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外汉语教学法知识点
对 外 汉 语
一、名词解释
1、语言和言语
语言是言语活动中社会性和系统的部分,而言语是个人的和或然的;语言是语言符号之间相互关系的系统,是语言共同体的成员约定俗称的,而言语只是个人为了交际需要使用语言的结果。语言是对言语的抽象和概括,言语是语言的表现形式,语言存在于言语之中。
2、母语和第一语言
(1)母语:也叫本族语,是指本民族的语言,与外国语或外族语相对应,它是依据亲属
关系来确定的。
(2)第一语言:指人们出生后首先学会的语言,是按照语言获得的顺序来确定的。
3、外语和第二语言
(1)外语:是母语以外的外国语言,是与本族语相对而言的。
(2)第二语言:是跟第一语言相对的概念,通常还有一种含义,即指在目的语环境中习
得和使用的语言。
4、语言习得和语言学习
(1)语言习得:“习得”是一个外来的词语,也可译作“获得”。习得一般指幼儿在非教
学条件下主动地获得母语的过程。
(2)语言学习:“学习”也有人译作“学得”,在心理语言学中是指人在习得母语后有意
识、通常是在教学环境里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
二、简答
1、乔姆斯基的“语言习得机制”假说
答:“语言习得机制”假说由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于20世纪50年代末提出,他认为儿童的大脑里有一种天生的“语言习得机制”,这就是说儿童具有一种遗传的机制,通过这种机制,儿童掌握了语言规则,儿童生下来就有一种适宜于学习人类独有的语言知识的能力。乔氏认为人类先天具有的语言习得机制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以待定参数形式出现的、人类语言所普遍具有的语言原则,又称为“普遍语法”;另一部分是评价语言信息的能力,也就是对所接触到的实际语言的核心部分进行语言参数的定值。这种理论认为,语言是一种以规则为基础的复杂系统,而不是一些习惯的综合。语言习得机制的最终目的是语言规则的内在化,这些语言规则就是理解和产生语言的基础。乔氏理论的不足在于他的语言能力理论忽视了语言的社会文化性。
2、克拉申的“语言监控模式”假说
答:“语言监控模式”假说由克拉申于1977~1982年提出,也叫“语言控制调节模式”“输入假说”或“监察论”。这一理论共有五个假设:
第一,习得-学习假设。“自然获得”与“正式学习”这两个概念是克拉申理论的中心。自然获得是集中在意义层次上的自然交际中产生的,是一种下意识的过程;而正式学习则是在课堂上有规律的学习,它是一种有意识的过程。
第二,自然顺序假设。克拉申强调语言习得者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遵循一个不变的自然顺序,这一假说还坚持语法结构是按一定顺序而获得的。
第三,语言监控假说。克拉申认为人的头脑中都有一个语言控制调节系统,学习者利用这 1
一系统来调整自己的语言行为。
第四,语言输入假设。克拉申认为理想的输入应具备四个特点:可理解性,既有趣又有关联,非语法程序安排和要有足够的输入量。他认为学习者现有的语法知识可以通过语言输入过渡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第五,感情过滤假设。这一假设力图说明其他感情因素对第二语言获得的影响。克拉申认为习得能够获得足够的语言摄入,情感因素起着对输入进行过滤的作用。
3、塞林格的“中介语”理论
答:“中介语”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末在美国创立的,1972年塞林格发表了《中介语》一文,标志着中介语理论已趋向成熟。根据中介语理论,第二语言学习者所学的语言知识是一个逐渐积累和逐渐完善的过程,整个过程形成一种连续体,在这一连续体上的每一个时点都形成一个系统,具有其独特的特点。中介语指的是由于学习外语的人在学习过程中对于目的语的规律所做的不正确的归纳与推论而产生的一个语言系统,这个语言系统既不同于学习者的母语,又区别于他所学的目的语。中介语具有以下特点:(1)可渗透性。指中介语可以受到来自学习者的母语和目的语的规则或形式的渗透。(2)“化石化”现象。这个现象是中介语稳定性的一个表现。(3)反复性。表现为某些已经得到纠正的偏误重新有规律地反复出现。对第二语言学习者中介语研究一般集中在以下两方面:一是母语和目的语的对比分析;二是学习者外语的错误分析(也叫偏误分析)。
4、舒曼的“文化合流”理论
答:舒曼在1978年提出了“文化合流理论”:“第二语言习得是文化合流的一个方面,一个人能将自己的文化与第二文化合流多少决定了一个人获得第二语言的成败。”文化合流理论强调第二语言习得是由学习者与所学语言的文化之间的社会及心理距离所决定,距离越近,第二语言就越容易获得。舒曼认为社会与心理因素可以影响第二语言获得的成败,这些因素决定了学习者使用或接触多少第二语言。因此在不良的学习环境下,学习者接受很少量的语言输入,当心理距离较大时,学习者不可能将所听到的第二语言应用在自我表达中。不过,我们认为对于文化合流的影响不可低估,但也不能绝对化,学习者的动机作用往往比文化合流的作用更显著。
5、影响学习进度与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学习进度与效果的因素有:
(一)动机。动机是激励人去行动的内部动因和力量。外语学习动机从不同的角度划分,有多种类型:
1、融入型动机和工具型动机。
2、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
3、远景动机和近景动机。
(二)态度。态度包括三个组成部分:
1、认知,指人对某一目标的信念;
2、情感,指对某一目标的好恶程度,也即对事物的褒贬反应;
3、意动,指对某一目标的行动意向及实际行动。外语学习态度就是学生对外语学习的认知情绪、情感、行为在外语学习上的倾向,外语学习态度与外语学习情绪有关,情绪本身就是态度。
(三)年龄。3~10岁的儿童大脑可塑性强,在语言才能方面呈现差异,能习得自然语言,但容易和母语习得相混淆;11~17岁的青少年理解语言和文化的能力增强,母语习惯已经形成,不会受多大干扰,长期记忆能力增强;成人的学习目的性明确,有强烈的学习动机,理解和联想能力较强,花时间少,学东西多,但没有足够的时间去专心致志地学。
(四)智力。智力是指人的认识方面的能力,它是高度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和想象力的总和。在语言习得中,需要:①认知/学习语言能力,主要包括阅
读能力、语法知识和词汇量等,它与一般智力有关;②基本人际交际能力,主要指听力、口头表达能力,它与智力的关系不大。
(五)语言才能。语言才能可以分为语音才能、语法才能、推理才能。
(六)性格。“外向型”和“内向型”两种不同的性格对外语习得也产生影响,不同性格的学习者在处理不同的学习任务时可能运用了不同的学习策略。外向型在口语方面占有一定的优势,但往往不十分注重语言的形式,而内向型往往在注重语言形式和语言规则的语法、阅读和写作等课堂上占有优势。
(七)学习方式。所谓学习方式实际上就是人们接受、组织、检索和记忆信息的不同方法,在心理学上称之为认知风格或认知方式,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认知风格可以分为冲动型与深思型。不同的学习者采用不同的方式去完成学习任务。
6、对外汉语教学原则有哪些?
答:(1)强化动机、因材施教的原则。学习汉语的动机可以分为工具动机和结合动机,还可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因此在汉语教学中,要注重强化动机;最为教学活动中主导的教师还必须注重因材施教,要针对不同类型学生的特点进行“有的放矢”的教学。
(2)以学为主,精讲活练的原则。我们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为中心,就是要发挥学生学习语言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要掌握汉语的听、说、读、写各项技能来进行汉语交际活动,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语言习得过程,需要大量的、反复的实践,因此我们提倡练习内容、练习形式、练习方法灵活多样、目的突出、针对性强、生动有趣的“活练”。
(3)交际性原则。第二语言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习者运用目的语进行交际,交际能力是需要培养和训练才能达到的,因此,在第二语言教学中,语言交际既是目的又是手段。课堂上的言语交际能训练大致可分为模拟交际、接近真实的交际和真实的交际。
(4)趣味性原则。趣味性原则首先应体现在教材上,教材应该内容趣味、形式多样、语言生动、训练方式趣味、设计美观,但必须与科学性、实用性和针对性相一致;趣味性原则更主要地体现在教学活动中,应该运用风趣幽默的教学语言,节奏适度,充分运用体态语,变换教学形式,运用课堂教学技巧。
7、常用的课堂教学技巧有哪些?
答:(1)语言点的导入技能。一般常用的导入型有:①直接导入,俗称“开门见山”“单刀直入”,就是直接告诉学生今天学习的内容、教学程序和教学目的的导入方法;②经验导入,是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教师生动的讲解、谈话或提问,引起学生回忆、对比而自然地导入新课的方法;③旧知导入,是从提问、复习旧知识入手,为新知识提供支撑点来导入新的语言点的方法;④直观导入,是通过学生观察图画、实物、样品、模型、图表、幻灯片、投影、电视录像等直观形象,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再从观察中提出问题、创设研究问题的情境的导入方法;⑤事例导入,是用学生身边熟悉的事例来导入语言点的方法。
(2)讲解技能。在第二语言教学中,我们主张讲解和训练相结合,教师对语言难点的讲解是必不可少的,我们提倡的是精练的讲解,反对满堂灌式的讲解。讲解还要与问答、板书、讲座、演示等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讲解的功能才能得到最好的发挥。词语的讲解有反义对比和直观教学的方法,还有利用已知的词语或语素来学习新词,还有联系语素(字义),联系汉字的结构,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字”,教师还可利用词的搭配来区分近义词,或者选取或设置学生熟悉的语境让学生从词的实际运用中去体会理解词义。语法的讲解方法主要有“翻译法”“直观法”“对比法”“归纳法”“演绎法”“引导发现法”等六种。
(3)提问技能。课堂提问应当遵循激发兴趣的原则、启发思维的原则、难易适度的原则和面向全体的原则。
(4)强化技能。这指的是教师在教学中所运用的一系列促进与增强学生反应和保持学习力量的教学行为方式。强化技能的方式很多,但最主要的是教师运用激励、赞扬的语言,期望、称赞的目光、眼神,赞美的手势,会心的微笑等语言、面部表情、体态和动作等强化学生的学习情绪。强化技能分为语言强化、标志强化、活动强化(竞赛、表演、游戏、小老师)。
(5)课堂组织技能。组织课堂教学技能的目标是稳定课堂秩序,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这就要求教师培养自己的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具体说来有课堂秩序管理、个别学生问题的处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课堂组织技能的要素总结起来有提出要求、即时诱导、排除干扰。
(6)语言测试技能。语言测试的质量如何,根据测试理论,检查测试的评析标准有效度、信度、区分性、可行性、后效作用等。
(7)板书与简笔画技能。板书的形式有排列式、扩展式、添加式、图表式、公式式、提示式、提纲式,板书布局安排要考虑周到,版面安排要相对固定。一个优秀的汉语教师,不但要精心设计板书,还应刻苦练习汉字书写和教学简笔画。
三、论述
1、评述第二语言教学法的流派
(1)直接法
a、介绍:直接法是直接用外语教外语,不用学生的母语,不用翻译,也不注重形式语法,要求学生通过母的语直接理解、直接学习、直接运用,它的教学目标不是规范的书面语,而是外语口语。直接法要求教师的目的语水平高,小班上课,最好每天上课。直接法的基本理论是“自然习得论”。
b、特点:直接联系的原则;以口语为基础的原则;句本位原则;以模仿为主的原则;借助直观手段的原则。
c、优点:①直接法的产生打破了语法-翻译法一统天下的局面,使人们对外语教学的规律有了新的认识,对外语教学法这门科学的探讨出现了空前活跃的局面。
②重视语音语调和口语教学、重视活用语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③直观教具进入课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形象生动,更有成效。
④采用“句单位教学”,有助于学生自如地运用外语。
⑤注重语言实践,有利于学生语言习惯的形成。
d、缺点:①忽视了母语在外语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②生搬硬套儿童学习母语的方法,搞“一刀切”,忽视了各种年龄学习者的认知特征。③过分强调模仿、熟记、活用而忽视了语言规则、语法的作用,忽视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导致学生对许多语言现象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2)听说法
a、介绍:听说法20世纪40年代产生于美国,当时叫陆军法或口语法,到了50年代发展为听说法,又称结构法。听说法吸取了直接法重口语的特点,教学目标分听、说、读、写四项技能,但重点放在发展听、说技能上。
b、特点:①以句型为中心,语言材料按照句子结构特点排列成一个个句型,一个接一
个,一次接一个。
②新课内容以对话形式展示。
③听说领先,重视语音,尤为重视语调。
④用模仿、重复和记忆的方式学习,以便养成习惯。
⑤对比外语和母语的语言结构,从而确立教学要点,并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⑥很少或根本没有语法解释,语法教学靠归纳性类推和比较分析,而不是靠演绎性解释。⑦词汇严格控制,而且通过上下文学习。
⑧大量使用录音、语言实验室和视听设备。
⑨课堂教学活动主要是对话和句型操练,允许教师使用极少量的学生母语。
⑩对正确的答案立即予以强化,尽力防止学生出现错误。
c、优点:①重视听说训练,有利于学生发展听力理解和口头表达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形成比较自然的语音语调。
②重视句型学习,强调外语教学的实践操练,形成了包括替换、转换、组合、扩展等形式的句型操练体系,有利于外语习惯的形成。
③通过结构对比,有利于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编排及教学时间的分配及测试内容的选择,有利于教学难点的确定。
④学生由于参加语言的积极作用,在开始阶段一般来说积极性较高。
d、缺点:①过分强调机械性训练,忽略了语言基础知识的掌握及活用语言能力的培养,即使记熟了句型,在实际交际场合却不能得当运用。
②过分强调语言形式(结构),忽视语言的内容和意义,导致课文和对话中的有些语言不自然、不真实,其结果学生知其句子结构,却不知其意义。
③过多的模仿-记忆、单调的句型操练,导致学生不能充分理解语言规则,到头来学生容易产生厌烦情绪。
④语、文分家,过分强调了听说,学生口语较好,但阅读、写作能力较差,知识面较窄,缺乏后劲。
(3)交际法
a、介绍:又名功能法、意念法,或功能-意念法。
b、特点:①交际教学法的理论基础是社会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
②以语言功能为纲,把培养熟练的交际能力作为教学目的,把言语交际作为全部教学的出发点,强调语言的意义和得体性,使学习者掌握他所需要的所有语言功能和形式,学那些在实际生活中有用的、必须的内容。
③交际能力由语言能力、社会语言能力、语篇能力和语言策略能力。
④交际法与听说法的对比
⑤力求教学过程交际化。
c、优点:①重视培养学生掌握交际能力能体现语言的社会本质职能。
②由于重视学生的需要以确定其学习目标,这就有利于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做到学以致用,学用结合,收到好的学习效果。
③教学过程交际化,有利于满足运用外语进行言语交际的需要,使学生能主动积极通过交际活动发展交际能力。
④促进了专用外语的发展。
d、缺点:①难以协调语法体系和功能大纲的关系。
②难以科学地决定功能项目的数目、标准、难易程度、教学顺序等。
③难以处理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的关系,对学生出现的错误采取放任的态度,有错不及时纠正不利于学生语言的规范性,以致形成化石化的不正确表达。
④把课堂教学完全交际化,教师很难控制教学进程。
(4)综合法
a、介绍:指的是目前中国汉语教学界主流所采用的结构、功能、文化因素相结合的语
言教学法。
b、特点:在基础汉语阶段,编排教学内容,应以结构为纲而兼顾功能。到了中高级阶
段,随着学生汉语水平的提高,二者相结合的方式也可以过渡到侧重功能而兼顾结构。c、评价:结构-功能-文化因素相结合的教学法是过去半个世纪以来的对外汉语教学经
验的总结,它的优点显而易见,既能充分考虑到交际的需要,又能贯彻句型的循序渐进的原则,同时也保证了语法体系相对的完整性。它体现了目前对外汉语教学界对于语言结构、交际功能和文化三者关系的认识水平。不过,在教学实践中如何贯彻“结构-功能-文化相结合”的教学路子,如何编写教材,如何进行课堂教学,还有不少问题尚待进一步探索和完善。
2、结合自己教学实践,论述对外汉语教师的素质培养应从哪些方面入手
答:
(一)合理的知识结构。优秀的汉语教师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包括理论修养和文化百科
知识。
(1)语言学理论知识;
(2)语言学习理论;
(3)汉语教学理论;
(4)其它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
(5)文化理论和百科知识。
(二)较强的能力结构。能力主要是语言交际能力、设计和实施教学过程的能力以及教学研究的能力。
(1)汉语交际能力【语言面貌,教师口语,书面语和体态语】;
(2)课堂教学能力;
(3)科学研究能力。
(三)较高的职业道德水平。
职业道德既包括高度的教学责任心、对学生深挚的爱心,也包括高度的工作热情、敬业精神、吃苦耐劳的优良品德,以及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心理品质包括敏锐的观察力和稳定的注意力,丰富的想像力和思维的灵活性以及丰富的感情和坚强的意志。
四、教学简案编写
第二篇:对外汉语教学法
1、汉语普通话音节由声母和韵母两个部分构成。
2、汉语普通话有四个声调。分别为第一调(55)、第二调(35)、第三调(214)、第四调(51)。
3、第三声的特点是:
4、汉语普通话的声母,按发音部位分为: a 双唇音 b p m
b 唇齿音 f
c 舌尖中音 d t n l
d 舌面后音 g k h
e 舌面前音 j q x
f 舌尖后音 zh ch sh r g 舌尖前音 z c s
5、按发音方法分为: A 塞音:b p d t g k B 擦音:f h x sh r s C 塞擦音:z c zh ch j q D 鼻音:m n ng
E 边音:l
6、按发音方法分类,m和n 都同属鼻音,它们的发音部位有什么不同?
答:m属于双唇音,是双唇紧闭而发出的辅音。L是舌尖中音,是舌尖顶上齿龈靠前的部分发出的辅音。
7、声母按发音时声带振动与否分为哪两类?
答:按声带的振动与否可分为浊音和清音。普通话中只有m、n、l 和r(含《汉语拼音方案》声母表中未列的ng)是浊音,发音时声带振动。其余17个全是清音,发音时声带不振动。
8、韵母分为哪几类?
答:韵母分为:单韵母: a o e i u ǖ
复韵母::
前响复韵母:
后响复韵母:
中响复韵母: 鼻韵母: 特殊韵母:
9、举例说明单韵母的发音特点是什么?
答:单韵母的发音特点是发音时口型舌位不变。举例略。
10、前响韵母有哪几个,特点是什么?
答:前响韵母有ai ao ian ao ou 发音特点是:发音时口形舌位有变化,从一个音滑动到另一个音。是简便的过程,元音韵母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一气呵成。并且前响韵母发音时前一个音比较响亮。
11、后响韵母有:ia ie ua uo ue 发音特点是发音时后一个音比较响亮。
12、中响韵母有:iao iang uang ing eng ueng ong iong 发音特点是发音时中间一个比较响亮。
13、鼻韵母有多少个?特点是什么?怎么分类?
答:有16个。特点是:发音时,由元音韵母过度到前、后鼻辅音韵母,气流从鼻腔通过。分为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
14、什么是轻声?作用,举例说明。
答:普通话里每个汉字都有它自己的声调,但在词或者句子中有些字逝去原有的声调而读得又短又轻,这就是轻声。轻声不标调号。如:zhūozi桌子、xièxie 谢谢。
轻声音节总是出现在其他音节之后,或夹在词语中间,不出现在词首、句首。
轻声于与词汇和语法都有密切的关系。一些词或词组靠轻声音节于非轻声音节区别词义和词性。举例略。
15、分别说出i u ǖ开头的韵母应该注意些什么? 答:
16、轻声没有固定音高,它的音高与什么有关?
答:轻声没有固定音高,轻声的音高与本身原字调无关,而是与它前一音节的声调有关,是随着它前面音节声调的高低而变化的。
17、变读轻声的规律是什么?举例说明。
答:⑴ 助词:① 语气助词:吗、呢、吧、了、啊、的等。例:好吗?你呢?去吧!写了
好啊。是的。
② 结构助词:的、地、得。例:老师的书 高兴地说 站得起来
③ 动态助词:了、着、过。例:她买了三本书。我们坐着上课。
⑵ 名词词尾:子、头、们等。桌子、木头、人们
⑶ 某些两次:(两)个(写)封(信)
⑷ 名词后面少数方位词: 家里 创下 树上
⑸ 动词后面的某些结果不予和取向不语:打开 坐下 走进来 跑过来 回来 出去
⑹ 单音节动词重叠的第二个音节:写写、洗洗、刷刷等。
⑺ 一些亲属称谓重叠的第二个音节:姐姐、妹妹、姑姑、叔叔、伯伯、嫂嫂等。
⑻ 夹在词语当中的数词“一”和副词“不“、”没“:笑一笑 会不会 谈没谈 去没去 ⑼ 人称代词作宾语、兼语:找她 请他们来 叫你
⑽ 有一些口语中常用的双音节词,第二个音节:明白 窗户 知道
18、“一”的原调是几声?在什么情况下读原调?什么情况下读第四调或者第二调? 答:“一”的原调是一声。单用,或在词、句末尾级序数中读原调。在第一、二、三声前读第四声。在第四声或者第四声变来的轻声前读第二声。
19、举例说明“不”的变调规律。
答:“不”的原调是第四声。单用或在第一、二、三声前读原调。在第四声前读第二声。如:bu’an 不安 bu zu 不足 bu jiu 不久 ——原调
Bu dui 不对 bu da bu xiao 不大不小 bu duo bu shao 不多不少 ——第二调 注:“一”和“不”在词典、刊物中一律标原调,不标变调。但是在语音教学时可以根据需要按变调标写。
20、举例说明语气助词“啊”的变调规律。
答:语气助词“啊”在语流中音受前面字音的影响,语音有变化。变化规律如下: 详见彭晓老师发的资料,导论第17页。什么是儿化韵?它是怎么构成的?读时应注意什么?
第三篇:对外汉语教学法
一、填空
·
1、教学法的理论支柱主要有三个,分别是语言学理论、心理学理论和教育学理论。
·
2、国外外语教学法按照语言教学特征可分为四大流派,他们分别是认知派、经验派、人本派、功能派(或交际派)
3、听力课的课堂教学一般有三个阶段,就是_听觉加工、译码加工、思维加工。
4、认知风格有三对,即场独立性场依存性、沉思型冲动型、容忍倾向和排他倾向。·
5、主观性试题、客观性试题是从评卷的客观化程度的角度划分出来的。·
6、对外汉语教学提倡,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
·
7、国外外语教学法流派按照教学目标来分,可以分成两大系统,分别是听说实践和分析理解。·
8、对外汉语教学提倡以学生 为中心,以教师 为主导。·
9、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要做到课堂与课外、知识与应用结合 ·
10、话语产生有三个阶段,分别是计划、构建、执行。
·
11、影响听力理解的客观因素有听力材料、声音条件、人物特征。·
12、语言教学法的三大理论基础是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
·
13、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理论基础主要包括: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
14、我们常用的替换练习的心理学基础是行为主义。
·
15、直接法是作为语法翻译法的对立物在西欧出现的,代表人物有贝力子等。
·
16、成绩测试主要用来检查测试对象在学习的一定阶段掌握所学课程的情况,测量他们的学习成绩。
·
17、课堂教学可分成三个阶段进行,分别是分析、实施、反馈。
·
18、教师提问的方法主要有:提示问、关联问、连环问、随机问(四个选择三个回答即正确)等。·
19、教学导入有很多方法,从导入方法上,有:提问、回忆、复述、讲述、对比、游戏、练习(七个中选择三个即正确)等。
·20、课堂教学 是外语教学的基本方式,也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途径。·
21、水平测试和成绩测试是外语测试的两种最主要的最常见的测试
·
22、教学导入有很多方法,从导入内容上分,有:文化导入、旧知导入、情境导入、图片导入、教具导入、随机导入(选择三个填写即正确)。
·
23、会话训练的一般方法有:对话、语言实践、游戏、问答、表演、讨论(选择三个回答即正确)。·
24、教学内容结束的主要形式有:小结、思考、归纳、复述、朗读、讨论(选择三个回答即正确)。·
25、听力课的课堂教学有听前预示、听时练习、听后检查几个阶段 ·
26、按评分的客观化程度区分,作文属于主观化试题。
二、选择
·
1、属于以分析理解为主的教学法流派是(B)。A直接法 B听说法 C翻译法 D全身反应法
·
2、B 指的是试卷能否客观地反映测试对象的水平差异。A信度 B 效度 C 难度 D 准确度
·
3、下面哪项不属于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 B
A精讲多练 B听说领先 C学习者为中心 D结构功能文化相结合 ·
4、我们熟悉的《新概念英语》是(D)的代表教材。A翻译法 B听说法 C交际法 D视听法
·
5、如果欧美学生比较多的班级,比较适合的精读课教材是(A)。A实用汉语课本 B标准汉语教程 C汉语会话301句 D基础汉语40课 ·
6、下面那种不属于强调习惯养成的经验派教学法(D)。A直接法 B情景法 C听说法 D交际法 ·
7、提出交际能力的人是(C)。
A乔姆斯基 B海姆斯 C维多森 D吕必松
·
8、下面哪项不属于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B)
A精讲多练 B听说领先 C学习者为中心 D结构功能文化相结合 ·
9、下面哪项不是影响听力理解能力的主观因素"(D)A动机 B态度 C焦虑 D听力材料 ·
10、汉语水平考试属于(A)。
A标准参考型测试 B常模参考型考试 C成绩测试 D诊断性测试 ·
11、从评分角度来看,作文属于B。
A客观性试题 B 主观性试题 C 分立式试题 D 理解性试题 ·
12、B 指的是试卷能否客观地反映测试对象的水平差异。A信度 B 效度 C 区分度 D 准确度
·
13、初、中等HSK(汉语水平考试)不含B 主观性试题。A客观性试题 B 主观性试题 C 分立式试题 D 理解性试题
·
14、我国传统的汉语“精读课”是属于什么类型的课程:(D)A、就是通常所说的语法课 B、一般不训练听说能力 C、属于训练读写的综合性课 D、是听说读写全面训练的综合性课程
·
15、直接法主张在外语教学中:(B)
A、应该尽量利用学生的母语 B、完全不使用学生的母语 C、有限度地使用学生的母语 D、直接把目的语翻译成母语 ·
16、“听说法”的心理学理论依据是C。
A、认知心理学 B、构造主义心理学 C、行为主义心理学 D、儿童心理学 ·
17、语言教学过程中进行的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属于C、成绩测试。A、水平测试 B、诊断测试 C、成绩测试 D、潜能测试 ·
18、功能法产生于D70年代初的西欧。
A、30年代的苏联 B、40年代末的美国 C、60年代初的北欧 D、70年代初的西欧 ·
19、按测试的内容特点划分,“多项选择”属于:(A、分立式测试)A、分立式测试 B、标准化测试 C、模参照测试 D、水平测试 ·20、一份试题对学生重复测试,是验正试题B 的方法之一。A、效度 B、信度 C、区分度 D、难易清晰度
三、名词解释
1、第一语言:是从习得顺序上而言,儿童掌握的的第一门语言。
2、汉语水平考试:中国的国家级汉语水平考试,简称HSK,有基础、初中、高三个考试。
3、功能法:70年代欧洲人提出,以功能和意念来进行教学。代表人物是威多森等人。代表教材有《跟我学》·、教学单位
4、态度:通过学习形成的影响个体的行为选择的内部状态
5、区分度:测试区分受试者水平差异的性能。
6、教学行为:与教学有关的具体活动
7、图式:存在于主题头脑中的认知结构,是由不断实践而积累的具有等级层次的经验系统。
8、效度:测试的有效程度,就是测试的内容和方法是否大大了测试的目的。
9、认知风格:个体对信息的加工方式。
10、叙述性话语:说话人叙述时间、见闻、体会等内容的话语。
11、学习动机:驱使人们学习的一种动因和力量,包括个人意图、愿望、心里的冲动或者企图达到的目标。
12、交际能力:海姆斯针对乔姆斯基的观点提出,一个学语言的人,预压能力不仅包括能否造出合乎语法的句子,还包括能否恰当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交际能力包括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两个方面。
13、承接性话语:说话者依据对方的话题做出的原则性反应的话语,意在初步表个态,把对方的话题接过来,然后述说自己的想法。
四、简答题
1、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特点,教师在大班教学中如何选择教学方法? 答:提问法:冲动型 对话法:冲动型 讲练法:场依存性 归纳法:场独立性
演绎法:场依存性、沉思型 交际法:容忍倾向
对比法:排他倾向的学生
2、课堂教学以前,教师应该做哪些准备? 答:对学习者以前学习过的知识的了解(2分)对学习者接受能力的把握(2分)
对学习材料的地位和价值的分析(2分)对学习材料的分解(2分)提高教材可懂度(2分)
3、力技能训练中要培养哪些方面的能力? 答:基本的听辨能力(2分)注意细节的能力(2分)联想的能力(2分)概括归纳的能力(2分)推理判断的能力(2分)
4、如何激发外国留学生学生学习动机? 答:任务激发(2分)兴趣激发(2分)成就激发(2分)竞争激发(2分)
5、在选择教材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答:学习者的基本条件和特点(4分)课型和各门课程之间关系(3分)
选择合适班级学习者需求的教材(3分)
6教案应包括哪些项目?
答:课文的教学目的和要求(2分)课时分配,分课时要求(1分)教学重点和难点(2分)教学方法(2分)
教学过程:复习、导入、讲解、巩固、作业(5分)
7、言学理论对于第二语言教学法有什么影响?
如何处理语言学院里,构成不同教学法的原则和特点。(2分)
每一种语言学派兴起,都给外语教学法以巨大影响。(3分)举例(2分)一般语言学原理和语言要素,在外语教学法中有所体现。(2分)
8、语法有什么特点?对汉语学习者有什么影响? 不同层级内部组合的一致性。(3分)
语序的配对特点(3分)汉语语序的变式(3分)影响分析(3分)
9、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课堂与课外相结合(4分)知识与应用相结合(5分)
10、学理论对于第二语言教学法有什么影响
答: 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影响外语教学方法(3分)外语教学的很多流派都有心理学基础(3分)
同一系统内的心理学流派的变化也会反映在外语教学法中(3分)
11、汇语法有什么特点?对汉语学习者有什么影响? 答:词汇有趋向双音节特点(3分)词汇缺乏形态变化(3分)
汉语词汇的词义引申特点(3分)影响(3分)
12、学和课外实践是什么关系? 答:直接性配合(4分)间接性配合(5分)
五、论述题
1、较语法翻译法和直接法的异同之处。(20%)
提示:从理论基础(6分)、教学原则(6分)和具体做法(8分)分别比较相同和不同之处。
2、“这是书。”“那是本子”这样的句子,有两种看法,一种看法认为这样的句子脱离实际,在真实的语境中永远不会出现,因此没有教学的意义,因此不应该出现在课本中。另一种看法认为,虽然这样的句子在现实中很少出现,但是可以通过这些句子练习“是”的句型,还是有一定作用的,课本中不应该放弃。请谈谈你的看法。(10%)
提示:可能两种看法(任意一种只要说明充分就能给满分)
(1)同意第一种看法,因为交际性原则要求改变教学方法,不做无意义的操练。(2)同意第二同看法:语言教学中形式操练是交际训练的基础,不能完全放弃。3请分析比较听说法和功能法(交际法)的异同之处。
提示:分别从理论基础(6分)、主要原则(10分)、具体做法(4分)来分析比较异同。
4认为,如果学生犯了错误,就要立即纠正,因为如果不纠正,学生的错误就会长久的留在大脑中,今后再要纠正就难了;也有人认为不要纠正,因为学生的习得有一个“自然的”规律,无论你怎么纠,学生总是按照那个自然习得顺序来掌握语言的;请谈谈你的看法。提示:大错要纠(5分),小错可略(5分)
六、分析题
1、阅读下面这篇课文,找出文中的语言点,并且为这些语言点设计一些操练方法。甲:开开电视,看有没有好节目。乙:(打开电视)怎么不亮? 甲:插头没插上。乙:(插上插头)屋子里太亮了。拉上窗帘。
甲:外边风太大,关上窗户好吗?乙:关上吧。
语言点:结果补语:开开、打开、插上、拉上、关上(10分)
操练方法(10分)
2、阅读下面这篇课文,找出文中的语言点,并且为这些语言点设计一些操练方法。(背景:麦克从楼下拿来一封信,这封信是玛丽前天刚寄出去的„„)
麦克:玛丽,这不是你前天寄出去的信吗?
玛丽:是啊,怎么又退回来了?是不是地址或者邮政编码没写对?
麦克:不是,通知单上说,邮票没贴够。
玛丽:我放进去了几张照片,可能超重了。还欠多少邮票?
麦克:还需要再贴五块钱的。
玛丽:我这儿正好有一张五块的,帮我贴上去吧。
麦克:贴好了。投进下边的邮筒里去吧。(他们等电梯„„)
玛丽:别等电梯了,我们走下去吧。麦克:我刚才就是走上来的。
玛丽:辛苦你了!
麦克:哪里。
提示:
1)趋向补语(10分))操练设计(10分)
第四篇:对外汉语教学法 教案
对外汉语教学法教案
时间:9月初—11月初
8周,每周1课
总述
一课程:教学法 二 教材:对外汉语教学法(吴勇毅 编)三 教学对象:大四早晚班 四 教学内容:
第二语言/外语教学的普遍理论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和外语教学的具体实践(定义、区别、能力标准、教学大纲、教学模式、教材的选择与使用、课堂教学设计、课堂教学突发事件、语法和词汇实际教学、课堂教学案例、教师应具备的素质)五 教学目标:
掌握第二语言/外语教学的体系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实际教学方法与技巧。六 教学重难点:
第二章、第七章、第九章、第十一章
七 课时安排:每周1课时,共12章,一
周1课时,此为8课时教案。八 教学用具:白板,白板笔。
教学法第一章教案
1.教学内容: 第一章 第二语言与外语教
学法
2.教学目标:初步了解有关课堂教学方法的理论性知识。
3.教学重难点:理查德和罗杰斯的伞状教
学法框架与吕必松的四
大环节间的异同 4教学步骤:
(1)课堂给出2分钟时间快速阅读,找出分别本章四个人的理论,让学生分别回答。(2)区别安东尼与王才仁的教学框架思路,分别总结出二者实践与认识的关系思路。(3)逐条解释理查德与罗杰斯的伞状教学法框架。
(4)简单比较伞状教学法框架中的Approach和Design、Procedure与吕必松的“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测试”四大环节的不同。
5作业:复习本章,预习第二章
第二章节教案
1.教学内容:第二章 第一、二节
2.教学目标:掌握第二语言教学/外语教
学定义、二者的区别、环
境对在二语/外语背景下
对汉语学习的影响。3.教学重难点:第二语言教学与外语教学的区别、不同语言环境下
汉语习得的特点 4.教学步骤:
(1)快速阅读让学生找出“第二语言”
及外语的定义,分别加以解释。(2)第二语言/外语学习的目的。(3)第二语言/外语的区别(主要强调
语言学习环境)
5.作业:第二章课后练习第一、二题
第三章 第三节教案 1.教学内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与汉
语作为外语教学的差异。2.教学目标:掌握从三个方面(教师、教
材、教学法)来区分二者的差别,了解从三个方面来看
二者的特征。3.教学重难点:汉语作为外语教学的教材
特点。4.教学步骤:
(1)总体概述区分第二语言教学与外语教学的原因
(2)分别讨论从教师、教材、教学法三方面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与汉语作为外语教学的差异
(3)找5个同学来讲述在教学法角度下汉语作卫外语教学的5个国家的例子(韩、德、法、美)5.作业:
第二章课后练习第3题
第三章 第二语言/外语能力标准 1.教学内容:第一节 第二语言/外语能力
标准
2.教学目标:掌握语言能力标准的定义、地位、制定的准则
3.教学重难点:制定第二语言/外语能力
标准的理论依据与考虑因素。4.教学步骤:
(1)学生快速阅读,找出定义与地位。(2)如何制定能力标准,分点列出(3)常见的几个能力标准 5.作业:预习第二、三节
复习课教案
1.教学内容:第二章课后练习题 2.教学目标:学生掌握优秀汉语教师需具
备的素质、“马路汉语”的特点等题目内容。
3.教学步骤:找学生来轮流回答
第三章
第二节教案
教学内容:《汉语水平等级大纲》的制定
准则、用途;《国际汉语能力
标准》与其用途
教学目标:参考语言能力标准来了解二
者的标准内容、二者的区别 教学重难点:体会汉语能力标准的表格
体系所要考察的主要内容 教学步骤:
(1)解释《汉语水平等级大纲》中的主要框架及制定的准则“三等五级”。(2)解释《国际汉语能力标准》
作业:自己看第三章三、四节,完成第三章课后的练习题。
第四章 教学大纲 教案 1.教学内容:教学大纲的性质、类型与作
用和第二语言语法/结构大
纲、情境大纲、功能意念大
纲、任务大纲、折衷大纲
2.教学目标:教学大纲的性质、类型与作
用和第二语言语法/结构大
纲、情境大纲、功能意念大
纲、任务大纲、折衷大纲
3.教学重难点:教学大纲的分类、第二语
言教学大纲的分类 4.教学步骤:
(1)学生回答教学大纲的性质(2)教学大纲的类型(3)大纲的作用 5.作业:
预习第三、四节
第五篇:对外汉语汉字教学法
对外汉语汉字教学法
一、对外汉语汉字教学的定位与目的
对外汉语汉字教学是指:以外国人为教学对象,以现代汉字为教学内容,旨在使学生掌握汉字运用技能的教学活动。
对外汉语汉字教学的目的是:讲清汉字的形、音、义,帮助学生认读汉字、书写汉字,掌握汉语的书面语。
二、对外汉语汉字教学的重要性及现状
(一)汉字教学的重要性
1.汉字是用来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因此,汉字教学是汉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掌握汉字就学不好汉语。汉字教学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最显著的特点。2.汉字被认为是学习汉语最大的难点。
原因有三点:
一、汉字自身的特点。
二、学习者的特点。
三、汉字教学的现状不佳。
(二)汉字教学的现状
总体说来,汉字教学长期没有得到重视,汉字教学法的研究也比较薄弱,处于滞后状态。
汉字教学中我们曾进行一些探讨,采用过以下几种方法:
1、先语后文 :在初级阶段只教拼音,不教汉字,待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汉语水平后再教汉字。这种方法已被否定。
2、语文同步(随文识字法)
这种教学方式的特点是“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重视汉字的应用。缺点是:字形、字义、字音主要靠学生的机械记忆,无法引导学生建立音、形、义内在的必然的联系。现在我们主要采取这种方法。
3、语文穿插法
主要特点:按照先学习独体字、后学习合体字的顺序,使汉字与拼音在课文中交叉分布,每一课中出现的汉字都是已学过的和本课要学的,其余的使用拼音。
好处:可以有计划地控制生词的数量和调节汉字出现的顺序。
缺点:不符合实际的需求,仅是一种过渡的方法。如一些常见的汉字因为较复杂,就迟迟无法出现。
4、集中识字法(充分考虑到汉字构形规律和学习规律)
主要特点:先识字后读书,集中教分散练,学了一批字读一批课文,再学一批字再读一批课文,做法上以“基本字带字”为基本识字方法,坚持“形音义统一,字词句联系”。
缺点:很难找到或编出有趣又能体现识字规律的课文,即便编写出来了识字课文,也很难照顾到词汇语法的学习。
集中识字的基本做法有二: 一是用归类法,包括形声字归类、形近字归类、同音字归类、近义字归类、反义字归类等。
二是带字法,包括基本字带字(如用“方”字带出“芳、防、纺、放”等字),偏旁部首带字(如用“口”字带出“吃、喝、唱、吐、吵、吹”等字)。
三、对外汉语汉字教学的基本原则
1、应教授规范汉字。
在中国大陆,规范汉字就是指新中国建立以来,经过简化和整理,并且由国家主管部门公布推行的汉字。具体到对外汉语教学中,《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规定的汉字就是规范汉字。2、按笔画、部件、整字三个层次,从笔画、笔顺、部件、间架结构四个方面进行汉字教学。例:湖(共12画)
氵 + 胡
点+点+提 古 + 月
十 + 口 竖撇+横折钩+横+横
横+竖 竖+横折+横
3、在汉字教学中尽量遵循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顺序。
(1)最先教的汉字应该是构字能力强、构词能力强、意义明确具体的笔画少的独体汉字。如手、水、人、心、口、月、女、土、木、火、日、金、刀、衣、目、山、马、车、石、食。
(2)其次应该教学构字能力不强,但构词能力强,意义明确具体、笔画少的汉字。如数字、百、千、万、多、少、大、小、好、坏、左、右、早、中、晚、上、下、年、月、天。
(3)再次就是构词能力强、规律性较强的合体表意字和形声字,如泪、林、宝、众、安、洋、饱、吵。
(4)然后就是构字能力强的不成字偏旁及其所构成的常用合体汉字,如艹、纟、阝、疒等偏旁以及由这些偏旁构成的合体汉字如草、花、纸、病。
(5)最后是组成常用词的其他一些汉字。
4、处理好认读和书写的关系
《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规定了留学生在华四年汉字学习的总字量2905个,并且要求做到“四会”(认、读、写、用),这在实践教学中是不可能的。一般说来,认读的汉字量要远远大于书写的汉字量。汉字教学不可能、也没有必要要求学生对所学过的每一个汉字都“四会”。
四、对外汉语汉字教学的内容与方法
《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1992年): 甲、乙、丙、丁四级共2905个。
甲级字:800个
乙级字:804个
丙级字:590个,丙级字附录(表姓氏和地名)11个
丁级字:670个,丁级字附录30个 对外汉语汉字教学的内容: 1.汉字的笔画 2.汉字的笔顺
3.汉字的部件与字形结构 4.汉字的部首
(一)汉字的笔画及笔画教学
1.讲授汉字笔画的基本知识,如:
什么是笔画?
汉字的基本笔画有哪些?
汉字笔画的分类情况如何?
每个笔画的名称是什么?
笔画的组合方式有哪些?
2.在笔画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情况:(1)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先教基本笔画,再教变化笔画。(2)注意区分形近笔画。如“干”和“千”。
(3)有一些笔画,需要向学生介绍它们在汉字中常出现的位置。如:“平撇”常出现在最上面(千、毛),“短撇”常出现在左上方(牛、午)。
(4)要求学生注意相同笔画的排列位置。如“头”和 “兴”中的两个点的位置不同。3.笔画教学的方法:
(1)笔画的展示 : 笔画的学习要结合具体的汉字来进行,特别是那些运用了汉字基本笔画且使用频率高或构词能力强的汉字。如“你好”。初期笔画的学习和认读要选择笔画少的汉字来进 行,在结合汉字进行学习时,可以把特定的笔画用不同颜色标示出来。
(2)笔画的认读 : 学生不仅要看到具体笔画形状,也要知道笔画的名称,所以教师要引领学生说出笔画的名称。
(3)笔画的书写 :每一个笔画都要正确书写,教师要演示笔画的书写方法。如:写横时,是从左到右;写提时,是从左下到右上。(4)笔画的练习方法
1)找接点法:让学生在所给的汉字中找到两个笔画 的相接点,从而区别笔画。如:口、万、与等。2)拆分法:把某个汉字中的笔画全部一一拆分出来。如:人、刀、学、鞋等。
3)摹写法:对不同汉字中的同一笔画进行描摹,以加强练习、加深印象。如:又、久、水中的“横撇”。
4)计算法:让学生计算某个汉字中笔画的总数量。
5)组合法:让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把几个笔画通过不同的组合方式组合在一起,形成不同的汉字。
如:两横和一竖能组合成哪些汉字?
6)增减法:给某个汉字增加一笔或减少一笔,看其能变为什么字。如:“人”加一横变成什么字,加一竖变成什么字? 7)辨析法:结合具体汉字对一些形近的笔画进行辨析。如:干—千、毛—手、七—匕等。
(二)汉字的笔顺及笔顺教学
1.讲授汉字笔顺的基本知识,如:什么是笔顺? 汉字笔顺的基本规则是什么? 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先里头后封口,先中间后两边。
笔顺的基本规则并不复杂,但结合到具体的字时,情况又比较多样。如:“先中间再两边”不能要求所有的字,“小、水、川、班、火、脊”。形近的字,笔顺也不同,如:“刀”和“九”、“乃”和 “及” 这是受到了笔势的影响。
笔顺教学是书写教学很重要的内容之一,但在实际教学中往往没有的到应有的重视。2.笔顺的教学方法(1)笔顺的展示
1)跟随展示法:把汉字在书写过程中每增加一笔是如 何体现的,都一一展示出来。这是汉字笔顺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如:内、可、火。
2)笔顺标注法:教师把汉字中的每一个笔画用数字标注出先后来。(2)笔顺的练习
1)口述法:让学生按笔顺说出汉字笔画的名称。
2)标注法:让学生把汉字中的每一个笔画用数字标注出先后来。
3)指认法:让学生指出汉字中的第几笔是某一笔画,或某一笔画在第几笔。如:“及”中的第三笔是? “女”中第几笔是横?
4)判断正误法:给汉字的笔画上标注笔顺,让学生来判断是否正确。
(三)汉字的部件及部件教学 1.汉字部件的基本知识
(1)什么是部件?
(2)部件的数量有多少?
(3)部件与整字的关系如何?
(4)部件与部件如何组合?
左右结构:左右(明)、左中右(树)
上下结构:上下(写)、上中下(器)
包围结构:两面包围:上左(病)、上右(勺)、左(远)
三面包围:上三(问)、下三(凶)、左三(区)
四面包围:(国)
框架结构:一层框架(巫)
两层框架(噩)
2.独体字的教学 : 现代汉字中,独体字的数量并不多。有学者从2500 个常用汉字中统计出213个独体字,其中组字能力较强的有76个,这是独体字教学的重点。独体字的教学需从形、音、义三个方面来全方位地进行。独体字的教学方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出来:(1)展示独体字:独体字形、音、义的初次展现方法有:看图识字、板书示字、旧字引新字
(如:白-百,大-太,木-本-末)等
(2)解释独体字:主要从形、义两方面进行讲解
①解释字义,方法有:
图片法:适合一些表示具体事物的独体字,如:日、月、人、车、马、门等。
古文字法:古文字和现代汉字字形大致相同时可用。以 古文字为背景,沟通物象,加深理解。如: 上、下、大、小、口、石等。
翻译法:不太容易使用其他方法时,翻译法简单直接。如:
九、千、不、也、才
②分析字形(帮助学生找到记忆汉字字形的好方法)如:
图画法:把一些汉字通过图画表现出来,让学生能形象地记忆汉字字形。
如:山、口、八、个、小等
古文字法:通过古今汉字字形的对比,帮助学生加深对汉字字形的理解与记忆。如:子、木、果、女、门等。
笔画笔顺练习法:对那些用翻译法解释意义的独体字适 合用此方法。
如:
九、千、不、也、才世、万、我、为 等。
形近字对比法:通过形体相近的一组独体字的对比,帮助学生掌握汉字。
如:人-入,千-干,己-已,午-牛、几-儿等。
(3)独体字的练习
①指认法:在提供的汉字中找到学过的独体字。如:在下列汉字 中找到“马”——吗、妈、骂、玛、码、驾。
②拆分法:把合体字拆分出独体字(部件)。如:下列汉字可以 拆为哪两个汉字——爸、早、加、昆、科、感、忐。
③组字法: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组合成新的汉字。如:下列独体字中哪两个可以组合成新的汉字——又、不、月、巴、厂、火、丁、日、土、才、口。
④组词法:用学过的独体字组词。如:下列汉字可以和“人”组合成什么词——女、民、口、才、生、小、大。3.合体字的教学
(1)合体字教学的重点 : 合体字的数量要远远大于独体字,因此合体字是 汉字教学的重头戏。合体字的教学也要从形、音、义 三个方面展开,形体中,合体字的结构模式是其中比较复杂,也是比较重要的部分。音和义的部分可以利形声字的声旁可以帮助我们确定读音。形声字的形旁和会意字的表意部件可以帮助我们辨析字义。(2)合体字教学的方法
①展示合体字(方法与独体字相似,不再赘述)
②解释合体字,方法有:
直接分析法:有些合体字的意义就是组成部件意义的叠加,那么分析时就可以直接说明。如: 尘—小土,尖—上小下大,歪—不正,甭—不用。
古文字法:用古代会意字的字形来帮助理解现代汉字,当然,古今汉字字形差别不太大时适用。如:从、采、休、酒、吹、家等。
推测义类法:通过偏旁,推测合体字的义类。如:请说出下列汉字在意义上与什么有关——抱、饱、跑、泡、炮、袍、刨、疱、咆。
另外,也可以用图片法、翻译法等,这里不再说明。③合体字的结构教学,方法有:
字图同出法:在讲授新字时,把汉字及字形结构图同时展现给学生,帮助他们分析字形结构,便于记忆汉字字形。
析字画图法:给出汉字,让学生自己画出结构图形,加强练习和记忆。
按结构归类法:给出一些汉字,让学生根据结构进行归类。
如:下列汉字从结构上可以归为几类——吃、迟、困、哭、抱、问、地。
按结构图写字:让学生按照结构的要求写出相应的汉字。如请学生写出三个左中右结构的汉字。这种方法相对来讲难度更高些。
④合体字的字音教学 :合体字中形声字的读音是有一定的规律性的,如果能提醒学生注意,方能较好地帮助他们掌握读音。方法有:
求同法或求异法:在一组形声字中找出读音相同或不同的汉字。
如:下列哪些汉字的读音与“半”相同—伴、拌、绊、胖。又如:下列哪些汉字的读音与“交”不 同—胶、较、绞、郊。
注音法:给出声符相同但读音差异较大或不大的汉字,让学生注 音,从而提醒学生注意语音的差异。如:话、活、适、刮。又如:放、房、仿、芳。
分类法:让学生对使用同一声符,但读音有两种以上的情况的形声字进行声旁表音的总结。如:将下列一组字按照声母的不同分类——膀、榜、磅、傍、滂。
(四)汉字的部首及部首教学
1.部首教学的重点 :部首与部件不同,部首一般都是部件,部件中只有一部分是部首。
部首的数量一般都认可201部,在对外汉语汉字教学大纲中构字数大于10个的部首从高到低依次是: 扌(手)、氵(水)、亻、忄(心)、口、讠(言)、木、纟、辶、艹、土、月、贝、女、火(灬)、日、钅(金)、刂(刀)、足、疒、竹、禾、阝(左)、衤(衣)、犭、宀、目、石、页、车、力、攵、虫、广、马、米、彳、冫、王、酉、山、饣、礻、巾、穴
部首教学中要涉及的内容包括:
(1)部首的名称
(2)部首的书写
(3)部首常出现的位置
(4)部首所表示的意义类别(重点)2.部首教学的方法(1)部首的认读 ①朗读法 ②笔画笔顺练习法
③指认法(老师写出一些部首,请学生认读)④归类法(让学生按照部首把不同的汉字进行归类)⑤改错法(让学生把部首书写错误的汉字修改过来)
⑥拼合法(让学生用学过的部首和一些独体字拼合起来,形成新的汉字。如:请学生用“讠”和“几、十、吾、方、人、寸”等组合成新的汉字。以加强学生对部首所在位置及构字能力的了解。(2)部首的义类的解释 :部首与字义有一定的联系,通过了解部首的意义可以 更好地了解汉字的意义。具体方法有:
①释源法 : 通过解释部首的来源说明部首所表示的语义信息。如:说明“亻”时,向学生说明它是表示与人有关的义类,一般 位于汉字的左边。
②归纳法 : 教师给出一组有相同部首的汉字,让学生来归纳部首的意义类属。如“袜、裙、裤、衬、衫”等。
③推理法 : 教师详细说明了某个部首的意义类属后,再举出一些包含这些部首的生字,请学生类推出它们的意义。如:介绍 了“饣”后,给出“饼、馍、饥、馊、馆”等,请学生推断出它们都与食物有关。
④形近部首辨析 : 有些部首从形体上看很相近,如:氵—冫,亻— 彳,礻 —衤等。如果能从意义类属的角度阐释就能较好地解决问题。
注意: 汉字课堂上进行汉字知识教学是必须的,但切记莫将汉字知识变成专门的文字学理论,而应将知识点融入识字教学中,通过讲解和练习让学生体会到某些规律性的东西,并且反过来能运用这些规律指导自己的汉字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