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丰富学生语言表达的实践研究

时间:2019-05-15 10:26: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丰富学生语言表达的实践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丰富学生语言表达的实践研究》。

第一篇: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丰富学生语言表达的实践研究

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丰富学生语言表达的实践研究

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丰富学生语言表达的探索

小学语文教学极富有情感性、人文性、综合性,有利于铸造人的创新品质、培养创新人才。由于低年级的儿童年龄与认知的特殊性,在语文教学中丰富学生语言表达要以美为突破口,以情为纽带,以思为核心,以儿童活动为途径等鲜明的特色,让学生在一个“生活课堂”中自由自在地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思维和学习的情趣,发展智力、发展语言。

1、“立体式”互动,激发语言表达的兴趣

“立体式”互动是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学生内心世界、学生与学具、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媒体之间在特定教学情境中相互进行“立体式”作用。教学时,可能会有两种因素同时进行互动,可能会有三种因素同时进行互动,也可能会有多种因素同时进行互动。语文教学的过程是每个学生潜心读书,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是学生、教师、文本对话,思维碰撞,情感交流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不断实现自我建构,学会阅读,促进语言的积累内化、表达的过程。

①学生与教师互动,呈现语言的亮点

教师是一座桥梁,是学生在“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之间的一座情感的桥梁。我们要把文字转换成充盈着诱人魅力的音符!把课本上的平面的、一维的语言文字变成了一种“立体的交响”--让孩子们在“方寸”之间乘上飞毯,领略世界各地的迤逦风情,感受上古时代的洪荒混沌……这一切的前提是教师必须要把自己融入课文所描绘的情景中,用情绪去感染学生,用自然流淌的妙语佳句牵引学生,用精当的点拨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学生便能感悟得更深更切。

如教学《浅水洼里的小鱼》时,先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干,这些小鱼都会干死。”让学生想像小鱼被困时的艰难处境。教师参与活动,启发学生:“太阳慢慢地升起来了,请大家想像一下当时浅水洼里的小鱼,它干什么,想什么,做什么?”学生的思路开阔了,有的说:“这些小鱼在那里拼命跳,想跳回大海。”有的说:“小鱼着急得哭了,不停地叫妈妈。”有的说:“小鱼知道自己活不了多久在喊救命!”教师的充分肯定及引导唤起了孩子强烈的同情心。在学习课文后让学生想像被救的小鱼回到大海的欣喜的表现,同学们一下子体会到了被救小鱼的高兴、感激之情,纷纷发言:鱼儿们自由地游来游去,嘴里吐出各种各样的泡泡;小鱼告诉了妈妈是小男孩救了它们应该好好感谢他;小鱼们后来写来了感谢信„„师生的互动让孩子们远离庸常,走向高尚,点燃孩子心中的情,当孩子们在审美中自由翱翔时,他们自然会形成了对学习的向往,师生的心和作家的心一起跳动!

有时,教师的恰当点击,能鼓励学生在平等的对话中表达各自丰富的感受。教师参与活动,能传递情感,使学生不断吸取良好的语言素养,优化自身语言。②学生与学生互动,学习提升语言

学生与学生之间在课堂上进行动态的信息交流,乃至思想、情感的交流,是以互相讨论、互相切磋方式进行的,这是构筑和谐课堂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手段。特别是在合作学习中,孩子的语言、思维和情感在不同程度上得到补充、修整、完善。

在教学《找骆驼》一文时,老师让学生同桌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学习理解“文

中的老人根据看见的,会想到什么?” 这诱发了他们自主深入的探究意识,给学生留有一定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让语言、思维在共振中引发。同学们在交流时,有的分角色读出老人所看到的和想到的;有的用一问一答的形式说出他们的理解;有的边说边表演,甚至画了一片缺了一颗牙齿的树叶„„

在生生互动中,每个学生心态是开放的、宽容的,彼此间是相互信任的,无心理负担与压力,在这种宽松的环境中,学生想怎么说就怎么说,特别容易激活思维,为学生创设一个“畅所欲言”的语言环境。这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及语言的表达能力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也有利用学生合作精神、交往能力的培养。③学生与文本互动,感悟语言的魅力

“文本”是作者对这个世界的解读的意义的载体。在阅读过程中,学生首先与文本开展对话,通过与文本的对话,达到与作者心灵的对话与交流,达到与作者就这个世界的某个方面展开对话与交流的目的。因此,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主动探究的过程,是一个亲自感受、体验优秀作品语言魅力,掌握语言运用规律的过程。

课例《巧取报酬》

文章主人公毕加索在贵妇人蛮不讲礼,借口连爱犬也认不出自己为由拒绝付画像的报酬时,首先想到了把奶油涂在画像上,诱小狗去舔贵妇人的脸,以示小狗认识贵妇人。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体悟毕加索以语言为工具以智取胜,教学过程中,在对话交流中,教师不时点击,让学生的语言与文本发生碰撞,从而对文中的语言产生独特的体验与感受。

师:面对那么傲慢的贵妇人,如果是你,会怎么说?

生:如果是我,一定会用强硬的语气大声嚷道:“你给我站住!”

师:可是毕加索为什么还要有礼貌地说:“夫人,请等一等„„”?毕加索态度平和,显得彬彬有礼,这是为什么?

生1:我想,这是毕加索的聪明之处,明明是贵妇人无理,可听了毕加索的话,好像理儿还在贵妇人那边。毕加索这么说,为了让贵妇人没有任何理由不停住脚步。

生2:我觉得表面上似乎毕加索在往后退,而事实上他进了一步,因为他让本来已带着小狗大摇大摆地走着的贵妇人真的停住了脚步,还搭起了话。

师:理解得很深刻。毕加索确实是用自己的智慧——以语言为工具,以退为进,最后巧取报酬。细细地读读后面的课文,特别留意毕加索说的话,好好地感悟一下。

以上片断始终让学生十分平等地进行“对话交流”,其间,教师及时“点击”,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体悟文中主人公的妙语,学生真正实质性地与文本对话,使学生的视界、作者的视界与老师的视界发生碰撞,从而产生独特的体验与感受。从而使语言操练可以在这里进行,阅读个性可以在这里体现,思维活动可以在这里激活,语言表达能力可以在这里获得提升,使课堂成为一个让生命充满活力的课堂。

④学生与媒体互动,激活语言

“学生与媒体的互动”是指学生与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图形、动画、图像、影像、声音进行的互动。利用媒体进行教学,能创设图文并茂、声色俱全、身临其境、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能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荷花》时,我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一幅幅精美的插图,形

象地描绘了几种不同形状、不同姿态的白荷花和碧绿的荷叶,色彩清丽,充分展示了荷花素洁、高雅的本色。鲜活的课件展示,配上老师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描绘:“瞧,这就是小作者看到的荷花开放时的样子,放眼望去,微波粼粼的水面上,漂浮着碧玉盘似的绿叶,透过荷叶的缝隙,一枝枝荷花从水里探出头来,就像穿着洁白衣裙的少女,在微风中亭亭玉立。”儿童在感受课文形象为之动情时,情感趋向高涨,牢牢把握,并顺势将教学过程推进,接着出示投影:看图想象说话: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有的____,有的____,还有的_____。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展开想象,欣赏荷花的美丽,同时,使学生入情入境,培养审美情趣,感受大自然的美。

2、“多层式”训练,架设语言表达的桥梁

教师对文本中形式精美、凝练、文化内涵丰富的规范语言要细心揣摩,反复推敲。“多层式” 训练即可以通过一篇美文,也可以是一个片段,一个句子,抑或一个词语,引领学生去诵读、领悟、模仿、变通、运用等等,使语言学习从自然发展走向必然发展。

①从字词句入手,领悟语言运用之奥妙,获得运用语言的本领。

如《人间仙境九寨沟》这篇课文写景抒情,语言流畅隽永,遣词造句颇具特色,是引导学生学得和习得运用语言的极好凭借。处理教材时可以从文中的重点词语入手。例如:在学习课文第2节时,主要采用引读的教学方法,抓住关键词语,例如“一座座、清澈见底”等,指导学生体会课文语句的精妙。在学习课文

第3节是,则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来进行朗读。并借助学生进行总结归纳。学生在发言的过程中,鼓励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学习,品词品句,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在充分听取学生发言的同时,对文中关键词“也许“进行点拨,引导学生质疑解疑。最后,设计说话训练:九寨沟,真是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这样使学生在不同的训练中全身心地沉浸在优美的语言文字中,知其义,得其趣,悟其神。

②从人物语言入手,深入人物内心,把握语言的特点。

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的文章,都不乏精彩的人物对话。人物的语言折射出人物的心理活动、思想脉络、气质性格等,处理这类教材,对人物的对话要多读、多思、用心品味。如《医生的心思》通过德国著名医学家威廉·格里辛格与一位女病人看病时的简短的对话,写出了医生的心思:珍惜时间为更多的病人看病。突出了医生高尚的医德。课文的重点部分具体介绍了威廉·格里辛格与一位女病人看病时的简短的对话,这其中没有过多的动作描写,一方面突出了医生利索、简练的做事风格,是崇高医德的表现;另一方面,在医生和女病人交流的背后他们的语气、神态、动作都没有直接写出来,给了学生广阔的想象空间,是活跃学生思维的契机。从对话中我们看到了女病人的表现符合医生的心思,是让医生难忘的原因所在,也正和其他的病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课文最后医生的话,让我们感受到时间就是金钱的道理,耐人寻味。在教学时让学生在角色演练中,在评头论足的活动参与中再现当时的情境,领悟到人物对话的深刻内涵,在大脑中刻录下富有个性的语言和鲜活的人物形象。

③从语言表现形式入手,锤炼语言,飞扬文采。

语文教材中的语言无处不渗透着诗意。尤其是儿童诗,语言精炼,音韵优美,形式特别。处理这类文本,要抓住特别的语言形式,引领学生或顺水推舟,或模仿创作,或扩展延伸,或逆思而动。

如学习《太阳的话》这篇课文时,摒弃了那些从内容到内容的分析讲解,而

把教学看作引导学生的讲学道德语文知识转化成语文能力、一种由表及里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注重思维的训练。根据本篇诗歌的特点,我觉得可以给学生创设情景,给学生思维的空间,让学生大胆地、合理地说话、写话。例:《()的话》打开你们的窗吧,打开你们的门吧,让我进去,让我进去,进到你们的小屋里。我带着(),我带着(),我带着()„„在熟读诗句,明了意境的基础上,设计上面的填空练习,拓展了学生的语言以及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

3、“互化式”迁移,提升语言表达的品质

小学语文教学不是要教学生关于语言的知识,让他们去研究语言,而是要帮助他们形成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如何用文本良好的语言滋养学生,使其不断吸取良好的语言素养,优化自身语言,从而使语言积累内化为语言的运用与实践能力,这一问题已经凸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在行动教育的研究中,利用文本,通过“在体验中迁移”、“在朗读中迁移”、“在想像中迁移”等多种手段,使学生涵泳于作品的示范语言中,感受课文的优美语言和声韵,从中获得内化、互化语言,提升语言品质。

①加深体验,点亮语言。

学习语言是一个体验的过程,如果我们把平时观察到的转化成自己的语言,并且在想像时灵活运用,那么会使自己在描述时绚丽多姿,具有真情实感。

有一次,学生上完体育课,正走回教室。我看到他们各不相同的神态,不禁笑着说:“瞧,你们这样子!”学生相互一看,用各自的语言说开了,“气喘吁吁”、“汗流浃背”、“上气不接下气”、“气喘如牛”、“大汗淋漓”、“汗如雨下”„„学生在有意识的指导下,学会了观察、积累了语言,为提高说话能力作了铺垫。

在教学《海中救援》一课时,很自然地,学生在想象汉斯第二次去救援时,请求母亲同意,与母亲说话时的动作、神态时,一下子用上了“大声、一本正经、信心十足、一拍胸脯、沉思片刻、胸有成竹、自告奋勇„„”等词;在教学《只有三个儿子》时,想象三位母亲介绍自己的儿子时的动作、神态时,用上“激动、翘起大拇指、低下头、难为情、争先恐后、喜出望外、眉开眼笑„„”等词。而正是这些表述神态的词语,让学生融入了教学情景中,点亮了文本语言,在情景体验中与人物产生了共鸣。

在这种体验中,学生学得轻松,学得主动,学得兴趣盎然。而学生的说话能力也在体验学习中有了提高。

②读思结合,领悟语言内涵。

新大纲十分强调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感悟”虽然是学生在读书中自己咀嚼语言文字所获得的独特感受,但不等于可以自发产生。教师为学生营造的教学氛围和问题情境,有的放矢的启发引导,学生反复的诵读品味,是促成学生感悟多多的重要条件。

课例《狐假虎威》:

在教学二年级语文《狐假虎威》这一课时,进行了三次朗读指导。第一次读书,要求学生边读边思:开始狐狸被老虎怎么样了?后来狐狸怎么样?结果呢?学生带着问题读书,然后用自己的话回答以上问题,故事内容整体把握了。这次读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读懂课文的大概内容,这符合儿童当时的心理,也符合“初读课文”的要求。“初读”指的就是整体感知课文的阅读。第二次读书,要求:看谁读得正确、流利。要求不添字、漏字,读准生字音,不读破句,注意

标点停顿。这里安排了学生自主选择朗读课文的某一节,通过团队合作完成全文的朗读。每一位听的学生手执铅笔边听边不时地在书上做符号,为“评议”找依据。而读后的评议始终围绕着老师提出的“读书要求”展开,目的是让每位学生读正确,读流利。第三次读书,鼓励学生在读中悟情,读中传情,读出自己独特的体验与感受。以下为课文第2节朗读训练片断。

师:„„你喜欢读哪一节就读哪一节。

生1:我喜欢读第二节。“狡猾的狐狸眼珠子骨碌一转,扯着嗓子对老虎说:‘你敢吃我?’” .

生2:我觉得他读得很响亮,很好。因为狐狸是“扯着嗓子”说的,所以嗓门要放大。

师:狐狸说的那句话,谁有不同的感受,不同的读法?

生3:“你/敢吃我?” .

生4:“你敢吃我?” .

这样的朗读指导,最大的区别在没有呈现教师“居高临下”的态势,而是在与学生互动交往中引导学生读中悟情、传情。做到朗读指导不理性化、抽象化。如,课堂上没有诸如“该用什么感情读?哪里停顿?哪儿该读重音?”的话语,而是让学生根据各自的思考来朗读,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这一过程,教师不失时机地用多种方式进行评价,如:肢体语言、暗示的语气、鼓励学生评价等,阅读教学要以读为本。要悟情传情,培养语感。通过行动教育研究,我们不仅普遍重视了读,而且注意了读的指导,力求做到:指导不理性化、抽象化;重情感及变化的整体把握;不仅把读作为理解内容的手段,而且把读和品词品句、揣摩表达作用、学习表达方法结合起来。我们认识到语言主要靠读与悟,所以必须注重读思结合,在反复诵读中指导涵泳。

③多角度想像,拓展语言

阅读教学中的多角度训练,是指运用相同或相似的语言材料,作改变方向或形式的训练,以落实各个不同目标的训练点。由于这种变式训练可以引导学生对语言作多角度的推敲、琢磨和品味,无疑会使学生涵泳其间,产生积极的感悟。

课例《小海马》:

师:爸爸腹部的育儿袋像摇篮,又像小房子。你能用“„„像„„像„„”说说秋天的落叶吗?(多媒体出示:落叶像,又像。)

生1:落叶像风筝,又像蝴蝶。

生2:落叶像床,又像被子。

生3:落叶像小船,又像雨伞。

生4:落叶像屋子,又像电报。

师:蒲公英真美,像什么,又像什么?(多媒体出示:蒲公英真美,像,又像。)

生1:蒲公英真美,像棉花球,又像降落伞。

生2:蒲公英真美,像勇敢的小伞兵,又像长着翅膀的蘑菇。

生3:蒲公英真美,像小伞,又像溜溜球。

师:你能自己说一句吗?什么像什么,又像什么?(多媒体出示:像,又像。)

生1:西瓜皮像帽子,又像碗。

生2:蘑菇像篮子,又像伞。

生3:鞋子像鸟窝,又像小船。

生4:绳子像蛇,又像电线。„„

同学们在完成这一变式训练时,尽管在内容上都有所不同,但共同感受了课文优美、生动的语言和声韵,并基本上模仿了课文的句式,学生进行了多角度想像。由此可见,这种训练在开导学生深入于课文的语境中,从中获得内化,其作用是很大的。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以字、词、句为基础,注重学生语言的积累,更注重教师对学生语言思维训练的引导和关键处的点拨,强化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法,逐步探索多种丰富有效的方法,使学生语言的发展经历一个由量变到质变不断螺旋上升的发展过程。需要这我们作进一步的探索与研究。

第二篇:巧用多媒体丰富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

本文引用部分不超过30%

巧用多媒体丰富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

学科:语文

单位:口东街道安乐中心小学

作者:刘克芳 联系电话:22567887

巧用多媒体丰富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

[摘要]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为学生建立一个立体式的课文情境,动态的教学环境,开阔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解除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语言理解表达方面的困难,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语言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欲望,启迪思维空间,提高学习效率,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 键 词] 多媒体 低年级 语文课堂教学 趣味 直观

随着多媒体、网络等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多的超越时空限制,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建立一个立体式的课文情境,动态的教学环境,开阔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主动地学习并发展个性,从而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尤其是小学低年级学生天性爱动,更对新鲜事物有着超乎寻常的兴趣,在语文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不但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也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强烈的求知欲,为低年级的语文课堂增添了一抹新绿。

一、多媒体让拼音教学更具直观性。

感知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开端,没有正确的感知,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就会成为“镜中之花,水中之月”。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无所不容。而小学生限于生活经历和生活积累,感知发展水平不高。心理学告诉我们: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感觉器官越多,它们的作用发挥得越充分,对学习的知识越容易理解和巩固。正确使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可以剌激学生多重感官,使学生心中唤起强烈的真实感受,从而为学生创设一个直观的学习环境。小学低年级儿童,特别是一年级新生正处于从幼儿向儿童的时期过渡。处于这一时期的儿童理解能力差,记忆全靠死记硬背,他们擅长于记忆形象、具体的材料。另外,一年级新生的记忆效果与他们的情绪有着极大的关系,即在高兴时记忆效果好,反之较差。拼音是一年级新生认知、学习的第一道难关,在拼音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直观性,借助形象直观富有情趣的多媒体的动画来进行直观演示,能有效地唤起学生的正确感知,从而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让他们轻松愉快地度过小学学习的第一道难关——汉语拼音关。

例如:教学音节“she”:(1)电脑出示“e”

(2)再出示小女孩推着卡片“sh”,告诉学生一个声母“sh”和一个韵母“e”碰到一起可以拼出一个音节“she”。

(3)课件演示动画效果。小女孩推卡片“sh”变成音节“she”。告诉学生在拼读时,声母“sh”要翘舌,单韵母“e”要读得响亮些。把“sh”和“e”快速连读成音节。借助“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不留空”的要领帮助学生掌握拼读音节的方法。这一动画形式的直观演示,使学生很轻松地记住了这一拼读

二、多媒体让识字教学更富趣味性

识字教学是低段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苏霍姆林斯基曾提出“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所以我们在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中可以利用图画、字、形等形象化的手段来帮助学生掌握汉字的音、形、义。汉字中有许多是象形字,这类字很容易让学生由字联想到它所表示的形象,利用这一特点在识字过程中可以用联想形象的方法帮助识记生字。例如:在执教人教课标版一年级上册《口耳目》中,我利用多媒体制作课件演示“火、目、鸟、竹”等字的变化过程,学生们通过直观、形象的画面,牢牢地记住了这些字的音、形、义。除象形字外,要求学习的形声字也不少。于是,我制作了一些如“捡树叶”(带有生字、词的树叶从树上飘落过程中识字,再捡入垃圾桶)、“比一比”(形近字、同音字进行组词或连线)、“猜一猜”(听读音猜字,拼读音看偏旁猜字,猜谜语想字)、“一晃而过”(迅速移动字、词快速记读)等动画课件,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气氛中识记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利用多媒体识字,不仅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提高了识字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三、多媒体让古诗教学更添艺术性。

古诗教学难是人所共识的。特别是小学低年级的古诗教学,它不仅难在作品的时代、人物的思想与当今有一定的差距,而且难在诗意储蓄上。多媒体教学具有较高的艺术品位,在“声”“形”“色”“体”的结合上给学生以美的享受,从而将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与学生学习心态结合到一块。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小学低年级学生天真烂漫,想象力丰富。在实际教学中,只要教师引导得法,充分挖掘教材因素,启发学生的想象力,从而使学生把握教材的内涵,理解其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就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学《春晓》这首古诗: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小小的动画片,想看吗?老师现在就给你们播放!

(放课件,描述:一个春天的早晨,天空下着蒙蒙的细雨,被风雨打落的花瓣像一群翩翩起舞的花蝴蝶纷纷飘落下来。在一个绿色的大森林里,有一只可爱的小熊,瞧,他睡得多香啊!他一定是在做一个甜美的梦吧,要不然怎么连天亮了都不知道呢?)

师:看到这儿老师突然想起了一首特别好听的诗,猜猜什么诗? 生:《春晓》。

师:你们真聪明,一下就猜到了。老师想到的正是唐代大诗人孟浩然的这首《春晓》呢,老师还知道咱们班好多聪明的小朋友早已会背这首诗了。让我们看着动画一块儿背背吧!(生背诗,电脑跟随一句一句书写《春晓》)

画面精美,富有童话意境的电脑动画课件,把学生带入细雨纷飞,落花飘飘的江南之春,为学生下一步学习古诗打下很好的基础。

在古诗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在综合处理和控制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像等方面具有高超的能力,运用这一特有功能,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化枯燥为生动,从而化难为易。学生在学习古诗语言文字过程中,“了解诗意与品味诗情”是我们教学的难点,教师在指导学生理解诗意时,运用多媒体技术这一方面的功能,就能帮助学生解除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语言理解表达方面的困难,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古诗的意境,从而降低难度,使教学难点得以顺利突破。

再以《春晓》为例:

这首诗包含了丰富的信息:有雨、有花、有小鸟等等。运用多媒体正好适合表现这些丰富的信息。如:“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这一句可利用动画展现春天的夜里,下了一场小雨,人们睡得很香,很熟,不知不觉已经天亮了。早晨醒来,听到外面到处都是小鸟那悦耳的叫声。“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一句可利用动画回放昨天夜里又是刮风又是下雨,昨日还是春花竞放,而一觉醒来,花朵被风雨打落一地的画面。接着整体讲解这首诗时,出示动画:白天,阳光明媚、春花竞放,天黑了,刮起风又下起雨,但是屋里的人们睡得很香、很熟,不知不觉天亮了。早晨人们醒来,听到外面到处都是小鸟那悦耳的叫声,推开门看到院里一地的落花。整幅动画有声有影,有花有鸟,有风有雨,描绘出一幅清新自然,情景交融、声色并茂的春天特有的景致,让学生很容易就能体会到诗人热爱春天,珍惜春光的思想感情。它通过“声”传递师生心灵深处的语言,通过“形”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通过“色”描绘师生所要描绘的五彩图。一首悦耳动听的乐曲,配以色彩鲜明生动的画面,同时辅助于丰富的语言描绘,不仅使学生产生了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之立体感,沉浸于诗人所描绘的诗境之中,而且能从中领悟到诗人的思想感情,受到美的熏陶。

四、多媒体让学生说话写话由难变易。《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低年级学生富有想象力,但是由于他们的语言库存,素材积累都相当有限,在说话写话课堂教学中,要巧妙运用多媒体,为学生提供逼真的教学情境,多媒体就利用其丰富的教学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色彩缤纷、声像同步、动静结合的学习情境,引导孩子们展开丰富的想象,培养和发展他们创造性说话的能力。如在教学二年级上册关于描写秋天景色的一组课文时,我请学生来说说秋天,因为孩子生活经验不丰富,头脑中缺乏秋天景物的表象,只能说出平时印象较深的一些特点:“秋天树叶落了”,“秋天天气变凉了”,“秋天人们穿上毛衣了”……这时,我播放了录像片《秋天》,在美妙舒缓的音乐声中,一幅幅金色秋天的美丽图景呈现在学生眼前,湛蓝的天空,金色的田野,铺满落叶的公园小径,充满笑声的菜园.果园:动物们在准备过冬,人们在忙着收获……同时,我利用计算机把大雁的队伍与“一”字.“人”字相对比,把飘荡的落叶与飞舞的彩蝶进行对比,把胀裂的石榴与人们的笑脸进行对比……学生们仿佛投入了秋天大自然的怀抱中,每个画面都深深地印在了学生的脑海里。看完录像,一只只小手纷纷举起,学生们说道:“秋天到了,天空那么蓝,那么高,一群群大雁排着整齐的队伍往南飞去,它们一会儿排成人字,一会儿排成一字”;“大树的叶子变黄了,一阵阵秋风吹来,树叶仿佛一只只美丽的花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枫树的叶子火一样红,松树.柏树还是那样苍翠”;“田野里、果园里可热闹啦!沉甸甸的谷穗一片金黄,棉花像雪一样白,红玛瑙似的高粱压弯了腰,葡萄像珍珠,石榴露出整齐的白牙”;“秋天真美丽啊!”„„多媒体使自然界异彩纷呈的景象重现在学生的眼前,并将有着相似之处却完全不同的事物进行对比,引发学生想象,使学生的思路不再干涩,语言不再贫乏,他们用优美的语言、真挚的情感描绘出了一幅幅真实的画面。

多媒体为语文教学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经过多媒体优化的教学过程,定能激发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欲望,启迪思维空间,使语文教学满堂生辉,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李政勇《课程教育研究》2012年第32期 张义菊《科学教育前沿》2011年第9期

孙云晓、赵霞《中国儿童想象力危机报告》《少年儿童研究》2009年第22期 许爱萍《师生携手共创语文活力课堂》《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0年03期 张祖春、王祖琴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刘敬发、阎平《教学创新探索与实践》,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第三篇:翻转课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翻转课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摘要:翻转课堂是一种特别的教学方法,它不但让学生学习时间相对灵活、自由,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课堂教学的效率。尤其是小学语文,在信息化环境下实施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学习能力和思维养成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信息化;小学语文;翻转课堂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翻转课堂这种教学形态之所以受到教师的欢迎和应用,受到学生的喜欢和接受,首先是因为它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责任性;其次,在这种教学过程中,不但大大缩短了教师的教学时间,而且增加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个性化互动时间、接触时间;再次,彻底让教师从主宰课堂的讲台上走下来,走进学生中间,成为学生学习中的引导者;最后,翻转课堂的教学视频可以永远存档,方便了学生随时学习,自主学习,完成学习任务。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种教学模式,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和缺陷,影响着教学的效果和发展。

一、信息化环境下翻转课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现状

翻转课堂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下,是大胆的尝试,再加上这种模式在我国应用比较晚,所以,很多教师领会不到这种教学方式的更多优点,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虽然大多数教师知道这种教学方法是让学生在线学习,不再盲目听课,但是学习任务的多少,学生学习情况的好坏,教师还是不能做到准确的预测和设计,这就让回到课堂上的学生不知道自己学习中还存在什么问题,有哪些问题该与教师交流、讨论、请教,以及如何在线向教师请教等。

二、信息化环境下翻转课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信息技术欠缺,教师知识水平有待提高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由于一部分教师在信息技术方面的欠缺,再加上他们的专业知识水平不够丰富和扎实,导致他们在应用翻转课堂时,无法真正理解和掌握这种课堂教学的核心。所以,他们在录制教学内容的时候,一是不知道该录什么,二是掌握不了重点,对视频后期的剪辑都不到位,没有重点,不突出难点,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影响学习效率,教学质量。

(二)教师的教学观念还被传统教学模式影响着

虽然信息化翻转课堂被引进了小学语文课堂,也被教师接受和应用,但是传统教学模式根深蒂固,有些教师依然认为,教师台上讲,学生台下听,可见可摸的教学模式比较踏实,也比较容易掌控。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教师虽然在新教育理念的引导中,应用着这种信息化环境下的翻转课堂,但在制作视频时敷衍,应付。这不但增加了教师的教学负担,误导了学生对翻转课堂的认识,而且也影响了翻转课堂的教学效率,让翻转课堂成了架在课堂与信息网络之间的一种形式,而发挥不了它真正的价值。

三、信息化环境下翻转课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方法

(一)提高教师的个人素养和学生的学习能力

翻转课堂是学生根据教师提前录制好的教学视频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所以,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习惯,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学会思考,并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教师就要在设计内容时,注意内容的精致,形式的多样,这样才就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利用翻转课堂教学时,不但要时时注意提高自身素养,使自己能及时适应这种不断改变的、更灵活、更人性化的教学模式,还要在教学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使他们也能及时适应这种学习模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控能力,从而让学习更有效,使翻转课堂实现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价值和意义。

(二)课前做好充分准备,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翻转课堂自身的特点,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灵活地、反复地学习那些一次没有学懂的东西,甚至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把镜头放快放慢,进行思考,反复研究。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在课前做到充分的准备,打造精致、有效的视频内容,保证学生在课前也做好充分的准备,以便在课堂上与教师面对面交流中提出更有效的问题,获得知识的积累。比如,在教学《七律•长征》之前,教师可以在视频中设置提问,如学生对于诗句的理解、比喻的作用等等。学生针对问题进行视频学习,第二天在课堂上教师再问,可能好多学生就已经掌握了这方面的知识,然后教师再进行引导,解决,让学生完成作业,肯定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提高学生自控意识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翻转课堂在课堂教学中受到大多数教师和学生的喜欢。翻转课堂的模式,主要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人意识和地位,让学生独立和自主地完成学习任务。所以,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一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要让他们根据视频的学习抓住重点、难点,在学习中有的放矢;二要提高学生的自控意识,掌握对视频学习的效果和时间,不能蜻蜓点水式的学习,也不能无限延长学习时间,要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根据学习菜单,一步步进行认真学习、记录,把不会的问题归结到一起,以便在第二天的课堂上向教师请教。这样不但有效减轻了教师教学负担,而且更好地使学生提高了学习效率,保证了教学质量。总之,信息化环境下翻转课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不但要求教师在工作中不断提高个人素养,掌握先进的教学设备,灵活运用网络技术,还要努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控意识,提高他们学习效果,保证翻转课堂的教学效率。参考文献:

[1]丁建英,黄烟波,赵辉.翻转课堂研究及其教学设计[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21).[2]潘雯.小学语文翻转课堂的实践与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6(4).

第四篇:在体验式教学中丰富理论探索实践

在体验式教学中丰富理论探索实践

作者:徐明康 转贴自:云南省委党校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0

5-12-30 文章录入:hanping

根据中共云南省委党校的教学计划安排,由经济学教研部主任周龙弟、培训部副主任徐明康带领,第十期理论骨干班28名学员于11月26日至12月7日赴陕西省各地进行体验式教学。在体验式教学期间,除了对陕西西部地区有代表性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热点、难点进行跟踪调查外,还特别邀请了陕西省委党校副校长郑志飚,教授冯光、范增录分别讲授了《延安精神》、《陕西文化产业发展状况》、《陕西经济发展的条件与思路》等专题讲座。此次考察的重点是:

1、延安精神是执政党执政理论的丰富与发展;

2、陕西文化产业发展模式选择;

3、陕西西部开发的经验借鉴。

这次省外体验式教学,主要选择了西安、延安地区。在体验式教学中,第十期理论骨干班30名老师和学员主要考察了延安革命纪念馆、延安干部培训学院、西安高新技术开发区、西安八路军办事处、西安历史博物馆等地,亲临了革命圣地——延安,目睹了陕西文化产业发展,体验了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模式。通过对陕西省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发展的考察,使学员们对云南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性思考。

一、延安精神是执政党执政理论的渊源

通过考察学习,我们认为,延安精神的基本内涵可概括为八个大的方面:①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②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③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④独立自主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⑤爱国主义的优秀传统;⑥密切联系群众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⑦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⑧民主监督的政治制度等。这些既是执政党的执政理论的支持体系,又是执政党基本的执政资源,实践证明并将继续证明,没有延安精神,就没有执政党执政的历史经验;没有延安精神,就没有执政党的理论基础;没有延安精神,执政规律的形成也就势必还要经过漫长的历史时期。为此,延安精神示执政党执政理论的渊源。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也就是说,一定的主观的精神意识是一定的客观的物质存在的反映。延安精神的产生和发展有着多方面的历史条件和深刻的社会基础。表现在:

1、历史的经济和社会状况是延安精神形成的直接原因。1941年至1942年,解放区面临着严酷的军事斗争和严重的财政困难。为战胜困难,党领导抗日军民进行了艰苦卓越的斗争,涌现出了创造抗大精神和南泥湾精神的英雄群体。经济困难是形成延安精神的一个重要的客观原因。

2、成熟的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形成延安精神的决定性的主观条件。延安时期,我们党积累了丰富的斗争经验,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毛泽东思想已经成熟,形成了科学的理论体系。尤其是经过延安整风运动,干部和党员的马列主义和识别真假马克思主义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和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三大作风,已成为全党的新的工作作风和思想作风,从而为延安精神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和思想基础。

3、延安和陕甘宁边区人民富于革命的传统是延安精神形成的动力因素。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陕北开始传播。大革命失败后,以刘志丹、谢子长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共产党员举行武装起义,进行土地革命,建立革命根据地。特别是延安成为党中央的所在地以后,成千上万的革命青年奔赴延安,使延安成为中国当时经济上虽然落后,而政治上却是最先进最民主最革命的地方,这为延安精神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广泛的社会基础和政治基础。

4、中华民族复兴是延安精神的思想基础。延安精神是民族精神的升华。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史,铸造了自己特有的民族精神,即朴实无华的求实精神、刻苦耐劳的自强精神、反抗黑暗统治的革命精神、抵抗外敌入侵的斗争精神、襟怀豁达的乐观精神。而延安精神的基本内容就是建立在民族精神基础上的自主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和爱国主义优秀传统的结合,延安精神没有离开中国人民的文明大道,而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民族之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升华。

5、延安精神是革命精神的结晶。中华民族富有革命传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无产阶级革命,是中国几千年来革命史上最伟大的革命。在井冈山时期产生了井冈山精神,主要内容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锐意进取,勇于开拓”、“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在长征过程中产生了长征精神,主要内容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互相关心、同甘共苦、生死与共、坚持胜利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集体主义。这些精神的丰富和发展,为延安精神的继承与发扬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使延安精神在改革开放的当今中国社会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上述分析,我们认为,延安精神至今仍对中国社会发挥着以下作用:

一是育人作用。即用延安精神鼓舞人,用延安精神塑造人,用延安精神激励人。我们党在延安时期,面对内忧外患的困境,以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者,既坚持用自己创立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武装全党,又处处率先垂范,以压倒一切困难的顽强意志和艰苦奋斗精神,鼓舞、激励和培育一代历经艰险考验、意志坚定的革命大军,才使革命力量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从胜利走向胜利。显然,正是我们党用延安精神培养起来的那一代无产阶级革命者,经过前赴后继、百折不挠的英勇斗争,才有我们的今天。

二是凝聚作用。即把全党全国人民凝结为一种民族精神,形成社会的主流精神意识形态。在延安时期,我们党进行过全党整风、搞过大生产运动,又对建党以来的历史经验进行了认真的总结,促使全党统一了思想,有了共同的理想信念,又有了纯洁的革命组织,也树立了令世人佩服的优良作风。正是中国共产党人这种高尚的情操和不屈不挠的奋斗,才带动、感染和吸引了千千万万的革命者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推翻了三座大山。如果没有延安精神这种巨大的凝聚力,就不会建立起社会主义的新中国。

三是导向作用。即把延安精神作为行动指南,规定社会成员理想、信念、“三观”的价值尺度、衡量标准、基本走向。在延安时期,我们党十分重视加强对全党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引导树立牢固的无产阶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促使所有的革命者都胸怀远大理想,扎扎实实地奋斗。这种永不停息的奋斗精神,不仅在当时起到明显的导向作用,也为我们今天树立了光辉的典范。

四是创新作用。即延安精神体现了中国特色、中国共产党的特色,本身就创新,它告诫我们,社会主义要在探索中发展,在创新中前进。我国的国情决定了我们党所从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事业是一项全新的事业,既无先例,又不能照搬别国的做法,只能靠自己探索和创新。

二、陕西文化产业发展走向新的高度

陕西文化产业发展立足于历史文化的开发与利用,又辅之以科技、教育、旅游等资源的渗透,使该省文化产业具有本地区的特色。其特点是以历史文化开发为主体,以现代文化创新为补充。主要又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在科技方面。陕西具有科技力量方面的优势,是全国的科技大省之一。该省从事科研活动的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共107.89万人;有科研机构1061个,在这些科研院所中有101个优势专业和学科,其中全国唯一设置的专业有17个,居全国领先水平的专业方向有50个;陕西是全国航空、航天、机械、电子、农业等领域重要的科研和生产基地;陕西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发展方兴未艾,以西安、宝鸡高新区和杨凌示范区为骨干的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已经形成,其中陕西高新区是中国首批向亚太经合组织开放的科技工业园区,杨凌示范区是国家唯一的农业高新示范区,均为国家重点支持的六大高新区之列。

二是在教育方面。陕西是教育大省,高等教育在全国各省区(市)中名列前茅,层次高、实力强。该省有普通高等学校62所,在校学生数58.39万人,有国家按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一所高校(交大),现已形成了多层次、多形式、多学科、门类齐全的高等教育体系。三是在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方面。陕西是文物文化大省和旅游资源大省。陕西省是中华民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是华夏文明的“根”。曾经长期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秦中自古帝王朝,从西周到唐朝有13个王朝在此建都,长达1100多年,留下了大量的文物古迹。该省有文物机构218个,文物藏品件数93.8万件;有古建筑、古遗址、古墓葬、古窟寺、革命历史旧址等国家级文物古迹共88处;秦始皇兵马俑、法门寺、黄帝陵、西安古城墙等驰名中外,帝王陵墓、革命历史圣地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显然,陕西的文物价值居全国首位。

四是在文化基础资源方面。该省有图书藏量达840多万册,文化事业机构数达2110个,从业人数达17000多人,艺术表演演出场次达2.2万次。在文学、艺术、文艺评论方面都有全国一流的名家,是全国的文化重镇。目前,陕西自然风光旅游点不断增加,品位不断提高,影响日益扩大,著名的有华山、黄河壶口瀑布、太白山等。省委、政府在“十一五”规划中,对这些资源的开发利用已纳入投资体系的总盘子,进一步强化了挖掘潜力加大利用的可能性。

三、陕西在西部大开发中步伐加快

陕西在西部大开发中提出要实现经济强省的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从开发模式上立足于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即依靠人才、科技、资源等优势,通过体制创新、科技创新、优先发展特色产业,实现某些领域超常规发展,不断增强地区经济核心竞争力。

在“十一五”规划中,该省制定了“二四六”经济发展战略,即二抓好,四创立,六打造。“二”,即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

“四”,即创立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陕北能源重工业基地、渭北绿色果品基地、陕西现代中药基地。

“六”,即重点打造①高新技术、②能源化工、③旅游、④军工装备、⑤果业、⑥畜牧业六大主导产业。通过六打造形成强劲的产业链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各产业链的延长又推动高附加值优势产业滚动发展。“二四六”战略给我们的启示是:一是加速生产要素的聚集,有利于发展壮大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以西安为中心,加快陇海沿线城镇带动关中特色城镇群建设,促使生产力向优势区位聚集,形成规划科学、结构合理的城镇空间布局。二是围绕“煤向电力转化、煤电向载能工业品转化、煤油气盐向化工产品转化”的思路,有利于强化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取得资金支持,实施优果工程,加快渭北绿色果品基地建设。既能创地区特色品牌,又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总体要求。四是加快建设陕南现代重要产业基地。充分推进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建设以“绿”为特色的产业经济体系。这种做法,将经济与生态、环境与效益较好融为一体,有利于实现经济、社会、环境、资源的协调统一。陕西与云南均属西部地区,二省在西部开发中对资源的配置方式既有共同点,也有差异性。陕西在交通、信息、城市化水平、科技、教育、文化设施等方面遥遥领先,而云南仍处在内陆闭塞状态。为此,借鉴陕西经济发展模式,实现云南生产力和跨越发展已是历史的必然。需要指出的是,跨越不是对历史阶段和经济形态的逾越,而是对新的历史可能性的重新选择。任何地区在经济发展中都存在生产力发展的不同等级,从而形成高生产力与低生产力的差别。云南处在生产力较落后的时期,它的发展不应走历史上已经走过的传统道路,而应以当代最先进的生产力来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用捷径的方式借鉴高起点的发展模式来促进本地区生产力跨越发展。

为此,借鉴的实质就是实现跨越,结合陕西西部大开发经验,云南开发模式是否可作以下设想:

1、可持续发展模式。处在西部开发战略的中期阶段,云南有必要借鉴陕西省走向发达过程中对资源开发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和教训,并在开发中审时度势在保护区域资源方面承担应有的可持续发展责任,实现辖区内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的内在统一、均衡运转。区域内资源是本区域的专利,经济的损失莫过于资源的流失,资源的开发本是一个物质转化过程,只有将资源开发的主观愿望与资源的维持能力保持在相对适应的协调之中,资源供给量才能满足本地区发展需要。云南具有自然资源和生态资源的突出优势。云南开发模式应选择以环境保护为本的模式,彻底改变过去以资源耗费为代价、以环境价值为效益的粗放型开发模式,选用具有云南特色的环境保护优先、生态效益为重、产业结构升级的新型开发模式,应把保护当地现有资源作为云南“十一五”规划的指导原则。

2、市场运行模式。西部开发属全国性机遇,谁能获利,取决于区域竞争能力的强弱。云南开发已不可能采用指令性计划强制资源配置,只能依赖市场规则,遵循市场规律,这就要求省委、省政府依据市场需求对区域内的开发目标、投资场所、原料基地、市场份额进行规划和调节,多种所有制实体要依据市场需要主动发现市场、开发产品、创新技术、培育品牌、有效供销,从目前的数量扩张、成本优先战略转变为产品差别化、高附加值化。当前既要防止低效益、有污染的产业流入云南,又要防止优良资源流出云南,要以获取地方永久性利益为开发的终极目标。

3、均衡发展模式。云南发展既要考虑“效益优先”,更要考虑“兼顾公平”。对边、穷、老、少的贫困地区和民族贫困地区采取政策扶持是经济发达国家稳定社会所采取的重要措施,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用计划手段调节利益分配关系,缩小地区差别,这是云南开发中应引起中央财政重视的问题。

4、重点突出型模式。均衡发展与重点开发是辨证的统一。结合云南实际要因地制宜采取“差别化”开发战略,瞄准能以点带面、具有辐射效应、扩散效应、聚集效应、关联效应的重点区块,率先布局与投资。重点是: ①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重点支持烟草、冶金、化工、医药、机电、橡胶、花卉、果蔬优势产业。

②旅游资源开发。以旅游产业发展带动民族文化大省的形成。

③加快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发展边境贸易和口岸贸易,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

④加强基础性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强化运用技术的推广,注重省内人才培养和省外人才引进。

上述开发模式的选择,不是独立的、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只不过在具体运用中,力求突出各自的作用和从不同角度上体现出各自的模式特点。

四、对体验式教学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

省委党校对理论班实施外出体验式教学的决定,是对理论班的一种政策待遇,既体现了省委党校校党委对党的理论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又反映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培养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必然选择。

为此,此次社会考察的重要性有以下方面:

1、对2个月以上培训的班次进行体验式教学是培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的必要环节。

2、教与学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务虚与务实的联系,是提高干部培训效果的重要途径和基本手段。

3、社会考察有利于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扩充信息,积累经验。

4、走一走,看一看,学一学,想一想,通过社会调研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更好地为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准备。

第十期理论骨干班赴陕西开展体验式教学活动开展得很成功,学员反映好,收益较大,达到了预期教学目的。有以下经验:一是省委党校校领导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给予了多方面的指导;二是培训部精心组织,周密安排;三是体验式教学目的明确,组织合理;四是陕西省委党校给予了大力支持;五是理论骨干班党支部发挥了党组织的作用,学员间发挥了团结互助的团队精神。

总之,体验式教学是理论培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的必要环节,要提高培训效果就应实现教与学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这样才能深化理论学习,丰富党校的教学内容。

第五篇: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实践与研究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实践与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1、课题提出的背景

口语交际是人们最基本、最经常的社会实践活动。口语交际能力,是一种在交往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灵活机敏的听说能力和待人处事的能力。历史上,孟子雄辩无敌,苏秦言动六国,孔明舌战群儒……他们凭借出色的口才使自己得到了想要的东西。如今人类已进入21世纪,随着现代社会交往范围日益扩大,交往活动日益频繁,口语交际能力成为人们整体结构中的重要素质。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在具体的口语情境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因此,作为培养未来社会人才的基础语文素质的小学语文教学,理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但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须从低年级抓起。

如何让学生能轻松,愉快的进行口语交际、学会交际,成为我研究的内容。基于此,我提出“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实践与研究”的课题。

2、课题提出的意义

学习新课标后,我领悟到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语文教学义不容辞的职责。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

(1)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语言表

速的语言组合能力、得体的举止谈吐能力。

三、研究的目标

1、通过深入的理论学习和广泛的实践研究,探索科学、合理有效的“口语交际”课堂教学形式,营造愉悦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对“口语交际”这门学科的兴趣。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对应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提高低年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3、通过本课题的学习研究,促进自己积极参与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进一步提升自己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更新教育教学方法,做个科研型教师。

四、研究的理论依据

1、“以人为本”理念

人本心理学家把潜能看作是人的内在价值,指出人的潜能的实现决不是一种势在必行的规定性,后天的社会环境决定着人的潜能的实现与压抑,而后天的环境必须有一种和睦的气氛,有一种真诚、信任理解的人际关系,从而使人的潜能得到开发成为可能。戈布尔说:“健康的儿童是乐于发展、前进的,乐于提高技艺和能力,乐于增强力量,因此要对每个人的内在潜能发展产生兴趣。”马斯洛认为,人最终不是被浇铸成或塑造成人的,而是依靠自身实现潜能的,环境的价值在于促进潜能的现实化。本理论中三方面值得本课题的关注:①学生是口语交际的真正主体;②教学环境的创设是学生真正口语交际潜力的促进者;③口语交际触及的是学生潜能的开发发展。

2、让学生敢于口头交际的策略的研究:找到学生不敢与同学交际的原因后我们就要进一步研究如何让学生敢于和同学进行口头交际的策略,并让他们感受到交际带来的舒畅心情和愉快情绪。

3、学习新课标对口头交际能力提出的要求,并研究得出达到要求的策略。

4、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策略的研究:语文课堂是生生和师生之间进行口头交际的最直接的场所,是我们培养学生口头交际能力的最佳场所。这具体的情境,是学生各展口头风采的沃土,在这块沃土上,师生不断的锻炼着自己的口头语言,同化优化课堂语言。比如“我认为”,“我不同意某某的看法”。使口头交际能力得到升华。

5、培养学生乐观、积极心态的研究:当学生的口头交际能力提高了,他就具备了积极的心态,乐观的心理、不再恐于与人沟通交流了,这样就能更快地适应多变的社会,如鱼得水在各种场所施展口头才能,提高了口头交际能力,也就培养学生乐观,积极心态的研究。

七、研究的方法

本研究拟采用文献法、行动研究法、调查法、实验法、个案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多种方法进行综合性研究,开展调查,进行现在状分析,对调查情况分类对比,积累材料,拟进行为期一年的实验研究,进行具体操作。

1、文献法:通过上网,上图书馆等方式查阅有关文献,学习相关理论,为本课题提供理论基础。并借鉴理论基础去指导实践。

2、行动研究法:根据学生的口语交际训练情况,适当调整课题研究,3、注意测验试卷的类型,特别要考查口语交际的水平。

4、总结前半年的实验情况,调整研究方案,重视课堂结构的调整。

5、及时召开学生座谈会,必要时进行一些看图说话、编故事、小小演讲会等比赛,从多方面分析证实。

(三)课题总结阶段(2012年3月—2012年7月)

1、搜集资料。搜集资料课题实验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实验资料的搜集、整理、分析、归类、比较,总结口语交际教学的方法,通过测验效果,揭示口语交际的教学规律,分析存在的问题等。

2、撰写课题报告。

3、总结口语交际教学的新方法。

4、汇编口语交际教学的设计方法、口语交际教学的时间安排原则、口语交际教学内容的筛选以及相关教学策略。

九、研究的预期效果

1、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学生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会说普通话,语句连贯,条理清楚,态度大方,有礼貌。具有日常交际的基本能力和良好的口语交际习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2、整理、总结培养低年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途径、策略,提高我们当前的口语交际能力在小学低年级教学中的实际效果。

3、通过课题研究,提高自身的教育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活跃我校口语教学的研究。

十、研究成果形式

(1)、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提高的具体例证。

下载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丰富学生语言表达的实践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丰富学生语言表达的实践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实践与研究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实践与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1、课题提出的背景 口语交际是人们最基本、最经常的社会实践活动。口语交际能力,是一种在交往的过程中表......

    教学问题研究阶段小结-在语文教学中如何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一、研究的具体措施:(1)2007年8月,开展立项的相关调查研究、论证研究,确立研究目标,撰写研究方案。 (2)召开了家长会,取得家长的重视和支持,积极鼓励提倡家长参与孩子的积累活动。围......

    多媒体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多媒体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十五小 郭 娟 【摘 要】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使用是活跃课堂的纽带,而适时、适量地运用多媒体集文字、图像、声音、......

    “体验性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体验性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结 题 报 告 执笔:全柳芳 一、课题的提出 1、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人类迈入了新的世纪。新的世纪是一个人文价值逐步走向趋......

    在聋校低年级语文学习中落实个别化教学的实践研究

    在聋校低年级语文学习中落实个别化教学的实践研究上海市第四聋校 孙骄1 问题的提出因材施教自古以来是我国教育中非常重要的教育理念。《论语·雍也》篇说:“中人以上,可以 语......

    在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评价学生

    在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评价学生 新会区崖门镇仙洞学校坑头校区 黄薛灯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

    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实践方案

    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实践方案2011年9月21日,我参加了江阳区小学研培室组织的二年级语文课程教材教法培训。黄老师结合《棉花姑娘》的教学案例,向我们生动形象地展示了随文......

    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多样化的实践研究

    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多样化的实践研究 刘 瑞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小学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在识字教学中,注重学生语文能力的训练与培养,利用教材优势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