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课堂创建专项工作计划
新课堂创建专项工作计划
关
防
小
学
2012.9
关防小学“创建新课堂”专项工作计划
为了更好的推进我县“强力提师能,创建新课堂”工作,开创我县课堂教学改革的新局面,2012年4月,我县教研室在结合多种先进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本课堂”的新教学模式,并随即在全县范围内大力推广。这项工作也受到了我教体局、中心校及各级教育管理部门的重视。新学期,为进一步做好我校的新课堂创建工作,特制订以下工作计划:
一、“强力提师能,创建新课堂”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李振江(学校校长,负责全面工作,及创建新课
堂工作的行政推进)
副组长:任基伟、苑燕超(负责相关具体工作的谋划、组织、实施)
业务总顾问:任基伟
名师团队(骨干教师):任基伟、刘现红、赵海方、杜爱伟、张宁
(负责每个学科新课堂模式的积极推进、督察、指导工作)组员:张贺军、张培、程银良、郝彦霄、刘凤林、杨蕾蕾、王胡兰
二、工作要求目标:
1、营造浓厚的“创建新课堂”活动氛围,使老师们都能接触、接受新的教学理念,五个学科的新模式做到人人知晓。
2、进一步学习“生本课堂”教学模式的相关资料,进一步体会
新模式的精髓主旨,在认识上得到提升。
3、新学年,进一步要求所有老师用新模式备课,用新模式上课,在常规检查时注重检查,在教研听课及教学工作督导中注重监查,指导。
4、注意进一步锻炼培养我校的“生本课堂”教学模式名师团队,并注重在工作中发挥好他们的引领、指导作用。
5、组织以新模式应用为主题的专项教研活动,为新模式推广工作保证更广更大的时间、空间。以专项活动着力推进此项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6、积极参加、认真准备先组织的相关教研活动,和乡文教组织的大型教研活动。
7、把老师们在新课堂创建工作的种种表现成绩都与最后的考核积分结合起来,以此进一步调动老师的工作积极性。
8、注意做好各项工作的资料收集和整理工作,使“创建新课堂”工作的档案资料,在教学评估中得到充分体现。
第二篇:六中创建新课堂汇报
武安六中“创建新课堂”总结材料
我校自09年实施新课堂建设至今两年有余,在改革课堂教学和课堂建设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收到一定成效。下面把主要做法汇报如下:
一、积极转变教师思想观念、全员参与新课堂的建设。
我校实施新课堂建设分三个阶段三步走,第一步转变教师理念,小范围内尝试,个别年级先行,骨干教师示范引领;第二步反思诊断查找问题和解决办法全面铺开;第三步全体教师基本掌握课堂操作流程,并逐步完善形成特色。从最开始的基本体系构建,健全组织机构,特别是课堂观念转变和组织教学模式的解读,师生培训、导学案编制要求和分工、学生小组建设和培训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人人参与课堂大讨论,人人为课堂服务。从个别年级和个别教师的临帖和尝试,到全员参与,到形成我校自主教学的模式特色。截至目前,我校课堂模式基本成型,即“三段六步立体课堂”。
在新理念的倡导下,我校初高中170余名教师的课堂教学观念基本转变,组织教学的能力逐步提高,基本摆脱课堂满堂灌,多数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中有了特色和创新。
二、探索自主、合作、开放、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强势推行“三段六步快乐立体课堂”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也是促进学校管理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的主阵地。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立足点必须转移,努力解决学生学习兴趣不浓、自我管理能力不强、学习习惯不好、责任心不 1
够以及合作精神欠缺等问题,建立起自主、合作、探究、开放、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快乐课堂”的含义主要体现在一是民主、合作意识,学生在课堂上充满朝气,精神愉悦,身心快乐;二是教师和学生思想平等,行为互动,成果共享,充满阳光。
我校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经历了三阶段,经过认真调研,大胆实践,学校创造性地推出了具有校本特色的“三段六步快乐立体课堂”教学模式,将课堂45分钟明确分配成三个时段:45=30+5+10。
目前新的教学模式全面推开,要求每位教师深入领会并实施,相互听课、相互交流、学研结合。课堂教学基本流程如下:
课前:分组研讨、合作交流。
课前,分组研讨、合作交流。研讨的内容是上一节发放的导学案中,学生不能自主解决的问题。教师关注学生自学、研讨情况,搜集疑难,提炼出重点问题、难点问题和易错问题以及新发现的相关问题。
课上(第一阶段):学生展示,自主探究。(30分钟)教师针对各小组提炼的问题,迅速组织整理。要求每组派1-2名同学展示交流成果,并对其它组的质疑予以解答。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适当点评:学生质疑,教师要鼓励;学生偏离主题时,教师要纠偏;学生点评不到位时,教师要重点引导。做到生生互动,组组互动,师生互动,共同解决重难点问题。
课上(第二阶段): 达标测评,当堂反馈。(5分钟)5分钟的反馈是对展示环节中出现问题的追问、追踪、归纳、拓展、提升,类似当堂达标测评。也通过小组完成,利用小组对子之间进行一对一的测评模式,实现对组员的评价。
课上(第三阶段):指导预习,分配任务。(10分钟)
最后分发下一节课的导学案,这10分钟的新知预习,其实是自主学习,把备课组提前编制的“导学案”发给学生,加强学法指导,让学生预习自学。
30+5+10的课堂模式,明确地给课堂时间分段,在这种统一模式下,教师和学生都按照设定的程序走。教师的组织教学时间受到严格界定,使流于枝蔓乃至“信天游”的课堂得到根治,焕发了以生为本的巨大效能。每个环节学生都知道自己要干什么,怎么干,潜能得到充分开发。
置身于武安六中的课堂,你会发现这里的场面异常火爆:人人参与、讨论热烈、活力四射、充满竞争、思维开放、个性张扬„„
三、发挥骨干教师引领作用,把教师擂台赛设在课堂,大力推动新课堂建设顺利进行。
积极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开设多种课堂竞赛活动,给所有教师创设展示的舞台,给每位教师发展的空间。上学期,我校开设了过关课、精品课、观摩课、汇报课等活动。
每周擂台赛,把骨干教师的精品课摆摊设点在教学楼前小广场,擂台赛大比拼,对口年级和学科师生全员参与听课、评课和说课。让学生了解教师组织教学的全过程,明确课堂上每一名学生应该怎样发挥其主动性,真正参与课堂各个环节,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
我校成立了课堂验评组,由主管业务的科室主任和各学科骨干教师组成,实行不打招呼,推门听课,当场打分,当即评课,并将评课单及时反馈讲课人,同时确定过关得分情况,并公示于众,公开透明,所有的得分将计入月考核兑现奖惩。
上学期,教师在课堂组织上较为成熟,有个性、有特色、有亮点、有创新。验评组从教师个人素质、课堂组织能力等方面考核,特意成立三个教师梯队,第一梯队15人,第二梯队18人,第三梯队25人。目的让教师明确自己所处的位置,以及发展的方向,依托共同体强大的舞台和空间,让教师走出去上课,把舞台摆在全国,开拓教师的视野,激励教师不断进步。截至目前,已有35人次到过全国11个省市现场作课,并做报告交流,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这对教师来说难得的经历和莫大的激励。
四、加强反思交流,不断总结研究,推陈出新。
每人一个小黑板,教师每周一篇教学反思,实验楼前晾晒反思板,对课堂中出现的实际问题,教师有针对性的进行小课题研究,《教师反思》每周一题,明确主题,便于相互交流。利用反思会时间教师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把自己的做法和困惑、以及有价值的经验和教训积累下来,汇集成册(三本),实现资源共享。特别是在高效课堂起步阶段,结合我校实际,把急需解决的问题当成小课题放在首位,共同研究,更有利于教师快速成长。
成立了课堂研究机构。每周五下午学生离校,所有校领导按承包年级和学科分头召开课堂诊断和反思会,年级组长和学科组长、相关验评组成员总结反思当周课堂情况,对常见问题、最新问题和棘手问题进行汇总,发挥集体优势,研究出最佳解决方案。
每周日下午召开全体教师课堂总结大会,对当周课堂表现情况,比如年级、班级、学科、教师、学生等问题逐一汇报。同时课堂研究
组成员经过认真分析、商讨和研究,必须在最早的时间召开记者见面会,解答教师疑惑。
课堂研究机构要不断推陈出新,有所创新和突破,让课堂保持生机和活力,让课堂的前后衔接有序,课前积极准备、课上激情饱满、课下总结反馈,真正发挥课堂45分钟效益。
五、加强师生培训,巩固成果,快速成长。
我校把“以课改育名师,以名师建名校”作为学校发展的战略思路,促进学校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
教科处每周利用学科组教研活动时间,加强学习交流,重点商讨课堂实际问题,有针对性的开展系列活动,确保教研活动的实效性。
教务处每月开展一次“教坛新秀和课改讲坛”,对一些进步较快、效果明显的新青年教师亮相的机会,谈自己的观点和成长。同时有骨干和中坚力量开设讲坛,展示成果,交流共享。
教育处每周组织各年级部分学生座谈培训,了解学生最新动态,和课堂反映,从学生的角度分析课堂的得与失。不断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展示,把课堂当作学习的乐园,处处充满合作与竞争。
今年暑期培训工作,更是准备有序,收获丰富,新的学期为落实和推动“强力提师能、创建新课堂”活动的开展,培训内容丰富,从教师成长、班级管理、业务技能、专业知识、课堂授课等方面进行。(1).校外培训:从7月5日至22日,我校先后派出校长、中层、班主任和教师共计12人到北京香山共同体培训,更深入了解目前全国课改状况,不断与名校沟通和交流,结合我校实际,规划下一阶段发展方向。同时参加培训的所有教师在学校设专场汇报学习情况和感
受。
(2).校内培训:以教育局培训日程安排为主,辅助于学校实际情况,特别是对青年教师成长方面,邀请全国和当地名师现场座谈。山东昌乐二中名师邢泉城的“教师与成长”;全国十佳班主任田丽霞的“班主任工作法”;全国道德之星李志伟的“创造属于教师的力量”;武安当地的名师胡潇的“名师成长专题报告”等。
(3).课堂交流:和3所课改学校的教师(昌乐二中、杜郎口中学、承德天卉中学)同台上演示课,现场擂台比拼,老师们激情高涨、课堂上竞争激烈、气氛活跃,场面火爆。同时从三个梯队中派出10多位教师,让更多的教师走上舞台,展示亮相的同时,开阔视野,吸取外校好的做法。
六、健全管理机制,严格落实各项制度。
实行“六横六纵一个圆”考核机制,六个年级和六大学科交叉管理,相互牵制、相互带动,每个年级和每个学科又对本组成员进行个人考核,同时学校又成立考核督导组,对各年级组和各学科组进行综合考评,每月按名次落实奖惩。
七、创新评价机制,建立与新课改精神相适应的多元评价体系
1、学生评价
完善学生评价制度,建立学生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重过程、重发展的评价机制。为此我校创新的实施了“阶梯合格法”评价体系。具体如下:“阶梯评价(一合格三优秀)法”包含两个概念:“发展合格”、“发展优秀”,具体做法是:
1、学生每次考试后,各任课教师根据学业成绩给学生划出不同的等级,即A级、B级、C级,其中比例各占三分之一;
注:班主任负责划定学生总分等级A级、B级、C级,各占三分之一,作为小组划分的重要依据。
2、其次,学生根据班级的平均分自己制定和推算下次考试的目标;其中对于B级、C级的学生下一次考试要增长班级平均分的20%以上(含20%)为优秀等次;增长班级平均分的10%以上(含10%)为合格等次;
例如:张三同学:本次考试35分,班级平均分80分; 下次考试的目标:发展合格=35+80×10%=43分
发展优秀=35+80×20%=51分
3、A级学生下一次考试增长班级平均分的5%(含5%)为乙等优秀等次;增长班级平均分的10%(含10%)为甲等优秀等次;
例如:李四同学:本次考试85分,班级平均分80分; 下次考试的目标:乙等优秀=85+80×5%=89分
甲等优秀=85+80×10%=93分
该生就评为“双优生”
(注明:考虑到每次考试试题难易程度不统一,上下次考试的平均分和学生成绩可以按照比率换算统一。)
同时,建立综合素质评价制度,运用“感动六中十大人物”、“感动班级十大人物”、“团队合作奖”、“优秀社团”、“最佳学习小组”、“最佳展示之星”等多元的评价机制激励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评价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将体现综合素养的“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六方面分层级细化。7
采用自我评价、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学校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发挥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相结合的激励与导向作用。
2、教师评价
我校依据市教育局的要求,在涵盖教师工作德能勤绩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教师工作的特点,强化评价过程对教师的导向作用,纠正注重以学生考试成绩单纯评价教师、重教书轻育人等方面的突出问题,按照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不同标准综合评价教师。
变一元评价为多元评价。构建多元教师评价体系,注重实绩、注重过程,将评价转变为促进和帮助教师成长和发展的过程。
八、加强学生社团组织建设,开展第二课堂,体验价值收获成功。
我校社团建设丰富多彩,成立主要社团已经有20余个,其中广播协会、演讲协会、保保公司、健美操协会、开心农场、舞蹈协会等已经小有名气,成为学校社团的骨干力量,比如广播协会出版《广播画报》30余本,记录了学校发展的全过程;演讲协会已经走进企业义务演讲,励志演讲会员发展近百名;保保公司最富有的社团组织,频频解囊捐助贫困师生,走进社区义务劳动,培养出了河北省首届美德少年孔一;健美操协会让许多没有信心的孩子考出了一本的分数线等等;舞蹈协会已经把把舞台搭在了田间地头,给山区老百姓送去欢欢声笑语。要说新课堂建设是一种理念,我倒是认为,张扬孩子的个性、让孩子有追求、有憧憬、有向往,让孩子在学校快乐成长,体验自身的价值,锻炼了自我,提升了能力,收获了更多的精彩,远比圈在课堂里厌学、苦学更充实、更有意义。
九、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讲实际,求效益
起初改革的力度非常大,受许多因素的局限,发展的过程中也暴漏出一些问题,步子太快,可能让更多的教师片面看重课堂的精彩程度,而忽视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度,课后的反馈和复习指导依然很重要。所以必须要找到一条适合我校发展的途径,有序进行,稳步推进,才能确保课堂的真正效果。
所以,上学期在验评课堂的指标中加上重要一项,课堂实际效果,设立临时问题抽测学生,从学生答题的百分率判定课堂效果。同时加强了课后复习巩固指导,特别是理科加大训练、周测等强度,文科加强了记忆背诵。增强学生知识的巩固率,课堂上下设置各类问题,引导学生不断追问,反复研究,而不能只是停留在问题的表面,懂得皮毛。所以加强知识的迁移和链接,深度和广度,加大训练量,提高巩固率,千方百计上质量上成绩。
总之,在各级领导的关爱下,武安六中始终高擎素质教育大旗,课堂改革有序推进,全面关注课堂过程,充分开发学生潜能,唱响了多维互动、合作学习、自主探究、个性发展的主旋律,让沉默的课堂活力四射,焕发了勃勃生机。
如今,武安六中正迈着稳健的步伐,踏上理想教育的征途。相信,不远的将来,我们一定会共同拥有:拥有期待,拥有微笑,拥有更加美好的记忆和未来„„
第三篇:创建新课堂总结 (6)
践行课改理念 提升办学水平
———— 工作汇报
一年来,我校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深入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主线,以深化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为核心,认真贯彻执行市、区教育局下发关于“强力提师能创建新课堂”文件精神,进一步转变教师教学观念,提升教师业务能力,从本校教师、学生实际情况出发,以导学案实施为载体,以变革教学方法、转换课堂主体为重点,以全面提升教师学科教学和驾驭新课堂能力为目标,促进教师更新理念、提升素质、幸福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个性发展、快乐学习,在关注学生个体发展的基础上,积极进行新课堂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工作汇报如下:
一、强化组织领导,明确工作中心。
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由业务副校长、教务处、教研组长、骨干教师组成的创建新课堂工作领导小组,学校制定了《强力提师能、创建新课堂》实施方案,建立健全了创建新课堂管理机制,建立强力提师能、创建新课堂活动专项激励机制,大力表彰、奖励活动中涌现的优秀教师,形成了行之有效的教学管理机制和教师考核制度,激发教师参与创建新课堂的热情。要求各教研组认真分析本学科开展创建新课堂工作,制定行之有效的工作计划。围绕强力提师能、创建新课堂活动,我们进一步转变职能,把教学研究和提升教师的能力素质结合起来,和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结合起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新课堂的创建。
二、加大培训力度,转变教师观念。
为转变教师陈旧教育教学观念,破除创建新课堂阻力,我校组织教师学习汲取外地先进教学经验,使教师认识到教师是教育发展的首要资源,提升教师队伍素质是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根本大计。课堂是教育教学工作的主阵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是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永恒主题。传统的授课模式已经不适应新形势,必须人人参加课堂改革,用外地成功的模式增强教师创建新课堂的信心。
1、学习理论,理念引领。在暑期专项培训的基础上,组织广大教师通过集中学习、个人自学等方式,包括外出培训学习,精读细研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深入领会《“校本革命”行动纲领》,积极探索教育规律、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树立科学的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把强力提升教师育人能力与全面增强学校文化育人功能结合起来,做到有机统一、融会贯通。引导广大教师把理论学习与教育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内化。
2、学习范式,引导实践。通过集体教研活动,我们主动学习八大成功课堂教学模式,不仅学习其课堂结构、教学流程、教学实施、环境设置等外显内容,而且深入挖掘其背后蕴含的文化内涵。在此基础上,有计划地组织基本掌握新课堂教学技能的优秀教师,按照适合的范式要求,尝试运用于课堂教学。
三、坚持教育教研,提升教师能力。
组织教师参加每周教研活动。即每周四按教研组进行教研活动,研讨教材、教法,由教研组长分派教研任务,每周内由教研组长组织本组成员开展“说、讲、评”课活动。要求每位教师参与听课,业务骨干教师讲课,让教师在授课中渗透新的教学理念,展示新课堂风采,然后同学科教师集体反思,提升教学业务能力。通过集体活动开展新课堂创建研讨,探索符合学科特点的新课堂具体做法。
以区教师技能大赛为契机,在教师中广泛推行导学案编制和使用,并选拔优秀教师参加教育局举办的教师技能大赛,通过活动激发教师参与课改的积极性,提高教师自我成长的信心,提升教师能力。
四、深化课堂改革,探索教学模式。
1、探索适合学校实际的教师教学模式。以“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为基本理念,引导教师由重“教”向重“学”转变,由重学习结果向重学习过程转变,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能力发展转变,通过科学指导、正确引导、精心诱导、合理疏导,形成以教师“导学”、“助学”为指向的教学模式。
2、探索适合学校实际的学生学习模式。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落实学生主体地位为核心,最大限度地解放学生的时间、头脑,更多地赋予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权利,激发学生的学习内在动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习惯,营造和谐、宽松、激情四射的学习环境,确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基本要求,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方法、学习策略指导,使学生有更多时间、更大空间自主学习,探索并形成学生自主、愉悦、探究的主动学习模式。
3、探索适合学校实际的课堂结构模式。以“学”为主线,在充分考虑学科、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材的难易程度、课型、学生的特点等情况的基础上确立新课堂的基本框架。结合我们学校实际,抛弃传统的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听方式,引入“学案”教学,积极推行“四环节”教学模式,即:
1、课前预习,自主探究;
2、教师释疑,合作探究;
3、随堂练习,实践探究;
4、知识梳理,拓展探究。环环相扣,层次分明,高效操作,循环进行。在教学中渗透启发式、探究式教学,使课堂教学处于教师精讲善导巧评中,学生处于乐学、会学、善学中,努力建设高效课堂。
4、积极开展多项活动,创造良好学习环境。我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经常性的活动有元旦文艺汇演、三五学雷锋活动、清明扫墓活动、六一才艺展示、国庆诗歌朗诵等。另外发挥社团组织作用,坚持《春雷》校刊发行。为学生学习创造了良好的环境,陶冶情操,提升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5、利用多元评价方式,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在改革中,我们既注重学生文化课学习,也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积极鼓励、培养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设立了学科奖、体育比赛成绩奖、科技活动成绩奖等奖项。有力调动了学生参与活动积极性,特别是学困生似乎找到了展示自己的平台,在各项活动中,表现良好,同时也增强了他们学习的信心,促进了文化课学习。多元评价引导学生走向全面发展的道路。
五、构建和谐课堂,改善师生关系。
受传统模式的局限,教师以绝对权威在课堂教学中占据主体地位,忽视了学生的生命灵动和个性差异。我们通过分层次召开学生和家长会议,利用集体座谈、个别谈心等方式深入了解学生思想,增进师生交流,弱化教师“权威”,提高学生地位,重塑师生关系。通过通过转变教学方式,使教师从讲学者变为导学者,从领导者变为合作者,以激趣导入唤醒学生的求知兴趣,以平等合作激发学生主体意识,以点拨服务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和谐、愉悦的教育氛围,积极构建民主合作、和谐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
六、践行先进理念,提升课堂效益。
在积极研读、不断反思的过程中,我们用新理念武装自己。努力打破旧的、传统的、不适应新形势要求的思想牢笼。大力构建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根据学科、学段、课型的特点,力求创建新的模式。在课堂实践中,进一步探索、改进、完善和提升,并加以推广应用,使全体师生摆脱“模式”外在形式的束缚,真正做到活学活用,而不是生搬硬套。鉴于课堂教学中不同程度的存在着教学方法单
一、教学手段落后、教学氛围沉闷等问题,我们努力优化教学结构、精化教学环节,使学生变 “死学”为“活学”,从而逐步牢固掌握知识技能,并同步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为其终身发展奠基。
七、改善办学条件,促进教育发展。
创建新课堂还需要过硬的物质基础,我们以迎检工作为契机,加大教学投入。在我校积极争取下,民营企业聚宾物资公司向我校捐助电脑30台,村双委支援篮球架一副、室外乒乓球台两副,结合峰峰矿区下发给我校的仪器、图书,我校克服校舍短缺困难,科学谋划,新建起一个微机室、一个实验室,一个图书室。在六个班级安装了多媒体设备,为三个年级的学生更换了新的桌凳。另外,投资6万元对校园内外、教室进行了美化,充分体现环境育人功能。教学条件的改善,促进了学校发展。
在新的学期,我校将会按照既定创建新课堂目标和要求,严格管理,认真落实,大胆尝试,勇于变革,进一步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学科专业素养、教育理论素养,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分享学习成果,打造真正新课堂。
2011年12月5日
第四篇:运用多媒体,创建新课堂
运用多媒体,创建新课堂
永年县南沿村镇中心幼儿园 李俊红
巧妙的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够大大提高课堂效率。下面,我就联系自己的教学实践在这方面谈几点心得体会:
一.运用多媒体,能够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由外界事物的刺激而引起的一种情绪状态,它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
低年级的学生,他们的定向能力尚处在较低的层次,他们的注意状态取决于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很容易被新异的刺激活动而兴奋起来。针对这些情况,我发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较之传统教学更能激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在教授《春》这课的时候,联系到学生们学过的关于四季的诗歌,我设计了 一个诗歌背诵的幻灯片,并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展示。在导入的时候,学生们首先被那美丽的风景图片吸引了眼球,紧接着的诗歌背诵小比赛让他们立刻进入了紧张的回忆背诵中,连平时不太爱主动回答问题的学生也因小组间的竞争机制,而积极投入到了活动中。正因为这个好的开头,也就成功吸引了学生的兴趣,他们乐于学习课文中的知识,这个课堂因为他们的参与,变得“活”了起来。同时,多媒体的使用,也使课本呈现地更加自然、直接、具体、形象,能够为学生们所接受。
二.运用多媒体,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听、说、读、写,是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但是,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更多是知识被动的接受者,只学会了“听”,更有甚者,连“听”的学习能力也缺失了。至于老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更是少之又少,学生完全成了知识的复印机,长此以往,这种习得的知识也不会变成一种能力。如何让学生主动去学习,并把习得的知识转化成学生的能力,这是我们当代的教育者都必须好好思考的,所幸,我在多媒体教学的应用中有了一点收获,找到一点诀窍。
在课程教授结构的设置上,对于文本的解析必不可少,可是,也有教师在授 1 课过程中,不相信学生,所以把文本的讲解讲得细之又细,一遍一遍,不厌其烦,殊不知,很多学生已经掌握,早已厌烦。所以,在有限的课程时间里,如何实现效率的最大化,让学生自己参与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尤为必要。我发现,因为多媒体使用的具体性、形象性,对于重要的知识要点,学生一遍的学习已经能够掌握80%,就剩下学生自己回家巩固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都应该运用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于是,我根据每节课的特点,参照教辅资料,设计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自我,成为学习的主宰者。
例如在教授《散步》的时候,15分钟时间不到,课文的内容、主旨已经在师生的齐心协力下,成功解决了。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来让学生完成。因为散步讲述的就是一家四口之间由产生分歧到分歧解决的小事,我就在多媒体中,以漫画的形式展示了在家庭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分歧、问题,并让学生进行选择,来谈感想,并拟出解决的方案。学生们对这种新颖的活动很感兴趣,他们都在练习本上设计了自己认为完美的解决途径,然后再在小组交流中,答疑并补充。通过活动,我发觉,学生提出的解决途径,并不一定是我们成年人眼中最佳的解决方案,但去透过他们的眼、他们的口,反馈着他们眼中的世界,更重要的事,在这个活动中,学生读懂文意、书面表述、口头表达的能力都在逐步的提高。他们不再像以前那样,只知道把老师的内容誊抄下来,他们,也展示了他们独立的思想、观点,也培养了他们的能力。
三.运用多媒体,能够培养学生合作探讨的能力
现在的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自我意识、自我观点强烈,团队协作、小组合作的能力很差,尤其是在学习上,很容易出现在课堂上,因为意见不统一而产生间隙,知识间的针锋相对,本来无伤大雅,甚至能够吸引学生对知识的关注度,培养学习兴趣,但是我们教授的学生,很容易跨过这个“度”,到时候,他们针锋相对的,就绝非知识本身了。如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能够发表自己的观点,又能够顺应他人,小组合作呢,为此,我在教学中很是进行了几次小组间的辩论赛,在课程过程中,出现模棱两可、可东可西的内容时,我就会通过大屏幕重点投影出来,并让全班同学分成两个大组进行正反辩论,并要给出充分的理由,学生的反应非常强烈,由于避免了个体间激烈的火花碰撞,且对事不对人,学生通常能够很好的完成小组间的协作,并把辩论活动进行得活色生香。
四.运用多媒体 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素质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初中语文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更要使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受到思想品德的教育,这是语文教学的重任,也是难点。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语文教学中的使用,使其难度大为减轻。如我在执教《春望》时,导入新课时,展示了一个视频:“安史之乱爆发后,战火连天的长安城里,老百姓们纷纷逃命,背井离乡,诗人混在人群中,回头望向故都,满目苍夷,老泪纵横”此情此景,学生已有深刻的感性认识。随后,我又在图画上方出示古诗,诗句和图相对照,激起学生思维的层层涟漪。这时,结合课文,同学们都理解了课文内容感受到了战争的恐怖,深深感受到了诗人的爱国深情,并且推人及己,表示也要学习诗人这种忧国忧民的民族精神。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减轻教学中实施品德教育的难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品德素质。
总之,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合理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够使课堂教学与多媒体教学实现有机的融合,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和小组协调性。我惊喜地发现,学生变了,变“活”了,以前不爱回答问题的学生现在都能大方地在课堂上阐述自己的观点。同时,多媒体的使用,看似教师的行为减轻,其实是对教师素质更高的要求,我除了要精心设计教学流程,精心设计课件之外,还要更多的拓展自己的见识,但是,我享受着这种过程,每次成功设计、成功进行了一场课后,那种成就感是不言而喻的。而多媒体,也帮助我更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变枯燥无味的教学为生动活泼为学生所喜欢的教学。这就是我,运用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心得体会,我相信,随着多媒体的普及和应用,它一定会成为我们教学的主流模式,成为为教师和学生们所共同喜欢的教学形式。
第五篇:学创建新课堂活动总结
强力提师能创建新课堂活动总结
为落实邯郸市教育局关于《强力提师能,创建新课堂活动指导意见》,进一步提升教师队伍素质,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教育内涵发展,全面提升教育质量,我校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全面开展了“强力提师能、创建新课堂”活动。现将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深化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为核心,以校本革命为抓手,以变革教学方法、转换课堂主体为重点,按照“整体推进,分步实施,重点突破,全面提升”的工作思路,更新教学理念,规范教学行为,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强力高效推进新课堂模式,促进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快速提升。
二、目标要求
1.努力构建民主、和谐、开放、富有活力的新课堂。2.着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益。
3.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4.促进教研活动的开展。
三、具体措施
1、成立领导组织机构,制定实施方案。一是学校要成立强力提师能、创建新课堂工作领导小组;二是制定学校《强力提师能、创建新课堂活动实施方案》及相关制度和规定;三是学校教师要研究学习各学科《新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2、加强学习,深入研究。各教研组一是要组织教师认真学习邯郸市教育局《关于强力提师能、创建新课堂活动的指导意见》有关文件精神,学习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丰富理论储备;二是开展创建新课堂论坛活动,统一思想,坚定信念,达成创建新课堂的共识;三是深入剖析教学中存在的真问题和根源,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四是通过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实录和学习外地教育教学改革经验,研究新课堂特征,依据新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探索创建新课堂的思路、模式、途径和策略。
3、结合学校实际,寻找改革突破口。各年级和各学科教研组要根据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发挥本年级和本学科教研组的资源优势,按照“典型引路、试点推进”的原则,确立创建活动的试点班级和试点学科。
4、加强校本教研。各教研组要组织教师分学科开展创建新课堂研讨活动,有计划地组织学科教师进行本学科常态课的教学研究,探索新课堂的教学思路、模式、策略和方法。围绕课堂教学有效性,确立各学科新课堂课题研究的方向、目标、方法和预期成果。倡导教师撰写教学反思、教学案例、教学随笔,提高自身的教学理论水平和课堂反思能力。
5、提高教研质量。各教研组要保证教研活动时间,提高教研活动质量。要把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与研究同听课评课紧密结合起来,用理论指导实践,第一时间发现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及时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断优化教学策略,总结提炼,积累经验。
6、加强全员培训。学校要定期组织教师全员培训,学习教学理论,提高对开展创建新课堂活动意义的认识,树立开展好创建新课堂活动的紧迫感和责任感,通过学习和讨论,理解和掌握新课堂教学的理论和实施策略,为创建新课堂奠定坚实的基础。
7、提高课堂效率。第一,上好日常课。这是创建新课堂,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和保障。各年级、各学科教研组要结合自身教学条件、师资状况和学生情况,重点搞好家常课的研究,引领教师研究如何上好家常课,如何提高每一节课的效率。教师要深入研读每一课教材,明确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和要求,选择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组织引导学生当堂完成学习任务,达成既定目标。第二,打造精品课。每位教师在本阶段及此后每学期至少分别打造1节体现先进教学理念、高水平、高效率的精品课,在学校范围内公开展示,以达到互相交流,学习借鉴,共同提高的目的。
8、总结反思。每位教师要坚持写教学反思,及时记录教学中的问题、经验和心得体会,并从理论层面进行分析和阐述。学校要分年级、分学科召开教师、学生、家长代表等座谈会,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对于具有推广价值的典型经验和做法予以总结和提升;对于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层次研究和探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总之,本次新课堂改革是继新课标以来的又一次新的飞跃,它打破了教育的单向传授形式和学生被动学习的课堂氛围,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能很好地解决学生厌学、课堂效益低下的常见问题,让学生在灵动与鲜活的课堂上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分享成果,切实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有了很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