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贫困地区实现财政收入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思考
通江县是新阶段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随着农村税费改革、停止征收特产税、农业税税率降低、税收起征点提高等各项惠农政策和企业扶持政策的全面落实,财政收入来源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同时,在财源建设上,还存在财源建设质量不优、效益不高、稳定性不强、增长亮点不多、管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如何搞好财源建设,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壮大财政实力,既是当前财政工作面临的现实问题,也是今后财政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要解决好新时期财源建设存在的问题,必须立足县情,更新观念,以创新的举措努力开创财源建设新局面。
(一)更新观念,转变思路建财源。一是强化长短结合的观念。坚定不地将发展绿色经济、民营经济、旅游经济作为今后较长时期财源建设的基本思路,并围绕这一思路制订长期规划和短期计划,长短结合,立足当前,谋划长远。二是强化工业财源的观念。通江县财政处于农业财政为主的时期,向工业财政的转型过渡正在起步。要完成这个过渡期,必须强化工业财源第一位的观念,把主攻工业作为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内的重要工作。经过多年的努力,通江工业已有一定的基础,绿色食品加工业、建筑建材业、能源工业等三大支柱产业已初具雏形,特别是以水资源和天然气开发为主的能源工业潜力巨大,只要常抓不懈,发展工业涵养财源完全可以成为财源建设的重心。三是树立效益型财源观念。在经济发展的质和量方面,要以效益为中心,兼顾速度。
(二)突出重点,集中优势建财源。要突出重点,集中优势区域、优势产业、骨干企业建财源,打造财源新亮点。一是集中优势区域建财源。把以县城为核心的城郊区域、干线公路沿线区域、工业园区规划区域作为优势区域,集中有限的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在这些区域努力实现突破性发展,真正把优势区域建成“板块财源”。二是集中优势产业建财源。优化资源配置,使各种要素向优势产业集中,构建有市场竞争力的产业支撑财源。工业上重点围绕绿色食品加工、房地产开发、建筑建材、水资源和天然气开发来配置资源;农业上重点围绕畜牧业、食用菌、中药材、茶叶、优质粮油等特色产业来配置资源;第三产业重点围绕旅游业、服务业来配置资源。同时,要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抓好农民工培训和成建制劳务输出,把劳务产业培育成财源建设新亮点。三是集中优势骨干企业建财源。大力扶持重点骨干企业发展,壮大支柱财源。在绿色产品加工和营销上,重点发展诺水米业集团、植物油厂、鸿盛食品公司、山霸王公司、金苗粉业、川北油脂公司、罗村茶业公司等企业;在建筑建材业上,要重点发展正强水泥厂、中和水泥厂等企业;在能源工业上,福建亿力集团对我县的投资将达到11亿元,四川朗诺科技发展公司投资3000万元改建石牛咀电站,要加快项目实施进程,形成强势能源企业;在房地产上,重点扶持有实力的企业在我县开发房地产;在旅游业上,重点发展旅游总公司、中峰洞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要将重点企业扶优扶强,使之成为产业龙头和新的税收增长点。
(三)创新方法,市场运作建财源。摆正政府位置,以市场的手段建设财源。一是采用市场运作方式发展产业建财源。在园区建设上,不但要筑巢引凤,还要敢于引凤筑巢,大胆采取先准入后完善手续等方式,引入业主对园区土地进行开发,建园招商,实现园区开发和财源建设的“双赢”;在产业发展上,紧盯市场,将拓展市场与市场调节相结合,以市场手段发展壮大骨干企业;大力发展行业协会和农村经济专业合作组织,增强企业和农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二是采取市场运作的形式经营城市建设财源。有计划地把城市土地作为最大的国有资产来经营,做活以地生财这篇文章。三是采用市场运作方式经营国有资产建设财源。充分发挥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的管理和经营职能,把“死资产”变成“活资本”,增加政府收益;对国有资产的处置,通过竞价拍卖等方式,实现国有资产收益最大化,增加财政收入。
(四)巧弹琵琶,多元投入建财源。争取多方投入,解决财源建设投入不足的问题。一是向上争资培财源。充分利用国家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推行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千方百计争取更多的项目投资,力争全县有更多的重点项目挤入国家和省计划盘子,确保每年都有1-2个重点项目开工建设。二是对外引资培财源。抓住海外资本和沿海地区产业向内地梯度转移的机遇,充分发挥我县资源丰富、劳动力和原材料成本低的优势,大力引进有效投资,以此发展开放型经济,培植长效财源。瞄准1-2个主导产业及其上下游配套产业,集中力量引进几个“龙头”,形成产业聚群。三是启动内资培财源。要大力推进民间资金向民间资本转变,壮大民营经济总量和规模,提高民营经济税收占财政收入的份额。
(五)拓宽思路,创新机制建财源。积极创新机制,强化管理,解决财源建设效益不高的问题。一是创新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乡镇财政、财务管理办法,实行乡财县管,开源节流,减轻乡镇财政压力,调动乡镇建设财源的积极性。二是创新税收征管机制。积极探索生猪税收的征管办法,重点解决好各地政策执行的统一性问题,既避免税收流失,又要放活生猪市场;工商税收方面,要重点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稽查力度。三是创新财源建设激励机制。财政部门要按照“谁发展、谁受益,发展快、多受益”的原则,尽快建立增动力、强活力的奖励机制,变“要我增收”为“我要增收”;大胆实行把财政增收与招商引资结合起来的考核机制,从上缴税收地方留成的增量中按一定比例奖励给招商引资单位。四是创新财源建设资金扶持机制。建立纳税大户奖励专项资金,对财政贡献大的纳税户,实行现金奖励或企业贷款贴息及其它投资补助,以促进企业通过技(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术改造做大做强,增强发展后劲,壮大税源基础;建立重点财源建设项目贴息专项资金,每年制定当年的重点财源建设项目贴息计划,对列入计划的项目给一定的贴息补助,对重大财源建设项目,可适当延长贴息期限。
(六)强化服务,创优环境建财源。努力优化环境,强化政府服务,解决财源建设环境不优的问题。一是优化税收环境,实现公平纳税。要规范执行优惠政策,在扶持产业的同时,依法收取税费。二是优化投资环境,促进平等发展。在考核机制和政策制定上明确内资创业与外商投资的平等待遇,活跃民资创业。三是优化金融信贷环境,打破融资“瓶颈”。尝试建立政府指导下的中小企业贷款基金,以此支持企业的发展,壮大地方的后续财源。
第二篇:西部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
西部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
在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良性循环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进步是中国西部贫困地区跨世纪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在中央政府致力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宏观背景下,分析研究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方式和途径,对于促进西部贫困地区的资源开发与转换过程、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的改善乃至跨世纪稳定脱贫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贫困与可持续发展
从某种意义上说,贫困问题是一个生态环境问题,贫困状况的发生和
贫困程度的大小与生态环境状况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贫困与生态
环境退化的恶性循环是造成贫困落后地区经济社会非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P?托达罗(MichealP.To-daro)在《经济发展与第三世界》中曾经提出地域差异理论来解释贫穷国家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他指出:“从整体来看,当今第三世界国家所拥有的自然资源要少于目前发达国家开始他们现代增长时所拥有的资源。除了少数几个第三世界国家拥有世界需求日益扩大的大量石油、其它矿产品和原材料资源外,大多数欠发达国家,如几乎占世界人口1/3的亚洲国家,自然资源都很贫乏”。同时,恶劣的气候条件也是直接影响生产条件的一个明显的因素,大多数贫穷国家气候的极度炎热和潮湿会毁坏土质,使许多自然产品迅速地贬值。最重要的一点是,极度的炎热和潮湿不仅使劳动者感到不舒服,而且使他们的健康状况下降,减低他们从事紧张的体力劳动的欲望,从而普遍降低他们的劳动生;产率水平和生产效率。”
国外大量研究表明,最贫困的人口生活在世界上恢复能力最低、环境破坏最严重的地区,由于穷人比富人更加依赖于自然资源,如果他们没有可能得到其他资源的话,他们或许会更快地消耗自然资源。且975年世界银行行长罗伯特?麦克纳马拉(Rehert.McNamara)在向该行董事会所作的一次讲话中指出:“绝对贫困指一种生活条件,它受到文盲、营养不良、疾病、婴儿死亡率和预期寿命的严重限制,而使受害者出生时带来的基因的潜力不能得到发挥。实际上这是一种处于生存边缘的生活”。世界环境委员会1987年对非洲撒哈拉地区的贫困现象进行了极具说服力的论述:“没有比任何一个地区承受着这种贫困一环境退化一进一步贫困的恶性循环的痛苦更悲惨的了”。
世界银行在《贫困与对策》(1992年减缓贫困手册)中对影响贫穷国家资产积累的各种政策进行了分析,它在环境政策中指出:“贫困与环境有密切关系。这种关系是双向的:贫困影响环境,环境也影响贫困。这里有两个问题值得特别注意:低收入与眼光短浅间的明显关系以及贫困与生存风险间的联系。”眼光短浅使人们更快地挖掘环境资源,而不像社会可能愿意的那样利用资源,并且会失去对土地资源进行投资的激励,这种投资需要若干年才会产生报酬,但短视并非穷人的本性与专利;相反,这是市场、政策和体制失败的结果,其中有些是与贫困相联的。环境与贫困恶性循环最直接结果是穷人的健康受到极大的影响,“主要是由于饮用和洗浴受污染的水而得奇生虫和传染病以及由于做饭和取暖燃料造成室内空气污染而导致呼吸道疾病。在城市地区,穷人较少获得清洁水,负担不起清洁燃料和高质量的住房条件,室内空气污染高。这些环境公害对健康和生产力的影响是严重的。它将永久地伴随着贫困。”1994年9月,联合国人口与发展会议报告指出:“随贫困而来的往往是失业、营养不良、文盲、妇女地位低下、易受环境风险、获得社会和保健
服务的机会有限,包括生殖保健服务,其中又包括计划生育。所有这些因素造成了高生育率、高发病率、高死亡率,以及低经济生产力。同时,贫困也同人口分布不均、不能持续利用和公平分配土地、水等自然资源以及环境严重退化有密切的关系。联合国人口与发展会议报告表明,贫困的普遍化同人口增长、经济落后、资源匮乏、环境恶化,生活质量下降等形成恶性循环,从而增加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非可持续性。
贫困是贫困地区最普遍的社会经济特征,贫困的大面积存在及消极影响是贫困地区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最基本原因。在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迅速、有效地缓解贫困、并逐步消除贫困。邓小平同志所说的“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就是抬物质、经济的贫困和精神、文化的贫困以及因贫困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是不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的。我国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本身就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这就是说可持续发展是反贫困的,消除贫困是可持续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可持续社会发展的基本目标。世界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历史表明,贫困的存在引起生态环境恶化,而生态环境恶化又导致贫困加剧。因此,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只有通过广泛的经济发展才能最终消除贫困。但是,发展经济、增加社会财富还不是消除贫困的充分条件,消除贫困必须在贫困地区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基础上进行,其中以人口的严格控制、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重要前提。
2西部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因素
2.1 地质地貌复杂,自然灾害频繁
我国西部贫困地区主要分布在高原山区、沙漠荒漠地区、喀斯特环境危急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由于分布广泛又相对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自然、生态、气候、植被、资源等情况千差万别,各区域贫困形成的原因、贫困的运行机制及贫困人口的特征状况各不相同,但其共同的特征是地质地貌复杂、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生存环境条件极为恶劣。西部地区除青藏高原外,大多分布在我国第二地形的中低山地,一部分在中部丘陵山区,地貌种类多样,恶劣地形较多,如西北黄土高原的沙漠、沙化地貌和黄土粘土荒漠地貌,西南的武陵山区和桂西北山区强烈发育的喀斯特地貌,青藏高原和横断山区的寒冻风化地貌等。同时,西部地区还集中了我国主要的大山、高原、沙漠、戈壁、裸岩。冰川以及永久性积雪地域等,构成了西部地区地质地貌的复杂性和特殊性,西部地区80%以上的贫困县分布在这样一个特殊的自然环境中。
西部地区是我国自然灾害发生率最高的地区,一般常见的有洪、旱、霜、雹、震。病多种自然灾害。解放以后的50年间,西部地区平均每年受灾面积达600多万hm2,约占西部耕地总面积的1/5。近10年中,西部地区平均每年受灾面积达0.077亿hm2,其中旱灾占80%,青海、新疆的草原面积有一半干旱缺水,受灾退化,风沙、冰雹、低温、霜冻等灾害也经常威胁西部的农业生产和牧业生产。
2.2自然生态环境失调
生态环境脆弱是西部贫困地区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生态脆弱、自然灾害频繁、生存环境
恶劣既不利于人类居住,又不利于贫困人口赖以解决温饱问题的农业生产,这既是贫困地区贫困落后的重要原因,又是一些贫困人口初步脱贫以后,又大面积返贫的根源。此外,我国贫困地区大多地处生态敏感地带,即介于两种或两种以上具有明显差异生态环境的过渡带和交错带。其最典型的特征是对环境因子变动的敏感性强,因其环境或景观的变化则会导致土地生产力的明显下降乃至丧失。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的一项研究报告表明,据《中国21世纪议程》提供的资料,我国的荒漠化很严重,已占到国土面积的8%。其中风沙和水土流失引起的荒漠化各占一半,全国约有1.7亿人口受到荒漠化的危害和威胁,约有2100万hm2农田遭受荒漠化的严重影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达179万km2,每年流失土壤达50亿t,另外,大面积的草场由于荒漠化造成牧草严重退化,载畜量下降,而这些生态环境严重失调地区主要就位于西部地区。从现实状况来看,几乎所有的西部贫困县都面临着生态恶化的严重局面,其中不少贫困县又位于生态影响波及面很大的区域,如在长江上游的水土流失敏感区就有135个县是贫困县,占全国贫困县总数的22.8%。
2.3土地沙漠化趋势加剧
生态环境破坏、自然灾害频繁、水土流失严重直接导致土地按漠化趋势加剧。据统计,西部11省(市)。自治区沙漠面积为128万km2,其中沙漠化土地12万km2,其中因滥垦、过牧、强度樵采、工矿交通破坏造成的占85%,而这些沙化土地主要集中在西部的干旱区。由于不适当的开垦和超载滥牧,西部地区草原沙化、碱化、退化的趋势日益明显,新疆草场面积由解放初的0.507亿hm2减到1996年的0.36亿hm2,并且西部许多地区草场单位面积产草量下降、毒草杂草增长、草场退化,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建国50年来,西部地区草原亩均干草生产量已下降40%,有0.13亿hm草地已转变成沙漠或戈壁,还有0.13亿hm2草地正在受风沙危害,碱化草场面积亦超过0.07亿hm2。建国以来西部草原区的牲畜头数增加2倍,优良草原又遭到大量开垦破坏,加上草原建设跟不上去,造成草原的退化、碱化、沙化面积日益扩大。强度樵采、过度耕种以及超载放牧形成的沙漠化、荒漠化正在不断地动摇和摧毁贫困地区人民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2.4人口超载且素质低下
人口增长过快和人口素质的普遍低下是西部贫困地区资源开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障碍。解放以后,随着人民生活状况的相应改善,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人口死亡率大为下降,人口增长明显加快,有的省、自治区每年以3%的速度递增,在过去的两次生育高峰期间,西部大部分省区的生育峰值都很高,且持续时间较长,有的省、自治区在解放后的50年中,生育高峰持续长达20年之久。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7年对人烟稀少的西藏自治区估算,西藏人口超载100万,占西藏总人口的49.30%,又据中科院1997年在《中国土地资源生产潜力及其人口承载力》的研究,云南、贵州、西藏、甘肃、青海均为土地承载超载区,四川、新疆、陕西汽复为土地承载力临界区。宁夏回族自治区1985年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61.3人,而到1996年则增至每平方公里100.6人,即使在干旱半干旱的宁南山区,人口密度也达每平方公里76人,其中特困地区固原地区人口密度为110人,是联合国按漠化会议确定的干旱半干旱地区临界值7~20人的几倍。
受特殊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历史发展的影响,西部贫困地区人口发展的突出区域特征,除了人口增长过快、人口超载以外,就是人口的文化素质低下。1997年,全国15岁以上社会成员的文盲率为16.36%,西部贫困面较大的贵州为25.88%、云南为25.22%、青海为43.62%,宁夏为25.83%,西藏为54.08%,均大大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1998年贵州482万贫困人口中,只有27%的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有l/3以上的青年和中年文盲,在女性人口中文盲比例高达80%,瑶族的女性文盲率超过90%。由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事业的落后,西部贫困地区人口素质的提高面临沉重压力,这与西部贫困地区人口数量的迅速增长以及二者的逆向发展构成西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障碍。
3西部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战略措施
在人口持续增长和追求经济快速增长的态势下,资源、环境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给贫困地区发展带来的历史机遇,致力寻求西部贫困地区资源开发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方式与途径已刻不容缓。
针对西部贫困地区的自然、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实施西部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 扶贫制度创新
在扶贫开发进入全面攻坚的历史阶段中,扶贫制度创新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建立能够保持贫困地区经济可持性的经济法律制度,不仅仅是指物质生产领域的经济体制及其运行机制的变革,而且包括扶贫组织体系、贫困人口自身的生产、精神生产和生态生产等领坡的体制及其运行机制的变革,做到贫困地区物质再生产、精神再生产、贫困人口自身再生产和生态再生产的相互适应与相互协调,促进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生态资本相互增殖,最终使贫困地区跨世纪的稳定脱贫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踏入健康有序的发展道路之中。扶持贫困人口是政府责无旁贷的重要职责,政府的扶贫职责必须具有制度保证,有专门的组织机构和专门的经费,而且有一套相应的法律和政策来指导和约束这些机构的活动和经费的使用。对于贫困地区政府来说,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是一切工作的中心环节,这与经济发达地区政府的行为取向有很大的差别,社会部门和国内外机构的扶贫行为也应该在制度和法律的约束下进行。在西部农村反贫困战略的实施中,致力探索贫困地区扶贫领导组织体系的创新、扶贫资金管理体制的调整与改革,小额信贷计划、社会服务计划和教育科技培训计划的配套实施方式的基本目的就是力图改变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救济式扶贫和单一经济开发扶贫给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带来的消极影响,真正将扶贫从政府、部门和社会纵向的、行政性的扶贫方式转变为由政府、部门、社会和贫困地区政府及广大贫困人口共同参与的、可持续发展的反贫行为。
3.2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力资本投资水平
西部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实行严格的计划生育办法,促进人口控制与扶贫攻坚协调发展,将计划生育、人口控制目标的实现作为资金,技术、物资等方面扶贫的重要条件。采取坚决措施控制有生理缺陷、弱智低能和身体障碍严重的人口再生产。大力完善以社会保险制度为核心的社会经济、社会福利、公共医疗卫生和优抚安置制度,积极探索脱贫保险制度,并在扶贫攻坚中把完善社会保险体系作为降低生育水平的新机制。
针对西部贫困地区文盲半文盲人口多、教育结构不合理、职业技术教育功能弱的弊端,大
幅度增加教育投资,在通过宏观调控、完善中央各部委及社会各界的“教育扶贫工程”、“智力支边”、“希望工程”、“幸福工程”、“春蕾计划”、“光彩事业”等教育发展计划的基础上,建立以财政为主体的“西部贫困地区教育发展基金”,实施阶段性的贫困地区扫盲计划和其它教育援助计划,集中资助、扶持、协调西部贫困地区的教育发展。西部各省、自治区地方政府也必须制定相应的教育发展计划并对贫困地区的区域发展政策作出调整,改变将脱贫速度和贫困规模减少作为贫困地区基层干部扶贫政绩衡量指标的作法,而把教育发展,适龄儿童的入学率、升学率和巩固率以及成年劳动力的受教育水平等作为考核贫困地区官员政绩的重要考核指标,从而真正把贫困地区的区域发展方向调整到以人力资本投资为主的发展道路上,把扶贫开发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农民素质的轨道上来。
3.3科学、有序地推进退耕还林试点工程
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退耕还林试点工程,是西部大开发中西部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最基本的战略任务,在退耕还林试点工程中,西部贫困地区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量力而行,有所为、有所不为,切实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彻底扭转依靠退耕还林工程解决地区发展问题,毕其功于一役的思想观念,将“等、跟、学”等被动执行。行政依附观念转为主动思考、灵活调整、大胆创新观念、将“等、靠、要”观念转为奋发拼搏,自力更生、广开门路、敢为天下先的观念,将在稳定中求发展的观念转为以发展促稳定的观念。力求把退耕还林(草)试点工程同长江、黄河上游天然林保护工程、生态建设工程有机结合起来,同调整优化贫困地区农村产业结构结合起来,发展特色经济结合起来,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变和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与发展旅游业、第三产业结合起来,与发展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结合起来,与提高广大农牧民科技文化水平结合起来,真正把退耕还林(草)试点工程纳入整个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之中。
退耕还林(草)计划指标不能机械套用、简单分解,为退耕而退耕、为还林而还林,退耕还林要采取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草则草、相互协调的方针。生态条件好,农业产业高、基础设施完善、经济效益良好的坡耕地、河谷地不能盲目退耕。而水土流失严重的陡坡薄地,应以营造生态林为主,不能强行发展经济林,适宜发展经济林的坡耕地,要采取林下种苗和生物埂(篱)护坡等控制水土流失的措施,适合发展牧草的坡耕,要选择多年生的优质牧草,在高海拔地区和退化严重的草场要广泛推行封山绿化、退牧封草、休养生息等措施。切实研究解决退耕还林(草)试点工程实施过程中的若干问题,如退耕还林(草)试点工程中水利设施建设的配套问题、种苗基地建设的配套问题、草原牧区建设配套问题、资金使用与管理问题等等。切实解决试点工程运作经费问题,还林管护问题,解决粮食调运过程中的分类结算问题,银行贷款利息问题,零售损耗问题,运粮车过路(桥)问题、仓库容量问题以及退耕还林(草)以后农牧民的教育培训问题,民族宗教问题、社会稳定问题等等。拿出具体的、具有长远意义的解决办法。
3.4强化社会服务,改善社会环境
强化社会服务的基本内容是根据贫困地区人口区域性分布特征,以绝对贫困人口为扶持对象,通过社会服务计划实施区域性物质援助,向绝对贫困人口提供粮食,衣物等最基本的生活必须品,以及人畜饮水、卫生设施、健康服务和基本住房,以迅速缓解贫困,相应促进贫
困地区社会发展结构的优化。特别是增加贫困人口在医疗卫生、营养保健方面的投资,以提高贫困人口的健康和营养水平。相应地提高他们的可教育性和生产率,这既能赋予贫困人口脱离贫困所需要的资产,又能赋予他们免受身体之苦的直接福利收益,这种投资能达到效率与公平的高度统一。同时,强调绝对贫困人口直接参与社会服务计划如基本农田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为其提供更多的经济机会。并辅之一系列区域性政策措施保证贫困人口在参与经济机会中实现收入增加,并不断激发贫困人口产生新的需要和追求,从而逐步形成一种能够使贫困人口发展自身潜能的发展模式,通过一系列的人力资本投资计划改善贫困地区的人力资源开发基础,有效提高扶贫投资效益及贫困人口自力更生的程度,为其稳定脱贫奠定基础。另一方面,以政府为主体向贫困人口提供良好的政策指导、信息服务、技术服务和组织管理等项目服务,以全方位改善实施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经济社会环境条件。其实施主要内容是:制订明确的社会服务计划并通过宏观政策诱导促进社会资源向贫困地区社会服务项目流动,将社会援助的重点放在改善贫困地区人口基本住房、食物、人畜饮水、卫生条件、疾病防治上来。增加对贫困地区基本卫生基础设施的经费补助,提供专项经费用于培训贫困乡村医务人员,建立和完善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援助贫困地区恢复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同时制订阶段性的基本卫生服务为主体的公共卫生计划如在地方病流行区和多发区实施地方病防治计划,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解决人畜饮水问题,在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实施生活环境改造工程以及广泛的妇女保健计划和儿童营养计划等等,并逐步建立和完善以社会保险制度为核心的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公共医疗卫生和优抚安置制度。
另一方面,围绕扶贫制度创新,贫困地区政府必须按照《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要求,制订各种稳定而有吸引力的政策,创造良好的政策坏境,切实转换职能,使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与直接生产者职能逐步分离,逐步减少通过财政资金直接进行生产性建设投资,而将资金重点投放在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事业上,以及社会救济、社会保险等福利事业上,努力改变贫困地区交通运输、邮电通讯等基础设施的落后状况,形成良好的社会环境。
此外,贫困地区社会环境的改善还必须加强社会控制调节机制。一般说来,贫困地区社会调节机制以自治为主要形式,但是,在贫困地区社会成员自治能力和民主意识的自然程度还不高的现实条件下,国家政府的调节和控制尤为重要。经济体制改革,使传统的行政性调节和控制机制发生了变化,控制机关与社会成员间的垂直型领导与被领导关系相对松散,政府职能也逐步由通过指令性计划控制转向通过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进行间接控制,这样使原有的调节和控制职能日益弱化,同时新的适应贫困地区经济开发、社会发展的调节、控制机制还未形成,或很不完善,又产生一些新的社会问题,如人口增长失控,劳动力素质下降,妇女地位下降,以及宗法关系加强、封建迷信盛行、陈规陋习蔓延、犯罪率上升等。因此,加强社会调节控制机制的建立是贫困地区社会环境改善的重要内容。
第三篇:贫困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考与对策
贫困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考与对策
杨琼
党的十七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对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作出了全面部署。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必须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建设一个“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认识和行动纲领。
2008年一号文件指出: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强化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领导;坚持统筹城乡发展,不断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力度;坚持多予少取放活,不断完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坚持市场取向改革,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坚持改善民生,不断解决农民生产生活最迫切的实际问题。
近年来“三农”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根据1998-2007年数据显示,农民收入增长是相对缓慢的,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仅为5.5%,是同期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率9.8%的近一半。因此,城乡差距扩大,农村穷、农民苦的问题较为突出,从而引起了全党对“三农问题”的担心,所以,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在于提高农民的收入。
由于农产品具有收入弹性低和价格弹性低的特性,单纯靠增加农业生产容易出现增产不增收的问题,唯有通过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调整,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使流动出来的劳动力由农产品的供给者变为农产品的需求者,又使留在农业的劳动力耕地面积增加扩大经营规模,农民的人均收入才能长期持续增长。八十年代中后期,全国乡镇企业迅猛发展,吸收了1.2亿农村劳动力到非农产业就业,九十年代初,则有大约1亿农民工进城,平均每年大约有1千万农业劳动力转向非农产业。随着九十年代末生产能力过剩,通货紧缩的出现,新增就业机会相对减少,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渠道不通,导致从1997年起到2007年以农业为主的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反而每年平均增加近500万人,农民收入出现增长相对缓慢,农村、农业、农民问题转为更加严峻。
由于与生活有关的水、电、路等公共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农村对现代消费品的巨大市场潜力难以发挥,存在较大存量需求的情况下,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改善农民生活消费环境,启动农村较大的存量需求,消化掉过剩生产能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增加农民收入的渠道才得以畅通。所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仅反映我国已经到了“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同时,也是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战略手段。
2020年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全国人均收入达3000美元,就全国而言,按照目前的收入增长态势,达到这个目标并不困难。如果农村的收入按九十年代末至2007年5.5%左右的增长速度,2020年全国人均收入3000美元时,农民人均收入将不足1000美元,城乡差距3倍,农村就不是全面小康,那么就不会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完成。如果农村与生活有关的公共基础设施不改善,2020年在较大的收入与生活环境的差距下也难有和谐的社会。所以,只有通过改善农村的各种基础设施,消化过剩生产能力,打通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渠道,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改善公共基础设施,缩小农村与城市的生活差距,才有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
新晃侗族自治县是湖南省级贫困县,全县辖23个乡镇,总人口27.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2.3万人,2007年实现农业总产值6.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仅1615元。新晃县之所以贫困是由于受历史和地理等自然条件的制约,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农业基础设施差,农民素质
偏低,农村社会事业建设滞后,农民增收难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它将制约新晃新农村的建设,制约农村经济的发展。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
一、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县乡干部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目前,新晃县新农村建设大多是搞试点,试点村还引发了资源分配的问题。政府各部门为了保试点村,就把有限的人财物都向试点村倾斜,很难再考虑到普通村的需要,这势必造成村庄之间的贫富差距和不平等。在轰轰烈烈的新农村建设讨论与行动中,听到的主张和建议几乎都来自官员,从县官到村官。而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和最终受益者,却在这场关乎自己家乡建设和自己切身利益的新农村建设中失语了,这是不正常的。所以,我们要进一步认识到:农民---才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目前的现状是,政府官员成了他们建设家乡的“代言人”,丧失话语权的农民不可能真正参与新农村建设,没有农民声音的新农村建设也必定是纸上谈兵。这在实践中已经显露出来,有的地方就出现了“好心办了坏事”的情况。因此,我觉得不管是县乡干部还是决策层的领导都必需知道:农民是如何理解新农村建设的?他们面临着什么困难?在新农村建设中他们的期望和真正需求是什么?他们的认识和态度是怎样的?新晃县的农民群众大多数存在文化素质低,思想观念保守,传统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存在“小富即安”心理,对新事物、新技术缺乏认识,生产粗放经营,打工靠卖苦力,缺乏干大事创大业的开拓进取精神,对新农村建设漠不关心,积极性不高,存在严重的“等、要、靠”思想。以上种种现状严重制约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加强新农村建设的宣传任重而道远。
2、农村公共事业投入严重不足。农村医疗卫生、义务教育、社会保障、科技文化等各项社会事业建设滞后,发展水平较低,农村市场有待进一步完善。一是医疗条件差,医疗水平低。先进技术和设备、优秀人才基本集中在城市,农民患病在当地难以得到有效治疗,农民到县里、市里、省里大医院就诊困难倍增,经济负担加重,农民大病就意味着返贫。二是投入资金不足。由于底子薄、基础差、人才缺、资金少、设施差的状况从根本上未得到改变。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大多数农民受教育的年限比较短,文化程度比较低,特别是一些有文化、有技能的农村青壮劳力都在外务工,留守人员多为“38、61、99部队”,年龄较大的妇女、儿童和老人难以承担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担。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已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迫切要求。
3、农业现代化水平低。一是农业产业化、规模化水平低,效益不高。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主要表现在生产规模小、层次低、产业链条短。龙头企业的带动辐射能力不强,全县仅有1家市级农字号龙头企业。二是农产品生产粗放。在畜牧业养殖和农作物种植过程中,更多的追求数量的增长,不注重质量的提高,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农民增收的支撑能力弱,农民增收后劲不足。三是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差。市场信息利用机制不完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有待进一步提高。四是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够,资金缺口较大,改变农村落后面貌任务艰巨。五是科技投入少,科技含量、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科技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小,科技成果转化缺乏完整的程序,科技人员没能充分发挥优势作用,农业标准化生产进程慢。六是农田基础设施薄弱。大多数山塘、水库、溪坝、灌溉渠道工程老化、渗漏、年久失修,管理不善,部分工程损坏,存在安全隐患,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
4、农民收入偏低。新晃县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仅1615元,分别比全国4140元、湖南省3904元、怀化市2302元低2525元、2289元、697元,城市居民生活消费支出为8543元,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为3453元,城乡年人均消费差距为5090元。城乡居民收入扩大的趋势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农民增收渠道不宽、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依然是制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突出矛盾。
二、对策
1.新农村建设要以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要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二十字目标,应该以建设和改善与农民生产、生活相关的公共基础设施、村容整洁作为重点。在完成村村通电、通水、通道路,改善下水道,进行厨房改革、厕所改革,“村容整洁”的目标就达到了。改善基础设施可以启动农村的存量需求,消化过剩生产劳力,疏通农村劳动力转移渠道,使农民收入得以逐步增长,“生活宽裕”的目标才得到实现。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还可以使农产品的供给者变成需求者,农村生产力发展了,农民收入可随着发展而提高,“生产发展”的积极性就会高涨。村村通电视、广播后可以使农民更多地接触到现代化的信息,村村通道路后可以使农民更方便地融入现代化的市场体系中,才会有适应现代化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乡风文明”的建设。所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以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才会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
2.新农村建设的对象应是自然村。众所周知,由于农业生产的特性,以农业生产为主业的农民都会选择居住在自己耕地附近。而发达的城市近郊农业即将不存在,农民已经转变为非农产业的市民,或是在经营服务业等其它行业。那么,新农村建设就应该以现在已形成的在耕地附近的自然村为建设对象,而不是象有的地方拆并自然村,集中建立远离耕地的新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要是给农村地区提供公共基础设施,农民的房子是农民自己的私有品而不是公共品,因此,不能象有的地方为了达标而要求农民拆屋建新的标准房。对于其他一些私有品,如沼气、厕所会影响公共卫生,具有一定的公共品的性质,我们政府只能通过补贴的方式来鼓励农民进行改造,如果农民财力不足或者没有意愿,政府不能强迫,只有做好说服、教育、劝导等工作,促进农民对公共品进行改造。
3.新农村建设的资金应以公共财政为主。根据国家发改委专家调查,按照一定的标准满足农村道路、安全饮水、沼气、用电、通信、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到2020年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搞完,全国大约需要投入4万亿元资金。从2006年起到2020年平均每年需要投入近2800亿资金,其中有相当大的公共基础设施部分应该由公共财政来提供。
2008年一号文件提出:财政支农投入的增量要明显高于上年,国家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村的增量要明显高于上年,政府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建设的增量要明显高于上年。耕地占用税新增收入主要用于“三农”,重点加强农田水利、农业综合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那么,我们应该广泛动员全民投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让农民有积极性参与项目的决策,监督项目的建设,也可让富裕的农民捐一点钱。建设的水泥路由于农民捐了钱,参与决策、监督的积极性会很高,将不会有豆腐渣工程。由受益的农民参与工程的设计、施工、监督,将有利于“管理民主”的目标实现。
4、扬长避短,抢抓机遇。贫困地区有劣势的一面,更有独特的优势。像新晃这样的贫困地区尽管还很落后,全国已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大好局势下,中央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新农村建设的倾斜政策,尤其是公共财政的扶持,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作为我们贫困地区的干部群众,要紧紧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既要发挥优势,扬长避短,兴利避害,通过改变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和优势资源的开发,强化自我发展能力。又要对中央的一片爱心,以极大的感激之情,增强主观努力,积极争取更多的扶持,加大扶贫工作力度,需要国家比照西部地区、省扶重点县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更多的扶持和倾斜。要把依靠国家扶持与发动群众自力更生结合起来,坚持走开发式扶贫的路子,增强造血功能,拓宽贫困群众增收渠道。要加强对口帮扶、社会帮扶和定点帮扶,切实解决贫困群众实际困难,提高生产生活水平,力求早日进入新农村建设的快车道。
5、突出重点,循序渐进。贫困地区面临着贫困人口和困难群体的扶助问题。因而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应因时因地而异,立足实际,分类指导。目前,新晃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的重点:一是要着力抓好水、电、路为主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尽快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大力发展资源开发型产业,紧紧围绕山、水、田、林等自然资源做文章,把全县丰富的山林、水力、生态旅游等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使农民群众尽快感受到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实惠。二是
要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牧、桑、烟、药”四大支柱产业及特色产业,根据新晃实际,要在大力发展壮大支柱产业上下苦功,力争在两三年内将“湘西黄牛”建设成在国内外市场有一定竞争力的知名品牌。并大力扶持以龙脑樟、速生丰产经济林、桑蚕、名优水果、无公害蔬菜等基地建设为主要原料的农产品加工业,以点带面,实现“一村一品”或“一乡一品”的产业格局。积极培育一批辐射带动面广,带动能力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升全县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逐步实现以工哺农,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趋势,尽快增加农民收入。三是要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医疗、文化、广电、通信等社会服务事业,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服务事业纳入公共财政支出范围,加强以乡镇卫生院为重点的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规范村级卫生室,逐步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使农民群众更多地享受公共财政的阳光和改革开放及现代文明的成果,尽快提升农村现代化程度。四是要打好扶贫攻坚战。引导农民跳出本地市场,瞄准国内外大市场的广泛需求,开发新兴市场、开拓多元市场空间。大力发展旅游观光休闲农业,对全县旅游资源进一步整合,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做好观光休闲旅游农业发展规划,宣传旅游开发政策,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形成农业生态观光旅游带,发展乡村旅游业,增强农村自力更生的能力。加快建设环境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有利于保护资源和环境,实现“村容整洁”的目标。通过旅游人口的交流,大量的外来文化和先进的思想传入农村,提高农民的素质,积极开发“农家乐”生态旅游业,开发垂钓、餐饮、农业生态观光等旅游项目,增加农民非农收入,逐步实现“乡风文明”的目标。新晃县夜郎旅游资源丰富,毗邻贵州,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要进一步整合全县旅游资源,积极主动融入西部旅游圈,多方筹措资金,进一步完善“夜郎”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国家公园品牌。通过整村推进,项目带动,尽快使低收入以下贫困人口摆脱困境,走上富裕。五是要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围绕农产品生产、加工、储藏、运输、销售等环节,建立和完善各类公共服务体系,要把发展订单农业作为搞活农产品流通的一个重要手段,努力扩大订单农业市场占有额,鼓励和扶持民间流通大户、专业协会、合作经济组织参与二、三产业,确保农产品鲜销和农产品外销的畅通。同时,要积极构建农产品外销网络,大力宣传新晃农产品,建立一定数量的农产品外销窗口,不断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市场竞争能力。六是要建立有效的农村融资渠道,按照新农村建设的需求,对有关金融体制和制度进行改革创新,尤其是通过对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的深化改革和农村信贷政策的完善及农村民间金融机构的培育,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尽快提供基本的要素支持。
6、新农村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决定因素在人。一是要举贤任能,选好领头人。从乡村基层党组织领头人的选拔任用、新生力量的培养发展、基层组织综合素质的配备三个主要环节入手,重点抓好以党支部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形成团结战斗的领导力量和坚强堡垒。二是要提高素质,培育造就新型农民。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把农村人口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也是新农村建设持续推进的力量源泉。三是要建立和完善县、乡劳务输出网络,加强劳务协作。主动与沿海发达地区、劳动力需求较大的地区建立稳固的劳务输出协作关系,促进劳务输出合理、有序、稳定发展。四是要加大劳动力就地转移力度。积极开辟一些适合农民既不离乡又不离土的就业门路,开工建设一批开发时间长、就业岗位多的项目,积极鼓励和支持农民就地转移。五是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树立“乡风文明”典范。引导农民学法、懂法、守法;引导农民转变观念步入健康的生活方式;引导农民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破除陋习,树立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成文明、科学、农村经济持续、稳步、健康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7.改革财政“省管市---市管县”体制。在近几年的改革中,“强县扩权”、“扩权强县”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省份试点推行。通过扩大县一级政府的权力,受到政策扶持的县(市)的经济发展明显加快,“扩权强县”在很多地区被证明是发展县域经济、解决“三农”问题和
新农村建设的一种现实路径。
国家“十一五”规划提出,“理顺省级以下财政管理体制,有条件的地方可实行省级直接对县的管理体制”。这是对近几年来一些地方政府进行相关改革的积极回应和肯定。省市县行政管理关系由目前的“省—市—县”三级体制转变为“省-市、县”二级体制,对县的管理由现在的“省管市—市管县”模式变为由省替代市,实行“省管县”模式,其内容包括人事、财政、计划、项目审批等原由市管理的所有方面。对现有的“市管县”这一行政管理模式,本人认为,其管理效率太低,不利于发挥县一级政府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中的主体职能。据《中国经济周刊》资料显示,截至到目前,全国实行财政“省管县”的有:浙江、江苏、安徽、广东、福建、江西、山东、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山西、陕西、云南、海南、北京、上海、天津、重庆等22个省、直辖市。
由于各地具体情况差异较大,“省管县”的类型也不尽相同。“从具体的方式上,虽然都是‘省管县’,但是程度还是不一样。有的是比较纯粹的‘省管县’,有的名义上是‘省管县’,其实只是带了这个帽子。”“如果从财政和行政角度综合分析,只有浙江做得最彻底,不只是财政,从行政管理到政治组织以及其他各个部门的管理,都是由省直接兑现的。连县长的任免都是省里管的,和市里都没有关系。”“安徽做得比较到位,基本上在财政体制、转移支付、财政结算、收入报解、资金调度、债务管理等各个方面,全面实行省对县直接管理,都是直接到县的。”在目前实施“省管县”的22个省市中,有些省市虽然自己对外宣称已经搞了“省管县”,但是做得并不彻底。比如,虽然在转移支付测算方面直接到县了,但是体制、资金调度没有直接到县,还在经过市里来转手。财政部2005年1月制定的《关于切实缓解县乡财政困难的意见》“关于推行省对县财政管理方式改革试点”部分中,对“省管县”就提出了要求,文件指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积极推行省对县财政管理方式改革试点,对财政困难县要在体制补助、税收返还、转移支付、财政结算、专项补助、资金调度等方面直接核定并监管到县。“过去是‘市管县’。财政的钱先给市,由市负责分给县乡,这就存在着一个财政资金在城市和农村分配的问题。而在财政体制上实行‘省管县’,实际上是城乡分治,”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副研究员张斌说:之所以要推行‘省管县’,就是要把钱直接落实给县乡,不再通过市里来分。“新农村建设需要充实县级财力,‘省管县’的方式更容易实现这个目标。”“目前大部分地方进行的‘省管县’,还不是真正意义上完整的省直管县,只是在财政体制上的‘省管县’,在具体操作方面各地也参差不齐。反映出来的比较大的问题是:财政体制上县直接与省结算,但人事任命权等其他权限仍然保留在市里。这样就容易产生两个‘婆婆’的问题。因此,未来‘省管县’的发展,应当是在改革财政体制的基础之上,再改革管理体制,真正实现市县平级。”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副研究员张斌直言不讳地说:“体制要理顺,不能两个‘婆婆’长期共存,市县财政体制、行政管理体制平级成为今后的发展目标。”也将成为推动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所在。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既是当前我国经济形势下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的手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三农”政策所要达到的目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给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物质利益和经济利益,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一个欣欣向荣、生机勃勃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将展现在我们面前。
第四篇:邮政公司夯实基础实现可持续发展分析思考
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结合当前实际,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结合**邮政当前实际,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始终坚持加快发展不动摇,大力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通过近年来的努力,我省邮政规模迅速扩大,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但我们
也只是初步解决了“吃饭”的问题,各方面还面临很多困难。而要从根本上解决前进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实现邮政企业的良性循环,需要我们付出比别人更大的努力去抓发展。进入“十一五”以来,全省加大了招商引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力度,加快了城市化和新农村的建设步伐,这为我们进一步加快邮务类、速递物流类业务的发展带来了非常难得的机遇。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个机遇,不断深化企业内部体制机制的改革,不断提高市场培育、市场分析、市场营销水平,下大力气加快以函件为核心的邮务类业务和速递物流业务的发展,争取通过几年的努力,促进业务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为长远发展打好基础。
应该看到,我省地方经济目前仍然是以能源重化工经济拉动为主,第三产业、轻工产业仍停留在初级阶段,产业结构调整任重道远,其对邮政发展的影响就是:有利于邮储业务发展,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邮务类、速递物流类业务发展的难度。一方面,要继续加大发展力度,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邮储业务;另一方面,又要在转变增长方式、调整业务结构、提高发展质量上下大工夫。在全力加快发展的同时,我们要进一步强化效益意识,坚持实事求是,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着力把握发展规律,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内涵,更加主动地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资源配置的优化、营销方式的创新、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努力从根本上推进发展方式的转变,更好地实现企业发展速度与质量、规模与效益的统一。
打造核心竞争能力,夯实发展基础,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首先,要切实抓好邮政服务网点的建设和布局。由于我省邮政基础差、历史欠账多、建设资金严重匮乏,近年来,随着新一轮城镇化建设和邮政业务的快速发展,我省邮政服务网点的改造和建设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矛盾愈来愈突出。今后几年,我们要在充分利用现有闲置场地的同时,集中有限的资金,紧跟全省城市建设发展规划,切实做好营投网布局的发展规划,加快营投网点新、扩、改建步伐,为人民群众用邮提供方便、舒适的环境和场地,提高竞争能力,为长远发展打好基础。其次,要切实抓好投递网建设。近年来我省在投递网建设上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与业务快速发展的要求相比,投递支撑能力还存在不小差距。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投递网的组网模式,使其更趋科学、更加适应业务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要认真解决好投递队伍待遇低、业务水平低等一系列问题,保持投递队伍稳定,提高投递队伍的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投递水平和质量。
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改善广大员工的生产生活条件
企业要发展,就要把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邮政体制改革不断深入,保持员工队伍稳定的任务十分繁重。我们要积极创造条件,想方设法为广大员工办实事、办好事,不断改善基层一线员工的生产生活条件,让广大员工切实感受到邮政改革发展带来的成果,努力实现员工与企业的全面协调发展。要通过经常性的宣传教育和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不断增强全体员工对邮政发展前景的信心,最大限度地把广大员工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推进邮政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上来。特别是今后几年,要进一步善待、关爱、尊重劳务工这支队伍。当前,劳务工在基层企业中的比例占到了一半以上,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要认真研究解决好如何留住优秀劳务工、让劳务工安心邮政工作的问题,努力为每一位员工提供实现自身价值的机会和舞台,真正让他们感到有盼头、有劲头、有奔头,为邮政事业在改革进程中保持又好又快发展增添动力。
第五篇:保护生态环境 实现可持续发展
保护生态环境 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变废为宝”、实现经济“绿色增长”的时代,国家积极扶持“负碳排放”的人造板行业,鼓励各大人造板行业在实现自身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减少森林砍伐,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了一份绿色贡献。宁国东南木业作为人造板行业的一员,在专心生产我们的密度板的同时,也有责任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
据统计,我国现有人造板企业1万多家,产能超过2亿立方米,是世界人造板生产、消费和进出口贸易的第一大国,并积累了越来越多的森林碳汇,如广2000年广西的人造板年产量67.7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41.4%,12年后人造板年产量升至2297万立方米,增长33倍,森林覆盖率升至61.4%。
人造板业的发展为世界节省了大量原木资源,保护了生态环境,实现了可持续发展。同时东南木业也响应国家号召,生产我们的低碳环保的密度板绿色产品。完美还原自然本色,带给您更多的绿色和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