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课改以来中小学生评价研究文献综述
浅谈新课改以来中小学学生评价
外国语学院学科教学(英语)王艳艳
内容摘要:本文主要对新课改以来我国的中小学学生评价情况进行述评。结合学生评价发展的特点和时代的要求,特别是新课程的全面发展的评价思想,作者收集了近几年我国中文期刊上关于学生评价的30余篇论文,内容主要涉及一下几个方面:树立正确的学生评价思想意识,发展性的学生评价观念,多元化学生评价方法与原则等研究学生评价的问题和未来发展动向。
关键词:新课改,中小学生,学生评价,多元化,发展性 学生评价指在一定教育价值观指导下,根据一定的标准,运用现代教育评价的一系列方法和技术,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业成绩,身心素质,情感态度等的发展过程和状况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学生评价一直起着指挥棒的作用。科学、客观的评价能够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使素质教育更好地实施,教育部于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要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新课改的目的就是要在21世纪构建起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一、明确评价目的,树立正确评价学生的思想意识
素质教育不是以目前升学或就业作为自己的直接目标,它的立足点是面向21世纪的需要。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应明确评价的根本目的,应把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作为最高目标。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是一种依据目标,重视过程,及时反馈,促进发展的评价。对学生进行学习评价应摆正评价的指导思想,强调学生是有个性、有情感的,通过评价能促使学生的个性和情感得到充分发展。[张秀玲2009] 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检查、甄别和选拔,而是在于如何通过评价 来促使被评价者改进,促进他们的发展。评价是教学工作一个不可缺 少的组成部分,它对教学工作起激励、诊断、反馈、调控、评定的积极作用。对学生的评价是对教学结果的评价,没有评价也就没有反馈的过程,没有反馈,也就不清楚教学过程是否指向目标,原来提出的目标也就失去了导向作用,整个过程将会成为一个失控的过程。具体地说,对学生的考核与评价,在教学工作中有以下作用: 1.对学生来说,它能督促学生复习巩固学得的知识和技能,有助 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对教师来说,它能提供教师教学效果的信息,是制定下一步教学措施、总结教学经验、改进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
3.对于学生的家长来说,学生的评价是他们了解子女在校情况的依据。家长了解了学生的在校情况后,可以和教师密切配合,帮助学生向好的方向发展。学生的评价工作做好了可以起到上述积极的作用,但是如果指导思想不正确,它会给学生和教师施加压力,加重课业负担,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该认真做好学生的评价工作。[张乐林2009]
二、发展性的学生评价观念
发展性课程评价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 它要求课程评价中必须把 学生的发展作为根本目的, 使之贯穿在课程开发过程的始终。发展性评价的关键, 要求教师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发展性评价的核心是重视过程, 评价是主客体之间的互动过程, 评价作为一项活动, 存在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中, 只有强调评价双方的沟通、协商, 评价才能促进人的发展。另外,发展性评价强调评价给多次机会, 重视评价对象在过程中的转变, 在形成终结性评价之前, 评价主体会对评价对象指导帮助,并给以再次改正、修正的机会。[张进成2004]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教师成长和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的研究”项目组在《关于学生评价改革的几个问题》一文中指出发展性评价的特征是:基于目标;关注过程;注重差异;重视自我。
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发展,淡化原有的甄别和选拔功能,关注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发展中的需要,突出评价的激励与控制功能,激发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内在发展动力,促进其不断进步,实现自身价值。
评价方式多样化,将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方法相结合,适应综合评价的需要,丰富评价与考试的方法,如成长记录袋、学习日记、情景测验、行为观察和开放性考试等,追求科学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评价主体多元化,从单向转为多向,增强评价主体间的互动,强调被评价者成为评价主体中的一员,建立学生、教师、家长、管理者、社区和专家等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制度,以多渠道的反馈信息促进被评价者的发展。
注重过程评价,发展性评价强调收集并保存表明被评价者发展状况的关键资料,对这些资料的呈现和分析能够形成对被评价者发展变化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针对被评价者的优势和不足给予被评价者激励或具体、有针对性地改进建议。
关注个体差异,个体的差异不仅指考试成绩的差异,还包括生理特点、心理特征、兴趣爱好等各个方面不同特点,正确地判断每个被评价者的不同特点及其发展潜力,为被评价者提出适合其发展的具体的有针对性地建议。[刘建2008(9)]
三、多元化学生评价方法与原则
学生评价的多元化是指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内容的多元 化、评价方法的多元化、评价标准的多元化和评价形式的多元 化等方面.发展性学生评价在关注教师主体同时,更注重学生的自评,把外部评价和自我评价结合起来。运用自我评价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主动参与评价,有利于评价的公正性;另外发展性学生评价也强调教师、同伴及家长对学生的评价。因为他们可以从各个不同的侧面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发展性学生评价强调对学生发展的全过程进行不断关注, 而不只是对学生发展的结果进行评价。它既关心学生的现在, 也重视学生的过去, 更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因此, 发展性学生评价重 视质性评价的作用, 强调通过在学生发展的各个环节给予关注, 如通过学生作业、学生反思档案袋、教师日常观察、师生交流等多种形式, 收集和保存所有能够表明学生发展状况的关键资料, 通过这些资料的呈现和分析, 对教与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诊断, 形成对学生发展变化的正确而全面的认识。在重视质性评价的同时, 发展性学生评价并不排斥和否定量化评价, 而是把它们统整于一身, 根据评价内容和情景选择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 以达到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钱迎,李秀琴2005] 新课程的评价观念强调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而且更注重对过程的评价。其实,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不矛盾, 只是关注点发生了变化, 即从过分关注结果逐步转向对过程的关注, 转向更多地关注学生求知的过程、探究的过程和努力的过程,更加关注学生、教师和学校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只有关注过程的评价,才能及时了解学生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所做出的努力以及获得的进步,才有可能对学生的持续发展和提高进行有效地指导,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才能真正发挥作用。与此同时,也只有在关注过程中,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科学的探究精神,才能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价值观的形成,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形成性评价的内容是全方位的,方法是多样化的, 因而对学生的评价也是比较准确和客观的。更重要的是它能使学生变被动的、强迫性的学习为主动的、有兴趣的学习,变死 记硬背的学习为轻松愉快的学习。它能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思考,同时也可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这无疑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智能水平,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王爱兰2004]
四、总结与展望
发展性评价的关键, 要求教师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发展性评价的核心是重视过程, 评价是主客体之间的互动过程, 评价作为一项活动, 存在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中, 只有强调评价双方的沟通、协商, 评价才能促进人的发展。另外,发展性评价强调评价给多次机会, 重视评价对象在过程中的转变, 在形成终结性评价之前, 评价主体会对评价对象指导帮助,并给以再次改正、修正的机会。[张进成2004] 新课程理念下的发展性学生评价更加关注学生的“明天”,它以现代教育思想为导向,通过多元化、多视角的评价促进学生各方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新课程改革的宏伟目标。在育人过程中,采用这样的发展性学生评价,将对学生发展和我们的教育事业都有很大帮助。
新课程的实施意味着从过分关注学业成就逐步转向对综合素质的考查。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爆炸、竞争加剧、网络与信息时代的来临,仅仅掌握知识与技能已远远不能适应社会对人发展的要求,学业成就作为评价单一指标的局限性突显出来。新课程提倡在关注学生学业的同时要关注个体发展的其他方面,如积极的学习态度、创新精神、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从考查学生学会了什么到对学生是否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做人等进行考察和综合评价。只有评价方法多样化才能与之相适应。所以评价学生强调质性评价如成长记录袋、学习日记和情景测验等,并与量化结果整和应用。将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应用多种评价方法,将能更清晰、更准确地描述学生的发展状况。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组核心成员吴刚平博士曾说过:教育不应只是一种技巧和方法,否则它可能将丢掉教育的灵魂。教育应是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丰富人生⋯⋯评价应以不伤害学生为底线,给学生一种真实的感受和真切的体验。[孔德英,尤书才 2007] 参考文献
[1]孔德英,苗贵芬,发展性评价—新课程评价的理念,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 [2]沈兴伟, 发展性评价—新课程评价观,中北大学学报,2006 [3]柯森,王凯,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学生评价改进策略,2006
[4]李辉,姚韵红,课改背景下基于学生发展的新评价观,2007 [5]王爱兰,论新课程改革进程中学生评价观的转变,2003 [6]李守义,浅谈新课程下学生评价的改革,2009 [7]张乐林,我看新课改的学生评价,2009 [8]熊梅,新课程背景下学生评价标准的研究,2004 [9]张其志,新课程理念下地学生评价,2006 [10]钱迎,李秀芹,新课程视野下的发展性学生评价观,2005 [11]张进成,论新课程倡导的发展性评价,2004 [12]李胜芳,新课程理念下学生评价方式的变革,2006 [13]朱虹,新课程理念下发展性学生评价的特点,2008 [14]孔德英,尤书才,新课程理念下对学生评价的思考,2007 [15]刘建,普通高中学生学业评价中的发展性评价策略研究,2008
第二篇:中小学生体育课堂现状文献研究综述
中小学生体育课堂现状文献研究综述
摘要:体育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必须采取一定的教学手段,选择一定的教学组织形式,才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中小学生正处在长身体的时期,他们活泼爱动,很喜欢体育课,乐意参加体育活动。中小学体育教师应抓住这个时机,为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打好基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可以使你全身心地投入到某一项活动中去。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体育课堂教学,是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
关键词:体育课堂 现状 管理
一、当前体育课堂教学
现代教育中经常听到一个词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从小学就开始强调,但是没有多少个是真正全面发展,才会发展到现在每年都要学生进行“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新时期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素质教育等指导思想的提出,给体育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在小学校园里,体育课一个星期大概有两三节,一上课就做准备运动,跑步一圈,然后粗略地教一些体育技能,而大多时间,体育老师让学生们自由活动,由此就可能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安全问题,体育兴趣问题,体育素养问题,等等。在中学体育课就是为了奔着升学考试进行的,完全忽略了体育课堂的真正意义。
体育教师在教学观念上,存在着重运动技能教学,忽视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教学上以提高学生运动技能和增强体质为目的,忽视学生自我锻炼能力和锻炼习惯的培养;重视少数尖子生的选拔和培养,忽视全体学生的发展;忽视终身体育的功能,学生学习了大量的运动技术,可是对他们未来的生活
第 1 / 7 页
和工作并无多大的作用,离开学校后依然两手空空。1
在我初三时期,每天下午都要准时进行考试项目训练,马不停蹄,只为了中考体育成绩能过关。在体育课上,由于多数项目满分而只有一项仰卧起坐不及格,老师并没有教会我技巧,便罚我跑操场。当时心里是又爱又恨又悲伤,老师惩罚我是为了希望我能够反省,但对我的仰卧起坐技能并没多大帮助,盲目练习也只会让我的腰部疼痛。从这里可以看出,教学片面强调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学生跟着老师做,不必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只要能“依样画葫芦”便是最好的教学了。这种重技能的传授式教学方法助长了学生学习的依赖性,泯灭了学生的创造性,忽略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学习兴趣的激发,造成许多学生喜欢体育活动,而不喜欢体育课。
体育教学作为教与学的统一活动,在教学中师生间随时都在进行着交往和互动,师生之间的交往互动构成了体育教学的主要过程。2
无论是哪个科目的教学,都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没有了这个过程便不能称之为教学。但是这个过程不能是盲目的,一旦盲目进行,就失去了教学的真正的意义,距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更是遥远。而体育教学,不应该是老师一味地加强训练,高强度地练习,为了要应付考试,应该是老师要学会去发掘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有很大部分的学生根本不喜欢体育课,每次都会抱怨老师让他们累趴,让他们腰酸腿疼。离开“体育课”这三个字,他们却会很积极很愿意去打打球,跳跳绳。由此可见,体育教学中,老师应该积极地参与学生运动中,激发他们的兴趣以完成有意义的体育教学。
二、体育教学发展
而非课改实验区对照班由于实施的是传统的体育课程和体育学习评价,因过分强调学生体能和运动技能的绝对水平,过于突出教师的主体地位,忽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以及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因而在“以人为本” 的当今社会,其 1 佚名,浅谈新课标下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 郭芙茉,新时期中小学体育教学模式的操作现状及对策
第 2 / 7 页
最终的教育效应非常有限。3
中小学体育素质教育是以发展基础体育素质为目标的教育。它是以优选的有效的体育内容、手段和方法,对中小学生体育素质的形成、发展施加积极影响的一种教育,是促进青少年儿童身心健康成长和生动、活泼、主动发展,培养体育的参与意识、能力和习惯的一种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学中实施体育素质教育能使体育锻炼更有利于开发全脑,挖掘人的潜能,使中小学体育的实施建立在脑科学的基础上,更好地发挥体育的功能和作用。
80年代以来,在改革开放方针的指引下,学校体育教学改革起步,运动技能教育与身体全面发展教育相结合、教师指导与学生主动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思想形成了主流。4
体育教学的发展体现在学校每年都会开展“体育运动节”这一项目上,这是一个可以让学生展现自我的平台,也可以缓解学生学习的压力。学校是本着发展体育教学的目的和倡导体育教学多元化的目标来开展的,而学生在这一时期比上体育课要积极得多,因为在这里他们可以找到竞争的动力与乐趣,发现合作的意义,他们会呼喊着“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等口号来扩大气势。这是一个很明显不平衡的趋势,没有了体育课堂上老师的约束,他们尽情地在赛场上挥洒汗水,体验运动的快乐。所以,我们是不是应该思考一下,虽然我们开展了多元化的体育教学模式,但是为什么学生在体育课上和体育运动比赛场中区别那么大呢?是不是我们的体育课堂教育存在着隐形的缺陷呢?
三、体育课堂管理
由于体育课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的课程,很容易产生疲劳感,另外由于受到高考指挥棒的影响,学生对体育课更是抱着可有可无的态度,上课是能逃则逃、能躲则躲。教师更是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往往把体育技术课上成竞技课,忽视理论课的教学,严重的影响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然而,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任何教学手段、方法的运用都要根据一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而定。小学 3 汪晓赞,多元体育学习评价对中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影响,体育学刊,2008(12)4 李晋裕,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与发展,2001
第 3 / 7 页
生正处在长身体的时期,他们活泼爱动,很喜欢体育课,乐意参加体育活动。小学体育教师应抓住这个时机,为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打好基础。通过体育课,不仅可以锻炼人的体力,而且可以开发智力,提高文化素质,促进个性发展,培养优良品德,陶冶美的情操。体育活动内容丰富,生动活泼,对小学生富有吸引力,能把广大学生引导到健康有益的活动中去,从而抵制社会上不良风气对儿童少年的侵蚀和影响。而小学生是处于一个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的时期,他们有探险精神,往往在自由的体育课堂上好动,出现违反课堂纪律等现象。既然体育课这么重要,那么如何才能上好呢?
作为我国人民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身体素质一直都是我国中小学教育的重点。由于中小学生生理、心理特点的不同,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兴趣培养,是发展中小学生体育爱好与特长的关键。5
一、转变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课堂管理思想与理念 1.加强学习,转变落后的课堂思想与管理理念 2.灵活运用新课标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理念
二、提高教师基本素质,提升课堂管理能力 1.备课 2.讲解 3.示范 4.口令
5.社会体育知识
三、掌握体育课堂管理方法和技巧,提高课堂管理水平
四、保持良好的课堂管理环境,提高管理效能。6
任海波,浅谈中小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民营科技,2009 彭芳,易娟,刘勤,中小学体育教师课堂管理策略研究,教学与管理,2003
第 4 / 7 页
在传统的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学活动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体育知识、技能、技巧的学习与训练,维持课堂纪律和课堂秩序是教师课堂教学的基本任务。随着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体育新课标的教学思想与理念不断冲击着传统的课堂管理模式。因此,中小学体育教师要不断加强学习,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在课堂教学管理中,教师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树立以人为本的课堂教学思想与管理理念。不断变换管理方法和教学手段,最大限度地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潜能,使学生不仅能通过体育活动获取体育知识、技能和技巧,还能体验到平等、尊重和信任,轻松愉快地上好每一节体育课。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其生理与心理上都很幼稚,很容易依赖人、亲近人。于是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语气以表扬、鼓励为主,激励学生不断的努力;语言要亲切,有激情,有感染力,好像电视里少儿节目的主持人一样,让学生感到很亲切,玩得开心,学到知识。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的学习,充实自己,使之知识丰富,语言幽默,能力全面。如在设计一个体育理论和健康保健知识的教学时,就像组织一次少儿节目一样,首先讲授理论,然后设计很多相关的问题,进行抢答、分组竞赛等形式,老师起主持作用,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活跃,知识得到巩固,使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竞赛性融为一体,充分体现体育与健康教育的育体与保健相统一的独特风格。7
体育教师应尽可能地和学生一起参与活动,有意识地多安排学生自主练习和合作练习,让学生在平等、民主、自由的环境下相互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体验体育课的乐趣。多选择趣味性、健身性较强的教学内容。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年龄、性格、爱好以及学生的实际需要,尽量选择趣味性较强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自主地参与锻炼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此外,多表扬。在课堂上,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多一些爱心和帮助,对课堂表现有进步的学生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
东旺小学,如何上好小学体育课,2008
第 5 / 7 页
教学内容太难,会使学生遭受挫折,内心产生紧张和焦虑;教学内容太易,则不能为学生的智力活动提供足够的刺激,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无所事事的情况下有愿望、也有机会表现不良行为,教师教学方法单调乏味也容易使学生厌倦。8
多方位的示范可以消除学习中的心理障碍。在体育教学中,由于学生生理的发育和心理的逐步成熟,尤其是男女性别差异的增大,加之教学中动作技术难度的变化,导致学生在教学中动作学习发生困难,特别是在教授复杂的动作时,处理不好,往往会使学生产生一种不好意思或不愿学甚至害怕的心理障碍,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对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巧妙地安排队形,充分考虑动作的性质及安全要求等因素,来确定示范的位置和方向,尽可能做到多方位教学,以解除学生的不必要的思想负担。
体育运动场地布局应注重学习化、活动化。9
我们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对现有的场地、器材进行精心设计、合理布置,如跨栏教学课中栏架的摆放等,倘若经过教师的构思和设计,合乎学生学习活动的需要,必将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
加强体育教育专业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紧密结合,调整体育教育专业学科结构,建立适应各地体育教学需求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10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要加强与基础教育学校的联系,结合实际开展教育科学研究,组织体育教育专业教师和本科生定期到中小学进行教育实践活动。
总之,在体育教学中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做好示范。体育教师应着力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体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主要方面,在当前基础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时期,中小学体育正在探讨学校体育的改革方向,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应尽快适应这种改革,不仅要更新教育思想,更要更新自身的专业素质,从传统的“专业教育”的局限中解放出来,发展自己的素质教育能力。应该认真学习89 刘军,中小学生体育课堂问题行为分析与管理优化,教学与管理,2003 钟晓华,张允蚌,浅谈中小学体育课堂文化的重组,科教视野,2007 10 包莺,刘海元,我国体育教师队伍现状及加强建设对策,体育学刊,2009(5)
第 6 / 7 页
和领会新课标的精神,及时更新观念,挖掘学生的潜力,发挥学生自主性、创造性、能动性,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与爱好,为学生终身体育观的形成奉献出自己应有的劳动。
参考文献
[ 1 ] 佚名.浅谈新课标下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 2 ] 郭芙茉.新时期中小学体育教学模式的操作现状及对策.[ 3 ] 汪晓赞.多元体育学习评价对中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影响[ J ].体育学刊,2008(12)
[ 4 ] 李晋裕.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与发展.2001 [ 5 ] 任海波.浅谈中小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 J ].民营科技,2009 [ 6 ] 彭芳,易娟,刘勤.中小学体育教师课堂管理策略研究[ J ].教学与管理,2003 [ 7 ] 东旺小学.如何上好小学体育课[ J ].2008 [ 8 ] 刘军.中小学生体育课堂问题行为分析与管理优化[ J ].教学与管理,2003 [ 9 ] 钟晓华,张允蚌.浅谈中小学体育课堂文化的重组[ J ].科教视野,2007 [ 10 ] 包莺,刘海元.我国体育教师队伍现状及加强建设对策[ J ].体育学刊,2009
第 7 / 7 页
第三篇:20世纪中期以来国内秦腔研究文献综述
20世纪中期以来国内秦腔研究文献综述
秦腔是我国国内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历经几百年的兴衰变迁,至今仍然活跃在我国的西北地区。作为中国戏剧界的四大声腔之一,秦腔和其它几个声腔比较起来,豪迈、粗犷、刚健而又悲壮苍凉的风格独一无二。正因为如此,乾隆年间晌一在北京吼起,便震惊朝野,广受士大夫和庶民青睐。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大的影响?究竟它有何等魅力?一直激励着学界试图一层一层揭开它的神秘面纱。有明以来,前代学者一直孜孜不倦的对它进行研究。
近代以来,国内关于秦腔的研究起步较晚,直至20世纪中期才有学者开始研究。最早出现的是20世纪40年代末的《秦腔记闻》,之后出现了《关于秦腔源流的研究》、《秦腔声韵初探》、《秦腔音乐》、《秦腔史稿》等一系列研究著作拉开了二十世纪国内秦腔研究的序幕,根据20世纪中期以来国内学者对秦腔的研究情况,笔者拟把这一时期的秦腔研究分为前后两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中期到70年末为研究初发期;第二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今为研究密集期。
第一阶段 秦腔研究初发期(1949-1970年代末)
据现存国内秦腔研究文献来看,从20世纪中期到70年代末的几十年间,国内学者对秦腔进行研究的人很少,有学术价值的文章和论著也较少,因此这段时期可以称为研究的初发期。
作为地方剧种的秦腔,一直面临着一个中国戏曲特别是地方戏曲共同面临的问题:“剧业”盛而“剧学”微。直到上世纪中后期,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之后,才有《秦腔记闻》(王绍猷著,易俗社刊本,1949年)、《乐学通论》(范紫东著,西北行政委员会文化局出版,1954年)、《关于秦腔源流的研究》(中国戏剧家协会陕西省分会编,1961年)等秦腔理论研究专著刊行。
同秦腔演艺事业比较起来,这些理论专著出现可谓晚矣,不要说比早期秦腔班社演艺历史晚,就是比西安易俗社成立也要晚四十多年。建国后,随着秦腔理论研究专著的刊行和研究论文的发表,秦腔才开始逐渐引起学界注意。
总的来说,在第一阶段这几十年时间里,虽然国内多家报纸都刊登了有关秦腔的报道,对于秦腔的宣传和推广起到了一定作用,并出现了一些关于秦腔的文章和著作,但大多数是对秦腔内容进行常识性介绍,基本处于描述性阶段,真正从学术理论层面上对秦腔进行研究的论文和文献非常有限,很多领域尚未涉及。第二阶段 秦腔研究密集期(1980至今)
20世纪80年代,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省区为撰写《戏曲志》对秦腔展开了深入调查,这为秦腔的研究开辟了广阔的天地。20世纪80、90年代以来,随着对秦腔调查工作的进一步深入,涌现出了很多关于秦腔研究的文章和论著,可称为秦腔研究的密集期。这一阶段的文献主要针对秦腔的起源与形成,秦腔的流传与分布,秦腔的声腔、音乐及艺术特色,秦腔的艺人、剧目、剧团,秦腔的传承、保护与发展等问题进行讨论和研究。
一、秦腔的起源与形成
关于秦腔的具体形成时间,目前还没有惟
一、确定的结论。
综观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秦腔源流研究的文献,关于秦腔的源流有以下几种观点:
1、先秦说。关于秦腔的源流说,最早可以推及到秦汉以至春秋战国时期。如易俗社编剧范紫东先生曾言“秦腔远绍二南遗音,近挹两汉文化本为温柔敦厚之风,又寓激昂慷慨之气”。[1] 上世纪80年代,仍有学者坚持先秦远源说“现在流行于陕西、甘肃等西北地区的秦腔唱腔,我个人认为是缘于上古西音、秦音和秦声的。历史数千年,中间当然会有许多发展、变化,乃至是很大的变动。但我又坚信,万变不离其宗,西音、秦音和秦声的个性是不至于变丢的……西音、秦音和秦声,起码从唐代迄今变化不会很剧烈”。[2]
2、明代说。如《辞海》“秦腔”条目:“一般认为明中叶以前在陕西、甘肃、山西一代的民歌基础上形成,发展过程中受到昆腔、弋阳腔、青阳腔等剧种的影响。音调激越高亢以梆子按节拍,节奏鲜明,长句基本为七字句,音乐为板腔体。明末清初流传南北各地,对各种剧种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3]
此外还有人认为:“秦腔形成于明中叶成化、弘治、正德年间是比较客观的。”持此观点的有张来斌的论文《从审美特性看秦腔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把戏曲作为综合艺术形式的发展,从哲学思想、文学艺术几个方面考证了秦腔剧种的形成,认为秦腔作为一种高度发展的综合艺术,只能形成于明中叶以后。[4]
3、汉唐说。持这一观点的主要代表是苏育生,在其著作《中国秦腔》中他认为“秦腔声腔起源于唐代变文的诗赞体音乐,秦腔作为一个剧种,广泛吸收唐代梨园艺术以及北杂剧和昆曲的营养……由此可见秦腔的音,也就是唱法,起始于唐代;源于陕西的秦腔声腔,其最早即仿效广泛流行于唐代民间的变文„偈赞‟,即诗赞体,应当说是顺乎自然了”。他还认为“秦腔戏曲文学源于唐代变文诗赞体韵文,唐代变文以散文讲说,以韵文歌唱;讲唱的内容,最初属于经文,后来逐渐扩大为历史故事和民间故事。唐代变文的这种俗讲化,成为我国民间说唱艺术的滥觞,也是产生于民间说唱艺术的秦腔戏曲文学,包括剧本内容及唱词的主要来源”。最后他提出“秦腔的表演艺术,可追溯到汉代百戏,唐代梨园以及流传于民间的歌舞戏、参军戏”。[5] 20世纪80年代以来秦腔起源及形成的研究不断有新作出现,但始终没有形成共识。而且我们认真分析这些研究成果就会发现,在许多文献中运用的资料种类没有太多改变,这些文献资料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分散、不完整和不统一。
二、秦腔的流传与分布
对秦腔流传与分布的研究,对于研究秦腔史及探索秦腔的发展与传承至关重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界就已经对这个问题开始关注和研究。主要呈现出“多元一体”的研究特点。
“多元”体现在各个时期或者各个地区对于一定时期或一定地域内秦腔剧种的研究。陈光、王正强著文《立足甘肃说秦腔》,该文从秦腔在甘肃的发展历程来对秦腔的音乐声腔和艺术特色进行了详细的分析。[6]周育德著有《乾隆末年秦腔在北京》一文,该文对乾隆年间以魏长生等为代表的秦腔艺人在北京表演秦腔的曲折经历为线索,研究了魏长生等人创作和改良秦腔情况。[7] 买玉华的《民国时期乌鲁木齐秦腔艺术的发展》一文,通过对民国时期秦腔艺术在新疆三个阶段发展历程的研究,探讨了秦腔艺术在新疆从兴盛到衰落的原因。[8] 赵建斌著文的《浅论西府秦腔》研究了秦腔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支派——西府秦腔,探究了西府秦腔的文化根基、历史渊源及其声腔特点对于弘扬秦腔文化、继承和保护西府秦腔艺术中的精华具有的重要意义。[9] 苏强的论著《浅谈秦腔在宁夏南部山区的生存与发展》,从当前秦腔在宁夏南部山区的存在现状和趋势出发,提出了继承传统、开拓创新等几点建议。[10] “一体”体现在全方位、纵向地、宏观地来研究秦腔的流传与分布。李会娥在其《秦腔社会文化研究述评》中梳理了秦腔的历史传播和社会影响,认为秦腔文化区是指秦腔影响达到一定程度,专业剧团和演出人数在当地戏曲活动中占到半数以上分量的省份,主要包括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省区。秦腔的生长、发展、繁荣、研究有赖于整个文化区内各种有利因素的推动。该文从秦地的历史渊薮、秦腔的历史传播方面研究指出,秦腔的流播途径有三种:(1)秦晋商人。(2)明末清初的农民起义首领及主要人物大部分是陕西人,他们把秦腔作为军戏,随军演唱。(3)艺人的流播演出。通过以上三种途径,秦腔在宁、甘、青、新等省区广泛流行开来。[11] 张晋元在其论著《秦腔流派与传播》中,提出秦腔在明末清初形成了五个流派,是秦腔向东南西北中五个方向传播而形成的结果,并且各路特色不同。除此之外,秦腔还曾远播海外。[12]
三、秦腔的声腔、音乐及艺术特色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秦腔声腔、音乐及艺术特色的研究文献较多,如常智奇的《长歌当哭悲秦腔——兼论秦腔的审美特征》一文较早认为秦腔艺术是一种直面人生苦难、在忧伤的基调中表达不屈精神的艺术,它是一种阳刚之美,悲壮之美,苍凉之美;并简要从秦地地理环境和历史环境分析了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13] 韩健《秦腔的悲剧艺术》从秦腔音乐、表演程式两个方面分析了“秦腔的悲剧艺术的表现力较之其他戏曲剧种能够最大限度地揭示悲剧人物面对厄运、死亡时的那种无助、痛苦、忧伤、愤怒的心情和反抗精神”。[14] 孙媛媛在其《荡气回肠西秦音 淳朴豪放关中情 析〈秦腔主题随想曲〉的演奏体会》一文中,研究了二胡在秦腔艺术表演中发挥的重要作用,阐述出秦腔表演中不可或缺的高超音乐演奏造诣。[15] 谢艳春《秦腔现代化进程中的审美特征》研究了在现代化进程中秦腔艺术加快现代化进程以适应时代变迁而形成的新的审美特征,从清末民初到改革开放新时期,秦腔五个阶段的现代化进程,文本:由道德批判走向人性挖掘;表演:由泛程式化走向个性化;音乐:从固定板式走向动态变迁;舞美:由大写意走向虚实结合。[16] 苏育生《秦腔要有艺术美》主要研究了当前秦腔缺少艺术美的问题,即缺乏戏曲的艺术感染作用,从而提出了演员的表演艺术是决定戏剧艺术美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提高演员表演艺术是至关重要的。[17] 张伦所著的《秦腔唱法研究》对秦腔的唱法,由感情到技巧,由呼吸控制到声音的完成,以及咬字吐字与声音的融合,行当声型的区分和念白技巧等,从感性到理性,做了比较系统的阐述。在戏曲声乐艺术这一领域里,它可能还有不尽完善之处,但在目前秦腔唱功著作不多的情况下,它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以学习、研究和借鉴的可贵资料。[18] 李增厚在其《秦腔语音是秦腔艺术的根》一文中,探讨了秦腔表演中一直存在的语音问题,提出了语音对秦腔的重要性,探索出了建立一支具有较高专业秦腔语音知识的教师队伍是其出路。[19]
四、秦腔的艺人、剧目、剧团
戏曲的表演需要艺人,艺人需要按剧目要求来演,表演不是一个人能够完成的,它需要一个集体协调合作才能完成。那么,秦腔这种戏曲艺术,它的艺人、剧目和剧团的研究现状又如何呢?
1、秦腔艺人
关于秦腔艺人的研究目前来看并不是很多,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
(1)艺术世家。杨居礼的《痴迷秦腔的艺术世家》一文研究的天山脚下一个两辈人在同一剧团的秦腔世家出现的比较早。通过对和强与熊月玲家庭两代人痴迷秦腔事业,和秦腔结下不解之缘说起,谈到他们作为戏曲艺术工作者的敬业奉献精神,尤其是对作为老一辈以老带新、扶掖后辈给予很高评价。[20](2)知名艺人。卢巍的《怎一个“爱”字了得——戏痴李小锋印象》中,从成功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来研究李小锋,从成长经历和心路历程来研究其内心世界以及对秦腔表演造成的影响,深刻剖析了其对真善美的执着追求。[21]张世忠的《放不下的依然是秦腔》一文中分别介绍了李正敏、杨凤兰、刘毓中、任哲中、端正恭、肖若兰、郭明霞等几位秦腔界已故前辈一生的气节风骨,他们为秦腔的发展与传承贡献良多,令人钦佩。[22]
2、秦腔剧目
秦腔剧目繁多,研究起来需要投入大量时间。王志直的《秦腔剧目源流谭》比较全面、细致的研究了这个问题,该文献中比较系统的研究了秦腔剧目起源于何时,最早的剧本是什么的问题。从历史纵向来研究秦腔剧目的发展演变、创作过程和方法;从题材横向来研究秦腔剧目的创新与扩展。同时重点总结和研究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秦腔剧目方面所取得的重大创新和成果,学术价值较高。[23] 在王东明的学术论文《浅论秦腔剧目》中,对秦腔传统剧目进行了研究和探索,提出了作者本人研究易俗社秦腔新编剧目的心得体会,并对其进行了概括、总结和评价,在研究现代戏方面也有新的观点,值得玩味。[24] 在一鸣《剧本——秦腔发展的根本》文中,作者从实际出发,探究戏曲的兴衰存亡原因,结合秦腔自身特点,从剧本创作的角度提出了剧本是秦腔发展的根本。对戏曲创作和改革有一定参考意义。[25] 根据焦文彬先生的研究,按戏剧故事发生的历史年代,开列出秦腔传统剧目1000多本(实例不足1000,其中尚有同剧异名者并列,本戏与折戏并列的情况),然而先生仍然认定五路秦腔剧目总数当在5000以上。这一研究意义重大。现将焦先生提出的剧目附于文后。
3、秦腔剧团
对于秦腔剧团的研究,笔者找到的资料比较有限。在这里只对易俗社和新盛班研究情况进行简单介绍。何桑在其《易俗社戏剧文化品牌的价值认知》文中第一次提出了易俗社的显性和隐性文化价值,研究并总结出易俗社文化魅力形成品牌而带来的市场效益,对于人们重新发现和认识易俗社有了一个新的角度和视野,通过对易俗社品牌的价格内涵、情感内涵、不可再生性、亟待保护等几个方面予以研究,为秦腔剧团发展指明方向。[26] 薛钉钉的《古调独弹——论〈易俗社秦腔剧本选〉》文中,通过研究《易俗社秦腔剧本选》,对易俗社所编戏曲进行总结和归纳,对于研究易俗社历史具有重大意义。[27] 振易、卓慧的《易俗社唱腔创新例谈》一文,通过对易俗社10个唱腔创新案例的研究,以资今天戏曲改革和创新。[28] 陈丽霞、王生耀的《秦腔新盛班的沉浮兴衰考略——1890至1949》一文,通过对秦腔班社——兴盛班形成和传入新疆历史、兴衰变迁、发展特色的研究,对于研究秦腔近代发展史具有一定学术价值。[29]
五、秦腔的传承、保护与发展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秦腔传承与保护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还是比较多的。李振中的《论秦腔的传承与发展》一文中,从现实出发,结合时代特征,以秦腔的传承与长远发展为立足点,探索性的提出了五点建议:一是中小学设立秦腔课程,二是各地市建立专业秦腔戏校,三是建立一支过硬的教师队伍,四是建立秦腔戏剧大学,并在艺术院校设立秦腔系,五是编审秦腔剧目教材与教学大纲。[30] 刘天利的《论秦腔艺术的保护与发展》一文中,从研究秦腔面临的生存和发展危机出发,提出秦腔发展与保护的建议:一是建立健全秦腔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地方立法,二是生产性保护方式是最优选择,三是政府支持和鼓励是重要手段,四是加强对秦腔艺术传承人的认定和保护,发挥他们在培养后继人才方面的积极作用。[31] 马维岳的《配套改革刻不容缓》中,通过对戏曲现状不景气的研究,提出秦腔要振兴就必须得改革,改革的劲头主要应用在提高秦腔艺术的质量和魅力上。为此,作者提出了以下几个建议:一是加快秦腔艺术团体的体制改革,二是搞好秦腔艺术的配套改革。[32] 李锦航的《浅议秦腔艺术的出路与创新》文中,通过研究分析秦腔低迷不振的原因,提出几点改善现状的建议:一是解决秦腔的文化认同问题,二是打造自身品牌,三是加快秦腔创新节奏,对于秦腔改善自身困境具有重大意义。[33] 樊凤爱的《分析秦腔艺术的继承与发展》文中,通过分析研究目前秦腔的发展现状,从而针对存在的问题来探索秦腔艺术的继承与发展,不断继承和创新。[34] 田博的《传统与创新之我见》一文,作者把秦腔创新发展的切入点放在了表演程式的创新上,秦腔在发展的过程中要不断汲取精华,海纳百川,走自己的独特之路,作者通过对表演程式概说、行当表演程式创新、行当表演程式创新原则的论述,来探索秦腔发展创新的道路。[35] 赵逵夫的《弘扬传统 与时俱进——论秦腔的艺术传统与改革发展问题》一文,通过对秦腔历史的研究挖掘,进而提出适应时代、推陈出新,探讨了怎么个改法,什么事戏曲的艺术精神,什么是秦腔的演唱风格等问题,提出了秦腔的改革主要应从剧目剧本入手,进而进行阐述和论证。[36] 此外还有叶涛的《建议建立秦腔艺术博物馆——对秦腔发展前景的构想》一文,从秦腔改革和保存及接纳更多层次观众的角度来大胆提出设想,对于建立秦腔艺术博物馆和保护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大意义。[37] 季国平的《当秦腔遭遇现代文明》一文,从探讨秦腔面临的严峻时代挑战写起,进而提出秦腔要与时代精神接轨,要有思想、审美、形式、手段的现代化提升和发展,但风格不能丢失,而是更要强化。该文对于秦腔在当下的发展有借鉴意义,值得研究。[38] 金行健的《要推陈出新 不要全盘否定》一文,对于正确对待秦腔的传统剧目有重要意义,对于我们进一步了解和研究传统戏剧指明了方向。[39] 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秦腔研究和研究初发期比较而言,有关秦腔研究的文章和论著的数量大幅提高,秦腔的历史渊源、流派划分、秦腔剧目、表演艺术和现状发展等多个方面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探讨,填补了不少领域的学术空白。综观20世纪中叶以来秦腔研究情况可以看出,国内学者在秦腔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同时也存在着在秦腔的系统化研究不足,研究比较零散,没有形成科学体系,在一些方面的研究仍然不够深入,对秦腔传统曲目研究较少等问题,这些问题都有待我们进一步去研究。(赵懂)参考文献:
[1]齐鸿.吼秦腔刍议[J].当代戏剧,2001(5):18—19 [2]郭红军.建国以来秦腔源流研究述评[J].当代戏剧,2007(1):33—35 [3]陈至立.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 [4]张来斌.从审美特性看秦腔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J].陕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3):40—42 [5]苏育生.中国秦腔[M].上海:上海百家出版社,2009 [6]陈光、王正强.立足甘肃说秦腔[J].当代戏剧,2004(3):33—34 [7]周育德.乾隆末年秦腔在北京[J].当代戏剧,1981(6):73—75 [8]买玉华.民国时期乌鲁木齐秦腔艺术的发展[J].石河子大学学报,2012(3):120—122 [9]赵建斌.浅谈西府秦腔[J].文艺争鸣,2010(21):134—136 [10]苏强.浅谈秦腔在宁夏南部山区的生存与发展[J].当代戏剧,2009(1):36—37 [11]李会娥.秦腔社会文化研究述评[J].西北农林科大学报,2012(3):125—130 [12]张晋元.秦腔流派与传播[J].当代戏剧,2005(2):60 [13]常智奇.长歌当哭悲秦腔——兼论秦腔的审美特征[J].当代戏剧,2005(1):14—16 [14]韩健.秦腔的悲剧艺术[J].当代戏剧,2001(4):21 [15]孙媛媛.荡气回肠西秦音 淳朴豪放关中情 析﹤秦腔主题随想曲﹥的演奏体会[J].黄河之声,2010(6):35 [16]谢艳春.秦腔现代化进程中的审美特征[J].当代戏剧,2008(2):11—13 [17]苏育生.秦腔要有艺术美[J].当代戏剧,1981(5):7—8 [18]张伦.秦腔唱法研究[M].陕西: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 [19]李增厚.秦腔语音是秦腔艺术的根[J].中国戏剧,2010(10):71—72 [20]杨居礼.痴迷秦腔的艺术世家[J].当代戏剧,1998(5):60 [21]卢巍.怎一个“爱”字了得——戏痴李小锋印象[J].中国戏剧,2003(11):49—51 [22]张世忠.放不下的依然是秦腔[J].当代戏剧,2007(4):32—33 [23]王志直.秦腔剧目源流谭[J].戏曲研究,2001(1):224—232 [24]王东明.浅论秦腔剧目[J].新疆艺术,1999(5):37—39 [25]一鸣.剧本——秦腔发展的根本[J].当代戏剧,2001(3):43—45 [26]何桑.易俗社戏剧文化品牌的价值认知[J].当代戏剧,2011(2):7—10 [27]薛钉钉.古调独弹——论﹤易俗社秦腔剧本选﹥[J].大舞台,2010(10):135 [28]振易、卓慧.易俗社唱腔创新例谈[J].当代戏剧,1987(3):32—38 [29]陈丽霞、王生耀.秦腔新盛班的沉浮兴衰考略:1890至1949[J].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08(4):28—31 [30]李振中.论秦腔的传承与发展[J].三秦文化研究会年录(2008):143—145 [31]刘天利.论秦腔艺术的保护与发展[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9(5):92—95 [32]马维岳.配套改革刻不容缓[J].当代戏剧,1988(4):54—55 [33]李锦航.浅议秦腔艺术的出路与创新[J].当代戏剧,2008(2):44—45 [34]樊凤爱.分析秦腔艺术的继承与发展[J].大众文艺,2011(1):114 [35]田博.传统与创新之我见[J].当代戏剧,2010(3):41—42 [36]赵逵夫.弘扬传统与时俱进 论秦腔的艺术传统与改革发展问题[J].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丛刊,2004(1):149—161 [37]叶涛.建议建立秦腔艺术博物馆——对秦腔发展前景的构想[J].当代戏剧,1987(1):60—61 [38]季国平.当秦腔遭遇现代文明[J].当代戏剧,2008(2):5—7 [39]金行健.要推陈出新 不要全盘否定[J].当代戏剧,1981(4):8—11
第四篇:新课改实施以来
新课改实施以来,我的教学理念,课程意识和适应新课程能力明显有所提高。作为一名教师我深感责任重大,认真贯彻素质教育,实施新课程改革。实施新课程改革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就是要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特征的学习方式。为了把工作做好,我主要抓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认真对待工作,对待学生。为了搞好本学期的工作,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作为教师,我立志做到“以身作则”,树立形象,作学生的榜样。课前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多听取其他教师的意见,多查阅资料,做好充分准备;每节课的重难点当堂突破,认真解答学生所提出的每个疑难问题;当天的知识当天消化,布置有典型性问题的数学问题作为作业,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一题多解,灵活应用知识;对学生的作业认真批阅,实行“面批”制,有问题当面说清,鼓励学生自己解决;课后认真辅导学生学习,对“特困生”开小灶,个别辅导。在教学过程中,课外辅导是一个加深、强化的过程,教师应在课余时间对学困生进行单独辅导,争对学生的每个疑难问题进行讲解,并对类似的问题进行比较、分析直到理解。
反思是促进教师发展的过程,是用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改进教学实践的学习方式。因此,我不断在教学进程中多角度的进行反思,教学前的反思具有前瞻性,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并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预测和分析能力。教学中的反思,即及时、自动地在行动过程中反思,这种反思具有监控、同步性,能使教学高质量的进行。教学后的反思具有批判性,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并有助于提高教学的总结能力和评价能力。在整个评价、反馈过程中,我主要记载这节课是怎样进行的?是否如我所希望的发生了什么?怎样评价学生是否达到了预定的目标?根据这些问题,我可以判断自己是成功完成了教学目标,还是需要重新计划或试一试新的策略。
二、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学习,提高自身文化及道德修养。传道之人,必须闻道在先;塑造他人灵魂。为此,我必须不断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
1、热爱教育事业。(1)热爱教育事业,愿意为下一代的成长贡献自己毕生精力。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与心的呼应。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作为教师最大的过错莫过于对学生没有爱;最大的悲剧莫过于失去学生对自己的爱。主要对学生的学习、思想和身体的全面关心上,处处想学生之所想,帮学生之所难,做他们的贴心人。(2)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教师劳动的示范性,决定了教师在思想、品德和作风上必须成为学生的表率。学生往往是“度德而师之”,教师只有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才能确立自己在教育中的地位。因此,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应该首先做到。
2、教师要有渊博的知识和多方面的才能。首先,教师必须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知识,只有姿之深,才能取之左右而逢其源。其次,作为教师,一方面要贡献出自己的知识,另一方面又要像海绵一样不断地汲取知识。此外,教师还应具有多方面的兴趣和才能。
学生对每种题型是否掌握就会真实的在考试中反映出来,教师通过阅卷,就会了解到每个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然后再争对每个学生的疑难问题进行辅导、讲解。教学是一个反复的、长期的过程,教师只有不厌其烦地认真对待每个教学过程,才会达到预期的目的。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会不断积累,不断给自己充电,扎扎实实打基础,为做名合格的教师而努力。
第五篇: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论文
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论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论文,肯定对各类论文都很熟悉吧,借助论文可以达到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目的。一篇什么样的论文才能称为优秀论文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论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论文1摘要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改革以来,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应运而生。中小学阶段对其进行综合性素质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样的评价体系更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更有助于学生多方位发展,也就是说综合素质评价是一种更科学、更健全、更有激励性的评价体系。此研究旨在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提高各个方面综合素质,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培养能力,促进多元化发展。改变传统评价学生模式,促进提升学生综合发展。
关键词
评价 综合素质 学生
一、研究目前教育现状
教育部早在2002年就出台了《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指出建立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评价体系。近年来,中小学生的综合评价改革也在不断推进,中小学生的综合评价是全面反应学生的发展状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目前,很多学校的传统评价和考试制度严重制约了素质教育的实施,他们在社会压力和功利主义的影响下,不得不只追求荣誉和成绩,而忽略了学生的综合发展。因此,为了让学生成为一个真正健康,适合未来社会发展的需求的人,多元化多方位的综合素质评价机制已迫在眉睫。
二、转变教育观念是前提
打破传统评价和考试制度,突破社会压力和功利主义的影响,发展孩子们的天性,让孩子们成为一个真正健康,适合未来社会发展需求的人。
三、制定综合素质评价标准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在教育评价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其中“素质教育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书”、“学生素质发展记录册”、“学生成长记录袋”等。但是这些评价都缺少一个评价标准,因此评价出来的结果并不科学。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等西方国家开始在教育领域运用“档案袋评价”,收集、记录学生自己、教师、同伴作出评价的相关材料。综合素质评价即根据一定的价值判断标准,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中小学生进行“德、智、体、美、实践、创新”这六大方面进行比较和测量,对学生进行多元化的评价。我们将构建学生素质综合评价体系,制定行之有效的学生素质综合评价细则。
四、制定综合素质评价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学习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有关学生发展的最新报道,掌握有关学生发展的理论和方法。为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提供理支持和方法指导。
2、案例研究法:根据学生的发展,为学生建立“综合素质成长记录袋”。对一个个案例进行分析和研究,寻找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标准、方法及操作步骤。
3、比较法:以学校为单位,每个班级的评价方式各不相同,每个学期末,对全校学生进行一下综合的评价,这个综合评价与各班的评价进行对比,然后找出最科学的评价模式。
4、行动研究法:好的想法需要行动进行验证。我们运用访谈和观察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跟踪报道,在一定的时间内,将效果进行分析,制定出有利于孩子的综合评价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五、总结
中小学生综合性评价是一种理念的创新,要着眼于未来,改变过去一考定终身的传统考试模式,侧重学生能力和素养的提升,全社会都来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让学生不仅学习得到提高,更应关注学生身心发展,让学生在一种健康、积极向上的环境中成长,适度给予压力,根据学生的能力给予不同的评价,使每一个学生能够找准定位,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从而为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有奋斗的动力和兴趣。我们从品德发展水平、学业发展水平、身心发展水平、兴趣特长养成、学业负担情况等方面和多项指标来评价学生。通过纸笔测量化测评、个案跟踪研究、行为观察、不同班级不同评价的比较和问卷调查获取比较完整有效的信息,进一步分析数据并加以总结,发现每个班评价的优势和不足。借用“综合素质成长资料袋”对学生进行纵向分析,找到进步点和落差点,使其个体成长重树信心,拔足前进。在实践活动中进行综合素质评价,得出更精准的分析,从而帮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我、实现自我、发展完善和提高自我。多角度的审视学生,注重挖掘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出科学具体务实的改进建议。发现各项评价指标之间的关系,为综合评价模式的科学性、合理性提供实验数据支持。
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论文2【摘 要】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是一项复杂艰巨、关系到国家人才发展战略的研究。综合素质评价在我国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迅速。我们的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从原来单一的考试测评,不断往多元化多举措的方向改善。虽然目前仍面临很多问题,但是在国家的强力推动下,随着评价主客体的积极参与,在新时代新思想新举措的配合下,我国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将为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产生重大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综合素质;评价方法;教育观念;多元化
一、综合素质评价研究的理论渊源
自人类有教学行为以来,教育实施、评价和咨询便同时产生,随后三者相辅相成发展,缺一不可。然而,历史上人类对于教育评估的研究发展滞后,在相当长的`历史中,教育评估一直被简单视为人才选拔与考试。在19世纪中期以前,教育评价与人才选拔的界限模糊,综合素质评价与学业成绩测评在思想与理论上也一直没有完整明确的区分。
二、我国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状况
1999年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文件中指出:“高考科目设置和内容的改革应进一步突出对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查。”这是新中国关于教育评价的政策文件中首次出现“综合素质”的概念。2002年国务院教育部陆续发布《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生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这两个文件被我国教育界视为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直接政策依据。这两个政策文件的颁布,引发了教育界和学者对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广泛讨论和研究。
三、综合素质评价目前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的未来发展模式,将从横向平面化研究转向纵深研究发展,将充分利用新时代科技条件下,进一步重视新型评价工具的开发和应用。
按照我国教育部所施行的政策要求,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需要从中小学生的道德素养、学习成绩、身心体质、审美水平和表现能力等多方面进行全面研究。评价体系应当体现信度、效度高、实效性强、契合度好,具有正面影响力等特点。一般来说,评价的具体落实方式越多样化,越有利于评价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可采用定量测量与定性评估、自我评价和第三方评价、总体评价与个项评价、个体评价与团体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然而,我国的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工作并不完善,还存在着评价方法贫乏、保守、形式主义倾向较为严重等问题。在未来,综合素质评价方法需要在一下方面进行改善。
(一)敢为天下先,改进思想
新时代要有新思想、新理论、新观念。综合素质评价的诞生只有不到四十年的历史,在我国更是起步较晚,难免与很多陈旧传统教育环境和社会观念产生矛盾。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曾经说过:“在学习成绩上,马云是比不过我的,我考上了北京大学,他才考上了杭州师范大学。可是他的阿里巴巴所创造的价值是新东方的十倍以上。”俞敏洪以身作则,表面社会不能以考试和升学论成败。心理学教授、青少年教育研究专家李玟瑾也说过:“每个孩子的天性和天赋是不一样的,有的孩子就爱学习,有的孩子就爱动。李玟瑾教授的话表明,我们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应该促进学生往自己擅长的方面发展,而不是揠苗助长,在本来并不突出的方面消耗了學生的时间和精力,以及国家的教育资源。因此,从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兼容结果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综合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多元化评价和标准权威性评价等。既要多元而开放,又要有所依据,正如教育部所提出的“两个依据,一参考”,在正确思想、理论和观念的指导下,让祖国的花朵能够百花齐放。
(二)新时代新举措
新时代要有新思想、新理论、新观念,还需要有新举措来保证践行出成果。
1.作为综合素质评价活动中主体地位之一的教师,其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的高低,对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成败有巨大的影响。因此,加强对学校老师有目的的定期培训,提高教师的评价水平,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我国的综合素质评价活动主要还是通过教育部相关部门自上而下推行,会出现各种仅仅为了应付上级任务的形式主义评估工作。这对真实了解学生状况,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十分不利。教师作为关键的评价主体,不仅是评价活动的第一线执行者,也应该是评价方案的研究者和宣传者,只有教师对评价方案和具体执行措施了如指掌,才能保证评价工作执行的效率和有效性。
2.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完善评价方法的可操作性。综合素质评价方法在我国起步以来,各种献言献策不断推陈出新,但是需要结合当前我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这一国情来考虑其可操作性。比如,有新闻称某高福利的发达国家,有一位小学生因为擅长写诗,可以申请不用修学数理化文史哲等科目,并且可以得到相当数额的生活补贴,以保证衣食无忧,在家专心写诗即可。暂且不论该新闻的可信度,显然,这种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在我国就不具备可操作性,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姚春燕,张勇.新型教育评价技术破解教育评价改革难题[J].考试(理论实践),2014(3):8-12.[2]勒玉乐,孟宪云.中小学综合素质的评价方法及其改进[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142-148.[3]张顺祥.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现状及对策探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6(1):106-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