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古代风情学
由于我生长在新疆,所以对于新疆的风俗相对了解一些。在新疆的南疆大部分的少数民族都是维吾尔族,而北疆的维吾尔族可能相对于南疆就少了许多,但北疆的民族类别却比南疆多。不过,不论是南疆的少数民族还是北疆的少数民族,他们大部分都是穆斯林,都是信仰伊斯兰教的。而我今天主要讲的是新疆的维吾尔族的丧葬习俗,我之所以细化到只讲一个民族的丧葬习俗,是因为他们虽然都是穆斯林,但由于各个民族之间所信仰的教派是有所不同的,所以丧葬风俗也是有所区别的。
对于维吾尔族来说,葬礼是一件隆重而又严肃的事。虽然已是现代社会,汉族的大多数丧葬都改成了火葬,但由于维吾尔族有自己的习俗,所以他们必须进行土葬。并且在去世的时间上,他们也是有说法的,他们认为在星期
五、肉孜节、古尔邦节去世是死者的幸福。汉族人都讲落叶归根,同样维族人也有这一说法,并且似乎更为讲究这一点。如若患者在外医治发现自己无望时,他们便回到家里,而不愿死在病房;有人突然在外地去世,家属也要千方百计把尸体运回家乡埋葬。维吾尔族实行速葬,一般情况下,遗体在家停放时间不长,早亡晚埋,晚亡午葬,若其子女在外,等一两天也可以,但最多不超过三天,以免尸体腐烂。并且按伊斯兰教法规定,去世时不允许任何物质陪葬,做到来去无牵挂。
一般在葬前,要由专门的人员为死者净身,洗净之后,用新白布将遗体缠裹起来,一般男的缠三层,女的缠五层。之后由亲友护送到清真寺,并在入葬前由阿訇念经。维吾尔人在家里去世后,对死者进行一番处理之后,才去向有关亲友报丧。对于维吾尔族人,当他们一听到某人去世的消息,只要是自己认识或熟悉的人,都要停下手中的活,双掌展开举在脸前,口呼“阿敏”,进行“都瓦”,表示对这一消息的惊愕之情以及祈祷逝者的灵魂升入天堂之意,并要在第一时间,将这一不幸的消息通过各种方式传递给周围其他与逝者有关的人。
葬礼结束后,要在人过世的第三天、第七天、第四十天和周年举行“乃孜尔”。这是对过逝者表示缅怀和哀悼的主要活动。主要是邀请亲朋好友参加,主要的内容为大家聚在一起吃顿简单的饭菜,诸如抓饭之类,然后由阿訇念经。
第二篇:民族文化风情
“民族风•师大情”民族风情文化周 活动目的及意义:促进民族团结,弘扬民族精神;传承中华文化,展现时代风华。活动计划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民族风情文化周”启动仪式
活动时间:2013年6月5日。
活动内容:1少数民族服装秀、2少数民族舞蹈、3“民族风情文化周”启动仪式
第二部分:“文化走廊系列活动
活动时间:2013年6月6日
活动内容:(1)民族宗教、文学、风俗、工艺品、服饰、饮食、歌曲、舞蹈、历史、影视、习俗、手工艺品展示;(2)少数民族特色文化公共区域展示;(3)少数民族食品品尝(是否实施根据外联情况决定)。
第三部分:“影映民族”系列活动
活动时间:2013年6月7日.活动内容:(1)少数民族优秀影视作品展播;(2)民族风情、文化摄影展;
第四部分:民族文艺系列活动
活动内容:少歌舞数民族文艺演出;文艺晚会暨“民族风情文化周”闭幕式。
第三篇:渔家风情
9.渔家风情
活动目标:
1.了解渔民特有的衣食住行等生活方式,感受到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2.探究渔家风俗人情,感受渔民在历史发展中表现出来的勤劳勇敢和智慧。3.感受世世代代渔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赖以生存的大海的敬畏。教材分析与建议:
情景导入:教材以一幅“渔民驾船出海归来,即将靠岸,鱼虾满仓,岸上有一渔村,渔家妻子携带鱼筐,满怀期盼和喜悦翘首期待”的图画和一段导语开篇。画面上附有一首福建渔歌。教师可以利用这些资源导课,引发学生探究渔家风情的兴趣。看渔家生活:教材分为“风情住宅” “海边‘霓裳’”“靠海吃海”三个二级标题。以图文形式分别介绍了渔民的居住、服饰、饮食风俗三个方面有代表性的特色。教师可组织学生分组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依据教材和自己查阅的相关资料进行探究,然后交流,感受渔家生活的独特。
访渔民出海:教材从“渔家工具”“渔家号子”“渔家俗语”三个方面呈现渔民出海劳作的生活状况。可通过图片或实物的形式让学生认识一些渔具,通过“船眼”的传说和来历让学生感受到渔民生活的艰辛。通过视频欣赏和“喊一喊、唱一唱”的活动形式感受渔家号子体现出来渔民的勤劳勇敢。“渔家俗语”的搜集和交流体会渔民独特的生活习俗文化。观祭拜海神:教材呈现了“妈祖”“龙王庙”“田横岛祭海节”三种有代表性的渔民祭拜海神的形式。教师可适当补充一些图文资料,或者让学生搜集相关资料。引导学生感受渔民的悠久历史文化和他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以及对大海的敬畏。
最后一段优美的文字结篇,既照应开头,又给学生留下继续探究渔民生活的余韵。活动重难点:
引导学生感受渔民的悠久历史文化和他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以及对大海的敬畏。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渔民生活劳作的各种图片以及相关视频。学生准备:搜集各地渔民生活的文字资料和图片。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情境导入
1.播放音频:福建渔歌《海上归来鱼满仓》 2.谈话:同学们通过这首渔歌感受到了什么? 3.学生阅读教材的情景导入图,然后交流所观。4.师激情导语(教材中的开篇语)。
【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以教材提供的图、文、歌三种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看渔家生活
1.谈话导入:同学们住在海边,你们了解渔民现在和以前的生活吗?让我们从住、穿、吃三个方面来探究吧。
2.学生分成三个小组分组学习,整理探究。
3.学生分组汇报,教师适时出示资料图片,带领学生进一步认识和感受各地渔民各具特色的居所、服饰和饮食风俗,以及形成的原因。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让学生分组探究,汇报交流,带领学生感受渔民独特的生活风俗习惯,体会渔民的智慧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通过小组汇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自主发现和积累知识的能力。】
三、访渔民出海 1.过渡:自古以来,渔民以海为生,我们先来认识一些常用的渔具吧!2.图片出示相关渔具,交流它们的用途。3.谈话:渔民把造船称为“排船”,并且在船头画上“船眼”,这是为什么呢? 4.学生阅读老渔民的话和“船眼的传说”,了解相关知识。
5.导语:渔民在劳作时,会喊一些整齐有力的号子,称为“渔家号子”。
6.视频欣赏拉网号子。
7.喊一喊,实践体会渔民与风浪抗争的精神风貌。8.交流渔家俗语的意义,并补充积累。
9.师提出问题:通过了解渔民的劳作,你有什么感受?学生交流。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通过教材所给资料,让学生了解渔民劳作的艰辛,多让学生交流,谈体会,从而引导他们感受渔民的勤劳勇敢。】
四、观祭拜海神
1.过渡:中国渔民的祭海活动丰富带有神奇色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2.播放教材中提供的三种不同祭海场景中的一种,学生观看后组织交流感受。3.学生交流自己查阅资料或经历过的其它相关渔民祭海的风俗。4.师激情总结(教材中的结课语)。
5.课堂实践作业:让学生通过写一段话,或者一首诗歌表达对渔民的所感所想。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渔民祭拜海神的场景,感受渔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以及对大海的敬畏。课堂实践作业旨在让学生抒发自己真实的感受,对整课的内容和活动得到情感的升华。】
第四篇:草原风情
《草原风情——内蒙古自治区》导学案
班级:姓名:家长签名:学习目标:
1、能够根据图文资料描述内蒙古自治区在我国的位置,说明内蒙古草原降水的空间变化特
征;
2、通过内蒙古草原牧民的衣食住行和风俗活动等,解析草原文化与自然环境,牧业生产之
间的关系。
学习过程:
1、读图6—66,说说内蒙古自治区的位置特点。
地理位置:
海陆位置:
纬度位置:
2、阅读图6—67,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内蒙古自治区以哪种地形为主?地势起伏有何特点?
(2)观察图中的等降水量线,指出内蒙古自治区从东向西年降水量是怎样变化的?
(3)降水量的这种变化对草原上牧草的生长会有怎样的影响?
3、牧人的衣、食、住、行和民俗都离不开草原,请举例并加以说明。
衣:
食:
住:
行:
风俗:
4、结合图6—74,保持了千年的游牧文化传统是否会发生彻底改变?这种改变对草原的生态环境带来怎样的影响?
第五篇:侗族文化风情(范文)
侗族文化风情
物电学院应用电子信息工程 陈永华
主要分布在中国贵州、广西壮族自治区和湖南等地的侗族,分别系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的壮傣和侗水和侗水的两个语支。其先民是古代“百越”中“骆越”支系“西瓯”的后裔。隋唐时期至宋代,曾被称作“侗”和“洞”,以后才以“侗”以该民族的族称。
广西柳州地区三江侗族自治县的侗族,在每年农历三月初三都要举行具有丰富多彩内容的盛大民族活动,其中侗族芦笙舞最具代表。《踩堂》
侗族从古到今无论年长年幼,人人都能歌善舞,有着事事以歌对答、以舞寻偶的传统。在他们的歌咏中,有单声部的“小歌”、多声部的“大歌”、迎客时的“拦客歌”、婚嫁时的“伴嫁歌”、青年人自弹自唱的“琵琶歌”等数不胜数。以至连相互闹矛盾时也用唱歌来进行争吵。侗族在歌舞时都离不开芦笙的伴奏,歌舞和芦笙是侗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和内容。在侗族统称的《芦笙舞》中,包括着多种内容和形式的舞蹈,其中有节日时的自娱性舞蹈、有青年男女之间进行交谊的舞蹈、还有为展现芦笙高手边演芦笙、边做舞蹈高难度技巧的表演和竞赛性舞蹈。
过去,侗族跳《芦笙舞》、“对歌”或举行村寨“集会”,一定要在特定地地点“鼓楼”前进行。在广西、贵州等侗族集聚的村寨,都会建有一座高大、古朴、典雅的木结构建筑“鼓楼”。鼓楼的建筑形式除以下大小原则外,真是千姿百态各具一格。它的多角屋檐可建多种
形状,座座飞阁重叠,高达三至五层耸立于村寨的最高处。鼓楼为侗族公共活动的场所和集会中心,凡有紧急情况,村寨中德高望众的头人将敲击悬挂在殿内梁上的“款鼓”,集中全寨同胞。此外,若有贵宾进寨,也可击鼓通报全寨而表示欢迎的隆重。鼓楼内大厅青石铺地、设火塘、四周摆有长凳,是侗胞在任何时节聊天、做活、演戏、对歌、踩堂和赛芦笙的场所。
《芦笙舞》是侗族的传统民间舞蹈,源于古代播种前祈求丰收、收获后感谢神灵赐予和祭祀祖先的仪式性舞蹈。舞蹈气氛热烈而欢快,现已经为侗族民众在稻谷收获后至来年春播前农闲期间和各喜庆佳节时,由青年男女参加被称作《踩堂》的自娱性、求偶舞蹈。
每逢节日,成年的侗族未婚男女青年,都不回放过“踩堂”机会。因为这些男女青年中的不少人,要通过集体共舞的机会来选择自己的心上人。而且参加“踩堂”的少女不但要身着闪闪发亮的蓝靛色礼服,还个个力所能及地在头、耳、脖颈、手臂各处带满银饰,因为这是向男青年展示自己家庭经济状况的无声语言。在过去,由于经济水平的底下,一家中若同时有一个以上的女儿都进入成年,但是因没有起码的银佩饰只能有年长的女儿参加“踩堂”活动而使全家陷入窘境的事是经常发生的。
进行“踩堂”的舞圈以村寨为单位,每个舞圈被人们称作“一堂”,节目期间来自各个村寨、各怀绝技的若干堂“芦笙舞”将会聚一堂,齐展风姿。届时,每堂芦笙在作舞前首先要在圆圈中心高高竖起一根芦笙柱,柱顶悬挂芦笙队队旗,并围绕芦笙柱特设4-6人担任为《踩
堂》舞蹈进行低音伴奏的“芒筒”演奏。一切准备停当后,手持小芦笙的男青年与花伞的盛装少女,分别站成内外两层圆圈,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作舞。所有作舞的男女分为两边,拉拽着系有粗绳的长形木鼓,以一方胜利为舞蹈活动的终止。
《拉鼓》
此外,在侗族凡希望成为被人赞扬的青年男人,不但要是生产能手,同时也要吹得一手好芦笙和掌握芦笙舞的高难技巧。所以每当有展现舞蹈才能的机会,青年男子必跃跃欲试绝不会放弃任何时机。因在集体“芦笙舞”中,只要条件允许,就会穿插由高超技艺的男子表演单人双人和4人竞技性“芦笙舞”。这也是未婚男青年显示自己吹奏芦笙水平和展示舞蹈力度、技巧提高价值,赢得姑娘们赞许和青睐的重要举措。除每年的传统节日外,在当年丰收后的新年时将会由优秀芦笙手组成队到其他侗族村寨进行“窜寨”活动。每当此时,被村寨公认的芦笙头,便盛装打扮地率领芦笙队前往各寨进行芦笙表演。侗族是十分热情的民族,只要有表演都会受到极为丰厚的款待。而且在表演的过程中,一旦一表人才的芦笙头被该寨的“寨花”看中,那这一对情人难解难分的缠绵细语,将会给整个芦笙队带来被盛情挽留的难得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