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违反“转变干部作风、创优发展环境”有关规定的责任追究办法(试行)
中共阳泉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阳泉市监察局
关于违反“转变干部作风、创优发展环境”有关规定的责任追究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转变干部作风、创优发展环境”的意见》的文件精神,推进转型跨越发展,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山西省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政过错责任追究暂行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坚持从严治党、从严治政原则;坚持实事求是、依纪依规办事原则;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原则;坚持把违反“转变干部作风、创优发展环境”有关规定的责任追究与日常监督、教育和长效机制建设相结合的原则。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全市各级党的机关、行政机关、法律法规授权履行行政管理职能的组织和行政机关依法委托的组织及其工作人员。
全市各级人大、政协、审判、检察机关及其所属部门机构和事业单位,群众团体以及经授权、委托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组织及其工作人员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二章 责任追究内容
第四条 在工作效能方面,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实施责任追究:
(一)对法律法规以及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执行不力、抵制或变相抵制、消极对待,办事拖拉或不服从工作分配,无正当理由未按期完成市委、市政府部署的工作任务,影响政令畅通,导致不良后果的;
(二)对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反映的属于本单位职责范围内管理的事项和问题不按规定给予答复或处理,人为设置障碍,对管理和服务对象态度冷漠,举止粗暴,借故刁难、拖延、推诿以及有其他不文明行为,导致错误结果造成矛盾激化的;
(三)不认真履行职责,对本地区、本单位、本部门可能影响发展环境的重大事宜不请示、不报告上级,致使本地区、本单位、本部门出现严重影响经济发展环境行为或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
(四)对上级领导机关交办的优化发展环境责任范围内的事项拒不办理或办理不力的;
(五)对管辖范围内发生的破坏经济发展环境行为隐瞒不报、压案不查、查而不结或者借故拖延甚至支持、包庇的;
(六)涉及多个单位共同完成的事项,不能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协作,甚至相互推诿扯皮,不积极配合或在本单位事项完成后,需要移交其他单位却不移交或拖延移交的;
(七)对不属于本单位职权范围或不宜由本单位办理的事项不向当事人说明、不移送有关单位或置之不理的;
(八)对群众和客商投诉的问题不认真办理,且造成不良影响的;
(九)机关负责人工作态度消极,管理不严,致使所属工作部门效能低下;或对下属工作人员办事效率低下、作风不良等问题长期失察、管理不严、放任自流的;
(十)其他违反作风建设和机关效能有关规定,影响发展环境的行为。
第五条 在工作纪律方面,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实施责任追究:
(一)工作时间无故旷工,未履行请假手续擅自离岗,不能严格请销假制度,请长假、常请假,请假期满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或上班经常迟到、早退的;
(二)工作时间打牌、下棋、打麻将和上网聊天、炒股、玩电脑游戏以及从事其他与工作无关的事情的;
(三)在工作时间到茶社、歌厅、洗浴休闲娱乐场所和游泳、健身等场所活动的;
(四)利用工作之便吃拿卡要,接收管理和服务对象的礼品、礼金、有价证券、支付凭证或要求报销费用,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娱乐、旅游等由当事人支付费用的各种消费娱乐活动;
(五)利用职务、工作之便,为本人、亲友等谋取利益的;
(六)参与赌博的;
(七)工作日中午饮酒的,酒后执行公务的;
(八)利用婚丧嫁娶等事宜大操大办借机敛财的;
(九)不能严格遵守会议、会场各项纪律的,对党委、政府召开的会议,迟到、早退或未经批准派人顶替参会的;
(十)其他违反工作纪律的行为。
第六条 在政务公开和行政审批方面,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实施责任追究:
(一)制定、发布违反法律法规或上级党委、政府方针政策的规范性文件的;
(二)继续使用已废止的法律法规、政府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或者使用虽没有废止但其中已经自然失效的条款规定,导致损害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
(三)违反政务公开有关规定,未按要求公开办事依据、条件、程序、时限、纪律、结果及承办部门、承办人员、责任人姓名等事项的,不按公开承诺的内容履行职责,或在政务公开中弄虚作假的;
(四)未依据国家、省对行政审批事项的要求削减行政审批事项,继续执行已经废止或取消的行政审批事项的;
(五)审批、服务、收费项目不按“两集中、两到位”规定进驻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的;
(六)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窗口行为不规范,不严格首问负责制、公开承诺制、限时办结制、领导带班制、AB角零缺位制等相关制度的;
(七)擅自增设或变相增设新的行政审批项目或者在保留项目内增加审批环节的;
(八)违反规定委托或者默许其他组织代行行政审批管理权,不依法履行行政审批监管职责或者监管不力的;
(九)未大力推进市、县两级电子监察系统建设,未对行政审批事项全过程跟踪监督的;
(十)其他违反政务公开和行政审批方面规定的。
第七条 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环境方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追究责任:
(一)对管辖范围内的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目标责任制落实不力,对损害市场经济秩序的行为失察或者放任自流,开展专项整治活动流于形式,致使当地的市场经济秩序出现严重混乱或者存在严重隐患的;
(二)未将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采矿权出让、土地开发整理、政府采购、国有产权交易、林业产权交易,以及一定规模使用国有资金建设的各类工程项目招投标等公共资源交易活动在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进行,未实行公开招拍挂、依法进行招投标、实现公平公正交易的;
(三)在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国有资产产权交易、政府采购过程中暗箱操作、弄虚作假、营私舞弊的;
(四)排斥外地产品和服务,搞地方保护或者部门和行业垄断的;对辖区内治安环境治理不力或利用职权或者垄断地位,出现欺生排外、强买强卖、强装强卸、强制有偿服务、强制垄断经营,妨碍公平竞争或强揽工程、欺行霸市等各种干扰施工和向投资者敲诈勒索行为的;
(五)对制售假冒伪劣产品、搞商业欺诈提供方便或进行保护的;
(六)与商业欺诈、制假售假、偷税骗税、走私贩私等各种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违法违纪人员相互勾结,包庇、纵容、协从其违法违纪行为,或者为其充当保护伞的;
(七)违反生态环境保护规定,影响可持续发展和自然资源合理开发,造成环境污染的;
(八)不与所办中介机构脱钩的;把属于职责范围内的工作转移或者委托给中介机构,收取管理费的;
(九)在办理行政许可、审批、登记、年检、认证、裁决等事项时,强迫要求当事人或单位接受中介服务并指定中介机构的;
(十)授意、指使或者强迫中介机构出具虚假报告,提供虚假证明的;
(十一)搞有偿新闻,以批评报道相要挟索要好处,强拉广告赞助,搞虚假报道造成不良影响或者后果的;
(十二)其他妨碍公平竞争,损害市场环境、经济秩序行为的。
第八条 在服务企业方面,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实施责任追究:
(一)未建立首违不罚制度,不公开涉企收费、罚款、检查事项,未严格执行涉企检查收费罚款登记备案制度的;
(二)未推行市级涉企收费“一费制”改革,对企业分解创收任务,下达罚款指标的;
(三)无法律、法规依据或者不按法定的职责、权限、程序和方式对企业、工商户实施检查的,或者滥用职权限制被检查对象合法经营的;
(四)未按规定向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报批,举办各类庆典、剪彩、奠基、竣工、论坛、研讨会、纪念、颁奖等活动,或经批准举办相关活动铺张浪费,向基层单位、企业摊派索要各种赞助费用,收受各种费用、礼金,发放各种礼品、贵重纪念品的;
(五)以办班、培训、发证等名义向企业乱收费的;
(六)借兴办公益事业之机,强迫企业参加集资的;
(七)以借调为名,无偿占用企业人财物的;
(八)向企业强买强卖,强迫企业接受指定服务或搭配搭售商品的;
(九)强迫企业接受咨询、信息、检测、商业保险等服务并收取费用的;
(十)强迫企业或个人参加学会、协会、研究会、未经物价部门批准收取费用的;(十一)违反规定强行向企业拉广告,强迫企业订购书报、刊物、音像制品、技术业务资料以及各种器材的;
(十二)违反规定对企业进行各种形式的检查、评比、达标活动和收取费用的;(十三)到企业报销各种费用或以各种名义到企业吃、拿、卡、要的;
(十四)凡涉及有关调整企业经营政策方面的规定没有直接传达通知到相关企业即以违反有关精神对企业进行处罚的;
(十五)不向企业和个人提供办理证照相关条件或者政策性减免优惠规定,造成企业和个人损失的;对涉及企业合法的减、免、缓、退等行政征收优惠政策不落实或附加条件索取好处才落实的;
(十六)其他影响企业发展的行为。
第九条 在落实“收支两条线”规定方面,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实施责任追究:
(一)执收、执罚人员未按规定持证上岗的;
(二)违法实施行政处罚和收费的;利用行业职权强制收费、搭车收费或者以赞助等名义乱收费的;
(三)不执行中央、省、市有关规定,自行设立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项目的;
(四)擅自变更行政事业性收费或者罚没范围及其标准的;或者对已明令取消或者降低标准的收费项目,仍按原定项目或标准收费的;
(五)违反《收费许可证》规定实施行政事业性收费的;
(六)下达或变相下达罚没指标的;
(七)违反“收缴分离”和“罚缴分离”规定收缴费用和罚款的;
(八)收费、罚没不使用规定的票据,收罚款不开票或者收多开少的;被征收单位或个人对征收有异议时,不告知法定救济权利和途径的;
(九)擅自开设银行账户的;截留、挪用、私分、坐收坐支行政事业性收费或罚没收入的;
(十)违反《阳泉市人民政府关于规范涉及机动车辆和道路站点执收执罚行为的意见》,在公路上乱设站卡、乱检查、乱收费、乱罚款的;
(十一)其他违反“收支两条线”行为的。
第十条 在落实招商引资政策方面,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实施责任追究:
(一)违背市委、市政府出台的推进转型跨越发展的政策措施落实,对于各职能部门以政府名义对外签署的特许经营项目、拆迁补偿、政策优惠承诺等,不能与投资者兑现,误导、欺骗投资者的;有损我市诚实守信对外开放形象的;
(二)未按我市产业政策确定的招商项目,自作主张招商引资,不按合同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签约,乱承诺,瞎许愿,造成国家集体以及投资商的财产和资源损失、环境破坏的;
(三)对采取欺骗手段,伪造虚假招商引资材料套取奖励的,以及把关不严,造成考核对象骗取招商引资奖励的;
(四)招商引资单位和项目实施单位没有明确专人抓好项目跟踪服务,因工作不力致使项目流失,引起投资方投诉或撤资、撤项目的;
(五)对有合作意向的项目,招商引资单位和项目实施单位与投资者签订的协议明显失公平,致使协议无法履行或造成双方损失的;
(六)在招商引资项目立项审批、注册过程中,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且已签协议的项目,立项审批、注册不及时,未按承诺办结时间完成的;
(七)在审批事项办理过程中,主管领导不负责任,造成业务科室出现扯皮,无故搁置审批事项的;
(八)因项目跟踪和服务不到位,致使投资企业出现矛盾而不及时帮助协调解决,贻误后续工作的;
(九)项目需经国家、省、市审批的,招商引资单位和主办部门让投资企业承担职责范围内的有关费用的;
(十)投资企业在开工建设前,项目实施单位应该帮助办理有关证件而未办理,导致影响投资项目进展或引起不良后果的;
(十一)招商引资项目在开工建设过程中,因服务工作不到位,致使建设工程待建或停建的;
(十二)企业在施工过程中遇到矛盾,出现阻工、强行派工、强装强卸等现象,因处置不力给企业造成损失的;
(十三)发现隐患不及时、帮助采取措施消除或接举报不及时处理,致使企业财产遭受损失的;
(十四)项目的土地供应、拆迁安置、资金投入等,因主观工作不力未按协议约定时间到位的;
(十五)在引进项目上弄虚作假,或者伙同项目投资方违法违约的;
(十六)其他影响招商引资的行为。
第三章 责任追究形式
第十一条 责任划分与承担:
(一)责任分为直接责任、间接责任和领导责任。
1、直接责任者,是指在其职责范围内,不履行、未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自己的职责,对造成的损失或者后果起决定性作用的人员;
2、间接责任者,是指在其职责范围内,协助配合直接责任者错误履行职责、发现直接责任者错误履行职责不阻止等,对造成的损失或者后果负次要责任的人员;
3、领导责任者,是指在其职责范围内,对应管理的工作或者决策决定的工作不履行、未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对造成的损失或者后果负领导责任的人员;
(二)承办人未经规定程序报批、错误报批或不依照审核、批准事项实施具体行政行为等,导致过错后果发生的,负直接责任;
(三)审核人、批准人未正确履行职责,导致过错后果发生的,根据情况负直接责任或领导责任;
(四)领导指令、干预,导致过错后果发生的,指令、干预的领导负直接责任;
(五)上级机关违反规定改变下级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导致过错后果发生的,上级机关负责人负领导责任;
(六)两人以上故意或者过失,导致行政过错发生的,按个人所起的作用和应负的责任进行处理。
第十二条 责任追究方式与确定:
(一)责任追究方式
对出现上述第二章问责内容中各种情形的直接责任人、间接责任人或领导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的形式:
1、责令整改;
2、责令书面检查;
3、书面告诫、诫勉谈话;
4、责令道歉、通报批评;
5、调整工作岗位、待岗、解聘、辞退;
6、停职、免职、责令辞职。
对党政机关的行政过错,视情况给予责令整改、责令作出检查、通报批评、不予评优评先处理,并按上述的规定追究行政首长及其他责任人的行政过错责任。
(二)责任确定
1、对负有直接责任者,情节较轻的,给予责令整改、书面检查处理;情节较重的,给予书面告诫、诫勉谈话,责令道歉、通报批评处理;情节严重的,给予责令道歉、通报批评以上处理;
对负有间接责任者,情节较轻的,给予责令整改处理;情节较重的,给予书面检查、书面告诫、诫勉谈话,责令道歉、通报批评处理;情节严重的,给予书面告诫、诫勉谈话以上处理; 对负有领导责任者,情节较轻的,给予责令整改处理;情节较重的,给予书面检查、书面告诫、诫勉谈话,责令道歉、通报批评处理;情节严重的,给予书面告诫、诫勉谈话以上处理。
2、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同年受到责令整改三次(含三次)以上、受到责令书面检查处理二次以上(含二次)、受到书面告诫、诫勉谈话、责令道歉、通报批评责任追究一次的,当年度考核不得定为称职以上等次,取消当年评优选模资格;同年受到通报批评两次(含两次)以上,或给予调离工作岗位、待岗、解聘、辞退或者停职、免职、责令辞职责任追究的,当年度考核定为不称职等次。
各级党政机关单位同年受到三次通报批评,或机关负责人受到责令道歉、通报批评、调离工作岗位、待岗、解聘、辞退或者停职、免职、责令辞职责任追究的,取消当年度目标管理考
核受奖资格。
3、违反本办法,同时构成违反党纪政纪有关规定的,按照党纪政纪规定处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以上责任追究方式可以单独适用或者合并适用,按照管理权限和规定的程序办理。
第十三条 责任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从重处理:
(一)一年内受到两次以上责任追究的;
(二)拒不承认错误,推卸、转嫁责任;不及时采取补救措施的;
(三)干扰、阻碍、不配合对其影响发展环境的行为进行调查的;
(四)打击报复申诉人、控告人、检举人或责任追究承办人员的;
(五)在履行职责过程中有徇私舞弊行为,收受或者变相收受当事人财物的;
(六)其它应从重或加重处理的。
第十四条 责任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从轻、减轻处理:
(一)情节显著轻微,未造成不良影响的;
(二)主动、及时承认错误并纠正过错的;
(三)由于过失造成的过错,危害不大的;
(四)其它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理的。
第十五条 责任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免予追究责任:
(一)因管理和服务对象弄虚作假,致使机关工作人员无法作出正确判断的;
(二)因适用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有关内部管理制度未作出具体、详细、明确规定或要求,无法认定机关工作人员过错责任的;
(三)因意外事件或者不可抗力因素致使影响发展环境行为发生的。
第十六条 各级优化发展环境工作领导组负责对损害发展环境行为实施责任追究的组织领导和监督协调,领导组办公室承担具体工作任务。
第十七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应当追究责任的,根据问题性质和管辖权限,由主管部门、任免机关或者纪检监察机关按规定权限及程序处理;特殊情况,上级机关可以直接做出处理;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被追究的单位和个人,对处理有异议的,可以按照有关规定提出复议或者申诉。
第十八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所获得的经济利益,按照有关规定收缴或者责令退还;对所获得的非经济利益,按照有关规定予以纠正。
第四章 附 则
第十九条 本办法由中共阳泉市纪律检查委员会、阳泉市监察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二篇:关于违反“转变干部作风、创优发展环境”有关规定的责任追究办法(试行)
中共阳泉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阳
泉
市
监
察
局
关于违反“转变干部作风、创优发展环境”有关规定的责任追究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转变干部作风、创优发展环境”的意见》的文件精神,推进转型跨越发展,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山西省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政过错责任追究暂行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坚持从严治党、从严治政原则;坚持实事求是、依纪依规办事原则;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原则;坚持把违反“转变干部作风、创优发展环境”有关规定的责任追究与日常监督、教育和长效机制建设相结合的原则。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全市各级党的机关、行政机关、法律法规授权履行行政管理职能的组织和行政机关依法委托的组织及其工作人员。全市各级人大、政协、审判、检察机关及其所属部门机构和事业单位,群众团体以及经授权、委托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组织及其工作人员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二章 责任追究内容
第四条 在工作效能方面,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实施责任追究:
(一)对法律法规以及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执行不力、抵制或变相抵制、消极对待,办事拖拉或不服从工作分配,无正当理由未按期完成市委、市政府部署的工作任务,影响政令畅通,导致不良后果的;
(二)对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反映的属于本单位职责范围内管理的事项和问题不按规定给予答复或处理,人为设置障碍,对管理和服务对象态度冷漠,举止粗暴,借故刁难、拖延、推诿以及有其他不文明行为,导致错误结果造成矛盾激化的;
(三)不认真履行职责,对本地区、本单位、本部门可能影响发展环境的重大事宜不请示、不报告上级,致使本地区、本单位、本部门出现严重影响经济发展环境行为或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
(四)对上级领导机关交办的优化发展环境责任范围内的事项拒不办理或办理不力的;
(五)对管辖范围内发生的破坏经济发展环境行为隐瞒不报、压案不查、查而不结或者借故拖延甚至支持、包庇的;
(六)涉及多个单位共同完成的事项,不能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协作,甚至相互推诿扯皮,不积极配合或在本单位事项完成后,需要移交其他单位却不移交或拖延移交的;
(七)对不属于本单位职权范围或不宜由本单位办理的事项不向当事人说明、不移送有关单位或置之不理的;
(八)对群众和客商投诉的问题不认真办理,且造成不良影响的;
(九)机关负责人工作态度消极,管理不严,致使所属工作部门效能低下;或对下属工作人员办事效率低下、作风不良等问题长期失察、管理不严、放任自流的;(十)其他违反作风建设和机关效能有关规定,影响发展环境的行为。第五条 在工作纪律方面,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实施责任追究:
(一)工作时间无故旷工,未履行请假手续擅自离岗,不能严格请销假制度,请长假、常请假,请假期满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或上班经常迟到、早退的;
(二)工作时间打牌、下棋、打麻将和上网聊天、炒股、玩电脑游戏以及从事其他与工作无关的事情的;
(三)在工作时间到茶社、歌厅、洗浴休闲娱乐场所和游泳、健身等场所活动的;
(四)利用工作之便吃拿卡要,接收管理和服务对象的礼品、礼金、有价证券、支付凭证或要求报销费用,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娱乐、旅游等由当事人支付费用的各种消费娱乐活动;
(五)利用职务、工作之便,为本人、亲友等谋取利益的;(六)参与赌博的;
(七)工作日中午饮酒的,酒后执行公务的;(八)利用婚丧嫁娶等事宜大操大办借机敛财的;
(九)不能严格遵守会议、会场各项纪律的,对党委、政府召开的会议,迟到、早退或未经批准派人顶替参会的;
(十)其他违反工作纪律的行为。
第六条 在政务公开和行政审批方面,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实施责任追究:
(一)制定、发布违反法律法规或上级党委、政府方针政策的规范性文件的;
(二)继续使用已废止的法律法规、政府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或者使用虽没有废止但其中已经自然失效的条款规定,导致损害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
(三)违反政务公开有关规定,未按要求公开办事依据、条件、程序、时限、纪律、结果及承办部门、承办人员、责任人姓名等事项的,不按公开承诺的内容履行职责,或在政务公开中弄虚作假的;
(四)未依据国家、省对行政审批事项的要求削减行政审批事项,继续执行已经废止或取消的行政审批事项的;
(五)审批、服务、收费项目不按“两集中、两到位”规定进驻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的;(六)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窗口行为不规范,不严格首问负责制、公开承诺制、限时办结制、领导带班制、AB角零缺位制等相关制度的;
(七)擅自增设或变相增设新的行政审批项目或者在保留项目内增加审批环节的;
(八)违反规定委托或者默许其他组织代行行政审批管理权,不依法履行行政审批监管职责或者监管不力的;
(九)未大力推进市、县两级电子监察系统建设,未对行政审批事项全过程跟踪监督的;(十)其他违反政务公开和行政审批方面规定的。
第七条 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环境方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追究责任:
(一)对管辖范围内的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目标责任制落实不力,对损害市场经济秩序的行为失察或者放任自流,开展专项整治活动流于形式,致使当地的市场经济秩序出现严重混乱或者存在严重隐患的;
(二)未将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采矿权出让、土地开发整理、政府采购、国有产权交易、林业产权交易,以及一定规模使用国有资金建设的各类工程项目招投标等公共资源交易活动在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进行,未实行公开招拍挂、依法进行招投标、实现公平公正交易的;(三)在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国有资产产权交易、政府采购过程中暗箱操作、弄虚作假、营私舞弊的;
(四)排斥外地产品和服务,搞地方保护或者部门和行业垄断的;对辖区内治安环境治理不力或利用职权或者垄断地位,出现欺生排外、强买强卖、强装强卸、强制有偿服务、强制垄断经营,妨碍公平竞争或强揽工程、欺行霸市等各种干扰施工和向投资者敲诈勒索行为的;(五)对制售假冒伪劣产品、搞商业欺诈提供方便或进行保护的;(六)与商业欺诈、制假售假、偷税骗税、走私贩私等各种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违法违纪人员相互勾结,包庇、纵容、协从其违法违纪行为,或者为其充当保护伞的;
(七)违反生态环境保护规定,影响可持续发展和自然资源合理开发,造成环境污染的;(八)不与所办中介机构脱钩的;把属于职责范围内的工作转移或者委托给中介机构,收取管理费的;
(九)在办理行政许可、审批、登记、年检、认证、裁决等事项时,强迫要求当事人或单位接受中介服务并指定中介机构的;
(十)授意、指使或者强迫中介机构出具虚假报告,提供虚假证明的;
(十一)搞有偿新闻,以批评报道相要挟索要好处,强拉广告赞助,搞虚假报道造成不良影响或者后果的;
(十二)其他妨碍公平竞争,损害市场环境、经济秩序行为的。第八条 在服务企业方面,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实施责任追究:
(一)未建立首违不罚制度,不公开涉企收费、罚款、检查事项,未严格执行涉企检查收费罚款登记备案制度的;
(二)未推行市级涉企收费“一费制”改革,对企业分解创收任务,下达罚款指标的;
(三)无法律、法规依据或者不按法定的职责、权限、程序和方式对企业、工商户实施检查的,或者滥用职权限制被检查对象合法经营的;
(四)未按规定向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报批,举办各类庆典、剪彩、奠基、竣工、论坛、研讨会、纪念、颁奖等活动,或经批准举办相关活动铺张浪费,向基层单位、企业摊派索要各种赞助费用,收受各种费用、礼金,发放各种礼品、贵重纪念品的;(五)以办班、培训、发证等名义向企业乱收费的;(六)借兴办公益事业之机,强迫企业参加集资的;(七)以借调为名,无偿占用企业人财物的;
(八)向企业强买强卖,强迫企业接受指定服务或搭配搭售商品的;(九)强迫企业接受咨询、信息、检测、商业保险等服务并收取费用的;
(十)强迫企业或个人参加学会、协会、研究会、未经物价部门批准收取费用的;
(十一)违反规定强行向企业拉广告,强迫企业订购书报、刊物、音像制品、技术业务资料以及各种器材的;
(十二)违反规定对企业进行各种形式的检查、评比、达标活动和收取费用的;
(十三)到企业报销各种费用或以各种名义到企业吃、拿、卡、要的;
(十四)凡涉及有关调整企业经营政策方面的规定没有直接传达通知到相关企业即以违反有关精神对企业进行处罚的;
(十五)不向企业和个人提供办理证照相关条件或者政策性减免优惠规定,造成企业和个人损失的;对涉及企业合法的减、免、缓、退等行政征收优惠政策不落实或附加条件索取好处才落实的;
(十六)其他影响企业发展的行为。
第九条 在落实“收支两条线”规定方面,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实施责任追究:
(一)执收、执罚人员未按规定持证上岗的;
(二)违法实施行政处罚和收费的;利用行业职权强制收费、搭车收费或者以赞助等名义乱收费的;
(三)不执行中央、省、市有关规定,自行设立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项目的;
(四)擅自变更行政事业性收费或者罚没范围及其标准的;或者对已明令取消或者降低标准的收费项目,仍按原定项目或标准收费的;
(五)违反《收费许可证》规定实施行政事业性收费的;
(六)下达或变相下达罚没指标的;
(七)违反“收缴分离”和“罚缴分离”规定收缴费用和罚款的;
(八)收费、罚没不使用规定的票据,收罚款不开票或者收多开少的;被征收单位或个人对征收有异议时,不告知法定救济权利和途径的;
(九)擅自开设银行账户的;截留、挪用、私分、坐收坐支行政事业性收费或罚没收入的;
(十)违反《阳泉市人民政府关于规范涉及机动车辆和道路站点执收执罚行为的意见》,在公路上乱设站卡、乱检查、乱收费、乱罚款的;
(十一)其他违反“收支两条线”行为的。
第十条 在落实招商引资政策方面,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实施责任追究:
(一)违背市委、市政府出台的推进转型跨越发展的政策措施落实,对于各职能部门以政府名义对外签署的特许经营项目、拆迁补偿、政策优惠承诺等,不能与投资者兑现,误导、欺骗投资者的;有损我市诚实守信对外开放形象的;
(二)未按我市产业政策确定的招商项目,自作主张招商引资,不按合同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签约,乱承诺,瞎许愿,造成国家集体以及投资商的财产和资源损失、环境破坏的;
(三)对采取欺骗手段,伪造虚假招商引资材料套取奖励的,以及把关不严,造成考核对象骗取招商引资奖励的;
(四)招商引资单位和项目实施单位没有明确专人抓好项目跟踪服务,因工作不力致使项目流失,引起投资方投诉或撤资、撤项目的;
(五)对有合作意向的项目,招商引资单位和项目实施单位与投资者签订的协议明显失公平,致使协议无法履行或造成双方损失的;
(六)在招商引资项目立项审批、注册过程中,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且已签协议的项目,立项审批、注册不及时,未按承诺办结时间完成的;
(七)在审批事项办理过程中,主管领导不负责任,造成业务科室出现扯皮,无故搁置审批事项的;
(八)因项目跟踪和服务不到位,致使投资企业出现矛盾而不及时帮助协调解决,贻误后续工作的;
(九)项目需经国家、省、市审批的,招商引资单位和主办部门让投资企业承担职责范围内的有关费用的;
(十)投资企业在开工建设前,项目实施单位应该帮助办理有关证件而未办理,导致影响投资项目进展或引起不良后果的;
(十一)招商引资项目在开工建设过程中,因服务工作不到位,致使建设工程待建或停建的;
(十二)企业在施工过程中遇到矛盾,出现阻工、强行派工、强装强卸等现象,因处置不力给企业造成损失的;
(十三)发现隐患不及时、帮助采取措施消除或接举报不及时处理,致使企业财产遭受损失的;
(十四)项目的土地供应、拆迁安置、资金投入等,因主观工作不力未按协议约定时间到位的;
(十五)在引进项目上弄虚作假,或者伙同项目投资方违法违约的;
(十六)其他影响招商引资的行为。
第三章 责任追究形式 第十一条 责任划分与承担:
(一)责任分为直接责任、间接责任和领导责任。
1、直接责任者,是指在其职责范围内,不履行、未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自己的职责,对造成的损失或者后果起决定性作用的人员;
2、间接责任者,是指在其职责范围内,协助配合直接责任者错误履行职责、发现直接责任者错误履行职责不阻止等,对造成的损失或者后果负次要责任的人员;
3、领导责任者,是指在其职责范围内,对应管理的工作或者决策决定的工作不履行、未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对造成的损失或者后果负领导责任的人员;
(二)承办人未经规定程序报批、错误报批或不依照审核、批准事项实施具体行政行为等,导致过错后果发生的,负直接责任;
(三)审核人、批准人未正确履行职责,导致过错后果发生的,根据情况负直接责任或领导责任;
(四)领导指令、干预,导致过错后果发生的,指令、干预的领导负直接责任;
(五)上级机关违反规定改变下级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导致过错后果发生的,上级机关负责人负领导责任;
(六)两人以上故意或者过失,导致行政过错发生的,按个人所起的作用和应负的责任进行处理。
第十二条 责任追究方式与确定:(一)责任追究方式
对出现上述第二章问责内容中各种情形的直接责任人、间接责任人或领导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的形式:
1、责令整改;
2、责令书面检查;
3、书面告诫、诫勉谈话;
4、责令道歉、通报批评;
5、调整工作岗位、待岗、解聘、辞退;
6、停职、免职、责令辞职。
对党政机关的行政过错,视情况给予责令整改、责令作出检查、通报批评、不予评优评先处理,并按上述的规定追究行政首长及其他责任人的行政过错责任。(二)责任确定
1、对负有直接责任者,情节较轻的,给予责令整改、书面检查处理;情节较重的,给予书面告诫、诫勉谈话,责令道歉、通报批评处理;情节严重的,给予责令道歉、通报批评以上处理;
对负有间接责任者,情节较轻的,给予责令整改处理;情节较重的,给予书面检查、书面告诫、诫勉谈话,责令道歉、通报批评处理;情节严重的,给予书面告诫、诫勉谈话以上处理; 对负有领导责任者,情节较轻的,给予责令整改处理;情节较重的,给予书面检查、书面告诫、诫勉谈话,责令道歉、通报批评处理;情节严重的,给予书面告诫、诫勉谈话以上处理。
2、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同年受到责令整改三次(含三次)以上、受到责令书面检查处理二次以上(含二次)、受到书面告诫、诫勉谈话、责令道歉、通报批评责任追究一次的,当考核不得定为称职以上等次,取消当年评优选模资格;同年受到通报批评两次(含两次)以上,或给予调离工作岗位、待岗、解聘、辞退或者停职、免职、责令辞职责任追究的,当考核定为不称职等次。
各级党政机关单位同年受到三次通报批评,或机关负责人受到责令道歉、通报批评、调离工作岗位、待岗、解聘、辞退或者停职、免职、责令辞职责任追究的,取消当目标管理考核受奖资格。
3、违反本办法,同时构成违反党纪政纪有关规定的,按照党纪政纪规定处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以上责任追究方式可以单独适用或者合并适用,按照管理权限和规定的程序办理。
第十三条 责任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从重处理:(一)一年内受到两次以上责任追究的;
(二)拒不承认错误,推卸、转嫁责任;不及时采取补救措施的;
(三)干扰、阻碍、不配合对其影响发展环境的行为进行调查的;
(四)打击报复申诉人、控告人、检举人或责任追究承办人员的;
(五)在履行职责过程中有徇私舞弊行为,收受或者变相收受当事人财物的;(六)其它应从重或加重处理的。
第十四条 责任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从轻、减轻处理:
(一)情节显著轻微,未造成不良影响的;(二)主动、及时承认错误并纠正过错的;(三)由于过失造成的过错,危害不大的;(四)其它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理的。
第十五条 责任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免予追究责任:
(一)因管理和服务对象弄虚作假,致使机关工作人员无法作出正确判断的;
(二)因适用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有关内部管理制度未作出具体、详细、明确规定或要求,无法认定机关工作人员过错责任的;
(三)因意外事件或者不可抗力因素致使影响发展环境行为发生的。
第十六条 各级优化发展环境工作领导组负责对损害发展环境行为实施责任追究的组织领导和监督协调,领导组办公室承担具体工作任务。
第十七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应当追究责任的,根据问题性质和管辖权限,由主管部门、任免机关或者纪检监察机关按规定权限及程序处理;特殊情况,上级机关可以直接做出处理;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被追究的单位和个人,对处理有异议的,可以按照有关规定提出复议或者申诉。
第十八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所获得的经济利益,按照有关规定收缴或者责令退还;对所获得的非经济利益,按照有关规定予以纠正。
第四章 附 则
第十九条 本办法由中共阳泉市纪律检查委员会、阳泉市监察局负责解释。第二十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三篇:违反作风效能规定责任追究办法
违反作风效能规定责任追究办法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自治区机关工作人员效能告诫暂行办法》以及《阜康市行政问责暂行办法》、《阜康市违犯作风效能规定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等有关规定,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学校教职工违反作风效能建设方面的规定,对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影响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学校声誉,损害教师和学生合法权益的,依照本办法,追究其责任。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全校教职工(含借调人员、公益性岗位)第四条 责任追究坚持依法治校、实事求是、有错必究、教育防范、提升效能、促进发展的原则进行。
第五条 责任追究的方式:
1、警示提醒;
2、诫勉谈话、限期整改;
3、通报批评;
4、效能告诫;
5、组织处理(含停职检查、调整岗位、降职、免职、辞退);
6、构成违犯党纪政纪的,按有关规定追究其责任。
上述责任追究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作为年终考核的重要内容。做出组织处理决定的,学校按照管理权限和法定程序办理。
第六条 责任追究的分类:
(一)对于教职工迟到、早退、旷到按学校考勤制度规定执行;违反教师职业道德相关规定的,按学校教代会通过的考核制度执行;两次违反上级机关效能规定的,按上级部门规定处理。
(二)责任人受到市级通报批评的,扣发一个月本人地方性津贴补贴中的工作性补贴(地方性津贴补贴的40%,下同);
(三)责任人受到区、州级通报批评的,扣发两个月本人地方性津贴补贴中的工作性补贴;
(四)责任人受到效能告诫的,告诫期内(三个月)扣除本人地方性津贴补贴中的工作性补贴,当考核不得定为优秀等次;
(五)责任人受到组织处理的,扣除本人六个月地方性津贴补贴中的工作性补贴,当考核不得定为称职(含称职)以上等次;
(六)对于违反“十个严禁”等规定的(上网玩游戏、QQ聊天、网上购物、炒股等),一律通报批评。是临时聘用人员的,予以辞退。是后备干部的,建议组织部门取消资格;
(七)责任人同一年内三次或三次以上受到通报批评责任追究的,扣除六个月地方性津贴补贴中的工作性补贴,当年考核定为基本称职等次,并予以调整工作岗位。是中层干部的,学校降职或免职;当考核不得评优评先。
(八)责任人涉及到学校副科级以上领导的,按照管理权限,以书面陈述其违反学校作风效能规定的具体情形,并提出处理建议上报上级部门。
第七条 责任的人员能够主动、及时承认并纠正错误,未造成损害后果或不良影响的,可以从轻、减轻或免予责任追究。
第八条 责任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从重处理:
(一)干扰、阻碍、不配合学校效能责任调查的;
(二)打击、报复、陷害投诉人、举报人的;
(三)检讨不深刻、欺骗隐瞒、威胁辱骂调查人员等的;
第九条 给予通报批评以上处理的,应责成被处理人员写出书面检查;给与效能告诫的,将效能告诫决定送达被处理人员,并告知其申辩的权利和期限;给予组织处理、党纪政纪处分的,按规定程序办理。
第十条 效能告诫期为3个月。告诫期满后,被告诫人应写出整改情况报告,经主管部门审核,确认已改正的可按期解除告诫,并下达解除效能告诫通知书;仍不改的,应延长告诫期,延长期三个月。
第十一条 对处理决定不服的,被处理人在收到处理决定之日起7日内,向作出决定的部门或者上一级部门提出书面申辩。受理部门自收到书面申辩之日起30日内,作出维持、变更或者撤销原决定的书面处理意见,并通知申辩人。
第十二条 被处理人的有关材料及责任追究处理决定,学校进行存档,作为落实经济处罚、绩效考评、考核、组织处理等责任追究方式的具体依据。
第十三条 本办法由学校校委会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第四篇:干部作风建设责任追究办法
宁远县职业中专学校干部作风建设责任追究办法 根据宁远县教育系统干部作风建设责任追究办法,并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严格出勤管理。搞好考勤登记,严肃考勤追责,学校教职工每旷工1天,扣发工作津贴100元,累计旷工15天的,扣发全年工作津贴,上班迟到、早退、代签累计3次算旷工1天,缺会两次算旷工1天。
二、在上班时间内被督查到有随意串岗、上网聊天、炒股、看电影、玩游戏等的或做与工作无关事情的,造成教育教学事故的第一次通报批评,第二次诫勉谈话,取消评先评优资格,扣发工作津贴200元,第三次扣发全年工作津贴。
三、工作日(含节假日值班)中餐不准饮酒。对第一次违反规定者,予以全校通报批评,违反规定2次以上(含2次)者,停薪待岗一个月,取消当年评先评优资格。因酒误事或酗酒闹事,造成不良影响的是处室领导的一律免职,是一般教职工的停薪待岗6个月。
四、严格请假制度。凡病假超过1个月(含1个月)的,须出具县级以上医院诊断证明和相关的治疗凭证,病假超过3个月(含3个月的),不享受当学期绩效中工作性津贴,病假超过四个月(含四个月)的,不享受当绩效津贴中工作性津贴。经查实弄虚作假到医院开出虚假证明的,自查实之日起一个月内必须回单位上班,否则,停发工资,超过三个月未回单位上班的,予以辞退。
五、严禁在工作单位、宾馆及其他场所参与赌博,一经查实,是行政领导的扣发全年工作津贴;是教职工的停薪下岗三个月。
六、狠抓工作落实,对学校安排部署的工作要不折不扣的完成,否则扣发该学期的绩效津贴。
七、根据行政人员的考核要求,每月对全体行政人员进行考核评比,并与行政人员的岗位津贴挂钩。
宁远县职业中专学校
2012年3月
第五篇:关于违反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规定的行为实施责任追究的办法(试行)
****党委
关于违反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规定的行为
实施责任追究的办法(试行)
第一条:为维护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严肃性,确保中央、省、市委和***党委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决策和部署得到贯彻落实,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中发[1998]16号,以下简称《规定》)等有关文件的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责任追究,是指***党委、理事会及纪委、政工等科室按照规定的原则和程序,对管辖范围内的各单位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违反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规定,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党风廉政建设领导责任的行为所进行的组织处理和党纪政纪处分。
第三条:本办法适应用于***系统的企事业单位。第四条:责任追究的原则:
(一)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党纪政纪、法律法规为准绳,查清事实,界定责任,区别集体责任和个人责任,主要领导责任和重要领导责任,分清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做到责任追究客观、公正、准确。
(二)谁主管、谁负责。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对管辖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不履行职责,发生重大问题,负有失职、失察责任的,要坚决追究领导责任。
(三)从严执纪,违纪必究。坚决维护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党纪正纪的严肃性,对于违反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行
为,必须严肃追究。
(四)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坚持教育与惩处相结合,通过严格的责任追究,进一步强化单位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一岗双责”意识,切实履行党风廉政建设领导责任。
第五条:责任的区分:
(一)集体责任。各单位领导班子集体作出错误决定或者采取错误行动,造成工作失误或者集体违纪的,追究该领导班子的集体领导责任,同时追究单位“一把手”、分管领导、倡议者和积极实施者的个人责任。
(二)个人责任。因领导干部个人原因,造成工作失误或者违纪违法的,追究该领导干部个人责任;问题严重、影响较大的,同时追究单位主要负责人的领导责任;属于单位主要负责人的,同时追究上一级业务主管部门的领导责任。
(三)主要领导责任。是指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规定,领导干部在其职责范围内,对直接主管的工作不负责任,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对造成的损失或后果负直接领导责任的。
(四)重要领导责任。是指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规定,领导干部在其职责范围内,对应管的工作或者参与决定的工作不负责任,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对造成的损失或后果负决要领导责任的。
第六条:责任追究的方式
(一)对领导班子的责任追究方式有:批评教育、责令检查诫勉谈话、限期整改、通报批评、组织调整、纪律处分。
(二)对领导干部的责任追究方式有:批评教育、责令检
查、诫勉谈话、限期整改、通报批评、调离岗位、责令辞职、降职或免去职务、党纪政纪处分。
上述责任追究方式,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合并使用。由于不可预见,不可抗拒的原因而造成损失或严重后果的,不追究领导班子、领导干部责任,但事帮发生后,不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致使损失扩大或造成恶劣影响的,应当追究责任。
第七条:对领导班子的责任追究
(一)领导班子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予以批评教育或责令检查,限期整改;情形严重的,给予通报批评。
1、对开展党性党风和廉政教育工作不重视,不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宣传党风廉政建设理论和党风廉政法规的;
2、对本单位的廉洁自律工作不重视,不采取措施从源头上治理和预防腐败的;
3、不按规定的时间、内容和程序召开民主生活会,或者虽召开民主生活会,但不对照检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情况,对存在的问题不进行整改的。
(二)领导班子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予以诫勉谈话、通报批评;情形严重的,对该领导班子进行组织调整。
1、对上级党委、政府以及上级主管单位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部署和要求不认真贯彻执行,没有制定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计划,没有具体组织实施的;
2、对下属企业、科室、柜组的党风廉政建设情况、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情况不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的;
3、对下属企业、科室的违法违纪问题隐瞒不报、压制不查或不正确处理的;
4、不严格按照规定选拔任用干部,用人上存在不正之风,干部群众反应强烈的。
(三)领导班子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按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1、该单位出现重大政治问题,发生重大事故或恶性事件造成严重政治影响或重大经济损失的;
2、该单位不正之风严重,群众反应强烈,长期得不到治理的;
3、领导班子严重不团结,班子软弱涣散,无法承担集体领导责任的;
4、领导班子有集体违纪行为,造成恶劣影响的。第八条:对领导干部的责任追究
(一)领导干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予以批评教育、责令检查或诫勉谈话,限期整改;情形严重的,予以通报批评:
1、对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不按照《规定》要求进行部署和安排,不听取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汇报的;
2、对职责范围内的反腐倡廉工作,不组织检查考核,对党风廉政建设各项目标和规章制度不督促落实的;
3、自身不廉洁,且拒不纠正存在的问题,群众反映强烈,在民主评廉中“差”票率25%以上的。
(二)领导干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予以诫勉谈话;情形严重的,调离岗位、责令辞职、降职或免去职务。
1、对群众反应强烈的问题能解决而不及时解决,致使酿成严重后果的;
2、对管辖范围内的干部管教不严,有问题不指出、不制
止,致使发生不廉洁问题,造成严重影响的;
3、重大问题不经集体讨论,搞个人独断专行而造成重大损失或恶劣影响的。
(三)领导干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按照《规定》给予组织处理或党纪处分,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领导干部对职责范围内发生的严重违反党和国家政策的问题以及明令禁止的不正之风不制止、不报告、不查处甚至支持、纵容的。
2、对上级领导机关交办的党风廉政建设事项泅理,或者对严重违法违纪问题隐瞒不报、压制不查或不依法依纪处理的。
3、直接管辖范围内发生重大案件,致使国家、集体资财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造成恶劣影响的。
4、违反组织原则,选人用人严重失察,造成恶劣影响的。
5、授意、指使、强令下属人员违反财政、金融、税务、审计、统计法规,虚报浮夸、弄虚作假,多报、瞒报、编造、篡改有关数据或资料的。
6、授意、指使、纵容下属人员阻挠、干扰、对抗党风廉政建设监督检查或者案件查处,有意庇护违法违纪人员或者打击报复办案人、检举(控告)人、证明人的。
7、对配偶、子女、身边工作人员严重违法违纪知情不管,甚至包庇、纵容的。
第九条: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在重大事项决策、重大建设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使用上出现重大问题或严重后果的,按
照《规定》给予组织处理或党纪处分,并实行终生追究制。
第十条:领导班子或领导干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从轻、减轻或者免予责任追究:
(一)职责范围内发生违纪问题后,能主动、及时、如实报告,并能积极配合组织调查处理的;
(二)对职责范围内发生的重大案件,能主动、及时采取措施,尽力减少损失或者有效阻止危害结果发生、扩大、挽回了影响的;
(三)发生问题后能主动、及时作出检查,并汲取教训,进行整改,效果明显的。
第十一条:领导班子或领导干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从重或加重责任追究:
(一)发生重大问题后推卸、转嫁责任,不采取措施补救,致使危害后果扩大的;
(二)知情不兴、压案不报,对存在问题予以庇护的;
(三)领导班子集体作出错误决定或者采取错误行为,后果严重的;
(四)因未尽职责,致使责任范围内多次发生重大案件或者问题的。
第十二条:领导班子被动追究责任,受到组织调整和纪律处分的,取消当单位评先树优资格及主要负责人评先树优资格。领导干部个人被追究责任,受到通报批评以上处理的,取消当年个人评先树优资格。受到责令辞职、降职或免去职务、党纪政纪处分,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十三条:责任追究的程序
(一)责任追究的提出
1、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考核中发现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对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不负责,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导致出现严重不正之风或腐败问题没有及时解决,应追究责任的,由***党委提出责任追究意见。
2、按照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责任分工,主管领导分管工作范围内出现违反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行为和违纪违法问题,应追究责任的,由***反腐倡廉建设领导小组提出责任追究意见。
3、本单位领导班子或领导干部因对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不负责,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导致直接管辖范围内发生重大事故和恶性事件、群体性事件,造成重大损失或产生恶劣影响,应追究责任的,由专门调查组提出责任追究意见。
(二)责任追究的实施。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其上级党委或纪检监察机关、组织人事部门进行办理。
1、给予批评教育、责令局面检查的,由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书面建议,报同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领导小组批准后实施。
2、给予诫勉谈话的,由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书面建议,报同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领导小组批准后,下达《党内监督说明书》,督促领导干部说明或纠正自身存在问题
3、责令限期整改的,由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书面建议,报同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领导小组批准
后,由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小组办公室下达《党内监督说明书》,指出存在问题,提出改进要求,督促限期整改。
4、给予通报批评的,按照管理权限,由纪委或政工科提出书面建议,党委、理事会批准后,予以通报批评。
5、对领导班子进行组织处理或责令领导班干部辞职或者对其降职、免职的,由纪委与政工科会商后提出书面建议,按干部管理权限,报党委、理事会批准后,由政工科按规定程序办理。
6、给予纪律处分的,由纪委按纪律处分有关条件、规定和程序作出处理。
7、涉嫌犯罪的,由纪委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三)责任追究的申诉。责任人被追究责任,受到组织处理或纪律处分,不服的,可按有关规定进行申诉。
第十四条:实施责任追究,应当各负其责,加强协调,密切配合。
第十五条:实施责任追究,应当建立备案制度。单位实施责任追究后,应当将情况按季度报送上一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发生的社会影响较大的事件及重大案件的责任追究情况,应当及时汇报。
第十六条:本办法由***党委、理事会负责解释。第十七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