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作用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作用 摘要: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宏观调控的两大政策支柱,相应地,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效应是决定宏观调控成效最为重要的两个方面,事关国民经济能否保持平稳运行和实现长期增长,因而在一个国家的政策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财政政策货币政策 宏观调控
1992年,党的十四大正式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此后10多年,我国经济增长先后经历了速度过快、稳中趋降和平稳较快三个阶段,总体上呈现出持续较快增长和波动幅度收窄的良好态势。在这个过程中,财政政策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发挥了积极作用。特别是自2004年5月份以来采取的财政货币政策调控,深化财税管理体制改革,长期居高不下的投资规模终于大幅回落,物价无论是PPI还是CPI均疾步走低,货币供应量回到央行盯住范围内。从而体现了财政政策在促进体制改革、促进协调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2005年,中国在加强财政宏观调控、推进依法理财,推动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方面,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实施了以“控制赤字、调整结构、推进改革、增收节支”为主要内容的稳健财政政策,促进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财政经济状况进一步改善。
2005年,全国财政收入31627.98亿元,突破3万亿元大关,比上年同期增长19.8%。2005年,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脉络已经清晰。国民经济在保持强劲增长势头的情况下,出现了几个值得关注的趋向:一是国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连续下滑,目前已经进入理想的区间;二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顺利实施,人民币汇率在初始升值2%之后稳中有升;三是在人民币升值后净出口继续上升,贸易顺差大幅增加,外汇储备创历史新高;四是工业企业利润率下降;五是部份行业产能过剩矛盾突出。
在这样的背景下,政府实施宏观调控政策增加了操作的难度。若要保持高增长、低通涨的理想发展格局,短期内通过利率、汇率调节经济增长、改善进出口平衡、提高工业企业经济效益、压缩长线投资等已经没有太大的余地。而与货币政策相比,财政政策则可以通过降低企业税负总水平、调整进出口关税政策、实行有差别的行业税制和税收优惠政策、调整公共支出的方向和比例、加大转移支付等措施,促进经济稳定增长,抑制和消除目前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不健康因素,实现社会的协调发展,从而实现政府的宏观调控目标。
2003年以来,公开市场操作在整个货币政策调控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从2003年4月份开始,人民银行通过发行中央银行票据,加大对冲外汇占款的力度;此后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信贷业务管理的通知》,向商业银行提示房地产信贷风险,要求商业银行加强贷款管理;此外,还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由原来6%调高至7%。2004年一季度开始,人民银行连续出台了三大政策:3月25日起分别上调中央银行再贷款利率和再贴现利率;4月25日起再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并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10月人民银行分别上调了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同时放开了贷款利率上限和存款利率下限。利率市场化改革取得明显成效,从而体现出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
2005年,金融宏观调控取得明显成效。人民银行执行了稳健的货币政策,通过市场化手段加强总量控制、优化信贷结构、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保持金融稳定运行,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2005年11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18.3 %,狭义货币供应量M1同比增长12.7 %;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加2.2万亿元;信贷结构有所改善,短期贷款和票据融资同比多增4413亿元,中长期贷款同比多增344亿元,农业贷款同比多增75亿元。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都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 是国家的重要政策。但两者又有不同。调节经济的手段不同 , 财政政策是运用财政收入和支出来调节 , 货币政策是通过调节货币的供应量和需求量来调节。制定政策的机关不同 , 财政政策中的财政收支计划必须经过人大的批准 , 货币政策由中国人民银行制定。财政调节更具有直接性 ,货币调节则相对具有间接性。财政政策要在促进经
济增长、优化结构和调节收入方面发挥重要功能,货币政策要在保持币值稳定和总量平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财政政策推动体制改革和制度建设
承担体制改革和制度建设的成本,是我国财政肩负的特殊重要职能。回顾我国的改革发展历程,国有企业改革中的债务处理、人员安置和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金融改革中的坏账处理和资本金补充,多年欠账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理顺价格关系时各方面利益关系的协调等,都有财政资金大量投入。这与那些体制和制度基本定型、公共财政主要着眼于社会事业发展的国家有很大不同。从全局和长期看,增加财政对改革的投入意义重大。体制没有理顺,会加大生产和交易成本,因而加快改革有着明显的制度收益。通过投入于改革,财政政策不仅成为稳定社会的“减震器”,而且成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增强社会活力、保持长期较快发展的“助推器”。
财政政策促进社会协调发展和社会公平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步伐加快,经济社会各个领域都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利益关系急速调整,统筹兼顾各方面诉求的压力加大。最近几年,财政通过税收、国债、补贴、转移支付等手段,更加注重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特别是农村的发展,注重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特别是落后地区的发展,注重促进社会事业发展特别是义务教育的发展,注重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特别是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调节了各方关系,维护了社会稳定。我国是一个正在进行体制改革和发展很不均衡的大国,基本国情决定了宏观政策既要调控总量又要调控结构,财政政策既要支持经济社会发展又要支持改革,调控手段既要利用市场力量也要利用行政力量,这样才能保持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增长。
财政政策推动体制改革和制度建设
承担体制改革和制度建设的成本,是我国财政政策肩负的特殊重要职能。回顾我国的改革发展历程,国有企业改革中的债务处理、人员安置和分离企业办社
会职能,金融改革中的坏账处理和资本金补充,多年欠账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理顺价格关系时各方面利益关系的协调等,都有财政资金大量投入。这与那些体制和制度基本定型、公共财政主要着眼于社会事业发展的国家有很大不同。从全局和长期看,增加财政对改革的投入意义重大。体制没有理顺,会加大生产和交易成本,因而加快改革有着明显的制度收益。通过投入于改革,财政政策不仅成为稳定社会的“减震器”,而且成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增强社会活力、保持长期较快发展的“助推器”。
货币政策保持物价稳定促进经济增长
我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保持人民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具有两方面含义,一是稳定物价,二是维护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中央银行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调控中介目标来实现最终目标。现阶段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是货币供应量。现行的货币政策工具有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央银行在宏观调控方面积极探索,针对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灵活采取宽松或紧缩的货币政策,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通过信贷、利率、汇率、资产价格等渠道,影响企业和居民的生产、投资、消费等行为,既成功地治理了通货膨胀,又有效地防止了通货紧缩,为国民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
1993—1994年,各地涌现开发区热、房地产热和股票热,投资需求、消费需求急剧扩张,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中国人民银行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决策,实施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通过对商业银行推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灵活调节利率、协调运用本外币政策等措施,适时调控货币供应总量和结构,同时大力整顿金融秩序、规范市场行为。包括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在内的综合治理措施,有效地控制了通货膨胀,使国民经济成功实现“软着陆”。再如,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周边国家货币大幅度贬值。中国从自身实际情况和国际形势的要求出发,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为地区金融稳定作出重要贡献,赢得了广泛的国际赞誉。由于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出口需求减少,同时国内供给能力
提高,部分商品供大于求。在内外因素综合作用下,国民经济出现通货紧缩迹象。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的扩大内需方针,中国人民银行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适当增加货币供应量,通过政策法规和“窗口指导”,引导贷款投向,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同时执行金融稳定工作计划,促进商业银行深化改革,改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稳健货币政策的执行,为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创造了良好条件。在各种宏观经济政策的综合作用下,我国经济成功抵御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在宏观调控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同时承担的任务更加繁重,面临的挑战也更加艰巨。
结论
2006年,我国将继续执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今年面临税制改革的良好机遇,深化税收制度改革料有新措施将陆续出台,所涉及的改革内容包括: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开征燃油税、调整进出口环节税收政策等。今年的财政政策将充分发挥财政的再分配职能,促进社会公平协调发展。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货币信贷平稳增长,增强货币政策在保持币值稳定和维护总量平衡中的主动调控能力,维护价格水平基本稳定,促进经济更加协调平衡增长。
第二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作用摘要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作用摘要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宏观调控的两大政策支柱,相应地,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效应是决定宏观调控成效最为重要的两个方面,事关国民经济能否保持平稳运行和实现长期增长,因而在一个国家的政策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关键词: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宏观调控
1992年,党的十四大正式确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此后10多年,我国经济增长先后经历了速度过快、稳中趋降和平稳较快三个阶段,总体上呈现出持续增长和波动幅度收窄的良好态势。在这个过程中,财政政策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发挥了积极作用,特别是自2004年5月份以来采取的财政货币政策调控,深化财税管理体制改革,长期居高不下的投资规模终于大幅回落,物价无论是PPI还是CPI均疾步走低,货币供应量回到央行盯住范围内。从而体现了财政政策在促进体制改革、促进协调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2005年,中国在加强财政宏观调控、推进依法理财、推进依法理财,推动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方面,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实施了以“控制赤字、调整结构、推进改革、增收节支”为主要内容的稳健财政政策,促进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财政经济状况进一步改善。
2005年,全国财政收入31627.98亿元,突破3万亿元大关,比上年同期增长19.8%。2005年,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脉络已经清晰。国民经济在保持强劲增长势头的情况下,出现了几个值得关注的趋向:一是国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连续下滑,目前已经进入理想的区间;二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顺利实施,人民
币汇率在初始升值2%之后稳中有升;三是在人民币升值后净出口继续上升,贸易顺差大幅增加,外汇储备创历史新高;四是工业企业利润率下降;五是部分行业能过剩矛盾突出。
在这样的背景下,政府实施宏观调控政策增加了操作的难度。若要保持高增长、低通涨的理想发展格局,短期内通过利率、汇率调节经济增长、改善进出口平衡、提高工业企业经济效益、压缩长线投资等已经没有太大的余地。而与货币政策相比,财政政策则可以通过降低企业税负总水平、调整进出口关税政策、实行有差别的行业税制和税收优惠政策、调整公共支出的方向和比例、加大转移支付等措施,促进经济稳定增长,抑制和消除目前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不健康因素,实现社会的协调发展,从而实现政府的宏观调控目标。
2003年以来,公开市场操作在整个货币政策调控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从2003年4月份开始,人民银行通过发行中央银行票据,加大对冲外汇占款的力度;此后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信贷业务管理的通知》,向商业银行提示房地产信贷风险,要求商业银行加强信贷管理;此外,还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由原来6%调高至7%。2004年一季度开始,人民银行连续出台了三大政策:3月25日起分别上调中央银行再贷款利率和再贴现利率;4月25日起再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并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10月人民银行分别上调了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同时放开了贷款利率上限和存款利率下限。利率市场化改革取得明显成效,从而体现出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
2005年,金融宏观调控取得明显成效。人民银行执行了稳健的货币政策,通过市场化手段加强总量控制、优化信贷结构、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保持金
融稳定运行,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2005年11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18.3%,狭义货币供应量M1同比增长12.7%;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加2.2万亿元;贷款结构有所改善,短期贷款和票据融资同比多增4413亿元,中长期贷款同比多增344亿元,农业贷款同比多增75亿元。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都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是国家的重要政策。但两者又有不同。调节经济的手段不同,财政政策是运用财政收入和支出来调节,货币政策是通过货币的供应量和需求量来调节。制定政策的机关不同,财政政策中的财政收支计划必须经过人大的批准,货币政策由中国人民银行制定。财政调节更具有直接性,货币调节则相对具有间接性。财政政策要在促进经济增长、优化结构和调节收入方面发挥重要功能,货币政策要在保持币值稳定和总量平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财政政策推动体制改革和制度建设
承担体制改革和制度建设的成本,是我国财政肩负的特殊重要职能。回顾我国的改革发展历程,国有企业改革中的债务处理、人员安置和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金融改革中的环境处理和资本金补充,多年欠账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理顺价格关系时各方面利益关系的协调等,都有财政资金大量投入。这与那些体制和制度基本定型、公共财政主要着眼于社会事业发展的国家有很大不同,从全局和长期看,增加财政对改革的投入意义重大。体制没有理顺,会加大生产和交易成本,因而加快改革有着明显的制度收益。通过投入于改革,财政政策不仅成为稳定社会的“减震器”,而且成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增强社会活力、保持长期较快发展的“助推器”。
财政政策促进社会协调发展和社会公平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步伐加快,经济社
会各个领域都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利益关系急速调整,统筹兼顾各方面诉求的压力加大。最近几年,财政通过税收、国债、补贴、转移支付等手段,更加注重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特别是农村的发展,注重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特别是落后地区的发展,注重促进社会事业发展特别是义务教育的发展,注重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特别是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调节了各方关系,维护了社会稳定。我国是一个正在进行体制改革和发展很不均衡的大国,基本国情决定了宏观政策既要调控总量又要调控结构,财政政策既要支持经济社会发展又要支持改革,调控手段既要利用市场力量也要利用行政力量,这样才能保持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货币政策保持物价稳定促进经济增长
我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保持人民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具有两方面含义,一是稳定物价,二是维护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中央银行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调控中介目标来实现最终目标。现阶段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是货币供应量。现行的货币政策工具有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央银行再宏观调控方面积极探索,针对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灵活采取宽松或紧缩的货币政策,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通过信贷、利率、汇率、资产价格等渠道,影响企业和居民的生产、投资、消费等行为,既成功地治理了通货膨胀,又有效地防止了通货紧缩,为国民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
1993-1994年,各地涌现开发区热、房地产热和股票热,投资需求、消费需求急剧扩张,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中国人民银行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决策,实施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通过对商业银行推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灵活调节利率、协调运用本外币政策等措施,适时调控货币供应总量和结构,同时大
力整顿金融秩序、规范市场行为。包括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在内的综合治理措施,有效地控制了通货膨胀,使国民经济成功实现“软着陆”。再如,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周边国家货币大幅度贬值。中国从自身实际情况和国际形势的要求出发,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为地区金融稳定作出重要贡献,赢得了广泛的国际赞誉。由于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出口需求减少,同时国内供给能力提高,部分商品供大于求。在内外因素综合作用下,国民经济出现通货紧缩迹象。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的扩大内需方针,中国人民银行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适当增加货币供应量,通过政策法规和“窗口指导”,引导贷款投向,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同时执行金融稳定工作计划,促进商业银行深化改革,改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稳健货币政策的执行,为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创造了良好条件。在各种宏观经济政策的综合作用下,我国经济成功抵御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在宏观调控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同时承担的任务更加繁重,面临的调战也更加艰巨。结论
2006年,我国将继续执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今年面临税制改革的良好机遇,深化税收制度改革料有新措施将陆续出台,所涉及的改革内容包括: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开征燃油税、调整进出口环节税收政策等。今年的财政政策将充分发挥财政的再分配职能,促进社会公平协调发展。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货币信贷平稳增长,增强货币政策在保持币值稳定和维护总量平衡中的主动调控能力,维护价格水平基本稳定,促进经济更加协调平衡增长。
第三篇:2012年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解读
2012年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解读(上)
2011年12月15日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日闭幕会议强调明年我国宏观调控的总基调是稳中求进作为刺激经济增长的核心手段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关键透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年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有哪些新变化呢?
货币政策放松成定局
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决议明年货币政策要根据经济运行情况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货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优化信贷结构
昨日晚间银监会网站消息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在传达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时强调银行业要严守风险底线努力促进银行业提高金融服务水平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央行网站显示昨日召开的央行党委扩大会议强调要准确把握好调控的力度节奏和重点按照总量适度审慎灵活定向支持的要求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调节好货币信贷保持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央行还提出着力优化信贷结构加大对社会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特别是三农中小企业保障性住房的支持力度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央行的统计显示月末M余额万亿元同比增长%比上月末低个百分点M余额万亿元同比增长 %比上月末低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余额万亿元同比增长%
从MM增速持续下滑看目前经济增长缺乏活力前期定向宽松的政策也并没有太过明显的效果对于银行体系流动性来讲顺差减少热钱外逃等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货币政策宽松的效果
对于年虽然已定调明年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但在经济元气尚未恢复的大背景下此前实质偏紧的政策操作正转向偏松明年到次的降准将主要集中在上半年至于降息可能依据降准的效果如果效果不佳到次的降息减少融资成本也是难免的至于年的信贷额度由于今年前个月累计新增贷款万亿元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预计最终将为万亿元左右年在货币政策相对宽松的环境下预计不低于万亿的信贷规模而原定年月日施行的《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指导意见》无疑会推迟以便银行信贷支持实体经济的能力提升
财政政策将很积极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财政政策要继续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加大民生领域投入积极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严格财政收支管理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
对于财政政策再度锁定积极基调在具体操作上会有哪些特点呢
一是赤字规模将扩大积极财政政策必然意味着要搞赤字财政因此明年财政赤字不可避免特别是稳增长成为宏观调控首要任务之时需要保持一定的财政刺激力度维系适度投资规模年中国安排财政赤字亿元年为亿元年降至亿元年财政开支增加超过了一万亿明年财政开支肯定超过今年这部分资金构成了积极财政政策的一个基础预计明年财 请看年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解读下
政赤字预算将占到国内生产总值(GDP)%或者更多
二是地方发债将铺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财政政策和信贷政策都要注重加强与产业政策的协调和配合充分体现分类指导有扶有控继续加大对三农保障性住房社会事业等领域的投入继续支持欠发达地区科技创新节能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在建和续建项目企业技术改造等重大投资和结构调整都需要资金地方政府在房地产调控之下财政吃紧明年巨额的开支只能融资解决年中央政府推出的万亿计划得到国内外充分肯定但是中央政府出了万亿元剩下的是由地方政府和银行配套实际是中央政府默许地方政府融资解决的月日深圳亿元地方债顺利发行至此沪粤浙深四地试点自行发债完成也标志着今年亿元地方债发行收官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范剑平在 首届黄金投资高峰论坛上表示年中国将扩大地方政府直接发债试点范围对地方债和铁道债等实施所得税减免优惠政策
三是房产税和结构性减税都会扩大试点但不会铺开今年年初重庆上海作为全国的两个试点开征房产税近日贾康公开表示未来房产税进一步推开的大方向已经明确今年年底重庆上海两地的房产税试点情况将会被总结届时下一步扩大试点的方案将出台不过如说年房产税大规模铺开难度很大从国外的经验看房产税对控制房价的作用较为微弱在实际操作中面临很多难题即便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仍不能完全解决刚性需求群体面临高房价束手无策的问题
至于结构性减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点出了未来结构性减税的方向即推进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和房产税改革试点合理调整消费税范围和税率结构全面改革资源税制度研究推进环境保护税改革近几年来从增值税转型改革到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再到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等一系列举动说明中国政府在减税问题上并非无所作为但前几日又传出开征碳税的消息可见减税的前提是有新税增加这样财政收入才能快速增长
总而言之如果年中国推出的经济刺激计划做个定论的话这种应对危机的方式让企业个人都受伤了很多做实体的企业由于资本市场泡沫和房地产泡沫的诱惑纷纷去资本运作而民众则承受了高通胀和高房价的后果面对年的货币宽松又会产生怎样的结果?一切未知也许会好点也许更坏
第四篇:浅谈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
浅谈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的两大重要政策工具,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目前中国经济面临严峻的考验和挑战,任何单一的经济政策都难以实现多重调控目标,因此,协调发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成为宏观调控的重要选择。在当前经济形势下,科学合理地确定两大政策的配合方式及其具体操作,对实现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稳定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的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类型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1、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类型
财政政策主要是通过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调节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以实现社会经济目标的具体措施的总称。货币政策则是指国家通过金融系统调节货币的供应量和需求量,实现宏观经济目标所采取的控制、调节和稳定货币的措施的总和。
财政政策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扩张性财政政策,旨在复苏经济,降低失业率,解决社会需求不足;二是紧缩性财政政策,旨在抑制社会总需求,降低通货膨胀率,实现经济稳定增长;三是介乎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之间的中性财政政策,不干扰市场机制的作用,多在经济运行基本上处于稳定状态,又存在结构性矛盾的条件下实行,其核心是松紧适度、着力协调、放眼长远。货币政策也可分为三类:一是紧缩性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在通货膨胀情况下,采取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利率、减少信贷规模等方式来减少货币供应量的政策;二是扩张性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在经济萧条时采取降低存款准备金率、降低利率、扩大信贷规模等手段来增加货币供应量的政策;三是稳健(中性)货币政策,指中央银行在社会供给和总需求基本平衡、经济运行较为稳定的情况下采取货币供给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一种政策,其主要目标是在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前提下抑制通货膨胀,避免经济的大起大落和保持物价的稳定。
2、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财政政策对经济发生作用的过程,称为财政政策传导机制(如图1所示),表明财政政策影响产品市场的总需求,总需求影响国民收入,国民收入影响货币
市场上的货币需求,货币需求又影响利率,利率最后影响产品市场上的投资与总需求。以政府购买支出增加为例,其作用过程可用符号表示为:
G(政府支出)↑→AD(总需求)↑→Y(国民收入)↑→L(货币需求)↑→i(利率)↑→I(投资)↓→AD(总需求)↓
图1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
货币政策对经济发生作用的过程,称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如图1所示)经济增长率
通货膨胀率
失业率
国际收支平衡
利率
货币供应量
公开市场业务
贴现率
存款准备金率
其它工具
中间目标
最终目标
政策工具
图2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图2表明货币政策由三大要素组成:政策工具、中间目标和最终目标。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贴现率、存款准备金率以及其它政策工具,来调节银行的准备金、利率和贷款规模,从而调节全社会的货币总供给,最终影响经济增长率(国民收入)、通货膨胀率、失业率和国际收支平衡。以货币供给量增加为例,其作用过程可用符号表示为:
MD(货币供应量)↑→MD>MS(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i(利率)↓→I(投资)↑→AD(总需求)↑→Y(国民收入)↑
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比较
两大政策既是有密切联系,又是不同质的两种宏观经济政策,其作用既有统一的一面,又有特殊性。
1、区别
第一,制定和实施的主体不同。财政政策由国家的财政部制定和实施,而货币政策一般由中央银行制定和实施。第二,实施的具体手段不同。财政政策是过财政收支的数量、结构及平衡关系的变化对国民经济产生影响,如主要手段包括税种增减、税率升降、支出预算缩张、公债增减、补贴等等。货币政策比财政政策复杂,它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利率、增减信贷规模、增减社会现金供应及运用存款准备金、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等手段对国民经济产生影响。第三,两
大政策的影响方式不同。财政政策直接影响总需求的规模,其作用的发生是没有通过任何中间变量的;货币政策通过利率的变动来对总需求发生影响,间接地发挥作用。
2、联系:
第一,两大政策的目标一致。实现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是其共同任务。
第二,两大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具有互补性。例如通过增加政府购买和加大公共支出,或减税,能够扩大社会总需求,实现对于国民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但是,积极财政政策在剌激经济扩张的同时也可能产生紧缩效应,这些紧缩效应主要表现为如下两种形式:首先,政府增发国债和扩大支出势必减少公共储蓄,由此造成的货币需求压力会迫使利率上升,从而减少私人部门的投资,这就是积极财政政策产生的对于私人部门投资需求的“挤出效应”,其次,财政扩张可能引起的本币升值将产生本币升值的压力,从而促使汇率上升进而降低国外需求,导致出口的减少,从而对经济产生一定的紧缩效应。政府如果同时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可以抑制利率上升,扩大信贷,刺激投资,消除或减少扩张性财政政策产生的“挤出效应”。在调节需求上,货币政策的主导方面是进行总量调控以使总供给与总需求达到动态平衡;财政政策对需求的扩张或紧缩效应要通过信贷机制的传导才能发生。
第三,两大政策同是资金分配的渠道,都与货币流通密切联系。从社会总资金的运动来看,财政政策对资金运动的影响和货币政策对资金运动的影响,相互间必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和连锁反应。两大政策调控的着眼点,都是针对社会供需总量与结构在资金运动中表现出来的有悖于货币流通稳定和市场供求协调正常运行状态的各种问题;两大政策调控的归宿,都是力求社会供需在动态过程中达到总量的平衡和结构的优化,从而使经济尽可能实现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三、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配合运用的必要性:
凯恩斯主义认为,经济经常处于非充分就业状态,不时出现膨胀缺口性或紧缩性缺口,只有采取权衡性政策,才能使之接近物价稳定或充分就业水平。在通货膨胀和经济过热时期,财政政策的作用不明显,要通过紧缩性货币政策,如公开市场业务卖出债券、提高再贴现率或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等来抑制投资,降低总需求,从而消除膨胀缺口;在严重的通货紧缩和经济衰退时,货币政策的作用不明显,要通过扩大支出、支持公共工程建设、降低税收等来拉动经济复苏。这就是著名的凯恩斯需求管理理论,即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理论基础。由此我们可得出结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只有协调配合,才能扩大和强化这种它以宏观经济的调控作用。
如上文所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各种经济政策手段在具体操作上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从政策作用的强度看,财政政策中的政府支出和货币政策中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作用较为猛烈,而财政政策中的税收政策和货币政策中的公开市场业务、贴现率政策的作用较慢。从决策的速度来看,财政政策中的政府支出政策、税收政策和货币政策中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决策较慢,而货币政策中的公开市场业务、贴现率决策较快。从政策执行的阻力来看,财政政策中的政府支出政策、税收政策阻力较大,而货币政策中的贴现率政策阻力小,公开市场业务、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阻力较小。从作用对象看,财政政策直接作用对象是总需求,货币政策直接作用对象是货币供给。政府在制定和实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时,必须考虑上述特点,以便使其协调配合共同为经济政策目
标服务。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又具有紧密的联系,这种联系来源于双方政策手段的互补性以及政策传导机制的互动性,一方的政策调控过程,通常都需要对方的政策手段或机制发挥其特长来加以配合策应,各自的政策实施及其变动,必然要牵动对方,产生协调配合的客观要求。
四、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配合运用的思路
1、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配合运用的主要模式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如何进行搭配,并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模式。常见的配合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双扩张”政策,即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当社会总需求严重不足,生产资源大量闲置,解决失业和刺激经济增长成为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时,适宜采取以财政政策为主的“双扩张”政策配合模式。
(2)“双紧缩”政策,即紧缩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当社会总需求极度膨胀,社会总供给严重不足和物价大幅度攀升,抑制通货膨胀成为首要调控目标时,适宜采取“双紧缩”政策。
(3)紧缩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当政府开支过大,物价基本稳定,经济结构合理,但企业投资并不十分旺盛,经济也非过度繁荣,促进经济较快增长成为经济运行的主要目标时,适宜采用此政策配合模式。
(4)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货币政策。当社会运行表现为通货膨胀与经济停滞并存,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失衡,治理“滞胀”、刺激经济成长成为政府调节经济的首要目标时,适宜采用此政策配合模式。
除紧缩和扩张这两种情况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还可以呈现中性状态。若将中性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分别与上述松紧状况搭配,又可产生多种不同的配合方式。
2、注意相机抉择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及其不同的政策手段如何进行搭配,并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模式,这是一个政策运用技巧问题。政府可根据市场供求情况,灵活地决定。经济政策配合中的相机抉择就是政府根据市场供求情况、各种调节措施的特点及政策调控目标,机动地决定和选择配合方式。
不同的政策搭配模式各有利弊。如政府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这种“双扩张”政策在短时期内增加社会总需求,见效迅速,但运用时须慎重,其适用的条件是:大部分企业开工不足,劳动力就业不足,市场疲软。当然,这种配合如果不妥当,则可能带来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与“双扩张”政策相反,紧缩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相配合则适用于经济过热,发生通货膨胀时期。但“双紧缩”政策如果长期使用,将会带来经济衰退,增加失业,应谨慎使用。美国曾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采取了双紧配合的经济政策,其结果是降低了通货膨胀率但又提高了失业率。紧缩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的配合可减少财政赤字,刺激投资带动经济发展。但这种政策配合不当会使经济陷入滞胀。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货币政策有助于刺激总需求,同时又抑制通货膨胀。但这种配合在扩大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并未足够地刺激总需求的增加,却使利率上升,国民收入减少,最终导致赤字居高不下。
不同的政策搭配模式在经济中所起的作用及其局限性要求政府应针对经济运 行的具体情况,审时度势,灵活适当地采取相机抉择。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方式的历史演变可划分为四个阶段。一是从1979年到1992年。这一阶段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配合更多着眼于影响总供给,并且以“松”为
主的扩张性政策搭配出现更多。二是从1993年到1997年。该阶段财政货币政策一直采取“双紧”配合,政策协调目标就是通过紧缩性政策来控制赤字、减少发债、压缩政府开支、控制货币总投放量等。三是从1998年到2005年。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为应对当时的严峻经济形势,中国开始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1998年至2002年,中国面临通缩压力,那时稳健的货币政策取向是增加货币供应量。2003年以来,面对经济中出现的贷款、投资、外汇储备快速增长等新变化,稳健的货币政策内涵开始发生变化,适当紧缩银根,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2005年,鉴于国内社会投资明显加快,经济活力充沛,积极的财政政策实施7年后正式退场,转为稳健的财政政策。四是从2005年至今。从抑制潜在通货膨胀,防止经济过热,保证经济稳定的目的出发, 中国在2005 年实行了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稳健的财政政策。“双稳健”政策延续至2007年,当年第三、四季度,通货膨胀迅速上升,四季度中三个月通胀率分别达到6.5%、6.9%、6.5%,全年经济增长率达到11.9%。由此,中国政府对通货膨胀的担心超过经济下滑的担心,每月一次提升存款准备金率成为央行抵御通胀的必需手段,面对当时国家经济中存在的过热风险和不断增加的通胀压力,2007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适时提出,要把“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转向明显的通货膨胀”作为2008年国家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货币政策由“稳健”转向“从紧”。2008年初开始实行稳健财政政策和从紧货币政策,年中,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把抑制通货膨胀放在突出位置。2008年9月份以来,美国金融危机迅速恶化与扩散,已对世界实体经济造成实质性影响。国内外的经济形势急剧恶化,通货膨胀的压力迅速缓解,预计第二年经济面临的风险主要是经济下行风险。基于经济形势的变化,2008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宏观调控的基调确定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经济政策相应调整为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从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方式的历史演进,我们可得出以下启示:一般说来,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在运用了一段时间以后,应选用另一种搭配取而代之,形成相互交替运用的政策格局。这是因为,一方面,经济形势是不断变化的,固守一种配合方式,有可能因不适应变化的形势而达不到预期目的;另一方面,即使经济形势是稳定的,也不能一成不变的长期使用某一种政策,否则往往是正效应递减,而负效应递增,不仅不利于预期目标的实现,而且还可能产生相反的作用。因此政府根据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和经济运行不同阶段的特点,适时调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加强宏观调控。
3、两大政策的配合运用应服从国家的发展战略
要通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对财政和货币政策进行统筹安排,包括两大政策目标的协调。以往我国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方面,主要通过关注总需求管理,致力于实行经济总量稳定。我们知道,在凯恩斯主义政策理念影响下,财政与金融的协作问题,主要研究在封闭体系的自由利率条件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如何通过有效配合来促进总需求水平的稳定。对于健全的市场经济国家来说,这样的政策选择是相对有效的。然而对中国这样面临发展与转轨双重任务的经济体来说,则显得过于单一。长远来看,两大政策的协调运用,除了要努力实现社会总供求总量基本平衡之外,还必须关注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以及开放条件下的金融制度优化等层面。经济结构调整一直是中国经济增长面临的根本问题,而由于种种原因,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一直没能在此方面发挥作用,所以两大政策有充分的功能可以发掘。,比如实体经济结构方面,有产业
结构、产品结构、区域结构、城乡结构等领域;而对金融结构方面,则有金融机构、金融产品、金融市场等众多热点。财政政策要在促进经济增长、优化经济结构和调节收入分配方面发挥重要功能,货币政策要在保持币值稳定和经济总量平衡方面发挥作用。.4、完善财政部和人民银行之间的协调机制
从我国情况来看,虽然在历史上,经常由中央确定一段时期内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方式,但往往只是确定了政策“扩张”或“紧缩”的大方向,在“松”“紧”力度,以及动态协调方面,都缺乏明确的原则。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没有真正建立起两大政策部门(财政部和人民银行)的交流通道,无法在日常工作中充分考虑不同政策的衔接和配合。长远来看,我国应该考虑建立持续性的两大政策磋商机制。可以考虑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的框架内设立专门的财政货币政策协调委员会,由财政部、人民银行、国家发改委、国家税务总局等部门的相关负责人组成,协调委员会定期举行会议。一方面,交流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评估前一阶段各部门政策的实际效果,从政策协调角度提出改进意见,通报各自拟采取的政策措施,征求其他部门的意见和建议,尽量避免不协调情况的出现;另一方面,应加强两部门的政策执行人员的沟通,包括专门数据的互通有无、工作理念的交流,以及政策工具协调的路径磨合等。要完善统计体制,健全经济运行监测体系,加强各宏观经济调控部门的功能互补和信息共享,提高我国财政货币政策的组合效应。
参考文献
[1]杜良云,石莲花.正确理解我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5(2)
[2]苏斌.稳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下的政策工具选择[J].上海经济研究,2005(5)
[3]杨涛.如何协调发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J].中国金融2008(5)
[4]侯荣华.西方经济学[M].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3
第五篇:第八章 宏观经济调控目标和手段
第八章 宏观经济调控目标和手段
一、政府的经济职能和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
(一)政府的经济职能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政府的经济职能主要有四项: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
政府还要作为国有资产的代表,通过专门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行使国有资产管理的职能。
(二)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
1.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价格总水平、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2.宏观经济调控目标之间的关系
从根本上说,宏观调控的四个政策目标是一致的。但是具体说来,宏观调控的四个政策目标之间,既存在着某种互补关系,也存在着矛盾和冲突。
(1)互补关系:政府对某一目标的追求或者某一目标的实现,同时也能促进其他目标的实现
如在追求经济增长目标时,也能够促进就业目标的实现;而政府为实现增加就业,就必须刺激经济增长,促进经济增长和增加就业目标是一致的(2)矛盾和冲突:政府要实现某一目标,就无法同时实现另一目标,甚至要以牺牲另一目标为代价。如经济增长和增加就业两个目标与稳定物价总水平这个目标就是矛盾和冲突的。
①如果政府把经济增长和增加就业作为宏观经济政策主要目标,就需要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刺激总需求,但这会导致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并因此导致价格总水平上升。
②如果政府把稳定物价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为抑制通货膨胀,就必须抽紧银根,实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之策以抑制需求,导致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并引致失业率上升。
3.选择宏观经济调控目标的考虑因素
政府选择宏观经济目标时首先考虑本国经济运行周期的阶段特征和社会所面临的紧迫任务。当经济运行出于过热状态并导致严重的通货膨胀时,政府应当把“稳定物价目标”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当经济出于衰退阶段,应把“增长目标或增加就业”目标作为主要调控目标,实行扩张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其次考虑国际经济形势对本国经济可能产生的影响。
当国际上出现金融危机并有可能对本国经济形成严重冲击时,政府把“平衡国际收支”作为首选目标
4.选择宏观经济调控目标的原则----综合、适度、配合【例题1--单选--课后题第1题】如果政府把经济增长作为宏观调控的政策目标,通常要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刺激总需求,一般情况下,这会导致()。
A.价格水平下降或通货紧缩B.价格水平上升或通货膨胀
C.就业机会减少或失业率提高 D.通货紧缩和就业机会增加
答案:B
【例题2--单选――课后题第2题】如果政府把稳定价格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政策目标,通常要实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一般情况下,这会导致()。
A.经济快速增长 B.就业机会增加 C.通货膨胀D.经济增长速度放慢
答案:D
【例题3-单选――课后题第3题】政府在选择宏观调控的政策目标时,首先要考虑本国经济运行周期的阶段特征和社会所面临的紧迫任务。当经济运行处于过热状态时,政府应当把()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政策目标,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A.促进经济增长 B.实现充分就业 C.稳定价格总水平D.实现社会公平
答案:C
【例题4--多选――课后题第5题】宏观经济调控的基本目标是()。
A.平衡国际收支B.促进公平竞争C.经济持续增长
D.扩大就业E.稳定价格总水平
答案:ACDE
【例题5-多选-课后题第6题】政府在选择宏观调控的政策目标时,首先要考虑本国经济运行周期的阶段特征和社会所面临的紧迫任务,当经济运行处于过冷状态时,政府应把()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政策目标,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A.促进经济增长 B.控制通货膨胀 C.平衡国际收支
D.实现充分就业 E.收入分配公平
答案:AD
第二节、宏观经济调控的手段
一、宏观经济调控的基本手段的含义和内容
在西方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基本手段就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在我国,除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外,还有国家计划或规划。
1、财政政策: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
(1)财政收入政策的基本内容是税收政策。
在需要扩大需求时,一般采用减税政策;当需要压缩需求时,一般采取增税政策。
(2)财政支出政策的主要内容是,在抑制需求时,采取紧缩财政支出政策;在需要扩大需求时采取扩大财政支出政策。
2、货币政策
西方国家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公开市场业务、贴现率、法定准备金率
我国目前的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包括法定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贴现率,还有利率、汇率以及窗口指导
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
【例题6--多选】在西方,宏观经济调控的基本手段是()
A.国家计划 B.财政政策C.货币政策D.国家规划 E.市场机制
答案: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