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外职业指导理论的借鉴与运用
国外职业指导理论的借鉴与运用
上海中华职业学校殷革兰
摘要:理论是实践的先导,职业指导工作要有新的发展,理论突破是关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外许多职业指导专家运用发展心理学、自我心理学和社会学等方法,探讨职业选择和职业适应问题,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在目前我国职业指导理论体系尚未形成的情况下,学习、借鉴国外职业指导理论对我国职业指导理论和实践工作都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国外;职业指导
我国的职业指导工作,由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局限,起步较晚,目前尚未形成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国外职业指导理论研究,对于新时期职业指导理论体系的形成、职业指导工作的开展都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国外职业指导理论概述
国外职业指导理论的全面发展要归功于心理学,尤其是心理测验技术的发展。二战后,社会学家和职业指导工作者广泛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职业问题。50年代之后,逐渐形成众多的职业指导理论派别,职业指导理论趋于系统化和多样化。较成熟的理论研究成果有:特性——因素论、人格类型论、需要论、心理动力论、职业选择发展论、行为论、决策论等。这些理论派别,尽管模式不一,见解各异,但各种理论之间互为补充,或者强调个人因素,或者强调社会因素,或者强调两者的综合。现将各理论派别作一概述。
1、个人取向。这类理论重在从个体的角度来探讨职业行为,重视个人的需要、能力、兴趣、人格等内在因素对职业选择与职业发展的重要作用。个人取向的理论又可大致区分为三类:以强调个人特性与职业特性相匹配的特性论模式(如特性—因素论、人格类型论);以强调个人内在动机为核心的动力论模式(如需要论、心理动力沦);以发展的观点来研究个体职业行为的发展论模式。
2、社会取向。这类理论倾向于研究作用于个人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的社会环境因素,强调个人所处的家庭与社会环境等外在因素在职业选择与职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包括社会学理论、经济学理论等。
3、综合取向。这类理论认为,无论是个人因素还是社会环境因素,都不能单方面决定个人的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职业选择与职业发展既受个人因素的影响,也受个人所处的家庭与社会环境的影响,两者相互作用,共同决定个人的职业行为。这类理论有行为论和决策论。
上述职业指导理论在学校职业指导工作中广泛应用的是特性—因素论和职业选择发展理论,现将这两种较有代表性的理论作一简要介绍:
特性—因素论主要以个性心理学和差异心理学为基础,承认人的个性结构存在客观差异,强调心理因素在职业选择中的匹配作用,重视心理测量技术的运用和问题的诊断。职业指导的过程由三步组成:第一步是评价求职者的心理和心理特点,第二步是分析各种职业对人的要求,并向求职者提供有关职业信息,第三步是人—职匹配,指导人员在了解求职者的特性和职业的各项指标的基础上,帮助求职者进行比较分析,以便选择一种适合其个人特点又有可能获得的职业。职业选择发展理论是一种纵向职业指导理论,重在对个人的职业倾向和职业选择过程本身进行研究。发展论认为,人们的职业意识和要求并不是在面临就业时才具有,而是在童年时就孕育了职业选择的萌芽,随着年龄、资历和教育等因素的变化,人们职业选择的心理发生变化。职业倾向形成的各个不同发展阶段,既与身心成熟程度密切相关,也是个人社会化的重要内容。发展理论的提出,打破了人们历来把职业选择看作是个人生活 1 在特定时期出现的单一事件的观点,明确指出人的职业选择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职业指导要研究人的职业心理发展阶段,根据人的职业成熟发展程度,通过日常有意识的教育工作来进行。同时,人的职业发展贯穿于人的一生,因而职业指导工作也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过程。
二、国外职业指导理论的借鉴
国外职业指导理论,对于我们确立学校职业指导的任务、形式、方法、途径等都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1、学校职业指导的任务。根据职业选择的发展理论,职业选择不是个人面临就业时的某个单独事件,而是贯穿于个体生命的全过程。为此,职业指导应作为发展个体健全的职业自我观念而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
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从个人的角度讲,是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包括德、智、体、美诸方面;从社会的角度讲,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劳动者。合格的劳动者这一概念意味着个人不仅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专门的知识与技能,以及良好的身体素质,而且要具备基本的“职业角色技能”,用发展论的话来讲,就是“职业自我概念”。因而个人的全面发展同时也包含着职业角色技能的发展,这方面恰恰是我国以往教育中的薄弱环节。基于以上认识,学校职业指导的基本任务在于: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了解职业世界,促进学生职业自我概念(包括职业角色技能与生活角色技能)的形成与发展。
2、学校职业指导的基本形式。学校职业指导的基本形式有两种:一是开设专门的职业指导课程;二是将职业指导渗透入各门专业课程教学之中。两种形式互为补充。
职业指导课程是通过正规教学的形式,由专职教师或职业指导专家担任教学工作,全面系统地向学生传授职业知识,帮助学生探索自我,了解职业世界,合理地设计自己接受教育的计划和选定未来的职业。其教学方式多种多样,除课堂教学之外,还可采取其他方式,如利用补充读物实施职业指导或利用声像资料实施职业指导,此外还有参观与访问、劳动实习等。
职业指导的另一种形式是将职业指导渗透于各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任课老师结合专业课程教学不仅传授具体的专门知识和技能,而且阐明这些知识与技能在职业领域中的应用,以及应用中所应遵循的各种规则。这样,学生不仅学到了专门的知识和技能,而且知道这些知识与技能的运用价值,以及如何在职业领域中运用这些知识。
3、学校职业指导的方法。学校职业指导的关键就是要全面了解学生,并使学生正确地理解自己。学校职业指导的方法主要有心理指导、信息咨询指导和校正性指导。
心理指导主要针对在职业选择方面个人心理准备不足的学生,指导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增进自我认识,并确定与个人特征相符合的职业领域。心理指导必须建立在对学生心理状况(包括能力、兴趣、理想、价值观、职业发展水平等)充分了解的基础上,通过心理测验技术和心理咨询方法的运用,帮助学生确定适合于自己心理特点和能力范围的职业领域。
信息咨询指导是一种通过职业信息的提供来帮助学生增进对职业世界的了解的方法。学生职业定向方面的许多问题都源于缺乏对职业世界的广泛而深入的了解,因而职业信息咨询服务便成为职业指导的一种常用的方法。职业指导者可通过口头的或书面的、声像的等形式向学生全面深入地介绍社会职业状况,各种职业的性质、条件及发展机会等信息。在介绍各种职业资料时,指导者应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说明与分析,这样才能使学生对有关职业的知识与自我进行对比性评价,从而收到良好的指导效果。
校正性指导主要针对职业选择错误的学生。这类学生包括:职业选择与个性心理、生理素质不相符合者,职业选择与个人能力、所学专业不相符合者,以及非主观原因引起的职业选择错误的学生。校正性指导应了解造成学生职业选择错误的原因并帮助他们去克服。
4.学校职业指导的途径。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学校的职业指导已形成了国家、社会、学校、企业、家庭网络化格局。借鉴国外职业指导理论,我国学校的职业指导途径可以采用网络化形式进行,即国家成立学校职业指导服务机构,学校设置专门课程,学科职业指导渗透,校内专职教师咨询,校企合作等形式。同时应建立和完善学校职业指导的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细则,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第二篇:职业指导相关理论
职业指导理论发展
职业指导在西方发达国家已有近百年的历史。1902年,德国出现了专门的职业指导活动。1903年,Parsons在美国波士顿宣传职业指导,但职业指导为人们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实施研究,以1908年Parsons在波士顿创立职业局为标志,最初的职业指导只是作为解决失业和就业问题的一项工作,后来逐渐发展到教育领域和心理咨询领域。目前,职业指导已成为许多国家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职业指导的实践工作为职业指导理论提供了重要来源,而心理学中的心理测量技术的发展则使职业指导理论得到全面的发展。二战后,社会学家和职业指导工作者广泛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职业问题。50年代后,逐渐形成更多的职业指导理论派别,职业指导理论趋于系统化和多样化。
职业指导理论的变化是随着职业指导实践的发展而发生的。在职业指导发展初期,Parsons提出了著名的“职业选择三大原则”,即职业指导涉及到的三个主要因素:了解工作性质和环境,认识自己的能力和爱好,以及两者之间的协调和匹配。Parsons的职业指导模式,适应了当时美国工业化的要求,对职业指导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后来,美国职业心理学家E.G.Williamson发展了Parsons的职业选择三原则,提出了著名的“特质因素”理论。
特质因素论后,研究者们提出了各种职业理论。与此相类似的还有后来发展的Roe.A(1956)的心理动力论和John L Holland(1966)“人格类型理论”。这些理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强调职业或人的某些特质在职业选择过程中的重要性。职业指导理论还有很多,如职业认知决策类理论、社会学方面的理论、社会学习理论等,有数十种之多。
注:John L Holland(1966)“人格类型理论”
1959年霍兰德以自己的职业咨询经验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关于职业选择的人格类型理论。这是一种在特质-因素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人格与职业类型相匹配的理论,其理论观点在于:
职业选择是个人人格的反映和延伸,人格(包括价值观、动机和需要等)是决定一个人选择何种职业的重要因素;
个人职业选择分为六种“人格性向”,分别为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家型、传统型;
工作性质也分为六种:现实性的、调查研究性的、艺术性的、社会性的、开拓性的、常规性的。
人格类型理论的实质在于择业者的人格特点与职业类型的适应。适宜的职业环境中个人可以充分施展自己的技能和能力,表达自己的态度和价值观,并且能够完成那些令人愉快的使命。霍兰德划分的六种人格性向和职业类型的具体内容如下:
(1)现实型:
人格特点:愿意使用工具从事操作性强的工作;动手能力强,做事手脚灵活,动作协调;不善言辞,不善交际。
职业类型:各类工程技术工作、农业工作;通常需要一定体力,需要运用工具或操作机械。主要职业:工程师、技术员;机械操作、维修安装工人、木工、电工、鞋匠等;司机;测绘员、描图员;农民、牧民、渔民等。
实际型(Realistic)基本的人格倾向是,喜欢有规则的具体劳动和需要基本操作技能的工作,缺乏社交能力,不适应社会性质的职业。具有这种类型人格的人其典型的职业包括技能性职业(如一般劳工、技工、修理工、农民等)和技术性职业(如制图员、机械装配工等).(2)研究型:
抽象能力强,求知欲强,肯动脑筋,善思考,不愿动手;喜欢独立和富有创造性的工作;知识渊博,有学识才能,不善于领导他人
职业类型:
主要指科学研究和科学实验工作。主要职业: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研究人员、专家;化学、冶金、电子、无线电、电视、飞机等方面的工程师、技术人员;飞行驾驶员、计算机操作人员等。
研究型(Investigative)基本的人格倾向是具有聪明、理性、好奇、精确、批评等人格特征,喜欢智力的、抽象的、分析的、独立的定向任务这类研究性质的职业,但缺乏领导才能。其典型的职业包括科学研究人员、教师、工程师等。(3)艺术型:
人格特点:喜欢以各种艺术形式的创作来表现自己的才能,实现自身价值;具有特殊艺术才能和个性;乐于创造新颖的、与众不同的艺术成果、渴望表现自己的个性。
职业类型:主要指各种艺术创造工作。主要职业:音乐、舞蹈、戏剧等方面的演员、艺术家编导、教师;文学、艺术方面的评论员;广播节目的主持人、编辑、作者;绘图、书法、摄影家;艺术、家具、珠宝、房屋装饰等行业的设计师等。
艺术型(Artistic)基本的人格倾向是,具有想象、冲动、直觉、无秩序、情绪化、理想化、有创意、不重实际等人格特征。喜欢艺术性质的职业和环境,不善于事务工作。其典型的职业包括艺术方面的(如演员、导演、艺术设计师、雕刻家等)、音乐方面的(如歌唱家、作曲家、乐队指挥等)与文学方面的(如诗人、小说家、剧作家等).(4)社会型:
人格特点:喜欢从事为他人服务和教育他人的工作;喜欢参与解决人们共同关心的社会问题,渴望发挥自己的社会作用;比较看重社会义务和社会道德 职业类型:主要指各种直接为他人服务得工作,如医疗服务、教育服务、生活服务等。主要职业:教师,保育员、行政人员;医护人员;衣食住行服务行业得经理、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福利人员等。
社会型(Social)基本的人格倾向是,具有合作、友善、助人、负责、圆滑、善社.交、善言谈、洞察力强等人格特征。喜欢社会交往、关心社会问题、有教导别人的能力。其典型的职业包括教育工作者(如教师、教育行政工作人员)与社会工作者(如咨询人员、公关人员等)。(5)企业家型:
人格特点:
精力充沛、自信、善交际,具有领导才能;喜欢竞争,敢冒风险;喜欢权力、地位和物质财富
职业类型:主要指那些组织与影响他人共同完成组织目标的工作。主要职业:经历企业家、政府官员、商人、行政部门和单位的领导者、管理者。
企业型(Enterprising)基本的人格倾向是,具有冒险、野心人格特征。喜欢从事领导及企业性质的职业、独断、自信、精力充沛、善社交等,其典型的职业包括政府官员、企业领导、销售人员等。
(6)传统型:
人格特点:喜欢按计划办事,习惯接受他人的智慧和领导,自己不谋求领导职位;不喜欢冒险和竞争;工作踏实、忠诚可靠,遵守纪律
职业类型:主要指各类文件档案、图书资料、统计报表之类相关的各类科室工作。主要职业:会计、出纳、统计人员;打字员;办公室人员;秘书和文书。图书管理员;旅游、外贸职员,保管员,邮递员,审计人员,人事职员等。传统型(Conventional)基本的人格倾向是,具有顺从、谨慎、保守、实际、稳重、有效率等人格特征。喜欢有系统有条理的工作任务,其典型的职业包括秘书、办公室人员、计事员、会计、行政助理、图书馆员、出纳员、打字员、税务员、统计员、交通管理员等。学习是成就事业的基石
第三篇:国外现代教育理论
国外现代教育理论
一、人本主义教育理论
人本主义教育源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诞生于美国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其主要代表人物有罗杰斯、马斯洛、弗洛、库姆斯和奥尔波特等人。在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的影响下,教育领域先后出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模式,以培养革新能力和开放个性为主旨的“自我指导的学习”。其中,罗杰斯所倡导的“将学生视为教育的中心,学校为学生而设,教师为学生而教”的理念在教育界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大胆的尝试。
1)人本主义的教育理想是塑造完美人格。人本主义教育家以“完美的人格”和“自我实现”作为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一种包含认知学习和情感发展的内在体验。
2)人本主义教育重视教师的作用,形成以人为本的教师观。
3)教育突出学生教学活动中的地位。教育的本质是要把人真正当人来培养,从而使教育对象的潜能得到开发,个性得到张扬。人本主义的学习观认为每个人都具有学习的潜能,教师不能强迫学生去学习,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自身求知欲的内动力的驱使下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这样他的潜能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4))注重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给学生提供一个民主、平等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中获取知识对教育的成功至关重要。5))注重知识以外的社会经验和生活能力的培养。借鉴 :
1)质教育要求以人为本,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2)素质教育要求以人为本,提高教师心理学和教育学素养。在人本主义思想指导的教育中,教师扮演着多重角色。他们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生活上的朋友。教师不仅要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功底、多样的教学才能,还要拥有情感同化、耐心和谦虚等的人文品质。这样才能在师生之间建立平等的“对话”关系,师生之间才能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在彼此精神世界的交流中获得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3)素质教育要求以人为本,课程内容是多样性、系统性和个性化的统一。
总之,素质教育要强调人本化、人性化和多元化,其未来发展前景总的来说应该是以人为本,逐步走向民主化、开放化和终身化。我国的素质教育是在教育人本论的思想指导下建立起来的。
二、发展性教学理论
赞科夫是苏联著名的心理学家、教学论专家、儿童缺陷学家,是俄罗斯联邦功勋科学活动家、教育科学博士、教授、苏联教育科学院院士。
实验教学论体系的原则
赞科夫教育实验的指导思想是“教学要在学生的一般发展上取得尽可能大的效果”,目的是促进学生“理想的一般发展”。所谓一般发展,一方面是对特殊发展(即数学、语言、音乐等方面的发展)而言,另一方面也有别于智力发展。一般发展包括智力的发展、道德情感的发展、意志的发展、身体的发育等各个方面。学生在一般发展上取得的成绩是自觉而牢固地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可靠基础。赞科夫依据维果茨基的教学与发展的关系及最近发展区的理论,提出了用整体性观点安排教学结构、组织教学过程时必须遵循的五条教学论原则。
(一)以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
赞科夫认为“难度”在教学论中的涵义是指克服困难和学生作出努力的程度。依这条原则进行教学的模式是:设置由困难造成的障碍──激发学生智力情绪──学生努力工作──排除障碍,解决疑难。教学进程从设置障碍开始,以学生的努力为中介,以排疑解难告终。按这条原则教学,学生处于主动地位,能保持注意力的集中和浓厚的兴趣,并且思维活跃,想像丰富。
(二)以高速度进行教学的原则
这条原则在赞科夫的教学论体系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高速度教学的原则要求教学不断引导学生向前运动,不断用各方面的内容丰富学生的智慧,为学生越来越深入地理解所学知识创造条件。
(三)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原则
这条原则是对高难度原则的补充和限定,它要求高难度必须体现在提高理论知识的比重上,而不是追求一般抽象的难度标准。所谓理论知识,是针对具体的技能技巧而言的,指的是一门课程的知识结构。
四)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
赞科夫的这条原则着眼于学习活动的内部机制,要求学生理解的对象是学习过程、掌握知识的过程,即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智力活动去探索获得知识的方法和途径,掌握学习过程的特点和规律。因此,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自己去学。贯彻这条原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早期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五)使班上全体学生(包括最差的学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 这条原则是前面四条原则的总结,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保证。赞科夫认为,在传统教学条件下,即使完全落实个别对待的教学要求,优生的发展仍会受阻,而差生在发展上则几乎毫无进展,这是因为没有把致力于学生的一般发展看作最重要的任务。赞科夫的实验教学特别注意对差生的帮助,指出从心理学角度看,差生普遍具有以下特点:自尊心强;不合群,思想负担重;求知欲低,甚至对学习、学校有反感;观察力、语言表达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差。传统教学不能为差生提供真正的智力活动,把补课和布置大量训练性练习看作克服学业落后的必要手段。其结果是加重差生负担,阻碍其发展,拉大了他们与其他学生的距离。
这条原则绝不是要拉齐学生的水平,降低教学要求,限制优生的发展,而是要让优、中、差三类学生都以自己现在的智力水平为起点,按照自己最大的可能性,得到理想的一般发展。这就要求教师目标明确地做工作,发现、培养和发展每个学生的个人爱好和能力,力求将相同的或不同的教学内容,建立在每个学生不同的最近发展区上。
三、全面和谐发展理论的提倡者
──苏霍姆林斯基 苏霍姆林斯基是苏联著名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苏霍姆林斯基一天也没脱离学生和教学,他作为一校之长还兼任一个班级的班主任,从一年级一直跟到该班学生毕业。他热爱学生,期望他们每个人,不管聪明还是愚笨,健康还是体弱,品德优良还是有“精神创伤”,都成为优秀的公民。他与学生朝夕相处,对学生了如指掌,了解他们的欢乐和痛苦,关心他们的成功与失败。学生在校期间的全部生活,都是他研究的对象。经他长时间直接观察的学生达三千七百多人,他对每个学生都写了观察记录。帕夫雷什中学原本是一所极普通的农村十年制学校,由于苏霍姆林斯基不懈地进行教育改革和实验,使之不仅成为苏联的优秀学校,也被看作当代世界著名的实验学校之一。他以帕夫雷什中学为实验基地,同时也广泛研究其他学校的经验,孜孜不倦地钻研教育理论,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研究教育的新问题,提出自己的新观点并作出新的理论概括。他全面探讨了普通教育的各个领域,提出了使青少年全面和谐发展的理论。苏霍姆林斯基虽然只活了52岁,但给世界教育事业留下了丰富的精神遗产。他的专著分别编选了五卷本和三卷本的《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文集》。他的著作生动地反映出学校教育的真实情况,是对学校工作的高度艺术概括、提高和再现,因此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他本人被誉为“教育思想的泰斗”,曾荣获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他作为一位有独创精神的教育家被载入苏联史册。
苏霍姆林斯基的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理论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一个基本原理。苏霍姆林斯基根据苏联社会的要求和自己的实践,提出苏联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这是他终生执著追求的目标,也是他的教育思想的核心。他认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就是把丰富的精神生活、纯洁的道德、健全的体格和谐结合在一起的新人,是高尚的思想信念和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融为一体的人,是把对社会的需求和为社会劳动和谐统一起来的人。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就必须实施全面和谐发展教育,即把教育看作由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美育五部分有机地相互联系并相互渗透的统一的整体。
(一)德育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德育在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中占主导地位。他提出了德育的主要内容和任务。第一,必须从儿童幼年起就培养基本的道德品质,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第二,培养儿童高尚的道德情感。道德情感就是个人对各种事物、现象的态度,它包括敏感性、同情心和义务感。敏感性是指通过教育培养学生具有明确的是非感,爱憎分明,能够细腻地体察事物的本质和别人的情感,能够勇敢地为维护真理而斗争。同情心就是善于同情、关心、尊重他人。义务感体现在对祖国、对人民、对工作、对他人的劳动等的态度上。第三,培养儿童确立坚定的道德信念。第四,培养儿童树立高尚的道德理想,这是德育的最重要任务。
(二)智育
智育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明确提出智育的主要内容和任务是传授知识,发展智力,培养智能,通过智育形成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发展其认识和创造能力,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公民。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传授科学知识是智育的重要任务,教师必须首先让学生学习和掌握各门学科中最主要、最基本的基础知识。这种知识能长期保持在学生的记忆中,是学生发展、加深和充实其知识的基础。其次,教师必须加宽学生的知识底子,让学生学习那些不必牢记但必须了解的知识。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牢固掌握知识的关键是深入理解所学知识,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认真观察、深入思考、细致分析和准确判断,使学生的知识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发展智力就是要培养和发展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苏霍姆林斯基智育理论的主线。
苏霍姆林斯基很重视智能的培养,提出智能是知识、技能、智力三位一体的“合金”的论断。所谓智能是指进行智力劳动所必需的技能和技巧,即读、写、算和表达能力。只有熟练掌握这些技能和技巧,才能有效地学习;否则,掌握知识、发展智力的任务必然会落空。
(三)体育
在苏霍姆林斯基的体育理论中,体育的首要任务是增进学生的健康。
(四)劳动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明确指出,没有劳动的教育是片面的教育。知识、道德和劳动,是他的教育思想体系的三根支柱。
(五)美育
苏霍姆林斯基把美育称作“情感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提出了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的教育思想,对于如何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兴趣和特长,教书与育人结合起来的问题,进行了成功的探索。
四、最优化教学理论
巴班斯基是苏联当代很有影响的教育家、教学论专家。
巴班斯基把辩证的系统论观点作为教学论研究的方法论基础,以整体性观点、相互联系观点、动态观点、综合观点、最优化观点等指导教学论研究,提出了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这就是说,巴班斯基的理论把构成教学过程的所有成分、师生活动的一切内外部条件,看成是相互联系的,在相互联系中考察所有教学任务和完成这些任务所可能采用的形式和方法。因此,教学过程最优化不是一种特殊的教学方法或教学手段,而是科学地指导教学、合理地组织教学过程的方法论原则;是在全面考虑教学规律、教学原则、教学任务、现代教学的形式和方法、该教学系统的特征以及内外部条件的基础上,教师对教学过程作出的一种目的性非常明确的安排,是教师有意识地、有科学根据地选择一种最适合于某一具体条件的课堂教学的模式和整个教学过程的模式,组织对教学过程的控制,以保证教学过程在规定的时间内发挥从一定标准看来是最优的作用,获得可能的最大效果。
必须注意,在巴班斯基的最优化理论中,“最优的”一词具有特定的内涵,它不等于“理想的”,也不同于“最好的”。“最优的”是指一所学校、一个班级在具体条件制约下所能取得的最大成果,也是指学生和教师在一定场合下所具有的全部可能性。最优化是相对一定条件而言的,在这些条件下是最优的,在另一些条件下未必是最优的。巴班斯基的最优化理论充分体现了辩证法的灵魂──对具体事物进行具体分析。
评价最优化的基本标准 评价教学过程最优化的基本标准有两条。一条是效果标准,即每个学生在教学、教育和发展三个方面都达到他在该时期内实际可能达到的水平(但不得低于规定的及格水平)。这条标准包含三层意思。第一,要从学习成绩、品德修养、智能发展三个方面全面衡量效果;第二,评价效果要有客观标准,这就是国家规定的教学大纲等;第三,评价要依据具体条件和实际可能。另一条标准是时间标准,即学生和教师都遵守规定的课堂教学和家庭作业的时间定额。把这两条标准具体化,可以把教学过程最优化的评价标准规定为:(1)在形成知识、技能和技巧的过程中,在形成某种个性特征、提高每个学生的教育和发展水平方面可能取得的最大成果;(2)师生用最少的必要时间取得一定的成果;(3)师生在一定的时间内花费最少的精力取得一定的成果;(4)为在一定时间内取得一定的成绩而消耗最少的物资和经费。
教学过程最优化可分为总体最优化和局部最优化。总体最优化要求以综合地解决教学、教育和发展任务为目标,以效果和时间、精力、经费等的最低消耗作为衡量最优化的标准,要求学校领导、全体师生、家长共同解决最优化任务。局部最优化是根据总体目标的一部分或按照个别标准进行最优化。
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方法体系
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方法体系是指相互联系的、导致教学最优化的方法的总和。这一方法体系强调教学双方最优化方法的有机统一,它既包括教学过程的五个基本成分(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教学效果),又包括教学过程的三个阶段(准备、进行、分析结果);既包括教师活动,又包括学生活动,强调师生力量的协调一致,从而找到在不加重师生负担的前提下提高教学质量的捷径。该方法体系包括以下八个基本方法。
1.综合规划学生的教学、教育和发展任务,注意全面发展 2.深入研究学生,具体落实任务
3.依据教学大纲,优选教学内容,分出内容重点 4.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合理的教学方法
巴班斯基把教学方法分成三大类。第一大类是组织和自我组织教学活动的方法;第二大类是激发和形成学习动机的方法;第三大类是检查和自我检查的方法。第一大类从传递和感知知识信息的来源分成口述法(讲述、讲演、谈话)、直观法(图解、演示等)和实践法(练习、实验、劳动等);从传递和感知知识信息的逻辑分成归纳法和演绎法;从思维方面分成复现法和问题探索法;从学习管理方面分成学生独立学习法和教师指导下的学习方法。第二大类分成激发和形成学习兴趣的方法、激发和形成学习义务感和责任感的方法。第三大类分成口头检查和自我检查法、书面检查和自我检查法、实验实践检查和自我检查法。巴班斯基认为,每种教学形式和方法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有自己的适用范围,实施教学过程最优化必须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理方法。而且教学方法具有辩证统一性,各种方法互相渗透,师生从各方面相互作用,因此教师应该根据相应教学阶段的任务、教材内容的特点、学生的可能性以及教师运用各种方法的可能性来选择教学方法,并对教学方法进行最优组合,配合运用。
5.采取合理形式,实行区别教学 6.创造必要条件 7.随时调整教学活动
8.分析教学效率,确定最优速度,节省师生时间
以上八个方法构成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的完整的方法体系。只有综合运用整个方法体系,才可认为是真正实施了教学过程最优化。
五、主体性教育理论
背景
1、时代的进步呼唤人的主体精神
2、应试教育的极端化要求主体性教育的实施
3、教育家的论点
夸美纽斯在他的经典著作《大教学论》的扉页上写道:我这本《大教学论》的主要目的就在于寻找一种教学方法,使得教员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
德国教育家、被誉为“教师的教师”的第斯多惠说:“如果使学生习惯于简单地接受或被动地工作,任何方法都是坏的,如果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任何方法都是好的。” 世纪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教师应该仅仅是帮助学生克服理解某一现象时的困难,不是教,而只是帮助学。” 世纪初期,苏联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指出:“未来学校应该是学生的自由联合,他们的目的是通过共同的努力为自己铺设一条通向思考王国的道路。在这样的学校里,教师只是有丰富经验和知识的年长同志,他们帮助学生学会独立地学习,他给学生以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方法。”
我国教育家叶圣陶指出:“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
4、教育的关系是人与人的关系,教育的世界是人的世界。
主体教育,就是指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教育现代化的要求,教育者通过启发、引导受教育者内在的教育需求,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教育环境,有目的、有计划地规范、组织各种教育活动,从而把他们培养成为能够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进行认识和实践活动的社会主体。简言之,主体教育是一种培育和发展受教育者的主体性的实践活动。其主要特征:凸显学生主体性、民主性、活动性、开放性。
主体性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
1、学生是自身生活、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在学校中首先是在过一种生活,学习是其生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学习不再只是未来生活的准备,而是成为了一种特殊的生活;评价学生学习活动的成效或价值,不能只看其对未来生活的作用,必须同时看其现在对主体的意义。
2、现代教育过程应该是教师与学生双主体协同活动的过程。只有承认教师与学生分别是教育过程中不同方面活动的主体,才能既明确教师的责任,又把教师和学生放在真正平等的地位上,使双方的积极性都得到发挥。
3、现代教育应把发挥好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作为一项核心目标。
4、现代教育中应建立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 在课堂教学中实施主体性教育
1、实现教学指导思想的正真转变,体现主体性教育的指导思想
实施主体性教育,首先必须正确处理好教与学、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同时,课堂教学包括一系列的环节,都应落实学生主体性的指导思想,都应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上,让他们主动参与,积极动手、动口、动脑,从而获取知识、增长才干、提高素质,这样才能真正取得教学的成功。
2、引导学生自主活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独立自主性
教育必须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学生主体性发展的规律,开展有利于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各种教育活动,并加以有效的规范、科学的组织正确的引导,从而为学生主体性发展提供机会、创造条件,在时间上要有宽度、在活动上要有广度、在内容上有深度。
3、联系学生生活,发展学生的自觉能动性
教学活动联系生活、贴近生活,缩短学生与学习内容之间的距离,使之产生亲近感,可以激发学生内在的情感体验,引起兴趣,使其热爱学习、主动学习。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可以通过教学内容的来源、应用、解决和现实生活相联系。
4、启发学生思维,发展学生的积极创造性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都要勇于质疑问难、发表创见,教师要创设机会,灵活巧妙地加以引导和帮助,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和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使学生学会学习,特别是学会思考、提问、交流。
5、加强师生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师生之间应加强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营造一种积极、轻松、活泼、高效的教学心理环境。
6、要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我们应注意面向全体学生,让所有的学生都经历过程,经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随机地进行创新教育。在评价中,我们也应在民主性评价中让学生畅所欲言,让学生去发展、去分析、去论证,然后给以适当的评价或点拨。
主体性教育中教师的角色转换
1、知识传授的中间人角色,即作为知识与学生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任务,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主要的是向学生解释和讲解学习任务,将学生的注意和思维活动引向学习任务,向学生提出适当的问题,并根据学生的需要提供相关的知识和信息;
2、研究者和实践者角色
教师以研究者的角色去观察和研究学习过程,去研究学生的思维,发现最佳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在实际教学中积极实践和运用这些方法。
3、教练员角色
教师要以教练员的身份训练学生,指导学生练习,为他们提供适当的情景,设置合适的问题,不断鼓励他们自己去思考和寻找解决办法。
4、讨论参与者或主持人角色
六、创新教育理论
创新教育是时代的呼唤。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这对于培养二十一世纪的一代新人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全民有责。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不断发展的动力。创新的获得有赖于创新能力的人,有创新能力的人必须靠创新教育来培养。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中央教科所提出了创新教育研究计划,得到全国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热烈响应。而自主又是创新的前提条件。自主创新教育成为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创新、创新教育的含义
创新是个体意义上的创新,即创新不创新是就他个人而言,而不是与别人比是否有所创新,一名小学生发现了他个人未曾发现的东西,与科学家发现了人类未曾发现的东西,是等价的。
创新教育就是要通过创新的教育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而实现上述新事物发展与变化的教育,它是主体活动、民主活动、互动性活动、独立自学活动。
创新教育的核心是创新能力。创新教育的前提是解放学生。
创新教育的特征
1、创新教育是全面发展学生智慧的教育
2、创新教育是全面发展学生个性品质的教育
3、创新教育必然是体现学生主体精神的教育
4、创新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5、创新教育是全方位过程的教育
6、创新教育是终生教育
学校的创新教育内容(1)培养创新人格(2)培养创新意识
(3)培养创新技能(4)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创新教育应坚持的原则
1.启发性原则 2.个性化原则 3.自主性原则 4.探索性原则 5.开放性原则 6.实践性原则 7.民主性原则
创新教育的内容
高中阶段也叫做青年初期或者学龄晚期,是指十四五岁至十七八岁这一时朔。这是一个开始走向独立生活的时期,独立思考的能力已经具备,知觉与观察更加全面深刻,注意范围已经达到了一般成人的水平,意义识记已经成为最主要的学习方法,思维有了更高的抽象概括性,开始适应并乐于运用辩证逻辑思维。这个阶段的学习内容较以前复杂深刻得多。所以这个时期的创造性教育除了与道德观、人生观、世界观的教育紧密联系外,还要力求丰富多彩,如组织各种兴趣小组,开办各类针对性强的讲座,组织各门学科的奥林匹克竞赛,从而使学生的学习产生更大的自觉性与深刻性。
创新教育,将改变教师的教育行为:
1.处处注意利用一切机会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让学生的学习不再仅仅是功利性的,而是一种精神生活的追求。
2.学生不再仅仅是学习活动的接受者,而是学习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教师不能扮演发号施令者的角色,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让学生真正有一个 “亲自”思考问题的过程。
3.教师不仅告知学生结果,还要告知产生这些结果的过程;不仅传授知识,还要让学生了解产生这些知识的方法;不仅让学生知道答案,还要让学生了解问题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不仅让学生认识和理解,还要让学生亲自实践和操作。这样才能教会学生 “像科学家那样思考问题”。
4.教师从注重学生的统一性变为尊重学生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创造的本质就是多样性、差异性和非重复性;创新教育客观上要求教师淡化标准答案,淡化统考的指挥棒作用,允许学生按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思路去思考和回答问题,学生在学习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
5.教师不再是学生学习和行为的惟一评判者。在创新教育中,除了尊重教师的评价外,还要尊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
6.教师管理学生的方式应当充满民主的气氛。创新活动与专制的管理是不相容的。探究、冒险、提出新的想法、对失败和挫折的无所畏惧、尝试新事物后的喜悦等,都只有在民主的师生关系中才能实现。创新教育中的所有这些变化,将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的弘扬与主体地位的确立。
创新教育中如何对待所谓的中差学生?
1.任何学生都有着不相同的发展潜力,仅仅根据考试成绩把学生定为中差生,从而忽略对他们创新精神的培养,这本身就是不正确的。考虑到学生的可发展性和他们全部潜能的激发,我们必须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2.既然创新是有层次的,既然美好生活是创造得来的,既然日常生活与工作都需要人的创新精神,那么创新教育必然应该面向全体学生,这也涉及到教育的公平性原则问题。
3.我们不应该着重于通过创新教育使所谓的中差生能发明创造什么,重要的是通过创新教育努力使学生形成更好的心理品质,使他们的各种基本素质得到更大的提高。另外,在创新教育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新观念,所运用的各种新方法,所体现出来的新型人际关系,以及对待知识和学习的崭新态度,都会便所谓的中差学生变得更加热爱知识,更加热爱生活。
创新教育的实施策略与模式
(一)创新教育的实施策略
创新教育实施策略多种多样,择其要者阐述如下: 1.以学生为主体的主动发展策略。主要方法有:(1)动机激发(2)情境创设(3)多向互动
2.以创新思维为主线的培养策略。创新思维训练的主要策略有:
(1)问题解决(2)引导类比(3)发散思维训练(4)启发学生妙用转化 3.优化教学模式的策略
一个完整的教学模式应具有五个因素:
(1)理论依据(2)教学目标(3)操作程序(4)操作管理(5)评价方法
(二)创新教育教学模式介绍
1.情——知互促式教学模式 2.互动式教学模式
3.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 4.“三基一强化五阶段”创造教学模式 5.自学——指导式教学模式
七、最近发展区理论
最近发展区理论是由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来的。维果茨基的研究表明:教育对儿童的发展能起到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但需要确定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一种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儿童还不能独立地完成任务,但在成人的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模仿,却能够完成这些任务”。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把握“最近发展区”,能加速学生的发展。维果茨基在这里提出了两个概念,即“现有发展水平”和“最近发展区”。什么是“现有发展水平”和“最近发展区”呢?所谓现有发展水平即指儿童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学生能独立解决问题的智力水平,传统的智力测验所要了解的就是这种水平;而所谓“最近发展区”则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成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来确定的。
维果茨基明确提出,教学就是人为的发展,教学在儿童发展中的决定作用表现在发展的方向、内容、水平和智力活动的特点以及发展的速度上,即教学创造着最近发展区,儿童的第一发展水平与第二发展水平之间的动力状态是由教学决定的。
在教学过程中,究竟又如何体现最近发展区的重要思想,做到教学走在发展的前面呢?针对这个问题,他强调了“学习的最佳期限”。
“教学应当是在发展的前面”,“教学创造着最近发展区”,这是维果茨基对教学与发展关系进行深人研究后所提出的最主要的结论。
“最近发展区”理论对教育的启示 1.动态发展的学生观 2.超前发展的教学论:(a)同伴作用交往(b)因材施教的教学法
八、发现教学理论
现代认知理论的代表人物布鲁纳认为,学习是通过主动发现而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他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不是刺激与反应结合的渐次复杂化量的连续过程,而是由结构上迥异的三个阶段组成的阶段性的质的过程。
(1)认知发展的三个阶段。
这三个阶段是行为把握、图像把握和符号把握。(2)学习动机的作用。
关于学习动机,布鲁纳非常强调内部动机是促进学习的真正动力。所谓有内部动机,是想要在学习本身中发现学习的源泉和报偿。(3)直觉思维的作用。(4)教育意义上的准备观。
教学的操作程序
1、提出问题,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兴趣,形成探究动机;
2、洞察、展望、分析、比较,提出假设,进行选择思维;
3、从事操作,验证假说,得出结论。
教学原则
动机原则:“学习的最佳原则,常来源于对所学习的内容本身发生强烈的兴趣,不宜过后重视奖励或评比竞赛之类的外在刺激。”根据激发、维持、指向,来形成和培养学生的内部动机;
结构原则:“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
九、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是由人主动建构的,而不是被动接受的。
主要理论源泉: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布鲁纳的发现教学理论和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基本原理
1、知识是个体主动的建构,不是被动接受或吸收;
2、认知的功能在于用来组织经验的世界,不是用来发现本体的现实;
3、知识是个人与别人经由磋商与和解的社会建构。观点
1、对知识的看法上,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需要学习主体针对具体情境进行再创造;知识不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具体个体之外,只能由个体学习者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
2、在如何理解学习上,学习活动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学生根据外在信息,通过自己的背景知识,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
学习活动包括4个因素:学生的背景知识、学生的情感、新知识本身蕴含的潜在意义、新知识的组织与呈现方式。
学习活动要发生必须满足两个条件:学生的背景知识与新知识有一定的相关度;新知识的潜在意义能引起学生情感的变化;
3、学生并非空着头脑进入教室,在日常生活中,在以往的学习生活中,他们已经形成了广泛而丰富的经验和背景知识。
建构主义心理学的课程观
建构主义心理学的课程观是以其知识观为指导思想的。
1、教育的目标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合作意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2.课程内容要选择真实性任务。
3、弱化学科界限。
4.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观。建构主义者认为,教学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能动的知识建构活动。在他们看来,学生并非直接地、被动地接受教师所传递的知识,学生在进入课堂之前,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各种现象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看法。教师在传授知识之前应该考虑到学生原有的经验,以此为起点引导学生建构新知识。因而,在这里,教师不是知识的提供者,而是指导者和协助者,引导学生去组合、批判和澄清新旧知识之间的差异,帮助他们建立起自己的认知体系。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调整现有的教学资料,适当布置问题情境,制造学生在认知上的冲突,从而引起学生的反省和思考,得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周围环境之间要进行互动、协调,以不断丰富和更正各自的认识,这也即我国传统的“教学相长”思想。
5.重视学习过程的评价观。教学的理论模式
合作学习、支架式教学、情境教学或抛锚教学和随机通达教学。随机通达教学是一种适合于高级学习的教学活动
课程实施的变革。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教学。在我国传统的教学中,教师的权威占绝对主导地位,师生之间缺乏真诚的、平等的合作和交流,教学以教师灌输和学生被动接受为主,这难免压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当下,由于对创新教育的提倡和对学生主体性地位的关注,使教育工作者从建构主义心理学中去寻求启示。建构主义的教学观强调教师要尊重学生,主张师生间的交流与互动,倡导合作学习。鉴于此,《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十、多元智能理论
基本内涵:人的智力至少包括
1、言语——语言智力(Verbal/Linguistic intelligence)
2、逻辑——数理智力(Logical/Mathematical intelligence)
3、视觉——空间智力(Visual/Spatial intelligence)
4、身体——运动智力(Bodily/Kinesthetic intelligence)
5、音乐——节奏智力(Musical/Rhythmic intelligence)
6、交往——交流智力(Inter-personal intelligence)
7、自知——自省智力(Intra-personal intelligence)
8、自然智力
教育意义
1、学生观: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每个人至少拥有七种智力,只是这七种智力以不同的方式及不同的组合形式表现出来,具有自己的特点和独特的表现方式。学生不存在聪明与否的问题,只是哪些方面聪明和怎样聪明的问题,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智力领域,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和方法,适当的教育和训练可以使每一个学生的智能发挥到更高水平。因此,我们应树立积极乐观的学生观,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使每一个受教育者的潜能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教师应为学生创造多种多样的展现各种智力的情景,给每个学生多样化的选择,使其扬长避短,从而激发每个学生潜在的智力,充分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
2、教学观:多元智力理论倡导的教学观是一种“对症下药”的因材施教观。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的智力结构、学习兴趣和学习方式的特点,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因材施教的教育。
3、评价观: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我们就应摒弃以标准的智力测验和学生学科成绩考核为重点的评价观,树立多种多样的多元评价观。
十一、范例教学理论简介
范例教学的目标和要求
范例教学,又称为“示范方式教学”、“范例性教学”、“范畴教育”等,意指借助于精选材料中的示范性材料使学生从个别到一般,掌握带规律性的知识和能力。
1、“问题解决学习与系统学习的统一”。
2、“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的统一”,也称“实质教育与形式教育的统一”。这种统一要求把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统一在同一个教学过程中,把传授知识与教给科学方法、学习方法、发展能力结合起来。
3、主体与客体的统一。
范例教学的课程内容选择
范例教学在课程内容选择上遵循“三个性”,即“基本性”、“基础性”和“范例性”。
克拉夫基认为教师在备课中应具有双重身份:
一是教材编写者的身份,二是学习教材的学生的身份。
克拉夫基所要求做好:
第一,基本原理的分析。分析本课题哪些是带有普遍意义的内容,这些内容对今后教学起什么作用。
第二,现实意义的分析。分析这个课题内容对学生智力活动应起什么作用,这些内容学生是否接触过。
第三,未来意义的分析。分析这个课题对学生今后生活的意义,对今后的前途有什么关系。
第四,内容结构的分析。即分析这个课题内容的结构,组成整个内容有哪些要素,这些要素之间关系怎样,是否有层次。
第五,内容特点的分析。
克拉夫基认为方法的准备主要有如下四个方面:
1.对教学过程分步骤和分层次;
2.选择教学形式、练习形式和复习形式等等;
3.采用教学辅助手段(教学工具或其他设备);
4.保证教学的组织前提(教学组织形式)。
在我国的教材编制和课堂教学中,也都有意无意、或多或少地运用了范例的原则。
十二、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 布卢姆“掌握学习”的主要内容
1、学生具备必要的认知结构是掌握学习的前提
2、学生积极的情感特征是“掌握学习”的内在因素
3、反馈——矫正性系统是“掌握学习”的核心
反馈矫正通常分四步:
第一,每堂课结束时留10分钟左右的时间,用课前编制好的几个突出反映“目标”的小题目进行检查,方法灵活,个别提问、集体回答、口答、笔答都可采用。回答者所学知识得到强化,听者知道错在何处,如何补救。
其次,在每个单元结束时进行一次形成性测试,测试突出“目标”中规定的重点、难点、涉及本单元的反有新知识。
第三,根据形成性测试的结果,进行个别补救教学。个别补救教学最有效的方法是:将学生按学习成绩分面四到五人一组的学习小组,“掌握”者做“未掌握”者的小老师,互相帮助,这样既帮助未掌握者深化理解,又帮助未掌握者找出错误所在并及时纠正。
最后,进行第二次形成性测试,对象是在第一次测试中“未掌握”而接受辅导、矫正的学生,内容是在第一次测试中做错的题目,目的是获得反馈信息,了解有多少人经过矫正达到了掌握,能否进行下一次单元的教学。“掌握学习”的现实意义
在我国进行的课程改革中,学习和研究布卢姆“掌握学习”的理论,对我们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乐观主义的学生
布卢姆的“掌握学习”是一种有关教与学的“乐观主义”教学理论。之所以说是“乐观主义”是因为:这一理论从根本上反对个别差异先天性和不变性的观点,而“主张只要能找到帮助每一个学生的方法,那么从理论上说所有学生都能学好”。
“掌握学习理论”是对传统教学中等级、分组制的挑战,打破根深蒂固的偏见,主张教师对每个学生的发展充满信心,并为每个学生提供理想的教学,提供均等的学习机会,为需要帮助的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和帮助,让每个学生都得到理想的、适合自己个性需要的教学,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这种乐观主义的、面向全体的学生观,对于当前教育教学改革中新的学生观的确立具有重要的意义。
2、新型的个别化教学实践
“掌握学习”的实施程度一般有四个步骤,第一,定标。即制定出科学的、符合实际的“单元教学目标”,第二.然后教师运用任何一种适当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第三,对群体教学进行反馈矫正。包括了课后测验,单元形成性测验、补救教学、再次形成性测验等过程。第四,为掌握而评分。根据既定的掌握标准备,分成“达标”和“未达标”,学生成绩是累积的。
第四篇:职业指导师理论复习资料
职业守则内容:热爱工作,坚定奉献的信念 / 刻苦钻研业务,增强技能提高素质 / 遵守律规,以人为本,与服务对象建立良好关系。
职业道德意义:充分体现职业指导人员以人为本的道德理念和标准 / 充分显示人性化的行为准则在职导人员这个职业上的具体要求。
职业道德内容:以人为本尊重服务对象、尊重差异不歧视服务对象、尊重隐私保守秘密、明确与服务对象的关系,避免产生依赖、事先与服务对象讨论工作重点,达成一致、给服务对象介绍合适的职业指导人员、主动解释,使服务对象知情(知情权/责任分担)、维护形象对服务对象负责、提升职业能力,为服务对象提供优质服务。
失业分类:结构性 / 摩擦性(时间差)/ 需求不足性 / 季节性 / 周期性 / 隐性(边际劳动生产率<=0)/ 自愿。摩擦性失业原因:劳动力市场的动态、信息不完善不对称。
失业影响:经济紊乱效率低 / 产生社会问题 / 失业者的精神物质损失。(三者相互影响相互转化)。灵活就业分类:非全日制就业、临时就业、派遣就业。
就业方针:以充分开发劳动力资源,统筹安排城镇劳动力为出发点,依靠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拓展就业门路,促进实行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指导就业,保持就业局势的稳定。
积极的就业政策:经济拉动 / 再就业扶持 / 灵活就业 / 农村流动 / 大学生就业政策。
再就业政策:五大支柱(经济拉动 / 政府扶持 / 市场服务 / 政府调控 / 社会保险)、六个领域(中小企业 / 第三产业 / 多重经济形式 / 劳动密集型产业 / 劳务输出 / 灵活就业)、十项措施(免税 / 小额贷款 / 社保补贴 / 就业援助 / 主辅分离 / 就业服务 / 财政投入 / 社保 / 企业裁员 / 社区平台)。免税税种:营业税、城建税、教育附加和企业所得税。劳动力市场的核心: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目标模式:竞争公平、运行有序、调控有力、服务完善、城乡一体。
市场导向就业机制形成的标志:主体地位真正确立 / 机制灵活功能完善 / 政府促进就业,扶持困难群体。
劳动力市场的缺陷:市场信息不透明,技能不匹配,工资刚性,招工歧视,需求总量不足,长期失业,对劳动力流动的限制。
公共就业服务的目标:弥补劳动力市场的缺陷,塑造更公平有效的市场,从而促进劳动力流动,效率提高,经济增长和社会福利。
就业服务新三化:制度化(失业人员登记和免费就业 / 再就业援助 / 政府出资购买服务和培训 / 公共就业服务统筹管理)、专业化(/ 队伍专业化 / 手段信息化)、(面向全社会服务 / 动员社会资源 / 接受社会监督)。
公共机构 / 部门或行业团体的机构 / 民营机构。
公共就业服务的免费对象:登记失业人员和特殊服务对象(残疾 / 低保 / 退役军人 / 随军家属等)。
公共就业服务的内容:政策咨询 / 职业指导和介绍,推荐培训 / 用工和培训等信息发布 / 失业就业登记,解除终止合同。人员素质测评的内容:能力因素、个人特质因素、动力因素。测评的应用范围:诊断、选拔与安置、预测与发展。
测评理论:人的心理素质有差异性,相对稳定性和可测性、测评是可观的,间接的和相对的、科学的测评是基于统计规律之上的。
心理测量学指标:信度和效度、标准化和常规、难度与区分度。公平(功能一致性)与效益(收效与成本比)精度越高,成本越高))。
测评结果的交流:用易懂语言、告知局限性、告知如何运用测评结果、当事人积极参与、给出鼓励和发展性的意见。测评方法的内部因素:问题的信度和效度、题目取样、社会赞许性。测评实施的因素:环境、意外干扰、施测者因素、观察与评分计分。
职业指导:为求职者就业、就业稳定、职业发展和用人单位合理用人,提供咨询指导的过程。
职业指导内涵:两个主体 / 人尽其才,不仅仅以就业为目的 / 是一个过程,不是阶段和时期 / 强调教育和帮助。
职业指导服务内容:为求职者、劳动者提供政策、就业和择业咨询和服务 / 为特殊群体提供咨询和服务 / 为用工单位提供职业指导的工作目标:帮助就业 / 就业稳定 / 职业生涯发展。职业指导原则:以提升质量和效果为出发点 / 采取科学方法,提高工作水平/ 从国情出发,结合实际创新 / 加强队伍建设,建立孵化机制,发挥骨干作用 / 围绕社区学校开展 / 围绕困难群体开展。职业指导对象:下岗失业人员 / 新成长 / 农村剩余 / 在职人员。
职业指导的工作范围:咨询与指导(最重要)/ 信息采集与处理 / 职业素质测评 / 职业设计 / 帮助实施。职业指导的工作模式:职业指导 / 职业介绍 / 教育培训。职业指导的形式:面谈 / 座谈 / 报告会 / 授课 / 通讯联系。
职业指导的职责范围:宣传政策法规 / 提供咨询,协调关系 / 指导劳动者依法确定劳动关系,维护合法权益 / 组织交流 / 职业介绍。
预防性职业指导:因对象不同,指导内容不同 / 特点类型不同,分层分类指导 / 提前解决 / 针对性系统性 / 自主和主动。三级预防:问题未暴露(大学生指导)/ 前期处理(三早)/ 问题预防。
城镇下岗失业人员职业指导原则:具体性 / 针对性 / 及时性 / 持续性 / 跟踪性。指导形式:递进式 / 结构化 / 辐射性 / 多元化。
城镇下岗失业人员职业指导内容:形势介绍 / 政策咨询 / 信息咨询 / 培训咨询 / 心理咨询。新成长劳动力包括:年满16未能升学 / 职校毕业生 / 农村从事非农业生产人员 / 待业人员。
新成长劳动力就业特征:强竞争力 / 大发展潜力 / 学历专业性别影响就业 / 缺少能力和经验 / 预期非理性化。农村生育劳动力的特征:数量大 / 年纪轻 / 素质差 / 观念旧。
特殊群体种类:残疾人 / 大龄下岗职工 / 城郊占地农转非 / 复员专业军人 / 劳教劳改释放人员。
特殊群体就业特征:观念落后意识陈旧 / 就业和创业信心不足 / 部分年龄偏大 / 文化程度偏低 / 技能素质较差。
产业:国民经济最基本的类型。行业:从事相同性质经济活动单位的集合。职业:从事稳定合法收入的活动。工种: 职业特性:社会性 / 经济性 / 技术性 / 稳定性 / 群体性 / 规范性 职业分类依据:工作性质的同一性。职业分类方法:工作分析法。职业分类原则:大类(工作性质的同一性)/ 中类(大类的分解)/ 小类(工作范围)/ 细类(最基本类别,采用工作分析法来划分)。影响职业变化发展的因素:社会及管理的变革 / 技术变革 / 经济发展 / 产业及行业的演变。
我国职业变化发展的态势:由单一型向跨专业、复合型转化 / 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化 / 由传统型向信息化、智能型转化 / 由继承型向知识创新型转化 / 服务性职业向知识技能化发展。
描述职业的原则:完整性(五要素)/ 特征性 / 应用性 / 辨证性。
职业生涯设计的原则:量体裁衣 / 可操作(目标的现实性、计划的可行性、效果的可检查性)/ 阶段性 / 发展性。
/ 划。
职业生涯设计的程序:自我评估 > 环境评估 > 理想目标职业选择 > 职业生涯路线选择 > 实施 > 评估 > 反馈。职业生涯设计的方法:职业测评 / 故事叙说 / 典型人物分析法 /平衡单法(个体内比较)/ 实习/ 实地考察。
工作分析的作用:招聘选拔 / 培训 / 绩效考核 / 薪酬管理 / 劳动安全与健康 / 人员调配、完善工作流、工作再设计、组织设计等。
(指定总体方案 / 确定实施者 / 收集分析背景资料 / 选择收集信息方法)> 实施(沟通 / 收集分析)> 结果(岗位说明书,包括工作描述和工作规范)> 反馈(对分析结果的应用)。工作分析的方法:访谈法 / 观察法 / 问卷法 / 工作日志法。
工作描述:工作本身特性的信息。工作规范:特定岗位对任职者的胜任特质的基本要求。职业胜任:个人特性能满足职业要求的状态。
工作描述的内容:岗位名称 / 目的 / 工作职责和任务 / 工作联系 / 工具和设备 / 绩效标准 / 权限 / 岗位晋升与替代 / 工作条件。
工作规范的内容:教育背景 / 工作经验 / 知识技能 / 个性特征 / 身体要求 / 其他特殊要求。
职业胜任特征:知识水平/ 技术能力 / 个人特质 / 动机水平(潜在、深层次)。职业胜任要素:工作绩效 / 工作情景 / 区分优劣。
职业胜任特性:潜在的持久的个人特性 / 个体相关行为的类别 / 与工作绩效密不可分 / 与工作情景密不可分 / 面向个体团体和企业。
劳动法:1994通过(八大八次),1995年1月1日实施。
劳动者的八大权利: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 / 获得报酬 / 休息 / 安全和卫生保护 / 接受培训 / 社保和福利 / 提出劳动争议 / 其他。
劳动者的四大义务:完成任务 / 遵守纪律 / 执行安全卫生规章。劳动就业的原则:机会均等 / 男女平等 / 特殊群体保护。
国家促进就业职责:就业调控 / 维持劳动力市场秩序 / 提供公共就业保障 / 保障特殊群体就业。合同必备条款:合同期限 / 工作内容 / 保护条件 / 报酬 / 纪律 / 终止条件 / 违反合同的责任。协议条款:约定试用期 / 保密协议等。
社会性、强制性、互济性、福利性、补偿性、差别性。社保结构:国家基本保险 / 单位补充保险 / 个人储蓄保险。社保项目包括: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
劳动争议处理方式:和解、调解(普遍采用重要方式)、仲裁、诉讼。
养老保险制度内容:实施原则(强制、低水平广覆盖、部分积累和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结合)/ 覆盖范围(城镇企业职工、个体劳动者及家属)/ 统筹级别(省)/ 费用承担(个人和单位交纳,财政支出)/ 缴费比例(企业<=20%工资总额,个人>=4%个人工资)/ 个人帐户规模(个人工资11%)/ 法定退休年龄 / 领取资格(退休或交满15年)/ 计发办法(社会性发放)/ 管理机构(委托社保经办机构管理,劳动部门监督)/ 费用交纳(税收或社保经办机构收取,存入社保基金财政专户)。
失业保险制度内容:覆盖范围(城镇企业职工)/ 享受对象(缴费满一年、非本人意愿中断职业、已办失业登记有求职要求)/基金来源(个人单位交纳、地方财政补贴等)/ 支出范围(生活补贴、医疗补贴、培训职介补贴、抚恤金)/ 发放标准和年限(高于低保,低于最低工资,最长24月)/ 管理经办和监督。失业保险制度特点:普遍性 / 强制性 / 互济性。
工资:计时、计件、奖金、津贴和补贴、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人职匹配过程:特性评价 / 因素分析 / 个人特性与职业因素匹配。人格类型:现实型 / 调查型 / 艺术型 / 社会型 / 管理型 / 常规型
CETTIC解决的问题:满足不同部门的需求、一定数量职业的需求、更多功能的需要。
CETTIC特点:标准程序,可靠的理论基础、提供测试指导要求,保证过程标准化、从实际出发,满足各类机构的具体需要。
职业常识I:考察对力矩、齿轮、滑轮知识和对机械原理的理解。职业常识II:考察对力、光、电、热等知识和原理的了解。隐蔽图形检索:考察抗干扰能力和知觉速度。图形拼合与旋转:考察二维图形拼合和旋转能力。
图表阅读:考察对统计图的阅读、理解、分析和计算的能力。小部件手指灵巧测验:考察用手指操作小物体的能力。
面试:特定时间地点,有设计好的目的和程序,通过观察交谈等沟通方式,了解被测者的素质特性、能力状况及求职动机。非结构化面试:没有固定框架结构,没有确定答案,组织非常随意。情景性测评:无领导小组讨论、文件筐测试、模拟面谈、案例分析。
心理咨询:受过训练的咨询员运用心理学方法帮助解决问题,促进适应和发展的过程。类别:教育、职业、适应、人事咨询。
特质:面对面沟通、言语表达为主、长期性、改变认知和行为。人本主义的人性观:人是自我实现者、主观性、对人的其他看法。个体咨询关系建立的技术:具体化、立即性、面质(纠正)、沉默技术。倾听或参与的技术:询问、鼓励、简述语意、情感反应。
影响来访者的技术:解释、信息提供、暗示说服劝告、自我暴露(自我体验/个人经验)、逻辑推理。团体咨询的价值:影响广泛、效率高、效果容易巩固。
团体咨询局限性:个体向团体妥协、依赖团体、不是所有人都适合。
团体咨询的过程:起始、过渡(处理焦虑和期待,解除消极情绪)、成熟(探索个人价值观,认识自我)、结束(面对分离,协助整理所学)。
反应(倾听/复述/澄清)、互动(建立关系/解释/联结/促动/沟通/鼓励)、行动(提问/面质/调停/聚焦/示范)。
团体咨询的过程技术:组成、起始、过程、结束(步骤:回顾总结/成员反思/明确今后如何行动)、追踪。家庭咨询范围:职业选择咨询:强调策略和方法,个人兴趣期望和社会发展的统一。职业咨询步骤:了解个体特性、优劣势分析、平衡前两个条件。职业因素分析:包括职业内容和特点,提出对从业人员的具体要求。职业咨询方法:心理测量法、团体咨询、个别咨询。
职业咨询的技术:幻想、模拟个案研究、情景模拟、职业家庭树。职业咨询的内容:准备、选择、决策、适应、发展。
职介从业范围:介绍工作、介绍人才、指导咨询、收集发布信息、互联网信息服务、组织职介洽谈会、劳动力跨省流动、其他。
工资调整原则:按劳分配同工同酬、随经济发展逐步提高、宏观调控、单位自主分配与劳动者协商。接待登记(求职者)
> 检查相关证件 > 填写登记表 > 提交材料(包括证件复印件)> 录入资料 > 相关部门存档。接待登记(用工单位)> 办理登记(表)>了解单位招聘情况(关键)> 拟定简章 >选定宣传方式 > 商榷面试方式。招聘宣传方式及适用范围:市场宣传(小单位招聘少)/ 新闻媒体(大单位招聘多)/ 互联网(名单位招聘广职位高)。信息咨询()
> 重点问题解答 > 登记分类。咨询的目的:自己的合法权益 / 监督用工单位的行为。
信息咨询(整理咨记录、建立咨询文档)
> 建立咨询后记录文档 > 建立回访记录文档。作用:提高工作效率 / 来访者满意 / 为职业指导机构提供资料。诊断咨询(澄清求职者的挫折问题,并进行解释和引导)> 澄清能够求职者问题 > 分析求职挫折 > 引导求职者克服挫折。
澄清求职挫折:对求职者本身特性、职业技能、相关知识、求职行为进行了解。注意事项:完全接纳、不能主观臆断、关注细节、环节贯通、倾听陈述。
诊断咨询(帮助大学生正视挫折,科学分析受挫原因,吸取教训)
制定解决方案 要点:把握核心分析根源;调节情绪重建信心;制定具体求职方案。诊断咨询(判别单位招聘目标与结果的偏差,并进行解释和引导)
> 与用工单位沟通 > 重新拟定方案 > 跟踪反馈。
要点:进行岗位分析;分析工作的吸引度;分析职业安全感和向心力,预测求职者的心理反应。择业指导(对求职者进行择业观念指导))> 了解择业取向 > 了解择业观念 > 判断择业观念是否正确 > 分析择业观念的问题类型 > 了解分析问题的原因 > 对求职者进行引导。要点:找出原因,进行分析;引导树立正确择业观。择业指导(对毕业生择业困惑进行指导)
求职方法)> 分析问题与观念之间的关联 > 协助调整择业观念 > 制定择业方案。
要点:了解整体形势和政策;能用心理学的认识改变策略。用人指导(为用人单位提供招聘及其招聘后续服务)> 提供信息查询服务> 现场招聘与咨询接待>介绍招聘后续服务内容。要点:严审单位执照和法人;讲明手续;负责持续服务。
注意:限制招聘有效期(1月);及时更新招聘内容;限制单位查询量(3倍);单位及时反馈(10日)。用人指导(对埠外招聘审核)
注意:不追求高学历,强调人职匹配;利用职介优势提供信息。招聘程序:招募、筛选、录用、评估。用人指导(帮助用人单位选择招聘方式)
> 绍招聘方式的种类 > 确定合理的招聘方式 > 组织落实招聘计划。要点:了解单位需求(重要);了解单位基本情况,分析吸引程度(前提);分析供求情况。注意:帮助用人单位树立法制意识;告知用人单位严格履约,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常用招聘方式:信息网络 / 媒体广告 / 洽谈会 / 集中招聘 / 中介机构代理。用人指导(指导用人单位办理招聘备案、签合同、交纳社保等手续)注意:合同的订立和变更要自愿协商;合同以书面形式;新企业在注册后30日内办理养老登记手续。
办理招工备案手续须知:1资质身份证明(执照副本及复印件,经办人身份证,单位缴社保证明);2应招人员基本资料;3办理机构。
用人指导(对用人单位岗位薪酬确立提出参考意见))> 三原则(对外竞争性、对内公正性、对员两提供(本地最低工资和工资指导线、本地工资指导价位)> 一把握()。要点:);不要陷入技术指导层面。用人指导(对媒体招聘广告审核)
选择媒体类型 > 选择刊登单位 > 评估广告的形式和内容。信息的采集(识读供求信息采集常规报表)
> 了解指标体系。信息的采集(识读供求信息采集方案)采集单位和报告单位 > 了解采集的内容 > 了解采集的工具 > 了解方案实施的时间 > 了解采集的地域 > 了解采集的方式方法 > 了解采集人员的组织 > 了解采集经费的计划 > 了解采集工作的安
排。
要点:全面了解指标和计划;对有疑义的项目要协商修改。注意:严遵规范格式;分析表格的真实性和方案的可行性。
信息的采集(访问调查、实地考察的供求信息采集)
> 访问交谈 > 整理访问记录。要点:访问者素质决定结果和质量;观察和思考结合;
访问记录点:记要点、记特点、记疑点、记易忘点、记感受点。注意:敏感问题不当面问;访问调查的资料需要证实;访问调查费时费力,适用于小范围;实地观察时尽量减少活动的影响。信息的整理与分析(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甄选)
检验 > 分组 > 保存备份。要点:审查资料(重点);保存和管理资料。注意:供求信息时刻变化,要适时整理。
制作供求信息统计图表流程:确定统计表项目 > 选定统计表类型 > 构造统计表 > 设计统计图。标准化测验施测(用CETTIC个别施测)
试做 > 被试作答 > 打印结果报告。
操作环节:自选测验 / 选择职业 / 职业查询 / 选择兴趣测验 / 答题界面 / 指导语 / 操作测验。标准化测验施测(用CETTIC数据分析)
> 浏览打印测试报告。要点:适当查询条件,调出数据(关键);数据导出。注意:背景选择(诊断、选拔);详读手册,熟练操作。
操作环节:数据导出 / 数据导入 / 删除数据 / 阅读报告。标准化测验施测(帮助学校建立学生就业素质档案)面试(对一般人实施面试)
> 实施面试。
注意:纬度评价,不要被突出特质打动;除了口头语言还要关注体态语言。职业设计(澄清求职者职业取向,并判断其合理性)
> 整理结果。要点:语言技巧(鼓励肯定循循善诱); 职业设计(澄清求职者职业发展主要状况)
分析外在影响 > 引导澄清发展状况。要点:收集正反信息;介绍环境因素对职业发展的影响,科学预测。
影响个体职业发展的因素:个人内在因素(取向/心理特征/职业素质)、外界环境因素(职位/企业产品/企业信誉/社会发展趋势/经济发展)。)
> 简单整理资料。注意:工作繁琐,要有耐心;资料要有条例、全面(正反)。培训项目设计(为培训机构的短期培训课程设计提供建议)>调查分析具体条件 > 培训项目建议。
培训项目设计(收集培训项目设计的反馈信息)
> 收集培训后的就业信息 > 汇总报告。要点:信息全面,要核实;挖掘新的培训需求。
注意:收集信息要具体;收集就业和胜任信息,可做典案。岗位用人设计(澄清岗位用人的需求)
总结核实用人需求。要点:明确责任;掌握岗位设置知识。岗位用人设计(收集岗位用人设计的结果反馈)
> 总结反馈信息。组织供需交流(管理安排小规模招聘洽谈活动)
> 现场跟踪服务 > 根据---供求情况。组织供需交流(收集跨地区劳动力流动信息寻求合作机会)
> 信息发布 > 组织实施。
要点:保证信息真实;考虑供给情况;还应考虑单位的劳动条件、工资待遇、工资形式、社保、安全、合同期限。组织供需交流(收集和分析供需双方交流结果信息)
> 与相关负责人联系 > 收集信息 > 整理信息 > 分析信息 > 反馈信息。
注意:讲清目的,以获支持;及时收集;双方找原因;以数据结果为依据,客观全面评价;完毕要通报分析报告。就业援助(指导劳务派遣机构实施劳务派遣帮助)
> 招收录用并签定劳动合同 > 跟踪服务。注意:两合同一致;严审,以防违法条款;单位内部规章要符合国家政府规定。就业援助(提供公益性组织政策引导帮助)
> 技能培训帮助 > 社会保险关系接续 > 劳动保障代理 > 生活保障帮助 > 特困群体帮助。
就业援助(提供定向培训政策引导帮助)
> 制定计划 > 推荐机构 > 实施培训计划 > 推荐就业。就业援助(为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提供申报服务)
收取资料 > 初步审核 > 复审 > 颁发证书。
第五篇:国外企业发展理论探索
国外企业发展理论探索
摘要:有关企业发展的理论流派众多,形成了理论丛林。用企业经营环境发展变化这一线索清晰地梳理这些理论,可以认清企业发展理论演化的规律。从市场结构论到资源基础论,从资源基础论到核心能力论,以及后来的知识基础论和动态能力论,都是随着企业经营环境的改变而演化发展起来的。
关键词:市场结构论 资源基础论 能力理论 知识基础论 动态能力论 企业竞争力
关于企业发展理论探索已经持续了三十多年,形成了众多的理论流派。综观这些理论流派的形成过程,可以肯定,企业经营环境的不断改变决定了理论的更替。决定企业竞争力的关键要素是随着企业经营环境的改变而改变的。早期,这个要素可能在企业外部,如掌握一个关键原材料,可能使一个企业具有竞争优势。而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这个关键要素就形成于企业内部,形成了企业资源能力理论,并切这一理论不断在深化。
(一)从市场结构论到资源基础论的转化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企业竞争的基本逻辑发生了显著改变。在此之前市场竞争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企业战略可以在一段时期内维持不变,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是如何选择合适的竞争产业并给以合适的定位。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全球经济一体化及国际市场竞争的加剧,产品的生命周期日益缩短,企业的成功取决于对市场的预测和对顾客需求变化的快速反映。因此,企业战略的核心不再是企业产品与市场结构,而是其行为能力;战略的目标在于识别和开发异质性能力,这种能力是消费者将一个企业与其竞争对手区分开来的主要标志。企业资源基础论强调企业的管理实践重点应该由企业的外部条件转向企业的内部条件,认为关键资源才是企业竞争优势的基础与源泉。
企业资源基础论的出现缘于波特产业结构战略理论的局限和不足。根据波特的产业结构理论,适用于产业经济时代产业结构比较稳定的阶段。而在知识经济时代,这种理论的局限性逐渐暴露出来。在知识经济时代,新兴产业层出不穷,产业之间的相对关系不断变化。同产业内企业之间的盈利率差异要比不同产业之间的差异大得多。这种差异显然不是由市场结构决定的而是由企业内部要素决定的。
在这一背景下,20世纪80年代以来,研究者们将探索企业竞争优势的着眼点转移到了企业的层面上,并产生了众多理论:资源基础理论、核心能力理论、知识基础论、企业动态能力等。它们的概念虽不同,但这些理论都认为与企业外部条件相比,企业内部条件对于企业获得市场竞争优势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即所谓的企业竞争优势内生论。理论界统称为企业能力理论,其中有静态内生论和动态内生论之分。
(二)资源基础理论
资源基础论是对新古典经济学企业理论的重大突破。在新古典经济学中,企业是“黑箱”,企业之间没有差异。波特理论没有突破新古典经济学的企业理论,而企业资源基础论突破了这个理论范畴。这一理论不仅打破了传统的“企业黑箱论”,并对数十年居于主导地位的现代企业理论提出了挑战,把经济学和管理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既从本质上认识和分析企业,又植根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内部事项。
新古典经济学和企业资源基础论的前提假设之间至少存在以下重要区别。新古典经济学认为资源和能力(即新古典经济学中的生产要素)的供给具有完全弹性。当某种资源或能力的需求增加时,其价格会上升,市场上的供应量也会相应增加。企业资源基础论虽然并不否认一部分生产要素的供给确实具有完全弹性。但他们认为由于某些资源和能力所具有的路径依赖性、因果模糊性、社会复杂性等特点,使得这些资源和能力的供给无弹性(Barney,Firm,1991)。这就意味着拥有那些供给无弹性资源或能力的企业将会获得超额利润,供给无弹性就成为该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一个来源(Peteraf,1993)。200多年前的里卡多也研究了此类问题。在肥沃土地的供应量有限的条件下,里卡多通过分析农场的赢利能力,研究了供给无弹性的生产要素是如何影响农场利润的。只不过里卡多认为,只有有限的几种生产要素才具备供给无弹性的特征,而企业资源基础论则认为凡是满足了上述特点的资源和能力都具备供给无弹性的特征,即除了土地以外更多的生产要素也具有供给无弹性的特征。
新古典经济学为企业资源基础论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1 986年,Barney以新古典经济学为基础,提高了企业资源基础论的核心内容,形成了著名的“战略要素市场”理论。该理论认为,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价格能够反映所有的信息;而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供给无弹性的资源和能力能够吸收所有的利润。企业为了获取经济租金,就必须在不完全的竞争性战略要素市场上获得资源和能力。但新古典经济学并不能用来解释所有企业资源基础论的观点,换一个角度来思考问题或许更有帮助。
进化经济理论和企业资源基础论之间有许多相似的东西。比如,进化经济学中的规则本身就是一种资源或能力。如果将能力定义为企业使用资源以产生竞争优势的才能,那么规则和能力之间几乎没有任何区别。另外,两者都认同资源和能力的异质性是超额业绩和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在这两种理论中,从根本上来说,是企业的依赖路径,也即企业的知识拥有状况使一个企业和其他企业在许多方面相互区别开来,使它能够制定出不同于其他企业的获取租金的战略。而且,企业资源基础论和进化经济理论都有一个基本的企业绩效论。与波特的战略管理理论分析的出发点不同,资源基础论打开了企业的“黑箱”,认为企业是由一系列独特的资源所组成的,而大多数资源都不可能在短期内迅速完成积累,因而企业间才会产生差异;并提出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其拥有或能支配的资源。
沃纳菲尔特在其经典论文“企业的资源基础论”中提出,资源一般包括品牌名称,企业自身拥有的技术知识,有技能的雇员、贸易合同、高效率的工作程序等。科里斯和蒙哥马利认为(Collis & Montgomery,1997),资源可以以多种形式存在;它可能是在竞争性的交易中广泛存在并且很容易购买到的一般要素投入,也可能是高度差异化的、需要多年积累且很难复制的资源,如品牌。他把资源分为三类:有形资产、无形资产和组织能力。资源基础论认为,这些资源必须“是战略性资源”,也只有战略性资源才是持续竞争优势的现实来源。战略资源必须具有4个基本特性:价值性、稀缺性、不可完全模仿性、不可替代性。
资源基础论有两个假设:一是某个产业内的某个企业根据所控制的资源是异质的;二是企业所控制的资源不能完全流动,而且资源的异质性能维持较长的时间。巴尼认为企业的资源和能力如果具有价值性、稀缺性、难以模仿性,那么它们对于竞争优势的创造与保持就显得十分重要。因此,有一些资源基础论的代表认为:企业为了进一步获取持续的“异质性资源”,就必须对竞争对手可能存在的模仿行为进“行隔离”“或绝缘”。即形成“隔离机制”,通过设置能够组织或缓解市场竞争并能有效保护稀缺资源的各种形式的时滞、信息不对称和壁垒,以获取静态的竞争优势。
美国学者杰伊·巴尼是资源基础理论最著名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把资源定义为企业的资产、知识、信息、能力、特点和组织程序,把它们划分为财务、实物、人事和组织资源几个种类。巴尼认为企业的资源和能力如果具有:价值性、稀缺性和难以模仿性,那么它们对于
竞争优势的创造与保持就显得十分重要:资源的价值是由可以得到的开发资源的机会决定的,这些机会有时会变化,使资源从有价值到无价值;关系到竞争的重要资源具有稀缺性,如果竞争者也具备了相同或相似的资源与能力,该企业就失去了竞争优势;竞争性重要资源的另一个标准是难以模仿,巴尼认为,许多实物资源容易模仿,而基于团队工作、文化和组织程序的资源和能力则难以模仿,这些资源通常是由一段时间内企业自身复杂的历史和难以计数的小决策造成的,它们对特有能力的发展作出贡献。(三)核心能力理论
核心能力理论是资源基础论为基础的而发展起来的。核心能力理论认为,以资源为基础的企业观从把竞争优势的源泉定义在具体的作为物的资源上,完全脱离了企业中人的因素,造成了资源与资源配置者之间的分离。实际上,客观存在的物质资源能够发挥多大的效用完全取决使用它的人,资源异质性的背后是人的异质性。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源由具体的、客观存在的资源变成了资源配置、开发与保护资源的能力。
虽然资源学派从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竞争战略理论的不足,然而并非所有的资源都可以成为企业竞争优势和高额利润的源泉,竞争优势与大多数资源之间不可能都存在因果关系。针对资源基础论的不足,一些学者开始透过资源这个表面现象从企业配置和利用资源的能力方面来分析竞争优势的源泉,发现隐藏在资源背后的开发利用和保护资源的核心能力才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深层来源。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源由具体的资源变成抽象的核心能力,即企业核心能力理论。
1990年,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公司核心能力”一文,掀起了围绕企业核心能力的研究热潮(Prahalad and Hamel,1990)。认为核心能力有3个主要的特征:一是核心能力具有充分的用户价值,可以创造价值降低成本;二是核心能力具备独特性,难以被竞争对手所模仿;三是核心能力具备一定的延展性,能为企业通向多个市场提供支持。在取得竞争优势的过程中,企业内部能力的培养和各种能力的综合运用是最为关键的因素。
核心能力理论认为,积累、保持和运用核心能力是企业开拓产品市场的决定性因素。其核心能力的不同造成了企业间的效率差异,这种差异又使不同的企业产生不同的收益;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是核心能力,它来于企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积累形成的各种技能的有机融合。
企业资源基础论的一般逻辑推理也可用于表述与持续竞争优势有关的核心能力分析。核心能力应当具有:(1)价值性。核心能力应该能够提高企业的效率,或者说核心能力可以使企业在创造价值和降低成本方面比竞争对手做得更好,从而给最终用户带来新增价值或提供根本性的好处。企业环境的改变会威胁到核心能力的价值性。(2)异质性。核心能力不是创造价值的充分条件,价值的创造还以企业比竞争对手更有效地运用不同种类的其他资源为基础。(3)不能仿制性。核心能力通过两种独立机制阻止仿效,一种是与资源的特殊性质(如社会复杂性、因果关系模糊等)有关;另一种是通过采取多种战略措施(如专利、品牌、保护性合同条款、商业秘密等)来保护其有价值的资源。核心能力一旦被仿制,与此有关的企业竞争优势就会减少直至消失。(4)难以替代性。替代品常常会威胁到核心能力,使企业间竞争优势重新定位。
(四)知识基础理论
企业拥有核心能力时而会出现核心刚性(Leonard Barton,1992)。核心刚性指快速的环境变化中,核心能力常常无法随之改变,企业原有的核心能力非但不能成为企业的竞争优势,反而成为企业竞争发展的桎梏。因此许多学者进一步研究企业能力与环境的融合进化,在此
基础上产生了企业知识基础论。
能力基础理论所指的核心能力主要是指企业配置、开发和保护资源的能力。这些能力可以概括为不断创新的能力。企业各种资源发挥效用程度上的差别、创新能力的差别,都是由企业现有的知识存量所决定的,能力差别的背后实际上是知识存量的差别,能力是知识存量的显在表现。
知识基础理论认为,企业所具有的知识应是难以模仿的,即企业的默会知识(tacit knowledge),它具有3个特性:一是过程性,如果竞争者没有参与这个过程,是很难体验到这种知识的存在,更是难以模仿的;二是完整性,企业中明晰的知识是与默会知识结合在一起共同发挥作用的,竞争对手只能模仿明晰知识,而没有认识到默会知识;三是不明确性,在模仿过程中,竞争对手总希望发现并模仿核心因素,但默会知识往往起关键性的因素使那些想模仿的企业不能确切知道模仿什么,如何模仿。企业知识基础论还认为,知识具有路径依赖或历史依赖性。
核心能力理论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来自于企业配置、开发利用与保护资源的能力。但隐藏在企业能力背后的又是什么?研究表明,隐藏在能力背后并决定企业能力的是企业掌握的知识。随着知识经济社会的发展,知识在企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知识基础论认为企业是一个知识积累的组织或者说知识的集合体,企业间的绩效的差异来源于知识的不对称和企业能力的差异。知识基础理论认为,企业的规模效应的实现是取决于企业管理者拥有的知识和管理能力,所以组织的知识以及相应的企业能力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企业的知识存量决定企业培植资源等创新活动的能力,从而在企业最终产出及市场力量中体现出竞争优势。知识又具有难以模仿性,具有很强的路径依赖性。所以知识是企业竞争优势得以持续的重要原因,是竞争优势的根源。由企业知识决定的企业认知学习能力是企业开发新竞争优势的不竭源泉。
(五)动态能力理论
当核心能力被定义为“组织中积累性的学识”时,也就是强调了核心能力是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旦形成则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企业知识同样如此。然而企业面临的环境是动态的,现在拥有的核心能力、知识可能并不适合企业未来竞争的需要。环境的变化以及新技术的出现可能会使企业精心培育的核心能力隔夜之间变得一文不值。核心能力的稳定性和企业资源、知识的刚性与环境的动态性之间的矛盾致使核心能力、知识理论陷入了困境。在这种背景下,蒂斯、皮萨罗和舒恩提出了动态能力的概念。将动态能力定义为“整合、构建和重置公司内外部能力,以适应快速的环境变化的能力”。“动态”是指不断更新自身的能力、公司内外部的组织技能、资源和职能能力进行适应性调整、整合、重置,使之能跟上环境不断变化的需要。动态能力理论旨在企业培育其能力的同时,更加强调关注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以便为企业创造竞争优势的资源与能力随着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地提升、更新,是一种竞争优势“动态内生论”。
动态能力理论认为,企业获取持续的竞争优势的根本在于:一是开发企业现有能力;二是开发新的能力。现存的企业独特能力是内隐的,存在于企业的技术和知识优势、日常事务的处理流程、企业惯例中。这种内隐的能力是难以复制和模仿的。而开发新的能力要求企业在面对变化的市场环境时,能够迅速整合和重构其内外部资源和能力,形成新的竞争优势。纵观资源基础论的各种观点,他们都是以资源为中心来研究企业,充分重视了企业在竞争体系中能动主体的地位。企业资源论、核心能力论、知识基础论和企业动力能力论四个流派是相对独立又互为补充的,都认为企业成长和使企业可能拓展生产领域的知识和能力的积累密切相关。
(发布时间:2010-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