并且对于非对称结构,还必须考虑正、反侧反推覆的不同所带来的影响。此外推覆分析方法无法得知结构在特定强度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反应和破坏情况,这限制了它在抗震性能设计中的使用。地震动能量是刻画地震强弱的综合指标,它综合体现了地面最大加速度和地震持时两个反映地面运动特性的重要因素。结构地震反应的能量分析方法是一种能较好地反映结构在地震地面运动作用下的非线性性质及地震动三要素(幅值、频谱特性和持时)对结构抗震性能影响的方法。地震时,结构处于能量场中,地面与结构之间有连续的能量输入、转化与耗散。研究这种能量的输入与耗散,以估计结构的抗震能力,是结构抗震能量分析方法所关心的问题。结构在地震(反复交变荷载)作用下,每经过一个循环,加载时先是结构吸收或存储能量,卸载时释放能量,但两者不相等。两者之差为结构或构件在一个循环中的“耗散能量”(耗能),亦即一个滞回环内所含的面积。能量等于力与变形的乘积。一个结构(构件)所耗散的地震能量多,不仅因为它承担了较大的地震作用,还因为它产生了较大的变形。从这个意义上来看,耗能构件是用它自身某种程度破坏所作的牺牲,来维持整个结构的安全。所以,每次大的地震作用之后,人们看到那些没有其它途径耗散所吸收的地震作用的能量的结构,只有通过结构自身的破坏来释放所有的多余能量。因此,结构的抗震设计应当注意保证结构刚度、强度和变形能力的协调与统一,如结构的延性设计就是在传统的单一强度概念条件下进行的弹性抗震设计的基础上,充分考虑结构和构件的塑性变形能力,在设防烈度下允许结构出现可能修复的损坏,当地震作用超过设防烈度时,利用结构的弹塑性变形来存储和消耗巨大的地震能量,保证结构裂而不倒。
能量法在近半个世纪的研究中发现较快,但由于地震本身的复杂性能量与结构反应之间的关系仍需我们进行进一步的探索。
第五篇:建筑抗震与节能考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年发生唐山大地震,震级7.8级。
A、1976年B、1977年C、1978年2、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省(C)发生8.7级大地震。
A、青川B、北川C、汶川
3、地球由地表至地心分为三个不同性质的圈层,即地壳、地幔、地形全球绝大部分地震都发生在(A)
A、地壳B、地幔C、地形
4、地球表面的岩石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划分成若干板块,全球大部分地震带都分布在(C)上。
A、板块与板块之间B、板块中C、板块边界
5、地震波包括在地球内部传播的(A)和地表传播的面波。
A、体波B、纵波C、横波
6、纵波由震源向四周传播的(B)
A、剪切波B、压缩波C、体波
7、在地球内部产生地震的位置称为(A)
A、震源B、震中C、震点
8、震级在(B)级以上的地震,称为特大地震
A、7级B、8级C、7.5级
9、我国和世界绝大多数国家都采用(A)等级的地震烈度来划分
A、12级B、10级C、11级
10、地震灾害分为原生灾害和(A)
A、次生灾害B、火灾灾害C、其他灾害
11、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规定,抗震设防烈度为(B)及以上地区的建筑,必须进行抗震设计。
A、7度B、6度C、5度
12、对于一、二级抗震等级的框架结构,其纵向受力钢筋采用普通钢筋时,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B)
A、1.20B、1.25C、1.3013、对于一、二级抗震等级的框架结构,其纵向钢筋采用普通钢筋时,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度标准值得比值不应大于(C)
A、1.1B、1.2C、1.314、在抗震设防时,构造柱、圈梁及其他各类构件混凝土强度不应低于(B)
A、C15B、C20C、C1015、框架房屋破坏的主要部位是(C)
A、梁端处B、柱端处C、梁柱连接处
16、当结构底部墙体不足以抵抗强震作用F的剪力时,则易造成房屋(A)破坏
A、底层B、局部C、17、8度设防地区采用普通砖最小厚度为240的砖混结构房屋,高度限值为(A)层数6层
A、18米B、21米C、24米18、8度设防地区,承重窗间墙最小宽度(B)米
A、1.5B、1.2C、1.819、8度设防地区承重外墙尽端门窗洞便的最小距离(B)
A、1.0B、1.2C、1.520、8度设防地区,内强阳角至门窗洞边的最小距离(B)
A、1.2B、1.5C、1.821、在抗震设防地区,多层砌体房屋,构造柱最小截面尺寸为(A)
A、240×180B、240×200C、180×18022、在抗震设防地区多层砌体房屋圈梁的截面高度不应小于(A)
A、120B、150C、18023、8度设防地区,小砌块房屋现浇混凝土圈梁设计要求(A)
A、屋盖及每层楼盖处B、隔层设C、每层楼盖处
24、底层框架结构砖房,上部砖房构造柱截面不宜小于(B)平方毫米
A、240×180B、240×240C、200×24025、底部框架结构转房,8度设防地区上部砖房箍筋间距不宜大于()毫米
A、200B、150C、25026、框架房屋破坏的主要部位是(C)
A、梁端处B、柱端处C、梁柱连接处27、8度设防地区,现浇钢筋混凝土房屋适用最大高度(B)
A、55B、45C、6028、当强度等级较高的钢筋代替原设计中的纵向受力钢筋时,应按照钢筋承载力设计值相等的原则预算,并应满足(A、B)等要求。
A、最小配筋率B、抗烈验算C、最大配筋率D、挠度验算
29、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设防要求,楼梯间及门厅内墙阳角处的大梁支撑长度不应小于(A)㎜,并应与圈梁连接
A、500㎜B、300㎜C、600㎜
30、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设防要求,突出屋顶的楼、电梯间,构造柱应伸到顶部,并与顶部圈梁连接,内外墙交接处应沿墙高每隔500㎜,设(B)通长拉结钢筋。
A、2∮8B、2∮6C、3∮6
二、多项选择题(25×2共50分,每题最少2个正确答案)
1、地震按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有(A、B、C、D)
A、火山地震B、陷落地震C、人工诱发地震D、构造地震
2、地震灾害中烈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A)和(B)
A、地震震级B、震源深度C、地震烈度D、其他
3、地震密集带称为地震带,地球上的主要地震带有(A)和(B)
A、环太平洋地震带B、欧亚地震带C、非洲地震带D、大西洋地震带
4、我国的地里位置处于(AB)之间
A、环太平洋地震带B、欧亚地震带C、太平洋地震带D、印度洋地震带
5、(AB)其活动与印度板块由南向北俯冲欧亚板块的运动有关
A、青藏高原地震区B、新疆地震区C、台湾地震区D、南海地震区
6、发生灾害即由地震直接产生的灾害,造成(AB)灾害
A、房屋破坏B、人员伤亡C、引发火灾D、水灾及爆炸
7、次生灾害即由原生灾害导致的灾害,引发(BCD)灾害
A、道路破坏B、火灾C、水灾D、细菌蔓延
8、地震造成地表破坏现象,主要有(ABCD)
A、地裂缝B、喷砂冒水C、震陷D、滑坡
9、各抗震设防类别建筑的抗震设防标准有(ABCD)
A、标准设防类B、重点设防类C、特殊设防类D、适度设防类
10、抗震设防砌体材料的要求,烧结普通砖程度不应低于(A)和砂浆强度不应低于(C)
A、MU10B、MU7.5C、M5D、M7.511、对于高强混凝土,在抗震设防时要考虑其具有脆性性质的因素,9度时不宜超过(A),8度时不宜超过(C)
A、C60B、C50C、C70D、C5512、我国抗震性能设防目标为(ABC)
A、小震不坏B、中震可修C、大震不倒D、中震不坏
13、在强烈地震作用下,多层砌体房屋的破坏部分主要发生在(ABCD)
A、墙身B、墙体转通处C、预制楼盖处D、突出屋面的屋顶结构
14、多层砌体房屋主要抗震构造措施(AB)
A、构造柱B、圈梁C、墙体D、现浇板
15、建筑场地的类别划分,应以土层(A、B)为准。
A、土层等效剪切坡度B、场地覆盖厚度C、场地土质D、地震烈度
16、地震发生时,人在楼房中,应躲在(ABCD)部位
A、厨房B、厕所C、通道D、埠角
17、建筑围护结构主要包括(ABC)
A、屋顶B、外墙C、外窗D、楼盖
18、钢筋混凝土房屋应根据(ABC)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并应符合相应的计算和构造措施要求
A、烈度B、结构类型C、房屋高度D、震级
19、乙类的多层砌体房屋应允许按本地区设防烈度查表,但层数应减少(A)层,总高度应降低(C)M
A、一层B、二层C、3米D、6米
20、单层空旷房屋大厅,支撑屋盖的承重结构在(ABC)情况下应采用砖柱。
A、9度时B、8度三、四类场地的建筑C、大厅内设有排台D、8度一、二类场地
21、单层空旷房层(AB)时,高大山墙的壁柱应进行平面外的截面抗震验算。
A、8度B、9度C、7度D、6度
22、建筑结构的隔震设计和消能减震设计,应根据(ABCDE)要求,于采用抗震设计的设计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可行性的对比分析后确定其设计方案。
A、建筑抗震设防类别B、抗震设防烈度C、场地条件D、建筑结构方案E、建筑使用
23、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砌体填充墙,应与柱(AB)连接
A、脱开B、采用柔性连接C、刚性连接D、其它方法
24、建筑节能应包括(AB)两大部分
A、围护结构B、系统结构C、屋面节能D、外窗系统
25、面波是体波经地层界面多次放射,折射形成的次生波,面波又包括(ABC)
A、勒夫波B、瑞利波C、其他波D、纵波
三、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每题1分,共20分)
1、对于一次地震来说,只有一个震级,但不同地点所遭受影响的强弱程度却不同。(√)
2、一般说,震中距不同,地震烈度也不同,震中距越大烈度越低,反之则烈度越高。(√)
3、抗震设防烈度小于7度时,可忽略发震断裂带错动对地面建筑的影响。(×)
4、非全新世活动断裂,可忽略发震断裂带错动对地面建筑的影响。(√)
5、建筑场地类别应根据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和场地覆盖层厚度划分三类。(×)
6、一般认为,饱和的松散粉细砂,当埋藏较深时最容易液化。(×)
7、软弱粘性土的特点是地基承载力附,压缩性大,所以房屋的沉降和不均匀沉降较大(√)
8、在抗震设防地区,多层砌体房屋构造柱最小截面尺寸为180×180平方毫米(×)
9、底部框架结构砖房,上部砖房箍筋间距不宜大于200㎜。(√)
10、底部框架结构砖房,框架柱,抗震墙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
11、框架房屋抗震构造措施箍筋末端应135度的弯钩,玩够的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5d(×)
12、部分建筑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确定其抗震设防类别。(×)
13、对危险地段,严禁建造甲、乙类的建筑,不应建造丙类的建筑。(√)
14、建筑设计应符合抗震概念设计的要求,不规则的建筑方案应按规定采取加强措施。(√)
15、框架结构的围墙和隔墙,应考虑其设置对结构抗震的不利影响,避免不合理设置导致主体结构的破坏。(√)
16、抗震设防地区,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7.5,其砌筑砂浆等级不应低于M7.5(√)
17、抗震设防地区,刚结构刚才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抗拉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大于0.85(√)
18、地震发生时,正在室外的人员,应双手交叉放在头上,最好用合适的物体罩在头上,跑到空旷的地方去。(√)
19、房屋建筑抗震设防分类为甲、乙、丙、丁类(√)
20、抗震设防地区多层砌体房屋限制高度是指室外地面到主要屋面板板顶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