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专家型教师的基本特征
专家型教师的基本特征
专家型教师首先应具备一般教师所具备的素质,同时专家型教师要参与教育教研工作,成为研究者。关于知识,专家型教师不仅要有所教学科的知识,而且还要有从事科学研究方面的知识。关于问题解决的效率,专家与新手相比,没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更多的工作。
第二篇:浅谈专家型教师的成长
浅谈专家型教师的成长——来自《教师花传书》的启示
摘要:现代教师处于多重转型期之中,专家型教师的成长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本文受到佐藤学先生《教师花传书》的启发,着力描述专家型教师的概念,对制约专家型教师成长的因素进行反思,进而提出专家型教师的成长策略。专家型教师是“工匠性”和“专家性”兼备的专家,教师的职业发展动机、学校的文化渗透和社会舆论导向共同影响着专家型教师的发展,教师应该从阅读、反思、“同僚性”学习和实践中来实现自己的专业成长。关键词:专家型教师,成长,佐藤学,教师花传书
一直以来,教师的职业形象都处于一种介于专家和非专家的边缘地带,教师的专业地位也不如医生、律师那么一目了然,“教师”与“专家”之间的等号往往不被人认可,这也是教师目前所处的尴尬境地。教师,有时被称作“教书匠”,亦被称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花传书》的作者佐藤学先生很敏锐地挖掘了教师的这两种特质,将“匠”与“师”的特质加以综合研究,为我们在探索教师专业成长的道路上点亮了一盏明灯。
一、何为专家型教师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专家”有两种解释:(1)对某一门学问有专门研究的人;(2)擅长某项技术的人。[1]在欧美国家,“专家”最初是指接收“神谕”的人,近代以后,开始用以表示具有“公共使命(public mission)与伦理责任”、“高度专业的知识与技术”以及“自律性(autonomy)”的工作领域。在教育领域,专家一般是指学者型、专家型教师。
随着专家型教师研究课题的兴起和深入,对于“专家型教师”概念的定义成为该研究的重要内容,也越来越成熟,其中美国心理学家斯腾博格(Setmbegr)提出的专家型教师“教学专长的原型观”最具有代表性,斯腾博格主张以专家型教师群体所具有的相似性特征为原型,建立专家型教师的模型,据此,斯腾博格认为,专家型教师就是能运用广泛的、结构良好的知识和经验有效地、创造性地解决各种教学问题的教师。[2]
在《教师花传书》中,佐藤学先生创造性地指出,教师必须是“工匠性”与 1
“专业性”兼备的专家。在通常的语境中,人们习惯过度强调教师的“工匠性”而把教师称为“教书匠”,佐藤学先生对教师的“匠人气质”的内涵作了解释,他结合建筑家清家清的说法,认为“匠人”一词曾意味着“高超的技艺”,“匠人”首先是指“最高级的技术工作者”,但教学技术绝不是各种技术与技能(skill)的集合体,而是“技艺”(craft)或“技法”(art),因此,“匠人气质”绝不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教书匠”。另一方面,教师作为专家是不言自明的,教师在知识结构、问题解决和教学行为上都具有专业性,可以说,教职的本质是专家。但是,现状是教师的专家身份模糊、难以界定,因为与其他专业(医生或律师)相比,教师的能力(兼具“工匠能力”和“专家能力”)是复杂而综合性的,具有专门知识、科学技术所难以涵括的不确定性,教师的专业技能更多的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默会知识”。值得欣慰的是,佐藤学先生在《教师花传书》中为教师的专家身份大声正名,他指出:“教师的实践基础‘科学的技术’与‘专业的理论’的模糊与不成熟,并不说明教师的工作是任何人都可以从事的‘简单的工作’,而是说明教师的工作是复杂的需要高度智慧的实践。或许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教师是‘不可能的专家’(impossible profession)”。这也可以从侧面看出,专家型教师的成长任重道远,道阻且长。
二、专家型教师成长的影响因素
关于人的发展的一般理论认为:“个体发展是在发展主体与周围环境积极的相互作用中,通过主体的各种活动实现的,其实质是个体生命的多种潜在可能逐渐转化为现实个性的过程。”[3]由此可见,影响专家型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是受主客观因素共同作用的。1.职业发展动机
教师具有专业发展的内在动机,才能将自己的工作当成兴趣和事业来完成,才能充满好奇心地面对教学实践,在工作中感受到愉快和满足感,教师对教育工作的热爱程度越高,对获得成就的期望越高,他的专业发展动机就越强烈。美国心理学家阿金特森(Atklson.J.W)的动机理论认为,有三个因素影响人趋向成功的动机:一是成就需要,二是成功的可能性,三是成功的诱因值。专家型教师的成长,需要在漫长的教学生涯中不断学习、探索、反思、实践,克服职业倦怠,这就要求教师具有强烈而持久的专业发展动机。
《教师花传书》中有许多个性鲜明的专家型教师的例子,致力于研究“学习共同体”的古屋老师说:“经过三个学期,放学后或者无论什么时候,只要有一点时间,我都会一边喝咖啡,一边与同事聊教学,这让人心情舒畅;开创了“滨之乡模式”的大濑校长一边同肝癌作斗争,一边坚持推行学习共同体,实践“生命教育”;推行“生活作文”的石井老师,每周六下班后,就会带着教学记录,花上单程三个小时的时间去参加教学研究会,40年如一日„„没有强烈的专业发展的渴望和动机,是做不到的。2.学校文化渗透
专家型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学校文化的沃土,学校应该定位于营造专家型教师发展的文化氛围,让专家型教师自主地成长。一方面,这需要学校良好的组织文化和激励制度,包括学校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等;另一方面,这需要领导机构的智慧,要对学校的未来有确切的愿景与哲学,要能够以宁静而强韧的意志力来推进学校改革。
除此之外,同事之间的工作关系也极大地影响着教师的专业发展,这里的“工作关系”一方面是指工作氛围和人际关系,更为重要的,是指同事在共同对待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过程中所形成的关系。佐藤学先生为我们描绘了同事关系的一幅美好愿景图:在大濑校长领导的学校,虽然教师队伍非常年轻(平均年龄只有31岁),但佐藤学先生在观摩他们的教学研讨会时发现,“每位教师对儿童学习的观察都如此纤细而确切,教师的发言中所包含的对同事的严格与宽容也是绝无仅有的”,这种氛围的营造,离不开我们每位教师的努力。3.社会舆论导向
在教育部师范教育司主编的《教育家成长丛书》中,有20位名师详尽地介绍了自己在专业成长过程中社会舆论对自己的支持和帮助,可见,社会舆论对专家型教师的教育学经验推广、在外界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形成等方面,都起到了非同小可的作用。
但是,佐藤学先生充满人文关怀地认识到,有更多的默默无闻的年轻教师在面对着社会转型和教育改革阶段严峻的社会舆论形势。正如前文所说,教师往往被定义为包含消极意味的“准专家”,人们由电视剧或专题片中得到的印象是,只要具备“人性”、“热情”“技能”,任何人都可以从事教师职业;在一些国家推 3
进的教育改革中,强调教师是“公众的仆人”或“纳税人的服务者”,教师的工作被看作是任何人都可以从事的“简单工作”;同时,教师没有专家协会组织,缺乏专家的伦理,没有如同医生、律师或大学教授那样获得自律与自由的保障,缺少具有自律责任与自我管理的伦理性纲领等等,这些都成为制约专家型教师成长的因素。
三、如何成为专家型教师
1966年,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教师的地位的建议》中提出:“应把教育工作视为专门的职业。”[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6年巴黎召开的“教师地位与政府间特别会议”上就以文件形式提出了:应当把教师工作看作一门专业,它需要教师的专门知识和特别才能,并需要经过长期持续的努力和研究才能得以维持。从目前世界范围的教育改革看,教师专业发展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那么,如何才能成为一名专家型教师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努力。1.在阅读中夯实基础
一位教育家说过,教师一旦今日停止读书,明日就将停止教学。在作为专家型教师的成长过程中,应该重点读好三类书:熟读教材,精读经典,泛读文史。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首先自己要成为教材虔诚的读者,能够把课文多读几遍,烂熟于心,能够先于学生与作者做心灵上的沟通与对话,把握文章的精髓,抛开教参,读出鲜活的感悟。在此基础上再向学生传道授业,才能避免肢解文本,才能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美的体悟,将课堂上出语文味。其次要精读教育教学方面的经典书籍,教师只有具有深厚的教育理论功底,把握教育的规律和真谛,熟悉本学科的知识体系,才能较好地架起教与学的桥梁,创造有生命力的课堂,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最后,要泛读通识性的书籍。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校史馆里存有20世纪30年代的一份教师进修计划:首先读与任教学科无关的的书,其次读与与任教学科距离较近的书,最后读学科方面的书。可见,我们读书切不可功利,读一些看似与教育无关的“无用之书”,其实对自己的专业成长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2.在反思中进步
舍恩(D.Schon)针对基于“科学技术的合理运用”的“技术熟练者”的专家 4
概念,提出了“反思性实践者”(reflective practitioner)的专家概念,用以表现教师实践中复杂的知性特质和教学实践的“不确定性”。佐藤学先生数度做过以教师为对象的问卷调查,考查“对教师的成长最为有效的要素是什么”,从调查结果看,第一位是“自己对教学的反思”,这说明,教师的成长是通过对经验的反思与反省达成的。
一方面,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这意味着,所谓教师的专业发展,不是谁要求教师去发展,而是教师自身要求变革。另一方面,教师要对同事的教学实践抱持一种反思的态度,这一点常常被教师所忽视。日本传统的研修方式是,教师们互相公开教学,基于课堂的观察来进行反思与批判,这一传统保障了教师教学实践的专业性。佐藤学先生特别强调,教师对于他人的课堂是持“评价”的视角还是“反思”的视角,这是教师作为专家学习与成长的决定性因素。3.在“同僚性”关系中成长
早在20多年前,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朱迪斯•雷特尔(Judith Little)教授就确认了学校改革成功的关键因素是“同僚性”(collegiality)的形成。一方面,由于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具有“不确定性”,是通过“反思”形成的,所以教师作为专家的成长无法完全依靠个人的力量来达成,而需要借由通过共同挑战创造性的实践而形式的“同僚性”的专家共同体来达成。另一方面,由于教师是“工匠性”与“专家性”兼备的专家,匠人通过“模仿”与“修炼”来学习,专家通过“反思”与“研究”来学习,这就说明,只有教师才能指导教师,只有与同伴教师一起,通过协同研究和相互学习,才能积累作为专家的修养。
现代学校“同僚性”构建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们从同事的工作中学习的意识很单薄,而且能力不足。究其原因,最重要的一点是长期以来形成的评课的恶习,即上文所提到的以“评价”的视角(而非以“反思”的态度)来对待同事的课堂。二是以研究教学为主的校内研修太少,在日本,多数学校一年会组织三次左右的教学研究,但是,仅仅通过三次教学研究来促进教师作为专家的成长并完成教学改革,无疑是天方夜谭。4.在实践中学习
《教师花传书》借助反复的论证和大量的案例表明,教师的“校本研修”是求得每一个教师专业成长的唯一有效的途径,借助课例研究,根据情境和反思做 5
出选择与判断的实践,这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基本方法。佐藤学先生认为,教师作为专家的核心实践,是课程的创造与学习的设计。
美国有句格言:“医生是在病床边养成的。”亚里士多德也说:“对知晓最好的证明就是能够教授。”而专家型教师的课堂实践,应该是以“反思”(reflection)、“熟虑”(deliberation)与“判断”(judgment)为核心行为的“隐性的实践”(invisible practice)。他们的实践特征在于,“同问题情境的对话”,靠经验培育起来的非概念化的“默会知识”,以此为基础的“活动过程的反思”。[5]
可见,专家型教师的成长与发展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借用恩格斯在评论欧洲文艺复兴时说的一句话:“这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的时代”,我们可以说:“这是一个需要专家型教师而且能够产生专家型教师的时代”,让我们以此共勉!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修订版),商务印 [美]Robert J.sernberg, wendy M.Williams著, 张厚桀译:《教育心理学》, 中国轻 叶澜著:《教育概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201页。
陈永明主编:《现代教师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67页。
佐藤学著,钟启泉译:《课程与教师》,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61书馆1996年版,第78页。
[2]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 第29页。
[3][4][5]页。
第三篇:追梦专家型教师
追梦专家型教师
潘振伟 武义一中
第三届名师名校长培训活动已经结束了,但专家精辟的演讲历历在目,专家精彩内容句句铭心,崇文中学鲜活可爱的学生仿佛就在眼前,建兰中学先进办学理念令我神往,杭高名校深厚的文化底緼精华沉淀令我陶醉。几十年的教龄了,论教学经验,上课讲学游刃有余,但是成功的教学经验不等于专家于教师,向专家型教师过渡,乃吾辈所愿。什么是专家型教师,如何成为专家型教师,时常困惑我们,这次名师的培训,经过自己慢慢地思考,细细地体会,终于悟出一点道道,在此不妨抛砖引玉。
一、我对专家型教师的理解
尽管学术界对专家型教师有各种不同的版本,其阐述囊括的范围也有所差异,但是签于专家报告的引领和自己经验的思考,我对专家型教师是这样理解的。有教学经验的教师不等于专家型教师,道理很简单,专家型教师是教育界某区域顶尖的大师级人物,其比例只占少数,而经验型教师是指达到一定的教学年限的教师,其比例相当广泛。所以专家型教师一定是指学科教学或学术研究领域有教学专长有显著成效有广泛影响力的教师,我们一定要把教学经验型教师和专家型教师加以区分。具体我们概括为简约的两点:
一是专家型教师有知识层次有研究成果。不仅有系统的学科知识,更有对所教学科困材施教的技巧,而且还要有从事科学研究方面的成果,尤其在专家擅长的领域内,他所运用知识比人家更有效;专家型教师参与教育科研工作,是实现“知识传递者”到“研究和探索”的升华的佼佼者。
二是专家型教师解决问题方法好效率高。专家型教师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更多的工作;在完成某项活动时具有优化方案且不同阶段遵循一定逻辑顺序能力完成,能比他人取得更好的效果。专家型教师能找到新颖和适当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形成和修改假设,拟定观察计划或实验计划以及理出事实与现象之间联系的能力;对收集到的数据材料能够加以处理,使之系统化,从而得出结论;有独自作出具有科学根据的决定的能力。
由此可见,专家型教师掌握一定的从事科学研究的知识和方法,并具备一定的科研素质。只有教师科研素质的提高,才会有科研质量的提高,才会有教学质量的提高。
《第三届名师名校长培训学习体会》 2013.12.1
2二、我对专家型教师特质的理解
笔者认为,专家型教师有完善的认知结构作事业的坚强后盾,有不懈专业追求作事业的精神动力,有科学高效的教育能力作教学效果的终端保证。
1、无比敬业的大爱师德:我们去观察周围的专家学者,他们都是对自己从事的教育事业敬业有加,他们心中有强烈的事业责任感和对学生的爱心感。他们就是靠自身的人格魅力影响和激励学生尊师好学。他们的人格魅力影响身教重于言教,是任何教科书和任何奖励惩罚都替代不了的教育力量,这是他们取得成功的首要保证。
2.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教育理念:教育理念是指教师对教育工作本质理解基础上形成的教育观念和理性信念,这是专家型教师的重要标志。专家型教师持有科学的教育观念,不仅直接关系着教师自身的教育行为,而且还间接地影响着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坚持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教育观,树立教师激励学生思考,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突出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把教育作为不断满足学生发展需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科学的教育理念。这是专家型教师教育的方向性和追求目标。
3.过硬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专业知识又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和保证。专家型教师具有系统的知识结构,具体包括普通文化知识,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学科知识三方面的内容。专家型教师掌握渊博和精深的科学文化知识,对自己所教学科专业的基本内容、学科框架结构,发展前沿及学科信念相当精通。对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教学法及教育科学研究等教育学科知识方面知识轻车熟路。专家型教师还对教育教学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决策交往能力、教育科学研究能力都有独到之处,这是专家型教师的看家本领。
4.精益求精勇于创新的精神品格:专家型教师的教学不是对书本知识和教辅资料的简单复制和粘贴,它是对课本知识吸收消化的再创造传授过程。就象艺术家、雕塑家对一件作品的精雕细刻一样。专家型教师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乃至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启蒙者和培养者。可以想像,一个普通而没有创造性的教师,很难培养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创造型学生。具有教育智慧,尊重科学,敢于挑战权威,善于科学研究,能创造性地把自己的新思想观点方法融合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是专家型教师高尚精神品格。
《第三届名师名校长培训学习体会》 2013.12.1
2三、誓做专家型教师的追梦人
作为一个教师,不做教书匠,要做专家教授,是我们教师的理想梦境。梦有多远,抱负就有多少远大,路有多长,追梦就有多少持久。要想成为专家型教师,我们就要学会志远,学会认真,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学会研究。
1.学会志远: 教师的工作,讲具体一点是为了学生的一生幸福发展打好基础,如果一位教师立志成为学者型和专家型教师,能够坦然面对眼前浮躁的世界,甘于坚守清贫生活,耐住寂寞侵袭,很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矢志不渝奋斗精神,才能激发出内在的强劲动力,才能开发内在的潜能!请问我们的教师,你愿意这样付出吗?你已经做到了吗?如果我们要做专家型教师的追梦人,树立终身从教的理想,志存专家型教师高远目标,我们就要勇敢地面对现实,虽然耐住寂寞坐在青灯下研读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但我们如果有这种高远志向的航标灯,我们就有了正确前进的航向。
2.学会负责: 教师的教育对象是具有鲜明个性的学生,他们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也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步形成和完善的时期。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性,传授科学先进的世界观,培养积极向上不断进取的社会主义人生观,学会正确分析判断合理取舍的科学价值观。我们的老师自己查一查,你真的是这样做了吗?做的效果怎样了?要想成为专家型教师的追梦人,我们就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根据因人施教的原则,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学生追求真善美,把每个学生培养成社会各个岗位的精英和人才以及合格的劳动者,学会认真负责,做到教人求真的育人目标。这不仅是自己对教育事业的负责,也是自己对家长和社会的负责。我们大胆地往专家型教师认真负责的高贵品质这方面努力吧。
3.学会合作: 教师教学过程就是师生互动沟通的合作过程,只有教师的教,没有学生的学是不成功的教学。专家型教师很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是民主平等合作互动关系,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造潜能。所以合作是当代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当今教育不是突出个人英雄的时候,因为个人的力量终究是有限的,集体的力量才是强大的,个人的智慧是黯淡的,团队的智慧是才是闪光的。由于每个人所涉猎的知识及能力有限。要完成工作和成就事业都需要多方合作;合作是智慧的聚合,是采众家之长优势互补的精萃,凸现双
《第三届名师名校长培训学习体会》 2013.12.1赢共赢的特征。我们的老师自己查一查,你真的是这样做了吗?你是教师一言堂还是师生互动合作教学法?专家型教师能够抓住学生的求知欲望,合理安排学生合作学习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成绩,这是专家型教师致胜又一个教学法宝。也是我们追梦人必须学会的一项基本功。
4.学会学习: 学习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我们社会的教育正从“学历化社会”走向“学习化社会”。现代教师需要具备较强的学习观念,要具有较强学习能力和优良的学习习惯,就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学习。教师要把学生当成人生的主餐。教师要博览群书,从有益书籍中获取养分;还要向周围的同行学习,学习他们先进高效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更要利用网络资源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教师们,尤其是有十年上下教龄老师们,我们平时学习的观念怎样?有没有与时俱进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专家型教师就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提高的专业工程师,这是他永远处于学科前沿的有力保证。作为一名追梦教师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学会学习尤为重要
5.学会研究:教师即是课程的消费者,也是课程的开发者和设计者,专家型教师通常以研究者的身份进行课堂教学实践;而教师教育的对象又具有鲜明的个性、不同的智力水平层次,需要专家型教师精心研究因材施教。专家型教师一定是杰出的教育科学研究者,教师要获得持续性发展,适应教育改革的要求,就必须在自己的从教生涯中不断的反思和不断研究及不断的改进。采用科学的方法,发现和认识教育现象的本质和客观规律。教师的专业知识拓展、专业能力提高和专业情意的发展需要研究。名家名师的成长都是探索研究教学风格成为业内行家大师的。我国的陶行知先生虽然是教师出身,但他在工作中研究探索出教育的真谛,成为被后人敬仰大教育家。作为追梦教师,要把教师的研究落到实处。树立较强的教育科研意识,在实践中不断的探究,勤于反思总结,勇于革故鼎新。学会研究,探索反思,养成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习惯,向着专家型教师方向努力奋斗。
总之,我们作为安心教育潜心研究的教师,抱着教育教学的坚定信念,做做专家型教师的追梦人,这是我这次名师培训的收获,也许是一时的冲动,也许是久有的愿望,但它一定是我教育教学工作的精神支柱,是激发我工作热情的催化剂,这其实也是我们很多教师向往的目标。
《第三届名师名校长培训学习体会》 2013.12.12
第四篇:专家型教师具有的特点范文
专家型教师具有的特点
专家型教师,必定身正为师、德高为范、业务精湛、德艺双磬,一定是一位学生尊敬的人,家长放心的人,群体认可的人,实绩突出的人,尤其在业务业务引领方面能够走在群体前列。
专家型教师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具有优良的专业知识结构。专家型教师之所以在自己所擅长的领域和特定的情境中表现优越,是因为他们在学科知识结构中的知识比一般教师更丰富、更系统,解决本学科难点、疑点、易混点能力比一般教师更有效。
二是具有完善的教学监控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一般教师更多地把精力集中在学科内容上,关注自己能否顺利完成任务,他们缺乏学生的反馈信息或者对学生反馈的信息不敏感,缺乏对教学过程进行主动、积极的反思。而专家型教师则在关注目标达成度的同时,能不断地对教学进行积极的检查、评价、控制和调节,执行教学计划有序而灵活,教学内容、学生行为、课堂气氛等诸因素都是他们思维活动的对象。
三是具有教育教学的艺术性。具有语言天赋和表演能力。教学是借助语言进行的。专家型教师的语言是艺术的,字字见奇,句句见珍!讲起课来纵横捭阖,左右逢源,随手拾来,旁征博引,妙趣横生,见地别具,吐语不凡,能给学生带来一路春风,使其如同进入一个辽阔、纯净甚至可以嗅到芬芳的知识王国,令学生流连忘返,全身心地陶醉。他们对学生的教育具有策略性和技巧性,能够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育规律循循善诱引导学生、启迪学生,真正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目的。
四是具有教育科研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专家型教师对教育教学有自己的独特见解、认识和追求,积累了丰富的有价值的教学经验和思想。长期坚持教学改革,特别是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方面取得成果,并善于将改革探索经验总结和表达出来,形成专题性或系列性的教学成果,使它们成为教育理论宝库中新的素材、例证或新的生长点。教学成果和教学论文对提高该学科教学质量具有示范作用,能够经常撰写文章发表于专业报刊,供同行借鉴和学习。
第五篇:专家型教师成长之路读后感
利用暑假的时间读了《专家型教师的成长之路》,这本书给刚刚步入教师队伍的我指明了方向,专家型教师成为了我的愿望和追求。作为一位职业学校的教师,我深切地感受到随着社会的成长,知识的更新,学校的专业不断随着社会人材需求而增设,自己的现存知识,已经远远不够满足学生学习,现在教给学生的那些知识,只是沧海一粟,要想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只有始终如一地学习,再学习,不断补充和更新自己的知识,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要求。当自己看完《专家型西席的成长之路》这本书之后,真的是感慨万分。对照书中序言中谈到专家型教师的标准,自己几乎没有一个能达到的,还需努力的地方还有很多。
读了这本书,我知道了什么是专家型教师,专家型教师除了要具备一般教师所具有的素质外,还必须具备教育科研素质——“有求知欲、主观能动性和自学愿望、有合理的工作方式的知识、有演绎、归纳和类比能力;在进行一项活动是,具有确定其不同阶段所必须遵循的逻辑顺序能力;有形成和修改假设、拟定观察计划或试验计划以及理出事实与现象之间联系的能力;对收集到的数据材料能加以处理,使之系统化,并且予以说明,从而得出结论;有独自做出科学根据的决定的能力;有清楚、确切、简洁的表达能力。”从不同的教育专家成长的轨迹可以看出,专家型教师还有着非常重要的特点,那就是“扩展的专业特征”,即会反思、质疑、探索、总结。专家型教师的职业道德、才学以及高超的教学艺术无疑代表着教师职业的最高水平,他们具有崇高的师德风尚,拥有专家一样的知识,同时能将这些广博的可利用的知识灵活地运用在教学中,具有强烈的反思倾向,专家型教师不是把书本的东西由口头传达出来,而是艺术家、创造者……
读了这本书,觉得自己离专家型教师还有一大段距离,决心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地提高自己。我觉得此书第七章提到的修炼高超的教学艺术的确是专家型教师成长的核心。首先体现的是专家型教师是教学中的“有心人”。有心体现于具有更加丰富、有效的技能、方法、策略和技巧,他能在实际工作中更加有效地解决问题,也能用恰当的方式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其次,体现在备课上面。专家型教师备课非常简洁,只提出课堂教学的主要步骤与内容,至于时间分配、教学进度与一些细节会根据临场进行处理。他的备课计划、备课程序与方式都是独特的。
专家型教师达到一定的高度,一定会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而这种风格经历入格、立格、破格、无格,从而让自己达到这种高度。
专家型教师还能够巧妙挖掘课堂资源,从学生的任知冲突中发现问题,能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能把学生的错误理解转换成非常重要的课堂资源,这些无不体现专家型教师的人格魅力。
对教育而言,教学技术的变化,以及教学结构、模式的变化,带给了课堂最深刻的变革。组织学生自学、展示、小组合作,都应该被视为课堂教学的重大技术创新——在一个革命性的理念下的技术创新。”并且强调“教学„首先‟是一门技术。我们必须首先掌握教学技术,通过一定的教学技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培养情感。如同一个服装的制作完成,首先需要的就是要懂得如何将一块布料经过裁剪、缝制,成为一件能遮羞保暖的服装。但仅有这些技术还不行,同样的布料,为什么有的就变成了时装,千娇百媚,有的则仅仅起到了遮体保暖的作用?那就是艺术。
就教学来说,教学技术更多的属于教学基本功范畴,教学艺术则让教学变得富有趣味、学生愿意主动参与进来而更加喜欢你的课堂。比如,朗诵一篇文章,不读错、声调很准确,但不一定打动人,这只是技术。假如能声情并茂的读,投入的读,能随着文章中故事的发展而欢欣、落泪,那学生听了一定也会受其感染,这就是朗读的艺术了。教学艺术包含的内容也很多。记忆中,在90年代中因为多次给本市青年教师培训讲课,主要内容就是教学艺术,包含开讲的艺术,提问的艺术,应答的艺术,语言艺术,板书的艺术,结课的艺术,肢体语言艺术等等。当教学成为艺术的时候,对于听课者来说就是一种享受,享受着老师创设的课堂环境,享受着老师优美的语言、融洽的交流,也享受着学习的快乐和幸福,可以让所有听课者入迷,连听课的老师都沉浸其中忘记了记笔记。
但教学技术和教学艺术一定不是孤立存在的,就技术而技术、就艺术而艺术的课堂是肤浅的、功利的。比如,听过不少老师的公开课、参评课,有些老师在设计教学的时候千方百计创设教学情境、设计讨论、合作的环节,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机会,精心制作课件,插入多种媒体文件,音乐,视频,能用的都用上,为的是上出一堂美轮美奂的、让评委认可欣赏的课。但这在很大程度上只是追求了教学技术的完美和教学的艺术性,是不是真的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设计?是不是真的为了教学任务的完成?有没有体现自己的教学思想和自身独特的教学品质?在教学技术和教学艺术的背后是否蕴含了教师自身对教育的思考、对课堂的理解?也就是说,在教学行为的背后,是否承载着这位老师的教育者之心?
有“教育者之心”的老师,应该是“读懂孩子的故事,帮助孩子创作自己的故事,然后,讲述孩子的故事,如数家珍一般,脸上带着幸福的笑”的老师,是“心里装着一个个学生——而不是只是教学任务和分数”的老师。只有真正怀有一颗“教育者之心”,就会在追求教学技术和教学艺术中时刻以学生为参照,也以学生为目的,怀着对学生的尊重、呵护、信任、激励等情感,真正用心去唤醒学生心灵中的美好、开启学生智慧之门,所培养的学生不仅掌握知识和能力,同时具备良好的品质、完善的人格、美好的心灵。如此,也才能真正用心去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既要掌握娴熟的教学技术,还要在技术的层面上升到艺术的层面;教学中就能用信任的目光、温情的目光注视着孩子们,教学就变了——不仅是艺术的课堂,更是人文的课堂,是散发着人性光芒的课堂。
读了这本书之后,我为自己制定了三个目标:
第一、夯实基本功,成为合格教师
当前要成为好老师应着力提高“五个能力”:
一、是教材解读能力;
二、与学生交往能力;
三、是课堂组织管理能力;
四、突发事件处理能力;
五、是试卷编制能力。第二、立足课堂,力争做骨干教师
课堂,是老师劳作的田地,课堂是实现我们教师人生价值的舞台,了解教师应当从课堂开始;教书育人从课堂开始。所以,为一名教师,首先必须得立足于课堂,把根深扎于学科课堂的沃土,课堂对于教师来说,是永恒。俗话说:教无完法,只要得法。但凡好课,必然循循善诱,启发引导,教师教得轻松启智,学生学有兴趣,富有成效。一堂课应该有一个良好的框架,总体而言,思路要清晰,条理要明确,主题要明确。课堂学习的形式灵活适应少年儿童特点,学生学有效果,实现学习目标。第
三、质量加特色,做一个品牌教师。
做一个品牌教师。“质量 + 特色”铸就品牌,制定个人发展计划,求质量,其中目的就是想对教师一种引导,或者说一个压力,引导教师成长,争取成为一个特色教师,成为一个品牌教师。
整体回顾这本书,要成为一名专家型教师我们教师必须在工作中不断塑造自己的人格魅力、阅读学习拥有专家一样的知识、教研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走教科研之路、加强反思,促进实践、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创新、形成自己高超的教学风格,努力成为一名专家型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