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构建和谐社会须提高五种能力
提高决策能力。提高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的能力,是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工作水平、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首先,树立良好的民主作风。主要领导应把自己看成班子中的一员,尊重班子成员的民主权利和意见。其次,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在重大决策中,主要领导应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特别是在处理热点、难点问题时,应坚持集体领导,做到没有调
查研究不决策,未经咨询论证不决策,未经集体讨论不决策。三是注意工作方法。切实使决策的过程成为学习政策法规的过程,沟通不同意见、比较各种方案的过程,在思想碰撞中寻求最佳决策。
提高执行能力。思路和目标确定之后,执行就是决定性因素。各级领导干部应切实增强抓落实的坚定性,不仅自己带头抓落实,而且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执行过程中不走样。抓落实应在上级要求与群众意愿之间寻找最佳结合点,既保持政令畅通,又得到群众支持。同时,实行层层落实的责任制,把目标任务量化到部门和领导干部身上,努力做到“年初有目标、平常有检查、年终有考核”,形成“千斤重担人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标”的工作局面。提高服务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我们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转化为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体现在为群众服务、为基层服务上。基层党组织处于工作的第一线,是党的方针政策的直接实践者、落实者,其服务能力如何,直接关系经济社会的发展。近年来,为切实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服务能力,什邡市在全市机关和党员干部中先后开展了“与时俱进,争创一流”大讨论、“树一流作风,创一流业绩”干部作风集中教育整顿、“树立公仆意识,争当爱民干部”活动等,并制定了具体的便民、为民措施,增强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
提高应变能力。在经济社会转型时期,处理好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和纠纷,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基层党组织处在各种矛盾和突发事件的最前沿,直接面对基层、面对群众、面对矛盾。如何妥善处理各种矛盾和突发事件,保持社会稳定,是对基层党组织构建和谐社会能力的重大考验。近年来,什邡市在解决国有企业改制、征地拆迁、环境污染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的过程中,始终以群众利益为重,按照“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依法按程序处理各种纠纷和矛盾,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不仅维护了社会稳定,也为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
提高创新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我们主动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自觉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我们通过开展“与时俱进,争创一流”大讨论,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形成了“人心思进、人心思齐、人心思干”的良好氛围。在推进各项工作中,既继承以往的好经验、好做法,又发扬与时俱进精神,不断创新思路、创新方法。比如,在工业发展上,除了继续实施工业兴市战略,还根据形势的发展,提出了内引外联的工业发展新思路,使一大批企业通过内引外联实现了自身发展的新飞跃。又比如,在村党支部换届选举中,推行了“带头致富能力强、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带动发展集体经济能力强”的村级干部“三强”选人标准和“海选定支书,提名搭班子”的村党支部换届选举新方式,在实践中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第二篇: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样的三位一体,扩展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内的四位一体。
和谐社会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一是发展和谐。就是要做到发展的速度、质量、效益相统一。二是环境和谐,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要做到人和自然协调共处,生态环境好,人居环境佳;同时要营造出诚信、包容、开放、文明、创新的良好人文环境。三是社会和谐。体现在干群团结一心,人民群众的利益得到充分保护,社会各方面消极因素最大限度地缩小,人的创造才能得以充分展现,人民群众投身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各项工作赢得广大群众的拥护和赞成。
由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均衡性,当前各种社会矛盾纷繁复杂,对矛盾和问题认识和处理得如何,直接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设。前些年房县农民负担仍比较重,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有些地方,干部工作方法简单粗暴,工作不到位,影响了干群关系,群众产生了较强烈的对立情绪,有些群众集体上访,越级上访,甚至出现了几个专门收集情况组织上访的人。干群关系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干群关系紧张对全县的发展和稳定造成极大的影响,一度出现十分被动的局面。问题的出现是表面现象,其实质是我们的工作不到位,认识有差距;根子在是不是真正执政为民,时刻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基于这一认识,县委一班人从加强与群众沟通和联系入手,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做了四件事情。一是建立县级领导群众接待日制度。县级领导每月两次公开接待群众来访,县直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参与陪访,组织干部定期深入群众进行下访,捕捉群众的“第一信号”,把握群众的“第一愿望”,真心和群众交朋友,说掏心窝子的话。既真心了解群众,也让群众了解自己,实实在在解决群众问题,不能及时解决的做好思想工作,以便化解矛盾,解开众多群众的思想疙瘩。二是建立老干部情况通报及工作视察制度。针对全县离退休老干部较多,老同志退下来后,有些对新的生活不适应,出现心理不平衡的情况,县委改过去一年一次老干部座谈会为每季度召开一次老干部情况通报及工作视察活动,还组织老干部开展丰富多彩的其它活动,使老干部对县委的工作及全县的发展成效、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有个全面的了解,思想上与县委同步,从而对县委的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三是建立县级领导与社会各界群众交朋友制度。县级领导每人与全县干部、工人、农民、个体私营业主、下岗职工等各界人士至少交5个朋友,扩大直接联系的范围。
贯彻落实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建设和谐社会,从方法论的角度,要把握以下问题:
首先要心中有百姓,时刻想群众。要对全县人民的生活环境、生活质量、生活困难等社情民意了然于心,尤其是要亲自深入到“困难群体”、“问题群体”中,切实了解他们的心声,为他们说话,帮他们办事,给他们撑腰,做他们的主心骨。
第二,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分析判断力。要带领县委一班人时刻关注和把握全县甚至是县外的各个时期、各个阶段、各个地方的工作态势、发展走向,及时全面准确地分析各个阶层、各级干部及全体民众的思想动态、心理情绪、愿望心声,以及带倾向性的社会动态,迅速获知全县范围内的突发事件及产生背景、当前状况和可能产生的后果,对社会各个层面随时可能出现和已经出现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对需要解决的问题要迅速反应,果断处置。
第三,要把握好工作的“度”。“度”是领导方法、领导艺术和领导水平的核心问题,是构造和谐社会的关键。我们是最基层的领导,是直接面对人民群众开展工作的干部,在工作中,往往是差一分无法到位,过一点则事与愿违。要切实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握好“度”至关重要,关键是要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工作实际,与个人的认识水平、思想实际,与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很好地结合起来,既有理论的指导,又注重实践的操作;既有严肃的原则,又有切合实际的灵活性。那些仅凭美好的愿望,不顾实际,甚至不顾人民群众利益的工作方法已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教训。
第三篇:提高监督能力构建和谐社会[水务]
文章标题:提高监督能力构建和谐社会[水务]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新时期,随着反腐倡廉战略性方针的贯彻和惩防体系建设的推进,随着从严治政、依法行政工作的深化,随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深入,行政监察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任务越来越繁重。市水务局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大力提高监督能力,把构建和谐社会和水务工作实际
相结合,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有力的维护了水务工作形象,推动了全局整体工作的开展。
一、领导班子从自身抓起,进一步提高全局的监督能力
一个领导班子的好坏、凝聚力的高低、有没有威信,很大程度上体现在领导干部自身的廉洁、公正、权力如何运用上,局班子带头抓廉政、勤政,狠抓班子成员权力观的教育。并制定出相应的措施:一是每月集中学习一次党风廉政方面的有关资料,并及时沟通每个班子成员在廉政勤政方面的想法和作法,检查个人所管辖的部门党风廉政工作情况,找出不足,找准方向。二是对班子成员要求严格,在公务用车、出差开会、重大事项报告等方面作了严格的规定,凡有出差、开会、外出用车或对口招待等严格执行领导审批,由纪检组长把关后才能实施,否则费用自理,给干部职工做出了榜样。三是水务局纪检组积极配合局党组抓好全体党员干部的管理教育,每用根据局班子成员党风廉政分解表,检查个人所管辖的部门党风廉政工作情况,找出不足,进行督促。四是建立健全班子成员廉政档案,每个班子成员分别与所管辖的下属单位签定责任状。
二、狠抓制度建设,发挥制度约束和激励作用
在完善水务管理制度的过程中,把握好三个方面:一是坚持制度创新,把实践中好的经验、做法及时总结形成制度;二是坚持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带头遵守制度;三是完善监督制约机制,防微杜渐。在党风廉政方面,我们综合市委、政府有关文件精神,对既有的制度进行了修改充实,以汇编的形式下发到各科室和基层单位,其主要内容包括:对定点饭店、招待标准、接待人员进行规范;下发了禁酒令,规定工作日中午一律不准饮酒;严禁执法收费单位利用权力吃、拿、卡、要,执法一律着装,三证齐全;落实新任中层干部任职前廉政谈话制度;通过这些制度的实行,有力的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的开展,进一步增强了党员干部廉政、勤政意识,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三、完善项目招投标制度,对工程全程跟踪
我局水利工程建设坚持业务建设和廉政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总体思想,实现了工程质量和反腐倡廉的双赢,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了良好基础。
近年来,我市水利事业发展迅速,水利工程建设的投资不断加大,为确保工程建设过程中不出现腐败问题,我局先后制定和完善了包括预防工程职务犯罪、严把工程建设招标投标、施工质量等多项关键环节的一系列廉政工作制度。严格执行“三制管理”模式,即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和工程监理制。项目建设招投标工作中,由省市组织相关专家、设计研究院、市纪委监察局等分别组成招标评议委员会和招标监督小组,做到严格执行事前项目公开透明,向各投标单位公布相关资料,在监督小组的全程监督下实施招投标,保证招标工作的权威性。做到了权责明确、公开公正、互相制约,通过监督管理,从源头上杜绝腐败。同时抓好重大事项决策制度的落实。做到提前介入,全程参与和全程监督,杜绝“豆腐渣”工程。目前,我局各项重点工程进展较快、效率高、质量好,没有一件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
四、建设民心工程,构建和谐社会
在保证专项资金合理运用的前题下,水务局加大对全市水利重点工程建设的管理力度,保证工程建设稳步实施。2005年以来完成近2000余万元的重点水利项目建设。
(一)千里堤综合治理加固除险工程。白洋淀千里堤是国家一级堤防,千里堤加固除险是国家防洪保安的重点工程,列为2005大事实事建设项目之一。千里堤加固除险工程进一步提高了千里堤防洪能力,同时美化了施工段的环境,06年上半年又实施了**扬水站重建和**扬水站改建工程,取得了良好的工程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撤退路工程。该工程全长6.143公里,总投资413.03万元。此工程项目大大提高我市防洪交通运输能力,而且为附近村镇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交通便利。
(三)“王快水库”引水工程。05年3月30日至4月26日,针对境内河流干渠地表水枯竭,春耕、春灌急需用水的现状,我局组织实施了“王快水库”引水工程,投资近200万元,从王快水库引水2500万方,缓解了全市30多万亩农田旱情,为夏粮丰收奠定了基础。
(四)实施人饮解困工程,改善群众生活质量。2005年,完成50个村的解困工程,成功解决了农村供水吃水难、收费难、维护难的“三难”问题。群众吃上了清洁卫生的地下水,群众十分满意和拥护。06年按计划再投资100万元,拉动
第四篇:提高监督能力 构建和谐社会水务-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新时期,随着反腐倡廉战略性方针的贯彻和惩防体系建设的推进,随着从严治政、依法行政工作的深化,随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深入,行政监察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任务越来越繁重。市水务局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大力提高监督能力,把构建和谐社会和水务工作实际相结合,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有力的维护了水务工作形象,推动了全局整体工作的开展。
一、领导班子从自身抓起,进一步提高全局的监督能力
一个领导班子的好坏、凝聚力的高低、有没有威信,很大程度上体现在领导干部自身的廉洁、公正、权力如何运用上,局班子带头抓廉政、勤政,狠抓班子成员权力观的教育。并制定出相应的措施:一是每月集中学习一次党风廉政方面的有关资料,并及时沟通每个班子成员在廉政勤政方面的想法和作法,检查个人所管辖的部门党风廉政工作情况,找出不足,找准方向。二是对班子成员要求严格,在公务用车、出差开会、重大事项报告等方面作了严格的规定,凡有出差、开会、外出用车或对口招待等严格执行领导审批,由纪检组长把关后才能实施,否则费用自理,给干部职工做出了榜样。三是水务局纪检组积极配合局党组抓好全体党员干部的管理教育,每用根据局班子成员党风廉政分解表,检查个人所管辖的部门党风廉政工作情况,找出不足,进行督促。四是建立健全班子成员廉政档案,每个班子成员分别与所管辖的下属单位签定责任状。
二、狠抓制度建设,发挥制度约束和激励作用
在完善水务管理制度的过程中,把握好三个方面:一是坚持制度创新,把实践中好的经验、做法及时总结形成制度;二是坚持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带头遵守制度;三是完善监督制约机制,防微杜渐。在党风廉政方面,我们综合市委、政府有关文件精神,对既有的制度进行了修改充实,以汇编的形式下发到各科室和基层单位,其主要内容包括:对定点饭店、招待标准、接待人员进行规范;下发了禁酒令,规定工作日中午一律不准饮酒;严禁执法收费单位利用权力吃、拿、卡、要,执法一律着装,三证齐全;落实新任中层干部任职前廉政谈话制度;通过这些制度的实行,有力的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的开展,进一步增强了党员干部廉政、勤政意识,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三、完善项目招投标制度,对工程全程跟踪
我局水利工程建设坚持业务建设和廉政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总体思想,实现了工程质量和反腐倡廉的双赢,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了良好基础。
近年来,我市水利事业发展迅速,水利工程建设的投资不断加大,为确保工程建设过程中不出现腐败问题,我局先后制定和完善了包括预防工程职务犯罪、严把工程建设招标投标、施工质量等多项关键环节的一系列廉政工作制度。严格执行“三制管理”模式,即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和工程监理制。项目建设招投标工作中,由省市组织相关专家、设计研究院、市纪委监察局等分别组成招标评议委员会和招标监督小组,做到严格执行事前项目公开透明,向各投标单位公布相关资料,在监督小组的全程监督下实施招投标,保证招标工作的权威性。做到了权责明确、公开公正、互相制约,通过监督管理,从源头上杜绝腐败。同时抓好重大事项决策制度的落实。做到提前介入,全程参与和全程监督,杜绝“豆腐渣”工程。目前,我局各项重点工程进展较快、效率高、质量好,没有一件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
四、建设民心工程,构建和谐社会
在保证专项资金合理运用的前题下,水务局加大对全市水利重点工程建设的管理力度,保证工程建设稳步实施。2005年以来完成近2000余万元的重点水利项目建设。
(一)千里堤综合治理加固除险工程。白洋淀千里堤是国家一级堤防,千里堤加固除险是国家防洪保安的重点工程,列为2005大事实事建设项目之一。千里堤加固除险工程进一步提高了千里堤防洪能力,同时美化了施工段的环境,06年上半年又实施了**扬水站重建和**扬水站改建工程,取得了良好的工程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撤退路工程。该工程全长6.143 公里,总投资413.03万元。此工程项目大大提高我市防洪交通运输能力,而且为附近村镇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交通便利。
(三)“王快水库”引水工程。05年3月30日至4月26日,针对境内河流干渠地表水枯竭,春耕、春灌急需用水的现状,我局组织实施了“王快水库”引水工程,投资近200万元,从王快水库引水2500万方,缓解了全市30多万亩农田旱情,为夏粮丰收奠定了基础。
(四)实施人饮解困工程,改善群众生活质量。2005年,完成50个村的解困工程,成功解决了农村供水吃水难、收费难、维护难的“三难”问题。群众吃上了清洁卫生的地下水,群众十分满意和拥护。06年按计划再投资100万元,拉动社会总投资700万元,继续做好农村供水改造工程,现已完成30个村。不但提高了群众的健康水平,也巩固了农村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为构建
和谐社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市水务局
第五篇: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引言:
和谐是天底下最珍贵的价值,是人世间最美的状态,也是人类几千年来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实现社会和谐,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古往今来,世界各国的哲人贤达都对社会和谐的美好理想做出了自己的诠释。
一、对“和谐社会”的古今诠释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和谐”的思想非常丰富。据考证,在甲骨文和金文中都有“和”字。在中国古代典籍中,“和”被广泛地应用到家庭、国家、天下等方面,用以描述内部治理良好、上下协调一致的状态。就连古代的商铺为取吉祥之意也多与“和”相关,如永和号、泰和号、义和号、天和号等。医院也有协和医院、广和医院等,并一直延续至今。故宫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都蕴含和谐之意。代表中国传统特色并深受中国人喜爱的“中国结”寓意相合、和合,和谐。2009年国庆节庆祝建国60周年的的光立方上就显现了中国结图案,以此来象征中国的国家和谐。和谐也是2008年奥运会、2009年全运会的宗旨和成功标志。可以说,“和谐”思想在中国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一部分。而对社会和谐的美好憧憬,古往今来也是见仁见智。
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的思想家孔子、墨子、孟子就从不同角度提出“大同”社会的理想。孔子提出“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家和万事兴”的观点。墨子勾画了“兼相爱”、“爱无差”的美好社会蓝图,孟子描绘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社会状态。《礼记·礼运》中描绘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样一种理想社会;1500多年前,文学家陶渊明在其名作《桃花源记》中更是描绘了一幅美好社会的图景:“林
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近代以来的洪秀全、康有为、孙中山等都把“大同”作为中国理想的社会模式。洪秀全提出了“务使天下共享”的“小天堂”构想,以及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康有为在《大同书》中明确提出“天下大同”之说,要建立一个“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康有为《大同书》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社会生产、生活、政治、教育、经济、娱乐等领域,可说是有史以来对未来大同世界最详尽而完美的一种描绘。孙中山的社会和谐理想是建立在三民主义学说的基点上的,其所欲建成的和谐社会是一个众人“共有、共治、共享”,社会所有资源均平而协调的大同世界。也就是说,孙中山所追求和建设的目标就是要建设一个政治、经济、道德等各个层面都达到和谐的社会。这些思想虽然带有不同时代和提出者阶级地位的烙印,但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西方,2000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就写出了《理想国》。英国的托马斯莫尔写了世界上第一部描述空想社会主义的作品对话体幻想小说《乌托邦》。法国的孟德斯鸠在《波斯人信札》中描绘了衣服比《桃花源记》更为详实的“穴居人”生活。1803年,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发表了《全世界和谐》一书,提出未来的理想社会制度是“和谐制度”。书中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合理、不和谐,指出它必将被“和谐制度”所代替。1824年,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在美国印第安纳州进行的共产主义试验,也以“新和谐”命名。1842年,德国空想社会主义者魏特林在《和谐与自由的保证》一书中,把社会主义社会称为“和谐与自由”的社会,并指出新社会的“和谐”是“全体和谐”。他们认为,在自然体系内存在和谐的秩序,在社会体系内也同样应有和谐的秩序。必须彻底消除资本主义的残酷和不公,在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建立起社会各阶级的融合。上述思想都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千百年来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然,在存在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的旧制度下,这些理想是根本无法实现的。马克思又批判地吸收了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中的有益思想,在《共产党宣言》中设想了“自由人联合体”的未来和谐社会模式。而马克思所构想的这种“自由人联合体”未来和谐社会模式无疑是指高级的和谐社会——共产主义社会。
社会和谐也是中国共产党人长期不懈奋斗的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社会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毛泽东提出了社会发展系统理论的思想,把社会发展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看待。在这个系统工程中,他把社会发展作为物质运动形式来考察,把社会发展当成物质与精神的对立统一过程来对待,在此过程中,注重社会发展的结构控制。毛泽东将他的社会发展系统理论思想运用到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毛泽东构建的中国社会发展模式的理论,不仅涉及经济体制、管理体制,而且涵盖了政治体制和科学文化领域。虽然后来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坚持下去,没有最终摆脱苏联模式,但是毛泽东把社会发展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看待的社会发展系统论思想,对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有借鉴意义。
邓小平提出了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思想。邓小平的社会协调全面发展思想主要包括:一是经济与政治协调发展;二是经济与文化协调发展;三是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邓小平还指出: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从而科学地阐明了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重要性。邓小平强调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协调发展,是对毛泽东社会发展系统理论思想的继承和创新,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证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思想不仅正确,而且可行。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把社会更加和谐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
重要目标。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从而明确地提出了和谐社会的思想。这是我党首次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又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角度,明确提出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党执政能力的五大能力之一,并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到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突出位置。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2005年2月,胡锦涛同志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深刻内涵和主要任务。2005年3月5日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用了专门一个章节来阐述“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政策措施”。2006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十一五”规划纲要,又部署了今后5年建设和谐社会的主要工作。应该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的共识,而且正日益转化为大家的行动。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引亿万人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行动纲领。
中国需要和谐社会,全球需要和谐世界,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因此中国领导人不仅在国内推行构建和谐社会,在世界上又推行构建和谐世界。2005年9月,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胡锦涛主席发表了题为《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重要讲话,在一个历史性的重要时刻,向全世界郑重提出了“共建和谐世界”的理念。同年12月,温家宝总理在法国发表了题为《尊重不同文明,共建和谐世界》的演讲,进一步阐述了中国政府关于构建和谐世界的主 4
张。这说明建设和谐社会和和谐世界是中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因此,认真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将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那么究竟什么是和谐社会?2.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传统和谐社会与现代和谐社会的又有什么关系呢?
1.什么是和谐社会?
分开来解释。先看“和谐”。谷物称禾,禾在口边,丰衣足食,天地人和;“谐”字左边是“言”右边是“皆”,含人人有发言权之意。“和谐”简单的说就是和睦相处,谐平共生。“和谐”就是指社会不同领域的发展是与其整体的综合发展进程的一致和谐调有序。社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与国家相对应的是狭义的社会,指的是与政治活动、经济活动相区别的,以人的生活为中心的广泛领域。社会是一个有机总体,社会的发展不是某一个特定领域的孤军奋进,而是社会在整体上的协调发展。和谐社会包括两个方面:从大社会讲和谐社会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共同进步。从小社会讲是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主要是调节人与人关系。大社会与小社会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对和谐社会的理解,学术界主要有四种不同的观点:
观点一:“和谐社会”就是说社会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
观点二:和谐社会就是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用社会学的术语来表达就是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社会。这种观点是从社会学的视角提出来的。
观点三:和谐社会是一种有层次的和谐,其核心层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即人与人的和睦相处。其保证层是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协调发展。其基础层是必须有一个稳定和平衡的生态环境
观点四:和谐社会这一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和谐社会主要是指,社会同一切与自身相关的事情保持着一种协调的状态,包括社会与自然环境、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协调,等等。实际上,广义上的和谐社会几乎就是科学发展观所关注的全部内容。狭义上的和谐社会主要是指社会层面本身的协调,是科学发展观所关注的一个相对单项的问题。我们现在所谈论的和谐社会是狭义上的和谐社会。
和谐社会的一般定义
和谐社会通常是指社会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协调运行和发展的状态,是社会同一切与自身相关的事物及社会内部各要素之间保持着一种协调状态,包括社会与自然环境,社会内部的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社会内部各阶级、阶层之间,人与人之间,国内外的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等等的协调。
2.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1 学术界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界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至少有两层涵义:其一,社会是和谐的,它区别于秩序混乱或动荡不安的社会;其二,这种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的。它区别人类历史上出现过的“和谐社会”。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学术界主要有两种界定。
观点一: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是各方面利益关系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是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健全的社会,是稳定有序的社会。这主要是根据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对和谐社会部分的论述归纳出来的。
观点二: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个属性来看,它应该是一个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社会。也就是说,它是一个能够不断地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社会;一个消灭了剥削、消除了两极分化,人们能够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平等相处、民主协商、自由发展的社会;一个人民群众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最终走向共同富裕的社会。
2.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与基本原则
2005年2月19日,胡锦涛主席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民主法治。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
公平正义。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诚信友爱。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安定有序。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既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也包括以人为本的经济和谐、以人为本的政治和谐、以人为本的文化和谐,这些都需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全面把握和体现。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
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必须遵循正确的原则。《决定》首先提出了两个非常重要的判断。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不承认矛盾,而是要坚持按客观规律办事,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努力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
谐因素,使发展更平衡、利益更兼容、关系更融洽。二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现实课题。要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有重点分步骤地持续推进。这就要求我们既从财力物力的可能出发,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矛盾和问题,又不能超越经济发展阶段和生产力发展水平,作出不切实际的承诺。总之,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扎扎实实地加以推进。在这两个重要判断的基础上,《决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遵循的六个重要原则: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可以看出,《决定》的指导思想突出了人民利益的问题,目标和主要任务围绕的核心问题也是人民利益,同时又把坚持以人为本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遵循的首要原则,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和政府的执政理念,体现了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
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只有经济社会发展了,社会财富增加了,才能形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雄厚物质基础。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环境和制约因素的变化,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就必须坚持科学发展,科学发展才是硬道理,这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发展观念的与时俱进。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五个统筹”,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真正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必须坚持改革开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以改革为动力,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这就要求: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管理体制改革的同时,加快社会领域改革的步伐,大胆进行制度创新;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改革措施的协调性,逐步形成体现公平正义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充满活力和富有效率的体制机制,使和谐社会建设获得坚实的制度支撑;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和谐,建立健全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体制机制。
必须坚持民主法治。这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客观要求,也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全面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稳步推进国家管理行为的法制化、规范化;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基础发生的新变化,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更广泛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使广大人民群众依据法律更大程度地参与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
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改革就没有动力,不发展就没有物质基础。但在改革发展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社会稳定,妥善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做到以改革促进和谐、以发展巩固和谐、以稳定保障和谐,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
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党的领导是我们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和谐社会建设是为了人民,和谐社会建设要依靠人民。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维护广大人民群众作为和谐社会建设者和享有者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真正形成促进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这“六个必须”的原则是一个整体,它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明确了未来15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方向和路径、动力和机制以及需要把握的重大关系。我们要按照这些原则的要求,扎实工作,开拓进取,努力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的进展。
2.3.传统和谐社会与现代和谐社会的关系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我们要构建的和谐社会的全称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全称告诉我们有各式各样的和谐社会。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都出现过“和谐”这一社会历史现象。历朝历代的“盛世”,就可以说是一种和谐社会。像西汉的文景之治、唐朝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宋朝的咸平之治、明朝的永乐盛世、清朝的康乾盛世。但这样的和谐社会都是“传统的和谐社会”。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现代的和谐社会”。传统的和谐社会与现代的和谐社会有两个重大区别:一是传统的和谐社会往往以牺牲个人利益来换取社会的和谐局面,现代的和谐社会则是以人为本的社会,能够协调好社会整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能够整合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关系,因而能够激发整个社会的活力;二是传统的和谐社会建立在少数群体剥夺多数群体、少数人统治多数人的基础之上,缺乏社会公平和正义,它是不能长久的,现代的和谐社会则是建立在社会公平和正义基础上的,具有可持续性。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1、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否说目前我国社会还不和谐? 可以肯定地说,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应该说,当前我国社会从总体上讲是和谐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我国由人民当家做主的国体、政体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奠定了我国社会和谐的坚实基础。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奋斗,我国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都取得了巨大成就。综合国力大幅度提升;人民生活总体上实
现了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正向全面小康扎实迈进;各项改革稳步推进,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科技、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可以说,今天的中国生机勃勃,前景充满了光明。
当然,这并不是说我国社会现在没有矛盾和问题。从目前的情况看,一些不利于社会和谐与稳定的因素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比如,一些制约经济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依旧存在,资源浪费现象还比较严重;城乡贫困人口还有相当数量,上学难、上学贵和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还没有很好解决,不同地区、行业和人群之间收入差距有逐渐扩大的趋势,还不同程度地存在腐败、权钱交易、偷税漏税、走私贩私等现象。垄断性行业凭借对资源、市场、价格的垄断,获得大量的垄断利润。全国人大常委郑功成教授总结出了当前社会存在的“十大不和谐因素”。一是贫富差距在持续扩大。二是劳动关系日益失衡;三是乡村流动人口与城市固定户籍人口之间的利益冲突仍在扩张;四是城乡之间的发展失衡;五是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持续扩大;六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发展失衡;七是效率与公平的失衡;八是经济发展与政治、法制发展的失衡;九是人与人的关系不和谐;十是人与自然的不和谐。其中贫富差距在持续扩大被列在首位。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相关的研究认为,目前我 国贫富悬殊已经达到了“黄色”警戒水平。如果五年内不能采取有效措施的话,贫富悬殊将会发展到“红 色”危险水平。最贫困的10%的人口,所得的收入占国民收入总额的1.8%,而最富有的10%的人口,所 得的收入占国民收入总额的将近30%;曾庆红副主席也曾经说过当前既是社会发展的黄金期,又是社会矛盾的凸显期;既让中国人民初步品尝到了世界强国的含义,又让中国社会品尝到了社会失调、社会失控的阵痛。
所以,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基本出发点,就是实事求是地承认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同时着眼于新的国内外形势,逐步解决目前存在的和可能面
临的各种问题,不断减少不和谐因素,增加和谐因素,更好地促进社会的良性发展。它充分反映了我们党不断推动社会进步的勇气和决心,表明了我们党在理论和实践上的高度自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坚持和继承我们党在社会建设方面的理论与实践成果,并借鉴传统和谐思想的有益成分,第一次把“社会主义”与“和谐社会”结合起来,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创新意义和实践意义!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2.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意义
首先,它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规律的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把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和谐的思想与中国当代社会实际相结合,提出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建设和谐社会的现实目标和具体措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六个基本特征,体现了民主与法治的统一、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活力与秩序的统一、科学与人文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这就既阐明了和谐社会的目标体系,又提出了实现这些目标的基本途径和原则要求,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从而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其次,它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表明我们党更加关注社会建设,更加关注社会和谐、社会公平和社会正义,也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三位一体”,扩展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四位一体”。这不是简单的增加,而是认识上的一大飞跃。这个“四位一体”的布局,反映出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的谋划更加全面、协调、均衡,从而进一步充实、创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
第三,它深化了对我们党执政规律的认识。提出和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充分反
映了我们党对执政规律、执政方略的新认识,表明我们党的执政理念、治国理念和治理社会的理念有了新的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明确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将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这是对党的执政能力认识的一个新突破。
2.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
第一,从国内看,改革开放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所取得的成就是全世界有目共睹的。特别是中国经济发展平均每年的增幅在9%以上,这在各个国家的现代化历史上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现在,我国的改革在广度上已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所有领域,在深度上已触及人们具体的经济利益,发展方面已由单纯追求GDP上升到追求人文GDP、环保GDP,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统筹协调发展。按照现行汇率,中国人均GDP已突破1000美元,进入了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国际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人均GDP从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时期,可能出现两种前途,两个结果:一种是进入“黄金发展时期”,保持一个较长时期的经济增长,顺利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另一种是进入“矛盾凸显时期”,因为经济社会不协调,各种经济社会矛盾不断显露出来,如果处理不当,矛盾激化,经济社会发展就会停滞不前,甚至引发社会动荡和倒退。东亚一些国家和地区在这一时期较好地处理了各方面的关系,实现了持续多年的快速增长;而拉美一些国家在紧要处举措失当,陷入动荡和停滞,掉进了“拉美陷阱”。中国如顺利地度过这一临界点,社会就步入了良性发展轨道。否则,便可能会掉进“拉美陷阱”:人均GDP或许不低,但失业率居高不下、贫富差距过于悬殊、社会动荡不安。为了避免可能出现的经济社会问题,巩固改革发展的成果,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各阶层、各群体、各组织的创造活力,化解各类矛盾和问题,就要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实现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第二,从国际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当今世界仍很不安宁,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由于国际经济旧秩序没有根本改变,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带来挑战和风险,发展中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信息、军事等方面面临着严峻压力。美国等西方国家加紧在意识形态领域打“没有硝烟的战争”,企图向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输出自己的政治制度、意识形态、价值观念,通过多种手段对别国内政进行干预。
第三,从我们党肩负的使命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共产党的执政目的,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是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由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决定的,也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它既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 最近的目的和利益”,也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 未来”利益。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要保持先进性、巩固执政地位,就必须努力实现人民群众期盼社会稳定、和谐的愿望。
三、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正确处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形成和谐相处的人际环境;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当前关键是应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民主政治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社会的发展首先决定于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必定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正如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的,“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市场经济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提升了我国的综合国力。但是,人们逐利动机的增强和相关制度规范的不完备,带来了腐败现象增多等问题,近年来一些地方出现了一系列“ 窝案”、“ 串案”,甚至出现“ 前‘腐’后继”的现象。因此,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通过创新制度来根除腐败。
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和谐需要稳定。没有稳定,就没有发展,更谈不上和谐。人类历史发展的经验表明,经济的持续高增长期,往往也是社会矛盾的高发期。我国长达20多年的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不仅使原来的社会阶层结构发生变化,而且使各种深层次社会矛盾逐渐显露,对原来相对稳定的社会格局产生了巨大冲击。应当看到,我们原来的稳定是建立在贫穷和落后基础上的,是低水平的相对平衡,而旧格局的逐步解体会带来新的不平衡因素,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社会稳定的基础是人心稳定,人心稳定的基础是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则必须依赖生产的发展和物质的丰富。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 世界上一些国家发生问题,从根本上说,都是因为经济上不去,没有饭吃,没有衣穿,工资增长被通货膨胀抵消,生活水平下降,长期过紧日子。”胡锦涛主席在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也提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是顺利推进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稳定是硬任务,是第一责任,发展是政绩,稳定也是政绩。”因此,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我国26年来的改革开放使全社会都得到了好处,但也必须承认,先富起来的毕竟是少数人,加之分配制度上的缺陷,目前我国的贫富差距有扩大的趋势,这是新一轮改革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离开了社会公平,我们党就会失去执政的依据,就谈不上建设社会主义。因此,我们应当在初次分配重效率、再次分配重公平的基
础上,从法律、制度、政策上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逐步建立起使社会大多数人得到较大实惠、困难群众有基本生活保障的利益机制和利益格局。充分发挥第三次分配的作用。要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建立社会救助、民间捐赠、慈善事业、志愿行动等各种形式的第三次分配的制度和机制。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在这方面要克服社会上一些人的不正确认识,懂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们国家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而实现社会和谐则是中国人民永久的追求,通过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来促进社会的更加和谐,通过构建和谐社会来加快和保障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尽快实现。同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着明确的任务和一系列的指标评价体系,是一个相对静态的目标,实现了就是实现了,没实现就是没实现;而和谐社会则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从基本和谐到更高和谐,再到最高和谐,是一个可以不断实现而没有极限的过程。
社会各群体间的利益协调问题。在新型利益格局的形成过程中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一是农民的收入增长过缓,致使他们与其他社会阶层的利益差距越来越大;二是下岗失业职工增多,其中一些人由于年龄、知识和技能等方面的原因,面临再就业的困难;三是农民工的劳动条件和劳动待遇长期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在工农群众中,有相当一部分人经济地位相对有所下降,甚至有一部分人绝对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下降。这种情况不仅影响到工农群众对当前社会形势的判断,也影响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度以及对党和政府的态度。因此,要适应我国利益格局变化和利益主体多元化的客观要求,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完善利益协调机制,以扩大就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理顺分配关系等为着力点,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策措施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系统工程,如同建造一座宏伟大厦的系统工程一
样,需要三个支撑点把所有工程结构联结为一个有机整体:和谐的经济关系、和谐的政治制度、和谐的民族素质。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的社会,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整体和谐的社会。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既要从“大社会”着眼,把和谐社会建设落实到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在内的党和国家全部工作之中。又要从“小社会”着手,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政府、社会和个人应该分别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从政府来讲,要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起主导作用。从个人来讲,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应该遵纪守法、遵守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培养和谐社会所需要的人文素质,特别是要具有和谐的理念、宽容的心态、感恩的意识和审美的情趣。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先富起来的人或者说处于优势地位的人应该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2.1要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坚持统筹发展。和谐社会是对过去发展模式的超越。既是对农业时代发展模式的超越,也是对近代工业时代的发展模式的超越。和谐社会的发展具有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特点,是一种科学发展。所以说,构建和谐社会,同落实科学发展观相辅相成,构建和谐社会是从社会和谐的角度促进科学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从科学发展的角度促进社会和谐。可以这样说,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要通过发展不断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因此,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进
一步完善经济发展体制,改善经济结构,理清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模式,抓住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期,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源,寻求经济全球竞争格局下的稳定、健康发展。要坚持统筹发展,解决好 “三农”问题、资源环境问题,缩小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分配差距。为此,必须在三个方面狠下功夫:一是要统筹好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城乡共同繁荣。我国在计划经济时期所实行的一系列政策、制度,形成城市和乡村封闭发展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这种经济结构在当时有利于维护城市稳定,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这种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人为地分割城乡之间的联系,阻碍了城乡人员的流动,影响城乡经济的发展,造成了城乡差别的不断扩大,不利于巩固工农联盟和走向共同富裕。因此,要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解决三农问题,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跳出就农业论农业的狭隘思路。坚持城市支持农村、带动农村,形成以城市为中心,向四周郊区辐射,推动城乡经济共同发展。二是要统筹好区域经济发展。由于地理、历史、社会等原因,各地之间社会经济发展很不平衡,总体情况是东部比较发达,中西部相对落后。因此,要充分发挥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窗口辐射作用,合理地把资金、技术、管理经验逐步向内地辐射,为内地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内地特别是西部地区,要主动创造条件,打造特色产品,发展当地经济。各地要打破地区的界限和封锁,加强交流和协作,发挥自身优势,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三是要统筹好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要遵循自然规律,保护生态平衡,合理开发、节约使用资源,特别是稀有短缺而又贵重的资源,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产业和循环经济,走节约型可持续发展之路。同时要大力加强环境综合治理,达成开发、生产、环境有机结合的良性循环。
2.2建设和谐文化,确立全新的和谐理念,为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强大的文化支持
和道德力量。文化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特征,也是必要条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倡导“和而不同”的文化理念,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形成思想共识。建设和谐文化,应当实现文化自身的和谐,积极培育有竞争力的特色文化产业,形成不同文化之间的良性互动和文化自身的和谐发展机制,满足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人民群众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体,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依靠力量和主力军。而要调动人民群众建设和谐社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关键就在于强化人民群众的和谐意识。要充分利用各种大众媒体,如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网络、宣传画、壁报等,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广泛深人地宣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重要原则和主要任务,强化人民群众对和谐社会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使“和谐社会”入眼、入耳、入脑、入心,真正成为人民群众的共识和自觉行动。同时,要充分发挥舆论的导向作用,大力宣扬先进典型,弘扬感恩文化,弘扬社会正气,营造构建和谐社会的氛围。
2.3要正确认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形成“四位一体”并举齐抓的整体格局。社会的和谐,是整体的协调和谐,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自然等各领域的协调和谐,是人类社会各利益的协调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统一的,他们既有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又有各自的特殊领域和规律。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可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可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重要条件。因此,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社会建设的关系,不能重视一方面,而忽视其它方面,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发挥各自的长处,达成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良好 的战略格局。要坚持统筹发展、兼顾效益的原则,提出各领域的具体发展目标和整体推进、相互促进的措施,在实施过程中,既要注意它们的相对独立性,同时又要重视它们的整体性,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平均用力。要建立健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协调发展的长效运行机制,发挥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整体优势,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2.4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坚持依法行政,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强大的政治动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最优越的民主政治,是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坚持依法行政、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证。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速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条件下,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就是要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不断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充分发挥民主与法制在促进和保障社会和谐方面的重要作用。首先,不断完善社会主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充分发扬人民民主,正确集中群众的智慧、意志和需求,使党的各项事业的发展符合人民的意愿,充分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要求,增强人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发挥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其次,要健全社会主义法制,进一步使民主制度化、法制化、科学化,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增强法制意识,切实保障人民民主权利,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的落实。
2.5要切实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强的领导力量。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保障。新的形势新的任务,为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必须按照党的先进性要求,大力加强党的思想政治、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把先进性要求贯穿于党的建设的每个环节和整个过程之中,努力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以
及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首先,要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思想是灵魂,是行动的指南。各级党组织和每个党员必须紧跟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步伐,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夯实理论功底,提高政治素质,不断强化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意识,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权力观和地位观,正确使用人民赋予的权力,解决好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突出问题和困难,夯实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其次,要大力加强作风建设,密切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要始终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深人群众,了解群众,倾听群众的呼声、疾苦和愿望,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同时要相信群众,尊重群众,依靠群众,充分发挥群众发展生产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群众勇于创新。要坚持以人为本,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以及其他社会矛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保证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最后,要加强制度建设,增强党的团结统一,齐心协力,为共同的理想和事业而奋斗。要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充分发扬党内民主,科学决策,提高执政效率。要进一步完善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健全权力约束和监督机制,充分发挥纪检部门和司法部门的功能,加大治腐力度,防止权力腐败和“集团”式腐败。要建立健全廉洁高效的政府运行机制,使政府真正成为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切实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政府,提升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威望。
2.6不断提高各级党组织处理社会矛盾的能力,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稳定有序的良好的社会环境。目前,我国改革开放正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推进,新矛盾新问题大量产生,有时甚至集中暴露出来,而且这些矛盾和问题大都发生在地方特别是基层。因此,如何提高地方各级党委驾驭和处理社会矛盾的能力,就成为我们党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的重要环节。
首先,要努力提高协调社会各阶层利益的能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使我国原有的利益格局正在发生深刻的调整和重组,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和日益多样化的利益诉求,从而使社会关系更为复杂,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带来了一系列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矛盾和潜在隐患。如何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已成为检验各级党委和政府执政能力的一项重要标准。并且,由于我国目前正处在体制转换、结构调整和社会变革过程中,也是各种政治和社会问题的易发多发期,就业问题、腐败问题、分配不公问题、社会治安问题等等不同程度地存在。为此,必须认真考虑和兼顾不同社会阶层的利益。要购进和谐社会,就必须解决矛盾,改善社会利益关系。而要解决矛盾,激发社会活力,就必须建立起畅通、公正、规范的社会利益协调均衡机制,适当凋整利益分配结构,解决好利益分配问题,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使各方面的利益都得到合理的妥善的解决,促进不同利益群体相互协调、良性互动。完善利益表达、申诉机制,保证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能够及时、有序、充分得到表达。要完善利益解决机制,在充分听取人民群众呼声的同时,要通过各种可行途径,一方面及时引导群众 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要求,解决利益矛盾,自觉维护安定团结;另一方面各级政府要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人手,着力解决就业难、看病难、上学难、饮水难等利益问题,切实维护群众利益。
其次,要努力提高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一个地方的党委和政府能否维护社会的稳定和谐,能否构建起和谐社会,非常关键的一点就是是否建立了一套有效的社会稳定机制,是否能果断处理突发事件。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在政治学上被称为危机管理能力。由各种社会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以及由经济利益驱动造成的人与自然的意外事故,已经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安定,对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危机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让这些群众关注的突发事件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不仅会严重降低党和政府的威信,也会给群众和社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为此,对于群
体性事件要坚持依法办事、依政策办事,既要维护群众的正当权益,又要坚决维护社会稳定。要建立健全处理群体性事件的协调机制,加强协作配合,形成化解矛盾的合力。要不断加强对新形势下各类群体性事件形成规律的研究,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采取有效措施,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对于地震、洪灾、矿难等灾害,应建立应急预案,并逐步建立应急指挥机制和社会动员机制。对于各种犯罪活动、各类社会丑恶现象,要严厉打击。要充分发挥司法等专门机关惩治犯罪、维护稳定的职能作用,不断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机制。
2.7正确理解与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目标与过程的统一。人类社会是在不断解决矛盾中不断前进的,旧的矛盾解决了,又会出现新的矛盾,正是永不停歇的矛盾运动推动着社会进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一个不断解决矛盾、增加和谐因素的历史过程。它不是静态的完美,而是动态的协调,是目标和过程的统一。
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既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一致的,也同现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是一致的,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理想。构建和谐社会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就是说,它是具体的、历史的,是分阶段、有层次的。如同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一样,构建和谐社会同样需要经过长期奋斗、不懈努力才能逐步实现。在各个不同的历史阶段,和谐社会建设有不同的具体目标。我们必须把握长远性目标和阶段性目标的统一,始终坚持清醒头脑,居安思危,深刻认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科学分析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既要看到诸多有利条件,坚定信心,积极推进;又要看到我国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可操之过急、急于求成,有重点分步骤地持续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吸收和借鉴古今中外关于社会和谐的有益成果。一是把和谐作为思维方式。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不是没有矛盾的社会。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就是在妥善处理各种矛盾中不断前进的过程,就是不断消除不和谐因素、不断增加和谐因素的过程。二是把实现社会和谐作为一种治国方略。应该看到,和谐社会是一种社会状态,不是一种社会形态,它既可以体现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又可以体现在同一社会形态的不同发展阶段上。我们要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长过程中不断提高我国社会和谐的程度,这是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出发点。不能简单地认为是由于我国现实社会出现了不和谐状态才提出这个重要任务的;恰恰相反,我们党正是把握了我国社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党所处的历史方位,把握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把握了最高社会理想与现阶段纲领的统一,才主动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战略任务的。三是把和谐作为调整人际关系的规范。这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显得特别突出。比如,和而不同、和衷共济、家和万事兴、和气生财等,成为千百年来我国人民代代相传、广泛认同的格言或规范。我们党非常重视发挥道德规范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把诚信友爱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胡锦涛同志在部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重点做好的十个方面工作时,强调要把切实加强道德建设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并且指出: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积极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对于形成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极其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