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凯里一中学习心得体会
学科研修论坛交流心得
六盘水市第一中学田茂前
2014年5月16至19日,我有幸在凯里一中参加学法指导为主题的“高效课堂”教研活动,与同行们共同探讨新课程背景下数学教学的策略。活动期间观摩了来贵阳一中郑老师、白云二中张老师、我校许丹老师、凯里一中杨老师精彩的同课异构课堂展示,聆听活动组织者谢主任参与的精彩点评!在此把我参加活动的记录加以整理与大家做个学习交流。
一、精彩课堂
四节课各有各的特点,贵阳一中郑老师与学生的交流方法、课堂的紧凑安排;白云二中张老师的例引问的设置法、出色的课件设计;我校许丹老师的思维渗透教学、教学中的细腻性处理;凯里一中杨老师的激情课堂、学生展示教学法等,让人拍案叫好。同时也展示了每一个代表学校的教学特色,以及对教育教学未来的发展设想。通过学习,我感受到很多新课程体系下的不同处理方案,为自己在下一轮教学中更好的安排教学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二、专家点评
在130多位老师参与的课后交流中,大家肯定了这次课堂展示中许多成功之处,同时也提出有待于我们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需要继续完善和改进的地方。我较为感兴趣的是继续完善和改进的地方,如在这次课堂展示中,导学案的三段适用和各科间的交错处理;杜郎口模式下的激情课堂展示处理;师生交流中的语言处理;课堂问答中的特殊情况
处理;教学中课程内容和课程理念的关联处理等等;让我更深刻的了解了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中的细节问题,为自身的教学能力完善做了坚实的铺垫。
三、引发思考
新课程下的教学模式,要求学生为课堂的主体,还课堂给学生,教师作为组织者和参与者。但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及时的、准确的完成国家课程的教学理念,成为新课程教学中的最大难点。放手太大,学生在有限时间内是无法完成众多课程的同时学习;抓得过紧,无法完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例如导学案的设定,如果高中课程同时开展导学案,十二门学科估计不是减负的问题,而是无法完成的问题。激情课堂中,如何分层处理学习能力差异巨大的学生,特别是学困生如何参与的问题。在交流中,成为广大同仁争论的重点。
四、区域研修思考
区域研修的网络学习中,我了解到卓越发展计划不光是一个资料的集中地,同时也是搭建了一个教师、学校、课程、学生四者相互关联的平台,国家通过设置课程,从国家的层面参与研修交流;学校通过教研组的层面,以地区的角度参与研修交流;教师通过自身的成果交流,以个人的角度参与研修交流;学生通过教师教学反馈,班级的角度参与研修交流。作为教师来说,个人认为这是一个国家,地区了解教师的平台,也是提供教师展示自我的平台,通过双方的沟通合作交流,为地区的教育教研提供宝贵的资源。
总体来说,通过本次交流活动,获益良多,希望即将来到的文
科学科研修活动能获得更好的成功。
第二篇:参观凯里四幼学习心得体会
参观凯里四幼学习心得体会
李
青
2012年6月17日,我们一行年轻的老师在陈园长的带领下参观了凯里四幼。来到幼儿园的第一印象就是这个地方好具有民族特色哦,亭台楼阁的,绿绿的爬山虎爬满了墙壁。给人的感觉很清新。我印象深刻的东西都把他们拍成了照片,存起来。
在四幼园长郭老师的引领下,我们先参观了小班,一进门就看见他们的走廊里挂了些孩子的衣物,经郭老师的介绍这个是小班孩子经常容易湿衣物,孩子家长为孩子带的换洗的衣物。这样,湿衣服就能马上换下来,晾干后再给幼儿穿上。
孩子们到幼儿园是需要换鞋的,每个孩子的鞋柜都贴有自己的照片,帮组幼儿找到鞋子的家。我觉得这个做法很不错,这样孩子在幼儿园外的泥、湿鞋、脏东西就不会带到幼儿园内。而放在幼儿园内供幼儿换的鞋是运动鞋,方便幼儿活动。
每间教室外还有这样一个植物观察架,这可以放幼儿自己带来的或在老师带领下完成的植物盆栽,方便幼儿观察。
教室里会有用木架当做隔断的封闭空间,供幼儿玩耍,这样的封闭空间,让孩子有属于自己的天地。
教室装有大的可以和网络连接的电视,可以供教师和幼儿分享网络上的图片和视频。大的屏幕使孩子们都能看见,不用再挤成一堆说“老师,我看不见”。
这个是专门的幼儿绘画手工创作区,大的空间范围能帮助孩子思维创作。里面放置了各种各样的材料:如木质调色板、用纱布做的绷子(供幼儿用毛线在上面刺绣用)、小石子(供幼儿拼图用)等等。
由于他们的占地较小,他们把植物种植园搬到了楼顶,这样充分利用个空间资源。
木质的音乐艺术教室,可以供幼儿敲打地板,感受节奏用。并且空间够大,小朋友们能伸展自如。
楼道和教室还有很多幼儿和教师收集的废旧物品制作的手工艺品。如下:
去取经回来,我好好思考了下我们班的环境创设。我们可以利用很多废旧物品,当然这个需要做好家长工作,请家长们同我们一起收集,变废为宝。让孩子们的想象插上翅膀,帮助他们飞翔。充分利用资源,班上的区域,我们可以尽量的为孩子们的活动创造封闭空间,让孩子们尽情的在里面进行游戏。学到的东西要运用到实处,我们会不断累积经验,让我们的孩子在幼儿园玩得开心,玩来学到知识,玩来养成好习惯。
第三篇:德州一中学习心得体会
领略名师风采 引领自身成长
赵官镇中心小学 孔丽莎
2015年3月14、15日两天有幸参加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分别观摩了张齐华、徐长青、刘松、华应龙、仲广群等五位特级教师的精彩课堂,欣赏、佩服、敬畏油然而生。真是“听君一堂课胜读十年书”。他们的课堂有的幽默风趣,有的构思新奇巧妙,有的感人至深,蕴含哲理。总之听他们的课就是一种享受,不仅是在座学习的教师在享受,也是学生们在享受(从每堂课结束后学生们的眼神和久久不愿离去的身影可以看出),我不得不说他们仅仅用一节课的时间就收买了所有孩子的心和所有在场老师的心。他们胸有成竹,信手捏来,充满大智慧让我佩服的五体投地,我不由自主的对同行的同事说咱们和老师去合张影吧!从来没追过星的我像现在的年轻人追星一样到前面和老师合了一张影!心里美美的„我想这就是榜样的力量!以后要像他一样!当然通向成功的路肯定离不来坚持与付出!
总之,经过两天的熏陶我收获很多,以下是我听课的几点体会。
一、作为教师要学会“勇敢的退,适时地进”
新课标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教学活动应该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过程,两者缺一不可。这些理念我一直都了解,但是从来都不会运用,不懂将理念付诸课堂,听了几位名师的课我深刻的体会到了教师是如何“导”的和学生是如何“学”的。如:当遇到核心问题时,徐长青老师为学生抛出一句“你的地盘你做主,想一想怎么办吧,你们自己惹的麻烦自己解决”,给了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教师自信的走开了,把问题留给那些孩子们。此时我期待下面的结果,同时也有些许担心,孩子们能行吗?探索不出来怎么办?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台下响起一片雷鸣般的掌声——问题解决了,孩子们成功了。短短的一分钟课堂秩序不但没有乱,反而引发了学生的思考,在交流讨论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成功的解决了难题,掌声属于积极思考表现出色的孩子们,也属于胸有成竹精心设计的教师。体会到了“真正的好课,不是教师的出彩,而是学生的出彩。”把课堂交给学生,让教室里充满质疑、辩论、反驳这些思考的声音,作为教师要做到勇敢的退、适时地进,教师放给学生的“自由”越多、思考的空间越大孩子们反馈给你的就越多,你就会发现孩子们原来是如此的强大,真的会听到孩子们成长的声音!我想在以后的课堂上我也要试着勇敢的退一退了!
二、作为教师要读懂学生,读懂教材
刘松老师说学生是我们的服务对象,我们要成为学生的服务者,要提供孩子们所需要的、想要的,也许很多人认为这是企业管理的一种对客户的服务意识,但是在课堂教学中同样适用,只有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去备课,学生才能接受你,你教他所需他才能学得起劲。牵着学生的鼻子走,看似你是主动的,实际上你是被动的。课堂上教师偶尔装装傻也是好的,你傻孩子就变聪明了,你喋喋不休孩子就愚钝。偶尔让孩子牵着你走,你理解他了,他也就被你引导出来了。反思自己的课堂,学生获得的多半是知识、也未必是学生最需要的,而听这几位名师讲课学生获得的是一种思路,一种解决问题的能力,一种以简化难、以不变应万变的思想,显然后者是成功的。不求自己成为名师,但求自己走在通往名师的路上!加倍努力!
三、扎实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养。
走进五位名师,我感受到他们深厚的文化底蕴,从他们的言语中能听出他们博览群书,读书成了他们的爱好和乐趣。同时他们身上都有一种持之以恒、精于求精的精神,从他们的教学设计和对各科知识的综合运用与理解中就能看出。都有一种研究精神,从他们把一堂简单的课上的如此有意义、有价值可以看出。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阅读一些有关哲学、教育学、心理学、名人传记、古代教育家等的书籍,还要看一些名师讲课的视频来开阔自己的眼界丰富自己的学识。
领略了名师的风采,接下来就是在自己的课堂中慢慢开悟了!
第四篇:凯里一中教学开放日听课心得
凯里一中教学开放日听课心得
语文组廖进
12月5日,接年级组通知,当天下午统一到凯里一中参加听课交流活动。到接待点拿到听课安排表——下午没有语文课,于是跟着同事听了一节实验班生物课和平行班通用技术课。以下结合所听的两节课和新一中给我的新感受作个心得总结。
首先,新一中教室宽敞明亮,22盏电杠灯,四个吊扇,一个推拉黑板,黑板一半内装一台55寸多媒体液晶电视,操作方便。学生桌凳是单人单桌,排列灵活方便。教师办公室就在每层楼教室中间,按教研组排列,每张备课桌都配备笔记本电脑。校园设施齐备,尤其图书馆、多功能展厅甚至比得上大学,校园最大的优点就是安静。总之,学习环境、氛围非常好。
其次,实验班学生给人的感觉就好比六十几人如同一人似的在认真听课,下午第一节课也能保持45分钟都集中精力跟上教师的讲课节奏。虽然课堂问答和交流不算多,但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都非常强,似乎老师不拿出点“东西”就对不住学生渴求的眼神。一堂生物课,教师先用多媒体通过表格的形式,对比着回顾了上一节课的重点内容,然后板书本节课重点理论性内容并相对应的反应式和图表事例。本节课高明之处在于教师从入课到下课都能让学生集中精力于所学的重难点内容,并且通过对比、事例的方式尽量让难点变得易懂,高效的授课方式能带来高效的学习效率。课下在简单的评课过程中,授课教师说,要是没有听课教师的到来,他还可以多讲点内容。我想,这里边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学生的自主性。所以,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如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集中学生学习注意力,这是这节课我最大的体会。
再次,平行班的听课感受其实算是一个相对“反面”的教学体会。通用技术课的主要内容是设计方案,据教师介绍,鉴于学校设计室尚未完工,故而先讲理论。理论课的确过于生硬,所举事例不够生动,学生积极性不够高,学习注意力也慢慢松懈。有说小话的,有睡觉的,有玩手机的,有不带书或带来不翻的,总之师生的交流不够愉快,心理距离也不够亲近。
总之,本次听课交流之旅是有收获的,也有遗憾,毕竟没听到语文课以及教师对教材的把握和对重难点的教学设计。当然,只是一两次的听课毕竟不会很系统地学到什么,但是能有那么一次经历,能有或多或少一点点教学感悟,总还是很好的。
2011年12月6日
第五篇:到凯里九小学习高效课堂心得体会
到凯里九小学习高效课堂心得体会
凯棠小学 唐远景
11月18日,在凯里市教育局培训中心领导的关心安排下,我们凯棠小学七位老师到凯里九小进行为期半天的观课活动,学习凯里九小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每一堂课都具有学习意义,每一个教师的精心展示不仅深深地吸引着学生,而且对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上摸索前进的我来说,得到了很大的帮助,我深感受益匪浅,得到了很大的启示和感悟。
下面我就谈谈我在此次观摩课活动中的心得体会。
我是带着一个疑问去听课的:什么是高效课堂呢?我的理解为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就是高效课堂。高效课堂包括哪些流程呢?包括:“自学--展示--反馈”三个环节,自学就是学生根据导学目标进行自主独立学习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展示就是把自学中的学习收获以不同的方式向大家展现出来,让大家共享,满足学生的展示欲的同时使同学间能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反馈就是对当堂生成的问题师生共同来解答,理清学案。
第一,全面把握教材是教学的基础。我听了三堂公开课之后,我认为三位授课老师都对教材紧紧地把握,都能抓住题目,一步步深入文本。例如:杨淑静老师在讲授《学会看病》一课中,已提前让学生预习好生字词,读通了课文,课堂上按导学目标,先自读自悟,把握主要内容,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一是指导学生全面认识母爱,二是激励学生在生活中时时处处注意磨练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但是在引导学生展示学习收获的时候靠近讲台的小组发言较积极,后面的小组不够积极,参与展示的面不广,如何调动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展示学习收获值得我们探讨。
第二、把学习时间和主动权还给孩子们。新课程标准要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是这个主体的引导者。这几位授课老师都充分的做到了这点。例如:魏乐竹老师在讲授《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第二课时的时候,通过课件的设计,精彩的品读,体会了祖国的中华不振,以及以后的我们怎么去为祖国做贡献。
第三、深入文本,与文本进行情感对话。并且读的要求也不尽相同,例如: 黄绍贵老师在上《卡罗纳》这课时,首先让学生用关爱、同情的情感读课文;通过多种方式进行生字的检查;学习中还穿插着齐读、分组读、示范读,进而激发同学阅读兴趣,让学生在阅读中更好的领会文章所表达的互相关爱的精神,层次非常清晰。
第四、小组自主合作学习。这三个授课老师都能把学生的自主学习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探究是基础,合作学习是重要方式,教师的指导是实现有效学习的重要条件。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师与生、生与生交流对话,教学相长的过程。
第五、掌握运用多媒体教学。改变传统教学中粉笔加黑板的单
一、呆板的表现形式,能将抽象、生涩、陌生的知识直观化、形象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其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使一些在普通条件下难以实现、观察到的过程形象化地显示出来。增大信息量,有效扩展课时容量,提高教学效率。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巩固教学内容,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喜悦,寓学于乐。因此,课件的知识表达能力更强,给学生留下的印象更深。多媒体教学是今后教学发展的趋势。
第六、今后努力方向。俗话说,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而现在仅有一桶水已经不够了,教师要有不断流淌的源头活水,这源头活水来自哪里,这就需要我们老师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电。要转变教学观念,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一直是知识的权威,学生是被动地学习,学生是知识的容器,课堂是教师表演的舞台,教师在讲台上讲的滔滔不绝,现在,需要我们要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要转变自己的角色,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我们要蹲下身子看学生,要平等地跟学生交流,要把课堂和时间还给学生,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
总之,这次听课学习,使我更深刻地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在以后的教学中,本着吃透教材,吃透学生,提升自身素质方面去努力,不断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学习机会积淀教学素养。
2014.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