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北省对居民基本生活必需品和服务价格
【发布单位】80302
【发布文号】冀政[1994]32号 【发布日期】1994-04-13 【生效日期】1994-04-13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北省对居民基本生活必需品和服务
价格监审的实施细则》的通知
(冀政<1994>32号1994年4月13日)
现将《河北省对居民基本生活必需品和服务价格监审的实施细则》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河北省对居民基本生活必需品和服务价格监审的实施细则
第一条 第一条 为了保持居民基本生活必需品和服务价格的基本稳定,安定人民生活,根据《 国务院关于加强对居民基本生活必需品和服务价格监审的通知》(国发<1994>16号)精神,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第二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制定、检查和执行居民基本生活必需品和服务价格的部门、企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以及个人,都必须遵守本细则。
第三条 第三条 居民生活必需品和服务价格是指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价格变动对居民生活影响较大,群众反映比较敏感的重要消费品和服务价格,包括主副食品、日用消费品和服务收费项目等22种类(见附表)。
第四条 第四条 监审的居民基本生活必需品和服务价格的管理权限按下列规定划分:
(一)现行属于国家和省、市人民政府(地区行政公署)价格主管部门管理的价格、收费标准的管理权限不作变动;
(二)市场调节价的重要商品的各种差率由省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统一制定,具体价格和其它商品的差价率或者价格,由市人民政府(地区行政公署)价格主管部门制定。
第五条 第五条 除食盐(国家定价)外,下列品种的价格、收费标准和差价率由省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制定:
(一)面粉、粳米、食用植物油的进销差率、批零差率和加工费率。
(二)馒头和油条的毛利率。
(三)民用煤的省辖市市场销售价格。
(四)液化石油气的出厂价格。
(五)民用煤气的出厂价格。
(六)学杂费的收费标准。
(七)医疗费的收费标准。
以上进销差率、批零差率、加工费率、毛利率和收费标准由省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另行制定下发。
第六条 第六条 下列品种的价格、收费标准和差价率,由市人民政府(地区行政公署)价格主管部门制定:
(一)面粉、粳米、食用植物油的出厂价格、批发价格和零售价格。
(二)牛奶、鸡蛋的出场价格和零售价格。
(三)猪肉、牛羊肉的批发价格和零售价格。
(四)蔬菜的批发价格和零售价格。
(五)酱油的出厂价格和零售价格。
(六)馒头和油条的零售价格。
(七)食糖的批发价格和零售价格。
(八)洗衣粉的出厂价格、批发价格和零售价格。
(九)小学生作业本的出厂价格和零售价格。
(十)市内公共汽车的票价。
(十一)县级市场民用煤的销售价格。
(十二)平价液化石油气的销售价格和议价气的进销差率、批零差率。
(十三)民用煤气和自来水的销售价格。
(十四)省委托市地管理的学杂费项目的收费标准。
(十五)房租和托儿费的收费标准。
市人民政府(地区行政公署)价格主管部门可结合当地情况适当增加监审的种类和确定代表品,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
第七条 第七条 市人民政府(地区行政公署)价格主管部门监审的品种在调整价格时,必须在调价出台前10日内向省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备案。
第八条 第八条 下列生产、经营企业和品种实行价格审核制度,由其业务主管部门提出意见,报省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审核:
(一)省粮食主管部门所属有关公司及其经营的面粉、粳米、食用植物油。
(二)省对内贸易主管部门所属的糖酒公司、百货公司和批发、零售企业及其经营的食糖、洗衣粉。
(三)石家庄炼油厂、沧州炼油厂、保定炼油厂和华北油田、冀东油田生产的液化石油气。
(四)保定市、唐山市、廊坊市和秦皇岛市燃料公司经营的民用煤。
(五)省教育主管部门(不含委托市、地管理的)和省卫生主管部门应当由省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定价的收费标准。
第九条 第九条 市人民政府(地区行政公署)价格主管部门可自行确定本地区应当审核的品种和实行审核制度的生产、经营企业,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
第十条 第十条 实行审核的品种,原定价部门和生产经营企业应当向当地价格主管部门提出调价申请。价格主管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请后10日内给予答复,逾期不答复的,原定价部门和企业可自行调价。
第十一条 第十一条 备案和审核的内容包括:现行价格、拟调价格、调价幅度、调价时间、调价理由以及调价时间间隔和在一定时间内的累计调价幅度。
第十二条 第十二条 市人民政府(地区行政公署)价格主管部门应当在每月月末将当月本地区的调价备案情况和审核情况以及对附表所列品种的其它监审情况汇总报省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
第十三条 第十三条 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可以采取干预措施:
(一)监审品种的调价理由不充分,调价力度过大,或者在一定时间内调价频率过高,可能对市场物价稳定和人民生活安定造成影响时,价格主管部门可以不予调价、延期调价或者限制提价幅度,有关主管部门和生产、经营企业必须遵照执行。
(二)猪肉、牛羊肉、鸡蛋和蔬菜价格波动过大时,经当地人民政府批准,价格主管部门可以制定参考价、浮动价或者在集贸市场挂牌限价。
(三)附表所列品种价格出现突发性过度上涨时,价格主管部门可以在规定权限内制定临时性措施,报当地人民政府批准后施行,同时报上级价格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四条 第十四条 各级物价检查机构有权监督检查对居民基本生活必需品和服务价格监审的执行情况,并依据价格管理法规和规章的规定查处价格违法行为。被查者和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予以协助,如实提供情况和资料,不得以任何理由干涉,拒绝或者阻碍。
第十五条 第十五条 对居民基本生活必需品和服务价格监审工作应当在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进行。市人民政府(地区行政公署)价格主管部门必须定期向同级人民政府和省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报告落实情况。
第十六条 第十六条 本实施细则由河北省物价局负责解释。
第十七条 第十七条 本实施细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附:河北省居民基本生活必需品和服务价格监审种类
附:河北省居民基本生活必需品和服务价格监审种类
┌─────────────────┬───────────────┐
│ 种类名称 │ 代表品、规格、项目 ├─────────────────┼───────────────┤
│
1、面粉 │特一粉、标粉 │
2、粳米 │标二
│
3、食用植物油 │花生油、卫生油
│
4、猪肉、牛羊肉 │ │ │
5、鸡蛋 │ │ │
6、牛奶 │ │ │
7、蔬菜 │主要大路菜
│
8、民用煤 │峰窝煤、煤球、散煤 │
9、液化石油气 │ │ │
10、民用煤气 │ │ │
11、自来水 │ │ │
12、食糖 │棉白糖
│
13、洗衣粉
14、食盐 │ │ │
15、馒头、油条 │ │ │
16、酱油
17、小学生作业本 │ │ │
18、市内公共汽车票
19、房租 │ │ │20、学杂费
21、托儿费 │ │
22、医疗费 │ │ └─────────────────┴───────────────┘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 │ │ │
│ │
│
│
第二篇: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北省重点建设项目稽察实施办法
【发布单位】80302
【发布文号】冀政办函[2000]10号 【发布日期】2000-04-17 【生效日期】2000-04-17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河北省重点建设项目稽察实施办法
(试行)》的通知
(冀政办函〔2000〕10号2000年4月17日)
各设区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河北省重点建设项目稽察实施办法(试行)》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试行过程中的有关问题请及时向省政府办公厅反馈。
河北省重点建设项目稽察实施办法(试行)
一、一、总则
(一)为加强对重点建设项目的监督管理,确保建设工程质量和建设资金的安全及合理使用,提高投资效益,省政府成立了河北省重点建设项目稽察特派员办公室(以下简称稽察办公室),负责对全省重点建设项目进行政府监督。为规范重点建设项目稽察工作,保证稽察工作客观、公正,提高稽察效率和质量,促进全省重点建设项目顺序实施,制定本办法。
(二)重点建设项目稽察的基本任务是依法对列入稽察范围项目的建设进行程序性稽察,对建设过程的主要环节和主要方面进行监督检查。围绕项目审批程序和资金使用、工程质量、建设进度等,重点监督检查项目法人责任制、资本金制、招投标制、监理制、审计制和管理责任制等“六制”的落实情况。通过稽察促使项目单位全面强化管理,促进项目建设顺利进行。
(三)省重点建设项目稽察的范围主要是:列入省重点建设计划管理的项目;有政府出资、融资的,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的项目;省政府等上级机关交办稽察的项目;群众举报确需稽察的项目。
(四)省稽察办公室负责组织对省重点建设项目的稽察工作和稽察特派员及特派员助理的日常管理工作。各级各有关部门和项目建设单位应当积极支持、配合省重点建设项目稽察工作,要如实反映情况、提供资料,并为稽察人员开展稽察工作提供必要的条件。
(五)重点建设项目稽察,应建立监测和重大建设事项报告制度,实行现场稽察与平时监控相结合;建立举报制度,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
(六)重点建设项目稽察工作应坚持依法办事、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原则,不干预被稽察项目正常建设活动。
二、二、稽察内容
(七)根据重点项目稽察的基本任务,重点项目稽察的内容包括:审批程序稽察、项目法人稽察、勘察与设计稽察、工程招标投标稽察、开工条件稽察、施工和工程进度稽察、设备材料采购稽察、工程监理稽察、工程质量稽察、资金使用和概算控制稽察、投资环境稽察、竣工验收稽察和项目效益稽察等。
(八)审批程序稽察。主要内容包括: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开工报告是否经过审批,审批程序是否符合国家和省有关规定。
(九)项目法人稽察。主要内容包括:项目法人责任制是否落实,组织机构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项目法人的各项规章制度是否健全,执行是否严格;列入省重点建设项目计划的项目,重点项目管理责任制是否落实。
(十)勘察与设计稽察。主要内容包括:勘察、设计单位的资质是否符合有关规定;勘察、设计的深度和质量是否满足要求;设计依据、标准、规范、定额等是否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设计变更是否按规定进行报批;对勘察、设计单位的设计质量和信誉以及服务水平进行评价。
(十一)工程招标投标稽察。主要内容包括:建设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的选择以及主要设备、材料的采购是否进行了招标,招投标运作是否规范;签订的各种协议和合同是否严密、可靠、规范;有无中标后进行转包、违法分包的问题。
(十二)分工条件稽察。主要内容包括:项目资本金及其他建设资金的落实、施工组织设计大纲的编制、主体工程(或控制性工程)施工招标、设计图纸交付协议的签订、监理招标、征地拆迁及四通一平工作、需要的主要设备和材料的订货等开工条件是否具备。
(十三)施工和工程进度稽察。主要内容包括:施工单位的资质是否符合有关规定,施工技术方案和施工机械设备、技术人员、施工方法、安全控制、设备和材料使用、工程进度是否符合合同要求;对施工企业的施工质量、总体水平和信誉进行评价。
(十四)设备、材料采购稽察。主要内容包括:设备、材料的采购合同,尤其是引进国外成套设备和关键设备的合同是否严密、可靠,是否符合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合同执行情况如何;对设备、材料厂家和供应商信誉进行综合评价。
(十五)工程监理稽察。主要内容包括:监理单位的资质是否符合有关规定,现场监理人员的数量和素质以及监理手段是否满足工程建设的要求;监理工作是否规范;对监理单位信誉进行综合评价。
(十六)工程质量稽察。主要内容包括:项目、施工、监理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否建立和健全,质量责任制是否落实;工程质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是否出现过质量事故;是否存在瞒报工程质量事故和在工程质量事故处理中弄虚作假的问题;质量监督部门对工程质量的检验评定工作是否规范和到位。
(十七)资金使用和概算控制稽察。主要内容包括:项目单位的财务制度是否健全,财务管理是否规范;项目的资金来源是否符合有关规定,资金到位情况如何;资金的使用是否符合概算和有关规定,支付是否按照合同执行;概算控制措施是否落实,概算审批和调整是否符合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有无挪用项目资金等问题。
(十八)投资环境稽察。主要内容包括:项目所在地的各个部门和各个方面有无对建设项目乱收费、乱摊派、乱集资的现象,有无以各种借口干扰、影响项目建设的情况;项目所在地政府是否为重点项目及时提供各种服务,是否及时解决项目建设中出现的有关问题,有无推诿扯皮现象。
(十九)竣工验收稽察。主要内容包括:竣工验收是否符合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和验收标准,主要结论和意见是否符合实际情况。
(二十)项目效益稽察。主要内容包括:项目建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否达到了可行性研究预定的目标。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是否控制在国家和省有关环保规定的范围内。
三、三、稽察工作程序
(二十一)确定稽察项目。稽察办公室应当适时了解计划、经贸部门对有关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查情况,在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准后即介入对项目的跟踪监督。稽察项目名单由稽察办公室提出,由省计委负责会同财政厅、审计厅审计(同一个项目应避免在同一内交叉检查监督),报省政府审定。需要进行专项性稽察的项目,报经省政府同意后随时安排。
(二十二)建立项目档案和数据库。稽察组应设法收集开展项目稽察工作所需的有关资料和数据,建立项目档案和数据库。
(二十三)制订项目稽察提纲。稽察提纲要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能够指导实际稽察工作。
(二十四)现场稽察。稽察组应按照稽察计划安排,根据稽察提纲内容进行实地稽察。
(二十五)编写和提交稽察报告。每次稽察结束后,稽察组应及时提交稽察报告。稽察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项目基本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或经验)、相关建议等。稽察报告由稽察特派员签字,经稽察办公室审核后报送省计委;项目存在重大问题的,上报省政府。稽察特派员在稽察工作中发现紧急情况,可直接向省政府或省计委报告,并及时向稽察办公室通报情况。
(二十六)下达整改通知。针对被稽察项目存在的主要问题,应下达包括整改意见和处理决定在内的整改通知,督促项目整改。整改通知以省计委名义下发。
(二十七)复查验收。稽察办公室应当适时组织稽察人员对项目整改情况进行复查,并提交复查报告。复查报告经稽察办公室审核后,报省计委。复查验收合格后,应当终止对被稽察项目的处理。
(二十八)总结表彰。对项目建设管理规范,成绩突出的,稽察办公室应当提请省计委进行表彰。
(二十九)立卷和归档。项目稽察材料、凭证、稽察报告、整改通知,应根据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进行分类整理,集中立卷和归档。有政府出资、融资的项目,同时还应将有关资料抄送省财政、审计部门。
四、四、对违规、违纪及违法问题进行处理
(三十)针对稽察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由省计委依据有关规定作出处理决定,或者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
对项目法人违反国家和省基本建设有关规定的,可视情节轻重作出下列单项或多项处理:
1、责令限期整改;
2、通报批评;
3、建议建设项目主管部门对项目单位领导班子作出调整或重组;
4、建议财政部门暂停拨付、冻结或者收回政府投资;
5、建议金融机构停止贷款,对严重违规有可能造成贷款损失的,还可提前收回贷款,并追究项目法人相应的法律责任;
6、建议有关部门依法予以相应的行政处罚;
7、暂停项目建设。
对施工、勘察、设计、监理单位、主要材料与设备供应商、总承包单位及有关中介服务机构,在项目前期工作和建设过程中违反国家和省基本建设有关规定,负有相关责任的,可视情节轻重作出下列单项或多项处理:
1、责令限期整改;
2、通报批评;
3、责成项目法人撤换相关责任单位,依法重新进行招标;
4、建议有关部门依法责令停业整顿、降低其资质等级,直至吊销其资质证书;
5、建议有关部门对负有责任的执业注册人员责令其暂停执业;吊销执业注册证书,一定时期内不予注册;情节特别恶劣的,终身不予注册;
6、建议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吊销其营业执照。
7、建议有关部门依法予以其他相应的行政处罚。
对严重违反国家和省基本建设有关规定的建设项目,项目单位和省直主管部门和所在市又不积极配合有关部门进行整改的,视其情节建议有关部门暂停该部门、所在市同类新项目的审批和资金的拨付。
(三十一)对违规、违纪及违法问题的处理,实行分工负责和处理结果反馈报告制度。成立由有关部门主管领导参加的联席会,对稽察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协调。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和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由有关部门按职责认真调查核实,依法作出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罚。对重大和复杂问题,由省计委与其他有关主管部门共同调查处理。稽察办公室要对处理决定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督办,直至问题完全解决。
1、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开工报告未经审批,或审批程序不符合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的,由项目审批部门负责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反馈省计划部门和稽察办公室。
2、项目法人责任制不落实,组织机构不符合规定,项目法人的各项规章制度不健全,执行不严格的,由项目单位的行业主管部门负责督促整改并将结果反馈稽察办公室。
3、建设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以及与项目建设有关的重要设备、材料等的采购,未按规定进行招投标或招投标运作不规范,存在中标后进行转包、违法分包的;采购合同不符合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合同执行存在问题的,由有关招投标行政监督部门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反馈省计划部门和稽察办公室。
4、勘察、设计单位的勘察、设计深度和质量达不到规范和合同要求,设计依据、标准、规范、定额等未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重大设计变更未按规定进行报批的,由行业主管部门、资质认定部门负责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反馈稽察办公室。
5、监理单位的现场监理人员以及监理手段不能满足工程建设的要求,监理工作不规范的,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反馈稽察办公室。
6、项目单位及施工、监理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质量责任制不落实,进场的业主设备、材料不符合设计要求,工程质量不合格或出现过质量事故、瞒报工程质量事故和在工程质量事故处理中弄虚作假的,由工程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和技术监督部门负责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反馈稽察办公室,重大问题的处理结果报省政府。
7、项目单位的财务制度不健全,财务管理不规范,项目的资金来源不符合有关规定,资金的使用不符合概算和有关规定,支付未按照合同执行的;存在超规模超标准建设问题,概算调整未按有关规定报批,存在弄虚作假骗取国家和省投资,截留、挤占、挪用项目建设资金等问题的,由财政部门、审计部门和计划部门负责处理,重大问题的处理结果报省政府。
8、项目所在地对建设项目乱收费、乱摊派、乱集资,或以各种借口干扰、影响项目建设的,由项目所在地政府负责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反馈稽察办公室。
9、竣工验收不符合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和标准,竣工验收的有关资料不符合实际情况的,由稽察办公室负责查处,重大问题的查处结果报省政府。
(三十二)对稽察发现有违规违纪或违法行为的建设单位和施工、勘察、设计、监理单位的直接责任者、主要领导责任者和重要领导责任者,以及有关行政监督部门存在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贪污受贿、以权谋私等腐败行为的国家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有关人员,由其所在单位、其行政主管机关或监察机关按人事管理权限依据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的不仅要追究直接责任人员的党纪政纪责任,还要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要求,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十三)对稽察发现涉及省内其他部门和设区市的违规违纪或违法行为,要以省计委公函的形式移交有关部门和市进行查处,有关部门和市应将查处结果及时反馈稽察办公室。涉及省外的问题,上报国家计委另行处理。
五、五、稽察工作方法
(三十四)对被稽察的重点建设项目每年至少进行一至二次现场稽察,并通过信息系统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经常性跟踪监测。
(三十五)现场稽察可采取对项目建设进行全面稽察的方式,也可采取对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进行重点稽察的方式。必要时,还可采取对某个环节和某些方面进行跟踪稽察的方式。
(三十六)现场稽察工作主要采取听、看、查、核、谈等方式,对重要的证词、证据可进行录音、复印、拍卖或摄像。
1、听取项目主管单位、项目单位以及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有关单位对项目建设过程的情况汇报;
2、查阅项目的有关文件和资料,包括向有关部门调查核实项目的有关审批文件,设计资料、设计图纸,招投标的有关文件、资料和签订的各种合同,建设项目的财务报表、会计帐簿、会计凭证,项目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监理日志和监理报告;
3、核实有关情况,包括向有关部门调查核实项目的资金来源和资金使用情况,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的资质、合同执行、现场服务和信誉情况;
4、实地察看工程质量和现场管理情况,有关质量检测机构和检测设备的情况,必要时可以进行抽样检验;
5、与参建单位的有关人员或周围的群众座谈,多方面了解情况。
(三十七)根据需要,可以与财政、审计、金融、建设等有关部门组织联合稽察组对某些项目进行稽察,也可以聘请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参与稽察,或者委托有资质的机构对某项内容进行检验和鉴定。
(三十八)稽察结束后,稽察组应向项目单位再次核实情况,以确保稽察的准确性;必要时还要与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交换意见,通报稽察情况。
六、六、稽察办公室的职责及稽察人员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三十九)稽察办公室的主要职责:
1、根据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研究制订我省重点建设项目稽察的具体规定和稽察特派员管理办法,研究提出有关项目监管的政策和建议。
2、了解项目前期工作有关情况,提出稽察项目计划。
3、负责稽察特派员及稽察特派员助理的派出、培训及管理工作。
4、负责稽察报告的汇总、审核,报请省计委下达整改意见,并监督落实。
5、负责与各市、各部门的联络和协调工作。
6、承办省政府、国家计委重大项目稽察特派员办公室及省计委交办的其他工作。
(四十)稽察人员依法执行公务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拒绝、阻碍稽察人员依法执行公务,不得打击报复稽察人员。稽察人员开展稽察业务时享有下列权利:
1、可以要求项目单位提供与稽察有关的文件、资料、数据,查阅项目单位的会计帐簿、会计凭证等财务资料,必要时可对有关人员进行质询;
2、可以向项目参建单位、设备材料供应商以及与建设项目有关联的企事业单位调查和了解有关情况,必要时也可查阅这些单位的有关会计帐簿、会计凭证等资料;
3、根据工作需要,可以经稽察办公室商请各级有关管理部门提供相关资料;
4、可随时进入施工、仓储、办公、检测、试验等与项目建设有关的场所和地点进行现场查验和取证;
5、监督项目初步设计审查、施工图设计审查、招标投标、竣工验收等重大活动,参加项目建设有关重要会议。
6、在稽察现场发现明显存在的需要立即制止的问题时,可当场责令予以纠正。
(四十一)稽察人员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1、依法行使职责,坚持原则,自觉维护国家利益;
2、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监督,不越权干预项目单位的正常建设活动;
3、认真进行稽察工作,保证工作质量和效率,及时完成稽察任务;
4、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地反映项目建设的情况和问题;
5、对建设单位反映的需要上级部门解决和协调的问题,应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并帮助解决。
6、办理稽察事项时,与被稽察单位或者稽察事项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7、保守国家秘密和被稽察单位的商业秘密。
(四十二)稽察人员应当严格遵守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自觉纠正和防止各种违规违纪行为。
(四十三)稽察人员在稽察工作中成绩突出,为维护国家利益做出重要贡献的,应给予奖励。具体办法另行规定。
(四十四)稽察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对被稽察项目的重大问题隐匿不报,严重失职的;
2、与被稽察单位串通,编造虚假稽察报告的;
3、干预被稽察单位正常的建设活动,致使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
4、泄露国家秘密或被稽察单位商业秘密的;
5、违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廉洁从政有关规定的。
七、七、被稽察单位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四十五)被稽察单位在接受稽察时享有下列权利:
1、对稽察中发现的问题,可以向稽察人员进行申辩;对稽察报告和处理意见有异议的,可以向稽察办公室提出申诉。
2、发现稽察人员有违纪、违法行为的,有权向稽察办公室、监察部门和司法机关投诉。
3、对需要上级单位协调解决的问题以及外界干扰工程建设的情况,可向稽察办公室报告。
(四十六)被稽察单位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1、积极协助稽察人员的工作,如实提供稽察工作需要的文件、资料、数据。
2、自觉执行稽察办公室制定的文件和资料报送制度、项目月信息报表制度、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
3、下列文件、资料、数据和信息必须及时报送稽察办公室:
(1)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等的总说明,开工报告及各阶段批复文件复印件;
(2)咨询单位的项目评估意见、初步设计的专家评审意见;
(3)上报有关部门审批的关于调整项目建设方案、建设规模、建设内容、建设标准、资金来源、投资概算等方面的报告及批复文件复印件;
(4)监理月报和向项目法人的报告;
(5)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各参建单位的资质和资信证书复印件,各参建单位的基本情况介绍;
(6)重大设计变更报告及批复文件复印件;
(7)政府质量监督部门的检查验收报告;
(8)项目单位编制的实施计划,季度、会计报表,建设项目基本情况表,项目建设月度信息报表;
(9)审计单位的审计报告;
(10)有关竣工验收的文件复印件;
(11)稽察单位要求报送的其他资料。
4、下列重大事项必须及时报告稽察办公室:
(1)项目初步设计和概算调整审查;
(2)项目招标、评标;
(3)项目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变动;
(4)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的更换以及不合格施工队伍的清除出场;
(5)重大质量、安全事故;
(6)项目竣工验收;
(7)重要的经验教训现场会议或总结会议;
(8)其他相关的重大事项。
5、对稽察人员在稽察过程中指出的急需纠正的问题,应当立即停止有关行为,并采取适当措施积极挽回其造成的损失。
6、接到整改通知后,应按要求认真进行整改,并将整改结果按要求期限报省计委并抄送稽察办公室。
(四十七)被稽察项目单位、有关单位和个人有下列行为的,对其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提请有关部门和当地政府给予行政或纪律处分;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1、违反本办法第(四十六)条之1、3、4、5款规定的;
2、拒绝、阻碍稽察人员执行任务或者打击报复稽察人员的;
3、向稽察人员馈赠物品、支付报酬、提供福利待遇,影响稽察人员公正履行职责的。
八、八、附则
(四十八)稽察人员在项目稽察过程中所发生的交通、住宿等费用,先由市计委垫付,省稽察办公室每半年与市计委结算一次,各市不得将垫支费用转嫁给项目单位。市计委无力垫付的,由稽察办公室直接结算。
(四十九)各市对市一级政府出资、融资和管理项目的稽察、可参照本办法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
(五十)本办法由省计委负责解释并组织实施。
(五十一)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三篇: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北省突发事件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
各市(含定州、辛集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雄安新区管委会,省政府各部门:
《河北省突发事件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应急预案》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2012年7月10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河北省突发事件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应急预案》(冀政办函〔2012〕64号)同时废止。
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7年10月12日
河北省突发事件生活必需品
市场供应应急预案
为保证突发事件期间我省重要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有效预防和控制市场异常波动,确保人民基本生活需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将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市场运行调控的重大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将突发事件情况下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纳入法治化、科学化、规范化轨道,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建立突发事件生活必需品市场异常波动应急处理机制,确保市场有效供应和平稳运行。
突发事件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应急工作本着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科学监测、及时反应和处置得力的原则进行。
二、市场异常波动的监测报告及确认
对县(市、区)以上城市生活必需品市场进行监测并实行信息报送制度,监测范围和报送时间由省商务厅、省物价局确定。本预案所称突发事件生活必需品市场异常波动(以下简称市场异常波动),是指因突然发生的、造成或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引起粮食、食用油、肉类、蔬菜、蛋品、奶制品、食盐、食糖等生活必需品供求关系突变,在较大范围内引起抢购,导致一类以上商品价格一周内上涨30%以上或出现较大面积商品脱销。
(一)监测的主体、内容和对象。
监测主体:省、市、县(市、区)商务行政主管部门及价格主管部门负责突发事件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的监测和预警工作。
监测对象:粮食、食用油、肉类、蔬菜、蛋品、奶制品、食盐、食糖等生活必需品的重点供应企业、商场、超市和蔬菜批发市场。
监测内容:生活必需品的供给、销售和价格方面的变化情况,及时掌握市场动态,收集、汇总、分析监测信息,及时提出预警建议。
(二)监测报告制度。
各市(含定州、辛集市,下同)商务部门、价格部门和列入全省市场异常波动监测预警范围的监测对象,按要求及时、准确、完整报送有关数据及市场情况。监测报告实行属地化管理,各市商务部门、价格部门和各监测点原则上坚持日监测、周报告制度,必要时启动日监测、日报告制度。
(三)市场异常波动分级。
市场异常波动分为2级:Ⅰ级(红色预警)为全省或省会城市、两个市以上区域发生的市场异常波动;
Ⅱ级(黄色预警)为一个市或两个以上县(市、区)发生的市场异常波动。省商务厅负责提出预警的启动、预警级别的调整和预警解除的建议,经省政府批准后实施。食盐市场异常波动级次划分及应急工作,按照我省食盐应急预案有关规定执行。粮食、食用油市场异常波动级次划分及应急工作,按照我省和全国粮食应急预案有关规定执行。其他生活必需品的应急工作,属于Ⅰ级的由省市场异常波动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实施,属于Ⅱ级的由发生地所在市市场异常波动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实施。
(四)市场异常波动的确认。
发现市场异常波动后,监测点必须在1小时内向当地商务、价格部门报告,监测到市场异常波动或接到报告的商务、价格部门,应当立即组织力量对报告事项调查核实、确证,在2小时内向本级政府报告,同时向上级商务、价格部门报告,并抄报有关主管部门。经核实确证为Ⅱ级市场异常波动的,各市商务部门应在核实确证1小时内向当地政府和省商务厅报告。省商务厅在接到报告后要立即向省政府报告,提出启动应急预案建议,经省政府批准后启动应急预案,并在2小时内向各市发布黄色预警警报。经核实确证为Ⅰ级市场异常波动的,省商务厅应在核实确证后立即向省政府报告,提出启动应急预案建议,经省政府批准后启动应急预案,并在2小时内向各市发布红色预警警报。
三、组织机构、部门分工
(一)组织机构。
1.省市场异常波动工作领导小组职责。
省政府成立市场异常波动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本省行政区域内突发事件发生时生活必需品的生产、储备、调运和投放工作。省市场异常波动工作领导小组由省政府分管副省长任组长,省政府分管副秘书长、省商务厅主要负责同志、省政府应急办主任任副组长,省政府新闻办、省发展改革委、省公安厅、省财政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卫生计生委、省工商局、省质监局、省粮食局、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省供销社、国家统计局河北调查总队、石家庄海关、河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和铁路、电力、石油等有关部门(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参加,负责领导、组织、协调行政区域内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工作。在预警状态下,建立定期召开会议制度和联系制度,协调市场供应的有关问题。
2.省市场异常波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
省市场异常波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商务厅,具体承担监测、收集生活必需品市场供求信息,分析、预测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发展态势,提出启动应急预案的建议,协调生活必需品生产、销售、运输和储备所需的资金、物资和人员,组织、协调、监督各地各有关部门落实本预案,完成其他临时交办任务。
省市场异常波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设综合信息组、市场供应组、支持保障组和市场监管组,由省政府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和工作人员组成,履行相应职责。
3.各组职责。
综合信息组:承担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的综合文字工作,协调办公室各组相关事宜;
负责有关会议、活动的组织协调工作;
负责信息传递及文件管理工作。
市场供应组:负责组织和协调生活必需品的生产、储备和销售工作。
支持保障组:负责组织和协调生活必需品生产、储备和销售所需的资金、能源和交通运输工具。
市场监管组:负责监测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情况,组织、协调有关部门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囤积居奇、哄抬物价、欺行霸市、强买强卖等破坏市场秩序的行为。
4.市市场异常波动工作领导小组职责。
各市比照省市场异常波动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市市场异常波动工作领导小组,细化各组成部门职责。
(二)各部门分工。
商务部门具体负责市场供应应急工作的综合协调和部门衔接,做好肉类、食糖等商品的储备管理及市场调控工作,完善应急商品投放网络建设,会同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等部门组织应急商品的进口。
新闻部门及时配合商务部门做好新闻发布工作,组织好对外宣传报道。
发展改革部门负责及时协调应急处理所需生活必需品的综合运输协调,保障电力、石油等货源供应,综合协调粮油等重要商品储备的动用和投放。
公安部门负责维护生活必需品供应场所的治安秩序,依法及时打击扰乱市场秩序的犯罪活动。
财政部门负责保障市场供应应急事项所需的合理费用及时到位,按预算级次提供资金支持和补偿。
铁路、交通运输部门负责根据调运方案,及时组织应急商品的铁路、公路、水路运输。
农业、畜牧部门负责根据市场需求,及时组织农产品、畜产品的生产、供应,负责种植、养殖环节的质量安全监督。
卫生计生部门负责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工作。
工商部门负责规范市场主体经营行为,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
质监部门负责生产环节的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和生产、流通环节的计量监督管理工作,严厉查处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等违法活动和生产、流通环节的计量违法活动。
粮食部门负责储备粮、油的投放和市场供应,组织粮油企业做好定点生产加工和销售工作。
价格部门负责市场价格监测预警和价格监督管理工作,必要时实施价格干预措施或者紧急措施,开展价格监督检查,坚决打击价格违法行为,保持市场价格稳定。
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负责组织和指导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工作,监督事故查处落实情况。
供销、盐务部门负责省内外食盐的调入、市场销售和市场监管工作,将食盐及时配送到零售单位、食品加工企业和社会集团用盐单位,保障市场供应;
负责食盐的生产和销售的监督管理工作,保证货源供应,及时督导食盐定点生产企业根据市场应急需要,将合格的食盐运送到批发单位。
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对应急供应所需进口物资优先办理通关和检验检疫手续,保障渠道畅通。
(三)指挥系统的启动
1.Ⅰ级预警组织领导体系。省政府批准启动Ⅰ级预警后,省市场异常波动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立即进入应急工作状态,办公室人员在预警后4小时内集结到位,办公室各职能组启动工作程序,履行相应职责。
2.Ⅱ级预警组织领导体系。省政府批准启动Ⅱ级预警后,被启动Ⅱ级预警的市市场异常波动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立即进入应急工作状态,在当地政府领导下,统一组织、指挥和协调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办公室人员在预警后4小时内集结到位,办公室各职能组启动工作程序,履行相应职责。
四、应急控制措施
(一)按照有利于稳定人心、市场的原则,做好新闻发布工作,强化正面引导。
(二)督导流通企业与生产者、供应商积极组织货源,动用商业库存,保障市场供应。及时向社会通报市场供应情况,为媒体记者提供必要的数据资料,正确引导社会舆论。
(三)组织从周边未发生市场波动的设区的市紧急调运商品,进行异地商品余缺调剂。
(四)动用储备物资投放市场。首先动用县(市、区)、市储备物资投放市场。县(市、区)、市储备物资不足时,动用省级物资储备。省级物资储备不能保证应急供应的情况下,按规定程序申请中央物资储备。
(五)当国内资源不足时,迅速组织进口。
(六)按照市场异常波动发生前的合理价格紧急调集生活必需品、交通工具以及相关设施。
(七)在情况特别严重时,对生活必需品实行价格干预和定量销售制度。
五、应急保障措施
(一)根据市场异常波动情况,必要时对生活必需品实行定点生产、定点储备、定点销售制度。
1.定点生产。
(1)面粉、大米、食用油。省粮食局负责确定省内重点面粉、大米、食用油加工企业作为生产供货单位。
(2)猪肉。省商务厅负责确定全省各级生猪活体储备场作为货源基地。省农业厅负责确定定点屠宰厂作为屠宰加工供货单位。
(3)鸡蛋和奶制品。省农业厅负责确定省内重点蛋鸡养殖企业和乳品加工企业作为货源基地。
(4)蔬菜。省农业厅负责协调各市政府确定蔬菜生产供应基地。
(5)食盐。省供销社负责协调组织食盐定点生产企业生产,保障货源供应。
2.定点储备。
(1)面粉、大米、食用油。省粮食局负责确定重点加工企业、粮油储备库作为面粉、大米、食用油定点储备单位。
(2)猪肉、食糖。省商务厅负责确定生猪活体储备场、肉类冷藏企业和经营食糖的重点流通企业作为全省定点储备单位。
(3)鸡蛋、奶制品。省农业厅负责确定省内重点蛋鸡养殖企业和乳品加工企业作为承储企业。
(4)蔬菜。由于蔬菜保鲜期短,不宜长期储存,根据“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原则,我省蔬菜的应急储备由省商务厅协调各市作出安排。
(5)食盐。省供销社负责。河北省盐业专营集团公司作为省级食盐储备承储单位,在全省合理布局储备库点。
3.定点销售单位。
(1)面粉、大米、食用油。将各市的大型商场、超市作为定点销售单位。
(2)猪肉、鸡蛋、食糖、食盐等生活必需品。将各市的大型商场、超市及重点农贸市场作为定点销售单位。
(3)蔬菜。首先将就近各市的蔬菜基地和农贸市场作为定点销售单位,对确定区域保障供应,不足部分由重点蔬菜配送中心供应,必要时从农业部在我省的定点蔬菜批发市场和部分基地县统一调配。
(二)公安、工商、质监、价格部门加大执法力度,依法严厉打击囤积居奇、哄抬物价、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损害消费者利益的违法犯罪行为,维护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
(三)发展改革、电力、石油等部门及企业对各定点单位所需热、电、油等能源供应,要优先安排,满足需求,不得停供、限供。
(四)公路、铁路等部门要根据调运方案,建立应急商品铁路、公路运输“快速通道”,不得乱设关卡进行检查,确保应急商品运输畅通。对各定点单位所需物资的调运,要优先安排,及时发运,保障运力。
(五)按照各级政府指令组织调运、投放应急商品发生的各项额外费用,分别由各级财政合理补助,以形成快速反应、保障有力的市场调控机制。
六、其他事项
(一)预案更新与管理。省商务厅负责预案的日常管理,并根据情况对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本预案由省商务厅负责解释。
(二)奖励与责任
1.对在突发事件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扬和奖励。
2.对有关部门工作人员由于玩忽职守、谎报、知情不报,或拒不履行本预案规定的应急处置职责,致使国家利益和人民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由本级政府或上级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各市、县(市、区)政府应根据本预案,制定本地的突发事件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预案。
(四)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本文来源于河北省人民政府官方网站)
第四篇:河北省财政厅_河北省人民政府农业产业化办公室_河北省扶贫开发办公室关于印发
河北省财政厅 河北省人民政府农业产业化办公室 河北省扶贫开发办公室关于印发《河北省2011农业产业化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
冀财农〔2011〕87号
各设区市财政局、农业产业化办、扶贫办:
现将《河北省2011农业产业化项目申报指南》印发 给你们。请按照要求,认真做好项目的组织、审核和申报工作。
2011年7月1日
为推动我省农业产业化发展,做好2011年农业产业化项目的申报工作,根据省委、省政府对农业产业化工作的有关要求,按照集中扶持、事先引导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制定本指南。
一、项目扶持范围与重点
2011年省级农业产业化资金使用,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确定的畜牧、蔬菜、林果三大主导产业及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优势产业,以乳品、肉类、粮油、果品、蔬菜五大加工业为重点,以推进农业产业重大项目建设、知名品牌创建和农业产业园区做大做强为主攻方向,突出扶持进档升级快、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市场前景好、发展潜力大、科技含量高的项目,推进农业产业化企业集聚、集约化经营,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引导创建一批销售收入超百亿元的农业产业化企业和超千亿元的农业产业园区。
业化项目予以财政补助。
农业产业化大项目是指乳品、肉类、粮油、果品、蔬菜五大加工业中,新建或扩大再生产建设、总投资达到3亿元以上、2010年1月1日-2011年5月31日期间资本性支出达到总投资10%以上的农业产业化项目。对农业产业化大项目,最高补助额度为500万元。
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化项目是指注册资本在 500万元以上,2010年1月1日-2011年5月31日期间资本性支出在600万元以上的农产品深加工、流通及种养基地建设项目。对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化项目,最高补助额度为100万元。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以下简称扶贫县)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化项目单位的注册资本和完成投资须达到上述标准的60%以上,最高补助额度为50万元。
对农业产业化示范园区内的农业产业化项目补助额度可以适当提高。
3、财政奖励项目
农业产业化资金对农业产业化企业进档升级和创建农产品名优品牌(含商标)实行财政奖励。
农业产业化企业进档升级奖励是指对2010年乳品、肉类、粮油、果品、蔬菜五大加工业中生产规模大、发展速度快、带动能力强、年销售收入达到一定规模以上的农业产业化企业给予最高 500万元的奖励。其中,粮油类企业年销售收入达到100亿元以上,乳品、肉类和果品类企业年销售
项目、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化项目企业向所在县财政局和扶贫开发办公室(以下简称扶贫办)提出项目补助申请,并按《指南》要求提供相关依据材料。
2、逐级申报。县级财政局会同产业化办或扶贫办对所报项目进行审查后,择优筛选项目,联合向设区市对口部门申报。设区市财政局会同产业化办或扶贫办对县级申报项目有关情况按《指南》要求进行严格审核把关,并组织会计师事务所对申报农业产业化财政补助项目、进档升级奖励项目和财政贴息项目进行专项审计,填报《河北省农业产业化项目专项审计情况表》。然后,对申报项目进行综合评审论证,择优筛选项目,分类联合向省级对口部门申报。市、县对 报材料情况的真实性和合规性向上一级负责。(二)向省对口部门申报项目需提供以下材料
1、各设区市财政局和产业化办或扶贫办联合推荐文件;
2、河北省农业产业化项目申请表、河北省农业产业化项目投资完成明细表、河北省农业产业化品牌建设项目申请表、河北省农业产业化项目专项审计情况表、农业产业化项目申报汇总表(见附件,必须用execl制表)及电子版(归口发至省级相关部门信箱);
3、农业财政资金项目申报标准文本;
4、有关部门批复或备案的项目立项手续材料、法
财政厅1份。
(二)各设区市财政局、产业化办、扶贫办要于8月15日前归口上报项目申报材料(邮寄申报以当地的邮戳为准)。超过规定申报时间视为自动放弃申报。
(三)各设区市相关部门要对所申报项目进行严格审查,对申报项目及投资的真实性、合规性负责,对未进行严格审核把关、提供虚假情况而骗取财政资金的违法违纪问题,要追究项目申报单位和市、县负责审核把关部门领导及有关人员的责任。申报审查审计所需费用由同级财政部门承担。
(四)发现有以下问题之一者取消项目申报或资金 助资格:
1、提供虚假情况资料的;
2、不附相关依据证明材料的;
3、举报或投诉反映申报项目虚假并经证实的;
4、设区市、县(市、区)将审查费用转嫁企业负担的。
(五)对采取虚假手段骗取补助资金的,一经核实后,将追回财政补助或奖励资金,并将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规定处理。省财政厅地址:
石家庄市桥西区中华南大街48号邮编:050051联系电话:0311-66651109内网邮箱:nyc@hecz.cn 省产业化办地址:
第五篇: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北省清理规范收费行为工作方案
【发布单位】河北省人民政府 【发布文号】冀政办〔2009〕8号 【发布日期】2009-03-01 【生效日期】2009-03-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河北省人民政府
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北省清理规范收费行为工作方案》的通知
(冀政办〔2009〕8号)
各设区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河北省清理规范收费行为工作方案》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河北省清理规范收费行为工作方案
根据省委、省政府要求,为切实规范收费行为,整顿收费秩序,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现就清理规范收费行为工作提出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和“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动员大会精神,着力减轻企业和群众负担,优化发展环境,全面清理收费、基金、集资等项目,严格规范收费行为,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推动政府部门加快职能转变,提高工作效率,建设服务型政府,为实现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清理规范的范围
省、市、县(市、区)政府及其部门、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实施的以下项目: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实行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的经营服务性收费,政府性集资、保证金,摊派等。清理规范期间,除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外,暂停出台新的收费项目。
三、清理规范的原则
(一)行政事业性收费。凡国家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省财政、价格主管部门发布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目录外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予以取消。目录内规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明显不符合本地区发展实际且不上缴国家财政的,予以取消或停收;已不具有政府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性质的,予以停收或转为经营服务性收费;属重复设置的予以归并;收费标准过高的,予以降低。
(二)政府性基金。凡国家财政部发布的政府性基金项目目录及政府性基金收入科目外的政府性基金项目,予以取消。目录内规定的政府性基金项目,已不体现政府支持和管理公共事业发展职能且不上缴国家财政的,予以停征。
(三)经营服务性收费。凡超越管理权限擅自设立的,与现行有关法律法规有抵触的,带有地方保护和歧视性的,利用行政权力、特殊地位或管理优势变无偿服务为有偿服务的收费项目,一律予以取消。凡按规定设立的收费项目,标准偏高的,予以降低;重复设置或多家交叉收费的,予以调整归并;已形成充分市场竞争的,实行市场调节价。凡擅自提高收费标准、扩大收费范围、增加收费频次的收费行为,予以纠正;利用行政权力或行业垄断地位强行指定服务并收费的行为,予以整改;依托政府行政手段实施并作为行政审批前置条件的收费行为,予以清理整顿。
(四)政府性集资、保证金和摊派。法律法规规定之外的各种政府性集资、保证金项目,各种摊派项目,一律予以取消。规定之内的集资、保证金项目,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予以取消、归并或降低标准。以集资、保证金等形式变相收费的行为,予以整改纠正。
四、工作步骤
清理规范收费行为工作共分为五个阶段。
(一)安排部署阶段(3月5日前)。制订下发全省清理规范收费行为工作方案,以及清理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清理规范经营服务性收费,清理规范政府性集资、保证金和摊派三个实施方案。召开全省清理规范收费行为工作会议,统一思想,全面部署。各级各部门按照统一要求,研究落实措施,认真安排部署。同时,利用舆论媒介,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发动,形成清理规范收费行为的良好氛围。
(二)自查清理阶段(3月6日至4月10日)。省、市、县(市、区)政府各部门组织本级机关、所属事业单位、业务主管的社会团体、注册登记管理的中介组织和其他组织,对各自实施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实行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的经营服务性收费,以及政府性集资、保证金项目和各种摊派项目逐项进行清理,大力整改纠正违规违纪、损害企业和群众利益的收费行为。省、市、县(市、区)政府各部门收集、汇总清理情况,组织初审,在本系统、本单位公示清理情况和拟保留项目。各级各部门研究清理情况,逐项提出拟保留、取消、停收(征)、降标、归并以及转经营服务或实施市场调节价等具体意见,形成专题报告,由主要负责同志签字后,报同级清理规范收费行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县(市、区)政府部门3月26日前完成,设区市政府部门3月31日前完成,省政府部门4月10日前完成。
(三)集中审核阶段(4月11日至5月15日)。各级清理规范收费行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财政、物价、民政、法制、纠风等部门,集中审核各部门清理上报的项目,逐项提出拟保留、取消、停收(征)、降标、归并以及转经营服务或实施市场调节价等具体意见,并提交清理规范收费行为工作领导小组。县级4月20日前完成,市级5月5日前完成,省级5月15日前完成。
(四)研究批准阶段(5月16日至6月10日)。各级清理规范收费行为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审查办公室提出的清理规范意见,审核拟保留、取消、停收(征)、降标、归并以及转经营服务或实施市场调节价的项目。各级政府研究批准领导小组提交的清理规范意见。市、县两级将清理规范结果和拟保留项目报上一级清理规范收费行为工作领导小组审核批准。最后,各级政府通过政府网站、广播电视和报刊向社会公布清理规范结果和取消、停收(征)、降标、归并以及转经营服务或实施市场调节价的项目,接受群众监督。县级5月25日前完成,市级5月31日前完成,省级6月10日前完成。
(五)完善制度阶段(6月11日至6月30日)。各级政府及其部门、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按照边清理边整改边健全制度的要求,认真疏理本级、本系统、本单位的收费、基金、集资、保证金、摊派等收缴管理规定,进一步完善各项制度措施,规范收费行为。各级清理规范收费行为工作领导小组认真总结清理规范工作,市、县两级向上一级作出清理规范工作专题报告。省清理规范收费行为工作领导小组抓好源头治理和机制制度改革,从强化依法收费意识、建立合理收费机制、推行集中统一收费、监督收费行为、处理违规收费行为等方面研究治本措施,以省政府名义下发《河北省规范收费行为工作指导意见》,建立健全规范收费行为的长效机制,推动全省收费行为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管理轨道。
五、工作要求
(一)坚持原则。要认真把握清理规范原则,既要体现合法性,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制度进行清理审核;又要体现合理性,真正按照优化发展环境、减轻企业和群众负担的要求实事求是地整改纠正。各级要抓住集中审核这一关键环节,对照原则要求,认真把关,仔细审查,拟保留的项目要一项一项地研究通过,该取消、停收(征)的项目坚决拿掉,该降标、归并的不搞特殊、不得变通,确保清理规范工作不走过场。
(二)全面规范。各级政府及其部门、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对各自实施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经营服务性收费以及政府性集资、保证金和摊派项目,要逐条逐项地清理项目审批的机关、执收的主体和收费的依据、标准、范围、金额等情况,并进行全面的规范,做到不漏一项,不留余地,最大限度地减少收费。
(三)各负其责。各级政府层层负责,主要抓好本级各部门的清理规范工作。政府各部门负责组织本级机关、所属事业单位、业务主管的社会团体、注册登记管理的中介组织和其他组织开展清理规范工作。各执收主体谁收费谁清理上报项目,各部门谁主管谁负责,财政、物价部门谁审批(报)谁审核,各级政府哪级研究批准的项目,哪级负责规范落实。各级各部门都要成立专门的领导机构,条块结合,明确分工,齐心协力,务必抓出成效。
(四)加强督查。各级监察部门要会同财政、物价、民政、法制、纠风等部门组成督导组,有重点地抽查本级三分之一的部门落实清理规范工作情况。各级要全面公开清理规范的项目、程序、结果等,接受社会、企业和群众的监督。要严肃工作纪律,对不按要求完成任务的部门和单位,要通报批评,追究责任。要严厉查处各种乱立项、乱收费案件,确保圆满完成清理规范任务。
六、组织领导
全省清理规范收费行为工作由省政府统一领导,省监察厅牵头,各级政府分级负责实施。省政府成立清理规范收费行为工作领导小组,由省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省监察厅、省财政厅、省物价局、省民政厅、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法制办、省政府纠风办为成员单位,负责组织协调全省清理规范收费行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监察厅,成员由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相关处(室)的负责人组成,集中办公,按照领导小组要求抓好具体工作协调和落实。各成员单位的具体分工为:
(一)省财政厅牵头清理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行为工作,主要负责相关工作安排部署和检查指导,审核省、市两级清理规范结果及拟保留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项目。省民政厅、省物价局等有关部门配合。
(二)省物价局牵头清理规范经营服务性收费行为工作,主要负责相关工作安排部署和检查指导,审核省、市两级清理规范结果及拟保留的实行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的经营服务性收费项目。省民政厅、省政府纠风办等有关部门配合。
(三)省政府纠风办牵头清理规范政府性集资、保证金和摊派行为工作,主要负责相关工作安排部署和检查指导,审核省、市两级清理规范结果及拟保留的政府性集资、保证金项目。省财政厅等有关部门配合。
(四)省政府法制办牵头起草《河北省规范收费行为工作指导意见》,主要负责组织调查研究,审核规范收费行为的相关文件。省物价局等有关部门配合。
(五)省政府办公厅负责综合协调,重点工作指导。
(六)省委宣传部负责协调各新闻单位做好宣传工作,宣传一批好的典型和经验做法,营造清理规范收费行为的强大声势。各设区市、县(市、区)政府、省直有关部门都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保证本地区、本部门清理规范收费行为工作顺利实施。
附:1?河北省清理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工作实施方案
2?河北省清理规范经营服务性收费工作实施方案
3?河北省清理规范政府性集资保证金和摊派工作实施方案
附件一
河北省清理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和
政府性基金工作实施方案
根据《河北省清理规范收费行为工作方案》,制订本方案。
一、清理规范的范围
全省各级政府、各部门及所属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实施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以下简称“收费和基金”)项目。
二、清理规范的原则
(一)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按照“谁收费谁清理、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规范”的要求,省政府各部门负责对本部门及所属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其他组织实施的收费和基金项目进行清理;各设区市、县(市、区)政府清理规范收费行为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清理规范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对本行政区域各部门、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其他组织实施的收费和基金项目进行清理和汇总,其中,各设区市清理规范领导小组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含县、市、区、扩权县)全部收费和基金项目进行初审;省清理规范领导小组按照收费和基金项目、标准的审批权限,负责对全省收费和基金项目进行审核,提出拟保留、取消、停收(征)、降低标准、归并或转为经营服务性收费的意见,以及规范收费行为的措施,报送省政府。
(二)坚持全面清理、非报即停的原则。本次清理不仅包括国家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省财政、省物价部门发布的收费和基金项目目录(以下简称“项目目录”)内的项目,也包括项目目录外各级政府及其部门设定的、具有政府提供特定公共服务和履行公共管理职能性质的收费和基金项目。对瞒报、漏报的收费和基金项目,一律视为取消。
(三)坚持依法行政、完善收费政策和规范收费行为相结合的原则。各级清理规范领导小组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规章和有关政策制度,对收费和基金项目进行逐项梳理,提出清理意见。凡项目目录及政府性基金收入科目外的收费和基金项目,予以取消;项目目录内规定的收费和基金项目,明显不符合本地区发展实际、已不体现政府支持和管理公共事业发展职能且不上缴国家财政的,予以取消或停收(征);已不具有政府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性质的,予以停收或转为经营服务性收费;属重复设置的予以归并;收费标准过高的,予以降低。在清理项目的基础上,各级清理规范领导小组要针对发现的问题,从强化依法收费意识、建立合理收费机制、推进集中统一收费、监督收费行为、处理违规收费行为等方面,研究提出规范收费行为的具体意见和建议。
三、清理规范的重点
(一)项目管理。收费和基金项目的设立依据、审批管理情况;执收部门或单位执行收费和基金征收范围、征收期限等情况。
(二)标准管理。收费和基金项目征收标准审批管理情况;执收部门或单位执行征收标准等情况。
(三)征缴管理。收费和基金项目的征收方式、解缴方式、预算管理;收费和基金项目的执收主体变更情况;执收部门或单位使用财政票据等情况。
四、清理规范的方式和步骤
本次清理规范收费和基金工作,按照清理项目所属部门(单位)的财务隶属关系,采取分级负责的方式进行。各级财政部门在同级清理规范领导小组领导下负责组织实施,物价、民政等部门配合。具体分为以下步骤:
(一)自查清理阶段(3月6日―4月5日)
省政府各部门、各设区市政府要按照统一安排,对所有政府部门、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其他组织在收的收费和基金进行认真清理。各级各部门对涉及的收费和基金项目逐项进行清理,并填写《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清理表》、《政府性基金项目清理表》。省政府各部门由主要负责同志签字后,于3月20日前将清理结果和清理表一并送省清理规范领导小组办公室。各县(市、区)、扩权县(市)政府向所属设区市上报清理结果和清理表,各设区市政府负责汇总市级各部门以及本行政区域内各县(市、区)、扩权县(市)所报清理结果和清理表,并逐项提出保留、取消、停收(征)、降低标准、归并或转为经营服务性收费的初审意见,形成专题报告和汇总表,经主要负责同志签字后,于4月5日前报省清理规范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集中审核阶段(4月11日―5月15日)
省清理规范领导小组办公室依法依规对省政府各部门、各设区市政府报送的收费和基金项目逐项进行审核,提出保留、取消、停收(征)、降低标准、归并或转为经营服务性收费的意见,提交省清理规范领导小组。
(三)研究批准阶段(5月16日―6月10日)
省清理规范领导小组对其办公室提出的清理规范意见,以及拟保留、取消、停收(征)、降低标准、归并或转为经营服务性收费的项目进行审核,并报省政府批准。省政府对决定取消、停收(征)、降低标准、归并或转为经营服务性收费的项目向社会进行公告,凡列入公告范围的项目一律停止执行。
(四)完善制度阶段(6月11日―6月30日)
省财政厅研究制定《关于规范全省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管理的实施意见》,改革收费和基金征收方式,推进集中统一收缴;加快政府非税收入信息化建设,加强对执收行为的实时监控;建立健全规范收费行为的长效机制,从源头上防范和治理乱收费行为。
附件二
河北省清理规范经营服务性收费工作实施方案
根据《河北省清理规范收费行为工作方案》,制订本方案。
一、清理规范的范围
全省范围内所有实行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的经营服务性收费项目。
二、清理规范的原则
(一)凡《河北省定价目录》规定外的,超越管理权限擅自制定的,与现行有关法律法规有抵触的或歧视性的地方保护性经营服务性收费项目,一律予以取消。
(二)同一性质、重复设置或依托政府职能设置市场准入壁垒,造成多家交叉收费的收费项目,予以调整合并。
(三)收费单位违反经营服务性收费自愿有偿原则,强制服务、强行收费的,予以纠正。
(四)按规定设立的收费项目,收费标准偏高的,予以降低。
(五)对已形成充分的市场竞争的经营服务性收费项目,实行市场调节价。
三、清理规范的重点
一是带有垄断性质的经营服务性收费;二是依托政府行政手段实施的经营服务性收费;三是作为行政审批前置条件的经营服务性收费、中介服务收费。
四、组织领导
本次清理规范经营服务性收费工作,实行分级负责,在同级清理规范收费行为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各级物价部门牵头组织实施,民政、纠风等部门配合。
五、方法步骤
(一)自查清理阶段(3月6日―4月10日)
各级政府各部门组织本级机关、所属事业单位、业务主管的社会团体、注册登记管理的中介组织和其他组织,对照清理范围和重点,对截止目前收取的经营服务性收费逐项进行清理,将清理结果和清理意见写出报告,并填写《经营服务性收费项目清理表》,报送同级清理规范收费行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各县(市、区)清理规范收费行为工作领导小组对本级所涉及的经营服务性收费情况进行汇总、初审,将清理结果和意见报各设区市清理规范收费行为领导小组办公室。各设区市政府将本行政区域(含所辖县、扩权县)经营服务性收费项目汇总表及初审意见报省清理规范收费行为领导小组办公室。县级政府3月26日前完成,市级政府3月31日前完成。省政府各部门对本部门及所属单位的清理结果和意见于4月10日前报省清理规范收费行为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集中审核阶段(4月11日―5月15日)
省清理规范收费行为领导小组办公室对省政府各部门、各设区市政府报送的经营服务性收费项目进行审查,提出拟取消、降低标准、实行市场调节价的意见,报省清理规范收费行为领导小组审定。
(三)研究批准阶段(5月16日―6月10日)
拟取消、降低标准、实行市场调节价的经营服务性收费项目,由省清理规范收费行为领导小组研究审议并经省政府批准后,向社会进行公告。
(四)完善制度阶段(6月11日―6月30日)
河北省物价局研究制定《关于规范经营服务性收费行为的实施意见》,加强对经营服务性收费管理,建立健全规范收费行为的长效机制,从源头上防范和治理乱收费行为,优化发展环境,促进河北经济发展。
附件三
河北省清理规范政府性集资保证金和摊派工作实施方案
根据《河北省清理规范收费行为工作方案》,制订本方案。
一、清理规范的范围
省、市、县(市、区)政府及其部门、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实施的政府性集资、保证金和摊派等项目。
二、清理规范的原则
(一)凡是法律、法规规定之外的各种政府性集资、保证金项目,各种摊派项目,一律予以取消。
(二)规定之内的政府性集资、保证金项目。
1?明显不合理或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予以取消、停收或降低标准;
2?重复设置或多家交叉收取的,予以调整归并;
3?擅自扩大范围或提高标准的,予以纠正或降低标准。
(三)以集资、保证金等形式变相收费的行为,予以整改纠正。
三、方法步骤
清理规范政府性集资、保证金和摊派行为工作,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进行,由各级政府纠风部门牵头负责组织实施。具体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一)自查清理阶段(3月6日―4月10日)。各级政府部门组织本部门、所属事业单位、业务主管的社会团体、注册登记管理的中介组织和其他组织,对各自实施的政府性集资、保证金项目和各种摊派项目的审批机关、执收主体和收费依据、标准、范围、金额等情况,逐条逐项进行清理。各级政府各部门收集、汇总、研究清理情况,组织初审,提出拟保留、取消、停收、降低标准、归并等具体意见,在本系统、本单位公示,形成专题报告,并填写《政府性集资、保证金和摊派项目清理表》。由主要负责同志签字后,报同级清理规范收费行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县、市、省级政府部门分别于3月26日、3月31日和4月10日前完成。
(二)集中审核阶段(4月11日―5月15日)。各级政府纠风和财政、物价、法制等部门对本级各部门清理上报的项目,逐项提出拟保留、取消、停收、降低标准、归并等具体意见,并提交本级清理规范收费行为工作领导小组。县、市、省级分别于4月20日、5月5日和5月15日前完成。
(三)研究批准阶段(5月16日―6月10日)。各级清理规范收费行为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审查办公室提出的清理规范意见,审核拟保留、取消、停收、降低标准、归并的项目。各级政府研究批准领导小组提交的清理规范意见。市、县两级将清理规范结果和拟保留项目报上一级清理规范收费行为工作领导小组审核批准。最后,清理规范结果和取消、停收、降低标准、归并项目的情况,由各级政府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向社会公布。县、市、省级分别于5月25日、5月31日和6月10日前完成。
(四)完善制度阶段(6月11日―6月30日)。各级政府及其部门、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按照边清理边整改边健全制度的要求,认真疏理本级、本系统、本单位的政府性集资、保证金和摊派等收缴管理规定,进一步完善各项制度措施,推动全省政府性集资、保证金等收费行为规范化、制度化运行。
四、工作要求
全省清理规范政府性集资、保证金和摊派行为工作,由省政府纠风办牵头负责,省财政厅等有关部门配合,在省清理规范收费行为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开展工作。各级政府要明确具体负责部门及工作人员,确保本级清理规范工作顺利开展。要周密安排部署,认真做好每个阶段工作,切实做到自查认真负责,不走过场;清理全面彻底,不留死角;审核严格依法,不搞特殊;汇报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分工,认真履行职责,密切沟通配合,加强协调联系,按时限、高质量完成清理规范工作任务。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