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党的建设与反腐败问题
Script>吉水县人民法院:李 昶
提 要
坚决反对和防止腐败是我党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提高党员干部防腐拒变和抵御风险能力是历史性课题。在新的历史时期,正确对待党内腐败是进行党的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
关健词: 正确对待党内腐败 党的建设 内容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就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党在我国社会发展,经济建设,科学,技术等领域里的核心地位。这是我国近百年来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现实需要。要坚持党的领导,就必须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完善和提高党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执政能力和领导能力,迎接各种突如其来的挑战和国际社会的不断变化。
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认为,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有其积极性的一面,也有其消极性的一面,其价值则由其积极性和消极性的比值决定。我们党的建立和发展,在领导中国人民革命和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科技、政治等建设中充分体现了他的先进性和优越性。当然,在实际过程中,党内也出现了一些消极因素,这突出表现在当前的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少数的腐败现象。但我们知道,这极少数的腐败,并没有削弱中国人民对党的信心和党在人民心中的崇高威望。因为我们党把防止腐败,惩治腐败,打击腐败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基本内容,也作为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核心内容。
一、腐败和反腐败是党在新时期自身发展的一对矛盾动力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矛盾律认为,任何事物是在矛盾中发展前进的,是在不断解决旧矛盾、产生新矛盾中呈螺旋式发展变化。矛盾的这种相互转化,则是事物发展的最终动力。我们党,从他的建立之初,在其自身发展的80多年的历程中,就是不断克服各种困难、迎接各种挑战、领导中国人民取得独立,建立民主,最终发展成为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力量。
在我国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等各项领域都发生巨大变化,特别是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纵深拓展,在国际交往和合作日益紧密和频繁的新时期,腐败和反腐败这一社会矛盾的凸显,对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引起了社会的关注。特别是近几年来党内极少数高级干部的伏法,为我们正确对待和认识这一矛盾提供了生动的教材。
腐败和反腐败是党在新时期不断发展和完善的矛盾动力。
腐败显现了存在的问题和自身的弱点、不足,反腐败是正视问题、勇敢面对的体现,是克服弱点、弥补不足不断完善的过程。
腐败是一种社会现象,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不断积聚和丰富的产物,是剥削制度、剥削阶级的产物,封建残余意识及陋习是滋生腐败的历史渊源。虽然新中国建立已半个多世纪,但封建社会“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利己动机仍侵蚀着人们的思想,金钱至上、权力至上的思想残余仍在党内和社会生活中发生作用,以致有些党员干部因迷信金钱万能和权能通神而陷入腐败之中。西方社会腐朽的生活方式也是诱发腐败的重要因素。实行改革开放,借鉴和利用世界先进的现代文明成果的同时,资本主义腐朽的思想也会通过各种渠道趁机钻进来,使一些分不清什么是人类文明进步健康的生活方式,什么是腐朽没落低级趣味生活方式的党员干部陷入腐败之中。心理失衡也是产生腐败的重要原因,改革开放以来,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了,对这一现象,绝大多数党员干部能够正确认识和对待,但少数掌握一定权力的党员干部产生了难以平衡的心态,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也陷入腐败之中。有的单位对干部选拔任用不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在干部的使用管理中不慎、不严,使一些腐败分子有了可乘之机。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虽然在法制建设上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法律体系还不够完善,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规章制度不健全,权力监督机制软弱,权力的运行过程缺乏有效程序制约,不能很好地遏制腐败。
腐败的产生,有其客观的原因也有其主观上的因素,党在新时期的建设和发展就是不断从客观上和主观上防止腐败,防止消除客观的影响,加强个人的主观教育,不断发展和提高,以适应新时期发展的需要。
二、反腐败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核心任务
党的建设,就是不断提高和完善党的执政能力,不断提高和完善党在新时期驾驭社会主义事业的能力,不断提高和完善党迎接各种挑战和风险,克服弱点和不足的能力。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党的建设除了组织建设外,更重要的是要进行思想建设和作风廉政建设。不断提高全党同志在社会物质财富不断积聚和社会精神财富日益丰富的时代面前拒腐防变能力。防止腐败,惩治腐败,打击腐败是新时期全面提升党在群众中的威信,增强民族信心和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反腐败,首先要反对思想意识上的腐败,是党风廉政建设者的基础任务。思想意识,是人的精神境界,是一切动作行为的原动力。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政党,坚持马列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极为重要。我们历来都重视党的思想意识建设。从1926年的《关于坚决清洗贪污腐化分子的通告》到1933年《关于惩治贪污浪费行为》的第二十六号训令,从1942年以“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为主要内容的延安整风到“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的两个“务必”讲话,从1952年开始的“三反”“五反”运动到新时期的“继续发扬井冈山革命精神”和“三讲”教育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宣传,都是党的建设在思想意识建
第二篇:论党的建设与反腐败问题研究与分析
论党的建设与反腐败问题
李昶
提 要:坚决反对和防止腐败是我党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提高党员干部防腐拒变和抵御风险能力是历史性课题。在新的历史时期,正确对待党内腐败是进行党的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就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党在我国社会发展,经济建设,科学,技术等领域里的核心地位。这是我国近百年来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现实需要。要坚持党的领导,就必须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完善和提高党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执政能力和领导能力,迎接各种突如其来的挑战和国际社会的不断变化。
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认为,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有其积极性的一面,也有其消极性的一面,其价值则由其积极性和消极性的比值决定。我们党的建立和发展,在领导中国人民革命和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科技、政治等建设中充分体现了他的先进性和优越性。当然,在实际过程中,党内也出现了一些消极因素,这突出表现在当前的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少数的腐败现象。但我们知道,这极少数的腐败,并没有削弱中国人民对党的信心和党在人民心中的崇高威望。因为我们党把防止腐败,惩治腐败,打击腐败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基本内容,也作为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核心内容。
一、腐败和反腐败是党在新时期自身发展的一对矛盾动力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矛盾律认为,任何事物是在矛盾中发展前进的,是在不断解决旧矛盾、产生新矛盾中呈螺旋式发展变化。矛盾的这种相互转化,则是事物发展的最终动力。我们党,从他的建立之初,在其自身发展的80多年的历程中,就是不断克服各种困难、迎接各种挑战、领导中国人民取得独立,建立民主,最终发展成为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力量。
在我国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等各项领域都发生巨大变化,特别是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纵深拓展,在国际交往和合作日益紧密和频繁的新时期,腐败和反腐败这一社会矛盾的凸显,对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引起了社会的关注。特别是近几年来党内极少数高级干部的伏法,为我们正确对待和认识这一矛盾提供了生动的教材。
腐败和反腐败是党在新时期不断发展和完善的矛盾动力。
腐败显现了存在的问题和自身的弱点、不足,反腐败是正视问题、勇敢面对的体现,是克服弱点、弥补不足不断完善的过程。
腐败是一种社会现象,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不断积聚和丰富的产物,是剥削制度、剥削阶级的产物,封建残余意识及陋习是滋生腐败的历史渊源。虽然新中国建立已半个多世纪,但封建社会“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利己动机仍侵蚀着人们的思想,金钱至上、权力至上的思想残余仍在党内和社会生活中发生作用,以致有些党员干部因迷信金钱万能和权能通神而陷入腐败之中。西方社会腐朽的生活方式也是诱发腐败的重要因素。实行改革开放,借鉴和利用世界先进的现代文明成果的同时,资本主义腐朽的思想也会通过各种渠道趁机钻进来,使一些分不清什么是人类文明进步健康的生活方式,什么是腐朽没落低级
趣味生活方式的党员干部陷入腐败之中。心理失衡也是产生腐败的重要原因,改革开放以来,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了,对这一现象,绝大多数党员干部能够正确认识和对待,但少数掌握一定权力的党员干部产生了难以平衡的心态,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也陷入腐败之中。有的单位对干部选拔任用不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在干部的使用管理中不慎、不严,使一些腐败分子有了可乘之机。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虽然在法制建设上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法律体系还不够完善,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规章制度不健全,权力监督机制软弱,权力的运行过程缺乏有效程序制约,不能很好地遏制腐败。腐败的产生,有其客观的原因也有其主观上的因素,党在新时期的建设和发展就是不断从客观上和主观上防止腐败,防止消除客观的影响,加强个人的主观教育,不断发展和提高,以适应新时期发展的需要。
二、反腐败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核心任务
党的建设,就是不断提高和完善党的执政能力,不断提高和完善党在新时期驾驭社会主义事业的能力,不断提高和完善党迎接各种挑战和风险,克服弱点和不足的能力。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党的建设除了组织建设外,更重要的是要进行思想建设和作风廉政建设。不断提高全党同志在社会物质财富不断积聚和社会精神财富日益丰富的时代面前拒腐防变能力。防止腐败,惩治腐败,打击腐败是新时期全面提升党在群众中的威信,增强民族信心和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反腐败,首先要反对思想意识上的腐败,是党风廉政建设者的基础任务。思想意识,是人的精神境界,是一切动作行为的原动力。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政党,坚持马列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极为重要。我们历来都重视党的思想意识建设。从1926年的《关于坚决清洗贪污腐化分子的通告》到1933年《关于惩治贪污浪费行为》的第二十六号训令,从1942年以“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为主要内容的延安整风到“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的两个“务必”讲话,从1952年开始的“三反”“五反”运动到新时期的“继续发扬井冈山革命精神”和“三讲”教育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宣传,都是党的建设在思想意识建设上的具体体现。加强党的思想意识建设,还要加强全党同志民族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修养。民族传统文化是体现民族个性、展示民族魅力的舞台。是凝聚民族的胶合剂。由于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扩大,与世界的交流与合作日益紧密频繁。西方一些腐化消极思想观念也随机涌进了国门,这对我们党内的那些盲目崇洋媚外的人巨大冲击,最终成了民族的败类。究其原因,就是缺乏对民族文化内涵的真正理解和修养,他们根本不懂得民族文化,以致分不清什么是民族文化的精华,哪些是民族文化的糟粕。哪些应该科学借鉴、为我所用,哪些该坚决抵制、抛弃。
反腐败,其次要加强党内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是党的建设的基本保证。权力是产生腐败的最终原因。治标还必须治本,才是解决问题的科学态度。随着我国社会民主和社会法治的不断完善,对各种腐败给予了沉重打击,取得了反腐工作的阶段性胜利。我们也应看到,虽然在法制建设上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法律体系还不够完善,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规章制度不健全,权力监督机制软弱,权力的运行过程缺乏有效程序制约,不能很好地遏制腐败。当然,反腐败是党的建设中一项长期性的工程,正如邓小平指出的那样“贪污腐化,滥用权力等腐败问题不可能在一夜之间解决,也不可能靠几个人讲几句话就见效”。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就是要保证权力的正确运用,做到“权为民所用”决不能以权谋利、谋益。只有真正做到对权力的有效监督和制约,才能从根本上、源头上防止腐败,才能真下做到“防范于未然”。
反腐败,最后要坚决打击、惩治腐败,是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手段。邓小平强调:“要整好我们的党,实现我们战略目标,不惩治腐败,特别是党内的高层腐败现象,确实有失败的危险。”对大多数党员和干部主要立足于教育,着眼于防范;对极少数腐败分子必须严历惩处,决不姑息,决不手软。对领导干部中
发生的违纪违法行为一定要严肃查处,从而取信于民。腐败是社会发展的消极产物,我们必须有个正确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对待党内的腐败现象,才不会因党内的腐败而失去对党的信心,才不会失去社会主义信念。打击惩治党内的各种腐败,充分体现了党敢于面对错误,正视自身缺点和不足的伟大勇气。腐败是党内的一颗毒瘤,只有坚决打击惩治腐败,铲除腐败毒瘤,才能保证党领导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才能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才能保证党在新时期的核心领导地位。打击惩治腐败要注意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以适应现实发展的客观要求。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在新的历史时期,不断提高和完善党抵御各种风险、应对各种变化、拒腐防变的能力,保持党的纯洁性、优越性、先进性。
第三篇:论腐败与反腐败
刑事司法1143班1120478320雒莹
论腐败与反腐败
【摘要】
腐败已经成为当前中国最大的危险。当前中国出现了个体腐败和群体腐败并存的现象,群体腐败呈上升的趋势;腐败犯罪更具隐蔽性和欺骗性,同时,一些领域的腐败行为公开化和制度化;腐败同时向高层发展和向社会蔓延,涉及层面不断扩大;腐败的社会认同度提高,腐败文化开始形成。其主要原因有:体制转型期出现的体制缝隙和漏洞使贪污腐败者有机可乘;对腐败的惩罚力度不够;部分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意识削弱。腐败损害了经济发展,危害着社会秩序,影响了政治稳定。应当从加强制度建设、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加强对权力的制约与监督、加强对腐败的惩治力度等方面进行控制和治理。
【关键词】
中国; 腐败; 反腐败; 反腐败策略
【正文】
腐败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借职务之便获取个人利益,从而使国家政治生活发生病态化的过程。其核心就是运用公共权力实现私人目的。其基本特征是公共权力和公共资源的非公共、非规范(不符合公认的法律或道德规范)的运用。
腐败在历史上有其深刻的历史和社会渊源,是世界各国都普遍存在的现象。在我国,此现象发展势头迅猛。20 世纪以来,中国几度被腐败问题所困扰。中国共产党执政之初,屡屡将腐败导致亡党亡国的教训引为借鉴,腐败问题一度曾得到了有效控制。20 世纪80 年代中国的腐败问题开始蔓延,到20 世纪90 年代中期已经极端严重。近年来,腐败蔓延的势头有所遏制,但腐败问题仍然十分严重。
腐败危及和破坏着法治的权威性和有效措施,破坏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动摇我国的社会政治基础和伦理道德基础,又危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污染社会。腐败不仅极大地扰乱了市场次序,而且造成大量国有资产流失,造成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紧张,违背了社会公平与正义,给党和国家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产生了恶劣的社会影响。腐败问题能否有效的解决,直接关系着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因此,把发生腐败现象的可能性降到最低,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一、我国当前腐败问题的主要特点
1.个体腐败与群体腐败并存,群体腐败呈上升趋势。
群体腐败是指整个单位,包括国家机关、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行使公共权力的部门和个人,利用职务之便,以集体名义做出的谋取个人或小团体利益的腐败行为。群体腐败的一个最显著特点是其行为是以集体名义做出的。
这不仅使群体腐败披上了一层合法的外衣,同时也是群体腐败与其他腐败行为的主要区别。我国当前腐败的群体性特征明显,涉案人员众多,形成了具有紧密人生依附性质的关系网,同时在经济上互相利用,结成利益共同体。
2.腐败犯罪更具隐蔽性和欺骗性,同时一些领域的腐败行为公开化和制度化。
腐败行为大多数都很隐蔽,尤其是高级官员的腐败行为。腐败犯罪的主体都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社会地位,他们实施腐败犯罪总是想方设法地企图隐瞒犯罪行为以逃避法律的制裁。这些腐败分子因为隐蔽性和欺骗性很大,一般难以从正面侦破,大部分都是由于其他原因涉案或者由知情者举报,才被侦破的。而且腐败分子总打着各种各样的旗号为借口中饱私囊,以各种借口美化自己的腐败行为,增强了腐败的欺骗性。
但是,一些领域的腐败行为也开始出现公开化和制度化的趋势。腐败的公开化表现为腐败堂而皇之地公开进行,并被视为理所当然,例如:公款请客送礼、借考察学习名义游山玩水、利用公共权力获取部门利益和小集团利益等等。腐败的制度化表现为腐败已经习惯化和规范化,一些领域出现所谓“潜规则”,腐败甚至已经成为一种制度而存在,只不过这种制度是一种不良制度而已。腐败的公开化和制度化实际上使腐败被赋予了社会合法性和制度合法性,更难根治和铲除。可以说,在一些领域和行业中,腐败的公开化和制度化已经十分严重,这种现象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成为社会不公的重要因素之一。
3.腐败同时向高层发展和社会蔓延,涉及层面不断扩大。
当前,腐败存在同时向高层发展和向社会蔓延的不良态势。一方面,腐败行为主体正在从基层向中层和高层领导干部蔓延,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甚至省部级以上领导干部因腐败受到查处的案件越来越多。另一方面,腐败出现从一定级别的领导干部开始下落的现象,即科级干部和科级以下的普通干部出现大规模腐败,腐败深入基层社会。这种现象的可怕之处在于,这是干部权力意识的腐败。说得更明确一点,这些干部把任何一点点权力都作为牟取私利的手段,并且已经没有任何道德和良知的约束。
4.腐败的社会认同度提高,腐败文化开始形成。
腐败文化一旦形成,就会使得整个社会丧失对腐败的判断能力和批判能力,陷入腐败的恶性循环之中。如果腐败呈现出普遍化、流行化、社会化的趋势,说明它可能获得了一种文化上更有力、更稳定的支持。腐败确实能够成为一种社会风气和生活方式,渗透到人们的内心深处。腐败文化不但能提高人们对腐败的容忍度,也会使全社会的道德水平整体下滑,致使腐败行为成为一种日常生活方式。腐败文化一旦形成,就会使腐败分子更加在社会上得势,腐败行为更加公开化和“合理化”,造成以邪压正的社会风气,同时,反腐败的社会基础就可能丧失,反腐败的难度必然加大。中国腐败现象的大面积扩展、普通大众的羡腐心理和对腐败认同度的提高,可以说是腐败文化开始形成的信号。当前,遏制腐败文化的形成和传播,已经成为反腐败的一项新任务。
二、当前中国腐败存在的主要原因
1.体制转型期出现的体制裂缝和漏洞使贪污腐败者有机可乘。
当前,中国正处在体制转型的关键时期,在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文化体制和教育体制等改革的过程中,一部分旧的制度规范需要改革和调整,新的制度规范正在逐步建立和完善。在制度与制度之间不衔接、不配套的地方就会出现大量的体制缝隙和漏洞,使贪污腐败者有机可乘,一些掌握了一定政治、经济、社会资源权力的腐败者正是利用体制缝隙和漏洞,通过各种手段侵吞、占有、攫取国家和集体乃至他人的财富。更加值得重视的是,中国反腐败的体制机制并不健全。也为腐败的产生提供了制度空间。
2.对腐败的惩罚力度不足,难以遏制腐败的蔓延。
中国对于腐败问题并没有采取有力的惩治手段。长期以来,中国的反腐败工作,特别是对腐败行为的惩治往往集中在受贿者,即主要是党政官员的一方,并且,对行贿者和受贿者的惩治力度存在较大差距。由于惩处的力度不够,增强了一些领导干部的侥幸意识,削弱了他们的自律意识。看到一些人非常腐败,不仅没有受到惩罚,反而被提拔重用,不少人心理不平衡,开始起而效之。这种逆向激励和示范效应,使得一些人热衷于所谓的官场技巧和社会关系,导致他们的价值和世界观发生扭曲,从而开始滑向腐败的深渊,也使得各种腐败行为因“低风险、高收益”变得非常活跃和猖獗。腐败者所付出的代价太低,激励和助长了腐败行为,由此导致的腐败行为泛滥成为因对腐败惩罚不力付出的另一种代价。
3.部分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意识削弱。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其他各种不良风气有了滋生的土壤,并开始侵蚀部分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社会转型时期往往是政治、社会、思想观念变化最大的时期,也是利益冲突最激烈的时期,还是各种利益对处于“脱贫致富”过程中人们诱惑最大的时期,这对领导干部无疑也是一个极大的考验。同时,在体制转型时期,体制缝隙和漏洞导致正向的激励机制没有形成,反而出现了一种逆向的激励机制。有时候,坚持原则、秉公办事、光明磊落、清正廉洁之士得不到应有的奖励,甚至反受他人攻击;而见风使舵、拉帮结派、弄虚作假之徒难以受到应有的惩罚,甚至还反被提拔。在这种背景下,一些意志薄弱的领导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就可能发生扭曲,廉洁自律意识就可能丧失。他们放松了廉洁自律的要求,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都开始出现问题,甚至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
三、当前对腐败的态度
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做出了“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的重要论断,把反腐倡廉的问题郑重提到全党面前。1997年,江泽民在十五大上把反腐败上升到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把反腐作为全党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今次十八大,胡锦涛明确提出反腐败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对党造成致命伤害,甚至亡党亡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共领导人在反腐败问题上的语气步步加重。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进一步加大反腐力度、提高反腐有效性的迫切感。
现在民众也对腐败问题非常痛恨,反腐已成社会热点,同时,腐败问题对党和政府进行有效治理构成严峻挑战,很多政策政令被扭曲,影响政策有效实施,如若任其发展,将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
四、中国反腐的主要成就
反腐败是世界性难题,也是执政党生死抉择的课题。纵观十年来的反腐倡廉之路,最重要的一点是既坚决惩治腐败分子,又努力从源头上预防腐败,惩防并举,逐步形成中国特色的反腐倡廉之路。
十年来,从成立国家预防腐败局,到初步形成全国巡视监督网络,从标本兼
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到不断提升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水平,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强劲势头,查处了***、陈良宇、刘志军、杜世成、郑筱萸、陈绍基、王华元、黄松有、王益、康日新、黄瑶、许宗衡等一批大案要案。
2005年1月至2012年7月,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国务院、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委制定反腐倡廉法律法规和文件规定616件,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制定反腐倡廉相关地方性法规和文件规定1538件,形成了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基本框架。
十年间,一系列部署有序展开——2005年1月,颁布《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2008年5月,颁布《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将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列入十一五、十二五规划纲要„„
回首十年,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呈现出科学谋划、系统治理、整体推进的良好局面,各项工作都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
教育方面:开展党性党风党纪和廉洁从政教育,加强岗位廉政教育,30万名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接受教育,轮训基层党员干部2600多万人次;宣传勤廉兼优典型,开展廉政文化创建活动„„
制度方面:制定或修订了行政监察法等法律,制定或修订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巡视工作条例等一批重要规章制度„„
监督方面:深入开展巡视工作,全国巡视监督网络初步形成;2007年成立国家预防腐败局;加强对党政领导干部的问责;推行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积极推进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司法公开、厂务公开„„
改革方面:大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干部人事制度、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以及财税、金融和投资体制、国有资产监管体制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
纠风方面: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解决征地拆迁、涉法涉诉、环境保护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惩治方面:始终把查办案件放在突出位置,仅2007年11月至2012年6月,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就立案64.3万余件,结案63.9万余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66.8万余人,涉嫌犯罪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24584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10年前,人们对于这个词恐怕还很陌生,现在已耳熟能详。
截至2012年8月,《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部署的159项任务中,完成阶段性任务和持续性开展的有147项,占任务总数的92%。
这是国内公众的评判:国家统计局的民意调查显示,人民群众对反腐败工作成效满意和比较满意的比例,2003年为51.9%,2011年达到72.7%;人民群众认为消极腐败现象得到不同程度遏制的比例,2003年为68.1%,2010年达到83.8%,均呈逐年上升趋势。
这是国际社会的评价:中国的反腐败成绩是“足以同在中国这样一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解决温饱问题、极大地消除贫困相提并论的一个巨大贡献”。
五、建立健全国反腐体系机制
当前,应该更加清醒地看到:我国各方面体制机制还不完善,各种腐朽思想的影响仍然存在,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在短时期内难以清除,党风廉政建设
和反腐败斗争面临不少新情况新问题:
1.腐败现象在一些领域仍然易发多发,党员领导干部违纪违法问题依然严重;
2.一些腐败案件涉案金额巨大、社会影响恶劣,窝案、串案、案中案明显增多;
3.违纪违法行为日趋复杂化、隐蔽化、智能化,社会领域、新兴经济领域案件和利用高新技术手段作案有所增加;
4.些党员领导干部作风方面问题比较突出,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和不正之风仍然比较严重;
5.腐败问题与多种社会矛盾相互交织,治理难度加大„„
具体来说,要解决我国的腐败问题,要从根本上做到以下几点:
1.加强制度建设,消除产生腐败的体制缝隙和漏洞。
2.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风险防范管理,筑闹抵御风险和拒腐防变的防线。
3.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管制,确保权力正确行使。
4.加强对腐败的惩罚力度,充分发挥惩治腐败的作用。
【结论】
一些国家和政权兴衰更迭的事实说明,如果腐败得不到有效治理,就会丧失人民信任和支持,就有亡党亡国的危险。
回首十年,经验与启示弥足珍贵:反腐倡廉没有退路,只能勇往直前;反腐倡廉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必须持之以恒。
总的来说,我们要想在反腐败斗争中取得胜利,必须深入研究腐败问题的根源,必须与时俱进地加强改进反腐败斗争策略,必须不断地学习先进文化,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只有这样,反腐败斗争才能够胜利,社会主义事业才能够不断发展,我们自己才能够不断进步。
展望未来,这是一个不允许放慢脚步的时代,也是一个必须谋求新发展、开创新局面的时代。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只有开始,没有终点。
第四篇:论反腐败与政治体制改革(模版)
论反腐败与政治体制改革
【英文标题】On Anti-corruption and the Reform of Political System
XU Yao-min
(Editorial DepartmentofJournalofChenzhouTeachersCollege, Chenzhou 423000, China)
【 作者 】许耀明
【作者简介】许耀明,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编辑部,湖南郴州433000
许耀明(1955—),男,湖南资兴人,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副主编,副教授。
【内容提要】腐败是当前我国社会生活中的一个突出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加快政治体制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法治进程,健全社会主义权力制衡机制。如强化人大监督制度;改革党内监督体制;加强舆论监督;转变政府职能,推进经济生活市场化;改革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等。
【英文摘要】Corruption is one of the prominent problemsinthesociallife our country.Theessentialwayoutforsolvingthisproblemistoreformthepolitical system, to promotegovernment bylawand to perfect thepower-restriction-and-balance mechanismbysuchmeansasreinforcing the systemof supervisionby thePeople'sRepresentativeCongress,transformingourParty'sinternalsupervisingsystem,strengthening the supervision by public opinion, changingthegovernmentalfunction and reforming the systemofselectingand appointing cadres.【关 键 词】反腐败/政治体制/法治/制衡机制
ant-corruption/ politicalsystem/ governmentbylaw/restricting and balancing mechanism
【 正文 】
中图分类号:D63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042(2000)05—0007—0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在前进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其中最为严重的问题是腐败的滋生和蔓延。本来,腐败并非我国之特有,在当今世界,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普遍存在着程度不同的腐败现象。但是,像我国今天这样,腐败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广泛影响人们行为的普遍现象却是罕见的。[1 ]江泽民在今年召开的中纪委第四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谈到腐败问题时指出:“发展下去不是没有亡党亡国的危险啊!”[2]这足以说明我国腐败问题的严重性。应该说,这些年来我们同各种各样的腐败现象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腐败现象却愈演愈烈,其发展势头并没有得到根本遏制。今天,反腐败已经成为我们党和政府面临的一个十分重大而紧迫的课题。
反腐败是一场极其复杂的政治斗争。目前我国社会腐败的要害是权力腐败,从病因上来说,主要还是一个体制问题,即集权体制下权力缺乏制约和监督是腐败得以滋生和蔓延的根本原因。那么,解决我国腐败问题的关键是要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权力制衡机制,而这样一个机制只能通过政治体制改革才能实现。因此,我国反腐败斗争的根本出路在于政治体制改革。我们要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过程中,围绕建立和健全权力制衡机制这个中心问题,积极推进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合理配置权力结构,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腐败问题。
一、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尤其要改革和重构人大监督制度,真正树立人大监督至上的权威性和严肃性,这是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权力制衡机制,争取反腐败斗争胜利的根本前提。
从政治体制的角度来看,我国现在实行的是代议制度,即人民的权力是委托各级政府及
公职人员代行的,这就存在着权力的所有者与权力行使者之间的分离。权力的使用往往存在着双重效应,它既可以用来为社会和公众服务,也可以用来谋取私利。人类由于具有追求自身利益的本性,这就决定了权力持有者一旦掌握了权力,都有以权谋私的可能性。英国历史学家艾克顿对此作过深刻的剖析:“权力倾向于腐败,绝对权力倾向于绝对腐败。”孟德斯鸠也曾下过结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于权力,这是一条万古不变的规律。[3]因此,要防止权力腐败,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加强对权力的制衡和监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在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过程中,通过采取各种措施加强了对国家行政机关和公职人员的监督,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在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得到了加强,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以及反腐败斗争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从反腐败的角度来看,我国人大监督的作用没有真正发挥,还存在不少问题。最主要的是机构不健全,没有设立专门的反贪监督机构。根据宪法规定,全国人大最基本的职能和权力是立法权和监督权。为此,全国人大设立了法律、内务司法、财政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外事、华侨、环境与资源、家业和农村、民族等九个专门委员会。地方各级人大也设立了或者部分设立了相应的专门委员会,但是,各级人大都没有设立反贪监督机构。保证国家行政机关及公职人员清正廉洁,应该是人大实施监督的重要职责,但是,由于没有建立以反腐败的主要任务行使监督权力的专门机构,更没有人大监督方面的专门立法,对人大行使反腐败监督权的权限、手段、方式和程序作出明确的规定,使我国人大在反腐败及监督方面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其监督力度十分有限,对滥用权力的制约作用显得非常薄弱,不是徒有虚名,就是流于形式,对腐败的预防和监督效果很不理想。如我国的腐败问题如此严重,惩治的高官成千上万,但是,被人大罢免的却凤毛麟角。实践证明,人大对权力监督不力,是我国腐败现象大量发生并一直未能得到有效遏制的重要原因。
要改变反腐败斗争中的这种被动状况,必须要从制度上强化人大对权力制约的力度,加强人大对反腐败斗争的监督。具体来说,必须解决两个问题。
(一)要正确认识和肯定权力制衡这一原则的科学性和重要性。权力制衡思想首先是近代资产阶级思想家在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斗争中提出来的,欧美各国根据这一分权学说,普遍建立了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实行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权分立”的权力制衡机制。这种机制对官员的腐败起了重要的制约作用。实践表明,权力制衡是防止权力被滥用和权力腐败的重要原则,是人类社会几千年来政治文明发展的重要成果,它既不姓资,也不姓社,反映了民主政治发展的一般规律。今天,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及其运行机制,可以不采用“三权分立”的形式,但却不能把它所蕴含的权力制衡的原则加以否定。社会主义权力制衡机制是一个多方面、多层次的体系,但是,不管从哪一个角度看,其实质都是人民对行使权力的国家机关及公务人员的监督。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是代表人民进行的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和最高权威的监督,它是国家监督体系的核心。因此,加强人大对廉政的监督不仅仅是个认识问题,也是积极行使人大法定职权的重要表现,更是推行依法治国方略的必然要求。
(二)要把人大反腐败监督机构的建设纳入政治体制改革的轨道。为了进一步加强权力制衡的力度,有必要调整和重新配置监督权力机构。一是各级人大应设立廉政监督委员会。世界上许多国家的议会都设有专门的反腐败职能机构,如美国众议院的“道德委员会”,英国议会的“查弊专署”等。实践表明,我国人大也有必要设立廉政监督委员会,并制定人大反贪污监督法,对该委员会的地位、性质、职权、监督程序作出明确的规定,以保证廉政监督工作的合法性和权威性。其主要职权是依法对国家行政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及其公职人员在公务活动中的廉政情况进行监督。如审查重大腐败案件的文件和材料;提请人大罢免腐败分子的职务;开展反腐败斗争的执法检查,纠正违法行为;通过新闻媒介公布腐败分子的犯罪事实和处理结果;听取和审查主要行政领导干部关于廉政情况的报告;组织廉政立法的具体工作等。二是建立人大廉政监督专员制度。这一制度最早开始于瑞典,二战以后在许多欧美国家得到推广,其作用和影响日益增大。这一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我国也可尝试建立人大廉政专员制度,作为整个人大监督体系的一个重要方面。它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根据反腐败斗争的需要有选择地向部分地区、机关派出廉政监督专员,对其廉政情况实行直接和具有权威性的特别监督制约。廉政监督专员主要是对所在地区、机关的腐败案件的调查、人事处分情况进行监督,并提出建议和向上级人大报告。这样有助于避免地方保护主义对廉政工作的干扰,以保证上级有关反腐败的政策、法律落到实处。
二、改革和完善党内监督体制,健全党的代表大会制度,确立其在党内监督中的最高权威;实行纪检机构的垂直领导,确保其在党内监督中的独立性和权威性,这是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权力制衡机制,争取反腐败斗争胜利的关键环节。
我们党作为执政党,掌握着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权的领导权,全面领导国家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掌握了权力就有产生腐败的可能性。因此,对党的各级组织以及领导干部,也存在一个监督和制约的问题。我们党执政五十多年来,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加强了党的监督机构和监督制度的建设,并在保证党的廉洁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从总体上来看党内监督仍然是党的建设的薄弱环节,至今尚未形成刚性的党内监督体制。其突出表现是两个方面:一是党的代表大会制度不够完善。按照党章规定,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它产生的中央委员会是党的最高权力机关,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和它所产生的委员会是党的地方各级领导机关。这就说明党的代表大会对党的各级机关、各级领导干部和全体党员的监督中拥有最高权威。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党的代表大会是五年才召开一次,使其不能经常地发挥作为最高权力机关的监督作用。加之党章也没有作出党的代表大会监督它所产生的各级委员会及其领导干部的具体规定,所以,党的代表大会在党内的监督作用基本上没有发挥。二是是党的纪检机构的监督体制不科学,其监督作用受到制约。党的纪检机构是党内专职监督机构,其职能发挥如何,对党的廉政建设影响极大。目前,最突出的问题是,党的纪检机构缺乏必要的独立性和权威性。按照监督的一般规律,有效的监督必须以监督客体处于监督主体之下为前提,并且监督主体的监督活动不受监督客体的直接制约,以保证监督主体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但是,从我们党的纪检机构来看,按照党章规定,中纪委在中央委员会领导下进行工作,党的地方各级纪委接受双重领导,即受同级党委和上级纪委的领导,甚至纪委立案也要由同级党委或主要领导批准方可决定。在这一体制下,纪委对同级党委的监督实际上是下级对上级的监督,这就造成了一种有悖于监督规律的现象,即监督者受制于被监督者。这种体制使党的纪检机构缺乏必要的独立性,当然也就不可能有权威性,从而不可能对同级党委,尤其是对主要领导实施有效的监督。不仅如此,甚至腐败案件发生后连查处都相当困难。事实上,近年来查处的胡长清、成克杰、徐炳松等几乎所有的重大腐败案件,都是由中央纪委亲自出马或强力干预才得以水落石出。这种状况典型地反映了我们党内监督体制的突出弊端,对于当前的反腐败斗争是极为不利的,也是党员领导干部腐败难以得到有效遏制的根本原因。
上述党内监督体制存在的问题,必须通过党的监督体制的改革来解决。当前,应该从办得到的事情做起,从以下两方面进行改革。
(一)改革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建立健全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以取代“一次性会议”的制度。邓小平在党的“八大”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中就对此进行了肯定[4]。可考虑代表实行选举制产生,减少代表数量,进一步提高代表素质,并定期轮换。党代会主要是听取和审议同级全委会或常委会的工作报告,加强对全委会或常委会的监督,决定党内重大事件。党代会期间代表实行提案制度,并建立党的代表大会听取、收集和反映党员群众意见的听证制度,建立对党的各级领导人的权力行使监督的具体制度,逐步使监督制度化、规范化。通过改革,使党的代表大会真正成为党内最高权威的领导机关和监督机关。
(二)改革党的纪检监督体制,建立相对独立、垂直领导的纪检监督机构,确保纪检机
构按党规党法办案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具体来说,一是提高纪检机构的地位。即把党的各级纪检会提到与同级党、政、人大、政协机构相同的级别,以便于用相应的权力制约权力,提高纪检机构的制约力,强化党内权力制约机制。二是建立纪检部门垂直领导的体制。中央纪委直接归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领导,地方各级纪委归同级党的代表大会和上级纪委领导,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定期向同级党的代表大会报告工作,并对其负责。同级党委协助、配合同级纪委开展工作。纪检系统的人、财、物由上级纪检机关垂直管理。各级纪委应有相对独立的立案权和办案权,同级纪委有权处理同级党组织管理的干部,如同级党委有不同意见,属中央管的干部由中央纪委和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审批,属省级以下管理的干部由上级纪委裁决。同时,考虑到权力互相制衡,各级纪检机构也要接受同级党委的监督。
三、加快新闻立法,充分利用舆论工具,进一步加大舆论监督的力度,这是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权力制衡机制,争取反腐败斗争胜利的重要条件。
舆论监督是社会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介,对社会上一切有悖于党纪国法的腐败案件进行曝光,以达到对其进行制约的目的。舆论监督是现代社会权力制衡和反腐败斗争最重要的手段,这是因为腐败行为从来就是人民群众切齿痛恨的丑恶东西,它从来就是一种在黑暗中进行的肮脏交易。所以,担心腐败行为曝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成为千夫所指的丑闻,一直是腐败分子的最大心病。同时,新闻舆论监督由于其极快的时效性和广泛的公开性,能够迅速将人民群众的情感和呼声高度聚焦在腐败的官员及其案件上,从而形成强大的社会压力,引起政府的高度关注,迫使司法机关必须秉公办事,对腐败分子依法予以惩处。这对于其它公职人员也能起很大的警示作用。舆论监督具有独特的优势,它能起到其它监督手段起不到的作用,可以弥补法制和道德规范方面的缺失。从全球来看,凡是法治化程度比较高和政治比较廉洁的国家,都十分重视新闻舆论监督在反腐败斗争中的独特作用。这些年来,我国对舆论监督也是比较重视的,党的十五大强调要“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一些新闻媒介如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等,在舆论监督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从总体来说,我国新闻媒介的舆论监督在反腐败斗争中的作用远未得到真正的发挥。一是舆论监督的立法严重滞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五十多年,新闻事业发展很快,但有关这方面的立法并没有跟上来。由于种种原因,迄今为止连一部《新闻法》都未能出台,新闻媒介享有的权力和承担的义务,没有一部法律作出全面的具体的规定,这就给舆论监督带来了很大困难。二是管理体制不顺,新闻媒介缺乏必要的独立性。舆论监督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表现形式,应属民主监督和外部监督的范畴。但是我国的新闻媒介受到的行政干预太多,缺乏必要的独立性。有些部门和领导总是把舆论监督与安定团结的方针对立起来,似乎揭露腐败就会破坏安定团结,对舆论的监督功能更是讳莫如深。在我国,新闻舆论没有起到引发其它监督的先导作用,只能被动地受命将其它监督已经完成的结果公之于众,即事后监督多、事前监督少;监督一般性问题多,监督领导干部中出现的问题少;监督的层次低,力度明显不够。这就使得我国的舆论监督在反腐败斗争中的作用大为逊色。因此,必须通过政治体制改革来强化新闻媒介的舆论监督作用。
(一)加快新闻立法,使舆论监督有法可依。当前,人民群众在呼唤政治体制改革的同时,强烈要求新闻媒体在反腐败斗争中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提供公正的舆论环境,以遏制腐败,弘扬正气。因此,我们必须顺应时代需要,进一步加快和完善新闻立法,将新闻媒介的权力,义务和责任,舆论监督的范围、对象、基本原则等通过法律固定下来,将新闻舆论监督纳入法制的轨道。
(二)扩大新闻媒介依法监督的自主权。为了确保舆论监督的权威性,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和维护稳定大局的前提下,要保证新闻媒介对重大腐败案件有采访、调查、报道、评论的权利。这些权利受法律保护,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干涉和阻挠。在舆论监督中,新闻媒介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则,客观、公正并适度地报道一些大案要案的发生和处理过程,揭露腐败案件的真相和本来面目,应不受任何外界力量的左右,以保证舆论监督的真实性和公正性。
(三)开展公民或法人创办经营报刊的试点。目前,我国的新闻媒介几乎全部隶属于各级党政部门,由于法制不健全和各方面制约太多,它们很难以公众媒介的姿态对社会生活进行广泛而深刻的舆论监督。允许公民或法人依法创办少量报刊,有利于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有人担心会削弱党对新闻媒介的控制,甚至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其实这种担心是不正确的,对新闻媒介的管理主要是依靠法制,新闻媒介如果歪曲事实,有意进行误导,同样要负法律责任。加大对腐败的披露,从长远看只能是有利于社会稳定,真正危害社会稳定的是腐败。
四、深化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彻底转变政府职能,加快实现经济生活市场化,避免领导干部个人对经济生活的过多干预,是减少或消除我国腐败现象的重要基础。
现代市场经济是一种法制经济,它要求通过经济法规来规范和协调各种经济行为和经济关系,政府对国民经济的管理主要宏观管理,大量的经济活动主要通过市场机制来调节。目前,我国经济体制仍处在转型的过程中,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下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干预过多的问题现在仍未完全解决,这是腐败滋生的一个重要原因。现在已经查处的重大腐败案件,大部分是领导干部用行政权力干预经济生活,违反市场经济规律,与不法商人相互利用而产生的。
因此,要消除腐败产生的土壤和条件,必须通过政治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推进经济生活的市场化,避免政府尤其是领导干部个人对经济生活不必要的干预。最主要的是以下几方面。
(一)实行政企分开。让企业独立于政府部门,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主体。使企业能依法抵制不正常的行政权力的压力和干预,从而消除产生腐败的企业制度基础。
(二)合理确定政府干预经济生活的内容、范围和程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经济生活一定程度的干预是必要地,关键是要界定清楚,政府哪些该管,哪些不该管。总的来讲,要尽量减少行政权力过分干预市场运行,尤其要杜绝领导干部个人介入市场交易过程。应该明确规定,领导干部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干预、参与、过问工程项目的承包、土地批租、房地产开发、贷款发放、证券发行等经济活动,要尽量让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抑制权钱交易等寻租腐败行为的发生。
(三)建立和健全公开办事制度,增加政府干预经济生活的透明度。总的原则是,政府工作凡是能公开的一律向公众公开,对政府行政权力的关键环节,如投资项目的审批,营业执照的发放等,必须向社会公告周知,并加强监督,建立廉政监控点。要建立听证会制度,并使之制度化,将有可以影响领导干部廉洁的重要经济决策纳入听证的轨道。总之,实践证明,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是消除经济上腐败的必由之路。
五、加快推进干部制度改革,尤其是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改革,建立和完善科学的用人机制,是减少和消除我国腐败现象的又一重要环节。
当前,我国社会腐败行为的主体是掌握党和政府权力的部分领导干部,因此,反腐败要反在点子上,重要的一环就在于选好、选准领导干部,这就必须要有一个好的用人机制即领导干部的选拔和任用制度。
邓小平生前曾经将干部制度改革作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近二十年来,我们对传统的干部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也应该看到,我国现行的干部制度、尤其是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还存在不少突出弊端。一是任命制范围过广。领导干部任命制不是完全不能用,只是它作为一种具体的干部制度应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如果不恰当地、过多过广地实行任命制,就很难避免腐败现象的滋长和蔓延。如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现象。由于任命制大大地堵塞了在更广泛的范围内由群众选拔领导干部的渠道,使干
部的选拔权掌握在少数主要领导干部手中,这一方面为有些领导干部卖官索贿提供了条件,另一方面也使一些投机钻营者,行贿买官容易得呈。从近年来查处的大案要案来看,领导干部接受贿赂,相当部分是在干部选拔任命过程中发生的。在买官卖官中,一方行贿,一方受贿,受贿者卖官时,往往先给有关方面打招呼、然后由组织人事部门按照程序考察,最后集体研究任命的。从表面看来符合组织程序,但背后隐藏着肮脏的交易。现实表明,干部的提拔和任用已经成为我国腐败现象最易产生的环节。二是任期制实施不科学。虽然我们对领导干部的任期作了明确规定,但是,由于我国从中央到县级都是有四大家领导班子,因此,往往出现领导干部在几家领导班子之间轮岗、甚至互换岗位担任领导职务的现象。这就说明如何完善领导干部职务任期制,仍然是一个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一个人在一个地区或某一级政权担任领导职务时间过长,部门过多,往往使这一地区干部队伍出现一些不正常的情况,容易形成错综复杂的“官”系网,腐败一旦发生,往往表现出“团伙化”、“网络化”,以致泛滥成灾。近年来,腐败丑闻不断的“广西现象”就与此有关。实践证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我国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已成为我国反腐败斗争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加快推进和扩大领导干部选举产生的范围,逐步缩小任命制。选举制是资本主义否定封建社会世袭制的产物,它的产生是一个巨大的历史进步,也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选拔官员的最合理的制度,它本身没有阶级性,是民主政治的一种具体形式,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应该普遍推广。人民群众通过选举产生政府各级领导干部,一方面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体现,另一方面也是选拔干部过程中群众路线的体现。
选举制有可能避免由少数领导决定干部选拔任命所产生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同时,由于选举人对被选举人可以随时提出弹劾、撤换,所以,选举制也是制约领导干部腐败的一种最有力的措施。因此,各级政府领导人通过选举产生,应该是社会主义政治生活中一项重要原则。在政治体制改革中,可以考虑在保留人民代表大会的同时,应逐步实行行政首长民选制,并实行差额选举,允许竞选。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的交通、通讯等物质条件已经有了极大的改善,公民的民主意识、文化程度、组织程度也有了根本性的提高,其识别能力和政治嗅觉已今非昔比,对县、市、省三级行政首长实行由公民直接选举的条件已基本成熟,应积极试点,待取得经验后逐步推广。
(二)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任期制。我国的宪法已对中央和地方政府领导人的任期作了明确规定,就某一个职务来讲,任期制的问题已经根本解决。但是,由于我国情况的特殊性,有必要对领导干部的任期制度作进一步的研究和完善。一般来说,主要领导干部在某一职位任期满了以后,原则上不再担任同一地区其它领导机构的主要领导职务,这对于促进一个地区的廉政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收稿日期:2000—06—16
【参考文献】
[1]盛宇明.腐败的经济学分析[J].经济研究,2000,(5):52—59.[2]江泽民.在中央纪委第四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0—04—03(1).[3](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M].张雁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4]邓小平文选(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第五篇:反腐败问题
把反腐败寓于各项重要改革措施之中,用发展的思路和改革的办法来防治腐败。进一步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增强领导干部执政为民、廉洁奉公的意识,筑牢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和党纪国法防线,面向全社会搞好廉政文化建设,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价值观念和良好风尚。
抓好反腐倡廉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相关法规和制度,狠抓制度的落实。切实强化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把监督关口前移,及早发现和解决问题。
大力发展民主,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障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凡是能够通过市场机制解决的,就尽量用市场机制的办法。
领导干部要严格遵守有关规定,决不能滥用权力,搞权钱交易。
反腐败治本之策的战略基点与战略选择
反腐败必须标本兼治,这是我们党的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现实的需要。反腐败既要加强事后的惩治,更要加强事前的防范;既要强调道德自律或思想觉悟的约束,更应加强制度化、法律化的反腐败体制和系统全面的预警防范体制的建立。要实现党中央提出的标本兼治,推进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的工作目标,在坚持治标的同时,加强反腐败治本的力度,工作如何开展,如何选准战略基点,并进行有效战略选择,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紧迫的课题。
一、战略基点:体制性控制、科学化管理、法制化约束
1.体制性控制。从体制上控制公共权力的非公共运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协调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
在传统体制下,政经合一,利益没有分化,大一统的治理格局有效地发挥了利益协调功能。在加快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利益主体进一步分化了,但利益主体的地位、边界没有在体制上予以最终确定,加之政治经济运行体制的改革没有到位,主体利益的实现大量地是以不规范的方式进行;一些主体的政治经济利益不能按照规范的政治准则和商品经济原则实现,而是通过迂回的方式,在各种矛盾与摩擦的格局下间接地得到实现。
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消极腐败现象的发生和发展就极具有广泛的体制性基础。体制性的漏洞又为少数腐败分子提供了以权谋私的可能性。因此,改革现行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协调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从体制上控制并规范公共权力的运行,是反腐败战略的首要基点。
2.科学化管理。推进政府行政管理、社会事业管理、经济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使社会运行更加文明、规范。以完备、科学和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法规和程序制约权力,规范主体行为。
腐败现象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与各类其他社会现象一样,它的存在和发展有一定的客观条件和社会基础。腐败现象的客观现实性要求人们要在科学研究和全面分析反腐败斗争经验的基础上,从管理角度,在机制、措施、政策上制定出更为完备的体系,以便更有效、有力地与腐败现象作斗争。近年来,在反腐败的具体实践中,各地涌现出了种种做法和措施,取得了一些经验,中央纪委也相应制定了一些制度、法规,但各地创立的制度和措施缺乏统一规划,做法各异,没有把局部经验普及到全局,上升为整体反腐败方略。
3.法制化约束。依靠法制,对中国反腐败斗争具有全局性和长远性的战略意义。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有效反腐败,必须实现反腐败斗争方式的战略转移。法治是对人治的否定,是一种较高层次的政治文明,同时也是一种现代的治国方式。法制的规范化、统一性、强制性、稳定性决定了对腐败现象行为前、行为中和行为后具有全方位、长期性的抑制和制裁作用。依靠法制反腐败充分体现了效率与公平、防范与惩处、打击与保护、治上与治下的统一,在规范各种政府行为、调整社会关系和处理相关社会矛盾方面,体现出其他手段无法替代的优越性。
二、战略选择:把反腐败斗争与体制改革、管理制度改革、法制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
1.转变观念,把推进体制改革、管理制度改革和法制建设的开展当成反腐败斗争的基础工程来抓。
体制改革、管理制度改革、法制建设与反腐败斗争有着内在的统一性。从两者的功效来看,推进体制改革、管理制度改革和法制建设,从根本上减少了滋生腐败现象的土壤和条件,也是防止和克服消极腐败现象的现实需要和直接手段。两者相互依存、相互
促进、密不可分。我们在工作中要把两者结合起来。当前,特别要强调,反腐败治本之策要围绕体制改革、管理制度改革和法制建设的实际开展工作。
2.强化改革过程中的监督和纪律约束,保证体制改革、管理制度改革和法制建设的规范化。
当前,推进体制改革、管理制度改革和相应的法制建设,在中国是前无古人的事业。党政机关由于所处的特殊地位,在改革过程中的每一举措,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建设,而且对改革和建设的全局也具有带动和影响作用。因此,监督党政机关体制改革沿着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规范化轨道前进,是当前机关党风廉政建设的中心工作,是体制转型时期反腐倡廉的关键所在。纪检、监察机构必须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实施有效监督。
3.重视法制,把反腐败斗争纳入到民主和法制的轨道上来。
以法治国是我们的目标。我们的反腐败斗争必须逐步体现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精神,必须保护人民当家作主和参政、议政、监督的权利,推进国家政治活动的公开化、民主化;完善党政机关各项政治制度和设施,保证领导决策的科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