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试用期长短有法可依
本报讯目前在本市的企业中,试用期3个月已经成了很多用人单位在招工时的“行规”,但这个看似顺理成章的“行规”实际上是不合法的。
市劳动保障监察部门称:试用期的长短要与劳动合同期限相适应,如劳动合同期限在6个月以下的,试用期不得超过15日;劳动合同期限在6个月以上1年以下的,试用期不得超过30日;劳动
合同期限在1年以上2年以下的,试用期不得超过60日。同时试用期也应包括在合同期内,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同一用人单位对同一劳动者只能试用一次(不同工种岗位除外)。试用期限为自开始试用之日起,连续计算的自然天数。
市劳动保障部门对如何签订劳动合同也有明确规定,用人单位与其新招收的劳动者自录用之日起10日内,签订劳动合同。《劳动法》第十六条明确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签订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但不允许先试用后签订劳动合同。同时试用期也应包括在合同期内,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郑妍、晁振源)
第二篇:合理有序 有法可依
合理有序 有法可依
现今,谈及高考备考,人人都有一种共识:语文复习是低效的,所以学生在语文复习中投入的精力是少之又少。究其原因,不外乎人们在复习备考中的急功近利思想。因为大家都知道,学语文是一项慢活,语文能力的提升需要长期不懈地努力。除此之外,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从学生乃至教师都缺少一种对语文学习的坚定信心。我们应坚信,只要我们合理有序复习,讲究方法,在语文复习中我们最终会有收获的。
高考语文备考一贯是按专题模块进行的,在复习中,文言文可算是学生的一块硬伤。课标要求学生高中三年要达到读懂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可有些学生只能“望文兴叹”。回顾他们高中文言文学习的经历,恰恰是缺少了一项工作――积累。那么,怎样在有限的备考阶段为他们补上这一课,是关系他们高考成功的关键。
一、在高考语文备考中做到合理有序
细数文言文知识,课标要求的无非是实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词类活用、偏义复词)、虚词、句式的掌握。而文言文考查改革至今,又形成了断句、文化常识、概括分析、翻译四种题型,要解决这些知识点还是需从最基本的词、句人手。笔者认为,在这一专题的复习中应合理有序,从语法知识的讲解开始。讲语法,让学生清楚词类,各类词在句中通常充当的句子成分,讲清楚句子结构,懂得句中各成分间的关系。语法知识的讲解会让学生后期的文言文学习更有效。
在这样有序的安排下,学生会借助文中词语在句中所处的位置(其前后词的词性)推测其词性,进而运用联想组词法、课本?w移法等方法找出符合该词词性的词义,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帮助学生准确推测文中词语的含义。另外,像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现象也完全可以借助此法去分析。由该词前后词的词性推断它的词性,进而联系现代汉语中该词的常用词性依次来推断该词是否发生了词性活用现象。
有了语法知识的辅助,学生在翻译文言文语句时也不会盲目慌乱,只要依从文言文翻译的方法、原则,就会显得得心应手。
高考备考的合理有序还应体现在备考内容的安排上。以往的复习安排常常是按资料编排顺序各考点依次推进,但实际是学生往往一边复习,一边忘记。有序合理的复习计划应是专项复习滚动前进。如,在复习语用与表达时,可每天赏析诗歌一首(可让学生课前讲解);在复习文言文阅读时,可每天诵读美文一篇;在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时,可插入成语、病句。像这样将各专题交错进行也避免了长时间复习一个专题的枯燥。另外,这样交错进行的同时,每天保证基础知识天天见,让学生做基础知识活页题,这样,学生薄弱的基础知识也得以巩固。
二、在高考语文备考中做到有法可依
要提升高考备考复习的效率,除做到合理有序,还应做到讲究方法、有法可依。
谈到有法可依,很多人可能会不屑一顾,更多人认为语文学习是虚无飘渺的,是抓不住的、看不见的。在这里,笔者要更为自信地说,语文学习同样有法可依。如果我们总结归纳出了语文学习的切实可行的方法,并用它指导我们的语文备考,那么终将揭去语文神秘的面纱,让语文离我们更近,让语文显得更为亲切。现就以文言特殊句式的复习为例,文言特殊句式不外乎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省略句几种,而学习的难点在于定语后置句和宾语前置句。在实际教学中,我总结出了一种熟记例句的方法,让学生轻松记忆这两种特殊句型的特点。如,对于定语后置句的几种类型,与其让学生死记,不如让他们在每一类型中巧记典型例句(课本学过的)。如:“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铸以为金人十二”,以上例句代表了定语后置的四种类型:“中心名词+定语+者”,“中心名词+之+定语”,“中心名词+之+定语+者”,“中心名词+数词定语”。学生借助此四个例句就会轻松记住定语后置句的类型。再如宾语前置句,学生在记忆“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及长,不省所估,惟兄嫂是依”等例句后,对于“之”或“是”为标志的宾语前置句就能掌握。
说到有法可依,我不禁想到了病句的辨析,我们知道病句的六种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其实细想来,这六种类型无非就是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意性语病。而我们如果从诸多试题中跳出来后就会发现,辨析结构性语病中的主干类语病可用紧缩法,而修饰类语病可用对应法。另外,还可借助标志词法辨析语病,要为学生总结语病的常见规律。如,出现了两面性词语,可能是前后肯否不一,不合逻辑;出现了疑问句、否定句,可能是肯否不当;出现了长宾语可能是宾语中心语残缺、搭配不当等等。学生掌握了这些标志,辨析病句不再遥不可及。
有法可依还体现在古诗词鉴赏中,此类题学生常常答非所问,不知所云。因此,要让学生明确各类题型的答题模式,去有效作答。如,古诗中语言考查题型的炼字题,它通常按“①解释该字(词)在诗句中的含义;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写景象;③结合表达技巧阐述该字的表达效果,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这样的规律来设置问题。
有法可依还体现于作文中,教会学生如何运用素材,让学生用“论点+例证+分析”的方法行文,用联想、反问、比较、假设、因果等方法去分析例证。对于那些对议论文写作无头绪的学生,教会他们组材行文的方法,会让他们走上一条正规的议论文写作之路。
语文学习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而高考备考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我们应把这种合理有序、有法可依的理念贯彻于学习语文的整个过程,相信只要持之以恒,我们的语文学习、高考备考会更有成效,真正做到事半功倍。
第三篇:公益诉讼将有法可依
新民诉法为侵害公共利益事件受害者撑腰 司法实务人士称
启动主体不明朗公益诉讼或暂时不多
发布时间:2012-09-04 【我要纠错】 19:14:33
编者按
8月31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修改民事诉讼法的决定。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主要围绕完善调解与诉讼相衔接的机制;进一步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利;完善当事人举证制度;完善简易程序;强化法律监督;完善审判监督程序;完善执行程序7个方面内容进行了调整。
从9月5日起,政法·司法版将连续刊发“新民事诉讼法看点”系列报道,结合基层司法实践的试点探索情况,对修改后民诉法的新增内容进行详细解读。
□新民事诉讼法看点
云南曲靖铬渣污染、渤海湾蓬莱19-3油田大面积溢油、山西近百名儿童接种高温变质疫苗死亡„„近年来,每当发生由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等问题引发的侵害公共利益事件,公益诉讼都会成为关注的焦点。
针对司法实践中的情况,本轮民事诉讼法大修首次写入公益诉讼内容,被视为最大亮点。“尽管一些地方已先行试水,但全国范围内公益诉讼获胜的案例之所以少之又少,立法缺失是重要原因。”今天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的多名司法实务界人士均表示,新规定使中国公益诉讼制度迈出了法律制度破冰的一大步。
不直接受害也能起诉
新修改的民诉法规定:对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009年,江苏省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了一起粉尘污染案,该案后来被称为“公益诉讼第一案”。当时,原告中华环保联合会由于来自北京,主体资格遭到质疑:江苏的港口污染和你有什么关系? 【字体:大 默认 小】【打印】【关闭】
“事实上,这样的质疑一直存在。”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人民法院环保合议庭负责人、曾承办过国内首起由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的法官姚坚告诉记者,因为原民诉法规定“原告必须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因此将大量有公益诉讼需求的主体“拒之门外”。
虽然只有“比较笼统”的法律依据,但是由于意识到“不开展公益诉讼,环境司法保护就难以取得实效”,昆明、贵阳、无锡等地的法院先后义无反顾地开始了艰难的探索。
“由于缺乏立法支持,我们遇到的最大尴尬是‘无米下锅’。”姚坚透露,成立4年来,无锡中院环保法庭受理的公益诉讼屈指可数,且基本是由检察机关提起;基层法院环保合议庭收案更少,如锡山法院只受理了两起。
对于此次“公益诉讼”入法,姚坚表现得十分高兴:“以往办案只能依靠民事侵权责任法与环境保护法的零散规定,民诉法新增公益诉讼条款,无疑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云南省人民检察院民行处处长张迅也认为,“新条款虽然仅仅是制度建立的开始,但这项制度慢慢地会建立健全,民行检察也能有更大作为。”
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宪法与人权委员会秘书长李轩表示,公益诉讼入法,不仅有助于完善民事诉讼制度体系,促进社会公共利益的有效维护,遏制针对不特定多数人的相关违法侵权行为,而且有助于在消费者维权、反垄断、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等众多公共领域形成公民积极参与社会管理的可喜局面,进而从根本上促进现代公民社会的培育、建构和养成。
适宜主体仍是未知数
公益诉讼虽然被看做本次修法的最大亮点,但仍有不少人特别是环保界人士认为,新法对于启动公益诉讼主体的表述依然不明确。
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此的解释是:可以在制订相关法律时进一步明确规定,还可以在司法实践中逐步探索。这意味着,新的司法解释出台之前,答案还是未知数。
记者所采访的各位司法实务界人士均认为,“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应当作狭义理解,仅指现行法律直接、明确规定可以就某一领域提起公益诉讼的机关或组织。那么,目前只有海洋环境保护法中明确规定,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就海洋环境污染事件提起公益诉讼。如此一来,此前业界普遍认为最为适宜提起公益诉讼的检察机关,甚至都被排除在“法律规定的机关”之外。
“可以预见,未来5至10年内新增加的法律规定不会太多。这种限制无疑有些保守,将会使公益诉讼制度的实际功能打折。”李轩担心,在司法解释出台前,甚至暂时可能出现法
官以无法律认定诉讼主体为由,拒绝检察机关及其他组织提起公益诉讼而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
让李轩感觉有些“意犹未尽”的还有,此次公益诉讼立法将公民个人排除在诉讼主体范围之外。在他看来,公民个人自发参与发起公益诉讼,在较大程度上能够起到纠正违法行为、促进依法行政、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作用。
“为了切实保障社会公共利益和培育公民社会,应开放和鼓励公民参与公益诉讼。”李轩表示,对于有关方面担心公民可能滥用、误用公益诉讼的问题,可以考虑设置前置程序加以解决。
落地生根需规则跟进
此次虽然以立法形式明确承认了公益诉讼概念和制度,但是接受采访的司法实务界人士不约而同地告诉记者:要让这个概念真正走入司法实践,打开公益诉讼的方便之门,还需要细化有关规范,制定配套的执行细则。
“最高法可能即将启动相关司法解释工作。”姚坚期望,司法解释能够在条款执行的落实上,进一步作出规定,以增加可操作性。
张迅则希望,司法解释能够明确检察机关作为公益诉讼主体的地位。他表示,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代表的是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不仅具有较高的法律地位和独立性,而且跟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相比,人财物等方面更有优势,同时还没有滥用诉权等问题,因此代表社会公益提起公益诉讼更为适宜。
李轩期待有了立法依据后,司法机关能够以更加积极的姿态介入公益诉讼,对公权力不作为或垄断行业滥用垄断地位等侵犯公共利益的行为,作出相应制裁或者纠正,成为公众权利保障的最后堡垒。
他还建议,在主体方面,最高人民法院可适当作出从宽解释并允许各级法院进行进一步探索;在程序方面,应当在准用普通诉讼程序之外就特殊事项作出特别规定;在举证方面,适当引入举证责任倒置规则,合理平衡原被告之间的举证负担,并适当强化人民法院的调查取证义务,甚至引入“专门调查委员会”机制;在判决执行方面,应建立未起诉的利害关系人申请适用判决机制。
“公益诉讼是保护公共利益的最后途径,并非唯一路径和最佳路径,社会也不宜寄予太高期望。”姚坚解释说,事先预防才是保护环境的最佳方式,公权力机关在做出公共决策时就应该充分考虑保护公共利益。
第四篇:比长短教案
比长短教案
刘钊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知道长和短,会比较物体的长短。
2、能从长到短从短到长或从短到长的顺序进行排序,体验动手操作的快乐。
二、教学准备
学生:长短、粗细、颜色不同的铅笔若干;不一样长短的铅笔每人3根,排序卡1张。
三、活动过程:
1、谈话引入,认识铅笔。
(1)出示铅笔,师:瞧,这是什么呀?今天老师也为同学们准备了铅笔,请你们仔细看看你的铅笔是什么样子的?
(2)引导学生观察、描述。
(3)师:你的铅笔是怎样的?生:红色的,黄色的……(4)师小结:铅笔是长长圆圆的。
(分析:引入来源于学生生活,同学们对铅笔的外形已有初步的了解。活动刚开始直接出示铅笔,引发同学们的观察兴趣。通过看看、说说,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铅笔的认知。)
2、感知铅笔的不同点,探究比较物体长和短的方法。
(1)师:老师这还有许多不同的铅笔,请你们再选一根比一比,看一看,会发现了什么?
生:颜色、长短不一样。
(分析:学生自选另一根铅笔进行比较、观察,通过比较使学生感知铅笔的多样性,加强对铅笔的了解。)
(2)师:(长短)你是怎么比的呢?
生:用眼睛看出来的。
师:除了用眼睛看,谁还有更好地方法?
(3)师:想知道老师是怎么比的吗?看,把两支铅笔立在桌子上,铅笔的一端要就对齐了,然后看另一端,就能比出哪根铅笔长,哪根铅笔短了。现在请你也来试一试、比一比吧。
(4)师小结:原来铅笔有不同颜色,有长有短。比长短时,我们要将两根铅笔的一端对齐,然后看另一端,就能比出长短了。
(分析:以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探究比长短的方法,让学生知道可以用目测和比较的方法比出铅笔的长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展学生的经验。)
3、引导学生按从长到短或从短到长的顺序排列文具,强化比的方法。(1)师:刚才我们学会了比较长短的方法,现在我要考考你们了,我这有几样文具请你们按长短为它们排排队。
(2)师:谁愿意先来比比它们的长短?请学生操作。比出最长的文具后,教师马上从长到短排队。
(分析:在实际操作时,加强学生比的方法。有助学生直观地观察、了解排序的方法,为学生下一步的操作奠定基础。)
(3)师:现在是从长到短来排队,还可以怎么排呢?若学生想不出,教师
直接出示从短到长的排队方法。
(分析:以启发性的问题,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感知另一种从短到长的排序方法,丰富学生的排序经验。)
(4)师:下面就请你们也来比比文具的长短。
(5)学生自由操作比长短,教师指导。提醒学生先比较文具的长短,然后开始依次排队。
4、展示学生作品。
(1)教师将从长到短和从短到长不同的排列方法分两边摆放。(分析:将两种不同的排序方法分类摆放,使学生能更直观的感知不同的排序方法,带来不同的视觉感受。)
(2)师:瞧瞧,你们排对了吗?(如有错误,请学生及时纠正。)
(3)师小结:同学们真能干,能比出这些文具的长短,并将文具从长到短或从短到长的来排队。
5、练习
四、反思:
本节课,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活动中学生参与性强,兴趣浓厚。活动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描述铅笔的外形特征,如长长的,有颜色的。重点引导学生探索、发现比长短的方法。教师的提问直接指向活动目标,使学生发现将铅笔一端对齐的方法就能比出长短,并再次操作感知比长短的方法,从而突破活动的重点。然后用比长短的方法比较文具,并将文具从长到短或从短到长的顺序排序,通过在排序卡上排序,提高数学应用意识,发展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教学活动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
1、排序卡画上小红旗,让学生竖着从长到短或从短到长地排队,更适宜学生操作。
2、在纠错时可请学生在黑板上操作、改正,这样不仅避免其他学生等待过长,也能更好地关注到孩子的个体差异,使孩子们发现错在哪里。
第五篇:人生的长短
人生的长短
在中国,有这样一位科学家,今年已经92岁,依然担任上海大学校长。
他叫钱伟长。他在板壳问题、广义变分原理、环壳解析解和汉字宏观字型编码等方面,有过举世瞩目的突出贡献。20世纪50年代,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那时叫学部委员)。
1935年,钱伟长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当初,他选择物理专业,不是因为专长,而是出于一个年轻学子的爱国之情。考清华时,钱伟长的国文和历史特别出色,每门都是100分,而数学、物理、化学、外语极差,4门课加起来只有25分,其中,外语是0分,物理是5分。基于这种情况,他顺理成章地选择清华大学中文系。
挑好志愿的第二天,“九·一八”事变爆发了。钱伟长认为,只有科学才能救国,于是,他主动要求改学物理,找到理学院的院长叶企荪教授和物理系主任吴有训教授,结果,他们都建议钱伟长读中文系。
为此,钱伟长缠了吴有训一个星期。吴有训每天8时上课,他6时30分就等在他的办公室。由于不堪纠缠,吴有训只得答应了。不过,他与钱伟长签订了一个君子协定:如果在一年内,钱伟长的数学微积分和物理成绩在70分以下,就将他退回中文系。
钱伟长是一个非常用功的人,除了吃饭、睡觉,将所有的时间都用到学业上。吴有训有心栽培,经常教他一些正确的学习方法,钱伟长的成绩迅速提高。第一学期结束时,他的物理及格了;学年结束,数学、物理、化学、外语都达到80多分。清华本科毕业后,他考取本校物理系研究生。后来出国留学,1942年,获得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博士学位。
扬长避短是一般的“通则”,可并不意味着从短处进攻,就一定不会成功。钱伟长就是一个明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