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涧派出所网络虚拟社会管理方案

时间:2019-05-14 22:00: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汤涧派出所网络虚拟社会管理方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汤涧派出所网络虚拟社会管理方案》。

第一篇:汤涧派出所网络虚拟社会管理方案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和网络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由互联网构成的“虚拟社会”对现实世界的影响日益增大,“虚拟社会”引发的问题层出不穷。加强“虚拟社会”管理成为新形势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面临的新课题。南城县对“虚拟社会”管理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采取三项措施净化网络环境,维护网络秩序,预防和减少网络犯罪,努力减少网络不良信息对青少年的毒害和影响。

一、以商业网吧管理为重点,加强未成年人上网监督

一是强化督促检查,加大处罚力度。通过一手抓督查,一手抓处罚,不断加大网吧管理力度。各职能部门联合行动不定期进行错位错时的“零点行动”、“凌晨行动”等突击检查。大力开展对网吧经营单位的例行检查,全年不少于12次。做到日常巡查与突击检查相结合,重点对夜间、双休日和节假日的检查。特别是在元旦、春节、“五一”、寒暑假前后,集中人力,集中时间,对全县网吧场所进行地毯式检查。一旦发现网吧有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即对其进行严管重罚,特别是严厉查处网吧接纳未成年人的违法违规行为。对接纳未成年人上网的网吧,每接纳一名罚款2000元。对累计三次接纳未成年人,或一次接纳8名以上未成年人,或在规定营业时间外接纳未成年人的,依法吊销其经营许可证,停业其互联网接入服务。仅今年上半年,以文化局为首的联合行动组就对8家网吧进行了罚款,对2家网吧进行了吊销经营许可证的处罚。

二是强化社会监督,坚持群防群治。县文化部门在新闻媒体和中小学校公布举报电话,鼓励广大群众积极举报违法违规网吧。充分发挥举报电话的信息中枢作用,坚持24小时值班,做到有报必查,有查必果。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县电视台和其它媒体及时宣传模范遵守《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的守法网吧,对有严重违法经营活动的网吧予以曝光。此外,县综治办、公安局、文广局、教育局联合聘请了66名政治素质好、身体健康、工作经验丰富、热心社会管理事务的老干部、老党员为网吧义务监督员。平时这些义务监督员佩戴“监督员”证件,对各网吧进行巡查监督,一旦发现有未成年人进入网吧即对其进行劝阻,同时与网吧营业主进行交涉以协助终止未成年人的上网行为。他们及时收集网吧违法违规经营信息向文化部门和其它执法部门进行举报。据统计,这支队伍成立以来,共成功制止、劝阻未成年人进入网吧200余人次,为执法部门收集有价值的信息80余条。

二、以创建“绿色网吧”为支点,引导青少年文明健康上网

一是创建校园“绿色网吧”,提供公益性上网服务。采取先试点后推广的办法,首先在县一中、二中、实验中学建立“绿色网吧”示范点,然后再扩大创建范围。创建初期要求试点学校至少建立一个电子阅览室,可供使用的计算机应在60台以上。电子阅览室设立防火墙和专业软件,对色情、暴力和其它不良信息进行严格控制。网络游戏以轻松、活泼、健康为主,并安装防沉迷软件。结合校园特点,学校组织老师中的精干力量制作一大批优秀教学课件和优质试题供学生下载,满足在校学生学习的需求,帮助他们提高成绩。电子阅览室对学生开放的时间主要在午休、自习、放学后、双休日等时间段,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5次。寒暑假期间,每周至少开放2次,每次开放时间不少于2小时。网吧开放时,安排老师专人值班,进行巡视,监督和辅导。校园“绿色网吧”的建立既分流了一部分沉迷商业网吧的学生,又满足了他们对网络信息的正当需求,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二是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培养青少年上网自律意识。“虚拟社会”出现的诸多问题之所以

难以解决,除了有网络技术漏洞和法律不健全的原因外,还有网民网络道德意识淡薄这一重要原因。青少年在网民中占据非常大的比重,他们的网络道德意识将影响“虚拟社会”的秩序。南城县把学校经常性教育与网络道德教育相结合,发挥课堂教育对青少年网络道德建设的重要作用。把网络道德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增强网络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规定全县各中小学必须将网络道德教育列入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每周进行的中小学德育课计划中必须有网络道德的内容。另外,由县综治办牵头,联合教育局、文化局、电信局、团委,定期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中小学生网络安全与道德教育主题活动”。活动中除了向中小学生免费赠送《中小学生网络安全与道德教育》读本外,各中小学校还结合自身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网络文明使者”评选活动、“网络文明用语” 征集活动,签订“绿色网络道德公约”,举办“中小学生网络安全与道德征文”比赛等。

三、以加强网站管理为关键,强化公安机关依法公开管理

一是定期开展互联网站的清理整顿工作。以县公安局网监部门为主力军,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运营谁负责”的原则,每季度在互联网运营、应用和信息服务单位开展一次自检自查,主要针对该单位互联网安全技术措施、制度的建立和落实情况,对网站链接内容进行清理,及时删除危害国家安全、赌博、淫秽色情等有害信息。经各部门自检自查后,县公安局网监部门对这些单位再进行抽查,对开办有害网站的单位和个人,根据《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依法进行严肃查处,该罚的罚,该关的关。此外,网监部门定期督促本县境内互联网运营、应用和信息服务单位建立健全本部门安全保护管理制度,落实互联网安全技术措施。通过本部门组织学习的方式,进一步提升本单位以及互联网使用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责任感,增强抵御安全风险和预防违法犯罪的能力。

二是强化公安机关对互联网依法公开管理。无论是现实世界还是“虚拟社会”,人民群众都需要公安民警的保护。维护网络秩序,净化网络环境同样离不开公安机关的依法公开管理。首先是坚持公开管理。南城县公安局网监部门探索推行民警网上公开巡逻执勤制度,震慑网上违法犯罪。民警上网时积极与网民实时互动,耐心解答网民提出的各种网络安全问题,大力宣传网络管理的法律法规。既做“网络保护神”,又做网上法制宣传员,还做网民的知心人。既坚持严格执法,又坚持热情服务;既依法管理,又注重宣传教育。其次是加强基础管理,提升网警素质。按照“三基工程”建设要求,着力加强县公安局网警政治、业务素质的教育,强化实战能力的训练。使从事网络管理和监控的民警有着良好的职业素质和敏锐的政治辨别能力。目前,南城县公安局在原有网警数量的基础上,正着手成立网警大队,拟招聘网络技术人才加入,增强公安机关网上执勤能力。(杨风昌卢瑜珺)

第二篇:加强网络舆论引导推进虚拟社会管理

加強網絡輿論引導推進虛擬社會管理网络虚拟社会的管理,对于各级政府是一个新的挑战,如果领导干部对网络媒体一无所知,甚至是“网盲”,就会一筹莫展,束手无策。尤其对一些负面的网络舆论,如果不重视,不及时澄清、引导和处理,轻则出现“一边倒”的负面言论误导舆论,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重则煽动不稳定因素,由网络走向现实社会,演变成真正的群体性事件。

网络舆论是一把双刃剑,在发挥其重要作用的同时,也面临着不少问题。一是虚假信息时有泛滥,内容监管成为难题。网络信息在资本的逐利性下,往往具有被滥用的冲动,例如通过网络“水军”制造虚假民意,混淆视听。另一方面,由于网络技术的匿名性和虚拟性,一些普通网民往往缺乏自律意识,出于好奇等原因而散布谣言和虚假信息。二是意见领袖引领舆论,网络民意遭“绑架”。意见领袖的声音越强,群众的声音就越弱。意见领袖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对于网络舆论氛围的形成起到至关重要的引导作用,但他们也可能通过博客、微博等发表过激或诱导性的言论,引发网民产生强烈情绪或非理性共鸣。为此,需要进一步采取措施,加强对网络舆论的引导,推进虚拟社会的管理。

一、转变虚拟社会管理理念,重视网络媒体舆论。网络文化已经成为一种强势的大众传媒文化,网络虚拟社会既使得网民能自由地表达真实的民意民声,也使得网民意愿借助网络社会巨大的传播能力而形成强大的公共舆论压力。为此,要加强对领导干部网络知识和技能的培训,转变虚拟社会管理理念,重视并善待网络媒体,认真学习网络知识,切实掌握好网络发展的基本态势,消除网络恐惧症,避免采用堵的方法和远离的态度,掌握使用网络的基本技巧

1和与网民沟通的基本方法,充分利用好网络这个最快、最广、最强的交流平台,了解民意、汇集民智,推动政府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提高网络管理水平和自身执政能力。

二、创新虚拟社会管理模式,把握网络舆论导向。以往社会管理的模式往往采取单方面发布政务信息,而不与网民进行沟通的单向模式。面对日益复杂的网络舆情,必须创新社会管理模式,实现政民互动的双向模式。一是要建立舆情搜集机制。舆情就是社情民意,可依托论坛版主、网络联络员、网络志愿者等队伍的力量,组建以相关部门为依托、以网络论坛为主要来源的舆情搜集系统。二是要改变“家丑不可外扬”的传统思维方式,妥善处理网络舆情事件。过去发生负面性事件,通常做法是先把事情捂住,然后慢慢在内部化解。现在出了问题已经捂不住了,应当本着信息公开、依法公正的原则,加强政民交流,尽快建立完善网络发言人制度,使网民不信谣、不传谣,及时应对和引导网络舆情事件。

三、提高虚拟社会管理水平,防范网络舆论危机。为防止网民受到极端言论的影响,导致网民“群体极端化”现象的出现,必须健全虚拟社会管理机制。要将常态信息观察处理机制与应急反应机制相结合。对于网民普遍关注的事件,要及时处理;对于网络群体性事件的苗头要及时反馈,做好应急预警。要将信息披露机制与责任约束机制相结合。要及时全面掌握舆情,在第一时间将客观、准确的事实真相传达给网民,正确疏导负面舆论。另外,要加强网络评论员队伍建设。要发现和培养一批“网络意见领袖”,构筑网上信息舆论引导的桥梁,以网上评论来引导舆论,针对一些负面舆情,可依托网站、论坛、贴吧等载体,及时开展引导工作,用正面声音引导舆论导向,用权威信息稳定群众情绪。

第三篇:加强虚拟社会管理之我见

浅谈新时期公安民警如何应对虚拟社会管理之挑战

互联网的出现和快速发展,为人类活动和信息传播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网络空间,相对于现实物理空间来说,它就叫“虚拟空间”。人类在这个“虚拟空间”中进行生产、生活和信息交流,逐步形成了与现实社会相对应的“虚拟社会”。据有关方面统计数据,目前我国互联网用户已超过美国,成为全球互联网用户最多的国家,互联网已进入各个行业、各个领域,并已深入千家万户,人们通过互联网进行生产、生活和交流活动日益频繁,虚拟社会在我国已然形成,对虚拟社会的管理问题逐步上升为公安行政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想从分析虚拟社会的特点入手,就如何加强虚拟社会管理谈谈笔者的一点粗浅看法。

一、“虚拟社会”的主要特点

从本质上来说,由于“虚拟人”最终还是现实社会中的自然人,虚拟社会必然具备现实社会的所有基本属性,与现实社会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同时,由于虚拟社会的活动主要是在网络空间即虚拟空间中,又必然有一些不同的特点:

1、依赖网络性。由于虚拟社会是以网络空间为基础,虚拟社会的活动必须依赖互联网,离开了网络也就没有虚拟社会的概念。

2、行为的技术性。虚拟社会中无论是进行生产、生活,还是进行其他社会活动,其行为都以网络技术为基础,只有自己的行为符合一定的网络技术规则,才能正常进行各项活动。

3、身份及行为的数字化。虚拟社会中的“虚拟人”及其实施的各种“行为”,实质上是现实人及其行为在虚拟空间的数字化形态。

4、不受时、空限制性。在虚拟社会中,“虚拟人”的活动受现实世界时间、空间的限制较小,也很少受现实社会中国家、法律和道德规范的约束。

5、交流不受限制性。相对于现实社会来说,虚拟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无论是个体交往,还是集体交流,如网络社区等,不受是否认识的限制,现实社会中不认识的人之间也可根据其共同的志向、爱好和社会属性而在虚拟社会中一起交往、交流。

6、易受欺骗性。由于“虚拟社会”中“人”的身份是虚拟的,其各种现实特征在虚拟社会中被隐去,更加容易伪装,一些缺乏警惕的网民易上当受骗,骗色骗财现象时有发生。

二、加强虚拟社会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当前,加强虚拟社会管理,维护虚拟社会的和谐稳定,对公安工作乃至党和国家的全局工作来说,都十分重要: 一是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需要。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蓝图,并具体提出了“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营造良好网络环境。”的任务要求,创造良好的网络环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加强虚拟社会管理,维护虚拟社会的和谐稳定也必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是公安工作不断发展的需要。公安机关的基本职责是维护社会稳定和打击违法犯罪,以往公安机关履行职责的范围主要是在现实社会,虚拟社会的出现,给公安机关维护社会稳定和打击犯罪开辟了新的领地,公安机关的基本职责必然要与时俱进地向虚拟社会延伸,并要根据虚拟社会的特点,不断探索和完善很多新的工作形态、工作方法和工作手段,这也是信息社会对公安工作提出的必然要求。

三是虚拟社会文明建设的需要。当前,网上各种不雅低俗之风不断蔓延,网上一些不健康、不道德的信息、言论时有发生,严重影响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毒化社会风气,不利于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实施纲要的贯彻实施和在全社会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只有加强虚拟社会管理,倡导、构建健康向上的网络信息环境,才能不断推动虚拟社会文明建设。四是维护网上秩序和打击网上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的需要。当前利用互联网进行色情、赌博、传销、诈骗、恐怖等违法犯罪活动十分猖獗,针对互联网的病毒传播、黑客攻击活动日益频繁,不遵守现实社会中的法律法规、网上言行失范的现象十分普遍,维护正常的网上秩序、有效打击网上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的呼声日益高涨,为回应人民群众的这一新期待,公安机关应义不容辞地承担起虚拟社会管理的重任。

三、加强虚拟社会管理的主要对策建议

笔者认为,如同现实社会管理,虚拟社会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千头万绪,下面仅从虚拟社会管理中的几个基本方面,就加强虚拟社会管理提几点对策建议:

(一)建好“虚拟社会人口库”,加强“虚拟人口”管理 现实社会中的人口主要以姓名、身份证件等来标识,“虚拟人”除了具有现实身份标识外,更主要的是通过IP地址、网络账号等各种网上特征来标识。要加强虚拟社会管理,首先必须掌握虚拟人口的网上和现实身份标识,建立“虚拟社会人口库”,为加强虚拟社会管理和打击虚拟社会的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提供基本数据支持。

(二)结合虚拟社会不受时空限制的特点,不断探索完善扁平化的虚拟社会管理工作机制

虚拟社会的行为不受时、空限制的特点,决定了对虚拟社会的管理工作机制应与现实社会的管理工作机制有所不同,除了关键时期要强调集中统一指挥之外,日常工作,如具体执法办案的异地联系协调等,应当更加强调扁平化的工作机制,最大限度地减少现实社会管理组织体系中所具有的诸多环节,最大限度地提高虚拟社会执法管理的工作效率,以适应虚拟社会违法违规行为和实施违法犯罪活动的快速性、跨时空性的特点。当前,要实现公安机关网安部门扁平化的指挥调度机制,首先要制定一套虚拟社会执法管理扁平化指挥协调工作规范,二是要建立一套统一的虚拟社会执法管理扁平化指挥协调工作平台,部、省、市甚至县级公安机关网安部门都可以通过这个平台来开展日常执法管理的异地协调工作。

(三)坚持综合治理,推动虚拟社会治安群防群治工作的深入开展 搞好虚拟社会管理,仅靠公安机关以至相关政府管理部门是不够的,必须坚持“专门机关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的工作方针,必须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运营、谁负责”、“谁受益、谁负责”的安全管理原则,层层落实责任,采取各种措施,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努力实现虚拟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鉴于虚拟社会管理具有很强的技术性,在当前社会条件下要实现综合治理,群防群治,关键要培养一大批熟悉有关网络安全政策法规、精于网络安全技术的网络安全管理专门队伍,即网络“保安”。

(四)加强虚拟社会执法队伍建设,切实提高公安机关在虚拟社会的执法水平

虚拟社会管理是公安机关的一个新的执法领域,从执法依据、执法环境、执法理念、执法方式、执法技能要求等方面来看,它都与公安机关传统执法领域有较大区别,是一项政策性、法律性、技术性都很强的执法工作,执法难度较大,给公安机关执法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目前公安机关网安民警是虚拟社会执法的主力军,必须熟悉党和国家关于网络安全管理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必须熟悉国家关于网络安全管理的一系列专门法律法规以及公安机关传统执法领域所涉及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必须熟悉网上执法所必需的技术知识,更要熟悉当前我国网上执法的客观社会环境以及由其决定的具体执法方式。同时通过自学钻研、岗位练兵、实战演练、集中培训、研讨交流等方式,切实提高公安机关网安民警的业务技术素质,不断提高公安机关虚拟社会管理的工作水平。

综上所述,虚拟社会管理与现实社会管理既有很多类似之处,也有不少不同的地方,加强虚拟社会管理,既要沿用传统社会管理中很多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又要紧密结合虚拟社会不同于现实社会的许多特点,研究探索新的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和工作手段。近年来,宝应县公安局坚持以提高网上防控和实战能力为重点,主动将网安工作纳入“三基”工程建设的整体布局,创新工作思路、工作机制和模式,积极加大警力和经费投入,努力探索实践县级公安机关加强虚拟社会综合防控体系建设之路并取得积极成效。

一、立足创新,筑牢基础,健全网管运行机制

作为基层公安机关的新型实战部门,近年来,宝应县局着力在网安工作上做到“三个创新”。一是创新理念思维。局领导逐渐意识到只有把网安工作置于公安工作全局,紧贴“三基”工程建设,不断积聚和发挥自身优势,才能使网安工作在维护稳定和平安创建中有所作为。为使网安工作进一步向基层延伸,该局在每个基层派出所设置兼职网警,邀请网安业务骨干授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二是创新工作模式。在工作实践中,该局以提升网安工作综合效能为目标。抓住网吧场所、重点涉网单位、重点网站及互联网信息监控四个管理重点,采取业务序化、责任细化的方式,规范工作流程、内容与目标,逐步形成长效运作机制。该局还自主研发了“基层网安工作平台”软件系统,包括重点网站、网吧管理、涉网单位管理、执法办案等模块,在实际工作中提高了效率。三是创新运行机制。在情报信息分析研判和共享交流上,按照“统一指挥、协调行动、主动慎重、防止危害”的原则,建立网上情报信息分析研判和情报信息共享交流工作机制,加强对网上情报信息的综合分析、研判。在涉网案件侦办查处上,该局网安部门积极与治安、刑侦、派出所等部门配合,建立网上监控与网下查控有效衔接的协作机制,畅通案件信息共享。

二、巩固阵地,寓控于管,提高实战打击成效

该局始终坚持把网吧安全监管作为网安工作的主阵地,在管理上做大文章、下实功夫,寓阵地控制于监督管理之中。一是规范网吧等级制度管理。本着“既有利于公安机关管理又有利于网吧场所经营,既制约网吧经营行为又规范公安执法行为”的原则,出台《宝应县网吧等级化管理办法》,根据网吧的硬件环境、上网实名登记制度落实等情况,对全县网吧分进行三级管理,推动全县网吧业的健康发展。二是加强网吧安全管理软件建设水平,提升网吧服务实战效能。该局在全县网吧安装了二代证读卡系统,网吧安全管理软件在线运行率和实名登记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三是加大网吧检查执法力度。在做好网吧日常安全监管的基础上,县局网安部门每周开展网吧安全检查不少于4次;每月梳理1次网吧案件办理情况;每月通报1次安全运行情况;每月检查1次实名制卡销售情况等等。08年联合相关部门组织网吧集中清查10次,取缔黑网吧10家。四是提高网吧业主自律能力。组织业主适时举行安全技术培训班,学习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及相关法律法规,通报各个网吧管理运行及处罚情况,深入网吧帮助解决技术难题,通过不断加强联系沟通,建立了与业主的良好关系,使其有效发挥“兼职信息员”的作用。近年来,网吧业主提供各类违法犯罪线索40余条,据此抓获违法犯罪人员15名,成功破案51起。五是强化涉网服务领域监管。积极强化涉网服务场所、单位的安全监管,对金融、电信、税务等重点涉网单位和部门,主动上门服务指导,发现隐患及时提出整改意见,督促落实整改措施,目前已出具信息网络安全管理违法行为告知单50余份。

三、强化保障,积聚优势,推进公安基础工作

为适应网安实战工作需要,该局从提高民警素质、强化纪律作风、加大经费投入等方面强化保障,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网安队伍。一是强化作风保障。该局开展一系列政治学习和主题教育,抓住契机采取多种形式,进一步打牢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思想基础,大力弘扬“团队、民本、规范、创新、敬业”的公安精神,工作作风和方法得到了明显改进。特别是将网吧管理、涉网信息收集、网安基础工作等纳入全局考核管理范围后,大大激发了网安民警的工作积极性,营造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二是强化硬件保障。不断从机构设立、人员配备到经费、装备投入等加强保障。为查处网络违法犯罪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三是强化素质保障。以大练兵为载体,强化全局民警的业务教育培训。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组织民警集中培训,通过考核提高民警信息化应用的技能。

第四篇:网络虚拟社会的现状与管理研究(本站推荐)

网络虚拟社会的现状与管理研究

虚拟源自真实,虚拟社会发源于现实世界。网络的产生和应用为人类的社会活动和信息交换提供了虚拟空间,在虚拟空间生存的个人、组织及其各种交流交往活动构成了虚拟社会。换言之,虚拟社会是现实社会在网络空间中的多维体现,是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普及和发展而形成的一种新的社会型态,是现实社会主体以虚拟存在反方式通过计算机网络连接而成的社会样态。

虚拟社会管理的现状及问题:

在信息化进程蓬勃发展的今天,海量、高速、便捷的信息传递渠道已经把我们每个人深深融入到互联网之中,虚拟社会已经渗透到现实社会的各个角落。虚拟社会扩大了人类实践活动的范围,扩展和延伸了人们社会交往的时空关系,增强了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同时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感受能力、反应能力和智力系统;虚拟世界的开放性和匿名性使得人们更青睐于通过网络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更直接更坦诚地发表观点,传递信息,交流情感。然而,新生事物往往是机遇和挑战的共生物。我们受益于虚拟社会的即时性、交互性和开放性的同时,也深深忧患由这些特性衍生出来的一系列现实的网络问题:如利用病毒和木马等进入网络系统窃取信息和破坏信息等违法操作,严重威胁了信息网络安全,扰乱了虚拟社会的正常秩序;利用软件产品复制成本低、复制效率高的特点,绕过应用程序的技术保护措施,侵犯知识产权;对个人隐私权益肆意侵犯;利用互联网传播色情、暴力等低俗和不良信息,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伦理道德体系进行渗透和冲击;大量虚假信息、垃圾信息降低了人们的工作效率,污染了网络环境;网络游戏、网络盗窃、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成为社会公害,严重扰乱网络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等等。

对于虚拟社会呈现出的复杂性、多变性和敏感性,全社会上下都高度重视,深入研究和积极应对。近年来,针对虚拟社会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我国虚拟社会的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一是初步探索出一套基本的网络管理办法,初步形成了信息产业、公安、新闻宣传等各部门联动的协调机制,制定了一些法律法规,加强了网上舆论引导和舆论规制;二是虚拟社会相关产业建设开始起步并健康发展,特别是实施民族游戏精品工程、筹建国家数字产业示范基地,以及开展动漫游戏等相关数字产业的培训、研发、产业孵化与国际合作等;三是净化网络游戏、塑造保护网络知识产权的良好氛围,对可能诱发网络游戏成瘾症的游戏规则进行技术改造,相继

认定了一些适合未成年人的网络游戏产品,社会反映良好;四是由政府主导建设了一大批弘扬社会主义主流文化、主旋律的网站,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和导向作用。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当前的虚拟社会管理工作还不能充分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形势的变化:

一是观念不适应,管理手段较为陈旧。虚拟社会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存在与传播方式,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存方式和思维方式。目前我们的管理理念还不能有效适应这一重大变化,很多做法和思路依靠的还是过去对现实社会的管理经验。虚拟社会远比现实社会复杂许多,不懂技术,偏执于保守的思想观念往往会导致“剪不断、理还乱”的结局。

二是立法滞后,行政措施欠规范。尽管我国出台了上百个有关互联网的法规,但由于立法主体多、系统性和协调性较差,使得现有网络违法犯罪认定原则笼统,缺乏可操作性;网络电子证据力度不够,调查举证难度增大;网络犯罪后果缺乏权威评估,实际损失难以量化;网络虚拟财产流通局限性强,现实经济价值难以认定;网络犯罪案件跨域性广,管辖权限难以明确等等复杂问题。网络立法应着力弥补网络空间的法律真空,政府监管、行业号召、网民自

律多管齐下,才能解决网络出现的种种问题,虚拟社会才能有一个健康发展的大环境。对虚拟社会的行政管制必须具有法律依据,将行政手段与法制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法制手段促进虚拟社会管理的健康发展。

三是技术准备不足。由于互联网的核心技术掌握在西方发达国家手中,这使得我们的管制技术不成熟,管制盲区大量存在,严格制约了管制效果。而且计算机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知识更新速度非常快,新技术层出不穷,我们没有紧跟技术发展的步伐,缺乏对新技术的自主研究,使得针对网络虚拟社会管理的专用设备和技术手段没有得到及时更新,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与此同时,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又使得网络犯罪的手段和逃避侦查的手段都越来越隐蔽和复杂,管理难度与日俱增。没有技术提升和更新,就难以保证管理的有效性和时效性。

加强虚拟社会管理的对策:

虚拟社会的建设和管理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技术问题,而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在信息社会条件下,政府不能再仅仅通过简单的行政命令管控信息,生硬地规定人们的行为方式,而应从社会整体利益和共同利益的角度出发,根据社会和市场需求,通过政策

法规、经济手段和技术监督等方式进行间接规制。政府在鼓励和发展虚拟社会的过程中,既要尊重市场规律,鼓励良性竞争,又要注重引导教育,不断建立和完善科学的政策法规,充分营造虚拟社会发展的良好环境。

首先,运用法律法规对虚拟社会进行管理。互联网信息交流的开放性、匿名性和高速流动的特点,一方面使得通过网络违法犯罪变得更为容易,成本更为低廉,另一方面使得监控网络违法犯罪变得更加困难,代价高昂。网络与信息安全已从一个经济文化问题上升为事关国家政治稳定、社会安全、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全局性问题。没有网络的可靠性、安全性和依法管理的有效性,就没有虚拟社会的健康发展。

其次,改善网络教育和网络舆论引导方式,探索以广大网民能接受的形式弘扬主旋律。事实证明,互联网这块阵地不被科学的、大众喜闻乐见的思想观念和精神食粮占领,就会被其他意识形态占据。近年来,我们虽然一再强调网络时代的到来给意识形态的传播教化提供了多元化的新平台,不必循规蹈矩地秉持单一落后的思想灌输方式,但遗憾的是传统观念和思维定势的力量仍然十分强大。这种宣教方式造成了许多令人尴尬的现象:网民渴望真实,不

要神话,一边对“高、大、全”形象不满,对普遍塑造的“典范”冷眼相对;另一方面对非主流的内容大声喝彩。这种奇特的中国式网络文化景观,反映了网民对传统宣教方式的逆反。这就要求全社会在进行网络教育、网络舆论宣传工作的时候,要避免使用陈旧的灌输手段与形式,注重和运用灵活、生动的手段去塑造让人喜闻乐见,切合网民心声的形象和内容,引导虚拟社会舆论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再次,运用技术手段提高虚拟社会管理水平。技术的发展在虚拟社会的形成和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技术手段既可能给虚拟社会带来某种威胁,也可被运用来消除这种威胁。由于互联网的拓扑式技术架构和分散式管理结构体系,任何个人和机构都可以独自在网络上随意发布和接收信息,结果可能使不良、虚假和错误信息充斥整个网络,而真正有价值的科学的信息反而难以被发现和利用。但是网格的出现使这些被人们所诟病的信息孤岛、信息垃圾等问题有望得到根本性的解决。技术手段在防范虚拟社会的偏失问题上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不断发展的网络技术不仅是网络社会缘起的基础,也是各种虚拟社会安全管理的保障。

最后,加强虚拟社会的行业自律。当今社会,互联网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经济载体,很多行业以互联网为平台开展经济活动,良好的网络环境有利于这些行业的发展,反之将导致这些行业的衰退。因此,行业内部有责任也有义务组织相关企业构建行业自律机制,规范各个企业的网络行为。在互联网应用服务产业链中,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和互联网内容提供商处于内容收集者、生产者和业务提供者的位置,向广大用户综合提供互联网接入业务、信息业务和增值业务。作为互联网服务被提供商,必须加强对计算机房、网络接入点的管理,及时把有害信息隔离在网络之外。作为互联网内容提供商,一方面要协助政府积极倡导文明上网、抵制不良信息的发布和传播;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内容和网络行为的监督,净化网络环境。自律和自觉是虚拟社会健康发展的特殊要求,虚拟的空间需要秩序,开放的互联网需要网民,尤其是从业人员悉心呵护和建构。网络媒体应从自身做起,恪守道德底线、把握职业操守、承担社会责任,传播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

无论未来怎样,人类在感受着虚拟社会的美好、奇妙、绚烂的同时,更期盼着它的和谐、文明、健康。它不孤立,更未遥远。虚拟社会映射并放大着现实社会,现实社会衍生并滋养着虚拟社会。它们纵横交织,互助共生。只有做到“兴网之利、除网之弊”,才

能使虚拟社会有效助力于现实社会,现实社会正确引导虚拟社会,真正实现两者共赢,共同为国家的政治进步、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创造和谐、文明、健康的环境。

参考文献:

1.陈积敏.虚拟社会的特征及状况分析〔J〕.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 2009,(5);

2.朱穗生.加强虚拟社会管理打击网络违法犯罪〔J〕.公安研究, 2008,(1);

3.文军,等.网络阴影———问题与对策〔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2002.286;

4.李龙.鼠标下的德性〔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2.1.

第五篇:关于加强虚拟社会管理的思考

关于加强虚拟社会管理的思考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迅速普及,当今世界已进入信息社会。据统计,目前中国网民已突破4亿人,互联网普及率已接近30%,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也突破了2亿人。网络将千万网民直接或间接联结在一起,通过信息传播、思想交流、观点交汇,形成了相对于现实社会的虚拟社会。虚拟社会是一种新型的社会形态,与现实社会相互渗透、相互融合。我们必须积极顺应新形势,将现实与虚拟两个社会统筹起来,主动加强管理,切实提升社会治理水平。

加强虚拟社会管理,要树立正确的网络执政观。当下,以网络为纽带的虚拟社会,已成为思想意见的集散地、社会舆情的放大器。网络虚拟社会虽然姓“虚”,但每一条信息、每一个地址后面是具体个人,网情与民情相联,与民意相通,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社会的一些倾向、公众的一些诉求和观点,既有民声、民意,也有民智,而掌握民情、了解民意,汇聚民智恰恰是走群众路线,科学依法执政的基础所在,也是重要体现。同时,网络具有信息传播、舆情扩散具有捕捉快、传播快、发酵快等特点,加之网络社会当中的“意见领袖”已异军突起,以其专业技术、广泛视野、犀利语言和炽热情怀,完全可将某一公共事件舆情第一时间、第快速度传播到网络能够触及到各个角落,如果处理不及时、不慎重,极有可能让假象掩盖真相、使谣言取代事实,引起误解恐慌,甚至影响社会稳定。这既使对党委政府发挥新闻宣传和舆情导向的主导权提出了挑战,也是适应新形势提升执政能力的一个新课题。我们必须承认,虚拟社会时代确实来到我们的身边,并已渗透和深入到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深刻影响着现实社会和人们的生产生活。各级党委、政府必须要树立正确的网络执政观,消除对虚拟社会的“傲慢与偏见”,做到重视而不忽视,善待而不压制,管理而不管制,引导而不任其自然。

加强虚拟社会管理,要积极推进信息公开。西方有句谚语:当真理还在穿鞋子时候,谣言已跑遍世界。不实信息,小则影响公众认识,引起思想混乱,大则扰乱社会秩序,造成严重危害。现在舆论生成和传播的规律告诉我们,谣言并非止于智者,而是止于公众充分的知情权。只有让公众全面、及时、准确了解公共事件的真相事实、背景原因、动态趋势等,才能有效防止以讹传讹,才能让正面舆论压到反面舆论。所以,必须建立健全党务、政务信息公开制度,按照“以公开为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要求,主动公开、依法公开,保障公民依法获取信息的知情权,积极打造阳光政府。尤其是面对公共舆论事件,要注重引导主流媒体在坚持真实、准确的基础上,第一时间发出权威声音,最快速度作出反应,及时公布事实真相,把握先机、占据主动,做到早回应、早引导,防止谣言蔓延,正确引领舆论。

加强虚拟社会管理,要注重开展网络问政。网络联系着不同地域、不同阶层、不同信仰的人群,汇聚着诸多声音、多元思想和不同情绪。从某种意义上说,虚拟社会也是基层社会的一部分,各级党委政府尤其是领导干部要放下架子、低下身子,不但深入现实中的基层社会,也要经常走时网络社会这个基层开展网络问政,通过论坛、网络微博、博客等网络平台,倾听网民呼声意见,加强互动交流,注重沟通引导,安抚消极情绪,最直接、最有效、最广泛地联系群众,联系社会。

加强虚拟社会管理,要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加强和规范网络虚拟社会,制度建设是根本。当前,网络失范、网络失管现象在一定范围内不同程度存在,有的领域还较为严重,最根本的还是缺乏一个健全完善的制度来规范。要加快网络立法进程,形成法律规范、行政监管、行业自律、技术保障、公众监督、社会教育相结合的网络管理体系。注重形成舆情收集、处理、研判、落实和反馈机制,做到第一时间掌握收集网络舆情、科学研判处理网络舆情、及时落实反馈网络舆情,实现网民有呼声,党委政府有反应、有落实、有反馈的互动格局。

下载汤涧派出所网络虚拟社会管理方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汤涧派出所网络虚拟社会管理方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加强虚拟社会常态化管理,促进网络文化市场健康发展

    加强虚拟社会常态化管理 促进网络文化市场健康发展 为进一步加强对阿克苏地区互联网等信息网络传播渠道的管理,净化网络环境,确保舆论正确导向,提升网络虚拟社会管理服务能力,地......

    关于加强庆阳市虚拟社会管理的调研报告

    关于加强庆阳市虚拟社会管理的调研报告 中共庆阳市委宣传部 (2011年7月) 虚拟社会是现实社会在网络空间中的多维体现,是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普及和发展而形成的一种新的社......

    检察机关对虚拟社会的社会管理(推荐5篇)

    检察院对虚拟社会的管理背景:去年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对虚拟社会管理这一问题陆续作出了重要指示:胡锦涛总书记在今年年初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

    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现状及管理对策研究

    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现状及管理对策研究、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影响到了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大学生是网络活动的生力军,并担负着未来社会中坚力量的重担。......

    社会管理方案

    关于开展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省、市、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会议精神,大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推动我区社会建设工作取得新......

    “上海检察机关参与网络虚拟社会管理工作研讨会”顺利召开

    龙源期刊网 http://.cn “上海检察机关参与网络虚拟社会管理工作研讨会”顺利召开 作者:刘旭光 来源:《检察风云·创新社会管理理论》2013年第06期 2012年11月7日,上海市人民检......

    集团网络管理方案

    公司内部网络管理方法 一、 总则1、目的 一个公司的网络管理我们不但要做到防止外部黑客以及病毒的侵袭,还要做到管理好公司内部人员的越权操作,所谓是“无规矩不成方圆”。为......

    公司网络管理方案

    网络管理制度为保证公司网络安全,合理使用网络资源,经公司领导审批,特制定公司《网络管理制度》,请相关部门和人员认真执行。 1. 未经网络管理员批准,任何人不得改变网络拓扑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