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职教育背景下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建设探索

时间:2019-05-15 11:09: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任职教育背景下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建设探索》,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任职教育背景下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建设探索》。

第一篇:任职教育背景下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建设探索

论士官任职教育高等课程改革与建设

吴忠 彭艳杰 夏冰

(装备学院昌平士官学校基础部 北京昌平102249)

摘要:本文从基础课程在任职教育中的职能定位出发,讨论了在任职教育背景下,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建设的指导思想,在此基础上对课程改革与建设的具体实践,包括课程内容体系的构建、教学模式与方法、开展实践教学、改革考核评价体系、加强教员教学科研水平、及教材教学条件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具体论述。

关键词:任职教育、教学改革

随着士官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其本质属性和特点规律逐步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所认识。士官职业技术教育在培养目标上,是实现学员掌握知识、提高素质、技能培养的全面发展,是对学员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通过教育将学员培养成为任职岗位所需要的应用性技能型人才。基础课程教学作为士官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处于基础性地位,在课程的性质定位上应该为专业课程教学服务,为士官岗位任职能力生成服务。因此,基础课程教学不仅要为专业课教学、岗位实践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更要奠定一定的实践技能基础。任职教育大背景下,高等数学作为职业技术教育的任职基础必修课,课程的职能定位的明确界定为高等数学课程改革与建设指明了方向,必须坚持以士官岗位任职需求为指导,进行教学改革与建设。

一、准确把握课程定位,明确课程教学改革与建设方向

高等数学作为职业技术教育任职基础必修课,是学员提高数学素质的主要课程,其任务是培养学员掌握数学的思想、概念、理论与方法、以及基本运算、数据分析、数学建模等技能,为学员学习后继课程及解决工程技术等实际问题建立必要的数学基础。经过研究探索,我们提出了“专业牵引、任务导向、以学为主、突出实践”的课程教学改革与建设的总理念。“专业牵引”就是以服务于专业课程的针对性和应用性为出发点,使教学内容紧贴专业教学;“任务导向”是以任务为教学的主线教学模式方法,通过教员任务的设定,学员在完成任务中实现学员知识与技能构建;“以学为主”指的是在课程教学中让学员充分发挥学员的主体性作用,在知识学习和解决问题中,自己搭建知识体系,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突出实践”指的是以基本技能的锤炼为核心,突出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促进知识向技能的有效转化。

二、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建设的具体实践

任职教育背景下士官高等数学课程改革与建设,应该以提出的课程教学理念为指导,积极开展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与方法、课程实践教学环节、改革考核评价体系、提升教员教学科研教学水平、教材及教学条件建设等方面的改革与建设。

(一)优化整合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

1.以学员任职需求为指导,优化整合教学内容

(1)课程教学内容构建原则

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是教学改革的核心,在课程内容改革上以培养应用性技能型士官人才为目标,以专

业和任职岗位的技能生成为核心,以服务于专业的针对性和数学的应用性为出发点,坚持“专业必需、知识够用、突出特色、加强实践”原则,打破原来学科知识体系结构,科学重构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突出课程的基础性、针对性、应用型、实践性。

(2)教学内容构建实施

高等数学课程教员,必须深入专业部系调研专业课程教学需求,对课程在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梳理,根据学员所学专业有针对性的构建内容,体现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相结合、理论学习和实际应用相结合的设计思路。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优化,合理设置必修教学内容以及选修教学内容。例如在具体实践中,对于总装航天科研试验类通信专业,除了设定了集合与函数、极限与连续函数、一元函数的导数与微分、一元函数积分学外,还设置了级数与傅里叶变换的选修教学内容。在课程中引入电学中常用函数,在导数学习时介绍电学中几个常用的变化率模型的建立,以及最大输出功率计算模型等。为突出学员的技能培养,增加了课程教学的实践性教学内容,在课程教学增加实际问题、军事问题的数学建模内容,以及学员对数学软件的学习与应用。

2.创新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

(1)创新课程教学模式

在新的课程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提出了“实例驱动,任务导向”的教学模式,指导思想是以实例引入数学概念,围绕问题组织开展教学内容,强化概念、定理和公式的使用背景,强化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弱化传统数学理论淡化复杂的数学计算。我们采取了“实例诱导→提出任务→数学抽象→分析计算→完成任务”的方式组织教学。通过对与生活工作密切相关的案例分析,引出相关知识点,设定学习目标分解学习任务。在课堂教学中适时穿插集中练习和专题讨论,根据知识掌握状况指导学员完成学习任务。

(2)改进课程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数学知识特点、学生认知规律,科学合理选择教学方法。在传统的如讲授式、研讨式、启发式、直观演示等教学方法基础上,积极探索案例式、任务驱动式、类比式、问题式等教学方法的具体应用,体现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以任务为教学的主线,教员将教学内容隐含在一个或几个有代表性的任务中,学员在任务驱动和教员的帮助指导下,对任务进行分析讨论,引出知识点及需要掌握的技能,通过对学习资源的主动应用,在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过程中,找出完成任务的方法,实现知识与技能构建。案例教学法,就是教学中结合专业特点进行案例教学,在案例中主要讲解解决案例过程中所涉及数学概念、思想和方法,突出解决数学实际问题应用,以及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步骤。类比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员注重类比引导,使学生理解新旧知识的区别与联系,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定积分的定义、性质类比不定积分的定义性质,找出其相同点与不同点,引导学生在比较中思考,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记忆。问题式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首先提出问题,然后分析问题实质,探讨问题的思路,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突出课程实践环节,锤炼学员能力培养

1.课程实践教学指导思想

士官职业技术教育以学员能力生成为核心,结合高等数学课程,主要培养学员的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运算能力,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与软件,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采取加大课程中实践教学比重,按照实践一体化的设计思想,改变数学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弊端。积极论证调整课程部分教学内容与组织实施方式,进行理论教学的同时加大基础实践教学环节,理论教学以“必需、够用”为度,实践教学重点锤炼学员基本技能,达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融合。

2.课程实践教学具体实践

积极探索研究建立课程实践教学平台。首先,积极开展数学建模活动,对有能力的学员开展数学建模专题讲座和培训,介绍数学模型的初步知识和建模型的基本方法;其次,加强学员对数学软件使用技能培养,在课程教学和建模活动中融入数学软件使用介绍,提高数学软件动手实践能力;第三,开展高等数学学科竞赛,改变以往传统的理论知识为主的竞赛模式,主要以实际问题或军事相关的数学问题的应用解决。通过数学建模课程的层次化开设、开展数学建模、高等数学竞赛、数学软件实践教学等措施,构建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将课堂教学、课外实践、训练和竞赛有机融合的高等数学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熟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和步骤,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己学习成果与掌握能力平台,增强学员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改革课程考核评价体系

考核评价体系应该建立学习效果与学习过程并重评价机制,在对学员的考核中, 改变以往传统的考核评价方式,重新设计对学生的考评方法。新的考核评价体系应该包括期末闭卷考试、读书笔记、课程小论文、对应用问题建立数学模型等考察。强化对学员学习过程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将平时与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做出对学员比较客观评价。

(四)注重团队培育,提升教员教学科研水平

首先,加强教员业务能力培训。在积极开展教学改革的同时,制定教学骨干培训计划,搭建年轻教员成长阶梯并提供教员竞技舞台,重视教员专业技术素质提高,加强教员课程及课程实践教学能力,课程教材开发能力等方面的素质培养。通过深入一线调研、参加教学观摩竞赛活动、外聘专家授课、基地代职培训等方式,充实专业知识,丰富教学材料来源,增强了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应用性,提升教员教学能力和授课水平;其次是科研学术推动,通过建立良好的科研制度引导教员积极参加各种科研学术活动,建立创新和攻坚意识,鼓励教员进行科研课题申报,以科研促进教学能力的提升;第三是坚持教学制度落实,包括坚持互相听课制度、试讲制度、集体备课制度,利用集体备课讨论教学内容,交流教学经验和体会,研究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员教学科研水平。

(五)配套教材及教学条件建设

1.课程教材建设

全军士官高等数学统编教材,存在知识体系陈旧、专业针对性不强、实际应用案例较少等问题,必须编写符合士官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具备教学的针对性、实用性、实践性强新教材。教材的编写应做到内容重点突出,内容科学结构严谨,突出基本概念建立、基本方法训练、数学的实际应用等内容,注重基本概念的理解、重点方法的领会,数学思想方法的提炼和总结,提炼隐藏在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注意与各

专业实际需要有机联系,相对于课时的增减,使之具有较大弹性,与之配套建设的还应该有《高等数学》电子教案、教学课件、以及《高等数学》试题库,形成立体化教材体系。

2.网络课程建设

建设新《高等数学》网络课程,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对教学内容进行充实,实现交互式教学的方法。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包括教学大纲、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章节测试、习题解答、数学发展史、数学家介绍、flash动画、等教学素材集文件,共享信息资源实现交互式教学的方法。学员可利用网络课程系统有针对性地训练,进行自我测评,以检查自己在学习中不足,为学生课后的学习和答疑提供了教学资料。教师通过测评结果反馈信息,加强教员与学员互动交流,将教与学的过程延续到课堂之外。

3.研制开发高等数学试题库系统

教学改革中评价体系是对学员评价的指挥棒。改革传统的考试方法,建立合理的考试命题机制,实现真正意义上教考分离,客观真实地反映教与学的状态,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试题库建设保证随机抽题,试题知识点覆盖全面,卷面规范题型设计合理,能通过考试检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具有良好可操作性和教学适应性,实现对学员客观公正的评价。

4.建设数学建模与仿真实验室

建设数学建模与仿真实验室,提供数学课程教学软件和课程实践环境,为学员开展实践教学环节,为教员开展科研学术工作,提供数学的建模、数据计算、数据分析、项目仿真提供研究条件。

第一作者吴忠简介:

单位:装备学院昌平士官学校基础部;

职务:讲师;;

通信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府学路7号基础科学教研室;

邮编:102249.邮箱:1830638561@qq.com。

第二篇:高等数学课程建设的探索与研究

高等数学课程建设的探索与研究 王涛 孙彩云

[摘 要] 通过对高等数学课程建设的实践经验的总结,文章从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资源建设、教学制度建设和教法改革五个方面,对高等数学的课程建设进行了全面的阐述。

[关键词] 高等数学课程建设教学方法

高等数学作为理工科院校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其教学质量对于学校的整体教育质量影响很大,关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可持续发展。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原有的高等数学课程体系已经不能适应现有的教育要求,其中的一些环节必须进行改革。我校(华北科技学院)的高等数学课程建设起步较早,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有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以建'精品课程“作为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

高等数学的课程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教研室、教师、学生共同协作,软硬件并举,按步骤,有计划地完成。基于此,要进行课程建设,首先应确立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即课程的标准和建设的目标,这样才能使课程建设系统、有序地进行。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要求,对于一门课程应达到的标准有了一个统一的、科学的指标,总体来说,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体现现代化、科学性、先进性和鲜明特色,并具有辐射作用的优秀课程。这些指标作为我们高等数学课程建设的努力方向,可使我们在课程建设过程中统一思想,建立较高的准则。

二、建立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1.用”以人为本“思想来管理教师队伍。高校教师作为学历层次较高的一个群体,有一种强烈的要求被认可的意识。用”以人为本“的思想来管理教师队伍,可使得教师的情感、需求得到充分尊重,最大限度地激发教师的主人翁责任感。以此为基础,我们建立了一整套有利于教师发展的机制,如有利于年轻教师发展的教学导师制度,有利于建立良好竞争氛围的竞聘上岗制,激励教师提高自己科研水平的评优制度等。教师在这些制度鼓励下,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使得教研室的各项工作得以顺利进行,高等数学的课程建设不断取得喜人的成果。

2.建立一支”年龄结构优化、职称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直接影响着学科的可持续发展,而职称结构是否合理能直接体现出教师组织整体素质优化程度的高低。我们根据学校定位,通过加大人才的引进力度,聘任兼职教师,使得数学教师的构成做到了在年龄上老中青相结合,在职称上高中初比例合理。

3.在教师队伍中重视”研究方向多元化“。现代数学学科发展的特点是多分支,且每个方向都有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某一方向的研究者对于其他方向的研究领域一般都不会了解太深,同时,理工科院校的基础课教研室不但要完成常规的高等数学知识教学,还要为不同的专业开设相关的基础课。这就需要数学教师对此方向的前沿动态比较了解,而这些只有对此方向有专门研究的老师才能更好地完成。建立”研究方向多元化“的教师队伍,还可以使本学科的教师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为科研工作的开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三、加强教学资源建设

在我国近几年连续扩招的前提下,各校普遍存在师生比过小的问题,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大部分限于为学生指明研究方向,讲解研究方法,提供参考文献,学生能否主观能动地学习就成为教育成败与否的关键。而丰富的学习资源是学生”主观能动学习“的一个重要前提,由此可见,教学资源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课程建设的成败。教学资源的建设大致可分为两个方面:

1.教材建设。由于数学知识的系统性非常强,同时,数学教学的一个很重要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对高等数学教材的选择要十分谨慎,一定要选择系统性强、结构严谨的经典教材。数学知识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为解决专业课问题提供工具,在以前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过于重视数学的学科性,忽略了它的应用性,将数学与学生的专业分离开来,使得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比较茫然,经过几年的探索,我们将我校理工科各个专业的专业知识与数学的结合点进行了分类整理,以习题册的形式将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数学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2.电子资源建设。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为学生汲取知识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在高等数学课程建设过程中,对电子资源的建设是一个重要环节。其中最核心的工作是数学教研室网站的建设,我们通过调研和实践,发现网站上的内容应包括如下几方面:考试教学文件(包括教学大纲,考试大纲等)、例题解答(将每部分知识的题型分为基本类型,提高类型,综合类型,教研类型)、各部分知识的电子教案、名师的视频讲课、用于师生交流的论坛、相关网站的信息介绍等。这些内容可以给学生一个自主学习的天地,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网站给学生批复作业,介绍相关的课外知识。

四、建立完善、有效的规章制度

完善有效的规章制度是课程建设规范、高效、有序进行的保证。制度建设大体分为两类:一为教学文件的建设;二为规章制度的建设。

教学文件的建设主要是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的制订,要依据专业的不同需求制订相应的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而且大纲要随培养目标的变化进行相应的调整,不能一成不变。每学期在开课之前要将本课程的教学和考试大纲公布给学生,以便学生在学习时进行参考。

为了保证教学环节规范有效,我们还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其一,建立备课制度、听课制度。规定相同教学内容的教师原则上必须集体备课,每周至少要集中一次讨论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同时,每位教师每月至少要听其他老师的课2-3次,月底将听课记录和讨论记录一并上交以备检查。其二,建立规范的考试操作流程。对于考试过程的命题、试题审查、集体阅卷、试卷分析、试卷复查、成绩报送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进行明确的规范,并形成相应的文件,以备查用。同时,对于影响考试质量的最重要的环节--命题,教研室主任将会同有经验的教师集体审查如下几个方面:(1)试题内容是否与课程大纲、考试大纲要求一致(2)比重分数分配是否合理(3)考试内容是否具有较好的综合性。只有都满足要求,试题才会最后通过。

另外,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我们规定,教师在上课时必须有教学大纲、考试大纲、参考教材和详细的教案。同时,教师在讲课时必须完全脱稿,不能照本宣科。相应于上述规章制度,我们同时制定了检查监督制度,以保证”有章必依,违章必纠“。

五、推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在教学方法中,教法与学法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一般的讲,有什么样的教法就会有某种相应的学法;或者,为了建立某种新的学法,必须采取相应的新教法,其实质就是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活动的相互联系的方法。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直接影响教学目标能否实现;二是直接影响教学目标实现的程度和效率。因此,对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的研究在课程建设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由于高等数学本身具有严密性和逻辑性,同时,我们的教学目标之一也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所以,高等数学不能像其他学科那样全面地引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而应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有选择地引入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教学理念,在此基础之上,对原有的教学方法”除弊兴利“,完成对教学方法的改革和研究。

通过改革实践和调研,我们基本上形了讲授一讨论一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体系,并经过实践检验,取得了相当好的效果。

首先,讲授是主导。由于高等数学本身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深刻性和抽象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由老师引导学生集中学习基本理论,可以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里获得大量的知识,也便于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内在实质与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在课堂上,由于要进行大量的理论证明,传统的”粉笔+黑板“的教学模式对于数学教学来讲,还是相当适用的,实践也证明其教学效果远远好于使用”幻灯片“。

其次,讨论是辅助。由于数学知识具有深刻性和抽象性,加之学生各自的理解能力不同,所以,讨论的教学方法在数学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讨论的形式可以根据所讨论的内容而定,例如对于个别学生的特殊问题,可以在讲授过程中随时进行讨论;如果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带有共性的问题,可以以讨论课的形式集体进行;对于一些开放性问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然后集中交流,等等。总之,讨论教学法是符合高等数学特点的一种重要方法,应该加以重视和提倡。

最后,实验课是新形式下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传统的高等数学”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思想已经成为制约数学学科发挥重要作用的”瓶颈“,而要解决这一矛盾,开设高等数学实验课就成为一种最好的选择。同时,实验课对于提高教学效果也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第一,对于理论教学而言,数学中的许多定理、定义过于抽象,而由于种种原因,现在大学生的基础水平参差不齐,要求每位学生通过抽象思维对定理和定义进行透彻的理解是不现实的。此时,我们可以借助计算机和各种软件,制作适用的课件,将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借此来提高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程度。第二,高等数学作为理工科学生的一门基础课,主要是解决问题的工具,以前的计算手段不发达,比较看重高等数学的运算技巧,而现在,由于计算机和数学工具软件的飞速发展,那些繁琐的计算完全可以由计算机来完成。为此,我们可将运算技巧的训练时间一分为二:一部分用于加强理论概念的理解,即数学思想的训练;另一部分可用于训练学生利用数学软件来完成高等数学的计算,这样可以充分发挥数学作为思想工具和计算工具的双重作用。第三,从数学学科自身发展来讲,数学来源生活,同时又服务于生活,而传统的数学教学将理论与实践分离,使学生认为数学”学无所用“。要改变这一认识,进行数学建模是必由之路。实践证明,数学建模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意识和能力具有特殊的意义和良好的效果,它使长期困扰我们的理论脱离实际的问题有了解决的方向。而数学建模教学只有以实验课作为基础,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综上所述,高等数学实验课的开设是课程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解决传统教学顽疾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以上是我们进行高等数学课程建设的一些经验,同时,我们也要继续努力,进一步推动高等数学课程建设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周远清.精品课程教材建设的教学改革和教学创新的重大举措[J].中国高考研究,2003(1).

[2]李少琪.对”高等数学“精品课程建设的思考和建议[J].中国地质教育,2005(1).

[3]曹定华,黄立宏,马柏林.以科学发展观统筹《高等数学》精品课程建设[J].大学数学,2006,6(3).

[4]任彦申邓小平的人才思想与高校师资队伍建设[J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3).

[5]李钦,刘昌艳.从”以人为本"谈高校师资队伍建设[J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2(6).

[6]潘懋元.新编高等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7]李忠,周建莹.关于高等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些尝试[J].数学通报,1999(2).

选自《课程与教材》2008年

第三篇:关于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的论文

论文摘要:初中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的内心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他们热情活泼,精力充沛,具有极强的创新精神和意识。这一时期,是初中生走向独立和成熟的时期,也是生理和心理相对不稳定的活跃时期。然而目前,部分学生对语文学习不感兴趣。语文能力低下,初中语文教学陷入困境。鉴于此,本文对初中语文教学改革与实践进行了探讨。

论文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教学改革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

初中语文教学需要研究型教师,新课程改革在给教师留下很大空间的同时,也对教师提出新挑战和新课题。教研工作必须将教科研工作作为学科教研工作的重点,培养教师施展自己的教学智慧,借助于教学反思,不断探讨与解决教学目的、教学过程和自身方法、态度、情境等问题,不断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通过札记、案例分析、档案评鉴、行动研究等方式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这将直接影响教研工作的质效和教学质量。提高科研能力分为三个层面:一是以学科中心组人员组成的研究小组,二是以基层教研组为主的研究小组,三是以骨干班学员为主的研究小组。要求绝大多数的老师每学年初,选择好课题,制定好研究计划,定时完成各阶段的研究任务。同时通过组织骨干班学员和青年教师及教研组长学习教科研理论和撰写论文方法等形式,提高学科教师的科研水平,更有效的促进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开展。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情感

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借助生动活泼的教学手段,创设具体可感的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让他们通过看、听、演等方式,直接感知、体验课文中的情感内涵,产生情感共鸣。

①让学生多看,文学作品一般是通过描绘生动的人物形象和社会景象来展示现实社会生活的,因此为了增加学生体验,教师在讲解课文内容时,可尝试利用挂图、幻灯片、多媒体课件、视频等教学工具展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画,让学生在看图画的过程中,积极体验,产生腈感。例如教《变色龙》一文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依次小说情节的六幅图画,让学生清楚的了解主人公的六次变脸,让学生对见风使舵、趋炎附势的丑陋人物形象有个清楚的认识和了解。这样的画面会展现在学生面前,有利于引发学生的想象,促进学生的理解。

②让学生多听,教师可以利用录音、多媒体课件等教学工具播放与课文情感基调一致的音乐作为课堂教学的背景,让学生在音乐渲染的气氛中进入课文情境,产生情感。教《社戏》时,运用多媒体播放罗大佑演唱的Flash歌曲《童年》,轻缓的乐曲,把学生带到天真烂漫的童年,从而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让学生进入特定的学习氛围中,迅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③让学生多演,初中语文课堂上,有时为了让课文主题真挚亲切的地再现在学生面前,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自己分派角色,进行扮演,让学生以自己的视角深入课文,体会人物的感情,达到完美的教学效果。教师要提高语言艺术

语文教学是一门语言的艺术,要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打动学生,就需要教师的语言富有情感,使学生在你充满感情的语言世界中接受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不注意提高自己的口头表达水平,词汇贫乏,使学生埋怨语文课是“老瓶装旧酒”,所以,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要依据课文体裁、内容等特点注意对教学语言的选择,尽量用生动、新颖、优美、恰当的词汇组合,减少拖泥带水和重复现象,力求新鲜、丰富、生动、洗炼,努力实现从教师的“不厌其烦”到学生的“百听不厌”的转变。另外,教师的语言对学生有很强的启发效果,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多尝试用一些幽默的语言,例如歇后语之类的,可以有效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精力集中,精神愉悦,能积极地参与教学中的思维创造活动。除此之外,教师的肢体动作对于提高教学效果也极好的效果,教师可以灵活运用一些身体语言,诸如动作、表情、眼神等,来配合教学,以达到更好的效果。注重教学过程的优化

作为初中语文教师,要主动探索,用最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来组织学生学习,让学生读懂别人的文章,写好自己的文章的目的。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要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向45分钟要效率。语文学科教学过程的实质,就是要充分利用好教科书以及课堂上创设的语言环境,在教师的主持、组织和引导下,实现师生与作者和编者之间、师和生之间的语言的交流、思想和情感的沟通。这就需要教师加强对教科书的理解、把握和处理,凭借文本提高学生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和进行综合性学习的能力;要注重引导学生潜心钻研文本,防止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或远离文本进行过度的发挥。

总之,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作为初中语文教师,要及时的总结改革中取得的成绩及出现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以便能使优点发扬光大,问题得到及时解决,进而能更好地促进语文学科的发展,更好的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第四篇:大数据背景下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改革探索

大数据背景下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改革探索

摘 要:目前,我国高等学校当中的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着各种问题和矛盾,抑制了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提升。长期以来,外语界一直在对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模式进行积极的探索。随着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的逐渐成熟与广泛使用,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语料库的发展,为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

关键词: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大数据;语料库;批改网

一、我国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现状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与国际化的进一步深入,社会对大学毕业生需要的不仅仅是他们的专业技能,也同样需要其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技能。《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规定“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信息交流[1]。”这样的要求既反映了对英语写作能力的需求,又符合语言学习规律。

长期以来,我国大学生尤其是非英语专业大学本科生的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非常有限。在全国大学生英语四、六级考试中,学生“听”和“读”的成绩在近年来都有较明显的进步,但写作成绩则少有改善[2]。这样一个尴尬的现实,恰好反映了目前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首先,目前我国大多数高等学校中大学英语的课时非常少,很多院校只能开设每周4课时的大学英语课。在有限的时间内,教师要保证听力、阅读等课程的时间,留给写作的时间就少了。而写作教学本身就是一项非常耗时的系统工程,这就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

其次,目前国内各高校使用的主流大学英语教材中也普遍存在着对写作内容的轻视。就以很多高校使用的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的《新视野大学英语》为例,有专门的《读写教程》《视听说教程》和《长篇阅读》,唯独缺少专门的写作教程。所有关于写作的教学内容,都散布在各个单元的课后练习中,很难进行系统的、有效的学习,也往往容易被师生忽视。

最后,在大学英语写作的教学中,还普遍存在着一个“学生不愿练,教师不愿讲”的现象。由于课堂教学时间的不足,很多教师将写作练习作为课后作业布置给学生。一方面,有些学生会图省事,直接利用网络抄袭范文;另一方面,由于作文批改工作量巨大,教师不能及时、细致地批改和反馈,学生也就无法获得写作能力的提高。长此以往,这二者互为因果,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使英语写作能力成为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中最为薄弱的一个环节。

二、我国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改革探索

长期以来,在我国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成果教学法(The Product Approach)。其理论认为写作能力的提升主要是源自掌握语言结构知识基础之上的模仿过程,认为写作能力的提升必须遵循“熟悉—掌握—控制—引导—写作”这一过程[3]。它强调了最终作品的输出结果,但是对写作的动机、写作的过程有所忽视。这种教学理论对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对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困难无法及时帮助、对写作结果无法及时反馈的缺点始终制约着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在认识到上述传统写作教学法的缺点之后,我国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逐步引入了国外始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过程教学法(The Process Approach)。过程教学法以建构主义理论和合作学习理论为理论基础,把写作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写作的过程中,强调在写作的过程中教师全程参与,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构思、写作、修改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写作能力得到提高[4]。目前,我国高等学校中使用的主流大学英语教材,如《新视野大学英语》《新编大学英语》《21世纪大学英语》等,在写作教学方面,均采用了基于过程教学法的课程设计。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促进学生多写、多练,提高英语写作能力。但是,这种教学模式也要求学习者和教师双方都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讨论、练习、批改、反馈和答疑,仍旧不能完全解决目前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突出问题和矛盾。

目前,在国内比较前沿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理论当属21世纪初逐渐兴起的体裁教学法(The Genre Approach)。该理论认为写作是具有高度目的性和社会性的创作过程,在语篇体裁分析的基础之上,围绕其图式结构进行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构建一套完整而连贯的写作构思方式,理解特定体裁所需的特定结构和特定语言,使写作教学服务于学生的真实需求,实现社交的目的和功能。从某种意义来说,体裁教学法可以被看作过程教学法的进步与延伸,它弥补了过程教学法中对写作目的的忽视的缺陷,强化了不同写作者之间的个体差异。它强调了教师在写作教学中的核心地位,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创建者和组织者,也是学生写作活动的支持者和辅导者,不但要提供目标体裁范本,而且要指导学生对文本结构进行讨论分析,这对教师的综合能力和时间、精力的投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以上种种,都是近年来广大大学英语教师为了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而做出的种种尝试,它们都对提高英语写作能力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又都有着各自的局限性。如今,随着电脑、网络、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出现,尤其是大数据和语料库在技术上的实现与成熟,关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研究又出现了一个新的契机。

三、大数据及其特点

随着博客、社交网络等新型信息发布方式的不断涌现,以及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兴起,数据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不断地增长和积累,大数据(Big Data)时代已经到来[5]。根据维基百科,大数据被定义为:无法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从字面上看,它意味着数据规模的庞大。为了便于区分传统意义上的“海量数据”(Massive Data),人们概括出了大数据的一些特征。

1.容量大(volume)

在大數据时代,人们更加重视数据的全样本,我们不再采用诸如抽样调查这样的随机分析法对数据进行分析,而是对所有的数据进行采集和分析,从而得到更加准确的结论。

2.种类多(variety)

大数据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数据的种类和来源的多样化。大数据包括了海量的结构化数据、半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要在海量的数据中发现其内在的关联性,就要对数据的处理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3.速度快(velocity)

大数据的这一特点主要体现为数据的时效性比较强。数据流大、数据增长速度快,这就要求对数据的处理速度快,以满足人们对实时数据不断提高的需求。

4.准确性(veracity)

大数据庞大的规模注定了其无法实现传统意义上的精确性,数据随时随地产生,加之其多来源的特点,使得大数据必然呈现出某种混杂性。但其可以在宏观上帮助我们认识和理解事物的发展方向与趋势,从而呈现为更高一个层面的精确性。

5.有价值(value)

这一点是大数据应用的真实意义所在。大数据下的数据价值密度较低,具有一定的稀疏性。如果要从海量数据中寻找到有效价值,就要对数据的运算逻辑和机器算法提出更高的要求,这也是目前大数据在技术上亟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在大数据背景下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我们已经看到多个不同的解决方案。在这些方案里,大多数都是以大数据的语料库为依托,采用不同的算法和逻辑,对写作的动机、目的、过程、结果和反馈进行干预,从而达到提高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目的。在这一过程中,大数据的上述特点体现得淋漓尽致。学生写作练习的数量巨大,同时标准语料库的存量更为庞大。其中包括的文本种类繁多,涵盖了各种体裁、各种风格的文章。如果对学生习作进行及时反馈,必须保证数据的时效性,教师的实时反馈是学生们最希望看到的。在纷繁复杂的语料库中找到有效信息,并及时反馈,也都体现了大数据的准确性与价值所在。

四、基于句酷批改网平台大数据背景下的大学英语写作实证研究

句酷批改网(www.xiexiebang.com)始于2010年,是一家B2B模式运营的互联网公司,它首次大规模采用大数据和语料库技术服务于英语写作教学改革,提供了相对成熟的系统解决方案。以大数据为依托,句酷批改网(以下简称“批改网”)积累了超过30亿词的本族语语料库和8000多万篇学习者语料,为用户提供了作业、比赛和考试等服务,用户体验比较优秀。目前在全国的高校用户已经超过了500所,教师用户超过了4万名,覆盖了中国高校近90%的市场。

批改网的核心理念是“好作文,要改出来”。基于大数据与云计算,批改网初步实现了作文的机器批改,也就是依靠数据搜索和抓取技术,给予用户以实时反馈,记录用户学习进程,驱动学生学习,提升英语写作能力。

在批改网的一次典型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习目标发布写作作业和参考资料,学习者通过阅读分析参考资料,理解学习目标并完成作业,学习者在平台提交作业并得到实时反馈的批改意见,学习者根据反馈进行反复修改,在讨论中获得同伴的互评和修改建议,最终获得教师的评价。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来自批改网平台的机器批改和反馈是其核心竞争力所在。学习者的习作将被从词汇、句子、篇章结构和内容相关度4大类一百多个维度同英语本族语语料库进行拆分对比,并形成诊断报告,对每处错误提出修改的建议并给出依据,从而帮助学习者纠正错误表达习惯,达到提高英语写作能力的目的。

笔者所在的沈阳师范大学在2013年成为批改网的用户,于是笔者在2014级入学的新生当中选择了两个教学班作为实验对象,对基于大数据背景的批改网写作活动进行了对比研究,验证了基于语料库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學对提升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有效性。

1.研究假设

大数据背景下基于语料库的批改网英语写作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

2.研究对象

笔者所在高校在2014级新生入学后进行了新生英语分级测试,并根据成绩进行了平均分班。笔者选取了两个非英语专业普通类教学班共计122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他们有着基本相同的教育背景、学习经历和写作水平,在新生英语分级测试中的写作成绩没有明显差异。其中的实验班有60名学生,采用的是借助批改网平台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对照班有62名学生,采用的是依托《新视野大学英语》教材的传统写作教学模式。

3.对比样本

新生入学英语分级测试(前测)和第四学期期末考试(后测)均参照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标准进行的统一命题。

4.研究过程

本研究从2014年9月至2016年7月,持续进行了两个学年。在实验之前,两班学生都参加了统一的新生入学测试,并根据写作成绩进行了平均分班,保证了实验的效度与信度。同时采集了前测数据,留作对比研究使用。在实验之中,对实验班的学生采用基于批改网平台的写作教学方式,每次写作作业均提交到平台,并得到实时反馈的修改建议和分析评价,最终由教师给出总评成绩。对照班学生则采用的是传统写作教学模式,每篇文章由教师做出人工评阅,一次性给出评语和总评成绩。为减少误差,两个班级的任课教师都是笔者同一人。实验之后,采集实验班和对照班第四学期期末考试写作部分的成绩(后测成绩),并与新生入学分级测试的写作成绩(前测成绩)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对两个班级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5.数据分析

本研究参照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评阅标准(折合为15分),分别采集了实验班与对照班在实验前后两次测试的作文成绩,运用SPSS19.0中文版数据分析软件进行了独立样本t检验,测试两组实验数据的相关变量是否存在差异,差异是否显著。检验结果如表1及表2所示。

通过对表1中数据的解读,我们看到采用基于批改网平台大数据背景下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的实验班写作成绩均值为10.73,而采用传统英语写作教学模式的对照班为9.69。两组数据显示写作成绩的提高幅度分别是2.21和1.14,同时实验班的标准差从2.046降为1.292,这说明实验班的写作成绩和写作能力整体有所提高。

通过分析表格2的实验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实验班的学生英语写作水平提高的幅度明显高于相应的对照班(t=-4.679,df=120,p<0.05)。

6.对实验结果的讨论

本研究通过对比实验验证了基于大数据背景下批改网平台的写作教学模式的有效性,发现了大数据语料库的有效运用对提升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促进作用。这种教学模式极大地解放了教师的生产力,让教师摆脱枯燥的作业批改;同时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进行写作练习的自主性。但由于技术所限,这种模式也具有一些局限性,比如,文章整体的逻辑性和表达的创新性等一些无法量化的因素,在批改网平台上还无法给出有效的反馈和评价。

五、结论

随着网络技术和云计算等技术的日趋成熟,以批改网为代表的大数据语料库的实践运用为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改革指明了一个新的方向。

大数据极大地丰富了写作教学资源和写作内容来源,这既包括了文本形式的范本,也包括了海量的音视频资源。除了多元化的教学资源,大数据也为学习者提供了相互交流的桥梁,这种交互性也是产生内容的重要途径。

大数据的广泛运用也明确了写作教学的社会目的。写作教学内容不再局限于学校之内,而更具有真实性和实时性。写作教学不再过度重视写作形式,反之写作教学的内容和内涵都大大地得到了拓展。

大数据的商业化运用改变了写作教学的评估方式。学生对自己的英语写作水平的评价从依赖于教师有限的反馈判断转向对自身学习过程的数据分析,写作评价被进一步数据化、动态化。反过来,这些评价数据可以供教师进行技术分析,从而制订出更有针对性的写作教学方案。

当然,由于技术的限制和天然的缺陷,基于大数据语料库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也非尽善尽美。目前來看,大数据的应用改变了教师在写作教学中的传统角色,教师需要付出更多的学习成本以适应新的角色。数据分析目前只能对表面层次的错误给出分类反馈,而基于大数据背景的语料库学习模式还无法彻底解决涉及文章整体结构、思想内容、流利度和连贯性的问题。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基于大数据语料库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不能完全取代教师在写作教学中的核心作用,人机合作的模式应该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第五篇:新课改背景下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分析与思考

新课改背景下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分析与思考

作者:栾庆芳

发布时间:2006-1-4 已经阅读2次

为了迎接21世纪信息社会的挑战,“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已成为我国基础数学教学改革的新视点,它对数学教育观念、教育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以及学与教的方式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为了寻找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有效结合点。正确把握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方向,我们必须要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教学模式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本文在数学新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对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内涵进行分析,尝试提出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以及整合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内涵

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已从单纯要求纸笔运算、解题,转变到能有效地、恰当地使用技术,数学化地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深入思考问题,并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锻炼思维、发展应用意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出现正好为新时代数学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

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是以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为最终目的,要让他们通过信息技术提供的平台更好地理解信息带来的数学知识,并形成自己的观点和重组自己的数学知识结构,拓展思维,在提高数学素养的同时,他们的信息素养,协作意识等多方面能力得以发展.具体到实践中,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关键在于如何高效地将信息技术的优势和数学学科自身的特点有机的结合,在于信息技术如何融入到数学课程的各个方面去,将数学课程内容信息化、教学过程信息化、数学课程评价信息化,使得学生更好地完成数学课程的学习.

需强调的是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并不是指技术与知识的简单“叠加”,也不是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简单应用,而是将信息技术看成是数学学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学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这些都充分说明了在新课程改革下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 合有利于营造新型的学习型社会、营造全方位的学习环境,有力地促进数学课程改革的进程.

所以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实质上是一种基于信息技术的数学课程的开发,是指在数学教学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与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融合为一体,成为高度和谐自然的有机部分。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互动性双向整合,从而对数学课程的各个组成部分产生变革性影响和作用,进而促进数学课程整体的变革.

2.构建新型数学教与学模式 2.1基于多媒体的情境化整合模式

由于数学知识自身的抽象性与严谨性,数学被大多数人认为是一门枯燥、乏味、难教、难学的科目.在传统的课堂讲授中,由于传统教学手段等方面的限制,教师不能提供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使学习者对数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发生困难.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步伐的加快,多媒体计算机网络进入了课堂,为教学情境的创设提供了便利条件.

夸美纽斯说过: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情境教学就是从教学的需要出发,教师依据教学目标创设以形象为主体、富有感情色彩的具体场景或氛围,激发和吸引学生主动学习,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学习情境的创设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基于多媒体网络的情境化教学模式是利用多媒体网络形式灵活、资源共享、超媒体、交互性等特点,将有时难以表达甚至根本不能用语义完整而准确地表达的图形图象的运动信息以及一些抽象的理论、复杂的空间结构,通过文字、图形、三维动画、视频图像、声音等各种教学信息,使之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创设生动、形象的、接近实际的情境,给学习者带来了一种全新的学习环境和认知方式.比如,学习图形之间的轴对称、平移、旋转及其组合等变换关系。学习圆锥曲线定义以及结合图象对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进行分析时都可利用多媒体创设数学情境,使之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认知,有效地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情感体验,获得较为深刻的感性认识,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所学内容的作用.

2.2基于资源的自主——合作式整合模式

新课改提倡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提供学生学习资源以及各种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信息技术纳入数学课程正好为学生开展自主——合作学习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且这些资源从量与质两方面来说都与传统学习资源不可同日而语.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多媒体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为学生提供了极为丰富的电子化学习资源,包括数字化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网上报刊和数据库、多媒体电子书等.学习者只要掌握了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就可以通过各种网络方便快捷的获取自己所需的知识,进行高效学习. 基于资源的自主——合作整合模式是指教师提供一些资源索引,如一些资源库的网址、网页和相关链接,引导学生获取与所学内容相关的参考信息,并合理地将资源重新组合为已所用.这种资源也包括教师课前设计的虚拟学社(虚拟学社是指利用网上群体虚拟现实工具支持异步式学习交流的形式.它本来是为支持网上虚拟社会中的交际活动而设计的,但近年来,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教育当中,也为数学教学提供了新颖而有效的手段)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难易适度的内容,开展数学学习,并且同时与老师、同学开展合作学习,适时调整自己的学习进度,以实现数学学习的最优化.但是要想真正意义上达到预设教学目标,虚拟学社的构建是中心环节.它一般是由老师或其他专业人员设计,满足不同要求学生的数学学习资源和学习导航,包含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学习要求,提供可供选择的学习步骤,并给出不同的学习建议,以便对学生的 学习活动进行有效的管理和调控.此外,我们必须指出“自主”并不等同于“独立”,学生在虚拟学社获得有关数学知识时,可以同步向社区里的教师及同学提出问题、进行同伴互教、小组讨论、小组练习等合作性学习活动.

总之,在基于教学目标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优质资源环境下,开展自主与合作学习,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数学兴趣以及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获取、分析、重组信息的能力,使得学生数学素养和信息素养一并得以发 展.

2.3基于网络的主题探究整合模式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对学生探索性、研究性的学习能力的培养也成为一种教学观念.新课标提出教师要学会运用多种技术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学习和研究中体验作为探索者的快乐,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研究探索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基于网络的主题探究整合模式就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探索的空间,教师提供有关数学知识的探究主题或者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对某个数学主题进行探究,并依据这一主题设定的学习任务和目标,借助技术平台和网络资源,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相结合,对一些未知的知识进行探索,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整合方式.其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数学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观察、推理、论证等思维能力,从而达到意义构建 的目的.基于主题探究整合模式实质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整合方式,它是以上几种整合方式的综合体.在开展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探究的主题任务必须是明确的、开放的、而且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真实性.利用信息系统,以多媒体网络的形式为学生提供各种开放的学习资源,包括课程材料、相关知识库,原始数据库等内容,并根据任务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选择一定的组织方式.学生组建研究小组,通过研究相关教材,明确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制定个性化的研究方案.在探索过程中由教师向学生提供相关资料的网址、网页及搜集数据的方法和途径,引导学生充分运用多媒体网络资源,最大限度地获取 有效信息,并对所得的信息进行筛选、处理,组织学生小组之间竞争、辩论,最后整理、完善研究成果篡写研究报告、展示成果.教师可采取开展小组自评和互评的方式,组织学生对研究成果进行讨论、整理、反思,并可将他们的研究成果通过校园网进行发布,以实现更大范围的资源共享.

3.思考

3.1完善信患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前期准备工作

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是信息社会下出现的一种新型的教学形式,有其发生、发展的过程,是循序渐进的,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整合的成功与否与教师、学生双方都有很大的关系.在课程整合中,要给教师充分的时间适应新的教法和教育观念,认识到教科书不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教师要加强有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与技术方面的培训,学习和研究网络环境下新的数学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掌握网络环境下数学教学设计的理论和方法,利用一切手段去组织、去开发学习资源,创造性地利用一切数学资源为教学服务,并且能够在教学中设计真实生动的数学情境,让学生参与到开放互动的学习活动中,真正使信息技术成为理解和探索数学的平台.

对于学生来说,整合课大部分以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为主,强调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而他们可能在以往的学习中没有这种学习的经验,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观念往往不能很快适应这种由信息的单一化到多元化,由被动接受到自由选择、自主探索的教学模式,因此教师在信息技术与数学整合的课堂中不能急于求成,要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来适应这种新型课堂,同时也要加强学生现有信息技术水平和自我控制、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总之,只有师生备了整合课必需的知识和能力,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

3.2教师主导地位不容改变

在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课堂教学中,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但并不是说放弃教师的主导作用.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应包含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以及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整合课堂中,学生的自由度相当大,部分学生极易在信息的世界里迷失,很可能难于把握课堂重点,将时间浪费在非课堂教学内容中,致使学习达不到预想的效果.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事先应该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针对性地设计有关的课题学习任务和活动,引导学生找到学习目标,使学生按照目标学习.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也需要对学生进行辅导,帮助他们更高效的学习.此外,由于网络资源的开放,学生面临众多的信息无法选择,甚至会产生网络迷航现象,还有的学生自控能力较弱,易受不相关内容干扰,因而这时教师应该通过网络资源技术来实时监控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对学生的 学习内容、学习行为、学习时间加以引导控制,及时纠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偏差,促使其完成学习任务.因而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保证整合课堂能有序高效地运转,保证开放的学习目标能全面顺利的落实.

3.3注重整合的实效,把握现代技术与传统手段的平衡

在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方式中,多媒体演示的网络走进数学课堂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最优化地实现教学目标.如果多媒体网络技术仅仅是投影、幻灯、录像等媒体的简单代替,或者作为课堂的点缀,其使用就会变得毫无意义.事实上,在课程整合中,信息技术承担了多重角色,既是学习者获取信息的工具、协作交流的工具,同时也是学习者的学习工具、探索工具,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他们的探索和实践能力都会产生很大的促进作用.

但是必须指出,信息技术的使用也存在“度”的问题.信息技术不能使用过量,不能什么情况都依靠多媒体网络.学生基本的数学活动如基本运算、直观想象、画表作图、逻辑推理、数学证明等,学生自己能够从事的实践活动等都可以依赖自身来完成,不提倡采用信息技术代替完成.此外,由于信息技术纳入数学课堂,教学的信息量较之以前有很大的增加,但过量的信息无助于教学重点的突出,学生无法把握,反而会影响教学效率.因此,在新课改中我们需要信息技术,但我们不可过度依赖,教师要在实践中逐步学会把握新型教学与传统教学之间的一种平衡,以达到最好的整合效果.

以上仅对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问题作了几方面的初步探讨,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作更广泛深入的研究.总之,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不断尝试、积极探索,并从实践经验上升到数学教育教学的理论高度去提炼、去反思,才能避免盲目性,摸索出适合自己的整合之路,促进数学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下载任职教育背景下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建设探索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任职教育背景下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建设探索.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医学背景下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医学背景下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紧密结合医学专业特点,在教学中融入医学人文教育内容,同时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进行相应的改革。教学效果......

    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改革探索体育论文

    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改革探索体育论文 为提高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水平,我国于2007年开始启动“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作为高校教育重要组......

    初中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论文

    第三初级中学地处瓦房店东部城乡结合部,经济欠发达,学校发展处于劣势。为了促进学校更好更快地发展,我们对课堂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做了许多探索和研究,倡导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重......

    新课程体系下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改革与探索

    新课程体系下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改革与探索灵台县梁原中心小学丰国武农村小学生最大的特点是朴实、踏实。在数学学习上,表现为勤奋、好学;但不足也是比较明显的,主要表现在机动灵......

    精品课程建设与高职教育教学改革

    高职教育教学参考第十一辑 精品课程建设与高职教育教学改革 王成方 【摘要】高职院校应以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为契机加强教育教学改革,包括:解放思想,积极探索高职教育教学新规律;......

    现代职业教育背景下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与创新1

    现代职业教育背景下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与创新 摘要 对于会计电算化在企业中的实施能够为企业节省大量的精力,同时还能在第一时间为企业传递会计信息,使企业的领导者能够做出精......

    主题活动背景下幼儿数学教育生活化的探索

    主题活动背景下幼儿数学教育生活化的探索 金坛市实验幼儿园王莉 摘要:幼儿园数学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让幼儿在生活和游戏的真实情景中以及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感受和体验到运......

    新课程理念下青少年篮球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探索

    新课程理念下青少年篮球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探索 摘要:中国是一个体育大国,但还称不上体育强国。全世界因为NBA出了象乔丹和科比这样的人,而让全世界的人知道了什么叫篮球。而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