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管理人员职业化训练
《管理人员职业化训练》培训收获与心得
2011/10/8有幸与公司其他六位同事一起参加了容大智业的关于管理人员职业化训练的培训,讲课老师是容大智业的刘辉老师。之前对职业化已经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这次培训,刘辉老师又较为系统的讲述了关于职业化的理念,使我加深了对职业化的理解。以下是我在这次培训中的收获和心得。
一.对职业化的理解
刘辉老师认为职业化的概念是:
1.专业,既有专业的知识,同时又具备专业的能力。
2.良好的习惯,有良好的工作习惯和生活习惯。
3.良好的职业道德。
良好的习惯是刘辉老师新提出来的观点,很有道理,行为养成习惯,实际上是从行为上要求我们做到职业。
我对职业化的理解是:
职业,即把自己所从事的“职位”作为自己的“业”。
职业人,就是把自己的职位作为个人谋生的主要手段,即以职业为生的人。
职业化,就是把自己的职业专业化,并具备相应精神和实力条件。这种精神和实力条件包括:
1.负责、敬业和诚信的职业道德品质;
2.专业的工作能力(协调、沟通、学习、管理、专业技术等);
3.团队和协作精神。
看过一篇职业化方面的文章,文章认为职业化就是一种工作状态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即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用合适的方式,做合适的事。使员工在知识、技能、观念、思维、态度、心理上符合职业规范和标准。职业化具体包括:
职业化素养(含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心态);
职业化行为规范(职业化思想、职业化语言、职业化动作);
职业化技能(职业资质、职业通用管理能力)。
我觉得说的很全面,很赞同。
二.职业人对企业的认知
刘辉老师提了一个问题:企业是不是家?
2004年联想大裁员时,有位联想的员工写了一篇文章《公司不是我的家》,非常伤感。现在很多企业提倡“以厂为家”,“以公司为家”,“公司这个大家庭”,这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大的认识误区。家是什么?累了可以坐在沙发上休息,困了躺在床上睡觉,饿了做点东西吃,无聊了看看电视、报纸、书籍,闲时接亲待友,忙时也可以彻夜不归,在家里可以任意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家人之间也是没有那么多道理和原则可讲的,这是家。企业是什么?企业是一个商业机构,首先是为了获利,不管那些世界级的公司如何冠冕堂皇地宣称自己的使命是为了世界、为了人类,或者有着如何伟大的构想,但一个简单的道理摆在面前,获利是企业发展的基本前提,无法获利就无法持续发展甚至无法生存,不能赚钱就势必破产倒闭。因此企业首要的任务是围绕着获利展开行动,有很多明确的制度和各种隐性的条条框框来约束员工,在这里任何人都不能恣意妄为。
很多企业宣传以“以公司为家”,目的是为了提高员工的归属感,但却把企业带入了一个更大的不利状态。员工把企业当家,容易产生对企业的期望过高。家人是不会因为你不能给家庭带来价值而放弃你,但企业会,而且必须这么做。韦尔奇刚刚接手GE的时候,这个爱迪生创办的百年老企面临着巨大的危机,韦尔奇大胆整改,裁员10万,大家群情激愤,韦尔奇坦然应对:如果我不裁你们,那么到时候失业的将会是整个GE的40多万人,我将怎么面对他们?与其大家一起失业,不如让一部分人失业。韦尔奇让人员充分流动起来,因此盘活了整个企业,而之前我们很多的国有企业所做的恰恰相反,企业存在的目的仿佛只是为解决失业,一些大型的国有企业甚至有自己医院、银行、派出所、商场、食堂、宿舍和庞大的后勤行政机关,甚至还有自己的幼儿园、小学、中学,一应俱全。这哪里是企业,简直就是一个大型社区,企业的包袱过重,导致的结果是企业亏损破产,工人最终失业(下岗)。
因此,对于企业来说,企业不能引导员工把企业当成是自己的家,而应该告诉员工,这里是你发展的平台,或者是你赖以谋生的机会,员工和企业之间是一个交换的关系,很现实的商业关系。当然,在企业里可以有很多自己的朋友,但个人和企业的关系就应该是这样一种彼此可以选择的商业关系。
对于个人来说,更应该认清这种关系,企业应该是个人发展的平台或者是赖以谋生的机会,用自己的努力、贡献或者给公司带来的价值换取个人的提升和公司对个人的回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家里可以随心所欲,但在企业里不行。
如果没有这种意识,那么说明还不够职业。
三.职业人对自己的认知
1.我们在为谁工作?
大部分人会认为我们是在为老板或者上司工作,这也是一个误区。很多人了用这种观点来指导自己的工作,甚至来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因此工作时不积极努力,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反正企业是老板的,岂不知这样是在浪费自己的职业寿命和得到更大提升的机会,是一种非常短视的思想。久而久之,自己的责任心也将大大降低,甚至麻木,当一个人没有责任心的时候,也就是他失业的时候。
我们到底在为谁工作?其实每个人都在为自己工作。自己才是自己的老板,当我们努力工作、努力提升的时候,我们是在经营我们自己。在“鱼”和“渔”面前,大部分人会盯着自己的“鱼”---工资,而看不到自己的“渔”---经验、能力和成长的机会,但自己经验的增长、能力的提升才是最大的财富。身边有太多这样的例子了,为了每月多挣几百元,而放弃了更好的成长条件。
2.我们是在打工吗?
大部分职业者的回答是肯定的。为别人打工,谁都会不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因此,首先要扭转这种意识,事实上如果你认为自己是在打工的话那么你便是真正在打工,而真正的职业人却是在经营自己。
下面是自我经营的职业人和由别人经营的“打工者”之间的对比:
对比项目
由别人经营的人
经营自我的职业人
自我意识
打工者
企业的合作者
行为
被动,老板让干什么就干什么
积极主动,超出老板的期望
愿望
熬年头,混日子,死盯工资
提升能力,增长经验,长远发展
适应能力
不想改变,企业的变化很难适应
能够积极主动地去适应企业的变化
职业风险程度
只能做同样的事,缺乏竞争力
能力和经验不断提升,晋升机会多
结果
为企业创造的价值小,被忽略
为企业创造的价值大,受到重视
两者一对比,自我经营的职业人和由别人经营的“打工者”之间差异巨大,很明显二者的发展空间和机遇完全是不一样的,前途孰优孰劣一看便知。
3.对不同角色的认知
职业人在很多时候都兼任着多种角色,如上司、同事、下属。
(1)作为上司的职业人
a需要站在下属的角度看问题,既然是上司,掌握的信息量要比下属的多,看问题的角度和对问题的理解必然和下属不一样,自己能够理解的,下属未必就能够理解,因此,还需要站在下属的角度考虑问题。
b放权下属,作为上司,不可能事必躬亲,需把培养下属作为自己的职责,相信下属、放权下属,才能让团队得到成长,而自己也能够抽出更多时间来进行整体规划设计。
c不能有小团体思想,很多上司喜欢围绕着自己构建小团体,企业的利益反倒放在其后,甚至希望借此来跟企业叫板,这样的结果必然是企业不希望看到的,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失去企业的信任,违背了职业道德,最终影响自己的职业前途。
d克服官僚思想,作为上司,高高在上,对下面的情况毫无了解,把自己当“官”来看待,最终自己被架空。
(2)作为下属的职业人
a不能只做民意代表,作为职业人当企业利益和员工利益遭遇冲突时,应该综合公司和员工的综合利益,争取做到双赢,而不是双输。
b不能做同情者,当上司面临工作上的困境时,不能只咂咂嘴:深表同情。然后便什么也不做,作为职业化的下属,应该主动帮助自己的上司分忧,上司的工作困难就是部门的困难,部门的困难便是每个人的困难。
(3)作为同事的职业人
a团队协作,站在公司和团队的角度、负责的角度,完成共同的目标,而不是只抱着部门职责或者个人的岗位职责,除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外,其它一概不管。满足团队的需求才是最重要的。
b同事也是我们的客户,没有任何工作可以是一个人完成的,在我们配合同事的时候,很多时候也是同事在配合我们,如果没有同事的支持和配合,自己的工作是肯定是不能很好地完成的。要把同事也当成客户来看待,同事不但是我们工作的伙伴,也是成长和提升的有力帮助者。
四.在职业化训练上的一些思考
刘辉老师进行了一个互动提问,问大家对职业化的概念理解,并问能给自己打多少分,当时我给自己打了80分,后来听完课后总结,自己可能离80分还有一定的距离,在很多方面做的还不够。在职业化素养、职业化行为规范、职业化技能上均还需要不断地加强。
另外让我思索的一个问题是,如何让我们的员工也更加职业化,公司新员工在不断的增加,特别是近期研发、技服、制造、品管有较多新员工刚刚从学校毕业,泰瑞捷是第一份工作,可能对职业化的理解相对不深刻。针对这些新员工在入职培训阶段是否可以增加职业化训练的培训。特别是在职业道德、职业心态、责任意识等方面帮助他们建立起个人应具备的职业化素养。并通过对公司制度的贯彻和日常的工作态度、纪律的考评,来帮助员工建立起适合我们企业文化的职业化行为规范,使每个员工形成统一的行为规范。同时在不断的职业技能培训帮助他们在职业技能上不断提高,增强自信心,提高工作效率。
职业化不仅是新员工的事情,老员工也同样需要,特别是处于基层的老员工,不断强化自己的职业化思维也同样很重要,身边有不少朋友,长期的工作,逐渐变得麻木,厌倦工作,工作没有快乐感,找不到前进的方向,没有成就感、事业感,或者陷入人际关系的危机中,频繁跳槽,可依旧找不到感觉,最终变成职场“植物人”。我们是否也应该未雨绸缪,帮助我们的老员工也同样树立起或者强化自己的职业化思维。
以上是我这次职业化培训的一些学习收获,同时也认识到了自己在职业化上的一些欠缺,个人的职业化上也还需不断地学习和提升。
第二篇:管理人员职业化训练培训心得
--精选公文范文--------------------------管理人员职业化训练培训心得
管理人员职业化训练培训心得
管理人员职业化训练培训心得
关于管理人员职业化训练的培训。之前对职业化已经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系统的讲述了关于职业化的理念,加深了对职业化的理解。以下是我在这次职业化培训心得体会。
良好的习惯是职业化培训心得体会中新提出来的观点,很有道理,行为养成习惯,实际上是从行为上要求我们做到职业。
看过一篇职业化培训心得体会的文章,文章认为职业化就是一种工作状态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即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用合适的方式,做合适的事。使员工在知识、技能、观念、思维、态度、心理上符合职业规范和标准。职业化具体包括:
职业化素养;
----------------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
职业化行为规范;
职业化技能。
我觉得说的很全面,很赞同。
职业人对企业的认知,职业化培训心得体会中提了一个问题:企业是不是家? 因此,对于企业来说,企业不能引导员工把企业当成是自己的家,而应该告诉员工,这里是你发展的平台,或者是你赖以谋生的机会,员工和企业之间是一个交换的关系,很现实的商业关系。当然,在企业里可以有很多自己的朋友,但个人和企业的关系就应该是这样一种彼此可以选择的商业关系。
对于个人来说,更应该认清这种关系,企业应该是个人发展的平台或者是赖以谋生的机会,用自己的努力、贡献或者给公司带来的价值换取个人的提升和公司对个人的回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家里可以随心所欲,但在企业里不行。如果没有这种意识,那么说明还不够职业。
职业人对自己的认知,我们在为谁----------------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工作? 大部分人会认为我们是在为老板或者上司工作,这也是一个误区。很多人了用这种观点来指导自己的工作,甚至来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因此工作时不积极努力,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反正企业是老板的,岂不知这样是在浪费自己的职业寿命和得到更大提升的机会,是一种非常短视的思想。久而久之,自己的责任心也将大大降低,甚至麻木,当一个人没有责任心的时候,也就是他失业的时候。
我们到底在为谁工作?其实每个人都在为自己工作。自己才是自己的老板,当我们努力工作、努力提升的时候,我们是在经营我们自己。在“鱼”和“渔”面前,大部分人会盯着自己的“鱼”---工资,而看不到自己的“渔”---经验、能力和成长的机会,但自己经验的增长、能力的提升才是最大的财富。身边有太多这样的例子了,为了每月多挣几百元,而放弃了更好的成长条件。
2.我们是在打工吗?
----------------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
大部分职业者的回答是肯定的。为别人打工,谁都会不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因此,首先要扭转这种意识,事实上如果你认为自己是在打工的话那么你便是真正在打工,而真正的职业人却是在经营自己。
两者一对比,自我经营的职业人和由别人经营的“打工者”之间差异巨大,很明显二者的发展空间和机遇完全是不一样的,前途孰优孰劣一看便知。
职业化培训心得体会中的一些思考
一个互动提问,问大家对职业化的概念理解,并问能给自己打多少分,当时我给自己打了80分,后来听完课后总结,自己可能离80分还有一定的距离,在很多方面做的还不够。在职业化素养、职业化行为规范、职业化技能上均还需要不断地加强。
另外让我思索的一个问题是,如何让我们的员工也更加职业化,公司新员工在不断的增加,特别----------------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是近期研发、技服、制造、品管有较多新员工刚刚从学校毕业,泰瑞捷是第一份工作,可能对职业化的理解相对不深刻。针对这些新员工在入职培训阶段是否可以增加职业化训练的培训。特别是在职业道德、职业心态、责任意识等方面帮助他们建立起个人应具备的职业化素养。并通过对公司制度的贯彻和日常的工作态度、纪律的考评,来帮助员工建立起适合我们企业文化的职业化行为规范,使每个员工形成统一的行为规范。同时在不断的职业技能培训帮助他们在职业技能上不断提高,增强自信心,提高工作效率。
职业化不仅是新员工的事情,老员工也同样需要,特别是处于基层的老员工,不断强化自己的职业化思维也同样很重要,身边有不少朋友,长期的工作,逐渐变得麻木,厌倦工作,工作没有快乐感,找不到前进的方向,没有成就感、事业感,或者陷入人际关系的危机中,频繁跳槽,可依旧找不到感觉,最终变----------------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成职场“植物人”。我们是否也应该未雨绸缪,帮助我们的老员工也同样树立起或者强化自己的职业化思维。以上是我这次职业化培训心得体会,同时也认识到了自己在职业化上的一些欠缺,个人的职业化上也还需不断地学习和提升。
----------------精选公文范文----------------
第三篇:管理人员职业化训练培训心得体会
最新职业经理人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全力以赴,坦然面对
——后备油站经理培训心得体会
通过此次培训,让我对加油站一把手的这个岗位有了到位的认识,专业知识得到了全面系统的完善。从理性和感性上理解了作为一名后备加油站经理应该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学习了很多有用的团队建设和管理技巧。
军训时每一天的必修课程,在提高我们身体素质的同时,也在考验着我们作为一名管理人员应该具有的素质。虽然只有一个小时的时间,做的也是基本的练习。但是,在这一小时之间就可以看出我们的毅力和态度问题。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为了能打好每一场战斗,更应该注重我们的体能素质。而每一场战争不可能都会一帆风顺,有可能是长久战,所以具有较强的毅力就决定着你是否能战胜。在这其中态度也是至关重要的,俗话说的好态度决定一切,特别是在销售服务行业,你对顾客的态度,顾客会给你最真实的反应。
销售是一个充满热情的行业,所以你必须要以百分之两百的激情去面对,你的客户才会感受到你,以及你的产品的温度,做到101%的客户满意。同是销售行业的加油站在这一点上存在着一定的惰性,长久以来我们的员工把自己定位于加油员,重复着提枪加油的这个动作,而忽略了对主油和非油的销售。
我们或多或少会有这样的经历,进入理发店只是单纯的想把头发剪短些,结果出来的时候,你会有些后悔的发现自己烫了也染了还顺带了护发品,这个就是一些理发店能长期经营并且扩大的秘密,他对员工的要求不仅仅是把发理好,还要让顾客带走他们的商品。给我们提供服务的不仅是一个理发师,还是一个优秀的营销师。因为他们心里明白只凭借理发获得的利润是不能维持生产经营的,他们给员工提供的培训,更多的是立足于提高理发技能基础上的产品销售技巧。
加油站的主油就好像是理发,而非油就是护发商品。在主油的销售基础上提高非油的销售,就必须把我们的“理发师”培训成为一名营销师,让顾客加油的同时就带走我们的非油商品。在这次培训中,我思考着怎么才能将我的员工培训成为一名优秀的营销师,在销售这一块,我们存在一个普遍的问题,员工心理问题导致的开不了口,常常找一些“说不来”“不好意思”等等的借口来回避
销售工作。存在这种心理有三个因素:首先是自信问题,员工对产品的认识不清楚,怕说错,怕被拒绝。所以需要提高员工对产品的熟悉度,增强员工的销售技巧。其次就是欲望问题,一个优秀的营销人员具备一种特质,他的有让你带走他商品的强大欲望。顾客很容易屈服于这种欲望,所以我们要给我们的员工足够的欲望,无论是精神上的,还是物质层次上的,让欲望促使他们去工作。最后是习惯问题,如果当这种销售行为成为一种习惯,就没有必要谁去强调你应该怎么去做,你今天的销售量应该是多少。所以,要试图刻意的去培养员工的这个销售服务习惯。
作为加油站的指挥者,你要做到的不止是一名技术熟练的员工,而是整个加油站的灵魂。合理的激励机制可以使得1+1>2,良好的团队氛围可以创造出更大的效益。因为你的角色不是员工,你的任务是通过你的员工把事情做好。所以,油站经理必需具备良好的组织能力和凝聚力。
一个油站主要还是要以盈利为目的,为其创造价值的最直接者就是我们的员工,在体制健全和制度规章完善的中油,最重要的就是对员工的管理,在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背景下,不同的油站都会有属于自己特色的管理方案,关键怎么样去打造出属于你自己的高效团队。在这其中,要学会“做员工的事,想经理的问题”。掌握好教育者和朋友之间的角色转换,前者要发现和帮助员工提高能力和素质,其中必须要依托以后者,才能让你们的交流更自然更真诚。为我们的队员设计人生规划,并帮助他们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
在信息高速发展的当今,员工思想的波动和市场的变化总是变幻莫测,在这其中就要求管理者具有良好的应变能力,而以之对应的就是一个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这是一个人什么时候都不能丢下的两种能力,良好的学习能力会使得能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而你的创新能力将决定你能否在其中获得成绩。在油站,我们提供的服务是必须要跟上市场的需要,而市场的急速变化让我们必须去创新和学习新的事物,才能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需求,获得更多顾客的认可。而面对员工高速的更新率,更是要去积极的去接受新的东西,才能更好的了解员工的思想动态,把握好员工的思想方向才能更好的去管理我们的员工,才能让一个团队更好的凝聚在一起。
在这次培训交流中,我们不仅专业知识提高了,而在大家的经验交流中,也让我受益匪浅。无论我们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即使是最简单的动作,重复的做一百遍,每一次都是一样的标准,这样就是不简单了。听了很多人的故事,或许我们会惊奇的发现他们的成功存在着一个共同点,就是勤奋和努力。无论做什么都要求自己去做到规范和要求,无论是做什么都以高标准去要求自己。
喜欢这个故事:一天猎狗和猎人一起去捕猎,猎人打中了一只兔子的后腿,就让猎狗去追。猎狗一只追啊追,兔子带着受伤的腿拼命的跑,跑了很久很久,猎狗有些累了,见兔子越跑越快也就放弃了追逐,垂头丧气的回到猎人身边,猎人问:为什么连一只受伤的兔子都追不到?猎狗回答道说:我尽力而为了。于是猎人就将猎狗大骂了一顿。兔子带着受伤的腿成功的逃回家了,伙伴们都惊奇的围过来问道:小兔子,你太厉害了,你受伤了还逃脱了,你是怎么做到的?小兔子气喘喘吁吁的说道:猎狗没有追到我,回去最多是被骂,而如果我跑慢了,那就是没有命了呀,我是全力以赴的去跑。所以,我就成功的逃脱了。
在我们的工作和学习中,我们是尽力而为还是全力以赴呢?我选择后者,我相信每一个人都有足够强大的潜能需要去开发。你一旦全力以赴了,你的很多潜质就会在这个过程中被发掘出来。而年轻的我们不能总是选择在自己的舒适地带,总是以自己的能接受的能力范围去衡量生命的幅度。而要跳出我尽力而为的模式,去承担更多生命中本能承受的压力,让其成为你前进的动力和潜能开发的助力。
在每一个阶段都会遇到很多问题,我们要学会去找到解决的方法,去承担应该承担的责任。到我们真正的上任油站经理的时候,同样的也会存在很多新的问题,有员工管理的、客户纠纷的问题、市场竞争等等。我们要做好准备,多想前辈们学习经验。积极的去思考油站出现的每一个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多想几个解决的方法,多站在各方位上去思考,多与队员沟通交流。积累经验,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做好出征的一切准备。最近看到这句话:人生如茶,不会一直都是苦的。乐观面对一切,全力以赴做好应该做的事情,你会拥有属于你自己的天空。
2015工作心得体会范文
第1篇:银行工作心得体会范文
时代在变、环境在变,银行的工作也在时时变化着,每天都有新的东西出现、新的情况发生,这都需要我们跟紧形势努力改变自己,更好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学习新的知识,掌握新的技巧,适应周围环境的变化,现在建行为进一步加强全行柜面服务管理,提高柜面服务质量,塑造建设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良好的企业形象,推动和促进全行各项改革和现代金融企业建设上下了很大的工夫,又制定了全行柜面服务管理办法和柜面服务标准。看到建行发展的巨大潜力,增加了我们对自身业务发展的紧迫感。
下面我针对曾主任对我们日常工作状态提出的不足,检点自己,说说想法。
银行的服务工作需要我们不仅要有对工作的满腔热忱,更要有一颗追求完美的心。
其实客户,就是我们每天都要面对的考官。如果我们银行员工每天上岗懒懒散散,妆容马马虎虎,甚至言辞冷漠,态度生硬,那换位想一下,你会对柜台里的工作人员付出应有的尊重吗?
有问必答,笑容可掬,彬彬有礼,和蔼可亲,高贵典雅,端庄大方,沉着冷静做到无可挑剔。这些是我们的服务规范,扪心自问这些规范我们做到了多少?客户对你的态度,实际就是你自身言行的一面镜子,不要总去挑剔镜子的不好,而是应更多地反省镜子里的那个人哪里不够好,哪里又需要改进。
作为前柜业务人员,我就曾主任提出的几点不足做了反思,由于工作年限和年龄的关系,我很珍惜目前的工作岗位,在工作中自认为业务能力还算精通,能够快速熟练处理日常业务,能够做到细心和耐心,塌实肯干,努力与客户沟通,化解各类矛盾,有时难免遇到蛮不讲理的客户,能做到包容和理解他,最终也能得到客户的理解和尊重。不足的地方就是,站姿可能不够标准,今后工作中会时刻提醒自己加以改正。还有就是做为一名老员工怀着对建行的感情提一点有效建议。现在分理处客户排队的现象较严重,一进门给人的感觉就是纷杂和混乱,我建议应设置大堂引导员来主动解答客户疑问,引导客户快速办理各项手续。设立综合柜台,将对公业务和对私业务合理的联系和统一,这样就能提高柜员办理业务的效率,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客户排队带来的压力。
我会在今后的工作中自觉加强理论学习,专业知识学习,向身边的同事学习,进一步提高自己特别是对公业务知识,全面提高综合业务知识水平。在领导和同事的指导帮助中发扬长处,弥补不足。提高自己的履岗能力,严格要求把自己培养成一个业务全面的银行员工。
第2篇:公司员工业务培训工作心得体会
多年以来,卷烟经营企业员工业务培训一直将加强员工培训工作当作一项重点工作任务来加以落实,对广大从业人员实施各种类型的业务培训活动。但是,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个别卷烟经营企业对员工采取填压式的、说教式的业务培训方式,这种培训形式较为形式化、表面化,实施过程较为松散,员工对这种培训方式认可度较低,学习积极性较差,导致培训效果并不理想,收效甚微。笔者认为,卷烟经营企业在员工业务培训上要转变观念,不断创新培训模式和管理方法。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培训目的,推动员工队伍建设活动实现高质量开展。
顾名思义,卷烟经营企业在员工业务培训过程中实施的激励法主要是指,企业在组织和实施业务培训时,为追求和实现较好的培训成效或为了达到预期的培训目标,通过制定和健全激励机制与制度,采取长期的或阶段性的激励措施和手段,以此全面提升员工参与业务培训和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为强化员工业务培训活动的深入开展创造更加有利条件。一般来讲,激励法对于提升员工业务培训工作质量作用十分明显,既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还能推动整个企业员工业务培训活动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一、实施激励法开展员工业务培训的原则
1、必须坚持重点激励,效能优先的原则。
对员工的业务培训实施激励绝不能过于主观化与片面化,更不能搞平均主义,否则将使得整个业务培训的质量和效果大打折扣,无法取得预期培训目标。卷烟经营企业应当根据员工业务培训的内容、要求以及涉及的层面,做到兼顾全局,重点激励。对培训效果较好、具有典型意义的做法与形式进行必要的激励。同时,还要对在业务培训过程中表现突出、学习出色的员工进行适当的激励。这样既能够调动员工参与业务培训和学习的积极性,又能摸索和总结更具效能化的员工培训经验。
2、必须坚持围绕目标,分段实施的原则。
卷烟经营企业的员工业务培训激励机制的实施应该紧紧围绕培训目标来进行。这个员工业务培训目标是年初以来就由企业领导层面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定的,是整个企业员工培训的总体努力方向,对于员工培训活动的开展具有标杆作用。从这个层面来说,员工业务培训的措施和具体内容都不能背离培训目标来制定和开展,否则,将会影响或制约员工培训活动开展的质量和效率。因此,卷烟经营企业在实施员工业务培训过程中,可以采取分段实施的原则,既要坚持整体推进,又要结合分段激励。通过实施月度或季度的员工培训测评、业务培训考核或者半年员工培训小结等措施,对取得预期培训成果或者达到预期培训要求的培训活动以及相关人员进行有效的激励。这样,可以极大地提升员工业务培训质量,又能为整体员工培训工作的开展创造有利条件。
3、必须坚持统筹兼顾,科学规范的原则。
对员工业务培训活动实施激励必须杜绝盲目性与随意性,要着眼于员工队伍建设的大局,做实做强员工培训工作。特别是在实施激励机制与措施时,应当按照一定的要求和规则来进行,对激励的具体环节、程序、措施以及相关要求都应当进一步明确和细化。用制定与规定的形式使之更加规范化、科学化。绝不能脱离了科学决策和合理规范的要求,更不能以任何人主观意志为转移而改变激励的方向和目标。
二、实施激励法的主要内容和任务
1、制定和完善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卷烟经营企业在实施员工业务培训激励机制的过程中,应当重点研究员工培训激励的内容、措施、方法和实施细则,在广泛征求和听取员工意见与建议的基础上,找准员工培训激励的着眼点与切入点,对企业已经制定或出台的激励方案进行再完善和再调整,使之更加符合员工培训活动开展的需要。
2、进一步明确激励流程和实施形式。
从卷烟经营企业组织和实施员工培训激励活动的层面来看,应当就员工培训激励的流程进行细化和明确,特别是要进一步明确实施激励的步骤和程序,确定具体实施的环节、实施范围和实施形式。一般情况下,卷烟经营企业员工培训的激励机制主要形式应当包括与绩效工资挂钩、典型培育和经验推广等激励形式。从员工参与业务培训活动的角度来讲,卷烟经营企业应当合理分配员工业务培训时间,调整员工业务培训与营销、管理等工作方面的关系。要特别注重发现典型、培养典型,以物质、精神以及职务晋升等形式和手段来实施激励。从而,达到带动和引导员工积极参与业务培训,切实增强自身能力和水平的目的。
3、切实把握和调整激励运行方向。
卷烟经营企业在实施员工业务培训激励的过程中,既要确保激励机制的稳定性和正确性,同时,还要根据激励运行情况,对激励机制进行适当的调整与完善。特别是要重点解决激励程度的问题,在确保公正、实效的基础上,卷烟经营企业应当采取及时、严格、规范的措施,切实把握激励的运行方向和效果,着力避免员工业务培训激励机制运行出现偏差等问题。
三、实施激励法需要注意解决的两个突出问题
1、卷烟经营企业实施激励法过程中应当避免出现盲目性问题。
这种情况极易出现,由于受到卷烟经营企业员工业务培训激励措施不完善、目标不明确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其在实施激励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人为的或是主观的改变激励方向和激励内容的问题。这种做法的出现,直接制约了激励实施的稳定性与规范性,严重影响和阻碍了激励机制的有效实施和稳步运行。因此,卷烟经营企业在实施激励机制时,必须坚持规范、效能和科学的要求,遵循员工业务培训的实施规律,更好地适应当卷烟营销和市场管理活动的要求。从而,使得激励活动能够制度化和规范化实施。
2、卷烟经营企业应当重点解决只重激励,忽视制约的问题。
企业在实施员工业务培训激励时,还需要有制约与规范的监管机制与制度作为保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得员工做到令行禁止,严格规范。既能调动员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与工作热情,还能有效规范员工的业务培训行为,使之更加适应企业发展需要。这种情况下,要求卷烟经营企业应当注重激励与制约两者保持同步进行,制定和出台相关的规范措施和监管手段,对员工在培训过程中出现的难点问题或现象进行规范,以确保其能够真正取得培训效果。卷烟经营企业所实施的员工业务培训激励机制绝不能出现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或现象,也就是必须坚决避免出现只重视对员工培训活动实施激励,忽视对员工行为进行有效的管理和进一步规范的行为。否则,企业员工所开展的业务培训活动的质量和效率将大打折扣,无法实现预期成效。
第3篇:办公室工作培训班学习心得体会
今年5月25--27日,我有幸参加了全市**系统办公室工作培训班。几天的学习培训生活,虽然很短暂,但却使我掌握了更多关于办公室工作和写作方面的知识,特别是能亲身感受和聆听**厅办公室副主任**、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市委政策研究室发展科科长**、市委办公室信息科科长**、**阳日报社编辑**给我们的授课,使我受益匪浅。其中使我印象最深的是,**厅办公室副主任**在给我们讲当前**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时讲到的**概念,从古至今详细地阐述了**工作地起源和多元性,使我们对**工作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更加热爱自己的工作。市委办公室信息科科长**讲到信息员要善于站在各级领导的角度去审视问题,站在最基层的党员干部群众角度,去理解、挖掘、看待问题,用群众的眼光、语言去分析、归纳、整理信息,使信息做到有声有色,既能体现基层最真实的反映,又能很快吸引领导的眼球。**阳日报社编辑**对新闻的采写和如何获取新闻线索、采访常用的方式方法以及消息的写作,结合自己的切身体验做了很好的总结讲解。同时,**、**同志对如何办公、办事、办文以及我市新农村建设有关情况的讲解也使我本人收获很大,体会颇丰:
首先,对信息工作的重要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总感觉,每次学习,每次都有不同的感受,每次都可以看到很多新事物,每次都可以领悟和学到很多实用的东西。通过这次学习,感受最大的就是对信息在组织工作和领导日常工作中作用的重要性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改变了以前就信息论信息、就信息写信息的片面认识,树立了大信息、大调研的思想。尤其是对信息作为领导情报部、显示屏、晴雨表、预警器作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激发了自己做好信息工作的主动性、自觉性和积极性。第二,在简报信息的采编、分析、写作方式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对一些以前自己认识不准、把握不准的问题,通过这次培训学习,通过授课同志的启发、解释,茅塞顿开,眼前豁然开朗,一些问题和疑惑迎刃而解。比如上报简报信息数量和质量的关系,把信息比作挖塘和打井的关系等。第三,对简报信息和投稿的需求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报什么样的信息、需要什么样的信息、什么时候报什么信息有了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以前报送信息或写稿件总以自己本地发生或正在发展的动态类信息为主,通过信息渠道,只向领导报送我们干了些什么、我们做了些什么等日常性信息,而我们想怎么干、这么干对不对等反映性信息比较缺乏,同时,对问题类信息的报送,在取材、立意、探讨方面还比较滞后。通过培训学习,对简报信息的报送内容、报送要求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通过此次培训学习,对照检查我们殡仪服务站的简报信息工作,发现还存在着许多缺点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简报信息的质量不高;二是简报信息综合采编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三是表现本行业特色的信息缺乏。针对以上存在的不足,按照局领导和胡主任在此次培训班上的要求,下一步我们的简报信息工作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一
要创新信息工作思路,摒弃向数量要质量的错误想法。以这次培训为契机,深层次挖掘信息点,多出特色信息、精品信息,本着少而精、少而特的原则,每月向局办公室上报3—5篇有价值的信息简报。二要创新简报写作方式,克服格式化、套路化信息写作倾向。在这次培训班上交流的其它单位的优秀稿件,语言组织都是很朴实、很平民化的,以最小的事情反映最大的情况,以特殊的事例反映总体工作大局,以局部的情况反映全局的发展。这些信息写的很细、很具体,耐人寻味。三要拓宽交流平台,不断加强写作队伍建设,提高办公室人员整体素质。加大同行业(县、区、市)之间的信息交流,互通有无、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同时,利用报纸、写作书籍的学习,加强写作队伍建设,提高办公室人员的采编、撰写、分析、认识问题的能力。
最后,再次感谢局党委、局办公室给我这次珍贵的学习机会,为我们提供这么好的交流平台,让大家有机会和时间在一起。
第4篇:公司员工工作心得体会范文
现在找一份好的工作已经成了很大的奢望,也许有个别幸运的人能够找到一份很好的工作,但是绝大部分人只能从最底层开始干起,虽然这是应该做的事情,但是我们不应该这样感受,好工作并不一定就好,只要你努力,总会有出头之日的,这是事实,不要质疑,只要有能力,就一定会成功!
有的人有的时候常常问自己:活着是为了什么?其实对于我来讲,很简单为了以后更好的活着古语说过:好死不如赖活着真的。其实没有必要那么消极的面对现实,有很多事情都不是自己想得到的结果,但是我们又不能去改变,只好默默的去忍耐;只有在这个过程当中你才能战胜自己,超越自己;
当我在工作中遇到挫折的时候,我会问自己一句话!难道没有别的方法可以解决了吗!(不妨自己去试一下)那样会更好的激发出你的能力,敢于去面对现实。确实有的时候很委屈,很不服。但是你回头想想,我为什么会不服。一是:性格问题,我就不服这个事情;二是:我不服的就是,别人能做到,其实我也能做到;有个节目叫《挑战主持人》上面有句话说的特别的经典:也许你不服,但你被淘汰了难道在那个节目上的选手差距很大吗?不!其实都是平等的,谁把自己的才能发挥的淋漓尽致谁就不会被淘汰。回头看看自己,在你的群体中,你自己是在一个什么位置。不要把自己看的太厉害,那样你会悄然走开也不要把自己看的太没用,那样你会猪狗不如凡事都要把心态摆正,根据自己的情况去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如果这个事叫我去做,我会去怎么做;先在自己心中摆个谱子。去做的时候你就不会不卑不亢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我们一天比一天越发的成熟,想的事情也一天比一天越发的老练。在我的中作日子里,我总结了一下(个人的工作经验):
1、要有敬业的精神,忠诚自己的公司和职业,不要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其实刚一开始工作,公司都是差不错的,公司给你的机会也不尽相同,单肯定都是一些基础性的工作,绝对不会让你一进公司就独立的承担工作,所以,即使让你打扫厕所来,也要做到在打扫厕所的员工中,你是最好的,要有敬业的精神,忠诚自己的公司和职业,如果你在最基础的岗位上都可以做得最好,公司会看得到的。篇三:公务员职业道德培训心得体会
公务员职业道德培训心得体会
参加这次公务员职业道德培训活动,是一次给我自己提高自素质和工作能力的好机会,在学习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公务员职业道德水平和依法行政能力在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和地位。这次培训班,公务员给我指明了如何加强自身职业道德建设,提高依法行政工作水平的方向和具体方法。下面是我学习职业道德建设方面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提倡公务员的职业道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公务员职业道德以其社会示范和社会导向作用直接影响政风和社会风气。它是社会的主体性道德,在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中居于首要地位。公务员是党和政府各项政策、法律、法规、规章的执行者,是行政管理活动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其道德面貌如何,能否在各自岗位上以身作则,将直接影响整个社会的道德风尚。孔子之言:“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从一个侧面说明:官德和官风好且正,就会大化流行,从而变化为好的民德、民风;而官德败坏,官风不正,就会导致民德滑坡,民风败落。邓小平在谈到党风对社会风气的影响时,曾引用毛泽东的话说,“只要我们党的作风完全正派了,全国人民就会跟我们学。党外有这种不良风气的人,只要他们是善良的,就会跟我们学,改正他们的错误,这样就会影响全民族。”实践也证明,社会的腐败和堕落往往是从国家官员的腐败和堕落开始的。因此,我们应该以“官德”建设带动全民的、各行各业的道德建设。
2、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教育,是防治腐败,促成廉政建设的重要手段。
腐败现象在全国各地滋生蔓延,严重破坏了政府的威望,对此,我们不仅要以法控权,强化吏治,而且应该从治本做起,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增强公务员保持廉洁的自觉性。一切腐败行为都说明腐败是从践踏道德开始的。从腐败动机的形成,到腐败过程的实施,都起始于对道德的背离,对良心的背叛,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如果没有道德的约束,法则徒具其名。因此,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就成为防治腐败的第一道线。
二、如何加强公务员道德建设
公务员职业道德的特殊性和当前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紧迫性,决定了我们必须把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基础工程来抓,当作全社会职业道德建设的重中之重来抓,综合运用教育、法律、行政、舆论等手段来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
(一)结合时代特点加强公务员道德教育
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强化精神文明建设。首先是加强优良传统教育。任何符合时代的道德规范总是要继承和发展先前社会中的有积极作用的道德规范。我国自古就强调官德吏风,讲求“诚意正心修身治国平天下”,主张“为政以德”的伦理原则,认为为官要正要诚。某次是结合时代要求,加强执政为民思想的教育。在当今公务员应加强服务意识,因为是代表国家在行使行政权力,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人民之所以赋予公务员权力就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人民自身的权利,这就要求公务员要把为人民群众谋取实实在在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坚持把执政为民落实到制定和实施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中去,落实到关心群众具体的生产生活上,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
所系!利为民所谋。其实我们党所提出“以德治国” 的方略从本质意义上说,首先是指执政党的党员和领导干部、国家机构的广大公职人员自身的道德建设,即政府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再次是加强自律。道德教育为的是把外在的道德要求内化为心中的道德法则去遵守,把“他律”转向“自律”。道德不只是一种外在的约束,就其本性而言,道德更是一种内在自律性力量。因此,加强公务员道德教育还需要用正确的道德信念进行自我磨砺,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把外在强制力转化为内在的自觉,把他律转化为自律,“堂堂正正做人,兢兢业业做事,清清白白做官。”
在当今社会如果只靠外在教育和内在“自律”还不足以防止违背道德的行为发生。在现实中,道德自律的效果总要依赖于个人的觉悟和素质,如果个人的觉悟和素质不高,道德自律的作用就会很小,因此我们需要加强道德他律的建设。
(二)加强学习提高公务员职业道德素质
一个公务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反映了他的职业道德水平。要形成机关职业道德的良好风貌,必须以公务员良好的职业素质为前提条件。否则,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不仅是公务员个人的问题,还会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直接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公务员的主要素质有:首先在政治上要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对党和人民忠诚,能认真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搞好各项工作。其次是要有主人翁责任感的敬业精神。有了这种精神,就会干一行,爱一行,就会保持高昂的热情和干劲,就会有
良好的工作态度。这种敬业精神,是在大量的日常工作中体现出来。第三,要有精益求精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如果一个公务员只有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而没有过硬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也是不能实现其理想和愿望的。在实际工作中,如果别人来机关办事、咨询,一问三不知,不能把工作干好。因此,要提高公务员的综合素质,首先要加强学习,既要学习理论,又要学习业务,在学习中掌握、思考和运用。其次要加强培训,针对新形势、新政策、新任务、新要求,要进行经常性的培训,同时,注重研讨,活学活用,力求每个公务员成为本岗位的行家。再次,为了提高工作效率,端正工作态度,强化为民服务,还要持久开展效能建设等活动。通过学习,全方位提高公务员道德素质,进而提高机关的整体办事效率,优化政务环境,树立和维护党和政府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
(三)健全制度保障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职业道德离不开规章制度的约束,制度约束是规范管理和服务的根本内容和最终保障。一要严格公务员的招考、录用制度。公务员的整体素质高低直接取决于公务员的引进渠道,近年来国家出台的公务员公开招考、录用制度,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公务员队伍素质的改善,但是,有些地区的一些部门,不能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招考、录用公务员,扭曲了“任人唯贤”的原则要求,反而出现“任人唯亲”、“任人唯权”、“任人唯钱”等所谓的原则,使中央的政策在执行过程中严重变形,即损害了国家、社会的利益,又损害了正常参考人员的利益,同时打消了正常参考人员参与公务员
考试的积极性,最终使热衷于公务员工作的人被拒之门外,而一些根本不具备公务员素质的人确混进公务员队伍,降低了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因此,有关部门应严格把好公务员考试关、录用关,真正从源头上提高公务员的素质。
二要严格公务员的守纪、问责制度。改进机关作风、优化政务环境,是实施《公务员法》,依法行政的必然要求。公务员法明确规定了公务员必须遵守的十六项纪律,要求对玩忽职守,贻误工作,滥用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等行为要依法予以行政处分。“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公务员是“奉法者”,是依法行政的主体,公务员的能力、素质、作风等,直接影响依法行政的效果。实施公务员法,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就要针对存在的问题整治机关作风,努力提高公务员的素质和能力,尤其是要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使广大公务员自觉做到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开展工作。而要达到以上效果,就要加强对公务员的问责制度。真正的问责制度,应贯彻于政府管理的全过程,贯彻于平日和非常时期。通过启动行政问责,实施“服务承诺”、“首问负责”、“限时办结”等制度,有效地促进了政府职能的转变,不仅增强了公务员的服务意识,而且也增强了公务员的职业道德意识。三要严格公务员的考核、淘汰制度。要紧紧围绕贯彻落实《公务员法》,进一步探索完善以工作实绩为核心,职业道德以德能勤绩廉为主要内容的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努力提高干部考核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第四篇:管理人员职业化训练培训心得
管理人员职业化训练培训心得
关于管理人员职业化训练的培训。之前对职业化已经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系统的讲述了关于职业化的理念,加深了对职业化的理解。以下是我在这次职业化培训心得体会。
良好的习惯是职业化培训心得体会中新提出来的观点,很有道理,行为养成习惯,实际上是从行为上要求我们做到职业。
看过一篇职业化培训心得体会的文章,文章认为职业化就是一种工作状态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即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用合适的方式,做合适的事。使员工在知识、技能、观念、思维、态度、心理上符合职业规范和标准。职业化具体包括:
职业化素养(含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心态);
职业化行为规范(职业化思想、职业化语言、职业化动作);
职业化技能(职业资质、职业通用管理能力)。
我觉得说的很全面,很赞同。
职业人对企业的认知,职业化培训心得体会中提了一个问题:企业是不是家? 因此,对于企业来说,企业不能引导员工把企业当成是自己的家,而应该告诉员工,这里是你发展的平台,或者是你赖以谋生的机会,员工和企业之间是一个交换的关系,很现实的商业关系。当然,在企业里可以有很多自己的朋友,但个人和企业的关系就应该是这样一种彼此可以选择的商业关系。
对于个人来说,更应该认清这种关系,企业应该是个人发展的平台或者是赖以谋生的机会,用自己的努力、贡献或者给公司带来的价值换取个人的提升和公司对个人的回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家里可以随心所欲,但在企业里不行。如果没有这种意识,那么说明还不够职业。
职业人对自己的认知,我们在为谁工作? 大部分人会认为我们是在为老板或者上司工作,这也是一个误区。很多人了用这种观点来指导自己的工作,甚至来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因此工作时不积极努力,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反正企业是老板的,岂不知这样是在浪费自己的职业寿命和得到更大提升的机会,是一种非常短视的思想。久而久之,自己的责任心也将大大降低,甚至麻木,当一个人没有责任心的时候,也就是他失业的时候。
我们到底在为谁工作?其实每个人都在为自己工作。自己才是自己的老板,当我们努力工作、努力提升的时候,我们是在经营我们自己。在“鱼”和“渔”面前,大部分人会盯着自己的“鱼”---工资,而看不到自己的“渔”---经验、能力和成长的机会,但自己经验的增长、能力的提升才是最大的财富。身边有太多这样的例子了,为了每月多挣几百元,而放弃了更好的成长条件。
2.我们是在打工吗?
大部分职业者的回答是肯定的。为别人打工,谁都会不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因此,首先要扭转这种意识,事实上如果你认为自己是在打工的话那么你便是真正在打工,而真正的职业人却是在经营自己。
两者一对比,自我经营的职业人和由别人经营的“打工者”之间差异巨大,很明显二者的发展空间和机遇完全是不一样的,前途孰优孰劣一看便知。
职业化培训心得体会中的一些思考
一个互动提问,问大家对职业化的概念理解,并问能给自己打多少分,当时我给自己打了80分,后来听完课后总结,自己可能离80分还有一定的距离,在很多方面做的还不够。在职业化素养、职业化行为规范、职业化技能上均还需要不断地加强。
另外让我思索的一个问题是,如何让我们的员工也更加职业化,公司新员工在不断的增加,特别是近期研发、技服、制造、品管有较多新员工刚刚从学校毕业,泰瑞捷是第一份工作,可能对职业化的理解相对不深刻。针对这些新员工在入职培训阶段是否可以增加职业化训练的培训。特别是在职业道德、职业心态、责任意识等方面帮助他们建立起个人应具备的职业化素养。并通过对公司制度的贯彻和日常的工作态度、纪律的考评,来帮助员工建立起适合我们企业文化的职业化行为规范,使每个员工形成统一的行为规范。同时在不断的职业技能培训帮助他们在职业技能上不断提高,增强自信心,提高工作效率。
职业化不仅是新员工的事情,老员工也同样需要,特别是处于基层的老员工,不断强化自己的职业化思维也同样很重要,身边有不少朋友,长期的工作,逐渐变得麻木,厌倦工作,工作没有快乐感,找不到前进的方向,没有成就感、事业感,或者陷入人际关系的危机中,频繁跳槽,可依旧找不到感觉,最终变成职场“植物人”。我们是否也应该未雨绸缪,帮助我们的老员工也同样树立起或者强化自己的职业化思维。以上是我这次职业化培训心得体会,同时也认识到了自己在职业化上的一些欠缺,个人的职业化上也还需不断地学习和提升。
第五篇:高校管理人员职业化论文
一、高校管理人员职业化的必要性分析
(一)高校管理人员职业化是摆脱高校管理行政化,建立现代大学管理制度的需要我国高校的运行管理机制与西方先进国家存在很大的差异。出于历史的缘故,国内高校的“行政化”色彩较为浓厚,即实行与国家行政机关相应的行政级别,从而形成了我国高校行政权力主导的管理模式,进而使得国内的高校独立性及自主性较差。然而,大学的事务和机关有很大的区别,可以分为行政性事务和学术性事务。其中,学术性事务是大学的主导性事务,行政性事务则居于从属地位,行政管理活动的根本目的是为学术活动服务。因此,采用行政管理模式管理学术性事务显然越俎代庖,不符合大学自身的运行规律。
(二)高校管理人员职业化是提升管理人员素质,提供专业化服务的要求在我国,高校大部分管理人员既没有高等教育管理学历的背景,也没有接受过教育管理知识系统的学习。其人员主要来源于社会其他行业转岗人员,以及部分教职工家属。高校对管理岗位人员的设置随意,造成大学管理部门“行政化”倾向突出,导致管理效率低下,影响服务质量,无法适应高校快速发展的需要。通过高校管理人员的职业化改革,可以提升行政管理人员职业素质,从而为高校教学和科研提供专业化优质服务,促进高校可持续发展。
二、高校管理人员职业化的障碍分析
(一)高校行政权力的越位问题
现代大学是一个复杂的巨型系统,不可能一切事务全由教授学者来承担和治理。因此,聘任专职和专业的行政管理人员,为教授学者解脱“俗务”,并为他们提供更好更优质的服务,成为高校行政管理的必然选择。在任何一所现代大学中,都已经形成学术与行政管理两个系统、两支队伍、两种逻辑,就像“鸟之两翼”、“车之两轮”一样不可或缺。然而,由于受到多场政治运动的冲击,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国知识分子正常的教学与科研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甚至长期受到压制,造成他们处于较低的社会地位,学术权力不仅在大学,甚至在社会上的影响力都比较小。因此许多教学和研究人员即使在今天仍然常常感觉“没有地位”,几乎每一个原本的“服务部门”均变成“权力部门”。在这种状况下,教师如果没有兼任行政职务,往往在职称评审、项目申报等学术资源的分配上居于劣势。而一些学有专长的教师在取得学术成就后,也不愿意仅仅停留在学术岗位上,也想在行政岗位上有所发展,然而,个人精力毕竟有限,过多的行政事务缠身必然使得教师在教学和科研上投入的精力不足。另一方面,对行政权力的趋之若鹜,更进一步加剧了行政权力的影响力,学术权力的发挥空间由此大打折扣。
(二)“双肩挑”人员的岗位设置难题
高校普遍存在“双肩挑”人员,他们承担着日常行政管理工作及教学科研任务。“双肩挑”人员在高校行政管理中发挥着独特的功能,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和应有的价值。然而,“双肩挑”模式也存在着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如权力与信息的优越导致的不公平竞争现象;学术造诣深厚的学者担任行政工作导致人才资源浪费的弊端;管理工作与业务工作难以协调等问题。”此外,“双肩挑”模式基本采用兼职化管理,专业程度低,这是“双肩挑”模式难以回避的问题。在“双肩挑”模式所存在的问题中,尤为突出的是管理工作与业务工作的冲突。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教学、科研以及管理工作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难免会导致首尾不能两顾的现象,这种状况必然影响到行政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三)高校职员制的具体制度设计欠完善,实践中难以操作
目前虽然中央部委出台了一些规范性文件,对高校管理人员职业化和岗位设置改革作出了宏观指导和方向指引,但至今没有出台高校职员制改革的具体政策性文件。高校职员制的具体操作仍然由试点高校进行探索和实践。因此,高校职员的聘任与晋级缺乏统一的可操作性标准,从目前情况看,大部分高校仍旧以职员担任的行政职务作为确定职员职级的基础。管理人员享有的待遇仍与行政职务挂钩,这种职务与职级的混合体系,使得职员的晋升通道不明朗,影响高校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在职员的选聘方面,很多学校的公开竞聘流于形式,甚至有不少高校没有签订聘用合同。职员的聘后管理也很不到位,聘期考核过程简单化,考核体系不完善,没有真正发挥考核评价机制的作用。此外,职员制是针对高校管理人员而设置的。但是,高校中的图书馆、网络中心、财务、审计、基建等岗位是实行职员制还是专业技术岗位,各高校往往有不同的看法,导致在实际操作中存在很大的差异。
三、推进高校管理人员职业化的对策和建议
(一)协调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实现权力合理配置
从国外大学的情况看,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各有其行使范围。例如,日本大学中学术权力发挥着特殊的功能,在学校事务的管理、重要岗位负责人的人选的决定等方面,教授具有相当的权力,甚至于还介入学校的财务管理。日本大学的行政人员类似于办事员,在学校事务的决策中权力极为有限。法国大学的教职员属于国家公务员,然而教师却享有很多特权,教授们控制了大学的教学、研究等学术性事务。法国大学的行政体系相对独立,仅在纯粹的行政管理领域发挥作用。德国大学的事务一般区分为“学校自己的事务”及“州的事务”。“学校自己的事务”一般是指教学、研究和考试等事务,这些事务的决策权主要集于教授控制的评议会,换言之,教学和研究这些“学校自己的事务”的权力集中在学者手中,至于系的权力更是集中在教授的手里。“州的事务”才是大学的行政权力发挥作用的重要领域。但在基层单位,行政事务也主要由教授决策。在我国高校,由于“官本位”传统思想以及现实中高校管理体制的设置,从权力的合法性基础和权力的控制力、影响力观之,学术权力均处于弱势地位。因为高校的行政权力拥有法定的基础,掌握着学校的人财物资源,对其掌握的资源的配置和使用具有强制性,而学术权力充其量也就是非法规授权的自然权威,其影响力主要来自于接受者的自觉认可。但是,学术权力是根植于大学的基本属性,不“占有知识优势”的人就不具有对教学和研究事务的发言权,也就难以为被管理者(学术力量)所接受和认可。因此,高校中的学术权力应当受到充分尊重,学术性事务应由学术权力发挥主导作用,纯粹的行政事务则属于行政权力的支配范围。从而实现两者各司其职,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的权力配置格局。
(二)逐步完善高校管理人员职员制和职业化
根据美国学者马丁·特罗的理论,“在高等教育的精英时期,由于学校规模小,因此,学校管理多停留在事务性工作阶段,行政职务多由学术人员兼任;然而,到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阶段,学校规模扩大,职责分工更为明晰,管理工作也应主要由专业管理人员承担。”可见,高校管理人员的职业化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结果和合理选择。为了探索高校管理队伍建设的新思路和新机制,从2000年初开始,教育部先后在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厦门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5所院校开始了高校职员制试点工作,部分高校在试点的基础上也相继推行了职员制。总体而言,推行高校管理人员职员制有助于淡化行政级别和身份意识,强化岗位管理,促进管理队伍的职业化,有利于精简高校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明确岗位职责,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但如上所述,目前高校职员制仍然存在不少有待完善之处。因此,应在充分尊重高校特有的运行规律的基础上,本着优先服务于教学及科研活动的原则,合理设置管理岗位。由于高校行政管理尽管在大学整体运作中起辅助作用,但是其高质量的运行是大学正常运转和有序发展的必要基础,因此高校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具有必要性与紧迫性,应当将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培训规划列入高校发展规划之中,将管理人员的培训规范化、长期化。培训目的要明确,培训内容要有广泛性和针对性,培训的形式应兼顾多样化与灵活性,同时还要跟踪测评培训后的效果。与此同时,鼓励管理人员通过自学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积淀自身文化素养,积累工作经验,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并结合高校自身人力资源条件与管理人员整体素质,制定相关政策。
(三)妥善解决“双肩挑”人员问题,培养多元化管理人才
教学人员进入管理岗位参与学校管理工作成为当前我国高校中一个普遍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一般存在两种情况,一是教学人员提拔到管理岗位,是对其工作业绩的认可与鼓励;二是将一些教学业绩欠佳的教师也调配到管理岗位。不同的是,前者保留其教学资格成为“双肩挑”人员,后者一般会使其成为专职的行政管理人员。但是,无论是作为提拔奖励性质还是带有贬谪惩戒味道的教学人员进入管理岗位,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校管理的效能。前者因承担着教学、管理的双重工作任务,不仅在客观精力上受到影响,更会受主观心态、观念影响到管理工作;后者因带有几分惩罚性质容易滋生对抗心理,影响工作质量。因此,对“双肩挑”人员定位的模糊,导致了许多日常工作开展的效果不佳。
然而,对于高校的发展而言,具备卓越的业务能力和行政管理能力的“多能”管理者是必不可少的,许多高校的中高级领导通常都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不少还是某些领域的研究权威。他们既懂得教学科研发展的自身规律,又明了行政管理的特点,因此成为了衔接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间必不可少的“中介”和“桥梁”。所以解决“双肩挑”人员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探讨“双肩挑”模式的存废,而在于如何对其完善,以兴利除弊,扬长避短。我们可以把“双肩挑”人员定位为中高端,对于业务熟练且具备一定管理才能的优秀教师,可以在充分尊重其个人意愿的基础上有选择地进行培养和任命,使其熟谙和掌握多元化的工作要求,从而进一步减弱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之间的“隔阂”,真正实现高校行政工作与教学科研工作的无缝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