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吴集中学职教推进方案
吴集中学职教推进方案
我校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市、县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完成2013年职教送生任务。进一步推动职教送生工作的落实情况,现将2013年职教学校招生送生推进制定出来。
一、强化领导,高度重视
完成送生任务,是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县教育局将普、职高招生作为考核学校的重要指标,要确保送生任务的全面完成。我校成立以赵校长为组长的送生小组。以班主任为成员,每天一汇报,一周一总结。
二、正确引导,协调配合要认真落实送生方案,成立专门的送生机构,将任务分解到班,将责任落实到人。召开全体教职员工会议发动全体教职员工投入到招生工作中去。成立以班级为单位的职教送生小组,由班主任为组长,各任课教师为成员的。便于动员学生。
三、了解生情,确保进度
个班主任对本班学生进行摸底,查清动向。对以报名的学生进行强化和巩固。对未报名的学生进行了解,摸清其思想动向。和制教学校进行联系和沟通。准确查清各班进度,便于汇报总结。
四、生生相吸,全面推进
由于前期的宣传发动工作已完成,有个别家长形成了排斥心理。针对这一情况我校以学生为切入点,由以报名的学生和职教老师配合,到各家各户去宣传。利用学生之间的好沟通交流的特点进行推进工作。
由种种原因,我校的职教工作尚未完成,在下面的时间里我校将全面动员,积极工作确保职校工作完成。
吴集中学
2013年7月10日
第二篇:职教中学工作总结
2013—2014学第一学期工作总结
本人于10月22日到职教中心报道,加入到“送教下乡办公室”,虽然只有短短的两个月,但已经让我初尝了身为一名教师的酸甜苦辣,也更让我体会到当一名教师的责任,同时感受到这里和谐融洽的工作氛围。在这两个月里,我能时刻以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下面是这段时间以来本人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思想方面
在职校工作有它的特殊性,送教下乡办公室这边更要经常下乡,在没去之前,想象中下乡很有意思,无非是坐坐车看看风景,逛逛果园吃吃水果,和乡亲们一起学习学习,再来个农家乐···可是在真正的投入到下乡招生的具体工作中来,才感觉到这份工作需要付出的艰辛,同时在送教办的同事的身上学到了第一条珍贵的品质--求真务实、吃苦耐劳。
在此基础上要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服从学校的工作安排,配合领导和老师们做好校内外的各项工作,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政治活动,认真做好笔记并落实到实处,以全员德育工作为代表,时刻注意自己为人师表,对学生做到正面的言传身教;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及时更新教育理念,注意从书本中汲取精华,注意汲取周围同事的优点,认真学习仔细体会如何做好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缺点,取得更大的进步。
身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关注教育,身为职业教育战线的教师,当然更加关注职业教育。从总书记的报告中,我们看到了党中央对职业教育的关注和重视,看到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前景和发展方向。
二、工作方面 1.考察
为借鉴周边典型农户果树管理经验,更好地指导教学,同时加强我校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专业建设,提高专业教师业务水平,2013年10月25日,我校送教下乡办公室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专业课教师连同部分学员一行百十余人到村进行参观学习红富士苹果管理技术。
此次考察学习,对自身的触动很大。看到了在我们职教送教下乡的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的学习观念的转变,和老乡所收获的实际的经济效益,这更验证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同时更加坚定了自己从教的决心。
2.招生工作 12月10日,2013-2014学年的招生工作便紧锣密鼓的启动起来,我被光荣的分到由杨主任带队的招生组,我能服从安排,积极主动,树立大局意识,根据工作的要求和安排,积极协助配合组长完成好组内各项工作,并经常进行工作反思。同时,在招生繁忙的情况下,我有计划的安排好自己的工作条理。
招生组在杨作玲主任的带领下,每个人分工明确,我的主要工作内容是进村招生学籍信息的录入,我能及时对电子文档进行输入、存档、备份,存档前认真对学籍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进行核实,及时对档案进行整理分类编号,以便日后使用和清查;存档后,加强对信息的整理工作,及时检查学籍信息保存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保证学员学籍档案的质量,为学生完成学业达标及格是能够及时给予发放毕业证书打好基础。
3.不断加强学习,努力提升教师修养和人格魅力 教师教育教学效果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人格修养。作为一名教师,我通过阅读书籍、观察和吸取周围同事的优点等,不断加强和培养自身的修养和人格魅力,以高尚的师德建构人格力量,受到了学生的尊重和敬佩,提高了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使教学工作开展较为顺利,以后仍需继续加强品德修养、提高知识经验、修炼语言艺术,争做一名优秀教师。
三、生活方面
在生活上,我尊敬领导,团结同事,热心帮助同事,态度端正,钻研业务,勤奋刻苦,能够尽自己的力量帮助别人,因此我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在这里对关心我的各位领导和同事表示真挚的感谢!通过日常工作与交流,让我感觉到我们送教下乡办无论是是环境还是领导、老师都给人一种宽松、和谐、民主、团结的好感,所以在这样的集体中工作虽然有时任务较重,但心理上还是很轻松、很愉快的,所以更加要求自己认真努力的完成好工作。
以上是我这学期来的个人工作总结,不足之处请各位领导及老师指正.我一定再接再厉,努力工作.力争当一名合格优秀的人民教师!
第三篇:中学学风建设推进方案
xx中学学风建设推进方案
良好的学风是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是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努力成才的强大的精神力量。为进一步推进我校学风建设,营造学生成长成才的良好的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良好的学风,是学校文化底蕴的重要体现,是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更是提高学业综合素质的重要保证;良好的学风,对学生人生观的形成和学生的追求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它能形成一种无形的推动力,鞭策、感化每一位学生,使其终身受益。
二、推进目标
着力解决学生在学习、纪律和行为习惯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使其进一步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勤学、善学、乐学、好学”的良好局面。努力达到:认真学习的学生明显增多,态度明显转变,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使每名学生成绩在原有基础上有提高或大幅度提高,学生行为习惯进一步规范,存在问题得以逐步改正,班级凝聚力增强,学风、班风进一步优化,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
三、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 员:
四、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学风调研阶段(第9-10周)
1.收集相关资料,了解学风建设的重要意义及基本要求,了解学风建设相关事宜。
2.要求班主任通过班会课深入宣传学风建设的重要性,通过学生讨论认识本班在学风方面存在的问题。
3.制定《xx中学学风建设问卷调查表》,在高
一、高二不同层次班级进行调研,整理相关内容。
4.与学生代表、班主任、科任老师共同研讨,整理学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座谈,讨论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5.对调研情况进行汇总,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属于班级、小组建设方面的由德育处负责,属于教师方面的由教务处负责,属于治安、公寓方面的由安卫处负责。
第二阶段:整改促进阶段(第11-16周)
1.制定《xx中学班级学风建设考评细则》、《靖边中学小组学风建设考评细则》。
2.召开各年级、各班级的学风整顿动员大会,各年级、各班结合本年级、本班学风存在的问题,制定学风建设整顿的目标、制度和计划。
3.通过不同手段宣传学风建设的重要性,向学生发出“学风建设,从我做起”的倡议,推动学风建设。
4.加强对自习课、两饭期间的管理及课堂、课间巡回检查力度。5.在班级召开“从现在做起,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刻苦读书,实现理想”主题班会活动,开展主题演讲,把学风整顿推向高潮。第三阶段:巩固提高阶段(第17-21周)
1.在实施过程中,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成功经验与存在问题,进一步完善制度,建立长效机制,推进学风的常态化建设。
2.进行学风建设评比活动,对表现突出、进步明显的学生、班级进行表彰,通过树立典型,营造良好的校园学习氛围,进一步推进工作落实、提高。
五、工作要求
1.成立组织,明确职责。各个责任人要明确职责,统筹安排,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2.制定措施,完善制度。总结学风建设有关经验,完善学风建设的各项制度,通过总结提炼,探索形成我校推进学风建设的新思路和长效机制。
3.严格督查,常抓不懈。对各班级的督导检查是促进工作落实的有效手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长期坚持,使学风建设在推进过程中得到不断完善,最终形成学校特色的学风、促进整体质量的提高。
4.舆论营造, 扎实推进。
以高一、二年级为重点,采取丰富多彩的形式,树立先进典型,宣传好做法、好经验,努力营造浓厚氛围,扎实推进学风建设。
xx中学 2014-10-19 2
第四篇:吴集烈士陵园简介
吴集烈士陵园简介
吴集是淮海革命老区,境内人文荟萃,英雄辈出,全镇共有烈士133名。吴集烈士陵园始建于1954年,占地面积25.4亩,有烈士墓29座。2009年,省民政厅和沭阳县委、县政府按照省级烈士陵园标准,对陵园进行了扩建,修建了纪念碑、纪念馆、纪念广场,吴苓生雕塑、烈士碑廊等设施。扩建后的陵园面积达到60.27亩,可容纳万人凭吊、祭扫。每逢清明,成千上万的各界人士来到陵园,悼念烈士的英灵、缅怀烈士的功绩、学习烈士的精神,激发爱国热情。
[吴苓生烈士塑像】
吴苓生,又名吴丽石,1899年生于沭阳县颜集乡,是我县最早参加革命的共产党人。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由李大钊介绍去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1925年学成回国,被中央派往东北开展工作,先后任中共哈尔滨特支书记、中共北满地委书记、中共东北三省特派员、中共满州省委组织部长。1929年冬,转赴山东,任中共山东省委书记。1930年2月,被叛徒出卖,1931年4月5日在济南英勇就义,年仅32岁。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家乡人民仍就深深怀念着这位伟大的革命烈士。
吴苓生烈士塑像高12米,植以松柏为衬,寓意烈士与世长存。吴苓生烈士塑像之所以座西朝东,一方面是为了与东侧烈士碑廊相呼应,另一方面,烈士以坚定的目光眺望东方,每天看到朝阳从东方冉冉升起,寓意吴苓生烈士满怀对新中国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和憧憬。
[纪念碑] 革命烈士纪念碑,建筑面积400平方米,碑高31米,也是为了缅怀吴苓生烈士于1931年牺牲。碑体正面镌刻着“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大字。
[烈士碑廊]
烈士碑廊,长32.6米,高4.8米,从右到左分别是烈士英名录、浮雕和领导题词。
烈士英名录共录有4315名革命烈士的英名,其中有3708名革命烈士是为了建立新中国而壮烈牺牲,607名烈士在抗美援朝、抗美援越、保卫和建设社会主义事业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中间的浮雕,形象生动地再现了淮海革命老区军民浴血奋战的激烈场面。
烈士碑廊有这是原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副主席李德生同志于1994年为沭宿海抗日中学纪念塔的题词;有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民主同盟的卓越领导人楚图南,于1994年4月为沭阳的题词;有原全国政协副主席肖克同志于1995年为沭宿海抗日中学纪念塔的题词;还有原江苏省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沈达人同志,于1994年为吴苓生烈士的题词。
[烈士墓群] 烈士集中墓区的一期修建就安放吴集镇及周边乡镇散葬烈士133名,其中无名烈士32名。在烽火连天的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在沭阳这片热土上,涌现出了大批革命志士。他们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无比绚丽的人生篇章。如今,吴集烈士陵园已成为全县乃到宿迁地区的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
[革命烈士纪念馆]
革命烈士纪念馆面积1318平方米,目前设有吕继元烈士及其亲属文物珍藏馆和革命史料图片展等展厅。
吕继元烈士及其亲属文物珍藏馆,展示的是吕继英、吕继元、吕梦林、吕继芳四兄妹的革命事迹,并且存放了他们使用过的部分物品。
吕继英、吕继元、吕梦林、吕继芳四兄妹早年参加革命,在战争年代,浴血奋战、英勇杀敌;解放后,都忠于职守、无私奉献,为新中国的解放和建设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吕继英,1911年2月出生于沭阳县三岔乡小吕圩村(现吴集镇塔桥村)。1928年5月,在省立东海中学读书时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5月至1931年6月,在中共江苏省通海特委机关、中共上海沪东区委从事地下工作。1931年6月,因叛徒出卖,在镇江被捕入狱。出狱后,她积极与组织联系,于1940年6月,参加淮海抗日根据地的各项建设工作,发动妇女积极参加抗战,为抗战的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1942年3月起,历任淮海区妇救会筹委会主任、妇救会副会长等职。新中国建立后,先后在苏州专署、常州地委、上海等处任职。1983年7月,离休。2000年4月7日不幸与世长辞,享年90岁。吕继英一生坚持真理,追求崇高理想,克己奉公,清正廉洁,贡献突出。
吕继元(曾用名辛华),1913年11月出生于沭阳县三岔乡小吕圩村(现为吴集镇塔桥村)。“七七事变”爆发后,他带领家乡爱国青年奔赴延安,寻求革命真理。延安抗大毕业后,历任泗县、灵璧、凤阳地区宣传部长。1941年1月,他奉命率部在安徽五河县与日伪军展开激战,不幸壮烈牺牲,年仅28岁。
吕梦林(原名吕继芬),1916年2月出生于沭阳县三岔乡小吕圩村(现为吴集镇塔桥村)。1938年参军,1943年7月入党。参加革命后,历任山东滨海支队制鞋厂政治指导员、党支部书记,东北挺进纵队二区队队长,吉林保安第二总队教导队政委,长白山十九道沟土改工作队队长,辽宁独立教导队党委副书记,中国人民解放军153师459团政治处总支书记等职。解放后,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工商系,1953年8月到煤炭系统工作,1981年6月光荣离休。1996年7月16日不幸与世长辞,享年80岁。
吕继芳,1925年12月出生于沭阳县三岔乡小吕圩村(现为吴集镇塔桥村)。1945年参军,先后参加过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和解放大上海等数百次战斗。解放后在海军联合学校、海军交通校校部工作,任政治干事、政治教导员等职。从部队转业到地方后,先后在华东汽配、机电公司和上海汽车配件总公司工作。
革命史料图片展记录的是解放战争期间在沭阳大地上发生的两次最有影响、也最激烈的战斗。北侧油画描绘的是“柴米河畔七英雄”的战斗场景。1947年6月16日凌晨,国民党军队和还乡团400多人,偷袭沭阳仲湾乡公所驻地。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以乡指导员章杰新为首的17位同志,同仇敌忾,先后打退敌人9次进攻,毙敌20余名。在这场血战中,章杰新等七人壮烈牺牲。为了表达对英雄的纪念,当时中共华中六地委号召全区开展学习七英雄的活动,并将仲湾乡更名为七雄乡。南侧油画描绘的是“鸭下河战斗”场景。1948年9月1日,苏北兵团向鲁南运动转移,准备参加济南战役。国民党军队为阻拦苏北兵团北上,于10日清晨,从官道口(也就是今天的庙头镇境内)强渡。我军十六、十八团进行拦击,先后打退敌人数次进攻,共毙、伤、俘敌3000
多人,粉碎了黄伯韬兵团拦截苏北兵团北上的企图。该战斗又称官道口战斗。
革命烈士纪念馆展示了沭阳人民在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时期的英勇事迹。
沭阳是革命老区,有着光荣的革命斗争史,在漫长的沧桑岁月中,英雄的沭阳儿女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为了建立新中国而英勇奋战,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用鲜血和忠贞铸成的巍巍丰碑永远屹立在人民心中。
吴集烈士陵园的建成,定将告慰先烈们的在天英灵,激励后人传承革命精神,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努力奋斗!沐浴着改革开放春风的180万沭阳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定会团结拼搏,锐意进取,不断开创和谐、繁荣的新局面!
清明节吴集镇中、小学生到烈士陵园扫墓
吴集镇中、小学生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沭阳县党员干部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吴集镇居民代表参观烈士陵园
吴集镇党员干部在烈士碑前宣誓
第五篇:吴集小学经典古诗文诵读活动方案
吴集小学“经典古诗文诵读”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读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作为新时代少年,应该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认真学古诗,读古诗,背古诗,就是一个重要的途径。开展此活动可以丰富师生人文素养,也可以展现我校以及学生的文化积淀,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二、活动时间和活动对象
这项活动于2011年5月1日开始进行,每周二、周四为全校“古诗词诵读日”,吴集小学全体教师及1—6年级学生同时铺开,班班开展,人人参与,持之以恒。
三、诵读内容
《课程标准》规定必背篇目50篇、《论语》、《诗经》、三字经、古代散文名篇等。
四、活动形式
在学校教导处的周密组织下,学生活动以班为单位,以黑板报为阵地,以班主任为指导,采取教师辅导、学生自学形式。教师活动以校本培训为依托,采取自学自背形式。学校教导处将在适当时间举行师生比赛和普遍抽查。在活动中以师带生,以生促师,师生共同学习、进步,力争把活动开展得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
五、具体措施
1、扎实开展日常活动。
诵读古诗词本身就是一种文字的积累。积累绝非一朝一夕之事。推行每周一诗,是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好方法。具体方法是:将教室黑板一角辟为诗词园地,每周一抄上一首新的诗词,让学生读、悟、吟、背。
2、开设“古诗词诵读日”。
周二、周四晨读时间教师指导学生理解、美读;午间红领巾广播时间师生同播,引导学生去美读、背诵、感受。让学生能读得琅琅上口、有滋有味。
3、营造氛围,潜移默化。
仅仅教会学生吟诵,并不能算是对他们进行了真正的文字熏陶,只有身处浓浓的古诗词氛围中,学生才能真正有所感染。
首先,形成古诗词学习环境。板报、橱窗经常刊登古诗词及诗词欣赏栏目,广播播放诗词曲赋或诗词音乐,使学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其次,开展形式多样的诵读活动。班级内组织开展接龙游戏,由小组、个人或师生轮流背诵一首诗词或一个诗句;学年组织赛诗会或诗词朗诵会,看谁背得多,吟得多。
具体形式为:
(1)与少先队活动相结合,以班级为载体,开展“古诗伴我行”的主题活动。
(2)与信息技术学科相结合。从三年级起,完成“古诗文”项目作业。
(3)与美术学科相结合。美术教师把握活动精神,适当增添古诗文意境画的指导。每学期开展一次全校性的画诗比赛。
4、以校本培训为依托,推进活动开展。
(1)利用周一教师学习时间,每月集中两次对全体教师背诵古诗词情况进行抽查、验收。形式分为口试和笔答。结合教师平时学习情况,汇入学校教师月考核成绩,做为评优的条件之一。
(2)与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相结合。每学期完成一项“古诗词”作业。(做成诗画幻灯片)
(3)与语文教研相结合。上好各年级古诗教学研究课。
六、活动负责人
学生活动负责人:贺华平教师活动负责人:杨 扬
七、常规活动安排
1、每周二、周四全校“古诗词诵读日”。(负责人:贺华平)周五教师背诵情况验收(负责人:吴新锋)
2、教师“古诗词”项目作业。每学期一次(负责人:王中华)
3、学生“古诗词”项目作业。(三至六年级)(负责人:张艳华)
4、全校性的画诗比赛(一至六年级)每学期一次(负责人:双 玲)
5、“古诗伴我行”主题活动(负责人:黄祖国)
6、班级诗词园地检查(负责人:方桂林)
7、学年诗词朗诵汇报会(负责人:贺华平)
2011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