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科学技术与公众知情权——转基因问题调查报告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社会实践报告
科学技术与公众知情权--转基因问题调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社会实践报告
所在学院/班级:建设工程学部
学生姓名:
学号:
实践日期:2014年5月16日
负责人联系电话:
科学技术与公众知情权--转基因问题调查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转基因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广泛应用,转基因食品已经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而其对人体健康的安全性是未知的,它具有潜在风险,消费者的知情权应该得到尊重和维护。
一、主题简介
转基因技术作为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实现了物种间的基因转移,获
得了新的性状,丰富了遗传资源,为人类在解决粮食、药品开发等问题上开辟出一条新路。但随着转基因生物的不断出现和大规模应用,一些风险因素也不断被引入。转基因食品对人们健康的安全性是未知的,目前没有科学界公认的证据表明它会危及人体健康,也没有足够的科学依据确保它未来不会出现不良后果,如何保障公众对转基因产品的知情权从而使其能够自由选择,关系到每一位公民的选择自由和健康权利。
二、活动日程
前期准备:网上查阅资料,组织同学们学习相关知识;
小组分工:将班级同学分为五组,分别参与问卷编写、问卷发放、超市考察等工作;
时间安排:第10周:组织编写调查问卷;
第11周:分别进行问卷发放和超市考察;
第12周:问卷数据处理与分析;
第13周:研究讨论书写调查报告。
三、调查情况
1、调查背景
转基因食品自问世以来,一直备受争议。支持者认为,转基因技术是
第二次绿色革命的基石,它有诸多益处,它能增加食物产量,改善食物品质,还可以根据市场需要控制成熟期,改变食物营养成分,发展功能食品,转基因作物可以抗病虫害等。反对者则认为,人为地改变生物的基因结构会对人体健康带来一系列不良后果,转基因食品可能存在潜在危险。因为从根本上来说,转基因技术的研究方法不能保证转基因食品对人体的安全性。虽然转基因食品对人体健康的安全性是未知的,但是转基因食品在一
些国家已经生产并上市。我国也成为转基因作物的种植大国,种植面积占全球的4%,仅次于美国、阿根廷和加拿大,同时我国也是转基因作物和转基因食品的进口大国。而在转基因食品的交易中,我国消费者的了解远远不够,与提供商品的生产者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有很多消费者不知道转基因食品为何物,更不了解它的安全性问题,有一些消费者不知道自己每天都在食用转基因食品。
2、调查目的通过调查大连市高校学生以及部分餐饮行业工作人员对转基因食品的了解程度,揭示人们对转基因食品的主要态度以及对消费者知情权的看法,进一步了解公众对国家有关政策的意见和建议,从而反映出人们对转基因食品的关注程度和对消费者知情权的认知。通过走访大连各大超市对粮油等食品进行调查,了解市场上主要的转基因食品种类,以及各类转基因食品标识的情况,从而体现出商家对消费者知情权的重视程度和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态度。与此同时培养我们自己观察、收集、分析信息的能力,提高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
3、调查对象
1、本地居民调查,为大连高校学生及本校后勤食堂员工等;
2、大连各大超市转基因粮油产品及其标识。
4、调查方法或工具
1、通过查阅书面和声像资料来大致了解转基因技术的发展状况,组织大家一块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
2、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走访大连当地的居民、高校学生、餐饮从业人员。
3、采用实地考察的方法走访大连各大超市对转基因食品的标识情况
进行调查。
5、数据分析或现状与问题分析
在接受调查的群体中,大多数人通过电视和网络了解转基因食品的相关内容,这表明人们大多数都只是耳濡目染地“听说转基因食品”,大众传媒报道得多,身边的朋友讲得多,也就略懂一二,但其实对于转基因食品并没有更多深入的了解。
对于自己所摄入的转基因食品的量,大多数被调查者均认为“说不好”,占所有调查者中的57%,他们对于自己所摄入的转基因食品的量并不大清楚,心里也没个底,这跟现今市场上转基因食品肆意流通,市场监管力度不足密切相关,人们对于自己从市场上买回来的产品是不是转基因食品也不能确定。而认为自己摄入的转基因食品的量“很多”、“多”、“少”均占据11%左右,敢断言自己“基本没有”摄入转基因食品的人则少得多。
对于问到是否支持转基因食品,调查问卷最终得出的数据真的出乎我们的意料。本以为不支持转基因食品的人会比较多,但是最终经过分析调
查数据所得出的结果是,虽然只有很少的人支持转基因食品,但是表示不保持中立的人却是最多的,明确表示不支持转基因食品的人并没有占据主流地位。对此我们大胆揣测,表示不支持的人也许对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隐忧比较清楚,或者受当今媒体反对转基因食品的主流思想的影响,而保持中立的人有可能是不大了解转基因食品潜在的巨大安全问题,甚至是根本不大了解转基因食品,也有可能是为了转基因食品的种种优点而无法拒绝,即使是知道其有一定的安全问题,但是希望经过时间的检验以及先进的技术来解决其安全隐忧,因此站在了中立的立场上。
当被问到国内90%的大豆油原料为转基因大豆时,超过七成的人表示不清楚,可见人们对我国市场上的转基因食品种类及相关产品还不甚了解。通过走访市场上的转基因标识,我们也感受到相关标识确实不是很明显,如果不是刻意的去找很难知道自己所购买的商品是否为转基因食品,由此导致了有66.67%的人感觉自己对于转基因食品的知情权遭到了忽视,这应当引起我们的关注。
在调查当今中国市场的转基因食品状况时,67.86%的被调查者均认为中国市场上转基因食品较多,政府管理过于宽松,对转基因食品的监管缺乏力度。而问到怎么样才能更好地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时,超过一半的被调查者认为责任还在政府机关,他们觉得媒体也应该多宣传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风险知识,引导公众更好地参与到转基因食品的讨论中去。政府应当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还应该指导人们购买产品时学会如何辨别转基因食品。总的来说,政府作为行政管理机构,应当加大市场管理力度,完善转基因食品的市场准入机制,对转基因产品进行严格的监督和审查,以避免市场上流入过多不安全的转基因食品,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巨大的危害。
6、解决方法世纪90 年代以来,公众参与已经成为欧美国家技术决策的重要内容,使大多数有争议的技术领域都付诸公众讨论和磋商,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技术决策的最终导向。在转基因食品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的今天,中国公众也要广泛参与转基因食品发展的决策,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公众参与技术发展决策的模式。
本小组经查阅资料,研究讨论得出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即转基因食品的公众参与机制:构建转基因食品安全的法律保障。应当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以立法的形式,执法的力度来规范各类社会组织和个人在技术发展与使用中的行为,保障技术的正义性。作为消费者的大众有权参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评价标准的制定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管理规则的制定。
消费者对预案参与,是消费者参与转基因食品安全保障的根源。综合决策部门或转基因食品安全保障的主管部门在制定转基因食品政策、法规、规划和可行性论证时,可通过网上讨论、问卷调查、消费者听证会等形式来征询、听取消费者的意见;请消费者代表参加论证会,消费者不认可的决策决不能出台。消费者全过程参与是消费者参与转基因食品安全保障的关键。在转基因食品的生产、研究、销售以及售后的过程中要随时听取消费者意见,充分发挥公益组织、新闻记者等的作用,定期召开信息发布会,保证消费者的知情权。消费者行为参与主要是要求政府面向社会,面向消费者进行转基因食品的宣传教育工作,扩大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了解能力,提高消费者的信息辨别能力。
三、结语:
转基因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同时对于其他高新技术,我们也要辩证看待。通过调查,我们深切感受到要不断提高我国政治民主程度,保证公民对转基因食品及其可能产生的后果的知情权,保证公民平等参与重大技术决策的权利。要提高公众的参与意识,发挥传播媒介的引导功能。同时,科研机构和科技工作者有责任向公众说明它的安全性问题。从国家层面上来说,应强化法律制度,充分保证公民的知情权!
第二篇:转基因食品市场调查报告
转基因食品市场调查报告
调查目的:转基因食品是利用新技术创造的产品,也是一种新生事物,人们自然对食
用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有疑问。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与广泛性。转基因食品的市场前景。
方法:上网搜集资料,访问,市场调查 过程:在超市中发现我们的食品几乎都有转基因成分,尤其是大豆,我们已经再也见不的非转
基因的豆油了
还有菠菜,鱼类的转基因培到了西红柿身上,西红柿可以抗寒,我们北方冬天也可以吃到西红柿,转基因鱼生长的是普通的鱼的好多倍
现在的转基因牛 羊肉没有细菌什么的,反正是很好的那个意思,还有那个“雀巢咖啡”也是转基因的美国货
现在我们中国的市场上只有转基因的豆油有写着转基因的标示,就是怕人们不愿意吃转基因食品。商场的食品一般无转基因食品的标示。
访问100名群众对转基因食品的了解和认识。
问卷:
1、是否了解什么是转基因食品?
A非常了解b不是非常了解c、不了解
2、知道生活中的那些转基因食品
3、是否会食用转基因食品
非常了解的只有12.7%,不非常了解的有46.3%,不了解有40%
认识生活中的转基因食品基本上有牛,大豆,但具体是什么样的,自己是否有食用都不甚了解。
在知道是转基因食品下,23%的表示安全的情况下会食用,56%表示会考虑,21%表示不会食用。
上网查阅相关信息,有关新闻。
其实,最早提出这个问题的人是英国的阿伯丁罗特研究所的普庇泰教授。1998年,他在研究中发现,幼鼠食用转基因土豆后,会使内脏和免疫系统受损。这引起了科学界的极大关注。随即,英国皇家学会对这份报告进行了审查,于1999年5月宣布此项研究“充满漏洞”。1999年英国的权威科学杂志《自然》刊登了美国康乃尔大学教授约翰·罗西的一篇论文,指出蝴蝶幼虫等田间益虫吃了撒有某种转基因玉米花粉的菜叶后会发育不良,死亡率特别高。目前尚有一些证据指出转基因食品潜在的危险。
但更多的科学家的试验表明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赞同这个观点的科学家主要有以下几个理由。首先,任何一种转基因食品在上市之前都进行了大量的科学试验,国家和政府有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约束,而科学家们也都抱有很严谨的治学态度。另外,传统的作物在种植的时候农民会使用农药来保证质量,而有些抗病虫的转基因食品无需喷洒农药。还有,一种食品会不会造成中毒主要是看它在人体内有没有受体和能不能被代谢掉,转化的基因是经过筛选的、作用明确的,所以转基因成分不会在人体内积累,也就不会有害。
比如说,我们培育的一种抗虫玉米,向玉米中转入的是一种来自于苏云金杆菌的基因,它仅能导致鳞翅目昆虫死亡,因为只有鳞翅目昆虫有这种基因编
码的蛋白质的特异受体,而人类及其它的动物、昆虫均没有这样的受体,所以无毒害作用。
1993年,经合组织(OECD)首次提出了转基因食品的评价原则——“实质等同”的原则,即:如果对转基因食品各种主要营养成分、主要抗营养物质、毒性物质及过敏性成分等物质的种类与含量进行分析测定,与同类传统食品无差异,则认为两者具有实质等同性,不存在安全性问题;如果无实质等同性,需逐条进行安全性评价。
在我国,国家科委于1993年颁布了“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用于指导全国的基因工程研究和开发工作。2000年由国家环保总局牵头,8个相关部门参与,共同制订了《中国国家生物安全框架》。
结果:转基因食物在乐从市场的前景在大的背景下有发展的空间,但是转基因食品在未获得
群众的广泛认识前,转基因食品的名号是遭到质疑的。所以发展的空间不大。
分析:转基因食品在市场上是广泛存在的。但系转基因食品还未获得群众的广泛认识,安全
性还未获得大家的广泛认同。在安全性未确定的情况下,转基因食品的市场就较为狭窄。现在转基因食品如果在注明的情况下,人们一般都会有所考量。群众都是在不了解的情况下食用的转基因食品。不过现在食物较为短缺,物种减少的情况下,转基因食物的市场依然存在。
第三篇:转基因食品公众认可度问卷调查1
转基因食品公众认可度问卷调查
(石河子第二十中学)
1您的性别:
A.男 B.女
2.您的年龄段:
A.18岁以下 B.18-40 C.41-60 D.60岁以上
3.您的学历:
A.初中以下 B.高中和专科 C.本科 D.研究生
4.您目前从事的职业:
A.农民 B.行政部门工作人员 C.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D.私营企业主 E.学生 F.其他_____
5.在此调查前,您是否听说过转基因食品:
A.听过 B.没听过
6.您是否对这方面的信息感兴趣;
A.感兴趣 B.一般 C.不感兴趣
7.您从什么途径了解转基因食品:
A.电视 B.报刊杂志 C.网络 D.朋友家人 E.其他
8.您在购买食品时是否关注过包装上的转基因标志:
A.非常关注 B.关注一点,但购买时不考虑 C.不关注
9.目前您是否支持转基因食品:
A.是(请回答第10题)B.否(请回答第12题)C.中立(请回答第13题)
10.您支持转基因食品的原因是什么:(可多选)
A.外观口味好
B.营养价值高
C.价格低
D.转基因食品对健康无害
E.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您反对转基因食品的原因是什么:(可多选)
A.转基因食品可能对人体有害
B.转基因作物可能会破坏生态平衡
C.反对人类对自然生物的改变
D.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您采取中立态度的原因是什么:
A.不了解 B.觉得两派都有道理
C.很多负面影响都是在很多年后才显现的 D.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如果禁止转基因食品在食品市场上的流通,您认为:
A.很好,这是为消费者安全着想,是明智的,或(其他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B.不好,现在的农业状况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或(其他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
C.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您认为目前我国对转基因食品的监管有力吗:
A.非常有力 B.一般 C.缺乏力度 D.不知道
15.对转基因食品,您认为政府该如何监管:
A.完全禁止
B.实施严格的安全管理和审批制度,严格限制转基因食品的生产和进口
C.要求对转基因食品加以专门的醒目标示,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剩下的放任公众自己去判断
16.对于转基因食品,您希望政府在哪方面给予指导或宣传:
A.对转基因食品的政策法规 B.品种类型等方面的知识
C.安全风险等方面的支持 D.购买时如何辨别的知识
E.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谢您的配合,愿您生活愉快
第四篇:公众对土地问题认知情况调查报告
公众对土地问题认知情况调查报告
作者:杜凤娇信息来源:《人民论坛》(2011-10-01 第03版)发布时间:2011-10-31浏览次
数:2109次
阅读说明:
辛亥百年来,关于土地问题的讨论、思考从未停止。在讨论当前征地拆迁、农地流转等热点问题的同时,部分人打着还原历史的幌子,借机在一些书籍、评论文章和网上贴文中反思土地改革,要求为个别有代表性的地主形象如刘文彩等“翻案”,引发争议。公众如何认识土地问题?如何看待为个别地主“翻案”的争论?当前有哪些土地乱象?应如何化解?人民论坛杂志联合搜狐网、人民论坛网、人民论坛新浪官方微博、搜狐官方微博推出“公众对土地问题认知情况”的问卷调查,共4712位网友参与调查,人民论坛调研基地在北京市、天津市、广东省、湖南省、陕西省书面问卷调查2500人(每省市500人),总计7212人。(数据加权处理:网友调查占权重50%;书面调查占权重50%)
土地问题对社会变革的重要性如何
71%的受访者选择“解决好土地问题,就解决了中国问题的一大半”
有人说,解决好土地问题,就解决了中国问题的一大半。您是否认同此观点?71%的受访者选择“认同”,11%选择“不认同”,另有18%选择“不好说”。由此可见,绝大多数受访者认识到土地问题之于中国的重要意义。
专家在接受人民论坛记者采访时强调,在近代中国广大农村到处败落的背景下,志士仁人曾提出过很多解决农村问题的方案,但几乎都不约而同地落到了防止土地兼并和实现“耕者有其田”两方面。要求给农民以必要的土地,并不是近代中国某个人或某个党派的个别主张,而是当时有识之士的共识。解决土地问题、实行土地改革是解决近代农村问题的现实选择。
有受访者指出,改革开放到了今天,土地仍是当前多种社会问题之源。征地拆迁纠纷、土地腐败问题派生出各种各样的矛盾、冲突和博弈。专家预测,未来十年,土地问题仍是影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可以说,只有解决好土地问题,中国前进之路才能畅通无阻。
有观点认为,更好地解决了土地问题是中国共产党战胜国民党的一个重要原因。公众如何看待这个观点呢?有56%的受访者表示“认同”,19%选择“有一定道理,但不完全认同”,11%“不认同”,另有14%选择“说不好”。专家指出,虽然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胜利并不仅因为解决好了土地问题,但这一调查结果从另一方面印证了土地问题的重要性。以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人立足现实,清醒地认识到土地是我党对农民战争动员的重要资源。因此在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适时制定了不同的土地政策,一个重要的基点就是把土地问题作为民心趋向的重要筹码,满足农民对土地的要求。这些政策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使农民获得了切实的物质利益,从而动员了中国民主革命最广大的主力军,获得了革命胜利。
很多受访者对人民论坛记者说,当前中国的土地制度改革,一定要从党史中吸取经验。中国共产党90年的发展历程表明,要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就要尊重中国最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尊重中国的国情,从实际出发,才能制定出正确、完善的土地制度,利用土地“杠杆”撬动社会变革。
怎么看为地主“正名”的相关观点
73%的受访者“反对”为地主“正名”
第五篇:公众对土地问题认知情况调查报告
公众对土地问题认知情况调查报告
杜凤娇
阅读说明:
辛亥百年来,关于土地问题的讨论、思考从未停止。在讨论当前征地拆迁、农地流转等热点问题的同时,部分人打着还原历史的幌子,借机在一些书籍、评论文章和网上贴文中反思土地改革,要求为个别有代表性的地主形象如刘文彩等“翻案”,引发争议。公众如何认识土地问题 如何看待为个别地主“翻案”的争论 当前有哪些土地乱象 应如何化解 人民论坛杂志联合搜狐网、人民论坛网、人民论坛新浪官方微博、搜狐官方微博推出“公众对土地问题认知情况”的问卷调查,共4712位网友参与调查,人民论坛调研基地在北京市、天津市、广东省、湖南省、陕西省书面问卷调查2500人(每省市500人),总计7212人。(数据加权处理:网友调查占权重50%;书面调查占权重50%)
土地问题对社会变革的重要性如何
71%的受访者选择“解决好土地问题,就解决了中国问题的一大半”
有人说,解决好土地问题,就解决了中国问题的一大半。您是否认同此观点 71%的受访者选择“认同”,11%选择“不认同”,另有18%选择“不好说”。由此可见,绝大多数受访者认识到土地问题之于中国的重要意义。
专家在接受人民论坛记者采访时强调,在近代中国广大农村到处败落的背景下,志士仁人曾提出过很多解决农村问题的方案,但几乎都不约而同地落到了防止土地兼并和实现“耕者有其田”两方面。要求给农民以必要的土地,并不是近
代中国某个人或某个党派的个别主张,而是当时有识之士的共识。解决土地问题、实行土地改革是解决近代农村问题的现实选择。
有受访者指出,改革开放到了今天,土地仍是当前多种社会问题之源。征地拆迁纠纷、土地腐败问题派生出各种各样的矛盾、冲突和博弈。专家预测,未来十年,土地问题仍是影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可以说,只有解决好土地问题,中国前进之路才能畅通无阻。
有观点认为,更好地解决了土地问题是中国共产党战胜国民党的一个重要原因。公众如何看待这个观点呢 有56%的受访者表示“认同”,19%选择“有一定道理,但不完全认同”,11%“不认同”,另有14%选择“说不好”。专家指出,虽然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胜利并不仅因为解决好了土地问题,但这一调查结果从另一方面印证了土地问题的重要性。以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人立足现实,清醒地认识到土地是我党对农民战争动员的重要资源。因此在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适时制定了不同的土地政策,一个重要的基点就是把土地问题作为民心趋向的重要筹码,满足农民对土地的要求。这些政策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使农民获得了切实的物质利益,从而动员了中国民主革命最广大的主力军,获得了革命胜利。很多受访者对人民论坛记者说,当前中国的土地制度改革,一定要从党史中吸取经验。中国共产党90年的发展历程表明,要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就要尊重中国最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尊重中国的国情,从实际出发,才能制定出正确、完善的土地制度,利用土地“杠杆”撬动社会变革。
怎么看为地主“正名”的相关观点
73%的受访者“反对”为地主“正名”
1940年代土地改革中,“地主”是绕不过的关键词。在普通人的印象中,地主是剥削阶级,依靠出租土地剥削农民为生。他们品德败坏,横行乡里,欺男霸女,无恶不作„„其典型代表是黄世仁、周扒皮、南霸天和刘文彩„„
而当前,社会舆论上出现了一些为刘文彩等地主“正名”、“翻案”的声音。当问到“您怎么看待这一现象”时,49%的受访者选择“反对,此类观点混淆是非,是剥削思想‘借尸还魂’,应坚决批驳”,27%选择“辩证看待,肯定其合理成分,指出其错误所在”,24%选择“虽然反对此观点,但允许持此类观点者说话,相信真理越辩越明”。调查结果显示,总计73%的受访者“反对”为地主“翻案”。
有专家指出,“地主”作为一个集合概念的时候,它既包括坚持反动立场的地主恶霸,也包括一些不做或者少做坏事的中小地主和开明绅士,虽然对不同地主可以区别对待,但走入一个极端,把整个地主阶级都作为肯定对象,也同样是错误的,起码是片面的。
很多受访者在接受人民论坛记者采访时表示,时过境迁,我们需要对地主形象进行新的研究,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实事求是,不能矫枉过正。那些刻意为地主鱼肉乡里、刻薄寡恩的行径进行辩护的人,严重触犯了人们的道德底线,其背后的真实意图值得怀疑。
百年来土地变迁中,您认为哪项改革最有力地推动中国社会变革 结果位列前三位的分别为“实行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占比37%)、“《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平分土地,实现耕者有其田”(占比35%)、“孙中山先生提出的‘平均地权’”(占比24%)。
受访年轻人普遍认为,作为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推行的一次重大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经实行三十余年,极大地提升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广大农村地区迅速摘掉贫困落后的帽子,逐步走上富裕的道路,中国因此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用世界上7%的土地养活世界上22%人口的奇迹。基层领导干部特别是革命老区的领导干部,则表示“毛泽东的土地革命让农村变了天,让农民翻了身”。《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平分土地,实现耕者有其田”,继承并完善了孙中山的土地理想,广大农民在政治上和经济上都翻了身。而孙中山的“平均地权”思想主张虽然没有付诸实施,但在百年前的中国,无疑具有极大的进步意义。
有专家指出,这三次土地制度变迁,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可以称之为百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三个转折点。土地制度改革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环节。历次重大经济社会改革中,必然是土地制度改革先行。
当前最严重的土地乱象是什么
“土地腐败愈演愈烈”(占比63%)、“征用土地中以权代法”(占比41%)、“违法违规用地”(占比28%)
您认为当前最严重的土地乱象是什么 受调查者认为排在前三位的分别为“土地腐败愈演愈烈,不少巨贪涉及腐败”(占比63%)、“征用土地中以权代法,侵犯农民权益”(占比41%)、“违法违规用地,如违建别墅、高尔夫球场等”(占比28%)。
这些乱象都反映出,当前我国在土地管理方面存在缺失。超过六成受访者认为土地腐败愈演愈烈,显示出土地领域已成为腐败高发地。近年来,落马的“土地爷爷”、“土地奶奶”层出不穷。据不完全统计,2009至2010年发生在土地、建设领域的30个腐败案件,涉案人员平均涉案金额超过870万元。而在层出不
穷的土地腐败问题背后,是附着在土地上的行政权力过大。“国土干部手里的权力太大了,而权力使用的尺度又太松了,把握不好,就会被权力害了。”一个正在监狱服刑的原国土干部这样说。
从征地拆迁到土地出让,从缴纳土地出让金到调整用地性质,从规划审批到项目选址,从调整容积率到产权登记,几乎每个环节都存在着权力寻租和官商勾结。对此,有专家一针见血地指出:土地的产业链有多长,权钱交易的食物链就有多长。
那么,该如何治理土地乱象 当问到“您认为当前最有效的应对措施是什么”时,位列前三位的分别为“建立官员财产申报制度,遏制土地腐败”(占比62%)、“改革现行分税体制,扭转地方政府借地生财的内在动力”(占比31%)、“改革征地制度,严格划定公共利益的边界”(占比23%)。由此可见,多数受访者认为,化解土地乱象,责任在政府、在官员。而如何规范政府用地行为、遏制官员土地腐败就成了关键。
有专家指出,必须通过体制机制的完善,最大限度减少官员土地腐败的机会。同时,通过增加腐败的“机会成本”,让土地腐败官员伸手必被抓。由于来自外部的监督往往受到信息不对称等因素的制约,因此必须将监督渗透到权力运行过程中,在政府部门内部将决策权与执行权分立,对国土资源的行政审批和行政执法进行有效监督,改变事后查处、“前腐后继”的恶性循环。有关部门要对土地收益的评估投入更多的精力,引入科学评价体系,控制弹性利益和灰色收益,缩小权力寻租空间,这样才能真正将岗位风险降到最低。
日前,胡锦涛同志在就完善我国土地管理制度问题研究学习时用三个“最严格”强调中国的土地管理制度。相信“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三管齐下,土地乱象不会持续太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