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支架论文
维果茨基支架式教学的教育启示及学科应用
摘要
“支架式教学”作为建构主义的一种基本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近年来在国内外数学教学理论和实践领域日益受到重视。“支架式教学” 认为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过程,为此,数学教师应该为学生的学习搭建“支架”,通过搭 “脚手架”、创设问题情境、独立探索、协作学习、效果评价等一系列环节,把管理学习的任务逐渐由教师转移给学生自己。
关键词 :支架式教学;数学;学生
一、支架式教学的理论基础
上个世纪 70 年代, 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理 论被介绍到美国, 美国教育者在其普遍强调儿童中心的 文化背景上, 吸收、发展了维果斯基的理论, 衍生出支 架式教学的思想。因而支架式教学的理论基础是多样的, 包括了皮亚杰及建构主义的思想, 但其最重要、最 直接的来源是维果斯基的理论, 特别是其中的文化发展 的一般发生法则及最近发展区这一概念。维果斯基认为人的心理的发展实际上就是掌握凭借 语词传递的全人类经验的过程, 这一过程是在人们协同 活动和人与人的交往中进行的, 维果斯基之所以强调交 往的作用是源于其内化学说及据此提出的儿童文化 发展的一般发生法则。即在儿童的发展中, 所有的高级 心理机能都有两次登台: 第一次作为集体活动、社会活 动, 即心理间的机能;第二次作为个体活动, 即内部心理机能。心理间的机能向内部心理机能的转化实现了心 理的发展。在教育活动中, 教师作为儿童所要掌握经验 的传递者、代表者, 必须介入到儿童的发展中, 在儿童 新的心理机能发展之初, 教师与儿童交往、合作, 随着 儿童心理的发展, 这种合作活动逐渐转移为儿童个人的 活动。这在支架式教学中体现为强调教师必须介入儿童 的发展, 为儿童的学习支架(实际也是一种合作)。维果斯基在谈到教学与发展的关系时引入了最近发展区这一概念。对于儿童的学习状态, 我们可以分 析出两种水平: 一种是目前已经达到的水平, 一种是潜 在的可能达到的水平, 即儿童必须在更有经验的人的帮 助下所能达到的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师要介入儿童的发展, 必须找到适宜的契入 点, 最近发展区就为教师的介入提供了一个理想的时 空。支架式教学强调以最近发展区作为教师介入的时 空, 因此它实际上就是最近发展区内的教与学。在其 中, 幼儿的 学 是在一种支架的扶持下, 力图跨越最近发展区的学习;教师的教则是在最近发展区内提 供支架, 帮助儿童跨越最近发展区的教。支架式教学由 于是在强调儿童中心的文化背景中提出的, 因此, 它不 仅关注成人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 而且也强调儿童自身 的主动建构, 即儿童这一学习主体的建构与发展。因而 支架式教学强调成人的支架应是动态的、渐撤的, 教师 应逐步将管理学习的任务转移给儿童。
基于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当今建构主义者 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教学思想,其中支架式教学是建构主义者所极力提倡的。应用支架式教学模式进行数学课堂教学。可以促进认知主体积极进行建构,帮助学生实现有意义的发现学习,这在已 进入“学习化社会”的今天,意义尤其重大
二、支架式教学设计的步骤
支架式教学设计由以下几个步骤组成:
(1)搭脚手架:围绕当前学习主题,按“最邻近发展区”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
(2)进人情境: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概 念框架中的某个节点)。(3)独立探索:让学生独立探索。探索内容包 括:确定与给定概念有关的各种属性,并将各种属 性按其重要性大小顺序排列。
(4)协作学习:进行小组协商、讨论。讨论的结果有可能使原来确定的、与当前所学概念有关的 属性增加或减少,各种属性的排列次序也可能有所 调整,并使原来多种意见相互矛盾、且态度纷呈的 复杂局面逐渐变得明朗、L致起来。在共享集体思 维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当前所学概念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即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5)效果评价:对学习效果的评价包括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和学习小组对个人的学习评价,评价 内容包括:①自主学习能力。②对小组协作学习所 做出的贡献。③是否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三、支架式教学模式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1、构建认知支架(1)背景支架 :奥苏伯尔的研究表明, 学习的实质是学习者使具有潜在 意义的新知与其原认知结构建立实质性的联系, 进而扩建新 认知结构的过程。可见, 新的知识总是基于学生已有的旧知而 建立起来的。因此, 在教学中设制背景支架, 有利于帮助学生 找准新旧知识的连结点, 唤起与形成新知识相关的旧知, 从而 使学生的原认知结构对新知的学习具有某种“召唤力”。如学习“二面角”的概念时, 可列举一些实例(修筑水坝、发射卫星 等), 让学生先产生感性的认识, 然后通过平面几何中“角”的 概念的回忆(由平面内一点出发的两条射线构成的图形), 引 导学生进行二维空间到三维空间的类比思维(平面→空间;点 →直线;射线→半平面)。最后让学生尝试自得平面角的定义。通过这样教学设计, 学生在原有认知结构基础上, 积极去发 现、建构一个新的认知结构。(2)直观支架数学是高度抽象化、形式化的科学, 不仅数学的概念、原 理、法则已远远脱离了客观的具体事物, 而且大量采用了形式 化的语言符号, 数学的这种高度的抽象性向学生提出了严峻 的挑战, 同时也要求教师认真研究教材, 创设直观支架(直观 教具、计算机课件等)。
2、构建情感支架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创设适宜情境, 使课堂教学处于最 佳状态, 正是关于激励、唤醒、鼓舞的一种教学艺术。因而, 教 师应采取各种手段去创设情感情境, 让学生以积极饱满的热 情去学习。例如, 在学习等差数列时, 可以将德国大数学家高 斯 10岁那年如何聪明解答 1+ 2+ 3+ ⋯+ 100 的故事以及其 它数学家对等差数列的研究和发展作出的贡献介绍给学生, 学生会聚精会神了解这些知识, 会不自觉地被数学家那种大 胆探索, 不断开拓的精神所感染, 从而加强情感教育, 激发学 生学习数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3、构建能力迁移支架
加涅曾说“要决定什么知识先学习, 什么知识后学习, 有 必要分析教材中所包含的不同性质的学习。知识的获得有一 个过积, 在这个过程中, 新的能力建立在先前习得能力的基础 上⋯⋯”。考虑到“为迁移而教”的目的, 在数学教学中, 应建筑 能力迁移支架。(1)正向能力迁移支架: 在教学中, 教师要努力创设 支架, 让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如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 式;在实数范围内求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在复数范围内求—元 二次方程的根。
“支架式教学”既强调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实际感受以 及对知识的积极建构,同时也强调了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 作用,在教与学之间找到了最佳的连接点。但同时也要看到“,支 架式教学” 在具体的使用上还存在着一些局限和操作难度,例 如怎样在“支架式教学”模式下保持知识的系统性,如何准确 确定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如何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搭建有 效的支架类型等都是有待进一步深入探索的问题。
第二篇:综合支架新工艺论文
摘要:近年来,随着建筑业的迅速发展,建筑师在大型建筑上常常采用钢屋架结构,以满足人们对建筑造型和室内空间的不断追求。就拿我公司于1999-2001年承建的东方通信城B、C厂房来说:厂房面积共50000m2,屋顶为钢结构型式,生产区的开间很大,其中单个生产区面积就达到7000多平方米,为此,对安装工程提出了两个课题:
关键词:支架 工艺
近年来,随着建筑业的迅速发展,建筑师在大型建筑上常常采用钢屋架结构,以满足人们对建筑造型和室内空间的不断追求。就拿我公司于1999-2001年承建的东方通信城B、C厂房来说:厂房面积共50000m2,屋顶为钢结构型式,生产区的开间很大,其中单个生产区面积就达到7000多平方米,为此,对安装工程提出了两个课题:
第一:钢结构屋架一般不允许烧电焊,且钢梁的荷载一般不能随意增加,否则,一旦某根钢梁的负载超过它的极限荷载,将造成整个钢屋架失稳,这是钢结构受力上的一个大忌,那么大批的水、电、风管线及设备如何安装?
第二:生产区由于工艺的需要,管线特别复杂、繁多,而生产区一层又不设吊顶,那么大量的水、电、风及工艺管道需明装,不仅造成整个安装层面的安装观感混乱不堪,而且不能满足生产工艺的需求。
为解决这二个课题,项目部充分吸收国内外相类似的先进技术,并通过QC小组的活动,研究出了这一新工艺——综合支架法。
一、新工艺综合支架概况。
a)综合支架主体由6.3#槽钢制成,经综合考虑桥架、风管等各类管线的支架间距,确定槽钢在整个层面每间隔2米通长布置,槽钢之间由50*5镀锌扁钢相连。吊杆为10圆钢,间距为2米。
b)槽钢每间隔8cm钻对穿孔,用于各类管线支架的吊装。之所以选择最佳模数8cm,主要是因为:孔距太小,不仅增加工作量,而且会影响支架的强度;孔距太大,不能满足各工种支架及管道抱箍的模数要求。
c)综合支架的防腐采用热镀锌处理。
二、新工艺综合支架优势。
采用综合支架彻底解决了上述两个问题,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对顶层(钢屋架)来说,使用综合支架后,它更加合理地分配了整个层面的安装荷载,使得整个钢屋架受力较均匀,从而避免了钢屋架屋面因局部受力过大而失稳的可能。
2、从质量、外观来讲。首先我们充分考虑整个安装层面(含上建吊顶)的动、静荷载,并考虑一定的安全系数后,并通过计算确定综合支架吊杆用10圆钢制成,主体采用6.3#槽钢,吊杆纵横间距均为2米。这样就充分保证了支架的安全可靠;在综合支架上、下层各自安装管线,不但层次感极强,而且保证了每条管线的横平、竖直;风口、喷头及灯具不仅纵向、横向对齐,对角线也都对齐。使用综合支架以后,外观效果显著提高,原来的杂乱现象如今变得错落有致,整个厂区变得整齐而美观。
3、从工期来讲,因综合支架的制作安装均由专门施工小组提前施工。而且有了综合支架以后,各工种管线的安装效率大大提高,这样就有效的缩短了整个工程的工期。
4、因业主事先无法预知生产线的具体型式,大批工艺管道不能一次性到位,且生产线会经常性变更,使用综合支架恰恰为以后工艺管道的增改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5、从经济角度:我们分别对生产区一层和顶层(钢屋架)进行测算,对生产区一层来说,使用综合支架一次性投入略高于传统支架作法。但综合考虑到后期因生产线的安装与变更带来的二次性投入,以及不采用综合支架后期工艺管线增加支架给生产带来的负作用,土建的吊顶施工等种种因素,使用综合支架的成本反而低于传统作法;对顶层(钢屋架)来说,因屋面为拱型结构,传统作法支架的钢材消耗量十分庞大,而且制作十分复杂,使用综合支架(槽钢直接用圆钢悬吊于檩条上,其中檩条安装前,孔洞已事先打好,吊杆连接件经螺栓固定于檩条上)不仅施工方便,最为重要的是给土建吊顶的施工及以后工艺管道的安装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使用综合支架可以大大降低成本。由此可见,使用综合支架势在必行。
该方案确定下来以后,我们将整个详细的方案提交给业主、设计院及监理单位,均得到他们的一致认可与好评,最终该方案在B、C厂房得以顺利实施。并取得明显的效果:它不仅使整个厂房的安装观感明显改观,而且有效缩短了整个工程的工期;从长远的经济效益来看,成本也明显低于传统支架做法的成本。
本工程现已获的“钱江杯”,得益于综合支架的实施是显而易见的。
至今,我们不仅在杭州MOTOROLA工程成功地实施了这一新工艺,又在UT斯达康(杭州)研发生产中心工程正实施这一方案,并在一些具体的制作工艺上有了进一步的完善。现今这一新工艺经公司技术部确认将作为支架的企业标准图,在以后的施工项目中进一步推广。
总之,综合支架这一新工艺不仅可以广泛应用于一些不设吊顶的大型厂房、超市等建筑,更适合于钢结构型式的建筑。
第三篇:语言支架
基本式一组 计划制订
—— A 段视频脚本(10分钟)
参加人员:宋巧珍、田苗苗、赵同保、闫爱玲
赵同保:各位老师好!我是赵同保,是基本式一组的研修组长,欢迎参加2013年山东省小学教师双对接远程研修。今年课例研究具体的目标任务是:由研究教转向研究学,就像蒋院长所说的:由研究教学设计转向研究预设学习生成,由研究教学实施转向研究实现学生生成,由研究分工观课转向研究检验学习生成,从研究再次备课转向研究调整教学预设。我们组采用的是三次备课,两轮打磨的基本式课例研究方式。本专题的课题是“从新知识学习到新知识运用的支架搭建”,承载的是对搭建语言支架教学问题的研究,贯穿在“发现问题、追踪问题、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中。
我们今天主要是向大家介绍磨课计划。对我们组进行指导的专家有山东省教研室小学英语教研员陈元宝老师,泰安市第一实验学校宋巧珍老师。这位是参与今天讨论的宋老师。
宋巧珍:大家好!
赵同保:这位是我们组的指导教师田苗苗老师。
田苗苗:老师们好!
赵同保:这位是承担此次上课任务的闫爱玲老师。
闫爱玲:大家好!田苗苗:宋老师,今年课例研究的主题是贯彻课程标准,面向学生学习。为了更好地使教学服务于学生的学习,在教学中搭建从新知识学习到新知识运用的有效语言支架是十分关键的。请您为老师们解释一下什么是“语言支架”,好吗?
宋巧珍:好的。“支架”源于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Vygotsky)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他认为教学必须要考虑儿童已达到的水平并走在儿童发展的前面。为此,就要确定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一是现有的发展水平,二是在他人的指导、启发、帮助下可以达到的较高水平。这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在两人或多人合作解决问题时,通过积极参与,共同合作,使能力稍差学生的水平得到提高。这里所说的他人的指导帮助或者能力较强同伴的合作就是我们所说的“支架”。
其实,教学设计中所说的“支架”不只这一些,还包括学生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基础性、辅助性材料和资源,可以是文本形式的,音像形式的,图片形式的,情景形式的,情感形式的,语言交流形式的,还可以是活动形式的。
赵同保:也就是说语言支架的形式很多,不仅仅是句型、语篇的框架结构。
宋巧珍:确实如此。田苗苗:通过宋老师的讲解我对“语言支架”也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在学生的学习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部分学生在学习新语言时存在一些困难;部分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语言,但不能灵活运用,很难跨越从新知识学习到新知识运用这道坎;语篇学习中语言输出量过少等。宋老师,请您为大家分析一下原因,好吗?
宋巧珍:好的,产生以上问题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搭建语言支架未能根据学生的学情和学习需求。老师没有分析学生的原有知识储备、认知特点和水平,或是分析不够准确,或是分析后采取的行动不够恰当,导致搭建支架的梯度过高或过低,影响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二是搭建语言支架不能适时适量,也就是搭建支架的时机和数量把握不好,导致学生在语言的思维、加工、建构和输出等过程中遇到障碍,不能较好地实现学习目标。
实际上教师不仅仅要在教学设计之前分析学生的学情和学习需求,预设如何搭建、拆除语言支架,还要在教学过程中时刻关注学生的学情,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成,及时调整预设,以便让学生学得更轻松,更愉悦。
至于说到输出问题,我们应该有足够的耐心,静等学生,静等他们在有足够输入的前提下,自然输出。
田苗苗:是的,面向学生的学习,由关注教师的教转向关注学生的学就需要我们加强“学情意识”和“适时适量搭建语言支架”的意识。因此我们把增强教师根据“学情”搭建语言支架的意识和提升教师在高年级语篇教学中,适时、适量地搭建语言支架的意识和能力,确定为课例研究的目标。
闫爱玲:在课例研究计划讨论会上,我们根据日常教学的实际进度,确定以鲁科版小学英语教材五年级下册Unit5 Country Life Lesson3 He goes to school by school bus.作为承载本次研究问题的课例,引导老师们在语篇教学中基于学生的学习需求搭建适当的语言支架,加强“学情意识”为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供必要的支撑。
赵同保:老师们,以上为大家呈现的是本组从“发现问题到分析问题,再到确定问题”的主要过程,更多具体内容请大家到磨课平台上浏览全部过程资料。
闫爱玲:在本专题研修过程中,请大家一起来关注和思考:在我们课例研究的过程中,为了基于学生的需求设计合理的语言支架,是如何发现问题、追踪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田苗苗:对搭建语言支架从陌生到理解,从理解到运用还需要我们在教学中持续探讨!希望通过本次课例研究,能够引导教师在分析学习者的图式、能力、知识储备和认知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学生需求、学习优势分析,搭建相应的语言支架,帮助学生实现从新知识学习向新知识运用的过渡,从而促进学生心智发展和人文素养的提高。赵同保:也期待老师们能够通过为学生的语篇阅读搭建适当的语言支架,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形成,从而最终实现课标要求的终极目标: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欢迎大家在接下来的“备课研讨”环节中了解相关内容。
感谢宋的指导!感谢大家的关注!
第四篇:支架培训
支架作业安全培训
姓名:单位:成绩:
一、判断题目
1.警告标志的基本形式是带斜杠的圆形框,圆形和斜杠为红色。
2.禁止标志的基本形式是正三角形边框,边框及图形符号为黒色,衬底为黄色。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
4.拆除模板、脚手架等作业时,下方不得有任何操作人员。
5.进行支模、粉刷、砌墙等作业时,下方若有其他作业人员,必须处于可能坠落的范围半径之外。
6.支设高度小于4米的柱模板,可以不设斜撑。
7.支设高度小于3米的柱模板时,可使用马凳操作。
8.在离地高度2米以上浇灌混凝土时,不得直接站在模板上或支撑上操作。
9.交叉作业是指在施工现场的上下不同层次,于贯通状态下同时进行的高处作业。
10.悬空作业是指借助登高工具在攀登条件下进行的高处作业。
11.搭设扣件式脚手架时,不得将Φ48与Φ51的钢管混合使用。
12.企业要从制度上赋予职工相应的职责和权力参加安全管理工作。
13.劳动者遵章守纪是减少事故,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
14.企业的“一把手”是企业安全生产的第一负责人。
15.安全帽应能承受5Kg钢锤自1m高自由落下的冲击,帽衬须具有缓冲、消耗冲击的能量,保护头部免受伤害的作用。
16.安全栏杆由两道栏杆及立柱组成,上栏杆高度1200mm,下栏杆高度500-600mm。
17.连墙件应从第一步纵向水平杆处开始设置。
18.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离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
19.脚手架旁有开挖的沟槽时,应控制外立杆距沟槽边的距离,当架高在50m以上时,不小于2.8m。
20.高度超过24m的双排脚手架,必须采用刚性连墙件。
21.当脚手架下部不能设置连墙件时,要搭设抛撑(斜撑杆),抛撑与地面夹角45~60度,若抛撑钢管长度不够,可采用对接扣件接长。
22.每根立杆下部都要设置底座或垫板。
22.规范限定用于搭设脚手架的钢管长度和质量(重量),是为了确保施工安全、运输方便。
24.搭设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时,应优先选用直径Φ48的钢管。
25.搭设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钢管可用Φ48×3.5和Φ51×3.0两种,其中Φ51×3.0使用性能优于Φ48×3.5。
26.脚手架的承载能力由钢管、扣件的强度控制,所以采用高强度的钢材可提高脚手架的承载能力。
27.大风大雨过后,要对脚手架进行检修、保养,并经验收后才能使用。
28.《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规定:不得将模板支架、缆风绳、泵送混凝土和砂浆的输送管等固定在脚手架上。
29.每块脚手板最大重量不应超过20kg。
30.扣件坯体是用可锻铸铁制作,扣件螺栓是用Q235钢材制作的。
31.拆除脚手架要先搭的后拆、后搭的先拆。
33.拆除脚手架时次要杆件后拆、主要杆件先拆。
33.为了方便施工,钢管最大长度不超过4m,最大重量不超过20kg。
34.剪刀撑的接长应采用搭接,其搭接长度不少于600mm。
35.遇到大雾、大雨和六级以上的大风时,禁止高处作业。
36.安全带应低挂高用,不准将绳打结。
37.安全帽的帽衬与帽壳不能紧贴,应有一定的间隙。
48.新工人上岗前的三级教育是指:公司教育、项目教育、班组教育。
39.拆除脚手架不得采用踏步式拆法。
40.木脚手板的厚度不得小于40mm。长度不得小于2m。
41.拆除脚手要一步一清。
42.开口型脚手架端头要设横向斜撑。
43.主节点处的扣件中心距不得超过150mm。
44.一般作业层可以兼作通道用。
45.安全网宽度不小于3m。
46.脚手架上若需照明,应使用12V低压电。
47.施工中对高处作业的安全技术设施,发现的缺陷和隐患时,必须及时解
决,危及人身安全时,必须停止作业。
58.分层施工的楼梯口和梯段边,必须安装临时护栏,顶层楼梯口应随工程进度安装正式防护栏杆。
59.因作业需要,临时拆除或变动安全防护设施时,必须经施工负责人同意,并采取相应措施,作业后立即恢复。
54.连墙杆不能水平设置时,可以向下倾斜。
55.脚手板长度大于3.5m时,其支承杆不能少于4根。
56.挡脚板高度不能小于180mm。
57.在旷野、山坡或处于雷击区的脚手架,要设置进行避雷装置。
58.当搭设的脚手架外侧边缘与外电架空线路的边线之间的安全距离达不到要求时,可以采取设隔离板、防护套等防护措施后,再搭设架子。
59.在搭设剪刀撑时,为避免两根斜杆相交时把钢管别弯,可将一根斜杆与立杆连接,另一根斜杆与小横杆的外伸部分连接。
60.搭设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剪刀撑应设在立杆外侧。
61.脚手架上操作层外侧要设挡脚板,其高度为180mm.62.在脚手架上同时进行多层作业的情况下,各作业层之间应设置可靠的防护挡板,以保证安全。
63.扣件式钢脚手架的立柱可直接立于夯实的土地面上。
64.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施工荷载荷载的传递途径是:→脚手板→小横杆→大横杆→扣件→立杆→底座→垫木→地基。
65.旧扣件在使用前应进行质量检查,并进行防锈处理。有裂缝、变形的严禁使用,出现滑丝的螺栓必须更换。
66.门式脚手架连墙件必须随脚手架同步搭设。
67.门式脚手架的内外侧都要设置交叉支撑。
68.当门式脚手架的高度超过20m时,应在外侧设置连续的剪刀撑。
第五篇:支架理论
支架理论
支架式教学即“在共同的问题解决活动中,教师和儿童之间温暖的、愉快的合作,在这种合作过程中,教师通过提供敏感的、适当的帮助,促进儿童发展,当儿童技能提高时,让她们承担更多的责任,从而支持儿童的自立、自治、自主、自发性。”(Laura E.Berk & Adam Winsler, 1995)
支架式教学一般有五个环节组成:
1.搭建脚手架:围绕当前学习主题,按“最邻近发展区”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
2.进入情境: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 3.独立探索:让学生独立探索; 4.协作学习:进行小组协商、讨论;
5.效果评价:对学习效果的评价包括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和学习小组对个人的学习评价。
下面以NSEC Book2 Unit1Cultural Relics为例说明支架式教学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1.搭建脚手架——读前准备阶段。在读前准备阶段,为学生提供语言基础知识和社会文化背景知识支架。我将词汇语法以及社会文化背景知识课前交给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查字典、上网查询等做相关了解,2.进入情境——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概念框架中的某个节点)。或设疑激思,或游戏导入,或布置任务。经过前面阶段的讨论热身,学生在思想上、精神上处于较为兴奋的状态,这时我提出问题:When and where did the story happen? Who made the amber room? Why? What happened to the amber room finally? 让学生进行亲自探索和主动研究,要求学生开始fast-reading因为在学生精神状态良好的情况下,学生可以对视觉信息进行快速的解码、加工和处理,迅速捕捉表层信息,达到对阅读文字的感性认识,了解文章大意的目的。在有效的导入和快速阅读阶段,注意营造浓厚学习气氛,引导学生应用原有图式阅读、交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化解学生阅读焦虑,强化他们的求知欲。3.独立探索——让学生独立探索。探索开始时教师启发引导,然后学生自己分析;探索过程中教师要适时提示,帮助学生沿概念框架逐步攀升。起初的引导、帮助可以多一些,以后逐渐减少--愈来愈多地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最后要争取做到无需教师引导,学生自己能在概念框架中继续攀升。在fast-reading中的感性认识阶段后,向学生再一次提出问题:How much amber was used in order to make the amber room? What else were used to make it?
4.协作学习——进行小组协商、讨论。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要求学生完成Comprehending部分的练习3---In groups discuss: Is it worth rebuilding lost cultural relics such as the Amber Room and Yuan Ming Yuan in Beijing? Give your reasons.学生六人一组,四组正方四组反方,提醒学生明确观点,提供充分论据支持并将其按逻辑顺序排好,然后以班级报告形式分享讨论成果。在此过程中我向学生提供可供参考的表达方式:Do you have any idea about„? Would you consider„? What’s your opinion/idea of„? What would you say„? That cant be true等等。在讨论过程中我巡视班级,并参加一个小组讨论以便了解学生语言运用及思维表达情况,及时获得反馈指导。
5.效果评价——对学习效果的评价包括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和学习小组对个人的学习评价,评价内容包括:①自主学习能力;②对小组协作学习所做出的贡献;③是否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可以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学生通过支架式教学法上课的感受,或是设计一些反思性问题引导学生反思,比如Can you get the general idea of the text? Can you recite some paragraph or sentence? 也可以用练习题的形式考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完成课文语篇的理解后给学生提供了几个层次分明的练习题,不同水平的学生都可以做出一定数量的题目,并且迅速得到反馈,通过活泼有趣的小炸弹、小笑脸和小哭脸得知自己正确与否,做错的题目还可以再做,由此帮助学生了解阅读水平,树立自信心。课后我通过教学反思回顾每位学生在课堂的表现,分析我所实施的支架式教学是否让每位学生顺利完成所设计的课堂任务,在课堂上有所收获。
综上所述,新模式下的英语阅读教学是以建构主义理论和人本主义理论为指导,提倡“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在支架式教学中,我们老师恰恰可以通过自己提问或学生提问的方式及时了解学生阅读情况,有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强师生互动,提高学习效率;教师还可以根据课型、学生特点,采取措施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最终达到使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但是支架式教学模式是一种开放的教学模式,不是简单的提问、问答,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对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很高的要求,因此老师要适应时代需要,在教学实践中更新教育观念,坚持学习研究和摸索,提高自身素质、自身修养,以轻松超然的心态设计、调动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