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年杭州市建设系统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工作要点
2014年杭州市建设系统质量安全
文明施工管理工作要点
杭建工发【2014】64号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全面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和政府监管责任,坚守红线,注重预防,狠抓治本,依法治理,夯实基础,有效预防和减少建筑施工生产安全事故;以杭州市争创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为契机,大力提升工程质量管理水平;认真落实杭州市大气污染防治各项工作,切实减少建设工地扬尘污染。
二、工作目标
1、安全:深入开展隐患排查和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努力实现全市建设系统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三项指标“零增长”,确保不突破市政府和省建设厅下达的事故控制指标。全力杜绝重特大事故,坚决遏制较大事故,有效预防和减少一般事故,实现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可控。
2、质量:强化住宅分户检验监督核查,加大监督检测力度。针对住宅工程质量投诉集中问题扎实开展质量通病防治,规范检测市场行为,加大商品混凝土质量监督力度,开展市政道路工作质量整改工作回头看,大力提升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水平。鼓励和扶持企业创优夺杯,优质精品工程比例稳步增长。
3、文明施工:认真贯彻执行新修订《杭州市建设工程文明施工管理规定》(市政府令278号),全面推行文明施工标准化管理,推进样板工地的示范引领作用,创建标准化样板工地100个以上。扎实开展建设工程扬尘污染综合整治工作,有效减少工地扬尘污染,改善城市环境。
三、工作措施
(一)安全方面
1、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党委、政府领导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坚守发展绝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的红线。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建立“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安全责任体系,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原则,把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岗位、落实到人头,健全协调配合、责权明确、行为规范、奖惩严明的责任制度。要督促企业认真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特别是隐患排查治理、事故防范和先期处置主体责任。加强职工安全教育培训,切实增强所有岗位、全体职工的安全意识,强化关键岗位职工技能。不断完善规章制度和应急预案,确保安全投入、安全培训、基础管理、应急救援扎实到位。
2、深入开展隐患排查和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在去年隐患排查和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取得一定成效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深入开展隐患排查和打非治违专项行动。要继续开展以防范建筑起重机械、脚手架、深基坑和高大支模架事故为重点内容的隐患排查治理。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各质量安全监督机构要督促企业落实隐患排查制度,加强对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重点部位、重点时段和重点环节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企业落实整改。各建设主管部门要于每季度最后一个月25日前将本辖区内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情况报市建委。要持续推进打非治违专项行动,深入施工现场,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去排查,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去落实。要树立非法违法典
型,倒查企业安全生产条件,严肃追究企业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从严、从重、从快查处,坚决杜绝非法违法导致的生产安全事故。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每季度最后一个月25日前上报不少于1起辖区内非法违法典型案例。
3、推进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按照《杭州市开展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实施方案》文件要求,在全市建筑施工企业及其施工现场深入推行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强化标准化达标考核和培训。对未按规定要求开展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或者评价结果经整改后仍为“不合格”的施工企业、施工现场,要与市场行为挂钩,限制参与政府投资项目工程投标资格。同时,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各质量安全监督机构要进一步加大标化工地培育力度,原则上所有工地必须达到“合格”标准,50%工地应达到区(县、市)级标化工地标准,20%工地应达到市级标化工地标准。
4、推进安全质量物联网管理应用平台建设。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安全质量物联网管理应用平台建设力度,今年年底前必须完成政府部门、施工企业、施工现场三级平台联动,并将全市所有建筑工地纳入监控平台实现统一监管。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未建立政府监控平台的,必须于六月底前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已建立政府监控平台的,要进一步完善系统功能,落实人员,充分发挥物联网管理平台作用;建设工程造价2000万元以上的新开工项目,施工现场必须安装工地可视化管理系统并接入企业及政府监控平台;注册地在杭州市的二级以上(含二级)资质施工企业和总部设在杭州的外地进杭施工企业必须于年底前完成企业物联网管理平台建设并接入政府监控平台;其他施工企业可采取租用企业所在地政府监控平台的方式纳入管理。
5、开展监督执法检查和专项整治活动。今年计划开展两次全市范围监督执法大检查以及节后复工、防汛防台、抗高温、抗雪防冻和春节、国庆等重大节假日安全专项检查。重点对各项法律法规文件贯彻落实情况、强制性标准执行情况、实体质量情况、安全文明施工情况进行检查,通过责令整改、信用扣分、行政处罚、现场与市场联动等手段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同时继续深入开展以预防建筑施工起重机械、模板支撑系统坍塌等事故为重点的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进一步规范建筑施工起重机械、脚手架租赁等建筑市场秩序和起重机械、脚手架、高大支模架等使用程序,有效预防和减少建筑施工起重机械、模板支撑系统坍塌事故。
6、开展建筑起重机械“一体化”管理试点。强化建筑起重机械的安全监督管理,稳步推进建筑起重机械租赁、安装拆卸和维修保养“一体化”试点工作,提高专业化水平。拟在浙江宏基租赁有限公司、杭州中跃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等九家企业开展试点,实行“安装拆卸工长”负责制,推行一体化管理。鼓励政府投资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项目优先选择建筑起重机械“一体化”企业。同时,开展建筑起重机械智能管理创新,逐步在全市所有施工升降机中推广IC卡或指纹识别上岗的智能管理系统,消除非特种作业人员擅自操作施工升降机现象,杜绝施工升降机因误操作引发的生产安全事故。
7、强化物联网与信用网联动管理。进一步完善物联网管理系统功能,充分发挥物联网在建筑施工质量安全监管中的“技防”作用。优化数字质安监管理系统,强化对工程监管过程的综合管理,推进移动执法系统的开发应用,监督人员可以在施工现场通过执法终端签发限期整改通知书、信用扣分,及时准确反映执法过程。建立健全建筑施工企业诚信评价体系,根据企业信用实行差别化管理,鼓励政府投资项目优先选择安全业绩良好的建筑施工企业。
(二)质量方面
1、扎实推进质量强市工作。全面落实住宅工程分户检验制度,质量责任主体住宅分户检验覆盖率100%,监督机构一般住宅分户检验抽查比例不少于2%,针对保障性住
房惠民工程,分户验收抽查比例不少于5%,工程交付使用合格率达到100%。充分利用建设系统信用平台,建立健全工程质量激励机制,鼓励和引导施工单位争创优质工程,全年争创省建设工程“钱江杯”奖不少于20项,“西湖杯”工程不少于80项。鼓励企业导入卓越绩效管理,争创政府质量奖,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2、开展检测机构专项整治。按照《杭州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文件要求,自1月至9月对全市范围内的检测机构进行专项整治,进一步规范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行为,健全检测机构质量管理体系,完善检测机构信息数据库;推进工程质量检测工作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进程,促进检测市场持续健康、有序发展;建立检测机构信息化管理平台,实行检测机构的资质情况及从业人员信息网上申报制度,强化动态监管,确保出具的检测报告数据和结论科学、可靠、公正,实现诚信检测,为确保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平稳受控提供科学服务。
3、开展预拌砂浆使用和商品混凝土质量专项检查。下发《关于开展全市建设工程使用预拌砂浆专项大检查的通知》,组织开展预拌砂浆专项检查,检查中发现违规使用现拌砂浆或预拌砂浆使用不合格的,对各责任主体进行严肃查处。在现有预拌砂浆推广取得一定成效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部门协调,充分发挥建筑业管理、招投标管理、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等职能部门的作用,共同抓好预拌砂浆推广应用工作。继续开展全市商品混凝土企业和质量大检查,并通过定期检查、抽查或“飞行”检查等多种方式,加强对商品混凝土企业的质量保证体系、试验室运行、原材料质量把关、配合比控制、成品质量检验等环节监督检查,严肃查处存在严重质量问题和诚信问题的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建立商品混凝土企业信息库,逐步开展企业诚信评价工作。推进绿色混凝土搅拌站建设工作,到今年底全市混凝土搅拌站基本达到绿色搅拌站标准,对到期仍未达标企业将通过限制其对政府投资项目的混凝土供应、关停并转等方式逐步予以淘汰。
4、强化施工过程质量监管。督促企业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落实质量责任,探索建立企业质量诚信制度。严格执行建筑材料、构配件、半成品、设备进场验收和复检制度,对验收和复检不合格的,一律不得使用。鼓励建筑施工企业建立和完善本企业检测试验室,提升自身质量管控能力。鼓励企业开展混凝土结构实测实量工作,在检测部位将检测结果、检测时间、检查人员进行明示,以确保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加强桩基质量监管,规范桩基检测行为,完善桩基施工过程影像留存及检测异常处理制度。加强质量通病防治,督促企业制定和执行企业施工工艺标准,编制质量通病防治方案和施工措施。严把主体结构验收关,结构验收时发现的质量缺陷(如结构裂缝、露筋、板厚超差、蜂窝孔洞等)未按规范标准处理的,不得进入装饰施工。严格执行住建部2013年12月2日颁布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验收规定》,严把竣工验收关,严格实行分户验收制度,工程实体质量和使用功能存在明显缺陷未落实整改到位的,不得组织竣工验收。各级工程监督机构要认真执行《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住建部令第5号)等规定,采用抽查、巡查和定点检查等方式,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督促各方主体落实质量管理责任。
5、强化重点民生工程质量监管。加强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监管。继续实施“1+X”监管模式,组织开展保障性安居工程监督执法检查,落实分户验收制度、永久性标牌制度和质量责任追溯制度,强化保障性安居工程竣工验收监督核查。提高市政道路工程质量,开展社会评价突出问题整改情况回头看。加强市政道路工程的巡查、抽查,加大对路面弯沉、沥青厚度、压实度等道路主控项目以及水泥稳定层、三渣、沥青拌和料等材料的抽样检测力度,加强质量通病防治,制订市政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做好影响道路质量关键环节的影像留存,切实提高市政道路工程质量。加强地铁工程监管。开展在建地铁工程监督执法检查,规范地铁工程过程管理、监测管理和应急管理,加强深基坑、盾构区间、大型机械设备等重大风险源管控。
6、强化工程质量投诉处理。严格按照《杭州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投诉处理暂行办法》文件规定,积极做好工程质量投诉的接待、处理、信息反馈及质量问题分析工作,切实维护投诉各方的切身利益。进一步规范投诉处理流程,提高投诉处理时效性和科学性,努力提高投诉群众满意度。深化保障性住房购房者或安置方代表参与工程质量监督的管理机制,促进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投诉率进一步下降。建立健全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全面落实永久性责任标牌制度。完善工程质量事故质量问题查处通报制度,及时曝光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严肃责任追究,加大企业资质和人员资格的处罚力度。
(三)文明施工方面
1、理顺文明施工管理体制。充分发挥现有的杭州市建筑工地文明施工和扬尘污染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综合协调作用,进一步强化领导小组办公室督促、检查、考核职能,定期召开例会,研究部署扬尘控制建议和措施,定期开展检查督查,并适时通报检查情况。进一步落实主管部门监管和政府投资项目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主体责任,督促制订管辖范围管理内容针对性的扬尘控制方案,切实落实扬尘控制措施。探索文明施工属地管理体制,按照“分级管理,条块结合”的原则,强化区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文明施工管理职能。
2、开展扬尘污染综合整治。制订《杭州市建设工程2014年文明施工和扬尘污染综合整治工作方案》,以减少工地扬尘、打造文明工地为目标,计划利用一年的时间,联合建设、房管、国土、城管、环保、交警等部门开展扬尘污染治理和文明施工综合整治,各司其责,齐抓共管,实现工地“施工文明化、运输密闭化、物料覆盖化、进出清洁化”,减少工地扬尘污染,建设美丽杭州。
3、强化文明施工扬尘污染控制措施。以《杭州市建设工程文明施工管理规定》修订出台为契机,进一步细化文明施工管理措施,编制文明施工管理图集,同时加强宣传、培训。严格围档设置,施工现场必须按规定设置围挡,尤其是市政工程要进一步强化围挡设置。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出入口、场内主要通道、加工场地、材料堆放区域以及市政工程临时通道应当进行硬化处理。落实砂土等易扬尘材料的现场覆盖措施,通过采取防尘网布等措施减少扬尘污染。严格楼层垃圾清理,尤其是强化主城区、沿主要道路、大型居民区建筑工地楼层垃圾清理。施工现场应当定期清扫、喷淋或者喷洒粉尘覆盖剂。工程车辆必须进行覆盖和冲洗,确保净车行驶。同时,加大对施工现场落实扬尘污染控制措施的监督检查力度,对违反《杭州市建设工程文明施工管理规定》的行为,进行从严从重查处,处罚情况实行现场与市场联动。
第二篇:2011年工程建设质量监督管理工作要点
2011年工程质量监督工作要点
一、中心思想和工作目标
加强机构建设,严格工作管理,规范监督工作行为。提高责任意识、风险意识和行政执法意识,提高工作能力,强化质量监督职能。创新监管机制,完善监管手段,突出监管重点,提高监管实效。全县无较大工程质量事故,结构安全和重要功能得到有效保证,工程质量水平进一步提高。在严格执法的基础上做好为工程建设的服务,为我县城镇建设三年上水平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工作重点
1、以行风廉政建设和队伍建设为核心,进一步强化机构建设。完善工作制度,加强内部工作监督制约机制,改进工作作风,杜绝违规工作行为。
2、认真贯彻执行《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建设部5号令)。提高依法行政意识,严格行政执法程序,强化工程质量监督的行政执法特性。改进监管模式,提高现场监督检查的主动性,确保监督实效。加大违法违规问题的处理力度,确保监督执法的严肃性。加强监督抽测、质量巡查、专项整治等工作,强化监管手段。严格对竣工验收的监督,规范各方责任主体验收工作行为。规范监督档案管理,提高监督档案的完整性、可追溯性。
3、进一步强化对工程实体和责任主体质量行为的监督。
(1)加大对不良质量行为的处理力度,加大有关责任主体的违规成本。积极研究有效措施,推进质量信用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加强对外埠房地产
开发、监理、施工单位、检测单位质量行为的监管,维护我县正常的质量管理秩序。
(2)继续强化对深基坑工程、地基处理工程、钢结构工程等重大风险源的监督,防范重大质量事故。
(3)以混凝土强度为重点,实行对工程结构实体和原材料的现场的监督抽测,强化监督手段,及时发现和处理结构安全隐患。
(4)进一步加强对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的监督,实行建筑节能保温材料燃烧性能的见证取样制度。
(5)实行住宅工程参加单位的建筑物永久性标识制度,进一步强化有关责任主体质量责任;强化对住宅工程分户验收结果的比对抽查,严肃处理虚假验收行为,提高分户验收结果的真实性,落实分户验收制度。
(6)加强保障性住房和中小学校抗震加固工程施工质量管理。
4、根据本地区质量管理需要和质量状况,组织开展质量巡查和专项检查。迎接省、市的质量检查和专项检查。
5、强化对试验检测机构的监管,规范检测行为,保证检测结果真实性。
6、积极推进本地区使用商品混凝土,并加强对商品混凝土使用情况的监管。
7、组织实施结构精品工程创优活动,培育精品结构工程,以点带面促进全县工程质量进一步提高。加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开展创建结构优质工程工作的通知》的宣贯和培训。引导和鼓励企业创建结构优质精品工程,筛选有创优意愿和创优条件的项目,进行重点支持和帮助。挑选和联系外地精品工程,适时组织企业外出参观学习,为企业搭建交流平台,提高创优能力。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开展创建结构优质工程工作的通知》要求,做好对创优工程的申报、督导、材料审查和阶段检查评价工作。
8、加强质量投诉处理工作,提高投诉处理效率、结案率和群众满意度;严格属地管理原则,防止越级投诉;无因投诉处理工作质量引发的严重社会事件。
三、工作要求
各有关单位要按照全县质量监督工作重点的要求,根据本项目、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详细工作计划、研究具体工作措施,分解任务,抓好落实,确保工作目标的完成。
****县工程质量监督站
2011年3月21日
第三篇: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在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施工的准备阶段,原材料的质量检查应当是质量控制工作的主要内容,因为原材料的质量是影响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的根本因素。在这阶段应当对选定的石料、矿粉、沥青按照规范进行质量检查,对于不合格的原材料坚决不允许使用。同时,对石料、矿粉的选定还须考虑到采石场的产量,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具有大规模、机械化施工的特点,日生产量大,如果因为原材料的供应不足而影响施工日进度,这实际也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质量造成影响。在此基础上方可进行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工作。而对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必须进行同步验证,需要强调的是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一经确认便不得随意更改,应严格按照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确定的石料、油石比、级配生产施工。2 基层表面的清理与检查 2.1 清洁
施工前用扫帚等工具清扫路面基层表面,要达到干燥、清洁、无松散石料。对局部被水泥等杂物污染并冲刷不掉的路面污染物应用人工将其凿除。2.2 检查路面基层的高程和平整度
按《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 071-98),路面基层的纵断高程和平整度若不符合要求应制订处理方案,报审批。
(1)若二灰碎石局部松散,凹凸不平可凿除后用素混凝土填平;
(2)若路面基层纵断面高程超过设计标准,应进行纵断高程调整;
(3)若横坡超过设计要求,应按0.1%渐变设过渡段调整。2.3 沥青下承层的质量检验
按《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 071-98)对下承层的外观与内在质量进行全面检查,对局部缺陷(如严重离析、开裂等),应按规定修复补救,并将缺陷及修复情况整理存档备案。3 施工人员
成立项目经理部,严密组织,加强管理,保证质量,每道工序、每个施工环节都应当配备专门人员负责,在这里尤其应当强调在高等级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施工经验对于工程质量的影响是很关键的,因此我们一贯强调施工和管理人员技能及经验的积累,而且在施工过程中决不随意调换施工骨干人员,以保证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连续性与质量的可靠性。4 试铺段施工
在进行大规模施工之前,应当用正常施工所需采用的全部设备,按照技术规范要求,在严密的监督和质量控制下进行试铺,试铺段长度200~500m,并通过试铺解决以下问题:
(1)进行生产配合比验证,确定标准生产配合比;
(2)确定摊铺机的操作方式,包括摊铺温度、速度、振动振捣强度、自动找平方式;
(3)选择压实机具,确定碾压组合、压实顺序、碾压温度、速度及遍数;
(4)确定松铺系数;
(5)确定施工产量及每天作业段长度;
(6)横向工作缝的处理方法;
(7)做出试铺段试铺总结,报监理审批后作为正式开工的依据。5 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5.1 沥青混合料拌制 5.1.1 生产流程 5.1.2 各环节控制
(1)拌和温度。
拌和时沥青的温度在160~170℃左右,由于常温的矿粉是与矿料同时加入的,为保证矿料的拌和温度,矿料的进料温度控制在175~190℃,混合料出厂温度以155~170℃为宜。
(2)拌和料不得使用回收粉尘,粉尘必须排放出去。用于生产沥青混凝土的矿粉必须存放于拌和机石粉灌中,保持干燥,呈自由流动状态。
(3)工地试验室每天对拌和物性能、集料级配和沥青用量进行抽样检验2次,拌和料各项性能指标必须与试铺合格产品相符。
(4)拌和料应均匀一致,无花白、结团成块或严重的粗细料分离现象,严禁不合格的产品出场。
(5)多雨潮湿气候时,生产沥青混合料所需集料(尤其是石屑)应堆放在干燥储存,当细集料需要量少又受雨潮湿使冷料仓供料困难时,尽量不按排施工。5.2 沥青混合料动输
混合料尽可能采用大吨位自卸汽车运输,运输车的数量,根据生产能力、车速、运距等情况综合考虑,合理配置,并留有适量富余的备用。在运输过程中,应注意做好以下几点:
(1)为了确保摊铺温度,并防止漏料造成污染和防雨,所有沥青混合料的运输车辆都有用油覆盖。
2)运输车装料前必须将车箱清理干净,车箱底板及周壁要涂一薄层油水混合液(柴油:水〈1:3),防止混合料粘连。
(3)拌和机向运料车卸料时,应每卸一斗混合料挪动一下汽车位置,以减少离析现象。
(4)自卸车车箱后挡板卡扣必须保持清洁,易于卡紧、开启,以防车辆在运输途中漏料,造成材料浪费和路面污染。
(5)倒车卸料时,要避免汽车撞击摊铺机,指定专人指挥车辆,在摊铺机前10~30㎝处停车,卸料过程中应挂空档靠摊铺机推动前进。
(6)沥青混合料运到现场的温度不得低于130~150℃。已经结团或受雨淋的混合料不得摊铺。
(7)运输车在返回途中,料斗要落下,以免发生事故和余料漏污染路面。
(8)料车中残余混合料运离摊铺现场,在指定地点集中清除,当天施工产生的废料当天运出工地。5.3 沥青混合料摊铺
(1)施工段采用摊铺机整幅摊铺。加宽段采用摊铺机梯队作业,其纵向接缝,应在前部已摊铺混合料部分留下10~20㎝宽暂不碾压,作为后面摊铺的高程基准面,并有5~10㎝左右的摊铺层重叠,以热接缝形式在最后做跨接缝碾压以消除缝迹。上下层纵缝应错开15㎝以上。
(2)为确保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厚度达到设计要求,上面层摊铺采用走雪橇方式控制摊铺层厚度和平整度,摊铺机安装移动式自动找平基准装置。
(3)为减少施工横缝,应保证每层每天至少摊铺1.5km。
(4)摊铺过程中,摊铺机以试铺确定的摊铺速度、振动、振捣频率匀速前进,严禁中途变速或停顿。
(5)每天开始摊铺前,熨平板必须预热,预热温度不得低于70℃。
(6)机械摊铺过程中,不得用人工反复修整。但在下列情况下,可用人工局部找补、更换混合料或人工摊铺。
①横断面不符合要求或摊铺带边缘局部缺料;
②构造物接头部位缺料。人工修整必须在现场主管人员专门指导下进行,认真调整,局部换料,仔细修补,同已铺混合料接顺,不留明显印迹和差异。如遇摊铺机本身原因导致严重缺陷,应立即停止摊铺。人工修整时,不允许站在热混合料上操作。
(7)摊铺好的沥青混合料在未经压实前,施工人员不得踩踏。
(8)摊铺遇雨时,应立即停止施工,并在雨后清除未压实成型的混合料。5.4 沥青混合料的压实及成型
(1)沥青混合料压实以试铺段确定的碾压组合和速度,紧接摊铺后进行,分为初压、复压、终压三个阶段进行,一般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采用钢轮压路机和轮胎压路机联合作业完成压实工作。
(2)碾压分段进行,分段长度控制在30~50m,即一段初压,一段复压,一段终压,段与段之间应设标志,并指定专人负责移动,便于司机辨认。
(3)初压采用2台双轮轻型钢轮压路机(≤8t)在混合料摊铺后进行稳压,每台压路机至少碾压一遍,碾压速度2~3km/h。
(4)复压采用3台重型轮胎压路机碾压,每台压路机至少碾压二遍,碾压速度4.5~5.5km/h。
(5)终压采用1台轻型双钢轮压路机和1台重型双钢轮压路机静压。每台压路机至少碾压一遍,碾压速度5~7km/h。
(6)压路机起动、停止必须减速缓慢进行,不得急刹车。
(7)压路机加水时,应行驶到已复压的沥青混凝土路面边缘停放,加水后应就地来回碾压平整后再离开原位。
(8)相邻碾压应重叠1/3~1/2轮宽,压路机转向角度不得大于35°。
(9)初压后的沥青混凝土面层不得产生推移、开裂现象;复压后的沥青混凝土面层表面要求无明显轮迹;终压后要求表面平整,光洁,颜色均匀一致,无明显轮迹。
(10)对压路机无法压实的边缘及构造物接头处应采用小型压路机或振动夯压实。
(11)施工过程中禁止对路缘石及硬化土路肩造成污染,胶轮压路机碾压时需距路缘石边缘5㎝左右。
(12)当天碾压的沥青混合料面层应封闭交通,不得停放任何机械设备或车辆,不得散落矿料、油料等杂物。5.5 接缝处理
(1)由于采用整幅摊铺,因此无纵缝。
(2)横向施工缝采用平接缝,在摊铺段端部的3m直尺呈悬臂状,以摊铺层与直尺脱离接触处定出接缝位置,用切缝机切齐铲除;继续摊铺时,应将接缝锯切时留下的灰浆擦洗干净,涂上少量粘层沥青,摊铺熨平板从接缝处起步摊铺。
(3)接缝处碾压时用钢轮压路机进行横向压实,从先铺路面上跨缝逐渐移向新铺面层,碾压后用3m直尺检查平整度是否达到要求。
(4)上下面层的横向接缝必须错位1m以上,横向施工缝应远离桥梁毛勒缝20m以外,不得设在毛勒缝处,以确保毛勒缝两边路面的平顺。5.6 施工遇雨的处理
沥青混合料面层雨天不施工。如在施工过程中遇雨,采取以下措施:
(1)现场立即停止摊铺,用油布等把摊铺机包括料斗部分全部覆盖;
(2)运输车及时盖上油布,并立即通知拌和车间停止拌和;
(3)已摊铺部分加紧碾压,尽快完成;
(4)雨过后,如摊铺机前地面干燥、无积水,摊铺机料斗内的沥青混合料温度能满足最低温度要求,可以把已运到工地的混合料铺完,是否继续拌和、摊铺,应根据气候情况研究决定。如果地面潮湿,储料内沥青混合料温度低于最低温度标准,则应丢弃。摊铺后未经碾压密实即遭雨淋的沥青混合料全部清除。6 检测
对于铺筑完成的路面由专人严格按照部颁标准《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 071-98)进行检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原材料的质量检查:包括沥青、精集料、细集料、填料。
(2)混合料的质量检查:油石比、矿料级配、稳定度、流值、空隙率、混合料出厂温度、运到现场温度、初压温度、碾压终了温度;混合料拌和均匀性。
(3)面层质量检查:厚度、平整度、宽度、高程、横坡度、压实度、偏位、摊铺的均匀性。
(4)施工完的面层及时报验。
(5)不符合标准的部位,能够修补的要及时修补,无法补救的必须返工,决不含糊。
第四篇:隧道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隧道施工重点难点分析
一、要求施工单位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管理机构,制定完整的质量管理规章制度,制定工程质量创优规划,强化质量管理意识,明确任务,责任到人。驻地办定期或不定期对施工单位进行检查,力求工程质量管理规范化。
二、经常督促施工单位严格执行施工前技术交底制度,特别是重点关键部位的施工要强化质量教育,将质量保证措施落实到具体岗位,实行质量责任制,挂牌制,对特殊工种人员实行持证上岗,以确保工程质量不出问题。
三、严格执行施工监理程序。对每一道工序,特别是隐蔽工程,施工单位首先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报监理组检查签认,未经监理组检查签认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例如,对钢架支立径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挂钢筋网;钢架、锚杆及钢筋网检查合格后方能喷射砼;初期支护全面检查无问题后方可挂防水板;防水板检查合格后方能进行二衬砼的浇注。
五、加强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驻地办监理部对隧道施工的各道工序的质量经常进行抽捡,发现问题及时通知施工单位和监理组,如下发巡查通知单或监理指令,或在会议上提出批评,乃至罚款,责令限期整改,直至达到要求为止。从而杜绝了隐蔽工程的质量隐患。
六、对隐蔽工程或重点工程部位的施工,坚持监理旁站。例如隧道初期支护立钢架,挂钢筋网,二衬和路面的砼浇注等工序都有监理旁站,以确保按设计和规范施工。
七、认真执行测量复核制度。隧道平面控制点和高程水准点,施工单位初测后由监理组专业人员复测;隧道开挖的外轮廊线,在打炮眼前由测量人员标出,以确保隧道不欠挖少超挖;二次衬砌立模前,对中线和水平事先复测,立模后进行检查和校正,以确保准确无误。
八、严把原材料的进场、使用检验关。所有进场材料均需有出厂合格证和正规的检验资料,监理组按规定抽检,严格审查把关,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场和使用。
十、对较好围岩地段的主洞开挖,施行光面爆破,适当加密周边炮眼,控制好炮眼方向,并严格控制装药量,确保隧道外轮廊周边整齐,尽量做到少超挖或不超挖、不欠挖,从而确保了工程质量。
第五篇:地铁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地铁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一、明挖法施工
1、围护结构施工
1)地下连续墙施工控制要点:
(1)导墙施工。控制测量放线的中心线精度和标高误差;检查沟槽土体土质及其稳定性;控制导墙成型后内水平间距、竖向间距、牢固程度和控制支撑拆除时间;控制内墙面与地墙纵轴线平行度、垂直度、平整度及导墙净间距符合要求。
(2)泥浆制作。泥浆配合比满足现场地质的要求;每幅槽段对泥浆指标(比重、黏度、pH值、含砂率);控制对循环(废弃)泥浆的处理。
(3)成槽施工。单元槽段分幅位置测定;成槽过程观测周边地面变形情况、槽段内泥浆液面高度;控制好槽段深度、宽度、垂直度和长度等;测定第一次清孔后槽底泥浆指标。
(4)钢筋笼制作和吊放。应控制纵横向钢筋点焊接质量、钢筋桁架焊接质量、吊点焊接质量、吊筋长度;预埋件位置、数量、规格和安装固定情况,保护垫块位置、数量;入槽后平面位置、标高和固定情况。
(5)接头管吊放。控制接头管入槽位置、深度,开始拔管时间、每次拔管长度、最终拔管时间。
(6)浇筑混凝土。导管应提前做气(水)密性试验并满足要求。钢筋笼就位后放入导管并再次进行槽段清孔换浆;初灌量满足要求;确保连续浇筑,控制浇筑面高差、浇筑速度和最终混凝土面标高;控制试块制作批次、数量。
2)灌注桩施工控制要点:
(1)桩位放样控制,护筒埋设深度和中心位置要正确。(2)泥浆制作。泥浆配合比满足现场地质的要求;每幅槽段对泥浆指标(比重、黏度、pH值、含砂率);控制对循环(废弃)泥浆的处理。
(3)钻孔施工:控制钻头位置、钻盘水平度、钻杆垂直度;控制成孔深度,清空后孔底沉渣厚度、孔底泥浆指标等符合要求。
(4)钢筋笼制作和吊放。应控制纵横向钢筋点焊接质量、加强箍筋焊机质量、吊点焊接质量、吊筋长度、上下接头处主筋错开长度、保护层垫块放置的位置及数量。
(5)浇筑混凝土。导管应提前做气(水)密性试验并满足要求。钢筋笼就位后放入导管并再次进行槽段清孔换浆;初灌量满足要求;确保连续浇筑,控制浇筑面高差、浇筑速度和最终混凝土面标高;控制试块制作批次、数量;严禁将导管提离混凝土面。
3)基坑开挖、回填:
(1)钢支撑钢管的直径、管壁厚度等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2)钢支撑轴力预加应力的测试元件和仪器、仪表设备应齐全,并经有资质单位标定合格后才允许使用.(3)施工监测的实施情况,监测标点布设应符合设计要求,全部标点必须取得初始读数,记录清楚后,方可开始基坑开挖.(4)严格按其施工组织设计所确定的施工方法分段、分层顺序开挖,严禁在坑底中部掏底开挖。
(5)按照先支后挖原则开挖;基坑开挖至基底时,留足人工修平的预留厚度。
(6)基坑回填土的各项指标应满足设计要求。
(7)回填土应分层、水平压实,分层厚度不大于300mm,主体结构两侧应水平、对称同时回填。用机械碾压时,搭接宽度不小于200mm,人工、小型机具夯压时,夯与夯之间重叠不小于1/3夯底宽度。
(8)基坑必须在主体结构和地下管线结构达到设计强度并经隐检合格后方可回填。
(9)基坑回填时机械或机具不得碰撞结构及防水保护层。结构两侧和顶板50cm范围内以及地下管线周围应采用人工使用小型机具夯填。
(10)按要求进行取样送检。
2、车站主体结构 1)钢筋工程:
(1)钢筋必须平直、无局部曲折,表面应洁净、无损伤,油渍、漆污和铁锈等在使用前应清除干净。
(2)钢筋的弯曲成形应在常温下进行,不允许热弯曲,也不允许用锤击或尖角弯折,弯钩和弯折应符合验收规范的规定。
(3)焊接接头的形式、焊接工艺和技术标准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4)焊工必须持证上岗,焊接前必须按相同条件对焊接钢筋施焊6根试件,3根做抗拉试验,3根做冷弯试验,合格后方可正式施焊。
(5)钢筋接头距钢筋弯折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且不宜位于构件的最大弯距处。在任一焊接接头中心至长度为钢筋直径d的35倍且不小于500mm的区段内,同一截面内钢筋的接头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或施工规范规定。
(6)钢筋所有的交叉点必须用铁丝扎牢。
(7)钢筋搭接长度的末端距钢筋弯折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且不宜位于构件的最大弯距处。同一截面内钢筋的接头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或施工规范的规定。从任一绑扎接头中心至搭接长度的1.3倍的区段内,绑扎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百分率为:① 受拉区不得超过25%;② 受压区不得超过50%。
(8)钢筋的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扎牢。(9)箍筋弯钩叠合处应沿受力钢筋方向错开。
(10)钢筋骨架成型后的尺寸、垫块的厚度、预埋件的位置、数量应符合设计规范要求。2)混凝土工程:
(1)混凝土的出厂证明、配合比单,测定混凝土坍落度。(2)按规定制作混凝土试件。
(3)混凝土自高处倾落的自由落差不得超过2m,超过2m时应设串筒、溜槽以保证混凝土不发生离析现象。
(4)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因故必需间歇时,控制好间歇时间。(5)混凝土浇筑时的振捣情况,振捣必须密实,不得漏振。(6)混凝土在初凝前的收浆抹平处理。
(7)对已浇筑混凝土进行养护,养护时间是否符合规定要求。浇水次数应根据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的状态来决定。一般底板、中板、顶板等采用储水养生,侧墙等要固定人员定时采用喷淋养生。
(8)拆模顺序一般应为后支的先拆、先支的后拆,非承重部份先拆、承重部份后拆。重大、复杂的模板拆除应有拆模方案。
3)防水工程:(1)橡胶止水带的安装位置、固定方式、接头构造处理、施工中是否有破损。(2)钢板止水带的厚度、宽度、接头焊接质量、埋设位置、固定方式。(3)施工缝表面凿除清理情况、止水条敷设位置、固定方式、混凝土浇筑前是否有膨胀变形情况。
(4)防水材料必须为甲供材料。
(5)混凝土基面应平顺,无蜂窝麻面、干净、不起砂、不起灰,竖固、干燥。基面不得有外露钢筋、螺杆等;
(6)检查阴阳角处做成圆弧形或倒角。
(7)卷材塔接长度,长边大于100mm,短边大于150mm,搭接缝应错开。(8)保护层的铺设要符合设计要求;阴阳转角、施工缝接缝处、拉杆螺栓修补处等应按设计要求施作.(9)涂料的均匀度、厚度;防水层表面应平整,不得有漏涂、翘边、开口、开裂、空鼓等现象。
4)模板脚手架工程:
(1)模板安装后,检查结构和构件的各部分形状尺寸和相互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模板中心位置和标高必须正确。
(2)模板接缝必须严密,不得漏浆。
(3)竖向模板和支架的支承部分,安装在坚实的基础上,并有足够的支承面积,保证在浇筑混凝土时不致发生下沉.(4)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涂隔离剂,不宜用妨碍混凝土表面装饰工程的油质类,提倡用水溶性的脱模剂.(5)模板安装按设计及规范的规定设置起拱度。
(6)采用分层支模时,下层楼板应具有承受上层荷载的能力或加设支架支撑,上层支架立柱应对准下层支架立柱,并铺设垫板.(7)预埋件和预留孔洞按设计图纸进行预留预埋,并浇筑砼时不至移动.(8)模板采用拉杆螺栓固定时,中间设止水环,端部应加垫块,拆模后其垫块孔应用膨胀水泥砂浆堵塞严密.(9)结构变形缝处的端头模板应钉填缝板,填缝板与嵌入式止水带中心线和变形缝中心线重合并用模板固定牢固.(10)模板必须支撑牢固、稳定,不得有松动、跑模、超标准的变形下沉等现象。
(11)编制的脚手架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并按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实施.(12)脚手架搭设前应检查基底情况,场地应平整、夯实并设置排水措施。立于土地面上的立杆底部应支垫,每根立杆的支垫面积应符合设计要求且不得小于0.15 m2。
(13)手架的搭设作业,必须在统一指挥下,严格按照批准的规定程序进行;检查脚手板或其它作业层铺板的铺设是否铺平铺稳,绑扎固定。
二、暗挖法施工
(1)超前小导管注浆,工作面前方深孔注浆和大管棚超前注浆,根据工程情况可以单独使用,也可配合使用。施工时,要严格按照批准的施工方案执行。(2)按设计要求放样测量。
(3)开挖应在降水后进行,确保无水施工。
(4)严格按其施工组织设计所确定的施工方法进行开挖;严格控制开挖断面尺寸,不得欠挖。
(5)严格执行先加固后开挖的原则.(6)严格执行挖、支、喷三环节紧跟的原则,即开挖一步,格栅架支一步,喷射砼一步,严禁开挖二步或多步后再施工初期支护的现象;严格按设计或规范要求控制循环开挖步距.(7)格栅、纵向连接筋、钢筋网所用材料及连接配件的种类、型号、规格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严禁使用不符合要求的材料、配件。
(8)严格控制喷射砼的材料和配比.(9)喷射作业要分段、分片、自下而上进行,喷头与受喷面垂直;检查喷射混凝土的厚度。
(10)防水材料必须经过验收合格.(11)测量开挖断面,对欠挖部位应加以凿除,对喷射砼表面凹凸显著部位一个分层找平;外露的锚杆头及钢筋网头硬齐根切除,并用水泥砂浆抹平;基面应坚实、平整、圆顺、无漏水现象.(12)防水层塑料卷材应沿隧道环向由拱顶向两侧依次铺贴平顺,与基面固定牢固,其长短边搭接长度均不小于100mm;相邻两幅卷材接缝应错开,错开位置距结构转角处不应小于600mm;搭接处应采用双焊缝焊接,其焊缝宽度不小于10mm,均匀连续,不得有假焊、漏焊、焊焦、焊穿等现象;防水卷材应附于衬层上,并固定牢固,不得渗漏水。防水施工的成品保护和渗漏点处理补救措施:二次结构完成后,发现渗漏点时,承包商要及时查明原因,制定可行方案,经项目监理机构审批后严格实施。
(13)隧道结构采用涂膜防水层施工时,涂膜防水层应采用耐水、耐裂、和耐腐蚀、无毒(或低毒)、刺激性小的合成高分子或高聚物改性沥青涂料。施工前应进行涂布试验,合格后方可正式施工;涂膜防水层基层面必须坚实、平整、清洁,不得有渗水、结露、凸角、凹坑及起砂现象.(14)采用油溶性或非湿固性涂料时,基层面应保持干燥;涂膜防水层应采用夹铺胎体增强材料时,除应符合规范的规定,其胎体搭接宽度为长边应为50mm,短边应为70mm。
(15)初期支护周边收敛速度有明显减缓趋势,累计收敛量已达到总量的80%;初期支护表面如有裂纹,应不再发展,方可进行防水和二衬施工。
(16)在灌注衬砌砼之前,检查开挖断面是否符合设计要求。(17)模板台车就位后,要求承包商进行位置、尺寸的检查。
(18)预留误差量和预留沉落量应保证二次衬砌不侵入区间隧道建筑限界。(19)砼宜采用输送泵输送,坍落度应为:墙体100~150mm,拱部160~210mm;振捣不得触及防水层、钢筋、预埋件和模板。
(20)衬砌砼达到设计强度后,向拱顶部位进行压浆处理,以使衬砌与围岩全面紧密接触,以限制围岩后期变形,改善城区受力状态。
三、区间盾构施工
1、端头土体加固
(1)采用多排搅拌桩加固土体时,应确保桩体成三角形互相搭接。在打桩前应先探查地下管线。在盾构掘进前采取钻芯取样检测的方式,做强度、抗渗土工试验,对加固效果加以验证。若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应分析原因并采取补强措施。
(2)应对加固土体的均匀性进行检查,一般采用水平探孔,现场观察探孔有无渗漏或流砂等异常情况。
2、管片制作
1)用于管片制作的水泥、钢筋、砂、石等材料必须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有出厂合格证,并进行复试,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2)应采用高精度的模具,模具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稳定性和良好的密封性能,应满足管片尺寸和形状要求。
3)管片混凝土的配合比必须经过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4)管片钢筋骨架制作的精度控制。控制好钢筋的调直、校正、切断、弯曲、钢筋网片成型及总体骨架的焊接成型。
5)严格控制混凝土搅拌、灌注、振捣、养护施工。
6)按要求进行混凝土抗压、抗渗试验,确保混凝土强度、抗渗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7)严格控制管片的外形尺寸以及预埋件、预留螺栓孔位置、尺寸。8)采取有效措施,做好管片的成品保护。,严防管片堆放、运输时损坏。9)管片每生产一环应抽查一块做检漏测试;生产100环应抽查3环做水平拼装检验。
3、盾构掘进
1)控制好盾构机始发台的定位、反力架的安装、洞口橡胶密封条和洞门凿除、临时管片的固定。
2)洞门的位置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3)调整好盾构出井位置和角度,确保盾构姿态的正确及防止载头现象。4)洞门钢筋割除从最后一层钢筋割除,应自下而上进行才比较安全。5)始发掘进过程中严格控制盾构的姿态和推力,加强监测,根据监测结果调整掘进参数。
6)尽可能的油调整盾构推力大小及合力作用位置的方式来控制盾构的推进轴线。用控制盾构纵坡达到调整盾构高程,控制两侧对称千斤顶伸出差值调整盾构的平面位置。
7)盾构每环的纠偏幅度应从小到大到小的规律控制,以免造成管片开裂和影响下一环管片的拼装。
8)盾构轴线控制纠偏要安照“及时、连续”的原则,决不能到最大量时再进行。
4、管片拼装
1)管片进场重点检查出厂质量证明,外形尺寸、预埋件、螺栓预留孔位置和尺寸。螺栓的型号、规格、材质、外观应符合设计要求。
2)拼装前,接风弹性密封垫、止水条的粘贴应牢固。
3)组装管片时,应依照组装管片的顺序,从下部开始逐次收回千斤顶,防止围岩压力及工作面泥浆压力使盾构后退。
4)纵向螺栓以设计标准测力扳手检测拧紧程度,在掘进时,依次拧紧将出工作车架的纵向螺栓。
5)拼装过程中保持已成环管片环面及拼装管片各面的清洁。
6)管片拼装后无贯通裂缝,裂缝宽度不得超过设计和规范要求,不许有混凝土剥落现象。
5、壁后注浆
1)选择合适的注浆材料,具有完全填充盾尾空隙的流动性,浆液压注后不产生离析且强度很快超过围岩的强度,具有不透水性质。
2)盾构推进时应进行同步注浆;衬砌管片脱出盾尾后,应配合地面量测及时进行壁后注浆。3)注浆过程严格控制注浆压力,使壁后空隙全部充填,注浆量应控制在130%-180%。注浆应从隧道两腰开始,主玩顶部再注底部,注浆后应将壁孔封闭。完工后及时将管路设备清洗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