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推进5S管理建设改善环境新亮点
推进5S管理建设改善环境新亮点
三分厂萃取车间大厅顶棚与墙面,因经年久酸雾造成墙皮脱落和顶棚突发性的装扣板脱落存在安全隐患,分厂一直针对性维修,却未见起色,随着5S管理工作的工作的开展和不断深化、细化。
一、历时42天时间,完成萃取车间大厅顶棚与墙面翻新工程,并对大萃、小萃、配酸、制水车间等的车间门拆除工作,车间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保障安全生产,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对溶料车间的管道系统进行改造和煤厂周围增设围栏设施,确保了现场环境改善。
三、对溶碱车间上料岗位皮带输送机进行了改造。解决了现场安全隐患,减少了员工的上料工作强度,改善了现场的环境卫生,形成三分厂推进5S管理三大亮点,为了精细化管理,精益生产奠定基础。
第二篇:5S管理改善建议
5S管理改善建议
1.结合实际做出适合自己的定位
反观国内外其它优秀企业的管理模式,再结合实际做出适合自己的定位。通过学习,让管理者及员工认识到“5S”是现场管理的基石,“5S”做不好,企业不可能成为优秀的企业,坚持将“5S”管理作为重要的经营原则。“5S”执行办公室在执行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应该由有一定威望、协调能力强的中高层领导出任办公室主任。此外,如果请顾问辅导推行,应该注意避开生产旺季及人事大变动时期。
2.树立科学管理观念
管理者必须经过学习,深加对“5S”管理模式的最终目标的认识。最高领导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必须树立“5S”管理是现场管理的基础的概念,要年年讲、月月讲、并且要有计划、有步骤地逐步深化现场管理活动,提升现场管理水平。“进攻是最好的防守”,在管理上也是如此,必须经常有新的、更高层次的理念、体系、方法的导入才能保持企业的活力。毕竟“5S”只是现场管理的基础工程,根据柳钢的生产现场管理水平,建议“5S” 导入之后再导入全面生产管理、全面成本管理、精益生产、目标管理、企业资源计划及各车间成本计划等。不过在许多现场管理基础没有构筑、干部的科学管理意识没有树立之前,盲目花钱导入这些必定事倍功半,甚至失败,因为这些不仅仅是一种管理工具,更是一种管理思想、一种管理文化。
3.以实际岗位采取多种管理形式
确定“5S”的定位,再以实际岗位采取多种管理形式,制定各种相应可行的办法。实事求是,持之以恒,全方位整体的实施、有计划的过程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公司可以倡导样板先行,通过样板区的变化引导干部工人主动接受“5S”,并在适当时间有计划地导入红牌作战、目视管理、日常确认制度、“5S”考评制度、“5S”竞赛等,在形式化、习惯化的过程中逐步树立全员良好的工作作风与科学的管理意识。
第三篇:推进新农村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推进新农村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方忠敬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其内涵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这是新时期的重大民生问题。
●长期以来,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财政投入少,历史欠账多;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生产的发展,垃圾、污水、废弃物大量产生,打破了自然经济状态下生态环境的自我平衡;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缺乏规划引导,管理缺位,使新老问题叠加。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题中应有之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应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坚持规划先行,分步实施;二是坚持产业为支撑,持续发展;三是坚持农牧民为主体,政府引导;四是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五是坚持改革创新,建立长效保障机制。
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是重大的民生问题,村庄是农民生产生活的聚集地,人居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条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首次将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写进了中央文件,对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部分——加强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提出明确的工作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内容丰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重要部分,笔者仅就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措施进行探讨。
一、农村人居环境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人居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从总体上看依然非常落后,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村庄及农房建设缺乏规划引导。沿公路建房,居住点散乱;建新房不拆旧房,村庄建设用地浪费较大,部分地区出现严重的“空心村”现象。农民反复拆建自有住房,不仅影响农民自身财富的积累,而且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加剧了资源环境的紧张。
农村基础设施落后。据有关部门2005年组织的调查,我国41%的村庄没有集中供水,96%的村庄没有排水和污水处理系统,40%的村庄行路难,72%的村庄畜禽圈舍与住宅混杂,68%的村庄垃圾随处丢放,95%的村庄没有消防设施。在农村居住区,每年工业和建筑废弃物总量达6.5亿吨,农村自身又产生2.8亿吨生活垃圾,很多地方直排的生活污水污染了农村的沟渠、水塘、溪流和地下水。不少农村地区人居环境“脏乱差”,公共设施少。
农村人居环境落后是多种因素长期积累的结果。长期以来,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财政投入少,历史欠账多;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生产的发展,垃圾、污水、废弃物大量产生,打破了自然经济状态下生态环境的自我平衡;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缺乏规划引导,管理缺位,使新老问题叠加。
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措施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其内涵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这是新时期的重大民生问题。高度重视和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题中应有之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应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坚持规划先行,分步实施。规划建设管理是政府的职能,也是政府引导新农村建设的科学手段。规划是否先行到位,是否科学,是有序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一是认真编制县域村庄布局规划。按照“山上往山下靠、小村往大村靠、农村往城镇靠”的发展思路和因地制宜、适应农村人口和村庄数量逐步减少的趋势,科学预测和确定县(市)域、镇(乡)城内需要保留的村庄。加强与城市相关规划的衔接,通过村庄布点布局规划,统筹考虑城乡交通、能源、通信、电网、供水、垃圾和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以及社会服务设施向农村延伸。二是编制村庄建设规划和治理行动计划。县市级规划建行政主管部门应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内容深度和技术要求,提出人居环境治理计划,以村容村貌治理、废旧露天粪坑整治、村内闲置宅基地和私搭乱建清理、打通乡村连通道路和硬化村庄内主要道路以及和人居环境治理涉及的“两建、三清、四改、五通”(建庭院经济、建设沼气池或太阳能,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改房、改厕、改圈、改厨,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广播电视)的建设治理为目标,使治理后的村容村貌整洁优美,硬化路面符合规划、饮用水达到标准,厕所卫生符合要求,排水沟渠明暗有序,垃圾收集和转运场所无害化处理、农村住宅安全经济美观,富有地方特色,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医疗文化教育等基本得到保证,农牧民素质得到明显提高,农村风尚得到有效改善。三是加强对村庄环境治理规划的实施和管理。按照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积极稳妥分步分批组织实施,要结合农村人口和村庄数量逐步减少的趋势,结合农业产业化、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以及重大建设项目的实施,加强与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社会事业发展规划的衔接、协调,注意区别地域性、阶段性特征,突出地方特色和风格。
2、坚持产业为支撑,持续发展。生产发展是物质基础,生活宽裕是核心目标。新农村规划和建设,要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以培育产业为支撑,始终坚持与加快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相结合,抓好具有不同产业特色的村庄建设,提高农村经济实力和农牧民生活水平,改善生态环境,积极开展人居环境优美村庄、生态社区和生态家园创建活动。“村容整洁”不能单纯理解为打扫卫生、粉刷墙壁等形象工程,也不能片面理解为建新村、盖新房,要围绕
解决农村的“六难”(行路难、饮水难、上学难、就医难、通话难、看电视和收听广播难),加强村庄公共设施建设,创造安全、方便、舒适、优美的人居环境。
3、坚持农民为主体,政府引导。农民群众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要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妥善处理建设中涉及农民的经济利益问题,充分发挥农民群众建设自己美好家园的主体作用。同时,还要全面周密的筹划,做好深入细致的宣传教育工作。严格把握好政策,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涉及需要农牧民出资等重大事项,要严格办事程序,坚持民主决策,并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没有条件的项目,不强搞;群众没有统一认识的,不强推。坚持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以政府投入为主,按照统筹城乡的要求推进城乡交通、能源、通讯、供水、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以及科教文卫等社会服务设施的配套建设和共建共享。农民群众直接受益的分户建设项目以农民自己投入为主,政府适当补助。充分考虑农民群众的经济承受能力,充分满足农民群众生产生活的需求,既要防止包办代替、大包大揽,又要防止增加农牧民负担。
4、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我国幅员面积960万平方公里,村庄布局分散,具有高山峡谷、广阔草原等复杂的地形地貌,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生活习惯和民风民俗差异较大。新农村规划和建设必须按从实际出发,综合考虑,宜聚则聚、宜散则散,突出特色。对过于零乱分散,不利于生产、生活的自然村落,特别是偏远村寨,高山村寨要进一步实施移民工程,逐步进行相对集中,集约使用土地,降低设施配套成本。注重民族文化特色和保护农村自然生态风貌,力求体现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传统风貌、民族地方特色乡土气息。避免“千村一面”的类同现象。一要体现地貌特色。继承和发扬传统的民族文化,融草原风光、田园风光、自然山水和现代文明于一体。二要体现产业特色。认真分析每一个村的产业特色,抓住重点,并办求在规划中体现出来。三要体现历史文化特色。要善
于融入藏羌各民族的人文元素,使农牧民新农村建设充分体现文化内涵。四要体现建筑风格特色,使不同的村寨体现出各自的民族文化和区域特色。
针对不同地域、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和不同产业结构,进行分类指导:从实际出发,选择抓好不同类型的示范点,既要抓城乡结合部、国道省道、风景名胜区附近基础好的村庄,也要关注高山、偏远和基础薄弱的村庄,积极探索高山峡谷村寨、草原村寨和城乡结合部等不同地域、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村庄,并结合推进农牧业产业化、发展观光农牧业、土地整理、移民工程,依托重点建设等项目发展不同产业的多种类型、多种模式的新农村建设路子。要区别不同情况,采用不同标准,防止一刀切。注重实效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
5、坚持改革创新,建立长效保障机制。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是实现新农村建设整体目标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一项必须长期坚持不断进取的历史任务。当前,我国村镇建设管理和环资源境保护体制不顺、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职能弱化的矛盾十分突出,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改善人居环境的要求极不适应。要切实改变规划建设管理和资源环境保护工作中“重城市、轻农村”的格局,加强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的工作机制及队伍建设,强化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和农村资源环境保护,充实和加强村镇建设管理、资源环境保护人员队伍,工作职能向村镇延伸,工作重心下移,建立健全加强村镇建设管理、资源环境保护的工作机制。研究制定新农村规划建设管理、资源环境保护标准,加强新农村规划建设管理、资源环境监察服务和指导,组织更多的科研、规划、设计、施工、监理等技术人员下乡服务,加强规划设计、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管理经营等各类专业培训,分期分批开展对村干部的专业知识培训和农民建设新农村基本技能的培训,科学指导农民建房,注重村庄安全建设,规范农村建筑市场,提高工程质量安全水平。帮助农民用好管好村庄公用设施,保证设施正常运行和持续发挥效益,建立起以农民为主的公共设施运行与维护长效管理机制和资源、环境保护机制。
作者系湖南省双峰县老科协高级农艺师方忠敬
第四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亮点”
中国食用菌产业发展战略课题报告
之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亮点”
2010年8月9日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加强“三农”工作,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而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基础,只有坚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才能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又好又快地推进。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仍然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食用菌产业的兴起和不断壮大,使得种植地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换貌”,通过优势产业的示范引领,成为各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亮点”。
(一)加快农业增产增效的优势产业
《“十一五”规划纲要》要求“坚持把发展农业生产力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增值能力,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农业结构调整包括双重内容:一是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农产品,调整农业产品结构;二是在保证粮棉油稳定增产的同时,因地制宜发展新的产业,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食用菌既是营养保健的高档产品,又是高效节能、独具优势的新产业(图1),只要科学认识、正确引导、合理组织,势必会成为今后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切入点,在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舞台上扮演重要的角色。
图1.食用菌产业的独特优势
食用菌产业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不与地争肥、不与农争时、不与其它行业争资源,可谓现代有机农业、特色农业的典范。山东省邹城市平阳寺镇近年来利用采煤塌陷地发展食用菌产业,仅仅两三年时间,就取得了以前传统种植模式下十多年的经济效益(表3),真正
体现了食用菌产业“投资少、见效快、风险小、效益高”的特点。
表3.邹城市平阳寺镇食用菌与传统农业效益分析(每亩效益对比分析)
项 目 传统“一麦一棒”种植模式年效益 种植食用菌年效益
每亩
年产量 小麦500kg,玉米600kg
(按一般耕地最高产量)食用菌:3000 m2×15kg/ m2=45000kg
(按70%的利用率,建设7层,每亩可发展3000m2)
每亩
毛收入 按现行市场价格计算:500kg×1.5元/kg+600kg×1.2元/kg=1470元 按2006年平均6元/kg计算:
45000kg×6元/kg=270000元
生 产
成 本 包含种子、农药、肥料、浇灌、收播等共约600元 包括材料费、水电费、运输费、人工费等,折合每平方米50元
每亩
纯收入 1470-600=870元 270000元-50元/ m2×3000 m2=120000元
效益比 870÷120000=1:137
2000年以来,中国食用菌产业产量始终是逐年快速增加,全国500多个食用菌主产县中有很多乡(镇)、村依靠发展食用菌产业实现了农业增产增效,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食用菌产业已成为福建省古田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旋律,2006年该县食用菌总产量达37.6万吨(鲜品),比增10.6%,食用菌产值达11.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2.3%。2007年1-5月总产量达11.14万吨(鲜品),出口鲜品600吨,干品185吨,出口额263万美元,预计2007年食用菌总量达41.5万吨,产值达12.9亿元。
目前,工作在基层和一线的生产科研工作者们已总结出许多好的经验:如变废为宝的食用菌投入少,粮食、畜牧等都是可以把食用菌作为后续产业来发展,秸秆转化沼气工程之前
先用秸秆生产食用菌,然后再生产沼气,食用菌废弃料由于充分发酵,产生的沼气量明显增加。此外,各地也在不断积极研究新的栽培技术,部分食用菌产区已经实现埋袋木耳、冬菠菜、夏玉米、冬小麦四作物高产立体种植等多个立体种植模式。这些新型栽培模式的不断研究成功并投入生产,对地区经济特别是农业增长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的有效途径
农民增收是“三农”问题的重中之重,能否有效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是衡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成败的关键指标。中国相当一部分地区农村经济发展落后,农民收入少,生活水平低下,与城市存在很大的差距并且有日益扩大的趋势,农户为了增加收入纷纷进城务工或被组织出国务工。基于农产品需求弹性小和中国农村劳动力大量过剩的事实,当前提高农民整体收入水平的根本途径仍是千方百计增加非农就业机会。然而,当前劳务输出中出现了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一方面,劳务输出主体文化程度不高,在向非农产业转移过程中面临重重障碍,难以进入较高层次的行业,只能在低层次产业中形成过渡性就业竞争,带来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盲目性和无序化的竞争。另一方面,劳务输出主体为青壮年,大量劳务输出往往造成留守儿童、老人赡养、当地经济发展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和长期发展问题。
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一是就地积极发展品种优良、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劳动密集型优势农产品;二是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支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使农民在农业功能拓展中获得更多收益。而食用菌正是这样的产品和产业,近年来不少地区通过发展食用菌产业,既有效解决了劳务输出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问题,又大幅提高了当地农户的收入。比如,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毗邻俄罗斯,每年在俄滨海边疆区务工者超过一万人,仅2005年11月至2006年2月10日期间,该市劳务输出2352人。近几年,牡丹江市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努力构建品牌优势,争取出口创汇。2006年全市食用菌产业生产规模达到7.35亿袋,总产量37.6万吨,同比分别增长75%和62%;全市食用菌产业总产值达到10.03亿元,拉动全市农民人均增收468元。
辽宁省大连市炮台镇则是依靠种植食用菌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从富裕走向更富的典型镇。炮台镇原主要靠种蔬菜发展果树致富,户均年收入在1万元以上,是辽宁省的致富乡
镇。2002年6月13日,胡锦涛总书记来到炮台镇现代农业园区视察调研,并亲自为炮台镇题词“炮台镇要与时俱进,永远走在时代的前列”。2006年初镇领导经考察,认为食用菌是个利于农民增收的好项目,在市、镇农业技术推广的协调下,镇里把原现代农业园区改建成食用菌生产基地,改变了炮台镇的种植模式,加快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该镇与大连春天公司合作,系统解决了菇农在食用菌生产上,菌种、菌包的难题,专业化带动产业化,带动2200农户种蘑菇,由过去的一栋温室种菜年收入1-2万元,现在一栋大棚栽培食用菌年收入7-8万元,增收了3-4倍。2007年扩大食用菌生产规模,新发展各种菌袋、菌棒2200万袋,农民增收前景更为乐观。
(三)推动农村改容换貌的重要方式
近年来,各地食用菌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在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的带动下,农民居住环境、生活水平、医疗条件、文化教育等方面得到很大改善,涌现出很多“种蘑菇致富村”和“精神文明村”,河北省平泉县庙后村就是靠发展食用菌产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示范村。该村2000年之前还是一个贫困村,户均收入不足1000元,房屋破旧,道路高低不平,农民出门主要靠自行车或步行,为供子女上学,许多家庭债台高筑。自2001年县里加大食用菌产业的扶持力度后,该村利用独特的气候和资源,大力发展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食用菌生产基地,促使全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基础设施逐渐完善,卫生条件得到改观。伴随着食用菌生产基地的建设、生产活动的开展,特别是一些龙头企业的成立,产业链条的构建和完善,周围的道路、广播、电力等基础设施也会随之完备起来。而秸秆、牲畜粪便等农业生产废弃物的重复利用,以及化肥用量的下降都直接减少了农村污染源,农村的卫生环境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改观。如今的庙后村出行家家都有了摩托车,部分生产户买上了小货车,户户都住上了明亮的大瓦房,冰箱、彩电、电话、煤气灶等产品也基本普及,路面变平了,房子加高了,村庄变得更美了。
2.农民素质逐步提高,文化氛围日益增强。与传统独立耕作、操作简单的农业生产不同,食用菌产业是一个技术密集型产业,生产过程中还需要一定程度的分工协作,参与过食用菌技术培训和生产实践的农户,其技术水平、学习能力和团结协作意识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成为真正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调研发现,为了更快更好地了解国内外市场,庙后村的许多农户订了报纸或买上了电脑,一些生产大户也当上的老板,昔日的外出打工村变成了今天的再就业基地、昔日的贫困村变成了今天的小康村。
3.农村秩序明显好转,文明程度大幅提升。农民生活条件改善了,文明程度也跟着提高了。实现就业后的年轻人不再有多余的时间闲游寻事,农村社会秩序逐步走向安定;同时,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后,因为贫困被迫走上犯罪道路的事件大幅减少,农村治安压力日渐缓解。庙后村自从把食用菌产业作为稳步推进“一村一品”计划,打造区域特色产业、发展区域经济的重要力量以来,通过组建特色农产品专业协会和农村经济合作社等形式,大大激发了农民“爱村建村”的热情,提高了农民自身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意识,全村呈现出一片“劳动致富、文明相处”积极景象。
第五篇:5S改善感悟
5S精益改善感想
通过这两个多月做5S精益改善以来,从刚开始不了解,不知道,到现在通过集团公司5S铜牌认证。我做为咱们地测科改善专员心里面也有自己的一点想法和认识。如果有不正确和不足之处,还请各位领导和同事们多提宝贵意见。
1、由于我本人粗心不细心等原因,造成现一些张贴的各类标识、设备管理牌等更换数次。很多时候就是存在不细心或者是有不能对自己制作的东西发现问题。这一点主管上来说还是要从自身查找原因,以后制作东西不能只顾快,还要能保证做出来的东西不能出现一些低级错误。
2、我们之前造成许多比较被动的原因,咱们没有一个比较完善的一个标准,都是摸石头过河。虽然咱们也出去参加过新玉矿改善活动,咱们看到只是一些外在的东西,也没有掌握到内在的东西,不能很好的做到参考改进。这是我们现阶段主要的问题。针对这种问题我们能不能再标准没有出来之前集中大家的智慧,最后选择出比较符合咱们矿上的一些好的标准。一旦这个标准形成,咱们就要咨询集团公司,这个标准能不能达到他们标准,如果可以,就把咱们这个标准定下来,以便于矿上其他科室复制。
3、科室内部对于改善认知程度不够,大家是不是都能够认知认同精益改善。这一块我感觉要从思想上去影响他们,可以通过参加科室内部改善培训,改善课题讨论调动大家参与改善的积极性。在这前提是大家要有共同的时间。
4、在现阶段怎么样保持科室5S成果,是我们一个可持续的一个难题。怎样才能够保持5S成果标准不降低,使我们最关键的问题。
以上4点是我个人的一些感悟,存在不足之处请多提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