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育学导论》第五章 教课程 案
《教育学导论》第五章 课程
第一节 课程概述
教学目标
1.掌握课程的概念、隐形课程、课程的类型。2.树立正确的课程观。
教学重难点 :课程的概念、、隐形课程、课程的类型;
教学方法: 讲授法为主
教学时间: 1课时
讲授新课:
一、课程的概念
1、“课程”的词源分析
A、“课程”一词始见于唐代。宋代学者朱熹在《朱子全书·论学》中多次运用课程一词,其课程的含义与当今人们对课程的理解已经相接近。
B、课程(curriculum)一词来源于拉丁语(course of study),有跑马道之意。课程的含义是为儿童设计学习的轨道。用动词形式解释该词的词义,“奔跑”即“学习的过程”,课程的含义是儿童对自己学习经验的认识。
2、课程的定义
课程是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和安排。归纳起来有三大类(149): A:课程即学科
特点:①②③
B、课程即经验
特点:①②③
C、课程即活动
特点:①②③④
广义的课程是指为了实现学校的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所有学科(即教学科目)的总和,如大学课程,中学课程,小学课程等。
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如语文、数学,外语等。
3、课程与学科、教材有联系,但又不完全相同。
学科是指根据教学目的而划分的教学内容的各门科目,但有时也和狭义的课程混用。教材则为各门学科的具体内容。(不过,在今天,教材的概念也发生了变化,即教学的材料)
语文、数学、外语等皆是学科,但语文、数学、外语的内容为教材。
课程不仅包括学科和教材,而且还包括学科与教学的安排,还包括活动。
二、隐性课程。
按课程起作用的方式,课程可分为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1、显性课程是指学校教育中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的正式课程。它直接地对学生起作用。
2、隐性课程是指学生在学习环境(包括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中所学习到的非预期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这种环境就是一种非正式的、潜在的课程。它间接地对学生起作用。
隐性课程的类别结构:(P150)
A、物质(空间类):
B、组织(制度类):
C、文化(心理类):
三、当代几种主要课程的类型
(一)学科课程与活动(经验)课程
按课程结构的根本形式分,可以将课程分为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
1、学科课程是指从不同知识领域或学术领域选择内容,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将所选出的知识组成为学科。
A、三个代表人物三种观点(P152-154):
布鲁纳―――①②③
瓦根舒恩――①②③④
赞科夫―――①②③④
B、学科课程优缺点(P154):
优点1.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系统学习 2.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3.有利于
教材编定 4.教师教学相对容易和简化
缺点1.容易导致轻视学生的需要、经验和生活;2.轻视社会生活的现实需要;3.容易导
致单调的教学组织和划一的讲解式教学方法;4.知识结构不完整。
2、综合课程是指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学科的知识而组成的课程。(可以是学科综合课程,活动综合课程,还可以是学科和活动综合课程)
A、提出者和主张者是怀特海率
B、作用:①②③(p154)
C、分类:①②③(P155)
D、综合课程优缺点()
优点1.有助于增强学科间的有机联系提高学生对客观世界的整体认识2.有助于密切学生的学习与当代社会生活的联系3.有助于减少课程门类避免重复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缺点 综合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尚存在许多问题受到一些限制如综合课程教材的编写存在较大的难度综合课程对教师的要求较高
3、活动(经验)课程是以儿童的主体性活动的经验为中心而组织的课程。
A、活动课程的提出者和主张者是杜威。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而生活就是由活动组成的,所以他要求应以活动为中心组成教学。
B、活动课程基本特征:①②③(P156)
C、活动课程优缺点
优点 1.照顾学生的需要、动机、兴趣重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密切学习同实际生活的联系 3.重视直接经验的作用培养学生手脑并用的实际能力 4.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
缺点1.忽视系统知识的学习2.由于过分强调直接经验的作用造成内容上的杂乱无章缺乏系统性、连贯性、内在联系性3.忽视儿童思维能力和其他智力品质的发展。
第二节课程计划、课程标准与教材
一、课程计划
课程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它规定不同课程类型相互结构的方式(如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及综合课程在课程计划中的地位及所占比例等等),也规定了不同课程在管理及学习方式上的要求,及其所占比例(如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同时,对学校的教学、生产 劳动、课外活动等做出全面安排,具体规定了学校应设置的学科、学科开设的顺序及课时分配,并对学期、学年、假期进行划分。课程计划作为教育主管部门制订的有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体现了国家对学校的统一要求,是组织学校活动的基本纲领和重要依据。课程计划的基本内容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教学科目的设置:开设哪些学科是课程计划的中心问题。中小学的教学科目设置,基本以科学的分类为依据,并选择其中最一般的、对青少年一代最必需的科学知识构成学科。需要明确的是,学校课程中的学科和科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学科是根据学校的任务、学生年龄特征和发展水平,选择必须掌握的某门科学的基础知识所组成的教学科目,是某门 科学中的基础性内容,也是学生发展成长中必须学习的内容,是经过教育学加工以后的产物,具有教育功能。而科学则是反映自然、社会、思维客观规律的分科知识体系,它不仅在叙述范围及性质上与学科不同,在叙述的程序上也不一样,科学是从一般理论的结构和原理出发,而学科则多是从具体事物和现象的描述开始,然后转向关系、定义、规律的提示。课程计划中的各门学科由于它们的对象、任务不同,知识范围、性质也不一样,但都是必要的和重要的。
2.学科顺序:课程计划中设置的各门学科不能同时齐头并进,也不宜单科独进,一定要按规定年限、学科内容、各门学科之间的衔接、学生的发展水平,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合理安排,使先学的学科为以后学习的学科奠定基础,同时学的学科之间能相互沟通,并满足学生多方面发展的需要。
3.课时分配:课时分配包括各学科的总时数,每一门学科各学年(或学期)的授课时数和周学时等。应根据学科的性质、作用、教材的份量和难易程度,恰当地分配各门学科的课时数。
4.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学年阶段的划分、各个学期的教学周数、学生参加生产劳动的时间、假期和节日的规定等,这是学校工作正常进行的保证。我国学校一般均为秋季招生与始业,一学年分为两个学期,学期之间有寒假或暑假。
课程计划编制的基本原则
1.既要保证教育目的的全面实现,又要适应不同地区和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体
现课程结构的综合性、均衡性和选择性。
2.正确处理课程系统内部的几个基本关系,正确处理学科课程、综合课程及活动
课程之间的关系,必修课与选修课之间的关系,以及打好基础-b发展特长之间的关系。
3.教学为主,全面安排。
4.统一性、稳定性与灵活性结合。
二、课程标准的结构包括:
1.前言
2.课程目标
3.内容标准
4.实施建议
5.术语解释
三、教材
1、狭义上的教材又称课本或教科书,它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教材是课程的具体化,它不同于一般书籍,通常按学年或学期分册,划分单元或章节,主要由目录、课文、习题、实验、图表、注释和附录等构成。其中,课文是其主体部分。
2、教材的组织方法(P161)
3、教材的编排方式(P161)
4、教科书的编写(P163)
第三节、当代课程改革
一、课程管理
1、建立刚性与弹性相结合的均权化管理体制。(p164)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采用国家统一的课程设置,全国中小学基本上沿用一个教学计划、一套教学大纲和一套教材,缺乏灵活性和多样性。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后,课程改革的步伐日益加快。从1999年开始,正式提出要建立新的基础课程教育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三级管理、开发体制。基本模式是:
(1)、国家课程。国家制定课程发展总体规划,确定国家课程门类和课时,制定国家课程标准,宏观指导课程实施,是一个国家基础教育课程的主体部分。
(2)、地方课程。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国家对课程的总体设置,规划符合不同地区需要的课程实施方案,包括地方课程的开发与选用等。
(3)、校本课程。是学校根据国家课程计划、课程标准,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为实现学校的培养目标而进行的课程设计、实施与评价。学校在执行国家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特点的课程。
虽然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主体各不相同,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实际上是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权力主体共同完成的。
2、实行统一性与多样化相结合的教材管理制度(P166)
现在我国中小学教材建设与改革的目标,并不是走向完全的绝对的多样化,以多样化取代统一性,而是统一性与多样化相结合。应这样来理解教材多样化:其一,不同学科的教材,要从本学科性质、特点出发,实现多样化。其二,多样化不等于地方化。其三,多样化不等于数量化。本质在于特点、在于层次、在于质量、在于选择、在于效益。
3、鼓励教师和学生更多地参与课程编制。
二、课程结构(p168)
1、建立由学习领域、科目和模块构成的课程基本结构
2、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结合,实行学分化管理
3、在学科课程的基础上,丰富完善活动课程和综合课程
三、课程内容(p171)
1、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基础教育是为每位学生的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打基础的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教育,不是精英教育、选拔教育,其课程内容和要求应该是基础的和有限的,不能任意扩大、拔高。基础教育不是终结性教育,课程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留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以促进学生自主、多样、持续地发展。
2、加强课程内容的现代化、实用化、人本化与本土化
3、注意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和非正式教育课程内容的协调整合正规教育指学校教育或者制度化的教育;非正规教育则指“任何在教育体制以外进行的,为人口中特定类型的成人及儿童有选择地提供学习形式的有组织的、有系统的活动。
第二篇:教 案
教 者: 赵 岩 班 级: 高一(2)班 课 题:《归园田居 》 地 点: 五家高中多媒体教室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原文:
少无适欲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陶渊明其人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影响;培养学生运用朴素平淡的语言表达情怀的能力;培养学生能够穿透诗文把握文章的内涵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在诵读中领悟诗歌的意境;掌握诗人写景抒情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领悟诗人的田园情怀,学习他那种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的高尚人格;学会辩证看待陶渊明的隐居生活。
二、教学重点:
知人论世,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难点:
如何看待陶渊明的隐居生活。
四、授课方法: 诵读、分析、讨论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理想的家园,它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做“世外桃源”。这个名词出自东晋大诗人陶渊明所写的一篇千古美文《桃花源记》。在这篇美文中,作者虚构了一个景色优美、土地肥沃、和平安宁的社会。世外桃源的理想世界一经陶渊明笔下流出便成了我们中国人共有的精神财富。由此可见,陶渊明以及他的作品对后世的影响之深远,今天,我们就一起再来欣赏他的另一篇作品,再次感受陶渊明的人格魅力和作品的文学魅力。
二、整体感知
上节课我们介绍了作者,疏通了字词。这节课我们的学习重点是知人论世,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多媒体展示)。
知人论世:陶渊明(365—427),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曾祖父曾官至大司马,到他时已家境没落。少年时代有“大济苍生”的壮志。但是东晋时局动荡,政治黑暗,陶到29岁时才出仕,不久又归隐。后又时隐时仕。直到41岁完全弃官归隐。他是东晋最杰出的诗人。流传至今的有125首,他的作品大多写退隐后的生活,表现农村风物,劳动生活,表示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他的诗情感真实,风格平淡自然,诗味醇厚,语言清新,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开创了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公元405年,陶渊明在江西彭泽做县令,不过八十多天,便声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随即挂印回家。从此结束了时隐时仕、身不由己的生活,终老田园。
请同学读全文,整体感知一下诗人的情感。
三、粗识田园白描
1、诗的题目叫《归园田居》,诗人要归到什么样的园田呢?
学生齐读“方宅十余亩„„虚室有余闲”。
2、从这部分内容我们可以知道,诗人的田园生活是快乐的,他有没有直抒胸臆说我多么快乐?(没有)但是他通过自己在乡村所见到的、所听到的、所感受到的来表述出自己的快乐。大家能不能用诗句告诉我诗人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田 见:方宅、草屋、榆柳、桃李
园 村庄、炊烟 生 闻:狗吠、鸡鸣
活 感:无尘杂、有余闲
这些景物没有任何特别之处,都是农村司空见惯的,是非常普通平常的农村生活场景,但诗人却把它描绘得有近(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有远(村庄/炊烟),有声(狗吠/鸡鸣)(我们能不能听到狗吠、鸡鸣?早上四五点听得到。不是白天他们不叫,而是城市的白天太喧闹。诗人天天听得到狗吠、鸡鸣,说明他们那儿非常宁静)有色(榆柳/桃李/炊烟),有生机。“无尘杂、有余闲”仅仅指家里干净、农活不多,还有空闲吗?(存疑)
陶渊明显然对这种生活非常喜爱。
我们久居都市的人,可能出于新鲜感,偶尔会去农村小住,调整一下生活节奏,但大多不会长住。久居乡村的人,或者因为缺乏审美情趣,或者因为已经审美疲劳,也可能厌倦这种生活。那么陶渊明为什么如此喜爱这普通平常的农村生活呢?我们只能到他的内心世界中去寻找——
四、赏析归园之志
1、学生齐读“少无适俗韵„„守拙归园田”部分。
2、课文解读:
(1)、“少无适俗韵”的“流俗”是什么?
——做官求禄
(2)、“性本爱丘山”的“本性”是什么?
——热爱自然
(3)、“误入尘网中,一去三十年”,既然是“少无适俗韵”,又为何“落网”?
(多媒体展示)
——贵族后裔,理当继承先贤;
儒家学子,义当大济苍生;
一家之主,情当求禄养家。
“一去三十年”:29岁(393)初次出仕,做江州祭酒,不久回家闲居;五六年后又做幕僚,为时不长。41岁(405)辞去彭泽令,直至63岁去世,再未做官。
陶渊明早年有“大济苍生”的理想,但当时的东晋朝廷:政治腐败、争权夺利、门阀森严、结党营私。官场现实:勾心斗角、尔虞我诈、阿谀逢迎。在这样的政治局面下,想实现进步的政治理想是不可能的,陶渊明又不愿同流合污,只有选择离开,选择归隐。(4)、“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羁鸟”、“池鱼”指什么?“旧林”、“故渊”又指什么?
——“羁鸟”、“池鱼”:“官场”中的诗人。“旧林”、“故渊”:诗人久违的园田。(5)、“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守拙”并不仅仅是诗人自谦的话,“愚拙”,也是流俗对他的讥讽。面对流俗讥讽,仍然“坚守”不变,很有一种“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的战斗意味。
由此我们知道,正因为诗人是逃脱官场投奔园田而来,所以他笔下的“园田”便充满了真挚热烈的情感。
五、细品田园情趣
在陶渊明看来: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茅檐草舍远胜____)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树环花绕远胜____)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朴素村落远胜____)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鸡鸣狗吠远胜____)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清净悠闲远胜____)
学生交流,老师点评。
参考:
(官府高堂 前呼后拥 繁华闹市 车喧马嚣 摧眉折腰)
由此,我们可不可以这样理解,“无尘杂”更多地指内心的纯净,“有余闲”更多地指内心的清闲,不被烦杂事情骚扰,不用干自己不愿干的事情,简单纯朴,悠游自在,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
六、深味卒章之志
诗人最后以这样两句作结:“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1、“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樊笼”指什么?“自然”指什么?“返自然”又指什么?
学生答。多媒体展示:
——回归“田园与本性”(物质家园与精神家园)
2、学生再带着感情读全文。
七、教师小结:(心灵碰撞)
《归园田居》,主要写诗人摆脱官场来到农场后的自由生活和愉悦的心情,这种心情,用一个词组来概括,叫“返朴归真”,第一是“真”,做人要正直真实,不虚伪,具有人的本性;第二是“朴”,处事要朴实,不造作,不追求荣华富贵,而是自由自在的潇洒之至,这是一种与官场生活相对应的生活方式,也是历代文人之所以追求的至高至真的境界。
陶渊明人性光辉:
拒绝沉迷物欲,坚守精神;
拒绝摧眉折腰,坚守节操;
拒绝随波逐流,坚守本性。
希望我们都能从陶渊明的这首诗得到人生的感悟!
八、迁移拓展:
有的人喜欢渊明的人格,有的人喜欢渊明的境界,同学们喜欢渊明的哪一方面呢?请做下面一个小练习,填补后面的内容 喜欢他的人品:(如:不为五斗米折腰)喜欢他的心态: 喜欢他的境界: 喜欢他的透彻: 喜欢他的豁达:
要求:真诚、精炼、精彩。
九、我抒我见
有的人说这是一种消极避世的态度,你有什么看法(讨论)?
板书:
归园田居
(陶渊明)
(厌恶)官场 从何而归 归向何处 田园(远近结合)(动静结合)归
(后悔)本性 为何而归 归去如何 自然(喜悦、闲适)
厌恶官场、热爱大自然
第三篇:教 案
教
案
课题: 授课教师:
一、教学目标:1能够对西藏民歌有初步认识,了解西藏民歌常见的节奏特点。
2、通过对比欣赏蒙古、新疆的民歌,感受西藏民歌的风
二、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对比欣赏,分辨不同民族的音乐特点。
三、教学方法:1激情导入,走近西藏音乐
2视听感受并了解西藏民歌节奏特点
四 教学过程:教师:刚我们听到的是《走进西藏》,你们对西藏有哪些了解?
学生:西藏有高原、雪山,有喇嘛,转法轮,有许多的庙宇,有大大的佛像,有青颗酒,有洁白的哈达,有闹分裂的**喇嘛,有金瓶签定的转世灵童。
教师:今天老师带你们欣赏西藏民歌,请看大屏幕,音乐响
起才旦卓玛演唱的《宗巴朗松》。
听后提问:你们对西藏歌曲了解多少?给你们的印象最深的是
什么?
藏族歌曲有:《唱支山歌给党听》、《洗衣歌》、《北京的金山上》
比较流行的有《高原红》、《神奇的九寨》、《青藏高原》。
教师:西藏被称为歌舞之乡,藏族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
化,藏族音乐可分为民间音乐、宗教音乐和宫廷音乐
三大类,《宗巴朗松》属于民间音乐的歌舞音乐。:
五 课后小结:通过这次教学,让同学们能进一步了解西藏的文化,西藏的音乐风格,希望同学们在课下也能多听藏族音乐,名族音乐。
第四篇:教 案
教 案
授课课题:多彩的民歌——茉莉花 授课教师:广元市元坝中学 欧寒梅 授课年级:高一年级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聆听三首不同地区的《茉莉花》民歌,比较其风格特征。,初步了解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和认识民歌在流传过程中的混融性。通过欣赏《图兰多特》的主题曲、了解歌剧《图兰多》与《茉莉花》的联系。了解《茉莉花》在国内外文化交流中的影响和地位。
2、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通过学唱,分析比较,让学生感受它们在风格上的差异。使学生在其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感受与体验,通过优秀作品的欣赏,让学生了解《茉莉花》在国内文化交流中所产生的影响和地位,使他们对《茉莉花》的认识得以升华。
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通过对优秀民族音乐作品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感。了解其在世界音乐中的地位和形象,培养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以及中华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点:聆听不同形式的《茉莉花》,感受其不同的风格特征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对“音乐在传播与交流过程中得到的融合和发展”的理解。教学过程:
一、芳香茉莉
教师手拿茉莉花演唱歌曲《》走上讲台,接着播放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中国女孩儿演唱的《茉莉花》片断。给出问题
1、老师唱的歌曲以及播放的视频都与什么有关系?
——茉莉花,播放的视频相信同学们都知道,这是由张艺谋导演在2004年奥运会闭幕式上安排的一个场景,一个小女孩儿站在预示吉祥的大红灯笼上演唱了这首中国民歌《茉莉花》。
2、为什么在这些仪式和场景中会选用这部作品?接下来,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去寻找答案。
二、多彩茉莉
1、欣赏江苏民歌——《茉莉花》(ppt展示江南水乡、江南姑娘、苏州评弹、茉莉花)提问:这首《茉莉花》有什么特点?(从旋律、节奏、速度、力度、调式等音乐要素来回答)这首茉莉花曲调优美,旋律以曲折的级进为主,婉转流畅,充满了典型的江南水乡风情。据史料记载,《茉莉花》最早发源于明朝时期的江苏扬州,称为扬州小调,后又叫《鲜花调》。
小调:又称“小曲”,是我国民歌的重要体裁,是流传与城镇集市并多被民间艺人加工提高的民间歌曲。一般,小调的结构比较规整,节奏富于变化,旋律流畅细腻,演唱中经常加进表演及伴奏。
请同学们跟着钢琴伴奏学唱江苏民歌《茉莉花》。
2.聆听河北民歌《茉莉花》以及东北民歌《茉莉花》(ppt展示谱例)
请同学们看着谱例一起哼唱这两首不同地方的《茉莉花》民歌,把这两首民歌与江苏民歌《茉莉花》进行比较,讨论完成下面的连线题。
江苏民歌《茉莉花》 旋律音调夸张、风趣,体现了粗犷豪爽的风格; 东北民歌《茉莉花》 旋律音调清丽、婉转,体现了柔美、细腻的风格; 河北民歌《茉莉花》 旋律音调明快,具有叙述性,体现了刚直、爽朗的风格。
三、茉莉绽放
1、欣赏歌剧《图兰多特》的主题曲。(ppt展示《图兰多》部分剧照)
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哼唱《图兰多》主题歌(ppt出示谱例)并与江苏民歌《茉莉花》作比较。
了解《图兰多特》的故事梗概
《图兰多特》是剧作家阿达米和西蒙尼根据高吉的同名剧改编而成的。14世纪中国元朝美丽的图兰多特公主在北京紫禁城前出了一张征婚者公示:谁能猜中公主的三个谜语,即可招为驸马,否则就被杀头。许多求婚者都屈死刀下。突厥国的卡拉夫王子决心冒杀头危险去猜谜语。结果他猜中了公主的三个谜语,经过一番周折,卡拉夫王子终于赢得了公主的爱情。
介绍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
1858—1924,意大利作曲家,代表作品:《艺术家的生涯》、《托斯卡》、《蝴蝶夫人》、《图兰多特》等
《茉莉花》与《图兰多》
1804年,英国第一任驻华大使的秘书约翰.贝罗《中国游记》刊载了《茉莉花》的曲谱。1926年,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在歌剧《图兰多》中把《茉莉花》作为音乐主题,贯穿全剧。从此,《茉莉花》随着《图兰多》这部经典歌剧的流传而享誉世界。
2、欣赏由美国著名的萨克斯演奏家凯利金改编演奏的《茉莉花》(播放音频)体会与江苏小调《茉莉花》的异同(异:调性的变化)
3、图片、文字资料展示——重大场合的《茉莉花》。请同学们思考讨论为什么在这些仪式和场景中会选用这部作品?(背景音乐选用天地人组曲《茉莉花》片段)1998年,中国中央民族乐团在维也纳演奏《茉莉花》(ppt展示相关图片)
1997念,为庆祝香港特区政府成立,在《天地人》组曲中,马友友演奏的《茉莉花》(背景音乐)
1999年,在澳门回归仪式中,中国人民解放军乐团演奏了《茉莉花》(ppt展示相关图片)1998年江泽民访美时,在白宫举行的欢迎仪式上演奏了《茉莉花》(ppt展示相关图片)美国发射的宇宙飞船收录了中国的茉莉花(ppt展示相关图片)
学生讨论总结:
《茉莉花》来源于民间,其香、其韵、其神来自民间民族的土壤,这也是它拥有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清末,李鸿章接待美国使者时,就曾演奏过这首《茉莉花》,所以这也是我国的第二国歌。并且这是第一首打入国际的、也是老外唯一熟悉的中国民歌。它以委婉流畅细腻的旋律深深吸引着每一个人。——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茉莉花淡雅、清秀,虽不艳丽却芳香压群,代表着我们东方人的含蓄、淡泊,如同我们民族一般,毫不张扬,沉静中富有底蕴,平和中透着高雅。《茉莉花》代表着友好的、有深厚底蕴的中国。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欣赏了形式题材各异的《茉莉花》,了解了经典歌剧《图兰多》,通过欣赏总结了音乐中茉莉花的精神品质,感受到了民间音乐朴实无华的美。一首简单的小调,成了一个国家的形象代表,相信明天《茉莉花》依旧灿烂绽放,芳香四溢!——最后请同学们齐唱江苏民歌《茉莉花》结束本堂课。
第五篇:教 案
教
案
一、教学目的:
(一)、学习理解二元结构和城乡二元结构的涵义
(二)、了解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现状
(三)、掌握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特征
二、教学重点:
(一)、二元结构和城乡二元结构的涵义
(二)、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特征
三、教学难点:
(一)、二元结构和城乡二元结构的涵义
(二)、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特征
四、教学方法:
采用多媒体教学方法,利用Powerpoint将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归类,并通过Internet收集相关的资料融入教学内容中,如将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现状、城乡二元结构形成过程、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发展等结合入教学内容中,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五、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设计:
(一)、相关概念:
二元结构是指在整个经济社会结构体系总,明显地同时并存着比较现代化的城市社会和相对现代化的农村社会,并存着比较发达的城市工业和相对比较落后的农村工业。
城乡二元结构一般是指以社会化大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城市经济和以小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农村经济并存的经济与社会结构。
我国城乡二元结构最初的出现,是按计划经济体制的要求,防止农民盲目外流对城市生活造成冲击,同时最大限度地把农民稳定在农业上,促进生存的发展,为国家生产更多的商品粮和其他剩余农产品,也就是试图把农民同农村和农业结合起来,创造一个中国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基础。为达到这一目的,便在农村建立起了人民公社制度。同时在城市以户籍制度为基础由国家统一安排的就业制度和商品粮制度以及其他有关人们生活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一系列制度的确立,这样便形成了中国社会的城乡二元格局。其中主要包括二元经济结构和二元社会结构,即以现代工业为代表的现代部门和以农业为代表的传统部门之间的二元经济结构、以城市社会与农村社会长期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中国城乡的二元结构主要基于当时农业全面支持工业的赶超型发展战略而产生。
(二)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现状
由于我国社会经济“城乡二元结构”的不平衡性,城市化水平严重滞后于工业化水平,从而,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快速持续健康发展,妨碍着全国“三农问题”的彻底解决,阻碍着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2001年全国人口中城市占37.66%,农村占62.34%。全国GDP中第一产业占15.2%,第二产业占51.1%,第三产业占33.6%。相对而言,1999年全球城市人口占46.5%,高收入国家占78.7%,中等收入国家占49.5%,低收入国家占31.2%。按照国际一般规律,人口的城市化水平与其工业化水平应当相互适应。以此标准衡量,我国城市化水平滞后15个百分点左右,如果每年城市化进展按一个百分点计算,我国城市化水平则落后15年左右。
(三)、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特征
1、城乡二元结构十分典型,现代化生产部门和传统生产部门互相牵制。
按照工业化的一般规律,应该有序地走过轻工业——基础工业——重工业发展阶段,然而由于特殊的历史环境和体制所决定,使我国在向二元结构过渡的初期,就实施了重工业超前发展战略和城乡分治战略。我国的工业化过程由于跨越了有序发展的两个阶段,工业化的进步是以超强制地保持农业的落后为基本前提的,所以二元结构的特征更为强烈,我国也是世界上城乡二元结构非常典型的国家之一。
我国城乡发展的不平衡性称为制约我国经济持续发展以及整个社会进步的瓶颈。作为国民经济中两个最为重要的物质生产部门,工农业发展的规模直接决定国民生产总值的大小,反映国家的总体经济实力。在我国现代工业与农业之间巨大差异说明了,我国工农业关系一直没得到真正的调整,农业投资严重不足,农民积极性下降,农业增长速度缓慢,结果农业相对生产力、相对收益仍然严重偏低。工农关系失衡会造成国家经济发展的曲折。当农业一旦成为瓶颈,工业化会受到拖累,工业化处于困境之中。消费对经济具有拉到作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有关专家完成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农村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整个80年代基本在35%上下波动,90年代以后,降到了20%左右,减少了15个百分点。如果把城乡人民消费作为100,农村居民已从1979年的68%降到1998年的47.1%,城市居民则从32%提高到52.9%。农村消费水平的低下对我国总体经济的发展起牵制作用。、经济转型过程中双层刚性特征明显。
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具有一种特殊的双层特征。在城市地区,是现代工业与传统工业并存的状况,在农村地区,是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并存的状况,这两个层次之间关联程度差,表现为刚性特征。改革开放初期,党在处理城乡关系问题时,由过去重视城市转向对农村给予更多关注,把农业发展和农村面貌的改变作为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问题,努力推进城乡改革,实现城乡良性互动。在经济改革中,首先在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了农村经济的活力,农产品开始进入市场流通。以往的城乡分割的局面逐步被打破,僵化的城乡关系出现缓和,农村经济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城乡关系逐渐出现良好的良性发展态势,城乡差距逐渐缩小。同时城乡分离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限制农村城镇化进程。
3、经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加剧了不平衡。城镇居民和农村的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可以从另一个侧面反映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现状,今年来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有扩大化趋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持续高速增长,但差距逐渐拉大。1978年城乡居民收入比是2.57:1,1985年达到最低点1.8:1(在1979年开始试行、1982年至1984年逐步推开和全面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的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加之国家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使农民收入大幅增加。),1994年达到顶峰,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86:1,超过了改革开放前的水平(1984年以后,我国经济改革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国有企业改革、国家机关和事业机关工资改革,职工收入增长较快,同时受农村劳动力增加与人均耕地面积减少的双重压力,农村经济放缓,而且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增加,使农民收入增加速度放缓)。1997年达到新的谷底(在这一阶段由于大幅提高农产品价格以及乡镇企业的发展,收入差距减小),城乡收入比为2.47:1,小于改革开放前的水平。1997年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开始加剧扩大,2001年突破历史最高点,城乡居民收入比达到2.90:1,2002年继续扩大到3.11:1,2003年扩大到3.24:1,呈持续扩大态势。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字,2007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3.3:1。
2006年各区域城乡居民收入、消费水平比较
从图表中看出由东到西,收入差距逐渐拉大,西部城乡收入差距最大,中部居中,东部最小。这些数据更体现出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4、各类地区劳动生产效率差异是造成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根本原因。
我国东部地区劳动力正逐渐从农业部门转移到非农业部门,非农业部门创造的产值迅速增加。1952年,我国非农产业部门在国民收入中比重是40%,非农业劳动力比重是16.5%,到1992年,分别为70.8%,41.5%,非农产业比重增加了28.8个百分点,非农劳动力增加了25个百分点。5、2005年东部地区非农业部门以55.2%的人员创造了87.4%的GDP农业部门生产力低于非农业部门,农业部门比较劳动生产率低于非农业部门,后者是前者的5.63倍。中部地区非农业部门以49.5%的人员创造了83.3%的GDP,农业部门比较劳动生产率低于非农业部门,后者是前者的5.09倍。西部地区以45.2%的非农人口创造了82.3%的GDP,非农部门的比较劳动生产率是农业部门比较劳动生产率的5.64倍。所以,劳动生产效率差异是造成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