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区职业教育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时间:2019-05-13 11:38: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西藏自治区职业教育发展的问题与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西藏自治区职业教育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第一篇:西藏自治区职业教育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西藏自治区职业教育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卓玛穷达

摘要:文章在回顾西藏职业教育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从职业教育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分析

了西藏职业教育发展不良的原因,并从树立正确的职业教育观、多途径解决办学资金问题、搞好师资队伍建设、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建立合理的职业教育体系、加强教材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西藏职业教育;问题;对策

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和地区实现经济成功追赶的关键是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先行。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西藏的职业教育发展缓慢,人力资源开发长期处于落后水平。缺乏人才、智力的支持,使得西藏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不能转化成经济优势,成为制约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给西藏职业教育事业既提供了极好的发展机遇,又提出了巨大挑战。为此,深刻认识目前办学不良的原因,并提出可行性对策,对发展西藏地区职业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西藏职业教育发展不良原因分析

1987年11月国务院第二次援藏工作会议和西藏自治区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明确了西藏教育工作的方针:重点加强基础教育,优先发展师范教育,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巩固提高高等教育。第一次将发展职业教育提到了显著的位置。自治区开始将以中等职业教育为核心的职业教育列入教育事业发展规划,职业教育得到逐步发展。截止2004年末,西藏自治区有中等职业学校10所,在校生8549人,教职工总数1155人,其中专任教师774人。

但是,由于受西藏地区经济落后,交通闭塞,教育基础薄弱,大众职业教育意识淡薄以及相应的政策、法规不健全,等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西藏职业教育目前还存在着办学条件简陋、质量差、教育资源不集中、办学层次脱节、招生就业困难等问题。具体分析西藏职业教育发展不良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外部原因

1、鄙视职业教育的观念根深蒂固

和平解放前的西藏,是一个官家、贵族、上层僧侣统治的封建农奴制社会。受印度宗教文化思想的影响,人分等级的意识深刻影响着旧西藏社会生产生活。以铁匠为主的部分手工艺人处于社会生活的最底层。明间流传着像“欺许者为铁匠,乞丐为下等人”,甚至在儿歌中也有“铁匠的儿子娶得妻,石头也能开出花”这样歧视和咒骂五金匠人的言词。公元17世纪,第司·噶玛登雄旺布治理西藏地方政府期间,颁布的第一部封建法典中把一切工匠、屠夫、天葬师、民间艺人视为“下下级人”。在日常生活方面,手工艺人不能与等级比他们高的百姓同餐共饮。

这种封建习俗的影响至今仍然严重束缚着职业教育的普及。改革开放以来,西藏第三产业不断发展,美容美发、酒吧服务、家政服务等行业在西藏陆续落户,并有一定的市场需求。但从事这类职业的一般都是外来人员,本地藏族人很少。究其原因,也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藏族人对这类新兴行业还怀有一定的偏见。

2.经济落后严重影响着西藏职业教育的发展

一是和平解放以来,西藏各方面虽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目前地方企业、工业发展不足,社会自我财政积累能力相当差,长期以来西藏建设所需的资金一直靠国家财政的支援。而且,因为西藏建设所需投放资金的地方太多,紧张的财政对于资金要求偏高的职业教育来说无疑是发展不足的瓶颈所在。二是西藏80%以上的人口在农牧区,投资教育就更成为困难,从而极大地限制了广大农牧民子女接受职业教育。三是西藏经济发展迟缓。社会产业结构不合理。以1998年为例,西藏三大产业的比重分别为34.3︰22.3︰43.5。第一产业偏重;第二产业偏轻,现代工业极不发达,机电、化工、电子等高科技产业在西藏仍属于空白;第三产业虽然比重较高,但其中的主导行业层次较低,金融、保险、房地产、咨询等新兴行业尚不发达、社会经济发展不足,就业渠道狭窄。

(二)内部原因

1.师资结构不合理

一是教师学历达标率低。西藏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中,有32.43%的教师学历未达标。二是教师专业结构不合理。西藏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中,文化课教师占44.44%,专业、实习课教师占48.84。这跟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的合理比例4︰6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专业课教师少,显示不出职业技术教育的特色。并且在专业教师里普遍存在着懂理论而实践能力极差的现象,“双师型”专业教师更是寥寥无几。三是职称结构不合理。西藏中等职业学校里,副高职称及以上职称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49%,中级职称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29.72%,初级职称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4.57%。这跟教育部提出的“具有高级专业职务教师的比例,中等专业学校(含成人中专)达到25%”的要求相差很大。

2.专业设置缺乏特色

专业设置是教育与经济的接口,是职业教育为经济发展服务的具体体现。由于缺乏周密细致的市场调查和科学的市场预测,西藏中等职业学校在专业设置方面普遍存在着重复、不切实际的现象,与本地区的特、优产业联系不密切。

3.教材针对性不强

西藏是以藏民族为主体的民族聚居地,有本民族的语言;西藏的地理、环境、气候以及人文等方面与内地有一定的差异,但目前西藏职业学校使用的部分统编教材对这一特点兼顾不够,地方乡土教材和校本教材又很少,给教师教学和学生自学带来不少困难。

二、改革发展西藏职业教育的对策建议

1、加强宣传,提高对职业教育的认识

各级政府应组织有关干部认真学习职教法和全国职教会精神,并以学习贯彻全国职教会精神为契机大力宣传发展职业教育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大战略作用。地方政府应认真履行办学责任,重点办好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通过典型示范的办法让群众看到接受职业教育带来的实惠,理解发展职业教育、提升科学文化水平、培养科学精神对改变生产生活方式,解决就业问题,维护西藏社会稳定的重大意义,进而改变鄙薄职业技术教育的态度,在全社会营造起重视职业教育、积极参与职业教育的氛围。

2、多种途径解决办学资金问题

国家对西藏实施西部大开发的经费预算,应有发展西藏地区职业教育的预算比例或西藏职业教育专项资金。西藏财政应加大对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应通过制定减免税收等优惠政策,鼓励在西藏办企业的单位通过捐资、提供实习场所和兼职教师以及培训职业学校教师等措施支持职业教育。另外,还要千方百计地增加农牧民收入,提高农牧民对自身及子女教育投入的能力;要完善教育信贷制度,建立职业教育助学制度,以贴息贷款等多种形式,资助 2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接受职业教育。

3、搞好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西藏职业教育要想摆脱目前办学上的困境,当务之急就是要加强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一是学校要加强对现有师资的培训,使他们能更好地胜任职业教育工作。二是要结合各校实际情况,引进一些基础知识扎实、动手能力较强的教师,以改善自己的师资结构。同时大胆地实施校企联合,聘请兼职教师。西藏不少职业学校办有像卡垫纺织、藏式绘画等具有藏民族地方特色的专业,很有市场。像这类技能、技术性很强的(工种)专业,在西藏民间流传久远,社会上有一些技艺精湛、知名度极高的能工巧匠。职业学校如果能大胆地聘请他们任兼职教师,不仅能广泛吸引学生入学,而且能在这些老师的带领下,走上自主创业之路。三是充分利用远程教育和“援藏援教”等来充实专业课教师队伍:(1)借助现代化远程教育途径把发达地区的名师和先进课程引进到教学中来,提高我区职业教育对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能力;(2)借助“援藏援教”措施,通过教师互访等方式提升我区职校师资的整体水平。

4、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建立合理的职业教育体系

西藏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应充分考虑区情和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应根据区域发展的不平衡状态,实施学校结构布局调整,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在乡村,应积极开展农村初等职业教育,在中心城市应重点调整中等职业教育,适量发展高等职业教育。(1)在县、乡建立乡村两级农村技术学校,对农民和当地初中毕业生进行文化水平和实用技术培训,使他们掌握

一、两项致富技术,培养出一批素质高、能致富的新型农民。(2)目前,除了阿里地区以外,日喀则、山南、林芝、昌都、那曲所办的中等职业学校普遍存在着规模较小、办学效益差、畸形竞争生源的现象,极大地影响西藏职业教育的有序、健康发展。拉萨作为自治区首府城市,在交通、教育资源等方面具有其它地区无可比拟的优越条件。因此,如通过教育资源的重组和整合,在拉萨建立一所融中等、高等职业教育和城市职业技能培训为一体的职业技术学院,将会更好地实现教育资源的进一步优化配置,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建立起人才培养立交桥。

5、调整专业,加强教材建设

“十五”期间,西藏经济发展确定了“六个特色支柱产业”:旅游业、藏医藏药、高原特色生物产业和绿色食品业、农畜产品加工业和民间手工业、矿业、建筑建材业。各职业学校应紧紧围绕这些支柱产业并根据自身办学条件,办出一些既有优势又有特色的专业,比如旅游专业、藏医藏药和民间手工业等。这样不仅在生源上得到保证,而且也将找到职业教育发展的突破口,办出自己的特色。

应尽快编写适合西藏地区文化背景、适合于本地区特点的职教教材和参考书;开设与西藏经济发展需要密切相关的课程,课程内容应增加一些劳动技能和科学种田、畜牧知识以及当地社会、人文、地理知识。比如,在建筑专业课里,增加一些有关西藏传统建筑风格的教学内容;在职业指导课里,增加一些关于藏族人创业题材的内容;在服装专业课里,增加有关藏族传统服饰的教学内容;在养殖、种植等专业课里,增加有关高原气候条件下,对养殖业、种植业的特殊作业要求的教材内容,等等。教材内容结合藏区实际,不仅学生学起来既实用又易于理解,而且还能提高群众支持孩子上职业学校的积极性,提高职业教育对本地区经济发展的适合度和贡献能力。

参考文献:

⑴王太福,王代远,王清先.西藏经济跨越式发展研究(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4。

(2)西藏社会科学院编.2003西藏经济蓝皮书(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3。

(3)李怀宇.我国民族职业教育发展初论(J).职业技术教育,2003,(10)。

(4)刘春生,徐长发.职业教育学.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5)宋洪远,谬洪乐.关于西藏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战略问题的思考(J).管理世界,2003(1)。

(6)张明,扎噶.西藏的手工业和工艺品(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6。

(7)本文的部分数据是根据西藏自治区教育厅《西藏自治区教育事业统计资料:2004-2005学年初统计资料汇编》(计算机汇总),2004,12。

第二篇:27-西藏自治区职业教育

西藏自治区职业教育 教师队伍建设十二五规划

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1]14号)的精神和相关要求,结合西藏职业教育发展规划,为进一步推动和加强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切实提高西藏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优化职业教育师资力量结构,促进西藏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适应职业教育加强内涵建设、提高办学质量的迫切需要,进一步突出教师队伍建设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地位,系统设计、多措并举、创新机制、加大投入,以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双师型”教师队伍为目标,以提升教师专业素质、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完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为主要内容,以深化校企合作、提高培训质量为着力点,大幅度提高西藏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水平,为西藏职业教育科学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二、十一五期间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实施情况回顾 “十一五”期间,我厅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导,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全区职业教育工作跃上一个新的台阶。为贯彻落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的有关文件精神,切实提高西藏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优化职业教育师资结构,进一步推动西藏职业教育的发展,结合我区中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实际需要及专业设置情况,我厅制定了《西藏自治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实施方案》,就我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国家级培训、自治区级培训、进行了安排部署,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

(一)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国家级培训 2007我区选派8所职业技术学校20名专业课骨干教师参加了国家级培训。

2008我区选派7所职业技术学校10名教师参加了国家级培训,其中1名教师参加了出国进修。

2009我区选派7所职业技术学校20名专业课骨干教师参加了国家级培训,其中2名教师参加了出国进修。

2010我区又选派8所职业技术学院3所县级职教中心的20名专业课骨干教师参加了国家级培训,其中2名教师参加了出国进修。

“十一五”期间,累计参加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 计划国家级培训的教师达70人,其中出国进修教师5人,国家安排培训经费85万元。

通过培训,这些教师树立了全新的职业教育教学理念,增强了实践操作能力,为西藏职业教育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二)特聘兼职教师资助计划

由国家财政支持特聘职教专业课兼职教师,2007年聘用6名,充实到我区4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2008年聘用5名,充实到我区5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2009年聘用6名,充实到我区4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2010年聘用7名,充实到我区5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十一五”期间,累计资助中等职业学校特聘兼职教师达24名,国家财政支持经费40万元。这些专业教师在中国特点西藏特色的职业教育中,对专业教师不足问题的解决办法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

(三)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自治区级培训 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06]13号)的精神和相关要求,结合西藏职业教育发展实际,我区从2009年起实施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自治区级培训项目。

2009年完成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自治区级培训100名,培训专业为工艺美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畜牧兽医、种养殖4个,由专业对口、培训质量较高的区内西藏 职业技术学院、西藏大学农牧学院及区外苏州工艺美术学院、重庆科技学院承担了培训任务。根据教育部、财政部“骨干教师省级培训经费由地方财政、学校和个人分担”的规定,我厅及时进行了安排部署,落实省级培训经费75万元,已全部用于自治区级培训。

2010选派了6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及43所县级职教中心的职教专业骨干教师260名在区内外进行了培训,培训专业为工艺美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畜牧兽医、种养殖、旅游服务、汽车维修、工民建、职业技术教育学等12个,培训期30-60天。分别安排西藏职业技术学院、西藏大学农牧学院、西藏藏医学院及5个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训基地进行了培训。

2011选派了3所高职高专学校、6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及43所县级职教中心的职教专业骨干教师270名在区内外进行了培训,培训专业为工艺美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畜牧兽医、园艺技术、旅游服务与管理、酒店服务与管理、汽车运用与维修、建筑工程技术、职业技术教育学等9个,培训期30-60天。分别安排西藏职业技术学院、西藏大学农牧学院及4个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训基地进行了培训。

近年来,累计完成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省级培训的教师达630人,自治区安排培训经费600余万元。

为做好此项工作,我处按照参训教师所教专业、教师职 务、年龄教龄等方面的情况进行严格审查,遴选专业对口的骨干教师参加培训,并建立了培训管理体制,建立健全职业教育骨干教师培训学习档案,加强动态管理,使培训工作真正产生预期效益,通过教育教学理论培训、实际操作能力培训和企业实践相结合的办法,切实提高了西藏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三、十二五期间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1]14号)的精神和相关要求,结合西藏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十二五”期间培训一大批“双师型”教师、聘用一大批有实践经验和技能的专兼职教师,进一步加强我区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推动西藏职业教育的发展进步。

(一)目标及任务

1.实施职业院校专业骨干教师培训项目。

(1)组织开展职业院校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2011-2015年,组织中等和高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250人左右参加国家级培训。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培训对象为中等职业学校具有中级以上教师职务的专业教师。培训为期12周(含企业实践4周),采取集中培训和企业实践交替的模式进行,主要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职业教育理论和专 业教学方法。在国家级培训基础上,选派20名左右教师到国外进修8周,学习先进的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法和课程开发技术。

高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包括国内培训、国外培训、企业顶岗培训,培训对象为高等职业学校具有中级以上教师职务的专业教师。国内培训为期4周,采取集中培训、企业实践、小组研讨等形式组织,主要学习专业领域新理论、前沿技术和关键技能。国外培训为期4周,主要学习职业教育教学理论与方法、先进教育技术和课程开发手段。企业顶岗培训为期8周,重点熟悉相关行业企业先进技术、生产工艺与流程、管理制度与文化、岗位规范、用人要求等。

(2)组织开展职业院校专业骨干教师省级培训。“十二五”期间,参照国家级培训的有关要求,结合西藏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实际情况,组织职业院校专业骨干教师参加省级培训。2011年-2015年,每年培训职业院校“双师型”专业骨干教师300名左右,用5年的时间将我区各级各类职业学校专业教师轮训一边。每年选派的300名教师中,高等职业院校教师20名,中等职业学校教师130名,县级职教中心教师150名,培训期限分专业确定。由以西藏职业技术学院为主的区内职业技术院校及区外专业对口、培训质量较高的教育部认定的国家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训基地承 担培训任务。通过教育教学理论培训、实际操作能力培训和企业实践相结合的办法,切实提高西藏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优化教“双师型”师队伍的素质结构,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

2.实施中等职业学校青年教师企业实践项目。2011-2015年,组织遴选50名左右中等职业学校青年教师到企业进行专业实践。

参加企业实践的对象是从事职业教育教学工作2年以上、35岁以下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企业实践为期6个月,采取“师带徒”模式,通过现场观摩、技能训练、专题讲解、交流研讨等形式实施,重点了解企业生产组织方式、工艺流程、产业发展趋势等基本情况,熟悉企业相关岗位(工种)职责、操作规范、用人标准及管理制度等具体内容,学习所教专业在生产中应用的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新方法,增进对企业生产和产业发展的了解,并结合企业实践改进实践教学。

3.实施职业院校兼职教师推进项目。

2011-2015年,支持职业院校设立一批兼职教师岗位,建立科学合理的工作量考评和薪酬补助机制,逐步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高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水平。

所聘兼职教师应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或者是在本行业享有较高声誉、具有丰富实 践经验和特殊技能的“能工巧匠”,具有5年以上工作经历的企业在职人员优先聘用。兼职教师聘用原则上不少于160学时/岗位〃年,每个兼职教师岗位可根据教学需要聘请1位或多位兼职教师。

(二)规划所需经费安排

1.职业院校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中等职业学校青年教师企业实践项目所需经费,以中央财政投入为主,主要用于支付培训费、食宿和交通补贴等相关费用,不足部分由地方财政、职业院校和教师个人负担。

2.职业院校兼职教师推进项目经费由地方财政和职业院校负担,主要用于兼职教师课酬补助。

3.职业院校专业骨干教师省级培训项目,所需经费由自治区财政统筹安排,承担培训任务的培训基地由我厅负责联系落实,培训经费参照教育部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国家级培训标准执行,约6000元/人.月,经费预算每年约360万元,五年概算1800万元,由我厅申请自治区财政安排解决。

往返交通费及出差补助由派出学校负担。

(三)规划实施步骤

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将在自治区教育厅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处、师资管理处的统筹安排下分实施,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相关学校负责骨干教师的推荐工作。

(四)相关工作要求

1.实施好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规划,是我区职教师资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全区各级教育部门要切实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周密部署,精心组织,确保计划的顺利实施。

2.各级教育部门、各有关学校要深入细致地开展调查研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认真制订贯彻落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的意见》和本规划的具体措施。

3.各级教育部门按照已制订的整体规划和方案,加强领导,统筹规划,把计划的实施与建立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结合起来,促进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的持续健康发展。

4.各有关单位要建立健全中等职业教育骨干教师业务学习档案,实行骨干教师认证制度,切实加强动态管理。每年年初将各学校教师培训实际需求和具体计划报自治区教育厅职成处、师资处审定。我厅将分根据实际需求安排培训专业、落实培训基地。

西藏自治区教育厅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五日

第三篇: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摘要:分析了当前农村职业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农村职业教育发展

一、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现状

农村职业教育是中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劳动力再生产的基础教育与从业衔接的必经环节,也是现代经济发展要求劳动者接受继续教育的新兴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全面而言,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具备一些有利条件,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使其前景一片光明。

国家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六十六条规定,“国家通过各种途径、采取各种措施,发展职业培训事业,开发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增强劳动者素质,增强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和工作能力。”并于1996年通过并颂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专门的法律保障。到了新世纪,国家相关部门更是重视,几度颂布职业教育的相关文件,强有力地推动了职业教育的发展。而农村的职业教育更是越来越受到重视。从20世纪80年代的“燎原计划”(即在农村开展的一项经济开发与教育教学改革相结合的计划),实行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到2006年《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完善中等职业教育贫困家庭学生资助体系的若干意见》,再到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把加强职业教育作为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农村职业教育一直都处于极其重要的位置上。

在此背景下,我国的农村职业教育实现了快速的发展。从1984年到1997年,农林中专学校由406所增至420所,在校生由10.24万人增加到219.47万人。虽然农村职业高中学校由1997年到2001年有所停滞甚至有所下降,但从新世纪以来,其回升状态良好。并且,从国家政策导向和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来看,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还是极具潜力的。整体而言,农村职业教育呈现出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也有诸多有利条件的存在在推动着它的发展。

一是在当前,许多地区的其他职业类学校近年来也多并入到职业高中,成立了职教中心,农村职业教育已渐成体系。这对于职业教育多为地方举办与管理的背景下,这无疑已成为农村职业发展的管理更加规范更加便捷的一个有利条件。

二是农村职业教育的支持与服务体系已逐渐得到完善,比如其教材体系,师资与教育学等方面。

三是高等职业教育大众化也为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扩展了空间,农村职业教育由单纯的就业教育转为向又就业又升学的教育发展,路途宽广的职业教育无疑增加了对大众的吸引力。

四是从中央到地方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基本使农村职教育的发展有法可依。

五是长期以来的探索使为什么开展职业教育,怎样开展农村职业教育都具有了较为丰富的理论与实践上的经验,这无疑使其发展更具有指向性,方向与目的都将更为明确。六是随着“新农村建设”、“西部大开发”,越来越多的人从职业教育中获益,使部分农民对职业教育的观念得到了更新,整体上而言,减轻了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阻力。①

二、农村职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然而,我们应认识到的是,在有利的发展环境下,呈现出良好发展现状的农村职业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同样是不容忽视的。

(一)对农村职业教育的偏见:受传统的观念的影响,我国的职业教育一直饱受歧视,在人们眼中,普通教育方为“正规教育”,只有接受普通教育,完成“龙门一跃”,上了大学的人方可成为“人才”。而职业教育则作为成绩靠后或升学无望的“没有出息”的孩子的选择。在现在的农村,甚至有的人选择上职业中学,甚至还抱着一种混日子的想法,家长们美其名曰:“年龄太小,不宜这样早的进入社会,到职业学校可以让孩子年龄混大点。”尤其是在农村的人们,深受农村二元结构与自身经济状况的制约,他们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上职业学校,更何况由于信息的闭塞,他们对农村职业教育难以形成全面、正确的认识,在西部欠发达发区这种情况更为严重。

(二)农村职业教育本身缺乏吸引力。

其一,农村职业教育秩序依然混乱。为了认真贯彻中央的职教精神,各地随后便出台了职业培训、劳动力转移等一系列政策,但都是各自为政,缺乏统一的规划;布局不合理、结构不协调、学校分布零乱。一些农村职业学校也是缺乏培养的长远规划,随意设置专业,盲目地发展自身,根本不从实际出发,同时也造成了国家资源的浪费。目前,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多头管理,盲目性无序性非常突出,内容雷同和空白点多的情形大多存在,制约着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同时,有的农村职业教育甚至连培养方向都不明确,技能也不过硬,大多培训者都成为了一批批的“打工者”,大大降低了学校办学的社会效益与诚信度。

其二,政府投入不足,办学条件差。农村职业教育不同于其它的教育,它对实践能力要求较高,与其它普通类型的学校相比需要更多的经费。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同层次职业教育所需经费是普通教育的153%。就办学条件来看,农村职业高中普遍存在资源短缺、设备陈旧、图书匮乏、实践实习基地不足、适应市场能力弱等现象,甚至出现职业教育资源向普通高中、初中大量转移的现象。我国职业高中的生均教育经费长期低于普通高中,最好的职业校投入与一般中学的投入也只能勉强相当。据1995年以来的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公布的数据,职业高中的多项办学基本指标(如专任教师人数及学历合格率、实验室建筑面积达标率、理科实验设备达标率、图书达标率、体育馆面积达标率等)仍然没有达致力家规定的办学要求;而且,远远低于全国普通高中办学的基本指标,增长速度也多数低于普通高中。农村职业高中更是如此。当前职业高中多由地方政府兴办,只有少数为中央出资办理,而对于广大的农村职业教育而言,只有有地方政府出资了。农村职业教育所教出来的学生大部分要去经济发达地区和城市就业,财政投资的外部性太强,地方政府积极性非常有限,况且县级政府财力自身也极为有限,最终导致了农村职业教育经费拮据,教育资源匮乏,许多学校缺少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必备设施与设备,教育教学信息化与现代化对于农村职业教育而言更是天方夜谈了。这种情况下,农村职业教育普遍存在的办学质量差,办学效益不足的现状则着实不足为怪。而这样的农村职业教育对于社会的影响力与吸引力更小,它们自我发展的能力可以说是相当之低,为农村和城市经济服务的能力更是弱之又弱。

其三,从师资上来看,农村职业教育的老师专业素质不足;一方面由于资金的原因,农村职业教育就算招到了“双师型”老师,由于经济方面的原因,这种老师流失也极为迅速。所以,导致了农村职业教育的教师整体上专业素质长期难以提高。农村职业高中教师合格率明显低于普通高中,在一些职业高中,文化课教师占的比例太高,具有一定职业技术素质的专业教师和“双师型”教师极为短缺。教育部曾多次出台政策加强职业教育师资培训,一方面依托高等院校,建设了52个全国重点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2003年又新增了两所学校,使基地总数达到了54个;另一方面依托大型企业建设了6个职业教育技能培训示范基地。此外,各地还相应建立了125个职业教育培训基地,并开展了相应的师资培训工作。2003年教育部又将承担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在职业攻读硕士学位任务的学校由13所增加到22所,招④③②

生计划增加到1560人。然而,农村职业教育师资力量极为薄弱的局面仍然没有扭转。县级财政薄弱,编制控制很严,农村职业高中没有能力吸引高水平的教师。而在农村职业教育中,教师基本上没有进修培训的机会。教师收入不高,很难自费出去学习。而面对学校专业的不断调整,限于经费紧张,大多数农村职业高中的现有教师也无可奈何。

(三)农村职业教育与外部环境相分离。首先是农村职业教育与基础教育与成人教育相脱节,不能形成一个良好的协调互助的体系。在农村的基础教育中,极少有与职业教育内容相关的;而在职培训也几乎与农村职业教育相脱离。其次是与农村相脱节,更与市场相脱节。农村职业教育除了为农村转移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输送人才外,更多的是培养能适应农村、热爱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用型技术人才。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农村职业教育办学形式单调,教学方式陈旧,课程设置和教材滞后于农村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需要,教学内容不能反映最新的科技成果,教材多数是专科教材的压缩版,偏难、偏全,难以有效发挥为“三农”服务的作用。而在实习和培训方面则不能与企业相沟通,建立一个有效的网络。⑤

三、推进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

(一)强化宣传,改变观念。事实上,推进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是一项长期任务,应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来把握。农村职业教育要真正面向农村和农民,使每一个人都能得到适当的培训,并从中获益。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必须让所有的农民都意识到这一点。全面贯彻中央职教精神,加强领导和舆论宣传,推动农村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各级政府特别是教育行政部门要统一认识,坚持积极发展职业教育方针,充分运用多种形式、宣传发展职业教育的意义。宣传不仅要在招生中、在基础教育中进行,还要提高技能型人才的社会地位和待遇。加大对有突出贡献高技能人才的宣传表彰力度,形成行行出状元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强化省、市(地)级政府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责任政府。加强管理与统筹,引导农村职业教育良性快速发展。

首先各地政府在认清形势的同时要注意对自已地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统筹与规划,因地制宜地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应从各地经济和文化发展不平衡的特点出发,分区制订职业教育发展战略,因地制宜地确定经济发达地区、中等发达地区、不发达地区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目标、办学路子,避免相互攀比。在经济发达地区,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应以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为主,面向农村企业,与企业、农场联合办学,发展外向型职业技术教育;在经济中等发达地区,应从实际出发,以发展初等职业技术教育和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为主,适当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同时要注意普及易于接受、层次较低的实用技术,促进经济繁荣,培养新型农民,使之成为农户科学种田的明白人;在经济不发达地区,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应把着眼点放在初级、初等而不是中等、高等教育上,这样才能更快地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然而,不论哪一类地区,其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要随当地经济发展和人才需求状况的变化而及时调整,但无论如何,都要以培养新型农民为目标,以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为宗旨。当然,因地制宜地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不仅仅需要政府的引导,更需要职业教育机构自身的努力。

其次,加大政府投入的同时,建立多元化投资体制。必须建立以公共财政为主渠道的农村职业教育经费保障体制,多渠道增加职业教育经费投入。要完善和规范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经费的职业教育投入保障机制。要加快建立和完善符合市场经济发展和建立公共财政体制要求的职业教育拨款政策和成本分担机制,确保农村职业教育办学经费逐年增长。其次,要想方设法落实国家规定的职业教育经费政策;合理确定生均经费标准,建立办学成本分摊机制;建立多元化的、具有刚性的农业职业教育资金供给机制。这样可以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办学的基础设施建设,还可以完善职业教育支持政策,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支持各级各类学校积极参与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

经营的新型农民,开展进城务工人员、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逐步实施农村新成长劳动力免费劳动预备制培训;更为师资的加强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三)深化农村职业教育改革,提高办学质量与办学效益,增加其内在的实力。改革招生和教学模式:招生制度改革,放开各类职业学校的招生计划,放宽职业学校招生和入学年龄限制;探索农村职业学校办学模式和经验,如:“校企结合”、“校校联合”、“学校、公司+农户”的办学模式和“边学习、边致富”的教学模式;加强职成教在校舍、师资、实验实习基地、教育培训等方面的统筹结合,完善县、乡、村三级教育培训网络;推动农科教结合深入发展。积极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推进职业学校专业课程内容和职业标准相衔接。还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努力形成发展职业教育、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合力。

(四)加强农村职业教育的师资建设。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和实验实习基地建设各类职业学校的专业教师不仅要有合格学历,而且还应该具有相应专业技术职务的“双师型”教师,因此要努力提高专业教师的操作和动手能力,定期进行专业教师的培训或聘用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能共巧匠为兼职教师。

参考文献:

①李锐 赵茂林 等著 中国西部农村“教育反贫困”战略报告 [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年 159~160

②杨帆综述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 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10 30~37

③ 唐冬生湖南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J] 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

版)201018~19

④ 袁桂林 等著 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指标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9326 ⑤ 袁桂林 等著 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指标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9327

第四篇:职业教育发展的困惑及对策

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困惑及其对策

同样的手表配件,在我们的工厂与在瑞士的工厂组装出来,为什么我们的产品质量缺乏竞争力?同样的轿车零件、同样的汽车品牌,设在中国的厂组装出来的整车,为什么和国外厂家的原装品质量相差很远?为什么成熟技术在生产中却得不到成熟应用?

一、社会的发展需要职业教育

不是我们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赶不上其他国家,而是现成的技术在具体制造中走了样,一线工人技术水平低直接影响了一线产品的质量。近年来,重大安全事故频发,和行业中训练有素的技术工人和高素质劳动者严重缺乏不无关系。

在发达国家经济迅速增长的过程中,除了有高水平的科研队伍外,还有一支高素质的熟练掌握现代技术的劳动大军。德国一直自称职业技术教育是他们经济发展的秘密武器,在德国,平均失业率是10%,博士、硕士可能找不到工作,但是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失业率不到2%。二十世纪的后50年中,美国对需要一定技术、技能的职业岗位的需求从20%提高到了65%,对不需要技术的一般劳动力,从原来的60%下降到了15%。

当今中国,发展工业最紧迫的就是利用信息化技术来提升传统制造业。现代生产越来越需要熟练的技术工人,只有满足工业发展对技师和高级技工的需求,实现蓝领工人的高素质化,才能加快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教育要服务于经济发展,而直接服务于经济发展的是职业技术教育。

企业要发展,需要各类人才形成互补,才能有发展潜力,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不仅需要博士、硕士,也需要大中专毕业生,特别是需要会操作、懂技术的生产队伍,这需要职业技术教育提供支持。

前两年,深圳出现了大学生失业,但是受过职业技术教育、拥有专业证书的人大多都能找到工作,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已经给职业技术教育学校的毕业生提供了很大的就业空间。在市场竞争面前,用人单位更务实了,专业技术人才有自己的岗位,在这个岗位上,他的竞争力不是别的学历层次的人才能比的。

在传统农业的改造中,推广和应用农业技术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著名科学家袁隆平委员在希望农业产量提高的同时,不得不面对农村人才缺乏,新技术和新品种推广受限制的现实。有的先进技术在农村得不到应用,往往是因为缺乏技术人员。最广大的农村、最传统的农业产业要根本改变自己的面貌,需要职业技术教育输送大量人才。

信息化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对职业技术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将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信息产业的出现使劳动力的素质与技能成为至关重要的决定因素。加强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比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即使在高技术产业中,生产第一线仍然需要大批受过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的具有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劳动者。不是说如果大家都在高档写字楼里做白领,中国的信息化就可以实现了,实际上,中国最需要的是走进车间和工厂里面的人才。

风险投资这样的新行业也需要职业技术教育,项目经理人需要接受新的职业培训,职业风险投资家的产生必须经过再学习、再培训然后上岗的过程,希望职业技术教育能够提供这方面的服务。

新的经济竞争已经将我们在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上的不足暴露得更加明显。一线技术工人特别是高级技术工人严重缺乏,180万从业人员,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不到70万,仅占38%,受过系统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仅占15%,技术工人中,高级技工以上仅占3.5%,按我国现阶段工业水平的要求,高级技工至少应占7%。这种人才上的劣势,将使中国企业在完全进入市场经济社会后不得不面对自己在竞争中的弱势。

一个国家的就业结构中,高级管理人才、高级研究型人才、应用型专业技术人员、高素质的技术工人应该有合理的配置。目前,我国人才结构已经出现了高素质技术工人缺乏的情况,呼唤技术教育的大力发展。

二、职业技术教育滞后的成因

在十一五纲要中,明确提出“促进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协调发展,提高办学水平和质量。”

1.高素质技术工人缺乏的客观数字表现

在教育部《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中我们见到以下内容: 表1:“九五”后三年职业技术教育机构与普通高中招生情况单位:万人

表1直观说明了“九五”期间职业技术教育经历了一个从繁荣趋于合理并呈现下滑,特别是最后三年的数值充分说明了两种不种变化的迅速。同时,昭示普通高中的大力发展阶段的来临。

表2: “十五”期间教育事业基本情况

表2中所列内容,为我们陈述了在2001至2005年间,职业技术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相比明显出现以下不良倾向:

1)职业技术教育学校数下降,从2001至2004年短短四年间学校数减少1750所,减少数大约相当于2001年学校总数的13%,每年减少的学校数近438所。然而,与此同时,普通高中前两年几乎正与同样的学校数增加,后两年的增长速度才有所变缓,五年间普通高中的学校增加了1185所。

2)职业技术教育学校的专任教师数也随着学校数的减少而减少,随着学校数的变化而变化。从事职业教育的教职工都十分清楚:减少或变化的绝对数大多是专任教师。在职业技术教育学校,不少专任教师改教其它文化课程,行内人士称“校内改行”;更不甚者,进入门房作门卫、进入食堂作炊事员、深入花园内花工、深入厕所作清洁工。这给职业技术的二次发展带来了不可低估的损失。

3)2000年时,职业技术教育学校与普通高中招生数为100:115,这应协调发展较为正常的比值(最佳值应为100:100),但在2001至2005年的五年间,两种教育体系的招生数的比值大幅失衡,平均值就达到了100:159。这就是高素质人才缺乏的数值表现。同时,不少有识之士明白:职业技术教育学校学生生的巩固率远远低于普通高中学生的巩固率。

2.高素质人才缺乏的成因

1)盲目和徘徊是高素质技术工人缺乏的直接原因。

从表1和表2中,作者将1998年至2006年(十一五计划的头年)分为三为周期。1998至2000年为正常期,本周期内,职业技术教育从蓬勃发展走向与普通高中的协调发展。

2001-2003年盲目期,全国职业高中、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招生人数与全国普通高中招生人数之比呈现明显下降,万人比差距逐年增大。这三年社会重视普通高中教育特别是大学教育的风气份外高涨,而此时,不少地方政府和主管领导为了赶上所谓教育发展的“良好”阶段盲目将原职业高中、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改为普通高中或开办以应付高考为目标的综合高中。2005和2006年为徘徊期,全国职业高中、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的招生人数和在校生数处于回升阶段,与普通高中招生数的比值也处于缩小阶段;徘徊期内,职业技术教育学校一方面抓住“高考求生存”不放,另一方面,深知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的重要性,着手扭转“不立足本职”的被动局面。

2)学校布局、专业布局不合理,地区间的发展差距加大。职业教育部门分割、行业分割,以及部门、行业与地方间的分割;中等职业学校的职高、中专、技校专业重复,资源不能融通、共享;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村经济发展实际需要有所脱轨;模式不清晰,缺乏特色,发展的力度不够。

3)职业经费短缺严重。生均预算内经费增幅不高,许多学校缺少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必备设施和设备,缺少资金去进行必要的职业实习,教师缺少进修提高的资金,办学条件仍然达不到职业教育的基本要求。

4)不良观念根深蒂固。总认为职业教育是低水平、低层次教育的代名词,不仅轻视中等和初等职业教育,而且对近几年新兴的高等职业教育也持轻视的态度,极大左右了职业教育的积极发展。

凡此种种,酿成了职业教育的发展远远落后于经济的发展。职业教育未能培养一流水平的一线工人、未能塑造足够的高素质的劳动者,无法满足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改进、无法提供带来产品质量提高的足够的职业技术工人。这就是职业技术教育的现状。

三、实现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对策

十一五计划提出“发展多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改革职业教育教学方式,更新教学内容,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建立弹性学习制度。”面对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需要高度重视办学条件改善与保障,大力进行教育教学方法的探索,促进办学条件水平与规模的协调发展。

1.必须重视对中等职业教育办学条件的分析和跟踪研究,以便采取针对性措施,改

善办学条件障。如不快速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办学条件生均水平,不仅办学质量、人才培养能力得不到保证,发展目标的实现也同样会受到严重制约。要保证教学实践用房、教师培训(重

点是专业教师)、图书设备。

2.坚持“两条腿走路”,造就适应时代需求的教师队伍。一是从高校招聘急需专业的本科及以上学历大学生补充到教师队伍中来,再者是加强在职教师的在岗培训进修等,大力培养“双师型”教师。确保专业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0%以上,“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0%。

3.改变传统的办学模式。坚持以校为本,通过校企合作办学,扩大办学规模、加深

教与学的交流,同时建立和执行职业学校教师学生到企业实习的制度,解决专业课和实习指导课教师来源渠道不通的难题、解决学生就业的压力。

4.改革课堂结构,建立良好的新型的师生关系。着手做好课程安排、专业设置、方

法改革、良好关系的建设。使教师由单一教学型向教学、科研、生产实践一体化的“双师型”人才转变;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向积极参与、全面发展“一专多能”的高素质人才转变。

5.建立完善职业教育资助体系。建立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贷款制度。2005年《国务

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通过助学奖、奖学金、贷学金等形式,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进行资助。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职业培训,建立竞争性教育资源配置机制,政府以培训券的形式对农民进行补贴。

6.建立中等职业教育质量监控和评估机制。由于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年限较短,尚未

形成有效的教学质量控制与评价机制,中等职业学校的质量要求各不相同,社会上难以认同其教学质量。在监控机制薄弱的情况下,职业学校教师与学生缺少校内外的竞争压力,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缺乏保障机制。要应借鉴国际国内经验,尽快建立中等职业教育的质量控制和评价机制,定期对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等进行监督评估,督促其改善。

第五篇:职业教育发展状况分析与对策建议

xx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顺应科教兴区、人才强区大趋势,有效实施农民转移工程,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建设长江上游空港强区的重大举措;是实现城乡居民充分就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职教发展举足轻重,加快职教发展势在必行。

一、xx职教发展基本状况

(一)xx职教的创立与探索

xx职教已有近百年历史。1910年,原江北县设立了培养专职养蚕技术人员的蚕桑讲习所,开启了xx职教发展的历程。尔后至1949年,先后设立了私立实商高级职业学校、xx中华职业学校、私立益商职业学校、立信会计学校、私立难童职业学校、国立高级农业职业学校等。新中国成立后,xx职业教育得到较大的发展。到1965年时,江北县农业中学发展到21所,并创办了江北机械厂半工半读技术学校。职业教育在“文化大革命”时期被迫中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县内相继举办了xx市一商技校江北分校、xx市农机技校江北分校,同时在民中开设职业高中班,设立了3所农业中学和1所职业中学。到1985年,全县农职业中学有9所,农业广播分校1所。

(二)xx职教在开放开发中长足发展

xx区从1985年起实施开放开发战略,先后对龙溪、两路、北部新区进行开发,工业化和城市化迅猛推进拉动着职业教育强势发展。到2007年4月底,全区有高等职业学院2所,中职学校6所,成人文化技术学校24所,各类短期职业培训机构近30家。已形成公办民办并举,高职中职协调,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衔接,文理专业配套的职业教育发展格局,职业教育对推动就业和经济发展的作用凸显。

(三)xx职教呈现出的现实特点

1、区办区管中职学校特色鲜明。区职教中心和统景职中是区办区管的两所中职学校。区职教中心建于1990年,校园占地131亩,校舍52000平方米,拥有价值上千万元的实训设备设施,设电子、机械、计算机、汽车、旅游服务和综合6大类21个专业,17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8800人。建校以来,已培养毕业生20000多名,培训三峡移民、农村劳动力、退伍军人20000多人。该校办学规模和综合实力名列全市中职学校前茅,成功创建为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今年底有望成为国家级中职示范学校,到2008年可以实现在校生和短期培训人数分别达到10000人的目标。统景职中建于1956年,1983年改办职业教育,学校占地35亩,校舍13000平方米,设有工业与民用建筑、旅游管理与服务、计算机运用、机电一体化、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15个教学班,在校生624人。建校以来,共培养职高毕业生80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等短期培训5000人。该校2003年被评为xx市达标中职学校,现正朝着市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目标迈进。

2、区域高职中职并驾齐驱。西南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和xx市海联职业技术学院是我区仅有的高职院校,它们在龙溪、两路城市化高歌猛进的世纪之交选择了xx。西南大学高职学院地处龙溪,占地160余亩,主要培养应用技术本科人才。设艺术设计、会计学、新闻学、电子商务、旅游管理、工商管理、电子信息专业,每年面向全国招生360-400人。海联学院是中国第一所在海外上市的民办高等院校。占地363亩,校舍15万平方米,设16个系和航空管理等28个专业及方向,面向全国招生,主要培养应用技术专科生,在校大专生4000人,高中、中专、小学生4000人。现已在长寿区桃花溪征地2000亩扩建校舍,正瞄准万人职业本科院校目标奋力拼搏。xx市中小企业管理学校和xx经济建设职业技术学校是区域内的中职校。市中小企业管理学校位于龙山街道,占地20亩,实训设备187台件,价值260万元。设汽车摩托车实用技术、机电一体化、计算机运用、电子技术、旅游与商务管理、机械加工与数控技术专业,面向全市招生,在校全日制大中专生1235人,业余本科学生2600人,短期培训每年260人。xx经济建设职业技术学校于2006年初由九龙坡区迁入回兴长河村,占地65亩,拥有各类实训设备500台,设有服装设计与计算机运用、服装设计与生产管理、服装设计与市场营销、服装模特与舞蹈艺术、服装机电维修专业,面向三峡库区招生,在校生685人,学生毕业后全部安排到日本、韩国、香港等服装外资企业工作。

3、区管民办中职艰难前行。竟成中学和菁华中学是位于两路的两所区管民办中职校,两校均无自有校园校舍,系租地办学。两校设有计算机、商贸营销、机械专业,6个教学班,在校生300人。由于校舍、师资、实训等条件限制,两校办学举步维艰。

4、短期职业培训网络基本形成。xx短期职业培训,已形成区级部门培训机构、职业资格培训社会力量办学点和镇街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共同发展格局。区建委所属建设岗位培训中心,区农业局所属农广校等在短期职业培训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

用。据了解,区建设岗位培训中心自1989年成立以来,每年培训农民工3000—5000人,累计培训建设一线操作技术工人和专业技术管理人员5万人次,培训继续教育人员3.3万人次。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授权进行职业资格培训的阳光电脑、维美服饰等近20家社会力量办学机构,每年培训下岗失业和农转非人员3000余人。24所镇街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在农

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等培训上也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二、xx职教发展的利好条件与制约因素

(一)利好条件

1、党政高度重视。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务院及相关部委对职业教育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并配套了一系列政策加以支持。2002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2]16号),2004年,教育部等七部委联合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04]12号),全国职业教育发展已被推入快车道。近年来,区委区政府非常看重职业教育发展,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全区职业教育不断上新台阶。2006年初的区政府26次常务会,决定区财政连续3年每年投入500万元用于区职教中心三期工程建设,区财政连续3年每年补助贷款贴息100万元,确保2008年区职教中心创建国家级示范中职学校成功。2007年,区委刘光全书记亲自督办区政协《关于抓住机遇,提高认识,促进我区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建议》(51号)提案,全区职教发展中的一些瓶颈问题有望得到及时解决。

2、产业发展需求。近年来,我区强势推进工业强区战略,一大批大中小型企业雨后春笋般地成长起来,汽摩、模具、电线电缆、食品加工、医药化工、高新技术产业正在崛起。龙溪、两路两大中心商圈快速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形势喜人。都市农业乘势而上,生态旅游农业和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势头强劲。xx产业大发展,需要数以万计的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等一线技能型人才。技能型人才的巨大需求,为xx职业教育创造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动力。

3、农民转移机遇。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关于xx建成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的要求,市委市政府决定大规模转移农民,其中将从“两翼”生态移民400万人到“1小时经济圈”内。xx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直辖市的窗口城区,将以实施农民转移工程为统筹城乡发展的载体和突破口,通过引导农民就业转移和居住转移,实现减少农民、富裕农民、城乡统筹发展目标。在未来5年中,xx至少转移区内人口15万,吸纳区外人口20万。大规模农民转移形成的巨大就业培训需求,为职业教育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4、“1小时经济圈”强势支撑区的地位对主城区职业院校发展具有强大吸引力。xx是xx综合交通最发达、产业园区最密集和拓展空间最广阔的主城区,是xx“1小时经济圈”核心功能区。xx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对主城区寻求外迁发展的职教院校有着强大诱惑力。目前,xx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已在空港工业园区征地800亩,xx市华星外国语专修学院、xx长安工业公司职工1、2校看好古路镇,地处回兴的南方翻译学院所属xx南方职业技术学院的建设也即将启动。

(二)制约因素

1、传统理念浓厚。重普轻职,重升学率、轻就业率;目光短视,看不见职教春天已经到来,没有勇气推进职教发展大跨越,在职教不景气专业课教师成历史包袱的假想中自缚手脚;重区管轻区域,主动放弃区域高中职院校的沟通联系和服务,致使xx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整体迁至大学城,xx海联学院到长寿拓展,xx市中小企业管理学校投奔璧山;职教与普教管理“一刀切”,不懂或无视职业教育特殊性。此外,学生家长普遍固守读普高升大学后再就业的传统思维。观念陈旧,是职教发展最大的绊脚石。

2、职教规划缺失。迄今为止,xx尚未单独制定全区职业教育发展中长期规划,从而导致职业教育发展定位不高,布局散乱,管理不力,竞争失控等现象发生。科学规划,是xx职教迈向新阶段不可逾越的鸿沟。

3、职教政策欠完善。目前,xx基本上是用普教政策发展职业教育,几乎没有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专门政策。政策不完善,导致职教生源素质不高,财政投入不足,专业师资匮乏,校企合作难,实训基地少,施教单位良莠不齐等现象发生。政策导向,是xx职教生存与发展不可或缺的法宝。

4、资源未整合。从总体看,职教行政管理资源分散,职业学校教育、短期职业培训、职教学生安置等管理,部门各管一块,沟通配合甚少。职业教育院校之间,职教院校与短期职业培训机构间缺乏横向联系。职教施教单位与区内行业、企业很少相互配合。资源分散,是xx职教缺乏合力,难有作为的重要因素。

三、强势推进xx职教发展的建议

(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1、努力破除发展职教属权宜之计的短视意识,牢固树立小职教大战略的新观念。发展职教既非普及高中教育的配套举措,也非发展教育产业的经济手段。发展职教是实现居民充分就业,加快经济发展,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战略措施,是执政为民,服务发展必须抓好的重要工作。

2、努力破除重区管轻区域的小职教意识,牢固树立全区职教一盘棋的新观念。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在、所用的思路,统筹服务全区职教发展。

3、努力破除职教管理“一刀切”意识,牢固树立职教发展特殊性的新观念。按照职业教育发展的规律性和管理的特殊性,及时调整招生、财政投入、专业课师资配备、教育教学改革等政策。

4、引导群众破除子女上高中读大学后再就业挤“独木桥”的传统意识,逐步树立从实际出发读职教也成才的新观念。据区人事局统计,我区职教毕业生就业率在90%以上,而专科、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分别为80%和70%。实践证明,中职学校贴近就业岗位培训,学生文化虽不高,但实作力强,社会广为需要。

(二)顺应大势,完善规划

制定出台xx区职教发展中长期规划和相关单项规划。适应xx“1小时经济圈”建设和xx城乡统筹发展需要,建议由区教委牵头,相关部门配合,及时制定xx区职业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以及专业发展、师资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等专项规划。自觉地用规划统一思想、指导发展、规范运作、强化管理,从而推动xx职教持续上台阶,连续大跨越。

(三)完善政策,强势引导

1、完善财政投入政策。根据xx实际,及时调整教育经费投入结构,提高中等职业教育经费在全区教育经费投入中的比例;尽快出台符合中职学校的生均经费和生均公用经费标准;设立xx区职业教育发展基金,主要用于职业教育学校实训基地建设、校企合作、专业课教师补贴、短期职业培训经费、职教先进奖励等;落实城市教育费附加用于职业教育比例不低于20%—30%(普九完成地区30%)政策;落实农村科技开发、技术推广经费、扶贫和移民资金拨一定比例用于农村职业教育政策;区办中职学校危改资金纳入区财政预算;中职学校教育征地与中小学校同等享受城市建设配套费减免政策。

2、完善人事政策。区办中职学校教工人数应根据办学规模核定编制,专业课教师编制单列;专业课教师选配应以学校为主,区教委和人事局配合,并不受从师范院校xx籍学生中进人的限制,在编制内可从工科院校和其他职业院校引进所需人才;区办中职学校缺编,区财政按每人每年2万元标准补贴,专款用于聘请专业课兼职教师;按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允许区办中职学校执行有利于调动员工积极性的收入分配政策。

3、完善劳动政策。严格执行就业准入制度,用工单位招录职工必须严格执行“先培训、后就业”,优先录用取得职业院校学历学生、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培训合格证书人员,劳动部门应加大对用工单位就业准入执行情况监察;定期组织劳动技能大赛,开展“劳动榜样”和“xx十大杰出青年技师”评选活动,大力疏通职教成才通道。

(四)搭建平台,整合资源

1、搭建校地联系平台,整合互利共赢资源。建立区级领导联系区域高职中职院校工作制度。区级领导和相关部门定期不定期到联系院校调研、通报xx改革发展和智力人才需求情况,帮助解决涉及地方的问题,争取联系单位为xx发展多作贡献。

2、搭建校际合作平台,整合施教单位资源。建议由区教委牵头,组建职教院校负责人和专家学者参加的xx区职业教育发展研究会。研究会围绕xx职教发展战略,高中职院校和短期职业培训机构规范化建设标准,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校际合作、校企合作、职教政策等进行研讨交流,构建起施教单位联系沟通、共同发展的平台。

3、搭建行业沟通平台,整合校企联动资源。区内工业、商贸、旅游、建筑、农业、卫生、移民等行业主管部门,应建立职业教育行业协调委员会,预测本行业人力资源需求情况;为行业、企业、职教院校搭建沟通联系平台;组织企业和职业院校制定本行业相关岗位的能力标准;协助政府有关部门制定本行业培训机构资质标准;参与职业教育督导评估,搭建起校企同发展平台。

4、搭建统筹协调平台,整合职教管理资源。建立xx区职业教育协调领导小组,区政府分管副区长任组长,区教委、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主要负责人任副组长,涉及职教管理和培训的区级部门、施教单位代表和行业企业代表为成员。领导小组联席会每年召开1-2次会议,主要解决职教发展规划制定、统筹协调全区职教工作重大事项、推进职教改革、研究制定职教政策等事宜,从而搭建起职教管理协调平台。

(五)突出重点,铸造品牌

1、倾力打造职教名校。区职教中心已成为xx中职教育的一面旗帜,正向着国家级示范中职学校目标靠近。当前,为确保职教中心成为全国品牌职校,应帮助其办好国家教育部、信息产业部和xx市人民政府6月18日—6月22日,在该校举办的全国电子电器和机电一体化师生技能竞赛活动,同时解决因举办活动购进500万元设备的资金周转困难问题。该校按国家级示范中职学校标准,专业课教师和校园占地严重不足等问题,建议区政府特事特办,及时妥善解决。

2、努力打造品牌专业。专业品牌是职教的立教之本。xx职教开设的机械和服装两大专业,已形成招生规模大、师资力量强、实训实作设备多、学生就业率高的办学格局,区里应在招生、师资、资金等方面向其倾斜,把这两大专业培育成全市甚至全国品牌。

3、规范整顿职教市场。铸造品牌,务必坚持优胜劣汰原则。建议由区教委牵头,劳动、农业等部门配合,对全区职业教育办学单位进行一次全面评估。通过评估,对办学规范且成效突出的予以褒扬和支持;对办学方向不明但具备办学条件的,引导其调正办学方向;对缺乏办学基本条件的,促其与其它施教单位整合;对办学不规范并造成负面效应的,果断取消其办学资格。

下载西藏自治区职业教育发展的问题与对策word格式文档
下载西藏自治区职业教育发展的问题与对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西部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及问题

    西部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及问题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4年来,西部地区职业教育取得了较大成绩。2002年,西部12省区中等职业学校4 588所,招生102.26万人,在校生265.71万人,与1998年相比......

    农村金融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农村金融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民盟甘州区委蒋德虎、张大龙、侯兴龙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和农村的经济建设都取得了长足发展,然而城乡差距和二元经济体系却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

    小企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中小企业发展局一、全省中小企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下,在省直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下,安徽省中小企业改革与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经济总量稳步增长,运行质量逐......

    商标发展现状及问题与对策

    商标发展现状及问题与对策永定分局 伍小成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商标在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凸显。实施商标发展战略,加快商标培育,加强商标专用权保......

    浅谈临沧市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及对策

    浅谈临沧市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及对策 (临沧市双江自治县职业教育中心 鲁荣华 677300)摘要:本文对临沧市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树立现代职教观、加......

    西藏自治区消防条例(2010)发展与协调

    公 司诉 讼 理由 是什么? 【法规名称】 西藏自治区消防条例(2010) 【颁布部门】 西藏自治区人大(含常委会) 【发文字号】 西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2010年第3号......

    我国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改革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改革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南宋时期的理学大师朱熹说过:“事必有法,然后可成;师舍是则无以教,弟子舍是则无以学。”由此可见,教学方法与教学质量、效益关系密不可......

    职业教育发展问题的调研报告

    学以致用,办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精细管理,育技术过硬的优秀人才通过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和省委七界五次会议精神,围绕全会的主题,着眼于我们的工作实际,做为一所国家级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