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及问题

时间:2019-05-15 00:35: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西部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及问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西部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及问题》。

第一篇:西部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及问题

西部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及问题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4年来,西部地区职业教育取得了较大成绩。2002年,西部12省区中等职业学校4 588所,招生102.26万人,在校生265.71万人,与1998年相比,在校生减少1.6万人,减幅为0.7%。1998-2002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比重下降27.5个百分点,而西部地区的招生比重下降幅度仅为5.1个百分点。4年来,西部地区中等职业学校累计为社会培养了300万名毕业生。目前,西部地区大中专、技工学校和城镇职业学校毕业生,占劳动力供给总人数的21.6%,与全国21.2%的水平相当。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对职业教育保持着旺盛的需求。

根据区域发展特色,西部地区进行了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创新,如四川农村劳动力转移工程、广西教育兴农金色工程、陕西职业教育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等,在提高西部劳动者素质、加快地区经济发展、促进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历史原因,西部农村地区的职业教育,仍然存在着发展速度较慢,结构不合理、失衡,规模较小,资源短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困难等诸多问题。

一、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开发,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1.西部教育发展整体水平低西部12省区6岁及以上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贵州、云南、甘肃、青海、西藏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5岁及以上人口中文盲、半文盲比例达 15.18%,高出全国平均水平3.5个百分点,其中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的文盲率高达15%以上。2002年,西部地区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为75%,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为 56.3%,低于全国59.1%的平均水平,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 10.5%、高等教育和高中阶段万人在校生人数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农村现有人才总量不足,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低学历、低技能是西部农村劳动力存在的明显特征2002年西部地区初中文化程度以上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仅为 47.9%,而东部地区已达67.6%;百名农村劳动力中文盲半文盲14.7人,为东部的3.1倍;每万名劳动力中拥有中专以上学历及初级以上职称者仅92人,还不到东部地区的 1/10,平均每万名农业人口中中等技术人员不到7名。

3.大批新生劳动力缺乏职业培训据测算,西部地区每年有81万小学生未毕业就流入社会,78万初中生未毕适龄人口有159万人之多。同时,西部地区初中升学矛盾突出,2002年,西部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为56.3%,有212万初中毕业生不能升学。例如,广西每年有70%的初中毕业生未能升入高中阶段。2000-2002年,柳州市初中毕业生 8.42万,其中未升学者3.86万,是2002年全市中职在校生 2.69万人的1.43倍。河池市初中毕业生13.78万,未升学者8.26万,是全市中职在校生

1.48万人的5.88倍。大量初中毕业生进入城镇非正规就业,在转移中难以得到正规教育,也不易得到非正规、非正式的教育,这些早产的劳动力大军,正在被就业准入制度、职业资格制度淘汰,制约了西部经济社会的发展。

二、农村职业教育培训效益明显,但农村职业教育资源短缺

1.农村职止教育与培训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作用明显①职业教育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效果显著。甘肃张掖的调查显示,职业教育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特别是向非农产业转移。2000年,该地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农村人口中,职业学校毕业生所占的百分比比普通高中毕业生所占的百分比高出23.5个百分点。②职业教育促进农民增收效果显著。通过对300户农户调查表明,接受过职业教育或技术技能培训的农户,收入明显高于其他农户。300户中,50户没有经过培训,人均纯收入1 730元;210户接受过农作物培植技术培训的,人均纯收入3 800元;28户中有中职毕业生或接受技术培训从事二、三产业的,人均纯收入4 500元。③职业教育推动二、三产业发展效果显著。在对48户129个劳动力在10个典型职业选择中发现:初中及以

下劳动力主要从事种植、养殖和外出打工,家庭经济一般或贫困;职业学校毕业生职业多样化,大多从事加工、建筑技术工种、理发、制衣、工匠、餐饮、购销运输等二、三产业,家庭相对富裕。

2.城乡职业教育严重失衡,农村和县镇职业学校资源短缺与生源困难并存布局结构缺少区域特色,2002年西部地区职业学校的城乡城市、县镇和农村职业高中学校占总数的比例分别为38.9%、47.8%和13.3%。由于西部地广人稀,农牧业和乡镇工业发展较慢,农村和县镇职业学校发展困难。据调查,贵州近3年由于县级中等职业学校招生锐减,全省95%以上县级中等职业学校开始举办普通高中、普通初中和职业初中教育。全省县级中等职业学校招普通高中生在25 000人左右,招普通初中和职业初中生 21 000人左右。

3.农村学生很少升入本县职业学校广西2002年柳州柳城县东泉乡初中毕业生升入职业学校159人,其中进入市区职业学校118人,进入外省市职业学校41人,由于本县职业学校办学效益差,没有人升入本县职业学校。这种情况在西部其他省区也普遍存在。

4.农业类职业中学生存困难陕西10所农业中专不同程度都面临生源短缺问题。宝鸡28所县区职业高中,1995年以前均开设涉农专业,2000年后仅有4所开设农类专业,且均为畜牧兽医。西部地区职业高中开设农业类专业的学校及其在校生也很少。

5•,师资匮乏,教学质量难以保证西部地区职业学校师资队伍普遍存在着数量不足、流失严重、教师编制不到位、工资难以保证等诸多问题。广西许多职校的骨干教师纷纷到邻省广东工作。广西柳州柳城县县职业高中教职工32人,专任教师18人,占56.25%,其中文化课教师14人,占 77.7%,专业课教师4人,占22%。14个乡镇中,专职教师能为群众讲授技术课的只有两个乡镇,其余举办培训班则要花钱请技术员。由于职业高中教师编制参照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办法,普通中专、成人中专、技工学校及成人技术培训的教师编制核定不到位,职

教师资队伍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三、西部地区教育结构不合理,影响了职业教育作用的发挥

1.教育层次结构失衡,表现为高等教育发展速度快于中等教育发展的规模,出现升学率倒挂现象云南曲靖2000年普及九年义务教育,2002年高考升学率65%;甘肃张掖 2003年普通高中16所,在校生25 339人,招生10 089人。而职业学校11所,在校生12 305人,2003年普通高校录取率高达80.8%。

2.教育类型结构失衡,表现为高中阶段教育中普通高中发展大大快于中等职教,普职比差距大大2002年,西部12省区的普通高中在校生为419万人,比1998年的 219万人增长了90.7%,而同期全国增长幅度为79.55%,西部地区普通高中的在校生增长速度超过全国平均水平11.2个百分点。2002年高中阶段教育招生数,全国的普职比为57.2∶42.8,而西部地区则为60.4∶39.6。西部12个省区中,只有云南省中等职业教育规模与普通高中相当,其余各省区,有的普职比严重失衡,如西藏、青海虽然地广人稀,受教育的绝对人数较少,但普职比却达到76∶24;还有6个省区的普职比在7∶3到6∶4之间。

3.专业结构失衡,表现为一、二产业专业数量不足与培养质量不高,与产业结构不够协调不少地方过多开设第三产业类热门专业,忽视第一产业农业人才、第二产业制造业人才的需求。如成都市,2002年三个产业结构比为 8.4∶45.5∶46.1,而中等职教三个产业专业结构比为2.6∶27.1∶ 70.3。攀枝花市虽是工业城市,但农业比重也不小,但全市没有一所为农业服务的职业学校,没有一所学校开设与农业有关的专业。制造加工工业在西部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位臵,机械加工技术等专业紧缺,人才需求大,但西部职业学校显然还没有跟上这一发展需求,2002年甘肃省职业高中加工制造业专业招生比重仅占4.6%。四川数控技术人才缺口是2万人,供需比为1∶10。

四、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矛盾突出,资源利用效率有待提高

1.西部地区职业教育经费存在着三个过低一是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过低。从2001年到2002年,全国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增长了0.45个百分点,而西部12省区的教育经费基本上处于零增长,甚至负增长状态。二是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过低。2002年全国职业中学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为1 664元,而西部地区的生均经费仅为1 310元。三是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过低。2002年全国职业中学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为220元,而西部地区7个省区的生均公用经费低于这一标准。与同类教育相比,不少省区职业中学的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出现两低:低于普通高中,低于初中,如新疆中等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普通高中为247元,初中203元,而职业中学仅有83元。

2.职业教育个人承担费用比例过高,超过农民承受能力,不符合农村、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实际从贵州2002年实际情况看,职业学校学生一年的费用约为6 000~8 000元,地市一级约为4 000"%000元,县级约为3 000~4 000元。2002年,贵州省农村人均现金收入为1 589元,其中含借贷收入218元。每年的支出为1 183元,扣除借贷收入,农村人均年收入结余只有183元,农村家庭难以承受接受职业学校教育的费用。陕西农业学校1998-2002年,财政拨款1 281万元,学费收入892万元,两者比例59∶41。许多家长、农户都谈到,并非不愿意让孩子受教育上职业学校,问题是交不起学费,职业学校学费过高,导致许多家庭放弃接受职业教育。

3.现有经费利用效率低下,职业学校投资办学渠道不畅现象一,出现职业教育国债项目资金改办普通学校的情况。广西环江县民族职业学校,2001年建了新楼,扩建操场,办学条件有所改善,但目前只有职教学生30人,不得不办了许多普通高中班。现象二,职业学校发展难以得到贷款。陕西眉县职业教育中心,1996年以来获得财政教育经费仅1 490万,仅工资支出就占1 380万元,用于改善办学条件的经费只有110万元。2001年,职业教育发展空间扩大、生源充足,以至学校设备设施严重不足,学校希望贷款发展,结果缺少财政支持,没有贷成,丧失了发展机遇。

第二篇:中等职业教育现状及发展思考

中等职业教育现状及发展思考

关键词:职业教育 现状 发展思考

摘要:做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职业教育,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显现,面临着职业教育的新环境和新形势,职业教育工作者必须正确认识职业教育面临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找准其发展的根本对策,把我们的职业教育做大做强。

在新形势下,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职业教育既是教育范畴也是经济范畴,其经济地位将日益显现。虽然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但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分析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研究发展对策,对其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职业教育面对的现状

当前社会普遍存在重学历轻技能、重视普高,轻视职高的思想,即是进入了职业教育,也被认为是无奈之举。人才价值观的错位,也使得家长不愿意让孩子到技校、中专、职高去学一技之长。许多家长宁愿交高额学费上普高而不上职校,也反映出技能人才得不到应用的社会地位和价值回报,因为在他们心中只有干部是人才,工人只是普通劳动者。所以说社会对职业教育普遍认识不足。

中等职业教育原有的办学条件和基础普遍较差,加上这几年招生规模持续扩大,办学压力加重,办学投资力度远远跟不上职校规模的发展速度,使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条件没有得到相应的改善,很多职业学校不仅教学设备奇缺,就连实训基地也大多名存实亡,经费投入不足必将制约职业教育质量效益的提高。所以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也是职校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

由于职校最近几年盲目扩张,一哄而上热门专业,并且出现了“无所不办,无所不能办,无所不敢办”的局面,造成了对口专业教师奇缺,于是赶鸭子上架,东“聘”西“借”,由于教育毕竟有自身的规律,教师培训也有一定时间及过程,还有一些政策方面的原因,造成了教师队伍中的“人才”型教师流失,还造成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师队伍中还出现了结构不合理、专业不对口,使得职业教育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因此提高职业教育师资的整体素质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

民办职校的发展更是若不堪言,发展后劲严重不足,他们常常受到了些“土政策”的歧视,民办职校往往连初中的校门都难得进,更不用说宣传招生了,发展了。

二、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

1、“政策层面”逐渐好转。

第五次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后,温家宝总理在会上的讲话,要把职业教育提高普遍教育、高等教育同等的地位,国务院做出要把百亿资金投向职业教育的大手笔决定,而我国制定的“十一五”发展计划也提出未来几年国家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种种信号表明,我国职业教育的地位正在由上而下的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逐渐向教育体系的主流位置挺进,大有迎来职业教育“第二春天”之势。

随着我国各项改革进入深水区,各行各业竞争的加剧以及民营经济的活跃,那种只看重学历不重视实际能力的落后观念必将被淘汰。我国未来的发展,定位是成为一个制造业大国,其中最关键的是形成人才结构的全面规划,培养合格的专业化人才,只有职业教育才能担当这个重任。可见职业教育是科技发展、生产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

2、中等职业教育的经济地位将日趋凸现。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我国入世的形势下,企业发展对人力资源配置将提出新的要求。一方面,随着科技快速发展,跨国企业大量进入及其本土化经营,将大大增加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产业结构、地区结构和城乡结构调整迫切需要加快培养技术实用型人才。加快中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是加快人力资源开发,全面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促进劳动就业和再就业的重要举措;是推进农业产生化经营、实现工业现代化的根本措施,经济快速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特别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必然要求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和培训,同时,未来劳动就业的格局客观上的构成了庞大的就业培训需要,中等职业教育培训的总规模还将继续扩展。

三、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对策

1、要有效的整合资源 治理无序竞争 目前职业学校生源竞争非常激烈,一些职业学校在招生宣传上夸大其词,利用中介、回扣等其它手段拉生源,有些私立学校甚至打出零学费的旗号,严重影响职业学校的正常招生秩序。因此,中等职业教育要振兴,要发展,必须整合所有的职教资源,不分公办的还是民办的,无论是招生就业,还是升学,都要进行全部整合,组建职教集团,从招生、教学管理、就业分配等全方位进行资源整治,对不符合办学条件的学校实行关、停、并、转,提高综合实力,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办学模式要转变,并突出实用性。职教资源整合后,要对这一地区的所有职业学校实行统筹管理,对待民办职校也要一视同仁,并建立职业教育专项基金,帮助职校改善办学设施,培训职校教师,减免职校贫困生的相关费用。职业教育学校要走校企联合的路子,推行企业订单,学校下单,政府买单的人才订单模式,增强学校的自身活力,职业教育还要从用人单位的立场出发,不能惟考试论,而应适应社会和专业发展的需求,在教育中突出职业性、专业性、实用性,才能实现技能人才的合理利用和顺畅流通。职业教育才会得到全社会的重视和支持。

3、强化教学管理,提高社会认知度。

严格务实的管理,为学生创造优良的学习环境,也为学生的就业、升学提供良好的条件,要结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学校自身特点,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推进校企合作,改变传统教学模式,让企业直接参与学校招生,培养全过程,在培养目标、人才规格、专业设置、知识技能和教学评价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以就业为导向,采取灵活的学制和学习方式,可试行“学分制”,为不同学习水平者、半工半读者、工学交替者分段完成学业创造条件。只要实现了“管理有方、教学有法、升学有门、就业有路”的办学目标,就会得到社会的赞誉和肯定,就会改变学校上门求生源到学生家长找关系、走后门上职业学校的局面。

4、进一步完善中等职业学校的经费投入分担机制,和提高教师的待遇。

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啬财政投入,确保职业教育硬件建设经费的逐年增长。积极有效的经费投入,有助于改善办学条件,有利于教师待遇的改善,有利于这支本来就不稳定的队伍的持续发展。有利于职业教育的健康稳步的发展。

5、重视“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应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大力实现一体化教学实践,尽快改变现有师资队伍结构,构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终身学习的开放灵活的教育体系,建立一支能够适应以就业为方向,强化技能性和实践性教学要求的教师队伍,加强教师培训力度(包括班主任队伍培训),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职业教育良性发展与劳动就业的有机衔接。

诚然,中等职业教育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职业教育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也是进行人力资源开发,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发展先进生产力的必然要求,更是扩宽就业渠道,促进劳动就业的重要举措。作为一名职教工作者,必须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进一步提高认识,为开创职业教育的新局面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第三篇:浅谈临沧市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及对策

浅谈临沧市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及对策

(临沧市双江自治县职业教育中心 鲁荣华 677300)

摘要:本文对临沧市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树立现代职教观、加大扶持力度和宣传力度、创新办学模式、加强职教师资队伍建设、加大实训基地建设及深化教学改革等方面提出了加快临沧市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临沧市;中等职业教育;现状;对策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人力资源开发,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推进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就业和再就业的重大举措。2007年以来,国家加大了对中等职业学校的资金投入。然而,许多边疆民族贫困地区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却陷入了学生“招不进来,分不出去”的困境。临沧市中等职业教育就处于这种困境中。目前,我市中等职业教育还存在招生就业难、办学质量低以及人才培养模式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等突出问题。正确认识我市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对中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快速发展,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当地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临沧市基本情况

临沧市原为临沧地区,属边疆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是典型的山区市,山区面积占全市国土面积的97.5%,2004年撤地设市。临沧市地处云南西南部,因濒临澜沧江而得名,西南有沧源、耿马、镇康三个县与缅甸接壤,国境线290.79公里。全市辖七县一区,国土面积2.45万平方公里,全市总人口236万多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85.72万人,占总人口的36.3%,年平均气温17.2℃。临沧市把旅游业作为新兴支柱产业加以培育。目前,临沧以糖、茶、水电矿等产业为支柱产业。其中,临沧茶叶年出口量占全省茶叶出口量的40%以上,年产量达2万多吨,面积和产量均为云南第一;临沧市又是云南重要的蔗糖生产基地,覆盖全市8县(区)、16万多农户、70多万蔗农。近几年来,又加大烤烟栽培、大力发展泡核桃产业。教育事业上,加大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力度。全市拥有各类学校3184所,其中:中等专业学校3所,职业中学7所,各类在校生总人数35.57万人。

二、临沧市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足,办学规模发展迟缓

多年来,我市中等职业教育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社会上“重学历轻技能”、“重普教轻职教”的现象较为普遍,职教“不规范”、-1-

“没前途”是普遍的社会认识,品行差、成绩差、落榜生是对多数职校生的一种偏见,甚至一些领导干部、教育部门内部也存在着轻视职教的现象。由于认识不足,加之宣传引导不够,造成普高和职高比例明显失调,没有形成全社会关心理解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环境。笔者在双江县调查发现:2005年初中入学学生数为2946人,到了2008年6月参加中考的报名人数只有641人,加上分流到双江职教中心的312名学生,总共也才有953名学生,其中有1993名学生在初

一、初二就已辍学流失,而能进入职业学校就读的每年也就只有300多名学生。可见,中等职业教育现有的办学规模与庞大的教育潜力不协调,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另外,国家就业准入制度得不到很好的落实也是制约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一些企业和单位用人用工只注重人力,不注重职业技能,严重挫伤了受教育者的积极性。

(二)办学方向存在错位现象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根据笔者调查,对口升学成了一些中等职业学校办学的主要目的,与国家和社会发展赋予职业教育的任务背离。如我市部分职业高中的多数优秀学生都被动员参加了对口升学考试,2005年、2006年升学率高达80%以上;其他一些职高也在探索对口升学的路子,把对口升学作为学校的支柱之一。职业学校以此作为办学定位,不仅无法发挥转移富余劳动力、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功能,也给自己的办学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三)经费投入不足,办学条件相对滞后

多年来,我市财政为“吃饭”财政,能满足工资已属不易,对于学校的发展所需要的资金便无能为力。虽然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但仍然难以满足需要。由于经费不足,硬件缺乏,学校现有的设备老化,办学条件得不到改善,制约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和办学水平的提高。而经费投入严重不足的直接后果是导致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较差,教学质量不高,社会影响和吸引力不大,很难办出特色和水平。因此,学生的学杂费顺理成章地成为学校办学经费的重要来源。我市中等职业学校的学费公办一般在1000元/年——2000元/年左右,占全市农民年均收入的近80%以上。如果加上食宿等其他费用,三年大约需要支出20000~25000元。高昂的受教育成本极大地抑制了广大家庭子女的教育需求。

(四)专业设置僵化,师资缺乏,人才培养水平不高

目前,在生产一线的劳动者素质偏低和技能型人才紧缺问题十分突出。据不完全统计,2004年底全国城镇从业人口中技能劳动者仅占32.9%。我市中等职业学校的部分专业设置也不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所开设专业多为成本小、对实习、实训基地要求不高的专业。

专业结构与产业、行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结构不协调,办学形式单一,教学内容方法陈旧,与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市场需求脱节。

另外,我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参差不齐,大多数是从学校走向学校,缺乏专业实践经历,“双师型”教师更是严重缺乏。笔者在双江职教中心调查发现,42名专任教师中,专业课教师有6人,只占教师总数的14.3%。近几年内,很少有教师参加过市级以上的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和专业培训,70%以上的教师从未接受过任何培训,专业教师大多都是现学现“卖”,难以胜任相应的专业课教学,许多教师的知识结构与职业教育所要求的知识结构不相适应,另外,课程设置中,实践课程占总课程的比例偏低,严重脱离了现实的需要。在这样的条件下培养出来的人才水平也就不容乐观。

(五)生源基础差,内部管理急待加强 当前,我市中等职业学校存在农村生源比重高,生源整体素质较低的状况。这些学生大部分不仅文化基础知识差,而且思想品德也差,给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在我市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中,90%以上的职高学生都是农村生源,一些县级的职高农村学生比重更大。生源质量下降,给学校的毕业生质量带来负面影响,从而给用人单位造成对职校生的不信任。这种恶性循环使得职业教育的社会信誉度越来越低。另外,我市的许多职业学校还存在着制度不健全,现有的制度落实、执行力度不够等弱点。因此,学生的不良行为导致了学校声誉的下降,也加深了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鄙视,最终影响到职业教育的发展。

三、加快临沧市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

(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树立现代职教观

观念决定一切,意识决定行动。只有每一位教师从思想上牢固树立现代职业教育观念,并努力使教师把这种观念内化为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才能真正推动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为此,笔者认为要深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等,提高领导干部依法兴教、依法治教的认识;改变中等职业教育的弱势地位,促进社会观念的转变、提高对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重要性的认识。

另外,要树立现代职教观。树立现代职教观,还应该适当引入市场机制,深化学校改革。当前的中等职业教育,政府仍然是投资的主渠道,作为边疆民族贫困山区的临沧市更是如此。我省的部分中等职业教育改革试点的成功经验证明了这一点。曲靖麒麟职中、玉溪二职中、昆明市二职中的成功经验表明,政府在宏观上控制,微观上办学,可以由学校根据企业、市场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来确定,让办学单位充分发挥自主权,调动学校和教师的办学积极性。

(二)加大扶持力度和宣传力度

1.政府应当加大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扶持力度和宣传力度

国家、当地政府应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和宣传力度,出台相关政策,使经费得到落实和保障,从而使中等职业学校的贫困学生生活得到保障。职业学校所在当地党委、政府也应对职业教育给予政策倾斜。例如通过新闻媒体等形式加大对职业教育的宣传力度,让职业教育进入千家万户,使社会、家长及学生认识到职业教育的重要性,从而愿意送子女到职业学校接受职业技术教育。此外,政府部门应转移教育投资重点,加强对职业教育的投资,促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均衡发展。

2.学校自身要加大宣传力度

宣传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学校自身义不容辞。中等职业学校应通过送教下乡、招生宣传、定期召开家长会及邀请创业成功的职校生回校举办讲座等形式加大对中等职业教育的宣传力度。近几年来,我市双江县职教中心除了通过送教下乡和招生宣传来加大对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宣传外,一直坚持举办“创业成功职校生谈职业教育”讲座。通过讲座,对在校生思想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对吸引生源、巩固好在校学生努力学习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三)创新办学模式

边疆民族贫困地区中等职业教育要发展,就要积极探索办学新路子,创新办学模式。

1.半工半读、工学结合。这种办学模式是满足农村贫困学生学习、就业欲望的一种最好方式。2003年以来,双江职教中心对近百名学生实行半工半读、工学结合,既巩固了学生,又让学生学到实践技能、得到就业锻炼,获得生活费。此外,有条件的学校还可结合半工半读、工学结合实行学分制管理,加大对贫困学生的方便面,吸引更多的贫困学生前来就读。

2.校企联合办学。校企联合办学,一是可以充分利用企业的实习条件,培养技能人才,二是创造了学生的就业环境和就业之路,三是双方共同对学生进行思想和教学等方面的教育管理,直接面向企业、面对社会,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的培养。2007年3月,双江职教中心与双江勐库茶叶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办学,招生数达376人,学校派出4名教师对学生进行跟踪管理和辅导。目前,企业、学生及家长反映较好,办学效果显著。

3.校校联合办学。校校联合办学,在发挥本校优势的同时借鉴他校的长处和优势共同办学,为当地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培养实用人才。目前,我市许多中等职业学校都与本市、省内、省外的省部级重点职校和国家级重点职校等联合办学。例如,2002年以来,双江职

教中心一直与昆明市盘龙职中、安宁二职中及深圳市保安区西湘职校联合办学,实现了资源共享和互补,学生毕业后全部在外推荐就业,方便了学生的学习、实训和就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4.校乡联合办学。校乡联合办学模式是以乡、镇产业结构调整对人才和技术的需求为基点,将办学的重心下移,直接为农村培养人才。这种办学采取灵活学制,农、科、教结合,农闲进行理论教学,农忙开展生产实习,理论和实践不脱节,学习和生产两不误,为农村培养科技致富带头人。2008年,双江县职教中心在忙糯、大文、帮丙及勐库四个乡镇试点,进行校乡联合办学,开办“农村家庭经营专业”,招生人数达422人。目前,办学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学生、家长及当地政府反映均很好,这种办学模式既符合国家大力发展农职业教育的政策,也是为“三农”服务,实现“兴村富民”工程的一大举措。

(四)加强职教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学校的灵魂,加强职教师资队伍建设是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关键。首先,政府应在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实行学校自主聘用教师制度,允许学校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技师或技师担任生产实习指导教师,通过内“培”、外“聘”等多种途径,充实中等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其次,加大对在职教师培训力度,强化技能培训,鼓励教师多深入企业调查研究,采用岗位培训、下厂锻炼等,加强教师培训、培养。第三,通过校企合作办学,加深教与学的交流,将企业中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才,交流充实到中等职业教师队伍中来。同时建立和执行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实习的制度,将自己掌握的专业理论应用于实践,再来教学、指导学生,以加强和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解决专业课和实习指导教师紧缺的难题。

(五)加强实验、实训基地建设,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学技术、练技能是职业学校学生学习主要目的。学生学技术、练技能凭借的是教学设备和实训设备,没有设备的职业教育只能是画饼充饥。因此,政府要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完善职业技能实验、实训设备的配备建设。另外,职校也要想办法、多方筹措资金努力改善办学条件,为学生的学习创造条件。另外,还要建立校内外相结合的实习、实训基地,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2003年以来,我市双江职教中心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一直以本县的多家汽车修理厂为实训基地,成功地进行了教学和实践的结合,培养了学生的技能。

(六)深化教学改革,加强管理,不断提高办学质量

提高办学质量,首先要合理设置专业,以满足劳动力市场对人

才的需求,专业方向应与当地产业结构相适应。专业的设置不但关系学生的前途命运,也影响中等职业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其次,要进行课程改革,这是许多成功职校的共识。专业课程的设置也要按需设置。有些专业教材不宜统编,应体现企业性,突出实用部分,压缩理论部分,坚持实际、实用、够用的原则。另外,要加强管理。严格的管理是办好一所学校的前提,学校应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加大对已有制度的执行力度,矫正学生不良行为。只有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出得去、用得上,才能体现好的办学质量、学生才有好的就业渠道,才能引起社会关注、加深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识。

目前,临沧市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已经初步摆脱了困境,步入了新的办学阶段。我们相信,在中央和各级政府的正确决策和领导下,在全社会共同关注下,通过广大职教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一定会开创临沧市中等职业教育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2005.10.[2]《云南省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云发

[2005]18号,2005.12.[3] 朱兴德.重点职业高中与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7.

第四篇:中式快餐现状及发展问题

中式快餐现状及发展问题研究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一句老话说明人每天都得吃饭,饭是人们每天都需要进行的活动,随着城市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快餐成为了人们的大部分选择来满足广大人民的生活需求。

快餐也促进了我国工作岗位的增多,加快了我国的经济发展。然而,现在的快餐这一巨大产业模式,仍然没有让多少中国的快餐骄傲。现在我们的快餐只是照搬西方的快餐,从西方拿来,只是冠以“中式”二字,中式快餐发展了多年从产品制作到经营的方式等方方面面,中式快餐的现状和人民的需求仍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很多相关人士指出:中式快餐应该走标准化、工业化之路、并形成集团化连锁的经营模式,中式快餐从餐饮的方向,服务的宗旨,管理和制度都是照搬西方的快餐店。为什么麦当劳,肯德基等快餐店能在中国风生水起,就是因为中式快餐店没有自己的经营模式。

一、中国餐饮所在的方向以及状态中国的菜系放多,大部分每个中式快餐店的菜单上都罗列了繁多的菜,但是由于厨师和做菜的模式很难把菜做的又快又好,而且有没有重点的大菜,这让人们去中式快餐店缺乏了目的性,自然而然也就去的人也就相对少了,做快餐店应该抓住人们的需求,人们去尚客优品中式快餐店的主要目的是因为城市的快节奏而去选择的快餐店,这就需要中式快

餐店把做饭的速度加快,还有人们一般去快餐店都是有目的性的这就需要中式快餐店减少菜种,而加大特色菜。当我们的快餐店里只需要做几个特色菜时,我们在厨房里就可以形成了一个流水线,大大缩减了做饭的时间,让消费者达到了快餐的目的。我们中国餐饮文化主张以养生为目的,而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大大提高,人们对养生的概念也有了很高的重视,但是在人们的印象当中吃快餐就是没营养,想要营养想要养生就得到标准的饭店去吃饭,在这样的情况下,是一个发展中式快餐的时机,应为我们中国的菜可以做成有营养的啊,那么我们就在中式快餐中做出又快又有营养的快餐,这是一个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战役,可以借鉴一下国外的例子,菲律宾的快餐连锁巨头快乐蜂,就是将大份菜在工厂中做熟并且速冻,并通过配送中心输送到各个分店,当顾客点到此菜时,只需按人分成小份加热即可,销售速度很快,我们中式快餐也可以效仿此举我们在这里其实还有一个建议,如果顾客不爱吃速冻的食品,以为速冻的事不新鲜的,那么我们可以在厨房加入切菜炒菜一体的机器人,这样不仅加快了做饭的速度,而且机器人做饭能做出标准的味道,会根据温度和时间,让人们不论是在哪个相同的连锁店都能吃到相同的味道。深圳繁兴科技公司拥有首度开发自动烹调机器人的发明专利,烹调专业人士表示了对烹调机器人“爱可”的认可,机器人的烹调技术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达到了

烹调厨师专业水平,关于油温和火候的技术可以说是非常精准。烹调机器人为中国餐饮的标准化,规模化,快捷化提供了主要影响力。

二、建立完善的管理服务体系

我们曾经做过一个专业的调查,为什么人们那么喜欢去西方的快餐点,其中百分之三十的人为麦当劳、肯德基等快餐店里边不仅服务好,而且认为里边的食品干净卫生,这是很值得我们中国式快餐店重视的。中国的快餐店应该加紧对顾客的服务和餐馆里的环境卫生,很多中国的快餐店缺乏让人们吃下去的食欲,而这一点西方的快餐点却做得很好这也是中式快餐店做不过西式快餐店的原因之一,改变餐馆内的环境加强人们的食欲,让人们吃一次想二次,还有就是中式快餐店的服务不够规范,应该独立出一支团队来让他们专门去做服务,在消费者的心中深深的印下中式快餐的管理也是如此的好,中国式快餐的服务质量也差不多多,只有这样方能与西方的快餐店抗衡,改变人们的消费观念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但要知道中国有13亿的消费群体,不能让13亿的顾客全部跑到西方的餐厅去消费吧,这里就需要我们中国得快餐厅加紧对服务的规范,保持店里边的干净卫生。

三、打造中式快餐品牌

中式快餐想要在品牌形象塑造上有所作为,就应该适当减少餐饮品种,集中力量把少数品种做到极致。品牌是企业

综合力的体现,为了塑造品牌,我们在企业文化、内部管理、菜品质量、经营方式、形象塑造和企业实力等各方面都要下功夫,加强企业自身的积累与完善。要在不断增加内涵的基础上,积极扩大外延,大力发展现代连锁业态,实现规模经营和规模效益,更好地形成区域品牌、全国品牌和国际品牌,满足市场需求。特别是要重视老字号企业和传统烹饪文化的弘扬与发展,突出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使中式快餐更好地走向世界,打造一个真正属于我国的世界快餐名牌。确定明确的发展战略 我国目前多数快餐企业没有明确的远景目标和切实可行的长远战略规划,企业文化也不明确,难以形成企业内部的向心力,势必影响其市场竞争力和不断向前发展的冲力。因此,确立清晰明确的发展战略和科学合理的远景规划是目前我国快餐业的当务之急。从不同的消费人群入手,建立不同消费层次的餐饮机构。消费人群主要有,学生,儿童,工作人员,临时流动人口等不同阶层,对于学生和儿童制定营养配餐,上班人员制定方便快捷,营养卫生的餐点,临时流动人员选餐比较随意,着重制定实惠便宜的餐点,在增加餐点类型的同时,保持中国特色餐饮文化,保留原有的餐点特点和优势,打造中国特色餐饮文化。

四、结论

最后我们讲的是食品安全,其实这应该纳到第一去讲的,因为食品的安全才是消费者能决定消费者的最终去向,但是这一点西方的快餐店也是做得很好的,我们的中式快餐对食品的安全却没有那么相对的重视,为什么是相对的重视呢,就是和西方的快餐店比起来差一些,所以我们一定要把菜的质量安全做上去,好好的做中式快餐,好好的为消费者服务才是我们中国餐饮业的根本。

第五篇:晚报发展现状及问题探究

分类号 单位代码 密 级 学 号

学生毕业论文

《某市晚报》发展现状及问题探究

中文系 院(系)专

指导教师

答辩日期

I

《某市晚报》发展现状及问题探究

摘要

《某市晚报》由于报纸容量有限,而且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加上当前某市地区,甚至是我国整个中西部地区的报纸的发展前景并不乐观,因而报社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和手段提升报纸品质,打通营销渠道,打造媒介品牌。

随着新兴媒体的发展,作为传统媒体的报纸受到了极大的打击,本文将从研究《某市晚报》发展现状入手,为报纸今后的发展提出独到的见解,希望给予他们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 某市晚报 ;发展现状 ;问题

II

Abstract Yulin Evening News has a limited capacity, and is still in its beginning stage.Moreover,including Yulin,the development prospect for newspaper of the entire Midwest China is not very optimistic.Therefore newspapers need to take certain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pen the market and build a brand.Nowadays, as a traditional media, newspaper has been facing the storm from the news media.This paper starts form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Yulin Evening News, proposes an unique insights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newspaper.I hope it could give them some help.Keywords: Yulin Evening News;development situation;problem

III

摘 要.....................................................................II Abstract.....................................................................III 目 录....................................................................III

一、绪论......................................................................1

(一)前言................................................................1

(二)我国报纸发展现状分析................................................1

二、《某市晚报》的发展现状....................................................2

(一)《某市晚报》的创刊理念和宗旨.........................................2

(二)《某市晚报》的发展规模...............................................2

(三)《某市晚报》的版面安排以及分工.......................................2

三、《某市晚报》采编工作中的优势..............................................4

(一)注重本土性..........................................................4

(二)注重服务性..........................................................4

(三)注重文学性..........................................................5

(四)注重情感性.........................................................5

四、《某市晚报》采编工作中的不足..............................................7

(一)新闻时效性不足......................................................7

(二)新闻采写能力的不足..................................................7

(三)新闻报道的影响力不足................................................8

(四)记者与各口线关系不牢固..............................................8

五、《某市晚报》的发展前景....................................................9 结 语.....................................................................11 注 释.....................................................................12 参考文献.....................................................................13 致 谢.....................................................错误!未定义书签。

III

《某市晚报》发展现状及问题探究

一、绪 论

(一)前言

作为一张新的城市文化名片,《某市晚报》是继某市成为经济强市后,由某市日报社主办的某市地区首家的晚报,充分展示了某市精神文明的发展进步以及新的城市形象。

本论文将全面分析《某市晚报》的发展现状及问题,重点探讨《某市晚报》的发展现状,分析《某市晚报》在采编工作中存在的优势与不足,并提出如何进一步改进的相关建议。

(二)我国报纸发展现状分析

报业作为传统的媒体,在面对高新技术手段和新兴媒体的竞争时,正经历着“转型的”阵痛。[1] 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与发展,不光是晚报类报刊,整个报纸行业收到了很大的冲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报纸等传统媒体的地位开始动摇。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取得知识和新闻的途径越来越多,尤其是新一代的年轻人,越来越不依赖三大传统媒体获取信息了。

第二、报纸的销量锐减。科技不断在发展与进步,特别是数字技术的革新无时不刻推动着媒介手段的变化。如今广播可以在因特网上收听,电视图像也可以在因特网上实时观看,同样,绝大多数报纸也可以在因特网上查阅,但是,在方便大家的同时也同样影响了报纸的销售情况。

二、《某市晚报》的发展现状

(一)《某市晚报》的创刊理念和宗旨

《某市晚报》始终坚持以“深入、深入、再深入,贴近、贴近再贴近”为核心理念,秉持“新锐、理性、善意、建设”的新闻视角,以期达到“关注百姓福祉,担当社会责任”的宗旨。坚守“平民情怀,大报风范”,立足某市,辐射塞北,传承历史文脉,弘扬陕北文化,引领现代文明,倡导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2]

(二)《某市晚报》的发展规模

由某市日报社联合西安日报社合作创办的《某市日报》都市版《某市晚报》正式于2011年4月1日创刊出版,[3]目前已经成立2年,现有职工200余人,设总编室、办公室(包括网络技术部和司机)、编辑中心(包括副刊部)、采访中心、广告经营中心(原策划部于2013年并入,但依保留其独立职能)、发行中心(含车队和发行站)6大部门。

截止2013年4月,总编室5人,办公室9人,编辑中心36人,采访中心38人(以上均含见习记者),广告经营中心(含策划部)35人。发行中心在2013年以前有380多人,由于2013年起《某市晚报》和邮政开始合作运营,各县发行站逐渐撤销并且大量裁员,只留下了约40人。但是由于合作运营的效果很不理想,报纸经常无法送到订户家中,订户对报社的意见很大。所以从2013年4月起又开始重新恢复县级发行站,由于发行站的人员不属于社聘,所以具体人数在采访中心办公室的资料库中尚未统计。

报纸创刊之初,采访中心共分6个部门,分别为时政部、民生部、社会部、区县部、文体部和摄影部。于2012年秋季整合成现有的3大部门,即时政民生部、社会区县部、文体摄影部,每部门各设一名部门主任管理事务。

目前《某市晚报》的日发行量约为12万份。每份报纸售价1元。

(三)《某市晚报》的版面安排以及分工

《某市晚报》基础版设为四开24版,遇到重大事件或者当天新闻比较多时

《某市晚报》发展现状及问题探究

会临时增加。但是周末由于记者轮休,版面内容一般比较少。

每版面设责编、美编、图编和校对至少各一名。如果无重大新闻或者特殊事件,每个版面的安排如下:

头版为每日重要新闻目录与索引。2版一般为时事评论版,多引用外稿的社评或针对当今微博等网络上比较流行的话语进行点评。3版为重要新闻版,一般为国内重要时政新闻,由新华社等通讯社的稿件,或者其它媒体和本报记者共同采写的新闻稿件为主。4版为社会新闻版,全是某市各区县的社会新闻,皆由本报记者实际采访后撰写。5版为“社区360”版,主要针对大家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麻烦事提出一些小妙招,或者将大家共同关心的一些影响到自己生活的事情进行曝光,然后争取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从而使事情得到解决。6版为“民生在线”版,记录某市人的衣食住行各方面发生的一些新闻。7版为“财经在线” 版,但是由于本报记者对财经知识的掌握欠缺,再加上本地财经新闻线索不多,所以本版多直接采用外稿。8版为陕西新闻版,主要报道陕西其他地方最近的新闻事件,也是采用外稿。9版和10版为“国内聚焦” 版和“中国新闻” 版,11版和12版为“环球聚焦” 版和国际新闻版,基本就是8版的延伸与拓展,均采用外稿。13版为“e网天下” 版,主要针对日前网络上比较流行或者引起大家共同关注的一些话题,本报编辑自行采写或者引用外稿。14版和15版为“体坛天下”版和“体坛风云” 版,如果本地没有体育赛事的话也是基本采用的外稿。16版、17版、18版为文化新闻和娱乐新闻版,和体育新闻版类似,如果本地无此类新闻则直接采用外稿。19版为“闲情” 版,一般刊登一些小笑话或者今天各星座走势,以及一些图片小游戏。20版为“榆溪悦读” 版,21版为小说连载版,都是刊登一些比较耐看的文章。22版,23版,24版不固定,可能刊登各种软文,也可能介绍一些某市的风土人情。

三、《某市晚报》采编工作中的优势

(一)注重本土性

作为一份地域性报刊,本土性可以说是最大的特点。《某市晚报》在此方面正在不断的进行完善。《某市晚报》充分强调“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虽然版面不多,但是坚持所做的本土新闻都有自己独有的特色。

在没有特殊重大事件时,《某市晚报》的24版中至少有6到8个版面中的大多数稿件由本报记者独自采写,关注的都是本地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比如“鲜奶直销质量监管存‘盲区’,某市持合格证奶牛场仅5家”一文,就是针对直接某市地区直销鲜奶这一地域独有的现象,为本地读者释疑。不光告诉大家鲜奶的来源、生产等出售之前的一系列流程是否健康、卫生,也咨询相关专家来告诉大家如何饮用牛奶最健康,以及向读者介绍饮用鲜奶的优缺点等,最后指出当前鲜奶的直销质量监管存在盲区,呼吁相关部门给予重视。

再如“一份570克,一份210克,同是凉皮同样价,差距咋恁大”一文,关注的就是某市市民喜爱的小吃——凉皮的价格问题,很多某市市民反应年后凉皮价格不光涨了而且份量也变少,于是记者一共走访了某市主要三条大街的9家以销售凉皮为主的店铺进行调查,最后发现同样价格的一份凉皮的重量最大相差近2倍。

②①

(二)注重服务性

虽然某市本土的新闻媒体之间的竞争还不是很激烈,但是《某市晚报》还是相当重视自己的服务性。特别是2012年秋季以来,《某市晚报》新开2个策划专题,分别为“社会调查”和“生活实验室”,服务受众的效果尤为显著。

“社会调查”专题是针对当前大家热议或者容易引起大家共同关注的某一个话题,记者设计出一份调查问卷,然后随机发放给某市各年龄层的本地居民,少则60份多则200份,然后进行回收和统计,再做出一整版的专题报告。比较有影响力的是“某市12县区结婚成本调查,‘先房后婚”加大结婚成本,六成人娶老婆完全靠父母”,这篇报道在当时引起了比较大的反响,被某市本地的夸父论坛,塞上风论坛和腾讯大秦网收录在当天的首页中。③

《某市晚报》发展现状及问题探究

而“生活实验室” 专题则是针对大家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一些很困惑的事,记者亲自实验,再咨询相关领域的学者,然后再告诉大家正确答案。比如“哪种洗涤用品适合洗羽绒服”、“冬天眼镜防雾,哪招最给力?”等报道,都赢得了读者的欢迎。

另外,《某市晚报》并不仅仅在此2个专题上注重服务性,其他版面比如“社区360”等也十分注重服务性。例如该版面经常会介绍一些“圣诞刚过将迎元旦,民警支招防‘坏蛋’”、“去除粘着物,用橡皮?用白酒!”等生活中常用到的小窍门。

(三)注重文学性

《某市晚报》的文学性除了在副刊部分得到了充分表现以外,在其他版面的稿件中也逐渐得到了一定的重视。比如天气播报板块从早前僵化的“三大段”式,发展到现在运用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和口语化语言,文学性有了显著的增强。如“今天是星期日,难道连太阳也要休假了吗?”

在副刊部分那就更不用说了,每天都有的美文基本都是编辑或者特约作者自行撰写,很少使用外面发表过的文章,让读者长期以来的审美疲劳得到了一种缓解。

虽然在新闻报道中注重文学性可以有助于新闻事件的还原和新闻形象的塑造等,不过《某市晚报》在普通稿件中还才刚刚起步,也大多只是运用在标题上,比如“过度挑选导致‘卖相’不好,超市果蔬:不要再来伤害我”等。

(四)注重情感性

真实性是新闻报道的生命。所以大多数新闻报道都把真实性与客观性放在首要地位,避免新闻报道中出现夹杂记者情感因素的语句。但是新闻具有双重职责,它在向受众传播讯息的同时也起到一定的宣传和引导作用。纯粹的毫无记者个人感情色彩的新闻报道也是不存在的。所以新闻报道的真实性与情感性实际上是辩证统一的。

此外,新闻报道中如果适当的增加一些情感因素,相反会令整篇新闻报道更具有可读性和吸引力,尤其是在深度报道中,在充分反映事实的基础上,适当用简短的语句揭示主题,能够积极调动起受众的情感从而达到情感上的共鸣。

《某市晚报》的民生板块,为了引起读者的共鸣,就十分逐渐注重情感性。比如《宿舍吸烟被发现遭保安暴打,一学生怕叫家长从4楼跳下》一文中记者虽只是陈述客观事实,没有过分追究过错方到底是谁,让读者自行判断,但

也充分表示了自己对学生的同情。“对小郑进行了一顿暴打。小郑无奈‘供’出了小高也吸了烟。于是,保安谢某让小郑把小高叫来。小高被叫到门房后,同样遭遇了一顿暴打。”记者在陈述事实的时候连续使用2次“暴打”一词起到了强调的作用,并且用“无奈”来形容学生当时的心理情况。这样很容易的引导读者进行相位思考,即使是老师体罚学生也是违法的,更何况只是一名学校的保安,他还暴打了2名学生。暂不考虑后来逼学生跳楼这一后果,读者光看到这里时就已经会开始同情该2名学生了。

《某市晚报》发展现状及问题探究

四、《某市晚报》采编工作中的不足

(一)新闻时效性不足

《某市晚报》与国内一些优秀的晚报相比,新闻时效性的欠缺显得十分明显。如“摊贩‘董事长’当街脱裤子”一文,本来是3月20日中午12时发生的,当天该事情已经解决,但一直到3月22日《某市晚报》才刊登。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受截稿时间的限制。采访中心规定,凡是晚上7点前尚未上传到部门主任处的稿件,除了特大事件和突发事件,稿子一律压到第二天再发。这个看似人性化的硬规定,很照顾相关领导和编辑中心的工作时间,其实从客观上也影响了采访中心记者的写稿热情。

其次,审稿权的把控过于死板。如果遇到一些有争议的地方,必须请示总编,而总编周末一般不上班,所以一个稿件很容易就从星期五拖到星期一请示了之后才能发表。虽然说这样做也有其合理性,但是其实可以将权力下放,比如让中心主任或各部门主任掌握一定的审稿权,一些不是特别重要的稿件,经他们审核同意就可以发表。如果出了问题,就由作者和同意的主任进行承担。

最后,记者的新闻专业专业精神欠缺,缺乏工作热情和奉献精神。很多情况下有新闻,但是由于已经下班或者其他原因,记者不愿意去采访。就以停水为例。“聚才巷停水3天,住户一桶水一元买着吃”在采访时记者受到了群众的误解,从而遭到责备和辱骂,自此以后那名女记者在遇到其他有关聚才巷的新闻线索时都推辞了。

同样是该名女记者,在写“某市学院食堂难觅一元菜”一文时由于带有负面影响,事前没有和学校的宣传部先进行沟通就直接报道了,从而导致某市学院和整个报社不和谐,导致她以后对某市学院有关的新闻线索也一概回避。

(二)新闻采写能力的不足

由于《某市晚报》的记者大多数都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新闻采写能力相当欠缺,急需要加强。

首先表现在心理承受能力不强。就像刚刚提到的那名女记者,因为几次采访时遇到的挫折就选择了逃避,可是记者是一个与人打交道的职业,哪里有新闻

记者就应该出现在哪。

其次是缺乏毅力,采访不彻底。记者在采访时遇到冷落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部分新记者在采访遇到冷落时也就没有热情继续采访,常常草草了事。比如“某市上郡南路两小区开始正常供暖”一文,起初是一名见习记者采访,但是小区物业非常不配合,导致采访不成功,最后也就不了了之了。由于市民继续反映,采访中心最后派了一名年纪大一点的记者才把这件事调查清楚。

最后是报道缺少深度。整个采访中心能独自写深度报道的目前仅3人,所以《某市晚报》的深度报道出现频率很低。年轻记者写稿件时往往会就事论事,缺少深度,而没有深度的报道也很难出现亮点。比如“抢了弟弟3元嫌少,又持刀勒索哥哥”一文就纯粹就事论事。作为一名未成年人会做出这样的事情,到底是家庭,学校还是社会的责任,这是一个可以引起大家反思的问题。

(三)新闻报道的影响力不足

一方面是由于《某市晚报》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其影响力自然不可能和作为党报的《某市日报》相比,也无法和有几十年成长历程的《华商报》所抗衡。

二是由于受到广告商的制约,使得一些本该报道的舆论热点事件无法见报,从而削弱了报纸在受众中的影响力。比如“学生宿舍被盗,楼层监控失灵”学院学生宿舍连着几次被盗,其中第一次就损失了价值上万元的物品和4000多元现金,但是由于学校的摄像头坏了却一直没有维修,给案件侦破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在报道中因为摄像头是中国电信负责建造的,编辑在修改稿件时将此稿件压下。

(四)记者与各口线关系不牢固

新闻口线是记者获取新闻线索的重要途径之一,每名记者都有自己独自需要联系和维护的口线,一旦你和你的口线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你将会获得更多的线索和资源。但是《某市晚报》由于人员流动比较大等主客观原因,因而记者与各口线的关系并不是太牢固。

比如时政新闻这一块,市政府或市委的有关新闻发言人和宣传部有新闻线索时往往只会直接通知《某市日报》的记者,有时候会遗忘掉通知《某市晚报》的记者。有一次《某市晚报》的一个记者看到了前一天一个比较重要的时政新闻刊登在了《某市日报》上,他打电话过去询问对方宣传部为什么没有通知她,对方说以为《某市晚报》和《某市日报》是一起的,所以就只通知了一个。这就是典型的记者与口线关系不牢固的表现。

《某市晚报》发展现状及问题探究

五、《某市晚报》的发展前景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全球进入了信息时代,在此时作为传统媒介的《某市晚报》前景不甚乐观。但如果采取一定的改革措施,也许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主要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第一,要建立固定的忠实读者群。《某市晚报》需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受众群,确定自己的读者群到底是哪一个类型的人,从而建立起固定的忠实读者群。一群固定的忠实读者,除了可以带动报纸的销量,还可以扩大报纸的宣传力和影响力。在明确目标受众的基础上,对报纸稿件进行内容细分,为读者量身打造适合其阅读的新闻报道。既不能太专业让读者读不懂,也不能太通俗而没有深意,沦为一份市井小报。

第二,要创办具有特色的版面或者专题,塑造出属于自己的品牌特色。比如已经有的“生活实验室”和“社区360”就是一个不错的尝试,如果再多和某市本土性进行融合,那么必定会吸引更多的读者。

第三,要增加自采稿件所占比例。从《某市晚报》的版面安排来看,《某市晚报》的稿子基本很大篇幅都是拿来主义。一定要加强对本报记者的采编能力的培养,寻找生活中各类事件中的新闻价值,如果实在没有新闻可写,可以多试一试报道策划和活动策划。毕竟《某市晚报》的读者大多数为本地市民,刊登太多的外地新闻很难引起大家的阅读兴趣。

第四,要加强与读者的互动。加强互动是为了令读者从被动变为主动,亲身参与新闻报道或者新闻评论当中,不仅仅当一名看客。读者俱乐部就是一座沟通读者和记者们的一座桥梁,而如何利用好这座桥梁正是我们需要思考的。我们可以在已经建立的《某市晚报》读者俱乐部的基础上,经常举办一些活动。比如曾经举办过的“八分钟约会”、“十元看大片”等都比较成功。但是如果能和新闻本身多靠近一点那么就更好了。比如可以针对当天的某一条新闻提出一个讨论话题,让大家在网上跟帖或者打电话到报社提出自己的理解和看法,对有独到看法的读者提供小额的物质奖励等。

第五,要充分扩大《某市晚报》的宣传力度和影响力。《某市晚报》的新闻内容目前只能在某市日报网可以查看,图片版的可以在新浪博客上查看,但其传播方式应更加多样化。同时《某市晚报》虽已开通了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实时报道和转载一些比较大的新闻,但缺点就是图片版的报纸一旦放大就模糊,某市日报网的文字新闻也有缩减现象。因此,首先要从技术上改进。文字报道在借助某市日报网传播时避免出现文字缩水现象;图片的传播可以尝试一下在每天的微

博或者新浪博客图片版的最后附加一个链接地址,提前把报纸原版的pdf格式上传到某个网盘当中,让读者有一种更多的选择。

《某市晚报》发展现状及问题探究

德国RTL电视台高级顾问汉斯·马尔说,“未来的媒体应是多形式的。”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人们的选择会越来越多,纸质媒体应该充分把握这一机遇,融合进新的元素和时代特色,满足新时代的需求。

虽然《某市晚报》目前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是相信迟早可以得到解决的。

《某市晚报》在提高记者采编能力的同时,更要加强与《某市日报》等其他媒体的互动,延伸报道触角,扩大自己在整个某市地区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利用各种平台和终端等渠道进行宣传;对稿件内容适当调整,走出自己的特色,针对读者的要求而随时改变,摆脱对《某市日报》的依赖;还可以培养自己固定的忠实读者。

《某市晚报》的发展道路还很长,优点也不少,但是一定要夯实基础,脚踏实地的做好长远发展的准备。

① 高亚亚,成顺,鲜奶直销质量监管存“盲区”,某市持合格证奶牛场仅5家[N].某市晚报.2012,12(17):4 ② 高亚亚,一份570克,一份210克,同是凉皮同样价差距咋恁大[N].某市晚报.2013,3(18):8 ③ 高亚亚,李俊明,成顺,“某市12县区结婚成本调查,‘先房后婚”加大结婚成本,六成人娶老婆完全靠父母”[N].某市晚报.2012,11(24):6 ④ 王亚妮,哪种洗涤用品适合洗羽绒服[N].某市晚报.2012,11(27):6 ⑤ 张彩玉,冬天眼镜防雾,哪招最给力?[N].某市晚报.2012,11(20):6 ⑥ 雷艳阳,圣诞刚过将迎元旦,民警支招防“坏蛋” [N].某市晚报.2012,12(27):9 ⑦ 刘建华,去除粘着物,用橡皮?用白酒![N].某市晚报.2012,12(15):6

⑧ 王红霞,成顺,今夜有冷空气来袭,某市气温下降5℃[N].某市晚报.2012,10(28):5 ⑨ 王亚妮,过度挑选导致“卖相”不好,超市果蔬:不要再来伤害我[N].某市晚报.2013,3(11):10 ⑩ 薛鹏,宿舍吸烟被发现遭保安暴打,一学生怕叫家长从4楼跳下[N].某市晚报.2013,3(15):7 ⑪ 马腾,任海涛,摊贩“董事长”当街脱裤子[N].某市晚报.2013,3(22):4

⑫ 高亚亚,成顺,聚才巷停水3天,住户一桶水一元买着吃[N].某市晚报.2012,10(19):7 ⑬ 高亚亚,李俊明,某市学院食堂难觅一元菜[N].某市晚报.2012,11(2):11 ⑭ 杨晓梅,成顺,某市上郡南路两小区开始正常供暖[N].某市晚报.2012,11(4):5 ⑮ 马腾,杜鹏程,抢了弟弟弟弟3元嫌少,又持刀勒索哥哥[N].某市晚报.2012,12(10):5 ⑯ 高亚亚,李荣,成顺,学生宿舍被盗,楼层监控失灵[N].某市晚报.2012,12(11):6

《某市晚报》发展现状及问题探究

参考文献

[1] 王秋苹.当代中国报业竞争力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 2010 [2] 赵曙光.我国报业发展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 2004 [3] 陈以良.我国报业发展现状及区域发展模式[J].学术研究 2008(10):80-83 [4] 陆治原.在《某市日报》都市版《某市晚报》创刊庆祝大会上的讲话[N].某市日报,2011,4(2):1 [5] 陈亚旭.中国地市报生存发展空间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 2010 [6] 梁衡.中国报业发展的现状与发展趋势[R].北京:第七届世界传媒经济学术会议 2006

下载西部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及问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西部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及问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职业教育发展问题的调研报告

    学以致用,办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精细管理,育技术过硬的优秀人才通过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和省委七界五次会议精神,围绕全会的主题,着眼于我们的工作实际,做为一所国家级重点......

    职业教育发展问题的调研报告

    通过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和省委七界五次会议精神,围绕全会的主题,着眼于我们的工作实际,做为一所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的校长,我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和思考,依据多年来的工作经......

    西部地区法治文化建设问题研究

    西部地区法治文化建设问题研究 法治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部分, 是法治的“灵魂”和源泉,是法治社会的重要精神支柱和内在动力。 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认为法治......

    宁夏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宁夏马铃薯产业化发展现状及问题资源匮乏、投资不足、历史欠账多是导致宁夏南部山区经济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之一。马铃薯产业化,是宁夏南部山区脱贫致富的主要出路之一。以下......

    重庆蚕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www.xiexiebang.com 重庆蚕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一、重庆蚕业发展现状及问题重庆是全国主要蚕茧生产省市之一,全市共有个区县栽桑养蚕,主要分布在渝西、库区、渝东南三大蚕业带,养......

    商标发展现状及问题与对策

    商标发展现状及问题与对策永定分局 伍小成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商标在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凸显。实施商标发展战略,加快商标培育,加强商标专用权保......

    浅析医药行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浅析医药行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阜阳市医药批发企业现状及存在问题药品主要是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规定有适应证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

    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报告

    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自从98年开始,电子商务就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特别是与电子商务沾得上一点边的企业上市筹资,都获得成功。而为什么至从去年以来,电子商务就慢慢开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