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当前阶段省部级官员腐败案特征和发展趋势分析
当前阶段省部级官员腐败案特征
和发展趋势分析
近些年来,为数众多的省部级官员因腐败问题纷纷受到查处,这是中国反腐败领域出现的最重要成果之一,也反映了当前阶段省部级官员腐败问题尤为突出。据不完全统计,十六大以来已有32名省部级官员因腐败受到查处,其中有25名腐败官员已受到司法审判。而且,还有数名省部级腐败官员正处在纪检、司法部门的查处过程中。从已经结案的这32名省部级腐败官员的案例库中,我们研究发现新世纪新阶段省部级官员腐败案呈现以下七大特点和趋势。
一、省部级腐败官员数量和涉案金额继续增多
1978年之前,没有省部级官员因腐败问题受到查处。改革开放后,中国开始出现省部级官员的腐败案例。十六大以后,被查处的省部级腐败官员数量进一步增多。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2008年工作报告,2003—2007年,检察院共立案侦查省部级以上官员35人,平均每年7名。越来越多的腐败官员浮出水面,受到查处,一方面是党中央严厉反腐的结果,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新时期省部级官员腐败问题确实比较严重,有许多官员曾有过贪污受贿等严重腐败犯罪行为。总体上,我国已经进入了一个省部级腐败官员的高发期和集中受审期。从腐败官员涉案金额上说,近些年来查处的省部级
1官员涉案金额明显增高。
十六大以来查处的省部级腐败官员涉案金额越来越高的原因主要有:腐败潜伏期在延长,累计贪污受贿次数越来越多;随着经济发展和国民财富的增长,腐败官员的“胃口”在增大,单笔受贿金额在百万元以上的已不在少数。
二、多数省部级腐败官员存在生活作风问题
迷失信仰、丧失党性、腐化堕落往往是省部级官员走向腐败之路的第一步。包养情妇是腐败官员生活腐化的主要形式。在十六大以来省部级官员腐败案例库中,许多腐败官员在贪污受贿等违法犯罪活动之前就开始了包养情妇的生活。而且,原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原济南市副书记组织部长段义和等案例表明腐败官员还积极利用职权为情妇及其家人在安排工作、获取利益等事项上提供帮助,大搞情妇腐败交易。省部级腐败官员生活作风问题除了包养情妇外,还有境外赌博等形式。有些官员贪污受贿行为的部分动机开始于境外赌博。
三、家人在省部级腐败官员腐败过程中的作用突出 配偶、子女及其他亲属都是官员生活圈子的主要角色。他们在官员走向腐化过程中的作用值得关注。面对市场经济的巨大冲击,腐败官员及其家人的“心理不平衡感”日益上升,利用公共权力谋取家族私利的欲望也随之增加。
家人参与官员腐败过程的方式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充
当收受贿赂的出面人。许多腐败官员不直接收受贿赂,而是通过配偶或子女收受贿赂。第二种是充当行贿受贿交易的中间人。许多官员的子女利用父母的职务影响,积极寻找“客户”,作“牵线人”。第三种则是借用父母的权势为自己经商牟利。这种最为普遍,法律上也最难以界定,危害最烈。
四、窝案、串案明显增多,一把手腐败严重
省部级官员腐败窝案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因跑官要官、买官卖官形成的吏治腐败。吏治腐败中的核心人物往往是掌握人事大权的“书记”或“组织部长”。吏治腐败带来的往往是整个政权腐化,对党和国家的危害也最烈。第二种是因某一领域(土地开发、基础工程建设等)或某一项目(国有企业出售、社保基金管理等)上的官商勾结带来的链条腐败。这种类型的典型模式是书记、分管副市长、若干名相关局长和一批国企高管、民营富豪的集体腐败窝案。
五、腐败领域趋于集中,并且开始出现结构性变化 腐败领域趋于集中,行业化特征越来越明显。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查处的省部级官员腐败行为分布领域相对分散,除了在贷款审批和担保、人事提拔和任命、工程发包等几个领域较为突出外,在外汇、股票上市、经营权、执照、外商投资、赴港单程证/护照、支持走私贩私、投机倒把、物品采购等领域均有不同数量的腐败交易行为。十六大以来查处的省部级官员腐败所涉及的领域则相对集中,行业化特征越来越明显。一些权力集中、资金密集、利润丰厚、竞争也激烈的行业和领域,如土地开发和房地产领域、工程建设领域,成为腐败易发高发的主要领域。
腐败领域开始出现结构性变化,腐败向深层次蔓延。相比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当前主要的腐败领域开始发生结构性变化:组织人事领域由第二位上升为第一位,土地开发和房地产领域由第四位上升为第二位,而上世纪九十年代腐败最为严重的金融领域和建筑领域已经下降为第三位和第四位。国有企业改制领域虽也出现多例腐败交易,且涉案金额都较大,但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在税收减免、走私等案件查处、帮助企业获得财政补贴、帮助企业经营、帮助企业承揽国有企业工程等领域也存在着数量不等的腐败交易行为。
六、省部级腐败官员作案手法多样,隐蔽性越来越强近些年来查处的省部级腐败官员作案手法多样,隐蔽性越来越强,呈现出高智能化趋势。随着党中央反腐败力度的加大,许多官员的受贿行为已经不再以直接收受现金或银行卡形式接受请托人的贿赂,而是采用新的犯罪方法、手段来洗钱,或者采用新的形式接受请托人的好处,以规避法律的制裁。
最具代表性的腐败手段是给赃款洗钱。许多官员采取了由亲属成立皮包公司、通过情妇接受他人财物、赌博或者委
托理财、持有干股等种种形式接受请托人的财物。除了给赃款洗钱,腐败官员还通过低价向请托人购买房屋汽车等贵重物品、使亲属在请托人公司不实际工作却领取薪酬、约定未来收受请托人财物、长期占有请托人房屋汽车等贵重物品而不归还、由请托人安排出国旅游等等形式接受请托人的好处。
省部级官员收受贿赂的手段多样,隐蔽性越来越强,呈现智能化的趋势,这一方面反映了腐败官员对于中央严厉反腐的畏惧之心;另一方面也给反腐机关的案件查处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这是致使省部级腐败官员潜伏期延长、特别是查处过程(从被发现到法院宣判结果)延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何在不提高反腐败成本的条件下尽早尽快地发现查处腐败官员已经成为反腐败机关面临的最重要课题之一。
七,省部级腐败官员潜伏期延长,“带病提拔”问题普遍
从腐败官员在潜伏期内历任职务来看,“带病提拔”问题普遍。腐败官员职务得到进一步晋升,这说明我国现行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机制和省部级领导干部权力监督机制仍存在着重大的制度漏洞。
举报机制的缺失是导致官员腐败潜伏期延长的重要原因。实际上,许多腐败官员在升迁过程中,都曾遭到过群众的不懈举报,但因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和“领导”、有关部
门的足够重视,腐败官员并没有得到及时查处,反而官越做越大,潜伏期越来越长。
腐败潜伏期延长会导致严重的后果:一方面会使腐败官员的贪污、受贿等犯罪次数增多,腐败官员的涉案金额越来越多,级别越来越高,给国家和人民造成的损失和潜在风险也就越大;另一方面会造成腐败现象的加速蔓延,因为一个腐败官员长期受不到查处,会给周围官员造成腐败不会受到惩处的暗示,助长他们腐败的侥幸心理。所以腐败潜伏期延长实际上会造成“滚雪球”效应,致使腐败现象愈加严重、危害愈演愈烈。因此,加大案件查处力度,严厉惩处腐败官员,通过各种手段缩短腐败潜伏期是当前阶段反腐败工作的最重要任务之一。
省部级腐败官员中存在的滥用职权、贪污受贿、腐化堕落、失职渎职等问题极大地削弱了我们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严重侵蚀着国家政权根基。如何深入反对和进一步遏制省部级官员腐败是摆在我们全党面前的重大历史政治任务。
(省委党校报刊部宋桂祝23981203)
第二篇:中国省部级干部腐败的特征分析
中国省部级干部腐败的特征分析
● 涂谦
在55个有明确腐败事件跨度的样本中,平均时间跨度为8.5年,“这意味着腐败官员在第一次做出贪污或受贿等腐败行为后将近9年才会东窗事发”。其中,时间跨度最长者为陈良宇,达18年;跨度最短者为原山西省委副书记侯伍杰,仅为2个月。并且,在腐败期内,有近80%的腐败官员职务得到提升。
深圳大学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所硕士研究生涂谦以十六大以来落马的72名省部级官员为样本,对其基本特征分析后认为,中国省部级腐败高管的腐败时间跨度较长,且在此期间被提拔现象普遍。“钱、权、色”是腐败的高发领域,腐败的高发年龄段为52岁至62岁。涂谦的此篇文章选取了中共十六大召开以来(2002年11月至2011年6月)近一个政治周期内被查出的72名省部级腐败官员为样本,其中包括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原河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程维高等人。
涂谦发现,十六大以来,我国查出的省部级腐败官员大部分为副部级官员,所占比例近7成。
查出的72名官员中,年龄最大的为已退休的原浙江省副省长王钟麓,时年74岁。年龄最小者为原国家统计局局长邱晓华,时年仅49岁。“„59岁现象‟只在平均意义上成立,腐败的高发年龄段为52岁至62岁。”
在55个有明确腐败事件跨度的样本中,平均时间跨度为8.5年,“这意味着腐败官员在第一次做出贪污或受贿等腐败行为后将近9年才会东窗事发”。
其中,时间跨度最长者为陈良宇,达18年;跨度最短者为原山西省委副书记侯伍杰,仅为2个月。并且,在腐败期内,有近80%的腐败官员职务得到提升。
“腐败领域集中,对„钱、板、色‟的贪图是腐败商富的共同特征”,文章分析指出,经济领域的发案率最高。有不少高官生活严重腐化。其中,还有因情妇举报而后院起火导致自己腐败行迹暴露的高官,如原海军副司令员王守业。
作者根据对腐败涉案金额和所受惩处的统计发现,受贿罪是主要罪名,涉案数额巨大,判处死缓的人数最多。
此外,亲属涉案、窝案、串案现象明显。为亲属谋取利益,或自居幕后,由亲属出马贪腐是高官腐败的独特现象。
“特权待遇的事实存在,为腐败现象发生的一大诱因”,作者最后指出,我国官员的福利待遇与其行政级别直接相关,各个档次的待遇成为高官的地位标志和权力象征,加之“公款吃喝、公务旅游”等不正之风的长期存在,给予公共权力掌控者极大诱惑。
原文信息:《中国省部级干部腐败现象的实证研究——以十六大以来72名落马省部级官员为例》,刊于《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报告》 2011年00期。
第三篇:当前经济形势和汽车行业发展趋势
一、当前经济形势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持续影响,欧债危机震荡,全球经济复苏的乏力,对中国的投资、消费和外贸都带来了较大的影响,随着中国经济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深入,当前经济发展面临复杂的形势和不确定性,总体态势为:GDP增速持续放缓,物价平稳回落,结构调整有条不紊,宏观调控适时适度预调微调;经济增长显现乏力,直接影响了就业、国际贸易平衡等指标,消费不足,需求不足;“稳增长”已经成为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无论从经济社会发展,还是从保稳定、惠民生、促和谐的中心意义出发,更考虑到十八大圆满召开的要求,随着高科技、节能环保等重点投资项目的放行,以及央行下调准备金和利息等举措的实施,下半年预调微调的力度会明显加大,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会主导稳定经济增长成为核心任务,围绕扩大需求、增加消费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会以不同的形式出台。
二、汽车工业发展态势和汽车生产企业发展呈现的特点
(一)汽车工业发展态势
1-5月以来,汽车产销均呈现稳定增长,特别是进入5月份,累计产销量由负增长转为正增长。虽然增长的幅度不超过2%,但脆弱的抬头趋势已经显现,全面进入平稳发展期。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汽车工业发展向上的趋势还要经历很长时期,5月份出现的拐点也契合经济总体运行态势,但在平稳发展期,汽车产销不会再出现“井喷式”的状态。这个时期的效益也会趋于 1 /
3社会平均利润率,竞争会更加激烈。
(二)当前汽车生产企业发展特点
1、纷纷布局全国,加快建厂,扩大产能;
2、加速渠道扩张,抢占市场分额,已经从一线城市扩大到二、三线,甚至三、四线城市,经销网络的数量和密度急剧增加;
3、价格竞争进入恶性循环,降价促销已经从自主品牌延伸到豪华品牌,一损俱损的状况开始显现,5月汽车价格已经达到年内最大降幅;
4、汽车生产企业经营状况两极分化严重,强得更强,弱得更弱。在国家“四大、四小”的规划下,汽车企业之间的并购重组会成为一种趋势;
5、汽车行业发展政策由刺激鼓励型转变为综合考虑社会统筹协调发展,更加兼顾环境、能源和交通治理等各方面的因素。近期出台的汽车消费补贴政策,以商用车为主、惠及农村为主,政策取向的信号比较明显,对各汽车生产厂的影响不具有扭转性的。
6、9月1日汽车排放国V标准的即将实施,广州正式加入限购行列,对汽车行业的影响有待观察。
三、汽车经销商的发展现状
总体情况为:库存积压严重,资金紧张困难,经济效益普遍下降。呈现的特点是:
1、自主品牌经销商出现日益萎缩的发展苗头,豪华品牌经
销商尽管数量还在不断快速增长,但“躺着也赚钱”的美好时光已经不再了;
2、单体4S店生存的机会随时间而减少,转手或被并购的事件每天上演;
3、经销商集团化、规模化发展趋势不断明显,营收过百亿的经销商集团,从2009年的11家已经增加到2011年的21家,在兼并重组的资本运作中,国有企业经销商集团步伐更大更快;
4、汽车经销商生存运营模式正在加快发生转变,从依靠汽车整车销售转变为依靠汽车售后服务,技术服务成为今后各经销商竞争的重点核心区域。
经销商面临的艰难局面不是个别地区的状况,带有一定普遍性,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虽然汽车销售增长好于其他城市地区,但经销商的效益状况却是每况愈下。汽车后市场的激烈争夺不仅是当下的突出特点,也将成为今后的常态,这也凸显了产业、行业发展的客观规律。
第四篇:当前美容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当前美容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一、从美容院加盟化妆品生产企业来分析
1、行业企业相对数量缩水,规模扩大,小企业的生存空间越来越狭小
①、一方面美容行业大企业都在不断扩大规模,从生产基地到写字楼,从人才扩张到企业营运规模都在不断扩大,实行规模化经营。
②、另一方面许多小企业,靠OEM加工,几个人拼凑起来,想出几个产品概念,胡乱急忙推出市场,终不能被市场信赖而一个个退出市场,使行业企业相对数量缩水。③、但是,这对一些意识超前、营销手段优良的企业必然是一次机遇,乘机挤占市场空间;相反使得小企业的生存空间越来越狭小。
④、所以说现今的美容院投资市场是机遇与挑战并存,也正如序言所讲:这是个让人失望的冬天,这是个充满希望的春天;真是大浪淘沙啊!洗牌了。
2、美容院线企业都在试水转型日化行业
①、日化企业的市场容量、销售额我们是都看得到的,动不动就是销售过亿,能不让他们动心吗?
②、一方面现在许多大企业的生产基地规模都在不断扩大,其自身的专业线产品生产是不能吃饱的,因此,日化线的规模销售对专业线生产不能不说是个刺激。
③、另一方面日化线的市场需求容量,所表现出的供求关系,也具有强大的诱惑力。在利润和社会效益双重制导下,刺激更多的专业线企业试水日化。
④、还有一点必须承认,日化线品牌大规模广告运作快速提升企业、品牌知名度,对长期广告运作保守的专业线来说也具有强的诱惑力。
⑤、但转型并百非哪么简单,隔行如隔山啊,从李医生、白大夫等,几多春秋几多愁。
⑥、但无论从哪一角度讲,说明了专业线经营者都在不断的进步,知道了品牌运作的无限潜力。
总结: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中国的美容化妆品市场已步入品牌运作阶段,经销法则由销售产品转变为销售品牌。
二、从经销商角度来分析
1、终端美容化妆品从业企业都在连锁化、品牌化、规模化运作,迟早在区域内会代替传统的专业美容代理商
①、以广东省为例:宝娜已有50几家连锁店,网络几呼遍布粤西及珠三角;江氏也有20来家店,网络主要以广州为中心向周边发展;还有佛山的伊丽莎白现也有近20家店了。
②、这说明了连锁规模经营在中国已日益增长,他们从电器行业、日化超市看到了连锁化、化妆品化、规模化经营的意义所在,他们可以集团化向厂家进货,获取最大化的经营利益。
③、因此,一方面这些连锁美容机构以集团化的规模优势向厂家索取利益,从市代到省代,一步一步向厂家压低进货折扣(因为他们没有做过代理,不知道厂家代理的游戏规则,一个正规长线运作的公司是不可能在进货折扣上不统一的)。
④、另一方面,这些连锁美容企业,目前也还只是在区域市场形成连锁优势,暂不能做到全省市场,但他们一定会逐步向全省发展扩张,这给厂家在代理策略上也提出了新的课题。
给不给他代理?是在全省只给一家代理?还是全部的连锁机构都尽可能的授权代理?只给一家代理必定市场面不大,不能遍及全省;全部的连锁机构都尽可能的授权代理,又可能造成市场混乱。这真是一个新课题。
⑤、但是,我们又不得不看到,这些连锁企业许多也是只一种松散联合体,各连锁店老板经营素质原因,都各有自已的利益,很难形成真正的战略体。所以很有可能表面上看,厂家找了一家连锁代理商,只需要服务培训好一家企业就行了,但实际上可能会面临全部美容店家老板(培训、服务、促销)加大了人、财、物的投入,很有可能得不偿失。
⑥、从上可以说明,这就要求现有的连锁企业具有战略眼光项目,有品牌经营意识,敢于大胆启用营销管理人才。因为只有这些具有品牌经营意识的营销管理人才,才有可能跟品牌公司形成真正的战略体。
⑦、可是厂家又不得不承认,连锁经营是今后美容业发展的一种趋势,现有的连锁企业,其中必定有一些经营发展得好的连锁公司网络会遍布全省,也有向省外发展的可能。因此,他们迟早在区域内会代替传统的专业美容代理商。
2、传统的代理商已开始从单一的产品代理型转为集教育培训、营销咨询、店务管理,产品代理为一体的综合型顾问咨询公司
①、市场竞争是激烈的,传统代理商也不甘心退出市场,他们一方面在保存原有利益的同时,也在不断寻找生成空间,变单一产品代理到教育培训、营销咨询、店务管理多方面的服务,尽可能的抓住现有网络,让他们紧跟自已走。
②、而最有可能的是,这些代理商会逐步向日化转型,或者摇身一变成为专业功能美容品牌连锁店的区域营运商。
3、中小型美容店都有可能向日化店转型,或者向更细分化的专业功能美容店发展,要不就被淘汰出局
①、一方面大型连锁企业的规模在不断扩大,专业线有限的市场客源都集中在这些连锁大店,她们的生意将越来越难做,因此,市场逼迫他们寻找生成空间。
②、另一方面随着专业美容化妆品市场向日化产品的渗透、转型,许多转型公司的加盟优惠政策也在不断的诱惑着他们向日化店转型。
③、随着美容院消费档次更高,功能性、技术性要求将更强,美容服务功能也将更细分化或者更加精细专一,这给中小型美容店又有了一条生成出路,向更细分化的专业功能美容品牌店发展。
④、当然,如果不能适应市场发展的脚步只有被淘汰出局,因此保持下来的店必定是具有连锁规模的大店,或者在一定的时间内具有品牌优势的大店还有存在的空间。
正如上面所讲这是个淘汰灭亡的年头,这是个智者生成的时代。
总结:从以上我们可以分析知道品牌的实力不仅仅体现在品牌产品的品质,而真正体现是品牌的营运实力;也就是说现在经销商需求的不仅仅是产品,而他们更需要的是品牌运作的思路。对终端店来讲他们关注是你品牌产品的终端促销怎么做,产品怎样销出去;而代理商比起原来注重产品功效来现在更注重品牌的中长远规划。
第五篇:试分析当前中国经济形势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试分析当前中国经济形势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一、房地产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但正在往基于房地产行业的税收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转变。
目前,房地产经济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发动机之一,甚至有“中国经济被房地产绑架了。”的说法。随着90年代末中国房地产经济发展以来,随之造成了一系列突出的问题。比如“招牌挂”制度,使得地价节节攀升,成为地方政府最重要的经济来源,造成房地产商和政府利益捆绑。再加上炒房者抬高房价,房地产市场成了中国人的投资市场,但没有得到健康的发展。房价的攀升,只有令老百姓往房兴叹,埋下社会问题隐患。从经济角度看,房价泡沫越吹越大,当房地产泡沫破灭之时,中国经济将受到极大的影响。为了避免经济及社会危机,又要继续政府的经济来源。一系列基于房地产的税收将陆续出台。比如“房产税”、“物业税”、“房产消费税”等,都将成为政府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又是调控房地产价格的良好工具。
现在,房地产新政的政策出台,造成炒房客走到了选择的十字路口,如果现在的政策能被坚持,未来一段时间,原先只会一路攀升的房价将出现拐点。但因为中国各线城市情况有所不同,这个拐点并不是全中国都一致的。房价已经被炒得很高的一线城市,房价将有所下降,而三线城市的房价将有所上升。比如昆明这样的三线城市,原先盘亘于一线城市的炒房客已经将资金转移到这里,继续推升房价。
随着政府安置性的房产陆续上市,房地产价格还将进一步受到打击。因此,今后房地产中,居住房的价格增长空间将受到限制,商业地产和旅游地产将得到提升。
二、中国民营企业家正在熟悉世界商圈的游戏规则,未来将涌现一批优秀的世界级企业家。
中国改革开放30年以来涌现了大批企业,在30年大浪淘沙的过程中,许多中国企业家上演了一幕幕精彩的带有中国特色的商战演义。发展到今天,一些优秀的企业不但立足中国,更是走向世界。WTO之后,走向世界的中国企业遇到了一些列的问题,比如反倾销制裁、专利权官司、并购过程中出现的种种矛盾等等。在这些过程中,中国企业家正在一步步熟悉游戏规则,在国际化商圈中逐渐成熟。
三、人口红利末期,产业模式亟待转变。
随着中国人口红利即将结束,中国经济形势将面临系列转变。以前以制造为主的企业,将失去劳动力低廉的优势,原本就少的利润将进一步被摊薄。将来的中国企业只有转变生产模式,变低廉的劳力经济为创意产业才有出路。这很考验中国企业家的智慧。
四、产能过剩,城建基础建设快速发展,加速中国城镇化进程。
金融危机以来,中国为了保障经济增长,进行了国内四万亿投资的城镇基础建设。发展到现在,城建基础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也造成了产能过剩,推动通货膨胀。城镇化进程中,更多农民失去土地,转变为城市人口,给劳务市场造成一定压力。
五、金融市场投资渠道有限,将来将有更多金融衍生品。
07年,金融危机渐露端倪,资本主义国家纷纷陷入金融危机,难以自拔。中国大举买入美国国债,成为美国最大的债主。这引发了中美双方就人民币是否升值之间的博弈。美国也在世界上宣扬中国是汇率操纵国,给中国的货币政策加压。这几天正在举行的中美之间的会晤,也将提到这一问题,但美国和中国之间的博弈还将继续下去。此次始发于华尔街、由于金融衍生品市场缺乏监管而造成的金融危机,给中国正在发展的金融市场敲响了警钟。现今中国的金融衍生品并不算多,比如基金机构才有几百家,相比于美国的几千家是小巫见大巫。近期,股指的上市多了投资渠道,但最近出现的爆炒大蒜和绿豆价格的现象,说明中国还有未使用于投资渠道的闲钱。将来,中国金融衍生品将逐渐发展,但基于现在一些“权贵资金”的存在,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要自由及完全健康的发展还尚需时日。
六、经济有过热趋势,将造成中产阶级资产缩水。
目前有2种论调,据国外一些媒体报道,中国经济目前过热,处于危险状态。而国内一些经济学家却分析中国经济并不过热,不存在危险。但就目前物价上涨及通货膨胀率来看,中国经济很有过热的趋势。这将造成未来大批中产阶级资产缩水,大量民间资产会蒸发。
2010年5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