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以来中小学教学评价存在问题研究综述

时间:2019-05-14 03:12: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课改以来中小学教学评价存在问题研究综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课改以来中小学教学评价存在问题研究综述》。

第一篇:课改以来中小学教学评价存在问题研究综述

课程改革以来中小学

学生评价存在问题研究综述

比较所 关宁 2011102647 [摘要]:基础教育课改后,对学生评价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学生评价在获得长足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对新课程的实施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 学生评价 问题

学生评价是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本身具有的导向和教育作用,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课改后的学生评价研究,内容主要从课改后学生评价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学生评价的定义和功能、学生评价的类型和原则、学生评价的主体和方法、学生评价体系的建构、方面进行阐述,本文主要从课改以来学生评价存在的问题方面来做一个简单的综述,以了解学生评价在不断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一、学生评价主体方面的问题

其一,评价观念较为陈旧。“不少教师的评价观念陈旧,依然停留在片面化的状态,提到学生评价时仅仅把它等同于考试,而忽视了对学生态度、个性以及兴趣、爱好的评价。评价的发展性功能难以得到发挥。教师的观念转变了,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实行新课改,从而发挥自觉能动性。” [马志成.2005,(3)]新课改遭遇的诸多困难和非议与观念看法的差异密切相关。其二,研究和创新不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提出在综合评价基础上,更关注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倡导成长记录袋、学习日记、情境测验等实质性的评价方法。这些方向性的转变和方法的创新要求每个老师都要在科学的评价理论指导下不断进行评价研究和实践。然而,许多教师评价知识不足,存在老化、僵化、片面化等诸多弊端,同时由于多年形成的评价惯习,缺乏研究、探究、试验等创新精神,更多地依赖于经验或领导指令进行评价。”[张永胜 ,2010,(2)]

二、学生评价的方法问题

在评价方法上,一线的教育实践者还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在对考试矫枉过正的情况下,许多人并没有把考试当作一种评价学生的方法。对于表现性评价、真实性评价、苏格拉底式评价法、动态评价等质性的评价方法知道的人寥寥无几,而“成长记录袋”成为大家一致认同的评价学生的质性评价方法。而“成长记录袋”也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一些学校对于使用成长记录袋的目的并不明确;封面使用教师设计好的统一画面,不能反映学生个性化的心理特征;在资料收集的内容上没有明确的主题,材料多而凌乱,并且缺少学生的反思;在作品的选择上,仍然是老师的绝对权威,学生缺乏自主性;在对成长记录袋的评价上,基本上还是无人问津的“沙漠地带”。[康艳霞,2009,(2)] 在所收集的有关调查报告中反映的事实是:目前学生评价方法比较单一,不同的评价主体的评价方法常常又是雷同的,档案袋的使用只是极少数学校,还未形成气候。如何针对不同的评价主体选择适合的评价方法,如何综合利用各种评价方法是学生评价亟需解决的问题。

三、关于学生评价机制的构建方面的问题

多元智力理论的提出, 对教育观念的转变和学生评价的进步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但是, 同时它也给我们带来诸多关于学生评价的思考, 如: 学生评价体系科学性问题, 评价体系的适用性问题;评价体系的价值观取向问题, 评价体系所涉及的法律问题, 评价的执行者本身的素质的问题, 即“完师”的培养问题;评价体系中如何体现“发展性评价”的问题等等。多元智力理论突破了认知的局限性, 拓展了智力的概念, 闪烁着人本主义的光辉。它为学生评价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对促进学生发展将起到重要推动作用。但是, 多元智力理论忽略“情感”在智力中的重要地位!这一点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在促进学生多元智力发展的同时, 必须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 努力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和情感调控能力, 大力培养学生的情感智力, 使学生活得真正的全面发展[李强, 2006,(3)] 理论的操作性不强。新课改中流行着一些较先进的理论模式,如多元智力理论、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后现代理论等。只是,这些理论操作起来都很困难。如多元智力理论要求评价学生的多元智力,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要求评价师生的相互作用,后现代理论强调评价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等等。操作上的这些困难集中表现在如何做到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和评价内容的全面性。多元主体谋求的评价集合的形成,反映了权威的失落和从去中心到无中心的转向追求。[杨慧,2004,(6)]实际上,这种追求无处不遭遇抵抗和遏制,因为评价制度和评价传统恰恰是建立在一定的权威预设和中心维系的基础上。此外,关于评价者的资格、信度、心理调控等都面临诸多困难。评价内容难以做到全面的原因在于,认知与知识因素相对稳定、容易测量,而情感、意志、价值观的评价是世界性难题,一旦遇到与被评者利益相关的评价,这种非认知方面的测量的信度和效度就很值得怀疑。[霍力岩,赵清梅,2004,(12)]

有效的学生评价行为对于促进学生和教师的发展以及改进课堂教学实践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综合以上分析,学生评价行为主要存在以下问题;课堂教学实践中,评价主体以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活动为主,而教师的评价能力不高;评价方法上有矫枉过正的倾向,理论的可操作性不强问题。在评价主体方面,应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即教师不但要担负起指导评价的主要责任,而且要强调学生的自评,鼓励学生之间的互评,动员家长和社会有关人员参与评价。使评价多方位、多侧面进行。重视学生、教师和学校在评价过程中的作用,使评价成为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在评价方法方面,应现评价方法多样化。除考试或测验外,还要研究指定便于评价者普遍使用的科学、简便易行的评价办法,探索有利于引导学生、教师和学校进行积极地自评与他评的评价方法。对学生、教师和学校的评价不仅要注重结果,更要注重发展和变化的过程。要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使发展变化的过程成为评价的组成部分,即要把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结合起来,而且特别强调定性评价。

参考文献:

[1] 张永胜.学生评价改革的困境与反思.[J] 西北师大学报.2010.[2] 康艳霞.新课程改革中的学生评价问题探讨 [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9.[3] 李强 谈学生评价机制的转变 [J] 教育研究.2006 [4] 胡中锋等.教育评价:矛盾与分析[J].课程·教材·教法,2005 [5] 钟启泉等.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6] 王凯.问题与对策;对我国当前基础教育学生评价状况的思考[J].教育评论,2005.[7] 钟启全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2002.[ 8] 马志成.对当前学生评价的问题再思考.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05 [10] 杨慧.多元智能视野下的学生评价[J].现代教育科学,2004 [11] 田友谊.多元智能热的“冷”思考[J].上海教育科研,2006. [12] 王通,宣守国.课堂教学要素与反思性评价指标的设计[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6 [13] 霍力岩,赵清梅.多元智力评价与我国基础教育改革[J].教育科学,2005 [14] 马海涛,美国教学档案袋评价评述(J),比较教育研究,2004 [15] 张咏梅、孟庆茂,新课程下的学业成就评定:观念和方法(J),全球教育展望,2003 [16] 丁朝蓬,新课程学生评定的方法学分析(J),教育科学研究,2004 [17] 胡平,周琴.对话:新课程改革中的学生评价[J].云南教育, 2005 [18] 陆振祥.“学生评价”所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校长阅刊, 2005 [19] 唐俊,朱钞.对学生评价的理性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半月), 2005 [20] 陈玉琨.教育评价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第二篇:课改以来

课改以来,我校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以“建设规范、特色学校,培养合格人才”为办学宗旨,以“爱党爱国爱校爱自己”为德育目标,以“努力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为办学理念,以 “切实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为奋斗目标,不断加强学校管理,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使学校近几年来的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现将我校督导自查报告如下:

一、办学方向

(一)办学思想

我校多年来以邓小平同志的“三个面向”为指导,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针,以科学发展观统筹发展,坚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提倡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抓好每一个班级,提高每一名学生。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积极推进课程改革,组织教师到外校学习、听课,认真搞好本校课改教研活动,学习新理念,改革旧教法,校长亲自抓好教学,认真制定推进课程改革方案、措施,明确课改目的。

(二)计划制定与实施

学校制定了中长期发展规划,每制定学校工作计划,规划和计划,内容真实,有实效性,可行性,符合乡情,校情,各方面计划能有机整合,形成具体的日工作计划和周工作安排,各项工作围绕学校计划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计划实行中组织领导到位,实施到位,效率高,质量好,并能认真做好总结。

学校认真组织师生学习教育法规、教师法、行为规范准则,定期邀请派出所副所长到学校开展法制讲座。多年来,学校教职工和学生无严重违法,违纪现象,从未出现重大恶性事故。

我校在课改过程中,学校领导和教师形成明确的、有特色的办学思想,为学校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学校组织管理

(一)班子建设

学校班子成员学习教育法规、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理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关文件。班子成员齐全,分工明确,具有合格学历,身体健康,结构合理,能力互补,团结合作,民主平等的交际氛围,形成合力,为教师和学生服务意识强,在师生中有较高的威

(二)教职工队伍建设

学校狠抓教师队伍建设,认真组织教师学习《教师法》,贯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进一步提高我校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

以人为本,创造性地运用激励机制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在物质分配,评优普级上坚持公开,公正,公平原则,实行每事公示制度。建立教师岗位责任制,有比较科学的教师考核制度,做到平时考核和考核有机的结合,尊重教师的创造精神,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的校长、同事、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教师发展性评价制度,建立了教师业务档案,详实记录,教师成长发展的全过程。

严格学籍管理,转入、转出、休学,复学制度健全,手续齐备,档案完全。有科学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建立学生自评档案“成长记录袋”保护学生自尊,自信。

(三)财务管理

学校后勤工作坚持为教学服务的宗旨,制定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学校各类物品采购,保管制度健全,定期检查、清点。专人管理,专人负责,后勤保障好师生学习和生活,有卫生、消防、供水、供电生活设施。严格财经纪律,遵守财务制度,建立收费公示制度和收费卡制度。

重视档案管理专档存放,专人管理,能及时检查,方便使用。经常性开展安全教育,有效地渗透在相应课程活动中,每学期至少集中教育3次以上,切实普及安全知识,培养学生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安全工作,组织健全,责任到人,有值日教师,节假日并配有带班领导。安全制度完善,防火、防盗、用电、值班、值宿制度齐全,对突发事件有应急措施和办法,学校无安全隐患,进三年无重大事故发生。

三、教育教学工作

(一)德育工作

建立德育管理机构,我校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由德育副校长具体抓,形成党、政、工齐抓共管的局面,建立校级领导负责德育的工作体制和工作制度,学校德育机构健全,有教导、少先队辅导员、班主任、骨干教师为机制的德育队伍。学校每学期都制定德育工作计划。有措施、方法、总结经验,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为主线,以地方红色资源为教育重点,开展了德育系列活动。

(二)抓常规,养成良好习惯

学校结合不同年级学生身心发展情况、开展五爱教育,利用班队活动,升旗讲话对学生进行五爱教育,在抓好日常行为规范上下工夫,学生常规遵守好,到校见到教师问好,课堂教学有规章制度,小学生尊敬父母,教师爱护学生以慰然成风。学校规定三月份是规范教育活动月,通过常规,做到贯彻落实。

(三)充分利用活动,强化德育教育

建立行之有效的德育工作制度,实行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思想品德课联系生活实际,各科教学均向学生渗透德育内容,寓德育与各科教学之中。

指导家庭教育,开办家长学校,每学期召开两次家长座谈会,形成家长、社会、学校三结合教育网,建立与家长联系制度,重视教师家访活动,解决学生学习上的负担。把班级管理中上好晨会做为日常规范来抓,每学期评选一次优秀学生,优秀干部,学习标兵活动,使学生人人争当小红花,人人争做好学生,学校秩序井然。

开展常规教育,传统教育,每年清明节组织学生奠扫烈士陵园,为烈士献花圈,及时进行专题教育。

四、课程实施

(一)规范教学管理,执行教学法规

健全教学常规管理,对教师备课,设计教案,组织教学,教学评价,有明确的规定要求,对教学过程有检查、分析和改进措施,主要领导每学期听课不少于30节,校长经常参加教学活动,认真落实减负文件精神。全面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开齐开全各类课程,无增减课程。认真落实国家、地方和校本课程,学校有总课程表,班级课程表,教师课程表,作息时间表。

(二)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法

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注重基础,探索符合课改要求的教学方法和模式,注重教学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努力营造民主、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和教学环境,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实践,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近三年来,我校的庞惠兰副教导,王春阳、王玉叶等老师分别获得省、市级课堂教学一、二等奖。教师做到全员课改培训,熟悉新课改,熟练使用新教材进行教学。认真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保证体育课,课间操,体育活动的时间,2008年全市小学生体育运动会我校获得农村组第三名。

(三)认真落实条例

学校认真执行卫生工作条理,搞好校园和个人卫生,做到室内外卫生天天净,个人卫生周周评,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学校有保健药箱,“非典”和甲型流感时期,建立晨检制度,坚持每天对学生进行一次体检,落实常见病、多发病、传染病的宣传教育和预防措施;按照《学校艺术教育规程》开设音乐,美术课保证课时,现有专职教师3名;每周利用周一和周五进行劳动大扫除,起到劳动教育的良好目的;重视英语和信息技术对教学的作用,年轻教师人人能制作课件,能熟练地操作电脑,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在教学中作用,极大地提高了教与学的效果。近几年来,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使用电脑的能力,开阔了视野,促进了学校教育工作的发展。

五、学生发展

“两基”工作常抓不懈,几年来我校入学率达100%,残疾儿童入学率93%,中途没有出现学生辍学现象。我们在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的同时,教育学生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维护社会公德,关心集体,团结同学,保护环境,要求学生做到自信、自尊,自强,自律,勤奋,对个人行为负责,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要具备社会责任感;学生具有较主动学习的愿望和兴趣,存在着一部分同学厌学现象,但相当多的学生学习刻苦;学生热爱体育运动和艺术活动,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形成健康快乐的生活方式,学生体质健康,眼睛近视发病率逐年下降。

六、教师专业发展

(一)加强教师专业道德建设

学校重视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经常性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有教育计划有内容,具体可行。有师德方面好的典型,教师能为人师表,教师爱岗敬业、具有高度责任感。教师早来晚走、教书育人、尊重学生、尊重家长,教师有自我发展意识,注重学习,更新观念,能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反思、改进和提高。

(二)教师理念更新

理念是实践的先导,观念不转变,实践行为也不会转变,通过培训,丰富和提升教师理论水平和理念的更新。全体教师积极参与课程改革中,并形成新的教育教学方法。跳出了旧有的观念“框框”,倡导和鼓励教师勇于展现对教材的独到见解。教师综合素质水平较高,形成骨干教师队伍。几年来镇、市级骨干教师占教师总数的25%。教师熟练掌握课程标准,设计教学方案和实施教案,不断提高现代化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和整合的水平,教师中能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占80%以上。积极主动与学生家长、同事、学校等进行交流和沟通,能对自己的教育观念、教学质量进行反思改进,教师有明确自我的发展目标,坚持校本培训,重视通识培训、专业培训、信息技术培训,骨干教师培训,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

(三)加强校本培训,保证课改顺利进行

教师的理论培训水平和工作能力有明显提高,教学设计、课题开发、教学评价能力不断提高,教师学历、职称胜任教学工作,比例合理。

(四)加强与上级教科研部门联系,借专家智慧,育自己新人,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观看教育科研专题影碟片,学习、讨论。到市县及外地名优校听课学习,交流体会,并作为汇报课,全校示范,达到一人学习,全校受益。

(五)加强骨干教师和名师的培养,树立典型,以点带面,有效地带动学校教学质量全面提升,提高学校办学知名度。

(六)以课改为契机,人人参与科研,人人倾力课改,做到以科研促教研,以教研促教改,每周周三、四为学年校本教研活动日,听后大家有评价,交流教学所长。

七、存在不足

1、由于经费条件制约,现代化教学仪器严重老化短缺,需增添更新。

2、学校图书馆没有设立,经费长期得不到落实。

3、学校教室目前严重供应不足,电脑室腾用教室上课,各班班级人数大,管理费力。

4、教师宿舍不足,且原建宿舍都已属于危房,相当一部分的教师只能就近回家住宿,给教师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极其不便。

5、规范化的学校硬件很跟不上,需要配套的东西很多。

6、课改中各种需要完善的管理制度、相关材料还存在诸多问题,教师的业务水平提升和素质培训也还需不断加强。

7、课程改革意识在教师中认识不足,习惯走老路。

借迎接督导评估小组检查之际,听取上级和专家的意见,不断完善自我,在学校长远发展规划指导下深化课改,为切实提高农村教育教学质量,创办规范强校而努力奋斗。

第三篇:课改初期存在问题及对策

课改初期存在问题及对策

——在2012年5月20日课改初期内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 涟源市三一学校校长李乐

自去年下学期末至今,我校高效课堂改革已进行了三个多月。这三个多月的改革,的确已从课改观念、课改理论、课改模式、课改实效、教与学的行为习惯,特别是师生的精神面貌等诸多方面,全面提升了我校“品质教育”的内涵,为我校坚定不移地将课改进行到底、坚定不移地将打造“品质教育”金字品牌的教育使命进行到底,奠定了坚实的现实基础,创建了崭新的发展局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与教育活力。

然而,任何改革都不可能一帆风顺,更不可能一蹴而就。从这三个多月的改革来看,尽管来势喜人,但毕竟尚处于我校课改初期,我们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更要善于及时反思所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寻求有力对策,及时解决问题。因为我们所面对的工作对象,是正处于可塑性极大的少年儿童时期的人,任何时候,如果我们不能及时反思我们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之,我们的工作就极有可能贻误孩子们的未来发展甚至贻误其终身发展。下面,我将根据自己这三个多月来深入各学科课改课堂随机听课的感受和所了解到的师生们对于课改的反馈意见,从五个方面谈谈我校课改初期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主要对策。一学生的主体地位尚未彻底体现 何谓学生的主体地位? 对于这个问题,我想我们的老师都可以从书刊及网络上找到其“参考答案”或“标准答案”。但从我们课堂的实际状况来看,我们还有不少老师其实并不真正懂得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内涵,更不懂得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对于学生人生发展的重要意义。下面列举几个常见问题,请大家不妨反躬自问——“我也有吗”。

1.课堂上,总是由老师提问,由学生答问;很少由学生提问,由老师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来解决问题。

2.课堂上,总是由学生按照老师在“导学案”中事先预设的问题来“展示”或“抽测”,而不是由学生按照“导学案”的引导来学会自学、养成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3.课堂上,总是喜欢让学生齐声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的“标准答案”,总不喜欢或不善于引导学生提出不同意见或对“标准答案”提出质疑;甚至对于学生提出的不同意见不闻不问,更不敢让学生进行充分探究,生怕影响了既定“教学目标”的完成和教学进度。4.为了公开课能够“出彩”,总喜欢课前占用学生大量自习时间、课余时间甚至午休时间对学生进行所谓“课前培训”,甚至进行反复“排练”。

5.为了让所教学科考试成绩不落后于别的班,总喜欢在平时和考前给学生布置大量“巩固练习”、“反复抽测练习”,根本不顾忌学生各科学习时间和各科练习任务的平衡和学生身心的承受力。

6.除了让学生为了考试而学习而尽力工作之外,很少关注其生活、生存、生命的实际需求,特别是几乎从不关注学生精神生活譬如对阅读课内外书籍的内在兴趣和内在快乐。

7.总不相信学生是可以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的,于是总喜欢用大量作业和频繁考试来强迫学生按照老师的意图和要求进行学习,总不喜欢将更多的自习时间留给学生自己来“因人而异”地进行自学。

8.只重视让学生读与考试有关的教科书和教辅书,不重视甚至禁止学生读其感兴趣的课外书。

9.只让学生开展与“导学案”、作业、考试有关的课内外学习活动,不让学生开展与兴趣发展、能力发展有关的课内外学习活动。10.一切教学工作都只着眼于学生考试成绩的提高,而不是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等等。

以上问题,你究竟有没有,有多少?

如果你也有,哪怕只有一个,都是没有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的表现,说白了,都是没有真正为学生的人生发展在奠基,而是为了迎合自己的教学陋习或教学虚荣在损害学生的主体地位。

要想彻底纠正以上种种没有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的不良教学行为,我认为,我们务必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务必从有利于学生的人生发展的角度来设计、开展一切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有关教学活动学会治学、学会做人、学会做事。

第二,务必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会自学、学会质疑、学会解疑、学会交流,养成勤学好问、不懂就问、取长补短、学以致用的自主学习习惯。

第三,务必将学习的时间更多地留给学生去自读、去阅读、去探究、去温故知新、去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切忌用“题海战”和“机械式训练”来取代老师的“导学”作用,来“主宰”学生的学习时间、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二教师的导学作用尚未有效体现

那么,老师的“导学”作用究竟该如何有效体现呢?

我想,这个问题解决好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许自然就解决好了。

从我们过去三个多月的课堂来看,我们有的老师在发挥老师的“导学”作用的问题上尚存在以下三大误区。

其一,误将“提问”当“导学”。不管是“导学案”的设计,还是课堂“引导”,几乎总是老师在“提问”,学生在“答问”,或者总是学生按照老师在“导学案”上预设的问题在“代替”老师“提问”,然后由其他学生“答问”。而不管由谁来“提问”,学生在“答问”时,几乎都不需要经过一个现场“学一学”的过程就能脱口而出回答各种问题。这样的“导学”,显然不是在引导学生如何通过自主学习来获取知识并掌握求知的方法,而是在误导学生来“表演”其对于各种“答案”的记忆能力了。其二,误将“训练”当“导学”。课前老师通过反复训练让少数学生掌握课堂需要“展示”的内容和流程,然后让这少数学生在课堂上代替老师来“展示”有关学习内容和“自主组织”全班同学“按部就班”地完成整个学习流程。在这样的“导学”中,学生特别是经过了老师专门训练的少数学生,实质上成为了老师传授课本知识的“传声筒”,显然是非常不利于学生以“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各抒己见”、“求同存异”为特点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的。

其三,误将“诱导”当“导学”。这里的所谓“诱导”,并非孔子所说的“循循善诱”的“诱导”;而是指我们有的老师在课堂上,不管学生怎么想,怎么说,都能自圆其说地将学生“引诱”到老师事先设计好的“标准答案”上来,即用“标准答案”来误导学生形成千篇一律的思维定势和唯老师的思维方式是从、唯“标准答案”是从的盲从心理。这种“导学”,表面上好像老师也在“循循善诱”,但因其思维指向是排斥“异己”的,其实质是将千差万别的学生的个性化思维、求异思维“温情脉脉”地扼杀在“萌芽”状态,其后果是让学生“乖乖”地成为老师和“标准答案”的“双重奴隶”而不是学习的主人,故它比前面两种误导更具有隐蔽性和危害性,极其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和创新意识的自主生成。

以上三种误导,尽管其表现形式各不相同,但其实质都一样,即都没有将老师“导”的重心放到学生“学”的学情、“学”的个性、“学”的方法、“学”的习惯、“学”的能力上来,即根本没有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角度来“导学”,而是完完全全从老师自己的思维习惯、把老师自己当做学生学习的“主宰者”或“主导者”、把“标准答案”等课本知识当做师生教与学的全部目标了。

如果你也认同我以上看法,那么,走出以上误区的对策也就不言自明了。即:我们务必将“导学”的重心放到学生“学”的学情、“学”的个性、“学”的方法、“学”的习惯、“学”的能力上来,以期引导、帮助学生尽快形成最适合其个性特点的自主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并促进其创造性思维、创新意识和个性的健康发展。三教学目标及“导学案”的设计尚缺系统思维

教学目标及“导学案”的设计究竟该如何科学地完成?

对于这个问题,也许我们有的老师会不以为然地说:这还不简单,只要按照教参或网络上下载的内容归纳整理一下,不就一下子完成了吗;至于科学不科学,又有谁能说得清楚呢,——难道有谁比教参或网络上的名家高手还要厉害吗;如果有谁真有那么厉害的话,那不早就成名成家了吗。

不错,从我们过去三个多月大多数老师在课堂上所采用的教学目标及“导学案”的设计方案来看,的确差不多每次都是按照教参或网络上下载的内容归纳整理出来的。诚然,能够充分利用“他山之石”来攻己之“玉”,不失为一种科学地实施教学活动、课改活动的既可行又可取之举。但是,倘若我们将“利用”变成了“照搬”或“拼凑”,完全不顾学生的“学情”和自身的“教情”,唯完成教学任务、应付审批事务的话,是非但不能攻己之“玉”,反而会毁己之“玉”的。试问:

(1)你设计的教学目标是既符合课程标准又符合学生“学情”的吗?

(2)你设计的“导学案”上的每一个教学活动,全都是围绕“教学目标”的有效完成来“环环相扣”的吗?

(3)你设计的每一个环节的教学活动都是必不可少的吗?都是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基本知识和创造性思维的生成以及个性的健康发展的吗?

(4)在你的整体设计中,有没有通过彰显你自己的个性优势来促进教学目标的有效完成?(5)在你的整体设计中,有没有贯穿因材施教的原则来促进不同层次的每个学生学习能力或个性品质的有效发展?

据我所掌握的情况来看,迄今为止,我们还有不少老师在设计教学目标和“导学案”时,几乎从不思考以上问题,就让其匆匆走进课堂了。长此以往,我们的“高效课堂”从何而来呢?“教学相长”从何而来呢?“品质教育”从何而来呢?

我们都知道,教学目标及“导学案”的设计是一项需要较强的系统思维能力才能科学地完成的重要教学工作,是决定我们的课堂是否能够达到高效的重要保证。因此,我提议:从下周起,我们每位任课教师在向有关学科组长及教学主管领导提交“导学案”进行审批时,务必同时将自己对于上述五个问题的思考另纸予以说明,否则,有关学科组长及教学主管可以拒绝审批其“导学案”。我们也从杜郎口中学、昌乐二中、许市中学等名校的成功经验中反复了解到,教学目标及“导学案”的设计他们都是视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生命线”来予以高度重视的。这样的“他山之石”,如果我们不能科学地利用来攻己之“玉”,我们就不是真正善于学习的人,我们就最终会给人留下“买椟还珠”的话柄。

因此,以上提议,在我们没有实现真正群策群智的“集体备课”之前,拜托各位老师、学科组长和教学主管领导务必遵照执行。

四教学反思与教学评价尚缺科学性和针对性 教学反思与教学评价是及时反馈和矫正教学行为、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检验和巩固教学效果、促进和评估课堂高效的重要教学环节。但是,如果我们在开展教学反思与教学评价时,不能实事求是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不能实事求是地评价我们的教学行为的优劣及其产生的客观效果,即不能科学地和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反思与教学评价,那么其教学功能的正效应的实现,就会大打折扣,甚至会带来不可低估的负效应。

从我校过去三个多月各科老师的教学反思来看,大部分尚停留在粗线条地“概括”自己教学的优点与不足的层次上,甚至越到后来,越呈现出为了完成“每周一反思”的教学任务而敷衍了事的“穷于应付”的情况。有的虽然也在反思板上一次又一次地写下了“不足之处”和“改进措施”,但课堂的状况特别是师生教与学的方式总不见新的起色、新的突破。还有的越反思越迷茫,总是找不到推进课改的有效途径,且又不愿意主动与同行交流、切磋,虚心向同行学习。而教学评价呢,尽管每周各学科组都组织了有关老师对本组各位老师的教学任务完成情况进行了试评打分,但其科学性和针对性尚很欠缺。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评价项目及其分值的设计各学科组各行其是。没有可以完全符合教育评价内在要求的标准予以共同遵循,因此很难具有指导教学和普遍推广的价值。

(二)评价主体及评价内容单一。没有将学生纳入评价主体,也没有将老师的教学行为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创造性思维的影响这样的重要内容纳入评价内容。

(三)评价方式流于形式。特别是学科组研课的评价方式,尚停留在让每位评课老师对于被评价老师的课轮流发表一通“高见”或“浅见”的“动口不动手”的层次上,即:尽管每次研课时几乎每位参加评课的老师都彼此提出了一系列的“宝贵问题”,但很少有人提出解决这些“宝贵问题”的有效办法,也很少有人从这些“宝贵问题”中归纳出几个具有代表性且亟待马上解决的“典型问题”来引导大家开展专题探究、“各个击破”。一言以蔽之,我们尚没有从“解决问题”的角度来“提出问题”,真正发挥好集体研课等评价活动“以评促教”、“以评促改”的教学功能。

(四)评价标准仍然停留在把考试分数作为“最终标准”的唯分数挂帅的“老调”上。这显然是与追求多维教学目标的实现的新课程教学理念相违背的,只能让我们的教学最终倒退到“满堂灌”、“题海战”等应试教育的老路上去。

(五)容易被各种外来的评价意见特别是外来专家的评价意见“牵着鼻子走”,显得既浮躁又肤浅。究其原因,主要是我们自己尚没有深研课程标准和教材,又没有系统地学习新课程理论和新课程理念下的教育评价理论,所以我们只能盲从他人特别是所谓专家的评价意见,而且又不可能真正按照其评价意见来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切实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据此,我提议:由李志华副校长迅速组织各学科组长,深研新课程理念、新课程理念下的教育评价理论和各学科课程标准,然后以此为理论依据,结合我校校情、学情和教情,博采众长,群策群智,重新创建科学而有针对性的学科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制定新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案,并于下周日印发给全校一线教师征求意见,同时召开各班学习委员及学生代表联席会议征求学生意见,争取在下下周将修正稿拿出来,正式予以试行。在此之前,可以仍按现行评价方式进行教学评价。

五部分教师尚不能独立解读课程标准和教材文本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当务之急就是培养其高效自学文本的能力。作为“学高为师”的老师,理应起着良好的示范和指导作用。

可是,从我们不少老师的教学实践来看,他们连自己都不能独立解读课程标准和教材文本。无论是“导学案”的设计,还是考试试题的设计,还是平时作业的设计,他们一旦离开了各种各样的教学参考书或者网络等媒体,就束手无策,或者就只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迄今为止,有的甚至连课程标准都没有见过,却照样“理直气壮”地站在讲台上“为人师表”,大放厥词,一天复一天,一月复一月,一年复一年,不知所终„„真是误人子弟啊。

我想,我们作为老师,如果对于自己本专业内的与教学有关的文本,都不能独立解读——高效自学文本,那么,我们又怎么能够去有效地引导、帮助学生培养高效自学文本的能力呢?!怎么办?

中国有句古训说得好:“知耻则勇。”什么意思呢?意思是说,一个人,哪怕能力再不济,哪怕错误再严重,只要能懂得做人的羞耻之心,就一定有奋起直追或改过自新的勇气和决心。我们也常说,学习力是一个人或一个组织最大的竞争力。我真诚地期待:我们那些在过去的教学生涯中几乎从来没有独立解读过课程标准和教材文本的新老教师,务必从现在开始,马上尝试独立解读课程标准和教材文本,并多多向优秀同行学习,多多读书,多多给自己“充电”,一定要下苦功夫尽快彻底改变那种死死抱着“参考书”和“参考答案”不放手的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让自己和学生都快乐而自信地尽快回到“好好读书”、“独立思考”、“把书读懂”、“勤学好问”、“刻苦钻研”的“正道”上来。

为了在我校尽快彻底杜绝那种连老师自己都并没有把教材读懂却还要装模作样地在学生面前“指手画脚”地“教导”学生的现象的发生,尽快形成教师互帮互学、师生教学相长的教风和学风,我提议:从下下周起,在全校各年级开展全员参与的“随机赛课”活动。具体方案将于下周周日全体教师大会上予以公布,敬请期待。

亲爱的老师们,我的以上浅见,不一定完全中肯。但我相信,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将课改进行到底的心愿是息息相通的,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打造“品质教育”这个金字品牌的使命感是别无二致的。台湾有个名叫柏杨的学者曾经写了一本《丑陋的中国人》,而被社会各界有识之士评价为“爱之切,故言之也苛”。我想,我们在我校高效课堂改革即将迈入“深度改革”阶段的关键时刻,同样需要“爱之切,故言之也苛”的真知灼见,来引领我们努力前行。若我的上述意见的确存在过于苛刻之处,敬请诸位有则改之,无则加勉。预祝我校高效课堂改革早日修成正果,阔步走向全国!谢谢诸位的聆听!(全文约6400字)

第四篇:医改以来以来卫生院发展存在的问题

目前工作存在的问题、原因及改进建议

一、卫生院住院病人减少:

主要原因是①门诊报销费用逐年增多,尤其是慢性病人的报销费用的增加(例如:糖尿病每位每年补助800元、高血压补助600元、重症及恶性病患者补助1800元等)。②合管局分配给卫生院住院病人分配的报销经费逐年减少③住院病人天数少和例均费用相对不足(住院病人例均住院天数仅有6天多,即就是不能超过6天。例均费用不足600元,也就是不能超过600元)。④有些患者嫌住院太麻烦,愿意用门诊报销消费。⑤群众对医疗服务需求增高,一部分患者不愿到卫生院住院治疗。建议和意见是:增加住院病人报销费用,对住院病人的例均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给予适当的调整。

二、运行经费相对不足:

主要原因是①燃料费逐年增加,主要是卫生院人员增加,科室较多,且我院地处湖区偏远贫困地区,交通不便,职工每月休息最多5天,不常回家,长年累月住在医院,以院为家,比较城区卫生院每天可以回家,职工不需要生火,可以节约一大笔燃料费用。②公共卫生服务工作量大,相应的耗用的费用多(如下村入户、健康宣教、文化建设、健康体检、特色中医药建设等,纸张笔墨、印刷费、打印机等成本费用在飞速上涨)。③卫生院涉及的服务人群多,相应费用开支多(因公用经费是按区域划拔)。④东湖中心卫生院离县城较远,导致差旅费、燃油费(每年6个月的下队宣传合作医疗健康体检、急诊病人较多需要转院)等公务事务费用相应增多,而且东湖镇有三所卫生院,公卫经费分摊后十分有限,维持业务正常运转更加困难。建议和意见:①结合各卫生院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给予公用经费倾斜,尤其是取暖费用、差旅费和车辆费用。②合理返还医疗收入,弥补卫生院运转费用的,同时也可以采用激励机机制,进一步调动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三.卫生院房屋破旧,基础设施老化,修理堵塞房屋漏雨、加固消除房屋安全隐患,没有经费。

四.医护比例不匹配,医疗技术水平低,服务能力不足:

目前我院共有职工24人,有资质的医生只有3人,护理人员10人,其余的都没有资质,医生少,护士多,再由于分配的“三相就业生”还尚未完全进入工作状态,老百姓在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方面存在偏见,不愿意接受新参加工作人员的服务,医疗服务主要集中在个别几个有经验丰富医生身上,建议和意见:增加培训费用,对现有人员进行有计划分步骤的培训(尤其是“三相就业生”)不断的提高人员的综合素质,进一步的满足当地老百姓的服务要求。

五.门诊垫付费用存在困难:因有的月份卫生院门诊垫付达3-5万元不等,乡镇卫生院无法垫付。建议和意见是给予希望合作医疗补偿费用能够尽早拨付。

六.村医生零差率落实不到位:主要原因是村医生的补助费用相对不足(因目前村医生年补助5500-6000元不等)。建议和意见是增加村医生补助经费,加大村医生的考核力度。

东湖中心卫生院 2012年5月8日

第五篇:课改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课改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在我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启动多年,分析课改,我们会欣喜的发现“三维目标”已成为教学的指针,导学案的使用已付诸于行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向主流发展,凸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评价呈现多元化。但通过平时参加的听课、课改教研活动,我总结分析、发现了不少误区,我觉得目前的课改质量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1.弱化了知识

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学习目标和授课过程程中淡化和弱化了“知识与能力”的首要目标,甚至误认为新课标下教本多样试题不同不按教材内容进行,没有把握好教材的最基础知识,往往是脱离教材基础,驾空教材。

2.情感目标落空

‘‘情感态度价值观’’没有和各科学生思想道德有机结合起来,脱离具体的内容和特定情境,学生积极的感情、科学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和培养落实不到位,情感目标形式化,课改中的思想品德教育落空,大多课程只注重了知识点的学习,而忽视了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3.评价不到位

课改中对于学生在课堂上的展示没有及时的评价,而且评价方式单一,也缺少了一些阶段性的整体评价,使学生在思想上失去竞争意识,从而没有上进心。

4.合作学习庸俗化(1)分组不分工:小组成员没有分工和协作只是尖子更尖,而弱势群体更弱,合作学习成了优秀生的平台。

(2)时间不充分:小组探究是还未来及交流研究就哽行宣布停止。

(3)自主变自流:教师把课堂、作业课本全都还给了学生,有些课堂乱代替讨论,没有学习目标、没有提示和反馈、没有交流的自主学习,使自主变成了自流。

5.课堂设计成了设圈套

课改中的老师仍习惯与教学流程的预设,探究缺乏自主性,大多教师由于急于完成教学任务,只叫尖子生回答问题,这样中差生就没有思考的余地,吃着夹生饭,成了忠实的听众。教师设计教学成了设计好的圈套让学生往里钻,学生的自主学习、个性化体验、多元化思维流于形式先学后教跟着学生的思维走成了一句空话,学生还没有自主学习,也不会学习。

6.课程标准没有落实

课程标准是用来教学、评价、考试的依据,而目前的大多课堂对课改只是片面的理解为:学生自主的去学、去做,而教师忽略了指导学生去分析、去思考、去展示、对学生的能力提高没有明确的把握。对课标也是一知半解,没有把课程标准变成具体的教学行为,无具体的训练目标,课改也没有形成适合学生的具体的教学模式,渐渐地又形成教师讲、学生听的老一套教学方式,拿教师的思维代替学生的想法,忽视了学生的发展。

二、课改的认识与对策

1.加强学习培训,使认识与观念的转变和课改同步。在培训学习交流的过程中,逐步积累课改的经验,从而在教育教学中使用,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2.课改不能走过程,注重继承与发展。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定量评价与质量控制必须得到充分重视,做好新旧方法的整合互补。

3.课堂教学设计和评价是课改关键,课改要有自己的特色,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学知识,是个性体验和多元化思维得到充分体现,评价具体到位,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探究课改中的问题与对策,使课程改革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课改中抓住课程的校本性、时代性、实践性和实效性特征,注重课程目标的人本取向和社会取向紧密结合。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创新意识的同时,充分重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防止搞形式、走过场,脚踏实地,提高课改质量,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下载课改以来中小学教学评价存在问题研究综述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课改以来中小学教学评价存在问题研究综述.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课改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

    农村小学课改出现的问题和困惑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以令人属目的迅猛之势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要肩负起这关系国家前途和命运的千秋大业,胸怀每一个学生的......

    浅谈课改以来教学方式的变化

    浅谈课改以来教学方式的变化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的新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待旧的......

    托管以来存在的问题

    自托管以来工作中存在的体制机制问题与建议 一、规划审批方面 1、根据《安徽省城乡规划条例》第三十二条规定,在乡、村庄规划区内进行农村村民住宅建设的需要核发《乡村建设......

    中小学教学教研课改工作总结

    不知不觉,一个紧张、充实、有序、奋进的学期又将结束。回顾一学期的教学教研课改工作,我校在上级教育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加强教学常规管理,认真落实课程计划,加强教学研究,不断推进......

    中小学音乐教学评价的研究

    浅谈中小学音乐教学评价的研究 教学评价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学领域中进行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因此合理、有效的开展教学评价,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保证。近几年......

    浅析中小学教育学生评价所存在的问题

    中小学学生评价的几点思考 横道河小学王洪志 【摘要】 目前,中小学学生评价存在方法单一的问题,重视知识,轻情感价值的取向;重视选拔和甄别,轻视诊断和激励等,这些都成了制约学生......

    课改评价制度

    颍东区新乌江镇大岗小学 【申报课改示范校】 课 改 教 师 评 价 及 激 励 细 则 颍东区新乌江镇大岗小学 【申报课改示范校】 课 改 评 价 制 度 2016-03-16......

    课改评价考核制度

    课改评价考核制度 做好课改工作需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如何考核评价教师工作,是学校管理的核心问题,也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为进一步深化学校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