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转基因玉米的危害的研究

时间:2019-05-15 12:47: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转基因玉米的危害的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转基因玉米的危害的研究》。

第一篇:关于转基因玉米的危害的研究

关于转基因玉米的危害的研究

一、提出问题

近日有报道称,山西、吉林等地大老鼠绝迹,小老鼠变笨,母猪流产、死胎,养猪村没落,唯一一家猪没死的是种的国内种子公司生产的玉米种子。狗的肚子里都是水,野生动物发生异常„„这些出现异常的动物都吃过转基因玉米——先玉335。

转基因技术已被证实会严重损害人类健康安全及环境安全。在十年前,全球828位科学家(其中181位美国科学家,115位英国科学家)就曾致信世界各国政府,呼吁立即暂停向环境释放一切转基因作物及产品。全球大量揭露转基因危害动物与人类健康恶果研究报告公之于众,不胜枚举。转基因技术优势并不存在。联合国农业知识、科学和技术促进发展国际评估(IAASTD)报告在2008年强调,基因改造不增加产量的潜力。这份关于农业未来的报告,由400名科学家撰写,并得到58个政府的支持,该报告指出,转基因农作物的产量“充满变数”,并在某些情况下“产量下降”。

粮食产量增加依赖于耕作技术、田间管理以及水利设施等各方面的农业技术改进,传统的杂交育种技术目前足以满足人口增长带来的粮食需求增加。在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尚存在争议的情况下,完全不应该贸然进行转基因主粮商业化推广。

转基因非法种植及销售在我国已经严重泛滥。2005年4月13日,绿色和平组织发布调查报告,转基因水稻非法种植面积至少为20000-25000亩,湖北2004年最少有950-1200吨转基因大米已经流入市场。

我国目前的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管存在重大漏洞。2000年1月29日,在加拿大召开的《生物多样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缔约方大会上通过了《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议定书”是在“公约”下为解决转基因生物安全问题而制定的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文件。我国于2000年8月8日签署了“议定书”,2005年4月27日国务院批准了“议定书”,其中明确规定,转基因作物推广必须征得本国民众同意。而根据人民网、腾讯网等网络媒体调查统计,至少90%以上的民众反对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转基因商业化推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是人民行使当家做主权利的机构,转基因商业化推广并未经过全国人大的商议及表决。

“世界各地独立试验均揭示转基因食品喂养动物会出现肾脏和肝脏损害、生殖系统出问题、免疫不正常,而这种大面积多地区类似的异常反应也绝非仅仅是环境因素改变而形成,这意味着转基因玉米正在我国进行着实实在在的非模拟检验。”一位业内人士说。

二、意义

该课题的研究,有助于人们加深对转基因产品的认识,不再盲目地相信传言,而是会清晰的分析利弊,做出正确的选择。因为猪与人在很多地方是相接近的,所以对猪进行研究,比较容易得出这些转基因粮食对人体的伤害程度大致有多少。

转基因技术是否真正已经成熟,转基因粮食对动物及人是否有害等问题尚未解决,便屈服于利益,大肆推广转基因作物的种植,是欠缺考虑的,也是不负责任的变现。抵制转基因主粮的推广,是一场中国人无法退让的底线抗争,这个底线是人民身体健康的底线,是人性尊严的底线,是子孙后代生命延续的底线。在转基因食品面前,既不会有救世主,也没有人可以独善其身,每一个中华民族的爱国同胞,为了我们自己,为了我们的家人,更为了中华民族十三亿人民,我们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向朋友、向家人、向同事、向一切人宣传转基因食品的危害。

三、实验目的1、研究转基因玉米对猪消化系统的影响;

2、研究转基因玉米对猪泌尿系统的影响;

3、研究转基因玉米对公猪和母猪生殖系统的影响;

4、研究转基因玉米在猪五代间的影响变化;

5、进而研究总结转基因玉米对人身体的影响。

四、采用代谢组学方法的实验设计

1、实验动物及样品采集

农村养猪户常饲养的品种。分别用国产玉米和转基因玉米饲喂6个月。在对应不同的研究目的,需要采集不同的样品。如此实验即需要采集猪的消化液及粪便,猪的尿液,猪的精子及卵细胞,和猪杂交五代后的性状。

2、样品预处理

3、代谢物分析—数据采集

在代谢组学层次上,对所有的样品中所有的代谢物进行分析。采用核磁共振——质谱联合使用的方法,将待测样品中的所有代谢产物全部测出,并与正常的猪的样品中的代谢物比较。

4、数据分析

处理、分析和管理代谢组学海量数据可以使用专门的数学、统计和生物信息学工具。近年开发出的数十种代谢组学数据处理软件和适合多种仪器的代谢组学分析软件可以帮助分析数据,以便得出结果。

五、实验结果

预期实验结果:

猪的消化液、粪便、尿液、精液及卵细胞都比正常的猪有些微异常。

模型组与对照组代谢模式的比较:气质联用分析得到的色谱质谱数据经过提取和前处理得到的矩阵在SIMCA-P软件中进行多维统计分析,采用非监督的PCA方法,对样本进行分组处理。从结果看出,造模前、模型组与对照组的代谢谱无差异;造模后模型组与对照组之间的代谢轮廓有清晰的区分,说明使用转基因玉米的猪在成模后两组间的动物在代谢谱上差异有着显著性。

为了更加直观地将正常猪在喂养过程以及模型大鼠在成模后代谢模式的变化呈现,本实验将对照组和模型组猪的各测定样的代谢组数据进行多维统计的分析。结果表明,对照组动物在喂养的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与其他几个月的样本间没有明显的分离。食用转基因玉米的猪的代谢模式则呈现规律性变化,随时间不断推移。

样本的PLS-DA分析:非监督的多维统计方法(如上面用到的PCA)可以反应不同动物代谢物之间的总体差异,但这种差异是一种广泛性的差异,包括各种因素的影响。为了更好的反应长期食用转基因玉米状态下产生的差异,试验中采用了偏最小方差一判别分析(PLS.DA分析)。通过这种监督的方法建立的模型,可以找到对模型影响较大的代谢物变量,而这些代谢物是与含有转基因玉米饲料喂养有着密切的关系,有利于对食用转基因玉米的猪的模型发生机制做深入的理解。

第二篇:转基因危害案例

弗兰肯斯坦是英国作家玛丽·谢利1918年所著小说中的生理学研究者,他最后被自己创造的怪物所毁灭。现在欧洲人把基因改良作物提供的食物称作“弗兰肯斯坦食物”,意谓转基因植物将造成生态灾难,威胁人类的生存。这种譬喻固然夸张了一点,但他们的担忧不是全然没有道理。

美国和加拿大的公众对基因改良食物的接受程度比较高。市场上的一些加工食品如软饮料、啤酒和早餐麦片等都已含有基因改良作物的成分,并没有遇到多少质疑。但欧洲的情况却不一样,阻力很大。公众对政府批准的食品新品种将信将疑。自从发生了疯牛病、二恶英污染事件后,公众更是心有余悸了。一项民意调查显示,79%的英国公众反对试种基因改良作物。

欧盟在去年4月暂停批准新的转基因农产品投放市场,今年又进一步作出决定,暂停转基因农作物的种植和销售。少数自愿试种基因改良作物的农场主受到其他农场主的抗议,试种的作物常常遭到毁坏。今年八月下旬以后的一段时间,法国的农民把水果蔬菜,甚至牛粪倾倒在一些麦当劳快餐店门前,抗议他们出售的牛肉面包和土豆中含有转基因食物。美国认为欧洲的行动比“香蕉战”和“牛肉战”更为严重,扬言要报复。

1998年,美国媒体报导了对英国罗伊特研究所普斯陶教授的专访,他警告人们关注未充分证明其安全性就已经推广的转基因食品,经过试验:用转基因土豆喂老鼠后,老鼠发生器官生长异常,体重和器官重量减轻,并且免疫系统遭到破坏。

目前,墨西哥禁止种植转基因玉米;欧盟暂缓进口转基因食品;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都要求在转基因食品上明确贴上标签,说明转基因成分的含量;英国的许多大超市禁止使用转基因生物作为原料生产食品。

第三篇:玉米抗旱性研究

玉米抗旱性研究

摘要:干旱是导致我国玉米产量波动的主要原因。受温室效应的影响,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国内外对玉米抗旱性研究越来越重视。

关键词:温室效应;干旱

中图分类号:TQ353 文献标识码:A

干旱与水资源短缺已成为世界农业和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在我国,浇灌用水占国内水资源用量的80%左右,农业实际利用自然降水的比率不到10%,农业浇灌水的有效利用率只有30%~40%。我国玉米种植面积2400万公顷,50%以上种植在东北、西北、西南地区依靠自然降水、缺水的旱地上。这些地区年降水量200~600mm不等,有些地方蒸发量大,水分流失快,且降水变率很大,玉米生长发育对水分的需要满足率低,年际间不稳定。对玉米带地区气象资料和玉米产量的相关分析得出,干旱是导致我国玉米产量波动的主要原因,同时受温室效应的影响,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将愈来愈突出。因此,国内外对玉米抗性研究越来越重视,开展了许多相关的研究。

玉米的抗旱性是指玉米对干旱的适应性和反抗能力,即在土壤干旱或大气干燥条件下,玉米所具有受伤害最轻、产量下降最少的能力。进行玉米抗旱性的研究,首先有赖于对玉米抗旱性的科学而准确地评价,即鉴定其抗旱能力的大小。近期我省持续高温干旱无明显降雨过程,土壤失墒严重,造成大田作物生长缓慢,部分失水萎蔫干枯。受旱症状:玉米幼株的上部叶片卷起,呈暗色。成株在氮肥充足情况下也表现为矮化、细弱,叶丛变为黄绿色,严重时叶片边缘或叶尖变黄,随后下部叶片的叶尖端或叶缘干枯。严重干旱,植株矮化并形成不规则褐 色至黄色斑点。玉米要夺取抗旱丰收的主要经验有以下几点。

1.1 因地制宜选用良种

因地制宜地选用抗旱和丰产性能好的品种,是提高旱地玉米产量的有效措施。耐旱高产的玉米品种具有如下特点:根系发达、生长快、入土深;茎叶茸毛多,气孔开度小,蒸腾少,在水分亏缺时光合作用下降少,光合强度高、灌浆速度快、灌浆时间长、经济系数高,因而产量高。

1.2 播前种子抗旱锻炼

采用干湿循环法处理种子,提高抗旱能力。方法是将玉米种子在20~25℃温水中浸泡两昼夜,捞出后晾干播种。经过抗旱锻炼的种子,根系生长快,幼苗矮健,叶片增宽,含水量较多,一般可增产10%。另外,还可以采用药剂浸种法:用氯化钙1kg 对水100kg,浸种(或闷种)500kg,5~6小时后即可播种,对玉米抗旱保苗也有良好的效果。

1.3 肥床控根育苗,此方法具有减少用工,成本低,简便易行的优点。

苗床准备选用管理、浇水方便的地块,每亩用6~7m2作苗床,下垫废旧薄膜,上铺5~6cm厚营养土(85%细土,14%沤熟细粪,1%普钙拌匀)。

播种撒播密度为1000~1100粒/m2种子,盖1~1.5cm厚腐熟厩肥,浇透水,再加盖松毛或麦秆保湿。

移栽一般浇2~3 次水即出苗,达到3~4 叶便可移栽,移栽时施足底肥,挑选壮苗带土移栽,栽后浇透水。

1.4 适期套种,择期避旱

利用玉米苗期较耐旱的特点,实行麦田套种,使玉米的需水规律与自然降水基本吻合,可基本满足玉米生长发育对水分的需求。玉米套种时间一般在3月底进行(育苗移栽相对早一点),这时一般年份都有一次降雨程,利于出苗;出苗后又常遇干旱,此期干旱对玉米幼苗影响不大,因这时玉米叶面积小,需水少,经短时抗旱锻炼,还能起到蹲苗的作用,促进根系生长,增强吸收功能,提高抗灾能力。汛期来临时,玉米已进入大喇叭口期,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是需水最多的时期,这时一般降雨较多,能满足玉米的需要。同时,玉米套种既避免了“芽涝”,又延长了生育期,能充分发挥中晚熟大穗玉米品种的增产潜力,获得高产。

1.5 蓄水保墒综合措施

1.5.1秋季深耕秋季深耕深翻,以土蓄水,是解决旱地玉米需水的重要途径之一。在10~40cm 的耕层范围内,产量随耕翻深度的增加而逐渐提高,以耕翻40cm 产量最高,比耕深20cm 的增产20%左右。因此,要想使旱地玉米增产,必须在种麦前加深耕层,增加土壤蓄水保水能力,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水源,提高玉米产量。早春土壤解冻初期要及早进行耕耙,精细整地,达到上虚下实。雨后待地表稍干后及时整地耙耱,土壤含水量可提高0.5%~3%。

1.5.2 施有机肥沟施有机肥保墒麦田套种玉米,在土壤解冻后返浆初期,于准备套种玉米的空行上开沟施肥,开沟深度为20~25cm,亩施有机肥2 000~2 500kg,并及时覆土10cm 左右,使土壤保持上虚下实。

1.5.3 麦秆覆盖玉米行间覆盖小麦秸秆对节水保墒、培肥地力有重要的作用。覆盖麦秸秆一般可使土壤含水量提高18%~45%,同时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培肥了地力,并对抑制玉米田杂草也有明显的效果,可达90%以上。铺施方法:麦收后雨季到来之前,在玉米行间覆盖碎麦秸,每亩300~500kg。

1.6 加强田间管理,增强抗旱能力

中耕促根中耕一般应进行2 次,苗期可浅耕1 次,以松土、除草为主。随幼苗生长到拔节前,再中耕1 次,掌握苗旁宜浅,行间要深的原则,主要作用是松土,除草,改善土壤透气性,增加土壤微生物活动能力,减少地面水分蒸发,减少地面径流,以促进根系生长,提高玉米抗旱能力。

1.7 肥水管理

1.7.1增施磷、钾肥可促进玉米根系生长,提高玉米抗旱能力。要改“一炮轰”施肥为分次施肥,肥力高的地块氮肥以3∶5∶2 比例为好,即全部有机肥及磷钾肥和30%氮肥做苗肥,50%氮肥用做穗肥,20%氮肥用做粒肥;中肥力地块氮肥以3∶6∶1 比例为好,即全部有机肥及磷钾肥和30%氮肥用于苗期,60%氮肥用于穗期,10%氮肥用于粒期。根据试验,旱地玉米适宜的施肥量为亩施纯氮18~21kg,P2O5施3.5~5.5kg,K2O 施5~6kg。

1.7.2 施沟肥或控向施肥幼苗有趋肥性,根系向有肥的下面伸展,促使根系发达,提高抗旱能力,达到春季蹲苗发根作用,提高玉米抗倒伏能力,为生殖生长打下良好基础,促进产量提高。

1.7.3 积极兴修水利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改善生产条件,努力扩大灌溉面积,增强抗灾能力。

1.7.4 集雨节水膜侧栽培该技术已经四川省农科院多次试验示范,关键是改80cm 幅宽地膜覆盖大垄双行玉米为40cm 盖在行间,实行膜际栽培。沟施缓释肥,待雨盖膜,小垄双行,膜际栽苗,交替用水。主要作用在于抑制玉米行间和株间蒸发,保墒抗旱;有效集纳盖膜后降水;间隙性降雨与季节性干旱交替发生,使玉米根区处于干湿交替环境,有利于根系下扎,促使根系生长发育;有利于缓解根区高温危害,维持生长中后期根系正常生长所需的温度,可极大地缓解传统地膜玉米后期早衰的问题,延长灌浆期;降低成本。

1.8 进行辅助授粉。在高温干旱期间,花粉自然散粉传粉能力下降,尤其是异花授粉的玉米,可采用竹竿赶粉或采粉涂抹等人工辅助授粉法,使落在柱头上的花粉量增加,增加选择授粉受精的机会,减少高温对结实率的影响。

第四篇:转基因食品安全研究感想

关于转基因食品安全研究的感想

前一段时间,崔永元和方舟子关于转基因食品在网上抄得火热,很多人通过这个事件了解了“转基因食品”。当看到这个课题时,我就很快做了决定。

我通过前期的论文资料搜索与整理环节,在网上看到了不同的观点,和很多独特的见解。有人说:“转基因技术不是圣杯,但它们是重要的工具。如果使用恰当,可以为种植者带来全新的产品,使消费者长期受益。”,当然也有人举出了转基因食品危害的事例,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在18世纪60年代左右,美国一些农民第一次使用转基因种子,然而种出来的食物并不尽如人意,当他们把转基因玉米当做猪饲料为给猪吃的时候,那些猪却都死了。这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但是,我认为:科学是把双刃剑,转基因也一样,虽说它有缺陷,但同样它也有着自己的优势。我们正处在面对人类最大挑战的边缘上。全球人口在持续增长,2050年之前人口将突破95亿。将会有20到30亿人步入中产阶级。对食物的需求将会在2050年翻倍。我们在未来的36年需要生产的粮食要比全世界历史上生产的粮食加起来更多。这是个艰巨的挑战,并且我们还面临着气候变化和水资源短缺等问题。但转基因技术 却可以有效地避免这个问题,大幅度提高粮食产量。

最后,我想说,转基因技术是完美的吗?当然不是。它们需要规范,它们需要完善,它们需要被合理地应用,这点同任何其他技术都一样。害虫对转基因作物的抗性会增强,这点对任何杀虫剂都一样。我们知道杂草会演化出对除草剂的抗性,无论是转基因作物系统还是其他作物系统的除草剂都没有区别。我承认这些是合理的顾虑,但是我相信科学可以对利用这些技术起到巨大的作用。

第五篇:法国科学家实验证明转基因玉米诱发肿瘤

法国科学家实验证明转基因玉米诱发肿瘤

2013-07-17 09:12 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 金微 发自北京

2012年9月,法国科学家塞拉利尼在 《食品与化学毒理学》发表文章称,使用抗除草剂的NK603转基因玉米喂养的试验鼠出现高致癌率,试验老鼠身上乒乓球大小的肿瘤很快传遍世界,也登上了中国各大媒体网站的显著位置。

7月13日,塞拉利尼刚现身研讨会就引起媒体的关注。针对外界对小白鼠致癌试验的质疑,塞拉利尼回应说,“我们进行的是全世界最棒的测试和分析,这个事件当中我们做出了好几百例的证明,相关的数据进行了详细的记录。”

塞拉利尼说:“我们做动物90天的试验已经发现了问题,90天的相关测试都证明孟山都的产品对肝和肾都是有害的,所以90天的实验肯定不行。孟山都生产的全世界十几种转基因产品中,我们看到哺乳动物的肝和肾都出现相关问题,我们认为肯定是与消费或食用转基因有关。”

目前,转基因试验有个规定,即90天的哺乳动物试验证明安全就可以进行食用。但是塞拉利尼团队在世界首次突破了90天界线。塞拉利尼说,这是世界上的第一个长期的研究,而且我们有针对性地

对肿瘤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两年间50只鼠的34个器官都增大了,我们做了200个小白鼠的实验。”

塞拉利尼举例说,试验不仅看肾脏肝脏方面的相关数据,还有对性激素的影响,这些影响也间接地导致了老鼠的死亡,其中试验雄鼠在食用转基因饲料一年后死亡,雌鼠八个月就死,雌鼠的死亡率更快。“我们进一步观察发现,差不多90%都是乳腺方面的肿瘤,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肿瘤。我们的结论是,转基因对肝、肾还有乳腺肯定会产生影响,是不安全的,我们要停止使用。”

在回答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提问时,塞拉利尼说,如果说扰乱到激素的话,你的细胞肯定会受到影响,如果说性激素受更多转基因影响的话,肯定会导致肿瘤,“实际上它不是一个什么谜,它完全可以引导这些负面情况出现,因为实际情况中鼠类已经出现了。”中国科学家对塞拉利尼的试验也分成了两派。

前不久中国工程院院士戴景瑞作客人民网时说 “塞拉利尼自己做了批评了,说自己搞错了,以后不再发转基因文章。”

当现场有观众提到上述科学家的攻击时,塞拉利尼有些无奈地说,“实际上人就是这样的,没有什么辩论的论据了以后就找这些借口。”塞拉利尼称,自己并不反对孟山都公司本身,“我不愿意为这些公司说话,我愿意为我的孩子,为我的健康说话,这样的话我晚上不会做噩梦。”

另外,美国胡伯教授也提到:“当后世的人回看我们书写的这段历史的时候,他们不会在意我们用了多少杀虫剂,他们会惊讶于我们怎么能够心甘情愿地牺牲自己世世代代的未来的生存安全,仅仅是为了迁就一家公司,这家公司好象是为了赚钱,或者说主要是为了挣钱。”2011年初,胡伯曾致信美国农业部长,警告他不可轻易批准更多的转基因农作物种植,因在广泛使用的转基因大豆中发现了可疑的新型微生物,疑似导致大量的母牛流产的致病源,美国某些养牛场母牛流产率高达45%。

下载关于转基因玉米的危害的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转基因玉米的危害的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专家 转基因玉米引肿瘤实验虚假 转基因食品安全

    国家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委员林敏:转基因食品与非转基因食品同样安全新华社北京8月30日电 日前有媒体刊文称,实验证实转基因食品与肿瘤具有高度相关性。国家转基因生物安全委......

    玉米机设计研究

    玉米收获机 本人多年从事玉米收获机研究开发设计,先后研发出以下多种自走式玉米收获机,愿与各位同行交流切磋,有意交流者请留言,本人将回复留言。QQ: 产品代号 名称 备注 产品适......

    转基因食品安全研究(写写帮整理)

    研究性学习课题开题报告:转基因食品安全研究 摘要:转基因食品(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s,GMF)就是利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去,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

    转基因苹果研究现状与展望

    转基因苹果研究现状与展望 摘要: 从转基因苹果受体基因型、 选择标记基因、 报告基因及外源基因等方面综述了转基因苹果研究现状, 着重论述了外源基因在转基因苹果中的应用。......

    中国对54.5万吨美国转基因玉米作退货处理

    中国对54.5万吨美国转基因玉米作退货处理据国家质检总局网站消息,截止12月19日,深圳、福建、山东、广东、浙江、厦门等口岸检验检疫机构,相继从12批54.5万吨美国输华玉米中,检出......

    转基因大豆制品半定量检测方法研究

    转基因大豆制品半定量检测方法研究 转基因作物发展迅速,2004年总种植面积8100万公顷,增长率为20%。估计2010年将达到1.5亿公顷,并将有多达30个国家的1500万农民种植生物技术作......

    河西走廊玉米制种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河西走廊玉米制种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摘要玉米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的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仅次于小麦和水稻而居第三位。种植范围从北纬58°(加拿大和俄罗斯)至南纬40°(南美)。世......

    转基因技术

    附件1 转基因重大专项2018年度课题支持范围 根据转基因重大专项总体实施方案和“十三五”实施计划,针对我国动植物转基因研发和产业化发展中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协调推进技术......