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文言文命题重在考查阅读能力
·文言文命题重在考查阅读能力
文言文命题稳中有变,重在考查阅读能力 为了帮助高三同学搞好复习,现结合2000年的“考试说明”,就文言文阅读的题型、考查范围、解题技巧作简要分析。
一、“考试说明”改动内容 较之1999年“考试说明”,2000年的“考试说明”对“文言文阅读”部分稍作改动,并增加了新内容。为了突出”能力考查”,作了四方面的变动。
其一,编排上,新“考试说明”把去年的三块改为两大块。一为“理解”,二为“分析综合”。同时,把去年的“分析文章”四字改为“分析综合”,明显看出是强调了“综合”性特点,突出了对能力的考 查。
其二,为了突出“分析综合”能力,新“考试说明”把去年的“分析文章的内容”一项分解为两项: “①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②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这样就使命题的内容范围更系统、更具体、更明细了。无疑,这里的“筛选”、“提取”、“归纳”、“概括”就是指对分析综合能力的考查。
其三,为了加大对学生古汉语基础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考查,新“考试说明”在去年规定的26个文言虚词(安、但、而、耳、故、何、乎、或、既、乃、其、且、然、若、遂、所、为、焉、也、以、已、矣、于、则、者、之)之外又新增加了“虽”、“因”、“犹”、“哉”四个文言虚词;在去年规定的四种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之外又新增加了对“疑问句”的考查,且把去年的“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中的“了解”,改为“理解”,这样,古汉语中的六种文言句式,只有否定句和倒装句中的定语后置句不在考查之列了。其四,对文言文阅读的试题形式及分值,较之去年,新“考试说明”作了明示:“文言文阅读,6题,18分。”作为第1卷的第(二)项,这6题,显然仍应为“单项选择题”,且每题3分。
二、文言文阅读的解题技巧
(一)明确选文命题三特点。纵览多年来高考“文言文阅读”的选文命题,不难发现它有以下特点:
其一,大都选的是纪传性的文章,多半为人物佳记。它往往通过人物的一至几件典型事迹,表现人物诸如清正廉洁、不趋世俗、疾恶如仇、惩恶扬善、为民请民等较为闪光的品质。因而选文主题思想是健康的,具备真善美的审美价值,对今天仍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其二,选文大都浅显易懂。所选文章大都是汉代以后的散文,故文中的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及文言句式的使用都较规范,所使用的文化常识也较为常见,没有特别冷僻的通假字、异体字和极少使用的词汇;又由于文中没有复杂的情节和抽象的说理,大都通过平实的语言叙事,通过人物的言行表现人物,所以故事梗概和人物形象很容易捕捉。
其三,命题中要考查的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式,虽是该段古文的难点,但大都是课本中学过的,只要学得扎实,学会迁移,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灵活运用,准确答题也不是难事。
(二)掌握阅读三步法。由于考试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它具有不准借助任何工具书只能独立解题的特殊性,不少考生心理上较为紧张,常常是读完一遍就去选“ABCD”。这种方法很草率。阅读解题的过程应是符 合认知规律的“了解——分析——理解——分析——综合——解答”的过程,即以“了解”定向,通过分析达到理解,在理解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通过分析综合反过来加强印证理解,最后准确解题。具体说来分三步走。
第一步,粗读古文,捕捉大意,以求了解。这一步只是统览全文(段),不追究难词难句,只图明白文中写的是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品质。
第二步,排除死字,分析关系,以达理解。所谓“死”字,即不需译的人名、地名、朝代名、官职名、时间名词等,要边读边用铅笔在其下边一一标出,既可防止它们干扰“视听”,又可以之作为转换叙述事件的标志(表时地的词)。接着三读原文,分析“关系”以达加深理解。即分析文中人与人、人与事、事与事之间的关系,理清孰主孰次,孰善孰恶。分析事件的原因结局,分析人物的命运归宿,从而理解并确立文段的中心思想。这一步仍不要深究难字难句,因为是从宏观上着眼,它们一般不会影响“分析理解”。
第三步,扫清障碍,筛选概括,准确答题。文段中的加点字和画线的句子一般都是难字难句,它也正是文后的命题依据,通过前三遍的阅读分析,不少已经“理解”,但还需再读第四遍,并对照研读六个问题,在珍视“第一印象”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印证,以彻底解决所有难点。可呼唤“记忆”,重温课文中学过的类似的字词的用法和句式;可借助狭义语境,瞻前顾后,疏通“文气”;可借助题肢(四个选项),进行比较,验证选优;可借助“注释”(有的文段后边附有),解决相关文化常识和写作背景;甚至还可以大胆猜测推断。总之,在解决难点的基础之上,可针对六题中最后两道题提出的问题,筛 选信息,提取要点,归纳概括。操作时要运用求同法(合并同类项)、求异法、排除法等,要把选项和原文对 照,注意选项的说法和原文有无矛盾,有无以偏概全,有无无中生有,有无分类组合不当,有无把已然说成必然等。至此,准确敲定六个题的答案,也不过一两分钟的时间。从时间总量上讲,18分的“文言文阅读题”大体要用15分钟左右的时间去完成。考生一定要把轻“读”重“解”,变成重“读”轻“解”,用10分钟左右去“读”,5分钟左右去“解”。习惯于这样的阅读程序,大有裨益。
三、题型示例: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l—6题(每题3分)仓慈字孝仁,淮南人也。始为郡吏。建安中,太祖开募屯田于淮南,以慈为绥集都尉。黄初末,为长安令,清约有方,吏民畏而爱之。太和中,迁敦煌太守。郡在西陲,以丧乱隔绝。旷无太守二十岁,大姓雄张,遂以为俗。前太守尹奉等,循故而已,无所匡革。慈到,抑挫豪右,抚恤贫赢,甚得其理。旧大族田地有余,而小民无立锥之土,慈皆随口割赋,稍稍使半其本直。先是属城狱讼,县不能决,多集治下,慈躬往省阅,料简轻重,自非殊死,但鞭杖遣之,一岁决刑曾不满十人。又常日西域杂胡欲来贡献,而诸豪族多逆断绝;既与贸迁,欺诈侮易,多不得分明。胡常怨望,慈皆劳之。欲诣洛者,为封过所,欲从郡还者,官为平取,机以府见物与共交市,使吏民护送道路,由是民夷贪然称其德急。数年卒官,吏民悲感如丧亲戚,图画其形,思其遗像。及西域诸胡闻慈死,悉共会聚于戊已校尉及长吏治下发哀,或有以刀画面,以明血诫,又为立词,遥共祠之。(选自《三国志》)
1、对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和中,迁敦煌太守 迁:升任 B、先是属城狱讼,县不能决 县:县官 C、吏民畏而爱之 畏:敬畏 D、郡在西睡 睡:边疆2、比较下列两组句中“为”和“以”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始为郡吏 以丧乱隔绝 又为立祠 以明血诚
A、两个“为”字相同,两个“以”字也相同 B、两个“为”字相同,两个“以”字不同 C、两个“为”字不同,两个“以”字相同 D、两个“为”字不同,两个“以”字也不同3、下列各句中是补出来的省略成分,错误的一项是(3分)
A、(慈)为长安令,(慈)清约有方。B、循故而已。(尹奉等)无所旷革。C、既与贸迁,(西域杂胡)欺诈诬易,多不得分明。D、或有以刀画面,以明血诚,(西域诸胡)又为立词,遥共祠之。4、下列各句在文中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慈躬往省阅 ②旷无太守二十岁
A、①仓慈亲自下去查阅 ②空缺太守竟达二十年 B、①仓慈亲自在府衙查阅 ②敦煌空旷,有二十年没有太守到任 c、①仓慈亲自下去查阅 ②敦煌空旷,二十年无太守 D、①仓慈亲自在府衙查阅 ②空缺太守竞达二十年5、下面句子分成四组,全都说明仓慈为各族百姓办好事的一组是(3分)①图画其形,思其遗像。②抑挫豪右,抚恤贫赢,甚得其理。③欲诣洛者,为封过所。④吏民畏而爱之。⑤由是民翕然称其德惠。⑥慈皆随口割赋,稍稍使毕其本直。
A、①②⑤ B、②④⑥ C、②③⑥ D、②③⑤6、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仓慈到敦煌上任后,能安抚救济百姓,事情做得很有道理。B、平时一些豪门大户与西域人进行买卖交易时,经常用诈骗、欺侮等手段,西域人心怀不满,仓慈一一抚慰他们。C、最后仓慈离开敦煌,到别处做官,百姓十分怀念他。D、西域人路过敦煌,还有剩余的货物,官府就和他们平等交换,还派官吏百姓护送他们上路。四、“考试说明”例析 现结合上述题型,针对“考试说明”进行解析。
第1题考查的是“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常见实词。是课本上学过的且在文言文中使用频率较高的实词。本题中的“迁”、“畏”二字在课本的《文言常用实词表)中已明确列出,“县”字在《伐檀》中学过,“障”字在现代汉语中仍使用,如“边陲”。所谓在“文中的含义。指的是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由于文言实词绝大部分具有多义性,因而要确定某个实词在特定语境中究竟表示哪一个义项,还取决于对语言的理解能力。B项中“县不能决”中“县”,通“悬”,意为“悬挂。,指的是悬案。故选B。
第2题考查“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文言文中虚词数量很多,但高考中考查的不会超出“考试说明”规定的30个文言虚词的范围。“在文中的用 法”是相对于在词典中的用法而言的,强调“在文中”这一范围,主要是考查学生在具体语境中理解并辨别文言虚词不同用法的能力。考查方式常采用比较的方式,即挑出字形相同的虚词比较它的意义和用法。本题采用的就是这一形式。题中的“为”,前者意为“做”,后者意为“给”;“以”,前者意为“由于”,后者意为“用”。故选D项。
第3题考查“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考试说明”明确规定了考查的范围为五种句式和词类活用。理解这些特殊句式和用法,是指能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具备正确理解与辨别的能力,而不是要求去抽象记忆到底是哪些特殊句式和用法,以及它们的具体情况如何。本题考查的是“成分省略”。从上下文内容看,C项中“欺诈诬易”省略的主语应是“诸豪族”,而并非“西域杂胡”。故选C项。
第4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这是指对句子的理解不能脱离语言环境,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对不好理解的句子,可作句子成分的分析,先抓主干,再看枝叶;或抓关键性词语;或分析上下文句与句之间的关系。解释本题中的⑦②两句,应抓住关键性词语。从四个选项看,①句中的关键词“往”。据上文“属城狱讼”、“多集治下”,可判定这里的“往”是“下去”之意。②句中的关键词是“旷”,若译成“空旷”,与事理有悖,应译成“空缺”。故选A项。
第5题考查的是“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这涉及到对文章内容的分析,旨在考查考生在理解语言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分析问题的能力。根据题干的要求,考生应统览全文内容,筛选出相关信息点,然后对照选项,排除干扰,同类合并,准确编组,确定正确选项。本题要求选出“说明仓慈为各族百姓办好事的一组”,①④⑤项都是说明百姓对仓慈的态度的,与题干要求正好相反,故排除后应选C项。
第6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这要对所述事件或所说道理进行综合地判断和推理。它要求考生能准确判断出某一事件发生的原因,某种发展导致的结果,某几个事件的中心意思,某个论点的根据等。具体来说,本题旨在考查对文段思想内容概括综合的能力。依据文段对故事的叙述,在全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可知“数年卒官”,是说“几年之后,仓慈死在任上”,而不是“离开敦煌,到别处做官”。故C项不符原文意思。
第二篇:历史命题:贵在问题视角 重在能力要求
历史命题:贵在问题视角 重在能力要求
作为大规模的教育考试,高考试题应该具备三个要素:测量目标、刺激情境和问题设置,这三个要素缺失了任何一个,都不能构成完整的试题。在历史学科的具体命题中,选取若干新材料构建不同的刺激情境,通过问题视角的设置与转换,考查测量目标指向历史学科相关能力要求,已成为命题的常规范式与学科特色。
所谓“问题视角”是指试题的设问角度,即命题的立意主题与历史学科知识沟通联系的设问角度。在如何设置与转换问题视角方面,著名的命题研究专家聂幼犁教授做了长期深入的探究,在近年的《历史教学》、《中学历史教学参考》等专刊上陆续发表其研究成果,得到广泛的认同与肯定。笔者认同聂幼犁教授的“同一则史料,可以命制考查不同能力的试题”观点,且这些已在历史命题中广泛运用。笔者举例如下:
一、要求运用已学的知识,理解其中一个或几个信息“表达了什么含义”,“为什么表达这样的信息”。
●下图是美国《时代周刊》刊登在1971封面上的美国乒乓球队游览长城照片。封面上方的英文是:China:
A whole New Game;下方的英文是:U.S.Ping Pong Players
at Great Wall。对这里的“Game”正确解读是
A.民间交往
B.体育比赛 C.文化交流
D.外交使命
●下图是美国《时代周刊》刊登在1971封面上的美国乒乓球队游览长城照片。(图同上,略)《时代周刊》发表评论说:“这‘乒’的一声全世界都听到了!”作为回应,这一年美国政府发出“乓”的一声,是
A.邀请中国乒乓球队访问美国
B.尼克松总统正式访问中国
C.支持新中国重返联合国
D.宣布实现美中关系正常化
„„
二、要求运用已学的知识,推理其中一个或几个信息“会有什么作用或影响”,以及与其有联系的事物会对此“发生什么反应”,直至考查“神入”目标。
●下图是美国《时代周刊》刊登在1971封面上的美国乒乓球队游览长城照片。(图同上,略)由此推测,其策划与发行者
A.感受到中国改革开放对世界的魔力
B.看到美中之间的传统友谊得到传承 C.预见世界政治格局将出现重大改变 D.赞赏球队挑战“中国长城”的精神
●下图是美国《时代周刊》刊登在1971封面上的美国乒乓球队游览长城照片。(图同上,略)美国《时代周刊》对此发表评论说:“这‘乒’的一声全世界都听到了!”日本政界人士“听到”后,其主流态度是
A.漠然处之
B.坐观其变
C.消极应对
D.热切关注
„„
上述案例意在说明,构成“意料之外”的变式或情景的问题视角,已经完全摒弃了以“背景、时间、地点、人物、过程、评价”之类肢解历史的“八股”样式,着眼于用新史观、新方法重新整合知识,打开历史思维空间,进一步活化和拓宽多元化观察历史事物的视域。通过直接限定被试者的回答方向、内容、程度等,引导学生逐渐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并最终抓住历史问题的实质,有利于考查其思维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因此,通过问题视角的设置与转换,考查历史学科的不同能力要求成为了现实。
所谓“能力要求”是指基于世界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的有关理论,并依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按:下称《历史课程标准》),教育部考试中心编制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考试综合科考试大纲·历史》(按:下称《历史考试大纲》)和各实验省区编制的《考试说明·历史》制定的历史学科四项能力目标。它们是:“获取和解读信息”(下称能力1)、调动和运用知识(下称能力2)、描述和阐释事物(下称能力3)、论证和探讨问题(下称能力4)。上述能力目标又被细化为相应的十二种能力要求。福建省的《考试说明·历史》还为此选取了原高考试题作为案例,并结合相应的能力要求加以解读,以利于有关各方领会精神和具体操作。本文所举上述例题,即分别考查了能力
1、能力2。
“重在能力要求”即在考查历史主干知识时,淡化对具体历史知识的直接考查;淡化对历史教材文本的依赖,而以考查历史学科能力为主。历史命题应尽量在历史学科主干知识“点”或“线”上,寻找具有丰富内涵的新材料,从不同视角加以挖掘形成“题眼”,考查相关历史主干知识和学科能力,凸显“能力立意”的命题理念。
再以2011年浙江省高考历史第38题为例,进一步阐释转换问题视角如何考查不同能力要求。该题(原题略)提供三则材料简洁、新颖,文字量不足400字,这对考查的客观性与公平性提供了必要保证。其考查的知识范围内容从周秦——明清——民国,时间跨度大,知识覆盖面广,具有主干知识的典型性与代表性,有利于保证考查的的客观性。它集中体现了《历史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一模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理解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社会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过程,树立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而奋斗的人生理想。”因此,符合高中历史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与新高考的命题指导思想。该题这样设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和秦朝的主要政治制度。分析说明周秦政治制度的主要差别。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其专在下”、“其专在上”各指什么。材料中顾炎武指出了怎样的思想主张,并予以简要评价。
(3)材料三中“新的变化”指什么?加着重号的文句分别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近代以来中国社会政治变革的历史趋势。
其参考答案为:
(1)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机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秦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制度,君主集权的官僚取代贵族政治。
(2)地方权势过大;君主专制。提出“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的分权思想。批判君主专制,揭露官僚腐败,具有进步性;但还不具有近代的“民权”意识。
(3)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民主革命时期。清政府、北洋政府、南京国民政府。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从主权沦丧到国家独立。
试题考查的是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明清君主专制,以及近代中国的民主制度等历史主干知识。
从设置的问题视角看,有再现和列举周到秦的政治制度,也有理解和揭露中国古代官僚政治的问题实质,还有比较明清“民本”思想与近代“民权”思想的差异,更有归纳和总结近代民主化进程的演绎。其问题视角始终围绕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的问题主线,由浅到深提出不同层面的能力要求。从上述诸多生成的问题情境中,既有对新材料自身进行挖掘,也有对教材文本内在联系的解析,而更多的是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贯彻“史由证来”、“论从史出”的史学原则,体现历史命题基于主干知识,从不同视角设问来考查相关学科能力的理念。从考查的能力要求看,第1问考查能力1、2,第2问考查能力1、3、4,第3问考查能力1、3,先后考查了识记、理解、分析到应用等不同层次的历史学科能力。随着问题视角的转换,其能力要求也随之渐次提高,甄别、区分与选拔的考查功能也得以较好实现。
上述两个案例说明,新课程背景下的历史命题是围绕“能力立意“这一核心要求,以历史主干知识为载体,寻找相应的新材料构建问题主题所需要的新情境,通过问题视角的转换来考查不同层次的相关能力。情境材料是为设问服务的,设问则是为考查能力服务的。材料、情境和设问紧密联系并通过多维问题视角的设置与转换,可考查不同层面的能力目标。因此,“能力要求”成为命题指向的核心,对于高中历史复习教学的反拨与导向是明确的。
据此,历史教师应认真解读和落实历史课程标准,把教材、教辅以及课外材料作为能力训练的素材,引导学生多视角观察和讨论历史问题。在教学中应多以“问题讨论”“案例解剖”为主贯穿课堂教学始终,指导学生借助新史观采用“合并同类项”和“一点多面”等方式重构知识,在讨论、质疑中解读历史问题,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来落实教学的有效性。应着眼于引导学生走进“历史现场”,通过多视角的观察,以已有学科知识与命题者提供的史料为证据去解读与推论,自主探究并完成对历史知识和意义的建构,体现其历史学科的能力水平。
无论是历史教学还是高考历史命题,其指向不应局限于关注学生的历史基础知识,更应指向他们的思维方式、学习方法、学科能力和价值取向。从长远的眼光看,应有利于他们把历史学习成果迁移并整合到未来工作、学习与研究等不同领域中以终生受用。因此,高考历史命题需要从“学生的终身发展”的战略高度,确定高考历史命题的若干原则:
考查的应该是历史学科重要内容即主干知识,具有代表性;需要明确历史学科领域的能力指向和测量目标,保证考查的效度;所摘录引用的材料较为新颖、具有实用性,且内容简洁、文字量少,信息完整;引用材料以及创设问题情境的呈现形式多样化;所引用的材料规范、科学、权威,不可断章取义;契合中学生的具体生活体验和实际认知水平;各材料与试题、设问之间应密切相关,切合题意;尽量使用与历史教材学科语言有所差异的表述,以保证在陌生情境下考查结果的客观性和有效性。
命题者选取和整合材料的前提应是基于学生已有的认识,来创设适合他们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的情境,并使这一情境处于与历史学科相关的信息传递过程之中;应用不同视角设置的问题,需要引导学生从历史事物中得出某些带有规律性的认识,解释与历史学科知识有关的现象,阐释自己观点或提供有价值的评论;考查尽可能包括从考查识记、理解,到分析、应用等不同层次的能力,保证试题具有较为理想的区分度、效度、信度和难度;考查内容所涉及知识水平、基本技能、学科思想等,争取能够指向其个性倾向与创新精神。
高考的本质是以相关学科知识为载体的教育心理测量。作为大规模常模参照性考试测量,高考的功能是甄别、区分与选拔,为高校招考新生提供重要的依据。因此在历史学科命题策略上应分清主次。首先,需要应用心理学、教育学、逻辑学、统计学和考试学等专业知识,着眼满足招生考试对试题难度、效度、区分度等测量要求,体现试题的公平性、科学性和客观性,实现社会化“选拔考试”这一核心功能。在保证实现这一核心功能前提下,彰显历史学科应有的学科特色并适度体现文科综合特点,体现试题的专业性、学术性和综合性;同时反映中学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导向,体现试题的基础性、时代性和开放性。
总之,秉承“贵在问题视角,重在能力要求”的理念,高考历史命题需突破长期从事历史学术研究、高中历史教学等形成的思维定势,综合心理学、教育学、逻辑学、统计学和考试学等专业知识应用在历史命题之中。多利用诸多“意料之外”的史料,构建“情理之中”的历史新情境,力求在表现形式上多样化,设计问题视角上多元化,考查能力目标上层次化、复合化。在体现历史学科生动活泼与博大精深的学科性同时,它应能满足高校招考合格文科新生的选拔要求,并反拨与引导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的向前推进。
第三篇:重视基础考查能力
重视基础考查能力
回归课本寻求发展
——2004年高考化学(江苏卷)试题评析及启示
●仲志芳
2004年江苏省高考化学试卷,在命题立意、情境创设、设问角度及表述方式上基本保持近年来化学试题的科学、规范、简洁、灵活的特色,且又有新的突破、创新,经分析不难发现,这份卷子出得很有水平,虽有一定的区分度,但均分却比往年高;全卷仍然是本着“两个有利于”的原则,既遵循教学大纲,又不拘泥于教学大纲,保持了较好的延续性和稳定性。在考查化学基础知识的同时,既突出了对考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考查,又注重对考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心理素质以及综合运用能力的全面考查。虽然今年是江苏单独命题,但仍能充分体现“稳中求变,变中求新”的特点,符合高考改革的新要求,对今后的化学教学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即搞题海战术者在高考中不一定拥有较强的竞争力,相反,只有那些平时注重综合素质提高的人才能确保在激烈的高考竞争中胜出。
一、重视基础知识
考查五项能力
知识是能力的基础和载体。高考化学卷当然也不排除对考生所掌握的化学基础知识的情况进行考核。从江苏卷的结构可以看出,各部分的内容比例没有太多变化,全卷模式基本保持稳定,所考核的知识点极其广泛,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试题在选材上几乎涵盖了高中化学的全部主干知识、重点内容,但又不是单纯地考查知识点,而是将多项能力的考查巧妙地建立在对相关知识点的考核基础之上,既紧扣课本,又严守大纲。因此,我们切不可因为高考强调了对考生的综合能力考查就忽视了平时的化学基础知识的教学,而应在教学工作中切实加强化学基本概念、重要定律、反应规律的教学,重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否 则,学生的能力与综合素质的提高就不可能得以实现。
《考试说明》中明确指出,目前高考化学根据其学科自身的特点,需要考核学生的理解、自学、分析综合、计算、实验设计等五项能力。江苏高考化学卷的所有试题恰恰很好地体现了上述五项能力的考查宗旨。例如,第26题,这是一道计算题,却能密切联系江苏石油工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命题,要求考生根据生产流程新工艺的需要,计算出乙烯的最佳投料比。这就要求考生在关注社会的同时,更要学会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去分析、解决生产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学以致用,激发兴趣。又如,今年江苏卷的“信息题”所占的比重也相当大,共24分。像第22题,先给考生一个书本上没有出现过的概念——“等电子体”,让考生自学后在理解的基础上根据给出的这个“信息”去解答2个相关问题。第23、24两道有机题,也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不少考生在这两题上花费了很长时间,实际上并不难,这就要求考生具备从所提供的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自学能力。实验题所占的比重也很高,仅第二卷中的19、20两道大的实验题就占了22分之多,而且今年的实验题也出得很有新意,不仅考查了学生的基本实验操作能力,而且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推理能力的考查要求也很高,这些实验题既常规又灵活,有利于那些平时认真动手做实验并且仔细观察、勤于思考、善于归纳总结的考生得高分,适当拉开了分数档距。
总之,全卷体现了较高的学科能力要求,既不回避采用传统的题型及常规的解题思路,又对开放性试题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但并未出现偏题、怪题、难题。这就再次提醒我们在今后的化学教学中,应大力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触类旁通,跳出题海,提高效率。
二、题型分布合理重点知识突出
学科知识是构建高考试卷的基本框架。分析2004年高考化学江苏卷,其知识点的考查分布情况与{考试说明》中的要求基本保持一致,在全卷26道考题中,除了第22题是选自课外知识的信息题外,其余试题都是紧密联系中学化学学科的主干知识,约占卷面分的96%,化学学科的重点内容在试卷中均得到了充分体现,学科基础知识也有较大的覆盖面,保证了化学高考测试的信度和效度。
1、题型相对稳定,思考时间充裕
今年江苏单独命题的高考化学卷在模式上与往年全国化学高考单科卷相比继续保持相对稳定性,体现了平稳过渡原则,全卷仍分为第一、二卷两部分共26题,题型分布与去年相比更趋于合理,可读性强,应用型广。第一卷全为选择题,第一大题有8道单项选择题;第二大题有单选题,多选题各5道,只有由于将两者混杂其中,适当增加了判定难度。第二卷由实验、推断、填空、信息分析、计算等题型组成。从考试内容上来分析,无机化学118分,占卷面总分(150分)的79%,有机化学32分,仅占全卷的21%。题量适中,绝大多数考生在规定的考试时间内均能做完全卷,思考时间充裕,且有机会对答卷进行了复查。虽然第二卷中的部分试题有一定的梯度,但整卷难度依然控制在0.5~0.6之间,由于采取了选择题中送分题和难度特大题都减少,而中等难度题增加的有效办法,使均分高于去年,且涨幅较大,真实地再现了江苏化学教学的实际水准。
2、强调基础实验,注重分析提高
化学实验有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实验题以及与课本实验紧密相关的题目,在近年来化学单科高考试卷中呈增加趋势,而且难度也随之增大,考生事先难以通过模拟测试而练习到,某些实验设计方案对比题已成为化学试卷中考生容易失分的重要因素之一。今年江苏高考化学卷的实验考查,主要集中在第19、20两大题,其中第19题考查了3个独立的小实验,(1)是填写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所必需的化学实验仪器名称,这是高一就必须掌握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也是高二学生实验会考的重要内容。然而,考生平时多注重实验步骤以及可能出现的误差原因分析的复习,若不重视课本实验内容的复习,没有亲自做这个实验,也未实际使用过这些仪器,则很难正确填空。(2)是考查了固体除杂的实验操作步骤,即“除去NaN03固体中混有的少量KN03”。(3)是“除去KCI溶液中的SO42-离子”,依次加入的试剂是什么?(2)、(3)两小题难度较小,都为基本的实验常识,前者考生很熟悉,在初中化学里就有过类似的实验,如“粗盐的提纯”,后者是由2002年湖北省初中化学竞赛卷中的一道选择题改编而成。
第20题是一道比较灵活的实验探究题,属研究性学习成果检阅范畴,重点考查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与评价能力、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2)两小题较容易,第(3)题有一定的难度,要求考生判断“设计方案是否合理?并简要说明两点理由。”不少考生只知道方案中使用稀硝酸不合理,因为稀硝酸能将亚硫酸钡氧化为硫酸钡。但却忽视了另一个原因,即如果反应后的固体中还残留有少量的Nat02,则当它溶于水后也能将亚硫酸根氧化成硫酸根,从而干扰原生成物中是否有硫酸钠的检验。几道实验题所涉及的内容均源自初、高中化学课本中的几个基础实验或所学知识内容,并未超纲,但设计巧妙,角度相异,注重了实验原理的分析与说明,主要考查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同时也考查了考生文字表达能力、归纳整理能力,更加有利于平时重视实验的考生解答。
3、重视学能测试,体现化学效用
江苏化学卷充分展示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的宗旨,不少试题源于课本知识,遵循教学大纲,再现考试说明精神。有的虽为常见的知识点,但试题却很有新意,如第1题;有的考查学生处理信息、形成设想、筛选与判断的能力,如第23题;有的考查学生吸收信息、解决问题、认识与表达的能力,如第22题;也有的考查学生随机应变与知识迁移的能力,如第25题;还有的考查学生分析类比、创新求异的能力,如第24题,等等。总而言之,今年的化学卷更加突出地强调了学能测试,充分展现了知识与能力的有机融合,提倡用化学所特有的视角 去观察社会,解决实际问题,体现化学学科的效用。
三、几点启示
1、重视基础知识,摆正“纲”与“本”的关系
《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是当前中学化学教学的基本依据,也是高考化学命题的规范性文本。高考复习既要重视课本,但又不能完全依赖于课本,根据化学高考己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这一命题指导思想,今后考生在进行化学总复习时,必须以课本、教纲、考纲为依托,融会贯通,灵活运用课本知识,并通过知识的实际应用上升到“能力”,求力抓好“五点”,即①知识点②常考点⑧能力点④应用点⑤创新点的复习。要知道高考命题的思路是“守纲不守本”,即知识点“守纲也守本”,决不超越课本的知识要求范围,而能力点的考查却是“守纲不守本”,允许恰当地超越课本的基本教学要求。因此,在今后化学 教学中,切不可忽视学生诸多能力的培养,千万不要随意拓宽和加深化学知识的教学范围。
2、强化审题训练,理清“词”与“句”的关系
审题不慎,考虑不周,以偏概全,急于求成,有时甚至连题目要求都未看清就动笔答题,这些都是考生在高考中经常出现的通病。如今年江苏卷的第21题的第(3)小题,欲经过计算“lmolB通过反应②得到lmolF,B中F的质量分数为72%,”来确定B的化学式,正确答案应填“AgN3”,不少考生未按题目要求去做,而是凭主观臆断,错误地写成“Ag3N”。因此,笔者认为: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重强化对学生的审题方法、思路、策略的培养,在解题指导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分析题中关键的“词”与“句”的含义,切不可掉以轻心,也不能依赖“熟题效应”,任凭固有的思维定势去曲解题目的本意,要充分认识“审好题是答对题的关键”,更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
3、加强实验教学,解决“会”。与“做”的关系
实验原理是考查的基础,实验设计和实验评价则是考查的重点,而解释实验现象及简要说明理由才是高考实验技能测试的新趋势。从今年考后学生所反映的实验题失分较多的现象不难看出,不少考生对平时的基础实验仍不够重视,只是马虎了事,未能真正搞清楚为什么要这么做?应该如何做?还可以怎么改进或重新设计等一系列问题。一般而言,高考化学卷中所涉及的实验题目通常不选用课本现成的常规实验,而是按照大纲的基本要求,由其发展、变形、派生出来的实验内容。由此可见,在平时的实验教学中,要针对考生的这一薄弱环节,教育学生领悟化学实验的三大原理,即实验原理、装置原理和操作原理,注重实验结果的分析、实验数据的处理,学会评价多种实验方案,并能明确指出各自的优缺点,继而提出见解独特的改进意见,还应通过研究性学习来亲自设计几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实验方案。总之一句话:“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4、注重综合适用,领会“知”与“能”的关系
知识可以通过识记、理解而得以深化,但能力却只有通过综合运用才能得到培养,获得升华。为了适应“3+1+1”的高考模式,能力的养成显得尤为重要。高考化学所欲考查的能力主要有:自学能力、阅读能力、分析推理能力、信息迁移能力、处理数据能力、数形融合能力、综合运用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创新能力等,其中“阅读、理解”是基础,“分析、推理、迁移”是关键,“数学方法”是工具,“综合、应用”才是最终目标。这些能力并不是靠搞“题海战役”就能形成的,而是要在创造性思维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综合与运用才能获得的。学生惟有将课本知识学活、用活,方可上升到“能力”的境界,也才能在高考中 取得理想的战绩,将来才能更好地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
(仲志芳,东台市第一中学)
第四篇:求真务实重在提高能力
求真务实作为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做工作,都要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对于求真务实,可以从作风和品格的角度去审视,也可以从本领和能力的角度来把握。从能力的角度看,求真务实对领导干部的水平和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共产党人的使命。求真务实,体现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统一。“真”,就是本性、本质,事物的本来面貌;“求真”,就是从实际出发,认识事物的本质,把握事物的规律。“实”,就是充盈、稳固,实实在在;“务实”,就是把从客观实际中获得的规律性认识转变为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并取得扎扎实实的效果。根据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求真务实包含了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两次飞跃。做到求真务实,决非易事。这是因为,一方面,“真”隐藏于事物的内部,不是看一眼就能抓住的,把握“真”,需要人们付出艰苦的劳动。同时,任何工作要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也不是轻而易举的。毛泽东同志在阐述我们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时,把“求”解释为“我们去研究”。求真务实的“求”和“务”,同样是“我们去研究”。在这个过程中,仅有良好的愿望和满腔的热情是不够的,还必须下一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的功夫。另一方面,从现实工作和生活的层面上来看,要做到求真务实,还需要克服许多困难、阻力乃至惰性。这就要求领导干部既具备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扎实的工作作风,又掌握正确的领导方法和高超的领导艺术,善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我们党的绝大多数领导干部是重视和善于求真务实的,但也有一些同志虽然下了不少功夫,情况和材料抓了很多,主观上也十分努力,可就是对事物的本质吃不透,对问题的要害抓不准,致使许多好的想法和做法在实践中变了形、走了样。说到底,这是由于坚持求真务实的能力不够所致。因此,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不但要坚决反对作风飘浮、好大喜功,高高在上、脱离群众,追名逐利、患得患失,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等违背求真务实的态度和做法,而且要从工作机制和制度、干部队伍素质和能力、领导水平和艺术的角度着力提高坚持求真务实的能力。提高求真务实的能力,应着眼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当前,我国改革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新事物层出不穷,新问题不断涌现。我们要求的“真”和要务的“实”,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而是像胡锦涛同志指出的那样:要“求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之真,务坚持长期艰苦奋斗之实;求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之真,务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之实;求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之真,务发展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之实;求共产党执政规律之真,务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之实”。在这样的起点和层面上求真务实,没有真本领,不下苦功夫,是不可能做到的。各级领导干部应当坚持科学求实的态度,坚定信念,真抓实干,开拓进取,以求真务实的实际效果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提高求真务实的能力,应立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我们党执政以后的全部实践活动,都是围绕着执政展开的,围绕着提高执政水平、巩固执政地位来进行的。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新世纪新阶段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点。党的执政能力体现在方方面面,各级领导干部的领导能力和领导水平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各级领导干部应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高度,从思想上、工作上、作风上真正做到求真务实,不断学习新知识、总结新经验、掌握新本领,不断提高自身的领导能力和领导水平,进而促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第五篇:改革契合英语能力考查
改革契合英语能力考查,不仅能准确地测试一个人的英语应用能力,更对英语学习者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高分通过托福考试的考生到了美国后,能够更快更好地适应大学学习和生活。笔者认为,考生只要做到以下6个方面,就可将听力试题突破。
Summary是“概述,大意”的意思,具体指学生在听到一篇听力材料后所进行的概括。考生不需要听懂托福材料的每一个细节,但要抓住说话人的思路和框架。这个训练对于托福听力至关重要。练习summary的方法很简单,可以托福听力讲座为材料,一边听一边记笔记,录音结束后,根据大脑记忆和笔记,对全文重点内容进行英文复述,反复练习,直到可以将一篇讲座顺畅复述出来为止。
Dictation是指听写,将一篇托福听力录音中的原文全部听录下来,它是提高听力最有效的方法。对于准备托福考试的考生而言,最好的听写材料是老托福的lecture。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可以先花一个月的时间将新概念第二和第三册的美英版听写完,然后再来听写lecture。
Intensive listening是指精听。“精听”步骤如下:一边听一边看托福原文,划出自己不认识或似曾相识但反应不过来的词;录音结束,开始查生词,写在原文的旁边,只要写出这个单词在这篇文章中的意思即可;将这篇材料当阅读文章快速精读一遍,彻底看懂;再一边看原文,一边放录音,嘴上要跟读,反复几遍,一直听到可以不看原文彻底听懂为止。精听材料有很多,我最推荐SSS(Scientific American’s Sixty-second Science),它非常短,但信息量很大,更重要的是,它是托福听力出题的重要来源。
High-quality extensive listening是指高质量的泛听。泛听的“泛”并不指态度的懒散,而是针对整体的要求。泛听的最佳材料有两个:一个是National Geographic(国家地理频道),另一个是Discovery(探索)。看的时候一定要有英文字幕。每天看,养成习惯,会有很大收获。
Challenging materials是指“有挑战性的材料”。备考托福听力挑战性的材料有这几类:一是美国大学上课的课堂录像或录音,现在很多美国大学已经将许多课堂录像放在了互联网上,这是一个极佳的挑战听力难度的材料。二是巴朗和Ka
该文章转载自无忧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