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如何培养建筑行业施工人才的道德素质
浅谈如何培养建筑行业施工人才的道德素质
摘要本文阐述了建筑施工企业的文化特质,企业文化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性。指出培养具有综合素质及发展潜力的管理人才、技术人才、一岗多技和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对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关键词建筑企业,人才,道德素质
Abstract
The article aims to clarify the culture trait of th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the importance of corporate culture in the management of enterprise.And show the crucial that trainingcomprehensive quality and development potentialmanagement personnel、technologypersonnel、one post and many skillspersonnel and expert in compound talents to the development of construction enterprise.Keybordsconstruction enterprise, talents, Moral qualities
浅谈如何培养建筑行业施工人才的道德素质
一、前言 概述 1.1 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职工的企业目标、信念、哲学、道德和价值的总和,主要包括企业核心价值观、经营理念、企业精神、企业道德、企业风貌以及蕴含在企业制度、企业组织结构、企业形象、企业历史沿革中的企业产品文化特色等内容,它主要通过凝 聚、约束、导向、教育、协调等独特功能,对企业经营生产和管理产生深远的影 1.2 建筑施工企业
建筑施工企业(construction company)指专门从事建筑物与构筑物(建筑工程、市政公用工程、线路管道和设备安装工程及装修工程)的新建、扩建、改建和拆除等有关活动的企业。1.3 建筑施工企业的文化特质
建筑施工行业的流动性,组织结构的动态与静态的结合性,施工条件的恶劣性等决定了建筑施工行业是新中国飞跃发展的万千行业中一个特殊的行业。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建筑施工行业要想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优先权,就必须顺应潮流,培养德才兼备的全面发展的综合性素质人。
二、正文 国内外建筑高职人才综合素质培养对比
从20世纪末到21 世纪初,世界众多发达国家均纷纷改革其职业教育的目标。在西欧、北美国家发展起来的有别于传统职业教育理念的新职业主义,就是顺应这一趋势的产物。它包括澳大利亚的关键能力培训、英国的核心能力培训、德国的基础职业能力培训等。①新职业主义的策略是:把掌握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个性心理品质等各类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着眼于提高劳动者的综合职业素质。国内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较多,而针对建筑高职的并不多,主要有王丽玫、贺云的《高职建筑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研究》以及何世玲的《21 世纪高职高专建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素质教育及能力培养的要求》,提出“以素质教育为基础,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建议。总体而言,国内对建筑高职的研究,从较宽泛的角度提出了一些观点,但对不同地区的建筑高职如何走出自己的特色,并没有进行具体详细的分析 2 建筑职业人才综合素质的现状与问题 2.1 建筑业企业从业人员综合职业能力现状
目前,建筑业增加值占GDP 的比例是8%左右,建筑业已经是支柱产业。但是,对建筑业企业来说,一方面,大量的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综合职业能力低;另一方面,新技术推广应用及职工素质培训举步维艰,行业缺乏技术和竞争能力发展的后劲。以广西为例,建筑业企业在区外其他省、市的市场占有率低,不到当地的1%,信誉不高,在海外的业务总量也很低。②调查发现,各建筑企业看重的是人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大部分建筑企业面临人才告急。现有的建筑施工企业的青年人已占到全体员工的68%,青年中级工占职工总数的9.2%,青年高级工占职工总数的0.8%,高级技师不足0.5%。技能人才的质量、数量都与实际需求有很大差距。受过高等建筑职业教育、思想解放、开拓创新、具有先进实践经验的综合职业技能人才是建筑业企业目前及今后大量持续需要的人才,青年职业技能人才与建筑业综合实力息息相关。
2.2 建筑高职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在建设职业技能岗位培训、建设职业教育与人才培养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建筑高职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一是领导的认识方面,有的单位、部门对科教兴业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意义仍然认识不到位,或者停留在口头上,没有积极想办法,创造条件去解决教育和人才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二是目前建设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还处于比较低的阶段,教育规模不大,办学条件不足,教育质量偏低。另外,培养与使用政策衔接不紧密,主要表现在培训对象的培训成果社会认同率低。③建筑高职教学方式目前还没有完全摆脱传统的纸上谈兵和满堂灌,学生学到的专业技能与实际相差较远,应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强;学生整体的自学能力、思想道德、身心健康、团队精神等综合素质水平较低。3建筑高职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3.1 培养建筑职业道德和职业态度 建筑工程的地基基础处理、钢筋混凝工程、装饰工程、防水工程、焊接工艺等的工程质量与建设者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态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良好的建筑职业道德和职业态度体现为建设者能任劳任怨、兢兢业业为社会贡献一流质量的建筑工程。从学生进入学校到毕业离开,对被研究班级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建筑职业道德和职业态度的教育活动。每个学期每个班由具有高级、中级、初级职称的教师分别主持6、5、4 个学时的课外讲座及座谈会,内容具有经验性、趣味性、教育性,主讲教师把对社会、人生、职业的经验及看法传授给学生,学生也把他们各自的想法提出来与大家一起讨论。轻松、自然的交互式讲座使学生的心理状态和精神风貌发生了明显的改观。除了像一般班级配备辅导员外,给被研究班级各配备了一位班级助理、一位班级联系人以及一位建筑企业的指导老师。班级助理给学生注入作为优秀学生应有的优良道德和学习态度,班级联系人解答学生日常学习和思考中的困惑,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职业道德和职业态度,建筑企业的指导老师帮助学生构建建筑领域应具有的行业思维、诚信品质、合作意识等。
3.2 建立科学合理的培训机制以充实人才后备库
3.2.1首先要建立各专业多层次的后备人才信息库,针对不同专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充实专业人才队伍,并要跟踪考察,全面掌握人才成长情况,将其分为接近成熟、重点培养和一般掌握三个层次,将能干事、肯干事、干成事的优秀人才纳入更高层次的管理岗位,重点培养,表现一般的人才经过培养还达不到上岗需求,要淘汰出人才库,保证人才库的动态管理,实现后备人才的优胜劣汰。
3.2.2 制定适合各类人才的职业生涯规划和晋升考评制度,对关键岗位的后备人才做长远的培养规划,使员工清晰地感受到自己的发展前景,并将员工培养与其技能、效率、待遇结合起来,以激发员工迫切需要掌握专业技术和提高综合素质的欲望,通过自我激励来进行知识的学习充实、技能的更新提高。
四、结语
企业要始终坚持把人才的培养作为企业发展的源动力,搭建良好的培训平台,开阔人才事业发展空间,不断强化内部的亲和力和凝聚力,努力营造人才发展环境,稳步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加大人才培训和继续教育力度,改善人才结构。根据企业后备人才信息库提供的人才信息,分别制定优秀年轻人才的培养目标,并组织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的各类培训,针对性及实效性的设计和规划培训内容,对优秀技术和管理人才按照各自的发展类型,安排有针对性的业务培训,做到贴近员工,走进班组,把生产一线和工作岗位作为培训教育的主课堂,不断提高。
第二篇:如何培养职业道德素质
如今导致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诚信的丢失,职业道德的丢失,所以中国白酒在线网特地在些分享一篇如何培养个人职业道德素质的文章。
所谓职业人品修养,是指从事各类职业活动的人员,按照职业人品基本原则和规范,在职业活动中所进行的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完满,使自己组成优胜的职业人品质量和抵达必定的职业人品境界。
职业人品,就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络的契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人品准则、人品情操与人品质量的总和,它既是对本职人员在职业活动中行为的要求,还又是职业对社会所负的人品责任与义务。职业人品是指人们在职业生活生计中应遵循的基本人品,即通俗社会人品在职业生活生计中的具体显示。是职业人品、职业规则、专业胜任才干及职业责任等的总称,属于自律局限,它经由合同、守则等对职业生活生计中的某些方面加以规范。职业人品既是本行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规范,又是行业对社会所负的人品责任和义务。
职业人品修养是一种自律行为,关键在于“自我锤炼”和“自我改造”。任何一个从业人员,职业人品实质的提高,一方面靠他律,即社会的培养和组织的教育;另一方面就取决于自己的主观起劲,即自我修养。两个方面是缺一不成的,而且后者愈加首要。
职业人品修养实质上就是两种仇视的人品看法之间的斗争,是善和恶、正和邪、是和非之间的斗争,关于从业者来说,要取得职业人品质量上的进步,就必需盲目地进行两种人品观的斗争。职业人品修养上的两种人品观的斗争,有其自身的特点。它是一个从业者思维中进行的两种不合思想的斗争。固然这两种不合思想反映着复杂的人品关系,但它却是在一小我的思维中进行的。关于职业人品修养,用形象一点的话来说,就是自己同自己“打官司”,即“内省”。
恰是由于这种特点,必需随时随地细心培养自己的人品情绪,充分发扬思想人品上精确方面的主导结果,促使“为他”的职业人品观念去打败“为己”的职业人品观念,细心反省自己的一切辞吐和行为,矫正一切不契合社会主义职业人品的器械,才干抵达不时提高自己职业人品的水平。
职业人品的基本规范搜罗:文明礼貌。喜好岗敬业。诚恳守信。干事公平。勤劳节流。遵纪守法。团结协作。开拓立异。
第三篇:建筑行业人才基本状况
一、建筑行业人才基本状况
我省建筑行业共有施工企业3400余家,从业职工大约有80万人。生产第一线的技术与管理人员,绝大部分仅具备中职或中职以下学历。以我省最大的建筑集团企业陕西省建筑集团总公司为例,职工总数为34770人,其中,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为6700人,占职工总数的19%;而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中高职和以上学历的站25%,只占职工总数的4.8%。全省建设行业大专及以上学历的管理人员比例就更低,这个比例也会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山西省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建筑队伍组织结构和对构建大型企业集团的资质要求有不小的距离。因此,近几年来企业需要补充大量的高层次的专业管理人员,以尽快提高企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提高企业资质水平,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挑战。
建设部在全国建设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科教兴业”战略。随着建设行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建设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中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以及大型工程的国际化招标,招标的推行,建筑市场逐步趋向规范化、国际化。这一战略性转移,促使我们必须迅速有正对性的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适应建筑市场的实际需求,以提高建设行业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为达到这一目标,建设部启动了以构建和实施人才培养为目标的“万—千万工程”,即在“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中造就万名学术和技术带头人;造就十万名建设技术业务骨干;培养百万名建设专门人才;培养千万名建设熟练技术工人和劳务人员。我省也根据本省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促进山西建筑业整体素质上台阶的“2324工程”即在“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中,要造就200名建设学术带头人;造就3000名建设技术业务骨干;培养2万名建设专门人才;培养40万名建设熟练技术工人和劳务人员。随着这项工程在我省的逐步落实,培养建设人才的任务十分艰巨。
二、建筑行业对毕业生的需求
1、随着建筑行业整体向好,建筑企业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的需求趋旺。
2、建筑工程、建筑学、电气工程技术、给排水工程、暖通工程、财务管理、项目管理、企业管理、工程造价、道路与桥梁是2001年至2003年建筑企业招聘大中职的前十位。
3、建筑企业对这十大热门专业的需求量占建筑行业对毕业生需求量的80%。近年来还
以增幅8%的速度稳步增长。
4、高职成为建筑行业招聘毕业生的基本学历要求。
三、建筑行业人才的发展趋势
1、随着行业的大发展和高增长,会拉动行业对人才的需求。2004年建筑行业的企业人
才需求将较2003年有较大幅度的增长,预计增长幅度将超过25%;建筑业人员需求1.8万人。
2、技术类专业人才成为建筑行业招聘永恒的主题,行业的高增长将带来此类人才需求
量的放大。2004年企业对技术类人才的需求将占到总需求的30%。
3、2004年建筑行业人才竞争将更加激烈。太原市建筑市场正逐步全面开放,企业竞争的加剧必将带来人才的激流竞争。
4、2004年建筑行业企业招聘中、高职毕业生的十大热门专业是:建筑工程、建筑学、电气工程技术、给排水工程、暖通工程、工程造价管理、财务管理、项目管理、企 业管理、道路与桥梁。
四、建筑行业人才需求分析
根据职业人才需求预测的调查报告,全省150多个专业归为40个专业类,按专业类进行统计显示:(1)社会人才需求量依次为市场营销,工商行政管理,机械,土建„,其
中土建名列第四位。(2)土建类人才需求的顺序为工民建,工业电气自动化,给排水„其中工民建列土建类首位。由此看来,工民建专业有广泛的社会需求。
随着我国“十五”计划的实施,国家将鼓励房地产业的发展,特别是职工住房制度的改革,将会进一步促进房地产业的发展。近几年来,国家制定宏观财政政策,用以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其目的就是通过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来带动其它相关产业的发展。事实证明,这种带动作用无疑会增加建筑工程专业人才需求。
第四篇:区建筑行业人才工作情况(定稿)
建筑行业人才工作情况
一、主要工作情况
1、及时受理各类岗位证申请,确保人员持证上岗。2018年以来共办理初级岗位证书延期135本,办理初级岗位证31本,受理中级岗位证书42本。
2、积极引进建筑行业高级人才。目前全区建筑行业一级建造师人数413人,比去年年底新增73人。
3、与区委组织部区委组织部会同区住建局联合举办“洛江区建筑行业人才专题研修班”,组织区属建筑企业总经理、副总经理、经营管理负责人、项目经理、技术部门负责人等48人前往上海同济大学异地培训、考察。通过专家专题讲座、学员与专家互动交流和现场教学点考察学习建筑行业最新技术成果,帮助大家开阔眼界、拓宽视野、转变观念,促进建筑行业的交流,为企业间为下一步的强强联合、抱团发展,为抓住“一带一路”战略机遇,把我区建筑行业做大做强打好基础”。
二、存在问题:
技术创新创新人才缺乏。建筑企业对建筑技术开发的人力资源投入不足,建筑企业普遍缺乏新的领军人物和创新型人才,缺乏建设工程网络信息管理、BIM技术应用等专业人才,在当前全国人才竞争日趋白热化背景下,各地为争取高
级人才纷纷出台优惠政策,原来的政策已吸引力不强,企业引进高级技术人员的难度增大。
三、工作思路
建议采用“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方式,开展校企业合作,发挥“产学研用”综合效应,与科研院所、高校建立合作机制,组建高水平的集建筑设计、施工、运维于一体的创新平台,成立BIM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促使科技创新资源有效集聚。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推进科技与金融相结合,以“科技金融”助推科技创新发展。建议建筑企业技术研发投入、发明专利、标准工法、科技示范项目、科技成果转化等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和奖励。鼓励建筑企业充分利用资源优势,与高校、职业院所联合建立研究生、本科毕业生和大中专毕业生等实践基地,搭建高校、企业和人才沟通交流平台,也为企业考察和吸引人赢得先机。采用校企合作定向委培模式,将产业基地作为实训基地,培养一批新型建筑产业工人和管理人员,着力解决人才短缺问题。建议探索成立洛江区建筑业协会,定期开展建筑市场管理、技术人员培训,组织企业技术骨干参加学术交流会、专业论坛等,培养一批具有开拓能力、创新能力、抗风险能力的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
第五篇:谈大学生道德素质培养
谈大学生道德素质培养
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面对着一个崭新的充满着机遇和挑战的竞争时代,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国民素质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话题,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着眼于人才的培养,是各国走的共同之路。因为人类面临的诸多竞争其本质就是人的素质的竞争。毋庸置疑,决定21世纪各国命运的核心问题仍然是培养人的素质问题。同时,道德素质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大学生进行道德素质的培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选择。作为培养年轻一代高级人才的高等学 校,更应该责无旁贷地全面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加强对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从最近的日本地震导致核辐射泄露的事件中可以深切体会到日本的民族精神,而这正是日本在道德教育上所获得的巨大成功。这也是值得我们深刻思考的。大学是学校教育最后的阶段,大学生此时开始思想趋向于定型,所以在校时期是培养和形成各种人生观,道德意识最重要的阶段。德素养的培养要从小事身边的事开始作起。要帮助学生形成基本的道德规范和标准。切忌道德教育说空话,讲大道理,作虚事。道德品质影响着一个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拥有怎样的道德品质将决定着一个未来的路会是怎么样的。
大学生是社会中最活跃的成员,他们的道德品质关系着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都 有重要意义,因此,对大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是一件重要的事情。造成以上种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
1、社会消极因素的影响。市场经济体制对大学生的影响具有双重性:
一方面是竞争体制有利于促使大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促使进取观念、平等观念、价值观念、竞争观念等新的道德观念的形成和强化,从这一方面来说,大学生人生价值取向既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又是个人意识的觉醒,值得肯定。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在市场经济体制形成过程中其消极因素也是非常明显的。唯利 是图、金钱至上、功利主义等腐朽丑恶的现象沉渣泛起,并很快成为一些人衡量价值的标准,而社会又未能适时 确立更完善的价值标准,导致部分大学生过于关注自身生存状况和发展条件而削弱了对崇高精神的追求。另一方 面,党风、社会风气不正,少数领导干部以权谋私、贪污受贿、崇尚奢糜等腐败之风也极易造成大学生对社会消费产生不平衡心理,荣辱观发生倒置性变化。在这些社会负面现象的影响下使部分青年学生走上了躬行践履的道路。
2、学校道德教育和管理的不足。长期以来,高校的思想道德教育与管理未能很好地结合,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说理,轻管理;重形式,轻内容的弊端,而过高要求,缺乏可操作性的道德教育体系,也因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变化,一定程度上失去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行为引导和约束。校园中大学生重人情、轻法度的现象也从另一方面加 剧了道德文明的偏离。
3、家庭教育欠缺和过分溺爱。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细胞,也是基础文明教育的起点,要教 育子女成为一名有高尚道德的人,就必须从家庭教育开始。然而现实表明,家庭的基础文明教育是不容乐观的,一方面由于我国现在仍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文化教育的普及面还不够,家长文化程度的偏低,决定了学生接受家庭基础文明教育是低层次的、不全面的。一些家长宁愿自己吃苦受累,节衣缩食,也要让自己的孩子舒舒服服、体体面面上学,对他们有求必应,很少甚至不去过问他们的花费去向,这无疑变相地鼓励了孩子的高消费,滋生了摆阔气、讲排场的恶习。
4、大学生道德心理的不成熟。不少学生具有较强的从众心理,甚至我们从中还可 以观察到某些儿童时心理的残留,如有意试探纪律的边界,明令禁止的却偏
要去做等。另外,在当前形势下,许多 学生对日趋多元的道德标准有时尚不能加以正确选择,面对社会上存在的种种不道德、不文明的现象,不能自觉地去身体力行那些良好的道德规范,有的大学生在道德文明方面甚至知行脱节。
道德观念是人们对自身、对他人、对世界所处关系的认识和看法。善与恶、荣与辱、正义与非正义等 观念是道德意识最基本的形式,对人们的道德行为起着指导作用。道德观念影响着一个人的行为举止和处世 态度,对一个人有着极大的作用。然而,许多大学生却越来越关注个人利益,对他人索取,道德目标变为“多奉献多索取”。大学生对道德价值信仰的终极目标变得越来越淡薄,而对自我发展和个人目标表现出执着 的态度。道德观念在大学生的脑中已经渐渐淡化,取而代之的是西方文化中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狄德罗曾说,如果道德败坏,趣味也会堕落。一味地追求自我利益只会将自己推入狭隘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泥淖中去,拥有正确的道德观念才能有正确的道德行为。思想道德心态逆转,理想追求淡化。知识经济条件下,社会对大学生寄予厚望,而一些大学生的文明素质却令人担忧。一些学生以自我价值的实现为核心,强调个人本位,社会、集体次之;在物质和精神关系上,过分关注眼前的机会和发展,忽视远大理想和目标。还有部分学生在价值观取向上过于急功近利,敬业意识薄弱,理想追求淡化。
(2)道德内容的多样性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经济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也使道德的内涵越来越丰富。以前从未想过的问题,现在却与道德产生了联系,如环境污染、动物保护等问题。越来越多的问题需要我们用自己的 道德观念去判断,从而形成了新的道德规范。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思想的解放,西方的各种文化流 入国内,不同文化下道德的内容也有着较大的差异。因此,大学生面对的道德内容呈现出多样性,而对其中正确内容的选择和学习成了大学生要面对的问题。许多大学生能按照自己过去形成的道德观念去辨别,选择。学习新增的积极的道德品质;有些大学生拜倒在消极思想中,沉迷于享乐主义等中,丢弃了自己原有的道德品质;还有些大学生则不知道该如何选择,陷入迷茫和迷惑之中。自我意识膨胀,生活行为失范。当代大 生自我意识很强,希望尽快摆脱社会和成人对他们的监护,于是向社会发出“请相信我们”的呼唤。但是 于他们的辨析力尚弱,自我控制力较差,因此,在缺乏引导的情况下,不能正确掌握善与恶、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高尚与卑劣、荣誉与耻辱的界限,进而出现了道德观念淡薄、生活行为失范等现象。生活追求 新潮,安逸享乐。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和高档化,在 现代生活消费意识熏陶下,青年学生也纷纷追求生活的新潮化和高档化。在生活方面,推崇及时行乐,吃讲 排场,穿讲高档,玩讲多样,相互攀比,超前消费。生日及节假日往往成为他们物质消费的庆典,狂欢宴饮,挥洒人生。
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应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探讨:
1、坚持用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做品德高尚的人。中国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团结奋进的精神,体现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伟大的精神风貌和气质,表现出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和精神追求,展现出富于民族特色的理论特质和人文价值。坚持用这种民族的传统精神教育、引导当代大学生增强其民族的自尊、自信、自强精神,从而锻炼出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需要的新型民族精神,是我们德育工作者的责任。
2、加强公德教育,培养大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在大 学的校园里,我们经常看到许多不文明现象的存在。大庭广众之下,勾肩搭背,搂搂抱抱;乱扔果皮纸屑;随地吐痰;抽烟喝酒等。虽然这些不文明行为仅是一部分人所为,但是却在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中造成了极坏的影响。为此,加强大学生的公德教育,培养大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就成为当前德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3、首先要提高认识。我们必须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大学生的基础文明建设和社会公德教育作为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和德育教育的切入点,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加大投入,并坚持不懈地抓下去。其次是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教育与管理相结合,是养成教育的一项基本原则。只有思想教育而无具体措
施,容易流于空对空,文明习惯、优良传统、优良作风不容易养成。教育是为了提高自觉性,而管理则是使这种自觉性形成习惯,使各项管理制度和措施得到贯彻落实,只有形成文明的习惯,社会公德才能形成。实践证明,公德教育就应以社会礼仪常规教育为起点,进行养成教育,使大学生懂得和遵守最基本的公共道德。再次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是学校内部形成的特定的文化环境和精神氛围。它包括共同遵循并得到同化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校园精神、校风、学风以及校园文化设施等。学生正确人生观的确立,高尚道德品质的养成,健康审美趣味的提升,无不受到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的影响。所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必将对素质教育的实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提高教师素质是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关键。教师不仅要以自身正确的价值观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去塑造新一代青年的人格,而且要把人生观、价值观、思维方法、为人处事、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治学态度传授给学生,更要在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教育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学生的个性。千百年来教育实践证明:教师只有首 先给学生树立起一个德才兼备的做人样板,才会使学生产生巨大的心里磁力,才会吸引他们自觉地去接受影响,即所谓身教重于言教。作为高校,应建立健全培训机制,多形式、多渠道对教师进行正规化培训,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武装头脑,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修养、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增强信心和信念。教师应自觉提高自己的师德意识和育人能力,使自己无愧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为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全面提高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要培养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应弄清道德素质发展的特点,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收到更好的效果。我国处于各领域深化改革的重要时期,各种各样的因素通过各种渠道渗透到学校,影响着大学生的道德意识和行为。学生进入大学后,新的教育条件、新的学习生活条件、新的评价标准对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方面,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活动比以前更复杂,且已成为一种社会义务,这就要求大学生要养成良好的道德素 质;另一方面,要使大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道德意识和行为必须服从和适应班集体、学校和社会的要求。我认为在当代,(1)培养大学生的道德素质,让大学生学会做人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四有”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也就是要通过教育让学生“学会做人”。因此,如何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是当今教育的首要目标。
(2)培养大学生的道德素质,让大学生学会做人是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在家长的过度呵护下成长起来的独生子女,又缺乏对真正的学习与生活意义的理解,面对严酷的现实,滋长着各种“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的价值观和不良行为。长时间以来,学校德育已异化,忽略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内在需要,成了一种单向的强制性的灌输过程,学生完全被塑造成客体。只需要听话、服从,其效果是外在和短暂的,因为离开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必然导致学生的厌烦和表里不一的双重人格。培养的学生“不是不知道什么是应该做的,而是知道什么是应该做的,却仍然不这么做”。因此,在现代发展性教育中,必须注重对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策略,要切合学生的实际,充分让每一个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得到同等的发展机遇,让学生获得一种基本的观念、方法和能力,使其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去运用和适应。每个人从自己的事情开始作起,不良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不良的与人相处的方式、不良的语言习惯、思想中过分自我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倾向等等,有大量的细碎的事情要作。道德是群体的价值认同和行为规范,但必须每个人都按照道德规范的要求来约束自己,才会创造一个良好的人文外部环境。人对道德的认同和价值取向实际上代表了一个民族的基本素养和教育水平。
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需要将教育与自我教育结合起来,这才是完整的教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育者始终起主导作用。教育者必须弄清形成大学生道德素质现状的内在原因。如身体原因、心理原因、认识原因、能力原因、个体集体原因等等,只有弄清了这些原因,教育者才能对症下药,改变现状或维持现状。好的环境对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起促进作用,差的环境则对其起阻碍作用。教育者应该认真研究大学生的环境,充分创造和利用积极的环境因素,克服消极的环境因素,为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发展与培养创造良好的氛围与空间。大学 生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他们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社会的影响。因此,教育者要认真研究社会环境的历史、现实和未来,找到过去的社会环境中,哪些因素对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产生过积极或消极的作用,并结合具体 情况,做到“古为今用”。而且,要预测环境的发展变化趋势,使其更好地为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提供指导。教育者还要研究国际环境,吸收其先进经验,使两者结合,做到“洋为中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