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教材回归必修四、五[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5 10:02: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文言文教材回归必修四、五》,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文言文教材回归必修四、五》。

第一篇:文言文教材回归必修四、五

文言文教材回归必修四

一、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1.指出下列通假字的本字,并解释其义

《廉颇蔺相如列传》

(1)臣愿奉璧往使通(捧),(双手捧着)(2)召有司案图..

(5)可予不.通(否),(不给)

通(现),(表现)(7)不顾恩义,畔主背亲通(叛),(背叛).

通(毡),(毛织的毡毯(9)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通(弆),(收藏).

通(无),(没有)(12)前以降及物故. 通(已),(已经)通(按),(审察、查看)(3)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通(熟),(仔细)(4)拜送书于庭通(廷),(朝廷)..《苏武传》(6)信义安所见乎.(8)与旃毛并咽之.(10)空自苦亡人之地.

《张衡传》

(13)员径八尺.(11)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通(沾),(沾湿)通(襟),(衣襟)通(诀),(辞别)...通(圆),(圆周)(14)形似酒尊.通(樽),(酒器)

(15)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通(擒),(擒拿、捕捉)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

《廉颇蔺相如列传》

(1)窃计欲亡走燕:(私下)(2)使人遗赵王书:(送给)..

(3)曲在赵:(理亏)(4)均之二策:(权衡、比较)..

(5)臣请完璧归赵:(把和氏璧完好无缺地送回赵国。比喻原物完整无损地归还本人)....

(6)相如奉璧奏秦王:(捧着)(7)礼节甚倨:(傲慢)..

(8)不如因而厚遇之:(招待、款待)(9)左右欲刃相如:(身边的侍从)...

(10)于是秦王不怿:(高兴、喜悦)(11)位在廉颇之右:(上)..

(12)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誓同生死的朋友)....

《苏武传》

(13)武帝嘉其义:(赞许)(14)因厚赂单于:(赠送礼物)..

(15)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暗中)(16)武复穷厄:(陷于困境)...

(17)独有女弟二人:(妹妹)..

《张衡传》

(18)游于三辅:(游学)(19)遂通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五部经书)...

(20)公车特征拜郎中:(汉代官署名)(21)再迁为太史令:(升官)...

(22)又多豪右:(豪族大户)(23)视事三年:(官员到职工作)....

(24)上书乞骸骨:(大臣年老请求辞职)...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廉颇蔺相如列传》

(1)璧有瑕,请指示王古义:(两个词,指,指出;示,给人看。)今义:指示下级或晚辈的话或文字。..

(2)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古义:(两个词,走上前去进献。)今义:向前行进,思想进步。..

(3)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古义:(扬言。)今义:表示政府的公告。..

(4)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古义:(内外亲属,包括父母、兄弟、妻子和同族亲属等。..

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他的成员。《苏武传》

(5)汉亦留之以相当古义:(相抵押)今义:副词,表程度,但不到“很”的程度。..(6)皆为陛下所成就古义:(栽培,提拔。)今义:事业上的成绩。..(7)兄弟亲近古义:(做了皇上的侍臣。)今义:亲密地接近。..

《张衡传》(8)公车特征拜郎中古义:(特,特地;征,征召,是两个词。)今义:可以作为事物特点的征象、标志等。..(9)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古义:(篆,篆文;文,花纹。)今义:汉字的一种书体,如大篆、小篆等。..4.解释下列多义词 《廉颇蔺相如列传》

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1)负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闻之,肉袒负荆

《张衡传》

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3)征旁征博引

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公车特征拜郎中挟天子以征四方观太学

大王见臣列观

(4)观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玄都观里桃千树启窗而观

二、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5.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①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②何以知之(1)之③赵之良将也

④未之有也⑤寡人之于国也

(2)使

数通使相窥观

单于使陵至海上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者②求人可使报秦者

③乃使其从者衣褐

6.重点虚词系列练

指出下列句中“因”字的意义和用法(1)相如因持璧却立:(连词,于是,就)(2)不如因而厚遇之:(介词,趁机)(3)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介词,通过)(4)因人之力而敝之:(介词,凭借)(5)伺者因此觉知:(介词,因为)(6)因以讽谏:(介词,依据、凭借)(7)于今无会因:(机会)

三、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7.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廉颇蔺相如列传》(1)蔺相如者,赵人也:(判断句,„„者„„也)(2)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被动句,“见”,被)(3)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定语后置句)(4)君何以知燕王:(宾语前置句,“何以”即“以何”)(5)使不辱于诸侯:(状语后置句)(6)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被动句,见„„于„„)(7)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固定句式,“孰与”译为“和„„相比,哪一个”)《苏武传》

(8)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定语后置句,“留在汉匈奴使者”)《张衡传》

(9)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被动句)(10)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宾语前置句,“未有之也”)

四、重要语句翻译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廉颇蔺相如列传》

1.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解析】“之”,这;“负”,使动用法。

译文:权衡(或“比较”)这两个对策,宁可答应秦国的请求使它承担理亏的责任。2.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解析】“见„„于”,表被动;“间”,名词活用为状语。

译文:我实在害怕被大王欺骗而对不起赵国,所以让人拿着和氏璧回去,已从小路到达赵国了。《苏武传》

3.汉亦留之以相当。

【解析】“当”是抵押的意思。译文:汉朝也扣留他们来相抵押。《张衡传》

4.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解析】奇,意动用法,以„„为奇。

译文:邓骘认为他才华出众,多次征召他,他也不去应召。5.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解析】雅,素常;征,征召;拜,任命,授予官职。

译文:汉安帝常听说张衡擅长术数方面的学问,让公车特地指名征召,任命他为郎中,两次调动官职后,担任太史令。

文言文教材回归必修五

一、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1.写出下列通假字的本字,并解释其义 《归去来兮辞并序》(1)乃瞻衡宇通(横),(横木,横木为门)(2)曷不委心任去留通(何),(为什么)..《滕王阁序(3)所赖君子见机通(几),(预兆)(4)俨骖马非于上路通(严),(整齐的样子)..(5)云销雨霁,彩彻区明通(消),(消散).

《逍遥游》(6)北冥有鱼通(溟),(海)(7)小知不及大知通(智),(智识、智慧)..(8)此小大之辩也通(辨),(分别)(9)而御六气之辩通(变),(变化)..(10)而征一国者通(耐),(能).《陈情表》(11)夙遭闵凶.(12)零丁孤苦..

通(悯),【指可忧患的事(多指疾病死丧)】通(伶仃),(孤独的样子)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 《归去来兮辞并序》(1)生生所资,未见其术:(凭借)(2)会有四方之事:(恰逢)..(3)寻程氏妹丧于武昌:(不久)(4)三径就荒:(接近)..(5)知来者之可追:(补救)(6)聊乘化以归尽:(姑且)..《滕王阁序》(7)识盈虚之有数:(定数)(8)气凌彭泽之樽:(超过)..

(9)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时序(春夏秋冬)】(10)时运不齐,命途多舛:(有蹉跎,有坎坷)...《逍遥游》(11)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旋风)(12)野马也,尘埃也:(游动的雾气)....(13)未数数然也:(拼命追求的样子)..

《陈情表》

(14)行年四岁,舅夺母志:(改变)(15)寻蒙国恩,除臣洗马:(授予官职)..3.解释下列加点的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逍遥游》(1)虽然,犹有未树也 ..

古义:(虽然这样。)今义:转折连词,用于上一个分句。(2)腹犹果然古义:(很饱的样子。)..

今义:副词,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连词,假设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3)之二虫又何知古义:(古代泛称动物。)今义:虫子。.

《陈情表》(4)九岁不行古义:(不能走路。)今义:不可以;不被允许,表示否定。..(5)至于①成立②①古义:(直到。)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表示另提一事。....②古义:(成人自立。)今义:指(组织、机构等)筹备成功;(理论、意见)有根据。(6)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古义:(拳拳,形容自己的私情。)今义:(数量)少;(人或事物)不重要。..

(7)臣之辛苦古义:(辛酸苦楚。)今义:身心劳苦;客套话,用于求人做事。..4.解释下列多义词 《归去来兮辞并序》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乘虚而入(1)乘聊乘化以归尽

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

振长策而御宇内(2)策

策扶老以流憩

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滕王阁序》(3)《逍遥游》

故夫知效一官(4)效

斯用兵之效也

信者效其忠

(5)《陈情表》

猥以微贱(6)微

听臣微志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二、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5.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①谨拜表以闻

②臣具以表闻

(1)以③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④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⑤乐琴书以消忧

①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②俨骖马非于上路

(2)于③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④州司临门,急于星火⑤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宾主尽东南之美尽

潦水尽而寒潭清

则智者尽其谋

辩乎荣辱之境辩

而御六气之辩

两小儿辩日

息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7)

①风飘飘而吹衣②鸟倦飞而知还(3)而③门虽设而常关

④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6.重点虚词系列练

指出下列各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1)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结构助词,的)(3)而莫之夭阏者:(人称代词,它(4)之二虫又何知:(指示代词,此)(5)众人匹之,不亦悲乎:(人称代词,他)(6)其翼若垂天之云:(结构助词,的)(7)及其所之既倦:(动词,向往、得到)(2)鹏之徙于南冥也:(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8)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动词,到、往)(9)仰观宇宙之大:(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10)向之所欣:(结构助词,不译)(11)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人称代词,活用为“我”)(12)填然鼓之:(音节助词)(13)句读之不知:(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14)久之,目似瞑,意暇甚:(音节助词)

三、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7.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归去来兮辞并序》(1)既自以心为形役:(被动句,“为”译为“被”)(2)复驾言兮焉求:(宾语前置句,“焉求”为“求焉”)(3)农人告余以春及:(介宾短语后置句,“以春及告余”)(4)寓形宇内复几时:(省略句,寓形(于)宇内)(5)望长安于日下:(介宾短语后置句,“于日下望长安”)(6)纤歌凝而白云遏:(被动句,白云(被)遏)(7)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宾语前置句,“不逢杨意”)(8)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宾语前置句,“阏夭之”)(9)《齐谐》者,志怪者也:(判断句,„者„也)(10)而刘夙婴疾病:(被动句)

四、重要语句翻译

8.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解析】注意“聊”“乘”“归尽”等词的意义。译文:姑且顺随自然的变化,度到生命的尽头,乐天安命,还有什么可疑虑呢!9.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解析】注意前一句为反问语气,后一句中的“青云”的比喻义。

译文:老了更应当有壮志,哪能在白发苍苍的老年改变自己的心志?处境艰难反而更加坚强,不放弃远大崇高的志向。

10.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

【解析】注意“簪笏”“百龄”“晨昏”等词的意义,“宝树”“芳邻”属用典。

译文:自己宁愿舍弃一生的功名富贵,到万里以外去朝夕侍奉父亲。自己并不是像谢玄那样出色的人才,却能在今日的宴会上结识各位名士。

11.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解析】“野马”是喻体,须译出本体;句末“也”表示判断。译文:山野中的雾气,空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相吹拂的结果。

12.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解析】“乘”“御”“待”“无己”“无功”“无名”等为关键词。

译文:至于顺应天地万物之性,驾驭六气的变化,来漫游于无穷无尽宇宙的人,他们凭借什么呢?所以说:道德修养高的人忘掉自我而顺应万物,精神境界完全超脱物外的“神人”没有建功立业的偏见,圣明的人不去追求名誉和地位。

1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解析】“期功”“孑立”“吊”是关键词。译文:外面没有什么近亲,家里没有可以照应门户的童仆,孤单没有依靠地独自生活,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互相安慰。

第二篇: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复习总结

《鸿门宴》知识点

一、通假字

1、距关,毋内诸侯:距——拒,抵御,抵抗; 内——纳,接纳;

2、张良出,要项伯:要——邀,邀请;

3、臣之不敢倍德:倍——背,背叛;

4、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早;

5、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隙,隔阂,嫌隙;

6、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参乘——骖乘:坐在车右担任侍卫的人;

二、词类活用

1、沛公欲王关中:王:名词作动词,称王;

2、范增数目:目:名词作动词,使眼色;

3、道芷阳间行:道:名词作动词,取道;

4、夜驰之沛公军;复夜去:夜:时间名词作状语,连夜;

5、吾得兄事之:兄:名词作状语,向对待兄长一样;

6、常以身翼蔽:翼:名词作状语,像翅膀一样;

7、头发上指:上:时间名词作状语,向上;

8、日夜望将军至:日夜:时间名词作状语,日日夜夜;

9、臣活之:活:使动用法,使„„活;

10、沛公旦日从百余骑:从:使动用法,使„„从;

11、素善留侯张良:善:形容词作动词,与„„交好、友好;

12、秋毫不敢有所近:近:形容词作动词,沾染、接触; 三、一词多义

(一)虚词“为”

1、用作动词 音wéi

表动作:做、作为、充当、变成、成为使子婴为相表观点:认为窃为大王不取也

表判断;是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2、用作介词

表被动;为所/为„„所 音wéi若属皆且为所虏表原因、涉及对象,“给、替;为了;因为”音wèi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慎毋为妇死/天行有常,不为尧存

3、用作助词

句末语气,表疑问或反问 音wéi何辞为?

(二)虚词“因”

1、动词:沿袭、继续蒙故业,因遗策

2、名词:原因、缘由于今无会因(到现在没有相会的机缘了)

3、连词:表顺承,于是,就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表原因,因为,由于鼠,子神也,因爱鼠,不蓄猫犬(鼠,是子神啊,因为喜欢老鼠,所以不蓄养猫狗)

4、介词:

凭借、条件因利趁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趁着、趁机因计沛公于坐/因招沛公出/因言曰因为、由于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三)虚词“而”

1、表目的:来,用来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2、表转折:但,却今人有大功而击之

3、表修饰:(地,着)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项王按剑而跽曰

4、表递进:并且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有怠而欲出者

5、表并列:而且,或不译劳苦而功高如此/夫夷以近,险以远

6、表顺承:然后,接下来拨剑切而啖之

7、表因果:因而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四)实词

1、举

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动词,举起、抬起;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动词,举荐,推荐 范进中举:名词,科举考试制度 戍卒叫,函谷举:动词,攻克,占领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动词,发动 杀人如不能举:副词,全、尽

2、谢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谢曰动词,谢罪、道歉 哙拜谢,起,立而饮之动词,感谢 乃令张良留谢动词,辞别 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杯杓”动词,道歉 往昔初阳岁,谢家事夫婿动词,辞别 阿母谢媒人动词,推辞 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动词,劝诫

四、重点句式

(一)宾语前置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则宾语前置 1)籍何以至此; 2)沛公安在? 3)大王来何操?

4)客何为者?(常见疑问代词:谁、何、安、奚、孰、胡)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则宾语前置

1)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之作为动词有的宾语,在否定句中前置)

2)古之人不余欺也。(以前的人没有欺骗我啊;代词余作为动词欺的宾语,在否定句中前置)

3、“是”、“之”“以”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以强调突出宾语

1)何陋之有?/姜氏何厌之有?(之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2)无乃尔是过与?/唯命是从(是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3)秋以为期/全石以为底(以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

(二)状语后置(介宾短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

1、贪于财货;

2、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3、具告以事;

4、长于臣;

5、得复见将军于此;

6、因击沛公于坐;

7、樊哙覆其盾于地

8、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三)判断句

1、此天子气也;

2、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3、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4、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5、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6、此亡秦之续耳;

7、亚父者,范增也。

(四)省略句

1、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2、急击勿失!

3、毋从俱死也;

4、不可不语;

5、请以剑舞。

(五)固定句式

1、孰与:同„„相比,哪一个更;

2、军中无以为乐:无以:没有用来„„的;

3、项王未有以应:有用来„„的;

4、何„„为:表疑问或反诘,干什么,为什么?

《陈情表》知识点

一、通假字

1、夙遭闵凶。闵,通“悯”,所忧愁的事

2、零丁孤苦。零丁,通“伶仃”,孤独的样子

3、臣密今年四十有六有,通“又”,多

二、词类活用

1、非臣陨首所能上报。上:名词作状语,向上。

2、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犬马:名词作状语,像犬马。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外:名词作状语,在家外。

4、内无应门五尺之僮。内,名词作状语,在家内。

5、则刘病日笃。日:名词作状语,一天天。笃:形容词用作动词,加重。

6、夙遭闵凶。闵凶:形容词用作名词,忧患不幸的事。

7、猥以微贱。微贱:形容词用作名词,卑微低贱的人。

8、臣少多疾病。疾病:名词用作动词,生病。

9、①具以表闻。②拜表以闻闻:使动用法,使……闻,使……知道。三、一词多义(一)虚词“以”

1、用作介词

1)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可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借)„„身份”。

猥以微贱。凭,介词。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臣具以表闻。用,拿,介词。汾阳王以副元帅凭借„„身份 2)表示原因,介词。臣以险衅/臣以供养无主因为 但以刘日薄西山/是以区区不敢废远因为 邠宁节度使白孝德以王故,戚不敢言因为

2、用作连词

夫夷以近又、而且,表并列关系 谨拜表以闻来,表目的关系 今不忍人无寇**,以乱天子边事因而,表因果关系 木欣欣以向荣,水涓涓而始流/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地,着),表修饰关系

(二)虚词“之”用作助词。

(1)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表修饰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憧。的,定中之间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的,定中之间(2)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助词。臣之进退,实为狼狈。可不翻译

(三)文中重点掌握实词

1、当

(1)当侍东宫。任,充当,动词。(2)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一定,副词。

2、命

(1)辞不赴命。任命,名词。

(2)人命危浅。生命、性命,名词。(3)更相为命。生活、生存,名词。

3、终

(1)既无叔伯,终鲜兄弟。与“既”配合,起并列联合作用,相当干“又”,连词。(2)无以终余年。结束,度完,动词。(3)愿乞终养。终了,动词。

(四)表示官职变动的实词

1、除,任命、授职,一般指免去旧职、授予新职。

2、赏,是由皇帝特旨颁布,赐予官职、官衔或爵位。

3、擢,既由选拔而提升。超擢则是越级破格提升的意思。

4、迁,改官。

5、拜,授予官职,任命,多指帝王授臣下官职。

6、徙,改任官职,多指一般的调职。

7、谪,官吏降级,相当于贬。

8、出,指出京受任。

9、去,卸职。《张衡传》:“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10、黜,废免,革职免官。《屈原列传》:“屈原既黜,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

11、放,放逐。有时也指京官调任外地,如《谭嗣同》“即放宁夏知府,旋升为宁夏道”

12、陟,升迁,指官吏的提升和进用。如诸葛亮《出师表》:“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13、夺,罢官免职。如《书博鸡者事》“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

14、罢,革除官职。《书博鸡者事》“又投间蔑污使君,使罢。”

15、复,恢复旧职。《书博鸡者事》中“为复守官而黜臧使者”

四、重点句式

(一)固定句式

1、既无叔伯,终鲜兄弟。“既„„终„„”,是连词“既”和连词“终”的搭配,表示不止一个方面,可译作“既„„又„„”,或“既„„也”。

2、有所希冀。“有所„„”,与“无所„„”是相对的格式。意思是“有„„的人(的东西、的事情)”。“所”字后面一定是动词。“所”与后面的动词组成名词性的“所”字结构,充当“有”的宾语。

3、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元臣,无以终余年。“无以”,是动词“无”与介词“以”的结合,又写作“亡以”,表示“没有办法”,“没有什么用来”。

4、是以区区不敢废远。“是以”,连词性的介宾词组,即“以是”的倒装,表示结果或结论,用在分句或句子的开头(有时置于主语后),上承说明原因的分句或句子,可译为“因此”“所以”。

5、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非独”,连词,表示除所说的意思之外,还有更进一层的意思,用在复句的上一分句里,可译为“不单”“不仅”“不只”之类。

(二)被动句

1、而刘夙婴疾病。婴,被……缠着。

2、戍卒叫,函谷举函谷关被攻克

2、若属皆且为所虏“为所”表示被动

3、吾属今为之虏矣“为”表示被动

4、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为”表示被动

5、不拘于时/受制于人“于”表示被动

6、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见笑于大方之家“见”表示被动

《段太尉轶事状》知识点

一、通假字

1.不嗛,辄奋击。嗛(qiè),通“慊”,满足,快意。2.椎釜鬲瓮盎盈道上。椎,通“槌”,打,砸。3.太尉判状,辞甚巽。巽,通“逊”,谦恭。4.出入岐周邠斄间。斄,通“邰”,今陕西武功

二、词类活用

1.以刃刺酒翁、坏酿器。坏:使动用法,使„„坏。2.晞一营大噪,尽甲。甲:名词作动词,穿上铠甲。3.乃我困汝。困:使动用法,使„„处于困境险地。4.遇不可,必达其志。达:使动用法,使„„表达出来。5.裂裳衣疮。衣:名词作动词,用衣裳缠裹。6.手注善药手:名词作状语,亲手 7.奈何欲以乱败郭氏。败:使动用法,使„„败坏。三、一词多义

(一)虚词“且”

1、作为连词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尚且、还,表让步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太尉笑且入并且,表并列关系且勇者不必死节况且

2、作为副词

且为之奈何?将,罪且及副元帅/人且饥死/火且尽将要年且九十将近

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故且从俗浮沉暂且,姑且

3、固定用法

且夫:放在句首,表示下文是进一步议论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况且,再说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况且,再说

(二)虚词“则”

1、用作连词

1)表因果关系,“就、便、那么”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省略谓语“鼓”

4、具以表闻(之)/拜表以闻(之)省略动词“闻“的宾语,这两处都指“皇上”

5、私见张良,具告(之)以事省略动词“告”的宾语

6、农以(之)告谌/吏以告泚省略介词“以”的宾语

7、以(之)如司农治事堂省略介词“以”的宾语

8、然力足以至焉,(而未至),于人为可讥省略分句“而未至”

《游褒禅山记》知识点

一、通假字

1、长乐王回深父。父,通“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二、词类活用

1、始舍于其址。舍:名词活用为动词,筑舍定居。率以货船窜名军中,则肆志 然则郭氏功名其与存者几何?2)表假设关系,“如果、假若” 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3)用在对比句中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4)表转折关系,“可是、却、倒是”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2、用作副词1)表示判断,“乃、是、就是”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2)“立即”秦二世则亡

3、作名词,“法则,准则”,可引申作动词,“效法”

(三)实词“诚”

1、用作名词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诚:名词,真心真意

2、用作副词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诚:副词,肯定、确实、确然

3、用作连词

公诚以都虞侯命某者诚:连词,表假设,果真

(四)实词“固”

1、夫颛臾,固而近于费固:形容词,城墙坚固

2、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固:动词,巩固,安定

3、独夫之心,日益骄固固:形容词,固执,顽固

4、蔺相如固止之固:形容词,坚决,坚持

5、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固:副词,本来,原来,固然

(五)实词“适”

1、余自临安舟行适临汝适:动词,到„„去

2、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适:动词,女子出嫁

3、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适:动词,适合,适应

4、从上观之适与地平(从上面看恰好与地面相平)适:副词,恰好

5、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适:副词,刚刚,刚才

四、重点句式

(一)宾语前置

1、欲谁归罪:疑问句中,疑问代词“谁”作为动词“归罪”的宾语,故前置

2、汝将何以视天地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何”作为介词“以”的宾语,故前置

(二)省略句

1、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上官),(上官)不许。省略“告诉“的宾语、“不许”的主语

2、(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省略主语“公”

3、前太守臣逵察臣(为)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为)秀才。省略“臣”的谓语拜臣(为)郎中/除臣(为)洗马。省略“臣”的谓语

2、名之曰褒禅。

3、距其院东五里

4、有泉侧出。

4、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6、好游者亦不能穷也。

7、而其见愈奇。

8、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9、火尚足以明也。

10、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11、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12、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谬: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弄错,使„„错。传:动词作名词,流传的文字。名:名词作动词,说明白。三、一词多义(扩展)

(一)虚词“乃”

1、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2、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何也

3、良乃人,具告沛公

4、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兵乃出

5、乃二十八骑

6、家祭无忘告乃翁

7、乃文乃武

(二)实词“道”

1、有碑仆道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3、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4、何可胜道也哉

5、策之不以其道

(三)实词“盖”

1、日初出大如车盖

2、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3、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

4、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四)实词“文”

1、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2、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

3、属予作文以记之

4、文过饰非

(五)实词“然”

1、至于颠覆,理固宜然3

名:名词活用为动词,命名,称呼。东:方位名词作动词,往东走 侧:名词作状语,在一侧。深:形容词用作名词,深度。穷: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穷尽,走到头。见:动词作名词,见到的景象。至:动词用作名词,到达的人。明:形容词用作动词,照明。极:形容词作动词,尽情享受。

险远:形容词用作名词,险远的地方。副词,表示判断,可译为“是”“就是”副词,竟,竟然,居然副词,于是副词,才

副词,只,仅仅

第二人称代词,你,你的语气词名词,路、道路名词,道理

名词,学说、主张动词,说、讲名词,方法名词,车盖

连词,承接上文,表示原因,“因为”“是因为“是由于” 动词,超过,胜过

助词,有“大概”的意思名词,文字名词,纹理名词,文章动词,掩饰代词,如此,这样

2、吴广以为然形容词,对、正确

3、有穴窈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4、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连词,表转折,但、但是

(六)虚词“其”

1、用作代词,可以作第一、二、三人称代词;可以作指示代词(这,那);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第三人称代词,它 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第二人称代词,你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独善其身第一人称代词,自己

则或咎其欲出者。指示代词,指代“欲出者”,译作“那” 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指示代词,指代“好游者”,译作“那些”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指示代词,译作“这”《郑伯克段于鄢》知识点

一、通假字

1、佗邑唯命。佗,通“他”,指示代词,别的,另外的。

2、谓之京城大叔。大,通“太”。

3、大都不过参国之一。参,通“三”。

4、姜氏欲之,焉辟害。辟,通“避”。

5、无庸,将自及。庸,通“用”。

6、遂寘姜氏于城颖。寘,通“置”,安置,这里是“放逐”的意思。

7、若阙地及泉。阙,通“掘”,挖。

8、永锡尔类。锡,通“赐”。

9、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帅,通“率”。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指示代词,译作“其中的”

2、用作副词

1)加强祈使语气,表示劝勉、希望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我们还是回去吧)尔其无忘乃父之志汝其勿悲

2)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其是之谓乎!

3)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其可怪也欤?

3、用作连词1)表选择,“是„„还是„„”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2)表假设,“如果,假如”其业有不精„心不若余之专耳

4、用作助词,调节音节,无义路漫漫其修远兮

5、固定用法“何其”,译作“多么”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多么衰落啊!)

四、重点句式

(一)固定句式

1、其孰能讥之乎?(难道„„吗?)

2、何可胜道也哉!(哪里„„呢!)

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这就是„„的缘故。)

(二)状语后置

文言文中介词结构往往放在动词后面,表示地点,时间,比较等意义。如:

1、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于天地„„”作状语修饰限定动词“观”,“对天地„„”

2、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于其址”作状语修饰限定动词“舍”,“在„„”

3、请辞于军“于军”作状语限定动词“辞”的对象,“向军队”

4、州司临门,急于星火。“于星火”表示“比星火„„”

5、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划线“于蓝”表示“比蓝„„”表比较

6、皆断头注槊上,植(于)市门外“(于)市门外”表示“在市门外„„”

7、具告以事“以事”表示“把事情„„”

8、生乎吾前“在我之前出生”

(三)定语后置

文言文中有很多句子将定语放在中心语之后。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仰观宇宙之大“利”“强”作为中心语“爪牙”“筋骨”的定语,后置。求人可使报秦者。(想找个可以出使去回复秦国的人)“可使报秦”作为中心语“人”的定语,后置。人马烧溺死者众“烧溺死”作为中心语“人马”的定语,后置。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军书十二卷数量词“一双”作为“白璧”的定语,后置。

二、词类活用

1、惊姜氏。

2、今京不度,非制也。

3、无生民心。

4、有献于公。

5、公赐之食。

6、隧而相见。

7、大叔完聚

8、夫人将启之

三、重点句式

(一)倒装句

1、宾语前置

姜氏何厌之有?颍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对曰:“君何患焉?”其是之谓乎!

2、状语后置

欲立之,亟请于武公郑伯克段于鄢

(二)判断句

制,巌邑也。颍考叔为颍谷封人。

一、通假字

1、古者富贵而名摩灭。

2、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3、思垂空文以自见。

4、放失旧闻。

5、稽其成败兴坏之纪。

6、则仆偿前辱之责。

二、词类活用

1、请略陈固陋

2、以污辱先人

3、古者富贵而名摩灭

4、孙子膑脚

5、综其终始4

惊,使动用法,使„„受惊。度,名词作动词,合法度。生,使动用法,使„„产生。献,动词作名词,进献的东西 食,动词作名词,吃的东西。隧,名词作动词,挖隧道。

完,使动用法,使„„完好、完整 启,为动用法,为„„开启 “之”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即“有何厌” 疑问代词“何”作为动词“谓”的宾语,前置 疑问代词“何”作为动词“患”的宾语,前置 “之”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即“其谓是乎” “于武公”为后置状语 “于鄢”为后置状语 蔓,难图也。

颍考叔,纯孝也。《报任安书》知识点

摩,通“磨”。底,通“抵”。见,通“现”。失,通“佚”。纪,通“记”。责,通“债”。固陋: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固陋的意见 辱:形容词作使动用法,使„„受辱 富贵: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富贵显达的人 膑脚:名词活用为动词,(被)截去膝盖骨 终始:动词活用为名次,由始至终的过程三、一词多义

(一)重点实词

重点掌握望、非、盖、胜、走,请参看《导学大课堂》113页

(二)虚词“焉”

1、用作兼词。

1)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其中)。(《论语》)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从这里)。(《劝学》)

2)相当于“于何”。译为“在哪里”“从哪里”等。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2、用作代词

1)相当于“之”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心不在焉

2)疑问代词,哪里、怎么。

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割鸡焉用牛刀(《论语》)

3、语气词

1)句末语气词,了、啊、呢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

2)作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3)作词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地”。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

(三)虚词“所”

1、用作名词,处所,地方。

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2、用作助词

1)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所”字结构,即为名词性意义,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3、固定用法

1)为„„所:“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报任安书》)2)所以:

①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方法” “是用来„„的”"等。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②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

(四)固定句式

1、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以„„为:把„„当作„„

2、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是以:因此

3、宁得自引深藏于岩穴邪?宁得:怎么能„„

4、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无乃:恐怕„„

四、重点句式

(一)倒装句

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于后世”作状语后置

(二)被动句

1、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于”表被动

2、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幽”表被动,被幽禁

3、盖文王拘而演《周易》“拘”表被动,被拘禁

4、屈原放逐,乃赋《离骚》“放逐”表被动,被放逐

5、孙子膑脚,《兵法》修列“膑脚”表被动,被施与膑刑

6、韩非囚秦,《说难》、《孤愤》“囚”表被动,被囚禁

7、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为„„所”表被动

附:文言文学习知识体系梗概

一、通假字

二、古今异义(见《导学大课堂》)

三、一词多义(18个重点虚词,120个重点实词)

四、偏义复词

五、词类活用名词活用(名词活用为动词、状语,名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2 动词活用(动词活用为名词、动词使动用法、动词意动用法)

3形容词活用(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使动用法、形容词意动用法)★使动用法:指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项伯杀人,臣活之 ★意动用法:指谓语动词具有“认为(或以为)宾语怎么样的意思。侣鱼虾而友麋鹿

六、文言句法

(一)、判断句

判断句,就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常见判断句式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示法:

1、“„„者,„„也。” 例如:陈涉者,阳城人也。

2、“„„,„„也”例如:段公,仁信大人也。

3、“„„者,„„。” 例如: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4、“„„者也。”例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5、无标志判断句,通过句意直接表示判断。例如: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

6、在文言文中有时为了加强判断的语气,往往在动词谓语前加副词“乃、必、亦、即、诚、皆、则”等表判断。

例如: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7、用动词“为”“是”表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做判断词,在汉以后做判断词则多起来,要注意和用作代词的“是”的区别。

例如: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是表示判断)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为表示判断)颍考叔为颍谷封人。(为表示判断)

(二)、省略句

省略句:将句子中某些成分省略,最常见的省略句如下:

1、省略代词

例如: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之)以事

2、省略介词,文言文中常常省略介词“于”,还有介词“以”等。例如:以(之)如司农治事堂,栖之(于)梁木上

(三)、被动句

被动句:文言文中,有些语句的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这种句式就是被动句。常见被动句有两大类,一种是有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一种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往往需要结合文意来判断。

1、有标志的被动句

“为”字式:„„为„„;为„„所„„;„„为所„„ “于”字式:„„于„„

“见”字式:„„见„„;„„见„„于„„ “受”字式:受„„于„„

例如: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被”字式:„„被„„; 例如:予犹记周公之被逮。《五人墓碑记》

2、无标志的被动句往往用动词直接表示被动意思,结合文意判定。例如: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被„„缠绕

(四)倒装句

文言文中的倒装句是相对于现代汉语的语序而言的。文言文中的倒装句式一般可分为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等。

1、宾语前置句(如《鸿门宴》所示)

2、状语后置句(如《游褒禅山记》所示)

3、定语后置句(如《游褒禅山记》所示)

4、现代汉语正常单句语序:

(定)主+[状]谓+(定)宾,若文言文语句不合现代汉语语序,皆视为倒装。

(五)固定句式(从略)

第三篇: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文翻译

逍遥游译文

北方的大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鲲。鲲的体积,真不知道大到几千里;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就叫鹏。鹏的脊背,真不知道长到几千里;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天边的云。这只鹏鸟呀,随着海上汹涌的波涛迁徙到南方的大海。南方的大海是个天然的大池。《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情的书,这本书上记载说:“鹏鸟迁徙到南方的大海,翅膀拍击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波涛,海面上急骤的狂风盘旋而上直冲九万里高空,离开北方的大海用了六个月的时间方才停歇下来”。春日林泽原野上蒸腾浮动犹如奔马的雾气,低空里沸沸扬扬的尘埃,都是大自然里各种生物的气息吹拂所致。天空是那么湛蓝湛蓝的,难道这就是它真正的颜色吗?抑或是高旷辽远没法看到它的尽头呢?鹏鸟在高空往下看,不过也就像这个样子罢了。再说水汇积不深,它浮载大船就没有力量。倒杯水在庭堂的低洼处,那么小小的芥草也可以给它当作船;而搁置杯子就粘住不动了,因为水太浅而船太大了。风聚积的力量不雄厚,它托负巨大的翅膀便力量不够。所以,鹏鸟高飞九万里,狂风就在它的身下,然后方才凭借风力飞行,背负青天而没有什么力量能够阻遏它了,然后才像现在这样飞到南方去。寒蝉与小灰雀讥笑它说:“我从地面急速起飞,碰着榆树和檀树的树枝,常常飞不到而落在地上,为什么要到九万里的高空而向南飞呢?”到迷茫的郊野去,带上三餐就可以往返,肚子还是饱饱的;到百里之外去,要用一整夜时间准备干粮;到千里之外去,三个月以前就要准备粮食。寒蝉和灰雀这两个小东西懂得什么!

小聪明赶不上大智慧,寿命短比不上寿命长。怎么知道是这样的呢?清晨的菌类不会懂得什么是晦朔,寒蝉也不会懂得什么是春秋,这就是短寿。楚国南边有叫冥灵的大龟,它把五百年当作春,把五百年当作秋;上古有叫大椿的古树,它把八千年当作春,把八千年当作秋,这就是长寿。可是彭祖到如今还是以年寿长久而闻名于世,人们与他攀比,岂不可悲可叹吗?商汤询问棘的话是这样的:“在那草木不生的北方,有一个很深的大海,那就是‘天池’。那里有一种鱼,它的脊背有好几千里,没有人能够知道它有多长,它的名字叫做鲲,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鹏,它的脊背像座大山,展开双翅就像天边的云。鹏鸟奋起而飞,翅膀拍击急速旋转向上的气流直冲九万里高空,穿过云气,背负青天,这才向南飞去,打算飞到南方的大海。斥鴳讥笑它说:‘它打算飞到哪儿去?我奋力跳起来往上飞,不过几丈高就落了下来,盘旋于蓬蒿丛中,这也是我飞翔的极限了。而它打算飞到什么地方去呢?’”这就是小与大的不同了。

所以,那些才智足以胜任一个官职,品行合乎一乡人心愿,道德能使国君感到满意,能力足以取信一国之人的人,他们看待自己也像是这样哩。而宋荣子却讥笑他们。世上的人们都赞誉他,他不会因此越发努力,世上的人们都非难他,他也不会因此而更加沮丧。他清楚地划定自身与物外的区别,辩别荣誉与耻辱的界限,不过如此而已呀!宋荣子他对于整个社会,从来不急急忙忙地去追求什么。虽然如此,他还是未能达到最高的境界。列子能驾风行走,那样子实在轻盈美好,而且十五天后方才返回。列子对于寻求幸福,从来没有急急忙忙的样子。他这样做虽然免除了行走的劳苦,可还是有所依凭呀。至于遵循宇宙万物的规律,把握“六气”的变化,遨游于无穷无尽的境域,他还仰赖什么呢!因此说,道德修养高尚的“至人”能够达到忘我的境界,精神世界完全超脱物外的“神人”心目中没有功名和事业,思想修养臻于完美的“圣人”从不去追求名誉和地位。

归去来兮辞 序:

我家贫穷,种田不能够自给。孩子很多,米缸里没有存粮,维持生活所需的一切,没有办法解决。亲友大都劝我去做官,我心里也有这个念头,可是求官缺少门路。正赶上有奉使外出的关使,蒙江洲刺史对我的厚爱,叔父也因为我家境贫苦(替我设法),我就被委任到小县做官。那时社会上动荡不安,心里惧怕到远地当官。彭泽县离家一百里,公田收获的粮食,足够造酒饮用,所以就请求去那里。等到过了一些日子,便产生了留恋故园的怀乡感情。那是为什么?本性任其自然,这是勉强不得的;饥寒虽然来得急迫,但是违背本意去做官,身心都感痛苦。过去为官做事,都是为了吃饭而役使自己。于是惆怅感慨,深深有愧于平生的志愿。仍然希望任职一年,便收拾行装连夜离去。不久,嫁到程家的妹妹在武昌去世,一心想着赶快去奔丧,自己请求免去官职。自立秋第二个月到冬天,在职共80多天。就着这件事陈述自己的心意,写了一篇文章,题目叫《归去来兮》。这时候正是乙巳年(晋安帝义熙元年)十一月。

正文:

回去吧,田园快要荒芜了,为什么还不回!既然自认为心志被形体所役使,又为什么惆怅而独自伤悲?认识到过去的错误已经不可挽回,知道未来的事还来得及补救。实在是误入迷途还不算太远,已经觉悟到今天“是”而昨天“非”。船在水面轻轻地飘荡着前进,微风徐徐地吹动着上衣。向行人打听前面的道路,遗憾的是天刚刚放亮。

刚刚看见了自家的房子,一边高兴,一边奔跑。童仆欢喜地前来迎接,幼儿迎候在家门。庭院小路虽将荒芜,却喜园中松菊还存。我拉着幼儿走进内室,屋里摆着盛满酒的酒樽。拿过酒壶酒杯来自斟自饮,看看院子里的树木,觉得很愉快。靠着南窗寄托着我的傲世情怀,深知住在小屋里反而容易安适。天天在园子里散步自成乐趣,尽管设有园门却常常闭关。拄着手杖或漫步或悠闲地随处休息,不时地抬起头来向远处看看。云烟自然而然地从山洞飘出,鸟儿飞倦了也知道回还。日光渐暗太阳将快要下山,我抚摸着孤松而流连忘返。

回去吧,让我同外界断绝交游。既然世俗与我乖违相悖,我还驾车出游有什么可求?亲戚间说说知心话儿叫人心情欢悦,抚琴读书可藉以解闷消愁。农人们告诉我春天已经来临,我将要到西边去耕耘田亩。有时坐着有布篷的小车,有时划着一只小船。既探寻幽深曲折的山沟,也经过道路崎岖的小丘。树木长得欣欣向荣,泉水开始涓涓奔流。羡慕万物恰逢繁荣滋长的季节,感叹我的一生将要结束。

算了吧!身体寄托在天地间还能有多少时候(活在世上还能有多久)?为什么不随心所欲,听凭自然地生死?为什么心神不定啊,想要到哪里去?企求富贵不是我的心愿,修仙成神是没有希望的。爱惜美好的时光,独自外出。有时扶着拐杖除草培苗。登上东边的高冈,放声呼啸。面对清清的流水吟诵诗篇。姑且顺随自然的变化,度到生命的尽头。乐安天命,还有什么可疑虑的呢?

《劝学》译文

有道德修养的人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木材直得可以符合拉直的墨线,用火烤把它弯曲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规的标准了,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所以木材用墨线量过,再经辅具加工就能取直,刀剑等金属制品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聪明机智,而行为就不会有过错了。

我曾经整天思索,(却)不如片刻学到的知识(多);我曾经踮起脚远望,(却)不如登到高处看得广阔。登到高处招手,胳膊没有比原来加长,可是别人在远处也看见;顺着风呼叫,声音没有变的洪亮,可是听的人听得很清楚。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行千里,借助舟船的人,并不善于游泳,却可以横渡江河。君子的资质禀性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就从这里兴起了;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就从这儿产生了;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品德,自然会心智澄明,也就具有了圣人的精神境界。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千里马一跨跃,也不足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就在于不停地走。(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烂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可以喝到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啊。螃蟹有六条腿,两个蟹钳,(但是)如果没有蛇、鳝的洞穴它就无处存身,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啊。

第四篇:必修五文言文知识归纳

《归去来兮辞》知识点归纳

一、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字的通假意义。乃瞻衡宇

衡,通“横”;

景翳翳以将入

景,同“影”,日光。

二、找出下列句中含古今异义的词,并解释其古今意义。

悦亲戚之情话。亲戚,古义:指包括父母兄弟在内的内外亲属;今义: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成员。情话,古义:指知心话;今义:指男女间谈情说爱的话。将有事于西畴。有事,古义:指农事;今义:泛指事情。

既窈窕以寻壑。窈窕,古义:幽深曲折的样子;今义:指女子文静而美好。

觉今是而昨非。是,古义:正确;今义:判断词。非,古义:过错、错误;今义:不。恨晨光之熹微。恨,古义:埋怨、遗憾;今义:仇恨、怨恨。策扶老以流憩。扶老,古义,拐杖;今义,扶持老人。

三、找出下列句中的词的词类活用意义。园日涉以成趣。日:名词作状语,每天。时矫首以遐观。时:名词作状语,有时。

携幼入室。幼:形容词作名词,儿童、小孩子。乐琴书以消忧。琴书:名词作动词,抚琴、读书。或棹孤舟。棹:名词作动词,划船。

策扶老以流憩。策:名词作动词,拄着。

眄庭柯以怡颜。怡: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愉快。

乐琴书以消忧。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琴书:名词作动词,弹琴,读书。悦亲戚之情话。悦: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愉快。善万物之得时。善: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善,羡慕。

四、解释下列句中一词多义词的意义。引:

引以为流觞曲水。疏导、引来。引壶觞以自酌。端起。

引而不发,跃如也。拉弓。相如引车避匿。掉转。

引兵欲攻燕。率领、引导。秦军引而去。避开、退却。乘:

聊乘化以归去,乐夫天命复奚疑。顺应。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趁着。

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shèng 量词,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牛十二,乘韦先。四的代称。行: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将要。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行为。汉天子,我丈人行也。辈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行走。之:

悟已往之不谏。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不译。恨晨光之熹微。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不译。悦亲戚之情话。结构助词,的。

感吾生之行休。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不译。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动词,到。而:

觉今是而昨非。连词,并列关系,不译。门虽设而常关。连词,转折关系,但是。时矫首而遐观。连词,顺承关系,不译。

鸟倦飞而知还。连词,因果关系,因此,因而。以:

既自以心为形役。连词,因为。

舟遥遥以轻飏。连词,修饰关系,不译。农人告余以春及。介词,把。引壶觞以自酌。连词,来。聊乘化以归尽。连词,因而。园日涉以成趣。连词,因而。木欣欣以向荣。连词,因为。问征夫以前路。介词,拿。乐琴书以消忧。连词,来。

五、指出下列句中文言特殊句式。既自以心为形役。被动句。

乐夫天命复奚疑。宾语前置句。

农人告余以春及。状语后置句。将有事于西畴。状语后置句。

复驾言兮焉求。疑问句宾语前置句。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疑问句宾语前置句。

六、解释下列句中固定格式的词的意义。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载„„载„„,一边„„一边„„。

七、请找出下列句中五个疑问代词来,分析它们的词义。

田园将芜胡不归。为什么。奚惆怅而独悲。为什么。复驾言兮焉求。什么。曷不委心任去留。何。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为什么,哪里。

《滕王阁序》知识点归纳

一、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字的通假意义。所赖君子见机。“机”通“几”,预兆。俨骖騑于上路。“俨”通“严”,整治。云销雨霁,彩彻区明。“销”通“消”。

二、找出下列句中含古今异义的词,并解释其古今意义。①穷且益坚。穷,古义:困厄,处境艰难。今义:穷困。②一介书生。一介,古义:一个。今义:常用下浑成之美。

③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弱冠,古义:指二十岁,古代以二十岁为弱年。今无此意。④难再。再,古义:第二次。今义:又。

⑤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云尔,古义:语气词,用在句尾,表示述说完了。今无此意。⑥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学士,古义:掌管文学撰述的官。今义:常用来指学位。

三、找出下列句中的词的词类活用意义。

襟三江而带五湖。“襟”“带”均为名词活用作动词的意动用法,分别解释为“以„„为衣襟”和“以„„为束带”。

徐孺下陈蕃之榻。下:使动用法,使„„放下来。

腾蛟起凤。腾、起:使动用法,使„„腾空,使„„起舞。屈贾谊于长沙。屈:使动用法,使„„受委屈。窜梁鸿于海曲。窜:使动用法,使„„出走。雄州雾列,俊采星驰。星:名作状,像流星一样。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目:名作动,看,望。宾主尽东南之美。尽:副作动,都包括。宾主尽东南之美。美:形作名,才俊。

一言均赋。“赋”,名词活用作动词,铺陈。

雄州雾竟,俊采星驰。零、星:名词作状语,分别译为“像雾”“像星”。

四美真,二难并。美、难:形容词活用作名词。“美”指“美好的事物”,“难”指“难得的人”。

四、解释下列句中一词多义词的意义。故:

豫章故郡,洪者新府。形容词,旧。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连词,所以。桓侯故使人问之。副词,特意。既克,公问其故。名词,原因。尽:

宾主尽东南之美。副词,全,都。潦水尽而寒潭清。动词,没,干涸。则智者尽其谋。动词,全部用出。聊乘化以归尽。动词,完,尽头。

惟思自尽。动词,死、灭。尽态极妍。副词,最。且: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连词,可是。北愚公者,年且九十。副词,将近。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副词,姑且,暂且。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哉。连词,尚且。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副词,将要。胜:

胜友如云。形容词,才华出众的。躬逢胜饯。形容词,盛大的。

胜地不常。形容词,美的、美丽的。

驴不胜怒,蹄之。动词,能承受、能胜任。此时无声胜有声。动词,超过。刑人如恐不胜。形容词,尽、完。穷:

响穷彭蠢之滨。副词,尽。穷睇眄于中天。副词,尽。

穷且益坚。名词,因厄、处境艰难。岂效穷途之哭。形容词,走到头的。穷则独善其身。形容词,穷困。舍:

舍簪笏于百龄。动词,舍弃。

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名词,客舍、住所。退三舍而避之。古代一天行军的路程。吾舍之矣。动词,释放、放弃。临:

临别赠言。副词,将要。临帝子之长洲。动词,面对。

不临深渊。俯视,从高处向低处看。临视则虫集冠上。到、走近。怀:

怀帝阍而不见。动词,想念。有怀投笔。名词,心思。

怀其壁从径道亡。动词,揣着。序:

序属三秋。名词,时序。滕王阁序。序言、序文。

雁行有序。名词,次序、秩序。

序八州而朝同列。动词,安排次序。

五、指出下列句中文言特殊句式。

物(有)华天(有)宝。省略谓语。

十旬休假,胜友如云(聚集)。省略谓语。

渔舟唱(于)晚,响穷彭蠡之滨。省略介词。

所赖君子安(于)贫。省略介词。

童子何知。宾语前置句。

纤歌凝而白云遏。被动句。

怀帝阍而不见。被动句。

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介词结构后置。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介宾结构后置。都督阎公之雅望。定语后置句。宇文新州之懿范。定语后置句。孟学士之词宗。定语后置句。王将军之武库。定语后置句。等终军之弱冠。定语后置句。慕宗悫之长风。定语后置句。童子何知。宾语前置句。

《逍遥游》知识点归纳

一、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字的通假意义。北冥有鱼。“冥”通“溟”,海。怒而飞。“怒”通“努”,鼓起翅膀。其远而无所至极邪?“邪”通“耶”,疑问语气词表“呢”。三餐而反。“反”通“返”,返回。小知不及大知。“知”通“智”,才智。此小大之辩也。“辩”通“辨”,分辨。

而御六气之辩故夫知效一官。“知”通“智”,才智。而征一国者。“而”通“能”,能力。旬有五日而后反。“有”通“又”;“反”通“返”,返回。而御六气之辩。“辩”通“变”,变化。

二、找出下列句中含古今异义的词,并解释其古今意义。

腹犹果然。果然,古:很饱的样子;今:副词,表示所说的事实或所料相符;连词,假设事实与所料相符。

小年不及大年。年,古: 寿命;今:年岁,年纪。蟪蛄不知春秋。春秋,古:四季。今:①指《春秋》,②历史上的一个时代,③春季和秋季,④人的年岁。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海运,古义:海动风起;今义:海上运输。野马也,尘埃也。野马,古义:山野的雾气;今义:不是家养的马。

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扶摇,古义:旋风;今义:盘旋而上,腾飞。众人匹之。众人,古:平常人,普通人;今:很多人。

不过数仞而下。不过,古:不超过;今:表示转折关系,却。

虽然,犹有未树也。虽然,古:虽然这样,但是;今: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 然后图南。然后,古:这样才,这样以后;今:表示承接关系。

三、找出下列句中的词的词类活用意义。《齐谐》者,志怪者也。形作名,怪事。而后乃今将图南

名作动,南行。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名作动,往南飞去。适莽苍者,三餐而反。形作名,郊野。不过数仞而下。名作动,降落。然后图南。名作动,南行。

此亦飞之至也。动作名,最高限度。

德合一君。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满意。而征一国者。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信任。虽然,犹有未树也。名作动,树立。

四、解释下列句中一词多义词的意义。之:

鹏之徙于南冥也。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之二虫又何知。代词,此或这。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动词,到,去。

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否定句中的宾语前置,它。其: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代词,它的。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表揣测语气,大概。以: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介词,凭借。以八千岁为春。介词,把。奚以知其然也。介词,凭借。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介词,因为。息:

去以六月息。风。以息相吹。气息。贱息舒祺。子女。偃旗息鼓。停止。

苏武气绝,半日复息。呼吸。名: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名词,名称。圣人无名。名词,名望。

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名词,名义。名之者谁。动词,命名。

人虽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动词,说出、说明。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动词,命名。隳名城,杀豪杰。形容词,著名。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形容词,出名。名列前茅志。名词,名字。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名词,志向。志:

《齐谐》者,志怪者也。动词,记载。博闻强志。动词,记住。

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动词,做标记。图:

图穷匕首见。地图。

乃强起扶杖,执图谐寺后。图画。而后乃今将图南。打算。

如有离违,宜别图之。谋划、筹划。

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谋取、设法对付。置:

置杯焉则胶。放上、安放。

郑人有且置履者。购置、添置。

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放弃、放下。穷: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辨,以游无穷者。形容词,穷尽。子孙习其家风,今多穷困。形容词,生活困难。复前行,欲穷其林。动词,走到尽头。

穷不失义,达不离道。不得志,仕途不顺。适:

适莽苍者。到、往。始适还家门。出嫁。适得府君书。刚才。处分适兄意。依照。少无适俗韵。迎合。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享有、享受。适与羽船会。恰好、刚好。

五、指出下列句中文言特殊句式。

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判断句。众人匹(于)之。省略介词。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介词状语后置句。

南冥者,天池也。判断句。

《齐谐》者,志怪者也。判断句。此小年也。判断句。此大年也。判断句。此亦飞之至也。判断句。此大小之辩也。判断句。而莫之夭阏。即“夭阏之”,宾语前置句。之二虫又何知。即“知何”,宾语前置句。奚以知其然也? 即“以奚”,宾语前置句。彼且奚适也? 即“适奚”,宾语前置句。而彼且奚适也?即“适奚”,宾语前置句。其自视也。即“视自”,宾语前置句。

翱翔蓬蒿之间。省略介词“于”的状语后置句。定乎内外之分。状语后置句,“乎”相当于“于”。辩乎荣辱之境。状语后置句,“乎”相当于“于”。

六、解释下列句中固定格式的词的意义。

①其正色也?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其……: 是……,还是……。②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奚以……为:哪里用……呢。

《陈情表》知识点归纳

一、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字的通假意义。

夙遭闵凶。“闵”通“悯”,指可忧患的事(多指疾病死丧)。零丁孤苦。“零丁”通“伶仃”,孤独的样子。常在床蓐。“蓐”通“褥”,草垫子,草席。臣密今年四十有四。“有”通“又”。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有”通“又”。

二、找出下列句中含古今异义的词,并解释其古今意义。生孩六月。六月,古义:六个月;今义:第六月。

后刺史荣举臣秀才。秀才,古义:优秀人才;今义:科举考试中最低一级考中者。舅夺母志。夺,古:强行改变;今: 争取得到

九岁不行。不行,古:不能走路;今:不可以,不中用,不好。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成立,古:成年 ;今组织等开始存在。晚有儿息。息,古:子 ;今: 呼吸。形影相吊。吊,古:慰问 ;今:悬挂。而刘夙婴疾病。婴,古:缠绕 ;今:婴儿。未曾废离。废,古:停止;今:没有用的。逮奉圣朝。逮,古:等到;今:捉拿。寻蒙国恩。寻,古:不久 ;今: 寻找。除臣洗马。除,古:授予官职;今:去掉。

臣欲奉诏奔驰。奔驰,古:快速赶到;今:(车、马等)快速的跑。

欲苟顺私情。私情,古:死人感情;今:死人的交情;指男女情爱的事(不正当的)。则告诉不许。告诉,古:申述;今:诉说给别人知道。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区区,古:形容自己的私情,我,谦称;今:少。臣之辛苦。辛苦,古:辛酸苦楚;今: 身心劳苦。庶刘侥幸。庶,古:希望;今:众多。

愿陛下矜悯愚诚。愿,古义:希望 ;今: 乐意,愿意。

三、找出下列句中的词的词类活用意义。

夙遭闵凶。凶:形活名,可忧患的事,不幸的事。则病日笃。日:名作状,一天天地。

猥以微贱。微贱:形作名,卑微低贱的身份。臣具以表闻。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知道。

谨拜表以闻。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知道。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远:形作动词,远离。

愿陛下矜悯愚诚。诚:形容词作名词,诚心。无以终余年。终: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结束。保卒终年。卒: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终了。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次之童。内、外:名词作状语,在外面,在家中。

四、解释下列句中一词多义词的意义。于:

急于星火。介词,比。

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介词,在。以:

臣以险衅。介词,因为。

臣以供养无主。介词,因为。但以刘日薄西山。介词,因为。猥以微贱。介词,凭借。

圣朝以孝治天下。介词,凭借。臣具以表闻。介词,用、把。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介词,用。区区: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拳拳,形容自己的私情。秦以区区之地,至万乘之势。小小的。新妇谓府吏,感君区区怀。真心实意。

则区区与诸君,论此于荒山寂寞之滨。我。卒:

保卒余年。完。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士兵。卒成帝业。最终。

卒然边境有急。通“猝”,突然。功:

躬亲抚养。亲自。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亲戚,名词。薄:

日薄西山。逼近,迫近,动词。门衰祚薄。微薄,少,形容词。当:

死当结草。应当,副词。当侍东宫。任,充当,动词。行:

行年九岁。经历,动词。九岁不行。走路,动词。夙:

夙遭闵凶。早时,名词。夙夜忧叹。早晨,名词。拜:

拜臣郎中。授官,动词。谨拜表以闻。奉上,动词。矜:

犹蒙矜育。怜惜,动词。

不矜名节。自夸,夸耀,动词。至:

至微至陋。副词,极其。无以至今日。动词,到达。以:

臣以险衅。连词,因为。臣以供养无主。连词,因为。谨拜表以闻。连词,相当于“而”。猥以微贱。介词,凭身份。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介词,用。臣具以表闻。介词,用。见:

慈父见背。代词,我,自己。二州牧所见明知。动词,看见。

五、指出下列句中文言特殊句式。

(此)非臣陨首所能上报。省略主语的判断句。(吾)实为狼狈。省略主语的判断句。刘夙婴疾病。被动句。告诉不许。被动句。举臣秀才。省略主语。拜臣郎中。省略主语。除臣洗马。省略主语。

急于星火。介词状语后置句。是以区区不能废远。介词宾语前置句。谨拜表以闻(陛下)。省略宾语。

逮(臣)奉圣朝,沐浴清化。省略主语。则告诉(陛下)不许。省略主语。少仕(于)伪朝。省略介词。

第五篇:必修四文言文复习学案

必修四文言文复习学案

(九)一、六国论

1、通假字

①暴秦之欲无厌(“厌”通“餍”,满足)②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当”通“倘”,如果)

2、古今异义词

①弊在赂秦(赂:割让土地以奉送)

②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其实:这实际上)③思厥先祖父(祖父:祖辈和父辈)

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至于:到„„。颠覆:灭亡)⑤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速:招致)⑥后秦击赵者再(再:两次)⑦可谓智力孤危(智力:智谋与力量)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故事:先例,旧例)

3、文言实词(1)判

①遂判为十二,合为七国(柳宗元《封建论》)(动词,分,分开)②故不战而强弱胜负以判矣(动词,区分,辨别)

③太尉判状辞甚巽(巽:恭顺)(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动词,判决)④是非已付渔樵判(动词,评判,判断。这是后起义)

⑤陈镇安武胜军节度使、司徒兼郎中,判相州(《宋史•韩琦传》)(动词,高位兼低职,或出任地方

官)(2)速

①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动词,招致)

②有不速之客三人来(《周易•需》)(动词,邀请,迎请)③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赤壁之战》)(形容词,快速,迅速)(3)劫

①今乃与王黄等劫掠代地(《史记•高祖本纪》)(动词,强夺,掠取)②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动词,威逼,威胁,胁迫,挟制)③因劫众,众不敢不听(《史记•高祖本纪》)(动词,威逼,胁迫)④桑海几经尘劫换(名词,佛教称世界由生到灭的一个轮回为一劫)(4)赂秦而力亏(赂:动词,割让土地以奉送)(5)然则诸侯之地有限(然则:既然这样,那么)(6)与赢而不助五国也(与:结交,亲附)(7)洎牧以谗诛(副词,等到,及)

(8)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向使:假使。爱:爱惜)(9)则胜负之数(数:天数,命运)(10)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量:估量)

(11)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从:动词,跟随,追随)

4、文言虚词(1)而

①赂秦而力亏(因果连词)②与战胜而得者(顺承连词)

③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转折连词)④与赢而不助五国也(转折连词)⑤二败而三胜(并列连词)⑥惜其用武而不终也(转折连词)(2)以

①不赂者以赂者丧(介词,因为)②举以予人(介词,把)

③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介词,用,拿)④洎牧以谗诛(介词,因为)

⑤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介词,用,拿)⑥日削月割,以趋于亡(连词,以致,表结果)

⑦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连词,才,因而,表结果)⑧苟以天下之大(介词,凭着,靠着)

5、词类活用

①至于颠覆,理固宜然(理:名状,按道理讲)②能守其土,义不赂秦(义:名状,坚守道义)③李牧连却之(却:使动,使„„退却,打退)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礼:名动,礼遇,礼待)⑤日削月割,以趋于亡(日、月:名状)

⑥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小、大:形名,小的土地,大的土地)

6、文言句式

①举以予人(省略句)②赵尝五战于秦(状语后置)③洎牧以谗诛(被动句)④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被动句)⑤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 劫哉!(被动句)⑥其势弱于秦(状语后置)

⑦苟以天下之大(定语后置)

7、固定句式

然则:即然这样,那么„„

二、阿房宫赋

1、古今异义词

①直走咸阳(走:跑,奔,有“趋向”之意)

②各抱地势,钩心斗角(钩心斗角:各种建筑都与中心建筑钩连,相邻的屋角互相对峙,好像兵戈

相斗)

③而气候不齐(气候:雨雪阴晴等情况。今义为“一个地区的气候概况”)④韩魏之经营(经营:金玉珠宝。今义为“筹划并管理(企业等)”)⑤齐楚之精英(精英:金玉珠宝。今义为“精华”,也指“出类拔萃的人”)

2、文言实词(1)一

①六王毕,四海一(数动,统一)②五步一楼(数量词,一座)

③固知一死生为虚诞(数词的意动用法,把„„看作相同)④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副词,全部,整个)⑤用心一也(形容词,专一)

(2)歌台暖响(响:名词,声音,歌声)

(3)缦立远视,而望幸焉(幸:帝王对女子的宠爱)

(4)剽掠其人,倚叠如山(剽 :掠夺。掠:掠夺。剽掠:同义复词连用)(5)爱

①秦爱纷奢(动词,喜爱,爱好)②使六国各爱其人(动词,爱护)(6)缦立远视(缦:副词,久)

3、词类活用

①六王毕,四海一(数动,统一)②骊山北构而西折(名状,向北,向西)③辇来于秦(名状,乘车辇)④朝歌夜弦(名状,在早上,在夜晚)⑤蜂房水涡(名状,像蜂房,像水涡)⑥族秦者秦也(名动,灭族)

⑦后人哀之而不鉴之(哀:为动用法,为„„而哀;鉴:意动,以„„为鉴)⑧戍卒叫,函谷举(被动,被„„攻占)⑨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名动,变成了焦土)

必修四文言文复习学案

(十)三、滕王阁序

1、通假字

①俨骖騑于上路(“俨”通“严”,整治)②云销雨霁,彩彻区明(“销”通“消”,指云气消散,雨过天晴)③时运不齐,命途多舛(“齐”通“济”,通达,顺利)④所赖君子见机(“机”通“几”,细微的预兆)

2、古今异义词

①穷且益坚(穷:困厄,处境艰难)②千里逢迎,高朋满座(逢迎:迎接)

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赊:远。扶摇:猛烈的旋风)

3、文言实词(1)数

①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名词,天数,定数)②范增数目项王(副词,屡次)

③数吕师孟叔侄为逆(动词,列举罪状)④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名词,追究到底)(2)穷

①穷岛屿之萦回(动词,穷尽)

②穷且益坚(名词,困厄,处境艰难)③不忍穷竟其事(动词,追究到底,究查)(3)属

①时维九月,序属三秋(zhǔ,副词,适逢,恰好)②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shǔ,名词,类)

③在骨髓,司命之所属(shǔ,动词,归属,隶属)④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zhǔ,动词,接连,跟随)⑤屈平属草稿未定(zhǔ,动词,连缀,撰写)⑥属予作文以记之(zhǔ,通“嘱”,动词,嘱托)(4)数

①识盈虚之有数(名词,定数)②一曲红绡不知数(名词,数量)

③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名词,技艺,技能)④数吕师孟叔侄为逆(动词,列举罪状)⑤而公子亲数存之(shuò,副词,屡次)(5)引

①控蛮荆而引瓯越(动词,连接)②恭疏短引(名词,序言)

③司马懿引二十万军(动词,带领,率领)

④初一交战,操军不胜,引次江北(动词,退却,避开)

⑤引赵使者蔺相如(动词,延请)

⑥见人方引婴儿欲投之江中(动词,拉,牵引)⑦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动词,拿,举)⑧虞常果引张胜(动词,牵引,牵涉,牵连)

4、文言虚词(1)故

①豫章故郡(形容词,旧有的)

②广故数言欲亡(副词,故意,特意)③桓侯故使人问之(副词,特意)④既克,公问其故(名词,原因)

⑤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副词,仍然)⑥君安与项伯有故(名词,老交情)(2)尽

①宾主尽东南之美(副词,全,都)②潦水尽而寒潭清(动词,消失)③则智者尽其谋(动词,全部用出)④聊乘化以归尽(动词,终结,指死亡)

5、词类活用

①襟三江而带五湖(襟: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衣襟。

带: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衣带。)

②徐孺下陈蕃之榻(下:使动用法,使„„放下)

③雄州雾列,俊采星驰(雾:名状,像雾那样。星:名状,像星星那样。)④目吴会于云间(目:名动,看)

⑤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屈:使动,使„„受屈)⑥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窜:使动,使„„逃亡)⑦宾主尽东南之美(美:形名,才俊)

⑧兰亭已矣,梓泽丘墟(丘墟:名动,变成废墟)

6、文言句式

①童子何知,躬逢胜饯(宾语前置)②纤歌凝而白云遏(被动句)

③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状语后置)④渔舟唱晚(省略句)

7、涉及的典故(略)

四、报任安书

1、通假字

①其次诎体受辱(“诎”通“屈”,弯曲)②其次关木索、被箠楚受辱(“箠”通“棰”,杖)③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剔”通“剃”,剃除)④见狱吏则头枪地(“枪”通“抢”,碰撞)⑤及以至是(“以”通“已”,已经)⑥及罪至罔加(“罔”同“网”,法网)⑦思垂空文以自见(“见”通“现”,表现)⑧则仆偿前辱之责(“责”通“债”)⑨古者富贵而名摩灭(“摩”通“磨”,磨灭)⑩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底”通“抵”)⑾放失旧闻(“失”通“佚”,散失)

2、古今异义词

①意者勤勤恳恳(勤勤恳恳:诚挚恳切。)②下流多谤议(下流:指负罪受辱的处境。)③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非常:非同寻常。)④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发愤:抒发愤懑)⑤太史公牛马走再拜云(再拜:拜两拜。

牛马走:谦辞,像牛马那样供人驱使的仆人。)

⑥素所自树立使然也(树立:立身处世)⑦恨私心有所不尽(私心:自己内心)

3、文言实词(1)望

①若望仆不相师(动词,埋怨,责怪)②吾尝跂而望矣(动词,向远处看)

③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动词,盼望,期望)

④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名词,念头)⑤先达德隆望尊(名词,名望,声望)

⑥壬戌之秋,七月既望(名词,望日,农历每月十五日,十六日为既望。)⑦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动词,希望)(2)物

①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名词,事物,东西)

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名词,外物,与“自己”相对,指自己以外的人或事物。)

③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名词,外物,与“自己”相对,指自己以外的人或事物。)④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名词,事物的内容,实质)(3)用

①而用流俗人之言(动词,采用,听信)②用之所趋异也(介词,因为)

③兵精足用(名词,器用,军用物资)

④贤能为之用(动词,运用,根据事物的特性加以利用)⑤士卒多为用者(动词,效劳,出力)

4、文言虚词(1)乃

①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副词,竟然)②乃欲引节,斯亦不远乎(副词,才)③乃有所不得已也(动词,是)(2)于

①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介词,比)②幽于圜墙之中(介词,在)③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介词,被)

5、词类活用

①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牛马:名状,像牛马那样)②倡优所畜(倡优:名状,像乐师优伶那样)③且勇者不必死节(死:为动用法,为„„而死)

6、文言句式

①素所自树立使然也(判断句)

②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判断句)③声闻邻国(省略句)

④韩非囚秦(省略句、被动句)⑤至激于义理者不然(被动句)⑥重为乡党所笑(被动句)⑦盖文王拘而演周易(被动句)⑧灌夫受辱于居室(状语后置)⑨安在其不辱也(宾语前置)⑩文采不表于后世(状语后置)

下载文言文教材回归必修四、五[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文言文教材回归必修四、五[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中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点

    廉颇蔺相如列传 一、通假字 1.可与不: 不(fǒu),通“否”。 2.拜书送于庭: 庭,通“廷”,朝廷。 3.召有司案图: 案,通“按”,审察,察看。 4.设九宾礼于廷: 宾,通“傧”。 5.秦自缪......

    必修四文言文测试题含答案

    练习12、必修四文言文测试题 一、基础知识检测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虎兕(sì)木椟(dú)苑囿(yòu)相夫子(xiànɡ) ....B.狗彘(zì) 孝悌(tì)......

    必修四文言文综合测试(教案)

    必修四文言文综合测试 一、课内基础检测 (一)重要实词 1.负 ①违背②使„„承担③背着④倚仗,凭借⑤辜负,对不起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②) 秦贪,负其强(④)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③) 相如......

    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文知识总结

    《归去来兮辞》 一、通假字: 1.乃瞻衡宇(衡,通“横”) 2.景翳翳以将入(景,通“影”,日光) 3.曷不委心任去留(曷,通“何”,为什么) 二、词类活用: 1.生生:瓶无储粟,生生所资(前“生”,维持;后“生”......

    必修一至必修五文言文汇总

    《必修一》至《必修五》文言文汇总 《必修一》 《劝学》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pù),不复挺者,輮使之......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文翻译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 《归去来兮辞(并序)》 我家境贫困,耕种田地不够用来供给自己(生活)。孩子生了一屋子,米缸里没有储存的粮食,维持生活所需要的东西,(我也)没有得到它的办法。......

    高中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翻译(必修4)

    廉颇是赵国优秀的将领。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担任赵国的大将,攻打齐国,大败齐军,夺取了阳晋,被任命为上卿。于是廉颇以他的勇猛善战而闻名于诸侯各国。蔺相如是赵国人,做赵国宦官头......

    高二语文必修五说教材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教材说明语文组 刘兴斌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5(必修)》,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全套教科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